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憲問十四 第36章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白話>
有人問:「以恩惠來報答施怨於我的人,怎麼樣?」夫子回答說:「那用什麼來報答施恩於我的人呢?不如以公正無私來報答施怨於我的人,以恩惠來報答施恩於我的人。」
<文義>
1. 或:指有人。
2. 德:是指恩惠
3. 報德:就是回報施恩於我的人。
4. 怨:是恨意。
5. 報怨:就是回報施怨於我的人。
6. 直:公正無私,不夾雜個人的私心。
<思惟提綱>
1. 假如有人能做到「以德報怨」,這應該是稀有難得的事,為什麼夫子卻反問:「何以報德?」呢?難道「以德報怨」錯了嗎? 
2. 夫子回答說:要「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為什麼呢?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
3. 西方國家有人批評夫子的「以直報怨」標準低下,您對此有何看法?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經文  
1. 老子《道德經·63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2.《朱子語類大全》:亞夫問「以德報怨」章。曰:「『以德報怨』,不是不好,但上面更無一件可以報德。譬如人以千金與我,我以千金酬之,便是當然。或有人盜我千金,而吾亦以千金與之,卻是何理!視與千金者更無輕重,斷然是行不得也!」
3. 漢朝韓嬰《韓詩外傳·卷8》子路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子貢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則引之進退而已耳。」顏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三子所持各異,問於夫子,夫子曰:「由之所言,蠻貊之言也;賜之所言,朋友之言也;回之所言,親屬之言也。」
4.《呂氏春秋•察微篇》: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5.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達得怨親平等,方是直。若見有怨,而強欲以德報之,正是人我是非未化處。怨宜忘,故報之以直。謂不見有怨也。德不可忘,故報之以德。謂知恩報恩也。
6.《皇疏》:所以不以德報怨者,若行怨而德報者,則天下皆行怨以要德報之,如此者,是取怨之道也。
7. 康有為《論語注》:孔子之道不遠人,因人情之至,順人理之公,令人可行而已。孔子非不能為高言也,藉有高深,亦不過一二人能行之,而非人能共行,亦必不能為大道,孔子即不言之矣。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一)本章文義和出處
1.或,指有人。德,是恩惠;報德,就是回報施恩於我的人。怨,是恨意;報怨,就是回報施怨於我的人。
2.有人問:“以恩惠來報答施怨於我的人,怎麼樣?”夫子回答說:“那用什麼來報答施恩於我的人呢?不如以公正無私來報答施怨於我的人,以恩惠來報答施恩於我的人。”
3.「以德報怨」,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六十三章,原文是“大小多少,報怨以德”。這句話一般理解為,不論別人對自己、自己對別人的怨恨有多大,都要用清靜無為的道德來應對,這樣才能徹底化解內心的嗔恨。
(二)有人向夫子報告「以德報怨」,是期望得到夫子的讚許
1.人與人相處,總有恩怨情仇糾葛在裡頭,面對曾經傷害過自己的怨家對頭,往往會記住一輩子,相見總沒好臉色,看到他遭遇不幸才高興,所以有幸災樂禍之說。
2.只有那些一心向道的出家人或修行人,才能做到用慈悲來替代仇恨,以德報怨,因為在他們看來,眾生平等,同體大悲,皆應慈愛。
3.作為世間的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假如有人對待自己的怨家對頭,能不計前嫌,不念舊惡,反過來還給予了很大的幫助,甚至比對待一般人還要好,這實在是太稀有難得了,太讓人讚嘆了,所以有人來向夫子報告,是期望得到夫子的讚許。
(三)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1.夫子的回答卻出人意料,他提出一個我們沒有想到的問題:如果對待怨家,用恩惠來回報,那對待有恩的人,該用什麼來報答呢?
2.是啊!人生當中,我們會遇到三種人:有恩,有怨,無恩無怨。無恩無怨的尚且不談,但有恩與有怨的卻有差別啊,待怨厚,則待恩薄矣。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就是我們做事往往偏於一端,考慮不周全,當時的那個發心是有問題的。
3.《朱子語類》上朱熹先生舉了一個比喻:譬如人拿千金給我,我同樣以千金作回報,這是理所當然。如果有人盜我千金,而吾亦以千金給他,這是什麼道理呢!而且還把盜我千金與給我千金兩人放到了一樣的位置,分不出輕重,這斷然是行不得的!這有違人世間的量則,情理上說不通。
(四)人有親疏遠近之分,要遵循人道應有的禮義。
人倫關係有親疏遠近之分,處理人際關係當然也要遵循人道應有的禮義。
1.《韓詩外傳》有這樣一段記載,子路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不善之。”子路的方法是“以德報德,以怨報怨”。
2.子貢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則引之進退而已耳。”子貢的方法是“以德報德,以柔報怨”。
3.顏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顏回的方法是“以德報德,以德報怨”。
4.三子所持各異,問於夫子。夫子沒有就這三種德怨作出高低褒貶的評價,而是將應用的範圍作了楷定,夫子曰:“由之所言,蠻貊之言也。賜之所言,朋友之言也。回之所言,親屬之言也。”這分別是對待邊鄙荒漠之人、朋友和親屬這三種人所應採取的態度,而不能互相混亂。
(五)「以德報怨」是聖賢境界,夫子不贊成人人如此
1.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在報德方面,三人觀點一致,皆是以德報德;在報怨方面,則有明顯分歧,三人分別採用了以怨、以柔、以德三種方式。
2.“以怨報怨”是普通人的常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不加思索,任運而起,但結果是“怨怨相報何時了”,所以都覺得不好,就是一下子改不了,老毛病常犯。
3.而“以柔報怨”,則是所謂的“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不爭一時之氣,看對方的表現而定。
4.而“以德報怨”則是一種最高的境界,無論對方如何差,我是要做聖賢的人,我的行為一定要從善,所以一般人難以做到,夫子也不贊成人人如此。
(六)夫子是從長遠整體的角度去思量
夫子考量問題,總是從長遠整體的角度去思量。
1.《呂氏春秋•察微篇》記載了兩件事: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2.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子貢贖人不取金,子路拯溺,看起來都是好事,但夫子從長遠化民成俗的角度,則判前者有過失,而後者為善。
(七)普通人對自心缺乏了解,所以常常為假相所迷惑
普通人做什麼事,都是從心出發,而對自心又缺乏了解,所以常常為假相所迷惑。1.一時激動的過度報恩不是真實的心態
比如,當自己一件小事碰到困難,因為辦理過程比較麻煩,自己心裡很苦,當有人幫助我,雪中送炭,內心一定非常感激,本來只要花一點錢買個禮品就可以表示一下心意,卻因為報恩的心情激動,所以花了不少錢,等到事情過後冷靜下來,才會認識到自己的過分和不恰當,因為一時的激動絕不是一個真實的心態。
2.「以德報怨」很高尚,但內心還沒到那時候,不能長久
(1)怨,是一種內心的狀態,指對一個人、一件事有不滿意或仇恨的心理。而沒有真正修心的人,不大容易轉化內心的怨恨。
(2)蕅益大師說:“若見有怨,而強欲以德報之,正是人我是非未化處。”當我們還覺得這個人是我的怨家,內心對別人還有怨恨的時候,那麼無論給予對方怎樣的恩惠,其實都沒有報恩的內涵,都不是真心的,不是自然而然、心甘情願的,而是一種強制的做作,一定是有什麼企圖推動去做的,很可能是為了博取名聲。所以,外表上看起來很高尚,其實內心還沒到那時候,這樣的行為也一定不能長久。
3.「以德報怨」 會誤導社會風氣
反過來,如果對一個傷害自己的人行善,給了他過分的恩惠,那又會誤導社會風氣。《皇疏》上說:“所以不以德報怨者,若行怨而德報者,則天下皆行怨以要德報之,如此者,是取怨之道也。”如果傷害別人,沒有害處,反而可以得到恩惠的話,豈不是惡有善報,那人人為了得到恩惠、好處都去傷害別人了,這樣還有什麼社會價值觀可言!
(八)「以直報怨」讓每個人都有一個的下手處
1.綜合考量一下,“以怨報怨”有害,“以柔報怨”不可取,而“以德報怨”常人又做不到,所以,夫子給出“以直報怨”,讓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個切近的下手處。
2.直,是正直,不夾雜個人的私心。蕅益大師說:“達得怨親平等,方是直。”比如對待傷害過自己的人,通常我們會打擊報復,給予不公平的待遇。而以直報怨,就是當下要忘記他的不好,以公正無私的心理對待他,不因自己的好惡而影響到他應有的利益。
3.對於以直報怨,李炳南先生有一個形象的比喻:“例如你是法官,審判一個犯人,他正是你的所怨者,而你以正直的心情來量刑,既不特別減輕,也不特別加重。這就是以直報怨,可以算是恕道。”
4.以此類推,如果我是醫生,我的怨家來了,我也照樣認真負責地給他看病,此時,他在我的眼裡就是一個病人;如果我是一個老師,我的對頭的孩子到我班上,我也認真地教他,絕不會另眼相看。
(九)以直報怨的好處
1. 對個人而言
個人而言,以直報怨有什麼好處呢? 
(1)通常我們一般人忘怨難,忘恩易。忘怨難,讓自己一直處在痛苦的記憶裡,拔不出來。有句俗話:“拿別人的過失傷害自己。” 忘恩易,容易忘記別人對自己的好,一個容易忘恩負義的人,又不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那要怎樣才能改善呢?
(2)蕅益大師說:“怨宜忘,故報之以直,謂不見有怨也。德不可忘,故報之以德,謂知恩報恩也。”
(3)所以我們要尋求真正的快樂,必須反其道而行之。以直報怨,當我用平等心看待對方的時候,當下就離開了痛苦的怨恨;當我憶念對方恩德的時候,當下內心就會感到溫暖,那個時候的知恩圖報,才出於真心,能種下一個善因。
2. 對社會來講
(1)對社會來講,以直報怨,倡導和建立的是公平正義,社會真正需要的也是公平正義,而不是特殊的照顧。
(2)西方國家有人批評夫子的“以直報怨”標準低下,殊不知,以直報怨與以德報怨看起來是兩件事,其實是一件事的不同顯現而已。
(3)直,就是忘怨,當一個人能夠忘掉別人對自己的傷害,而公正地行事時,正是內心有德的時候,這個時候的以直報怨,正是體現出以德報怨的內涵。
(4)那為什麼不用同一個詞語,而另立呢?如不分,則又犯了前面所說的混淆之意。如以恭敬而言,在家面對父親,顯現為孝順有親;出外面對朋友,則顯現為誠實有信,絕不可以把對待父親的表現,用來對待朋友,父親與朋友不可相混。
(十)本章總結
1.所以,一般人對“以德報怨”往往只知其表,不知其裡,拿這個錯解的內涵往往就如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及。而夫子則針對大眾的根機,提出“以直報怨”,正是用“以直”的外表,包裹“以德”的內涵,把最高深的內涵用通俗易懂、極其淺近的方式表達,所以合乎人情事理,人人認可,人人可為。
2.這樣,不僅可以解決“以怨報怨”的過患,又可以逐步向上,最終達到以德報怨的高度。所以以直報怨,是夫子為普通人量身定做、專門搭建的一座通往聖賢境界的階梯。
3.康有為先生《論語注》言:“孔子之道不遠人,因人情之至,順人理之公,令人可行而已。孔子非不能為高言也,藉有高深,亦不過一二人能行之,而非人能共行,亦必不能為大道,孔子即不言之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