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衞靈公十五 第18章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白話>
孔子說:「君子擔憂的是自己無能,並不擔憂別人不知道自己。」
孔子說:「君子只愁自己無能,不愁他人不知道自己。」
<文義>
1.病:指的是一種「心病」,「擔憂ヽ擔心」的意思。
2.能:是辦事的能力,君子辦事,為公而不為私。(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惟提綱>
1.找一找,論語中有和本章內容類似的篇章嗎? 
2.君子擔憂的是什麼?最不擔心的是什麼?為什麼?
3.您最擔憂的是什麼?最不擔憂的又是什麼呢?
4.學了本章,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應該怎麼想?怎麼做呢?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經文  
1.《論語·憲問·3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2.《論語·里仁·14》: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3.《論語·學而·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孔子家語•在厄》:子路問於孔子曰:「君子亦有憂乎? 」子曰:「無也。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則樂其意;既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則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
5.《論語·述而·3》: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6.《孔子家語•在厄》:「夫遇不遇者,時也;賢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學深謀,而不遇時者,眾矣。何獨丘哉!且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敗節,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
7.《孟子•離婁下》:「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乃若所憂則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則君子不患矣。」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一) 論語有許多類似的篇章
比如:
1.憲問篇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2.里仁篇的“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3.學而篇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二)孔子為何會屢言之
1.錢穆先生說,這種篇章重出的狀況,應當是孔子屢言之,而聞者各自記之。
2.那麼,孔子為何會屢言之呢?一定是很重要的,需要常常提示叮嚀弟子的,所謂至理常道。
3.就像父母會不厭其煩地叮囑孩子要這樣,不要那樣,夫子對弟子、眾生的心也是如此,心心念念,隨時隨地,耳提面命,真是關懷備至,老婆心切啊! 
(三)君子擔憂的是什麼
這一章文義看似淺近,內涵卻極為深遠,需要細細揣摩。
1. 先來看這個“病”字,這指的是一種“心病”,擔憂,擔心的意思。也就是說“君子擔憂的是自己無能,並不擔憂別人不知道自己。”
2.《孔子家語•在厄》中有一段子路和夫子的對話:
子路問於孔子曰:“君子亦有憂乎? ”
子曰:“無也。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則樂其意;既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則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
3.子路有一次向孔夫子求教說:“夫子,君子也有憂愁煩悶的時候嗎?”夫子回答說,“君子是沒有什麼憂愁的,因為他在修身實踐中,當他做事還沒有獲得成功時,他會為自己有做事的意念而高興;當他獲得成功的時候,他又會為自己能有所作為而高興。因此,君子一生都很快樂,沒有一天是憂慮的。小人則不然,當他有想獲得的東西還沒有得到的時候,他怕得不到;得到了,又怕失去。因此,他一生都充滿憂愁,沒有一天是快樂的。”
4.此處夫子在憂與不憂這點上,指出君子與小人的大不同。君子樂天知命,俯仰無愧,其心坦然,蕩蕩寬大,哪有什麼可憂慮的呢?
5.若真要說君子的擔憂,也是有的。“述而篇”中就提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君子只擔憂在道德學問的不斷增進上有所虧欠,有所停滯,也就是本章所說的“君子病無能焉”,君子只擔憂道不加進,德不加修,一生庸庸碌碌,對社會、對他人無所作為,無所貢獻!
(四)君子最不擔心的是什麼
1.那麼,君子最不擔心的是什麼呢?“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同樣是《孔子家語•在厄》,記載了夫子教導子路的另一段話:“夫遇不遇者,時也;賢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學深謀,而不遇時者,眾矣。何獨丘哉!且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敗節,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
3.夫子說:「能不能遇到明眼人,是由時勢所決定的;賢與不賢,則在於個人的才德品質。君子學識淵博,謀略深遠,而沒有碰上好時運的太多了,何止我孔丘一人呢!況且,芝蘭生長在深山老林中,並不因為無人欣賞而不吐露芬芳;君子修習道藝樹立仁德,並不因為貧窮困頓而改變節操。做或不做,是人事;生或者死,是命運。我們就是要盡人事,聽天命啊!」
4.是的,正如夫子所言,若將自己的苦樂建立在為人所知上,就等於將自己的命運交到他人手中,勢必走上一條險路;而君子樂天知命,不論人知與不知,他對於自己所追求的生命目標始終孜孜以求,遇難不退,不改其樂。
(五)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
1.《孟子•離婁下》也談到君子之憂:“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乃若所憂則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則君子不患矣。”
2.這是說,君子有終身的憂慮,卻沒有一朝一夕的禍患。君子憂慮的是什麼呢?就是常常想,舜是人,我也是人;舜是天下的楷模,名聲傳於後世,而我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我什麼時候才能像舜那樣啊!這個才是最值得我憂慮的事。那麼,憂慮又怎麼辦呢?是只能仰天長嘆,徒自傷悲嗎?其實大可不必,聖賢早已指出一條向上的路,這條路簡明扼要,簡單易行,只要像舜那樣,不是仁義的事不幹,不合於禮的事不做,只要照做就可以了!這樣的話,就算是遇上一朝之患,君子也沒有什麼可憂慮的了。
(六)本章反思與應用
1.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不為他人理解,不被領導賞識,是常有的事。
2.記得我的老師曾說:“有人不被老闆賞識,明明很努力卻感到總是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如果一直去計較得失,就會更加辛苦。不如增加自己的實力,想辦法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強大。
3.如果我們的工作可以擴大我們服務他人的心量,這即是收穫本身。如果是一顆明珠,早晚別人會發現你的光芒。”是的,一直去計較得失,一定會更加辛苦,因為總是覺得不公平,不順心,為什麼我付出這麼多,別人總也看不到?為什麼轉來轉去,自己總是這麼倒霉!此時,卡住自己的點就是外境,這可惡的外境,不為自己所轉的外境,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的外境,但是,這樣抱怨下去又有什麼用呢?
4.不如轉一個思路:增加自己的實力,想辦法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強大。什麼是內心變得強大?就是你的心你作主!不管外境怎麼樣,都不會影響你的心。
5.因為你知道仁德是你的追求,森然萬境中,不斷歷練的是自己的心,日久天長就會淬煉出一個樂於行善、服務利他的善妙習氣,於是,你的心裡能裝很多很多的人,能承很多很多的事,能給他人帶來很多很多的溫暖與快樂。
6.由此,你的生命格局會越來越寬廣,也越來越趨向於聖賢,而“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這即是收穫本身。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17章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白話>
孔子說:「君子為人處事以義作為內在的本質,用禮去實踐它,用謙遜的言語表達它,用誠信的態度完成它。這樣才是君子!」
<文義>
1. 義以為質:即「以義為質」,以義作為內在的本質。以下三句句法相同。
2. 孫:通「遜」,謙遜。
<思惟提綱>
1. 本章,孔子說君子要具有哪四種風範?
2. 何謂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彼此的相關性?
3. 這四種風範應該都有呈現在你我的生活中,請觀察省思並舉喻說明?
4. 我如何可以成為「義、禮、孫、信」的君子,展現從容大度的生命氣象?

<義理解釋>衛靈公篇-第17章    
一、 引用的經文
1. 《詩經.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 《朱子・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衛靈公第十五》:「孫,去聲。義者制事之本,故以為質榦。而行之必有節文,出之必以退遜,成之必在誠實,乃君子之道也。」程子曰:「義以為質,如質榦然。禮行此,孫出此,信成此。此四句只是一事,以義為本。」又曰:「『敬以直內,則義以方外。』『義以為質,則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3. 唐文治《論語大義》:「此章言處事之方,非論心術,故言義而不言仁。」
4. 陸隴其《松陽講義》:「這個'義',只是事之所當然。萬事有萬事的義,一事有一事的義,常事有常事的義,變事有變事的義,須要認得清、立得定,參不得一毫意見,雜不得一毫功利。有了這個義,則這件事大段不差了。」
5.《中庸20》:「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
6.《禮記•禮運32》:「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
7.《孟子・告子章句上・11》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
8.《孟子・盡心章句下・31》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達之於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為,達之於其所為,義也。」
9. 張居正《四書直解•卷11》:「君子知事無定形,而有定理,故凡應事接物,以義為之質幹,其是非可否,一惟視事理之當然者而處之。行之以禮,而周旋曲折,燦然有品節之文焉,未嘗自是而輕物也。又出之以遜,而謙卑退讓,藹然有和順之美焉,且自始至終,全是一片真切誠實的心,以貫徹於應事接物之間,而絕無一毫虛偽矯飾之意,此信以成之。」
10.《史記•管晏列傳》
11.《孝經•諸侯第三》:「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
12.《孔子家語.問玉》:「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

二、重點摘要
大家好!今天是我們《論語》共學的第589天,一起來學習衛靈公篇第十八章。
<原文>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白話>
孔子說:“君子以義作為自己的內在本質,以合乎禮的行為來踐行義,以謙遜的言辭來表達義,以信實的態度來成就義。這就是君子啊!”
(一)章旨
這一章是在講君子為人處事的風範,夫子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氣度不凡、內外兼修的謙謙君子形象。
(二)君子形象
君子的內在本質是義,體現於身口意上分別是禮、孫、信。具體來說,
1.他在待人接物時,行為總是那樣恭敬有禮,進退有度;
2.說話總是那樣溫文爾雅,謙卑和順;
3.和他相處時,你也總是感覺踏實安心,因為他始終是代人著想,真誠以待。
試想,身邊若有這樣的人,誰不想親近他,誰不想和他交朋友啊!這就是夫子心目中的有匪君子(匪,通斐)。

如此美好的君子人格確實令人嚮往,但羨慕的同時,我們心裡會不會冒出這樣的念頭:要成為這樣的君子,肯定很不容易吧?我行嗎?做這樣的君子會不會太累了?讓我們來看看古聖先賢們怎麼說。 

(三)古聖先賢對「義」的註解
先來看這個“義”字。
1. 朱子《四書集注》說:“義者制事之本,故以為質乾。”
2. 依唐文治先生的解讀,“此章言處事之方,非論心術,故言義而不言仁。”意思是相比於作為內在道德的仁,義是一種原則,強調的是處事時的正當適宜、恰如其分。
3. 《松陽講義》上說:“這個'義',只是事之所當然。萬事有萬事的義,一事有一事的義,常事有常事的義,變事有變事的義,須要認得清、立得定,參不得一毫意見,雜不得一毫功利。有了這個義,則這件事大段不差了。”這樣看來,義的學問可大了,似乎隨著事情的變化而變化,讓人捉摸不定。其實,義也沒那麼玄。
4. 《中庸》說:“義者,宜也。”
5. 《禮記•禮運》說:“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直接將義的原則具體到人倫關係之中,讓人們找到各自的角色定位,做該做的事,盡該盡的份。
6. 孟子對義的解釋更加清晰明了,意義深遠,他說:“義,人路也。”“人路”就是人所走的路,不同於任何其他動物所走的路。也就是說,義是區分人與動物的核心標準,一個人,一個堂堂正正、生於天地之間的人,他自身就有一種善的本性,這會推動他朝向善,遠離惡,而一旦為私慾利害所誘,觸及前面所說的十種人義的界線時,他就會由於內心持守道義,而馬上生起警覺和節制,及時做到防非止惡。
7. 因此,孟子說“人皆有所不為,達之於其所為,義也。”一個君子他會依義行事,明了何事當為,何事不當為,隨時向內省察,決斷應取應捨,堅定地走在“義”的道路上,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四) 禮、孫、信三者和義的關係
用張居正的話來說就是:“君子知事無定形,而有定理,故凡應事接物,以義為之質幹,其是非可否,一惟視事理之當然者而處之。行之以禮,而周旋曲折,燦然有品節之文焉,未嘗自是而輕物也。又出之以遜,而謙卑退讓,藹然有和順之美焉,且自始至終,全是一片真切誠實的心,以貫徹於應事接物之間,而絕無一毫虛偽矯飾之意,此信以成之。”
這是說君子一旦以義作為自己處世的準則,就會內化於心,行之身口,由內而外自然洋溢出一種從容和順、真切誠實、中和大度的生命氣象。

(四)公案:「晏子與車夫的故事」(說明「君子以義為質」可以改變命運)
《史記•管晏列傳》中記錄了一個晏子與車夫的故事,會讓我們對此有更直觀的了解。
1.晏嬰是齊國的名相,他個子很矮,其貌不揚,做人很低調。他有個車夫,長得高大威猛,因為是給宰相駕車,就覺得很體面,很得意。每次給晏子駕車時,他總是昂首挺胸、得意洋洋、吆三喝四。
2.有一次外出,晏子靜靜坐在車上,一幅戰戰兢兢,不勝其任的樣子。車夫卻是一幅目中無人、不可一世的模樣。當馬車從車夫家門口經過的時候,他得意洋洋的樣子被他的妻子看到了。晚上車夫回家,妻子就說要離開他。車夫不知道出了什麼事,妻子說:“晏子身高不到六尺,卻是個志向、思想都很深遠的相國,可他還是那麼謙虛,一點兒也沒有居高臨下的態度。而你呢,一個堂堂的八尺大漢,只不過是個車夫,卻自以為了不起,我都為你害臊!你這個人沒出息,我不想跟你在一起!”車夫聽了妻子的話,慚愧不已,決心從此改過。此後,趕車時的態度變得又謙虛又恭敬,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3.這下,晏子看著很奇怪了,就問他說:“你怎麼忽然之間好像變了個人呢?”車夫就把來龍去脈這麼一講,晏子聽完就跟車夫說:“你別駕車了,來跟我做官吧!”於是,推薦他做了齊國的大夫。
4.這個故事很有意思,我們來看這三個人物:
晏嬰
雖是一國的宰相,但他把握住了身處高位應守住的義,他“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是典型的“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的君子形象。
車夫
之前只是為宰相駕車的,卻不知禮,言行驕慢,不明自己要謹守的本分,被妻子點醒後,卻能痛改前非,最後以信實的態度,得到晏嬰的賞識,這是“信以成之”。
車夫的妻子
是個明眼人,深明大義,知曉禮節,及時提醒自己的夫君要“禮以行之,孫以出之”,最終幫助夫君也成為像晏子那樣的謙謙君子,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
5.看來,做一個文質彬彬的謙謙君子,對自對他,於家於國都是善莫大焉啊!

(六)夫子期勉我們成為「義、禮、孫、信」的君子
1.夫子在本章的最後還加了一句“君子哉”,揣摩夫子的心意,一方面是對這樣的君子大加讚歎,一方面也是期勉我們都成為這樣的君子吧!
2.我們常說,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齣自《孔子家語》:“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這是說:
(1)玉石溫和、潤澤有光彩,正如君子的仁德一般;
(2)它紋理細密而又堅實,就好像君子的智慧,心思細膩、縝密,處事周全;
(3)玉石雖也有棱角,卻不尖銳,不會傷人,如同君子之義,正直剛毅,卻以仁愛存心,念及一切;
(4)玉石垂掛著的時候,好像要跌落下來的樣子,象徵著君子的謙下恭謹,有禮有度。
3.這是玉的可貴,也是君子美德的昭示,更是本章義、禮、孫、信君子人格的完美展現。可以想見,一旦擁有了美玉的品質,擁有了君子之德,何愁家業不興、事業不旺?國家又如何會不繁榮、社會又如何會不安定呢?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16章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白話〉
孔子說:「整天聚在一起,言談不能符合道義(沒有一句正經的話),喜歡賣弄小聰明,這樣的人真是難教化啊(不會有成就的)!」
〈文義〉
1. 群居終日 : 終日成群相處在一起。
2. 言不及義 : 講話不符合道義。
3. 好行小慧 : (1)喜歡表現小聰明。「慧」,聰明;小慧就是小聰明。
(2)好施行小恩惠。「慧」,恩惠;小慧就是小恩惠。
4. 難矣哉 : (1)難以有成就。從自身的角度講。         
                (2)很難教化了。從老師的角度講。

〈思惟提綱〉
1. 孔子說,哪種人難以教化呢?或說難有成就呢?
2. 孔子不贊成「群居終日」,「群居終日」有什麼害處 ? 
3. 反省一下我常常「言不及義」嗎?為什麼會「言不及義」? 
4. 「好行小慧」,有甚麼不同的講法 ?慧有大慧,小慧,意義有  何不同?
5. 學習心法的我們,要當個好教化的人、要有所成就,那我如何避開「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 ?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論語•里仁•24》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3.《論語•為政•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4.《論語•里仁•16》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
(一)白話:
孔子說:“整天聚集在一起,言談不能及義,喜歡賣弄小聰明,這樣的人真是難啊。
(二)文義:
1.“群居終日”,是講終日成群相處在一起。
2.“言不及義”,就是講話不符合道義。
3.“好行小慧”,有兩種講法 :
  一種將慧,解為智慧,小慧就是小聰明,喜歡表現小聰明。
  另外一種講慧,通恩惠的惠,好行小慧,就是好施行小恩  
  惠。 後面再詳細解釋。
4. “難矣哉”,也可以從兩個角度理解 :
    (1) 一是從自身的角度講,這種人難有成就,做事也好、做  
       人也好,都難成。
    (2) 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說,“難矣哉”是老師的慨嘆:很
        難教化了。 一句“難矣哉”道出了孔子對於後生、弟子們
        不能入道的痛惜之心!
(三) “群居終日”,群居害處,獨居好處。
 1.從文義來體會,孔子顯然不贊成一群人沒事兒就聚居在一
    起,希望我們能有獨居的能力。
 2.獨居有什麼好處呢?可以多思維啊,多反省!反省什麼呢?學習曾子啊,“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3.孔子不贊同群居,主要是擔心我們聚在一起言不及義、好行
  小慧. 既然言不及義,還不如閉口不言。
4.“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你看孔子最得意的門生顏回,喜 
  歡一個人獨處,話也很少,要嘛不說,言必及義。
5.《為政篇》第9章孔子評價顏淵:“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顏淵沒有多話講,多數
  的時間,都是一個人悄悄的反省,這個才是孔子喜歡的弟子
  的樣子。
(四) “好行小慧”,小慧是小聰明。
1.本章“好行小慧”的慧,如果是按照智慧這個慧字來講,就是
  對自己來講,自己增長智慧。言不及義是小慧,小聰明。
2.大慧是什麼呢? 
 大智慧是跟心性相應,跟義相應的,能讓心靈得到提升的智
  慧,是聖賢經典裡傳遞的智慧。
3.小慧,小智慧,小聰明是什麼呢?
(1)是對於名利的斤斤計較,對於獲取名利很會鑽研,很有辦
    法,會盤算得很清楚,就是所謂的世智聰辨。
(2)這樣的小聰明、小智慧,實際上是大智慧的障礙,是蒙蔽
    我們心性的煩惱。
(3)前面有講“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他老想的是利,自  
    然跟義就反了,就違背性德了,自然不能見性,大智慧自
    然出不來。
(五) “好行小慧”,小慧是小恩惠。
 1. 這個“慧”如果當作“恩惠”的“惠”理解,那就是對別人講。
    好行小惠,就是喜歡對別人用小恩小惠的手段, 目的還是
    為了自己的私利,這其實還是小聰明、小智慧。
 2.聖人希望我們對別人不要施小惠,要施大惠。
 3.大惠是什麼?
 (1) 幫助別人成長,把聖賢的道理告訴他,讓他明白人生的
    真相,讓他的生命得到提升,遠離煩惱,這才是給人真正的恩惠,這是大恩惠。
 (2)我的老師讓我們要成為他人生命中的貴人,就是希望我們
     行大慧、施大惠!
 (3)我們現在做傳統文化推廣、做教育事業,一方面,自己可
    以從聖賢經典裡提升自己的智慧,另一方面,常常去和別
    人分享,也是在施行大惠,自利又利他。很快樂。
(六) “言不及義”,說的話跟義背離,浪費生命。
 1.蕅益大師在批註裡面講,“小慧與義正相反”。“群居終日,
    言不及義”,所說的話都跟義背離了,言不及義。
2.我們反省自己會不會常常言不及義呢?
(1)想想自己以前沒有學習傳統文化的時候,和一些朋友,時
   不時都要找個機會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聊聊。哪裡
   開了新餐館了,誰有點小喜事了,一召喚,馬上很多人響
   應,一場“言不及義”的聚會很快就會成辦。
(2)男人們聚在一起要嘛針砭時事,多數是一些抱怨或批判;
   要嘛講一些賺錢啊、房子啊、車子啊、股票之類的,誇誇其
   談,把酒言歡.
(3)女人們聚在一起,要嘛抱怨先生、抱怨孩子、抱怨領導、抱怨同事,要嘛講講美容、購物、旅游啊,要嘛講娛樂之類的話題。
3.聊過之後自己也覺得沒有什麼意義。
  可是,隔一段時間還是會聚在一起,還是會聊這些自己都覺
  得“無義”的話題。現在想想真是浪費大好的生命時光啊!
(七)總結 :
1.現在學習了傳統文化之後,覺得有太多值得做的事情要
  做,很多的經典要學習,所以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一直懊悔
  以前浪費了很多時間。2.業餘的時候,現在也常常會一群人
  聚在一起,做的事和講的話和以前不一樣了,會參加很多公
  益活動,會相互分享學習心得。
3.講閒話的時候越來越少了,即使談論一些時事,也多是正能量的,沒有那麼多抱怨批判了;聊一些工作、家庭的話題,也多是勸人向善,相互鼓勵的。
4.就像我們蘭若平台上,每天一大群人相聚一起,讀誦《論語》,背誦《論語》,研討義理,分享學習經典帶來的改變。生命變得很充實,很有意義。
5.錢穆先生註解本章時講:“孔子此言,乃為當時之學校發。當時學校詳情,今已不可知。抑群居不限於學校。孔子此言,歷世如見,壞人才,害世道,其病非小,有誌之士不可不深戒。”
6.錢穆先生的意思是,孔子講本章的背景,是針對當時學校裡的學生們的風氣而講,當時的背景情況呢,今天已經無法考證了。
但群居的情況並不只限於學校,孔子本章所陳述的壞風氣呢,每個時代都可以見到,這種風氣危害極大,破壞人才,損害世道,是大毛病。有志於君子之道的士人,都要深深引以為戒。
7.現在科技發展,手機成了人們最親密的伙伴了,很多人看起來人是不群居了,一個人躲起來刷手機,連門都不出了,整天刷群、刷朋友圈,曬各種吃的、玩的、稀奇古怪的文字、圖片。這也是典型的“群居終日,言不及義”。這種新型的“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危害更大,正侵蝕著我們一代人,尤其是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呼籲全社會要引起警惕。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15章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 』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白話>
孔子說:「從來不說:這可怎麼辦、這可怎麼辦的人。
對於這樣的人,我也不知道該對他怎麼辦了。」 
<文義>
1.“如之何”就是“怎麼辦?”的意思。
<思惟提綱>
1. 本章,孔子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2.通常一個人遇到事情,馬上就講怎麼辦、怎麼辦呢?
我們會覺得,這個人如何呢?
3.孔子應該是讚許〜遇到事情說“怎麼辦、怎麼辦?”的狀態。為什麼呢?
4.“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的三種的狀態中〜
   想一想我們是屬於哪一種呢?那麼,我們要如何克服錯誤的狀態呢?
<義理解釋>           9分 17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篇˙20》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2.《論語˙八佾篇˙19》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3.《論語˙述而篇˙10》
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4.《論語˙公冶長篇˙10》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

二. 重點摘記
義理解釋 :     9分 17秒
朋友們好!今天是《論語》共學的第587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論語》
衛靈公篇第15章。一起恭誦 原文: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一) 解讀文義:
1.這一章,讀起來比較拗口,用了三個“如之何”。
 《論語》裡出現過很多次“如之何”。
2.比如〈為政篇〉20章,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3.〈八佾篇〉19章,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4. 從《論語》章節裡出現過的“如之何”的文義來看,
  我們可以理解,“如之何”就是“怎麼辦?”的意思。
  白話文
  孔子說:“從來不說:這可怎麼辦、這可怎麼辦的人。對於這樣的人,
  我也不知道該對他怎麼辦了。”本章,孔子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二) 孔子讚許的狀態有別於凡夫
1.一個人遇到事情,馬上就講怎麼辦、怎麼辦呢?
  我們都會覺得,這個人沒有主張、沒有主見。
2.可是這裡,孔子卻說遇到事情不說怎麼辦、怎麼辦的人,
  對於這樣的人,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顯然,遇到事情說怎麼辦?怎麼辦?應該是孔子讚許的一種狀態!
3.為什麼呢?其實,聯繫前面我們學過的章節內容,就不難理解了。

(三)引前面章節 理解孔子的觀點
1. 〈述而篇〉第10章
  孔子教育過子路:“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遇到事情先要畏懼,然後才能好謀而成。
  為什麼呢?碰到事情,如果你漫不經心,覺得沒什麼了不起,
  那你就不可能做到敬事(敬事而信的敬事),
  不會敬事,你也就不會好好謀劃,不好好謀劃,很難成事。
2.所以說,碰到一件事情,說如之何、如之何,正表明你怕事,
  然後敬事,並且已經開始謀事,如之何,如之何,就是這個事怎麼辦?
  這就是在謀事啊!不謀事,如何才能成事呢?

(四) “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的三種的狀態
接下來,我們就具體辨析一下〜這裡的“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是指怎樣的人呢?這裡初步分成三種不同的狀態。

1. 第一種,漫不經心。
(1)有一種人,對什麼事情都好像提不起興趣,做任何事都認真不起來。
做事總是隨意應付的狀態,對於最終的結果無所謂,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這種狀態,是最最要不得的,
一旦養成了散漫的習性,做什麼事都不會成功。
(2)而且一旦陷入這樣的狀態,別人想幫也幫不了你。
  我的老師對學生講過一句話〜
  你們是學生,只要你肯學,再差都不怕。
  最怕的就是爛,自己不想要學好,聖人佛菩薩來教你也幫不了你。
(3) 〈公冶長篇〉第十章:宰予白天睡覺,孔子知道了很是生氣,
   很嚴厲的訓斥他: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當然宰予並沒有那麼不爭氣,孔子之所以講這麼嚴厲,
   是老師對於弟子的擔憂。
(4) 現在有些人在單位上班,覺得企業效益好壞是老闆的事情,
   企業辦好、辦差,都是老闆的事,是領導的事,與自己關係不大,
   所以混混時間,交交差事,能應付過去就行。
   這樣的人,怎麼可以成事,又怎麼可能會被重用,
   領導即使再想幫他,再想培養他,也無能為力。
   這大概就是孔子這裡所說的,我也不知道該如之何了。

2. 第二種,自我感覺特別良好, 剛愎自用。
 (1)比第一種狀態要稍好點,他也很努力,很上進。
   但是傲慢心太重,自以為是,聽不見別人不同的意見。
   這樣的人,或許可能做成一些事,但過程很危險,
   就好像喝醉了的人,一直走在懸崖邊上,
  如果不能及時調整,最終的結果必然落入崖底,不會有好結果。

  (2)舉一個例子啊,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中,
    我們會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對比〜
    劉邦有一個口頭禪,每次碰到大事情總是很緊張,
    他口裡面有個口頭禪〜總是不停的說,為之奈何?為之奈何?
    也就是怎麼辦呢,怎麼辦呢?然後就和張良等等商量,
    每次都能把事情辦成了,所以他最後取得了勝利,
    大敗了項羽,取得了天下。
  (3)而項羽剛愎自用,無所畏懼,碰到事情以後,獨斷專行,
    看起來雷厲風行,但是最後卻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烏江。 

3. 第三種人 不善求教。
(1) 還有一種人,遇到事情也很著急,也想做好,但是不願意
   表達出來,他只在內心喊如之何如之何,一個人乾著急,不願意
   或者說不懂得向別人求教。
(2) 這應該是很多人的狀態,或許是礙於面子,或許是膽怯不敢表達,
亦或是不知道如何請教、請教誰?
(3) 總的來說,這是缺少智慧、缺少能量的表現。
 想要增加智慧,就要多學習聖賢經典;
 想要增加能量,就要多做利益他人的事情。
(4) 這樣也是一種不好的狀態。 你遇到問題不表達出來,別人又怎麼
 知道你需要幫助,又怎麼知道如何幫到你。
(5) 孔子那麼善禮樂,入太廟,還能每事問。
 我們又有什麼不能向別人請教的呢?

(五) 結論〜遇到問題時的正確的狀態
 1.以上三種人〜
   第一種人漫不經心,第二種人剛愎自用,第三種人不善求教,
   都是我們要克服的狀態。
   (1)特別要警惕的第一種,遇事漫不經心、敷衍了事,是最最要不得的!
   (2)如果連聖人都對我們莫可奈何了,我們的生命還有什麼希望可言?
 2.總攝一下:正確的狀態是怎樣的呢?
  (1)遇到問題時,臨事而懼,怕事才會敬事,
    多問幾個“如之何” “如之何” 才是“孺子可教”的狀態,
    但是不用慌張,自己先要學會思考,學會謀事。
  (2)更重要的是,謀事過程中要學會虛心求教,
    向有經驗的人請教,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3)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要遇到好老師;
    遇到了好老師,就要虛心向老師求教。
    有老師的引導,我們會少走很多彎路。
    聖賢經典,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學習經典,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天下,
    我們是一群幸運而又幸福的人! 
    今天的學習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第一種人漫不經心,
第二種人剛愎自用,
第三種人不善求教,
都是我們要克服的狀態。 
(想一想我們是屬於哪一種呢?那麼,我們要如何克服錯誤的狀態呢?)

找3位 善友帶大家再串習一遍
總攝一下:正確的狀態是怎樣的呢?
  (1)遇到問題時,臨事而懼,怕事才會敬事,
    多問幾個“如之何” “如之何” 才是“孺子可教”的狀態,
    但是不用慌張,自己先要學會思考,學會謀事。

  (2)更重要的是,謀事過程中要學會虛心求教,
    向有經驗的人請教,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3)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要遇到好老師;
    遇到了好老師,就要虛心向老師求教。
    有老師的引導,我們會少走很多彎路。
    聖賢經典,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學習經典,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天下,
    我們是一群幸運而又幸福的人! 
    
聖賢的智慧之學,

教導我們如何從痛苦的泥沼中

將腿拔出來,

遇到問題時,除了多問幾個“如之何” “如之何”?

當下都應努力種下善因。   善因,是讓生命遠離苦難的條件。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14章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白話>
孔子說 : 「凡事多檢查自己,多找自身原因;對於別人要寬容,少責備;這樣處世為人,就遠離怨恨了。」 
<注釋> 
1.躬自厚:躬自,反躬自省、自我檢查。厚,厚重。
2.薄責:少責備人家。薄,少。
3.遠怨:遠離怨恨、抱怨。遠,離。
<思惟提綱>
1. 為什麼要「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2. 為何有「怨」?如何遠「怨」?「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可以遠怨嗎?
3. 檢查自己,對己和對人,是厚?是薄?透過學習有在轉變嗎?
4.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是自我反省和寬恕待人的能力,您增長了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的經文
1.張居正《四書直解.論語》:「如是,人將愛敬之而恐後矣,怨豈有不遠者哉?」
2.朱熹《論語集注》:「責己厚,故身益修;責人薄,故人易從。」  
3.《論語.里仁.1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4.鐘茂森《論語講記》:「躬自厚,而薄責於人,這句話是成聖的階梯。」
5.《論語.堯曰.1》:
「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註:商湯的治國宣言)
「百姓有過,在於一人。」(周武王的治國宣言)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一) 解讀文義
1. 躬自:反躬自省、自我檢查。
2. 厚:厚重。
3. 薄:少。
4. 全文白話:凡事多檢查自己,多找自身原因;對於別人要寬容,少責備;這樣處世為人,就遠離怨恨了。 
5. 本章由兩組相對應的詞組:躬自與責人,反省自己與責備別人;還有一組對應詞就是 “厚”與“薄”。

(二) 為什麼要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可以遠怨嗎?
    孔子為什麼要我們“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呢? 順著這個方向,真的可以遠怨嗎?
1.怨的由來?源自你對他人苛責。
這個遠怨,很有意思,你可以理解為自己對別人沒有怨恨,也可以理解為別人對你沒有怨恨。因為一個人老是愛找別人的不足,在跟人交往的時候,如果發生矛盾了,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是不對的,那就自然對別人有很多很多的怨恨。那麼同樣,你老是責備別人,別人對你也會有怨恨。無論是自己對別人的怨,還是別人對你的怨,都產生於你對別人的苛責。這是厚責於人。
2.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贏得別人敬愛,當然遠離怨恨。
 心存包容,不苛責別人,對別人就沒有怨恨,沒有怨恨的心就輕靈而智慧,德行也隨之增長。
 同樣,別人對你沒有怨恨,那麼你在生活中就不會有人來陷害你,也沒有人 來障礙你。不僅沒有人障礙你,相反,很多人都會願意親近你,幫助你呢!
 正如張居正所說:“如是,人將愛敬之而恐後矣,怨豈有不遠者哉? ”就是
 如果你能做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的話,別人愛你敬你都來不及呢,又哪裡來的怨呢? 
  《論語集注》裡也說:責己厚,故身益修;責人薄,故人易從。   
                                                                                                                                                                                                                                                                                                                                         
(三) 家人都覺得自己對,所以會吵架;家人都覺得自己不好,所以不吵架。
讀到本章時,我想起了星雲大師在某次法會中講的一個故事。說,有兩戶人家,張家和李家。張家的人,家裡一家人不和,都經常吵架;李家的一家都不吵架,很和睦。張家覺得好奇怪,他們家為什麼都不吵架,就來問李家: “你們家為什麼都不吵架呢? ”李家的人回答:“你們家的人,都是好人,都是對的,沒有錯,所以會吵架;我們家不是,都覺得自己不好,都認錯,所以我們家就不吵架了。”
“這是什麼道理呢? 為什麼好人的家裡吵架,壞人的家裡反而不吵架? ”姓李的人就說:“你們家的人,都要做好人,都認為自己對的,遇到事情都認為對方有問題”。舉個例子說,一盆花擺在這裡,不小心,你們家裡有個人把它打在地上摔壞了,打破的人即刻就大聲的講:“誰把這個花放在這裡? ”他不認為自己打破這個花是錯的;另外一個人就說:“是我放的,誰叫你把它打倒呢? ”就吵起架來。大家都認為自己有理,是對的。
我們家不是這樣,這盆花一個人不小心打壞了,立即就說:“對不起,對不起,我把這個花打壞了。”另一個人:“哎呀,不怪你,是我不應該放在這個地方。”我們家都是自己認錯,當然我們就不吵架了。

(四) 成為幸福之家,要“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剛剛的小故事中,如果選擇的話,相信大家都希望成為李家的一員。重點是我們怎樣才能成為幸福之家的一員呢?孔子老人家在這裡給我們指導了一條路: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五)“厚”與“薄”代表的內涵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這裡的“厚”與“薄”,代表怎樣的內涵呢?厚與薄之間有沒有某種關聯呢?我們這裡從幾個角度去理解。
1. 修行的方向,向內求、莫向外求。
首先,這裡的“厚”與“薄”給我們明確了一個方向,修行的方向:向內,向內反省,向內求。正如弘一大師所說:莫向外求。善於看別人的問題,指責別人,而短於檢查自己,是我們常人的習性,儒家的修身理想就是要改造我們這些 “小人”的習性,改變生命方向,培養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君子品質。
2. 對自他的標準,責己嚴、責人恕。
其次,這裡的 “厚”與“薄”,也是明確了我們“躬自”和“責人”的標準,對人對己要使用兩套標準,責己嚴,責人恕。
也就是《論語.里仁篇》曾子所說夫子一以貫之之道:忠、恕。我們常常講,對事對人的標準要一視同仁。現在看來,“一視同仁”並不一定是好的標準。孔子教給我們的標準是,對自己嚴格要求,盡己之力;對別人要多寬容、多體諒,不責人之不及。
看到有一些做領導的人,比較崇尚“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對自己要求嚴格,高標準、嚴要求,然後會用同樣的標準去要求別人,他因為自我要求嚴格,責起人來也是理直氣壯,身邊的人往往因為達不到要求,自覺慚愧,當面是敢怒不敢言,背後抱怨一大堆,最後這位“以身作則”的高標準領導就成了人人敬畏的“孤家寡人”。通過學習才知道,原來對自己和對別人要使用兩套標準。正如張居正所說:如行有不得,只就自家身上反求,而於人則曲為包容,初不責其所不及。

(六) 修行是“躬自漸厚,責人漸薄”的過程。
1.看“厚”與“薄”的關係,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對一個修行人來說,“厚”與“薄”會有一個轉化過程,修身養性、成長變化的過程。我們明白了方向,知道了標準,不代表馬上就能做到。
2.一開始,我們可能99% 的思維方向都是在找別人的問題,看自己的部分還不足1%,但是經過學習,慢慢的,我們開始有一些反省自己的意識了,再後來,我們看自己的部分越來越多了,看自己的方向和標準也越來越清晰了。
3.修行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躬自漸厚,責人漸薄” 的過程。最終的目標是什麼呢?成聖成賢。
4.鐘茂森博士在《論語講記》裡也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這句話是成聖的階梯。“躬自厚”最高的境界就是承擔全部的責任,有錯誤全是我的錯,就像湯王似的,“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一切的問題全是自己的錯,百姓沒有錯。5.歷史上有很多開明的皇帝都頒布過“罪己詔”,向天下昭示自己的過失。大家熟悉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其中典型代表。曾有人在唐太宗全集中找到了 28 份“ 罪己詔 ” ,可見唐太宗的自責並非是一時的作秀之舉,而是真切地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由此看來,開創貞觀之治的初唐盛世,絕非偶然。
6.薄責於人的 “薄責”,真正做到圓滿的就是“不責”,“薄”到極處了,就不責備別人了。就像大舜對他的父母,是在那樣的家庭環境,父母三番五次要把他害死,他不僅沒有怨言,連怨恨心都沒有,只是在反省自己哪裡做的不好,會讓父母這樣生氣。他只是自責,沒有絲毫對父母責怪,所以最後“遠怨矣”,父母也不再怨他,被他感動了。他不僅感動了父母,天下人都被他感動了,堯王請他出來幫著治理國家,後來連王位也禪讓給他了。

(七)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是一條修身之道,從對待父母開始實踐。
1.“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其實是一條修身之道。自我反省和寬恕待人的能力,真正反映的是一個人修行的境界。
2.我的老師說過,一個人自我反省和寬容別人都是需要力量的,而這種力量不會憑空生起,是要靠聖賢智慧的引導,要靠弟子謙卑的學習和不厭其煩的反覆實踐,逐步增長的。
3.“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我們可以從對待自己的父母開始實踐。有一句古話講,“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是父母真的沒有不是嗎?當然不是,是說做兒女的不挑父母的不是,只檢查自己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這樣的人是孝子,是大德。舜,就是我們的榜樣。孝,是一切德行的根;孝道做好了,一切利益都會有的。
4.現在的人有幾個能做到不挑父母的不是,只有自己的不是,很少見。現在時代飛速發展,我們常常都覺得父母觀念過時了、落伍了,說什麼、做什麼都不合時宜。年輕的孩子,很早就開始叛逆,父母稍有嚴厲的辭色,立刻就去對抗、起逆反,年紀輕輕就離家出走,與父母結怨。這離古聖先賢的標準相差太遠了。

本章的義涵深遠,值得反覆探討學習。期待大家在學習中繼續深入!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13章

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白話〉
孔子評論道:「臧文仲大概是個只會私據官位、空負虛名的人吧!不然何以明知柳下惠是個賢人,卻不舉用他在朝廷擔任官職。」

〈文義〉
1. 臧文仲: 姬姓,臧氏,名辰,曲阜(今山東曲阜市)人, 春秋魯國大夫,掌魯政。
2. 竊位者:就是竊取官位的人。竊位,朱注:「言不稱其位,而有愧於心,如盜得而陰據之。」
3. 柳下惠:(前720年-前621年),姬姓,展氏,名獲,表字禽、一字季,中國春秋時期魯國人,魯孝公之子公子展的後代。「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則是他的諡號,所以後人稱他「柳下惠」。因他又字「季」,所以有時也稱「柳下季」.
4. 不與立:不薦之於君而並立於朝。不舉用他在朝廷擔任官職.

〈思維提綱〉
1. 臧文仲是什麼樣的人? 柳下惠又是什麼樣的人? 
2. 本章孔子的感嘆,孔子感嘆什麼? 
3. 反觀自我,是否也有嫉妒賢才的心呢?
4. 一旦升起嫉妒賢才之心會有何過患?
5. 學習本章後,如何策勉自己不要做個有嫉妒心的人?

〈義理解說〉    5’ 25”

一. 引用資料
1.《論語•衛靈公•11》: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論語•衛靈公•12》: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3.《論語•里仁•1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一) 本章白話譯文 
孔子說: “臧文仲這位高官,他是非常不稱職而竊居官位的人!他明知柳下惠是賢能的人才,卻不推薦他做官。 ”

(二)本章義理分析,分三點說明
【第一個重點】解釋臧文仲跟柳下惠這兩個人
1. 臧文仲:
臧文仲是當時魯國司寇,當了魯國司寇的官,司寇是掌管全國刑獄、安全、糾察這種事務,很像今天的公安部長,古代這個職務很重要。孔子也當過大司寇,但是孔子是根據他的賢才而擔任的;臧文仲則是根據他的家勢的關係。臧文仲當時可能不是只有擔任這個職位,可能還兼司空掌管全國行政之職,所以負擔有任命人事的特權。
2. 柳下惠:
至於柳下惠,這位是公認的賢者,是魯國的大夫,在魯國當官的時候,卻被三次貶官,都甘居下位,仍然堅守崗位而不忍離去。
3. 孔子感嘆及批判臧文仲
   孔子這一章是感嘆,有這樣一個賢才,卻被冰凍起來,而沒有被重用,因此  
   就批判臧文仲這樣的大臣是竊位者,也就是竊居官位的人,因為他嫉妒賢才, 
   使得國家政治不清明,臧文仲要負很大的責任。

【第二個重點】嫉妒賢才,舉用庸才,只圖私利,國家永無安寧
1. 這一章是有關在朝居大位的大臣,不懂得舉用賢才,或是嫉妒賢才。
2. 以前兩章其實也都息息相關,因為前一章第十三章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講的就是臧文仲這類竊取官位的好色的人。換言之,明明有一個賢德之才,如柳下惠,卻沒有被重用。
3. 那我們再來看第十二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一個國家的重臣都如此的嫉妒賢才,私心自用,那國家未來的前途何在呢?如果用了一個賢才,國家政治才可能清明,如今用的都是庸才、昏才,只會圖私利者,那國家政治就永無寧日了,孔子的遠慮就在這裡。
4. 所以這一章我們也可以把它跟前面的“吾未見德好如好色者也” 、 跟“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把它連在一起,這樣通讀的話,這三章就可以連成一氣來解讀。

【第三個重點】為什麼嫉妒賢才而不用賢才的人叫做竊位者
為什麼嫉妒賢才而不用賢才這種人叫做竊位者,就是竊取官位的人。因為這種人內心沒有人民,只有自己的權力或地位,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力或地位,擔心有個能力比他強,做的比他好的人,甚至德性比他好的人,將來有一天會取代自己。所以大家可以比較這種人的遠慮,是怕失去權力或地位,他追求的是個人的事業與權力,而不是國家與人民的未來與幸福。這種心態孔子說:是竊位者,就是竊取官位的人。

(三)總結: 臧文仲竊位給我們的啟示
1. 因此,我們看到今天讀了這一章,臧文仲竊位章。這一章裡面應該可以給
我們很多的啟示。
2. 這一章雖然講的是臧文仲這種嫉妒賢才的人,但反觀我們自己,是否也有臧
文仲這種嫉妒賢才的心呢?
3. 就像我們當老師的,發現有老師表現比你好;
或在公司職場上有同事表現的比你好;
甚至,連兄弟姐妹之間也會想在父母身邊爭個輸贏,這都是嫉妒心。
5. 一個人嫉妒心一旦升起,我們就離德性或仁德之心越來越遠了,就會從一個君子下墮為小人。孔子早就告訴我們 “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講師與大家齊勉:
做個不要有嫉妒心的人,大家互相共勉。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12章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白話>
孔子說:「算了吧!我沒有見過喜歡美德,如同喜歡美色的人。」
<文義>
1.已矣乎:算了吧! 
2.好:(去聲) 喜歡。
3.色:美色。也可以擴大解釋說〜就是外在的權力、地位或者是財富。

<思惟提綱>
1.本章在<子罕篇.18>出現過,<衛靈公篇.12>重出〜有何深意呢? 
2.我們的內心到底是喜歡賢能的人呢?
  還是喜歡這些外在的美好的人、事、物呢?
3. 孔子感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可見要做到好德勝過好色
   十分困難,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可以怎麼努力呢?

<義理解釋>                 6分08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子罕篇˙18》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2.《論語˙衛靈公篇˙1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3.《論語˙學而篇˙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二. 重點摘記                     
衛靈公篇-第12章-義理解釋     6分08秒
蘭若學堂的老師們,大家早!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衛靈公第十二章》: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白話的翻譯是〜
孔子說:“算了吧!我沒有見過喜歡美德,如同喜歡美色的人。”

(一) 這一章是重出〜為什麼呢?
1.這一章雖然很短,但是呢,意義也非常的豐富。
  那以下我提煉幾個重點:第一個,這一章是重出。
2.在<子罕篇>第十七章也出現過,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但是呢,這一章出現在“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之後〜
  應該也是有它的深意。
(1) 好色者,就是只是喜歡或者是看到眼前美好的人、事、物,
但不會思慮很遠,也許眼前好,但將來會出問題的,
也就是典型的短視近利者。
(2) 那好德者呢,就好像思慮很遠的人,他可以透視到眼前這個好,
將來也一定很好。雖然眼前這個好,一般人可能覺得很平常,
甚至無關痛癢,但真正有智慧的人卻知道進德修為的心靈成長,
比眼前的什麼都重要,這就是智者與愚者的差別。

3.好德者是真正的智者,因為他思慮得很遠;好色者是愚癡的人,
  因為他只著眼於眼前的利益,將來可能會有無窮的禍患。
4.這就是為什麼這一章會接續到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之後的一個原因。

(二) 本章可跟<學而篇.7>的賢賢易色合觀
1.第二個重點是,這一章可以跟先前<學而篇>所說的 〜
“子夏曰:'賢賢易色'” 章合觀。子夏曰: “賢賢易色”
這一章的全文是,“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2.可見所謂好德與好色之別〜
在於我們如果碰到賢能的人與碰到美女或帥哥;
或者是說,這個色我們也可以擴大解釋說〜
就是外在的權力、地位或者是財富。
3.我們的內心會生起比較喜歡哪一種呢?
  到底是喜歡賢能的人呢?
  還是喜歡這些外在的美好的人、事、物呢?
4.其實沒有透過學習與修行的人,當然內心只是跟著感受跑。
  心是受到外在感官刺激影響,心不是自己做主人,而是讓人的七情,
  所謂的七情,就是喜、怒、哀、樂、愛、惡、懼,作為它的主人,
  心成為七情、情緒的奴隸,起不了作用。
5.而這樣起不了作用的心呢,自然好色就勝過好德。
  孔子感嘆: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可見要做到好德勝過好色,
  是多麼難的一件事情,因為我們常常就只是依著感受在做事情;
  也就是一般人的常態,都是心被好色的情緒或者是七情覆蓋著,
  這真的是值得令我們警惕。
  所以當我們學習之後,就要讓心起作用,轉換感受為覺受,
  用心來面對境,不是讓外境來影響你的心。

(三)結語〜學習做個好德勝過好色的人。
 1.《學而篇》第一章就講“學而時習之”,這個“學” ,
  註解家就說是 “覺”的意思,學者,覺也,也就是覺醒。
  讓內在於我們深沉的心真正覺醒,傾聽內在心的聲音,
  而不是讓心被無觀察的意識只受到外境的影響。
 2.總之呢這一章,好色與好德的差別就在於〜
  色指的是外在美好的東西,德是內在精神的提升。
 3.古人註解這個德的意思就是, “ 德者,得也 ” ,也就是得到的得。
  並且更加深的註解說 “德者,得也,得之於心而不失。”
  就是得到那種使得心靈可以成長,一旦擁有了它,不會再失去了。
  那一般的財富啦,乃至於美色啦,權力啦,
  你得到了,你可能也會失去的,但是這種德不會。
  這種道德的德,它不會,它是屬於心靈層次的,所以叫做德。
 4.郭店竹簡出土文物裡面,他把這個德呢寫成上直下心,
  上面是正直的直,下面是寫一個心,也就是直通道理深層的內心的意思,
  所以這個德有兩個特徵:
  第一個就是內心非常安寧、祥和;
  第二個將來是對自己與他人都是好的。
 5.各位想想是不是這樣呢?
  當你完成了一件有道德的事,是不是都具有這兩個特徵呢?
  例如你做一件孝道的事情,
  或者是你幫學生解決了一件困擾他很久的事情,
  是不是感到內心非常的安寧、祥和呢?
  是不是感到對自己跟他人都有好處呢?
  德性的成長與淨化,就是這種感覺。
今天《衛靈公篇》第十二章 “好德如好色”章就講說到這裡,
與大家齊勉〜做個好德勝過好色的人。

好德與好色—也就是 心靈提升的學習跟 物質追求的學習,
真的是一個重要 而且不容易 的抉擇。 
我們的內心 到底是喜歡賢能的人呢? 
還是喜歡這些外在看似美好的人、事、物呢?
要做到 好德勝過好色 十分困難,
因為沒有透過學習與修行的人,內心只是跟著感受跑。
我們的心成為情緒的奴隸,起不了作用。
而這樣起不了作用的心,自然好色就勝過好德。
那〜我們可以怎麼努力呢?  
珍惜暇滿 把握當下 跟著聖賢 跟隨善知識 歡喜 認真 堅持 學而時習之 
祈願我們〜
都不會 迷失於〜 外在物質的追求,
而是能 堅持達成 內在德行的提升。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11章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白話〉
孔子說:「一個人沒有長遠的謀劃,就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文義〉
1.慮:謀劃。憂:憂患。
2. 本章主要提醒人要能未雨綢繆,所謂有備無患,以現在的流行語來說,就是要”超前佈署”吧!

〈思維提綱〉
1.檢視一下自己的習慣,是深謀遠慮凡事先做規劃還是走一步算一步?
2.常懷憂患意識,會不會快樂不起來,形成負面思考的習性?
3.深謀遠慮做規劃和活在當下不計畫,有何優劣之處?
4.也許我都有事先規劃,那麼回想一下: 我是用怎樣的發心和什麼目標來做規劃?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論語•述而•2》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2.《論語•述而•18》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3.《孟子•公孫丑上•2》曰:「伯夷、伊尹何如?」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伊尹也。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也。皆古聖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願,則學孔子也。」
4.《論語•子路•17》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5.《論語•述而•36》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課外補充參考:)
6.《中庸•20哀公問政》「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跲(ㄐㄧㄚˊ):絆倒、跌倒;言語受阻而不通暢。
*凡身口造業,都要謹慎思慮;意保持正念,身口就不容易犯。
*這裡所說的「道」字,是指做人處事的法則、準則的「道」,也可以譬喻如開一條人行道路的道(無限生命→六道?)。那在事先必須要有久遠的準備和計劃,才不會使自己的前途,走到窮途末路,或水盡山窮而無法回頭的困境。
7.《孟子•滕文公上》第一章引述顏淵的話:「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意思是說:「舜是何等偉大,而我是如此渺小,但只要願意向偉人看齊、學習,也可以成就一定的作為。」

二、重點摘記
(一)原文翻白話 
  這一章原文很短,那白話翻譯簡單如下:人如果不作長遠打算,預防可能發生的事態變化,很快地眼前就會有憂患的事情發生。哦~這一章這麼短,可是意義非常深遠,以下我就分幾個重點來分析這一章有關“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重點。

(二) 遠慮就是作為一個人要想得很遠。
第一個,就是遠慮就是作為一個人要想得很遠。那不遠慮,也就是說不想得很遠,那會產生什麼毛病呢?
1.得少為足的毛病。
也就是說,人無遠慮,習慣沒有想得很遠,那以為這樣就夠了,安於現狀,養成習慣,就會阻礙我們前進的動力,這個是得少為足的毛病。
(1)舉個例來說,現在我們學習《論語》,總以為學了《論語》這樣就夠了,但學了《論語》,不學《大學》、《中庸》、《孟子》,可以嗎?不管我學得完,或學不完,總之我們能學一天就是一天,多學一點聖賢智慧,就會增長一點智慧,本來學習就沒有止境的一天。
(2)放到無限生命來看,這輩子沒學的,下輩子還是要學。孔子早就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又在《述而篇》裡邊說: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孔子就說:「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所以,你看,孔子的學習精神從來就沒有停止學習過,聖人學習的典範就是這樣。
(3)孔子不但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更是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處,讓自己忘掉了憂愁,一輩子都活得很快樂。那孔子怎麼做到的呢?因為他學的是聖王之道,懷抱著天下蒼生,建立大同理想的遠大夢想來學習。
(4)所以我們要如孟子所說的,在《孟子•公孫丑上》裡面所說的,「乃所願,則學孔子」,不學那些得少為足的人,或者是眼光短淺、生命沒有目標的人,這是第一個。我們對於有關於沒有遠慮,沒有想得很遠,會有什麼毛病?第一個得少為足的毛病。
2.短視近利的毛病。
就是說,沒有遠慮,沒有思考得很遠的人,他只會追求眼前的利益,卻看不到更大、更遠的大利在等著我們。
(1)短視近利的特質,就是好像我現在好就可以了,可是呢,將來呢,你可能不好。這個就好像投資一樣,有銳利眼光的人,他知道投資最好的,但那個最好的,可能現在看起來是不好的,甚至違反了現在的利益,會讓我損失一些。
(2)如同投資在小兒的教育上面,那為什麼父母親再怎麼窮也不能窮教育,還要花錢損失一些利益,讓他補習,學習這個,學習那個。那如果你是短視近利的父母,那你就直接讓孩子直接去賺錢就可以了,起步就馬上得利了呢,為什麼還要送小孩子去上學、補這個、補那個呢?無非也就是希望,讓孩子將來透過學習,可以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面,希望將來過著幸福快樂的人生。
(3)所以孔子說:「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欲速則不達。」這些呢都是可以說是具有短視近利的毛病。
(4)說到這裡,現在的父母親在孩子的投資方向好像錯了,都偏向在成績考試上面的、學科上面的補習,卻從不讓孩子提升他們的志向,讓他們成為志向遠大、胸襟遠大的人,讓他們成為向聖人、典範者學習的人。
(5)投資方向錯了,將來你的孩子終究只是為了追求成績考試,成為追求名利,將來即使功成名就,可能卻成為不孝順的孩子,對父母也不敬不愛,那你投資可就虧大了。
(6)大家看一下周邊的人或鄰居,有沒有孤獨老人呢,在台灣自殺的孤獨老人中,或是兩個老伴,一個久病,一個照顧厭煩了,就殺了另一半,這真是悲劇呀!身邊的子女到哪裡去了呢?大家觀察一下周邊的老人狀況,就能體會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道理。
(7)我們畢竟都會老,對我們來說,要投資哪一個比較重要呢?因此,你一早起來學習聖賢的道理雖然累,也想放棄,但道理學進去了,改變自己的行為,特別是孝道的行為,也有可能改變他人的行為,這個是長遠的投資。
(三) 立志,人必須要有高遠的中心目標
  我要闡述的第二個重點是,這一章必須跟立志的課題,拿來作為很重要的思考。也就是所謂的立志,就是人必須要有高遠的中心目標,這個就是人有遠慮,要思考得很遠,跟你的志向很遠,這個都是息息相關的。
1. 立志這個課題呢,意思就是把眼光放遠,然後呢你會得到很多很多的好處。那就好像這個目標放遠,你就不會計較眼前的人事的這些小事情,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你不會只是做一個計較這個、計較那個的人,因為呢,你的志向很遠大,你根本不會管眼前的這些、這個人事的這些小事。
2. 同時呢,立志呢,它的好處是在這裡,是可以召喚出內心無比的力量,可以幫助自我實現。那我們人呢,內心裡邊有很大的潛力沒有發揮出來,最主要就是因為呢,我們得少為足嘛,我們短視近利,所以呢我們就因為沒有那個動力去追求那個更遠、更高的東西,所以呢,以至於我們就會忽略立志這個課題。
3. 王陽明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飄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那也就是說,志向不立的話,天下是沒有一件事情可成的,你現在所成的,可能只是一個短視近利,或者是短期的,讓你覺得好像心滿意足的,但是呢都不知道,在遠方還有更大的利益你可以去追逐。
4. 王陽明這句話告訴我們,如果志立了,天下一定是有一定是可以完成的事情。所以呢,我們把“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跟立志的課題結合起來,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5. 這一章呢,“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目的是要讓我們過一個「現在好,將來好」,或者是「現在不好,將來好」的人生,而不是要我們過了一個「現在好,將來壞」,或者是「現在不好,將來也不好」的生活,那我們就要來深深體會「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道理。
6. 這個遠慮,如果是對一個學佛法的人來說,更要想到從無限生命這樣的遠,生生世世,遠到生生世世,所以從現在起,我們努力成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志向的君子。君子就是追求聖賢的必然的階梯。
7. 今天我們講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它跟立志的課題是息息相關的。那也就是要我們有中心思想,心裡呢,常懷抱著志氣,有聖賢典範在我們心中作標準,常常練習,熟練的話,遇到外面任何境界的時候,你就會拿這個標準來衡量、來對照,這跟一個沒有遠大志向,心中無聖賢典範的人,面對外面境界的時候就會很不一樣。
8. 為何要叫我們常常發願,其實目的就是不要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目的無非就是要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要做個有宗旨或者中心目標的人。否則一般動物,它不會有遠大的志向,如果我們自己沒辦法活著有宗旨跟中心目標的人,那麼人就跟一般的禽獸沒有兩樣了。
(四)總結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告訴我們,我們呢要想得很遠很高,而且必須要跟立志這個課題結合在一起。
立志這個課題,也許大家一般人聽不太懂,但是呢,你可以把它化為一般的語詞。比如說,像一個人活著要使命感哪,一個人要成為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哪,一個人活著的目的應該要追求聖賢典範哪,或者是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事實上,這個都是人呢,就是把人無遠慮,人無遠慮的這個遠慮呢想得很遠,是同樣的意思的。希望這一章大家好好地去思維,對自己呢,把它落實到自己的,問自己有沒有遠慮,有沒有立志了,這個課題相當地重要。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10章-2

10-2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白話>
10-1顏淵問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治理一個國家,時令方面最好採行夏朝的曆法,交通工具乘用殷朝的木車,禮服方面戴周朝的禮帽,音樂方面就用韶樂和武樂。
10-2禁絕鄭國那種過度無節的樂聲,排除善於口辯諂媚的小人。因為鄭國的樂聲靡漫無節,缺乏中正和平的韻致,而善於口辯、諂媚的小人危險。」
<注釋> 
1. 放鄭聲:放是禁絕的意思。鄭聲是鄭國的音樂,有靡靡之音,故孔子不要。
2. 遠佞人:遠,離開。佞人是當面奉承口齒伶俐而背後不做正經事的人。。
3. 鄭聲淫佞人殆:按這是伸說上二句的。劉寶楠正義:「樂記云:『鄭音,淫於色而害於德,是以祭祀弗用也。』」殆是危險;佞人善口辯,必使君主聽其言,而致國家危殆。

  本章是孔子言治國之道。
   顏淵所問的是治理國家的方法,而孔子答覆他的,不但適用於治理國家,甚至也適用於治理天下,因為孔子非常器重顏淵的才德,所以應用「中人以上,可以語上」的原則答覆他。孔子舉出治理國家或天下的幾項主要措施,對歷代的良好制度,都有所採擇,其所提出的,均是歷代制度中之最優者,甚至為了改善社會風氣,淨化人心,倡中正和順之禮樂,而放鄭聲,遠小人,使國家日盛。
   三代時,道在聖,心法相傳,天命即之,此千古之命脈,悟天人一貫之道裡,修無為之天德,故孔子將之集大成,建議立儀禮,定國風,戒民情,掃敗俗,移風浴德,使人心不斷提升,天德咸是,即達內聖外王之道也。
<思惟提綱>
1. 為什麼這一章講了夏時、殷輅、周冕,最後收攝在韶舞?
2. 為何說破壞禮樂法律制度,往往是佞臣小人造成的?請舉一、兩則。
3. 這一章跟我們自身的學習有什麼相關?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的經文
1. 《論語.泰伯.8》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2. 荀子《樂論》:「夫聲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3. 朱熹《四書集注》:「禮樂,治之法也。放鄭聲,遠佞人,法外意也。一日不謹,則法壞矣。」
4. 宋‧徑山宗杲禪師(1089~1163年):「一聞千悟,得大總持。一歷耳根,永為道種。

 (原文)
顏淵問為邦。子曰: “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白話)
顏淵問如何治理天下、國家。孔子說: “曆法,就用夏曆;乘車,就乘著商朝所做的木質的這種大車子;戴的官帽,就戴著周代的禮帽;演奏音樂的時候,就演奏舜時代盡善盡美的樂舞。要去禁絕鄭國淫蕩的樂曲,以及遠離有口才但心術不正的人。因為鄭國的樂曲浮靡淫蕩,而親近諂媚善辯解的佞人這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
上一次講解,提到本章兩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 :
夏時、殷輅、周冕、韶舞,完整地表達先王之道的禮樂精神,以仁為本。
為政者在運用禮樂制度,當把握簡樸又不失莊嚴之道的原則,並且要禁絕淫蕩的音樂、以及諂媚善辯的佞人,因為這兩項是破壞禮樂制度的精神的禍首。

第二個重點 :
本章顏淵問為邦,不同於其他弟子問的是為政,顏回的格局大,問的是治理天下的道理。因為顏回具有輔佐天子的氣度跟高度。孔子的回答凸顯傳承先王的禮樂內涵和精神,才是長治久安的為邦之道。

今天會提到第三個重點
第三個重點 :
收攝在韶樂,接著要避掉“鄭聲,佞人”。
音樂具有完成人格修養的效果,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靡靡之音、諂媚善辯的佞人,透由耳根(六根中耳根最利),干擾純正的心思,道德敗壞、禮樂法律形同虛設,於是國家失序,邁向亡國。

二、 重點摘記
 (一) 第三個重點:為政者要“放鄭聲,遠佞人”
這一章的第三個重點就是,為何講完夏、商、周的禮樂制度精神,緊接著是“放鄭聲,遠佞人”呢?我想這一點是有關於為什麼這一章講了夏時、殷輅、周冕,最後收攝在韶舞的一個原因。
1. 禮樂制度本是治國的具體大法
(1)主要是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音樂具有完成人格修養的效果。
(2)就好像荀子《樂論》裡面說:“夫聲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3)所以這裡,朱熹的註解就運用張載的說法說:“禮樂,治之法也。放鄭聲,遠佞人,法外意也。一日不謹,則法壞矣。”
(4)意思是說,禮樂制度本是治國的具體大法,(師父請老師作讚頌)
2. 淫聲與佞人會迷亂為政者的心思,導致國家敗壞
(1) 為政者只要一日不小心,成天聽靡靡之音,也就是頹廢淫蕩的歌曲,又喜歡聽諂媚善辯解的佞人這類人,就會破壞禮樂制度的精神,甚至到了違法亂紀的地步。
(2) 換言之,破壞禮樂法律制度的人,往往是佞臣小人,他們不僅自己喜歡,也會引導當政者去做淫亂的事,迷亂為政者純正的心思,國家敗壞的開始或徵兆可以從這裡看出端倪。
(3)大家試著想,如果為政者身邊都圍繞著沉溺於淫聲與佞人之中,上樑不正下樑歪,他的結果就是道德敗壞,禮樂與法律制度就形同虛設,而逐漸崩潰,
   (4)歷史上的亡國之君或亡國之臣,都是具有這樣的特徵,可不慎哉!

(二)總結:本章結合心續的學習
1.這一章我們學習完它的內涵之後,我們應該要拉回我們自己,跟我們自己有什麼相關,我們讀經典都是希望不要只是停留在知識上的學習。
2. 我個人的體會,這一章,我覺得“佞臣”跟“鄭聲”都跟我們耳朵所聽聞的耳根有關係。
3. 佞臣,他擅長辨解,甚至可以將黑的說成白的。不明就裡的人,心思如果常聽到這種天花亂墜的言語,就會遠離事實的真相越來越遠。
4. 其次,淫蕩頹廢的音樂也是透過我們的耳朵,聽著聽著也會干擾我們純正的心思。
5. 佛教中所說,我們六根中耳根最利。用於好的地方,可以“一入耳根,永為道種”,意思是說,聽聞佛法或佛號就種下了成佛的因。
6. 但我們的耳根如果用到壞的地方,也會形成墮落的因。因為耳根會引發我們內心不當的心思或慾望,久之就變成了習慣而無法自拔,耽溺於外在享樂的環境中,要聽到純正內心的光明本性也就離你越來越遠。
7. 所以守住耳根,讓內在於我的純正本性,成為耳根或其他五根的守護者。
   8. 就像孟子說的,心才是我們身體上的大體,耳目之官是我們身體上的小 
   體,我們應該先立乎其大,則其小者不能奪。
   9. 讓心做為我們自己的主人,而不是讓耳目之官做為我們的主人。
   以上是這一章小小的體會,跟大家互相共勉。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10章-1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
<白話>
顏淵問如何治理國家。孔子說:「推行夏朝的曆法;乘坐商朝的木質大車;戴的官帽是周代的禮帽;音樂就演奏舜時代的韶樂;
<注釋> 
1.夏時:夏曆。就是我們現在的農曆。
2.殷之輅:「輅」,古代天子、君王乘坐的車子。殷之輅,殷代君王乘坐的車,是木材做的,非常樸素。
3.周之冕:大夫以上要戴官帽,採用周朝所戴的禮帽。
4.韶舞:虞舜時代的樂曲。韶樂盡善又盡美。

<思惟提綱>
1. 顏淵問如何治理國家,孔子如何說?該做哪些?該避免那些?
2. 為何是「夏時、殷輅、周冕、韶舞」?
3. 列舉在《論語》中,孔門弟子有誰問「為政」之道?夫子如何回答?
4. 顏淵問如何治理國家,同樣是「為政」的問題,為何孔子給的答案格局更大?

<義理解釋>  
一、引用的經文
1.《論語.顏淵.7》: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2.《論語.子路.1》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3.《論語.子路.17》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二、重點摘記
蘭若學堂一起學習聖賢經典的伙伴們,大家早(晚安)!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衛靈公第十五篇》顏淵問為邦章,
(原文)
顏淵問為邦。子曰: “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一) 白話翻譯及注釋
顏淵問如何治理天下、國家。孔子說:“曆法,就用夏曆;乘車,就乘著商朝所做的木質的這種大車子;戴的官帽,就戴著周代的禮帽;演奏音樂的時候,就演奏舜時代盡善盡美的樂舞。要去禁絕鄭國淫蕩的樂曲,以及遠離有口才但心術不正的人。因為鄭國的樂曲浮靡淫蕩,而親近諂媚善辯解的佞人這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
(注釋)
有些專用名詞,在這裡解釋一下。
1.“夏時”,就是夏曆,就是我們現在的農曆,那是方便農業社會農耕所需;
2.“殷之輅”,這個“輅”,輅就是古代天子、君王乘坐的車子。古代君王乘坐的車子也沒有很豪華,它是用很簡樸的這種木材所做的,是以樸素為主;
3.“周之冕”,就是古代大夫以上,王侯所戴的這個禮帽;
4.“韶舞”,就是古代聖王虞舜時代的這個樂曲,孔子稱韶樂呢叫盡善又盡美,這樣的一個舞樂。

(二) 本章義理分析,分三點說明
【第一個重點】為政者應以仁為本,簡樸又不失莊嚴之道!
夏時、殷輅、周冕、韶舞,表達先王之道的禮樂精神,在於以仁為本,為政者當簡樸而又不失莊嚴之道的原則。
1.夏時
主要是因為行夏之時,這個夏時,根據朱熹的註解,它是以古代以寅月為歲首,子丑寅卯的寅,那是現在的農曆的正月,所以呢,而這個正月是取人正,就是說以人為正的一個位置,所以夏朝的曆法是用以寅月為首取人正,那麼跟商朝、跟周朝的這個曆法是不同的。
2.周冕
就是周大夫以上王侯所戴的禮帽,到了周朝才完備,它帶有一種華而不靡,不失莊嚴的禮義精神。
3.韶舞
剛剛提到了就是古代的聖王舜時代所做的音樂,它是具有盡善盡美,相較於當時的鄭國的音樂 ——鄭聲,它是靡靡之音,所以來作一個對照。
所以,以上夏時、殷輅、周冕、韶舞,就是完整地表達先王之道的禮樂精神,在於以仁為本。而為政者在運用禮樂制度的時候,當把握簡樸又不失莊嚴之道的原則,並且要禁絕頹廢淫蕩的音樂、以及諂媚善辯解的佞人,因為這兩項都是破壞禮樂制度的精神的兩大禍首。

【第二個重點】顏淵問為邦,夫子的回答,格局更大!是〝外王〞的禮樂制度。
1.這一章,我們也看到顏淵問為邦這一章,它是迥異於其他弟子問為政,凸顯先王傳承的禮樂精神,可以看出來顏淵的問這一章的重要性。因為古代邦跟國不一樣,所以古代的諸侯的封土,大的可以說稱邦,小的可以稱國,原則上是這樣。
2.朱熹的註解說,顏回有王佐之才,就是輔佐天子的才能,所以問治天下之道。所以孔子這一章的回答異於其他各學生的回答,格局更大,他問的是治理天下的道理。
3.子貢就問政,孔子說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路也問政,孔子就說 “先之,勞之”;子夏也問政,孔子就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等等。孔子都給於上述弟子具體跟原則性的道德論述的回答。
4.這一章顏回問為邦,孔子竟搬出夏、商、周三代的禮樂制度,甚至舜帝時代的盡善盡美的韶樂,帶有傳承先王禮樂制度的內涵與精神,這個是為未來這個新王立法的一個很重要的回答。
5.我們知道孔子因材施教,根據顏回具有輔佐天子的氣度跟高度,所以在這裡的回答,側重將先王的精神做傳承,再根據仁德精神的內涵制定禮樂制度,使得上上下下都能夠有禮法可循的完善製度,這是長治久安的為政之道、為邦之道,將這種內涵與精神傳遞給顏回。
6.所以我們看到這一章是根據〝外王〞的禮樂制度的回答,至於孔子對顏回的內聖的心法就是在〈顏淵篇〉的克己復禮章,在這裡我們就不贅述。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9章-1

9-1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2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9-1子貢問怎樣行仁?孔子說:「工匠想要製作好器物,一定先要磨利所使用的工具。
9-2住在任何一個國家,要事奉大夫中的賢人,結交士人中的仁者。」
<文義>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想製作好器物,一定先要磨利所使用的工具。比喻行仁必須有良師益友的輔助和勉勵。工,工匠、工人。
2. 事:事奉、師事。
3. 大夫:古代貴族中的一級,在諸侯之下、士之上。
4. 友:動詞,結交。
5. 士:古代貴族中的最下一級。

<思惟提綱>
1. 如果工匠必須先磨利工具,那麼成就仁德又該如何磨利自己呢?
2. 要讓自己成為能夠領納聖賢心法的「法器」,要注意什麼?
3. 「大夫中的賢者」指的是什麼樣的人?「士之仁者」指的是什麼樣的人?
4. 孔子如此回答子貢有什麼用意?

<義理解釋>衛靈公篇-第9章第1天-  5分56秒 
一、 引用的經文
1.何晏《論語集解》:「 言工以利器為用,人以賢友為助。」
2.劉開《論語補注》:「 器不能自利,必假物以利之。」
3.錢穆《論語新解》:「器不自利,必經磨厲,亦如人之材德,必事賢友仁,然後得所切磋熏陶而後能成也。」
4.皇侃《論語義疏》:「大夫貴,故云事;士賤,故云友也。大夫言賢,士云仁,互言之也。」
5.劉開《論語補注》:「子貢生質最美,夫子稱為瑚璉之器,但好方人而悅不若己者處,恐其自是而輕視當時之人,故告以隨所居之邦,必得賢仁之資以收事友之效,庶幾可以成其材德之善。」
6.《論語・公冶長・4》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7.《論語・憲問・29》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二、重點摘要:
朋友們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論語•衛靈公篇》第九章,我們一起來恭誦
<原文>
【子貢問為仁。子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
<白話>
子貢問如何成就仁德。孔子道:“工匠要把事情幹好,必定先鋒利他的工具。我們生活在這個國家,就要事奉這個國家的賢大夫,結交有仁德的士人。 ”
(一) 本章主旨:言工以利器為用,人以賢友為助
《論語》中問 “仁”章很多,但問“為仁”的不多,為仁,就是如何成就仁德。孔子借子貢之問,告訴弟子們,仁德是怎樣練成的!這裡首先用了一個譬喻,就是一個工匠想要打造一個完美的器具,必須要使他的工具鋒利。以此比喻人要成就仁德,必須以賢友作為助伴,把自己打造成行仁的利器。何晏《論語集解》說:“ 言工以利器為用,人以賢友為助”。

(二) 成就仁德的利器~要讓自己成為領納聖賢心法的「法器」。
1.與工匠的“利器”相對應,成就仁德的“利器”是什麼呢?就是要讓自己成為一個能夠領納聖賢心法的“法器”。
2.“法器”的行相,我們也藉用一個比喻來說明,就是要避免“倒器、污器、漏器”三種過失。
3.所謂倒器,就是這個容器是顛倒的,他完全排斥聖賢的教誡,這些教誡不能被領納到內心;
4.污器,就是容器中有污穢的東西,乃至有毒的東西,比喻聖賢的教誡雖然聽進去了,但被自己不正確的知見染污了;
5.漏器,就是聖賢的教誡雖然進來了,但是記不住,漏掉了,不能在自己的身心安住。
6.這三種過失的存在,不能成就法器,故也不能“利其器”,也就不能成就仁德。

(三) 器不能自利,必假物以利之。
如何成就法器?或者說 “器”的鋒利如何磨礪而成?
1.劉開在《論語補注》上說:“ 器不能自利,必假物以利之。 ”
2.錢穆先生說:“ 器不自利,必經磨厲,亦如人之材德,必事賢友仁,然後得所切磋熏陶而後能成也。 ”
就是任何一個器具,要變得鋒利,必須假借他物,比如刀要變得鋒利,必須用石頭來磨礪。同樣,一個人雖然他有很好的天賦,但必須要承事有賢德的大夫,結交有仁德的士人,通過不斷地切磋琢磨,在長久的熏陶之下,自然可以成為領納聖賢教誡的“利器”。

(四) 「事賢友仁」可以利其器
1. 這裡的“賢”,指大夫,“仁”,指士人。
2.皇侃《論語義疏》上說:“ 大夫貴,故云事;士賤,故云友也。大夫言賢,士云仁,互言之也。 ”
3.大夫中的賢者,是指有德有位的人,是在我們的上位,所以要事奉他、承事他。這個“上”,也可以進一步推展至“師長”,就是能夠引領我們成聖成賢的生命導師。
4.士,是不在位的讀書人,士人中的仁者,就是指朋友、善友,就是一起學習聖賢教誡的同行善友、同門師兄。

(五) 本章孔子教誡我們想成就仁德必須有良師益友
1.本章應子貢之問,也治子貢之病。劉開《論語補注》上又說: “ 子貢生質最美,夫子稱為瑚璉之器,但好方人而悅不若己者處,恐其自是而輕視當時之人,故告以隨所居之邦,必得賢仁之資以收事友之效,庶幾可以成其材德之善。 ”
2.子貢在孔子的學生中,才能出眾,善長言語、經商、外交等等,所以天賦最好最美,被孔子稱讚為瑚璉,就是宗廟中祭祀用的精美器具。但子貢示現慢心也大,喜歡“方人”,就是指責別人的不是,不喜歡比自己差的人。孔子恐怕他自命不凡而輕視當地的士大夫,才教誡他,只有通過尊賢取友,才可以讓他的材德鍛造成仁德。
3.孔子借教誡學生子貢,來教誡我們這些後學弟子。我們想成就仁德嗎?如果不想也就罷了,如果想的話,沒有良師益友,絕無可能!

好,本章分兩次講,今天先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注:文字部分為講師手稿,與音頻稍有出入。)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8章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白話〉
 孔子說:「志士仁人,不以苟且偷生來損害仁德,寧可犧牲生命來成全仁德。」

〈文義〉
1.志: 通“知”,即有智慧的人。
2.志士仁人: 指智慧仁德都具足的人。
3.害仁:“仁”,古注中常註解成“人” ,故人與仁,相互通用。


〈思維提綱〉
1. 孔子如何定義「志士仁人」?
2. 儒家如何看待生死觀?
3. 殺身雖能成仁,但成仁一定要殺身嗎? 您曾聽過的不殺身成仁的嗎?
4.人與天地並稱為三才, 為什麼只有人可以與天地並稱呢?

〈義理解說〉

〈重點摘記〉

(一)恭誦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二) 白話譯文:
 1. 孔子說,“志士仁人,不以苟且偷生來損害仁德,而寧可犧牲生命來成全仁德。”
 2.“志”:古通“知”,即有智慧的人,故“志士仁人”,指智慧 
    德都具足的人。
3.“害仁”的“仁”,以及“成仁”中的“仁”,古注中也不少註解成“人”。 其實人與仁,相互通用,說明了一個內涵,就是具仁德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沒有“仁”的內涵,只是徒具人的沒有人的意義。

(三)本章涉及儒家的生死觀

1.錢穆先生說: 
“ 生必有死,死非孔門論學所重。孔門論學所重在如何生,苟知如何生,自知如何死。 
”孔子及儒家不直面講“死”的問題,重點講如何“生”。
懂得了“生”,自然就會懂得“死”。
2.有一次子路問孔子如何承事鬼神,孔子回答說:“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就是人還不能事奉好,怎麼能夠事奉鬼神呢?言外之意,如果懂得如何事奉人,自然就懂得如何事奉鬼。
3.子路不甘心,又問:“ 敢問死。 ” 孔子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 就是連“生”都不知道,怎麼知道“死”?
言外之意,如果懂得了“生”,必定懂得“死”。

(四)儒家把 “仁”放到生命至高無上的地位。

1.在“仁”與“生”不可兼得的情況下,孔子選擇的是“殺身成仁”,絕不會以苟且偷生而損害仁德。
2.或者如孟子所說的“捨生取義”,就是在 “生”與“義”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捨棄的是生命,求取的是大義。
3.在儒家看來,人生的意義,不是生命活得有多長,而是在我們有生之年,是否已聞道、修道、得道。所以,孔子說“ 朝聞道,夕死可矣! 
4.”明兩朝帝師張居正說: “ 蓋生固可欲,而仁之可欲有甚於生,故生有所不為也;死固可惡,而不仁之可惡有甚於死,故死有所不避也。 ”好生惡死是人之常情,但“仁”比“生”更珍貴,“不仁”比“死”更可惡,志士仁人,決不因為求生怕死而損害仁德。

(五)中國自古不缺乏志士仁人

1.伯夷、叔齊是殷商末期孤竹國國君的兩位王子,孤竹君死後,兄弟倆為了相互讓位,分別出逃孤竹國,後又在路上相遇,一同考察周國。後又遇武王伐紂,推翻了殷商政權,建立周朝。夷齊作為殷商的臣民,以食周朝的糧食為恥,逃隱首陽山,以採食野菜度日,最後餓死在首陽山。伯夷、叔齊以身殉國,被孔子稱為“古之賢人也”,是殺身成仁、求仁而得仁的典範。
2.孔子又說“殷有三仁”,商朝有三位仁者,即微子、箕子、比干。其中 “ 比干諫而死 ”。比干,姓子,名比,因封在比地,故稱比干。
殷商末期,商王帝乙之弟,商紂王帝辛之叔。比干接受託孤之重任,輔佐商紂王帝辛,歷經兩朝,忠君愛國,為民請命,敢於直言勸諫。商紂王荒淫無度,不聽忠臣勸諫,忠臣個個避離,只有比干以死強諫,說: “ 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 ”惹紂王大怒,說:“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到底是否是真的?”於是將比干的心剖開,讓大家觀視。“比干剖心”成為殺身成仁之又一典範。
 3.殺身成仁,並不是一定要像比干那樣受到各種酷刑致死而成仁。而是要擺脫對自身生命的執著,以及外在物慾的享受,向內求取仁德的圓滿。
4.清朝哲學家焦循在《論語補疏》上說:“ 舜勤眾事而野死,冥勤其官而水死,為民禦大災捍大患,所謂仁也。以死勤事,即是殺身成仁。
5.”舜,因勤政為民,勞累過度而死於蒼梧之野。
6.冥,是繼大禹之後的又一位治水英雄,他恪盡職守,最終以身殉職,死於水中。
7.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五十四歲即死於軍中。所以焦循說,為民抵禦災害,斷除後患,就是仁。能夠置生死於度外,勤勉於國家和天下大業,一心為人民謀利益,即是殺身成仁。

(六)殺身雖能成仁,但成仁未必要殺身

1.例如孔子評價管仲為仁者,但遭到弟子質疑。管仲與召忽都是輔助齊國公子糾的臣子,公子糾與小白,即後來的齊桓公,爭奪君位而失敗。當公子糾被殺以後,召忽自殺,而管仲卻沒有。管仲不僅沒有自殺,還被齊桓公重用,反過來輔助桓公成就霸業。
2.所以,子貢質疑管仲沒有 “殺身成仁”,故不能稱其為仁。
孔子告訴子貢:“ 管仲輔佐桓公,稱霸諸侯,一匡天下,百姓至今還從中受益。如果沒有了管仲,我們也許已淪為披髮與左扣衣襟的夷狄之徒了。哪能像匹夫匹婦一樣,為了守一個小信小節,而自殺於山溝溝裡,無任何功績而無人所知。”這段內容在《論語•憲問篇》中有所記載。由此可知,不是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殺身成仁,為了民族大義、天下大利,成仁未必一定要殺身。仁者一定胸怀大氣節,含攝大智慧。孔子講仁必定包含智,講智一定包含仁,兩者不會偏頗。

(七) 中華民族“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故事

1. 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已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生命氣節、民族性格、精神靈魂。中華民族對仁義的執著追求,使我們從洪荒走向智慧,從野蠻走向文明,其間雖然歷經數度外族入侵,綿延不斷的戰火洗禮,乃至亡國滅族,卻仍都能屹立不倒,就是因為在我們的精神世間裡,對仁德有不懈的追求和堅固的信仰。
2.從五胡亂華到近現代史,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一部被外族不斷入侵卻不斷壯大的歷史。湧現出了岳飛、文天祥、史可法、林則徐、鄧世昌等民族英雄。
3.崖山海戰,宋軍全軍覆滅,陸秀夫背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
4.抗戰期間,狼牙山五壯士,在抗擊日軍的戰鬥中,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
5.抗美援朝戰爭中,黃繼光用身體擋住了敵人的地堡槍眼,用年輕的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勝利前進的道路。邱少雲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也一動不動,直至生命最後一刻,壯烈犧牲。
6.不僅是這些民族英雄,在儒家文化熏陶下的普通民眾,骨子裡都有一種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和性格。
7.清軍攻破江南後,下達了 “剃髮令”,讓漢人剪滿清髮型,穿滿清衣服,執行口號是: “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不服者格殺勿論,從文化上征服漢人。命令下達後,江南各地紛紛抵抗,寧死不屈。
8.歷史上出現了 “嘉定三屠”、“揚州十日”、“江陰八十一日”等屠城事件,整個城市的軍民幾乎全部殉難,倖免者寥寥無幾。殺身成仁,也成為普通民眾的壯烈行為。
9.上世間六七十年代,我們在重壓之下,被迫研究“兩彈一星”,許多科學家乃至普通戰士,隱姓埋名幾十年,忍受與親人及家庭分離之苦,雖疾病纏身,仍奮鬥不止,死而後已。“兩彈一星”已經成為一種民族精神,它也是“殺身成仁”這一傳統精神的延續和完美演繹!

 (八) 儒家文化,把“仁”看得比生命還寶貴

1.在我們的儒家文化中,為什麼把“仁”看得如此崇高,乃至比生命還要寶貴?在《論語》中“仁”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之一。孔子從很多角度說明什麼是仁,詮釋仁的體性、功用和表現形式等等。
2. 張居正說: “ 合乎天理而當於人心者,謂之仁。 ”
將天理納入人心,使人道符順天道,就是仁。
3.在中國文化中,“天”是我們最要敬畏的神秘力量,天理是至高至上之理,不可違越。民間流傳,得罪老天爺,會遭“天打雷劈”。
4.這個天理,其實也並不神秘,整本《易經》揭示的就是天理運行規律,以及人道如何符順天道的規律。
5.天道公正無私,在人道的表現絲毫不爽,即所謂“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6.儒家揭示的善惡規律,就是佛家講的因果法則,它是宇宙人生本來具足、法爾如此的客觀規律,這就是天理。

(九) 只有人與天地並稱三才,因為只有人可以成就仁德。

1. 在儒家看來,能夠與天地並稱為 “才”的,只有是“人”,為什麼只有人呢?因為人是頂天立地之人。只有人,才可以成就仁德,順應天地規律。
2.“仁”,是一種綱常倫理,是處理父子、夫婦、長幼、君臣、朋友這五倫,或者說所有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規則,以及這個規則之上所體現的精神。這個規則及精神,合乎天道。所以,只有成就仁德的人,才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人獸分離,與天地並稱“三才”。
3.說到這裡,我們就會發現,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把“仁德”作為至高無上的信仰,作為我們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有它十分深刻的價值趨向。其實這就是一種文明的力量,文化的力量。

(十) 做到殺身成仁,才稱得上“志士仁人”:

1.在《里仁篇》中,孔子說: “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本章可以說是對 “殺身成仁”最完美的詮釋。
(1)“富與貴”,包含在“生”的內涵中,“貧與賤”,包含在“死”的內涵中。(2)生,固然是我們想要的,但如果“不以其道得之”,就是不用仁道而是損害仁道的方法得到它,就會寧願選擇放棄“生”。
(3)“死”是我所不想要的,但如果不以其道擺脫,就是用不符合仁道的方法擺脫,我寧願選擇不擺脫。
(4)作為一個君子,捨去了仁德,到哪裡去成就他的名聲呢?如果是君子的話,就是一頓飯的時間也不會離開仁德,無論是在倉促匆忙的時候,還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他必定與仁同在!
2. 藕益大師說: 
“ 如此,方名志士仁人。今之志士仁人,宜以此自勘。 
”大師策勵我們,能做到殺身成仁,才可以稱得上“志士仁人”。
大師讓我們“自勘”,就是自己檢察自己,反躬自省,我們有沒有放棄對仁德的追求,成為真正的慕道之士!

(十一)總結 :

1.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眼花繚亂的世紀,科技、經濟、金融、互聯網、轉基因、共享、太空、人工智能……,物質高度膨脹,聯繫日益廣泛,新科技、黑科技層出不窮;全球經濟深度融合,文化多元碰撞,競爭成為焦點和主流。
2.在這不可預知的物慾世界裡,我們還能否繼承傳統,不迷失自我,在內心深處為自己留出一片寧靜的心空?在這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我們每個人能否沿著古聖先賢指引的方向,作出自己理智的抉擇,為這世界捧出一股清流?
3. 殺身成仁、捨生取義,這曾經在中國傳統社會中,震撼天地,無可動搖,為全民接受的普世價值觀,能否再次被現代社會所接受?
4.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最關鍵的是文化復興,我們每個人的努力,不僅關係到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而且關係到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我們祈願孔子及儒家文化再度光耀世界!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7章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白話>
孔子說:「可以跟他交談,卻不跟他談,這是錯失人才;不可以跟他交談,卻跟他談,這是枉費言語。有智慧的人既不錯失人才,也不枉費言語。」
<文義> 
1.與:和、跟,連詞,以下同。
2.知者不失人:聰明的人不會錯失人才。知,通「智」。

<思惟提綱>
1. 何謂「失人」? 何謂「失言」? 孔子怎麼說 ?
2. 為什麼「君子必貴其言(看重自己所說的話)」?
3. 不貴其言就是「言費」,我有沒有「言費」的情況?
4. 什麼樣的對象,我該說?什麼樣的對象,我不該說?
5. 平常一般人難免會「失人」或「失言」,為什麼?
6. 如何做個不失人不失言的智者?
<義理解釋>衛靈公篇-第7章-  15分08秒 
一、 引用的經文
1. 徐幹《中論・貴言篇》:「君子必貴其言。貴其言則尊其身,尊其身則重其道,重其道,所以立其教。言費則身賤,身賤則道輕,道輕則教廢。」 
2. 孫啟治《中論解詁》:「 凡於己於人,言之而不能行,是空言而徒耗其辭也。」 
3. 《論語・學而・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4. 張居正《四書直解卷之十一・論語卷七・衛靈公15》:「人之識見,有淺深不同,而我之語默,貴施當其可。彼人有造詣精深,事理通達,這是可與言的人,卻乃緘默而不與之言,是在彼有受言之地,而在我無知人之明,將這樣好人不識得,豈不是失了人? 若其人昏愚無識,或造詣未到,這是不可與言的人,卻乃不擇而與之言,在彼則不能聽受,在我則徒為強聒,可惜好言語輕發了,豈不是失了言?」“
5. 《論語・憲問・14》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6. 《荀子・勸學・16》:「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
7. 《論語・述而・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8. 《論語・雍也・21》中,孔子又說:“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9. 《論語・學而・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 《四書蕅益解・論語學而篇・16》:自利,則親師取友,必要知人。利他,則應病與藥,尤要知人。
二、 重點摘記
朋友們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論語•衛靈公篇》第八章。我們一起來恭誦
原文:
子曰: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白話:
孔子說:“遇到可以和他談論學問道德的人,卻沒有和他相互切磋,這叫作失人(錯失人才);遇到不可以和他談論學問道德的人,卻同他交流切磋,這叫作失言(浪費言語)。有智慧的人,既不錯過人才,也不浪費言語。”
*本章講如何與他人說話的智慧。
本章講如何與他人說話的智慧。
1.孔子告訴我們該說的時候一定要說,不該說的時候一定不可以說。
2.這裡的“言”,不是普通的“言”,是和別人切磋聖賢之道,或者說雖然是普通的言語,但透由普通的言語,傳述的是聖賢之道。

(一) 君子必貴其言。
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幹在《中論 •貴言篇》上說:“君子必貴其言。貴其言則尊其身,尊其身則重其道,重其道,所以立其教。言費則身賤,身賤則道輕,道輕則教廢。”
1.君子一定非常看重自己講出去的話,因為看重自己講出去的話,就是看重自己,看重自己也就是發自內心尊重聖賢之道,只有尊重聖賢之道,才可以立聖人之教,教化天下。
2.反之,如果“言費” ,其中的 “費”,著名學者孫啟治在《中論解詁》中註:“ 凡於己於人,言之而不能行,是空言而徒耗其辭也。”如果講出去的話浮浮泛泛,乃至輕言妄語,不能行之於實踐,不能產生正向的功用,外在看是浪費言詞,內在看就是對自身的不尊重,說嚴重點就是作賤自己。
3.自己不厚重,也就不知“道”之珍貴厚重,不可能有強烈的求道之心。如此聖人的教法就會衰落,聖教不可能安住世間。

4.言為心聲,言語是君子內心志向的表達與流露。君子之所以很看重自己所說的話,是因為對自己所立聖賢之志的尊重。
5.看上去尊重的是言語,其實尊重的是自己所立下的聖賢之志。沒有立下聖賢之志的凡夫,就不太會重視自己的言語。
(二) 觀察我們講話是否屬於言費
1.觀察一下我們平常的講話,很多時候是在戲言、綺語當中。因為我們覺得言語交流只是一種普通的生活方式、情感交流而已。所以多一句、少一句,並不重要。
2.人與人碰到一起,閒聊成為一種習慣。尤其在網絡時代,更是隨心所欲,說東道西,言不達意,空耗時光。
3.即使是正兒八經做學問的專家教授,如果他們所研究、所講述的學問,也只是用於謀生而未能用之於修身、正己、利他的話,也屬 “言費”之列,對自他的生命沒有太大意義。
(三) 立志成聖成賢,當學君子貴其言
1. 對比聖者,我們與聖者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聖人說話很謹慎,把言語看得很貴重,言重則道重。
2. 因為仁的內涵在人與人的互動中呈現,言語所展現出來的是仁、是道。所以在孔子及儒家看來,人與人之間所有的言語都是為了表達仁、呈現道!
3. 一位智者曾經說過:“ 心念決定生命方向,語言就是思路的一個騰飛,一念一念的連結。你最初的動機趣向哪裡,你的語言就會帶著你趣向哪裡,心念趣向哪裡,最後生命就會趣向那裡。 ”
4. 當我們了知君子“貴其言” ,就是 “ 重其道、立其教 ”的時候,就會首先爭當君子,立志成聖成賢。在這過程當中,就會“敏於事而慎於言”,在說話的當下,謹言慎行,了達進退、取捨的方便與善巧。
(四) 什麼對象該說,什麼對象不該說?
孔子告訴我們,對該說的一定要說,不該說的一定不可以說。如果對該說的對象沒有說,這是“失人”;對不該說的對象卻說了,這是“失言”。那什麼對象該說,什麼對象不該說呢?
1.首先要先衡量對象
(1).明兩朝帝師張居正解釋這一章的時候說: “ 人之識見,有淺深不同,而我之語默,貴施當其可。 ”
(2)每個人的志向與知見有淺與深的不同。有的人心胸開闊,志向高遠,所見深邃幽微,與聖人之大道相應;有的人目光短淺,執著於眼前的苦樂,學一術,成一器,與世間五欲相應。針對不同的對象,我們就要掂量掂量,是否要開口,開口了是否契機契理。
(3)《憲問》第十三章說:“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 。這裡的 “夫子”是指衛國的大夫公叔文子,說他老人家說話懂得時機,平時不太說話,只是到了該說話的時候才說話,所以人家不討厭他的話。能夠對機講說,應機說理,人家當然不討厭。
2.“造詣精深,事理通達”是可與言的人
(1).張居正繼續說:“彼人有造詣精深,事理通達,這是可與言的人,卻乃緘默而不與之言,是在彼有受言之地,而在我無知人之明,將這樣好人不識得,豈不是失了人? ”
(2).張居正所理解的“可與言”的人,是“造詣精深,事理通達” 之人。即此人對聖人之道已有了一定的造詣,研究已經非常精深,且在 “事”與“理”兩個方面都能夠通達。對這樣的人,如果我們閉口不與他討論學問道德,就是對應該說的對象,因為我沒有知人之明,而錯失切磋的機會,對該識得的人沒有識得,故是“失人”。張居正所設定的這個標準比較高。
(3).如果我們從因地上去著眼的話,其實對聖人之道產生希求心,並放下自己的固有知見,恭敬聖人及聖人的言教,雖然他造詣不深,事理還不通達,但他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故這樣的人也應該成為 “可與言”的對象。
3.“昏愚無識,或造詣未到”是不可與言的人

(1).不該說的對像是怎樣的呢?張居正說:“若其人昏愚無識,或造詣未到,這是不可與言的人,卻乃不擇而與之言,在彼則不能聽受,在我則徒為強聒,可惜好言語輕發了,豈不是失了言? ”
(2).張居正所理解的“不可言”的對像有兩種:一種是昏愚無識,即昏庸、愚癡、無正見之人;另一種是雖然不屬昏愚無識,但造詣未到。
(3).這兩種對象,如果我們不加簡擇,隨便與他談論學問道德,對聽的人來說可能不但不相應,不接受聖人的言教,而且容易產生毀謗聖教的過失;對講的人來說,可能是對牛彈琴,浪費言語,起不到一點功用,反遭羞辱,故屬“失言”。
4.荀子的觀點
(1)荀子《勸學篇》上說:“ 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
(2)意思是,對恭敬有禮的人,才可以與他談論道的宗旨;對言語和順的人,才可以與他談論道的義理;對態度順從的人,才可以與他討論道的深義。所以,對不可以說的對象而說了,這叫做浮躁;對可以說的對象不說,那叫怠慢;不察顏觀色而隨便亂說,叫做盲目。
5.小結
  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謹慎地對待每位前來求教
  的人。
(五)《論語》中有關說話的智慧
孔子在《論語》中,也處處地方告訴我們說話的智慧。
(1).在《述而篇》中,孔子說:“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就是教育學生,不要到他弄不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而說不出的時候,不去啟發他。如果舉出東西南北方中的一方,而不能推知其它三方的話,便不再教他了。
(2).在《雍也篇》中,孔子又說:“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就是,中等智慧以上的人,可以給他講最高深的學問;中等智慧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最高深的學問。
(六) 唯有立下聖賢之志,才能避免失人與失言的過失
1.甘心做凡夫,就會失言與失人
失人與失言,是凡夫成為智者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過失。如果我們沒有立下聖賢之志,甘心於做一個凡夫,那麼對於所講的話,多一句或少一句,講或者不講,都無所謂。因為講與不講,講多講少,都與成聖成賢無關,與自己的生命成長沒有太大關係。在這種沖沖撞撞的說話環境中,不要說錯失人才,連身邊最親近的人都會被錯失。
2.立了聖賢之志,不會錯過每一次的學習、不會浪費每一次的言語教化
但是,如果我們確立了成聖成賢之志,希望透由學道、傳道、弘道,來改變自己的生命,那麼就必須謹慎地對待失人與失言的過失,面對來到你生命中的每一個人,視之為不可多得的心靈成長機會,敏銳觀察自心,既不錯過每一次的切磋學習,也不浪費每一次的言語教化。
(七) 由凡夫成為智者的過程中,觀察自己是否隨順習氣而失人與失言。
1. 由凡夫成為智者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的是,因為我們的正見沒有堅固,長久形成的習氣非常強盛,所以在與人交往中,往往隨順自己的習慣、習氣。
(1) 對與自己不相應的人,就會沉默寡言,千方百計避開;
(2) 與自己相應的人,就會話不嫌多,貪著不能分開。
(3) 時間久了,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自然形成小團體;再進一步,就是黨同伐異,同而不和。
2. 對此,我們可以稍作思維,也不難判斷,我們的內心到底是與什麼相應?無非是我們的習氣、習慣。而我們的習氣與習慣是什麼?如果我們還是凡夫的話,無非是凡夫的習氣、凡夫的習慣。所以,以凡夫的習氣習慣來作出抉擇的話,碰到沒有凡夫習氣習慣的人,我們就會不相應,就會失去與他切磋交流的機會;如果碰到與自己的凡夫習氣習慣相應的人,那他也一定有凡夫的習慣習氣,故我們之間所說的話,無非是“臭味相投”。
3.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現在學了一點傳統文化,想幫人的心非常熱切,希望好東西人人分享,但沒有看到對方的緣起,在對方內心尚未成熟的情況下,貿然與他切磋論道,必定是適得其反。這種習氣,發生在初學道的人身上非常普遍。
(八) 如何做個不失人不失言的智者?
1.要有“了達他人的智慧” 
(1).失人與失言,病根只有一個,就是 ——不識人。我們沒有了達他人的智慧。
(2).在《學而篇》最後一章,孔子告誡我們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就是我們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擔心的是不了解別人。
(3).藕益大師說:“自利則親師取友,必要知人。利他,則應病與藥尤要知人。 ”
(i)從自利的角度來說,我們要親近師長,選擇善友,必定要有知人的智慧,才可以選得準;
(ii)從利他的角度看,我們要幫助別人,必定要了解他的病根在哪裡,對症下藥,故知人就變得更為重要。
2.太在乎自己,自己沒有調伏,不可能有知人之明
我們之所以不了解別人,是因為太在乎自己。自己沒有調伏,處於紛擾狀態,就不可能有知人之明,也就看不清事實的真相,了解一個人的本地風光就會更難。如同風中的燭火、騰動不停的水面,是看不清真實影像的。
(九) 總結
1.失人與失言,是我們與別人交流過程中的兩種極端。如果我們有知人的智慧,跟他講也好,不跟他講也好,都是在幫助他、利益他;如果我們沒有知人的智慧,不跟他講是“失人”;跟他講就是“失言”。只有“智者”,才可以真正做到不失人,不失言。

2.總而言之,本章孔子告訴我們如何說話的智慧。在我們最熟悉不過的言語的背後,卻隱藏著更為深刻的道理。孔子的教誨,簡樸明了,直指人心,小中見大,讓我們這些後學弟子受用不盡,非常非常的感恩!

(注:文字部分為講師手稿,與音頻稍有出入。)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6章-2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白話>
好一個君子蘧伯玉!國家政治清明時就出來做官,政治黑暗時則可以把自己的本領卷藏起來。」

<注釋> 
1. 蘧伯玉:蘧瑗,字伯玉,是春秋時期衛國的上大夫,為人賢德。與孔子亦師亦友,在孔子周遊列國時,多次收留和幫助孔子,。
2. 仕:做官、任職。。
3. 邦有道:國家政治清明時期。
4. 邦無道:國家政治黑暗時期。
5. 卷而懷之:可收而藏之。卷,收;懷,藏。

<思惟提綱>
1. 孔子如何讚嘆史魚的直?如何讚嘆蘧伯玉是位君子?
2. 在《論語》中,孔子如何談直?如何談君子?請舉一、兩則。
3. 直和君子的關聯性為何?
4. 孔子讚嘆史魚的直、讚嘆蘧伯玉是位君子,用意何在?給我什麼啟示?

<義理解釋>  
一、引用的經文
1.《論語.為政.19》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尚書.洪范》:「王道正直」
3.《論語.顏淵.20》:「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4.《論語.雍也.17》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5.《論語.憲問.30》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6.《論語.公冶長.2》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7.《論語.憲問.6》南宮适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8.《孟子•盡心章句上•第九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9.《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10.蕅益大師《論語點睛.衛靈公.6》:「春蘭秋菊,各擅其美。」
11.《論語.憲問.45》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12.《論語.陽貨.13》子曰:「鄉原,德之賊也。」
13.《論語.憲問.45》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二、重點摘記
孔子在這裡提到的這兩個人,也是儒家二種比較典型的人物。
(一) 關於“直”
1.《論語》中約有二十餘處論“直”,這表明孔子對“直”的重視,也表明“直”在儒家倫理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
2.一方面是作為治國從政的規範,比如“舉直錯諸枉”,建議為政者要提拔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枉的人之上,還有《尚書•洪范》中說“王道正直”;
另一方面是指人格正直,孔子說:“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所謂達,就是本質上正直並且遵守禮義。孔子又說:“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他認為,一個人能生存是由於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僥倖地避免了災禍。
3.“直”的雙重含義可以用正直和率直來表達,前者更注重處事的“正”,後者強調為人的“真”,這兩者中發自內心的真誠更為重要,但仍需“禮”來約束才能完善,否則會發生“直而無禮則絞”,意思是直率而不懂禮就會尖刻傷人。

(二) 關於“君子”
1. 君子,在儒家看來,是非常了不起的稱謂,論語中被稱為君子的人並不多,甚至孔子自己也謙虛地說做不到“君子”。
2.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孔子說:“君子之道有三個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憂愁,聰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懼。”弟子中只有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戳。”被孔子稱為“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3. 一個真正的君子,名利心很淡泊,如孟子說的“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他能審時度勢,知道什麼時候進,什麼時候退。這個話很好說,但一般人真的要窮困潦倒時,退下來“卷而懷之”,“獨善其身”,這是很難的修養。當然,他的退不是為了個人的趨吉避凶,而是為了天下人。
4. 孔子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君主賢明,他能任用我,我就出來幹一番事業,為天下百姓服務,如果君主捨棄我,不任用我,我就藏起來。蘧伯玉真君子,他可以做到這一點。

(三) 關於“直”和“君子”二者的關係
  1.《論語》中的“直”,承繼早期傳統的一般內涵,在注入仁愛精神後獲得
   新義,呈現出三重意蘊:
一是 直性為真,內外一如,是仁者的基本品德;
二是 直行好義,合理合情,趨向於仁智統一;
三是 直道尚正,有立有恆,肯定並超越直性,仁道為歸。
從成就德性到倫理實踐,以至君子人格的塑造,直是成己與成人的當然之義。
2.儒家用中庸表達理想的狀態,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調和折中,可以因時制宜、
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
3.當然缺少仁愛之心,會把自己沒有原則、隨波逐流錯誤認為是審時度勢,也
可能成為“鄉原”。對於這些八面玲瓏,四方討好,圓滑世故,左右逢源的人,《論語•陽貨》中的評價是:“鄉原,德之賊也。” 

(四)“直道、君子之道”是人生與為政的道路
  儒家的“直道”、“君子之道”,是歷史與人文演進中出現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從緣起到發展的路徑來看,其深厚的道德人格基礎,直接指明了人生與為政的道路。原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如此寬闊平直的大道正路可循,按此“直道”、“君子之道”而行,就會暢達、坦蕩。

(五) 現今對“耿直”的看法
1.隨著時代的發展,今天在談及“耿直”時,漸漸帶上幾分戲謔的感情,常用來形容不懂得隨機應變,心直口快的人。在日常的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圓滑世故似乎是制勝法寶。耿直之人常常因為直言或率性在人際關係中常常遭遇“滑鐵盧”。
2.但我們內心還是對“耿直”和“真誠”之人表示欣賞,人們常說“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就象竹子一樣剛正不阿,不媚世俗。                                                                                                                                                                                                                                                                                                                                                                                                                                                                                                                                                                                                                                                                                                                        如果社會上多一些“直而不屈”的人,不隨波逐流的同時,也能做到真誠待人,尊重他人,善解人意,世界一定會更加美好。

(六) 總結:孔子要我們學習實踐二人的美德
1.孔子在這裡,不是要我們作為旁觀者去評論二人的高低,而是要我們學習實踐二人的美德。
2.正如藕益大師批註的“春蘭秋菊,各擅其美”,各有各的美處,春天的蘭花、秋天的菊花,都有各自美好的方面。史魚和蘧伯玉只是時代不同,他們的正直、君子之風都值得我們學習。
3.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正直的人,要成為真正的君子,從哪兒入手呢?
這一點,率直的子路幫我們問過了,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
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4.無論“直”道還是“君子之道”,儒家指明的方向是“修己”,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其實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6章-1

6-1.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
6-2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白話〉
6-1. 孔子說:“好一個剛直不屈的史魚!國家政治清明時像箭一樣直,政治黑暗時也像箭一樣直。
6-2. 好一個君子蘧伯玉!國家政治清明時就出來做官,政治黑暗時則可以把自己的本領卷藏起來。”

〈文義〉(僅6-1部份)
1. 史魚:衛大夫。名鰍,字子魚,故稱史魚。
2.  如矢:矢是箭,言如箭一般耿直。
3. 邦有道:國家政治清明時期。
4. 邦無道:國家政治黑暗時期。

〈思維提綱〉
1. 孔子如何稱讚史魚?
2. 孔子如何稱讚蘧伯玉?
3. 對於一位光明正大,表裡如一的人,您的感覺如何?
4. 你是位領導者,當你在選用人才的時候,一位是聰明才幹但表裡不一;一位是聰明才幹一般,但憨厚老實、光明正大、表裡如一,請問您會選用誰?

〈義理解說〉  9’08”
一、補充資料
1. 史魚: 春秋時衛國(都於濮陽西南)大夫。名佗,字子魚,也稱史鰍。衛靈公時任祝史,負責衛國對社稷神的祭祀,故稱祝佗。吳國的延陵季子經過衛國時,贊史魚為衛國君子、柱石之臣。衛靈三十八年(西元前497年),衛國的公叔子曾設家宴招待靈公,告誡他說:“子富而君貧,必將遭禍。免禍的辦法,只有富而不驕,謹守臣道。”他多次向衛靈公推薦蘧伯玉。臨死囑家人不要“治喪正室”,以勸戒衛靈公進賢(蘧伯玉)去佞(彌子瑕)。史稱“屍諫”。孔子稱他為“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
2. 蘧伯玉:姬姓,蘧氏,名瑗,字伯玉,春秋末年衛國大夫。由於他的作為被孔子所稱許. 蘧伯玉是衞國有名的賢臣,吳國的季札訪問衞國時,曾稱讚蘧伯玉等大臣為「君子」。蘧伯玉與孔子多來往,孔子曾稱讚其「力求寡過」;其五十歲時,能記得自己這四十九年來犯過的錯誤,故後世常用「寡過知非」來評價蘧伯玉。
3. 《論語•憲問篇•26》: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 使乎!使乎!” 

二、重點摘記
(一) 恭誦原文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 卷而懷之。”

(二) 白話譯文
孔子說:“好一個剛直不屈的史魚!國家政治清明時像箭一樣直,政治黑暗時也像箭一樣直。好一個君子蘧伯玉!國家政治清明時就出來做官,政治黑暗時則可以把自己的本領卷藏起來。”

(三) 人物介紹 : 史魚
1. 史魚, 春秋時衛國(都於濮陽西南)大夫。
2. 名佗,字子魚,也稱史鰍。衛靈公時任祝史,負責衛國對社稷神的祭祀,
故稱祝佗。
3. 吳國的延陵季子經過衛國時,贊史魚為衛國君子、柱石之臣。
4. 史魚的直是出了名的,歷史上著名的“屍諫”,就是指他。
5. 《韓詩外傳•卷七》:衛大夫史魚病且死的記載
(1). 有關史料最早出現於《韓詩外傳•卷七》:衛大夫史魚病且死,謂其子曰:“我數言蘧伯玉之賢而不能進,彌子瑕不肖而不能退。
(2). 為人臣生不能進賢而退不肖,死不當治喪正堂,殯我於室足矣。
(3). "衛君問其故,其子以父言聞,君造然召蘧伯玉而貴之,而退彌子瑕,
徙殯於正堂,成禮而後去。
(4). 生以身諫,死以屍諫,可謂直矣。

6. 白話譯文《韓詩外傳•卷七》
(1) 這段文字大意是,史魚在病死前對兒子說:“我一而再、再而三向衛君
(靈公)舉薦賢人蘧伯玉,衛君不用;我一再說彌子瑕人品不好,衛君照樣重用他。
(2) 我作為大臣生不能進賢而退不肖,死了以後沒資格治喪正堂,你把遺體
    擱在其他室內就可以了!”前來弔唁的衛靈公見遺體不放正堂覺得奇怪
    而問原因兒子就原原本本把父親的話告訴他。
(3) 衛靈公聽了之後非常不安,馬上給蘧伯玉以高位,罷免彌子瑕,把遺體搬
回正堂,完成喪禮才回宮。
(4) 韓嬰說,史魚生以身諫,死以屍諫,可稱得上“直”了!從這裡也可見史
魚真的是直到底,到死都不忘自己的責任,而衛靈公還不是昏君一個,
能採納諫言,雖然到了屍諫,時間有點遲了,然亡羊補牢,終還有救。
(5) 在當時的政治體制下,邦有道或邦無道,主要與國君有關。

(四) 人物介紹: 蘧伯玉
1. 蘧瑗,姬姓,蘧氏,名瑗,字伯玉,大夫蘧無咎之子。
2. 春秋時期衛國大夫,封內黃侯,是孔子的朋友,也是道家“無為而治”
的開創者。
4. 據《左傳》記載,蘧伯玉年少時即仕,及見衛獻公無道,乃退而不仕;
5. 當卿大夫作亂專權時,他流亡他國,後輔佐衛靈公。病卒,諡成子。
6. 關於蘧伯玉,有二個故事可以反映他的君子之風。
故事一:蘧伯玉是一個富於自省、勇於改過的人
(1). 《論語•憲問篇》講述了這樣一件事:【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
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             子曰:“ 使乎!使乎!” 】
(2). 有一天,蘧伯玉派人來拜望孔子,孔子向來人詢問蘧伯玉的近況,來人回 答說:“他正設法減少自己的缺點,可卻苦於做不到。”來人走後,孔子對弟子說:“這是了解蘧伯玉的人啊。”
(3). 蘧伯玉是一個富於自省、勇於改過的人。蘧伯玉每一天都思考前一天所犯的錯誤,力求使今日之我勝昨日之我;他每一年都要思考前一年的不足,到了五十歲那年,仍然在思考之前所犯的過錯。所謂“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故事二:遽伯玉是有名的忠臣、賢人
(1). 有一天晚上,遽伯玉乘馬車經過王宮門口。按照當時的禮節,臣子乘車經過王宮門口時應該敬禮示意後再離開。但到了晚上宮門已經關閉,又沒有人看見,臣子不行禮也是可以的。
(2). 但遽伯玉認為既然定了這個禮節,就不管是什麼時間,有沒有人看見,自己都應該遵守。所以,他到了宮門口以後,就停車下來恭恭敬敬地向王宮行禮,表達敬意,然後再上車繼續前行。
(3). 這時,正好衛靈公還沒有睡,他正和夫人南子說話。他聽見宮外有馬車行駛的聲音,知道馬車是從東往西走的,到了宮門口還停了一會兒。
(4). 他就問南子說:“這是誰呀?怎麼會在宮門口停下呢?”南子說:“坐車的人肯定是遽伯玉,他乘車從東邊往西邊去了。
(5). ”衛靈公覺得奇怪,就問:“你怎麼知道那一定是遽伯玉呢?”南子說:“遽伯玉是有名的忠臣、賢人,他光明正大,表裡如一,他不會在公開場合故意表現自己來博取名聲,也不會在沒人知道的情況下做不該做的事。他最遵守禮節,就是沒人看見,他也決不會忽略自己應盡的禮數。剛才一定是他坐車經過宮門,下車行了禮以後才離開。”
(6). 衛靈公聽了還是不怎麼相信,就派人暗中去調查這件事,結果還真是這樣。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5章-3

5-1.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5-2.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5-3.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白話>

5-1.子張問怎麼樣做才可以使自己到處行的通,

孔子說:「說話要忠誠信實,行事篤厚謹慎,

即使到了野蠻的國家,也能行得通。」
 
5-2.反之,說話不忠信,行為不篤敬,在自己的家鄉能行得通嗎?

5-3.這個忠信篤敬的觀念 ,要隨時隨地注意不忘,
站立的時候,好像有個 "忠信篤敬" 站在我的前面,
在車上時,好像有個 "忠信篤敬" 在車前的橫木上,
要這樣頃刻不離,才可以到處通達能行。」
子張 聽了之後,把這些話寫在自己的衣服大帶上面,以免遺忘。
<文義>
1.立,則見其參於前也
站立時,就好像看見“忠信篤敬”森然在面前。
2.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
乘車時,就好像看見“忠信篤敬”依靠在車的橫木上。
3.夫然後行
能夠這樣念念不忘忠信篤敬,自然到處可行了。

4.“參”,按照李炳南老先生的《論語講要》,當“森”字講,
森林的森,就是森然而立,高大聳立的樣子。
5.“在輿”是指乘車的時候,“輿”就是車,
6.“衡”是車前的一個橫木,用做扶手。
7.“書諸紳”,將老師的話寫到衣帶上。
“紳”就是古人用大帶束腰後,垂下的帶頭部分。
  書之,欲其不忘也。
<思惟提綱>
1.面對子張的問題,孔子給出了什麼回答,更指出了怎樣的下手處?
2.“ 子張書諸紳 ”。對照子張,反省 我們的學習態度〜
  在聽到老師的教誨後〜是否馬上紀錄,時時觀看、遵照踐行呢?
3.孔子 善觀緣起〜他是如何引導子張, 對治子張的病根呢? 
<義理解釋>     
引用經文
1.明朝藕益大師:“信而曰忠,敬而曰篤,對治子張病根也。”
2.《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
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
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3. 藕益大師:“參前倚衡,但盡其忠信篤敬耳,非以此求行也。
惟不求行,夫然後行。”
  4.《論語˙衛靈公篇˙4》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一. 重點摘記
衛靈公篇-第5章(3)-義理解釋      6分50秒
恭誦原文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一) 面對子張的問題,孔子不但給出了回答,更指出了下手處〜
1.文義
(1)“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
站立時,就好像看見“忠信篤敬”森然在面前,
乘車時,就好像看見“忠信篤敬”依靠在車的橫木上,
能夠這樣念念不忘忠信篤敬,自然到處可行了。
(2)“參”,按照李炳南老先生的《論語講要》,當“森”字講,
森林的森,就是森然而立,高大聳立的樣子。
“在輿”是指乘車的時候,“輿”就是車,
“衡”是車前的一個橫木,用做扶手。
2. 這句話多像父母對孩子的殷殷叮囑〜
夫子對弟子的一片苦心躍然紙上。
 子張也真是好弟子,聽到老師的教誨後〜
   立即“書諸紳”,將老師的話寫到衣帶上。
  “紳”就是古人用大帶束腰後,垂下的帶頭部分。
   子張 寫到衣帶上,就可時時觀看、遵照踐行。

(二)對照子張,我們許多人的學習態度就很值得反省了
1.現在很多人都說,“懂了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為什麼呢?因為懂了道理,卻不按道理去做,或做一下就放棄了。
那麼這算真懂道理了嗎?
2.事實上,任何學習都必然要通過練習才能真正掌握。
就像我們小時候學習數學,老師上課講了數學公式,
當時好像聽懂了,回來一做作業,就做不出,或做錯了,
所以上課時感覺“聽懂”只是假象,並不是真的懂。
真正懂,必須要不斷做練習〜
直到可以運用這個數學公式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這個數學公式才真正成為了我的知識。
3.同樣,我們感覺聽懂忠信篤敬,往往不是真懂,
也必須在生活中不斷思考、練習,
直到在任何情境下都能恪守忠信篤敬,才算真正懂。
4.因此,練習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忘記,子張將老師的教誨寫在衣帶上,
就是為了時時提醒自己要練習忠信篤敬,
直到忠信篤敬深深刻入內心,
5.“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與,則見其倚於衡也”,
隨時隨地都以忠信篤敬觀察校準自心,
如此才能真正懂、真正受益。

(三) 子張的病根是什麼呢? 
1.明朝藕益大師對此章批註:
“信而曰忠,敬而曰篤,對治子張病根也。”
子張的病根是什麼呢?從子張的問題可以看出。
子張問過“干祿”,如何得到俸祿?
問過“達”,如何事事通達?
這又問“行”,怎樣處處行得通?
可見子張關注的都是外在的環境好壞,
而孔子的回答每每都是將他的注意力拉回到如何修身。
2.《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
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
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3.所以君子是以修身為本,自己修好了,外在環境自然改善。
做到忠信篤敬了,自然行,但是如果一開始就是為了行,
就無法真正忠信篤敬了。
  4.就像說我盡心盡力幫他人做事,他人自然感謝我、幫助我;
但如果我一開始就是為了得到他的感謝和幫助才幫他人做事,
就必然患得患失,不能真正忠信了。
  5.所以藕益大師說:“參前倚衡,但盡其忠信篤敬耳,非以此求行也。
惟不求行,夫然後行。”孔子教子張全身心在忠信篤敬上,
不要為了求行得通才忠信篤敬,正是因為一開始不是為了求行得通,
真實 踐行 忠信篤敬,才會真正行得通。這個所求一開始就不能偏啊!
  6.其實 上一章中〜
舜就為我們很好地做了“惟不求行,夫然後行”的典範。
正是由於舜不求名利、不求達、不求行,只是一心改善自己、
利益他人,才真正得到名利、得到達、得到行,
這其中的道理很值得我們去探求、去實踐。


“ 子張書諸紳 ”
對照子張,反省 我自己的學習態度〜
在聽到老師的教誨後
是否馬上紀錄,時時觀看、遵照踐行呢? ( 聞﹑思﹑ 修 )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5章-2

5-1.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5-2. 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5-3. 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白話〉
假使說話不忠誠信實,行為不篤厚恭敬;雖是在自己的家鄉,恐怕也行不通罷?

〈文義〉
1.州里:五家為鄰,五鄰為裡。五黨為州,二千五百家。州里指近處。

〈思維提綱〉
1.「言忠信、行篤敬」就到處通達能行,那做不到又有何嚴重性呢?
2. 您是否有「言忠信、行篤敬」與「行」的正面、反面的經驗實例呢?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 龍場驛:王陽明早年習程朱理學,後來對程朱理學中「格物致知」之說產生懷疑。1506年因當廷反對大宦官劉瑾專權,被劉瑾陷害,廷杖四十,謫貶作貴州龍場驛丞,當時為蠻荒之地。
2.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是明代思想家、軍事家,陽明是他的號。儒學發展至宋明稱理學,大致分: 程朱和陸王兩大學派。明代王陽明則繼承宋儒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王陽明學說的精髓在於”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陽明心學也傳至日本成為顯學,曾國藩學他的兵法打仗,蔣介石更堪稱他的最鐵的粉絲,曾言:「陽明心學是我終生的精神食糧。」並將台灣的草山改名為陽明山。

3.《孟子•離婁下•28》…..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乃若所憂,則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
4. 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在龍場這既安靜又困難的環境裏,王陽明結合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裏,他忽然有了頓悟,認為心是感應萬事萬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題。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二、重點摘記
(一) 恭誦原文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二) 解說
1. 孔子告訴子張,要想行得通,必須“言忠信、行篤敬”,做到了忠信篤敬,到蠻夷之地也行得通,反之,“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說話不忠信,行為不篤敬,在自己的家鄉能行得通嗎?古代二千五百家為州,五家為鄰,五鄰為里,所以此處州里就指家鄉。
2. 孔子用一正一反的對比,深刻揭示了忠信篤敬對於君子修身立命是何等重要,後世許多大儒身體力行的實踐,也一再證實了孔子教誨。
(三)引---明儒王陽明為喻說明
1.,因為得罪太監,被貶官到貴州龍場驛。明朝的龍場偏僻閉塞,人煙稀少,散居著一些言語難通的苗彝等土著。而且蠱毒瘴癘橫行,外人來此大都會水土不服,難以適應。
2. 王陽明剛到龍場時,沒有食物,他就親自開荒耕種,採野菜;沒有房屋,他就住山洞、搭草棚;挑水砍柴,做飯洗衣,樣樣都要做。對於出生在江南水鄉、官宦之家的王陽明,這種環境的巨大反差無異於天堂地獄。
3. 大部分人恐怕這生存的第一關就過不去了。恐懼、憂愁、憤懣、怨恨,多少或發配、或逃難於此的人都喪生於此。
4. 王陽明沒有沉淪,他不但克服了環境上的種種困難,還主動幫助、教化當地土著,教他們耕種、蓋房、讀書、識字。當時漢人和當地苗族、彝族等民族的關係是很緊張的,當地土著大都不信任漢人,但是王陽明對所有人沒有絲毫的傲慢和偏見,真誠實在地與當地人交往,贏得了當地人的尊重和愛戴。
5. 開始王陽明是在山洞中講學,後來當地土著為他建了龍岡書院,也有越來越多的人來跟隨學習。有一次地方官思州守派人來羞辱王陽明,當地人大為憤怒,就把來人痛打了一頓。思州守大怒,將這件事報告了上級官員毛應奎。毛應奎寫信給王陽明讓他給思州守道歉,並警告他說,如果不道歉可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王陽明沒有屈服,他給毛應奎回了一封信,在信中他為那些土著人開脫,並為自己做了辯白。
6. 他說:“君子以忠信為利、禮義為福。”他還引用孟子的話說:“君子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如果思州守要加害於他,他將視為瘴癘、毒蟲一樣不會太在意。陽明的陳述義正詞嚴,不僅平息了思州守的惱怒,也贏得了毛應奎的敬慕,後來毛應奎還成了王陽明的好朋友和支持者。
7. 王陽明在龍場三年多,不但完成了“龍場悟道”這一自身修行的蛻變,還建立了龍岡書院,培養了一大批弟子,幫助當地人改善了生活,提升了文化。當地人為感念王陽明的恩德,將其講學的龍岡山奉為聖地,相約不在山上放牧砍柴。
(四)小結
陽明先生身體力行地實踐了孔子“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的教誨,也為後世的我們樹立了效學的榜樣。
特別是在今天這個“世界村”的時代,各種文化、各種種族、各種國家交往日益增加,潛在的衝突矛盾日益加劇之際,“言忠信、行篤敬”就更是多元文化交流合作的基礎。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eo9voly.html(王陽明在龍場)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5章-1

5-1.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5-2. 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5-3. 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期倚於衡也;夫然後行!」    子張書諸紳。
                                         
<白話>
子張問怎麼樣做才可以使自己到處行的通,孔子說:「說話要忠誠信實,行事篤厚謹慎,即使到了野蠻的國家,也能行得通。
<文義>
1. 問行:問做人要如何始行的通。
2. 行篤:行,人與事的舉動。篤,厚實。
3. 蠻貊之邦:蠻貊,南蠻北狄,以統言四方未開發的民族。邦既國。
<思惟提綱>

1. 子張問孔子「如何行得通?」,夫子的回答是什麼?
2. 人人都想行得通,但為何往往行不通?
3. 何謂「言忠信、行篤敬」?
4. 你相信「言忠信、行篤敬」就行得通嗎?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的經文
1.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他日從在陳蔡閒,困,問行。」
2. 《論語.衛靈公.1》子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3. 《四言銘系述》: 「盡心於人曰忠,不欺於己曰信,君子以忠當自強不息,勵精圖治而精忠報國。」
4. 《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5. 《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
6. 《中庸》: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7. 《傳習錄》: 「篤者,敦實篤厚之意。己行矣,而敦篤其行,不息其功之謂耳。」
8. 《荀子‧修身篇》:「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儀而情愛人,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貴。」
二、 重點摘記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論語》衛靈公篇第 6 章,先恭誦原文:
(原文)
子張問行。子曰: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一)好學好問的子張問“行”
這又是一段很有意思的師弟對話。這次的提問者依然是愛提問的好學生子張,他在《論語》中一共提問13次,提問數僅次於子貢。子張所提問題一般都是大問題,如問“仁”、問“政”、問“明”、問“崇德辨惑”、問“達”等等,這次他又提了一個大問題,問“行”。
(二)何謂“行”?為何問“行”?
1.什麼是“行”呢?
行就是做事行得通、吃得開。子張問孔子,“怎樣才能到處都行得通呢?”
2.為什麼子張要問行呢?
根據《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的記錄:“ 他日從在陳蔡閒,困,問行。 ”
子張這次提問是在跟隨孔子周遊列國,被困陳蔡邊境時。
此時孔子和弟子們被陳、蔡兩國圍困,糧食都斷絕了,正是內外交困之時,
前面子路提出了 “君子亦有窮乎?”表達對現狀的不理解、不接受。
這裡子張問行,也是希望能從老師那得到脫困之法,想到處可以行得通。

(三)如何行得通?夫子的回答
1.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孔子說: “言語忠誠守信,行為敦厚恭敬,就算到了不懂禮樂的蠻荒之地也可以行得通。”
2.蠻是南蠻,貊是北狄,此處通指沒有被周文化影響到的蠻夷。
3.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形下,孔子依然堅守著君子的道德操守,並針對子張的問題給予最切實的回答。
(四)人人都想行得通,但往往行不通
1.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能處處行得通、時時吃得開,事事順利,但是對於行得通的因卻並不真正知道。
2.於是我們往往為了解決眼前的問題,用自以為眼前行得通的方式處理問題,殊不知卻埋下了未來遭遇更加困窘的種子,有時眼前就行不通了。
3.比如,我們許多時候為了避免眼前的麻煩,就用欺騙的方式處理問題,以為欺騙可以行得通,可當欺騙被識破、被拆穿時,才會發現自己是自掘墳墓,根本行不通的。
(五)行得通要“言忠信、行篤敬”
孔子給出的方式與一般人不同,言忠信、行篤敬。
什麼是【言忠信】?
1. 北宋大儒司馬光說,“盡心於人曰忠,不欺於己曰信。”
對他人的事要盡心,就是忠,也就是曾子說的“為人謀而不忠乎”。
2.“忠”就是把心放在中間。我們與他人交往時,常常過多考慮自己的利益,乃
至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如此就很難與他人很好地協作。
3.誰又願意與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合作呢?但是君子與人相處時,會把心放在中間,以對己之心對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4.我希望別人怎麼對待我的事情,我就怎麼對待別人的事情。我希望別人對我的事情盡心盡力,不敷衍馬虎,那麼我就對別人的事情盡心盡力,不敷衍馬虎,這個心就放正了,就是忠。
5.“信”就是誠,《說文》上講“信,誠也。”
6.《大學》中講“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7.朱熹也說,“誠者何,不自欺也。”不欺騙自己,就是誠,就是信。
8.一個人如果想欺騙他人,一定先欺騙自己。心口不一,給自己找理由,說“我是為了大家好”、“我也沒辦法”、“這傢伙就應該教訓一下”等等,如此自欺欺人,怎能和他人相處,更談不上行得通了。

什麼是【行篤敬】呢?
1.《中庸》講君子為學應該“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2.明代大儒王陽明在解讀其中的“篤行”時說,“篤者,敦實篤厚之意。己行矣,而敦篤其行,不息其功之謂耳。”
3.“篤”字含有切實認真的意思,說已經去行了,就是切實行連續的功夫。篤行就是踏踏實實,持之以恆,也就是靠譜。
4.反之,不篤行,就一定敷衍苟且、偷機取巧,這樣怎麼可能行得通呢?
5.“敬”就是恭敬,對人對事都要保持恭敬,心存恭敬,自然內心戰兢惕厲,謹慎莊重。
6.反之,內心沒有恭敬,必然放逸不羈,對人傲慢無禮,對事馬虎苟且,如此,誰又願意與之相處呢?

(六)“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1.《荀子》“修身篇”說,“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儀而情愛人,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貴。”
2.心中有忠信,又對人對事恭敬,遵守禮儀,又真情實意地關愛他人,這樣對人,就能縱橫天下,就算被困在蠻夷之地了,人家還是會很敬重他。
這與本章孔子的意思是一致的。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4章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白話>
孔子說:「能夠做到無為而治的人,那就是舜了吧。舜做了什麼呢?只是自己恭恭敬敬、莊嚴端正地坐在王位上罷了。」

<注釋>
1. 無為而治:不需自己去做,而能使天下安治。化治於無形,謂之無為。
2. 與:疑問詞,音余。
3. 夫何為:何以能做到這樣?「夫」音扶,作「此」解,指「無為而治」。
4. 恭己:恭謹以律己。
5. 正南面:古時君位坐北朝南。朝南面坐著,看百官以行政事。

<思惟提綱>
1. 孔子說:「做到無為而治的,只有一個人。」請問是誰?
2. 上位者可以「正南面」安穩地坐在高位上,前提是什麼?
3. 舜是怎麼做到「恭己」的?
4. 本章的子曰,你學習到了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的經文
1.《史記 • 五帝本紀》:「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ㄩˇ)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2.《大戴禮記.五帝德》 :「舜其言不惑,其德不慝,舉賢而天下平。」
(註: 漢朝學者戴德將漢初劉向收集的130篇綜合簡化,一共得85篇,稱為《大戴禮記》。屬於儒學經典之一,所收文章是孔子的學生及戰國時期儒學學者的作品。)
3.《大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4.《論語.憲問.45》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5.《論語.為政.19》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二、重點摘記
(一)白話注譯
 (原文)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注譯)
孔子說:“能夠做到無為而治的人,那也就是舜了吧。舜做了什麼呢?只是自己恭恭敬敬,莊嚴端正地坐在王位上罷了。 ”

(二) 孔子讚嘆只有舜帝做到無為而治
1.無為而治,不是只有道家提倡
談到“無為而治”,很多人都會以為只有道家才提倡,其實孔子也是十分讚歎無為而治的,不過真正能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所以孔子才說,歷史上那麼多帝王將相,只有舜做到了,可見做到無為而治有多難。
2. 無為而治不是什麼都不做
但是在我們許多人看起來,“無為而治”最容易,什麼都不做,誰還不會啊?做事需要有能力、有本事,還要勤奮,不做事什麼都不需要,不是很容易嗎?其實這是對“無為而治”望文生義,理解錯了。
3.誤解無為而治,因此做不到無為而治
因為認為“無為而治就是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管”,所以雖然很多管理者羨慕無為而治,其實都不會真正這麼做。“員工不管、下屬不管、學生不管、孩子不管,那還不亂套了!”這就是許多老闆、領導、老師或家長等管理者的想法,也因此無法無為而治。

(三) 舜怎麼做到無為而治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無為而治呢?怎樣才能做到無為而治呢?讓我們先看看舜是怎麼做的。
1. 舜的德行產生巨大影響力
《史記 • 五帝本紀》說,“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ㄩˇ)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舜在歷山耕作,歷山人都能互相推讓地界;在雷澤捕魚,雷澤的人都能推讓便於捕魚的位置;在黃河岸邊製做陶器,那裡就完全沒有次品了。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就成為一個村落,二年就成為一個小城鎮,三年就變成大都市了。
這都是因為舜自身的德行產生的巨大影響力。
2. 舜是大孝子
“二十四孝”裡第一個就是他。他的後母和他的父親,三番五次要害死他,這麼狠毒的父母,真的是很少見。但是舜自己從沒有怨恨父母,總覺得自己不夠孝敬,更加努力盡孝。他的孝行感動了鄰里鄉黨,也感動了堯帝。堯帝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讓他來輔佐治理國家,最後還把王位禪讓給他。
3.舜“其身正,不令而行”
《了凡四訓》裡面就講到舜在雷澤的故事。當時雷澤有很多人在打魚,大家都在搶占水深平靜的水面,因為那裡魚多,容易捕撈。年輕的、身強力壯的當然霸占了那些好位置,年老的、體弱的就只能到急流險灘去打魚了。舜看到這種情形,他沒有去批評教育那些年輕人,而是他自己把好位置讓給年老體弱的人,見到有人也這麼做,他就立刻稱讚。於是慢慢越來越多的人都學會相互禮讓,到後來就沒有人再爭了。言教則訟,身教則從,舜以自己的德行為所有人樹立了榜樣,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自然產生了強大的影響力。
4.舜舉用賢才
舜輔佐堯帝時,不但自己身體力行,還舉薦了“八愷”、“八元”等一大批賢能之士,又放逐了四大惡人:饕餮,混沌,窮奇和檮杌,所謂“四凶” ,於是天下敬服。在舜執掌天下後,他又任用了諸如大禹、后稷、皋陶、伯夷、契等賢臣,這些人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大禹開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處湖澤,疏浚了九條河流,闢定了九州方界;稷主管農業,百穀按季節茂盛成長;皋陶掌管司法,斷案平正,人們都佩服他能按情據實斷理;伯夷主持禮儀,上上下下能都夠禮讓;契主管教化,百官都親善和睦。如此,舜自然就可無為而治了。
5.孔子評價舜“其言不惑,其德不慝,舉賢而天下平”
在《大戴禮記》 “五帝德”中,孔子評價舜“其言不惑,其德不慝,舉賢而天下平”,舜說話沒有疑惑,德行沒有邪惡,任用賢能之士,因此天下太平。

(四) 舜無為而治的二因:修身律己、選賢任能
以舜的無為而治主要原因有兩點,
其一,修身律己
如《大學》所說,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不論天子,還是百姓,都應該以修身為根本。明朝蕅益大師批註說, “ 從來聖賢,只有為人為學為德而已,斷斷無有為治者。若一有為治之心,則天下益亂矣。恭己二字,即是修己以敬,又即為人為學為德之實工夫 ” 。從古至今的聖賢,只有為人為學為德,沒有說為治的,為什麼呢?為治就是在自己身心之外,還要找一個別的人、別的事,要去治他,這是心外求法。若一有為治之心,就想要去管別人、治別人,那天下就更亂了。所以聖賢心中不會這樣想,所有事都反求諸己,在自己身心上找問題、下功夫改自己,修自己的身心。所謂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其二,選賢任能
也就是孔子所說的“舉賢才”,“舉直錯諸枉”,將正直的人提拔出來,安放在邪曲的人之上,如此“則民服”,因為“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五) 舜的行誼值得管理者效學
1.所以舜的無為而治,並非什麼也不做,只是不做那些“管理他人、要求他人的事”,這些事卻往往是一般人認為管理者應該作為的。其實一個好的管理者,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管好自己、以身作則、選賢任能。
2.如果管理者自己不能修己安人,以身作則,又怎能要求他人信服?管理者不能選賢任能,必然或事必躬親,不堪其負,或任用平庸、邪枉之人,招致禍端。
3.所以舜的行誼值得每個管理者認真學習,這也是《論語》這一章對今天的我們的意義所在。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3章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白話>
孔子說:「仲由,能夠知德的人是非常少的!」
<文義>
1.由:子路,字仲由。此處是孔子喚子路之名而告之也。
2.鮮:就是「少」的意思,也就是說能夠知德的人是非常非常少的。
3.德,謂義理之得於己者。非己有之,不能知其意味之實也。自第一章至此,疑皆一時之言。此章蓋為慍見發也。(朱熹《四書集注》)
4.德的本字是悳,悳從直心。心的本體寂然不動,名之為道。動則必變,雖動尚未變化,其心仍直,而不枉曲,這叫做德。不是修道的人不能知德,所以知德者少。(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惟提綱>
1. 夫子為什麼說:「知德者鮮矣!」,能夠知德的人是非常少呢?為什麼是對子路說的呢?
2.本章有兩個關鍵字,一個是「德」,一個是「知」,請問「德」有什麼內涵?「知」又有哪些內涵呢?
3.衛靈公篇前四章給您什麼啟發?如何一以貫之?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經文 
1.《中庸·1》: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者也,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2.《中庸·20-9》: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3.五里霧中:語本《後漢書.卷三六.張霸傳》:「性好道術,能作五里霧。」後比喻模模糊糊或看不清事情的真相。如:「你們倆這樣一吵,把我搞得如墮五里霧中,摸不著頭緒。」
二ヽ重點摘記
(一)本章消文
(原文)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這一章是孔子對子路的一個教導跟提點。
這個「鮮」就是少的意思,也就是說能夠知德的人是非常非常少的。
(二)第一個關鍵字--「德」,有兩個內涵
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字,一個是「德」。「德」有兩個內涵:
1.德者得也,從實踐的角度講有得於己
這個「德」,道德的德,就是得到的「得」,就是有得於己,就是德能夠在自己的生命中攬現出來,透過學習實踐你就是變成德性本身,你就是經典本身。這個是實踐的角度講有得於己。
2.「德」是與生俱來的一種美好的本質
另外一個,如果我們從《中庸》的角度就是「天命之謂性」,這個「德」,這個「明德」,是與生俱來的一種美好的本質,對於這種美好本質的充分體認它的存在,以及擴充顯發它的美好,在個人生命的抉擇,以及對待他人的體貼良善上面,去顯發那個本有的、與生俱來的明德、美德,這個也是「德」的意思。
3. 總結「德」的內涵
所以「德」有兩個內涵:一個是有得於己,就是實踐之後,一種德性的光輝在自己身上自然的顯發;另外一個是美好的德性本身就在我生命當中,我生命孕育的時候,這個美好的德性其實天道就賦予我們了,所以我們就要去發現它,然後彰顯它、擴充它。
(三)第二個關鍵字—「知」
這個「發現、彰顯、擴充」,其實就是這一篇的第二個關鍵字—「知」。
1.「知」,一般我們理解就是「知道」,可是如果從知道、了解的角度去理解「知」的話,可能會停留在知識上的了解。
2.我們學習《論語》有一段時間,我們知道《論語》是重視內化實踐的,內化實踐當然要從正確的看法、正確的見解開始建立起。
3.所以我們前一章引到《中庸》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個篤行是最終究的階段,可是前面還是要有一個聽聞跟思維的過程,就是聽到聖人的道理,以及思惟聖人的道理,跟我生命發生連接,確定這樣的看法,才能用這種看法來對照自己生命原來狀態的不足,進而改善它。
4.所以這個「知」其實不只是知識的理解,而是包含實踐在裡頭。王陽明所謂的「知行合一」,「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完成,所以「知」跟「行」其實是一件事。所以我們在看儒學的經典的時候,這個「知」可能要扣合著「行」來理解,才能夠比較了解這個「知」的意思。
5.簡單的講,「知」就是透徹的了解,形成一種確定的見解,因為形成確定的見解,所以可以對照到自己生命跟經典的差距,進而用經典的智慧來調整、涵養自己的生命,調整自己的錯誤,涵養自己的美德、良善的本質,這個才是「知」的內涵。
(四)儒家德性的實踐,是一種自律的德性
所以「知德」,我們剛剛講「德」有兩個內涵:
1.第一個就是德性的實踐,比如說為人子的孝,為人父的慈,君主以禮事臣,臣以禮事君,朋友之間以誠信相結交,那這些都是德,「知德」就是理解這個德行,也實踐這個德行,讓這個德行在自己身上展現這個光輝。
2.另外一個「知德」,就是體認到自己美好本質與生俱來,具有這個美好本質的基礎或者內在加以擴充,就是一個德性實踐的一個過程。
3.所以儒家的一個德性的實踐,就孔子、孟子的系統應該是一種自律的德性,自律的道德,也是這個善是與生俱來,所有的德性的實踐只是在美好良善內在本質的充分外顯、顯發而已,而不是一個他律的道德,不是別人外在的一種強加的規範。
(五)扣到第二章子路慍見的那一段來理解本章
1.孔子對於子路說:「知德者鮮矣!」,或許我們可以扣合到第二章子路慍見的那一段,也就是說,對於德性的實踐以及對於自己美好本質的一種確認,平常我們可能不會有太大的疑惑或挑戰,畢竟外境不是那麼樣的困難。
2.可是在這種極端的處境,比如說陳蔡絕糧這樣極端困難的處境,子路顯然在這個地方是有一些猶疑的,所以孔子在這裡再一次的提醒子路,「知德」就是肯定自己美好的本質,以及堅持這種美好的本質,這個也就是孔子所謂的「固窮」的那個「固」,固守自己的美好,固守自己,讓自己生命更好,也希望讓別人生命更好的這種信仰跟宗旨,這個可以跟「知德」、「固窮」可以一起加以理解。
(六)複習前四章
1.《衛靈公篇》的第一章是衛靈公問陳,孔子就離開了,因為他覺得衛靈公沒有把握到治國的一個根本,而是在治國比較其次的事項上—富國強兵這件事情上太過琢磨,對禮樂道德--衛國的國家問題,沒有充分的認識。
2.第二章是回應子路,「君子亦有窮乎」這樣的一個提問。
3.第三章是提點子貢在學習的時候不要耽著在知識學問的豐富飽滿,而是應該是德性內化之後的一種光輝自然的展現。
4.第四章也是如此,就是對於自己美好的本質,應該充分地體認,那人生就應該讓這個美好的本質充分的發光、發亮,向外開顯。
(七)前四章給我們的啟發
所以整個四章來看,我覺得至少有幾個特色:
1.第一個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孔子老師總是希望我們能夠穿越繁華複雜的表象,能夠在這個表象或者豐富知識學問的基礎上,能夠把握到生命提升的核心要竅。
2.有了這個核心的要竅,面對困境的時候,我們能夠持守我們美好的本質,以及自利利他的生命宗旨目標;有了這樣的要竅,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會在豐富的知識學問上把握到其中的一貫之道;有了這樣的要竅,我們在治理國家,或者有機會承擔責任的時候,會在繁雜的事項裡面把握到根本,以及如何安排所有事物的本末次第。
3.簡單地講,這四章或許我們可以從一貫之道去加以通貫。孔子的一貫之道對我們來說就有更深刻的啟發,就好像我們在做事的時候常常會被所有的事項拖入五里霧中,如墜五里霧中,茫然不知去向。
4.我們如果透過孔子這幾章的教導,能夠把握到事物的最根本,從最根本的目標把它矗立起來,所有事項的安排那個本末次第或許就能夠非常明白跟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