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憲問十四 第29章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白話>

孔子說:「君子以他說的話超過了他的行為,為可恥。」

<文義>

1. 其:己、自己。

2. 而:助詞,用法同「之」。

3. 過其行: 超過了自己所做的。

<思惟提綱>

1.一個人的所「言」和所「行」有什麼關係嗎?

2.孔子認為所「言」和所「行」的次第為何 ? 

3.口耳之學的行相為何 ? 有什麼過患?

4.學了這一章,我如何反觀自己的言與行的狀態?如何修正 ? 

<義理解釋>憲問篇-第29章-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論語‧學而‧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2. 《論語‧顏淵‧3》: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3. 《論語‧憲問‧14》: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4. 《論語‧子張.25》: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5. 《論語‧學而.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6. 《論語‧衛靈公.26》: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7. 《論語‧為政.13》: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8. 《論語‧里仁‧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9. 《論語‧憲問‧21》: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10.《論語‧子路‧3》: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11. 《論語‧季氏‧13》: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一) 孔子對於言、行的思考                                                                            

1.在這一章裡面孔子再一次的提醒我們在言、行關係上面的一些實踐的次第,以及應該注意的地方。

2.我們前面學過孔子對於言、行的一些思考,我們也再作一些回顧。

(1) 第一個,孔子非常重視慎言。

比如說〈學而篇〉裡面,孔子說一個君子應該“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這個才是一個好學的君子。
其他篇章裡面也可以看到孔子提到君子“仁者,其言也訒”,也就是說這個慎言其實是一個君子、仁者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

(2)慎言不是不言

所以“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所以在該說的時候說話,才不失言,跟該說話的人說話,這個才不失人,君子不失言也不失人。

(二) 為什麼孔子非常重視言語的謹慎

整個來說,孔子非常重視言語的謹慎,為什麼呢?

1.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

子貢有一個很好的詮釋,就是“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就言語其實是表現我們個人對一個事情的看法,我們有沒有智慧對一個事情的理解,通不通透,都可以從我們的言語中表達得非常非常地清楚。

2. 我們容易犯口耳之學

我們可以想想看,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是從聽聞開始,所以在這一個聽聞之後呢,我們常常會急著跟別人分享我們所聽聞到的道理,尤其這個道理我們如果也非常地肯定信受的話,我們常常會急著分享,所以就會變成一種口耳之學,也就是聽到了就急著分享。

3. 口耳之學缺少實踐

口耳之學,就會缺少一種實踐履行的過程,所以我們說得多,說得快,最後缺少了實踐的這樣的一個重要步驟。所以,經典是經典,我們是我們,我們跟經典之間就毫無關係。
所以孔子要我們慎言。也就是說,在說話這件事情上,跟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其實是息息相關。

4. 缺少實踐的結果,導致對經典無感

對事情的看法呢,要能夠深刻,除了觀察思維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去實踐。所以說得快,說得容易,而缺少實踐,最後對於經典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可能就流於只說不做,或者連說都懶得說,跟經典就完全無感。就在生命中經典就不會跟你發生任何的關係。 好,這是第一個部分,就所謂的慎言。

(三) 先行而後言

第二個部分呢,孔子就更強調所謂要先行而後言。

1.我們剛剛提到就是慎言,所以不要說得快,不要說得急,不要說得容易。更糟糕的可能就是所謂的巧言,就是說得很好聽,可是並不去做,所以孔子講“巧言令色,鮮矣仁。

2.另外一個就是巧言亂德。所以這個說得很漂亮,這反而可能是一個實踐或者心靈學習的一個大陷阱。

3.所以我們前面也學過,子貢問君子,孔子的回答是:“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就說對於心靈提升的實踐過程中,我們要先去做,而不是先去說。

(四) 言而不行的過患

這個我們可能有這樣的一個經驗,就是說,比如說,我們耳熟能詳的孝悌、 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我們都說得朗朗上口,可是沒有去做的話 :

1. 第一個,我們剛剛提到,這個經典就不會跟我們的生命發生連結。
                                                                               
 2. 第二個,即使我們要去教導別人、關心別人,也會變成一種毫無生命力,以及說服力的說教。
 也就是說,如果在言行的次第上弄錯的話,第一個可能會傷害到自己的一個學習,第二個對別人也不會產生任何的一個幫助。

(五) 恥其言而過其行

 1.所以當我們覺察到這一點的時候,孔子也提醒我們,“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也就是說,我們為什麼要謹慎地說呢?因為我們擔心我們的行為跟不上。

2.從更深一層來講叫“恥其言而過其行”,就是對於自己的言語,能超越自己的行為,這件事情上要覺得可恥。

3.這個可恥,羞恥感,我們前面在《憲問》第一章有學習過,就是說,對於自己這種實踐或者言語不如理的時候,能夠看到,然後感到羞愧,接著才能夠有改過的機會。

3.所以我們前面在《憲問》的前幾章也學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就是說,如果我們大剌剌地說,還沒有警覺,自我感覺良好,沒有感受到在實踐上其實我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認為說得漂亮就是我對道理的通透,以及道理的入心,這個都是非常大的誤解。

4.所以我們這一章,學“君子恥其言過其行”,就是要對於“言過於行”這件事情要能夠發現,要能夠感到羞愧,那才能夠調整這樣的一種不如理的狀況。

(六) 言必能行

1.那要調整到什麼樣的狀況呢?

就是要調整到言必能行。所以孔子也說:“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第一個,就是言語要切中事理。
第二個,就“君子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就是說出來就要做到。

2.怎麼樣能夠做到這樣子言行相符呢?

(1)那還需要透過經典的學習。所以孔子教導他的兒子孔鯉,“不學詩,無以言”,讀過經典才能夠不只是在說的內容,以及說的方式才能夠如理。

(2)第二個透過經典的學習,可以涵養自己的德性,所以孔子講“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就是德性的學習能夠讓我們發而為外的言語,能夠深刻,能夠幫助到別人。

(七) 總結 

總結地來說,我們這一章所學的叫“君子恥其言過其行”。

1.在《論語》裡面,孔子對於言、行都有非常重要的提醒。

2.在言方面叫提醒慎言,可是慎言不是不言,而是“時然後言”。

3.第二個呢,在言跟行的一個次第上面,行要比言先,“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4.所以我們對於“言過於行”的這樣的一種狀態,這樣的一種相狀,我們要清楚地察覺,感到羞愧,才能夠去調整,修正。

5.這個修正是要修正到言行一致,言而能行,言而行之。

6.怎麼樣能夠達到這樣子呢?是要透過經典的學習,不管是說話的內容、說話的方式,以及德性的涵養跟提升,以及對於自己言過其行這種狀態的一種察覺以及修正,這個都要透過經典的學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