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憲問十四 第21章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白話>

夫子說:「一個人說話如果大言不慚,那麼實現這些話 , 就很困難了。」

<文義>

1.  怍: 慚愧的意思。

2. 其言之不怍: 講話不慚愧。

3. 為之: 實現。

<思惟提綱>

1.「其言之不怍」,為什麼「為之也難」呢 ?

2. 請回顧《論語》中,夫子教誡弟子「先行後言」,有哪些篇章?

3.  「言之不怍」有何過患 ? 我們如何避免?

<義理解釋>憲問  21章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朱子《論語集注》:“大言不慚,則無必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欲踐其言,豈不難哉?

2.《論語‧為政‧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3.《論語‧里仁‧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4.《論語‧憲問‧29》: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5.《禮記‧雜記下篇》:「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

6.《論語‧公冶長‧10》: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7. 《論語‧子路‧27》: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8. 《論語‧子路‧20》: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二、重點摘記

(一) 原文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二) 白話

夫子說:“一個人說話如果大言不慚,那麼實現這些話就很困難了。

(三)文義解釋

1. 根據何晏《集解》馬融的批註說“怍,慚也,”慚愧的意思。“其言之不怍”, 就是其言之不慚,講話不會慚愧。

2.言之不怍

朱子《論語集注》中說:“大言不慚,則無必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欲踐其言,豈不難哉?
  朱熹將“其言之不怍”解釋為“大言不慚”。
那麼,一個人為什麼會言之不怍?大言不慚的話為什麼能講出來呢?是因為他“無必為之志”,是因為他講話之前內心有個見解,我說出來的話根本沒想著一定要付之實踐,且“不自度其能否”,更沒有考量揣度我說 這句話否能做到。

 3. 為之也難

    最後還要把自己講的話兌現,那豈不是太難了嗎?

(四) “言之不怍”的 省思  

 1.初讀這一章的時候,我自己心裡一點感覺也沒有,好像夫子在說別人,說的不是我。可細細一琢磨,不禁如坐針氈。

 2.“其言之不怍”自己對這句話沒有感受,說明言之有怍對我來說很陌生。

 3.這對一個自詡傳承儒家文化的人來說,真是當頭棒喝!接著我就仔細思考為什麼會對“其言之不怍”沒有感受呢?

4.一位哲人說過,“人的思想是萬物之因。播種一種觀念就收穫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收穫一種習慣。

5. 我沒有言之有怍的習慣,是因為沒有正確的見解,沒有在內心上決斷建立起一個君子應有的言行標準。

(五) 君子應有的言行標準

1. 在《論語》中,夫子反復教誡弟子先行後言 :
 “君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2.一個人說的,多於他做的,是君子之恥。就是說要言而有信,講話要兌現;話說出去了,事實上做不到,這是君子引為可恥的。

3.如果這些教誡是我所深深承許的,那我在生活中就會時時用這個標準衡量檢測自己。那絕對不會跟人互動說話的時候,因為做不到而生不起慚愧心,更不會對這句話沒有感覺。

4.說到底,還不是真學、真做。如果真學、真做的話,其實就會發現,我們連一個簡單的“說話算數”都很難完全做到。

5.比如,陪家人、答應別人的事情遲遲沒有回音、說一會回過去的電話可能就不了了之,可能我們覺得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事,沒必要這麼較真,關鍵是我們是否願意把這些作為自己實踐的一個下手處,知見的建立就是要靠平時的數數串習。

6.《禮記雜記下篇》曰:“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最主要的是,一個君子要言而有信,說出去的話,就要像板上釘釘,不管時過境遷,不管千辛萬苦,也要予以兌現。

7.夫子更是希望我們誠信做人,少說多做,而不要多說少做,甚至只說不做。

(六) 喻 : 夫子的身教

 1. 關於說和做,有這樣一則故事,夫子到衛國去,途中經過一個曾經住過的旅店,正趕上旅店的主人死了。夫子進屋後,那一家人哭得非常悲哀,夫子出來便叫子貢把駕車的馬拉來送給旅店,作為弔唁的禮品。

2.子貢說:“你的愛徒去世,你都沒這樣做,現在竟為一個曾經住過的旅店的主人的死,就把馬給人家,這禮是不是太重了?

3.夫子回答子貢說:“我剛才進去,主人一家為了我的到來,哭得特別厲害,把我看得很重。我也因此哭得很傷心。我恨那種光哭而不作表示的人,你還是照我說的辦吧!

4.夫子用身教給我們做出了典範。如果一個人宗旨目標非常明確,他就是要做一個聖賢君子,那當然就會用聖賢君子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說話做事處處都是君子之風。

(七) 謹記“人之言行,須要相顧”“學務為己,志在躬行”

1.作為要弘揚儒家文化、聖賢教育的我們,跟人家談聖賢、談君子之德,自己不做要別人做,怎麼可能辦得到呢?

2.首先自己要去做。最起碼的《論語》要先去背,去揣摩去研討,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對境隨分隨力地實踐,否則連我們自己都不做,怎麼能教別人呢?

3.古人最怕說到做不到:說出來做不到就會失信於人。最好的辦法少說多做,事情做完了之後也儘量少講。因為別人在你面前吹噓他過往的功勞時,你也不會有太多的好感。

4.正像明代帝師張居正所說,“人之言行,須要相顧”,如今人說得,行不得的甚多。

5.若古之學者,沉靜簡默,不肯輕易出言,這是為何?蓋其學務為己,志在躬行,言忠便要盡忠,言孝便要盡孝,句句言語都有下落,心裡才安。

6.若只是信口說了,都不能躬行,這便是行不及言,古之人深以為恥,而不肯為。此其所以慎於言而不輕出也。

7.如果我們說話時,時時想著我要對自己說的每句話負責,那我們說話肯定不敢信口開河,隨心所欲地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了!一定會深思熟慮,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絕不敢隨便地開口。更不會說一套,做一套,天天把經典掛在嘴上,卻不去實踐,不去內化,而說一些人際來往之間的客套話,沒有什麼誠意。

(八)小結 : 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

1.夫子認為言(說的話)是十分重要的,重要到什麼程度呢?

他認為,認識一個人,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同時他還認為謹慎的言語是仁的一種體現。

2.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夫子說:“剛強不屈,果敢堅毅,質樸老實,言語謹慎,才能接近於仁。”)。

3.現在我們同樣認為一個人說的話是這個人本身素質的一種體現。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做到慎言、言出必行,而不是言之不怍。

4.從說話開始,完善我們的品行,“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這,大概就是這一章夫子想要教我們的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