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憲問十四 第25章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白話>
孔子說:「古代的學者是為自己而學的,現代的學者是為別人而學的。」

<文義> 
1.為己:修養自己,使德業有所增進。
2.為人:欲求見知於人而取功利。

<思惟提綱>
1.為什麼「古之學者為己」?
2.為什麼「今之學者為人」?
3.省察自己的學習是「為己」還是「為人」?
4.學習最究竟的目的,到底為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 《北堂書鈔》引《新序》云:齊王問墨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何如?」墨子曰:「古之學者得一善言以附其身,今之學者得一善言務以悅人。」
2. 荀子《勸學》:「君子之學,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3. 朱熹《集注》:「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悅人,則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
4. 張伯行《困學錄》:「學者為己,需是不求人知。」
5. 夏錫疇《強學錄》:「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關打不過,則事事從人起見,自己的腳跟就不能立得紮實,欲求聖人之道,難矣。」
6.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盡大地是個自己。所以度盡眾生,只名為己。若見有己外之人可為,便非真正發菩提心者矣。」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一)文義
1. 孔子說:古代學者讀書學習是為了自己。“為己”就是為了改善自己,自己會照著行持,“欲以己行之”。現代學者讀書學習是為了他人。“為人”就是“欲見之於人”。學到本事是為了展示給別人看,想取悅於人,博取富貴名聲。
2. 齊王曾問過墨子: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何如?”墨子說:“古之學者得一善言以附其身,今之學者得一善言務以悅人。”
3. 孔子時代的“古人”就是指堯舜禹時期的學者,“今人”就是指和孔子同時代的人。一樣是求學,但是古代學者和現代學者在求學的目的和用心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引起了夫子的注意。
4. 時代發展到今天,“博取富貴為心”已經登堂入室成了很多家長和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標了。學習就是為了找個好工作,多掙錢,學習動機也越來越低劣。

(二)“為己”之學 (最終成就理想的人格--內聖外王)
1.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教育強調立志,學和習的目的是使自己最終成就理想的道德人格,內聖外王。所以,這個 “為己”之學,就是不斷的啟發自己,直至成就聖賢。
2. 學的過程就是做人和立德:從五倫入手,照經典裡講的實踐,在一點一滴中反省,父母兄弟君臣朋友,都盡到道義,下學而上達。種種術的學習都是圍繞個人的修身。在這個“為己”的前提下,學者得一善言拳拳應用於身心。
3. 所以“為己”是古代學者求學,最先具備的真心和誠意。為己之學,學多少身心就變化多少,習氣毛病、心靈人格、氣脈體質都起變化。
4. 戰國《勸學》荀子說: “君子之學,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5. 君子的學習,一定實踐於身心,一舉一動都體現他的所學。 宋朝二程程顥程頤說:“讀《論語》之前你是這般人,讀了《論語》之後你還是這般人,這就是未曾學。”

(三)“為他”之學 (不能得到生命覺醒的歡悅)
1. 學習自一開始就為取悅他人,就走上了巧言令色的歧途了。
2.《集注》上說 :“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悅人,則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
3. 為了賣弄和譁眾取寵,就“入乎耳,出乎口”,“徒能言而不能行”這樣的學習,從根本上斬斷了學問經過實踐後的心靈愉悅的體驗、和生命向內覺醒的歡樂。這就是教育和文化在傳遞的過程中失去了靈魂,學者的學習根本不能持久。

(四) 喻:“為他”之學 (為父母而學的孩子,失去學習的熱情)
1. 有個朋友說,他一個高三的兒子考上了很好的大學,接到通知的那一刻,父母高興的不得了,兒子卻冷漠的說“我對得起你們了,以後再也不要拿學習煩我了。”
2. 我們說最失敗的教育,莫過於徹底毀滅了一個孩子對於學的熱情。一個人就算是學生時期靜不下心,不想學,可他始終有機會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意識到學的重要,任何時候做出努力,生命都還存有機會。
3. 一旦一個學生,在受教育的時期,來自學校、家庭和各種世俗的壓力、以及教育過程中完全忽略個人生命內在喜悅的啟發,這就連根拔除了學習的快樂感受,把學習變成一場苦役。

(五) “為己”之學,才能真的學
1.《論語》開篇第一章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一個人的生命無論想獲得怎樣的快樂和能力都要學習,拒絕了學習就拒絕了提升和完美自己的所有的機會。
2. 如果學都不是為了自己了,人生還有什麼是我們能為自己做的呢?只有“為己”之學,才能真的學。
3. 張伯行在《困學錄》上說:“學者為己,需是不求人知。”就是說儒家的學習首先要對治的就是 “欲見知於人”的心態,一定得有“不求人知”的心態才能學。為什麼?因為有一毫求名之心,功夫就不是真實的了。
4.我們想一下:儒家學什麼?“仁義禮智”、“孝悌忠信”,這些本來就是我們要在身心實踐的,如果這都是為做給別人看,求名求利,這怎麼能是真的呢?
5.夏錫疇《強學錄》上說: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關打不過,則事事從人起見,自己的腳跟就不能立得紮實,欲求聖人之道,難矣。 ”學者求學卻 “唯恐人之不知己”就怕自己的學問不為人知,那外面的毀譽榮辱都會成為他的所累,外面一有風吹草動,他就會患得患失,外物能對他造成的傷害就大了。
6.錢遜先生說:古之學者為己,這反映了真正的道德精神,儒家的道德精神一言以敝之就是“為己”。

(六) “為己”最終是要服務於天下
 學者為己最終又是怎樣服務於天下的?
1.《筆解》上說: “為己者,謂以身率天下也。”為己而學成為君子聖賢,然後風行草偃,德潤天下。北宋大儒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共同目標。
2.但這絕不是假證德名者能夠辦到的,一定是真實的在自身建立出道德使命(立志),通過修身,然後齊家、治國、天下平,這是必然的次第。
3.如果從一開始為學就巧言令色,那麼所有的理想都是空中樓閣。張居正說: “為己者雖專於務內,而有諸中者才能行諸外,最後終會自成成物。”為人者雖心在務外,而虛譽隆者實德病,行一善、作一事生怕不為人知,就沒法專心問學。
4.要名求利,這是德之大病,其終並至於喪己。《四書辯疑》上說:為己,則務欲治己,為人,就想著治人。如果學習治己,則治人之用還在,還有機會幫助別人。可是專學治人,則治己之本斯亡,不以修己德,那為學的根就斷了。
5.“不明己德,而務新民,捨己之田而芸人之田,”這樣既耽誤了自己,也幫不了別人,這是學者為人的大患。

(七) 童蒙教育要強調“學者為己”
1.我國歷史上很多偉大的學者教育自己子孫時,都強調這一點。
2.諸葛亮就在《誡子書》中告訴兒子: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
3.《松陽講義》上說“大抵人之氣禀雖有不同,然亦差不多。只是從小便習壞了。童蒙之時,根腳既不曾正得,到得長大時,便如性成一般。既能回頭悔改,發奮自新也是費盡力氣,這就是人才所以日衰的原因,就是由童蒙之道沒有了。後世為父兄者,有弟子而不教,就不說了。有能教的,又都從利祿起見。不期子孫為大聖大賢,只願其享高官厚祿。這個念頭橫於胸中,念頭既差,功夫必不能精實。只求掩飾於外,可以悅人而已。教學如此,人才安得而不壞哉?”

(八) 為人或為己,是君子與小人的界線,是道與非道的分水嶺
所以,學者為人還是為己?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本章“為人”“為己”絕不是對個人學習目的的簡單評價,而是學者的入德之門,是每一個想此生有所建設的人,從一開始就必須揀擇出的真心誠意,是區分君子與小人的界線,是隔斷“是道”與“非道”的分水嶺。可以分辨什麼是真正的道德行為和虛偽的不恥行徑。“為人”者有可能會憑譽顯揚,但“善欲人見,不是真善。”只有踏實踐行的為己者,才能因心以會道,踏上堅實的成就之路。

(九) 結攝:夫子不愧為萬世之師
1. 做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 2500 年前夫子就敏銳地觀察到,求學之人把握不住“為己”這個內明的方向,必將給學者本身帶來的巨大傷害。
2. 2500年後我們看到,孩子們厭學了,這就是在為人而學的教育下,學習的動機一步步滑落導致的。
3.“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夫子此話情深且切,當現代教育碰了壁,回看歷史,不由感慨夫子不愧為萬世之師。
4. 藕益大師對此章的註解更為深邃說:“盡大地愛是個自己,所以度盡眾生,只名為己。”願我們都能以此共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