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2章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白話>
孔子說:“賜啊!你以為我是個博學強記的人嗎?”子貢答道:“是啊,難道不是這樣嗎?”孔子說:“不是的。我是用一個根本的道理把所學貫通起來。”
<文義>
1. 賜:子貢名。
2. 識;記也,言記之在心。
3. 與:同「歟」。疑問語助詞。
4. 一以貫之:言學雖博,皆可會通而歸於一貫。貫,串也。

<思惟提綱>
1. 孔子為什麼問子貢:「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
2. 從孔子學禮儀,如何看出他是「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3. 孔子提點子貢,強調「一以貫之」,何謂「一以貫之」?
4. 子貢善問善學嗎?從本章,您學到什麼?

<義理解釋>   9分15秒
一、引用經文
1. 《論語・述而・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2. 《周禮·春官·大宗伯》篇記載的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五種禮儀類型,統稱「五禮」
3. 《論語・雍也・27》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4. 《論語・八佾・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5. 《論語・公冶長・13》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6. 《中庸・22》:「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略)----。」
7. 《論語・里仁・1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8. 《論語・顏淵・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9. 《論語・衛靈公・24》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0. 《論語・雍也・28》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二、重點摘記
大家好!
我們今天學習《衛靈公篇》第三章,我先恭誦一遍:
<原文>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一)  子貢是個善問善學的弟子
《論語》裡面非常多師生精彩對話的篇章,其中有好幾篇都是出自孔子跟子貢的對話。子貢是言語科的學生,對於事理能夠通透的洞察,言語呢也能夠非常的到位,也是一個善問的弟子,善問善學的弟子。

(二)  本章特別之處 : 孔子主動對子貢提問
這一篇也非常的特別,孔子是主動對端木賜(子貢)提問,就說:“你是不是認為我的學問是多學而識之者與?”就是說,你是不是認為我的學問是一種博學?看起來,子貢毫不猶豫說:“對呀,不是嗎?”這個對“然”,這個對,應該是子貢的一個理解。

(三)  孔子是多學而識之者 — 默而識之,潛移於心,默化於行
1. 孔子也提過自己的學問叫“默而識之”,也就是孔子在學習的時候,是蘊含於心,牢記於心,對於學問,其實也是非常博學。
2. 孔子是以知禮聞名,我們知道禮其實有各種禮節的規範,“吉、兇、賓、軍、嘉”五禮,或者婚禮、喪禮等等,這些禮儀的規範,其實是非常的細緻,如果沒有博學強記的這樣的學習的過程,對於禮是不可能這麼熟悉的。
3. 那當然,也要潛移於心,默化於行,才能更深刻的體會禮的一個內涵。
也就是孔子在引導學生的時候也說要“博學於文,約之以禮”,所以從博學或者多學而識之的角度,子貢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孔子,並沒有理解錯誤。
4. 所以,孔子問子貢說你是不是認為我的學問是一種博學而強記的學問呢?子貢其實非常的快速的回應說:“對的。老師,我就是這樣理解。”

(四)  子貢又問“非與?” 這一問引出“一貫之道”!
1. 不過子貢還是有更深刻、深入的地方,他能夠體會到孔子老師主動提問這樣子的問題,可見對自己理解老師的這個角度,就是博學、多學而識的這個角度,孔子顯然要進一步的指導提點他。
2. 所以子貢又問“非與?”這兩個字其實非常重要,因為只有這兩個字,才能開啟孔子後面的“非也,予一以貫之。” 這個“非”,不是全然否定前面的多學而識之。

(五)  孔子的一以貫之 —「博學於文」還要「約之以禮」
1. 就像我們前面提到孔子說“博學於文”,然後還要“約之以禮”。就這個“博”跟“約”,是由“博”返“約”,也就是孔子的學問看起來非常的博學多聞,可是最後會收攝在一個很簡要核心的關鍵綱要德目上面,這個就是我們前面非常熟悉的仁、義、禮,或者仁跟禮的一個系統。   
2. 仁、禮是一內一外,“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外在的行為是依循禮,那這個禮的背後呢,禮的行為背後呢,其實有一種體貼他人的仁心。
3. 所以,孔子的一貫之道,顯然在這個地方是要提點子貢以及後學,理解孔子的學問不能停留在多而識之,多學而識之的博學而已,而是要在博學的基礎上,要更深刻的能夠體貼到孔子那種通貫生命、通貫人我、通貫天人的一貫之道。
4. 所以孔子也講這個主忠信,以忠信為主。子貢其實也體貼到這一點,“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也就說,在文章多學而識之的這個文章學問之外,子貢其實也隱約可以感受到孔子對性與天道,更深刻、抽象、幽微的性與天道,雖然少談,可是也是非常重要的。 

(六)  孔子非常重要的提點:不是停留在博學而已,要收攝在實踐的綱目上
1. 《中庸》指引我們學習的次第、層次呢,也是從博學開始,“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所以也是一個由博返約的一個過程。
2. 所以孔子在這邊就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提點,就是提升心靈的學問,不是停留在知識廣博的學問而已,總是要收攝在實踐的綱目上,實踐的關鍵上。所以孔子在“禮”之上提出一個“仁”,這個“仁”應該是這邊所謂的一貫之道。
”     
(七)  對比曾子,曾子較子貢了解孔子的一貫之道
1. 這裡呢,也覺得很可惜,就是子貢並沒有繼續的再提問:“老師,你的一貫之道是什麼?”如果跟《里仁篇》曾子跟孔子老師討論孔子的一貫之道,就可以立判高下。《里仁篇》孔子也跟曾子說:“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馬上說:“唯。”老師,我了解,我了解老師的一貫之道。所以孔子離開之後,門人問曾子,夫子的一貫之道是什麼?曾子就可以替代夫子回答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 我們說夫子的一貫之道是在禮之上提出一個“仁”。仁的實踐,就不外乎忠跟恕,就是盡己之忠,以及推己及人之恕,在自己做事的時候,對自己的要求,對自己希望能夠達到的一個目標層次是以忠為主;對待他人、對待外境,就是以恕道為根本,這個恕道又包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及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3. 顯然曾子作為傳孔子心法的弟子,對於孔子的一貫之道,或就從實踐的角度,因為講仁,其實比較抽象的,孔子也說“仁者愛人”,可是怎麼去愛呢?曾子就開出了兩個實踐的大綱領,就是忠恕之道。
4. 可見,曾子跟子貢,對於孔子心法的理解領悟啊,還是有不同的。

(八)  結攝
不過,我們在這章裡面,可以看到孔子的善教,可以看到子貢在學習上比較耽著在知識學問的廣博上面。所以,透過主動的提問跟問答之間,就引領子貢要在學問知識的廣博基礎上,再進一步地約之以禮,甚至體貼那個仁義之心,那個仁心。

好,這個是有關一貫之道這一章,這一章其實是《論語》裡面非常重要而精彩的篇章,我們就簡單解析到這邊。

(注:文字部分為講師手稿,與音頻稍有出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