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6章-1

6-1.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
6-2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白話〉
6-1. 孔子說:“好一個剛直不屈的史魚!國家政治清明時像箭一樣直,政治黑暗時也像箭一樣直。
6-2. 好一個君子蘧伯玉!國家政治清明時就出來做官,政治黑暗時則可以把自己的本領卷藏起來。”

〈文義〉(僅6-1部份)
1. 史魚:衛大夫。名鰍,字子魚,故稱史魚。
2.  如矢:矢是箭,言如箭一般耿直。
3. 邦有道:國家政治清明時期。
4. 邦無道:國家政治黑暗時期。

〈思維提綱〉
1. 孔子如何稱讚史魚?
2. 孔子如何稱讚蘧伯玉?
3. 對於一位光明正大,表裡如一的人,您的感覺如何?
4. 你是位領導者,當你在選用人才的時候,一位是聰明才幹但表裡不一;一位是聰明才幹一般,但憨厚老實、光明正大、表裡如一,請問您會選用誰?

〈義理解說〉  9’08”
一、補充資料
1. 史魚: 春秋時衛國(都於濮陽西南)大夫。名佗,字子魚,也稱史鰍。衛靈公時任祝史,負責衛國對社稷神的祭祀,故稱祝佗。吳國的延陵季子經過衛國時,贊史魚為衛國君子、柱石之臣。衛靈三十八年(西元前497年),衛國的公叔子曾設家宴招待靈公,告誡他說:“子富而君貧,必將遭禍。免禍的辦法,只有富而不驕,謹守臣道。”他多次向衛靈公推薦蘧伯玉。臨死囑家人不要“治喪正室”,以勸戒衛靈公進賢(蘧伯玉)去佞(彌子瑕)。史稱“屍諫”。孔子稱他為“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
2. 蘧伯玉:姬姓,蘧氏,名瑗,字伯玉,春秋末年衛國大夫。由於他的作為被孔子所稱許. 蘧伯玉是衞國有名的賢臣,吳國的季札訪問衞國時,曾稱讚蘧伯玉等大臣為「君子」。蘧伯玉與孔子多來往,孔子曾稱讚其「力求寡過」;其五十歲時,能記得自己這四十九年來犯過的錯誤,故後世常用「寡過知非」來評價蘧伯玉。
3. 《論語•憲問篇•26》: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 使乎!使乎!” 

二、重點摘記
(一) 恭誦原文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 卷而懷之。”

(二) 白話譯文
孔子說:“好一個剛直不屈的史魚!國家政治清明時像箭一樣直,政治黑暗時也像箭一樣直。好一個君子蘧伯玉!國家政治清明時就出來做官,政治黑暗時則可以把自己的本領卷藏起來。”

(三) 人物介紹 : 史魚
1. 史魚, 春秋時衛國(都於濮陽西南)大夫。
2. 名佗,字子魚,也稱史鰍。衛靈公時任祝史,負責衛國對社稷神的祭祀,
故稱祝佗。
3. 吳國的延陵季子經過衛國時,贊史魚為衛國君子、柱石之臣。
4. 史魚的直是出了名的,歷史上著名的“屍諫”,就是指他。
5. 《韓詩外傳•卷七》:衛大夫史魚病且死的記載
(1). 有關史料最早出現於《韓詩外傳•卷七》:衛大夫史魚病且死,謂其子曰:“我數言蘧伯玉之賢而不能進,彌子瑕不肖而不能退。
(2). 為人臣生不能進賢而退不肖,死不當治喪正堂,殯我於室足矣。
(3). "衛君問其故,其子以父言聞,君造然召蘧伯玉而貴之,而退彌子瑕,
徙殯於正堂,成禮而後去。
(4). 生以身諫,死以屍諫,可謂直矣。

6. 白話譯文《韓詩外傳•卷七》
(1) 這段文字大意是,史魚在病死前對兒子說:“我一而再、再而三向衛君
(靈公)舉薦賢人蘧伯玉,衛君不用;我一再說彌子瑕人品不好,衛君照樣重用他。
(2) 我作為大臣生不能進賢而退不肖,死了以後沒資格治喪正堂,你把遺體
    擱在其他室內就可以了!”前來弔唁的衛靈公見遺體不放正堂覺得奇怪
    而問原因兒子就原原本本把父親的話告訴他。
(3) 衛靈公聽了之後非常不安,馬上給蘧伯玉以高位,罷免彌子瑕,把遺體搬
回正堂,完成喪禮才回宮。
(4) 韓嬰說,史魚生以身諫,死以屍諫,可稱得上“直”了!從這裡也可見史
魚真的是直到底,到死都不忘自己的責任,而衛靈公還不是昏君一個,
能採納諫言,雖然到了屍諫,時間有點遲了,然亡羊補牢,終還有救。
(5) 在當時的政治體制下,邦有道或邦無道,主要與國君有關。

(四) 人物介紹: 蘧伯玉
1. 蘧瑗,姬姓,蘧氏,名瑗,字伯玉,大夫蘧無咎之子。
2. 春秋時期衛國大夫,封內黃侯,是孔子的朋友,也是道家“無為而治”
的開創者。
4. 據《左傳》記載,蘧伯玉年少時即仕,及見衛獻公無道,乃退而不仕;
5. 當卿大夫作亂專權時,他流亡他國,後輔佐衛靈公。病卒,諡成子。
6. 關於蘧伯玉,有二個故事可以反映他的君子之風。
故事一:蘧伯玉是一個富於自省、勇於改過的人
(1). 《論語•憲問篇》講述了這樣一件事:【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
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             子曰:“ 使乎!使乎!” 】
(2). 有一天,蘧伯玉派人來拜望孔子,孔子向來人詢問蘧伯玉的近況,來人回 答說:“他正設法減少自己的缺點,可卻苦於做不到。”來人走後,孔子對弟子說:“這是了解蘧伯玉的人啊。”
(3). 蘧伯玉是一個富於自省、勇於改過的人。蘧伯玉每一天都思考前一天所犯的錯誤,力求使今日之我勝昨日之我;他每一年都要思考前一年的不足,到了五十歲那年,仍然在思考之前所犯的過錯。所謂“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故事二:遽伯玉是有名的忠臣、賢人
(1). 有一天晚上,遽伯玉乘馬車經過王宮門口。按照當時的禮節,臣子乘車經過王宮門口時應該敬禮示意後再離開。但到了晚上宮門已經關閉,又沒有人看見,臣子不行禮也是可以的。
(2). 但遽伯玉認為既然定了這個禮節,就不管是什麼時間,有沒有人看見,自己都應該遵守。所以,他到了宮門口以後,就停車下來恭恭敬敬地向王宮行禮,表達敬意,然後再上車繼續前行。
(3). 這時,正好衛靈公還沒有睡,他正和夫人南子說話。他聽見宮外有馬車行駛的聲音,知道馬車是從東往西走的,到了宮門口還停了一會兒。
(4). 他就問南子說:“這是誰呀?怎麼會在宮門口停下呢?”南子說:“坐車的人肯定是遽伯玉,他乘車從東邊往西邊去了。
(5). ”衛靈公覺得奇怪,就問:“你怎麼知道那一定是遽伯玉呢?”南子說:“遽伯玉是有名的忠臣、賢人,他光明正大,表裡如一,他不會在公開場合故意表現自己來博取名聲,也不會在沒人知道的情況下做不該做的事。他最遵守禮節,就是沒人看見,他也決不會忽略自己應盡的禮數。剛才一定是他坐車經過宮門,下車行了禮以後才離開。”
(6). 衛靈公聽了還是不怎麼相信,就派人暗中去調查這件事,結果還真是這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