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憲問十四 第37章-2

37-1.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
37-2.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白話>
孔子感嘆道:「恐怕沒有人了解我了吧!」
子貢道:「為什麼沒有人了解您呢?」
孔子道:「不怨恨天,不責備人,從最下的人事入手,
卻漸漸通達至最高的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文義>
◎不怨天,不尤人 
1 不怨天:不怨恨天。孔子行道,而道不行。晚年喪子,最得意的弟子
顏淵也早死,皆是怨天之事,但孔子知道天命,所以不怨天。
2 不尤人:不責備人。尤〜也是怨的意思。孔子在陳絕糧,以及遭遇
陽虎、桓魋那些惡人,皆足引起怨人之心,但孔子只知自省,決不怨人。
3 【唐以前古注】釋文引鄭注:尤,非也。(皇疏: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 我既學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達天命,天命有窮有通,故我不怨天也。
4 【發明】反身錄:學不著裏,易生怨尤。著裏則一味正己,循理樂天,凡吉凶禍福順逆得喪之在外者,舉無一動其中,何怨何尤之有?


◎下學而上達 
5 下學而上達 :依皇侃疏:「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
孔子不論遭遇如何,不怨不尤之外,仍然求學,上達最高境界,這不是人所能知,只有天知之。
所以何晏注:「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故曰唯天知己。」
6 【集注】夫子自歎以發子貢之問也。不得於天而不怨天,不合於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學而自然上達,此但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無以甚異於人而致其知也。然深味其語意,則見其中自有人不及知而天獨知之之妙。蓋在孔門,惟子貢之智幾足以及之,故特語而發之,惜乎其猶有所未達也。
7.黃氏後案〜據孔安國注:下指人,上指天。下學,猶言習練世事,
  上達,知天命之窮也。知我其天,天諒其無道則隱之心也。
  下學,刪訂贊修之事。上達,所學通於天也。
  聖人刪訂贊修,惓惓斯道之心上通於天,而天自知之。

<思惟提綱>
1.孔子能做到 “不怨天,不尤人”,有何嚴密的次第和方法?
2.什麼是下學?什麼是上達?下學與上達有什麼關係?
  還有 我們要上達的大道在哪裡呢?
3.孔子告訴兒子孔鯉的家訓:“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和本章〜下學而上達 有什麼關係?
4. 我們要在什麼時候建立上達的目標呢?
   還有我們要謹慎防止的 另外一種偏執 為何?
   又〜君子儒、小人儒、狂學者 的行相有何差別呢?

<讀誦>     12分39秒
第37章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37.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第32章~第37章   各章讀誦5遍
第32章~第37章   串讀 5 遍
3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33.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34.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恓恓者與?無乃為佞乎?」
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35.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36.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37.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義理解釋>        10分38秒 
◎參考資料

 “西狩獲麟 春秋絕筆”的典故( 參考37-1義理解釋 )

【考證】史記孔子世家:西狩見麟,曰:『吾道窮矣!』
喟然歎曰:『莫我知夫!』子貢曰:『何爲莫知?』子曰不怨天云云。
說苑至公篇:夫子行說七十諸侯,無定處,意欲使天下之民各得其所。
而道不行,退而修春秋。
論語發微:此孔子自言修春秋之志也。
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子貢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又何能知莫知之歎,子與子貢互相發明以探天意也。能知天,斯不怨天;能知人,斯不尤人;能知天知人,乃能明天人之際。際者,上下之間也。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人事浹,王道備,治太平以上應天命,斯爲下學人事、上知天命也。

包慎言溫故錄:史記孔子世家:『哀公十四年春,狩於大野。叔孫氏車子鉏商獲獸,以爲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圖,洛不出書,吾已矣夫!」顏淵死。孔子曰:「天喪予!」及西狩獲麟,曰:「吾道窮矣!」喟然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爲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據史記此文,莫知之歎,蓋發於獲麟之後。然則不怨天者,知天之以己
製作爲後王法也。不尤人者,人事之厄,天所命也。孔子在庶,而褒貶
進退,王者所取則,故曰下學而上達。達,通也。
張衡應間曰:『蓋聞前哲首務,務於下學上達,佐國理民,有雲爲也。』是上達者,謂達于佐國理民之道。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篇•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2.《易經》:“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3.何晏《論語集解》:“ 本為上,末為下。”
4.明代大學者焦竑在《焦氏筆乘》:“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非二物也。” 又說:“ 君子見性,故不得有,但見其道,而不見其器。小人執相,故不得無,但見其器,而不見其道。”

5.《論語•公冶長•13》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子貢說:「老師的文章,可以聽得到;老師有關本性和天道的理論,
不是光靠聽就能理解的。」)
6.《論語•季氏•13》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曰:「不學詩,無以言。」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7.李卓吾: “ 下學而上達,便是不器。”
8.《論語•雍也•11》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9.《論語•公冶長•4》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10.《朱子家訓》“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
11. 藕益大師:“ 若離下學而空談上達,不是君子儒,
                 亦不是小人儒,便是今時狂學者。 ”

<義理解釋>   王凱 老師     10分38秒 
◎參考資料

 “西狩獲麟 春秋絕筆”的典故( 參考37-1義理解釋 )

【考證】史記孔子世家:西狩見麟,曰:『吾道窮矣!』
喟然歎曰:『莫我知夫!』子貢曰:『何爲莫知?』子曰不怨天云云。
說苑至公篇:夫子行說七十諸侯,無定處,意欲使天下之民各得其所。
而道不行,退而修春秋。
論語發微:此孔子自言修春秋之志也。
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子貢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又何能知莫知之歎,子與子貢互相發明以探天意也。能知天,斯不怨天;能知人,斯不尤人;能知天知人,乃能明天人之際。際者,上下之間也。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人事浹,王道備,治太平以上應天命,斯爲下學人事、上知天命也。

包慎言溫故錄:史記孔子世家:『哀公十四年春,狩於大野。叔孫氏車子鉏商獲獸,以爲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圖,洛不出書,吾已矣夫!」顏淵死。孔子曰:「天喪予!」及西狩獲麟,曰:「吾道窮矣!」喟然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爲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據史記此文,莫知之歎,蓋發於獲麟之後。然則不怨天者,知天之以己
製作爲後王法也。不尤人者,人事之厄,天所命也。孔子在庶,而褒貶
進退,王者所取則,故曰下學而上達。達,通也。
張衡應間曰:『蓋聞前哲首務,務於下學上達,佐國理民,有雲爲也。』是上達者,謂達于佐國理民之道。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篇•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2.《易經》:“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3.何晏《論語集解》:“ 本為上,末為下。”
4.明代大學者焦竑在《焦氏筆乘》:“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非二物也。” 又說:“ 君子見性,故不得有,但見其道,而不見其器。小人執相,故不得無,但見其器,而不見其道。”

5.《論語•公冶長•13》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子貢說:「老師的文章,可以聽得到;老師有關本性和天道的理論,
不是光靠聽就能理解的。」)
6.《論語•季氏•13》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曰:「不學詩,無以言。」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7.李卓吾: “ 下學而上達,便是不器。”
8.《論語•雍也•11》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9.《論語•公冶長•4》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10.《朱子家訓》“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
11. 藕益大師:“ 若離下學而空談上達,不是君子儒,
                 亦不是小人儒,便是今時狂學者。 ” 
一. 重點摘記        王凱 老師       10分38秒
(一) 緣起
上一講我們給大家介紹了孔子說這段話的歷史背景〜
從“西狩獲麟”、“獲麟絕筆”的典故中,感受到孔子的憂道之心,
分析了孔子為什麼在懷才不遇、道不能弘的曲折境遇下,
能夠做到不怨天尤人,今天我們繼續講下去。
(二) 孔子做到不怨天尤人
1. 能做到 “不怨天,不尤人”,必須有嚴密的次第和方法〜
  孔子告訴了我們秘訣,就是“下學而上達”。
  孔子不是天生就是聖人,而是透由不斷學習而成為聖人的。
  而學習是從 “下學”開始,但目標一定是“上達”,且一以貫之。
  孔子列出了自己一生的學習和進道年譜,就是〜
 “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2. 錢穆先生對孔子的這張年譜作了十分清晰的次第分判,
  說:(1)“ 自志學而立而不惑,皆下學。
          自此以往,則上達矣。知天命故不怨天,耳順故不尤人。
          此心直上達天德,故能從心所欲,不踰矩,而知我者惟天。”
          從前面十五歲至三十、四十歲的三個階段,即志學、而立、
          不惑,都是下學的內容。
      (2) 從五十知天命開始,到耳順,直至從心所欲,不踰矩,
          都是“上達”。
          孔子從五十歲開始知天命,因為懂得了天命,就不怨天;
          到了六十耳順之年,才可以不尤人;
          到了七十歲已成就天德,即具備了與天一樣的功德,
          所以能夠“從心所欲,不踰矩”,
          這個時候,能夠了解孔子的唯獨是“天”。

(三)那什麼是下學?什麼是上達?
1.《易經》上說:“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即〜無形無相是講 “道”,有形有相是講“器”。
2.何晏《論語集解》上說:“ 本為上,末為下。”
即根本是上達,枝末為下學。
即通達無形無相的“道”為上達,這是根本;
了解有形有相的“器”為下學,這是枝末。
3.清朝著名的理學家陸隴其在《松陽講義》中說:
“學者讀這章書,須知聖人只是這下學。一部五經、四書,都是說下學。若不從下學入手,縱智勇絕世,卻是門外漢。”
4.這個概念就比較新穎了,陸隴其把《四書》、《五經》都說為“下學”,如果不從下學入手,縱然你有絕世的世間智慧和勇猛精進,
也只能算是一個門外漢。

(四)那我們要上達的大道在哪裡呢?
1.明代大學者焦竑在《焦氏筆乘》上說:
 “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非二物也。”
  意思是,下學和上達之大道,不是兩樣東西,是一體兩面。
2.又說:“ 君子見性,故不得有,但見其道,而不見其器。
          小人執相,故不得無,但見其器,而不見其道。”
焦竑的這幾句話就非常有深度。
君子因為見性了,就會見道不見器,小人執在外相上,就會見器不見道。
3.其實君子執在無形無相的道上,偏執“無”;
  小人執在有形有相的“器”上,偏執“有”,
  君子與小人其實都沒有達到中庸的境界,
  中庸的境界大概只有聖人才有吧!
4.難怪孔門中最聰明的弟子之一〜子貢,都感嘆說:
“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子貢感嘆先生講的這些詩書禮樂等文章我們都能聽到,
 但他老人家講的性與天道我們怎麼聽不到啊?
5.更有一個弟子叫陳亢,懷疑孔子給他的兒子孔鯉開小灶,就請問孔鯉,
  你的父親有沒有傳給你特別的教授?
  孔鯉回答說沒有,同時告訴陳亢,父親曾經兩次庭訓自己〜
  問自己有沒有學《詩》,有沒有學《禮》,孔鯉 (疑講解口誤,應為
 “孔鯉”)說都沒有,於是孔子就告訴兒子孔鯉,說了兩句中國歷史上
  最早最著名的家訓:“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6.可見孔子在給兒子孔鯉也在傳授 “下學”,沒有直接講性與天道。
  其實性與天道不可言說,要靠領悟,去證達。
7.孔子曾經向弟子們解釋過:“你們這些學生啊,以為我對你們有所
  隱瞞嗎?我對你們沒有任何隱瞞。
  我沒有什麼事情不對你們公開的。
  我孔丘就是這樣的人。”
(五) 下學與上達的關係
1.在下學與上達的關係中,藕益大師曾在兩個地方作了註解。
  一是在講“君子不器” 的時候,引用李卓吾的話,說:
“ 下學而上達,便是不器。”
2.另外一個是在解釋 “君子儒”與“小人儒”時說道:
 “下學而上達,便是君子儒;滯於下學,便是小人儒。”
3.歷史上的祖師大德們對下學與上達的關係都作了十分精闢的解釋。
  作為後學的我們須牢牢記住,入於心裡。
  下學,是透由看得見、摸得著的,有形有相的這些
《四書》、《五經》等文章典藉,以及顯現於世間的人事等來呈現。
4.但下學是為了上達,如果沒有上達的目標,停滯於下學而不能進一步
  上達大道,就只能成為一器,不能成為“不器”之材。
  就像孔子批評子貢一樣,即使成為宗廟裡最華美的“ 瑚璉 ”,
  也只是一器而已。

(六)我們要在什麼時候建立上達的目標呢?
1.就要在“十五志於學”的時候開始建立,乃至再往前推,
  從學道一開始就要注重最究竟目標的建立。
2.因為在大目標的統領之下,以大含攝小,小無不是大,
  一切的下學都可以入於大道。
3.如今是個物質大爆炸的時代,我們開始變得功利而目光短淺,
聖人講的道已被我們要追求的“器”所障蔽。
4.“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當我們把目標安立在追求聖賢之道時,
   讀書就不會淪為下學,更不會淪為追求科第和功名利祿的工具,
   讀書的過程是 成就“孔顏之樂”的過程。

(七) 謹慎防止另外一種偏執
但是,對另外一種偏執,我們也要謹慎防止。
1.藕益大師說:“ 若離下學而空談上達,
 不是君子儒,亦不是小人儒,便是今時狂學者。 ”
 能夠下學但不上達,還是一個“小人儒”。
 如果空談上達,戲說文字,談玄說妙,卻不從下學入手,
 藕益大師說是“狂學者”。
 就是狂妄不知深淺,自以為是,大事不會做,
 小事不願做的空談誤國者、戲論生命者。

2.對下學而上達的道理,我的師長曾經這樣高度概括:
“再高深的道,都有最淺近的下手處;
  最淺近的下手處,都含攝了最高深的道”;
  還說過:“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 。



(八)結語
1.本章最後 孔子發出了最深邃的感嘆:“ 知我者,其天乎!”
  在儒家文化中, “天”代表了最高的道德,
  孔子成就了與“天”一樣的功德,凡夫的境界當然無法了知。
2.何晏說:“ 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故曰惟天知己。”
  孔子最後的感嘆,是對我們最好最大的鼓勵。
3.如果我們不學習聖賢之道,不能達到與聖賢同樣的境界,
  就無法真正了知聖賢,成為聖賢;雖然我們不能完全了知聖賢,
  但是通過“下學而上達”,我們正一步步向聖賢靠近,正一分分成就
  聖賢的功德,這才是儒學心法最最圓滿的次第,是每個人在自己的
  起點上都可以學修而走上去的善巧方法!


全廣(二) 242講
所以雖然是說起來這麼簡單,實際上就是從凡夫地,達到究竟圓滿成佛的圓滿的綱要全在裡頭,可想而知本論是何等重要!是,我們目前可以不一定全部學,但是我們必定要全部認識,為什麼?因為我們究竟的目的就是這個。你有了這個究竟的目的,認識了這個綱要,然後下腳走的時候,的的確確走你該走的。該走的只是一步,但是你眼前跨出去的一步,一定要走對方向。在整個的道路當中,你走對,那麼每一步,然後把一步一步加到最後,圓滿。所以開始走這個一步的時候,你就應該把整個的路線認得清清楚楚,這樣走下去的這條路最圓滿直接,這很清楚明白。 [02′5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