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憲問十四 第43章-1

43-1 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
43-2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
<白話>
43-1子張問:「《尚書》記載:『殷高宗武丁的父王小乙死後,他依古禮,住在守喪的房子裡,三年不與人交談。』三年不言,那麼朝政怎麼處理呢?」
43-2孔子答說:「不僅僅是殷高宗,古時的國君都是這麼做的。國君去世,百官都會各盡其職,然後聽命於宰相三年。」
<文義>
1. 高宗,就是殷高宗,名武丁。
2. 諒陰,是指天子居喪時住的小房子。本字是「梁庵」,其作「諒陰」,或作「亮陰」等,都是假借字,諒陰即讀梁庵音。
3. 三年不言:三年不與外人交談。
4. 何謂也:意思是說,三年不言,政治怎麼辦?
<思惟提綱>
1. 子張在此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是擔心國君三年不言,則臣下無所禀令,禍亂會由此而起,您贊成子張的看法嗎?為什麼?
2. 孔子為什麼特別強調說:「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從這句話您能體會孔子當時的心情嗎?
3. 「古之人皆然」的「三年之喪」到底蘊含了古聖先王怎樣的用心?為何夫子會特別推崇和堅持呢?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經文 
1.《論語·陽貨·21》: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2. 藕益大師《論語點睛》:古之人皆然一句,傷今思古,痛甚痛甚!
3.《中庸·28》: 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烖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
4.《論語·學而·11》: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5.《孔子家語·正論解》:孔子曰:古者天子崩,則世子委政於冢宰三年。成湯既沒,太甲聽於伊尹;武王既喪,成王聽於周公,其義一也。
6.《論語·學而·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7.《論語·為政·2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
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
(一)本章文義與消文
1. 這裡說的高宗,就是殷高宗,名武丁。諒陰,是指天子居喪時住的小房子。據《尚書》記載,殷高宗武丁的父王小乙死後,他依古禮,住在守喪的房子裡, 三年不與人交談政事。
2. 子張很疑惑,三年不言政事,那麼朝政怎麼處理呢?孔子答說,這個你不用擔心,因為三年期間,百官都會各盡其職,然後聽命於宰相。而且,依「三年之喪」這個古禮行事,不僅僅是殷高宗,古時的國君都是這麼做的。
(二)「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夫子何出此言
1. 此處,夫子特別強調了「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我們知道,聖人之言,言不輕出,出必有中。那麼,夫子何出此言呢?
2. 在夫子那個時候,上到國君,下到百姓,很多都已經不行「三年之喪」了。我們後面要學的“陽貨篇”中,就有著名的「宰我問三年之喪」的篇章,宰我和子張一樣,都舉出現實生活中不能通行「三年之喪」的理由,向夫子發問,子張是擔心國君三年不言,則臣下無所禀令,禍亂會由此而起。宰我則以三年不行禮樂,必定會禮崩樂壞為由,建議將「三年之喪」改為一年。
3. 弟子們所例舉的這些理由看似充分,但在夫子看來,都未能理解古聖先王制定 「三年之喪」這一禮制的甚深意趣,都只是在枝末上轉,未能切中問題的要害。
4. 而若能從「三年之喪」對於國家政治、社會人心的重要影響這個角度來做進一步的觀察,就會發現,表面上是在服一個喪禮,實則是古聖先王藉以扭轉世道人心、施行仁政的關要所在。
5. 讓夫子感傷的是,在夫子的那個時代,能夠真正理解這一真實意趣的人已經很少了,禮崩樂壞之勢似已無法挽回。蕅益大師讀本章時觸碰到夫子的心,他點評說「古之人皆然一句,傷今思古,痛甚痛甚。」
(三)「三年之喪」蘊含了古聖先王的用心
那麼,這個「古之人皆然」的「三年之喪」到底蘊含了古聖先王怎樣的用心?為何夫子會特別推崇和堅持 「三年之喪」呢?我們再來做些探討。
1. 明王聖君才能制定出最合天地之道禮樂制度,引領天下走向大同盛世
(1) 首先,我們可能會和子張一樣,很難理解武丁三年不言政事的做法。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新君三年不露面,不理朝政,這個國家豈不大亂?這是個問題,但也可以想一下,難道古聖先王不知道這一點嗎?難道他們會訂立出一個影響天下國家長治久安的喪禮制度嗎?他們這樣做一定有很深的用意。
(2)《中庸》說,“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只有像堯舜、周公這樣的明王聖君才能參贊化育,制定出最合天地之道的人倫禮樂制度,透過施行仁政王道,引領天下萬民走向大同盛世。
(3) 然而,後人卻無法了知古聖先王的用心意趣,以種種做不到的現實為理由,將這些看似刻板的古禮排拒在外,其結果就是人心不古,世風日下。
(4) 其實,說到治理一個國家,不一定所有的事情都要君主親力親為,只要君主真有德行,既能以身作則,又能任用賢能,依靠一群有德有能的人,共同治理國家,定能上行下效,萬眾一心,天下太平。而這一點對於講求實用主義,注重眼前效應,目光短淺的人來說,確實很難信受。
2. 新君上任,承前啟後,謀定後動,是古聖先王治理國家的智慧之舉
(1) 再說,治理國家,是一盤關乎天下治亂興亡的大棋,新君上任,若不經透徹洞察、深思熟慮,馬上就輕舉妄動、改弦更張,則易引發人民不安,社會動盪。
(2) 而不急著有所動作,像夫子說的那樣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經歷一個對先王之治深刻的理解和領悟的過程,同時也是對後續管理國家傑出人才的發現過程,做到承前啟後,謀定後動,可以說是古聖先王治理國家的智慧之舉。
(3)《孔子家語 •正論解》也有談到這一段:“孔子曰:古者天子崩,則世子委政於冢宰三年。成湯既沒,太甲聽於伊尹;武王既喪,成王聽於周公,其義一也。”無論是太甲聽命於伊尹,還是成王聽命於周公,都是對古聖先王治國之道的充分學習與汲取,如此才出現了三代長治久安的太平盛世啊!
3. 一國之君若能依古禮,盡孝思,敦人倫,天下蒼生也會被他感化
(1) 再來看,古代帝王守喪三年,將國家大事交給冢宰,這代表在他們的心中,政權事小,人道事大。
(2) 一切政事都是為天下人服務的,若只是顧政權而喪失人道,則本末倒置。喪失了人道,政權還能存在嗎?
(3) 而一國之君若能依古禮,盡孝思,敦人倫,那麼,文武百官就會被君主的孝心孝行所感動,天下蒼生也會被他感化。
(4) 他就會帶動出一種風氣,一種以孝悌仁德為重的君子之風,風行草偃之下,定會產生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社會效應。這樣一來,君主雖不刻意於治天下,天下卻不治而治,這才是真正的仁政德治呀!
(四)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1. 記得我的老師講到為政篇 “ 子奚不為政? ”這一章時說,有人問孔老夫子:“你為什麼不出來從政呢?”夫子就說:“《尚書》上說:孝就是'惟孝友於兄弟'。”以孝的精神從最基本的家庭出發,不但對父母,也以同樣的心對待你周圍的人;家庭當中父母以外是兄弟,再漸次擴大到整個社會。“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就是拿這個精神慢慢地擴大開來,以仁心對待一切的人,這就是為政非常重要的原則。
2. 由此可見,殷高宗武丁為父王守喪三年,看似不理朝政,實則深得為政之要,把握住了治世為政的核心。最終,這位注重仁德孝道的商王武丁也將衰敗的商王朝推向極盛,史稱 “武丁中興”。
(五)本章總結
1. 總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為君者不以天下易其親,為臣者則不敢以大權私於己,人倫正而天下化。
2. 然而,後世之人卻無法體會聖人制禮作樂的深刻用意,僅將目光集中於權利政治上,於是上偷而下竊,下僭而上疑,「三年之喪」廢此久矣,夫子怎能不傷今思古,感慨萬千呢!
3. 兩千多年後的我們,再讀這一章時,能否體察到夫子那顆迫切想要恢復仁政王道的拳拳救世之心呢?能否更加珍視這深邃美好的禮樂傳承,更加珍視孝道---這一我們中華文化特有的道德精神,並將之領納於心,落實於行,以此正己化人,溫暖這個世界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