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憲問十四 第37章-1

37-1.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
37-2.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白話>
孔子感嘆道:「恐怕沒有人了解我了吧!」
子貢道:「為什麼沒有人了解您呢?」
孔子道:「不怨恨天,不責備人,從最下的人事入手,
卻漸漸通達至最高的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文義>
◎不怨天,不尤人 
1 不怨天:不怨恨天。孔子行道,而道不行。晚年喪子,最得意的弟子
顏淵也早死,皆是怨天之事,但孔子知道天命,所以不怨天。
2 不尤人:不責備人。尤〜也是怨的意思。孔子在陳絕糧,以及遭遇
陽虎、桓魋那些惡人,皆足引起怨人之心,但孔子只知自省,決不怨人。
3 【唐以前古注】釋文引鄭注:尤,非也。(皇疏: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 我既學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達天命,天命有窮有通,故我不怨天也。
4 【發明】反身錄:學不著裏,易生怨尤。著裏則一味正己,循理樂天,凡吉凶禍福順逆得喪之在外者,舉無一動其中,何怨何尤之有?


◎下學而上達 
5 下學而上達 :依皇侃疏:「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
孔子不論遭遇如何,不怨不尤之外,仍然求學,上達最高境界,這不是人所能知,只有天知之。
所以何晏注:「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故曰唯天知己。」
6 【集注】夫子自歎以發子貢之問也。不得於天而不怨天,不合於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學而自然上達,此但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無以甚異於人而致其知也。然深味其語意,則見其中自有人不及知而天獨知之之妙。蓋在孔門,惟子貢之智幾足以及之,故特語而發之,惜乎其猶有所未達也。
7.黃氏後案〜據孔安國注:下指人,上指天。下學,猶言習練世事,
  上達,知天命之窮也。知我其天,天諒其無道則隱之心也。
  下學,刪訂贊修之事。上達,所學通於天也。
  聖人刪訂贊修,惓惓斯道之心上通於天,而天自知之。

<思惟提綱>
1.孔子能做到 “不怨天,不尤人”,有何嚴密的次第和方法?
2.什麼是下學?什麼是上達?下學與上達有什麼關係?
  還有 我們要上達的大道在哪裡呢?
3.孔子告訴兒子孔鯉的家訓:“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和本章〜下學而上達 有什麼關係?
4. 我們要在什麼時候建立上達的目標呢?
   還有我們要謹慎防止的 另外一種偏執 為何?
   又〜君子儒、小人儒、狂學者 的行相有何差別呢?

<讀誦>     12分39秒
第37章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37.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第32章~第37章   各章讀誦5遍
第32章~第37章   串讀 5 遍
3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33.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34.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恓恓者與?無乃為佞乎?」
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35.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36.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37.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義理解釋>   王凱 老師     10分38秒 
◎參考資料

 “西狩獲麟 春秋絕筆”的典故( 參考37-1義理解釋 )

【考證】史記孔子世家:西狩見麟,曰:『吾道窮矣!』
喟然歎曰:『莫我知夫!』子貢曰:『何爲莫知?』子曰不怨天云云。
說苑至公篇:夫子行說七十諸侯,無定處,意欲使天下之民各得其所。
而道不行,退而修春秋。
論語發微:此孔子自言修春秋之志也。
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子貢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又何能知莫知之歎,子與子貢互相發明以探天意也。能知天,斯不怨天;能知人,斯不尤人;能知天知人,乃能明天人之際。際者,上下之間也。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人事浹,王道備,治太平以上應天命,斯爲下學人事、上知天命也。

包慎言溫故錄:史記孔子世家:『哀公十四年春,狩於大野。叔孫氏車子鉏商獲獸,以爲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圖,洛不出書,吾已矣夫!」顏淵死。孔子曰:「天喪予!」及西狩獲麟,曰:「吾道窮矣!」喟然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爲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據史記此文,莫知之歎,蓋發於獲麟之後。然則不怨天者,知天之以己
製作爲後王法也。不尤人者,人事之厄,天所命也。孔子在庶,而褒貶
進退,王者所取則,故曰下學而上達。達,通也。
張衡應間曰:『蓋聞前哲首務,務於下學上達,佐國理民,有雲爲也。』是上達者,謂達于佐國理民之道。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篇•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2.《易經》:“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3.何晏《論語集解》:“ 本為上,末為下。”
4.明代大學者焦竑在《焦氏筆乘》:“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非二物也。” 又說:“ 君子見性,故不得有,但見其道,而不見其器。小人執相,故不得無,但見其器,而不見其道。”

5.《論語•公冶長•13》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子貢說:「老師的文章,可以聽得到;老師有關本性和天道的理論,
不是光靠聽就能理解的。」)
6.《論語•季氏•13》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曰:「不學詩,無以言。」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7.李卓吾: “ 下學而上達,便是不器。”
8.《論語•雍也•11》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9.《論語•公冶長•4》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10.《朱子家訓》“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
11. 藕益大師:“ 若離下學而空談上達,不是君子儒,
                 亦不是小人儒,便是今時狂學者。 ”

<義理解釋>   王凱 老師     10分38秒 
◎參考資料

 “西狩獲麟 春秋絕筆”的典故( 參考37-1義理解釋 )

【考證】史記孔子世家:西狩見麟,曰:『吾道窮矣!』
喟然歎曰:『莫我知夫!』子貢曰:『何爲莫知?』子曰不怨天云云。
說苑至公篇:夫子行說七十諸侯,無定處,意欲使天下之民各得其所。
而道不行,退而修春秋。
論語發微:此孔子自言修春秋之志也。
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子貢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又何能知莫知之歎,子與子貢互相發明以探天意也。能知天,斯不怨天;能知人,斯不尤人;能知天知人,乃能明天人之際。際者,上下之間也。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人事浹,王道備,治太平以上應天命,斯爲下學人事、上知天命也。

包慎言溫故錄:史記孔子世家:『哀公十四年春,狩於大野。叔孫氏車子鉏商獲獸,以爲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圖,洛不出書,吾已矣夫!」顏淵死。孔子曰:「天喪予!」及西狩獲麟,曰:「吾道窮矣!」喟然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爲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據史記此文,莫知之歎,蓋發於獲麟之後。然則不怨天者,知天之以己
製作爲後王法也。不尤人者,人事之厄,天所命也。孔子在庶,而褒貶
進退,王者所取則,故曰下學而上達。達,通也。
張衡應間曰:『蓋聞前哲首務,務於下學上達,佐國理民,有雲爲也。』是上達者,謂達于佐國理民之道。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篇•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2.《易經》:“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3.何晏《論語集解》:“ 本為上,末為下。”
4.明代大學者焦竑在《焦氏筆乘》:“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非二物也。” 又說:“ 君子見性,故不得有,但見其道,而不見其器。小人執相,故不得無,但見其器,而不見其道。”

5.《論語•公冶長•13》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子貢說:「老師的文章,可以聽得到;老師有關本性和天道的理論,
不是光靠聽就能理解的。」)
6.《論語•季氏•13》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曰:「不學詩,無以言。」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7.李卓吾: “ 下學而上達,便是不器。”
8.《論語•雍也•11》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9.《論語•公冶長•4》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10.《朱子家訓》“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
11. 藕益大師:“ 若離下學而空談上達,不是君子儒,
                 亦不是小人儒,便是今時狂學者。 ” 
一. 重點摘記        王凱 老師       10分38秒
(一) 緣起
上一講我們給大家介紹了孔子說這段話的歷史背景〜
從“西狩獲麟”、“獲麟絕筆”的典故中,感受到孔子的憂道之心,
分析了孔子為什麼在懷才不遇、道不能弘的曲折境遇下,
能夠做到不怨天尤人,今天我們繼續講下去。
(二) 孔子做到不怨天尤人
1. 能做到 “不怨天,不尤人”,必須有嚴密的次第和方法〜
  孔子告訴了我們秘訣,就是“下學而上達”。
  孔子不是天生就是聖人,而是透由不斷學習而成為聖人的。
  而學習是從 “下學”開始,但目標一定是“上達”,且一以貫之。
  孔子列出了自己一生的學習和進道年譜,就是〜
 “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2. 錢穆先生對孔子的這張年譜作了十分清晰的次第分判,
  說:(1)“ 自志學而立而不惑,皆下學。
          自此以往,則上達矣。知天命故不怨天,耳順故不尤人。
          此心直上達天德,故能從心所欲,不踰矩,而知我者惟天。”
          從前面十五歲至三十、四十歲的三個階段,即志學、而立、
          不惑,都是下學的內容。
      (2) 從五十知天命開始,到耳順,直至從心所欲,不踰矩,
          都是“上達”。
          孔子從五十歲開始知天命,因為懂得了天命,就不怨天;
          到了六十耳順之年,才可以不尤人;
          到了七十歲已成就天德,即具備了與天一樣的功德,
          所以能夠“從心所欲,不踰矩”,
          這個時候,能夠了解孔子的唯獨是“天”。

(三)那什麼是下學?什麼是上達?
1.《易經》上說:“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即〜無形無相是講 “道”,有形有相是講“器”。
2.何晏《論語集解》上說:“ 本為上,末為下。”
即根本是上達,枝末為下學。
即通達無形無相的“道”為上達,這是根本;
了解有形有相的“器”為下學,這是枝末。
3.清朝著名的理學家陸隴其在《松陽講義》中說:
“學者讀這章書,須知聖人只是這下學。一部五經、四書,都是說下學。若不從下學入手,縱智勇絕世,卻是門外漢。”
4.這個概念就比較新穎了,陸隴其把《四書》、《五經》都說為“下學”,如果不從下學入手,縱然你有絕世的世間智慧和勇猛精進,
也只能算是一個門外漢。

(四)那我們要上達的大道在哪裡呢?
1.明代大學者焦竑在《焦氏筆乘》上說:
 “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非二物也。”
  意思是,下學和上達之大道,不是兩樣東西,是一體兩面。
2.又說:“ 君子見性,故不得有,但見其道,而不見其器。
          小人執相,故不得無,但見其器,而不見其道。”
焦竑的這幾句話就非常有深度。
君子因為見性了,就會見道不見器,小人執在外相上,就會見器不見道。
3.其實君子執在無形無相的道上,偏執“無”;
  小人執在有形有相的“器”上,偏執“有”,
  君子與小人其實都沒有達到中庸的境界,
  中庸的境界大概只有聖人才有吧!
4.難怪孔門中最聰明的弟子之一〜子貢,都感嘆說:
“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子貢感嘆先生講的這些詩書禮樂等文章我們都能聽到,
 但他老人家講的性與天道我們怎麼聽不到啊?
5.更有一個弟子叫陳亢,懷疑孔子給他的兒子孔鯉開小灶,就請問孔鯉,
  你的父親有沒有傳給你特別的教授?
  孔鯉回答說沒有,同時告訴陳亢,父親曾經兩次庭訓自己〜
  問自己有沒有學《詩》,有沒有學《禮》,孔鯉 (疑講解口誤,應為
 “孔鯉”)說都沒有,於是孔子就告訴兒子孔鯉,說了兩句中國歷史上
  最早最著名的家訓:“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6.可見孔子在給兒子孔鯉也在傳授 “下學”,沒有直接講性與天道。
  其實性與天道不可言說,要靠領悟,去證達。
7.孔子曾經向弟子們解釋過:“你們這些學生啊,以為我對你們有所
  隱瞞嗎?我對你們沒有任何隱瞞。
  我沒有什麼事情不對你們公開的。
  我孔丘就是這樣的人。”
(五) 下學與上達的關係
1.在下學與上達的關係中,藕益大師曾在兩個地方作了註解。
  一是在講“君子不器” 的時候,引用李卓吾的話,說:
“ 下學而上達,便是不器。”
2.另外一個是在解釋 “君子儒”與“小人儒”時說道:
 “下學而上達,便是君子儒;滯於下學,便是小人儒。”
3.歷史上的祖師大德們對下學與上達的關係都作了十分精闢的解釋。
  作為後學的我們須牢牢記住,入於心裡。
  下學,是透由看得見、摸得著的,有形有相的這些
《四書》、《五經》等文章典藉,以及顯現於世間的人事等來呈現。
4.但下學是為了上達,如果沒有上達的目標,停滯於下學而不能進一步
  上達大道,就只能成為一器,不能成為“不器”之材。
  就像孔子批評子貢一樣,即使成為宗廟裡最華美的“ 瑚璉 ”,
  也只是一器而已。

(六)我們要在什麼時候建立上達的目標呢?
1.就要在“十五志於學”的時候開始建立,乃至再往前推,
  從學道一開始就要注重最究竟目標的建立。
2.因為在大目標的統領之下,以大含攝小,小無不是大,
  一切的下學都可以入於大道。
3.如今是個物質大爆炸的時代,我們開始變得功利而目光短淺,
聖人講的道已被我們要追求的“器”所障蔽。
4.“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當我們把目標安立在追求聖賢之道時,
   讀書就不會淪為下學,更不會淪為追求科第和功名利祿的工具,
   讀書的過程是 成就“孔顏之樂”的過程。

(七) 謹慎防止另外一種偏執
但是,對另外一種偏執,我們也要謹慎防止。
1.藕益大師說:“ 若離下學而空談上達,
 不是君子儒,亦不是小人儒,便是今時狂學者。 ”
 能夠下學但不上達,還是一個“小人儒”。
 如果空談上達,戲說文字,談玄說妙,卻不從下學入手,
 藕益大師說是“狂學者”。
 就是狂妄不知深淺,自以為是,大事不會做,
 小事不願做的空談誤國者、戲論生命者。

2.對下學而上達的道理,我的師長曾經這樣高度概括:
“再高深的道,都有最淺近的下手處;
  最淺近的下手處,都含攝了最高深的道”;
  還說過:“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 。



(八)結語
1.本章最後 孔子發出了最深邃的感嘆:“ 知我者,其天乎!”
  在儒家文化中, “天”代表了最高的道德,
  孔子成就了與“天”一樣的功德,凡夫的境界當然無法了知。
2.何晏說:“ 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故曰惟天知己。”
  孔子最後的感嘆,是對我們最好最大的鼓勵。
3.如果我們不學習聖賢之道,不能達到與聖賢同樣的境界,
  就無法真正了知聖賢,成為聖賢;雖然我們不能完全了知聖賢,
  但是通過“下學而上達”,我們正一步步向聖賢靠近,正一分分成就
  聖賢的功德,這才是儒學心法最最圓滿的次第,是每個人在自己的
  起點上都可以學修而走上去的善巧方法!


全廣(二) 242講
所以雖然是說起來這麼簡單,實際上就是從凡夫地,達到究竟圓滿成佛的圓滿的綱要全在裡頭,可想而知本論是何等重要!是,我們目前可以不一定全部學,但是我們必定要全部認識,為什麼?因為我們究竟的目的就是這個。你有了這個究竟的目的,認識了這個綱要,然後下腳走的時候,的的確確走你該走的。該走的只是一步,但是你眼前跨出去的一步,一定要走對方向。在整個的道路當中,你走對,那麼每一步,然後把一步一步加到最後,圓滿。所以開始走這個一步的時候,你就應該把整個的路線認得清清楚楚,這樣走下去的這條路最圓滿直接,這很清楚明白。 [02′59″]

論語 憲問十四 第36章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白話>
有人問:「以恩惠來報答施怨於我的人,怎麼樣?」夫子回答說:「那用什麼來報答施恩於我的人呢?不如以公正無私來報答施怨於我的人,以恩惠來報答施恩於我的人。」
<文義>
1. 或:指有人。
2. 德:是指恩惠
3. 報德:就是回報施恩於我的人。
4. 怨:是恨意。
5. 報怨:就是回報施怨於我的人。
6. 直:公正無私,不夾雜個人的私心。
<思惟提綱>
1. 假如有人能做到「以德報怨」,這應該是稀有難得的事,為什麼夫子卻反問:「何以報德?」呢?難道「以德報怨」錯了嗎? 
2. 夫子回答說:要「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為什麼呢?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
3. 西方國家有人批評夫子的「以直報怨」標準低下,您對此有何看法?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經文  
1. 老子《道德經·63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2.《朱子語類大全》:亞夫問「以德報怨」章。曰:「『以德報怨』,不是不好,但上面更無一件可以報德。譬如人以千金與我,我以千金酬之,便是當然。或有人盜我千金,而吾亦以千金與之,卻是何理!視與千金者更無輕重,斷然是行不得也!」
3. 漢朝韓嬰《韓詩外傳·卷8》子路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子貢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則引之進退而已耳。」顏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三子所持各異,問於夫子,夫子曰:「由之所言,蠻貊之言也;賜之所言,朋友之言也;回之所言,親屬之言也。」
4.《呂氏春秋•察微篇》: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5.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達得怨親平等,方是直。若見有怨,而強欲以德報之,正是人我是非未化處。怨宜忘,故報之以直。謂不見有怨也。德不可忘,故報之以德。謂知恩報恩也。
6.《皇疏》:所以不以德報怨者,若行怨而德報者,則天下皆行怨以要德報之,如此者,是取怨之道也。
7. 康有為《論語注》:孔子之道不遠人,因人情之至,順人理之公,令人可行而已。孔子非不能為高言也,藉有高深,亦不過一二人能行之,而非人能共行,亦必不能為大道,孔子即不言之矣。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一)本章文義和出處
1.或,指有人。德,是恩惠;報德,就是回報施恩於我的人。怨,是恨意;報怨,就是回報施怨於我的人。
2.有人問:“以恩惠來報答施怨於我的人,怎麼樣?”夫子回答說:“那用什麼來報答施恩於我的人呢?不如以公正無私來報答施怨於我的人,以恩惠來報答施恩於我的人。”
3.「以德報怨」,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六十三章,原文是“大小多少,報怨以德”。這句話一般理解為,不論別人對自己、自己對別人的怨恨有多大,都要用清靜無為的道德來應對,這樣才能徹底化解內心的嗔恨。
(二)有人向夫子報告「以德報怨」,是期望得到夫子的讚許
1.人與人相處,總有恩怨情仇糾葛在裡頭,面對曾經傷害過自己的怨家對頭,往往會記住一輩子,相見總沒好臉色,看到他遭遇不幸才高興,所以有幸災樂禍之說。
2.只有那些一心向道的出家人或修行人,才能做到用慈悲來替代仇恨,以德報怨,因為在他們看來,眾生平等,同體大悲,皆應慈愛。
3.作為世間的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假如有人對待自己的怨家對頭,能不計前嫌,不念舊惡,反過來還給予了很大的幫助,甚至比對待一般人還要好,這實在是太稀有難得了,太讓人讚嘆了,所以有人來向夫子報告,是期望得到夫子的讚許。
(三)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1.夫子的回答卻出人意料,他提出一個我們沒有想到的問題:如果對待怨家,用恩惠來回報,那對待有恩的人,該用什麼來報答呢?
2.是啊!人生當中,我們會遇到三種人:有恩,有怨,無恩無怨。無恩無怨的尚且不談,但有恩與有怨的卻有差別啊,待怨厚,則待恩薄矣。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就是我們做事往往偏於一端,考慮不周全,當時的那個發心是有問題的。
3.《朱子語類》上朱熹先生舉了一個比喻:譬如人拿千金給我,我同樣以千金作回報,這是理所當然。如果有人盜我千金,而吾亦以千金給他,這是什麼道理呢!而且還把盜我千金與給我千金兩人放到了一樣的位置,分不出輕重,這斷然是行不得的!這有違人世間的量則,情理上說不通。
(四)人有親疏遠近之分,要遵循人道應有的禮義。
人倫關係有親疏遠近之分,處理人際關係當然也要遵循人道應有的禮義。
1.《韓詩外傳》有這樣一段記載,子路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不善之。”子路的方法是“以德報德,以怨報怨”。
2.子貢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則引之進退而已耳。”子貢的方法是“以德報德,以柔報怨”。
3.顏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顏回的方法是“以德報德,以德報怨”。
4.三子所持各異,問於夫子。夫子沒有就這三種德怨作出高低褒貶的評價,而是將應用的範圍作了楷定,夫子曰:“由之所言,蠻貊之言也。賜之所言,朋友之言也。回之所言,親屬之言也。”這分別是對待邊鄙荒漠之人、朋友和親屬這三種人所應採取的態度,而不能互相混亂。
(五)「以德報怨」是聖賢境界,夫子不贊成人人如此
1.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在報德方面,三人觀點一致,皆是以德報德;在報怨方面,則有明顯分歧,三人分別採用了以怨、以柔、以德三種方式。
2.“以怨報怨”是普通人的常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不加思索,任運而起,但結果是“怨怨相報何時了”,所以都覺得不好,就是一下子改不了,老毛病常犯。
3.而“以柔報怨”,則是所謂的“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不爭一時之氣,看對方的表現而定。
4.而“以德報怨”則是一種最高的境界,無論對方如何差,我是要做聖賢的人,我的行為一定要從善,所以一般人難以做到,夫子也不贊成人人如此。
(六)夫子是從長遠整體的角度去思量
夫子考量問題,總是從長遠整體的角度去思量。
1.《呂氏春秋•察微篇》記載了兩件事: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2.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子貢贖人不取金,子路拯溺,看起來都是好事,但夫子從長遠化民成俗的角度,則判前者有過失,而後者為善。
(七)普通人對自心缺乏了解,所以常常為假相所迷惑
普通人做什麼事,都是從心出發,而對自心又缺乏了解,所以常常為假相所迷惑。1.一時激動的過度報恩不是真實的心態
比如,當自己一件小事碰到困難,因為辦理過程比較麻煩,自己心裡很苦,當有人幫助我,雪中送炭,內心一定非常感激,本來只要花一點錢買個禮品就可以表示一下心意,卻因為報恩的心情激動,所以花了不少錢,等到事情過後冷靜下來,才會認識到自己的過分和不恰當,因為一時的激動絕不是一個真實的心態。
2.「以德報怨」很高尚,但內心還沒到那時候,不能長久
(1)怨,是一種內心的狀態,指對一個人、一件事有不滿意或仇恨的心理。而沒有真正修心的人,不大容易轉化內心的怨恨。
(2)蕅益大師說:“若見有怨,而強欲以德報之,正是人我是非未化處。”當我們還覺得這個人是我的怨家,內心對別人還有怨恨的時候,那麼無論給予對方怎樣的恩惠,其實都沒有報恩的內涵,都不是真心的,不是自然而然、心甘情願的,而是一種強制的做作,一定是有什麼企圖推動去做的,很可能是為了博取名聲。所以,外表上看起來很高尚,其實內心還沒到那時候,這樣的行為也一定不能長久。
3.「以德報怨」 會誤導社會風氣
反過來,如果對一個傷害自己的人行善,給了他過分的恩惠,那又會誤導社會風氣。《皇疏》上說:“所以不以德報怨者,若行怨而德報者,則天下皆行怨以要德報之,如此者,是取怨之道也。”如果傷害別人,沒有害處,反而可以得到恩惠的話,豈不是惡有善報,那人人為了得到恩惠、好處都去傷害別人了,這樣還有什麼社會價值觀可言!
(八)「以直報怨」讓每個人都有一個的下手處
1.綜合考量一下,“以怨報怨”有害,“以柔報怨”不可取,而“以德報怨”常人又做不到,所以,夫子給出“以直報怨”,讓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個切近的下手處。
2.直,是正直,不夾雜個人的私心。蕅益大師說:“達得怨親平等,方是直。”比如對待傷害過自己的人,通常我們會打擊報復,給予不公平的待遇。而以直報怨,就是當下要忘記他的不好,以公正無私的心理對待他,不因自己的好惡而影響到他應有的利益。
3.對於以直報怨,李炳南先生有一個形象的比喻:“例如你是法官,審判一個犯人,他正是你的所怨者,而你以正直的心情來量刑,既不特別減輕,也不特別加重。這就是以直報怨,可以算是恕道。”
4.以此類推,如果我是醫生,我的怨家來了,我也照樣認真負責地給他看病,此時,他在我的眼裡就是一個病人;如果我是一個老師,我的對頭的孩子到我班上,我也認真地教他,絕不會另眼相看。
(九)以直報怨的好處
1. 對個人而言
個人而言,以直報怨有什麼好處呢? 
(1)通常我們一般人忘怨難,忘恩易。忘怨難,讓自己一直處在痛苦的記憶裡,拔不出來。有句俗話:“拿別人的過失傷害自己。” 忘恩易,容易忘記別人對自己的好,一個容易忘恩負義的人,又不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那要怎樣才能改善呢?
(2)蕅益大師說:“怨宜忘,故報之以直,謂不見有怨也。德不可忘,故報之以德,謂知恩報恩也。”
(3)所以我們要尋求真正的快樂,必須反其道而行之。以直報怨,當我用平等心看待對方的時候,當下就離開了痛苦的怨恨;當我憶念對方恩德的時候,當下內心就會感到溫暖,那個時候的知恩圖報,才出於真心,能種下一個善因。
2. 對社會來講
(1)對社會來講,以直報怨,倡導和建立的是公平正義,社會真正需要的也是公平正義,而不是特殊的照顧。
(2)西方國家有人批評夫子的“以直報怨”標準低下,殊不知,以直報怨與以德報怨看起來是兩件事,其實是一件事的不同顯現而已。
(3)直,就是忘怨,當一個人能夠忘掉別人對自己的傷害,而公正地行事時,正是內心有德的時候,這個時候的以直報怨,正是體現出以德報怨的內涵。
(4)那為什麼不用同一個詞語,而另立呢?如不分,則又犯了前面所說的混淆之意。如以恭敬而言,在家面對父親,顯現為孝順有親;出外面對朋友,則顯現為誠實有信,絕不可以把對待父親的表現,用來對待朋友,父親與朋友不可相混。
(十)本章總結
1.所以,一般人對“以德報怨”往往只知其表,不知其裡,拿這個錯解的內涵往往就如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及。而夫子則針對大眾的根機,提出“以直報怨”,正是用“以直”的外表,包裹“以德”的內涵,把最高深的內涵用通俗易懂、極其淺近的方式表達,所以合乎人情事理,人人認可,人人可為。
2.這樣,不僅可以解決“以怨報怨”的過患,又可以逐步向上,最終達到以德報怨的高度。所以以直報怨,是夫子為普通人量身定做、專門搭建的一座通往聖賢境界的階梯。
3.康有為先生《論語注》言:“孔子之道不遠人,因人情之至,順人理之公,令人可行而已。孔子非不能為高言也,藉有高深,亦不過一二人能行之,而非人能共行,亦必不能為大道,孔子即不言之矣。”

論語 憲問十四 第35章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白話>
(一)孔子說:「千里馬,我們不是稱讚牠的力氣大,而是稱讚牠有馴善的德行。」
(二)孔子說:「千里馬之所以見稱於世,不是牠有日行千里的力氣,而是稱讚牠有任重致遠的德行。」

<文義> 
1.驥:千里馬。
2.稱:讚揚。
3.德:性情馴良。

<思惟提綱>
1.「驥」,應具有哪兩個條件?
2.孔子說「驥」,最該稱讚的是什麼?
3.以馬喻人,一個人才應具備什麼?最該稱讚、重視的又是什麼?
4.有才能而沒有德行的人,會有什麼結果?
5.你認同「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資料的註解
1.荀子(西元前316年-前235年)
荀子稍後於孟子(西元前372~前289),與孟子並稱,都是戰國時代儒家的代表。孟子主張性善,荀子主張性惡,各有精義。
2.《資治通鑑》
編年體史書,共294卷,三百萬字。北宋司馬光主編。
3.牛根生
於1999年創辦蒙牛乳業, 在內地14個行政區建立20多座生產基地。
蒙牛是中國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乳製品企業。牛根生信奉“小勝憑智,大勝靠德”、“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的經營哲學,認為企業與消費者、股民、奶農是命運共同體。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一)白話注譯
1.孔子說:“千里馬值得稱讚的不是它的能力,而是稱讚它的品德。”
2.錢穆先生註解:
(1)“驥,善馬名,一日能行千里。
(2) 所以稱驥,非以其力能行遠,乃以其德行調良,與人意相和諧。
(3) 人之才德兼有,其所以稱必在德。然亦有無才之德,不能行遠,終是駑馬,性雖調良,不獲驥稱。
 
(二)孔子以物喻人,強調要重視人的品德
1.千里馬,人之所愛,人之所敬,我們平時所稱道的都是它的能力。但孔子說不稱其力,稱讚寶馬的品質。
2.孔子以物喻人,馬是如此,何況是人,更要重視品德。
3.孔子說,君子之道有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這三項行為標準裡面,“仁”屬於德,排在第一位,“知”、“勇”屬於才智能力,列在德行的後面。
4.在《論語》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孔子一以貫之地重視“德”,他教弟子四門學科,排第一位的依然是德行,其次才是言語、政事、文學。

(三)荀子對用人標準—德才兼備
1.戰國末期,荀子對用人標準是這樣論述的:“對那些雖然才智出眾而品德不好的人,絕不可重用;對品德雖好但缺乏才智的人,也不可重用;那些既有才智而且品德又好的人,才是君主之寶啊,他們能輔佐君主成就王霸之業。”
2.這段話把有德有才的用人思想表達得十分清楚,其中“既有才智而且品德又好”(“既知且仁”),其內涵就是“德才兼備”。
 
(四) 歷史公案:領導著有才無德,導致國亡族滅
《資治通鑑》是從魏、趙、韓三家瓜分晉國寫起的。
在魏、趙、韓三家有足夠的能力瓜分晉國之前,晉國還存在著一個比這三家實力更強的家族:智氏家族。最初真正掌握晉國實權的是這個智氏家族。那麼實力雄厚的智氏是如何被相對弱小的魏、趙、韓消滅的?下面來看一下這段歷史。

智氏家族領導人智宣子想挑選繼承人,最終看中了智瑤,認為這個人很優秀。但是同族有一個叫智果的人堅決反對。智果說智瑤確實才華很出眾,有五大優點:第一高大威猛、長得很帥;第二才藝雙全;第三精於騎射,帶兵打仗很厲害;第四勇於決斷;最後一條是能說會道。集中了這五大優點的男士一定非常優秀,為什麼不能當繼承人呢?智果說堅決不可以,這個人雖然有五大優點,但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這個人沒有仁愛之心,道德上有瑕疵。智果警告,如果讓智瑤繼承智氏家族的事業,會有滅頂之災。
果不其然,智瑤貪婪而剛愎自用,他掌管智氏家族後,惹事生非,外強中乾,到處樹敵,智氏家族最終遭到滅族的厄運。而智果由於遠見卓識,提前帶著一部分族人,從智氏家族分出,另外成立了“輔氏”一族,而免於被滅亡的命運。

【司馬光評價】
1.“智伯之亡也,才勝德也。夫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謂之賢,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2. 意思是說智瑤的滅亡,在於才勝過德。才與德是不同的兩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論謂之賢明,於是就看錯了人。所謂才,是指聰明、明察、堅強、果敢;所謂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輔助;德,是才的統帥。
3.對於這件事,司馬光最後總結到: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餘而德不足,以至於顛覆者多矣,豈特智伯哉!故為國為家者,苟能審於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後,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五)唐太宗用人“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故開創唐朝盛世
1.唐太宗曾對身邊大臣說過一段話,堪稱精闢,他說:“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難致治。今所任用,必須以德行、學識為本。”
2.唐太宗任用人才的標準就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時代。
 
(六)現今企業領袖,來自西點軍校的最多,為什麼?
1.據《財富雜誌》統計,在世界500強企業中,近30年來,從美國西點軍校畢業出來的董事長有1000多名,副董事長也有2000多名,總經理一級的人才更是高達5000多名。
2.這一數字令我們驚訝,我們不得不思考,為什麼西點軍校比世界上任何一家商學院培養出來的企業領導人都要多呢?
3.自1898年西點軍校成立以來,就把"職責、榮譽、國家"正式定為校訓,西點軍校特別重視對學員品德的培養。他們反復強調,西點僅僅培養領導人才是不夠的,必須是"品德高尚"的領導人才。
4.為此,學員從進校的第一天起,就被灌輸西點軍校的基本價值觀,即正直誠實和尊敬他人的尊嚴。通過準時、守紀、嚴格、正直、剛毅等德行修養,把每個學員鍛煉成為勇於承擔責任的人。
5.而這些正是企業對領導人的最基本要求,是最值得挖掘和培養的領導素質。
6.相比之下,大部分商學院往往把精力放在教授學員商業知識和技巧上,缺乏一種基本的素質培養,特別是品德方面的培養。
7.由於人才培養側重點的差別,使得西點軍校遠比商學院培養出更多的商業人才,成為不是商學院的“商學院”。

(七)牛根生成功的關鍵之一在於用人的哲學
著名企業家牛根生先生關於人才使用,有一個知名的觀點,他說: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錄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蒙牛的成功與牛根生先生的個人魅力是分不開的,而他的個人魅力最閃亮的就是他自身的德行。

(八)結攝
1. 孔子重視德行的教育,在中華大地上生根發芽,深入人心。
2. 中國常說“德藝雙馨”“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提倡官有官德、師有師德,對醫生來講首先是“醫德高尚”,其次才是“醫術高超”,甚至在商業領域也要求注重德行,即使在今天,重視商業道德的企業家,大家也會尊稱為“儒商”。
3. 通過本章的學習,我們更加明確了無論是培養人才還是自我成長,一定要先看重品德,沒有品德,再有才華,也不可能成為“千里馬”,反而有可能成為害人害己的“害群之馬”。

論語 憲問十四 第34章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恓恓者與?無乃為佞也乎?」
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白話>
微生畝對孔子說:「孔丘呀!你為何如此依戀不捨、各處周遊?莫非是要逞你的口才去討好人家?」
孔子說:「我怎敢逞口才、巧言佞口?我是對世人的固執偏見、不能通達,感到痛心難過啊!」

<文義> 
1. 微生畝:微生,複姓。畝是名。一位年高有德的隱士。
2. 栖栖:依戀不捨。
3. 無乃為佞:無乃,猶「是不是」。佞,口才好以取悅於人。
4. 疾固:疾,動詞,厭惡之意。固,固執不通。
<思惟提綱>
1. 微生畝這位隱士,認為孔子不斷地周遊列國的目的何在?
2. 孔子如何回應微生畝對他的看法?
3. 孔子奔波勞碌、周遊列國,究竟想做什麼呢?
4. 微生畝的質疑帶給我們的學習是什麼?
5. 孔子的“疾固”之說,帶給我們什麼樣的省思?

<義理解釋> / 10’26”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朱子《四書集注》:「疾,惡也;固,執一而不通也。」
2. 元代陳天祥《四書辨疑》:「畝雖自恃年齒之尊,言有倨傲,孔子亦當存長長之義,而以周流憂世之本誠答之,何必複以如此不遜之言立相還報邪?」
3. 張居正《四書直解》:「孔子豈敢為佞人之事。但世道污濁,挽回在人,而康濟民物,當有所寄。若是守著拘滯的見解,以隱為高不出來用世,這樣執一不通,又是夫子所厭惡的。」
4. 《集解》:「疾固,疾世固陋,欲行道以化之。」
5.《孔子家語•在厄》:「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栖栖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一)注釋與白話解釋
1. 微生畝 : 孔子家鄉的年長者、道家的隱士。
2. 他問孔子:“我看你今日到齊,明日至魯,人不見知,則亦可以已矣,別人不接納就停下來,何故這樣栖栖然依戀不捨呢?世上的佞人,都是務以為口給,以希世取寵。你今天的所為,不就是佞以求用於世嗎?”
3. 按照張居正的解釋“栖栖”就是依依不捨的意思;但大部分註解認為“栖栖”是形容孔子周遊列國像鳥一樣翔集不定、不能安居。
4. 面對微生畝的提問,孔子回答微生畝說:“我不敢以佞口悅人,而是疾固。”5.什麼是“疾固”?《朱子集注》說 “疾”,惡也;“固” 執一而不通也。合在一起就是我痛恨執一不通的人。
5.《四書辯疑》上說:“這樣的理解,讓人感覺孔子直接指責道家學說棄世絕物,即便微生畝自恃是長者,言有倨傲,孔子卻當存長長之義,而以周流憂世之本誠心的回答,不會如此不遜直言。
6.張居正說:孔子豈敢為佞人之事。但世道污濁,挽回在人,而康濟民物,當有所寄。若是守著拘滯的見解,以隱為高不出來用世,這樣執一不通,又是夫子所厭惡的。
7.所以,栖栖然不能忘情於世,蓋以此耳,豈敢為佞呢?”我們看,如果是這樣理解,就是孔子據實誠答長者的提問了。
1. 朱子《四書集注》:「疾,惡也;固,執一而不通也。」
2. 元代陳天祥《四書辨疑》:「畝雖自恃年齒之尊,言有倨傲,孔子亦當存長長之義,而以周流憂世之本誠答之,何必複以如此不遜之言立相還報邪?」
3. 張居正《四書直解》:「孔子豈敢為佞人之事。但世道污濁,挽回在人,而康濟民物,當有所寄。若是守著拘滯的見解,以隱為高不出來用世,這樣執一不通,又是夫子所厭惡的。」
4. 《集解》:「疾固,疾世固陋,欲行道以化之。」
5.《孔子家語•在厄》:「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栖栖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一)注釋與白話解釋
1. 微生畝 : 孔子家鄉的年長者、道家的隱士。
2. 他問孔子:“我看你今日到齊,明日至魯,人不見知,則亦可以已矣,別人不接納就停下來,何故這樣栖栖然依戀不捨呢?世上的佞人,都是務以為口給,以希世取寵。你今天的所為,不就是佞以求用於世嗎?”
3. 按照張居正的解釋“栖栖”就是依依不捨的意思;但大部分註解認為“栖栖”是形容孔子周遊列國像鳥一樣翔集不定、不能安居。
4. 面對微生畝的提問,孔子回答微生畝說:“我不敢以佞口悅人,而是疾固。”5.什麼是“疾固”?《朱子集注》說 “疾”,惡也;“固” 執一而不通也。合在一起就是我痛恨執一不通的人。
5.《四書辯疑》上說:“這樣的理解,讓人感覺孔子直接指責道家學說棄世絕物,即便微生畝自恃是長者,言有倨傲,孔子卻當存長長之義,而以周流憂世之本誠心的回答,不會如此不遜直言。
6.張居正說:孔子豈敢為佞人之事。但世道污濁,挽回在人,而康濟民物,當有所寄。若是守著拘滯的見解,以隱為高不出來用世,這樣執一不通,又是夫子所厭惡的。
7.所以,栖栖然不能忘情於世,蓋以此耳,豈敢為佞呢?”我們看,如果是這樣理解,就是孔子據實誠答長者的提問了。
(二) 孔子「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1.《集解》上說:疾固就是“疾世固陋,欲行道以化之。”
2. 春秋時期,有思想的人,各執己道,自以為是;公卿大夫,只想領土采邑,聚斂錢財;孟孫、叔孫、季孫當權者,私慾滔滔,不慰民生疾苦,這些都是孔子急欲行道以化解的固陋。
3.“固”就“四圍蔽塞”。小到個人生活習慣的固執不改,大到思想人物的固執己見,傾一國之力,與四鄰開戰。當權者固執自我的意識和權力,對外就有戰爭的危機,對內就有被權臣篡國的隱患,固執愈深,天下愈亂,固執不化,災必逮夫身。
4.春秋時期,出現許多亂象,國際之間兵戎之禍日益頻繁,國內弒父弒君的現象屢見不鮮,君子賢人大都歸隱,當權者唯執自我。
5.孔子去掉了意必固我,他了解,人人所執的自我是變化無常的假我,真我是大學所說的明德,中庸所說的天性。明德、天性,光明通達;死執一己則四塞不通,無光明可言。天下禍亂就是因為人人固執,於是他訪問各國君臣,欲行道以化之。
6.照禮說,人到五十應該“不以其任行乎道路”,不再四處奔波行走了,可是孔子五十五歲,黃河結冰之際,告別了妻兒弟子,開始了周行天下的使命。
7.面對微生畝先生說他是佞,孔子恭敬地回答:“孔丘怎敢巧言佞口?只是對天下人的固陋不化,感到痛心難過啊!” 
(三) 唐玄宗對孔子入世精神的讚嘆
1.唐玄宗李隆基到泰山祭天,經過孔宅,寫下一首詩〈經鄒魯祭孔子而歎之〉,他說:“夫子何為者栖栖一代中。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
2.這首詩就引用微生畝的這個提問作開頭說:“孔老夫子您一生奔波勞碌,周遊列國究竟要做成什麼呢?您這樣的大聖人終其一生為天下蒼生卻屢遭世人誤解。如今,您被安葬在鄹邑您出生的土地,您的舊宅國王也不敢妄動。(孔安國《尚書序》記載魯恭王想擴建宮殿,破壞以廣其居,想改建為魯王宮,可是他生了堂卻聞金石絲竹之聲,也不敢妄動。)您的功德受世人敬仰、王侯將相都望塵莫及。可您生活的時代,鳳鳥不至河不出圖,您也如同被愚人獵獲的麒麟一樣,被那個時代所中傷。如今,你坐在兩楹殿上受人頂禮祭奠,您的儒學得到弘揚,王道被人 推行,您的精神終於讓世人理解,現在,您終能稍感安慰吧。
3.我想,唐玄宗對孔子入世精神的盛讚,恰好是對微生畝“丘何為”最好的回答。

(四) 孔子修身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
1.《孔子家語》中記載,孔子周遊列國時被困陳蔡絕糧七日,子路懷疑是因為老師不夠仁愛、不夠智慧而感召困窘;他問孔子:“為什麼您積德已久,還會遭受困厄?”
2.夫子說:“一個人能否遇到良好的機緣是時機的問題;一個人賢與不肖是他才能的問題。芝蘭生於深林,不因無人而不芳。君子修身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盡力而為是人的本分,生死富貴是命運的安排。君子即便是身處下位,也憂患天下國家的大事,居於窮困之所,也有深遠的謀慮。”
3.其後,他笙歌不斷,講學不斷,顏回說:“世不用我,有國者之醜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後見君子。”

(五) 微生畝的質疑帶給我們的學習
1.微生畝是道家隱士,是有些學問的人。而我們認識他卻是通過此處他質疑孔子是佞人,“無乃為佞乎?”他的這個疑問,越發襯托出孔子行道之艱難,越發的彰顯了儒家積極入世的勇悍。
2.可是,如果微生畝知道自己是以這樣的方式被後人銘記,他會怎樣想呢?
3.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輕易的對別人的行為安立上自己的標準,比如,修飾威儀就是討好別人,四處奔走就是求名得利,一個人把自己整理的干乾淨淨、注重儀表,就一定是討好別人麼?栖栖者一定就是佞嗎?”有沒有可能這是一份感天動地的真誠呢?
4.我的老師讓我們自問:當我們拿法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時候,我們的心會越來越快樂嗎?是否有幾許失落、幾多悲憤,理所應當地成立別人都不正確?是否會產生“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錯覺?
5.我們這個世界是凡聖同居的國土,我們所遇到的人哪一位是聖者,我們可能完全不清楚。世界上有多少自詡有著清冷的智慧看得十分透徹的人,可是一旦我們不再用心關注自己的問題,不注意自己需要改過遷善,開口便指責別人,就像微生畝此處輕輕一問,就把自己定在了譏諷聖人的位置上,實在是太可惜了。
6.作為隱者,想讓自己從社會人群的視野中消失、和光同塵;可孔子的心中既存在著個體生命自由和閒適的樂趣,更有著一種作為人之於社會而存在的“仁以為己任”的強烈使命,於是,呈現在隱者的視野中,孔子 是一個東奔西走、栖栖者與的人。

(六) 孔子的“疾固”之說帶給我們的省思
微生畝的疑問,不必置評,但孔子的“疾固”之說,值得我們深思。
1.懂磬聲的“荷簣”,蹲地等候孔子的“原壤”,太過簡易的“子桑伯子”,以及楚狂、接輿、長沮、桀溺等等這些隱士,他們雖有過人的一得之見,卻無法讓廣大生民安身立命。
2.唯不知老之將至的孔子,捨去安享天年的舒適,以有生之年,用中庸的智慧化導各種固執偏見,從未倦勤,這分弘毅和決心有誰能比?我們平常人對自己的固執無所忌憚,對別人的固執也不以為意,自然無法體會“憂天下人之憂”的聖人之心。
3.生活中,我們不能輕視那些心懷天下蒼生的人,無論他們現世表現得如何落魄,可是他們的心潔白無染,他們締造的可能是萬世的輝煌。
4.張居正評價說:“微生畝是齒德俱尊之人,但其所見偏執,故聖人對之禮恭而言直如此,其警之亦深矣。不讀論語,不知聖人疾固。
5.讀了論語,如果認為孔子只為春秋人疾,不為我而疾,這樣也是白讀。
6.祈願透過學習,我們堅如冰石的思想與惡習,可以在聖賢如陣陣春風般的教誨下,冰消雪融,滋養萬物。

論語 憲問十四 第33章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白話>
孔子說:「不預先揣度別人會來欺詐,也不憑空猜測別人會不守信,但是當對方有欺詐、不信的時候,又能及早覺察,這樣的人一定是賢者吧!」

<文義>
1.逆詐:言事先預要別人之詐我。逆:預料。
2.億不信:言猜測別人不信。億:猜測。
3.抑之:是轉折詞,猶如今之「但是」。
4.先覺,是預先覺察。

<思惟提綱>
1. 為什麼孔子要教誨我們「不逆詐,不億不信」?
2. 孔子說:「抑亦先覺者,是賢乎!」怎樣才能得到「先知先覺」的能力?
3. 什麼是「自證預言」?怎麼造成「自證預言」的?「自證預言」會造成什麼後果?
<義理解釋> 黃勇 老師 / 8分15秒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藕益大師《四書蕅益解.論語點睛補註下》:「世人自多詐,則恆逆詐;自多不信,則恆億不信。」
2. 《論語・雍也・26》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二、 重點整理
 (原文)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一) 注釋與白話解釋
1. 逆 : 逆料,預料,預先揣度的意思。
2. 億 : 臆想、揣測。抑亦,是轉折詞,有“反之”的意思。
3. 先覺 : 預先覺察。   
4. 本章白話解釋
孔子說:“不預先揣度別人會來欺詐,也不憑空猜測別人會不守信,但是當對方有欺詐、不信的時候,又能及早覺察,這樣的人一定是賢者吧!”
   
(二) 本章指出:揣度、猜測的誤判性很高
這句話指出了我們許多人的內心問題。我們都想避免未來的不確定性,所以希望能先知先覺,事先發現危險,加以防範。可我們並沒有正確的方法先知先覺,就只能依據個人的經驗和認知預先揣度、猜測他人,可是這樣誤判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三) 猜測會干擾觀察和判斷:「疑人偷斧」的故事
先秦《列子》中有一個 “疑人偷斧”的故事就表現了這種情況。故事說過去有個鄉下人,不小心丟失了一把斧頭。他以為是隔壁鄰居偷的,於是他常常注意鄰居的行為。他發現,鄰居走路的樣子、說話的聲音,都和常人不同。總之,鄰居的一舉一動,都很像一個偷東西的人。有一天,他進山自己找回了那把丟失的斧頭,原來是他之前上山砍柴時掉落在山谷了。回來後,他又碰見鄰居,再留心鄰居走路的樣子、說話的聲音,就一點都不像一個偷東西的人了。其實類似的經驗可能我們在生活中也發生過,無端的猜測往往會干擾我們的觀察和判斷,帶來更多的困擾。

(四) 猜測會導致「自證預言」
1.自從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 •默頓(Robert K. Merton)提出「自證預言」這種社會心理學現象後,很多的實驗都證明了這一現象的存在。
2.「自證預言」就是指人們先入為主的判斷,無論其正確與否,都將或多或少的影響到人們的行為,以至於這個判斷最後真的實現。
3.所以一旦我“逆詐”、“億不信”,預先揣度、猜測他人是騙子、不守信者,自然我就會不自覺地以對待騙子、不守信者的態度和言行對待他,防備他。當然對方也是如此想我,防備我。
4.他越防備我,我越覺得他圖謀不軌、不可信任,就會越防備他;同樣他亦會如此對待我。最後我們就會創造出他是騙子、不守信的現實,這個現實又再次證實了我當初的揣度和猜測,如此更讓我相信自己有先見之明,更願意去揣度、猜測他人。
5.結果呢?結果就是我們用自己的想法為自己打造了一個現實的冷酷世界,身處其中。有什麼幸福可言呢?

(五) 為什麼我會揣度、猜測他人呢?
1.明朝蕅益大師說:“世人自多詐,則恆逆詐;自多不信,則恆億不信。”世間很多人自己經常欺騙他人,自然就總認為他人也都會欺騙自己;自己經常不守信用,自然就總猜測他人也不守信用。
2.所以我們往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如此,我們自以為聰明、先知先覺,卻不過是被自己錯誤、狹隘的觀念困死,錯過了太多生命中應有的美好。

(六) 怎樣才能得到「先知先覺」的能力?
1.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當然,孔子只是不認可由逆、億得到的“先知先覺”,並非反對不由逆、億的先覺。怎樣才是不由逆、億的先覺呢?《中庸》說:「至誠之道,可以前知」。真正至誠的人,才可以真正先知先覺,因為他最了解誠是怎樣的,他人稍有不誠,他自然就立即覺察到了。
2.例子
比如一位全心全意關注子女的母親,就很容易事先覺察到子女的種種狀況。
3.下手處:不詐不疑、不逆不億
那麼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先覺”呢?當然就是從不詐不疑、不逆不億下手,克己復禮,直到至誠,自然任運先覺。

(七) 不怕人善被人欺,堅持真誠,你會是贏家
1. 我會“人善被人欺”嗎?
或許有人會說,“我真誠待人,但萬一對方就是騙子,我不是就很容易被騙嗎?”所謂「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2. 善良比聰明更重要
是的,我們的真誠善良有可能被利用、被欺騙,但是真誠善良帶給我們更多的是什麼呢?在這個越來越需要人際協作的社會中,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贏得他人的信任、和他人形成良好的協作關係?顯然是真誠善良的人。所以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才說,“善良比聰明更重要”。
3.真誠善良,如同練騎車,終成騎車高手
你真誠善良卻被欺騙了,就如同你學習騎自行車摔跤。你開始騎車,當然比走路更容易摔跤,如果你因為怕摔跤就放棄騎車,你就無法體會到騎車的樂趣,也無法到達更遠的遠方。當你不斷練習,在每一次摔跤中學習,你終會成為騎車高手。

(八) 結攝
1.我們開始學習不詐不疑、不逆不億、真誠待人,是可能遭遇欺騙,但堅持學習,在被欺後還能善於總結、堅持真誠,不走回逆詐、億不信的老路,我們終會日漸至誠,體會到先覺的喜悅。
2.當然“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儒家也不是教我們做沒有智慧分辨的濫好人。在這裡,孔子是教我們看清“逆、億”的陷阱,由覺察此“困”,開始學習至誠之道。
3.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成為別人相信善的原因。

論語 憲問十四 第32章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白話>
孔子說:「不愁別人不知道自己的才學,只憂愁自己沒有真實的學問。」

<文義>
1.患:憂愁。
2.其不能:其,代名詞,指自己。不能,無才能。

<思惟提綱>
1.為何“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2.不妨捫心自問,我真正擔心的是什麼?
3.生活中您有過他人不了解的痛苦嗎?您如何處理?
4.當你忘記宗旨時,會想到夫子的教誡,拉回到自我生命的提升嗎?

<義理解釋>憲問篇-第32章-義理解釋  黃勇 老師 6’46”
引用經文
1.《論語.衛靈公.18》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論語.為政.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3.《論語.述而.3》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4. 《論語.述而.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 《論語.里仁.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6. 《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一)解釋原文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不難理解,孔子說,一個人不要擔心別人不知道、不了解自己,真正要擔心的是自己沒有能力、沒有本事。

(二)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1.在《論語.衛靈公篇》中,孔子還說過另外一句十分類似的話。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孔子說,“君子只慚愧自己沒有能力,不怨恨他人不知道自己。”
2.可見孔子是經常說這樣的話的,因此這句話就很值得我們每個人認真思考、反省。

(三). 生活中他人不了解之苦?
1.我們不妨捫心自問,我真正擔心的是什麼?我真正關注的是什麼?
2.我們很多人特別在意自己是否被他人理解、被他人認可,得不到期待的理解和認可時,就痛苦憂傷。
3.這樣的情景你一定不陌生:一位下屬在提案被領導否定後,就抱怨領導沒水平,理解不了自己的想法;一個學生在論文被老師打低分後,就感到痛苦壓抑,抱怨老師不理解自己的論文思路。
4.我們生活中,有多少痛苦都是因為他人的不了解?

(四). 老師分享,在意他人認可的經歷
1. 為什麼我們那麼在意他人的認可呢?我想分享一段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思考。
2. 十年前,有一次我負責籌劃一個活動。因為這個活動很重要,我非常欽佩的一位老師也會參加,所以我全力以赴,絞盡腦汁,連每個參與者的座位、分組等細節都反覆思考推演,做出了自以為是非常周詳的活動方案。
3.當活動開始前一天,我見到這位老師時,就非常興奮地將活動方案呈給他,但不想他僅僅翻看了一分鐘,就把方案甩在桌子上,嚴厲地說,“這樣安排不行。”然後就提出了新的安排方案。
4.我馬上插嘴,想解釋我如此安排的理由。可剛一辯解,老師就更嚴厲地說:“你這樣是學不到東西的。”
5.當時我就感覺被打了一悶棍,委屈、擔憂、恐慌,內心就像打翻了五味瓶,說不出的難受。
6.雖然耐著性子勉強聽完他的想法,可心中已經完全被負面情緒佔據,根本無法跟著老師的說明去思考。
7.接下來的時間更是難熬,我內心痛苦,想趕緊離開老師,躲到一個角落自我療傷,可偏偏還要陪著他安排各項活動準備。我如同行屍走肉般跟在老師身旁,內心卻只想逃離。

(五). 我來是做什麼的?我是來學習,提升自己的。
1.晚上,當我終於躺在床上,卻開始失眠了。越想越覺得委屈:我規劃的每一點都是用心推敲過的,為什麼就不聽我說明呢?我辛辛苦苦,為什麼就一句肯定的話都得不到?如此輾轉反側,突然想起老師的話:“你這樣是學不到東西的。”
2. 我反問自己,我來是做什麼的?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誇讚,證明我很厲害、很能幹,還是來學習,提升自己的?突然如同一道陽光照進黑暗,我頓時心開意解。3.老師不就是來幫助我提升自己的嗎?這時再對比他的新方案,就發現了我的方案考慮的層次比較低,思考的角度也很狹隘。
4. 當下內心喜悅,有老師指導真是太幸運了!
5. 想通了,也不失眠了,安然入睡。後面幾天再跟在老師身邊,感覺時時處處都在學習,幸福無比。

(六). 通過學習,從不能變成能
1.其實“人之不己知”是自己完全無法控制的,我最多可以影響他人的想法,但不能控制他人的想法;反之,“不能”則是自己完全可以掌控的,因為我可以通過學習,從不能變成能。
2.更進一步說,我真想影響他人的想法,還必須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

(七).總結
1.當我忘記學習的宗旨時,一心只關注名譽虛榮,自然時時關注他人的評價,患得患失。
2.但一旦我將關注點拉回到自我提升,每一個時刻都會是學習成長的契機。
3.這方面,孔老夫子為我們樹立了一個生命榜樣。孔子“十五志於學”,終身保持好學之心,不斷精進,只擔心“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4.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師” ,“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卻從不擔心他人是否了解自己,“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不論順境、逆境,都不忘初心,泰然處之。何等的自在灑脫!

論語 憲問十四 第31章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白話>
子貢批評別人。孔子說:「賜阿!有比別人高明(有才德)嗎?我就沒有這種閒工夫!」
<文義> 
1.方人:批評他人、說別人過失。
2.賜:子貢名。
3.賢乎哉:賢,有才德。乎哉,疑問助詞。
4.不暇:沒有閒工夫。暇,閒暇。

<思惟提綱>
1.子貢為什麼會「方人」?我會「方人」嗎?
2.「方人」會有什麼過患?
3.對「方人」,孔子給的教誡是什麼?
4.當你「方人」時,如何運用夫子的教誡?效果如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論語.公冶長.9》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2. 曹丕《典論 • 論文》:「有龍泉之利,然後可以議斷割;有南威之容,然後可以論淑媛。」
3.《大學.傳九釋齊家治國》:「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
4.《論語.述而.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論語.憲問.25》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6.《論語.憲問.29》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7.《論語.憲問.30》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貢方人。子曰: “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一)本章文義
1.這一段非常簡短,可是意義非常深遠。
2.子貢方人,這個“方”呢,就是批評,透過比較去批評,主要就是隨意的批判別人,說別人的過失。
3.孔子對於子貢的提點有兩個:一個是,賜也賢乎哉?第二個是,夫我則不暇!

(二) 子貢方人
1.子貢是言語科的學生,出身又是富貴商賈人家,所以出生高貴又非常聰明,能言善道。這樣的一個生命狀態,其實就容易陷入隨意批評別人的這樣的一個偏失。
2.這樣的偏失當然也不是只有在子貢身上出現,我們也很容易出現這樣的偏失。

(三) 為什麼我們習慣“方人”
我們想想看,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去隨意的、或者習慣的去批評別人、說別人的錯誤呢?至少有幾個心態。
1.我比他高明
第一個就是我比他高明,就是一種高慢的心態,有一種高高在上,批評別人嘛,從批評別人去墊高自己的一種位置。
2.我是他非
另外一個就是說我看他的表現,看他的言行是不以為然,甚至說是不順眼的。為什麼不以為然、不順眼呢?這裡其實就是站在一個己是而他非,就是我是對的,他是錯的,站在一個真理的一方,這也是一種高慢的心態,就是認為自己是對、別人是錯的。

(四) 方人,要極力避免
1.更麻煩的是,我們在批評別人的時候,其實看不到自己的過失,就是對於自己的過錯呢,是看不見的。所以任意的批評別人這件事情,是一個在學習上,我們必須要避免的一種過錯。
2.可是我們眼睛又習慣向外看,不習慣向裡看,所以孔子才會提醒我們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整個學習非常非常重要的方向,是觀察自己的過失,發現過失,感到羞愧,然後努力去改過;而不是整天眼睛盯著看著別人的錯誤,任意地批評指責,這個對自己的學習,跟幫助他人的一種學習,是毫無助益的。
3. 所以這裡子貢方人,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可能是他能力、語言的能力,能言善道,然後一個出身,容易形成這樣方人的習氣,可是隨意批評別人,言人過錯,這也是我們必須要極力避免的。

(五) 孔子對子貢的教誨之一“賢乎哉”
1.我們看孔子怎麼教誨他,孔子指出兩個檢查的點:第一個就是說,我有比別人高明嗎?也就是說,我要批評別人,前面我們說過就是自以為是高高在上嘛,可是我們仔細去檢查的話,我真有比他高明嗎?
2.在《論語 •公冶長篇》裡面孔子跟子貢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就是談到子貢跟顏回誰在學習上是比較聰慧精進,子貢曾經說:“賜也何敢望回! ”就是端木賜,就是自稱嘛,就是子貢“ 我不敢跟顏回比較,望塵莫及呀。 ” 為什麼呢?因為“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也就是子貢面對比他聰慧精進、層次更高的顏回,是有自知之明的。可是面對在內心認定比自己更弱的人,或者更差的人,子貢看起來是缺少這種自知之明,也是缺少一種智慧。
3.所以這裡或許我們可以看到,從孔子的提點裡面看到,我們在人我比較上面會有一種高下的比較,比我高的人,我認為比我厲害的人,比我層次高的人,成就高的人,我們會有一種謙卑諂媚,或者會有一種諂媚。可以對於自己認定比自己差的人,就有一種高慢,這個高慢心就容易生出一種隨意批評的一種心態跟言行。
4.所以孔子要子貢,也是要我們去檢查,第一個,我有比別人好嗎?曹丕的《典論 • 論文》裡面提到就是 “ 有龍泉之利,然後可以議斷割;有南威之容,然後可以論淑媛。 ” 就是批評別人漂不漂亮呢,你要像南威這個美女一樣,你才能夠有資格去批評別人;你要談別人的劍利不利呢,你要擁有龍泉劍,這把名劍,才能去論述別人。也就是說 “ 有諸己,才能求諸人 ”,否則的話,就是妄論是非,這是第一個檢查。

(五) 孔子對子貢的教誨之二“夫我則不暇”
1. 第二個檢查,孔子就現身說法,夫我則不暇。這個 “夫”呢,就是這件事情,就是隨意批評別人這件事情,孔子說我是沒時間的。
2. 為什麼沒有時間呢?除了延續前面檢查自己跟別人誰比較高明這個事情、這個觀點之外,另外一個就是我們會覺得生命非常的短暫,可以學習的時間那是更加的寶貴,可以學習的時間這麼寶貝,所以我們不應該浪費我們珍貴的學習時間。珍貴的學習時間應該來學什麼呢?應該來學自己生命的一種向上向前的跨步、努力、精進,而不是用來關照批評別人的過失。
3.所以這裡其實是對於生命那種寸陰、珍貴珍惜寶貴生命時間的一種深刻的提醒,孔子確實也是如此。

(六)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我們可以再補充一點。孔子在學習的時候,當然,我們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總有優劣的一個呈現,這也是如實的,孔子提醒我們在觀察比我優劣的時候,可以從一種更寬容、更多元的角度去看,這個就是我們常提到 “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
2.也就是說,從我自己學習的角度來看,別人總有比我優秀的地方。優秀的,我就好好跟他學,希望跟他一樣;不如我的,我就希望能夠拉他一把,或者作為我的警惕,這個才是真正正確的學習態度。
3.也就是,第一個是關注在自己的學習上面,第二個,不管是別人比我優秀,或者別人稍遜於我,我都是策勵自己的學習,然後希望能夠幫助到他,這樣才是一個學習真正正確的一個心態,而不是隨意批評別人。好,這個是有關於這一章。

(七) 結攝:接續25、29、30、31章,都是孔子對我們學習的教誨
如果把這一章跟前面幾章作一個連接的話,我們可以看到從前面
(25章)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這個是學習方向一個楷定;
到前面二十七章
(29章)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對於自己言行的一種決定跟檢查;
二十八章(30章),對於知、仁、勇三方面的一種學習跟把握,以仁為中心,以知輔仁,以勇行仁;
到這裡同樣地(31章),也是在具體的行為的表現上,怎麼樣可以督促自己的學習,珍惜可貴的學習時光,而不是浪費暇滿的人生在任意批評別人身上。所以這幾章,我們也可以連接起來看,可以看到孔子對於我們學習的心態應該怎麼樣安立?然後學習的實踐應該怎麼樣入手?都有非常非常珍貴的提示,值得我們再三的深思。

論語 憲問十四 第30章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白話>
孔子說:「君子有三種德行,我一種也沒有。有仁德的人沒有憂煩,有智慧的人沒有迷惑,勇敢的人無所恐懼。」子貢說:「這是老師自己這樣說呢!」

<文義> 
1.君子道者三:君子由此三者以成德。
2.自道:自述。(自己謙說。)

<思惟提綱>
1.本章孔子說君子有哪三道?
2.孔子為何說君子的三道他一項都沒有?
3.子貢說這是「夫子自道」,子貢何以如此說?
4.「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你的體會為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朱熹《四書集注》:「自責以勉人也。」
2. 《論語.子罕.6》 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3. 《論語.為政.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4. 《論語.述而.3》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5.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6.《論語.雍也.21》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仁者壽。」
7.《論語.衛靈公.32》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8.《孟子.公孫丑上.2》:「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
9.《論語.泰伯.2》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10.《論語.憲問.5》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1.《中庸》:「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12.《論語.子罕.2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一)本章師弟對話的語境
我們學習這一章,第一個會注意到這個對話語境其實蠻有趣的。
1.本章白話
孔子說,自己做不到君子的德行 ——三種德行:智、仁、勇。
子貢卻說,這個是老師在說自己。
2.夫子自謙
我們當然第一個部分可以理解,孔子說自己做不到是孔子自謙。因為我們前面學習過,對於無知,認知到無知,自己是無知的這種狀況,是一種最好的學習狀態,認為自己做不到,這個也是一個生命的真實樣貌;謙德,謙虛的德行其實是最好的德行,也是學習應該有的真實的狀態。
3.夫子自責以勉人
朱熹說孔子在這裡是 “ 自責以勉人 ” ,就是一方面說自己對於學習的戒慎恐懼,沒有辦法讓生命到達最圓滿的狀態;另外一個,也指出這個是一個學習的關鍵。也就是說,孔子這樣說其實是要勉勵弟子,連老師我都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大家更應該謹慎為之,黽勉努力。
4.子貢理解夫子,想跟夫子學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子貢反而是理解夫子的。他說夫子自道也,其實就是想跟夫子學,對夫子有信心,也了解夫子希望幫助弟子的那種深刻的一種情懷。
5.夫子的其他自道
《論語》裡面有很多夫子自道的篇章,孔子有時候會從正面去講,比如說,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子罕.6〉),“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為政.4〉) 等等,這個正面去說。
6.聖者的自道是其修行的軌跡
其實聖者就是指出真實的修行的軌跡,然後學者能夠有跡可循。另外一個,像這一篇就是反面說,反面說其實也是一個非常用心的一個提醒。
好,這是第一個部分,有關於對話的語境。

(二)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第二個部分,接下來我們來一起探討這一章孔子所說的“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的內涵。
【仁者不憂】
1.“仁”,我們前面學習非常地多,仁就是愛人,就是克己復禮為仁。
2. 一個仁者專心在自己生命德行的一個涵養跟提升,所以這裡的不憂,不是仁者沒有憂慮。
3. 孔子也有憂慮,“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述而.3〉)孔子也憂慮自己的生命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孔子也憂國憂民,所以孔子是有憂的。
4. 這裡的不憂,就是不憂個人的利害得失。所以范仲淹也說 “ 先天下之憂而憂 ”。
5. 聖者、賢者其實是有憂慮的,只是他憂的不是個人的利害得失,所以叫仁者不憂。就是他專注地在關心自己生命的提升,以及如何能夠讓天下更好,所以對個人的利害得失就不放在心上。

【知者不惑】
1.孔子教導學生博文約禮,透過這樣的學習能夠通達人情事理,對於對境的時候做出正確的抉擇,適宜的表現,所以孔子說自己“ 四十而不惑 ”,就是說對於事理人情有一種洞察,對於自己對境的一種行為,有一種確切的認識跟得宜的表現。
2.在《論語》裡面,孔子常常會仁、知一起講,仁、知並舉,有時候會區格它的不同。比如說, “ 仁者樂山,知者樂水;仁者靜,知者動;仁者壽,知者樂。 ” (〈雍也.21〉) 仁是一種凜然不動如山,知是一種靈動如水。
3.另外一個,仁跟知之間的關係,孔子說: “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 (〈衛靈公. 32〉)這個及,就是那個趕上那個及。也就是說,如果我的智慧能夠了解這個道理,可是呢,我不能用仁去持守這樣的一種智慧跟認知,也就是不能克己復禮的一個實踐的話,“雖得之,必失之”。所以這個不是真正的領會這樣的道理,這個道理並沒有入心,並沒有來改善我們的生命。所以有時候會從仁跟知的差別去說。
4.仁作為一個根本的德行,是德行持守的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或者是根基。
5.另外一個,孔子也會從仁跟知相輔相成的角度去說明生命的實踐。這個可以從子貢對於孔子的聖者的形象,用 “ 仁且智,夫子既聖矣 ” ,也就是說在認知上的一種清明、正確以及行持上的到位,這兩個固然有先後順序上的不同,有一個本末的差距,可是,它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勇者不懼】
1.勇,分成兩個層次
(1)血氣之勇
這種勇敢是那種拔劍而鬥、暴虎馮河的一种血氣剛強,及時的反應,隨順著我們憤怒情緒的一種及時反應。儒家並不稱讚這樣的勇。儒家真正稱讚的勇,是一種義禮之勇。
(2)義禮之勇
所以孔子會提醒我們“ 勇而無禮則亂 ”,仁禮的禮,禮貌的禮,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就沒有禮義的一種引導、行持、規範的話,這個勇就會變成一種暴亂。
2. 儒家講的勇是不怕任何困難、由衷而生的勇氣
所以儒家講的勇,就好像孟子講的 “ 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 ,這個縮就是正直,就是心安理得,這麼關照自己的言行、內心,如果能夠心安理得,合宜禮義、仁義的話,雖千萬人吾往矣,也就是說不怕任何困難的一種勇氣就由衷而生,這個才是真正儒家強調的勇。
3. 有仁作為勇的根基,才是真勇
至於仁跟勇的關係呢?孔子提到 “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就是仁者必有勇,所以跟知、跟仁的關係很接近,也就是仁要作為勇的根基,有仁作為勇的根基,這個勇才是真勇。

(三)總攝 
1. 三達德“知、仁、勇“,以仁為主,以知輔仁,以勇行仁
知、仁、勇,就是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整個收攝來看的話,就是知、仁、勇,儒家所謂的三達德,那是以仁為主,以知輔仁,以勇行仁,就是仁是根本,可是知跟勇,也在仁的實踐跟事理的洞察上面也是不可或缺的。
2. 三達德跟五倫的實踐,息息相關
《中庸》有提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這個就是所謂的三達德。這個三達德,如果我們仔細去看《中庸》第 20章的話,它其實是順著五倫去說的,也就是說在《中庸》談到知、仁、勇的時候,其實是在五倫的實踐這個角度去說明知、仁、勇的一個內涵。所以好學,跟知很接近;力行,近乎仁,實踐才是一個仁的真正的一個體現;知恥,能夠近乎勇,就是對於自己錯誤能夠清楚的看見,然後想要去改變它,這是一種勇。所以知、仁、勇三達德,跟五倫的實踐,跟個人的修身呢就息息相關,息息相關。這個是《中庸》強調的部分。
3. 成德以仁作為根本,為學從理解開始要透過知的功夫,
在《論語》另外〈子罕篇〉,我們前面有學過,它的順序也是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內容跟這一章一樣,可是順序有一些不同。這個部分,在朱熹的《注》裡面有提到,我們這邊是仁者不憂在先,朱熹的註解裡面就引述尹氏的說法就是,這裡其實是談到“ 成德應該以仁作為根本,進學當然也要通過知 ” 。所以這一章,《憲問篇》的這一章強調那個仁作為根本,《子罕篇》的這一章,強調那種為學的先後順序,為學的先後順序是要從事理的理解開始,事理的理解,就要透過知的功夫,所以這裡不同順序,並不是相違的,而是能夠互相的觀待,相互的一個理解。

論語 憲問十四 第29章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白話>

孔子說:「君子以他說的話超過了他的行為,為可恥。」

<文義>

1. 其:己、自己。

2. 而:助詞,用法同「之」。

3. 過其行: 超過了自己所做的。

<思惟提綱>

1.一個人的所「言」和所「行」有什麼關係嗎?

2.孔子認為所「言」和所「行」的次第為何 ? 

3.口耳之學的行相為何 ? 有什麼過患?

4.學了這一章,我如何反觀自己的言與行的狀態?如何修正 ? 

<義理解釋>憲問篇-第29章-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論語‧學而‧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2. 《論語‧顏淵‧3》: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3. 《論語‧憲問‧14》: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4. 《論語‧子張.25》: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5. 《論語‧學而.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6. 《論語‧衛靈公.26》: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7. 《論語‧為政.13》: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8. 《論語‧里仁‧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9. 《論語‧憲問‧21》: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10.《論語‧子路‧3》: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11. 《論語‧季氏‧13》: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一) 孔子對於言、行的思考                                                                            

1.在這一章裡面孔子再一次的提醒我們在言、行關係上面的一些實踐的次第,以及應該注意的地方。

2.我們前面學過孔子對於言、行的一些思考,我們也再作一些回顧。

(1) 第一個,孔子非常重視慎言。

比如說〈學而篇〉裡面,孔子說一個君子應該“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這個才是一個好學的君子。
其他篇章裡面也可以看到孔子提到君子“仁者,其言也訒”,也就是說這個慎言其實是一個君子、仁者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

(2)慎言不是不言

所以“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所以在該說的時候說話,才不失言,跟該說話的人說話,這個才不失人,君子不失言也不失人。

(二) 為什麼孔子非常重視言語的謹慎

整個來說,孔子非常重視言語的謹慎,為什麼呢?

1.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

子貢有一個很好的詮釋,就是“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就言語其實是表現我們個人對一個事情的看法,我們有沒有智慧對一個事情的理解,通不通透,都可以從我們的言語中表達得非常非常地清楚。

2. 我們容易犯口耳之學

我們可以想想看,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是從聽聞開始,所以在這一個聽聞之後呢,我們常常會急著跟別人分享我們所聽聞到的道理,尤其這個道理我們如果也非常地肯定信受的話,我們常常會急著分享,所以就會變成一種口耳之學,也就是聽到了就急著分享。

3. 口耳之學缺少實踐

口耳之學,就會缺少一種實踐履行的過程,所以我們說得多,說得快,最後缺少了實踐的這樣的一個重要步驟。所以,經典是經典,我們是我們,我們跟經典之間就毫無關係。
所以孔子要我們慎言。也就是說,在說話這件事情上,跟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其實是息息相關。

4. 缺少實踐的結果,導致對經典無感

對事情的看法呢,要能夠深刻,除了觀察思維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去實踐。所以說得快,說得容易,而缺少實踐,最後對於經典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可能就流於只說不做,或者連說都懶得說,跟經典就完全無感。就在生命中經典就不會跟你發生任何的關係。 好,這是第一個部分,就所謂的慎言。

(三) 先行而後言

第二個部分呢,孔子就更強調所謂要先行而後言。

1.我們剛剛提到就是慎言,所以不要說得快,不要說得急,不要說得容易。更糟糕的可能就是所謂的巧言,就是說得很好聽,可是並不去做,所以孔子講“巧言令色,鮮矣仁。

2.另外一個就是巧言亂德。所以這個說得很漂亮,這反而可能是一個實踐或者心靈學習的一個大陷阱。

3.所以我們前面也學過,子貢問君子,孔子的回答是:“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就說對於心靈提升的實踐過程中,我們要先去做,而不是先去說。

(四) 言而不行的過患

這個我們可能有這樣的一個經驗,就是說,比如說,我們耳熟能詳的孝悌、 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我們都說得朗朗上口,可是沒有去做的話 :

1. 第一個,我們剛剛提到,這個經典就不會跟我們的生命發生連結。
                                                                               
 2. 第二個,即使我們要去教導別人、關心別人,也會變成一種毫無生命力,以及說服力的說教。
 也就是說,如果在言行的次第上弄錯的話,第一個可能會傷害到自己的一個學習,第二個對別人也不會產生任何的一個幫助。

(五) 恥其言而過其行

 1.所以當我們覺察到這一點的時候,孔子也提醒我們,“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也就是說,我們為什麼要謹慎地說呢?因為我們擔心我們的行為跟不上。

2.從更深一層來講叫“恥其言而過其行”,就是對於自己的言語,能超越自己的行為,這件事情上要覺得可恥。

3.這個可恥,羞恥感,我們前面在《憲問》第一章有學習過,就是說,對於自己這種實踐或者言語不如理的時候,能夠看到,然後感到羞愧,接著才能夠有改過的機會。

3.所以我們前面在《憲問》的前幾章也學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就是說,如果我們大剌剌地說,還沒有警覺,自我感覺良好,沒有感受到在實踐上其實我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認為說得漂亮就是我對道理的通透,以及道理的入心,這個都是非常大的誤解。

4.所以我們這一章,學“君子恥其言過其行”,就是要對於“言過於行”這件事情要能夠發現,要能夠感到羞愧,那才能夠調整這樣的一種不如理的狀況。

(六) 言必能行

1.那要調整到什麼樣的狀況呢?

就是要調整到言必能行。所以孔子也說:“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第一個,就是言語要切中事理。
第二個,就“君子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就是說出來就要做到。

2.怎麼樣能夠做到這樣子言行相符呢?

(1)那還需要透過經典的學習。所以孔子教導他的兒子孔鯉,“不學詩,無以言”,讀過經典才能夠不只是在說的內容,以及說的方式才能夠如理。

(2)第二個透過經典的學習,可以涵養自己的德性,所以孔子講“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就是德性的學習能夠讓我們發而為外的言語,能夠深刻,能夠幫助到別人。

(七) 總結 

總結地來說,我們這一章所學的叫“君子恥其言過其行”。

1.在《論語》裡面,孔子對於言、行都有非常重要的提醒。

2.在言方面叫提醒慎言,可是慎言不是不言,而是“時然後言”。

3.第二個呢,在言跟行的一個次第上面,行要比言先,“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4.所以我們對於“言過於行”的這樣的一種狀態,這樣的一種相狀,我們要清楚地察覺,感到羞愧,才能夠去調整,修正。

5.這個修正是要修正到言行一致,言而能行,言而行之。

6.怎麼樣能夠達到這樣子呢?是要透過經典的學習,不管是說話的內容、說話的方式,以及德性的涵養跟提升,以及對於自己言過其行這種狀態的一種察覺以及修正,這個都要透過經典的學習。

論語 憲問十四 第27,28章

27.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28.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白話>
孔子說:「不處在那個職位上,就不去考慮那個位置的政務。」
曾子說:「君子的思慮,不越出自己的職位。」
<文義>
1.位:就是職位。
2.謀:慮難曰“謀”。思考事情的難易,商討對策或向人諮詢。
3.思:思慮。
4.不出其位:不越出自己的職位。

<思惟提綱>
1.“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從正面來講就是“在其位要謀其政”。
    請問您經常花精力、花時間思考,籌謀與自己的角色相關的責任、
    與自己的角色 相對應的事情嗎?
2.我們會想,但常不能用心去“謀”!甚至,生活中的想〜
  也經常是出位妄想〜生活中 有什麼“出位妄想”的例子嗎?
3.“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現實生活中錯誤的做法有哪兩種呢?
4.為什麼“君子思不出其位”最終要實現的就是〜知其所止、止其所止?
5.想一想,為什麼〜義理講解老師在本章提到〜
  科學上有成就的人往往是【笨】的人,
  傳承孔子心法的曾子 也被孔子評價“參也【魯】”,
  而那些好像什麼都會的人 往往到時候 什麼都不通。
<義理解釋>   夢秋 老師      10分39秒
一. 引用經文
1. 張居正說:“凡人之居位,雖有大小尊卑之不同,莫不各有當盡之責,
             出位妄想,在己為曠職,於人為侵官。”
2.《孟子˙滕文公章句上》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之滕,踵門而告
  文公曰:「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文公與之處。
  其徒數十人,皆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
  負耒耜而自宋之滕,曰:「聞君行聖人之政,是亦聖人也;願為聖人氓。」
陳相見許行而大悅,盡棄其學而學焉。陳相見孟子,道許行之言曰:
「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未聞道也!賢君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倉廩府庫,則是厲民而以自養也,惡得賢?」
3.張居正說:“身之所居在是,心之所思亦在是,是夙夜之所圖慮者,
  惟求以盡其本分所當為之事。”
4.《論語•先進•17》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二. 重點摘記
恭誦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孔子說:“不處在那個職位上,就不要去考慮那個位置的政務。”
曾子說:“君子的思慮,不越出自己的職位。”
(一).文義
“位”,就是職位。
南懷瑾老先生說:“位”有時也泛指自然變化、
                  社會發展的進程 是否 到位,
                  沒到那個程度 就不能考慮那個時候的事,
                  否則,就不符合 自然社會的 發展規律。
那麼什麼是“謀”?  慮難曰“謀”。
思考事情的難易,商討對策或向人諮詢這都是“謀”。
“謀”是需要花時間、花精力去籌謀。

(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從正面來講就是“在其位要謀其政”。
我們應該花精力 花時間思考,
商討籌謀與自己的角色相關的責任、與自己的角色 相對應的事。
1. 思考生活中的例子
(1)比如說我是人家的太太,得花時間好好思考和籌劃怎樣讓家庭和睦;
(2)我是孩子的父母,就得好好思考籌劃怎麼教育好兒女;
(3)(我是我父母的女兒,得花心思好好籌劃怎麼孝敬父母)
(4)我負責公司財務,得好好思考怎麼幹好本職工作。

2. 生活中的出位妄想
有人覺得,這些還能不想麼?我們會想,但常不能用心去“謀”!
甚至,想,也經常是出位妄想〜
結了婚的,常抱怨假如當初沒結婚現在會有多自由;
有孩子了,卻常想假如沒孩子現在多省心。
這種想也是白想,這是出位妄想。

3. “曠職”和“侵官”
張居正說:“凡人之居位,雖有大小尊卑之不同,莫不各有當盡之責,
出位妄想,在己為曠職,於人為侵官。”
一個人不在自己的崗位上思考應該做好哪些事,
整天想別人應該怎樣做,哪兒沒做好,這就是出位謀事。
離開了自己的位置就是“曠職”。侵犯了別人的職位,叫“侵官”。

(三).現實生活中錯誤的做法有兩種:
1.一個是“在其位,不謀其政”:
(1)工作的時候,一杯茶、一支煙,
  一張報紙看半天,不思慮籌謀崗位上的事。
(2)回到家,光吃飯、不幹活,只管自己,混日子,人在心亡。
(3)這就是“瀆職和曠位”。
  不管有沒有人給您指出來,你都會實際上給你的單位和家庭造成傷害。

2.另外一種是“不在其位,謀其政”:
(1)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抱怨,某某人做得不好,
  可真讓他到那個位置上,他自己也不見得能做好。
(2)《孟子滕文公篇》裡的滕文公,想實行仁政,
   一個農家的代表 許行 聽說了, 就帶了一批弟子來到滕國
   說:“聽說您要實行仁政,我帶弟子們來支持您”。
滕文公就給他們劃了塊地,讓他們安居。
農家主張以農業為主,每個人都得耕田,
許行就覺得國王不耕田,有糧食吃,這不就是剝削嗎?

(3)孟子就與他展開了辯論,說:“你燒飯用的鍋是自己做的嗎?”
  許行說:“我們忙著種田沒時間造鍋子”,
  孟子說:“那別人忙著造鍋沒時間種田,就錯了嗎?
            你們種田的人生活所需,要各行各業來幫忙,
            但各行各業都沒有種田,難道都錯了嗎?
            如果國君每天去耕田 那麼他怎麼處理國家大事呢?”
(4)所以,一個位置有一個位置的相關的資料,有相應的思考。
  位置越高,角度也就越多,越需要高瞻遠矚。
  一個人無論身在何處,始終執著於自己的角度,這就麻煩了。
  不在其位,就不解其情。
(5)“思不出其位”也是《易經》裡艮卦的象辭。
    艮是兩座山,遇到一座山就得停止。
    一座山都過不去了,何況兩座山,該停止就得停止。
    不能浪費精力 在自己不了解、或者無法施加影響的事情上。

(6)“不出其位”,從某個角度來說也是“思 無邪”。
   比如,儒家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這句話,就是強調每個人在自己位置上盡到自己的責任。
   有人就一定說這是儒家幫助統治階級控制百姓。
   實際上 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儒家文化 就是教我們做人,
   你照著做了,自然就心有所得,
   如果你不願意做,也沒必要猜測別人用他做什麼。
   不在那個位置上,對這個事就沒有真實的體驗,
   胡亂的猜測也只是製造混亂而已。

(四). “君子思不出其位”
1. 南宋大將韓世忠
南宋有名的大將韓世忠,秦檜當權就把他的兵權收了,
之後他每天騎一匹驢子 在西湖喝酒遊賞風景,絕口不談國家大事。
(蘧伯玉退休後住在自己的國家,也不再輕易談論政治。)
歷史上許多大臣下來以後都不問政治。
因為以他們的影響力下野之後議論起朝政 必然是增加紛亂。
所以中國有句老話“宿將還山不論兵”。
“君子思不出其位”最終要實現的就是〜知其所止、止其所止。

2. 智慧俱足的諸葛亮
《三國演義》中,劉表的兒子劉琦,親媽過世了,後媽對她不好,想讓自己的兒子上位。劉琦就很著急,請教劉備怎麼辦,劉備不說,讓他去請教諸葛亮。諸葛亮每次聽到都不答話,或故意岔開話題。
後來劉琦就想了個辦法,他騙諸葛亮說:“我有一個絕版的好書,你要不要上樓看?”諸葛亮一聽就很歡喜,跟他上樓去看,諸葛亮一上去,劉琦就把樓梯抽掉了,立刻跪下說:“先生啊,此處沒有別人,您非教我不可。”我們看〜聰明如諸葛亮 尚且不敢輕易幫別人拿主意,越俎代庖。
因為不詳其情、不知其方,即便對方願意,
你的智慧足夠,時機不對,也不能謀。

(五). “思不出其位”的智慧
1.對“思不出其位”的誤解
現在,一般人聽到這句話就覺得 這是夫子告訴我們 不要多管閒事,
於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其實不然,思不出其位,強調的是在自己的位置上行動思考,
主動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而不是胡亂地議論是非。
即便是幫忙別人,也得靠“思不出其位”才能幫好。

2.善巧運用“思不出其位”
比如說人家夫妻吵架。太太跟你說 自己的丈夫不做家事,
你馬上跳出來 義憤填膺的 指責人家的先生,
太太一看,一個外人都看不過去了,可見先生是太惡劣了,更生氣了。
反過來,我們想想,自己也是人家的太太,
自己最希望的 不就是家庭和睦嗎?
太太生氣,就是看先生的不好 看多了,
如果能夠幫助太太 看到先生的好 家庭不就和睦了嗎?
於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改變了,會勸人家的妻子多看先生的功勞。
所以幫人也要靠思不出其位〜
從自己的角度上 推己及人的想 才能幫到好處。

(六).結語
1.不知取捨的過患
“在其位,不謀其政”是“虛位瀆職”,
“不在其位謀其政”這就是“權力越位”。
往往我們的人生出現問題、或社會出現動亂〜
都是由於某個人或某些人“虛位瀆職”或“權力越位”造成的;
工作生活處理不好的人,往往是“不在其位謀其政”
和“在其位不謀其政”都發生在 這一個人身上。

2.君子所思慮的職責範圍到底應該如何界定呢?
(1)孔子對於實現工作職能的態度是“安分守己、不越其職”。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處境、責任何在,把精力放在自己的本職上。
(2)“思不出其位”,反過來看就是要在自己的位置上深思、廣思。

(3)張居正先生說“身之所居在是,心之所思亦在是,是夙夜之所圖慮者,
                惟求以盡其本分 所當為之事。”
  所以,這不僅是一個幹部對於臣道的修養,
  也是我們每個人修養自己 都要守住的原則。

3.避免“ 曠職和侵官 ”
(1)其實,人生無論什麼方面想要有所成就,都得要一門【深入】,
  做學問更是如此,科學上有成就的人往往是【笨】的人,
  傳承孔子心法的曾子也被孔子評價“參也【魯】”,
  好像什麼都會的人 往往到時候 什麼都不通。

(2)做好分內的事說起來簡單 做起來不易,
  每個崗位都有無限向上突破的空間,
  尤其是現代社會,知識更新的越來越快,幹什麼就鑽研什麼,
  對自己的崗位敷衍了事,反而有意無意地把手伸到了別人的職權,
  這就是曠職和侵官。

4.各司其職、全力以赴
因為我們不專注自己的問題,所以夫子說“在其位謀其政”;
因為我們有“出位謀事”的習慣,所以曾子補充說“君子思不出其位”。

人生就是要針對自己所在的位置,各司其職、全力以赴。
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範圍做好自己的事,天下就太平了。
如果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的分內工作向上發展,
社會國家就會向上進步和提升了。

論語 憲問十四 第26章-2

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白話〉
衛國大夫蘧伯玉派了一個使者到魯國來拜訪孔子。孔子和他一同坐下,而後問他:「你們夫子近來做些什麼事情呢?」使者答覆說:「我們夫子只想減少自己的過失,卻還沒有做到呢?」使者告辭出門之後,孔子讚嘆著說:「好一個使者啊!好一個使者!」

〈文義〉
1. 欲寡其過而未能:想減少為人處世的錯誤而不可能做到。
2.  使乎:這真是好使者。是孔子的讚詞。

〈思維提綱〉
1.「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您對這句話字面解釋為何? 內涵體會如何?
2.學習完本章,對您有何啟發?(口才,對人、對事、對外境整個系統觀察力)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 魏, 何晏等人所撰的《論語集解》,是書首創古籍注釋中的集解一體,較為集中地保存了《論語》的漢魏古注。在訓解《論語》的諸多著作之中,《論語集解》居於一個承前啟後的關鍵地位。又稱《集解論語》、《何晏集解》。皇侃為之作《義疏》,後人因而合稱《論語集解義疏》從南朝皇侃到南宋朱熹、清劉寶南的注本,無一不是在《論語集解》的基礎上成就的。
2. 《論語•子罕•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 《大學•六》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4. 《論語•泰伯•3》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5. 《藕益大師全集•論語點睛》: 千古聖賢真學問真血脈。不億使者一言點出。真奇真奇。

二、重點摘記
(一)恭誦今天進度
按照背誦進度,今天學習後半部分:
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二)辯析文本
1. “對曰”就表明使者年紀比較輕,地位相對較低。面對孔子的問題“夫子何為?”使者並沒有像平常的使者一樣陳述主人的功德業績,而是平靜的回答:「主人想要減少自己的過錯,但是還沒能做到。」
2. 我們乍一聽這樣的回答,會覺得奇怪。“這哪裡是什麼好的使者啊?哪有使者這樣說自己主人的呢?”一般的使者聽別人問主人在做什麼時,總該介紹一下自己的主人在忙什麼事,有哪些業績。可這個使者卻說自己的主人正在減少自己的過錯,還沒能做到。
3. 更令人驚訝的是使者出門之後,夫子還盛讚他,而且是一連兩聲“使乎使乎”。我們知道美大才用雙字。古人用一個字不足以表達的時候,就會疊加一個字,比如“孝乎惟孝”,這就是稱讚大孝之人。孔子說“使乎使乎”這就是夫子讚歎這個使者是大使,一個字都不足以表達對這個使者的讚嘆了。

(三)學者回歸自心
1. 我們設身處地的想一下,我是主人,我們願意讓自己派出去的使者這樣回答嗎?
2. 如果我是主人的朋友,我們願意聽朋友派來的使者這樣的回答麼?
3. 這一章,蘧伯玉的使者就這樣說,孔子就願意這樣聽,最難能可貴的是,還有這樣一位使者,就這樣說了,恰到好處的銜接出這樣的內涵。

(四)觀察思惟聖賢言行內涵
1. 關於夫子為什麼這樣盛讚這個使者?《集解》說是“使得其人”,因為使者說的這句話,不是所受之辭,所以說是“使得其人也”。
2. 唐以前古注上說:“使者曰欲寡其過而未能,是得伯玉之心而不見欺。”這個使者做到了一般很多使者做不到的事:
第一,他十分了解蘧伯玉,他知道蘧伯玉無論忙家國大事、還是生活瑣事,最終都會回  歸到讓自己的過失一天天變少。就是這樣一份理解,可以讓他做到使得其人。
第二,能夠看得懂蘧伯玉是位欲寡過的聖人,證明使者自身境界不俗,至少也是一位好德之人,入道之士。
   第三,他一定知道孔子也是“以欲寡其過為心”的人。
第四,他用樸素的語言善巧的連接了千里之外的兩位聖者,讓二位聖者如坐在眼前般心意相通。
3.“欲寡其過而未能也”,這句話雖然平實,卻刻畫出了蘧伯玉省身克己、常若不及的形象;勾畫出一個在自己的修養上狠下功夫、不斷勵力精勤的長者,其進德之功老而不倦,踐履篤實又光輝宣著,這正是學者為己、為仁由己的境界胸懷。
4.使者的言語越謙卑,蘧伯玉的賢能就越發彰顯。這個使者,即說了實話,又盛讚了主人,顯示了謙遜的態度,又意涵深刻,回味無窮。這就是做到了使於四方不辱君命。所以說這個使者就是一個深知君子之心,而善於辭令的大使。
5. 張居正:「使者之言雖愈自卑約,而伯玉好學力行之美,自有難掩,夫子重言而歎美之,也是讚美蘧伯玉之賢也。」夫子對這位使者的稱讚,就是對蘧伯玉活到老學到老,在人生的道路上永遠做謙遜的小學生的高度認同。
6.正是這樣的人才會留下那句“恥獨為君子”的千古名句。正是這樣的人才是為己之學的典範。人不能無過,而貴於能寡。這對於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同樣以學生的態度孜孜以求的孔子來說,“寡其過而未能”引起了夫子深深的共鳴。
7.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孔門心法,就是教我們自己省察、勵力改過,就依靠每個人的自覺自律、克己復禮。曾子說“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正是儒家的學風。藕益大師的註解說:“千古聖賢真學問、真血脈。不億使者一言點出。真奇真奇!”“欲寡其過而未能也”,千古聖賢都是從這一句話成就的。
(五)結語
1. 本章之美,主要人物互相都沒有見面,僅一位使者對了一句話,就讓我們看到古代君子重德篤行、謙虛謹慎的學習態度,他們滿腹經綸卻像小學生一樣的努力不止,他們相交以德、心意相通,以美德相互長養,這就是中國文化虛懷若谷,深邃含蓄,自省內求。
2.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做人就要日進一德。我們可以從事不同的行業,站在不同的崗位,但對於自我修養、改過遷善不應該有任何藉口,不能說工作太累,沒時間修養自己。修養自己的這件事,活著每一天都有機會做。
3. 如果朋友之間交往、大家見面談論的都是“你最近改善了沒有?過失減少了沒有?”這樣的人生多美好,這樣的朋友多珍貴。反過來,活了幾十年,過失數十年如一日一成不變,身體卻漸漸變老變胖,那就糟了。天地之性人為貴,為貴的人也只有不斷修養自己,才使生命真的很有價值。
4. 南懷瑾老先生總結說:外交人才難得,替貧弱國家外交能把握好說話立場更為不易。就算以朋友的身份,幫忙外出辦一件事,捧之過當或言有不及都是在所難免。
5. 這一則使者一句應對的話,就讓我們了解了蘧伯玉晚年退休以後的修養,既有大臣退居林下的風度,又有仍勵力不已的精進。另外,蘧伯玉用的人,出使的人,確實有應對的高明。第三,蘧伯玉與使者之間本身就是修養的完美配合。第四,也是孔子想藉此教育的機會,告訴我們,只有這樣的人才有資格做真正的使者。

論語 憲問十四 第26章-1

26-1 蘧伯玉使人問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
26-2 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白話>
26-1(孔子返回魯國後)衛國的大夫蘧伯玉派一位使者來探望孔子。孔子與使者同坐而詢問:「蘧老先生最近在做什麼?」 
26-2使者回答說:「他老先生想要減少自己的過錯,但是還沒能做到。」使者離開了以後,孔子連聲讚嘆說:「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呀!」 
<文義>
1. 蘧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時期衛國的上大夫,因為賢德而聞名,被歷代尊奉為「君子典範」。他的家鄉(河南省長垣縣孟崗鎮伯玉村)也因為他被尊為「君子鄉」「君子里」。
<思惟提綱>
1. 您認識衛國大夫蘧伯玉嗎?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為什麼他被尊奉為「君子典範」呢?
2. 蘧伯玉作為這一章的主要人物並沒有出場。夫子只是問了一個尋常的問題---「老先生最近忙什麼?」,這個使者就老老實的回答一句---「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居然就引得孔子如此盛讚。請問,這個使者精彩在哪兒?本章又有怎樣的深意?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經文  
1.《論語·衛靈公·6》: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2.《韓詩外傳·卷七》:衞大夫史魚病且死,謂其子曰:「我數言 蘧伯玉 之賢而不能進, 彌子瑕不肖而不能退。為人臣生不能進賢而退不肖,死不當治喪正堂,殯我於室足矣。」衞君問其故,子以父言聞,君造然召蘧伯玉而貴之,而退彌子瑕,從殯於正堂,成禮而后去。生以身諫,死以尸諫,可謂直矣。
3.《淮南子·主術訓》:蘧伯玉為相,子貢往觀之,曰:「何以治國?」曰:「以弗治治之。」簡子欲伐衛,使史黯往覿焉,還報曰:「蘧伯玉為相,未可以加兵。」固塞險阻,何足以致之!
4.《列女傳補注》:周衛蘧瑗、字伯玉。年五十。知四十九年之非。靈公與夫人南子夜坐。聞車聲轔轔。至闕而止。南子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南子曰。禮、下公門。式路馬。所以廣敬也。君子不以冥冥墮行。伯玉、賢大夫也。敬以事上。此其人必不以闇昧廢禮。公使問之。果伯玉也。
5.《史書·列傳·張王种陳列傳》郡中豪族多以奢靡相尚,暢常布衣皮褥,車馬羸敗,以矯其敝。同郡劉表時年十七,從暢受學。進諫曰:「夫奢不僭上,儉不逼下,循道行禮,貴處可否之閒。蘧伯玉恥獨為君子。府君不希孔聖之明訓,而慕夷齊之末操,無乃皎然自貴於世乎?」
6. 張居正《四書直解》:大抵天下之義理無窮,人心之出入無定,故寡過未能,非使者為伯玉謙詞,乃真實語也。堯、舜、禹之授受,以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成湯之檢身若不及,文王之望道而未之見。古之聖賢,未有不以此存心而成德者,善學者宜加意焉。
7.《四書紹聞篇》:非向裏爲己之人,必無心於欲寡其過。非篤志精進而省身克己常如不及之人,則必自謂其過之已寡。今伯玉以欲寡其過爲心,則見其所以戒警於先,而不使至於有過;懲切於後,而不復容其貳過者,固已隨事用其力矣。而其心則常若有不及改之過,有未能遷之善,此其省身克己常若不及之意何如哉。或曰:如是,則伯玉之過已寡,而其自視則若未能乎?曰:非然也。言其欲寡之心誠切,而能自見其所未至也。故集注引『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可見矣。
8. 《孔子家語.卷三.弟子行》:「外寬而內正,自極於隱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於仁,以善自終,蓋蘧伯玉之行也。」
9. 《了凡四訓》:昔蘧伯玉當二十歲時,己覺前日之非而盡改之矣。至二十一歲,乃知前之所改,未盡也;及二十二歲,回視二十一歲,猶在夢中。歲復一歲,遞遞改之。行年五十,而猶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過之學如此。
10.《莊子·雜篇·則陽》: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嘗不始於是之而卒詘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謂是之非五十九年非也。(蘧伯玉活了六十年來隨年變化,與日俱新,沒有不是起初認為是對的而最後斥為錯誤的,他不知道今所肯定的是不是就是五十九歲時所否定的。)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
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一)君子典範---蘧伯玉
1. 蘧伯玉是蘧瑗,字伯玉,春秋時期衛國的上大夫,因為賢德而聞名,被歷代尊奉為“君子典範”。他的家鄉(河南省長垣縣孟崗鎮伯玉村)也因為他被尊為“君子鄉”“君子里”。
2. 孔子周遊列國在衛國的,主要住在他的家裡。我們看一個人怎麼樣,會注意看他平時結交什麼人做朋友,孔子到衛國願意長期住在他的家裡面,證明這個人確實不一般。
(二)本章消文
這一章是在講孔子返回魯國後,蘧伯玉派一位使者探望孔子。孔子與使者同坐而詢問:“蘧老先生最近在做什麼?”使者回答說:“他老先生想要減少自己的過錯,但是還沒能做到。”使者離開了以後,孔子連聲說:“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呀!”對這位使者十分的讚嘆。
(三)引起學習本章動機
這一章很有意思,蘧伯玉作為這一章涉及主要人物並沒有出場。夫子也只是問了一個尋常的問題,“老先生最近忙什麼?”這個使者也沒有口吐蓮花,就老老實實回答一句“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居然就引得孔子如此盛讚。那麼,這個使者精彩在哪兒?本章又有怎樣的深意?
(四)詳細介紹蘧伯玉
按照背誦進度,今天我們學習這一章的前半部分: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
1.“能行能藏”的蘧伯玉
我們學過的章節中,有孔子對蘧伯玉的高度稱讚,說“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可見在孔子心中,蘧伯玉是一位“能行能藏”的了不起的人物。
2. 透過“屍諫”而被舉用的蘧伯玉
關於他,歷史上有很多精彩的公案,首先他的被舉用就是通過“屍諫”的方式。史魚是衛國的大夫,他知道蘧伯玉人品才幹非凡,一直向衛靈公舉薦,但衛靈公寵信彌子瑕,不肯任用,史魚就一直為此而努力,直到死前,他告訴兒子說,“我在朝不能舉薦蘧伯玉,是我活不能正君,死無以成禮。我死後,你把我的屍體置於窗下,不要放在正堂,等靈公問起來,你再將實情告訴他。”果然,衛靈公前來弔唁時問起了原因,於是史魚的兒子據實禀告,衛靈公幡然醒悟,說:“寡人之過也”,這才開始任用蘧伯玉。
3. 蘧伯玉為相,晉國放棄攻打衛國
而蘧伯玉也不負所託,主政以後,施行道德教化,使用寬鬆、休養生息的治國策略。讓衛國在戰亂不止的春秋時期穩立中原,人民也得以安居樂業。有資料記載說當時晉國的公卿趙簡子想攻打衛國,派人去觀察衛國,派出去的人回來就報告說:“蘧伯玉為相,未可以加兵,我們不能打。”於是趙簡子就放棄了攻打衛國的想法。由此,蘧伯玉的能力才幹可見一斑。
4. 為人謙遜慎獨的蘧伯玉
(1)他不僅才能卓越,而且為人也謙遜慎獨。說有一天,衛靈公於南子夜坐,就聽外面車聲轔轔,至闕而止,到了公門處就停止了,一會又響起來了。南子就說:“這人一定是蘧伯玉!”衛靈公問:“何足以知之?”南子說:“禮,下公門,式路馬,所以廣敬也(按照禮儀,乘車經過公門時要下車表示敬意,但一般的人,如果看到夜深人靜、四下無人,就不會這麼做了,但蘧伯玉這個人最遵守禮節,必不以暗昧廢禮。 )”衛靈公就叫人去打聽,果然,剛剛經過公門的就是蘧伯玉。
(2)史書上記載蘧伯玉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恥獨為君子!”就是說他不是一個僅僅滿足於個人修養提升的人,甚至以獨善其身為恥,他認為做為一個人,卻不能去幫助他人、幫助社會,這是羞恥的。
5. 蘧伯玉改過精進,寡過知非,無人能及
他不僅才能卓越,德行高超,最讓人驚嘆的是他一生改過精進,寡過知非,無人能及!《了凡四訓》上說:“昔蘧伯玉當二十歲時,已覺前日之非而盡改之。至二十一歲,乃知前之所改為未盡矣,及二十二歲,回視二十一歲猶在夢中,歲復一歲,遞遞改之,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莊子》多次提到蘧伯玉說:“蘧伯玉五十而五十化,行年六十而六十化。”
(五)蘧伯玉寡過未能,非使者為伯玉謙辭,乃真實語也
1. 蘧伯玉矢志不渝的改變自己、完善自己,與日俱進
我們看:一個人即有高貴的品格又有滿腹的經綸,別人用,就利於百姓社稷,別人不用,就卷而懷之,這是一個多完美的人了。可是這麼一個完善的人,他卻一直努力、致力於發現自己的缺點、一直矢志不渝的改變自己、完善自己,與日俱進,這就太不容易了。
2. 古之聖賢,沒有不是以此存心而成德的人
張居正說:“堯舜禹之授受,以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成湯之檢身若不及,文王之望道而未之見。古之聖賢,沒有不是以此存心而成德的人,善學者宜加意焉。”(古代的聖賢沒有一個不是以此存心而能成就一番功德的,存什麼心呢?就是欲寡過為心!)
3. 一個不善學的人,就不善於認識和發現自己的缺點
反過來,對於一個不善於學習的人,就不善於認識和發現自己的缺點,《四書紹聞篇》:“非向裡為己之人,必無心於欲寡其過。(不是求內明,不是為己而學的人,就不會致力於讓自己寡過。)非篤志精進而省身克己常如不及之人,則必自謂其過之已寡 (不是精進於進德修業的人,就會覺得自己的過失很少。)”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好像不錯,這只是我們不善於學習而已。
4. 寡過未能,非使者為伯玉謙辭,乃真實語也
(1)張居正說:“大抵天下之義理無窮,人心之出入無定,故寡過未能,非使者為伯玉謙辭,乃真實語也。”所以,這位使者說“夫子是欲寡過而未能無過,”這是實話。
(2)以欲寡其過為心,這是施戒警於先,而不使至於有過。又設懲切於後,而不復容其二過,固己隨事用其力(就是這樣隨事用力的)或曰(有人問):“蘧伯玉常若有不及改之過,有未能遷之善。難道是其過已寡,而自視則若未能寡乎?對曰:非然也(不是這樣的)。因其欲寡過之心誠切而能自見其所未至也。”(是他寡過的心太摯誠了,所以能夠一直看到自己還未達到的地方而用力)。
(3)《孔子家語·弟子行》中評價蘧伯玉:“外寬而內正,自極於隱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於仁,以善自終。”(外表寬容而且內心正直,能自己矯正自己的行為,自己正直而不要求別人,努力地追求仁義,終身行善。這是蘧伯玉的品行。)
(六)本章反思
1. 有史料記載說蘧伯玉年長孔子 30 多歲。如果是這樣,那麼孔子周遊列國回到魯國已經 60 多歲了,那時的蘧伯玉也算個 90 歲的老人了。使者依然說他每日所做就是“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一個垂暮之年的老人還能如此進德修業,這就真是令人驚嘆了。
2. 回想我們自己,也都說要學,但是欲寡過之心忽隱忽沒,甚至別人指過失還不高興,究其根本還是生命沒有建設出“要寡過”的方向。去掉過失,完善功德,這就是斷證,做好了這兩件事,生命無論是內證還是外顯的功德都會有本質的提升。
3. 祈願我們早日學會蘧伯玉的用心,把目光心思真正地集中在自己的問題上,改過遷善,珍愛自己,就是該學蘧伯玉,做這樣的君子啊!

論語 憲問十四 第25章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白話>
孔子說:「古代的學者是為自己而學的,現代的學者是為別人而學的。」

<文義> 
1.為己:修養自己,使德業有所增進。
2.為人:欲求見知於人而取功利。

<思惟提綱>
1.為什麼「古之學者為己」?
2.為什麼「今之學者為人」?
3.省察自己的學習是「為己」還是「為人」?
4.學習最究竟的目的,到底為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 《北堂書鈔》引《新序》云:齊王問墨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何如?」墨子曰:「古之學者得一善言以附其身,今之學者得一善言務以悅人。」
2. 荀子《勸學》:「君子之學,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3. 朱熹《集注》:「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悅人,則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
4. 張伯行《困學錄》:「學者為己,需是不求人知。」
5. 夏錫疇《強學錄》:「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關打不過,則事事從人起見,自己的腳跟就不能立得紮實,欲求聖人之道,難矣。」
6.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盡大地是個自己。所以度盡眾生,只名為己。若見有己外之人可為,便非真正發菩提心者矣。」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一)文義
1. 孔子說:古代學者讀書學習是為了自己。“為己”就是為了改善自己,自己會照著行持,“欲以己行之”。現代學者讀書學習是為了他人。“為人”就是“欲見之於人”。學到本事是為了展示給別人看,想取悅於人,博取富貴名聲。
2. 齊王曾問過墨子: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何如?”墨子說:“古之學者得一善言以附其身,今之學者得一善言務以悅人。”
3. 孔子時代的“古人”就是指堯舜禹時期的學者,“今人”就是指和孔子同時代的人。一樣是求學,但是古代學者和現代學者在求學的目的和用心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引起了夫子的注意。
4. 時代發展到今天,“博取富貴為心”已經登堂入室成了很多家長和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標了。學習就是為了找個好工作,多掙錢,學習動機也越來越低劣。

(二)“為己”之學 (最終成就理想的人格--內聖外王)
1.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教育強調立志,學和習的目的是使自己最終成就理想的道德人格,內聖外王。所以,這個 “為己”之學,就是不斷的啟發自己,直至成就聖賢。
2. 學的過程就是做人和立德:從五倫入手,照經典裡講的實踐,在一點一滴中反省,父母兄弟君臣朋友,都盡到道義,下學而上達。種種術的學習都是圍繞個人的修身。在這個“為己”的前提下,學者得一善言拳拳應用於身心。
3. 所以“為己”是古代學者求學,最先具備的真心和誠意。為己之學,學多少身心就變化多少,習氣毛病、心靈人格、氣脈體質都起變化。
4. 戰國《勸學》荀子說: “君子之學,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5. 君子的學習,一定實踐於身心,一舉一動都體現他的所學。 宋朝二程程顥程頤說:“讀《論語》之前你是這般人,讀了《論語》之後你還是這般人,這就是未曾學。”

(三)“為他”之學 (不能得到生命覺醒的歡悅)
1. 學習自一開始就為取悅他人,就走上了巧言令色的歧途了。
2.《集注》上說 :“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悅人,則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
3. 為了賣弄和譁眾取寵,就“入乎耳,出乎口”,“徒能言而不能行”這樣的學習,從根本上斬斷了學問經過實踐後的心靈愉悅的體驗、和生命向內覺醒的歡樂。這就是教育和文化在傳遞的過程中失去了靈魂,學者的學習根本不能持久。

(四) 喻:“為他”之學 (為父母而學的孩子,失去學習的熱情)
1. 有個朋友說,他一個高三的兒子考上了很好的大學,接到通知的那一刻,父母高興的不得了,兒子卻冷漠的說“我對得起你們了,以後再也不要拿學習煩我了。”
2. 我們說最失敗的教育,莫過於徹底毀滅了一個孩子對於學的熱情。一個人就算是學生時期靜不下心,不想學,可他始終有機會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意識到學的重要,任何時候做出努力,生命都還存有機會。
3. 一旦一個學生,在受教育的時期,來自學校、家庭和各種世俗的壓力、以及教育過程中完全忽略個人生命內在喜悅的啟發,這就連根拔除了學習的快樂感受,把學習變成一場苦役。

(五) “為己”之學,才能真的學
1.《論語》開篇第一章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一個人的生命無論想獲得怎樣的快樂和能力都要學習,拒絕了學習就拒絕了提升和完美自己的所有的機會。
2. 如果學都不是為了自己了,人生還有什麼是我們能為自己做的呢?只有“為己”之學,才能真的學。
3. 張伯行在《困學錄》上說:“學者為己,需是不求人知。”就是說儒家的學習首先要對治的就是 “欲見知於人”的心態,一定得有“不求人知”的心態才能學。為什麼?因為有一毫求名之心,功夫就不是真實的了。
4.我們想一下:儒家學什麼?“仁義禮智”、“孝悌忠信”,這些本來就是我們要在身心實踐的,如果這都是為做給別人看,求名求利,這怎麼能是真的呢?
5.夏錫疇《強學錄》上說: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關打不過,則事事從人起見,自己的腳跟就不能立得紮實,欲求聖人之道,難矣。 ”學者求學卻 “唯恐人之不知己”就怕自己的學問不為人知,那外面的毀譽榮辱都會成為他的所累,外面一有風吹草動,他就會患得患失,外物能對他造成的傷害就大了。
6.錢遜先生說:古之學者為己,這反映了真正的道德精神,儒家的道德精神一言以敝之就是“為己”。

(六) “為己”最終是要服務於天下
 學者為己最終又是怎樣服務於天下的?
1.《筆解》上說: “為己者,謂以身率天下也。”為己而學成為君子聖賢,然後風行草偃,德潤天下。北宋大儒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共同目標。
2.但這絕不是假證德名者能夠辦到的,一定是真實的在自身建立出道德使命(立志),通過修身,然後齊家、治國、天下平,這是必然的次第。
3.如果從一開始為學就巧言令色,那麼所有的理想都是空中樓閣。張居正說: “為己者雖專於務內,而有諸中者才能行諸外,最後終會自成成物。”為人者雖心在務外,而虛譽隆者實德病,行一善、作一事生怕不為人知,就沒法專心問學。
4.要名求利,這是德之大病,其終並至於喪己。《四書辯疑》上說:為己,則務欲治己,為人,就想著治人。如果學習治己,則治人之用還在,還有機會幫助別人。可是專學治人,則治己之本斯亡,不以修己德,那為學的根就斷了。
5.“不明己德,而務新民,捨己之田而芸人之田,”這樣既耽誤了自己,也幫不了別人,這是學者為人的大患。

(七) 童蒙教育要強調“學者為己”
1.我國歷史上很多偉大的學者教育自己子孫時,都強調這一點。
2.諸葛亮就在《誡子書》中告訴兒子: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
3.《松陽講義》上說“大抵人之氣禀雖有不同,然亦差不多。只是從小便習壞了。童蒙之時,根腳既不曾正得,到得長大時,便如性成一般。既能回頭悔改,發奮自新也是費盡力氣,這就是人才所以日衰的原因,就是由童蒙之道沒有了。後世為父兄者,有弟子而不教,就不說了。有能教的,又都從利祿起見。不期子孫為大聖大賢,只願其享高官厚祿。這個念頭橫於胸中,念頭既差,功夫必不能精實。只求掩飾於外,可以悅人而已。教學如此,人才安得而不壞哉?”

(八) 為人或為己,是君子與小人的界線,是道與非道的分水嶺
所以,學者為人還是為己?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本章“為人”“為己”絕不是對個人學習目的的簡單評價,而是學者的入德之門,是每一個想此生有所建設的人,從一開始就必須揀擇出的真心誠意,是區分君子與小人的界線,是隔斷“是道”與“非道”的分水嶺。可以分辨什麼是真正的道德行為和虛偽的不恥行徑。“為人”者有可能會憑譽顯揚,但“善欲人見,不是真善。”只有踏實踐行的為己者,才能因心以會道,踏上堅實的成就之路。

(九) 結攝:夫子不愧為萬世之師
1. 做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 2500 年前夫子就敏銳地觀察到,求學之人把握不住“為己”這個內明的方向,必將給學者本身帶來的巨大傷害。
2. 2500年後我們看到,孩子們厭學了,這就是在為人而學的教育下,學習的動機一步步滑落導致的。
3.“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夫子此話情深且切,當現代教育碰了壁,回看歷史,不由感慨夫子不愧為萬世之師。
4. 藕益大師對此章的註解更為深邃說:“盡大地愛是個自己,所以度盡眾生,只名為己。”願我們都能以此共勉。

論語 憲問十四 第24章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白話>
孔子說:「君子日日長進向上,小人日日沉淪向下。」

<文義>
1. 上達:依仁義,日進高明。
2. 下達:循利欲,日趨下流。                                                       
<思惟提綱>
1.何謂「上達」?何謂「下達」?
2.「上達」和「下達」是不同的價值觀導致的,請說明之?
3.觀察一下,在您周圍那些人「上達」?那些人「下達」?對您有何啟示?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論語‧泰伯八‧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一) 文義
孔子說:“君子通達於仁義,小人通達於財利。”
1. 錢穆先生在這裡解釋:“君子日日長進向上,小人日日沈淪向下。”
2. 君子上達是前進,是不斷地追求理想和目標儒家是以仁為己任,追求的是道和義,人生的軌跡是上行的。
3. 小人下達是倒退,不斷追求自己的私慾和功利,眼睛盯的全是自己的利益,以自我為中心,人生的軌跡是下行的。“
4. 達”就是通達。南懷瑾先生說:“上達,也可以解釋為有高明的遠見;下達,便是比較淺近,只重於現實。”
5. 君子上達,通達於事物的本質、事物的規律、事物的全貌,對問題的觀察是正向的、全面的,思路是正確的,能用理性智慧地去處理問題。
6. 小人下達,遇事著眼於表面現象,觀察有局限,容易偏執,更甚者呢通於歪門邪道,乃至於走向歧途。  
(二) 上達與下達,是價值觀的不同而導致的在這裡上達與下達者呢,有可能都是非常努力的,但由於價值觀的不同那就差別很大了。
1.比如經商,作為一名商人肯定是要追求利潤的,但對於上達者來說,他不僅僅是為了追求利潤,同時他會想的更多,會想到企業壯大,能使員工過上好日子,經營呢講誠信,童叟無欺,貨真價實。我看到現在有的企業家,企業內部文化做得非常好,他們引導員工孝順、誠信、友善、文明、愛國,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在社會上有擔當,富有責任感,充滿正能量。 
2.而下達者一切聚焦在追求私利上,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甚至於會採取不正當的手段。比如製假售假,生產劣質產品,昧著良心做一些事情,或許會贏得一時之利,但結果是自害害他。    (四) 在平凡崗位上也能體現上達和下達我是做教育的,在平凡的崗位上我們做教育的也能體現上達和下達。
1. 如果對教育充滿熱情,對學生富有愛心,工作上鑽研業務、盡職盡責、不斷創新、努力與學生一起教學相長,這就是工作中的上達。
2. 如果只把工作作為謀生的工具,沒有奉獻精神,工作不認真,應付了事,這就是工作中的下達。                                                     
3.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普通的人,由於他們心中裝著別人,用堅守和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都能抒寫出很好的人生。他們通過點點滴滴、腳踏實地、日積月累,在日常工作中成就了偉大和崇高,在日常生活中見證了真情和大愛。                                 
4.比如“2019年感動中國人物”擔起鄉村未來的80後教師——張玉滾,大學畢業後放棄在城市的工作機會,在偏僻鄉村學校一幹就是十七年,學校的教師換了一茬又一茬,他卻默默地耕耘,始終堅守,這些人也是最值得我們敬重的人,從某種角度來看他們就是上達者。

論語 憲問十四 第23章


23.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白話>
子路問奉事國君之道。孔子說:「不要欺騙他,但可以犯顏諫諍。」

<文義>
1. 欺:欺瞞;蒙蔽。
2. 犯之:指君有過,可犯顏諫諍。朱熹曰:「犯,謂犯顏諫爭。」

<思惟提綱>
1. 子路問如何事奉國君,夫子如何回答?
2. 為何對上要「勿欺」? 對上要「犯之」?
3. 「犯之」就是做一名諫客,如何才能成為一流的諫客?

<義理解釋> 左玉波 老師 6分22秒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子張‧10》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2.《論語新解‧憲問第十四》錢穆:「然而子路好勇之過,或有以不知為知而進言者,故孔子以此誨之。」

二、重點摘記 
( 原文)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一) 文義
1.子路問事君之道。夫子說:“不欺騙他,而能犯其顏色而直諫。”
2.犯是犯顏諫諍。
勇於勸諫、善於勸諫,是古人承事君主的一項重要本領。
勸諫工作做的好,就利他而言,可以避免由君主的錯誤導致全局性的損失,就自利而言,可以得到君主的賞識重用,一諫封侯。
勸諫的藝術,其實也就是說服的藝術,對於今天的我們依然非常重要,可廣泛應用於家庭、職場等各種人際互動的場合。

(二) 如何做一名一流的諫客
那麼如何做一名一流的諫客呢?本章的啟發良多。
1. 一流諫客要有過人的勇氣
君主有錯時,要敢於指出來。不能領導鬍子一吹,眼珠子一瞪,自己就嚇得不敢說話了。君主有錯隱瞞不說,這就等於是欺騙他,害了他。所以夫子說“勿欺也,而犯之”——不要君主有錯時隱瞞不說,要敢於犯顏諫諍——這是古人對“勿欺也,而犯之”這句話的第一種解釋。
2. 歷史上有名的諫客
像這樣的有一說一、實話實說的有名的諫客,歷史上有很多,唐朝的魏徵、明朝的海瑞等等都是個中翹楚。
3. 一流諫客以利他為重
君主有錯不敢指出,多是出於私心。怕得罪領導,失去既得利益。若能於克己
上下功夫,以利他為重,以團體利益為重,就能漸漸不被私慾所障,敢於直言勸諫。
4. 一流諫客要講究策略 
要成為一流諫客光有勇氣還不行,一言不合就要跟君主玩兒命,這種匹夫之
勇,不是一流諫客的風範。勇氣之外,還需要講究策略。古人對於“勿欺也,而犯之”的第二種解釋中就蘊含了勸諫的策略。

(三)“勿欺”是“犯之”的前提條件
第二種解釋把“勿欺”視作“犯之”的前提條件。
1. 在對君主犯顏諫諍之前,一定要先做好鋪墊工作,即“勿欺也”,不要欺騙君主。
2. 因為欺騙君主會失去君主的信任,一旦失去信任,你勸諫的內容再好,君主也很難聽進去了。搞不好,君主還可能會誤會你,認為你又要玩兒什麼貓膩,或者認為你是成心要誹謗他讓他難堪。
3. 所以子夏說,“信而後諫”,勸諫一定要在贏得了對方的信任後方可施行。否則的話,“未信,則以為謗己也。”如果對方對你沒有基本的信任,會誤以為你在誹謗他。
4. 贏得信任非一蹴可就,要付出長期的、艱苦卓絕的努力,特別是在被對方誤解甚至傷害的時候,要依然能夠保持著想要利益對方的心不動搖。時間久了,考驗多了,對方慢慢就會確信你是真心想為他好,想要幫他。
5. 信任感有了,勸諫起來就容易多了。 

(四) 勸諫的另一招策略—觀功念恩
  除“勿欺”之外,勸諫的策略還有很多。
1. 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魏徵是大唐頂尖諫客。其實當時還有另一名高手,諫術之高令人嘆為觀止。
2. 話說魏徵雖然諫術高超,但偶爾也有擦槍走火觸痛唐太宗的時候。終於有一天,當再一次的被傷害之後,太宗跑回家悲憤的說“我早晚得殺了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后忙問殺誰,太宗說:魏徵常常在朝堂上當眾刁難我,讓我下不了台。
3. 皇后聽了,連忙向太宗道喜說:魏徵之所以敢當面直言,是因為陛下乃賢明之君啊!明君有賢臣,歡喜還來不及,怎能妄開殺戒呢?
4. 皇后的這一招觀功念恩銷魂掌使出之後,唐太宗立刻轉怒為喜,從此一心一意朝著明君的方向努力下去了。
5. 所以要評選大唐的超一流諫客,長孫皇后是不容忽視的。

(五) 結攝&補充
有一點需補充一下。
1. 本章中,“勿欺也,而犯之”這句話是夫子說給子路的。而以子路之賢之勇,當然不會欺君,更不會不敢犯顏直諫。那“勿欺也,而犯之”這句話豈非與子路無關?
2. 夫子一向是應病與藥、有的放失的,豈會說無關之話?錢穆先生對此解釋說:“然而子路好勇之過,或有以不知為知而進言者,故孔子以此誨之。”
3. 子路太過勇猛,好勝心太強,有時免不了以不知為知而向君主進言,雖然他沒有欺君的主觀故意,但仍會產生欺君的客觀效果。所以夫子就用這句話來教導他。
4. 看來,要想成為一流的諫客,除了具備勇氣、講究策略之外,調控好過度的好勝心不要不懂裝懂也是需要注意的。
5. 另外在上一章中,夫子向哀公、三子提建議,其實也是勸諫。夫子“不敢不告”背後的責任感提示我們,一流諫客還應當具有“以仁為己任”的情懷。

論語 憲問十四 第22章-3

22-1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
公曰:「告夫三子。」
22-2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22-3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 不敢不告也!」

<白話>
22-1齊國大夫陳恒把齊簡公殺了。孔子得到訊息後,齋戒沐浴上朝,面見魯哀公
說:「陳恆把他的國君殺了,請出兵討伐。」哀公說:「你去報告孟孫、仲孫、季孫三位大夫吧!」
22-2孔子說:「因為我曾經做過大夫,所以不敢不來報告,君上卻說:『你去告訴三位大夫!』」
22-3孔子稟魯哀公的命令,向魯國三位大夫報告,但三位大夫不願派兵討伐。
孔子說:「因為我曾經做過大夫,所以不敢不來報告呀!」

<文義> (22-3部分)
1. 之三子告: 向魯國三位大夫報告。
2. 不可: 不許可、不願意。

<思惟提綱>
1. 三子為何不同意討伐陳恆?
2. 為何「以吾從大夫之後, 不敢不告也!」?
3. 當您感覺所處的具體環境不理想,自己人微言輕,無法改變他人和環境。此時您會怎樣反應呢?
4. 我們能辦到以夫子為榜樣,以仁為己任嗎?

<義理解釋>  左玉波 老師  4’43”

一、 引用經文
1. 《論語‧泰伯‧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2. 《大學》:「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
3. 《周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一) 原文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二)三子不同意討伐陳恆
1. 夫子遵君命去了三子處,將陳恆弒君以及出兵討伐的建議告訴了三子。三子都不同意。
2.三子不同意討伐陳恆是必然的。三子是魯國的權臣,從不拿魯君當回事,禮崩樂壞就是分佈在各個諸侯國的他們這類人一手造成的。
3.他們與陳恆實為一丘之貉。所以討伐陳恆就相當於討伐他們自己,就好比是讓他們在國際舞台上當眾打自己的臉,他們當然不幹了。

(三) 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1.面對三子的反對,夫子說:“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2.因為我還追隨在大夫之後,仍有為國家諫言之責,責任所在,所以不敢不來向你們報告此事。
3.古德云,夫子此語是在教化警戒他們:我來向你們報告,是出於對君主、國家的責任感,因為一個臣子應當盡到他應盡的責任。
4.你們也應該想一想你們身為國家重臣的責任,不應該褻瀆了你們的責任。

(四) 夫子恪守以仁為己任
1.夫子前向哀公提建議,後對三子施教化,都是在恪守“以仁為己任”的終極責任。
2.天下蒼生都是夫子關愛的對象,哀公、三子當然也包括在其中,不會被夫子所棄捨。
3.有人也許會想,以夫子至誠如神的智慧,哀公和三子的態度,應該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了。他何不在家享享清福,採一採菊花,望一望南山,何苦跑出來徒費這些無謂的唇舌呢?面對哀公的沉淪,三子的冥頑,夫子的行誼值得我們深思和效學。
4.無論外境怎樣,夫子總是會恪守住“以仁為己任”的責任,做所應做的事。

(五) 總結
1.也許有時我們會感覺所處的具體環境不理想,自己人微言輕,無法改變他人和環境。此時我們會怎樣反應呢?是憤世嫉俗、怨天尤人?還是放棄操守,同流合污?還是悲觀失望、自暴自棄?還是願意象夫子那樣恪守“以仁為己任”的責任?2.恪守責任,也許外境當下不會馬上扭轉,但是求仁得仁,至少我們的心不會被外境所牽,淪為負面的情緒、想法和行為的奴隸,當下就是自由的、快樂的。
3.從長遠來看,“以仁為己任”,做所應做的事,就是在迅速的積德。
《大學》中講,“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隨著德的集聚增厚,人世間種種的吉祥美好就會在不經意間扣響我們的門。
《周易》中也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4.我們看夫子,他生逢亂世,處境險惡,一生不得志,但他從未放棄“以仁為己任”的責任,終生為理想而奮鬥,所以他不但生前樂以忘憂為世人所敬重,身後更是名垂千古,為萬世所宗仰。而且無論時代怎樣變遷,孔子的後人一直是中國人裡面最顯赫的族群。
5.如今我們有幸生逢盛世,豈不更應當以夫子為榜樣,以仁為己任,發奮圖強,為家國天下盡一份應盡的責任!

論語 憲問十四 第22章-2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白話〉
孔子退朝出來,自言道:「並不是我愛多事,因為我是一位曾經當大夫的人,像這樣的國家大事,不敢不報告君王知道,想不到君上竟不能自己作主,還叫我去告訴那三家大夫!」
〈文義〉
1. 孔子曰:孔子退出後感慨而自言。
2. 以吾從…不告:孔子為大夫而無職,故言從大夫後。弒君之賊,法所必討,大夫諸國,義所當告,故言不敢不告。按末復以此語應之者,朱子說:「其所以警之者深矣。」
〈思維提綱〉
1.夫子既然當時已非任職大夫,何以還要去請君上討之? 
2.「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夫子這整句話,您品出何深意?
〈義理解說〉
一、 補充資料
1. 《論語•衛靈公•2》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2. 《論語•里仁•1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3. 《論語•泰伯•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4. 《宋史》記載,文天祥就義後留下衣帶贊:「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謂何事?從今而後、庶幾無愧!」
二、重點摘記
(一)恭誦今天進度並消文
1.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 『告夫三子』者。」
2. 被哀公婉拒退朝之後,夫子慨嘆說: 「 因為我還追隨在大夫之後,這等大事,不敢不告訴國君,國君卻說去告訴三子! 」
(二)夫子「不敢不告也」的緣起和用心
1. “從大夫之後”是夫子的謙辭。夫子周遊列國重返魯國後,年事已高,不再任職,但逢大事還是會入朝與大夫們一起討論國事。所以夫子自謙說自己“從大夫之後”,追隨在大夫之後。
2. 此處夫子用‟不敢”,說明心有所畏懼。夫子怕什麼呢?是怕哀公嗎?顯然不是。夫子是“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大丈夫,豈能懼怕權貴。
3. “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這句話道出了夫子所怕。這句話蘊含的意思是:因為我還追隨在大夫之後,仍有為國家諫言之責,責任所在,所以不敢不來面君報告。可見夫子所怕的是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
4. 人生在世扮演著多重的角色,承擔著多種的責任,對父母要孝、對子女要慈、對兄弟要悌、對朋友要信、對君主要忠等等。對於儒者來說,在這種種具體的責任背後,有一個「一以貫之」的終極責任,就是“以仁為己任”。
5. 仁者愛人,以仁為己任,就是把關愛、幫助天下蒼生作為自己的終極責任。所以,夫子向哀公提建議,既是對君主的忠,希望哀公發奮圖強,成為振興王道的賢明君主;也是對天下蒼生的愛,希望王道復興,世界大同,把百姓從權臣作亂、戰爭不斷的苦難中拯救出來。“不敢不告”四個字寄託了夫子多麼深厚的家國天下的情懷呀!

(三)夫子提供我們學習的內涵(發心遠大)
1. 儒者修道的過程就是一個德行累積的過程,德集聚的越厚重,越趨向於道的圓滿。這裡夫子給我們垂範了一個迅速積德的要竅。
2. 同樣是提建議,如果只著眼具體的責任,只想到利益國君一人,因對象有限,所以德亦有限。如果同時能夠提策起終極責任,想到利益天下的蒼生,因對象無限,所以德亦無限。提建議如此,其他事亦然。就因為這一念的轉換,事還是那件事,但所積之德卻在一轉念之間有了天壤之別。
3. 例如,同樣是讀書,普通人只是為了養家糊口、光宗耀祖而讀書,所以最終還是個普通人;而文天祥、范仲淹卻是為國家民族、天下蒼生,所以在歷史上留下動人燦爛的紀錄。
(四)小結
1. 我們有沒有這種“以仁為己任”的責任感呢?我們能否在做事時提起這種責任感呢?這需要我們常常的反觀內省,善加提策。
2. 對於 “君曰:告夫三子者”這後半句話,錢穆先生解釋說:(夫子)深憾魯君不能自命三家,而使己告之,曰 “告夫三子者”,增一者字,無限憤慨,盡在此一字見矣。
3. 錢穆先生認為,哀公的一句“告夫三子”,引發了夫子“無限憤慨”。這是一位聖者的憤慨、仁者的憤慨。論語中說:“唯仁者能愛人,能惡人”。仁者仁智兼具,愛人不會溺愛縱容,惡人不會仇視棄捨。所以夫子的無限憤慨,充滿了“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悲憫,無論是對哀公還是三子,一定還會擇機教化。

論語 憲問十四 第22章-1

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

<白話>
齊國大夫陳恒把齊簡公殺了。孔子得到訊息後,齋戒沐浴上朝,面見魯哀公說:「陳恆把他的國君殺了,請出兵討伐。」哀公說:「你去報告孟孫、仲孫、季孫三位大夫吧!」
<文義> 
1. 陳成子:名恆,成子是其諡號,齊國大夫。
2. 簡公:齊簡公(前485年—前481年),名壬,齊國國君。
3. 沐浴而朝:沐浴齋戒,上朝廷稟告魯君。表示慎重其事不敢疏忽。當時孔子無職居魯。
4. 哀公:魯哀公。
5. 三子:孟孫、叔孫、季孫三家。

<思惟提綱>
1.發生了什麼大事,孔子要進朝廷稟告魯哀公?
2.孔子進朝之前,做了什麼準備,為什麼?
3.孔子建議哀公要派兵討伐陳恆,如此是否不仁?
4.本章孔子的行誼給我們的啟發為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論語‧堯曰》:「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2.《左傳》:「陳恒弑其君,民之不與者半,以魯之眾,加齊之半,可克也。」

二、重點摘記 
(一) 原文
 陳成子弑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弑其君,請討之。」
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分三部份學習,先看第一部份。
陳成子弑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恒弑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

(二) 文義
1.魯哀公十四年,齊國大夫陳恒把齊簡公殺了。陳恒久懷篡逆之心,暴露之後,便殺害了簡公。
2.這一年,是夫子結束周遊列國後,重返魯國的第四年。此時夫子已經金盆洗手,退出政治江湖,埋頭於刪定六經的學術活動,非大事不會入朝。
3.陳恒弑君的消息傳來,夫子非常鄭重的沐浴齋戒,入朝面君,向哀公報告說:陳恒殺了他的君主,請您發兵討伐!
4.宣導仁政的夫子,建議魯君發動戰爭,是否不仁呢?《論語》中指出王道國家秉持的是“興滅國,繼絕世”的國際政治原則——別的國家出了禍亂,面臨亡國的危險,應當出兵相助,平亂之後再把政權交還給該國。這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國際主義精神,彰顯的不正是大仁大義嗎?
5.對於夫子的建議,魯哀公的回答是:“告夫三子”。他叫夫子去告訴三子。三子指孟孫、叔孫、季孫三家,他們是魯國的權臣,把控著實權。魯哀公的君位形同虛設。夫子的建議他雖覺不錯,但想到自己不做大哥已經很多年,所以就叫夫子去三子那兒說說看。

(三) 哀公要夫子“告夫三子”的另一層原因
有人認為,哀公要夫子“告夫三子”,還有一層原因:他覺得夫子的建議雖然富有王道精神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卻沒有可行性。因為齊國強大,魯國弱小,以小搏大,毫無勝算。所以就以一句“告夫三子”,把夫子支走。

(四) 夫子的建議不可行嗎?
以夫子聖者的智慧,會提沒有可行性的建議嗎?當然不會。據《左傳》記載,夫子當時就為哀公分析了取勝的可能性。他說:“陳恒弑其君,民之不與者半,以魯之眾,加齊之半,可克也。”意思是說,陳恒殺害國君,齊國一多半的百姓都是反對的,只要我們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是可以克敵制勝的。

(五) 夫子的行誼對我們的啟發
1.夫子的行誼啟發我們,當我們給別人提建議時,一定要考慮所提建議的可行性。
2.如何使建議具有可行性呢?舉一個反例。東晉的晉惠帝是一個養尊處優、不問世事、喝肉粥長大的皇二代。繼位之後趕上荒年,百姓連粗糧都沒得吃,只能吃樹皮草根,餓死很多。消息傳來,晉惠帝推己及人的琢磨半天,提出一個建議:既然沒粗糧可吃,那就建議他們喝肉粥嘛。
3.這個反例告訴我們:只有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和相關的知識儲備,以及對他人現實處境的觀察瞭解,才有可能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議。
夫子如此好的建議被哀公一句“告夫三子”給婉拒了,夫子會作何反應呢?

論語 憲問十四 第21章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白話>

夫子說:「一個人說話如果大言不慚,那麼實現這些話 , 就很困難了。」

<文義>

1.  怍: 慚愧的意思。

2. 其言之不怍: 講話不慚愧。

3. 為之: 實現。

<思惟提綱>

1.「其言之不怍」,為什麼「為之也難」呢 ?

2. 請回顧《論語》中,夫子教誡弟子「先行後言」,有哪些篇章?

3.  「言之不怍」有何過患 ? 我們如何避免?

<義理解釋>憲問  21章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朱子《論語集注》:“大言不慚,則無必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欲踐其言,豈不難哉?

2.《論語‧為政‧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3.《論語‧里仁‧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4.《論語‧憲問‧29》: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5.《禮記‧雜記下篇》:「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

6.《論語‧公冶長‧10》: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7. 《論語‧子路‧27》: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8. 《論語‧子路‧20》: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二、重點摘記

(一) 原文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二) 白話

夫子說:“一個人說話如果大言不慚,那麼實現這些話就很困難了。

(三)文義解釋

1. 根據何晏《集解》馬融的批註說“怍,慚也,”慚愧的意思。“其言之不怍”, 就是其言之不慚,講話不會慚愧。

2.言之不怍

朱子《論語集注》中說:“大言不慚,則無必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欲踐其言,豈不難哉?
  朱熹將“其言之不怍”解釋為“大言不慚”。
那麼,一個人為什麼會言之不怍?大言不慚的話為什麼能講出來呢?是因為他“無必為之志”,是因為他講話之前內心有個見解,我說出來的話根本沒想著一定要付之實踐,且“不自度其能否”,更沒有考量揣度我說 這句話否能做到。

 3. 為之也難

    最後還要把自己講的話兌現,那豈不是太難了嗎?

(四) “言之不怍”的 省思  

 1.初讀這一章的時候,我自己心裡一點感覺也沒有,好像夫子在說別人,說的不是我。可細細一琢磨,不禁如坐針氈。

 2.“其言之不怍”自己對這句話沒有感受,說明言之有怍對我來說很陌生。

 3.這對一個自詡傳承儒家文化的人來說,真是當頭棒喝!接著我就仔細思考為什麼會對“其言之不怍”沒有感受呢?

4.一位哲人說過,“人的思想是萬物之因。播種一種觀念就收穫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收穫一種習慣。

5. 我沒有言之有怍的習慣,是因為沒有正確的見解,沒有在內心上決斷建立起一個君子應有的言行標準。

(五) 君子應有的言行標準

1. 在《論語》中,夫子反復教誡弟子先行後言 :
 “君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2.一個人說的,多於他做的,是君子之恥。就是說要言而有信,講話要兌現;話說出去了,事實上做不到,這是君子引為可恥的。

3.如果這些教誡是我所深深承許的,那我在生活中就會時時用這個標準衡量檢測自己。那絕對不會跟人互動說話的時候,因為做不到而生不起慚愧心,更不會對這句話沒有感覺。

4.說到底,還不是真學、真做。如果真學、真做的話,其實就會發現,我們連一個簡單的“說話算數”都很難完全做到。

5.比如,陪家人、答應別人的事情遲遲沒有回音、說一會回過去的電話可能就不了了之,可能我們覺得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事,沒必要這麼較真,關鍵是我們是否願意把這些作為自己實踐的一個下手處,知見的建立就是要靠平時的數數串習。

6.《禮記雜記下篇》曰:“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最主要的是,一個君子要言而有信,說出去的話,就要像板上釘釘,不管時過境遷,不管千辛萬苦,也要予以兌現。

7.夫子更是希望我們誠信做人,少說多做,而不要多說少做,甚至只說不做。

(六) 喻 : 夫子的身教

 1. 關於說和做,有這樣一則故事,夫子到衛國去,途中經過一個曾經住過的旅店,正趕上旅店的主人死了。夫子進屋後,那一家人哭得非常悲哀,夫子出來便叫子貢把駕車的馬拉來送給旅店,作為弔唁的禮品。

2.子貢說:“你的愛徒去世,你都沒這樣做,現在竟為一個曾經住過的旅店的主人的死,就把馬給人家,這禮是不是太重了?

3.夫子回答子貢說:“我剛才進去,主人一家為了我的到來,哭得特別厲害,把我看得很重。我也因此哭得很傷心。我恨那種光哭而不作表示的人,你還是照我說的辦吧!

4.夫子用身教給我們做出了典範。如果一個人宗旨目標非常明確,他就是要做一個聖賢君子,那當然就會用聖賢君子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說話做事處處都是君子之風。

(七) 謹記“人之言行,須要相顧”“學務為己,志在躬行”

1.作為要弘揚儒家文化、聖賢教育的我們,跟人家談聖賢、談君子之德,自己不做要別人做,怎麼可能辦得到呢?

2.首先自己要去做。最起碼的《論語》要先去背,去揣摩去研討,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對境隨分隨力地實踐,否則連我們自己都不做,怎麼能教別人呢?

3.古人最怕說到做不到:說出來做不到就會失信於人。最好的辦法少說多做,事情做完了之後也儘量少講。因為別人在你面前吹噓他過往的功勞時,你也不會有太多的好感。

4.正像明代帝師張居正所說,“人之言行,須要相顧”,如今人說得,行不得的甚多。

5.若古之學者,沉靜簡默,不肯輕易出言,這是為何?蓋其學務為己,志在躬行,言忠便要盡忠,言孝便要盡孝,句句言語都有下落,心裡才安。

6.若只是信口說了,都不能躬行,這便是行不及言,古之人深以為恥,而不肯為。此其所以慎於言而不輕出也。

7.如果我們說話時,時時想著我要對自己說的每句話負責,那我們說話肯定不敢信口開河,隨心所欲地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了!一定會深思熟慮,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絕不敢隨便地開口。更不會說一套,做一套,天天把經典掛在嘴上,卻不去實踐,不去內化,而說一些人際來往之間的客套話,沒有什麼誠意。

(八)小結 : 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

1.夫子認為言(說的話)是十分重要的,重要到什麼程度呢?

他認為,認識一個人,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同時他還認為謹慎的言語是仁的一種體現。

2.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夫子說:“剛強不屈,果敢堅毅,質樸老實,言語謹慎,才能接近於仁。”)。

3.現在我們同樣認為一個人說的話是這個人本身素質的一種體現。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做到慎言、言出必行,而不是言之不怍。

4.從說話開始,完善我們的品行,“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這,大概就是這一章夫子想要教我們的吧。

論語 憲問十四 第20章-2

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 奚而不喪?」
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白話>
孔子說衛靈公無道。
季康子問道:「既然如此,為什麼靈公仍能不失其位呢?」
孔子說:「有仲叔圉替他管理賓客之事、有祝鮀管理宗廟、
王孫賈統帥軍隊,像這樣,又怎麼會失其位呢?」

<文義>
1. 仲叔圉:衛國大夫,人稱孔文子。
公冶長篇講到〜因為他“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所以死後被諡“文”。
2.治賓客:主管外交 管理鄰國使節賓客之事。
3.祝鮀:衛國大夫,很會說話,巧言善辯。擅長宗廟祭祀之事。
4.王孫賈:衛國大夫,擅治軍旅,統帥軍隊之事。

<思惟提綱>
1.衛靈公有哪三位大臣幫他治理國家呢?
  這三個人都各自發揮出什麼長才使國事無憂?
2.“靈公無道”〜照理應該是眾叛親離,孤家寡人的。“焉得有好臣?”
3.孔子的回答〜是要教給季康子,或者告訴我們後人什麼道理呢?
4.您嚮往理想的大同社會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學了本章以後,
  給了您什麼啟發呢?想到了下腳處了嗎?
<義理解釋>10分57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公冶長•15》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2.《論語•雍也篇•14》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
                           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3.《論語•八佾篇•1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
                    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3.《朱子集注》曰:“三人皆衛臣,雖未必賢,而其才可用。
                   靈公用之,又各當其才。” 
4.《孟子》“不用賢則亡”“不信仁賢,則國空虛”,。
5.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主張:“為治之要,莫先於用人,
                             而知人之道, 聖賢所難也。”
6.《論語•子路篇•2》仲弓為季氏宰,問政,
                   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7.《雜興》:“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
             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生材貴適用,幸勿多苛求。”
8.《易傳》:“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9.《論語•憲問篇•9》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
                           行人子羽脩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
10.《皇疏》上有人問曰:“靈公無道,焉得有好臣?”
                      答曰:“或是先人老臣未去者也,
                      或靈公少時可得良臣而後無道,故臣未去也。”
11.唐代詩人白居易政論文集《策林》,第十四篇“辨興亡之由”
12.李炳南先生:“舉三臣,以勵康子也。
                三臣不足稱道,其事靈公,猶愈於魯三家也。”

13.明朝大儒王船山《四書訓義》:“衛多君子,夫子屢稱之,
                              三臣在位而免於喪,使蘧史諸賢能盡
                              其用,其為益不更宏多乎?
                              故曰人才關於國運。”
14.蕅益大師:“低低人,尚有大用若此,況肯用聖賢者乎?”

重點摘記

憲問篇-第20章(2)-義理解釋  朱文津老師     10分57秒
恭誦原文:
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
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今天我們學習後半部分。
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一) 衛靈公的三位大臣
1.孔子告訴季康子,衛靈公有三位大臣幫他治理國家。
第一位是仲叔圉,就是孔文子,《論語•公冶長篇•15》講到,因為他“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所以死後被諡號“文”,人稱孔文子。
這樣一個人,他也有犯糊塗的時候,把女兒隨意地嫁來嫁去,
與禮相違,鬧出很多笑話。
但讓他主管外交,他卻很出色。
第二位祝鮀,孔子在《論語•雍也篇•14》中提到他的佞,就是他很會說話,巧言善辯。孔子說:“如果沒有祝鮀的口才和宋朝的美貌,就難以在世上立足。”藉以抨擊世風日下。
祝鮀擅長宗廟祭祀,就讓他來管理宗廟,古代宗法社會宗廟也是政治中心,管理宗廟其實就包括了教育、文化、內政等內涵,他也很勝任。
第三位王孫賈,在《論語•八佾篇•13》中有提到,他暗示孔子,要得到衛靈公的重用,還不如通過他,“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由此也可以看出他深得衛靈公信任,把軍隊交給他統率。

2. 衛靈公知人善任
《朱子集注》曰:
“三人皆衛臣,雖未必賢,而其才可用。靈公用之,又各當其才。”
這三個人雖然各有缺點,但也都具才華,而衛靈公能夠知人善任,
用其所長,使這三個人都發揮出自己的長才,所以國事無憂。

(二) 孔子傳達的道理
那這裡,孔子要教給季康子,或者告訴我們後人什麼道理呢?
1.首先,強調了人才的重要性。
(1)孟子認為“尊賢”是治國之本,指出國家“不用賢則亡”“不信仁賢,則國空虛”,將能否任用賢才提升至國家存亡的高度來認識。
(2)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主張:“為治之要,莫先於用人,而知人之道,聖賢所難也。”意思是,治理國家的關鍵,首推用人。
(3)前面《論語•子路篇•2》中仲弓為季氏宰,向孔子問政,孔子給出的方案就是:“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同樣強調了人才的重要性。
(4)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同志也曾經指出〜
   領導幹部最重要的兩件事,一是做決策,二是用幹部。

其次,人無完人,要能用人所長,避人所短。
(1) 清代康熙年間詩人顧嗣協寫下了一首著名的哲理小詩《雜興》〜
其中說到:“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
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生材貴適用,幸勿多苛求。”
形像地告訴人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人總有長短,完人、
全才很少,所以在用人上,要用人之長,避人之短,因材施用,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萬不可以強人所難、求全責備、百般苛求,
那樣會把大批人才拒之門外。
而且政治也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群人共同做事,那麼人與人之間互相的配合就非常的重要。
(2)《易傳》中說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而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就是力量。
    前面《論語•憲問篇•9》 講到鄭國為製作外交文書,
    就有裨諶、世叔、子羽、子產四人團隊來完成。
    而現在衛國政治,也由幾位大臣共同負責,而且各司其職。

第三,作為一個國君、一個領導,要有容人之量
或者說,要有吸引人才、讓人才為己所用的德行,
這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一點。
(1)《皇疏》上有人問曰:“靈公無道,焉得有好臣?”照理應該是眾叛親離,孤家寡人的。回答曰:“或是先人老臣未去者也,或靈公少時可得良臣而後無道,故臣未去也。”總之,說明識人用人需要時間的累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
(2)唐代詩人白居易曾經寫過一部政論文集《策林》,
  第十四篇“辨興亡之由”中講到:“國家興盛,在於擁有人才;
  國家滅亡,則是因為喪失人才。得人也好,失人也好,
  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致,而是長期發展變化的結果。”
所以靈公能識人、能用人,也不是三二天就能具備的,而是長期串習養成的這樣一種好習慣,這正是一個為君者必不可少的德行之一。但也不是隨便哪個國君都有這樣的眼光、心胸和度量的。

(3)前面在《孔子家語•賢君篇》中提到,衛靈公對賢人的恭敬和希求,
為了等待外出的大夫史魷歸來,他甚至住到郊外簡陋的房子,停止一切娛樂活動,猶如持齋一樣,等到史魷歸來才回宮,由此可見,作為一個國君,衛靈公尊重賢人達到了一心一意的程度。
雖然比不上周文王渭水之濱拜姜太公為相,甚至也不如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但起碼贏得了這三位大臣的心,並且授之以政,在內政、外交、國防等方面都能夠獨當一面,
保證了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

(三) 孔子比喻的深意
孔子舉衛靈公之喻告訴季康子,還有很多深意。
1.一是讓他反省
李炳南先生說:“舉三臣,以勵康子也。三臣不足稱道,其事靈公,猶愈於魯三家也。”仲叔圉、祝鮀、王孫賈三人,雖有不少缺點,但能夠盡力輔助衛靈公,比之魯國季孫、叔孫、孟孫三家專權,而魯哀公形同虛設的狀況好多了,所以有讓季氏反省改善之處。

2.二是期許向道
(1)明朝大儒王船山在《四書訓義》中說:“衛多君子,夫子屢稱之,
  三臣在位而免於喪,使蘧史諸賢能盡其用,其為益不更宏多乎?
  故曰人才關於國運。”
(2) 蕅益大師也說:“低低人,尚有大用若此,況肯用聖賢者乎?”
   衛靈公,一個無道之君,用好了三個有缺點的大臣,尚且能夠保全
   國家和君位;如果是一個有道之君,能夠善用賢人,
   那麼國運豈非更為長久;
(3) 再進一步,如果能夠把天下的賢善之人都用起來,
豈非理想的大同社會就很容易實現了。
而這些深意,也正是孔子想要傳遞給我們後人的深切期望,
凡是在領導崗位上的人,或者普通人也可以從個人為政的角度,
   都值得好好地借鑒思索,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更何況是上位之人乎!願我們大家一起共勉!

憲問篇-第20章
孔子的回答〜是要教給季康子,或者告訴我們後人什麼道理呢?
各位夥伴們, 您嚮往理想的大同社會嗎?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學了本章以後,
  給了您什麼啟發呢?想到了下腳處了嗎?

學了本章讓我想到了〜
真如老師的法語:
跟人接觸的過程中,發現每個人真的就是一本書。
各種各樣的業力,各種各樣的思想,形成千奇百怪的生命。
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很驚訝,久了之後,你就會覺得這很豐富。
走進任何一個人的心,必須懷著謙卑的心,
不謙虛的話就讀不懂,要非常小心、仔細地閱讀,才能夠讀懂。

總之,能識人、能用人,並不是三兩天就能具備的,
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
需要時間的累積〜願我能夠 訓練自己  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能夠 長期串習經典,培養恭敬心,種下智慧的正因,
養成  觀功念恩 的好習慣。

論語 憲問十四 第20章-1

20-1 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
20-2 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白話>
20-1. 孔子談起衛靈公的無道。季康子說:「真的這樣無道,怎麼能不失國呢?」
20-2. 孔子說:「衛靈公雖然無道,但他使仲叔圉治理接待鄰國使臣的事,祝鮀治理宗廟祭祀的事,王孫賈治理軍隊的事;這三個人,都能負責辦事,這樣,靈公那裡會喪失他的國呢!」

<文義>(僅20-1)
1. 言:談論。
2. 無道:包括己德不修與政治不明等等。
3. 康子:即季康子。
4. 夫如是:「夫」音扶,助詞。
5. 奚而不喪:「奚」,怎麼。「喪」,失君位、失國家。

<思惟提綱>
1. 既然“衛靈公無道”,為何“不喪”?你跟季康子一樣,有這個疑問嗎?
2. 孔子提出哪些理由,來說明衛靈公不喪?
3. 為何我們容易給人貼標籤?該如何避免?
4. 衛靈公有那些不為人知的功德?

<義理解釋> 朱文津老師 /9’42”
一、 引用經文及資料
1.《論語‧子罕‧17》: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2.《論語‧衛靈公‧12》: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一) 白話
季康子與孔子在一起交談,當孔子談到衛靈公的昏庸無道時,季康子就有了疑問:“一個國君到了這個程度,為何還沒有喪國失位呢?”孔子回答說:“因為他有幾位大臣,仲叔圉主管外交,祝鮀管理宗廟祭祀,王孫賈統率軍隊,這樣的話又怎麼會喪國失位呢?”

(二) 本章發生的時空
我們先學習前半部分。
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
2. 這一段對話,發生在魯哀公十一年孔子離開衛國返回魯國之初,剛回到魯國,魯哀公與季康子經常就國事來請問孔子。
3.這是與季康子談論到衛國政治狀況。

(三) 衛靈公無道
談到衛靈公的無道,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
1.衛靈公的夫人叫南子,原來是宋國公主,後來嫁到衛國,兩人相差三十多歲,典型的老夫少妻。
2. 史書稱她“美而淫”,宋國公子宋朝容貌俊美,南子便和他私通。但衛靈公對他們的私通不但不加阻止,反而縱容南子,讓公子朝和南子在洮地相會。
3. 太子蒯聵聞知此事,覺得很丟臉,非常憤怒,就和手下的家臣戲陽速商量,在朝見南子時趁機刺殺她。結果戲陽速臨時反悔,被南子覺察,使刺殺陰謀暴露,蒯聵出逃到宋國。
4. 衛靈公死後,又發生蒯聵父子爭國,可見這個南子,把衛國宮廷搞得有多亂。
5. 還有一次,衛靈公邀請孔子和他一起逛街,考察民情。然而,衛靈公卻與南子坐頭一輛,讓孔子坐第二輛馬車,招搖過市,衛靈公和南子顯得很高興。
6. 於是,孔子發出了一句千年感慨:“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四) 夫如是,奚而不喪?
1. 往往聽到這裡,我們就會在腦子裡描繪出一個荒淫無道的國君的形相,好像這個人一無是處,渾身都是毛病。所以,季康子有疑問了。
2.其實也正是我們大家共同的疑問:為什麼一個國君如此昏庸,居然還能在位置上待得住?如果這樣的昏君被人推翻亡國了,我們反到容易接受。
3. 這就暴露出我們人性中一個顯著的弱點:容易被一個表相所迷惑,或者說,觀察問題、看人,容易局限於一個視角、一個維度,所謂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五) 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有眾多因緣,一般人沒智慧分辨
1. 其實,一個看起來渾身毛病的人,也會有一二個閃光點。如果閃光點能夠蓋過缺點,那麼他的人生乃至江山就不會丟。
2. 而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因素是非常非常多的,比那個織布的經線、緯線還要密密麻麻,重重疊疊,但又非常的嚴密、精細,前因後果、環環扣緊,在眾多因緣中,還有輕重、主次之分。
3. 如果一個人有一善,而且能夠堅持行善,當這個善的力量大到足以改變生命的時候,就能牽一發而動全身。
4. 所以,我們如果只是從一件事上,或者從人的一個優點、缺點上去判斷,是很難判斷得準的。
5. 一般人根本沒有這樣的智慧去分辨,看人看事,猶如霧裡看花,好像有點感覺,但又捉摸不定。
6. 本章,就透露出這樣的一種意味,衛靈公是否就如我們想像的那樣一個人呢?顯然是不一樣的,或者說有很大的誤差。

(六) 衛靈公不為人知的一面,孔子說他是賢君
其實衛靈公還有不為我們所知的一面。
1. 他年少有為,六歲即位,十九歲時,果斷平定內亂,然後在位四十二年,一直太平無事。
2.《孔子家語‧賢君第十三》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魯哀公問孔子:“當今的君主,誰最賢明啊?”孔子回答說:“我還沒有看到,如果有的話,或許是衛靈公吧!”哀公說:“我聽說他連自己家庭內部的事情都處理不好,而您把他列為賢君,為什麼呢?”孔子說:“我是說他在朝廷所做的事,而不論他家庭內部的事。”
哀公問:“朝廷的事怎麼樣呢?”孔子回答說:“衛靈公的弟弟公子渠牟,他的智慧足以治理擁有千輛兵車的大國,他的誠信足以守衛這個國家,靈公喜歡他並委以重任。
3. 有個士人叫林國,他有一個特點,喜歡推薦賢能的人當官,甚至那人被罷官,林國還要把自己的俸祿分給他,因此在靈公的國家沒有放任遊蕩的士人。靈公認為林國很賢明因而很尊敬他。
4. 有個叫慶足的士人,衛國有大事,就必定出來幫助治理;國家無事,就辭官讓其他的賢人被任用。衛靈公喜歡而且尊敬他。
5. 還有個大夫叫史魷 因實踐自己的主張而離開衛國,衛靈公對他很渴盼,所以衛靈公為了見到他,在郊外住了三天,不近聲樂,一定要等到史魷回國後才敢回宮。
7. 孔子說,我根據這些事實來選取他,列為賢君,難道不可以嗎?”聽了這一段,豈非與我們一開始的認識完全相反了。
8. 所以夫子也提醒我們後人,人是一個複雜的組合體,無論國軍或平民, 我們千萬不要隨意給人貼標籤。

(七) 小結
孔子作為一個聖人,他無論與誰交談,都是抱著要幫助別人、利益別人的想法,所以,他的言談,非是閒談,都有深意,而且因人而已。現在對像是季康子,所以孔子傳遞的是為君之道,或者說是主政者之道,具體我們明天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