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罕第九 第6章-3

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白話>
孔子聽了之後說:「太宰真知道我嗎?我小時候家境貧賤,多操雜役,所以能做粗鄙的事。君子要多能嗎?君子不必多能鄙事。」

<文義>
1.知我乎 : 「乎」是疑惑之辭,表示孔子不贊成,為什麼說我是聖人?就因為我多能的原故,所以我為聖人?
2.賤:地位低下。一般貧和賤會一起出現。
3.多能鄙事:孔子自謙,因為年少貧賤,必須執事為生,所能又皆鄙事。

<思惟提綱>
1.夫子說他自己為何多能鄙事?
2.小時候貧賤的孩子,會多能嗎?小時候家境好的孩子,就不多能嗎?
3.君子的特質是什麼?為何夫子說君子不必多能鄙事?
4.什麼是君子呢?請試著說說。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小人枉自為小人,君子樂得為君子。」
《禮記•樂記》:「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  古人言: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枉自為小人。
2.「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范曄《後漢書•陳王列傳》: 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祖河東太守。陳蕃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穢。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蕃曰:「孺子何不洒埽以待賓客?」蕃曰:「大丈夫處世,當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論語•學而•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4.《論語•陽貨•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5.《論語•憲問•45》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6.《論語•衛靈公•17》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7.《論語‧述而‧1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
8.《論語•為政‧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9.《論語•學而‧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0.《論語•子罕‧2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正義》引《申鑒•雜言下》注曰:「君子樂天知命故不憂;審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懼。」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一)消文
孔子聽說了子貢和大宰的對話,就說:“大宰知道我啊!我小時候窮苦,所以學到了不少鄙賤的技藝。真正的君子會有這麼多的技巧嗎?不會的!”

(二)注釋
1.我們可以看到夫子聽到了子貢與大宰的對話,他並沒有接受大宰對他是聖人的這個評價,但他認可自己是多能這一點。
2.他講到說自己為什麼這樣多能的時候,卻說不是因為自己是聖人,而是由於自己少時貧賤,沒有為政府所任用,所以才多能鄙事。
3.“鄙”就是小的意思,指一般人做的小事。
4.前面說了,夫子具備很多的才能,很多的本領。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兒夫子談到了為什麼他有這麼多的能力,就是因為自己少也賤,少也賤就必然多能鄙事。5.也就是說,因為生在貧窮的家庭,反而成為了夫子成就很多能力的因緣和動力。

(三)“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不再是了!?
1.我們看看,現在整天抱怨父母沒讓自己成為富二代的孩子們,可真是小人枉自為小人,君子永遠樂得為君子。
2.出生一般,就必然會催人奮發向上,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就更是應該識人饑苦,困而學之。這跟現在很多家長的想法不一樣。
3.現在很多家庭雖然也是工薪階層,但他們認為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就以讓孩子吃苦為恥。父母辛苦工作一個月幾千塊,孩子也得穿名牌、吃飯店。
4.有一個做企業的朋友跟我說,說以前招工,願意找家庭環境窮一點的孩子,因為他們有吃苦耐勞的精神。現在呢,家庭環境不好的孩子也一樣嬌氣了,不愛承擔,多做一點就委屈得不得了,當成吃了很大的苦一樣。
5.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說《窮人家的富二代》,這裡面就講了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和奶奶去飯館吃牛肉麵,麵端上來了,孩子在玩,奶奶就把自己碗裡的牛肉全夾到了孫子的碗裡,可孫子沒有看見,以為奶奶自己吃了,就生氣一直哭鬧,奶奶沒辦法又叫了一碗麵,又把肉全夾給他,這才算完事。

(四)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1.我們看,現在的父母家長,不管家庭環境怎麼樣,都一味地、無限度地滿足孩子,那麼,有多少家庭的孩子,不用說不會做事,可能連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2.家長不惜犧牲自己的幸福,拼了命地把一切都給孩子準備好,這就是父母給孩子最可怕的教育。愛,要愛得不對,其實就是一種傷害。
3.這樣的孩子就算學習好了,可是呢,他習慣了伸手就要,就算他找到了好工作,也未必能做得好。父母都不照顧,還能照顧誰?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4.君子未必是要少也賤,但他必須要識人間疾苦、體貼民意,做好灑掃應對的小事,無形當中就墊定了做大事的基礎。
5.“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就告訴我們正因為生在普通家庭,孩子就更有機會學習鍛煉,更應該具備更多的生活本領。

(五) 君子應具備的特質
1.什麼是君子呢?君子就是儒家的理想的人格標準,無論是在上位的為政者、或者是一個有道儒學問的人。作為君子,他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可以率人,他可以帶領大眾。
2.君子的特質
首先,要品德高尚,君子懷德,要把道德時時放在心上;具體實踐上,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君子就是要從孝敬父母,尊重兄長開始,進而推廣到社會,能行恭、寬、信、敏、惠五者於天下,不僅要修己,還要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
其次,君子是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他一定有對禮的堅守,對自己非常莊重謙遜。
第三、在對於義和利的問題上,君子重義,義以為質;反過來呢,不義而富且貴,于君子如浮雲。
第四、在與人的交往上,君子是周而不比。他可以平等地關照一切人,不會結黨營私。
第五,君子是敏于事而訥於言。他務實,做事非常敏捷,很少說空話,多做實事。第六,君子表現出來就是不憂、不懼、不惑,因為他反躬自省無所愧疚,所以胸懷坦蕩,等等等等。
3.多能不是君子需具備的特點
(1)所以當我們能夠認清君子的這些特質,就會發現,多能,真的不是一個在上位的君子,所需要具備的最主要的特點,因為多能非足以率人。
(2)反過來呢,可以率領別人、幫助天下的人,一定是人人可學可仿的典範,在上位的君子,最要具備的那就是得有道,並且能把道弘揚出去,幫助天下。
(3)做天子,從事政治,實行王道,不必要各種技能樣樣精通,不會做小事,可以請專業的人才去做。
(4)所以在這兒我們看到,夫子避開了別人給他的聖者之名,卻指出了學習君子的根本所在,就是在德行上入手。

(六)上位者要知才和德的本末所在
所以這一章也提示我們,作為一個在上位的人,究竟要怎樣協調好自己的道德和能力呢?這個觀點在當今的社會也是極有意義。
1.作為在上位的人品德比技能更重要,一個能力強卻沒有好品德的人,做官呢,也容易做成貪腐官員;學習研究呢,也容易變成抄襲的學者,給社會國家人民都帶來更大的損失。
2.修身養性,這才是君子的第一根本,故為國、為家者,苟能審於才德之分,如果能夠審查才和德,而知所先後,知道才和德的本末所在,又何有失人之患呢?

(七)結攝
總體來說,這一章由為政的大宰發問而引起了一段對話,聽上去呢雲淡風清,卻又情境無限。對話中,讓我們看到了夫子博學廣大極致的謙卑,子貢呢辯才無礙和他對他老師無比的依仰。這樣的對話,好像可以跨越千年,溫暖人間。他們在人世間展現的智慧,他們彰顯的聖人氣象是無限美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