論語 子罕第九 第14章

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白話〉
孔子說:「我從衛國返回到魯國以後,樂才得到整理,雅樂和頌樂各有適當的安排。」
〈文義〉
1.自衛反魯: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冬,孔子從衛國返回魯國,結束了14年遊歷不定的生活。
2.樂正:調整樂曲的篇章。
3.雅頌:這是《詩經》中兩類不同的詩的名稱。也是指雅樂、頌樂等樂曲名稱。
(1) 〈思維提綱〉
1.試想像自己,像夫子懷抱滿腔利他之心,卻不得明君,在當時旅遊不是像現在進步的時代,五、六十歲的您,心境如何?
2.結束這種顛沛流離的日子,夫子的志向、對道的熱情,是否有損減呢?您的依據?
3.由本章子曰內容,揣摩夫子說這句話時的內心狀態。

〈義理解說〉

一、 補充資料
1. 《論語•為政•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 《論語•憲問•41》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3. 《論語•衛靈公•1》: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
,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斯濫矣。」
4. 《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ㄙㄤˇ)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5. 《論語•子罕•5》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6. 《禮記•經解》提到了《六經》的作用: 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 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 疏通知遠,書教也。 廣博易良,樂教也。 絜靜精微,易教也。 恭儉莊敬,禮教也。 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故詩之失,愚。 書之失,誣。樂之失,奢。 易之失,賊。 禮之失,煩。 春秋之失,亂。 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 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於書者也。 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 絜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 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於禮者也。 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https://baike.baidu.com/item/六经/32874)
7. 《論語•子張•22》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8. 《孟子•盡心章句上•第九》孟子謂宋句踐曰:「子好遊乎?吾語子遊。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曰:「何如斯可以囂囂矣?」曰:「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二、重點摘記
(一) 文義解釋:
1.樂正,有的說是正樂詞,有的說是正樂曲
2.李炳南老先生說:「音樂不能只要詞不要曲,也不能只要曲不要詞,因此,解釋孔子正樂,應該是將樂曲與詩章配合起來講,才算完全。」
3.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思無邪”就是“正”,就是詩的內涵和曲調能夠把人性中本具的良知和光明顯發出來,即詩樂的內涵能夠體現禮制所規定的“君臣以睦”、“父子以親”等人倫秩序。
4.故“性情正,音律調,雖風亦曰雅頌;性情不正,音律不調,即雅頌亦不得為雅頌”。《雅》、《頌》各得其所,是指雅、頌各得其本,把它本來要表達的“詩義”之美得到“歸正”。
(二)夫子歸正雅頌的意義
1.孔子從衛國回到魯國,是魯哀公十一年冬天,即公元前484年,當時的魯國也已經禮崩樂壞,孔子開始正定音樂。這一年孔子68歲,結束了長達14年的周遊列國,離“從心所欲不逾矩”的70之年,只差2歲。離孔子73歲過世,差5歲。
2.孔子的這一句簡單而淡定的自述,表明了一個事實,孔子晚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對上古和三代文化的整理上。
3.中華文明史上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件,使5000年中華文明傳承不衰,並對世界產生廣泛影響,使孔子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道宮牆而難以被後人逾越,奠定了孔子大成至聖先師的牢固地位。
 (三) 夫子返魯繼續完成其理想
1.孔子一生仰望堯舜禹等上古先王,崇尚文武周公創立的禮樂文化。他生活的春秋末期,已是禮崩樂壞,故恢復周代的禮樂文化成為孔子畢生的理想。
2.周遊列國,雖然四處碰壁,甚至經歷了“陳蔡絕糧”、“圍困于匡”等磨難,但仍“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即使如“喪家之犬”,拯救衰世的“木鐸”之心仍堅如磐石。
3.因為有這些曲折經歷和磨難的歷練,使孔子不僅示現了聖人不是生而知之者的成聖之路,也使得孔子到了晚年具有更加豐富的文化積澱和心理體驗,為整理文化典籍積聚了深厚的底蘊。
4.晚年把主要精力,放在整理古代文獻和教學育人上,並不是無奈之舉,而是他拯救天下蒼生的仁愛之心的必然推動。
 (四) 夫子對文化的貢獻
1.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著春秋”,使《詩》、《書》、《禮》、《易》、《春秋》六書成為“六經”。使儒家思想形成了完整的體系,且成為中華文明的主流和源泉。
2.孔子整理六經的思想,形成了儒家傳承孔門心法的道統,從此“為往聖繼絕學”成為一代代士人和知識份子畢生追求的理想。
3.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其它三大文明都已斷流、滅絕,為什麼只獨存中華文明?這與儒家所傳的道統不無關係。
4.中華民族和傳統文化再度復興之時,孔子對文化典藉和中華文明的系統化整理,以及形成的以心傳心的的心法道統,為我們留下了十分寶貴的遺產,也是我們傳承中華文華的根本準則。
(五) 關於六經
1.孔子對三代文獻典藉的整理,使儒家思想及中華文明系統化。面對上古以來浩瀚的典藉,孔子為什麼唯獨整理六經?或者說孔子整理了眾多的典籍,但六經可以作為代表。
2.六經涵蓋了儒家乃至中華文化的精華和扼要。因樂經未傳或失傳,使六經變成了五經。後有“十三經”或“四書五經”流傳,只是開合不一和對機需要,實質都離不開六經這個根本。
(1)刪詩書,凸顯人性中的“思無邪”,將人性中本具的追求光明和大道的良善特性顯發出來。
(2)定禮樂,是正定禮樂,體現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闡述禮樂的核心思想和普世價值,指出禮樂隨機應變的原則。
(3)贊周易,是將《易》這部卜卦之書昇華成智慧之書,揭示出宇宙人生的運行規律,不僅指出生命成長的真相,也為制禮作樂提供理論依據。
(4)著春秋,孔子將魯國的歷史編纂成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孔子著歷史,其實運用了“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看似是說史,其實是通過委婉曲折的褒貶方式,表達孔子的人文思想。
3. 六經的功效
(1)六經從各個角度有機整合而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禮記·經解》中孔子對《六經》有完整的闡述,說“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2) 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於變;《禮》經紀人倫,故長於行;《書》記先王之事,故長於政;《詩》記山川、溪谷、草木、牝牡、雌雄,故長於風;《樂》樂所以立,故長於和;《春秋》辨是非,故長於治人。是故《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
(3)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說:“《詩》道志,故長於質;《禮》制節,故長於文;《樂》詠德,故長於風;《書》著功,故長於事;《易》本天地,故長於數;《春秋》正是非,故長於治人”。
無論是《禮記》還是司馬遷、董仲舒,都對六經的各別特徵作了十分精準的描述。
4.明朝大儒王陽明對這《六經》有獨到的理解並作詳細精闢的闡述,他在《尊經閣記》中說:「以言其陰陽消息之行焉,則謂之《易》;以言其紀綱政事之施焉,則謂之《書》;以言其歌詠性情之發焉,則謂之《詩》;以言其條理節文之著焉,則謂之《禮》;以言其欣喜和平之生焉,則謂之《樂》;以言其誠偽邪正之辯焉,則謂之《春秋》。」並進一步指出,從《易》到《春秋》其內涵是“一也”,即「皆所謂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夫是之謂六經。」所以「六經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陽明先生從“心學”出發,說六經不是什麼其它高深的學問,而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普遍存在的、本來具足的“常道”。如是理解的話,六經所呈現的本質內涵是“孔門心法”的應有之義。
(六)心法的傳遞
1. 如果說六經以紛呈的角度所呈現的儒家思想,讓後人很難趣入它的內涵,特別是在整體上瞭解孔子及孔門心法的精要的話,那麼《論語》這部書的出現,為我們從整體上瞭解六經提供了一個窺見之門!
2.《論語》以生活化、場景化、形象化方式,全方位、立體式展示孔子及其思想。透由《論語》,可以讓我們以“攝要而學”的方式來解讀六經,從中可知孔子的“道”一以貫之,而實現這個“道”都有十分清晰的質、量和次第!再高深的“道”都有最淺近的下手處;再普通不過的一言一行中,都含攝了最高深的道理!
3. 孔子整理六經的方式,還留下了一個十分重要的道統,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即信仰、崇拜、效學古聖先賢,對他們推崇備至,並效法文武周公的禮樂和典章制度。在孔子看來,古聖先賢及其傳承的文化,“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即是符合宇宙人生的運行規律的,有其永恆不變的價值,用現代話說,就是具有普世價值。
4. 所以孔子傳承文化的基本態度就是“信而好古”。因為“信而好古”,所以“述而不作”,即只闡述不創作。這樣的道統,為我們樹立了傳承經典中依止師承的優良傳統,杜絕了隨自聰辨,隨意損減或增益聖賢之法的混濫之風。
5.由於先王傳承的文化,或者是六經所要傳述的內涵,本質上都是“心法”,因此僅靠文獻典籍留傳不能保證其傳承的清淨和完整,必須有內證經典的聖者,通過一器注一器,代代相傳。
唐代儒家代表人物韓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在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韓愈,他曾經說先王之道“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這種傳法,雖然不一定是直傳,但都是透由師承,獲得真傳。
6.《論語》中子貢說:“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由此可知,先王之道,不僅僅記錄于文章典藉當中,更是在聖者的心續裡,在普通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在中國人與生俱來的骨髓裡,故“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其實整篇《論語》就是以活生生的方式,向我們這些後學者傳遞如何獲取儒學心要、傳承孔門心法的要竅——師弟相應之法!
(七)結論
1. 儒家文化在歷史上遭到了無數次的劫難,遠看有“一把秦火”,近代有對傳統文化的全盤否定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將包括儒家文化在內的傳統文化摧殘得面目全非。在中國的歷史上,由於外族的入侵,使儒家文化數次在幾乎滅絕中重生,甚至更加燦爛。
2. 進入當代,科學技術和物質的迅猛發展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代。西方文明從十九世紀下半葉開始,以壓倒性的優勢進入東方,對東方文明形成了最嚴峻的挑戰。
3. 在中國再度崛起,傳統文化再度復興並影響世界之時,我們是否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有人擔心,儒家文化的傳承斷了100多年,甚至更長,能不能在當今的歷史機緣之下,還其本來面目,恢復儒學心法的道統?
4. 今天我們再度學到《論語》的這一章,從中窺見到孔子整理文化典藉,並形成了讓中華文明長勝不衰的傳承系統,對傳統文化本身,以及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復興,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信和驕傲!
5. 聖人拯救世界的心永遠不會放棄!聖人顯現或隱沒于世間,完全由這個時代眾生是否有福報,以及對聖賢之法能否有內在希求的推動力量決定的。聖人不顯現于世間,並不代表聖人不存在,不想饒益眾生。《論語》中說到聖人是“時中之聖”,他們“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孟子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像太陽一樣光明的古聖先賢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
6. 今天在中華大地掀起了一股研討《論語》的熱潮,傳統文化的復興勢不可擋!在中華文化促進世界和平,在中華民族再度復興的偉大時代,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聖人一定會再度輩出,光耀世界,照破萬古長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