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1章-1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白話>
衛靈公問有關作戰佈陣的事。孔子回答說:「祭祀的事情,我曾聽過學過,有關作戰佈陣的事情,則沒學過。」第二天便離開了衛國。

<文義> 
1. 陳:同陣,唸「陣」,作戰佈陣。問陣就是問怎麼樣用兵作戰。
2. 俎豆之事:指有關祭祀的事情。俎豆,祭祀用的祭器。
3. 嘗聞之:曾聽說過,謙虛的表示有學過。
4. 軍旅之事:有關作戰佈陣的事情。

<思惟提綱>
1.衛國不是最大的國家,為何孔子周遊列國,第一個到的國家是衛國?
2.衛靈公向孔子請益國政,問的是「陣」軍事兵法,為何?
3.孔子如何回應衛靈公的請益?孔子真的不懂「陣」嗎?
4.孔子不想談軍事兵法,那孔子想談的是什麼?為何?
5.孔子最後做了決定「明日遂行」,隔天就離開衛國,為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的經文
1.《尚書》:「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2.《論語.顏淵.7》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3. 《論語.顏淵.11》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二、 重點摘記
大家好!我們今天開始學習〈衛靈公篇〉,〈衛靈公篇〉跟前面的〈憲問篇〉都是《論語》裡面超過四十章的長篇,我們該非常肯定自己把〈憲問篇〉這樣踏實地學過來,接下來我們進入〈衛靈公篇〉。好,第一章,我先恭誦一遍:
(原文)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一) 本章的歷史背景
1.這一章是主要記載孔子跟衛靈公的一段對話,以及這段對話之後孔子離開衛國的這樣一個決定。
2.孔子在衛國前後十年,我們知道孔子在西元前497年,也就是孔子55歲的時候,離開祖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十三年的一個階段。
3.衛國是孔子周遊列國的第一個國家
孔子周遊列國第一個前往的國家就是衛國,大家可能會有疑惑,就是說:孔子周遊列國主要的目的當然是要實踐仁政王道,希望尋得明君,能夠欣賞理解孔子仁政王道的思想,進而重用孔子,讓孔子有實踐仁政王道的機會。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孔子應該去一個強大的國家,比如說在魯國的東邊的齊國,可是孔子周遊列國第一站卻是選擇了一個比較小的衛國。
4. 為何選擇衛國?
大致上應該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衛國跟魯國都是姬姓,就是周王朝,周公姬旦,也就是說他們都是周朝的宗室,同宗,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孔子的幾個弟子,重要的弟子是衛國人,包括子貢,包括子夏。
第三個,在衛國的朝廷裡面有幾位孔子熟悉的賢能大夫,包括蘧伯玉,孔子稱他為君子;包括史魚,就是非常正直的,直諫的這個史魚。
也就是因為這樣種種的條件跟原因,可能促成孔子在離開魯國之後,第一個周遊列國的國家,到達的國家就是衛國。
5. 衛靈公看重孔子但是沒有重用
衛靈公也非常看重孔子,給了孔子相當好的待遇,據《史書》上的記載有六萬擔,這樣的待遇足夠孔子跟弟子在衛國生活基本的一個開銷。可是呢只是看重,並沒有重用,所以衛靈公在孔子在衛國十年之間,並沒有重用孔子。
6. 衛靈公不實踐仁政,不是明君
衛靈公這個國君在位四十二年,當然也有一些作為,不過,他的夫人南子淫亂后宮,彌子瑕這個佞臣,也是讓朝政混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衛靈公基本上看來不是一個仁德王道可以實踐的明君,可以實踐仁政王道的明君。

(二)注釋與白話
好,我們看一下這一段對話。
1.衛靈公問陳於孔子,這裡的“陳”要念“陣”,就是我們今天講“車陣”的那個“陣”,這個“陣”是兵陣,就是軍陣行列之法,就是問怎麼樣用兵。
2.我們知道,不管是春秋的爭霸,或者戰國的一統天下,最需要的就是強大的武力,非常強大的武力,所以兵學家,軍事學家,在春秋戰國的歷史舞台上其實是被看重的主角。也就是說國家為了富國強兵呢,對於軍事家、兵學家其實是非常看重的,比如說我們很熟悉的《孫子兵法》,孫武。
3.所以衛靈公跟孔子請益國政的時候,第一個談的確是軍事兵法。孔子的回答非常地巧妙,孔子說:“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軍旅之事,未嘗聞也,“未嘗聞也”,就是我沒有聽說過;沒有聽說過,就是我沒有學過;沒有學過,就是我不熟悉。
4.孔子真的不熟悉軍事嗎?應該不是的,孔子在魯國當過大司寇,也參與過非常重要的盟會,雖然沒有孔子帶兵打仗的這個記錄,可是古人學“禮、樂、射、禦、書、數”,就是知識學問跟這個騎馬射箭,文武要皆修,所以孔子對於軍事應該是理解的。孔子這邊說:“軍旅之事,未嘗聞也。”我想是一個婉轉的婉拒之詞,就是不想跟衛靈公,或者不願意跟衛靈公談軍事這方面的事情。

(三) 孔子不想談陣,想談俎豆之事—祭祀禮樂的事
1.孔子想談的是什麼呢?想談的是“俎豆之事”。
2.這個俎主要是砧板,豆是一個裝東西的一種禮器,祭祀用的禮器,所以俎跟豆其實就是禮儀、祭祀。就是有關於禮、有關於祭祀的這樣的事情,孔子是非常熟悉的。
3.我們知道孔子是以知禮聞名,孔子的弟子子遊也是如此。《尚書》裡面記載說:“國之大事,唯祀與戎。”所以孔子更看重祭祀禮儀的事情,而不那麼看重軍旅之事。
4.這個可以在“子貢問孔子為政”的那一章可以看得到,子貢問孔子為政,孔子就談了三個叫“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非常的善巧,說那不得已要去之,孔子說第一個就要去兵。
5.也就是說,軍事確實是國家的大政之一,可是他不是最根本的大政,最根本的大政是百姓的安樂--足食;更根本的是百姓對政府的一種信任,軍民之間的一種互相的信任跟依賴,所以民無信不立,這個“信”在執政的過程中,絕對是不能一刻或棄的,絕對不能把它拿掉的。
6.這樣的對話看起來是沒有對焦,也就是說衛靈公希望跟孔子請益軍事兵陣的事情,富國強兵之事,可是孔子想跟衛靈公談的卻是祭祀禮樂的事情。

(四) 孔子洞見問題所在—「僭越」,所以想談“俎豆之事”。
1.這樣的對話,大家會不會覺得,哎!孔子是不是為什麼不針對衛靈公的問題去回答呢?如果我們看看衛靈公主政42年之後的衛國國政的發展,或許就可以看到孔子這樣回答的深刻用意。
2.衛靈公有一個兒子叫蒯聵,他對南子穢亂後宮、干預國政非常的不滿,後來因為要討伐南子失敗,這個衛靈公的兒子,就是原來的太子蒯聵就出奔他國,等於是被動的被流放,離開了衛國,到了其他國家去。所以衛靈公主政42年之後,繼任的國君是衛靈公的孫子,就是後來的衛出公輒。衛出公輒在位12年之後,他的父親蒯聵回國趕走衛出公輒,然後自己即位衛國的國君,就是後來的衛後莊公。在位三年之後衛出公輒又把他的父親,就是蒯聵衛後莊公拉下來,又再繼任衛國的國君。
3.我們都知道孔子的洞見認為整個春秋時候,政治的根本問題是在僭越,所以子路提了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就是說如果衛出公要重用老師的話,老師第一個推出的政策是什麼?孔子很明確的回答就是正名,必也正名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
4.衛國也是如此,就是孔子的魯國是君不君、臣不臣,就是君臣之間的一種僭越,由執政的大夫主掌國政。衛國是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父不父、子不子。也就是親情倫理之間發生了大問題,所以衛靈公死後,蒯聵跟衛出公輒,也就是衛後莊公跟衛出公輒這對父子就互相的攻伐,造成國家的動盪不安,就是衛國的情勢也就急轉直下。

(五) 「俎豆之事」,是對衛國根本的幫助,是衛國長治久安之道。
1.所以衛靈公跟孔子請教軍事的問題,孔子回答卻是一個祭祀禮樂的一個問題,也就是說,孔子看到了衛國國政的根本問題,希望提供衛國這樣的一些想法、看法以及做法,能夠對衛國這個國家有一些更根本的幫助,能夠對這個國家能夠長治久安提供他的一個貢獻。
2.可是衛靈公看起來並不理解孔子這樣的一個深刻的用心,所以,在這段對話裡面,衛靈公並沒有繼續的追問。也就是這個問答衛靈公提問,孔子婉拒。衛靈公並沒有進一步的請益孔子,說為什麼?俎豆之事怎麼樣用在治國?或者禮樂怎麼樣用在治國?
3.那這個是非常非常可惜的。

(六) “明日遂行”是孔子果斷的決定
1.孔子在衛國這個時候已經待了七個月左右了,看起來在衛國是沒有一個很好的一個機會,加上衛國的國君在治國上面其實是本末不分,主從不別的。那麼剛剛提到就是軍事確實也是國家大政,可是它不是國家的根本,在衛國更是如此。所以對衛靈公治國無方,然後請益又不能把握重點,我想孔子應該是感到失望的。
2.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整個最根本的用心,其實為了實踐仁政王道,而不是要結交朋友,當然不是享受退休生活。
3.所以在衛國既然沒有好的機會,孔子就毅然決然的就離開了,所以“明日遂行”,這個其實是非常非常果斷的一個決定,這是孔子第一次離開衛國。

(七) 十多年後,孔子再到衛國,給的國策如出一轍
1.其實孔子後來輾轉還是又有回到衛國,在衛國進出三次,前後總共十年,在最後一次離開衛國的時候,是在西元前484年。
2.《左傳》魯哀公11年就記載,就是衛國的大夫孔文子要攻打衛國的太叔,跟孔子請教,孔子的回答也是“甲兵之事,未之聞也,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矣”。這回答的這個方式跟497年的回答是如出一轍,完全是同樣的回答,就是軍事的方面孔某沒有學過,也不熟悉,沒有辦法提供建議,可是呢,有關祭祀禮樂,我倒是略知一二,或許我們可以相互的商議討論。
3.這個孔文子離開之後呢,孔子一樣命駕而行,就是告訴弟子準備車架,後來就返回魯國。最後五年就待在魯國跟學生編訂五經,然後終老於魯國。

(八) 總攝
1.孔子推行仁政的宗旨,始終如一
孔子這樣的一個想法,在周遊列國13年,從來沒有改變過,在衛國對衛國的整個國政問題也是如一而終,從一而終的一致的一個看法。
2.孔子洞察問題的根本,提出治本之道
所以在這一章裡我們可以看到,就是說孔子這位聖者對於問題的見解,其實往往超越一般人,他能夠看到事情的根本,從根本去解決這個問題。這個解決眼前可能沒有辦法及時發生效應,可是對於整個問題的根本解決,其實是真正有效的辦法。可是我們世間凡夫著眼,常常就沒有辦法把事情看得這麼樣的透徹,這個是非常可惜的。
3.仁政無法推行,是孔子離開的考量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看起來好像有一點不近人情,對於衛國的國君這麼樣的禮遇他,雖然沒有重用,可是離開呢,是毅然決然。也就是說,這些聖者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會把做事情的根本目的想的非常清楚,孔子是為了實踐仁政王道來到衛國,不是為了報答人情、結交朋友,所以人情世故的問題,就不是孔子待在衛國或離開衛國最重要的考慮。

好,這章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看事情的智慧以及決斷的一個抉擇,這些我們也可以拿來做為我們立身處世的一個參考。我們第一章就先學到這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