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2章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白話>
孔子說:“賜啊!你以為我是個博學強記的人嗎?”子貢答道:“是啊,難道不是這樣嗎?”孔子說:“不是的。我是用一個根本的道理把所學貫通起來。”
<文義>
1. 賜:子貢名。
2. 識;記也,言記之在心。
3. 與:同「歟」。疑問語助詞。
4. 一以貫之:言學雖博,皆可會通而歸於一貫。貫,串也。

<思惟提綱>
1. 孔子為什麼問子貢:「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
2. 從孔子學禮儀,如何看出他是「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3. 孔子提點子貢,強調「一以貫之」,何謂「一以貫之」?
4. 子貢善問善學嗎?從本章,您學到什麼?

<義理解釋>   9分15秒
一、引用經文
1. 《論語・述而・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2. 《周禮·春官·大宗伯》篇記載的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五種禮儀類型,統稱「五禮」
3. 《論語・雍也・27》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4. 《論語・八佾・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5. 《論語・公冶長・13》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6. 《中庸・22》:「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略)----。」
7. 《論語・里仁・1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8. 《論語・顏淵・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9. 《論語・衛靈公・24》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0. 《論語・雍也・28》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二、重點摘記
大家好!
我們今天學習《衛靈公篇》第三章,我先恭誦一遍:
<原文>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一)  子貢是個善問善學的弟子
《論語》裡面非常多師生精彩對話的篇章,其中有好幾篇都是出自孔子跟子貢的對話。子貢是言語科的學生,對於事理能夠通透的洞察,言語呢也能夠非常的到位,也是一個善問的弟子,善問善學的弟子。

(二)  本章特別之處 : 孔子主動對子貢提問
這一篇也非常的特別,孔子是主動對端木賜(子貢)提問,就說:“你是不是認為我的學問是多學而識之者與?”就是說,你是不是認為我的學問是一種博學?看起來,子貢毫不猶豫說:“對呀,不是嗎?”這個對“然”,這個對,應該是子貢的一個理解。

(三)  孔子是多學而識之者 — 默而識之,潛移於心,默化於行
1. 孔子也提過自己的學問叫“默而識之”,也就是孔子在學習的時候,是蘊含於心,牢記於心,對於學問,其實也是非常博學。
2. 孔子是以知禮聞名,我們知道禮其實有各種禮節的規範,“吉、兇、賓、軍、嘉”五禮,或者婚禮、喪禮等等,這些禮儀的規範,其實是非常的細緻,如果沒有博學強記的這樣的學習的過程,對於禮是不可能這麼熟悉的。
3. 那當然,也要潛移於心,默化於行,才能更深刻的體會禮的一個內涵。
也就是孔子在引導學生的時候也說要“博學於文,約之以禮”,所以從博學或者多學而識之的角度,子貢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孔子,並沒有理解錯誤。
4. 所以,孔子問子貢說你是不是認為我的學問是一種博學而強記的學問呢?子貢其實非常的快速的回應說:“對的。老師,我就是這樣理解。”

(四)  子貢又問“非與?” 這一問引出“一貫之道”!
1. 不過子貢還是有更深刻、深入的地方,他能夠體會到孔子老師主動提問這樣子的問題,可見對自己理解老師的這個角度,就是博學、多學而識的這個角度,孔子顯然要進一步的指導提點他。
2. 所以子貢又問“非與?”這兩個字其實非常重要,因為只有這兩個字,才能開啟孔子後面的“非也,予一以貫之。” 這個“非”,不是全然否定前面的多學而識之。

(五)  孔子的一以貫之 —「博學於文」還要「約之以禮」
1. 就像我們前面提到孔子說“博學於文”,然後還要“約之以禮”。就這個“博”跟“約”,是由“博”返“約”,也就是孔子的學問看起來非常的博學多聞,可是最後會收攝在一個很簡要核心的關鍵綱要德目上面,這個就是我們前面非常熟悉的仁、義、禮,或者仁跟禮的一個系統。   
2. 仁、禮是一內一外,“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外在的行為是依循禮,那這個禮的背後呢,禮的行為背後呢,其實有一種體貼他人的仁心。
3. 所以,孔子的一貫之道,顯然在這個地方是要提點子貢以及後學,理解孔子的學問不能停留在多而識之,多學而識之的博學而已,而是要在博學的基礎上,要更深刻的能夠體貼到孔子那種通貫生命、通貫人我、通貫天人的一貫之道。
4. 所以孔子也講這個主忠信,以忠信為主。子貢其實也體貼到這一點,“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也就說,在文章多學而識之的這個文章學問之外,子貢其實也隱約可以感受到孔子對性與天道,更深刻、抽象、幽微的性與天道,雖然少談,可是也是非常重要的。 

(六)  孔子非常重要的提點:不是停留在博學而已,要收攝在實踐的綱目上
1. 《中庸》指引我們學習的次第、層次呢,也是從博學開始,“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所以也是一個由博返約的一個過程。
2. 所以孔子在這邊就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提點,就是提升心靈的學問,不是停留在知識廣博的學問而已,總是要收攝在實踐的綱目上,實踐的關鍵上。所以孔子在“禮”之上提出一個“仁”,這個“仁”應該是這邊所謂的一貫之道。
”     
(七)  對比曾子,曾子較子貢了解孔子的一貫之道
1. 這裡呢,也覺得很可惜,就是子貢並沒有繼續的再提問:“老師,你的一貫之道是什麼?”如果跟《里仁篇》曾子跟孔子老師討論孔子的一貫之道,就可以立判高下。《里仁篇》孔子也跟曾子說:“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馬上說:“唯。”老師,我了解,我了解老師的一貫之道。所以孔子離開之後,門人問曾子,夫子的一貫之道是什麼?曾子就可以替代夫子回答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 我們說夫子的一貫之道是在禮之上提出一個“仁”。仁的實踐,就不外乎忠跟恕,就是盡己之忠,以及推己及人之恕,在自己做事的時候,對自己的要求,對自己希望能夠達到的一個目標層次是以忠為主;對待他人、對待外境,就是以恕道為根本,這個恕道又包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及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3. 顯然曾子作為傳孔子心法的弟子,對於孔子的一貫之道,或就從實踐的角度,因為講仁,其實比較抽象的,孔子也說“仁者愛人”,可是怎麼去愛呢?曾子就開出了兩個實踐的大綱領,就是忠恕之道。
4. 可見,曾子跟子貢,對於孔子心法的理解領悟啊,還是有不同的。

(八)  結攝
不過,我們在這章裡面,可以看到孔子的善教,可以看到子貢在學習上比較耽著在知識學問的廣博上面。所以,透過主動的提問跟問答之間,就引領子貢要在學問知識的廣博基礎上,再進一步地約之以禮,甚至體貼那個仁義之心,那個仁心。

好,這個是有關一貫之道這一章,這一章其實是《論語》裡面非常重要而精彩的篇章,我們就簡單解析到這邊。

(注:文字部分為講師手稿,與音頻稍有出入。)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1章-3

1-3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白話>
1-3子路很不高興地來見孔子,說道:“君子也有窮得毫無辦法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在困頓、困厄的時候,能夠固守原則;可是小人呢?在困頓的時候,就失去原則,無所不用其極。

<文義> 

1. 慍: 怒,不高興。

2. 固窮:固守窮困,安守窮困。

3. 濫: 失去原則,無所不用其極。

<思惟提綱>

1.子路如何深刻跟孔子老師提問 ?

2.孔子回答子路「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是要引導弟子什麼內涵?

3. 孔子一生面對諸多困頓時,怎麼樣思考超越困境呢?

4. 學了這章,我們如何用學習、正確的心面對困窘?

<義理解釋>衛靈公篇-第1章(3)

<重點摘要>

(原文)
1-1.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

1-2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1-3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一) 子路的提問是一個大哉問

1. 我們可以想像子路看到也親身遭遇到這樣的困境,他內心是不解,不能理解為什麼我們這一群正人君子,至少非常良善的正人君子,為什麼要遭遇到這樣的困厄。

2.另外,我覺得更深一層就是,子路其實非常心疼老師,非常非常的心疼孔子老師,年紀不小,帶著一群弟子在各國之間周遊,希望覓得明君實踐仁政王道,也深信只要給孔子老師機會,一定會對當時的百姓的福利、國家的長治久安
作出重要貢獻,可是卻苦無機會,甚至在鄭國的時候被譏為喪家之犬。

3.我們可以想想看,這樣的一個困境,子路的一個生氣,應該是很容易理解。
就好像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尤其是我們覺得我們自己並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就是在為人處事上面,與人互動上面都如理而行,可是卻遭遇到莫大的困難,我們內心也是會憤憤不平。

4.所以子路的一個提問雖然是針對哀公六年、西元前 489年,孔子跟弟子在陳蔡絕糧這個困境的提問,可是也是為我們所有人的困境而提問。所以這個問是一 個大哉問,非常非常深刻的提問。

(二)孔子的回答“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深具智慧: 

1. 孔子的回答叫“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孔子就順著子路的一個提問“君子亦有窮乎?”就把君子跟小人在面對困境的差別,說的非常非常的明白。

2. 就是君子在困頓、困厄的時候,能夠固守原則、固窮 --固守原則;可是小人呢?在困頓的時候就濫,濫就是失去原則,無所不用其極。

3. 君子跟小人的區別:

 這一段話第一層意思就是君子跟小人的區別,不是有沒有面對困境,困境是君子跟小人都會面對的。君子跟小人的差別,是在面對困境怎麼樣回應的那個方式。固守原則的是君子;無所不用其極、失去原則的是小人。這是第一層意思。

(三) 面對困頓是我們生命共同的課題

1.我覺得孔子的回答真的是讓我們引發我們非常多的省思。

2.所要面對的困境

我們說過困頓的面對,孔子一生其實非常非常的多,比如說 :
(1) 理想無法實現
我們剛剛提到這個仁政王道不能實踐,不能實現,在當代不能實現,這個應該是孔子一生非常大的挫敗。當然包括在魯國當到大司寇,政治理想卻無有落實,這個也是一種困境。這個困境,孔子的總結叫道之不行,就是理想無法實現。
因為理想的實現除了主觀條件的具足,實踐理想者主觀條件的具足之外,還要有客觀條件的配合,在孔子的時代,客觀條件是不具足的。

(2) 聰明才智、富貴、健康,求不得
另外一個比如說聰明才智啊、富貴啊,等等,這些也不是我們能夠追求就有的,所以也常常會形成一種困頓。比如說追求財富,可是越來越窮困;追求長壽,可是卻生重病,注意健康可是卻生重病,這也是一種困頓。

(3)弟子染重病,見不得

另外一個在《論語》裡面很明顯的事蹟,就是冉伯牛生了重病,孔子的慨嘆“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冉伯牛是德行科的學生,一個德行具足的學生卻染了重病,連孔子老師去探望他的時候,也只能在窗外看著或者伸著手安慰他,沒有辦法到室內,可見冉伯牛的重病應該深具傳染性,是生了一個非常嚴重的疾病。

3.所以即使是一個有德者,不管是孔子或者他的弟子,都會面臨生命的一個重大的困頓,面對生命的重大困頓是我們共同的生命問題。

(四) 儒家如何思考困境?如何超越困境?

儒家怎麼樣去思考這個問題?怎麼樣超越這個困境呢?

1.第一個,困境是自己不能夠決定的。

(1)意思就是說,我們在生命當中有可以自主決定,有不能自主決定的,生命的困頓,是我們沒有辦法自主決定的。

(2)既然不能自主決定,所以面對的時候就是如實面對,不要帶有慍怒,像子路這樣生氣,憤憤不平,這是不必要的,當然不容易做到。它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它是不能做主的。

(3)就像我們生長在什麼樣家庭,我們面對什麼樣的同事,我們生長在什麼樣的時代,我們的智商多高,這個都不是我們能夠透過努力去決定的事情。

(4)也就是說,學習的重點是要放在我學習之後能夠改變的事情,而不是即使我學習也無法改變的事實。像困難,外在的這些困難,這些困頓的來臨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不能自己決定的,這是第一個。

2.第二個,就是學習的目標是生命的提升,不是外在的飛黃騰達。

(1)既然不期待飛黃騰達,當我們沒有飛黃騰達、非常順遂的外境,而是一個非常困頓或非常困窘的生活處境,我們就不會覺得挫折了,至少不會覺得那麼挫折。

(2)也就是說,我不用外在的飛黃騰達,或者外在的尊貴、富貴來決定自己學習的成敗,因為學習的重點不在這裡,學習的成效也不在這裡展現。

(3)這個在荀子的《宥坐篇》就有這樣的話,荀子就記載說孔子跟子路說: “君子之學,非為通” ,所以 “ 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也就是說,君子的學習啊,不是為了飛黃騰達,所以面對困窘的時候,內心不會感到挫折,這是另外第二層。

3.第三個,就是面對困窘怎麼辦呢?

(1)面對困窘正是學習的關鍵時刻。

就是孔子的回答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從面對困窘的回應方式來區別君子跟小人,也就是說,要成為君子或者墮落為小人,這個時候是關鍵的時刻。

(2)所以當我們體驗到這一點的時候,反而會非常高興困窘的到來,挫敗的來臨,因為這個時候正好是鍛煉心力,成為君子或者靠近君子或者跨向君子的一個最佳時機。

(五)總結 

 1.所以,當我們用一個學習、正確的心去面對困窘的時候,
  第一個,困窘與否不是學習的目標;
  第二個,困窘與否不是學習能夠決定;
  第三個,面對困窘正是學習的最佳時機,或者學習提升的最佳時機。

2.如果我們可以從這幾個點去思考的話,那面對困難我們就有一份非常正確的心態,也有非常強大的心力,去克服眼前的困難。

3.所以,孔子在面對困難的時候,那種固窮的堅決,以及固窮的樂觀,我覺得我們學習這章可以再去深刻體會。

4. 因為困難的來臨,總是令我們猝不及防,說來就來,可是在困難的時刻,正是我們學習的最佳時機。走過困難,這些困難 --克服困難的種種過程,也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黃金記憶。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1章-2

1-2.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白話〉
衛靈公問孔子布陣作戰的方法。孔子答道:「祭祀禮儀的事,是曾經聽說過;至於用兵作戰的事,卻沒有學過。」第二天,便離開了衛國。到陳國時,斷絕了糧食,隨行的弟子餓得病倒,都站不起來。
〈文義〉
1.據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孔子離開衛國以後,曾經經過曹國、宋國、鄭國,然後才到陳國。在陳國絕糧的事,史記世家記於魯哀公六年,江永鄉黨圖考則以為當在魯哀公四年。與離開衛國的事相隔數年,自然應當分為兩章。但在此朱注合為一章。
2. 從音縱,隨行的學生。
3. 興,起來;莫能興,因飢餓而病倒不能爬起來。
〈思維提綱〉
1.夫子周遊列國,既然首選是衛,且衛靈公也頗為善待,但夫子還是毅然 決然地離衛而去,您覺得夫子的心境如何?
2.夫子師弟在陳絕糧,能想像當時他們師徒的困境(從者病,莫能興)嗎?
3.如果您是當時弟子之一,您會有何作為、表現?
〈義理解說〉
一、重點摘記
(一) 恭誦原文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 “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二) 關於陳蔡絕糧
1. 這一章非常的精彩,也非常的重要,這一章的背景是陳蔡絕糧,陳蔡絕糧據《史記》的記載,應該發生在哀公六年、西元前 489年,即孔子 63歲的時候。孔子 55歲到68歲周遊列國,所以是發生在周遊列國比較後期。

2. 孔子在陳蔡附近,楚昭王想迎禮孔子,迎接孔子到楚國去。陳蔡這兩個小國擔心孔子到了楚國之後獻策楚國,讓楚國更加的強大,對自己造成威脅,所以就出兵圍攻,不讓楚國迎接孔子。所以孔子就在這一場陳蔡跟楚國的軍事衝突上被困在戰場上,也就是七日絕糧,就是一粒米都吃不到,情況非常的淒慘。
3. 這樣慘狀呢,《論語》用六個字來形容,就是 “ 從者病 ”。這個 “ 從者 ” 應該就是孔子身邊的弟子都生病了,病到什麼程度呢?“莫能興 ”,“ 興 ” 就是起來,就是都臥床了,爬不起來,可見要麼就是又餓又冷,要麼就是生病,然後全身癱軟無力。這個應該是孔子在周遊列國裡面遭遇到最大的困厄之一。
4. 這時候孔子的弟子裡面最直率的,也是最尊敬孔子老師的弟子子路慍見,這個 “慍”是不高興。子路就內心憤憤不平,當然也就表露於外,表現出不高興的臉色,帶著怒氣來跟孔子請益。
5. 慍見曰: “ 君子亦有窮乎? ” 這個 “窮”就是困窘,窮困、困窘。子路問: “像我們這樣一群努力在心靈提升上面學習的這樣的一群君子,而且我們都是走大路,不走捷徑,不做虧心事,這樣的一行具才德、行不由徑的君子,為什麼也有這麼困窘的處境,也會遭遇到這麼大的困頓呢?
(請聽下回分解)
二、補充資料
椎心刺骨的一問,令現在的學習者聽了都不勝唏噓”天理何在?”您會如何回應?偉大的心靈導師又如何回答弟子(明日待續)。今天先試著體驗陳蔡困厄 16’20”~27’23” 、33’50”~4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DwVc5s_vew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1章-1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白話>
衛靈公問有關作戰佈陣的事。孔子回答說:「祭祀的事情,我曾聽過學過,有關作戰佈陣的事情,則沒學過。」第二天便離開了衛國。

<文義> 
1. 陳:同陣,唸「陣」,作戰佈陣。問陣就是問怎麼樣用兵作戰。
2. 俎豆之事:指有關祭祀的事情。俎豆,祭祀用的祭器。
3. 嘗聞之:曾聽說過,謙虛的表示有學過。
4. 軍旅之事:有關作戰佈陣的事情。

<思惟提綱>
1.衛國不是最大的國家,為何孔子周遊列國,第一個到的國家是衛國?
2.衛靈公向孔子請益國政,問的是「陣」軍事兵法,為何?
3.孔子如何回應衛靈公的請益?孔子真的不懂「陣」嗎?
4.孔子不想談軍事兵法,那孔子想談的是什麼?為何?
5.孔子最後做了決定「明日遂行」,隔天就離開衛國,為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的經文
1.《尚書》:「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2.《論語.顏淵.7》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3. 《論語.顏淵.11》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二、 重點摘記
大家好!我們今天開始學習〈衛靈公篇〉,〈衛靈公篇〉跟前面的〈憲問篇〉都是《論語》裡面超過四十章的長篇,我們該非常肯定自己把〈憲問篇〉這樣踏實地學過來,接下來我們進入〈衛靈公篇〉。好,第一章,我先恭誦一遍:
(原文)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一) 本章的歷史背景
1.這一章是主要記載孔子跟衛靈公的一段對話,以及這段對話之後孔子離開衛國的這樣一個決定。
2.孔子在衛國前後十年,我們知道孔子在西元前497年,也就是孔子55歲的時候,離開祖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十三年的一個階段。
3.衛國是孔子周遊列國的第一個國家
孔子周遊列國第一個前往的國家就是衛國,大家可能會有疑惑,就是說:孔子周遊列國主要的目的當然是要實踐仁政王道,希望尋得明君,能夠欣賞理解孔子仁政王道的思想,進而重用孔子,讓孔子有實踐仁政王道的機會。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孔子應該去一個強大的國家,比如說在魯國的東邊的齊國,可是孔子周遊列國第一站卻是選擇了一個比較小的衛國。
4. 為何選擇衛國?
大致上應該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衛國跟魯國都是姬姓,就是周王朝,周公姬旦,也就是說他們都是周朝的宗室,同宗,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孔子的幾個弟子,重要的弟子是衛國人,包括子貢,包括子夏。
第三個,在衛國的朝廷裡面有幾位孔子熟悉的賢能大夫,包括蘧伯玉,孔子稱他為君子;包括史魚,就是非常正直的,直諫的這個史魚。
也就是因為這樣種種的條件跟原因,可能促成孔子在離開魯國之後,第一個周遊列國的國家,到達的國家就是衛國。
5. 衛靈公看重孔子但是沒有重用
衛靈公也非常看重孔子,給了孔子相當好的待遇,據《史書》上的記載有六萬擔,這樣的待遇足夠孔子跟弟子在衛國生活基本的一個開銷。可是呢只是看重,並沒有重用,所以衛靈公在孔子在衛國十年之間,並沒有重用孔子。
6. 衛靈公不實踐仁政,不是明君
衛靈公這個國君在位四十二年,當然也有一些作為,不過,他的夫人南子淫亂后宮,彌子瑕這個佞臣,也是讓朝政混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衛靈公基本上看來不是一個仁德王道可以實踐的明君,可以實踐仁政王道的明君。

(二)注釋與白話
好,我們看一下這一段對話。
1.衛靈公問陳於孔子,這裡的“陳”要念“陣”,就是我們今天講“車陣”的那個“陣”,這個“陣”是兵陣,就是軍陣行列之法,就是問怎麼樣用兵。
2.我們知道,不管是春秋的爭霸,或者戰國的一統天下,最需要的就是強大的武力,非常強大的武力,所以兵學家,軍事學家,在春秋戰國的歷史舞台上其實是被看重的主角。也就是說國家為了富國強兵呢,對於軍事家、兵學家其實是非常看重的,比如說我們很熟悉的《孫子兵法》,孫武。
3.所以衛靈公跟孔子請益國政的時候,第一個談的確是軍事兵法。孔子的回答非常地巧妙,孔子說:“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軍旅之事,未嘗聞也,“未嘗聞也”,就是我沒有聽說過;沒有聽說過,就是我沒有學過;沒有學過,就是我不熟悉。
4.孔子真的不熟悉軍事嗎?應該不是的,孔子在魯國當過大司寇,也參與過非常重要的盟會,雖然沒有孔子帶兵打仗的這個記錄,可是古人學“禮、樂、射、禦、書、數”,就是知識學問跟這個騎馬射箭,文武要皆修,所以孔子對於軍事應該是理解的。孔子這邊說:“軍旅之事,未嘗聞也。”我想是一個婉轉的婉拒之詞,就是不想跟衛靈公,或者不願意跟衛靈公談軍事這方面的事情。

(三) 孔子不想談陣,想談俎豆之事—祭祀禮樂的事
1.孔子想談的是什麼呢?想談的是“俎豆之事”。
2.這個俎主要是砧板,豆是一個裝東西的一種禮器,祭祀用的禮器,所以俎跟豆其實就是禮儀、祭祀。就是有關於禮、有關於祭祀的這樣的事情,孔子是非常熟悉的。
3.我們知道孔子是以知禮聞名,孔子的弟子子遊也是如此。《尚書》裡面記載說:“國之大事,唯祀與戎。”所以孔子更看重祭祀禮儀的事情,而不那麼看重軍旅之事。
4.這個可以在“子貢問孔子為政”的那一章可以看得到,子貢問孔子為政,孔子就談了三個叫“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非常的善巧,說那不得已要去之,孔子說第一個就要去兵。
5.也就是說,軍事確實是國家的大政之一,可是他不是最根本的大政,最根本的大政是百姓的安樂--足食;更根本的是百姓對政府的一種信任,軍民之間的一種互相的信任跟依賴,所以民無信不立,這個“信”在執政的過程中,絕對是不能一刻或棄的,絕對不能把它拿掉的。
6.這樣的對話看起來是沒有對焦,也就是說衛靈公希望跟孔子請益軍事兵陣的事情,富國強兵之事,可是孔子想跟衛靈公談的卻是祭祀禮樂的事情。

(四) 孔子洞見問題所在—「僭越」,所以想談“俎豆之事”。
1.這樣的對話,大家會不會覺得,哎!孔子是不是為什麼不針對衛靈公的問題去回答呢?如果我們看看衛靈公主政42年之後的衛國國政的發展,或許就可以看到孔子這樣回答的深刻用意。
2.衛靈公有一個兒子叫蒯聵,他對南子穢亂後宮、干預國政非常的不滿,後來因為要討伐南子失敗,這個衛靈公的兒子,就是原來的太子蒯聵就出奔他國,等於是被動的被流放,離開了衛國,到了其他國家去。所以衛靈公主政42年之後,繼任的國君是衛靈公的孫子,就是後來的衛出公輒。衛出公輒在位12年之後,他的父親蒯聵回國趕走衛出公輒,然後自己即位衛國的國君,就是後來的衛後莊公。在位三年之後衛出公輒又把他的父親,就是蒯聵衛後莊公拉下來,又再繼任衛國的國君。
3.我們都知道孔子的洞見認為整個春秋時候,政治的根本問題是在僭越,所以子路提了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就是說如果衛出公要重用老師的話,老師第一個推出的政策是什麼?孔子很明確的回答就是正名,必也正名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
4.衛國也是如此,就是孔子的魯國是君不君、臣不臣,就是君臣之間的一種僭越,由執政的大夫主掌國政。衛國是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父不父、子不子。也就是親情倫理之間發生了大問題,所以衛靈公死後,蒯聵跟衛出公輒,也就是衛後莊公跟衛出公輒這對父子就互相的攻伐,造成國家的動盪不安,就是衛國的情勢也就急轉直下。

(五) 「俎豆之事」,是對衛國根本的幫助,是衛國長治久安之道。
1.所以衛靈公跟孔子請教軍事的問題,孔子回答卻是一個祭祀禮樂的一個問題,也就是說,孔子看到了衛國國政的根本問題,希望提供衛國這樣的一些想法、看法以及做法,能夠對衛國這個國家有一些更根本的幫助,能夠對這個國家能夠長治久安提供他的一個貢獻。
2.可是衛靈公看起來並不理解孔子這樣的一個深刻的用心,所以,在這段對話裡面,衛靈公並沒有繼續的追問。也就是這個問答衛靈公提問,孔子婉拒。衛靈公並沒有進一步的請益孔子,說為什麼?俎豆之事怎麼樣用在治國?或者禮樂怎麼樣用在治國?
3.那這個是非常非常可惜的。

(六) “明日遂行”是孔子果斷的決定
1.孔子在衛國這個時候已經待了七個月左右了,看起來在衛國是沒有一個很好的一個機會,加上衛國的國君在治國上面其實是本末不分,主從不別的。那麼剛剛提到就是軍事確實也是國家大政,可是它不是國家的根本,在衛國更是如此。所以對衛靈公治國無方,然後請益又不能把握重點,我想孔子應該是感到失望的。
2.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整個最根本的用心,其實為了實踐仁政王道,而不是要結交朋友,當然不是享受退休生活。
3.所以在衛國既然沒有好的機會,孔子就毅然決然的就離開了,所以“明日遂行”,這個其實是非常非常果斷的一個決定,這是孔子第一次離開衛國。

(七) 十多年後,孔子再到衛國,給的國策如出一轍
1.其實孔子後來輾轉還是又有回到衛國,在衛國進出三次,前後總共十年,在最後一次離開衛國的時候,是在西元前484年。
2.《左傳》魯哀公11年就記載,就是衛國的大夫孔文子要攻打衛國的太叔,跟孔子請教,孔子的回答也是“甲兵之事,未之聞也,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矣”。這回答的這個方式跟497年的回答是如出一轍,完全是同樣的回答,就是軍事的方面孔某沒有學過,也不熟悉,沒有辦法提供建議,可是呢,有關祭祀禮樂,我倒是略知一二,或許我們可以相互的商議討論。
3.這個孔文子離開之後呢,孔子一樣命駕而行,就是告訴弟子準備車架,後來就返回魯國。最後五年就待在魯國跟學生編訂五經,然後終老於魯國。

(八) 總攝
1.孔子推行仁政的宗旨,始終如一
孔子這樣的一個想法,在周遊列國13年,從來沒有改變過,在衛國對衛國的整個國政問題也是如一而終,從一而終的一致的一個看法。
2.孔子洞察問題的根本,提出治本之道
所以在這一章裡我們可以看到,就是說孔子這位聖者對於問題的見解,其實往往超越一般人,他能夠看到事情的根本,從根本去解決這個問題。這個解決眼前可能沒有辦法及時發生效應,可是對於整個問題的根本解決,其實是真正有效的辦法。可是我們世間凡夫著眼,常常就沒有辦法把事情看得這麼樣的透徹,這個是非常可惜的。
3.仁政無法推行,是孔子離開的考量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看起來好像有一點不近人情,對於衛國的國君這麼樣的禮遇他,雖然沒有重用,可是離開呢,是毅然決然。也就是說,這些聖者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會把做事情的根本目的想的非常清楚,孔子是為了實踐仁政王道來到衛國,不是為了報答人情、結交朋友,所以人情世故的問題,就不是孔子待在衛國或離開衛國最重要的考慮。

好,這章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看事情的智慧以及決斷的一個抉擇,這些我們也可以拿來做為我們立身處世的一個參考。我們第一章就先學到這邊。

論語 憲問十四 複習

20200821 憲問第十四 
第44章~47章各讀誦5遍、串讀5遍 8'12"
整篇串讀1遍 8'20:

壹、〈讀誦 〉魏琳蓁老師領讀 / 16 ’33 ” 
1.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2.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3. 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4.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5.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6. 南宮适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7.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8.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9. 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 行人子羽脩飾之,
 東里子產潤色之。」
10.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西。 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人也,奪伯 氏駢邑三百,飯疏食, 沒齒,無怨言。」
11.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12. 子曰:「孟公綽,爲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爲滕、薛大夫。」
13.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 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為成人矣!」
13.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14.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15. 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16.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
「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17.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
吾其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18.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19. 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 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20.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21. 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22.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23.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24.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25. 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
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26.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27.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28.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29.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30.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31.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32.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33.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恓恓者與?無乃為佞乎?」
 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34.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36.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37.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38. 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39. 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
其次辟言。」
  40. 子曰:「作者七人矣。」
  41.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42.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者而過孔氏之門者,
   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 43. 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 44.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45. 子路問君子。子曰:「脩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百姓。脩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 46.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 47. 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
:「何為其莫知子也?不怨天,不尤,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貳、復聽憲問第十四 第47章義理講解

〈義理解說〉

思惟:【此章表明孔子特別注重教育年輕人要注重禮制,長幼有序是儒家的道德規範之一。孔子從闕黨童子的言行舉止上判斷出他不是一個追求上進的人,而是一個急於求成的人。因為真正追求上進的人,會注重自己的德行修養,表現在外就是待人謙遜,處事恭敬,行為舉止都在規矩法度之中。】

論語 憲問十四 第47章-2

47-1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
47-2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論語•憲問•45-2》
<白話>
47-1闕裡有個童子,奉命給孔子傳話。有人問孔子:“這是個求上進的孩子嗎?”
47-2孔子說:“我看見他和長者一同坐在成人的位子上,又看見他和長輩並行。他不是個求上進的人,只是個急於求成的人。”
<文義>
1. 居於位:與長者同坐。按禮:應隅坐(坐在一邊),不宜同坐。但童子隅坐無位,成人才有位。
2. 與先生並行:先生,長輩。按禮:應隨行,不宜並行。
3. 速成:急於求成。

4. <思惟提綱>
1.孔子如何判斷童子是非求益者?
2.對比述而篇中的互鄉童子和本章的闕黨童子,有何不同?
3.檢查我們自己的心態,是否犯了原壤或闕黨童子的毛病,又該如何精進改善自己使成為學習的器?
4.附錄中,思考對本章(居於位)(見其與先生並行)的另一種解釋,你有什麼想法呢?
<義理解釋>   11分25秒
一、 引用的經文
1. 《論語・述而・29》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2. 《張居正・四書直解》:「聖門之教,雖以敏求為先,亦以躐等為戒。」
3. 《陸隴其・松陽講義》:「大抵人之脾氣禀賦雖有不同,然亦差不多。只是從小便習壞了。童蒙之時,根腳既不曾正得,等到得長大時,便如性成一般。既能回頭悔改,發奮自新也是費盡力氣。」「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一) 孔子如何判斷童子是非求益者?
1.“居於位、與先生並行”這是生活中一件極小的事情,對於這些細節,其他人並不在意,孔子卻據此判斷,認為童子不能在最基本的禮這方面求得進步,必然也很難在尊師重道等方面有所發展,是非求益者。
2. 為什麼孔子可以做出這樣判斷呢?因為孔子知人懂禮,他是最懂禮的人了,不僅對違禮之事的細微外相處處了解,更知道違禮之人的內心行相是什麼。
3. 闕黨童子聰明能幹,也很想快速學成,但他“居於位、與先生並行”就是不知讓,做學生的在學的當下就絲毫無謙讓恭敬之心。不謙遜,不恭敬,就不能學到真實的學問。因為學問必須用誠敬之心來求,並且從細小的規矩處入手。
4. 一個人有心向學應該從每一個細微之處來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好一個學的器。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是不會有太大出息的,因為學是一生的事。印光大師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5. 一個有智慧的老師觀察學生是否能真正受教,從哪個地方觀察?就是從他的行為舉止細節中看他有沒有誠敬之心,傲慢無禮就不能尊師,不能尊師就不能重道,不重道又怎麼能學道呢?
6.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就是做人,做人得學禮,不學禮就無以立。不同的時代禮的規範雖然不一樣,但核心一樣就是一個“敬”字。

(二) 對比述而篇中的互鄉童子
1. 〈述而篇〉講過一位互鄉的童子,互鄉民風不好,傲慢粗野,不好講話溝通。可是那個地方的童子來拜見孔子,孔子就接見他,弟子們都很困惑,孔子說:“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教誨之道是如果學生想學,能夠進,那老師就幫助他鼓勵他求學。如果他退了,老師也無可奈何。孔子接著說:“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人家能夠虛下心來,把自己修治的很整齊、自潔而來,這就是誠心誠意來求學,就該好好教他。
2. 對比一下這一章闕黨童子,他生活在闕黨,有良好的社會環境、詩禮之鄉,而且他能替黨人傳命,也聰慧伶俐,按道理他可以在這替賓主傳話的優越學習條件之中,各方面都能收穫頗多、從中受益。但實際情況卻因為沒有恭敬虔誠之心反倒成為了“非求益者”。
3. 這就是警醒我們:教孩子首先教什麼?作為弟子,如果沒有敬字存心,即便在老師聖者的身邊,也未必能開啟無盡寶藏,讓自己的生命得到綻放。這是十分可惜的呀!

(三) 聰明早發是好事,更要打下好學的基礎,下學而上達
1. 聰明早發本是好事,可因為聰明就不能虛心向學,就成了壞事。《世說新語》有一個故事,有一個年輕人口才很好很聰明,很會談,談老子莊子易經,談完之後大人就很稱讚他“你真是像顏淵一樣啊”,結果這個孩子說:“在座的也沒有孔子,怎麼知道我就是顏淵呢?”他就這樣對別人說話。他口才很好,看上去很優秀,所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2. 南懷瑾老先生說:“從歷史上研究,全部的二十五史,其中凡是少年得志的人,到了中年或晚年,都'其末之難矣'。最後成就的的很少很少。” 所以年輕人,一定要打好學的基礎,先學會虛心受教。
3. 張居正說:「聖門之教,雖以敏求為先,亦以躐(ㄌㄧㄝˋ ,踐踏,超越)等為戒。如果為求速度就踐踏規矩,則欲速而不達;循序,則日益而不知,按照修學的次第,一點點不知不覺就在前進,所以夫子也說自己是下學而上達,為此故而耳。學者,宜知所從事焉。應該知道自己也得這麼學,下學上達。」

(四) 現代社會急功近利,再聰明也走不遠
現代社會到處瀰漫著急功近利的心態,年輕人求急進,父母、師長也拔苗助長。讓孩子學多種多樣的才藝,一有機會顯示,大人孩子都洋洋自得。這樣不學才藝還好,學了一點才藝反濟其惡,眼睛長到頭頂上,都以為自己了不起了。一個人不能真正虛下心來,再聰明也走不長遠。

(五) 應以曾參為表率,若無敬畏之心,如闕黨童子,難成大器
1.傳承孔門心法的曾子,孔子說他是參也魯,他不是特別聰慧的人,可是他聽到老師講“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他的反應是馬上站起來避開席子,說我不聰慧,老師,怎麼樣才能知道呢?想想看如果我是老師,提個問題,有學生如此表現簡直是個寶貝,自己會什麼都想教給他。這就是孩子心裡有敬,最後曾子傳承孔門心法,被譽為宗聖。

2.闕黨童子看似機靈,但是兩個細節“居於位、與先生並行”都反應出他心無敬畏,這就是沒有做好學習的基本修養,長大後也難成大器。因為一切致知力行的功夫都是靠敬字做成的。
3.少年最急切的願望,自然是早些成為大人,但是往往只在外表上裝模作樣,忽略成人是需要藉由遵守禮儀規範,循序漸進,“居於位、與先生並行”就是太著急了,急就不能腳踏實地,清醒明覺地活在當下。
4.我們雖不是童子,但少有所得的時候,躍躍欲試的心態就是童子之心。欲速則不達。

(六) 童蒙之教很重要,期待孩子成聖成賢,打好受教的基礎
1. 《松陽講義》上說:“大抵人之脾氣禀賦雖有不同,然亦差不多。只是從小便習壞了。童蒙之時,根腳既不曾正得,等到得長大時,便如性成一般。既能回頭悔改,發奮自新也是費盡力氣。(小時候不學禮不學敬,長大了就形成了習慣,現在我們看孩子到了十三四就說不得了,這都是小時沒養成講禮講敬的好習慣,也就是受教育的基礎沒培養好)此是人才所以日衰,這就是培養不出人才的原因,皆由童蒙之道失矣!都是童蒙之教沒教好。
2. 後世為父兄者,有弟子而不教,固無論矣。作為父親兄長的,你有孩子弟弟,你不教,這就算了,既有能教者,又都從利祿起見。束髮受書,便以利祿誘之,有能教的人,有都從利祿上來教,不期其為大聖大賢,不期待自己孩子成為聖賢而只是願其享高官厚祿。這個念頭橫於胸中,念頭既差,功夫必不能精實。只求掩飾於外,可以悅人而已。當我們的志向都只變成就是希望高官厚祿,財色名利,念頭就差了,志向就差了,我們做的努力肯定也對不了,就會只求掩飾於外,可以悅人而已。教學如此,人才安得而不壞哉?”這人教育都這樣,怎麼會不把孩子教壞?
3.那麼,年輕人應該怎樣對待前輩?應該如何學習才能成材?家長又如何抵擋社會功利忘本的潮流,教會孩子人倫道德和禮節?這是現在家長需要思考的問題。現在守禮有敬的小孩不多了,很多小朋友雖然也背《弟子規》《三字經》,好像什麼都會,但心裡真的有內涵行相嗎?不一定,就像許多人空有表面的禮貌形式,卻不懂禮的內涵。
4.所以做人要打好基礎,灑掃應對,這都是基本禮節,長幼有序、敬老尊賢這是人倫傳統,做好了這些就打好了學的基礎。如果這些都做不到,長大又怎麼會有道德修養?

(七) 總結 
1.禮之於人大矣,老者無禮則足以為人害,原壤者是也;上一章講出來的,原壤,賊害了德行,這就是為人害,
2.少者無禮,則足以自害,闕黨童子是也。闕黨童子少不守訓悌之禮,變成了非求益者,不能真正的獲益,這就是自害,夷俟原壤違禮在前,闕黨童子失禮在後。這爺倆,一前一後,共同結束了憲問篇。
3.孔子能夠在初次見到這個童子的短暫的相處過程中,看出這個孩子的性格特徵,可謂明察秋毫,這表現出孔子從細微處識人的獨特眼光和深厚功力。
4.本章夫子告訴我們“如何教孩子、如何認識孩子”。“認識孩子”要放在一個日常的環境下,而這個“日常環境”在中國古代就是用“禮”來觀察,現在家長都不是很清晰了。但孩子是否守禮有敬,這是一個孩子可以受教的基本品性,沒有這個“品性”,就不是器、也難以成才。“因材施教”更沒法談起了。


附錄:
當然,也有註解對本章有不一樣的理解,認為居位,即是欲立,並行,即是欲達。認為欲立欲達是童子之所難能可貴的,所以說童子不是僅求益者,而是欲快速成就的人,這是更難能可貴。張居正說:“使此童子將命,就是以抑而教之。使之使令之役,就是讓他觀少長之序,習揖遜之容,就是為了折其少年英銳之氣,而令其日就於規矩法度之中。”藕益大師也說是夫子是害怕童子離下學而求上達。故令他將命,使之依乎中庸之道,回到當下來,在生活小節處練習操履。
無論是哪一種理解,只要我們心懷恭敬,都會有所收穫。
(注:文字部分為講師手稿,與音頻稍有出入。)

論語 憲問十四 第47章-1

47-1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
47-2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白話>
47-1. 闕黨的一個童子為黨人傳信。有人就問孔子:「這個孩子是不是一個有心求上進的人?」
47-2.孔子說:「我看他坐在長者的位子上,又見他與長輩並肩而行。可見他並不是有心求上進,只是想快速成為大人呀。」


<文義>  (就 47-1 原文)
1. 闕黨:闕黨即闕里,地名,孔子所居,在今山東省曲阜縣城中。
2. 童子: 未冠者之稱,按古二十父加冠為成人。
3. 將命: 兩種說法,一者傳達命令給孔子,一者幫孔子傳達命令。
4. 或問之:有個人問孔子。
5. 益者與:求上進的人嗎。

<思惟提綱>
1. 闕黨童子有何表現, 讓人向孔子提問說:「益者與」?
2. 一般平常人是如何界定及觀察一個年輕人?
3. 孔子為何說這位童子「非求益者」呢?

<義理解釋>   6’03”
一、 引用的經文
1.《荀子•儒效》:“仲尼居於闕黨”。
2.《釋名•釋長幼》:“十五曰童”
3.《論語•子罕•22》: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4.《禮記•王制》: 「父之齒隨行,兄之齒雁行。」
5.《禮記•內則》: 「凡父母在,子雖老不坐。」
6.《禮記•王制》:「父之齒隨行,兄之齒雁行。」
7.《弟子規》:「入則孝,出則弟。」

<重點摘要>
(原文)
【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一)原文解釋
按照背誦進度,這章分兩天學習,今天背誦第一句:【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闕黨的一個童子為黨人傳信。有人看到這位童子聰明能幹,就問孔子,這個孩子是不是一個志於求益之人?孔子沒有直接回答他的提問,而是舉其所目睹的兩件事,“居於位”和“與先生並行”,作出了否定的回答,認為他非有志於求益,只是盼望快成為一個大人。

(二)文義解釋
1.古時候,五百家為黨,闕黨就是這個黨名叫“闕”。
2.《荀子•儒效》說“仲尼居於闕黨”。有人說闕黨就是孔子故里。
3.《釋名•釋長幼》上說“十五曰童”,“童子”是指十五歲以下的人。
4.“將命”就是傳達賓主之辭命。
5.闕里的少年來傳遞信息,有人看他能為賓主傳辭,聰明勤快,口齒伶俐,就問孔子“益者與” ?“益”就是進益。
6.能收穫教學的益處,包括學業、品德方面都能有所長進。

(三) 為何身邊的瑣事要請問孔子的看法
1.小小年紀就能傳達命令,這個童子定是頭腦靈活、能做事。
2.有人就以此猜測這個童子應該能在替賓主傳話的優越條件之中,邊熏陶,邊時習,必會學有進益,開啟生命的無盡寶藏,將來也定會有很好的發展,於是就問孔子覺得他怎麼樣? 
3. 這是常常發生的事,想就身邊發生的瑣事了解一下孔子的看法。從而學習孔子是怎樣觀察一個年輕人的。
4.我們注意在或人的提問中反映了一個問題:我們平常人對人才的界定--就是頭腦靈活、會表現,這是未來的可造之才。很明顯孔子不是這樣認為的。

(四) 孔子如何觀察而做回答
1.孔子的回答很有意思,他沒直接回答或人的提問,而是提到他觀察到的兩件事:2. 一個是童子居於位;說他看到這個童子坐到了成年人的位置上。
2.第二是與先生並行。“先生”就是先我而生的長者、父母、老師等等,孔子看到這個童子跟長輩並肩而行。
3. 並因這兩件事就得出結論:這個童子不是來求教學的益處、不能真正受益,他只是一個求快速成為一個大人的求速之人。

(五) 為什麼孔子判斷童子非求益者?
1. 我們知道孔子對年輕人是很尊重的,他曾說“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認為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只要他願意努力前途就不可限量。
2. 那麼“居於位”和“與先生並行”到底反映了什麼?對一個人的成才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為什麼孔子據此就判斷童子非求益呢?
3. 錢穆先生說:古禮,“童子隅坐,無有列位。”按當時禮儀,“凡父母在,子雖老不坐。”兒子年齡大了都不能坐(《禮記•內則》),何況童子?
任何場合,只要有長輩在,小孩都只能站著,即使有座,也是在邊遠席子上。
4. 為什麼坐大人位置上不行?中國人教孩子講禮,有規矩。大人說話,孩子應該靜靜的傾聽學習。看到有位置就坐到大人中間,就是不守遜悌之禮,這證明他連最基礎的受學的弟子相都不具備,就是再聰明也走不遠。
5. 古人走路也有走路的規矩,“父之齒隨行,兄之齒雁行。”(《禮記•王制》)與父輩走路要跟在後面,與兄長走路則應該肩隨而行,走側面,或稍後一點。
6.為什麼走路要落後一步?這都是強調一個晚輩、求學的人該有的心理和行為規範。有這樣外在的規範慢慢在心裡體會謙遜恭敬受教。
7.一個人成才靠學,學就要有弟子相,《弟子規》先說“入則孝,出則弟”。就是弟子的心裡要有真實的敬重父母尊長、有真誠的向他們學習的心。
8.“ 居於位、與先生並行”就反映了童子絲毫無謙讓之心,行為傲慢無禮,就不具備學的心態。“誠於內而形於外”,一個童子卻處處呈現出成年人的行為。
 跟成年人一樣“居於位並行”,這就是太著急了。
9.張居正說:“為童子而不安其分如此,是乃進修無漸,積德無基,(做一個孩子就這麼不安分,修行就沒法漸漸向上,德行沒有打好根基。所以說童子是)非求益者也。”

論語 憲問十四 第46章

原壤夷俟。
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白話>
原壤伸開兩腿坐在地上等待孔子。
孔子說:「年幼時不守遜悌之禮;年長後又一無稱述以教導後輩;
只是那樣老而不死,這等於人生中一賊。」說著,用拐杖敲打原壤的小腿。

<文義>
1.孫:“遜”也,就是謙遜恭敬
 弟:“悌”也,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悌”。
 不孫(遜)弟(悌):不守遜悌之禮 。
2.俟,就是等待。
 夷俟是臀直接坐地上,兩足向前張開,膝蓋弓起。
 夷俟是雙腿張開蹲踞以待,古代東方夷人的坐姿如此,所以叫“夷俟”
3.老而不死,是為賊:簡稱“老賊”,用來形容年長而沒有德行的人。
  什麼是“ 賊”?有註解說是“ 偷生” 。
  何晏集解上的解釋不一樣說:“賊”就是賊害、傷害。
<思惟提綱>
1.聽聞了〜“老而不死是為賊”〜( 簡稱“老賊”)
           您會認為哪些人是“老賊”?自己是“老賊”嗎?
2.本章〜夫子為什麼這麼說原壤?說著,還用拐杖敲打原壤的小腿呢?
3.子路堅決勸孔子與原壤斷絕往來。夫子是如何回應弟子們呢?
4.孔子的教育理念重視〜守禮有敬,為什麼謙遜恭敬非常非常重要呢?
<義理解釋>   11分  46秒
一. 引用經文
1.《曲禮》:“里有殯,不巷歌 ”
2.荀子說:“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
3.《弟子規》: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4.張居正先生說:“禮法乃檢身之要,傲惰為惡德之尤。”
5.孔子說:“夫幼而不能強學,老而無以教,吾恥之。”
6.《尚書洪範》篇:“壽、富、康寧、修好德、考終命 ”,這是五福。
7.張居正說:“一個人自年幼時,任情傲物,不知遜悌之道。
            及至長大,又蹉跎歲月,而無一善狀之可陳。
           今又老而不死,徒敗常亂俗,這就是風化之蠹,
           敗壞禮教,非害人之賊而何。”
重點摘記
憲問篇-第46章-義理解釋          11分  46秒
原文:
46. 原壤夷俟。
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原文解釋:
原壤伸開兩腿坐在地上等待孔子。
孔子到了就說:“年幼時不守遜悌之禮;年長後又一無稱述以教導後輩;只是那樣老而不死,這就等於人生中一賊。”
說完了〜就用拐杖敲打原壤的小腿。


(一) 文義深究:
1. 俟,就是等待。“ 夷俟”,就是雙腿張開蹲踞以待,古代東方夷人的
 坐姿是這樣的,所以叫“夷俟”。
2. 古人講禮、坐有坐相:坐的時候,先屈膝如跪,臀部坐在兩足之上,
 有客人來,上身就立起來,這叫正襟危坐;
3. 夷俟是臀直接坐地上,兩足向前張開,膝蓋弓起。
 這樣的坐姿非常不莊重。
4. 孔子帶弟子去訪問原壤,依禮,原壤應該出門迎接,可他不但不出迎,
 還雙腿張開蹲踞以待,這種無禮的作風和孔子教導弟子文質彬彬
 大異其趣。
孔子就開玩笑似的說:「你幼不遜悌、長而無述、老而不死是為賊。」
  警示隨行的弟子。
5. 最後那句 “老而不死是為賊”,簡稱“老賊” 經常被後來的文學
 作品引用,用來形容年長而沒有德行的人。

(二) 夫子為什麼這麼說原壤
原壤是誰?夫子為什麼這麼說他?他是孔子的故舊、老朋友。
1.《集注》上說他是老氏之流,視世俗規矩為繁文縟節,常有驚世駭俗的
          舉動,孔子的弟子都勸孔子不要和他交往。
2.《孔子家語》記載說他的母親去世了,孔子去幫他料理喪事。
   子路勸孔子 “不要去”孔子說“凡民有喪,匍匐救之,人有喪事,
   爬都該爬過去幫忙,何況是我的故交,就去了。
   不料,辦喪期間,原壤居然坐在母親的棺木上說:
  “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我很久沒有唱歌了。”
    然後就唱上了: “狸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
    斑白的狸貓之首,牽著你柔軟的手啊。” 可謂驚世駭俗。
    夫子為之隱,孔子就假裝沒聽見過去了。

3.我們知道《曲禮》上講 “里有殯,不巷歌 ”〜
  鄰居有人過世,都不能在巷子裡唱歌,何況是自己的母親過世,
  原壤不但不表現哀情,居然坐著棺材唱歌。
  孔子隨行的弟子都受不了〜
  子路說:“您屈節而極至於此,到了這種地步,您實在不該和他做朋友!
  未可以已乎? ” 堅決勸孔子與他斷絕往來。
4.孔子卻告訴弟子們說“ 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失其為故也。 ”
  親人不能失去作為親人的關係,朋友也不能失去作為朋友的關係。
  原壤雖然在唱歌,但他並未忘記他的母親、原壤很愛他的母親,
  我與原壤也依然是老朋友。而後,孔子也依舊和他交往。
  由此可知,孔子對原壤有著深刻的互通和理解。
  原壤也應當不是一個普通人。他有自己的學術思想,
  可能他素隱形怪的行為背後是另有深意的。


(三) 孔子的理念和價值觀
1. 這一章,孔子手持拐杖應該上了年紀,帶弟子去拜訪他,看見他夷俟,
  知道也改變不了他。
  就杖扣其脛,說 “ 幼不孫弟,長而無述,老而不死,是為賊。 ”
  這有戲言戲行的意味、也帶警示弟子的作用。
2.孔子用拐杖敲打原壤的小腿,原壤也不在乎。
  因為原壤雖自放於禮法之外,但他也一定知道孔子的理念和價值。
3.所以“老而不死,是為賊。”這話是孔子對故舊好友說的〜
(1)是相親狎,而不是深惡痛責罵人“老賊”;
(2)其二孔子說這句話也有人物背景,是在弟子們面前,有教誡的意味;
(3)其三這句話有孔子的思考脈絡、和他的教育理念。


(四) 孔子的教育理念〜守禮有敬
1.第一句就是“ 幼不孫弟”“遜”就是謙遜恭敬;
 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悌”。
 所以遜悌是講一個人在學習的最初、為人子弟最基本的心態和行為
  〜守禮有敬。
2.因為“敬是身之基,德之聚,”敬是做人的根基,幼能遜悌則身有所正,
  言有所規,行有所止,則根基穩固、就能受學了。
  人一生能學多少、學多高、從初學至聖賢、由始至終
  就靠這一個敬字的功夫。
3.上一章就講個人做君子要修己以敬、治國平天下得修己以安人,
 以安百姓,都靠敬的功夫。
4.比如,我們聽一件事,如果別人說的內容對,但態度方式不好,
  但是因為我們有恭敬的心,就容易忽略對方的態度方式的不好,
  選擇對的聽進去。
  即使聽到了錯的言論,但是因為恭敬也能冷靜分析、客觀面對。
5.可是如果沒有敬的心態,就心浮氣躁,即使對方是對的,
 也可能會因為自己的自尊心或其他原因不願意聽。
 這一點在生活中非常容易感受。

(五) 謙遜恭敬非常重要
1.那麼,什麼時候我們身心上會出現敬?
(1)通常真心認可別人的功德、恩德;或者真心的覺得這個人有本事、
  自己要好好學;
(2)再或者面對一件事覺得很重要,提起精神全力以赴的時候也會有敬。
  所以有敬存心的時候,都是我們的生命能夠受教和提升的時候。
2.荀子說:“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
  古代學者都把這種敬的能力的學習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3.弟子規講〜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都是在教我們學習敬。
4.古人講三歲看八歲,八歲看到老,其實就是看這個敬的功夫。
  很遺憾現在家庭不注意教這個了〜
  有的家長認為:小學中學要學的本領那麼多,
  重要的都學不過來哪還顧得上學禮學敬?
5.事實是恰恰因為沒學禮學敬、所以重要的本領就學不好。
  沒有敬,就沒有受教的基礎,怎麼能把教育做好呢?
6.張居正先生說:“禮法乃檢身之要,傲惰為惡德之尤。”
                 禮是檢身的首要標準,傲惰最傷害德行。
  對放肆傲慢的對治,就必須從小開始,
  否則長到大了,形成習氣就難改了,就無法受學。
7.孔子說:“夫幼而不能強學,老而無以教,吾恥之。”
  一個人幼要能強學的前提條件就是謙遜恭敬,幼能孫悌就守禮有敬、
  就能強學。恭心存心的遜悌是一個人的立身之基。

(六) 為何幼不遜悌,會長而無述 而終成老賊
1.下一章闕黨童子將命就講到一個孩子幼不遜悌〜
  即便聰明伶俐也沒有什麼發展。
2. 幼不遜弟就不能受學,不能受學就“ 長而無述” ,
 然後活到很老,還是恣情放肆、行不敬之事,這就是賊。
 從小到大到老,無一善狀、卻活了很久,這是賊生。
   什麼是“ 賊”?有註解說是“ 偷生”。
3. 程樹德認為原壤有修習吐納養生之術,所以孔子才說他健康長壽
 老而不死。
4.但何晏集解上的解釋不一樣說:“賊”就是賊害、傷害。
  那麼“ 幼不孫弟,長而無述,老而不死” ,這樣的生活方式到底
傷害了什麼呢?傷害了做人的道理、做人的典型。
我們活在人群裡社會中,一舉一動都會對你周圍的人群產生影響。
一個人自幼至老,敗常亂俗,壞禮傷教、無一善狀,卻又久生於世,這就傷害了做人的典型,賊害了德行。

5.《尚書洪範》篇說,“壽、富、康寧、修好德(愛好德行)考終命(活得一生安享天年)”,這是五福。
“ 壽” 排第一個,最後一個考終命指長壽善終,這都是福氣。
(1) 中國人認為好人有好報,一個人可以長壽是因為有善報。
中國人也都希望好人長壽,看到有人德行不好卻活了很久,
就覺得這哪有天理呢?
(2) 所以司馬遷寫《伯夷列傳》時就特別痛心感嘆“天道寧論”
說像伯夷這麼好的人遭遇這麼慘,而像原壤這樣的人卻可以活這麼老,這哪裡有天理呢?
(3) 儒家講的福報是一個人要修德向善,才能福德一致;
否則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七) 結語〜德行好的年長者,能帶給 年輕人 正向的啟發
1.一個人活得很老就更應該做示範〜
 讓人看到:長壽就是因為做人好,德行好的福報。
 這應該是年長者帶給年輕人的啟發。
2.可是,一個人自幼至老無一善狀,又活很久,年輕人就會覺得,
 他不努力,照樣好好活著,這就教壞了年輕人,這就傷害了做人的道理,
 賊害了德行,不論這個人是不是有意,都對社會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3.張居正說:“一個人自年幼時,任情傲物,不知遜悌之道。
及至長大,又蹉跎歲月,而無一善狀之可陳。今又老而不死,
徒敗常亂俗,這就是風化之蠹(蟲子),敗壞禮教,非害人之賊而何。”
4.原壤是方外之人,他的學術思想本就放曠於禮法。
  可就一般人而言,以此三點檢點自己的人生:
幼時遵守遜悌了嗎?
長大後有所成立和論述教導後輩了嗎?
如此這般,衰老了還是恣情傲墮、還整天想著延年益壽,吃營養品保健品,活得越久,就越是傷害了禮法教育,給晚輩帶來了不好的影響,
這就是賊害德行之“老賊”、世間的禍害了。
希望我們都能以此自勉。

教孩子首先要教什麼呢?

作為弟子,如果沒有敬字存心,

即便在好老師的身邊 在聖者的身邊,

也未必能開啟無盡寶藏,讓自己的生命得到綻放。

這是十分可惜的呀!

論語 憲問十四 第45章-2

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百姓。脩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白話>
子路又問:「這樣就可以了嗎?」孔子回答說:「修養自己,使全國百姓能安居樂業。講到修養自己使天下百姓能安居樂業,並不容易做到,像唐堯舜那樣的聖人,還常常憂慮不能達到這個目的!」

<文義>
1.  安百姓:使百姓安居樂業。
2. 病諸:病,憂慮、有所難。諸,猶彼,代名詞。

<思惟提綱>
1.孔子說修己之後要安人,安人之後呢?
2.安人之後,為何要安百姓?
3.為何說「脩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4.本章呈現修行的步驟為何?以何者為基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的經文
1.《大學》:「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2.《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3.《大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二、重點摘記
(原文)
曰: “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一) 修己以安百姓
子路於是又進一步問道:“如斯而已乎?”這樣就可以了嗎?下一步再怎麼做呢?夫子回答說:“修己以安百姓”,在修己的基礎上安百姓。
前面安人,指與自己有直接接觸的人,此處安百姓所指更加廣泛,凡與自己不直接接觸的人,都含攝其中。

(二) 安人之後,為何要安百姓?
必須要安百姓。只滿足於幫助關係近的人,仁德無法圓滿。圓滿的愛心,必是遍愛一切蒼生,無論關係遠近,無論直接間接。仁德修養至如此境地,才能徹底消除人我差別,達到天人合一的聖者境界。所以,安人之上,還需進一步擴充心量,安一切蒼生。

(三) 從修己到安人、安百姓是修行步驟
由修己出發,到安人,到安百姓,
對應的就是大學之道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次第,
遵循的就是《中庸》所說“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的循序漸進的原則。
學人依此次第步驟用功,仁德就能一步步圓滿,明德就能一步步彰顯,做到極致就成為聖者,就是“止於至善”。

(四) 修為以修己為基礎,貫穿始終
1.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過程中,“修己”作為基礎,貫穿了始終。安人、安百姓,都要修己以安。
2.就像《大學》中說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從天子到普通百姓,都是以修養自身,也就是修己作為根本。庶人從基礎做起,固然要以修身為本,已經貴為天子的人,還是要以修身為本,修己的功夫不可須臾而廢。
3.古往今來,位高權重之後,放鬆了自我修養,招致失敗的悲劇不在少數,需引以為戒。

(五)為何“堯舜其猶病諸”?
1.夫子答一送一,回答完下一步怎麼做之後,又送上一句:“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2.病是難的意思。修己以安百姓,就是堯舜做起來,恐怕也難以做到十全十美。
3.既然堯舜也難以圓滿的做到安百姓,還能說他們是聖者嗎?需知儒學是心法、是內學,君子聖賢是按照學人心靈的高度來確立的。
4.堯舜之所以被稱為聖王、聖者,是因為他們的心靈已然達到了遍愛一切蒼生等無差別的境界。所以即便他們治下的百姓仍有冥頑不化者,仍不妨礙他們作為聖者的圓滿。

(六) 總結:看到夫子對我的恩,更楷定我的聖賢之道
那麼夫子為什麼特意加送這句話呢?
1.前面在子路的不斷追問下,夫子把君子之道由修己一路談到了安人、安百姓,所安之人數量越來越多。如果由此便誤以為君子、聖賢是按照安人的數量來確立的,那就有可能會忽視心靈的提升,一味去發展人數,誤入外求的方向。一旦外求,就會離成聖成賢的心靈境界越來越遠。
2.夫子對弟子的關懷細緻入微,所以特意送上這句話,以避免誤解,楷定我們學習儒學的正確方向。
3.作為孔門心法的實踐者,我們都想成為君子、成為聖賢,那就讓我們按照夫子楷定的方向,在修己的基礎上安人、安百姓,在安人、安百姓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心靈,圓滿自己的仁德!

【補充】
作為一個自由的行動主體、頂天立地的人,有責任帶給別人安樂,有責任改變世界!
如何起而行呢? 從"修己以敬"開始。
修己以敬(red arrow right)修己以安人(red arrow right)修己以安百姓。
以下影片提供參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SRblH14SwY

大愛電視台,一種說法,黃俊傑教授 : 自由與責任

論語 憲問十四 第45章-1

45-1子路問君子。子曰:「脩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人。」
45-2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百姓。脩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白話>
子路問怎樣可以成為君子。孔子說:「用敬來修養自己。子路又問:「這樣就可以了嗎?」孔子又說:「修養自己,使身邊的人都能安樂。」子路又問:「這樣就可以了嗎?」孔子回答說:「修養自己,使全國百姓能安居樂業。講到修養自己使天下百姓能安居樂業,並不容易做到,像唐堯舜那樣的聖人,還常常憂慮不能達到這個目的!」

<文義>
1. 問君子:問要成為君子該怎麼做。古代君子,特指為官者。
2. 修己:修養己身。
3. 安人:使自己身邊的人安樂。(使屬下都能各盡其才,安於職守。)

<讀誦> 15分09秒
憲問第十四 第45-1   慢、緊、背讀   各讀誦10遍
45-1 子路問君子。子曰:「脩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人。」
第41章~第45-1 各章讀誦5遍,串讀 5 遍
41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42.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43. 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
44.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45. 子路問君子。子曰:「脩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人。」

<思惟提綱>
1. 子路問君子,孔子怎麼回答?
2. 為什麼要「修己以敬」呢?
3. 如何「修己以敬」呢?
4. 如何「修己以安人」呢?

<義理解釋> 《憲問篇》第 45-1 / 4分35秒

<重點摘要>
原文:
子路問君子。子曰:「脩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百姓。脩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一)成為君子是學儒的目的
子路向夫子請教怎樣做才能成為君子。儒家將學修有所成就者稱為君子。成就圓滿的君子,就是聖者了。怎樣成為君子,應該是每個儒學實踐者所關心的問題。
我們實踐的目的,不就是成為君子,成為聖賢嗎?

(一) 如何成為君子? 修己以敬
1. 夫子回答說:“修己以敬”,以敬來修養自己,就可以成為君子。
2. 夫子所答含兩個要素,一是“修己”,二是“以敬”。
(1)想成為君子,要修己,而非修理別人。如果不好好修養淨化自己,老盯著別人的錯誤,老想著要改變別人,就好比自己是路痴,卻要偏偏給別人帶路,不知道會把別人帶到哪裡去。只有好好修養自己,有了經驗,自己認路了,才有可能給別人指對方向。
(2)那麼如何修己呢?“修己以敬”。敬就是恭敬,要通過策發長養恭敬心來修養自己。

(二) 為什麼要修己以敬呢?
夫子特別提出以敬而不是以別的什麼,足見敬的重要,為什麼策發恭敬心對修己這麼重要呢?                                                                            1. 沒有恭敬心,就無法入道。                                                    首先,如果沒有恭敬心,就無法入道。大學之道,必由師教。師長授以學修的道理,學人依理實踐,方能成就。可是如果對師長毫無敬意,心懷驕慢或排斥心理,則師長所講的道理就根本無法入心,理既不明,拿什麼來修呢?所以說,沒有恭敬心,入道無門。
2.沒有恭敬心,修道難以圓滿
其次,能夠敬師入道,但如果不將此恭敬心擴展至更多的人,則無法圓滿仁德的涵養。
仁者愛人,如果對他人毫無敬意,瞧不起人,討厭別人,怎麼可能去愛人呢?所以說,沒有恭敬心,修道難以深入,更不可能圓滿。
3. 由此可見,敬之一字,貫穿學修的始終,至關重要。故要修己以敬。

(三) 如何策發恭敬心 
 念恩生敬,觀功念恩是一個良方。

(四) 子路進一步又問還需要做什麼?
1.聽了夫子的回答,子路進一步又問:“如斯而已乎?”這樣就可以了嗎?言外之意,下一步還需要做什麼呢?
 2.夫子回答說:“修己以安人”,在修己的基礎上“安人”。安人,就是幫助別人遠離痛苦獲得幸福。
 3. 聖者是最幸福快樂的生命狀態,所以最究竟的安人,就是幫人成為聖者。
 (五) 只修己不安人可以嗎?
必須要安人。只修己不安人,無法成為聖賢。因為仁德圓滿方為聖者,只滿足於獨善其身,不願幫忙別人獲得幸福遠離痛苦,仁德怎可能圓滿呢?所以,欲成聖賢,必須要安人。
(六) 如何安人?
 幫人從身邊人開始,由近及遠,逐步擴充。故所安之人,首先是與自己有直接接觸的人,如親人、朋友、同事等。通過幫助身邊的人,幫人的本領有了一定的提升之後,下一步再怎麼做呢?

論語 憲問十四篇 第44章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白話>
孔老夫子說:「在上位的君主如果好禮,則其使民就容易。」
(君主好禮,必能以禮待民,而民眾也必隨之好禮,而 以禮待君主。
 禮本於敬,上下以禮相待,就是上下互敬,
 所以國家需要使用民眾時,民眾就會聽從。)

<文義>
1.上:在古時指君主和主政者。
2.好、易,皆去聲。
3.【集解】民莫敢不敬,故易使。
4.【集注】謝氏曰:『禮達而分定,故民易使。』
5.【餘論】四書約旨:內外上下大小無一物不得其分,斯謂之好禮。

<思惟提綱>
1.為什麼上位和下位是命運共同體?
2.為何上下關係容易產生對立呢?
3.從日常生活中,是否觀察到“好禮”的好處與“不好禮”壞處?
4.上位或者下位,是一種假名安立。學習了本章之後,在自己所扮演的
  各種角色當中,是否有了更多的警醒與啟發呢?

<讀誦>     11分26秒
第 章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44.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第章~ 第章   各章讀誦5遍
第章~第章 串讀 5 遍
40. 子曰:「作者七人矣。」
41.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42.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者而過孔氏之門者,
   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43. 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
44.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義理解釋>   12分20秒

一. 引用經文
1.《三字經》: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2.《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曰:“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3.《論語•學而篇•12》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4.《論語•子罕篇•17》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5.《論語•雍也篇•2》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
   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
6.《論語•先進篇•6》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
   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7.《三字經》: “人不學,不知義。”
8. 張居正: “若為上的心誠好之,修之於身,而視聽言動必以禮;
              達之於政,而教訓正俗必以禮。”

9.《論語•子路篇•4》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
    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遲也。上好禮,
    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10.《論語•八佾篇•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11.《朱子集注》謝氏曰:“禮達而分定,故民易使。”
12.《朱子語類》解釋: “達,謂達於下。”
13.《論語•顏淵篇•19》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
     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14.《論語•為政篇•19》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
    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15.《論語•為政篇•20》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二. 義理解釋         12分20秒
恭誦原文:
【子曰: “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孔老夫子說:“在上位的君主如果好禮,則其使民就容易。”

(一) 上下是命運共同體
    上,在古時指君主和主政者。
    其實,上下是一種假名安立。
    比如在家庭裡,父母是上,子女是下;
    但離開家庭,父母到了子女做領導的公司、單位做一個員工,
    那上下就反過來了。
    所以上下是一種社會分工,意味著承擔的責任不同而已。
    理想的上下關係,應該是上面有命令,下面馬上行動〜
〜步調一致,共同努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因為小到家庭、公司,大到國家,所有的事業,都需要上下一群人的
共同努力,尤其是涉及到文化傳承、生態保護等一些事關長遠的事業,
更是需要幾代人的共同不懈努力。
因為我們是命運共同體,所以合則贏,不合則輸。
(二) 為何上下關係容易產生對立?
1.但現實中,上下關係很容易產生對立,在上位的人往往覺得使民難,
  下屬不聽話、不配合。所以沿著外延式的思惟,採用法治〜
什麼不足就加強什麼,在控制下屬、讓下屬聽話、在守規矩上下功夫,
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來約束人。但管得住身,卻管不住心。
當上下兩個人的心沒有調到一個頻道時,
就會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出工不出力的現象。
2.生活中有這樣的現象:
  孩子為了應付父母檢查,把書本打開,做出寫作業的樣子,
  但底下卻藏著一本連環畫,一聽到開門聲,馬上把連環畫放到抽屜裡,
  動作之熟練,簡直無法想像。
3.現在孔老夫子告訴我們一個訣竅、一個簡單而且有效的方法:
  在上位的人,不需要瞎動腦筋、亂花功夫,只要在自己身上努力,
  自己能夠做到好禮,那麼下屬自然就變得聽話。這是什麼道理呢?
4.其實,下屬為什麼不聽話?
  很多情況下是因為他不知禮,也就是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裡,
  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所以會出現不循本分、不安其位、甚至
  越位的情況發生。
  比如:孩子覺得,我不想讀書,是父母讓我讀的,所以,能偷懶就偷懶。
5.員工覺得,我為企業打工,老闆賺大錢,我才不願為企業多做事。
  試想,當孩子、員工、下屬都抱著這樣對立的想法,
  又怎麼可能形成合力呢?
6.所以,作為一個在上的家長、領導、企業家,有一個最重要的
  使命和責任,就是自己首先應該是一個教育家,
  不僅僅養孩子、給員工發工資就夠了,還要進一步教化他們,
  讓他們知禮明理。
所以《三字經》說: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三)禮,天地之序也。
1.《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曰:“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所以聖王制禮作樂,把天經地義的內涵轉化為人與人相處的禮儀,
規範了每個人應盡的本分,人人安分守己,天下自然和睦。
2.“禮之用,和為貴。”現代企業管理中藉用了這樣的內涵,
在製訂發展規劃的時候,把企業的願景、使命與員工的前途、命運緊緊
捆在一起,有了共同的目標,再細化分解到每一個崗位,從上到下,讓領導和員工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就能形成上下同心、互相配合的良好局面。3.同樣,一個國家,一個家庭,如果能確立了正確長遠的目標,
  每個人又都能圍繞這個共同的目標找到自己的下手處,
  那就會不斷的共同增上。

(四) 上好禮始於〜知禮明理好樂禮
1.那這樣的教育、教化從哪裡開始呢?
  從上好禮開始,在上之人,首先自己必須做到知禮明理。
2.李炳南先生說: “好禮的'好'字 非常重要!”
  好 ,《說文》曰: “美也。”就是以什麼為美,
                  是一種價值觀引發的內心欲求。
  所以喜愛菸酒的,叫好煙、好酒,看到菸酒就眉飛色舞;
  崇尚道德情操、不斷改善提升自己的,叫好德、好學,
3.夫子說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也讚歎“有顏回者好學,今也則亡” 。
4.現在把 “好”這樣一種追求的心理狀態,把它用到對禮的追求
  和好樂上來,而且達到樂此不疲的程度〜〜上好禮。

(五) 好禮是學習來的
   1.但這種對禮的喜好不是我們自己本有的,
   必須要跟隨師長學習才能得來。
   2.《三字經》說: “人不學,不知義。”
     因為常人的習性喜好,大多是好煙、好酒、好色、好玩、好睡等……
     庸俗低級的趣味,讓人貪圖享受,不求上進;
     而真正幫助人向上、精神振奮的好德、好學等美好的品行,
     則非常缺乏、甚至空白。
   3.所以,上位之人要教育別人,首先自己要跟隨聖賢、師長學習,
     改變自己、充實自己,自己有了內涵才能傳遞給別人。
     當我們在跟隨師長的學習過程中,真正地領受到師長那種
     發自內心的對禮的好樂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我們的心一定會被深深地打動,
     我們會不由自主的產生對禮的強烈的希求。
   4.就像一個家庭,如果父母對讀書十分的喜愛,
     一有空閒就捧起書本讀,
     讀的時候還搖頭晃腦,陶醉在古詩文的意境中,
     好像全身每個毛孔都放射出傳統文化的氣息。
     那麼,父母不用說一個字,不用勸孩子讀書,他就會被深深地感染,
     因為在他的理解領會中,讀書是一件非常非常快樂的事。
   5.這個過程就是教育,就是傳遞。
     對一個單位、一個國家來講〜
     上好什麼,就會成為一種風氣、一種風尚。

(六)結語
1. 所以,當我們從師長那裡,一再親身地體驗到〜
〜他發自肺腑地、至誠地對別人的尊重和關心,
  凡事總是以禮相待,體諒他人,待人著想,
  而不是要求指責別人,說出的話又是那麼的充滿愛意,
  讓人很容易信任和接受,這樣的人格魅力,
  就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永遠不會忘。
  而且會推動著我們去效學,不斷地改善自己,
  而且這種改善就像被人推著走一樣停不下來,欲罷不能,
  這個時候,才有了那種好學、好禮的內涵。

2. 張居正說: “若為上的心誠好之,修之於身,而視聽言動必以禮;
   達之於政,而教訓正俗必以禮。”
   這個時候,無論律己、施政,都能以禮來規範,
   處處克己復禮,事事為民著想。

3. 人心都是肉長的,人與人之間,往往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所以“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
  上下之間就建立了一個彼此相互尊重的關係。
  而這個局面,來自於上好禮 ,最初是從上位之人的發心開始的。
4. 《朱子集注》謝氏曰:“禮達而分定,故民易使。”
  《朱子語類》解釋: “達,謂達於下。”
   因為上好禮,上 發自真心的想要幫助對方,
   當這個真誠的心意傳遞到對方心中的時候,
   必然贏得對方的信任和尊重,
   那個時候,彼此之間的障礙就消除了,溝通做事就非常的順暢。

5. 所以,孔老夫子告訴我們,上好禮與民易使之間,是因果關係,
  上好禮是著力點,功夫到了,民必然易使;
  上好禮是主動方,民易使是被動方,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上好禮是馬達,民易使是車輛,馬達一啟動,車輛就往前,就這麼簡單。

6. 春秋時期,天下無道,禮崩樂壞,在上的君主、主政的大夫們,
   大多違禮僭越,而又欺壓百姓,希望民眾聽話,
   哀公問曰: “何為則民服?”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都渴望得到百姓的順從、恭敬和忠誠,
   但都不能從自身找原因,
   連自己都做不到,卻希望在下的民眾能做到,
   自己不想付出,卻想得到民眾的擁護,
   豈不是緣木求魚、痴心妄想。
7. 所以,本章,夫子針對時弊給上位者開出了一劑治世的良藥,
   也是對我們想要成為上的後人們一個極大的提點和警醒。

作為一個在上的家長、領導、企業家,
有一個最重要的使命和責任,
就是自己首先應該是一個教育家,
不僅僅養孩子、給員工發工資就夠了,
還要進一步教化他們,讓他們知禮明理。
首先 就是把自己做好

論語 憲問十四 第43章-2

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

〈白話〉
子張說:「《尚書》上說:『高宗守喪,三年不談政事。』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說:「不僅是高宗,古人都是這樣。國君死了,朝廷百官都各管自己的職事,聽命於冢宰三年。」

〈文義〉
1.高宗,殷王武丁的廟號。
2. 諒陰,二字音良菴,本又作粱闇,是天子居喪所住的房子,有誠信默然之義。
3.  高宗諒陰三年不言:這是尚書無逸篇中句子,然文稍有出入。言武丁居喪於廬,三年不施政令。蓋人子居喪必三年。
4.  君薨:國君死。此指帝王,而諸侯亦然。
5. 總己:總攝己職。
6. 冢宰:百官之長,猶後來的丞相。

〈思維提綱〉
1.本章裡,子張對夫子提了什麼問題?
2.您覺得子張何以提此一問?他的心裡是否有些什麼質疑?
3.聽完昨晚解說,您支持持守"三年之喪”嗎?理由是?
4.學習儒家經典後,能體會古聖王"制禮”作樂之用心嗎?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 諒陰: 居喪時所住的房子。《禮記·喪服四制》:「《書》曰:『 高宗 諒闇,三年不言。』善之也。」 鄭玄 注:「闇,謂廬也。」 李善 注:「諒闇,今謂凶廬裡寒涼幽闇之處,故曰諒闇。」
2.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廟號,只能帝王才能有。諡號,皇帝、后妃、諸侯、有名望的大臣都可以有。廟號、諡號連稱時,順序是廟號在前、諡號在後,漢代還喜歡在諡號前加個 「孝」字,例如漢武帝的全稱是「世宗孝武皇帝」。

3. 《論語·陽貨·21》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二、重點摘記
(一) 恭誦原文 
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 」

(二) 由《禮記•三年問》看三年之喪之目的、重要性
1. 昨天我們試著揣摩了一下夫子何以會發出 「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這句傷今思古之嘆,今天我們再來進一步探討古人為何如此注重“三年之喪 ”,而“三年之喪 ”對於今人來說,又意味著什麼?
2. 先來看 “三年之喪 ”的來源。《禮記•三年問》中有這樣的記載:「三年之喪何也?曰:稱情而立文,因以飾群,別親疏貴賤之節,而弗可損益也。故曰:無易之道也。」
3. 為什麼要為父母至親服 “三年之喪”呢?這是因為要與孝子的哀情相稱而訂立禮文,以此來表現親屬族群之間的關係,區別親疏貴賤之間的界限,喪期和喪服等是不能有所增減的,所以說“三年之喪”是不能隨意改易的禮制。
4. 由此可知, “三年之喪 ”訂立的目的在於讓人們在父母辭世時充分地表達對父母的哀思,同時增進親族之間的聯結,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五倫關係中,儒家最重視的就是 “父子有親”這一倫,對於父母辭世、親人分離這一人生重大時刻,一定要用禮儀將內在的情感充分表達、抒發出來。
5. 《三年問》中也說: 「創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遲,三年者,稱情而立文,所以為至痛極也。」 受到創傷越嚴重的傷者,其恢復就越曠日持久。受到哀痛越深切的喪者,其平復就越遲緩遷延。“ 三年之喪 ”就是為了體貼孝子內心的哀痛之情而定立的儀節。可以說,這一喪制充分表達了人倫生活中最深的哀痛,寄託了對父母至親最深的思念。
6. 《三年問》還詮說了“三年之喪 ”的重要性、必要性:「上取像於天,下取法於地,中取則於人,人之所以群居和一之理盡矣。故三年之喪,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謂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這是說, “三年之喪”是上取法於天道循環,下取法於地道隆替,中取法於人道親疏,人們之所以能和諧生活、和睦共處的道理都盡在於此了。

(三)三年之喪的功效
1. “三年之喪”是人倫常道中最繁複的禮文,最隆重的禮節,是歷代帝王所遵循的共同禮制,也是古今如一的禮儀。由此可見,“三年之喪”是古聖先王取法天地之道,體貼人心,緣情制禮,讓人們能夠盡孝思,敦人倫,和天下的最重要的途徑。
2. 夫子在《論語》陽貨篇與宰我的問答中也提到 “三年之喪”的合理性:「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 夫子認為,為何要服 “三年之喪”呢?因為“孩子生下來被父母懷抱三年,所以父母過世了至少要守喪三年。”這是非常樸素、平實的道理,但蘊含了夫子對人性深刻的洞察與關懷。
3 .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身體上受到父母照顧,心理上和父母長期依賴,所以父母過世,守喪三年,才能使我們心安,這是做兒女對父母最基本的回報。
5.父母的養育之恩豈止是三年就能報答的,孟子說 “ 大孝終身慕父母 ”,真正的孝子應當像大舜那樣,一輩子都在感念父母生養自己的深恩啊!由此可見,夫子看重的是,透過“三年之喪”,長養我們每個人心中本有的光明、溫暖、柔軟的仁愛之心啊!

(四)“ 三年之喪 ”對於今人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1.前幾天,看到一則報導,國內一位知名作家在《致女兒書》中寫道:「 我不記得愛過自己的父母。小的時候是怕他們,大一點開始煩他們,再後來是針尖對麥芒,見面就吵;再後來是瞧不上他們,躲著他們,一方面覺得對他們有責任,應該對他們好一點,但就是做不出來,裝都裝不出來;再後來,一想起他們就心裡難過。」作家的母親也出過一本自傳《一家人》,在這本書的最後,這個在兒子眼裡不懂愛的母親寫到:「 在這裡,我想對兒子說:媽媽永遠愛你!」
2.父母與子女,竟然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彼此都感受不到對方心中的愛。其結論就是:缺愛,是當代中國家庭的癌症。看完這則報導後心裡很難過,心想這若是被夫子看到,當做何感想呢?用“ 三年之喪 ”所承載的聖賢心意,用“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的仁德之心,可以療治這“ 缺愛 ”的頑疾嗎?
3. 針對當前親子關係的緊張,我的老師曾說: “我們都覺得自己很熟悉母親的愛,那麼如何去表達關愛?這個關愛得讓孩子體會到愛,而且有的時候可能是無條件的愛。因為這樣的話,他才會有安全感,才會在生命中建立一個對他永遠不會變心的這樣一個母親的慈愛。”這是父母方面的
4. 那兒女這方面呢?“不管我們在怎樣的過程之中,我們都必須去理解,在內心裡找到父母親對我們關愛的那個點,藉以溫暖自己,也溫暖整個的人生。因為這樣的話,我們才會在跟他人溝通,或者在這一生的努力之中,一直都感覺到父母的關愛是伴隨著自己的。”
5.父母的愛一直伴隨著自己成長,從小到大,從未稍離,但是這份愛在我們眼中實在是太普通、太平常了,沒有那麼驚天動地,銘心刻骨,而當我們靜下心來細細地去體會觀察,那些不起眼的囉嗦嘮叨,那些看似嚴厲的呵斥管教,那些我們想也想不起來的襁褓中的歲月,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沒日沒夜的悉心照顧,一旦我們把這些都一一想起來的時候,我們就會強烈感受到這股強大的、源源不斷的父母之愛。而當我們在內心真實感受到這份最本真、最偉大的父母之愛時,我們才能向周圍的人傳遞真愛,表達真愛。

(五)結攝
1. 《孝經》說: “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我們希望社會和諧,人民百姓相親相愛,用什麼來教導最好?就是用孝道。
2. 找到原點的愛,回到最初的愛,就會發現,這個愛會像漣漪般向四周擴散開來,正如我的老師所說:「如果我們能夠不停地在內心中努力地去關愛他人,提升自己心靈的溫度、關愛他人的廣度,而且在關愛他人的智慧上也努力地提升,這樣的話,實際上從家庭開始,慢慢地溫暖一個人,然後慢慢地溫暖周圍的人。」
3. 我想,這就是“ 三年之喪 ”這一古禮對於我們這些現代人的意義吧!“ 三年之喪 ”雖久已不行於世,但夫子推崇“ 三年之喪 ”的心意,祈願能長存於你我心間!

論語 憲問十四 第43章-1

43-1 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
43-2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
<白話>
43-1子張問:「《尚書》記載:『殷高宗武丁的父王小乙死後,他依古禮,住在守喪的房子裡,三年不與人交談。』三年不言,那麼朝政怎麼處理呢?」
43-2孔子答說:「不僅僅是殷高宗,古時的國君都是這麼做的。國君去世,百官都會各盡其職,然後聽命於宰相三年。」
<文義>
1. 高宗,就是殷高宗,名武丁。
2. 諒陰,是指天子居喪時住的小房子。本字是「梁庵」,其作「諒陰」,或作「亮陰」等,都是假借字,諒陰即讀梁庵音。
3. 三年不言:三年不與外人交談。
4. 何謂也:意思是說,三年不言,政治怎麼辦?
<思惟提綱>
1. 子張在此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是擔心國君三年不言,則臣下無所禀令,禍亂會由此而起,您贊成子張的看法嗎?為什麼?
2. 孔子為什麼特別強調說:「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從這句話您能體會孔子當時的心情嗎?
3. 「古之人皆然」的「三年之喪」到底蘊含了古聖先王怎樣的用心?為何夫子會特別推崇和堅持呢?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經文 
1.《論語·陽貨·21》: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2. 藕益大師《論語點睛》:古之人皆然一句,傷今思古,痛甚痛甚!
3.《中庸·28》: 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烖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
4.《論語·學而·11》: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5.《孔子家語·正論解》:孔子曰:古者天子崩,則世子委政於冢宰三年。成湯既沒,太甲聽於伊尹;武王既喪,成王聽於周公,其義一也。
6.《論語·學而·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7.《論語·為政·2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
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
(一)本章文義與消文
1. 這裡說的高宗,就是殷高宗,名武丁。諒陰,是指天子居喪時住的小房子。據《尚書》記載,殷高宗武丁的父王小乙死後,他依古禮,住在守喪的房子裡, 三年不與人交談政事。
2. 子張很疑惑,三年不言政事,那麼朝政怎麼處理呢?孔子答說,這個你不用擔心,因為三年期間,百官都會各盡其職,然後聽命於宰相。而且,依「三年之喪」這個古禮行事,不僅僅是殷高宗,古時的國君都是這麼做的。
(二)「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夫子何出此言
1. 此處,夫子特別強調了「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我們知道,聖人之言,言不輕出,出必有中。那麼,夫子何出此言呢?
2. 在夫子那個時候,上到國君,下到百姓,很多都已經不行「三年之喪」了。我們後面要學的“陽貨篇”中,就有著名的「宰我問三年之喪」的篇章,宰我和子張一樣,都舉出現實生活中不能通行「三年之喪」的理由,向夫子發問,子張是擔心國君三年不言,則臣下無所禀令,禍亂會由此而起。宰我則以三年不行禮樂,必定會禮崩樂壞為由,建議將「三年之喪」改為一年。
3. 弟子們所例舉的這些理由看似充分,但在夫子看來,都未能理解古聖先王制定 「三年之喪」這一禮制的甚深意趣,都只是在枝末上轉,未能切中問題的要害。
4. 而若能從「三年之喪」對於國家政治、社會人心的重要影響這個角度來做進一步的觀察,就會發現,表面上是在服一個喪禮,實則是古聖先王藉以扭轉世道人心、施行仁政的關要所在。
5. 讓夫子感傷的是,在夫子的那個時代,能夠真正理解這一真實意趣的人已經很少了,禮崩樂壞之勢似已無法挽回。蕅益大師讀本章時觸碰到夫子的心,他點評說「古之人皆然一句,傷今思古,痛甚痛甚。」
(三)「三年之喪」蘊含了古聖先王的用心
那麼,這個「古之人皆然」的「三年之喪」到底蘊含了古聖先王怎樣的用心?為何夫子會特別推崇和堅持 「三年之喪」呢?我們再來做些探討。
1. 明王聖君才能制定出最合天地之道禮樂制度,引領天下走向大同盛世
(1) 首先,我們可能會和子張一樣,很難理解武丁三年不言政事的做法。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新君三年不露面,不理朝政,這個國家豈不大亂?這是個問題,但也可以想一下,難道古聖先王不知道這一點嗎?難道他們會訂立出一個影響天下國家長治久安的喪禮制度嗎?他們這樣做一定有很深的用意。
(2)《中庸》說,“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只有像堯舜、周公這樣的明王聖君才能參贊化育,制定出最合天地之道的人倫禮樂制度,透過施行仁政王道,引領天下萬民走向大同盛世。
(3) 然而,後人卻無法了知古聖先王的用心意趣,以種種做不到的現實為理由,將這些看似刻板的古禮排拒在外,其結果就是人心不古,世風日下。
(4) 其實,說到治理一個國家,不一定所有的事情都要君主親力親為,只要君主真有德行,既能以身作則,又能任用賢能,依靠一群有德有能的人,共同治理國家,定能上行下效,萬眾一心,天下太平。而這一點對於講求實用主義,注重眼前效應,目光短淺的人來說,確實很難信受。
2. 新君上任,承前啟後,謀定後動,是古聖先王治理國家的智慧之舉
(1) 再說,治理國家,是一盤關乎天下治亂興亡的大棋,新君上任,若不經透徹洞察、深思熟慮,馬上就輕舉妄動、改弦更張,則易引發人民不安,社會動盪。
(2) 而不急著有所動作,像夫子說的那樣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經歷一個對先王之治深刻的理解和領悟的過程,同時也是對後續管理國家傑出人才的發現過程,做到承前啟後,謀定後動,可以說是古聖先王治理國家的智慧之舉。
(3)《孔子家語 •正論解》也有談到這一段:“孔子曰:古者天子崩,則世子委政於冢宰三年。成湯既沒,太甲聽於伊尹;武王既喪,成王聽於周公,其義一也。”無論是太甲聽命於伊尹,還是成王聽命於周公,都是對古聖先王治國之道的充分學習與汲取,如此才出現了三代長治久安的太平盛世啊!
3. 一國之君若能依古禮,盡孝思,敦人倫,天下蒼生也會被他感化
(1) 再來看,古代帝王守喪三年,將國家大事交給冢宰,這代表在他們的心中,政權事小,人道事大。
(2) 一切政事都是為天下人服務的,若只是顧政權而喪失人道,則本末倒置。喪失了人道,政權還能存在嗎?
(3) 而一國之君若能依古禮,盡孝思,敦人倫,那麼,文武百官就會被君主的孝心孝行所感動,天下蒼生也會被他感化。
(4) 他就會帶動出一種風氣,一種以孝悌仁德為重的君子之風,風行草偃之下,定會產生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社會效應。這樣一來,君主雖不刻意於治天下,天下卻不治而治,這才是真正的仁政德治呀!
(四)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1. 記得我的老師講到為政篇 “ 子奚不為政? ”這一章時說,有人問孔老夫子:“你為什麼不出來從政呢?”夫子就說:“《尚書》上說:孝就是'惟孝友於兄弟'。”以孝的精神從最基本的家庭出發,不但對父母,也以同樣的心對待你周圍的人;家庭當中父母以外是兄弟,再漸次擴大到整個社會。“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就是拿這個精神慢慢地擴大開來,以仁心對待一切的人,這就是為政非常重要的原則。
2. 由此可見,殷高宗武丁為父王守喪三年,看似不理朝政,實則深得為政之要,把握住了治世為政的核心。最終,這位注重仁德孝道的商王武丁也將衰敗的商王朝推向極盛,史稱 “武丁中興”。
(五)本章總結
1. 總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為君者不以天下易其親,為臣者則不敢以大權私於己,人倫正而天下化。
2. 然而,後世之人卻無法體會聖人制禮作樂的深刻用意,僅將目光集中於權利政治上,於是上偷而下竊,下僭而上疑,「三年之喪」廢此久矣,夫子怎能不傷今思古,感慨萬千呢!
3. 兩千多年後的我們,再讀這一章時,能否體察到夫子那顆迫切想要恢復仁政王道的拳拳救世之心呢?能否更加珍視這深邃美好的禮樂傳承,更加珍視孝道---這一我們中華文化特有的道德精神,並將之領納於心,落實於行,以此正己化人,溫暖這個世界呢?

論語 憲問十四 第42章-2

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曰:「果哉!末之難矣!」 
<白話>
歇一會兒又說:「鄙陋啊!這樣執著嗎?既然沒人了解你,你做好自己就是了。水深就穿著衣服涉水過去,水淺就撩起衣服涉水過去。」孔子說:「說得真乾脆,沒有什麼可以責難他了。」

<文義>
(同前)

<思惟提綱>
1.子曰:「果哉!末之難矣!」言下之意為何?
2.孔子為何表現如此淡然?不在乎他人的評價?
3.2500年之後,歷史證明「孔子堅持難行仍行」是對的嗎?
4.孔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如何用之在弘揚儒家文化?

<義理解釋> 
一、引用的經文
1.《論語.衛靈公.39》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2.《論語.微子.6》:「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
丘不與易也。」
3.《論語.憲問.31》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4.《論語.八佾.24》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二、重點摘記
 (一) 原文及文義
(原文)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 有心哉,擊磬乎! ”既而曰:“ 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 子曰:“ 果哉!末之難矣!”
(基本文義)
一位肩扛草筐的隱士,經過孔子門前,聽到了孔子敲擊的磬聲,從磬聲中聽到了孔子的心聲,對於孔子的心懷天下蒼生的情懷表示了肯定,讚許孔子是“有心人”,但對於孔子不適時宜的固執堅持又極為不認可,甚至鄙視,形容孔子“鄙哉,硜硜乎”太固執了!引用《詩經》裡面的詩句“深則厲,淺則揭”來諷刺孔子,不識時宜。

(二)對荷蕢人的諷刺,孔子表現得很淡然
與孔子身處同時的荷蕢人,不能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堅持,其實也是有情可原的。畢竟賢者與聖人境界相差甚遠,自然不得其真實意趣。就好比中學生看不懂大學生課本一樣。所以,孔子對於荷蕢人如此刻薄的評價,表現得很淡然。悠悠的說了一句:“果哉!末之難矣!”

 (三) 子曰“果哉!末之難矣!”言下之意
1.六十多歲的孔子已經到達“耳順”的境界。孔子沒有作任何解釋,還對荷蕢人表示了理解:這位隱士真是果決之人啊,如此選擇的話,那倒簡單了!
2.孔子言下之意:你的選擇也很好啊,可惜那不是我要走的路。
3.正如〈衛靈公篇〉孔子所說:“道不同,不相為謀。”那聖人要走怎樣的路呢?〈微子篇〉第6章,也出現了兩位賢者隱士——長沮和桀溺,他們同樣譏諷孔子看不清濁世滔滔,逆流而上,不識時務。在這裡呢,孔子作了明確的回應,夫子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4.張居正解釋說,鳥獸是異類,我不能與之同群。天下之人與我同生並育,我不和他們在一起又和誰在一起呢?正是因為天下無道,我才不能為了自己的高潔而絕人逃世,我要盡己所能去改變這無道之天下,假如天下有道,就用不著我了。
5.可見古之聖人,慈悲為懷,民飢則曰己飢,民溺則曰己溺。就像父母親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不是他不能放棄,而是他不忍心放棄。即使孩子再差、再不好,作為父母的又怎麼忍心不管呢?

(四)夫子不在乎他人的評價,為何?
1.孔門弟子將晨門人和荷蕢人兩章列於此,都是寫了對夫子的譏諷之言,實則是藉以比較出夫子高遠的聖人境界,也是澄清世人的誤解。
2.如荷蕢人一樣,後世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孔子的堅持,把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看成是固執、迂腐;很多人因為孔子周流列國,不為諸侯所接納,惶惶如喪家之犬,把孔子的一生評價為失敗的一生。
3.這真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自己功利而庸俗的立場去妄加揣度聖人的境界。聖人看重的本就不是名利,而是道,是義,對於當世的隱士賢者的評價都不以為然,豈能在意後生小子的誹謗。
4.本章的學習,從這個角度,也應該對我們有所策勵,我們做為學人應該把學習的重點放在檢查自己的起心動念,修改自己的言行上,不要對別人妄加評判,一不小心可能貽笑大方,甚至成了後世的笑柄。正如本篇29章(有些版本是31章),孔子策勵子貢:“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五)荷蕢人知音知心,卻不知木鐸之意
1.我們再來看蕅益大師的評論,“既知音,亦知心,但不知木鐸之意耳。”這個評論非常地準確,蕅益大師說那位荷蕢人,他聽到了孔子的心思,可以說是知音難覓,他把孔子的心思說出來了。可是他卻不知道木鐸之意,他跟孔子的境界還有一個差距,就是不知道木鐸之意。
2.什麼叫木鐸之意?前面《論語》裡面〈八佾第三篇〉提到,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這個儀封人就是在儀地受封的一個小官,他要請求見孔子,從者見之,跟隨孔子的人就給他引見了。這個儀封人見了孔子之後出來,就對這些弟子們說,你們不用擔心,夫子之道不會喪亡,天下現在是無道已經很久了,上天必定要以夫子為木鐸。
3.木鐸是一種金屬的鐘,敲起來很響亮,可以震徹四方。這個意思就說孔老夫子他出世,是為了當後世的示範、垂範,他的出世可以使衰亡的聖賢之道重放光明。這就是木鐸之意。那個荷蕢人他不明白孔老夫子這種使命,所以蕅益大師評價其不知木鐸之意。
4.顯然儀封人的境界就要比本章出現的隱士荷蕢人要高,至少他更能理解夫子堅持的意義。

(六)“ 果哉,末之難矣 ”另一種解讀
1.我們再來看最後一句“果哉,末之難矣”,南懷瑾老師對這句話有不同的解讀,南老將這裡的“末”解釋成最後, “ 末之難矣 ”,就是人生最後的定論很難下。
2.這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確實,不僅是人生的定論很難下,其實,很多事情我們在當下都很難對於最後的結果下定論。
3.所以本章,蕅益大師又評說,“果哉末之難,卻與知不可而為之,作了一個腳註,可謂是難行能行。”

(七)歷史證明“孔子堅持難行仍行”是對的
1.2500年以後的我們,從拉長的歷史來看,就比較能理解孔子當初堅持的意義了,因為歷史給出了答案。
2.雖然在孔子那個時代的努力,未能讓禮制恢復,從春秋到戰國,到後來的秦朝,王道沒落至霸道,霸道沒落至荒淫無道。看起來,孔子的努力沒有改變歷史的進程。可是,文化的道統並沒有湮滅,因為夫子的努力,到了漢朝,漢武中興,漢武帝獨尊儒術,把儒家做為舉國上下正統的學派。
3.這不正是孔老夫子當年固執堅持、難行仍行,所得到的最後的結果嗎?
4.時至今日,傳統文化雖然衰落了好幾代,整個社會都變得急功近利,很多人都在為追求物質,追求名利而忙碌。即使如此,儒家文化依然在我們血液中流淌,中華傳統文化依舊是全世界唯一延綿未絕的文化。這難道不就是孔子當初難行仍行,遺留給我們的恩澤啊!

(八)結攝:傳承夫子精神,弘揚中華文化,是你我的使命
我們要傳承孔老夫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內涵,恢復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建立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是我的使命!幸運的是,我們已經得逢盛世,現在全國乃至於全球,中華傳統文化已經開始在復興了,孔子學堂也已經開遍了全世界,越來越多的有心人認識到了中華傳統文化是全世界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作為華夏兒女、龍的傳人的我們,此時不努力,更待何時?但問耕耘,不問收穫,聖人的示範告訴我們,我們下的功夫不會白費,付出未必都能馬上看到收穫,但是看不到不代表沒有收穫,眼光要放長遠,可能收穫就在不久的未來,也可能延綿於後世,代代相傳。

論語 憲問十四 第42章-1

42-1.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者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
42-2. 既而曰:“ 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 子曰:“ 果哉!末之難矣!”】

<白話>
(一) 孔子在衛國,有一天正敲著磬這種樂器,有一位背扛草筐的人從門前走過,說:“這個擊磬的人有心思的人啊!

(二) 歇一會兒又說:“鄙陋啊!這樣執著嗎?(從他的磬聲,聽得出來他是個固執不識時務的人呀!)既然沒人了解你,你做好自己就是了。水深就穿著衣服涉水過去,水淺就撩起衣服涉水過去。”孔子說:“說得真乾脆,沒有什麼可以責難他了。

<文義>

1. 磬 :一種打擊樂器的名稱。
2. 荷蕢:肩背著草筐。
3. 硜硜 : 擊磬的聲音。
4. 深則厲 :  指穿著衣服涉水過河。
5. 淺則揭: 提起衣襟涉水過河。
6. 果 : 果斷、決絕。
7. 末:無 。
8. 難 : 困難 。

<讀誦>  魏琳蓁/ 14分13秒
憲問第十四 第42章今天進度   慢、緊、背讀  各10遍
42.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者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
第37-2章 ~第42章 各章讀誦5遍 串讀 5 遍
37-2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38. 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39. 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40. 子曰:「作者七人矣。」
41.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42.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者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

<思惟提綱>

1.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者從門前走過,聽到磬聲,說了甚麼?
2. 「樂」心之聲,這位荷蕢者,聽到孔子擊磬的聲音,表達甚麼樣的見解?
3. 子曰:“ 果哉!「末之難矣!」夫子真的認為沒甚麼好責難嗎? 還是有其深遠意涵 ?
4.學了這一章 ,請思惟 賢人 , 與 聖人有何不同 ?

<義理解釋>

一. 引用資料的註解
1.《論語.憲問.39-40》:
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 者七人矣。」
2.《論語.憲問.37》: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3.《論語.憲問.41》: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4.《論語.季氏.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 
   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5.《論語.憲問.41》:
 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 既而曰:“ 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 子曰:“ 果哉!末之難矣!”
(一)解釋文義:
磬:一種打擊樂器的名稱。
荷蕢:肩背著草筐。
硜硜: 擊磬的聲音。
厲 : 是指穿著衣服涉水過河。
揭:提起衣襟涉水過河。
果 : 是果斷、決絕。
難 : 是困難 。
末之難矣 : 沒有困難。
也,有讀成四聲;末之難矣,解釋為無可責難。我們這裡取前一種解釋。

(二) 本章情節(注譯)
本章描述一段非常有趣的情節。
1.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
孔子在衛國,閒來無事,一次正在擊磬抒懷,恰巧一位肩扛草筐的人從門
  前走過,聽到磬聲,說這個擊磬的人,有心思啊!”
2. 既而曰:“ 鄙哉,硜硜乎!”
聽了一會兒又說,真是鄙陋呀,擊磬之硜硜然,擊磬之人太固執了。
3.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
如果沒有人了解自己的抱負,就做好自己,獨善其身罷了。就好像涉水一樣,水深呢,就穿著衣服淌過去;水淺呢,就撩起衣服淌過去淌。
4. 子曰:“ 果哉!末之難矣!”
孔子聽到荷蕢者的評價,說:“真是果決啊,如果如此做抉擇的話,就不難了。
(三) 荷蕢者不是普通人,是位隱世賢者
1. 這位擔負著草編籮筐,在孔氏門前路過的人,聽到了孔子擊磬的聲音,就能知道擊磬的人是個有心人。可見這個荷蕢之人不是普通人,應該也是位有心人。
   2. 樂是心之聲,奏樂之人心裡面所思所慮,往往就能表現在樂器的演奏當   中。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聽得出來,要有很高修養的人,才能夠通過這個音聲,體會到奏樂的人內心的思想。
    3. 這位荷蕢者聽出了孔子的心聲,所以才發表這樣的評論。很可能和前一章的“晨門”人一樣,荷蕢人也是一位隱世賢者。
4. 前面37章講的“賢者避世,…作者七人矣”,有七個人是孔子見到的隱士,說不定這荷蕢者就是一個。

 (四) 荷蕢者對孔子不客氣地批評
  從“有心人”的評價來看,荷蕢者對於孔子憂懷天下蒼生的情懷還是持肯定  態度的。可是,再往下聽,評價語氣就不對了。
1.鄙哉,硜硜乎
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語氣一轉,顯然是在批評孔子了,而且是非常不客氣的批評。
    鄙就是粗鄙、鄙陋,不屑的語氣。用“ 硜硜乎”來形容擊磬的人很堅強而又過於固執。下面又說“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2.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1)這個“莫己知”,就是“人莫知己”
別人不了解孔子,諸侯也不接受孔子之道。孔子滿腔的抱負,很希望在當時這個亂世推動周公之治,但是沒有人能夠用他,沒有知己。
前面35章,孔子講:莫我知也夫。可見,這個荷蕢之人真是聽懂得了孔子的一部分心思。
(2) 斯己而已矣
就是這個荷蕢人在表達自己的見解了。“斯己”,就是說修行好自己,既然世道如此,我們修行好自己就行了,就是孟子所說的“獨善其身”。
3. 深則厲、淺則揭
  這是荷蕢者引用《詩經》裡面的詩句,來諷刺孔子。
(1)深則厲,說凡是涉水者都知道,如果水很深,那麼你就直接垂下衣服過河,衣服濕了就濕了,因為你撩起來也沒有用。
(2)淺則揭,如果遇到淺水處,那你可以把衣服撩起來,把褲管捲起來,可以避免衣服弄濕。
這個意思是水有深淺不同,所以涉水過河的方法也有不同。他說這個話也是一語雙關,言下之意是什麼呢?涉水過河的人都懂得看水的深淺而選擇不同的方式過河,如此有情懷的一個人,這麼簡單的道理怎麼就不懂呢?
4.孔子你太固執,你逆流而上,你成功不了 !
荷蕢人的態度很明確:孔子你不必太固執,現在天下無道,應該去歸隱,不要強行出來,你即使出來,逆流而上,你也成功不了!
(七)總結
1.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招致世人誹謗
前一章,子路遇到的“晨門”人,形容孔子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與本章的荷蕢人譏諷之意,如出一轍。正因為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 招致了世人,乃至後世,對於夫子的各種誤解甚至誹謗。
2. 聖人的境界,賢者都難以企及,更何況一般人真是如孔子所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聖人的境界,一般賢者都難以企及,普通凡夫俗子,就更難得其門而入了。
〈子張篇〉子貢對於老師的評價: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 美、百官之富。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
3. 荷蕢者譏笑孔子,是不知聖人之心!
 張居正評價本章時說,荷蕢人之譏孔子如此,是不知聖人之心者矣!
 換言之,孔子與這位荷蕢者的抱負不同,荷蕢者是個賢者,但是孔子是聖人, 聖人高於賢人,
4. 孔子仁以為己任,盡全力推行仁義,推行聖賢之教。
孔子仁以為己任,天下雖然無道,但是孔子不做隱士,不避世,知其不可而為之,用盡全部努力的去推行仁義,推行聖賢之教。僅這一點就不是那位隱士所能比擬的。
5. 對荷蕢人刻薄的評價,孔子的回應:“果哉!末之難矣!”
荷蕢人對孔子作了近乎刻薄的評價,孔子最後也對荷蕢人做出了回應,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對這句話的理解,各家有較大的分歧。孔子的回應,應該如何理解,又傳遞了  夫子怎樣的境界呢?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意義到底有多大呢?
我們明天接著討論。

論語 憲問十四 第41章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白話>
41.子路夜裡住在石門,看門的人問:“從哪裡來?”子路說:“從孔子那裡來。”看門的人說:“是那個明知做不到卻還要去做的人嗎?” 
<文義>
(1)石門:地名。魯國都城的外門。
(2)晨門:早上看守城門的人。

<思惟提綱>
1. 從「晨門」與子路的對話,可見這位「晨門」不是普通人,他的背景為何?
2. 「知可-知不可」與「為-不為」造就哪五類不同的人物?有什麼差別?
3. 孔子為何「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孔子在抉擇時,他的思考跨度為何?
4. 就「知可-知不可」與「為-不為」搭配出來的五種類型,多少都曾出現在你的生命中,檢視一下,你是如何做抉擇的?
5. 孔子為何能超出一般賢人,為中華民族注入一股無窮的正能量?
6. 本章給我們的啟示為何?在學道的路上,我們應有的基本心態為何?
<憲問篇-第41章-義理解釋  5分40秒>
一、 引用資料
1. 藕溢大師《論語點睛》:「只此一語,描出孔子之神。蓋知可而為者,伊尹、周公之类是也。知不可而不為者,伯夷、柳下惠等是也。知可而不為者,巢許之類是也。知不可而為之者,孔子是也。若不知可與不可者,不足論矣。」
2. 《論語・為政篇・2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3. 《遵生八箋·塵外遐舉箋·歷代高隱姓氏·巢父》~989~巢父與許由的典故
巢父者,堯時隱人也。山居不營世利,年老,以樹為巢而寢其上,故時人號曰巢父。堯之讓許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隱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擊其膺而下之。由悵然不自得,乃過清泠之水,洗其耳,拭其目,曰:「向聞貪言,負吾之友矣。」遂去,終身不相見。
二、 重點摘記
大家好!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憲問篇》的第四十一章。
(一)原文與白話翻譯:
1. 原文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2. 白話翻譯
子路跟著孔子周遊列國,有一天晚上住在石門這個地方。晨門就是專門負責開關城門的人,他問子路:“你從哪裡啊?”子路回答說:“我從孔子那裡來。”晨門一聽,馬上問道:“你說的是就那個明知其不可為,卻偏要為之的那個人嗎?”
(二) 晨門的背景
1.這位晨門顯然聽說過孔子周遊列國,到處碰壁的事。他本人很可能是一位避世不出的賢者。就如前面兩章所講到的,當時因為看到亂世無道而退居不仕的賢者,還不是個別人。
2.他自己既然避世不出,想必也認為,在那個時代,孔子還執著地出來弘道,雖然志向可嘉,但是不夠明智,所以話裡略帶譏諷。
(三)「知可-知不可」與「為-不為」的造就了不同的人物
1.殊不知,這正是孔子與其他聖賢的不同之處。蕅益大師對這一章註解道:“只此一語,描出孔子之神。
(1)蓋知可而為者,伊尹、周公之類是也;
(2)知不可而不為者,伯夷、柳下惠等是也;
(3)知可而不為者,巢、許之類是也;
(4)知不可而為之者,孔子是也;
(5)若不知可與不可者,不足論矣!”

2.說明五種狀況的差別:
其中列舉了五種情況:
(5).不知可與不可者,是最差的。因為他們不能審時度勢,沒有這個判斷力,智慧不夠。
(1)與(2)“知可而為者”與“知不可而不為者”,都屬於常情。說通俗一點,就是能做就做,不能做就不做。
(3)知可而不為者,雖是明白人,但更在意個人的清高自在,對入世救人不感興趣。
(4)唯有孔子,他明知不可卻偏偏要為。不可為的事,為什麼還要做呢?聖人一定有他的理由。

(三) 聖人思考的跨度更長,做長期的投資
1.一般人所謂的“可為”與“不可為”,都是就短期有沒有成效而論的。在聖人眼裡,幾十年不算長,幾百年也不算長,他們思考的跨度可能是幾千年甚至更長。
2.如在《為政篇》裡,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一世就是三十年。子張對能否預判十世已頗感疑惑,可是孔子卻說:不要說十世,就連百世——也就是三千年的世運,也能知道。
3.因此,聖人判斷可不可為,就不僅僅是看短期,更要看長期。短期、長期都無效的事,當然誰也不會去做。但眼前無效、長遠有效的事,卻不是不可以做。就像有些人做短期投資,有些人做長期投資;長期投資的事,短期內也許看不出收益,甚至是只見投入,不見產出。
4.孔子教化弘道,更像是長期投資。雖然他惶惶如喪家之犬,不見容於當時,但是孔子之教,卻影響中國兩千五百年,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而且還遠播世界,成為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誰能斷言,這不是可知百世的孔子,當時就能預見到的呢?
(四) 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為華夏注入一股無窮的正能量
1.一般的賢人,或者看不了那麼遠,或者看到了也沒那個志向,或者有那個志向也不能堅守,或者能夠堅守也沒那個力道。
2.而孔子卻能以布衣之身,歷經坎坷,遊化諸侯,雖不為所用,一無所成,但在這個過程中,他表現出的大智、大仁、大勇,就如同注入中華民族機體的一股無窮的正能量,使之得以生生不息、屹立不搖。
3.所以當世道混亂,在其他賢者以為不可為時,孔子卻大為特為。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也正在此也!
(五) 總結:學道的心態,應效學孔子眼光放長遠。
反照我們自己,在學問實踐時,常常會遇難而退或者急功近利。這都是因為把時間尺度調得太短了。因此,我們也應該學著把眼光放長遠,才能進入學道的基本心態啊!

論語 憲問十四 第40章

子曰:“作者七人矣。”

 <白話>
孔子說:「像這樣避世、避地的賢者,已經有七個人了。」

<文義> 
1. 作者: 這樣做
2. 七人:即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魯少連。

<思惟提綱>
1. 思維觀察一下聖賢為什麼避世隱居?與我有什麼關係?
2. 設想一下,假如聖賢都避世隱居,我們的生命會是什麼狀態?
3. 我們之所以與聖賢不相應,不在一個頻道上, 是什麼原因?

憲問篇-第40章-義理解釋  9’36”

(一) 聖賢隱沒,世道將衰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論語.憲問篇》第三十七章。上一次我們講到孔子如何看待賢人避世,孔子雖然贊同賢人的避世、避地、避色、避言,但孔子自己不選擇避世隱居,選擇“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走一條難行能行之道。
2.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停下來,去思維觀察一下聖賢為什麼避世?與我有什麼關係?
2.明兩朝帝師張居正引孔子的話說:“賢者之心,未嘗不欲有為於天下,然時不可為,則不得不高蹈遠舉,避而去之。”賢者的心,從來沒有不想利益於天下,但是因為時緣的關係,世人無法接受聖賢的教化,利益不到他們,所以聖賢只好隱居避世,離我們遠去。賢人避世,並不是吉祥之兆。
3.張居正說:“此皆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者也,世有此人,世道之衰可知也”。賢人避世是為了不降志向,潔身自好,求仁得仁,乃至為了施設權教,應機教化。這是聖賢的悲心與智慧,是面對五濁惡世、冥頑不化眾生的無奈之舉。
4.但對世人而言,這並不是什麼好事情,昭示了聖賢隱沒,世道將衰。

(二)假如聖賢都避世隱居,我們的生命會是什麼狀態?
1. 設想一下,假如聖賢都避世隱居,離群索居,或雖未遠離塵世,卻隱於鬧市,待機而動,無法融入世俗;假如聖賢都不願意跟你住同一個地方;假如他們雖然與你住同一個地方,卻無緣見面;即使有機會見面,卻形同陌路,無法說話交流。2.如此的話,我們的生命是什麼狀態?沒有聖賢教化的生命是什麼生命?不和聖賢在一起,你將和誰在一起?聖人避世、避地、避色、避言,這是誰的過失?是聖賢不教的過失嗎?還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三) 聖賢避世隱居是因怕傷害到我們
1.其實,聖賢從來不想離我們而去,否則他們也不能稱之為聖賢。
2.聖賢避離我們,是因為怕傷害到我們。就像十分鋒利的寶劍是不能給小孩子拿著玩的一樣。
3.現在聖賢手上都有一把鋒利的寶劍,這把寶劍就是聖賢心法,它可以斬斷凡夫眾生的錯誤見解及無知煩惱,給予我們究竟的快樂。但是,如果我們使用不當,就會傷及自身。

(四) 聖賢遭到輿論碾壓而避世隱居
1.近代一百多年來,西風東漸,傳統文化遭到了全所未有的破壞。
2.由於歷史的原因,作為中國人對自己的民族文化不能產生自信,盲目批判的風氣還沒有得到根除。
3.在網絡的輿論場中,只要一談到孔子等古聖先賢及傳統國學,總有相當一部分人懷有糟粕情結,在聖賢的頭頂上指指點點,儼然是一位超越聖賢的智者,認為傳統文化障礙現代社會發展,因而盲目排斥,甚至誹謗。
4. 在這樣的氛圍中,聖人怎麼願意降臨呢?聖人不是不願意來,他不來是對我們的慈悲,因為聖人出現會遭到世間的譏諷和排斥,是對我們最大的傷害。
5. 我們總是抱怨這個時代出不了大師,根本原因是沒有多少人希求大師,與大師的思想不相應。
6.弘揚國學的講師們,稍有不慎,就會遭到輿論的碾壓,講通俗了,被譏諷為不專業,小兒科;講深了,被批評為談玄說妙,貼上“有毒雞湯”標籤。

(五)與聖賢不相應之因
1.觀察一下我們所處的環境,不難發現,我們之所以與聖賢不相應,是因為我們想的與聖賢想的,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
2.我們每天想的、心心念念掛念的是什麼?是財色名利,談的是樓市、股市、理財,如何千方百計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夢想天上掉下餡餅,希望一夜暴富。
3.我們整個身心浸潤於名利的大染缸,耗散於網絡虛擬世界,從來不想親近聖者、智者,故讀書已成為十分奢侈的事情,讀經典更是稀有珍貴!
4.孔子時代,雖然有很多賢人避世,但還有孔子入於世間,難行能行,木鐸天下,培養出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但現在呢?鮮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者,顯現於世間。

(六)不與聖賢為伍,一定與凡夫共舞
1. 不與聖賢為伍,一定與凡夫共舞;聖賢一旦避世,惡人一定盛行。這個惡人不一定是別人,也許就是我們自己。
2. 與凡夫在一起,只能得到凡夫的功德,隨行於凡夫的命運軌跡。
3.擺脫這種平凡的生命狀態,我們不可以抱怨所處的環境與所處的這個時代,因為它是我們造作種種因緣而感得,不可更改。
4.相反,在這個時代,別人都不想成聖成賢,執著於成一器一才、求一名一利的時候,我卻有更多的機會走上去。
5.因為有更多的人想擺脫命運的困境,卻找不到出路,此時給了你不可多得的、無量的機會,可以說是遍地黃金。如此作意,我們就會找到一條光明出路,內心充滿了向上的力量!

(七) 只有祈求聖賢住世,才會感得聖賢降臨
1. 但當我們決定要努力的時候,也許我們又有了新的疑問:聖人不出,萬古如長夜,沒有聖人的引領,我們如何走出這段黑暗呀?所以我們盼望、等待聖人的橫空出世。
2. 其實聖賢可遇不可求!聖賢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只是我們不認識罷了。
3.不是聖賢出現了,我才努力,而是我努力了,聖賢才會出現。只要我的條件足夠,自然有圓滿具量的聖者出現在我的生命中,更有聖賢的千手千眼充滿在我的四周。
4. 自己有什麼樣的條件,就會感得什麼樣的老師來教你,當我死心塌地想成聖成賢的時候,像孔子一樣的聖人一定會從天而降!
5.由此,我們不應該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對賢人避世的評判上,而是去思維觀察如何不讓聖賢對我自己避世、避地、避色、避言。
6.當我們了知賢人避世的真實原因之後,我們才發現主要原因是在我們自己本身。7.所以,我們只有祈求聖賢住世,才會感得聖賢降臨到我們身邊。
8.期許自己無論處在什麼時代、什麼環境,聖賢永遠充滿我的生命!

(八) 總結
1.十分慶幸的是,黨的十八大以後,中央對傳統文化的復興高度重視,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這“四個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
2.文化自信中的“文化”,最基礎、最醇厚、最博大的又是傳統文化。
3. 傳統文化的復興已方興未艾,也許聖賢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出現的時代,為時不遠了,我們慶幸自己值遇到了一個文化復興的偉大時代!

論語 憲問十四 第39章

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曰:「作者七人矣。」

〈白話〉
孔子說:「賢者在亂世,他不會做官而是隱居起來,避免災難;次一等的人,不辟世,但不居亂邦,能夠擇地而處,選擇比較安定的地方居住,這叫做辟地;能觀察君主的臉色或態度是否已變,而決定去就;再其次是聽到君主不善的言辭、惡言,就會決定離開。」孔子又說:「像這樣做的已經有七個人了。」

〈文義〉
1.辟世:辟今做避,下同。言舉世混亂無是非善惡之時,即避隱而不做官。
2.  辟地:如己所處為亂國,即去而適治邦,以行其道。
3.  辟色:色是臉色。即我適治邦而行道,至主上不以禮相待(臉色不善)時,則當避去。
4.  辟言:我為行道計,縱使主上待我無禮,亦竭力容忍而不避去,但至主上以惡言相加時,則無論如何必去了。

〈思維提綱〉
1.夫子提出賢者的處世之道,有哪幾種?有何次第?
2.關於夫子所提的賢者處世之道,您贊成與否?理由是什麼?
3.不妨試著在《論語》中,發覺夫子處世和其所提的賢者處世之道,相通處。
4.承上所提,可體會聖者之用心處?

〈義理解說〉
一、 補充資料
1. 《論語•泰伯•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2. 《論語•憲問•1》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3. 《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4. 《論語•述而•14》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5.巢父、許由:兩個人是堯帝時代的高士。在《高士傳》裡記載,堯帝晚年想把天下讓給巢父,結果巢父不接受。後來堯帝要把天下讓給許由,許由告訴巢父,巢父回說:「哼!你要聽他這些話,你不夠交情,你不配做我的朋友。」許由一聽,心裡很慚愧,跑到池塘,將耳朵洗一洗,表示堯帝的話把他的耳朵弄髒了,他不接受。

二、重點摘記
(一)恭讀、消文  
1.恭誦原文:
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2. 消文:
孔子說:“賢者避開塵世隱居,其次避開亂地遷居,再其次是避開惡人的臉色,再其次避開別人不善的言語。”孔子說:“這樣做的已有七個人了! ”

(二)介紹古今對賢人四種避世法的解說 
1. 孔子為我們講述賢人有四種避世方法,藕益大師引用程子的話註解本章,說:“四者非有優劣,所遇不同耳。”
2. 程頤 說,這四種避法,沒有優劣之分,只是所處境遇不同罷了。
3. 江謙對這四種避法作了補注,說:“闢世,謂在世而出世;闢地,謂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闢色,謂同居一地,而不相見;闢言,謂常常相見,而不與之言。若聖人則自他不二,無能闢所闢,故曰: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避世”,雖然行於世間卻懷有出世之心;“避地”,不進入危險的國家,不住在動亂的地方;“避色”,雖然住在同一地方,卻不會去相見;“避言”,雖然常常相見,但卻不與他說話。
4. 如果是聖人的話,就能做到自他不二,沒有“能避”與“所避”,所以孔子說:“我不和世人相處,又和誰在一起呢?”
(三)由《論語》篇章探究夫子對避世看法
1. 雖然孔子自己並不想避世隱居,但他不僅不反對賢人避世隱居,以及隨順避世隱居的其它避法,而且還給予非常合理的讚嘆與認同。
2. 《論語》中的很多記載,都證明了這一點。
(1)在《泰伯篇》中,孔子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2) 在《憲問篇》中孔子說:“邦有道,榖;邦無道,榖,恥也。”就是說,國家政治清明,做官領薪俸;國家政治黑暗,做官領薪俸,是恥辱。
(3) 在《述而篇》中,孔子對顏回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如果用我的話,就將此道行於世間,如果不用我的話,就將此道藏於身,這只有孔子與顏回才能這樣做。
(4) 孔子曾應子貢的提問,對隱居並餓死在首陽山的伯夷、叔齊作評價,說他們是“古之賢人也。”當時的人們對伯夷、叔齊是否對周武王暴力奪取殷商政權心存怨恨,表示懷疑,但孔子卻作出了篤定的回答:“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夷齊追求仁德,也得到了仁德,又有什麼怨悔的呢?
(四)關於“作者七人矣。”
7. 在《微子篇》中,有不少是講隱士的故事,其中的第八章,孔子對七位“逸民”,即節行超逸、避世隱居的七位賢人作了恰如其分的評價。
8. 本章提到的“作者七人矣”,有古注中認為就是《微子》篇中提到的這七位“逸民。
9. 孔子是如何評價這七人的呢?說伯夷、叔齊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屈辱自己的身份;說柳下惠、少連,被迫降低自己的志向,屈辱自己的身份,但言語合乎倫理,行為審慎而合乎思慮;虞仲、夷逸,逃世隱居,放肆直言,身體能夠潔身自好,放棄入仕也合乎權宜。孔子對遇到不理解他、勸誡他歸隱,甚至譏諷他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等等的隱士,也不慍不怒。
(五)夫子,聖之時者的處世境界
1. 孔子在讚嘆、理解這些隱士所為的同時,自己卻說:“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孔子說“我和他們不同,即無可無不可”。就是什麼都可以做,什麼都不可以做。一句“無可無不可”,道出了作為“時中之聖”孔子的“聖者自在”。
2. 有沒有注意到,本章所講的避者是“賢人”,並不是聖者。賢者不及聖人,是正在向聖人靠近的人。作為聖人,正如江謙所說,不存在“能避”與“所避”,即不存在能避的人與所避的境,心境完全可以融為一體。
3. 孔子作為聖人,與這些賢人隱士所不同的是,他是自在的、切合時宜的,可以應時應機。
4. 《孟子•萬章下篇》上說:“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孟子的評價是說,伯夷可謂聖人裡面清明第一,伊尹可謂聖人裡面擔當第一,柳下惠可謂是聖人裡面隨緣第一,而孔子則是聖人裡面時中第一。可以速則速,可以久則久,可以處則處,可以仕則仕。例如孔子離開齊國時,米尚未淘乾淨,就行色匆匆而去;但在離開魯國時卻說:“我們慢慢走吧,這是離別父母之邦的路!”

(五)小結
1. 孔子作為聖人是自在的,他有“避”與“不避”的選擇和顯現,只是更為善巧、智慧而已,心完全不隨境而轉動。孔子示現於禮崩樂壞的春秋亂世,選擇不避世隱居,但可以避地、避色、避言;不選擇“ 不可為而不為”,而是選擇“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是對那個時代,也是對我們後人最大的饒益。
2. 藕益大師讚歎“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一句道出了孔子的真精神。說世上有五種人:
  一是知可為而為者,如伊尹、周公等等;
  二是知不可為而不為者,如伯夷、柳下惠等等;
  三是知可為而不為者,如巢父、許由等等;
  四是知不可為而為者,孔子是也;
  五是不知可與不可為者,那就不值得一提了。
3. 孔子之所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有他不可動搖的真知灼見,以及悲天憫人的聖人情懷。他說:“我們既然不能與飛禽走獸合群共處,那麼再不與人合群,那與誰可以合群呢?如果天下有道,也用不著我孔丘來改變它。” 孔子的話,多麼語重心長,多麼令人感動!
4. 我們作為人類是與動物不同的,如果要從動物的習性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真正與天地相合的、有仁德的人,就要與人合群共處,將仁德的內涵在人與人的不斷互動中呈現出來。如果大家都潔身自好,隱居避世,誰來改變天下呢?正因為天下無道,我才出來行道,如果天下有道,也用不著我出來改變它。
5. 這才是聖人的氣概,這才是聖人的胸懷,這才是孔子成為千年孔子的核心價值所在,這才是儒家的積極進取精神對我們個體以及國家治理的真正意義所在!

論語 憲問十四 第38章-2

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白話>
孔子說:「我的道能夠推行開展,是天命決定的;我的道不能推行開展,也是天命決定的。公伯寮他能對天命怎麼樣呢?」
<文義> 
1.將行也與:將,如果。與同歟,助詞,無義。

<思惟提綱>
1.子服景伯向孔子報告,公伯寮在季孫氏面前說子路的壞話,並表示他有權勢幹掉公伯寮。面對這樣的場景,孔子怎麼回應呢?
2.孔子為何如此回應?
3.什麼是天命?人可以控制天命嗎? 可以改變天命嗎?
4.我們是不是常想控制不可控的事情?透過本章您得到啟示了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者也,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2.《四書蕅益解.中庸直指補註》:「不生不滅之理,名之為天;虛妄生滅之原,名之為命。」
3. 《論語.堯曰》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4. 《中庸.第十四章》:「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5. 劉寶楠《論語正義》:「人道之當然而不可違者,義也;天道之本然而不可爭者,命也。貧富、貴賤、得失、死生之有所制而不可強也,君子與小人一也。」

二、重點摘記
 (一) 文譯
上次我們談到,子服景伯向孔子報告,公伯寮在季孫氏面前說子路的壞話,並表示可以藉自身權勢幹掉公伯寮。面對這樣的場景,孔子是怎麼抉擇的呢?
(原文)
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
(文譯)
孔子說,“道能夠得到推行,是天命決定的;道不能得到推行,也是天命決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麼樣呢?”

(二) 孔子的反應消極嗎?
在這裡,我們可能會認為孔子是聽天由命了,感覺好像很消極。如果是我們,會不會接受子服景伯的幫助,主動出擊,一舉消滅對手?
我們先不要輕下斷言,不妨仔細揣測了解一下夫子所言的天命是什麼。

(三) 什麼是天命?
1.《中庸》上說:“天命之謂性。”
明朝蕅益大師解釋:“不生不滅之理,名之為天;虛妄生滅之原,名之為命。”
所以天命就是人所不能自主決定的基本法則。
2. 人要去學習了解天命
人不能控制,也不能改變天命,但是人可以去學習了解天命。
所以在《論語.堯曰》中,孔子才說: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道
天命,是不能成為君子的。
3.孔子晚年總結自己一生時說自己“五十而知天命”。
4.《中庸》上說, “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 君子安於平常,接受天命;小人卻心存僥倖、鋌而走險妄圖獲得非分之利益。

(四) 君子安於命,以義為原則
1.劉寶楠《論語正義》中,在解釋此章時引用了明末大儒張爾岐的解釋:“人道之當然而不可違者,義也;天道之本然而不可爭者,命也。貧富、貴賤、得失、死生之有所制而不可強也,君子與小人一也。” 人可以抉擇自己是否依循 “義”的原則,但不可以決定天命。
比如貧富、貴賤、得失、生死都是人所不能控制的,無論是君子小人都如此。
2.“ 命不可知,君子當以義知命矣。凡義所不可,即以為命所不有也。故進而不得於命者,退而猶不失吾義也。小人嘗以智力知命矣,力不能爭,則智邀之,智力無可施,而後謂之命也。君子以義安命,故其心常泰;小人以智力爭命,故其心多怨。” 
命是不可知的,君子是以義知命,按照義去做就好,凡是義所不能做的,就是命裡所不該有的。因此君子如果進不得其命,至少退不失其義,不會落到命沒得到、義又失去的地步。小人卻是以智力爭命,絞盡腦汁、不擇手段去爭,最後什麼招都用完了,才肯接受命。
3.所以,君子接受命運和小人接受命運是不一樣的,君子以義安命,所以心中泰然;小人以智爭命,所以心中多怨天尤人。君子安於命,並不是以命為原則,是以義為原則,絕不行不義之事。

(五) 我們往往想控制不可控的事情?!
1.命是人所不能控制的,但是我們往往將注意力放在不可控的事情上,千方百計想按自己的意願控制,卻忽略了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
2.比如堵車時很多人都會煩躁不安,按喇叭、搶道、抱怨乃至咒罵。可是堵車是自己可控的嗎?顯然不是,可自己卻不願接納現狀,總想搶道往前擠。這樣會讓自己的境況變好嗎?顯然不會。其實此時自己真正可以控制的是自己的想法、情緒和言行。
3.如果將注意力從不可控的堵車拉回可控的自己的言行,其實可以有更多的選擇,至少讓自己的內心不會這麼多煩躁和抱怨。
4.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妨問問自己,“此時我可以控制的是什麼?”外在的很多人事物都是不可控的,但我們總是可以控制自己面對這些人事物的想法和言行,選擇依循仁義的原則對待人事物。

(六) 孔子為何如此回應?
1.了解了天命,再回到孔子的回答,所謂 “將行”、“將廢”,是說子路墮三都,是孔子安排的,現在子路因此被公伯寮愬,季孫氏又聽信,預示著道之將廢,自己也不能安然在魯國繼續推行王道。
2.事實上王道是否能在魯國推行,成功與否並非完全是孔子所能控制的,是天命,如果天不廢道,雖然公伯寮有愬,季孫氏也不會聽信。如果天未欲行道,有沒有公伯寮愬子路,季孫氏都會阻止孔子的做法。
3.所以,即使子服景伯殺了公伯寮,也於事無補,更何況,僅僅因為公伯寮打小報告,就殺掉他,顯然也不符合仁義,還可能會引發更多不可預料、不可控制的後果,對孔子推行的王道不但無益,反而有害。以不仁義的方式,是不可能得到仁義的結果的。
4.設想一下,如果孔子同意子服景伯殺了公伯寮,會有什麼後果?當時的後果可能是:季孫氏還是不會支持孔子,事實上從後面的很多事情看,季孫氏大概率還是會阻礙孔子的做法的,並且朝野上下,各國諸侯民眾對孔子肯定就有很多負面看法了;未來的後果幾乎可以肯定:儒家就不是現在的儒家了,包含了暴力、詭詐的儒學,是不可能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思想的,孔子也不可能成為“萬世師表”。

(七) 結攝:符合仁義的抉擇就是最好的選擇
很多時候,我們不可能完全控制事情的結果,但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是自己當下的抉擇是否符合仁義。雖然眼前的事情結果不一定盡如人意,但從更長遠、更廣闊的時空看,當下符合仁義的抉擇其實就是最好的選擇。這就是這段對話帶給我們的思考吧。

論語 憲問十四 第38章-1

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

<白話>

公伯寮向季孫說子路的壞話。子服景伯 把這件事告訴給孔子,並且說:「季孫氏已經被公伯寮迷惑了,對子路有所疑惑。我的力量能夠把公伯寮殺了,把他陳屍於大街上。」

<文義>

1. 公伯寮:姓公伯名寮,字子週,孔子的學生,曾任季氏的家臣。

2. 愬:同“訴”,告發,誹謗。

3. 子服景伯:魯國大夫,姓子服名伯,景是他的諡號。

4. 肆諸市朝:古時處死罪人後,陳屍示眾。

<思惟提綱>
1.公伯寮以什麼理由投訴子路,還能讓季孫氏聽信?

2.子服景伯知道此事後,告訴孔子他想怎麼做 ?

3.捫心自問,如果我是子服景伯,我會如何作?

4.如果子服景伯來告訴我發生了這種事,我會如何作?

<義理解釋> 《憲問篇》第 38-1 

<重點摘要>

原文:
38-1  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 “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

38-2 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一) 兩位主角:公伯寮、子服景伯

1. 公伯寮

   姓公伯,名寮,字子週,魯國人,曾與子路同做季氏的家臣。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說他也是孔子的弟子,但《孔子家語-弟子解》中卻沒有他。過去的註解中或者認為他不是孔子的弟子,或者認為他因為愬子路,被後人從弟子名單中剔除了。

  2.子服景伯

姓子服,名何,字伯,死後諡號景,當時是魯國大夫,頗有才幹, 也有權勢。

 (二) 本段故事(注譯) 

  1.公伯寮向季孫氏誣告子路。愬,通投訴的“訴”,也就是打小報告、說壞話的意思。

  2.公伯寮以什麼理由投訴子路,還能讓季孫氏相信呢?

  3.子路為人忠信,又極富有管理才幹,是孔門弟子中政事科的佼佼者,他會有什麼可讓公伯寮投訴的呢?

  4.朱子推測,以為 “在墮三都、出藏甲之時”,這種說法比較合乎情理。當時子路是按照孔子的安排墮三都,此舉是強公室,弱私家,將不利於季氏 所以公伯寮一誣告,季孫氏就相信了。 

5. 子服景伯知道此事後,就去告訴孔子:公伯寮在季孫氏那裡說子路的壞話,季孫氏已經被公伯寮迷惑了。這裡的夫子是指季孫氏。

  6. 子服景伯說 : 不過,我的力量還是足以影響季孫氏,並將公伯寮誅殺,將他的屍體陳列在市朝。

7.肆 : 就是將罪犯行刑後,陳屍在公眾場合。

諸 : 是“之於”的意思。
之 : 就是指公伯寮。
市 : 就是市場。
朝 : 就是朝廷。
古代大夫以上犯死罪,陳屍於朝,士人犯死罪,則陳屍於市。

(三) 小結

在這裡,我們不妨先停一下,捫心自問:

1. 如果我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會作何選擇?

2. 我是否會很慶幸,有朋友來可以通報消息,並能幫我擺平對手?

  3. 我是否會很期待朋友出手,將身邊的小人清除乾淨?

  4. 那麼我這些想法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認知模式呢?

論語 憲問十四 第37章-2

37-1.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
37-2.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白話>
孔子感嘆道:「恐怕沒有人了解我了吧!」
子貢道:「為什麼沒有人了解您呢?」
孔子道:「不怨恨天,不責備人,從最下的人事入手,
卻漸漸通達至最高的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文義>
◎不怨天,不尤人 
1 不怨天:不怨恨天。孔子行道,而道不行。晚年喪子,最得意的弟子
顏淵也早死,皆是怨天之事,但孔子知道天命,所以不怨天。
2 不尤人:不責備人。尤〜也是怨的意思。孔子在陳絕糧,以及遭遇
陽虎、桓魋那些惡人,皆足引起怨人之心,但孔子只知自省,決不怨人。
3 【唐以前古注】釋文引鄭注:尤,非也。(皇疏: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 我既學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達天命,天命有窮有通,故我不怨天也。
4 【發明】反身錄:學不著裏,易生怨尤。著裏則一味正己,循理樂天,凡吉凶禍福順逆得喪之在外者,舉無一動其中,何怨何尤之有?


◎下學而上達 
5 下學而上達 :依皇侃疏:「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
孔子不論遭遇如何,不怨不尤之外,仍然求學,上達最高境界,這不是人所能知,只有天知之。
所以何晏注:「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故曰唯天知己。」
6 【集注】夫子自歎以發子貢之問也。不得於天而不怨天,不合於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學而自然上達,此但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無以甚異於人而致其知也。然深味其語意,則見其中自有人不及知而天獨知之之妙。蓋在孔門,惟子貢之智幾足以及之,故特語而發之,惜乎其猶有所未達也。
7.黃氏後案〜據孔安國注:下指人,上指天。下學,猶言習練世事,
  上達,知天命之窮也。知我其天,天諒其無道則隱之心也。
  下學,刪訂贊修之事。上達,所學通於天也。
  聖人刪訂贊修,惓惓斯道之心上通於天,而天自知之。

<思惟提綱>
1.孔子能做到 “不怨天,不尤人”,有何嚴密的次第和方法?
2.什麼是下學?什麼是上達?下學與上達有什麼關係?
  還有 我們要上達的大道在哪裡呢?
3.孔子告訴兒子孔鯉的家訓:“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和本章〜下學而上達 有什麼關係?
4. 我們要在什麼時候建立上達的目標呢?
   還有我們要謹慎防止的 另外一種偏執 為何?
   又〜君子儒、小人儒、狂學者 的行相有何差別呢?

<讀誦>     12分39秒
第37章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37.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第32章~第37章   各章讀誦5遍
第32章~第37章   串讀 5 遍
3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33.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34.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恓恓者與?無乃為佞乎?」
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35.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36.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37.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義理解釋>        10分38秒 
◎參考資料

 “西狩獲麟 春秋絕筆”的典故( 參考37-1義理解釋 )

【考證】史記孔子世家:西狩見麟,曰:『吾道窮矣!』
喟然歎曰:『莫我知夫!』子貢曰:『何爲莫知?』子曰不怨天云云。
說苑至公篇:夫子行說七十諸侯,無定處,意欲使天下之民各得其所。
而道不行,退而修春秋。
論語發微:此孔子自言修春秋之志也。
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子貢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又何能知莫知之歎,子與子貢互相發明以探天意也。能知天,斯不怨天;能知人,斯不尤人;能知天知人,乃能明天人之際。際者,上下之間也。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人事浹,王道備,治太平以上應天命,斯爲下學人事、上知天命也。

包慎言溫故錄:史記孔子世家:『哀公十四年春,狩於大野。叔孫氏車子鉏商獲獸,以爲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圖,洛不出書,吾已矣夫!」顏淵死。孔子曰:「天喪予!」及西狩獲麟,曰:「吾道窮矣!」喟然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爲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據史記此文,莫知之歎,蓋發於獲麟之後。然則不怨天者,知天之以己
製作爲後王法也。不尤人者,人事之厄,天所命也。孔子在庶,而褒貶
進退,王者所取則,故曰下學而上達。達,通也。
張衡應間曰:『蓋聞前哲首務,務於下學上達,佐國理民,有雲爲也。』是上達者,謂達于佐國理民之道。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篇•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2.《易經》:“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3.何晏《論語集解》:“ 本為上,末為下。”
4.明代大學者焦竑在《焦氏筆乘》:“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非二物也。” 又說:“ 君子見性,故不得有,但見其道,而不見其器。小人執相,故不得無,但見其器,而不見其道。”

5.《論語•公冶長•13》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子貢說:「老師的文章,可以聽得到;老師有關本性和天道的理論,
不是光靠聽就能理解的。」)
6.《論語•季氏•13》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曰:「不學詩,無以言。」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7.李卓吾: “ 下學而上達,便是不器。”
8.《論語•雍也•11》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9.《論語•公冶長•4》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10.《朱子家訓》“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
11. 藕益大師:“ 若離下學而空談上達,不是君子儒,
                 亦不是小人儒,便是今時狂學者。 ”

<義理解釋>   王凱 老師     10分38秒 
◎參考資料

 “西狩獲麟 春秋絕筆”的典故( 參考37-1義理解釋 )

【考證】史記孔子世家:西狩見麟,曰:『吾道窮矣!』
喟然歎曰:『莫我知夫!』子貢曰:『何爲莫知?』子曰不怨天云云。
說苑至公篇:夫子行說七十諸侯,無定處,意欲使天下之民各得其所。
而道不行,退而修春秋。
論語發微:此孔子自言修春秋之志也。
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子貢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又何能知莫知之歎,子與子貢互相發明以探天意也。能知天,斯不怨天;能知人,斯不尤人;能知天知人,乃能明天人之際。際者,上下之間也。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人事浹,王道備,治太平以上應天命,斯爲下學人事、上知天命也。

包慎言溫故錄:史記孔子世家:『哀公十四年春,狩於大野。叔孫氏車子鉏商獲獸,以爲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圖,洛不出書,吾已矣夫!」顏淵死。孔子曰:「天喪予!」及西狩獲麟,曰:「吾道窮矣!」喟然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爲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據史記此文,莫知之歎,蓋發於獲麟之後。然則不怨天者,知天之以己
製作爲後王法也。不尤人者,人事之厄,天所命也。孔子在庶,而褒貶
進退,王者所取則,故曰下學而上達。達,通也。
張衡應間曰:『蓋聞前哲首務,務於下學上達,佐國理民,有雲爲也。』是上達者,謂達于佐國理民之道。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篇•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2.《易經》:“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3.何晏《論語集解》:“ 本為上,末為下。”
4.明代大學者焦竑在《焦氏筆乘》:“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非二物也。” 又說:“ 君子見性,故不得有,但見其道,而不見其器。小人執相,故不得無,但見其器,而不見其道。”

5.《論語•公冶長•13》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子貢說:「老師的文章,可以聽得到;老師有關本性和天道的理論,
不是光靠聽就能理解的。」)
6.《論語•季氏•13》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曰:「不學詩,無以言。」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7.李卓吾: “ 下學而上達,便是不器。”
8.《論語•雍也•11》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9.《論語•公冶長•4》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10.《朱子家訓》“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
11. 藕益大師:“ 若離下學而空談上達,不是君子儒,
                 亦不是小人儒,便是今時狂學者。 ” 
一. 重點摘記        王凱 老師       10分38秒
(一) 緣起
上一講我們給大家介紹了孔子說這段話的歷史背景〜
從“西狩獲麟”、“獲麟絕筆”的典故中,感受到孔子的憂道之心,
分析了孔子為什麼在懷才不遇、道不能弘的曲折境遇下,
能夠做到不怨天尤人,今天我們繼續講下去。
(二) 孔子做到不怨天尤人
1. 能做到 “不怨天,不尤人”,必須有嚴密的次第和方法〜
  孔子告訴了我們秘訣,就是“下學而上達”。
  孔子不是天生就是聖人,而是透由不斷學習而成為聖人的。
  而學習是從 “下學”開始,但目標一定是“上達”,且一以貫之。
  孔子列出了自己一生的學習和進道年譜,就是〜
 “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2. 錢穆先生對孔子的這張年譜作了十分清晰的次第分判,
  說:(1)“ 自志學而立而不惑,皆下學。
          自此以往,則上達矣。知天命故不怨天,耳順故不尤人。
          此心直上達天德,故能從心所欲,不踰矩,而知我者惟天。”
          從前面十五歲至三十、四十歲的三個階段,即志學、而立、
          不惑,都是下學的內容。
      (2) 從五十知天命開始,到耳順,直至從心所欲,不踰矩,
          都是“上達”。
          孔子從五十歲開始知天命,因為懂得了天命,就不怨天;
          到了六十耳順之年,才可以不尤人;
          到了七十歲已成就天德,即具備了與天一樣的功德,
          所以能夠“從心所欲,不踰矩”,
          這個時候,能夠了解孔子的唯獨是“天”。

(三)那什麼是下學?什麼是上達?
1.《易經》上說:“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即〜無形無相是講 “道”,有形有相是講“器”。
2.何晏《論語集解》上說:“ 本為上,末為下。”
即根本是上達,枝末為下學。
即通達無形無相的“道”為上達,這是根本;
了解有形有相的“器”為下學,這是枝末。
3.清朝著名的理學家陸隴其在《松陽講義》中說:
“學者讀這章書,須知聖人只是這下學。一部五經、四書,都是說下學。若不從下學入手,縱智勇絕世,卻是門外漢。”
4.這個概念就比較新穎了,陸隴其把《四書》、《五經》都說為“下學”,如果不從下學入手,縱然你有絕世的世間智慧和勇猛精進,
也只能算是一個門外漢。

(四)那我們要上達的大道在哪裡呢?
1.明代大學者焦竑在《焦氏筆乘》上說:
 “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非二物也。”
  意思是,下學和上達之大道,不是兩樣東西,是一體兩面。
2.又說:“ 君子見性,故不得有,但見其道,而不見其器。
          小人執相,故不得無,但見其器,而不見其道。”
焦竑的這幾句話就非常有深度。
君子因為見性了,就會見道不見器,小人執在外相上,就會見器不見道。
3.其實君子執在無形無相的道上,偏執“無”;
  小人執在有形有相的“器”上,偏執“有”,
  君子與小人其實都沒有達到中庸的境界,
  中庸的境界大概只有聖人才有吧!
4.難怪孔門中最聰明的弟子之一〜子貢,都感嘆說:
“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子貢感嘆先生講的這些詩書禮樂等文章我們都能聽到,
 但他老人家講的性與天道我們怎麼聽不到啊?
5.更有一個弟子叫陳亢,懷疑孔子給他的兒子孔鯉開小灶,就請問孔鯉,
  你的父親有沒有傳給你特別的教授?
  孔鯉回答說沒有,同時告訴陳亢,父親曾經兩次庭訓自己〜
  問自己有沒有學《詩》,有沒有學《禮》,孔鯉 (疑講解口誤,應為
 “孔鯉”)說都沒有,於是孔子就告訴兒子孔鯉,說了兩句中國歷史上
  最早最著名的家訓:“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6.可見孔子在給兒子孔鯉也在傳授 “下學”,沒有直接講性與天道。
  其實性與天道不可言說,要靠領悟,去證達。
7.孔子曾經向弟子們解釋過:“你們這些學生啊,以為我對你們有所
  隱瞞嗎?我對你們沒有任何隱瞞。
  我沒有什麼事情不對你們公開的。
  我孔丘就是這樣的人。”
(五) 下學與上達的關係
1.在下學與上達的關係中,藕益大師曾在兩個地方作了註解。
  一是在講“君子不器” 的時候,引用李卓吾的話,說:
“ 下學而上達,便是不器。”
2.另外一個是在解釋 “君子儒”與“小人儒”時說道:
 “下學而上達,便是君子儒;滯於下學,便是小人儒。”
3.歷史上的祖師大德們對下學與上達的關係都作了十分精闢的解釋。
  作為後學的我們須牢牢記住,入於心裡。
  下學,是透由看得見、摸得著的,有形有相的這些
《四書》、《五經》等文章典藉,以及顯現於世間的人事等來呈現。
4.但下學是為了上達,如果沒有上達的目標,停滯於下學而不能進一步
  上達大道,就只能成為一器,不能成為“不器”之材。
  就像孔子批評子貢一樣,即使成為宗廟裡最華美的“ 瑚璉 ”,
  也只是一器而已。

(六)我們要在什麼時候建立上達的目標呢?
1.就要在“十五志於學”的時候開始建立,乃至再往前推,
  從學道一開始就要注重最究竟目標的建立。
2.因為在大目標的統領之下,以大含攝小,小無不是大,
  一切的下學都可以入於大道。
3.如今是個物質大爆炸的時代,我們開始變得功利而目光短淺,
聖人講的道已被我們要追求的“器”所障蔽。
4.“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當我們把目標安立在追求聖賢之道時,
   讀書就不會淪為下學,更不會淪為追求科第和功名利祿的工具,
   讀書的過程是 成就“孔顏之樂”的過程。

(七) 謹慎防止另外一種偏執
但是,對另外一種偏執,我們也要謹慎防止。
1.藕益大師說:“ 若離下學而空談上達,
 不是君子儒,亦不是小人儒,便是今時狂學者。 ”
 能夠下學但不上達,還是一個“小人儒”。
 如果空談上達,戲說文字,談玄說妙,卻不從下學入手,
 藕益大師說是“狂學者”。
 就是狂妄不知深淺,自以為是,大事不會做,
 小事不願做的空談誤國者、戲論生命者。

2.對下學而上達的道理,我的師長曾經這樣高度概括:
“再高深的道,都有最淺近的下手處;
  最淺近的下手處,都含攝了最高深的道”;
  還說過:“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 。



(八)結語
1.本章最後 孔子發出了最深邃的感嘆:“ 知我者,其天乎!”
  在儒家文化中, “天”代表了最高的道德,
  孔子成就了與“天”一樣的功德,凡夫的境界當然無法了知。
2.何晏說:“ 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故曰惟天知己。”
  孔子最後的感嘆,是對我們最好最大的鼓勵。
3.如果我們不學習聖賢之道,不能達到與聖賢同樣的境界,
  就無法真正了知聖賢,成為聖賢;雖然我們不能完全了知聖賢,
  但是通過“下學而上達”,我們正一步步向聖賢靠近,正一分分成就
  聖賢的功德,這才是儒學心法最最圓滿的次第,是每個人在自己的
  起點上都可以學修而走上去的善巧方法!


全廣(二) 242講
所以雖然是說起來這麼簡單,實際上就是從凡夫地,達到究竟圓滿成佛的圓滿的綱要全在裡頭,可想而知本論是何等重要!是,我們目前可以不一定全部學,但是我們必定要全部認識,為什麼?因為我們究竟的目的就是這個。你有了這個究竟的目的,認識了這個綱要,然後下腳走的時候,的的確確走你該走的。該走的只是一步,但是你眼前跨出去的一步,一定要走對方向。在整個的道路當中,你走對,那麼每一步,然後把一步一步加到最後,圓滿。所以開始走這個一步的時候,你就應該把整個的路線認得清清楚楚,這樣走下去的這條路最圓滿直接,這很清楚明白。 [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