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季氏十六 第13章-4

『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 
〈白話〉
『不學禮,便不懂得如何立身做人。』於是我鯉退後,就去學禮。我私下只聽到這兩番教訓。」
〈思惟提綱〉
1. 孔子告訴兒子孔鯉「不學禮」會怎樣?
2. 為什麼「不學禮」無以立?
3. 禮的本質是什麼?
4. 學禮的意義與價值為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禮記.曲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
2.《禮記.曲禮》:「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3. 《論語.泰伯.2》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4. 《王陽明.訓蒙大意》
 「日惟督以句讀課仿,責其檢束而不知導之以禮,求其聰明而不知養之以善,鞭撻繩縛,若持拘囚。」「是蓋驅之於惡而求其爲善也,何可得乎?」
「古之教者,教以人倫。」「今人往往以歌詩習禮為不切時務,此皆末俗庸鄙之見,烏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補充說明 :
〔訓蒙大意〕是明朝王陽明先生 47歲時所作。   
王陽明在平定大帽浰頭諸寇後,認為應著重移風易俗之教化,於是發動南贛(江西)所屬各縣父老子弟,互相誡勉,興立社學,延師教子,歌詩習禮。影響所及,市民知冠服,里巷朝夕歌聲可聞,漸成禮讓之俗。

二、重點摘記

繼續學習13章陳亢問于伯魚。

(一)本段大意
伯魚對陳亢說有一天,孔子一個人站在庭院,他快步經過時,父親問他:“你學禮了麼?”孔鯉老實的回答“沒有”,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這個“立”是立身做人,不學禮,就沒法立身做人、難以立足於社會。孔鯉聽了孔子的教誡,就回去學禮了。

(二)立身要依靠禮,人獸的差別在於有禮無禮。
1.《論語》當中有好幾次明確談到立身要依靠禮,禮對於能立起決定作用,個人的成就要立在禮上。
2.我們說過:“道德仁義、禮樂射禦書數,條條都學。”不學禮,也是立不住。3.《曲禮》上也說“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由此可見,有禮無禮談到的就是人獸的差別了。

(三) 禮的本質就是敬
1.禮大概從內容上分為四個方面,禮敬、禮制、禮儀和禮度,從個人修身而言關鍵就是敬,“修身以敬” ,禮的本質就是敬而已矣。
2.《曲禮》開篇說,“毋不敬…”,朱熹解釋說:“毋不敬”就是統言主宰處,這是最重要的。“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 儼若思,是敬者之貌。安定辭,是敬者的言詞。安民,是敬能產生的功效”。依禮起行的人首先要保持恭敬的心態,最後就能達到安民的功效。

(四) 人容易失敬,不敬的過患:敖長、欲縱、志滿、樂極
1.以“毋不敬”開篇就說明人們在日常實踐中,最容易做的錯事就是失“敬”。
2.《曲禮》第二句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就是說如果沒有恭敬,人就會滑落到這些領域:“敖長、欲縱、志滿、樂極”,一沾上這些毛病,就萬事墮壞,日用動靜就都會產生偏失,更談不上能致思窮理了!

(五) 敬,自心能為主宰,能獲得自覺和內明。這是禮的關鍵。
1.馬一浮先生說:“敬,則此心常存,義理昭著。不敬,則此心放失,私欲萌生。敬則氣之昏者可明,濁者可清。氣既清明,義理自顯,自心能為主宰。”就是說,一個人要自心能為主宰,自己做自己的主人,那麼他必須時刻保持在敬的狀態中。為什麼這麼說?
2.“敬”是一種能夠反觀自身的狀態。恭敬之中,人生命 “向內反觀”的功能才有機會啟動。自己哪些行為好、哪些不合適,在敬的狀態下,內心上洞若觀火,判然於心。只有在敬的狀態下才更容易心知其義,心有其感。
3.禮制的基礎在人心,人心需要在敬的基礎上才能獲得自覺和內明。這是禮的關鍵所在。
4.馬一浮先生說:“尊德性而道問學,及其成德,亦只是一敬,別無他道。”

(六) 禮度 -- 在道德的基礎上,融進高度的智慧。
1.“禮度”就是在敬的狀態下,進一步踐行禮、把握“度”。
2.不僅要求人掌握正確的待人接物的方法規則,而且還要面對不同情境把握相對的不同尺度。這需要與人、與社會甚至天地自然相感通的基礎上具有足夠的權變智慧。
3.《論語》中孔子說:“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恭敬、謹慎、勇敢、直率都是好美德,但是如果不適度就會出問題。
4.你對別人很恭敬,但是過了度,就會徒勞勞倦,別人也感受不到你的恭敬;謹慎如果不適當,就會像是退縮、膽怯;勇敢如果不適度,就容易作亂;耿直不能節制也會傷人。
5.這就是說所有的行為表達,如果考慮到美好恰當都要用禮度來進行調適。這是充滿智慧性的行為。
6.有一位研究過孔子思想的美國哲學家芬格萊特舉過一個特別恰當的比喻說:一個確實盡力學習禮的人,最終都能夠富於想像力地以適應環境的方式,嫺熟地將各種形式融合或重新融合起來,當他這樣做的時候,是以一種精審而非盲從的方式,顯得自然而優雅——富有創造性。
7.因此,嫺熟於禮的個體都類似音樂表演的大師,儘管總體上遵從預先定好的樂譜曲調,但是,他卻以一種創造性的、藝術家的、積極主動的方式來詮釋著這首樂曲。
8.“禮度”需要在道德的基礎上,高度地融合進高度的智慧。

(七) 不學禮無以立,沒尊嚴、令人看不起。
1.不學禮無以立。“立不住”就是躺著、倒著,扶不起來。一個人躺倒著,要麼死了,要麼活著跟死了一樣,活也活得很難看、沒尊嚴、令人看不起。
2.【喻】
據說有一則發生在美國的趣事,兩位中國大媽旅遊到那看到一棟大房子很漂亮,有很大的庭院,就在附近拍照,越拍越近,房子的主人就有點緊張了,於是出來說:這是私人領地,不能拍了”。
兩位大媽也明白了這是讓他們走的意思,但是不甘心,繼續搶拍了幾張,主人就又一次出來警告,這下大媽不高興了,嚷嚷說:“這麼大的空間,你為什麼不能分享?為什麼不能分享?”
我們看一個人違背禮的行為就會引起他人的不安,到一個地方,要多瞭解當地的規矩法則。
3.無禮之人走到哪裡都是躺著倒著,不能夠受人尊敬的。不懂民俗人情,人際間最基本的和諧都做不到,更不用說辦事。

(八) 有禮則安,無禮則危
1.因為禮儀是公共的、共用的和透明的;依禮而行就是敞開明瞭的,讓人安心的,“有禮則安”;
2.不依禮而行則是隱蔽的、曖昧和邪惡的,是專橫的壓迫的,也把自己置於危險之中“無禮則危。”
3.總體來說還是因為人的內心常存有敬意,才會有實踐禮儀的自覺,人類生活才能有序。現在的家庭教育:孩子只要成績好,家裡來客人都不用出來打招呼,好似與世隔絕了一樣。

(九) 王陽明《訓蒙大意》以詩正言,以禮正行。要學更要演。
王陽明說:“日惟督以句讀課仿,責其檢束而不知導之以禮。
(只要求他們課業,而不用禮儀來引導他們。)“求其聰明而不知養之以善”,
(只要求他們聰明,卻不培養他們的善良之心)鞭撻繩縛,若待拘囚。(對孩子像對待囚犯一樣。)”所以,孩子就把學校看作是監獄,把老師看作是仇人,伺機逃避、作假撒謊,得過且過,“是蓋驅之於惡而求其為善也”,這明明是驅使他們作惡卻又要求他們向善,又怎麼可能呢?

“古之教者,教以人倫。”古代的教育,是以人倫道德為內容。其栽培涵養之方就是引導他們吟唱詩歌激發志趣;學習禮儀嚴肅儀容;勸導讀書,以開啟智慧。

而現在人認為吟唱詩歌、學習禮儀不合時宜,“此皆末俗庸鄙之見”,這都是庸俗鄙薄的見識,“烏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教育孩子的不能離開人情和規矩,以詩正言,以禮正行。對於禮的傳習,要學更要“演”,比如講到“兄道友弟道恭”,就讓弟弟站起來,認認真真的按禮儀的標準給哥哥行個禮,看看哥哥在弟弟行禮前後心裡有什麼變化?再探討到底符合禮的行為會對自己有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讓孩子由內而外的體認。 

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而用道德禮儀引導人,會讓人發自內心的想做好事,一旦做了不好的事情,會有羞恥感。一個有德守禮的人,他自我行為要求是遠遠高於法律底線的要求的。

(十) 收攝
1.學禮就是學一套管轄自我行為的信念,建立生活和道德的秩序
所以學“禮”就是學一套管轄自我行為的信念。
學禮就是從信念中定制自己的行為準則,由此建立自己生活和道德的秩序。

比如:我明白了”朋友有義”,這就決定了我對待朋友的方式,雖然我們無法要求朋友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甚至朋友“不義”,我們都仍然擁有不違背信念的道德之快樂,道德之自由。

2. 禮儀的實踐啟動自覺,敞開生活的意義,超越鄙俗,感受到與仁的靠近。
有學者說:“正是禮儀的實踐啟動了人對自身價值與情感的自覺。”就是在克己復禮中實現了“明瞭”。當我們克制自己從非禮狀態進入到禮儀中,便會體認到禮的興發和節制,內心的意義感開始顯明,日常生活的結構與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會真正得到敞開。

“約之以禮”會讓我們獲得真正的理性生命的自由,我們可以從自己溫文爾雅的行為中感受到自己對自身鄙俗的超越,感受到與“仁”的靠近。

3. 立於禮,完成從“不仁”向“仁”的建構。這過程充滿巨大的愉悅。
立於禮,就是讓我們從對禮的遵從中不斷接近“仁”,從一系列規範行為中完成從“不仁”向“仁”的建構。而只有深入實踐的人,才有機會深刻體認,這個過程是充滿了巨大的愉悅。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3章-3

13-1.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
13-2. 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 鯉退而學詩。
13-3. 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 對曰:『 未也。』
13-4.『 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
13-5.陳亢退而喜曰:「 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白話〉
13-1. 陳亢私下問伯魚:「你也許受到你父親的特殊教誨吧?」伯魚答說:「沒有啊!記得有一天,父親曾經一個人站在廳上,我很快的走過庭院。父親就問說:『你學詩了沒?』
13-2. 我回答『 沒有』 ,他說『 不學《詩》,就不知道怎麼開口說話。』 我就回去學《詩》了。
13-3. 還有一天,他一個人站在庭院,看見我快步走過時就問我:『 學《禮》了嗎?』 我說:『 沒有。』 
13-4. 他說:“ 不學《禮》,不知道怎麼在社會上立足。” 我就回去學《禮》。就聽到過這兩點。
13-5. 陳亢聽過回來後非常高興,說:“ 問一件事,有三點收穫:
一知道學《詩》、二知道學《禮》、三我知道了君子不偏愛自己的孩子。”

〈文義〉
1. 他日: 還有一天
2. 又獨立: 一個人站在庭院
3. 學禮:學習禮儀,即學做人的道理。

〈思維提綱〉
1. 孔子為何要問孔鯉“你學禮了嗎?”
2. 禮分為那四個方面?
3. 如何做才能, 人我相通,物我相通,調適人情,順應人性?

義理解釋 夢秋 老師 / 10’56”
一、 引用資料
1.《禮記•正義》 曰:夫禮者,經天地,理人倫。本其所起,在天地未分之前。故《禮運》云:「夫禮必本於太一。」是天地未分之前,已有禮也。禮者,理也。
2. 《禮記•曲禮上》: 將適舍,求毋固。將上堂,聲必揚。戶外有二屨,言聞則入,言不聞則不入。將入戶,視必下。入戶奉扃,視瞻毋回;戶開亦開,戶闔亦闔;有後入者,闔而勿遂。毋踐屨,毋踖席,摳衣趨隅。必慎唯諾。
3. 《禮記•曲禮下》: 為人臣之禮:不顯諫。三諫而不聽,則逃之。子之事親也: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
4. 《禮記》:“禮義之經也,非從天降也,非從地出也,人情而已矣。”
5. 《詩經•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監有周,昭假於下。保茲天子,生仲山甫。
6. 《論語•八佾•3》: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7. 《論語•顏淵•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8. 《論語•學而•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9. 《禮記•曲禮上》: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二、重點摘記
(一) 消文
今天伯魚對陳亢爆出第二則家事,說有一天,孔子一個人站在庭院,孔鯉快步經過時孔子就問他:“你學禮了麼嗎?”那麼什麼是禮?這個問題十分巨大。

(二) 六經共同落實的地方就在禮
1.清末禮學家曹元弼說:“天道至教,聖人至德,著在六經。六經同歸,其指在禮。”天道至教、聖人至德都在六經裡面,而六經共同落實的地方就在禮上。
2.“《易》,禮象也;《書》,禮政也;《詩》《樂》,禮情也(有人單獨提出《詩》是禮辭);《春秋》,禮法也(闡述禮的得失);《孝經》,禮之本也;而《論語》、《孟子》是禮之微言大義。
3.”孔子教學生六藝:禮、樂、射、禦、書、數。禮排在第一位。道德仁義非禮不成。如果不學禮,條條都學,做人也是立不住。

(三) 禮分為四個方面, 背後都是仁心在做調度
1. 禮的四個方面
一是禮敬:這是禮的核心、靈魂,恭敬心;
二是禮制:指制度,尊卑長幼的規則秩序;
三是禮儀:就是一種行為,對禮的運用;
四是禮度:是分寸的把握,對禮制、禮儀的把握。
2. 禮的背後都是仁心在做調度
(1)無論是禮敬、禮制、禮儀還是禮度他們的背後都是仁心在做調度。
(2)《禮記》上說 “禮者,理也。”“禮”就是指社會事物的內在之理,行為處事必須要遵守的客觀規律。
(3)禮者何也?事之治也。任何事都有他最恰當的治理方法,這些與人交往的準則要學,而與人事交往時背後投入的情感狀態更需要規範,因為所有禮儀的背後都有動態的情感表達,而且這種情感狀態必須趨向或者符合於仁德。
(4)《曲禮》上記錄的很多行為準則,比如 :
*“將上堂,聲必揚。”
將要進入人家的屋子,要發出大點的聲響,到現在就演變成進門之前要敲門。
*“戶外有二屨,言聞則入,言不聞則不入。”
門外有兩雙鞋子,聽見室內的說話聲音才可以進去,沒聲音就不進去。
*“將入戶,視必下”,入戶奉扃ㄐㄩㄥˇ,視瞻毋回”
將要進別人的門,目光要向下。進門以後不要東張西望,上下掃視。
(5)這些規矩法則清清楚楚,但在規矩法則背後的情感更需要我們用心體會。因為這些規則的後面都有著“待人著想、怕驚擾別人”的細膩的情感表達。

(四) 禮儀具有相對的變化
1. 《曲禮》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充滿情感。在有情感的基礎上再根據具體的人際互動,具體情狀來區分應對。所以,禮儀具有相對的變化。
2.比如:“為人臣之禮,不顯諫,三諫而不聽,則逃之”,給領導提建議,他實在聽不進,就可以不參與了“逃之”。
3.但如果是給父親提建議,父親不聽就不能逃,“子之事親也,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父親不聽,就哭著跟隨他,還是要陪伴左右、繼續幫忙承擔。
4.這樣做,不是說是只管人情的親疏,不在意是非對錯,“號泣隨”本身就說明了知道“對錯”的,老話說“是非冷暖自在人心”,如果真正想要維護這些是非價值,就必須用心感受,才能找到這種價值的中道。
5. 所以,孔子對於兒子狀告夫親偷羊的行為就明確說是“不直”。因為禮就是在社會人生最基礎的倫理上體現與儀的結合。
6.禮樂秩序是基於人內心存有真情實感。禮一直是和情感在一起,這是它的複雜所在。

(五) 父子親情是禮樂的基礎,仁是最完善之禮
1. 家庭是儒家倫理的基點,“國”是“家”的延伸,而父子親情是所有情感的原點。這種最自然的情感才是禮樂秩序得以成立的基礎。
2. 《禮記》上說:“禮義之經也,非從天降也,非從地出也,人情而已矣。”也只能在這種符合人情的動態關係中,仁愛這種終極的大愛才能生發出來。
3. 《詩經•大雅•烝民》上說:“天生烝ㄓㄥ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ㄧˊ,好是懿德。”意思是普天下的人,都遵從自然的天理規則,就是內在的仁德自然流露。
4. 直白的說“仁”就是性德所具備的最完善之禮,就是天理,天理運行於宇宙萬物之中,人就是要稟承此理作為視聽言動一切行為的最高準則。所以在對待禮的問題上,孔子牢牢把握住“人而不仁如禮何?”
5. “人而不仁”,禮樂也就無從談起,就像為孝不敬,這種僅僅能養、形式上的孝其實是不符合禮的精神。

(六)“禮”既是道德修養的體現方式,更是道德修養的關鍵環節。
1. “不學禮,無以立”不僅僅是看到老師、校長要鞠躬問好,背後還有趨向仁心的情感啟發,如果沒有仁愛之心,禮就失去了靈魂。
2. 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這表明禮樂是為仁奠基的,一個人只有回到“非禮勿為”的規則中,才能很好地領會仁,踏上行仁之路。
3.反過來,一個人一直處於無禮的狀態之中,就很難感受仁,難以踏上行仁之路。
4. 所以,“禮”既是道德修養的體現方式,更是道德修養的關鍵環節。一個人具備了“德”,就會自覺的遵循自己所奉行的標準,“禮”。反過來“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5. 依禮起行能對涵養品德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功效。我們一直是依靠著禮生存的,生命中出現的讓我們產生安全感受的所有秩序,甚至是一句悅耳的話,一種讓人舒服的行為都不出禮的範疇。
6.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一談到禮就感受到“不適”。總覺得,他是迂腐、是抑制人性、束縛自由。“禮”就是這樣一直被我們誤解著。

(七) 無禮的過患 有禮的功效
1.真相是個人無禮,就無以立足於社會;社會無禮,人們就生活混亂,衝突不斷;國家無禮帶來的就是戰爭和災難。
2. 人類只有在禮的世界才能生存,保護我們的所有法律、讓我們舒服的言語行為都是“禮”在運行。
3.如果我們穿越禮的形式,充分體認禮的“情感”,我們就會明白恰恰是“禮”維繫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的世界——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正是因為依循著禮對個人行為、舉止做適當的限制規劃,才維繫了人與世界、人與人、甚至是人與自己的和平。
4.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堯舜禹,周公統帥天下,用的就是禮,功效就是和,這是先王之道,非常的美。
5. 但是只要和氣,不用禮來節制也是行不通的,比如說朋友之間太親近了,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沒有了界限、沒了相互尊重,久了就會出問題。無論是朋友還是單位上下級、甚至夫妻之間都是如此,只講和,不分你我遲早是要出問題的,這就是“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八) 無論何事,最恰當的處理方法,都是在禮中求得的。
不僅是陌生人之間需要禮,家裡面特別親密的人更需要禮才能和。
1. 舉個例子:比如說你今天有事要晚回家,你就應該給家裡打個電話,這就是禮。不講禮久了,家庭的和就會失去。
2. 或者說:太太希望先生給自己打電話。怎麼說才合禮?常聽到的說法有三種:
(1)“你不回來要打一通電話給我”,這是很直白的;
(2)“如果你不回來卻不打電話,你就別回來了”,這是帶有威脅的;
(3)“我每天都等你回家,你不打電話,我會擔心你”。
3. 不同的說法會感得不同的結果,我們會更願意接受哪一種呢?凡有其事必有其治。無論何事,最恰當的處理方法,都是在禮中求得的。

(九) 結攝
1. “立於禮”是指只有“有禮”才能使人實現安身立命、立足於社會 。
2. 學詩、學禮就是在學習如何調適人情,順應人性。
懂得人情才能在人間相互感通互動,中醫說“麻木不仁”指血氣不通,不識痛癢,毫無感覺,“仁心”就得能通,基礎是你的心“能感”。能夠感應別人的喜怒哀樂。
3.如何才能人我相通,物我相通?
必須體會別人,能同理別人的情感。能夠同理,才能夠與他人休戚相通。從這個角度看,自私的“私”就與“仁”正好對立,私就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感受裡,不能感通別人,這就是麻木不仁、狹隘不通了。
4.《禮記》上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連“宦學事師,非禮不親”。
5. 學習做官,學習知識也要事奉老師,如果沒有禮,人和人就不能互相親密了。禮就是聖人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
6. 因人性所固有而利導之,使尊卑、貴賤、長幼、親疏、外內,合敬同愛,以相生相養相保,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這樣去協乎天地之性。 “禮者,理也。” 講的就是這個“理”。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3章-2

13-1.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 
    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
13-2.對曰:『 未也。』『不學詩,無以言!』 鯉退而學詩。
13-3.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 學禮乎?』 對曰:『 未也。』
13-4.『 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
13-5.陳亢退而喜曰:「 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白話>
陳亢問孔子的兒子伯魚:“ 你有沒有在老師那裡聽到什麼特別的教誨?” 伯魚說:“ 沒有。曾經父親一個人站在庭院,看見我快步經過就問我:
“ 學《詩》了嗎?” 
我回答“ 沒有” ,他說“ 不學《詩》,就不知道怎麼說話。”
我就回去學《詩》了。

還有一天,他一個人站在庭院,看見我快步走過時就問我:
“ 學《禮》了嗎?” 我說:“ 沒有。” 
他說:“ 不學《禮》,不知道怎麼在社會上立足。” 
我就回去學《禮》。就聽到過這兩點。
陳亢聽過回來後非常高興,說:“ 問一件事,有三點收穫:
一知道學《詩》、二知道學《禮》、三我知道了君子不偏愛自己的孩子。”

<文義>
1. 不學詩,無以言:不學《詩經》,就不知道怎麼說話。 
2. 鯉退而學詩:孔鯉 (伯魚) 遵從父親的教導,
             退下去後就開始學習《詩經》。



<思惟提綱>
1. 孔子對兒子〜孔鯉 (伯魚)有沒有特別的教授?
2. 為什麼孔子說不學詩就無法講話?
  那麼夫子說的“講話”和我們的“講話”有什麼差別?
3.想一想〜在《論語》中有幾處孔子對弟子引用《詩經》的表達大為讚賞?
  那麼,孔子對弟子引用《詩經》大為讚賞的原因為何呢?
4. 學《詩經》和不學《詩經》有什麼差別嗎?
  (1)《詩經》的美,美在那兒呢?
  (2) 學《詩經》有什麼效果?
     學《詩經》為何可以發揮獨特而強大的作用?
<義理解釋>  9 分30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2.《論語˙子路˙5》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 
                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解釋)
孔子說:「熟讀、誦習《詩經》三百篇,授他以政事,不能通達。
派他出使四方,不能單獨做主、應對。這樣雖多學,又有什麼用處呢?」
 
1. 《論語˙八佾篇˙8》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子曰:「繪事後素。」
 曰:「禮後乎?」
 子曰:「起予者商(子夏)也,始可與言詩(《詩經》)已矣。」
(解釋)
子夏問孔子老師: 「詩經上說『美好的笑容有著淺淺的酒窩,眼睛長的
美麗 又是黑白分明,施點粉底化個妝,美啊!』是什麼意思?」
老師回說: 「就像畫畫,以五彩來繪圖之前,要先打好粉底。
           粉底打得好不好,決定這幅畫的美不美,是否賞心悅目。」
子夏一聽馬上了解,並引申出它的內涵,說:「就是一個人先要有忠信的
美德,再以禮來文飾。就是說,禮必須安立在「仁」的基礎上。」
老師很滿意子夏的觸類旁通,讚歎道:「商啊,你啟發了我,
                                  今後可以和你談論《詩經》了。」
4.《孔子家語》中孔子引用《詩•鄭風•大叔於田》〜
   “執轡如組,兩驂ㄘㄢ如儛。”
5.《呂氏春秋季春紀先己》《詩》曰:「執轡如組。」
   孔子曰:「審此言也,可以為天下。」
   子貢曰:「何其躁也。」
   孔子曰:「非謂其躁也,謂其為之於此而成文於彼也,
            聖人組脩其身而成文於天下矣。」
6.《詩經・簡兮》:古之文,仁恕也威嚴,古之武,威嚴也仁恕。
7.《老子》:“言之不文,行之不遠”。 
8.《朱子集注》:“事理通達,而心氣平和,故能言”。
9.《禮記‧經解》:“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通達於詩之故也。”
二. 重點摘記         義理解釋  夢秋 老師      9分30秒
消文
陳亢向孔鯉打聽私下裡孔子對他有沒有特別的教授?孔鯉說沒有。
接著孔鯉提到有一次他經過庭院時,父親問他“你學《詩》了嗎?”
孔鯉回答“沒有”。孔子說“ 不學詩,無以言”,不學詩就無法講話。
孔鯉就遵照父親的教導,退下去之後開始學《詩》。

(一) 引起動機〜為何“不學詩,無以言” 
“不學詩,無以言”對我們來說,有點難以理解〜
現在我們大部分人都不學詩,但還都是可以開口講話的,
那麼夫子說的“講話”和我們的“講話”有什麼差別?

(二) 舉《論語》中的例子說明 
首先,我們看〜
在《論語》中有幾處孔子對弟子引用《詩經》的表達大為讚賞。
1.《論語˙學而˙15》子貢問老師:“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孔子說:“可以了,但不如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聽後就引用詩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說做學問就要像對待象牙、玉石一樣,切磋琢磨它,就是這個意思吧?
  孔子聽後讚賞地說“告諸往而知來者”〜
  你能從我講的話中領會到我還沒有說出來的意思,這可以和你談詩了。
  這就說明學詩要能夠達到“告諸往而知來者”,也就是觸類旁通。
2.“詩教”的核心〜
   不僅是去學詩人的語言,詞句,
   而是要讓人學會思考的更多、舉一反三、情感世界更為豐富。
   對於學詩而不化、不能貫通的情況〜
   孔子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
           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論語˙子路˙5》
   學詩而不能活學活用,就沒意義了。
3. 另外《論語˙八佾篇˙8》子夏向孔子請教《詩經》中
 描繪莊姜之美的名句: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在孔子回答“繪事後素”之後,子夏獲得了“禮後乎”的感悟,
  孔子對這一感悟也是大為讚賞,說“起予者商也!”
  說子夏的感悟讓自己也獲得了啟發。
  子夏體悟出“禮後乎?”就是“告諸往而知來者”。
  他從“繪事後素”中領會到了禮學的真諦〜
  即禮樂秩序是建立在人內心存在真情實感之上,
  也是朱熹說的“禮必以忠信為質,猶如繪事必以粉素為先”。
4. 子夏是孔門文學科代表人物,這則公案也特別凸顯儒家詩教的重心,
 就是學詩不僅學會譬喻、豐富聯想,
 更重要的是能夠活學活用、舉一反三。
 詩經正是通過生動的譬喻和聯想,感發我們的心志情意,
 使我們從感性的美的體驗,上升到理性的善的認知。
 這正是立德修身的起始階段,是履道的關鍵性一步。

(三) 學《詩經》和不學《詩經》有什麼差別?
1.如果把論語這兩段對話換做現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話,
  我們能想像的則是非常滑稽的場面了。
  孩子問:“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父母說:“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我猜想孩子肯定就不高興了,會抱怨父母〜
 “你就是覺得我不夠好,怎樣怎樣…… ”談話都繼續不下去了。
2.孔子的時代,詩已經成了禮儀文化共同體內的一種言說方式、
 人際交往方式,是貴族、知識分子在交往活動中顯示修養、身份
 和傳達信息的精緻委婉的文化形式。
 小至人與人之間的賦詩應對,大至國與國之間的外交辭令,
 都離不開對詩的運用。
3.這就要求〜交往活動的參與者必須學詩,“不學詩,無以言”。
  另外,學詩還要學而能化,對詩經三百篇不僅可以自己信手拈出,
  而且能迅速了解別人所引用的詩句的出處和含義,
  這才能對詩經的稱引有高度的把握,
  能在各種複雜的情境中引用《詩經》來應對變化和表達意願情感。
(四) 學到出口成頌、發言便詩 
按今天的標準來說,這就是出口成頌、發言便詩。
1. 舉個例子:《孔子家語》中孔子引用《詩•鄭風•大叔於田》〜
   當中一句詩:“執轡如組,兩驂ㄘㄢ如儛。”
   組,一種絲帶。驂,兩邊的馬。
   字面翻譯就是“手握韁繩像絲帶,驂馬奔馳像跳舞”的意思。
   這是形容駕馭車馬的技術高超。
   可孔子引這兩句詩時卻說:“為此詩者,其知政乎!”
   說寫詩的人了解政治,這詩寫出了搞好政治的方法。
2. 說“夫為組者,總紕ㄆㄧˊ於此,成文於彼,”
   組這種絲帶織的時候有一個總頭,
   總頭織好,下面才織出一個美好的花紋。
  做政治也是一樣,要把握總頭,抓住關鍵。
3.“言其動於近,行於遠”〜
  在近處行動,抓住關鍵,然後推行到遠方,近處調節在遠方收到效果。
  而在《呂氏春秋》先己篇記錄孔子引用“執轡如組”這句詩,
  但是孔子說“審此言也可以為天下”〜
  審度清楚這句話就可以治理天下。
4.在子貢曰:“何其躁也?”
  夫子就又解釋說“聖人組修其身,而成文於天下矣”,
  聖人用此道理來修養自身,成就的是天下太平鼎盛。
  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

(五) 要學習《詩經》的人生態度 
1.所以,表面看起來簡簡單單的幾句詩〜
  深細看下去卻可以看到許多古代文化的內涵,
  我們看不到〜
   一 是因為我們不精熟於詩經,
   二 是我們不會從古人的觀念讀詩〜
  2.古之文,仁恕也威嚴,古之武,威嚴也仁恕。
    文武之道,莫不合於道德。
    所以,學詩,我們真正要學習的是《詩經》後面的人生態度。
  3.《詩經》的美,就在此處。他始終具備“中正無邪”的審美特徵。
     口為言,筆為文,語言文字最終都是表達思想。
     學詩,不能把焦點僅僅關注在那些風花雪月的辭章詩句,
     更應注意融藏在詩詞背後的人生態度。
    “詩”的本質是“思無邪”,就是“正其心”,
    心保持一種“浩然正氣”, 才能為以後的道德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六) 學習《詩經》的強大作用 
1.老子說 “言之不文,行之不遠”,說話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得久遠。
  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詩,你連話都說不出來。
  一個人會講話,德行才不會有虧欠。
  不會講話,失言了,德行上就容易有虧失。
2.孔子重視言語,孔門四科,第一是德行,第二就是言語。
 《朱子集注》說“事理通達,而心氣平和,故能言”。
  〜認為學詩有這麼一個效果,能夠幫助你通達事理,做一個明白人。
  凡事後面都有一個理,通達事物後面的道理,就能心平氣和。
  心平氣和,說話自然就有分寸。
3.講話恰當需要的是智慧,智慧是由清淨心裡面產生的。
 心氣和平才能出智慧,所以心正,言語才能正。 
 有一個心氣和平、真誠、而又充滿善意的心,
 在現實生活中對他人有更深的同理心。
 即便是口拙,與人交往也沒有太大的的問題。
5. 總體來說:古代的《詩經》,包羅萬象,又充滿豐沛的情感,
 讓學者對各種知識 事務 都能了解,博物、通曉事理。
《禮記經解》上有一段話:
“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通達於詩之故也。”
“大腦創造思維,語言創造命運”〜
 正因為如此,孔子教弟子 教伯魚學詩,
 就是為了發揮其獨特而強大的作用。





【學《詩經》的強大作用】

1. 學詩 不僅學會譬喻、豐富聯想,能夠活學活用、舉一反三。
2. 學詩 使我們從感性的美的體驗,上升到理性的善的認知。
3. 學詩 是立德、修身的起始階段,是履道的關鍵性一步。
4. 學詩 能在各種複雜的情境中引用《詩經》〜
        來應對變化和表達意願、表達情感。
5. 學詩 更要學習融藏在《詩經》背後的人生態度。
6. 學詩 以保持一種“浩然正氣”,
        能為以後的道德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7. 學詩 使得說話有文采,能流傳久遠。 
8. 學詩 讓一個人學會講話,德行才不會有虧欠。
9. 學詩 能夠幫助你通達事理,做一個明白人。
10. 學詩 可以有一個心氣和平、真誠、而又充滿善意的心。
11. 學詩 在現實生活中對他人將有更深的同理心。
12. 學詩 讓學者對各種知識都能了解,博物、通曉事理。
13. 學詩 “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
14. 學詩  教聖人用此道理來修養自身,成就天下太平鼎盛。
15. 學詩  訓練 如理思惟,創造命運。 

   祈願堅持學法 (具足 悲智雙翼 成就 止觀雙運 )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3章-1

13-1.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
 〈白話〉
陳亢私下問伯魚:「你也許受到你父親的特殊教誨吧?」伯魚答說:「沒有啊!記得有一天,父親曾經一個人站在廳上,我很快的走過庭院。父親就問說:『你學詩了沒?』
〈文義〉
1. 陳亢:字子禽,孔子的學生。伯魚:名鯉,孔子的兒子。
2. 子亦有異聞:子,汝。異聞,特殊教誨。
3. 獨立:謂左右無人而單獨站著。
4.  趨:快走。按古禮過長者身邊必趨。
〈思維提綱〉
1.您覺得陳亢為什麼會問伯魚「子亦有異聞乎?」?
2.如果您是夫子的學生,遇到伯魚您會對他提出什麼問題?
3.夫子為何見到兒子,會問"學詩乎"?想想,我們都問孩子那些問題?
4.從本章這一小段落,您有何體會?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公堂清燕》: 緬想鳴琴治邑時,雍容雅化坐無為。顧龍裳(1600-1672),初名杋,字稚龍,號瑞黃。清無錫人。允成孫。順治九年歲貢生,授蒙城訓導,擢孝感知縣。著有《世德堂詩鈔》,祀孝感名宦祠。
2.過庭之訓:用以指父親對子女的教誨。亦作"詩禮之訓"、"詩庭之訓"。
3.《禮記•檀弓下第四》: 陳子車死於衛。其要與其家大大謀以殉葬,定而後陳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養於下,請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禮也。雖然,則彼疾當養者,孰若妻與宰?得已,則吾欲已。不得已,則吾欲以二子者之為之也。”於是弗果用
4.《論語•學而•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5.《論語•子張•25》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6.《詩經•國風•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7.《詩經•小雅• 鹿鳴之什• 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嘉樂嘉賓之心。
8.《訓蒙大意示教讀注》王陽明著。「….故凡誘之歌詩者,非但發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洩其跳號呼嘯於詠歌,宣其幽抑結滯於音節也;導之習禮者,非但肅其威儀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讓而動蕩其血脈,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諷之讀書者,非但開其知覺而已,亦所以沈潛反復而存其心,抑揚諷誦以宣其志也。…潛消其鄙吝,默化其麤頑,日使之漸於禮義而不苦其難,入於中和而不知其故,是蓋先王立教之微意也。」

二、重點摘記    
(一)念文及消文
1. 大家好!一起恭誦原文:
陳亢問於伯魚曰:「 子亦有異聞乎?」 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 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 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 對曰:『 未也。』『 不學禮,無以立。』 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 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2. 消文:
陳亢問孔子的兒子伯魚:「 你有沒有在老師那裡聽到什麼特別的教誨?」 
伯魚說:「 沒有。曾經父親一個人站在庭院,看見我快步經過就問我:『 學《詩》了嗎?』 我回答『 沒有』 ,他說『 不學《詩》,就不知道怎麼開口說話。』 我就回去學《詩》了。還有一天,他一個人站在庭院,看見我快步走過時就問我:『 學《禮》了嗎?』 我說:『 沒有。』 他說:『 不學《禮》,不知道怎麼在社會上立足。』 我就回去學《禮》。就聽到過這兩點。」
陳亢聽過回來後非常高興,說:「 問一件事,有三點收穫:一知道學《詩》、二知道學《禮》、三我知道了君子不偏愛自己的孩子。」

(二) 過庭之訓,後人傳為佳話
1 . 這是《論語》裡很有意思的一章,有情境、有畫面、有趣味。
2. 開頭是陳亢的“ 問”,問孔子怎麼教兒子,結尾是陳亢談“ 得”,問一而得三;中間部分是孔鯉的回答。
3. 全篇孔子並未出場,但從陳亢和孔鯉的問答中“ 聖人視一切眾生如兒女,對兒女卻視同一切眾生” 的形象就刻畫出來了。
4. 因為這一章,孔鯉受教學詩、學禮的事,被後人傳為佳話,這段故事被稱為「過庭之訓」 ,這一段孔子的教子的言辭被孔子後代稱為“ 祖訓” ,並逐漸形成了孔子“ 詩禮傳家” 的說法。
(三) 伯魚及陳亢
1. 今天進度第一部分:【陳亢問於伯魚曰:“ 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 】“ 伯魚” 是孔子的兒子孔鯉的字。據說孔子二十歲時,孔鯉出生,魯昭公派人賜予孔子鯉魚表慶賀,為表達對君主的感念孔子將自己兒子的名命名為“ 鯉” 、字“ 伯魚” ,都有魚字在裡頭。
2. 陳亢是孔子的弟子,字子禽。《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沒有這個人,但《孔子家語• 七十二弟子解》他被列為孔子弟子。
(1) 據說他曾做單父宰,施德政於民,很受到人民的愛戴。明代學者顧龍裳寫有《公堂清燕》詩句,“ 緬想鳴琴治邑時,雍容雅化坐無為” 就是頌揚陳亢施行德政、不用刑罰、公堂鳴琴、就可無為而治。
(2) 《禮記• 檀弓》中記載,陳亢的哥哥陳子車過世後,嫂子和家宰要為他舉辦殉葬禮,但陳亢強烈反對用活人殉葬。後人評價陳亢“ 有修養之性,有治世之才。”
(3)《論語》裡他幾次出場都很有意思,他常常研究孔子,而且不知道為什麼,他沒有機會直接去請教孔子,總是從旁邊打聽。所以《論語》中他的形象總帶點竊竊私語的調調。
(四) 陳亢三問之解析
1. 《論語》還載他有兩次與子貢的對話,一次在《學而篇》他問子貢:“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他很善於觀察,發現孔子每到一個國家,就很快了解了這個國家的政事。他就向子貢探問  “ 求之與?抑與之與?” 問孔子是怎樣做到的。
2. 第二次在《子張》篇,也是對子貢他說“ 你太謙恭了,仲尼豈賢於子乎?仲尼怎麼能比你更賢良呢?” 這招致子貢提醒他說話要慎重,並且宛轉的說他不智。
3. 從他和子貢的互動來看,他認為子貢很優秀,但似乎不太了解孔子,甚至懷疑孔子名不副實。尤其是他直呼孔子為仲尼,很另人費解。大概是因為如此,後面有學者認為他應該不是孔子弟子。但除《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外,《孔子家語》和《禮記• 檀弓》都認為他是孔子弟子。
4. 有學者也猜測陳亢的年齡很小,小孔子四十歲,小伯魚二十歲,所以也有可能曾經不是孔子弟子、不了解孔子,而後來了解之後就從師於孔子了。但是陳亢同學還是有很大的貢獻,因為《論語》中他的三次質疑,引來子貢和伯魚非常重要的回答。
5. 陳亢的三次出場,這一次是最有趣的,朱熹說:“ 亢以私意窺聖人,疑必陰厚其子。” 他私下裡揣測伯魚是孔子的獨生子,雖然和孔子的學生們一起學習,但私下一定會得到夫子更多的教授。所以他向孔鯉打聽:“ 你有沒有聽到過老師對你特別的教導?”
(五) 本章看出夫子的家庭教育
1. 伯魚就老實說“ 沒有” 。接著孔鯉爆出了兩則家事說:有一天父親一個人站在庭院。“ 鯉趨而過庭” ,鯉(就是伯魚)對自己的自稱。
2. 自己稱名,是表示謙恭。趨而過庭的“ 趨” 是低頭彎腰、小步快走。因為有長輩站在堂前,慢慢吞吞、大搖大擺地走路就顯得傲慢。
3.《弟子規》上講“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看見長輩要快步走上前,如果長輩沒有什麼話說了,就趕緊退下去。這都是童蒙時代就要學的禮。從這一段描寫平時“ 伯魚” 見到父親的態度行為十分恭敬,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的家教真的非常好。
(六)詩經與詩教
1. 孔鯉“ 趨而過庭” 的時候,夫子問他:“ 你學《詩》了嗎?” 此處的詩就指《詩經》,是上古時代流傳下來的,記錄的知識包羅萬象:自然、政治、宗教、人類的勞動、生活、情感等方方面面。
2. 《禮記• 王制》上說“ 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古代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古人采詩,是為了解各地百姓的風俗和生活狀況,從而糾正管理者自身的不足和缺失。
3. 對學的人來說,《詩經》把抽象化的道德化成具體可感的行為、實例,用學者喜聞樂見的形式“ 詩歌” 表達出來,受學的人潛移默化接受熏陶感染。
4. 歷史流傳下來的古詩有三千餘篇,孔子僅取十分之一、 312 首成《詩經》,可見精簡和謹慎。夫子是用什麼標準來選呢?三個字“ 思無邪” 。無邪,就是思想純正。
5. 《詩》有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 興” 是一種文學手法,“ 興” 的甲骨文是一個盤子被兩隻手舉起來的象形,指興發情感:就是我們在接觸外物時會自然而然引發出對外界事物的情感共鳴。
(1)詩經裡很多詩一開始講一種鳥獸花草,但目的並不是為了講花草鳥獸。而是藉由一種鳥獸花草,興起一種思考和情感。比如:〈關雎〉就是“ 興於鳥”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從鳥說起,但他目的並不是要講鳥,而是要用引起下文,“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由鳥求偶的舉動,引發人們思考雌雄有別)取其雌雄之有別
(2) 《鹿鳴》“ 興於獸” 。從鹿說起,“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引出下文“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由鹿得到食物之後招呼同伴來共享,而聯想到君子招待賓朋。
(3) 我們平常心對境,看到的聽到的一花一木一人一事,到底會在我們心裡觸發興起什麼情感,這種情感的抒發引導對儒家的詩教來說是非常重要。《泰伯》篇講“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詩的學習就不僅是知識文化,更重要的就是啟發人的內在情感,建立生命方向。
(4) 嚴格來說,除非一個人自己想做,否則沒有一個老師和家長能強迫他去追求什麼。尤其是志向,必須由個人內在決斷,不可能由他人主導,但他可以受到影響,而詩教會悄悄地完成這個影響和興起,方向又是中正無邪。
(5) “ 興” 就要求人要對客觀世界保持一份敏感,同時能夠做到將所見、所聞與所感做最大程度的融合,而且方向正確而內容豐富。從這個角度上講,“ 興” 也可以說是一種學習和領略審美的體驗過程。
(七)小結---學詩是履道的第一步
1. 當今我們的教育中大多忽視 “ 興” ,也就是忽視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和興發。很多老師在面對教材和學生的時候自己的情感首先是麻木的,教學只是肢解文學作品,應付考試。孩子不能從文學作品中感受到情感上的共鳴,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2. 孔門詩教,對於心對境所引發的內容、情感和方向是特別溫和謹慎的。王陽明在《訓蒙大意示教讀注》提到:“ 諷誦詩經,非但開其知覺,不僅開啟智慧,也是以此沉潛反覆而存其心,抑揚諷誦以宣其志。”,也是讓孩子在反覆思索中存養他們的本心,在抑揚頓挫的朗誦中宣揚堅定自己的志向。南宮适三復白圭,就是“ 抑揚諷誦以宣其志” 。我們天天背論語也是一樣,天天吟誦,即使是再笨的人,也會不知不覺地不修道卻已在道中了。
3. 孔子說:小子何莫學夫《詩》?為什麼不學習《詩》呢?《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興,是興發情感;觀,是觀察人生萬物;群,是人際交往;怨,是指對現實生活的否定性情感。
4. 人人都有不良情緒,比如醫生,每天與病人接觸,病人都愁眉苦臉的,病人看多了,自己也像得病似的。同樣的,作官做久了就有“ 官僚氣” ,某一行幹久了,就會受到那一行業的熏染,這是職業病。
5. 不良情緒壓抑在內心,久而久之就變成病態心理,情感最好的發揮,就是透過藝術文學。所以過去政治家通常是文學家,面對太多的人我是非,許多感情無處揮發,要靠詩文來調劑。
6. 且“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王陽明說:這就是順應天性,凡此種種,「潛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頑(潛移默化就消除人的粗俗愚頑),日使之漸於禮義而不苦其難」,讓人逐漸接近禮而不感到艱難,「入於中和而不知其故」。不知不覺性情也達到了平和中正,這是先王立教的深意。
7. 《詩》的內容雖多繁雜,但表現的是正直健康,昂揚之氣、有德化之功。《論語義疏》包氏曰:“ 言修身當先學詩也。”  所以學詩是履道的第一步。孔子為當時的修身養性提供了一個最基本的實施原則就是先“ 學詩” 。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2章-2

12-1 (誠不以富,亦祗以異)「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
12-2  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白話〉
12-1《詩經》上說:「實在不是因為富有而稱道他,是因為他有異於人的德行。」「齊景公活著的時候,養了四、五千匹馬,去世之後,人民卻沒有甚麼好稱頌他的。
12-2伯夷、叔齊在首陽山下挨餓致死。人民到現在還在稱頌他們。」《詩經》上說的這兩句詩,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文義〉
1.首陽:山名。
〈思維提綱〉
1.儒家思想如何形成,淵源又是什麼? 
2.孔子常常誇讚伯夷叔齊,請問在那些篇章可以看出來?
3.孔子為什麼要大力宏揚伯夷叔齊?
4.孟子如何讚揚伯夷叔齊?
5.歷代對伯夷叔齊的評價為何?
6.重溫伯夷、叔齊的故事,作為ㄧ個君子應該怎麼做?
〈義理解說〉 12分0秒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公冶長•23》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2. 《論語•述而•14》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3. 《論語•微子•8》: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
4. 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 
5.《論語•述而•34》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
6. 《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
7. 《孟子•萬章章句下‧ㄧ》:「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橫政之所出,橫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與鄉人處,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也。當紂之時,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8. 《孟子•公孫丑章句上‧三》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
9. 文天祥《和夷齊西山歌》。"彼美人兮,西山之薇矣。北方之人兮,為吾是非矣。異域長絕兮,不復歸矣。風不至兮,德之衰矣。"...."國已亡矣,殺身以尚,誰復書之?".... "商非不亡,夷齊自不食週粟。人臣自盡其心,凱問書與不書?"
10. 清‧朝鮮使者柳夢寅《夷齊廟》,"首陽蒼翠鬱嵯峨,灤水悠悠也自波。土俗尚聞孤竹廟,邦人能唱采薇歌。一時賢士知俱出,萬古高名問孰多。此地清風吹不盡,荒台只是舊山河。"

二、重點摘要
(一)儒家思想的淵源
1. 孔子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數千年來經久不衰,影響著中國乃至東方世界的經濟、政治與文化生活。
2.那麼,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如何形成的,思想淵源又是什麼?他是受什麼思想影響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呢?
3.牟宗三先生在《道德理想主義的重建》一文中曾說:“生命是一條流,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過去、現在、未來是一條連續的流。”
4.同樣,儒家文化,中華民族智慧的璀璨明珠,也在歷史的更替演進中被繼承、延續乃至於發揚光大。
5.在儒家文化這條連續“流”中,早期儒家就特別強調它文化的歷史根源性,不僅承接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文化內質,而且也吸納了伯夷叔齊這樣的古代聖賢的精神,尤其是他們的修為、操守、氣節,啟迪了孔孟這些儒家先哲們對儒家學說的豐富與完善,可以說伯夷叔齊的品德與精神對儒家思想的影響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孔子最早讚美伯夷叔齊並多次誇讚
1.伯夷、叔齊死後,見於文獻記載的,最早讚美伯夷、叔齊的人就是孔子。
2.他曾在《論語》裡多次誇讚伯夷叔齊:
〈公冶長第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述而第七〉: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季氏第十六〉: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微子第十八〉: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
3.可以看出,伯夷叔齊在孔子心中的份量。                                                      司馬遷說:“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
(三) 孔子為什麼要大力宏揚伯夷叔齊?
孔子為什麼要大力宏揚伯夷叔齊,而使他們的聲名更加昭著呢?
1.既賢且仁者不多
論語學習過程中,我們發現許之以賢且仁的人著實不多,就連孔子自己在談到聖與仁時只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從不敢以聖與仁自居,而對伯夷叔齊卻不吝讚美,可見伯夷叔齊體現了孔子儒家的核心思想和道德標準。
2. 伯夷叔齊體現儒家思想的精髓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第一:仁
伯夷、叔齊兄弟讓國,充分體現了“仁”的道德標準。孔子也讚揚他們“求仁得仁”。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最高道德標準也是“仁”。
第二:義
讓國,首先就是“義”字當先的,行為是無比高尚的。
第三:禮
伯夷、叔齊“恥食週粟”,寧死全仁,用孔子的話就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這就是儒家提倡的“禮”。
第四:孝
伯夷以父命為尊,寧可不作君王,也不違背父親的遺願,這就是“孝”。
第五:悌
兄弟讓國,體現的是“悌”。
不難看出,孔子儒家思想的主要精髓,都能從伯夷、叔齊的思想行為中找到源頭。
3. 伯夷叔齊的思想行為是東方的德源
從這些佐證,可以看出,伯夷叔齊的思想行為是孔子儒家思想形成的基礎之一,孔子儒家思想是東方世界的道德源泉。伯夷叔齊的思想行為,也就是名副其實的東方德源。
(四) 孟子對伯夷叔齊的誇讚
1. 儒家亞聖孟子時代,他對伯夷叔齊的誇讚,直接稱為“天下之大老”,把伯夷推為聖人。
2. 他權衡伯夷為聖人的道德尺度就是:“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權衡的結論是“聖之清者”。
3. 孟子在這裡以清來論人,意在狀其品格、操守與精神氣質,明確標示伯夷是聖人中最潔身自好的。而“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的讚許,直接點出伯夷“清”的價值和教化社會的功能。
4. 孟子認為伯夷叔齊在成就自己“清”的氣節同時還肩負了轉化社會風氣的使命,世人若感染了他們的清高之風,貪婪的就會廉潔起來,懦弱的就會意志堅強起來。
5. 所以,我們沒有理由否認孟子“以德服人”、“以德行仁”理論或許是得益於伯夷清高氣節以及這種氣節對社會風氣砥礪作用的啟示。
6. 孟子還認為伯夷這樣的聖人,他們對於世人的榜樣示範作用並非只局限於他們所生活的一朝一代,而是可以成為百世之師,千秋萬代的感召下去。
(五) 歷代對伯夷叔齊的評價
1. 如孟子預言的一樣,伯夷、叔齊獨行其志,恥食週粟,餓死首陽山以後,他們的精神在歷史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2. 許多名人,包括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史學家、藝術家、文人學者、帝王將相紛紛以各種形式歌頌、褒揚伯夷、叔齊。
3. 除孔孟、司馬遷對伯夷的推崇外、孟子、墨子、管子、韓非子、莊子等等,對伯夷、叔齊都有著述。
4.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寫過一篇《伯夷頌》,讚頌伯夷、叔齊。
5. 著名詩人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司馬光、文天祥、劉伯溫、顧炎武等也都有用詩詞的形式謳歌伯夷、叔齊,見於文字記載的相關詩詞多達百首。
6.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俘囚禁期間,曾寫過一首《和夷齊西山歌》。"彼美人兮,西山之薇矣。北方之人兮,為吾是非矣。異域長絕兮,不復歸矣。風不至兮,德之衰矣。"元兵統帥勸降時說,"國已亡矣,殺身以尚,誰復書之?"文天祥正言以答:"商非不亡,夷齊自不食週粟。人臣自盡其心,凱問書與不書?"並詠詩抒懷:餓死真吾事,夢中行采薇。
7.伯夷、叔齊的事蹟,不僅在國內產生了廣泛影響,也影響到周邊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
8.清代,朝鮮使者柳夢寅寫過一首《夷齊廟》,"首陽蒼翠鬱嵯峨,灤水悠悠也自波。土俗尚聞孤竹廟,邦人能唱采薇歌。一時賢士知俱出,萬古高名問孰多。此地清風吹不盡,荒台只是舊山河。"說明當時朝鮮人對伯夷、叔齊是相當崇拜的,甚至建夷齊廟來祭祀伯夷、叔齊。

(六) 總攝
1.孔子大力推舉伯夷叔齊做人的“大義”,對於後世的知識分子產生了巨大影響,儒家文化所影響的“捨生取義”價值觀深植一代代學者心中,已經熔鑄成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影響了千千萬萬人,成為中華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精神財富。
2.我們今天學習論語,重溫伯夷、叔齊的故事,就是要破除“寧在寶馬車裡哭,不在自行車上笑的”的拜金享樂主義,重新宏揚儒家士志於道、捨生取義的精神。
3.我們循著儒家傳承脈絡,就會發現無論孔子還是孟子,儒家所倡導就是培養仁人志士,就是要培養一批能夠擔當國家民族使命的君子。
君子所需具備的品格便是伯夷叔齊等聖賢精神匯聚、沉澱後所形成的至德品格,是儒家聖賢文化的有力支撐,是中華文化得以長盛不衰的保證。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2章-1

(誠不以富,亦祗以異)「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
 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白話〉
《詩經》上說:「實在不是因為富有而稱道他,是因為他有異於人的德行。」
齊景公擁有千輛兵車,到他死的時候,百姓並不覺得他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善行。
伯夷、叔齊在首陽山下挨餓,人民到現在還在稱讚他們。說的就是這樣吧!

〈注釋〉
1.齊景公:生於何時不知,死於西元前490年。在位58年,晏嬰輔政,國內治安相對穩定。
曾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駟:古代一馬車是四匹馬,故稱駟。千駟相當於一千輛車。

〈思惟提綱〉
1. 「誠不以富,亦祗以異」出自詩經,什麼意思?
2. 齊景公非常富有,死時,結局為何?
3 伯夷叔齊是何等人?結局為何?
4. 孔子拿齊景公和伯夷叔齊作對比,目的為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論語.顏淵.10》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二、重點摘記
(原文)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一) 注釋及譯文
1. 駟,古代馬車上的四匹馬。千駟相當於一千輛車。春秋時期以兵車的數量來區分諸侯國的大小,大國一般就講千乘之國。
2. 譯文
齊景公擁有千輛兵車,到他死之日,人民想不出他有什麼善行可以稱道的。伯夷、叔齊餓居首陽山下,但人民直到今天還是稱讚他倆的德行。《詩經》上說:“為人稱述,並不在富呀,富也只是與人不同而已。”就是說的像這樣吧?

(二) 人物介紹: 齊景公、伯夷叔齊
本章對比了春秋戰國時期,二位著名人物,先簡單看一下人物背景。
齊景公
1.齊景公年幼登基,在位58年,是齊國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
2.親政之初,他能夠虛心納諫。認真聽取、採納晏嬰、弦張等人的建議,並放手賢臣治理國家,從而使齊國在短短的幾年間由亂入治,人民生活得到了較大的改善,綜合國力得到了提高。
3.齊景公執政時,文治武功使齊國強盛一時,但後來的他貪圖享樂,生活奢侈,逞性妄為,不體恤民情,致使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結論 :
這樣的人雖有豐功偉業,一度使國家富強,但人民卻深受其害,真沒有什麼可以讓百姓可稱道的。

伯夷叔齊
1.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想要立叔齊為國君,等到父親死了,叔齊要把君位讓給伯夷。伯夷卻說:"這是父親的遺命啊!"就逃走了。叔齊也不肯繼承君位,也逃走了。國人只好擁立孤竹君的次子。
2.後來,伯夷、叔齊聽說西伯昌(周文王)能夠教化百姓德行,很好地贍養老人,就想去投奔他。
3.可是到了那裡,西伯昌已經去逝了,他的兒子武王追尊西伯昌為文王,並把他的木製靈牌載在兵車上,向東方進兵去討伐殷紂王。伯夷、叔齊勒住武王的馬韁勸諫說:"父親死了不安葬,就發動戰爭,能說是孝順嗎?作為臣子去殺害君主,能說是仁義嗎?"
4.武王身邊的隨從人員要殺掉他們。太公呂尚說:"這是有節義的人啊。"於是攙扶著他們離去。
5.武王最終平定了商紂王的暴亂,天下都歸順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齊卻認為這是恥辱的事情,他們堅持不吃周朝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上,靠採摘野菜充飢。
6.後來有人對他們說,野菜也是周家的,於是他們二人乾脆連野菜也不吃了,七天之後,就餓死了。

(三) 本章的錯簡之說
1. 闕漏之說
劉寶楠先生在《論語正義》裡說,“其斯之謂與”的前面應該缺了一句話,
跟上文不諧,顯得突兀。
2.“誠不以富,亦祗以異”的出現,令人費解
  我們前面學習《論語•顏淵篇》: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其中“誠不以富,亦祗以異”是《詩經•小雅》中的兩句,原詩寫一個女子被丈夫所棄,在回娘家路上,對先生的不滿,意思是:果真不是你嫌貧愛富,也只因你見異思遷。用在這裡似乎有些不合,所以人多以為費解。

(四) 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1. 朱熹引程頤說:“此錯簡,當在第十六篇'齊景公有馬千駟'之上。因此下文亦
有'齊景公'字而誤也。”
2. 錯簡,就是指過去抄論語時,在竹簡上抄錯了,應該把“誠不以富,亦祗以
異”放在“齊景公有馬千駟“之前。朱子說,“今詳文勢,似當在此句之上”。
說明 : 後人所稱頌的,不是在於富貴、勢力,而在於德行。異是指德行。
3. 這是朱子的一家之言,有這樣的可能性,但不能考證。

【備註】
“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出自《詩經•小雅》“我行其野”。 原詩共三章,每章六句: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昏姻之故,言就爾居。爾不我畜,復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昏姻之故,言就爾宿。爾不我畜,言歸斯復。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舊姻,求爾新特。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內涵 : 一個遠嫁他鄉的女子,訴說夫君投新歡,棄舊愛,其內心的悲憤和痛傷。
末了對薄情郎蓋棺定論——“誠不以富,亦祗以異”,意思是說 : 誠非因爲她富
有,而只因為你變心。

譯文如下,提供參考 :
獨自行走郊野,樗樹枝葉婆娑。因爲婚姻關係,纔來同你生活。你不好好待我,只好我回鄉國。
獨自行走郊野,採摘羊蹄野菜。因爲婚姻關係,日夜與你同在。你不好好待我,回鄉我不再來。
獨自行走郊野,採摘葍草細莖。不念結髮妻子,卻把新歡找尋。誠非因爲她富,恰是你已變心。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1章-2

11-1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 
11-2『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論語˙季氏˙11》
〈白話〉
11-1孔子說:「『看到善的行為,就好像追趕不上;看到不善的行為,就好像伸手碰到滾燙的水。』我見過這樣的人,也聽過這樣的話。
11-2『避世隱居來追求他的志向,踐行道義來貫徹他的理想。』我聽過這樣的話,但沒見過這樣人。」
〈文義〉
1.隱居以求其志:隱居時,讀書修養,以求將來施展其志向。 
2.行義以達其道:遇到可以出來作事時,便出來作事,所辦的事情皆合正義,如行仁政等,以達其所守持的道。(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維提綱〉
1.「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是第一種人,「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是第二種人,為什麼第二種難度更大更高呢? 
2.「隱居」與「行義」是彼此違背嗎?還是一體的呢?為什麼?
3.想一想,透由本章孔子老師想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28》: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2.朱熹《論語集注》:求其志,守其所達之道也。達其道,行其所求之志也。蓋惟伊尹、太公之流,可以當之。當時若顏子,亦庶乎此。然隱而未見,又不幸而蚤死,故夫子云然。
3.張居正《論語直解》:士方未遇而隱居之時,則立志卓然不苟,把將來經綸的事業,都一一講求豫養,而備道於一身;及遭際而行義之日,則不肯小用其道,將平日抱負的才略,都一一設施展佈,而不肯負其所學。這樣出處合宜、體用全備的大人,吾但聞古有此語矣,未見今有此人也。”蓋此必伊尹、太公之流,乃足以當之,故夫子以未見其人為嘆,其所感者深矣。
4.《論語·微子·6》: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5.《論語·八佾·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6.《論語·先進·17》: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二、重點摘要
(原文)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 『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一)本章提到的兩種人
1.第一種人:
他們看到好人好事,馬上效學,見到不好的事情,馬上遠離。他們頭腦清醒,是非分明,又敏而好學,果敢篤行。
2第二種人:
他們能拒絕一切干擾與誘惑,讓自己靜靜地安住在一個地方,沉潛用功,以保全心志。更可貴的是,他們不但能管住自己,潔身自好,更能相時而動,將所學的聖賢之道,弘傳天下,以濟蒼生。
(二)相對第一種人,第二種人難度更大
1.相對第一種,第二種難度更大,因為人一旦隱居避世,就有可能放棄志節,放浪形骸,與世無爭。
2.而一旦入世發揮理想抱負時,又會面臨各種挑戰,很難秉持道義,堅守理想。
3.平淡窮困中能不失其志,順意暢達中又不忘行義達道,能夠做到如此的處處合宜、體用全備,實非一般人所能為。
4.如果說“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 是達到了第一個層次的善--“己立己達”,那麼“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就是進入第二個層次的善--“立人達人”。
5.而“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正是夫子為世人指出的精神不斷向上之路,是夫子自己率先垂範,也深切希望我們都能踏上的一條路。
(三)「隱居」與「行義」 的一貫性、一體性
1.在夫子心中,“隱居”不是為了避世,而是為了“求志”;“行義”也非泛泛而為,而是為了“達道”。
2.朱子說:“ 求其志,守其所達之道也。達其道,行其所求之志也。 ” 明確點出“隱居”與“行義” 的一貫性、一體性。
3.張居正也說: “士方未遇而隱居之時,則立志卓然不苟,把將來經綸的事業,都一一講求豫養,而備道於一身;及遭際而行義之日,則不肯小用其道,將平日抱負的才略,都一一設施展佈,而不肯負其所學。”
4.簡單說,“隱居”是為了求志備道,“行義”是為了行志達道,一切都是為了心中那個光明大道。
(四)「隱居」不是為了避世,而是為了「求志」
1.說到“隱居”不是為了避世,而是為了“求志”,磨礪自我,充實自我,為將來的行義達道做充分準備。
2.這讓我們想起微子篇中夫子對長沮、桀溺這些隱者的評介:“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夫子是說,人和鳥獸不同類,怎可與鳥獸同群?我不和這世上的人在一起,又和誰在一起呢?天下如果有道,我就不用改變了。
3.正因天下無道,才越發需要入世,努力加以改變啊!的確,隱士在亂世,歸隱山林,自安其心,自得其樂;夫子於亂世,不忍眾生苦,不忍大道衰,周遊列國,栖栖遑遑,濟拔蒼生。
4.隱士自是孤傲高潔,然而,聖人才給眾生帶來光明與希望啊!
(五)「行義」,也非泛泛而為, 而是為了「達道」
1.再看“行義”,也非泛泛而為,而是為了“達道”,這會讓我們想起本篇第一章,對於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冉有和子路雖不贊同,但未能當面規勸季氏。
2.其實,這種事屢次發生,季氏旅於泰山時,夫子問冉有 “女弗能救與? ”冉有直言“不能”。季氏橫徵暴斂時,冉有不但不出面規勸,反而 “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引得夫子說出最嚴厲的一句話:“ 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
3.冉有是孔門四科十哲之一,跟在夫子身邊時日不短,但直面境界考驗時,還會顯現出迷惑猶疑,可見,堅守道義、行義達道確實是要付出巨大的道德勇氣和不竭的艱辛努力的。
4.而夫子是怎麼做的呢?無論在魯國執政,還是行走於諸侯國間推行王道,遇有不合仁義大道之事,他的態度是決不合作,決不參與,毅然決絕,守死善道。
5.夫子為何能做到?原因只有一個:他是一個始終都奔著自己心中的信仰昂然前行的人。
(六)正因難行,才更應行;正因難為,才更應為
1.“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雖非易成,但觀察夫子的行誼,體會夫子的心意,似乎在告訴我們這些後人:正因難行,才更應行;正因難為,才更應為;難行能行,難為能為,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是所有有志於道的人共同秉持的信念和始終如一的言行。
2.問題的關鍵是:我要不要做這種人?這是我們要經常追問自己的。記得我的老師曾這樣引導我們:“ 讀聖賢書才能立什麼?立志做聖賢,對不對?此時此刻的你,是不是在讀聖賢書?那會不會立聖賢的志向?
3.那麼聖賢的志向,一定不只是為了讓自己離苦得樂的,只管自掃門前雪,那肯定當不了聖賢,一定是兼濟天下的。
4.他的認識、他的才華、他的才能,不僅僅是饒益自己而已,而且是成滿很多很多人離苦得樂的願望,去幫忙他們,去幫助一切,這才是聖賢的志向!
(七)做一個生命有溫度的人,溫暖自己,也溫暖身邊每個人
1.那麼再反過來問大家:這個志向好像很難立,但是如果有一個願意幫忙所有的人,還有一個只願意顧自己的人,那你願意跟誰交朋友呢?你覺得跟誰交朋友你會比較賺呢?一定是樂於助人的那個朋友,你比較願意交吧!
2.因為萬一到了什麼為難的時刻,那個朋友一定會對你伸出援助之手,甚至他會為了你捨卻自己。一定是這樣的摯友最難忘吧!最可交!所以看起來我們喜歡這種人,而且我們從骨子裡熱愛這種人,因為這種人在生命裡多好呀!到什麼時候他都是我們的力量、都是我們的溫暖呀! ”
3.是的,我們從骨子裡熱愛這種人,熱愛這種能為自他生命帶來光明與希望的人,我們也想成為這種人,而這正是本章夫子的心意吧!
4.無論是“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還是“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做一個生命有溫度的人,溫暖自己,也溫暖身邊每個人!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1章-1

11-1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 
11-2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白話〉
11-1孔子說:「古人說:『見到好人好事,就好像追趕不上;見到壞的人和事,就好像伸手碰到滾燙的水。』我親眼見過這種人,也聽過這種話!
〈注釋〉
4. 不及:趕不上。
5. 探湯:用手試探滾水,畏縮趨避,唯恐不及。
6. 語:古語。
〈思惟提綱〉
1.本章,孔子指出哪兩個層次的善?
2.「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是怎樣的狀態?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我們可以追問自己哪三個問題? 
4.根治“懶癌”,最好是有良師益友的策勵,為什麼?

〈義理解釋〉潘竤老師/ 9’51”
一、引用經文 
1. 《朱子.論語集注.季氏11》真知善惡而誠好惡之,顏、曾、閔、冉之徒,蓋能之矣。語,蓋古語也。
2.《尸子》:「舜云:從道必吉,反道必凶,如影如響。」
3. 「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4. 左丘明《國語.周語下》: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5. 《論語.衛靈公.9》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6. 《韓詩外傳》 ... 假子曰:「夫高比、所以廣德也,下比、所以狹行也;比於善者、自進之階,比於惡者,自退之原 ...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白話〉
孔子說:「『看到善的行為,就好像追趕不上;看到不善的行為,就好像伸手碰到滾燙的水。』我見過這樣的人,也聽過這樣的話。『避世隱居來追求他的志向,踐行道義來貫徹他的理想。』我聽過這樣的話,但沒見過這樣的人。」

(一) 兩個層次的善,兩個精神層次的人
1.夫子在這兒指出了兩個層次的善,兩個精神層次的人。
 *一種是明辨是非,明了善惡,樂於行善,恥於做惡。(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一種是有志於道,志向堅固,窮不失義,達不離道。(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2.夫子說,話雖然他都聽說過,但是,前一種人他見過,後一種人他未曾見。很顯然,後者高於前者。
3.那麼,後者與前者有什麼差別?為什麼說後者高於前者呢?這個明天我們再說,今天重點討論前者。

(二) 前者 :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1. 這種類型的人,夫子說“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乍一聽,這種人好像很容易見到,這種為善去惡的狀態好像也很容易達到,是這樣嗎?
2.我們先從 “ 如不及 ”,“如探湯”這兩個譬喻來看。
見到別人樂善好施,助人為樂,便會心生仰望,緊緊跟上,生怕落下;
而見到自他的不善,就像手碰到開水,趕緊躲開,立即罷手。
3.這種人對於善的喜好,對於惡的厭惡,態度非常鮮明,行為非常果斷,一點也不拖泥帶水。對善,就是積極主動、爭先恐後;對惡,就是嚴防死守,避之不及。

(三)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說易行難
為什麼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不那麼容易?
我們不妨追問自己三個問題。
第一:我真的知善知惡嗎?
1.朱子《四書集注》說:“ 真知善惡而誠好惡之 ”,這裡有兩個關鍵詞:“真”和“誠”。“真”,真的從骨子裡明了善惡;“誠”,專誠懇切,發自內心地為善去惡。那麼,什麼是從骨子裡明了善惡呢?
2.我們可以觀察一下自己,雖然平時都認為善是好的,惡是不好的,但是,每當遇到一些境界的考驗,需要做出義利之間的抉擇時,是非善惡的標準就模糊不清了,我們真的會見義忘利、捨惡取善嗎?
3.最關鍵的是,我們平時不太會從善惡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苦樂。比如,遇到一件不順心的事,大多覺得這是別人的錯,或者是自己的命不好,自己倒霉,很少去想這些吉凶禍福和自己的善惡心行有什麼關係。
4.古人說:“從道必吉,反道必兇,如影如響。”遵道而行,就會吉祥平安,反之就會禍患不斷,吉凶禍福就像影子和回音一樣,緊緊追隨著我們的善惡心行,因果絲毫不爽。對此,我真的相信嗎?

第二個:我真的會在意小善小惡嗎?
1.如果我真的相信,善能帶來快樂,惡會招致痛苦,那麼我就會非常在意自己的善惡行為了,而善惡行為始於心念。平時一個小小的善念或是惡念在心頭飄過時,我們可能覺得這也沒什麼,但是,真的沒什麼嗎?
2.記得我的老師曾說:“潔白的、晶瑩的雪花,一朵一朵落下來,從天空冉冉而降。每朵雪花,那麼輕、那麼小,誰能想像會慢慢覆蓋大地、覆蓋屋頂、覆蓋樹林,直到整個世界一片銀白。我們的善念,雖然很小、很輕,但當它不停地生起,不停地生起,也會瀰漫整個身心,成為皎潔的心,皎潔的世界。”
4.而惡念呢?“ 剛開始出現惡念時,我們認為沒什麼,好像不會造成很大的困擾和混亂,是可以忍受它對內心的侵襲和污染。可是一旦資養成比自己的對治力要大好多倍,沒有什麼是那個惡念對手的時候,我們就只能乖乖地做它的奴隸。
5.所以,我們必須深知惡念的過患,應該像對待火一樣。一點點火星,在森林裡都是非常非常危險的,可能會引起森林大火;一點點惡念,可能也會燒毀我們的善行之林啊! ”
6.對於這些心念上的小善小惡,我真的能做到心細如髮,時時看護自己的心念,努力止惡揚善嗎?

第三個:我真的能堅持為善去惡嗎?
1.一個很有名的佛教故事,有位得道高僧在圓寂前,許多人聚到他跟前,想聽他最後的教誡。他只說了一句: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大家就很奇怪了,這有什麼啊?這人人都知道啊!他看了看大家接著說:“三歲孩童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道理似乎知道了,可是落實到行動上,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2.有一句古語說:“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是說順從良善就像登山一樣艱難,屈從邪惡便如山崩一般迅速。人總是有種難以克服的惰性,包括行動和道德上的惰性。行動上的惰性,如“好逸惡勞”、“拖延症” 等等。道德上的惰性,就是甘於做一個平庸的人,只追求眼前利害得失。
3.兩種惰性皆因高遠的人生志向、道義追求還沒有在心中樹立起來,因此,為善去惡的動力不足。

(四)根治“懶癌”最好是有良師益友的策勵

1. 其實,要想根治這種行動和道德上的 “懶癌”,最好的方法。就是依夫子說的“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把自己放到好人堆裡,在良師益友的策勵下,在良善環境的熏陶下,比較容易生起向上效學的心。
2. 《韓詩外傳》也說:“高比所以廣德也,下比所以狹行也”,經常和道德高尚的人相比,就會有奮鬥目標,就會德行增進;而跟落後的人相比,標準要求自然降低,德行自然就減退了。
(五) 小結
總之,善會帶來樂,惡會招致苦;小善小惡,會帶來大樂大苦;眼前還沒出現大樂大苦,但不代表將來沒有,因為吉凶禍福,如影如響。
果能信此行此,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就會是我們的人生寫照,再向上跨,就是 “ 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了,這個我們明天再談。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0章-2

10-1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
10-2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白話>

10-1: 孔子說:「君子有九件必須思考的事:看東西要看明白,聽人說話要聽清晰,態度要常保持溫和,容貌要常保恭敬, 

10-2:說話要出自內心的話,做事要謹慎小心,有疑惑時要向人請教,生氣時要想到將來無窮的後患,遇到有利可得,要想是否合於義理。」

<文義>

1、    君子有九思—思,用心思考的事。
2、    視思明—明,明白。
3、    聽思聰—聰,清晰。
4、    色思溫—溫,溫和。
5、    貌思恭—恭,容貌要常保恭敬。
6、    言思忠—忠,出自內心。
7、    事思敬—敬,謹慎小心。
8、    疑思問—問,向善知識請教。
9、    忿思難—忿,生氣。難,患難。
10、  見得思義—見,遇到。義,合義理。


<思惟提綱>

1. 第三步“出動”,包括哪二方面?要如何做呢 ?
2. 第四步“防非”,包括哪三方面?事情做完之後,要如何做總結 ?
3. 做事情及時總結反省,那麼,我們能怎麼做?有何下手處呢?

<義理解釋>季氏篇-第10章(2)-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中庸‧天命章》: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2.《論語‧季氏‧11》: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 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10-2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一) “表態”之後第三步“出動”——“言思忠”、“事思敬”

 1. 言思忠
  “動”是動作、行動,包括言語和做事兩個方面。
與人互動溝通時,要省思自己說話是否做到了忠,此即所謂“言思忠”。
盡心為忠,說話要全心全意的為對方利益著想,所以凡無益於利他的言語,
比如假話、粗話、廢話、挑撥離間的話,都要禁口不談。

2. 事思敬
  做事時,要省思自己是否認真負責,此即所謂“事思敬”。
凡馬虎、苟且、草率、應付等做事方式都應避免。
只有言忠事敬,儒家所倡導的仁愛精神才能落到實處,才能見到實效。
反之如果言語輕浮,行事苟且,所謂的仁愛就不過是個口號而已,說起來也許頭頭是道,做起來卻是莫名其妙了。

3. 篤行
  所以《中庸》裡說到修學的次第時,提出學問思辨之後一定要篤行,要把所學義理紮紮實實的落實到助人利他的言語行動之中。
如此擇善固執,精誠用功,才能漸達“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中和之境。 《論語‧季氏‧11》

(二) 第四步“防非” 做總結省思——“疑思問”、“忿思難”、“ 見得思義”

事情做完之後,要做總結,如有過失,當防止再犯。所以第四步叫做“防非”
總結省思的主要有三項。

1. 疑思問
是看做事中有無疑惑不解的地方,如果有,說明自己智慧不夠,當予以改善。
  如何改善?
“疑思問”,向有智慧的人,向師友請教、詢問。

2. 忿思難
  是看做事中有沒有生氣發火,有的話,就要設法克制,不令再犯。
  如何克制?
“忿思難”,思維一下生氣發火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比如損害健康、積怨結仇、禍及親人等,思及這些後果,趨利避害的本能自然會令內心生起對忿心的抑制力。

3. 見得思義
   是看此事有沒有好處可得,如果有的話,要思維一下,自己接受這個好處是否符合道義。
   合則接受;不合則不接受,絕不作貪欲的奴隸。

(三) 及時總結反省…..“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1. 三項涉及到了人性中最黑暗的三塊短板——愚癡、憤恨、貪欲,所以會被特意提出於事後及時總結反省。

2. 不過應當注意的是,說要在事後總結反省,並不等於說只能等到事後才做反省,

3.應當練習著於做事中就留一份心觀察自己內心,一旦發現這三塊短板出現,就立刻做相應的思維,及時進行
  調整改善。

4. 比如,發現火氣上來了,當下就要“忿思難”,通過思維忿怒的後果,熄滅怒火。

5.發現有疑惑的地方了,條件允許的話,當下就要向師友請教。
  像夫子所說的“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季氏‧11》,手伸到開水裡了,當下就要抽回來,哪容拖延懈怠呢?

(四)小結 

1.學人如果能效學君子之風,在言語行動、待人接物之際,於九思處用心,自然會有事事省察、時時檢點、功夫綿密之效。

2.就像錢穆先生所說的 “ 日用間迭起循生,無動靜,無內外,乃無所不用其省察之功。
功夫是綿密的,道德的增上自然也是持續不斷的。這樣實踐下去,我們的生命自然會呈現出不一樣的氣象。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0章-1

10-1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
10-2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白話>
孔子說:「君子在言語行動、待人接物之際,有九種省思之處。
當其視,思欲明。當其聽,思欲聰。其色思欲溫。其貌思欲恭。
有言思必忠。臨事思必敬。遇疑思如何問。忿心起,宜思患難在前。
見有可得,宜思義之當否。 」
  
<文義>
1.君子有九思:君子在言語行動、待人接物之際,有九種省思之處。 
2.視思明:看要考慮是否看清楚了。
3.聽思聰:聽要考慮是否聽清楚了、
4.色思溫:臉色要考慮是否溫和、
5.貌思恭:表情要考慮是否謙恭、
6.色思溫:貌思恭〜朱子認為見於面者為色,舉身而言為貌。
錢穆先生則認為“容之靜謂之色,容之動謂之貌”。

<思惟提綱>
1.孔子指出:君子在言語行動、待人接物的時候,有九種省思之處。
  您認為【九思】有何次第呢?
2.“ 視思明,聽思聰 ”的下腳處為何?最終能達到怎樣的境界?
3.“ 色思溫,貌思恭 ” 此處色、貌〜有何差別?
    (1)為什麼對人的態度要色溫貌恭?
    (2)如何做到色溫貌恭呢?下腳處為何?

<義理解釋>  5 分 51 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八佾.24》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2.《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3.《中庸》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
          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
          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4.《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
          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
          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二. 重點摘記       義理解釋
季氏篇-第10章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
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一) 錢穆先生的解釋
此章中夫子指出,君子在言語行動、待人接物之際,有九種省思之處。
細目如錢穆先生所解釋的:“當其視,思欲明。當其聽,思欲聰。
其色思欲溫。其貌思欲恭。有言思必忠。臨事思必敬。
遇疑思如何問。忿心起,宜思患難在前。見有可得,宜思義之當否。”

(二) 李炳南先生歸納的次第
李炳南先生、錢穆先生都認為九思是有次第的。
李炳南先生將其歸納為對境、表態、出動、防非四步曲。

1.待人接物,必有所對的對象,此即對境。
(1) 通過視聽,對於對象產生認知。認知準確,應對 方能得當。
    所以視聽之時,要省思自己看得是否明白,聽得是否清楚。
    即所謂“視思明,聽思聰。”
 (2)視明聽聰,淺而言之,對於對象的外在形像要辨識準確,
   比如,不要把牛看成馬,把麥苗看成韭菜,把鼾聲聽成雷聲。
   深而言之,則要善於透過外在形象,認識內在本質。
   比如儀封人一見孔子,就從他輾轉各國貌似喪位落魄的外相背後,
   看到了夫子如木鐸般替天弘道的本地風光。《論語.八佾.24》
(3)人都有本具的光明智慧德行,即《大學》中所說的“明德”,
   所以人人都有視明聽聰的潛能,但卻被私慾所蔽,
   對事物的認知難免有所局限。
  (4)學人於此當有所警惕,視聽之際,切勿太過自以為是〜
   認為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就絕對是正確無誤的。
   要多方思維觀察,兼以求證於師友,如此才能減少認識的偏差,
   應對得當,令德業不斷進步。
  (5)從學修整體過程來看,若能以孔門心法的克己之功,
     循 修齊治平之次第,漸次去除私慾的障蔽,
     則明德日益顯發,視聽自然會越來越明聰銳利,
     最終達到《中庸》裡所說的〜“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的先知先覺超凡入聖的境界。


2.對境認知之後,第二步是“表態”。
  (1)所謂表態,就是通過自己的容貌表現出對人的態度。
    待人之際,要省思自己對人的臉色是否溫和,容貌是否恭敬,
    即所謂“色思溫,貌思恭”。
  (2)此處色、貌的差別〜
    朱子認為見於面者為色,舉身而言為貌。
    錢穆先生則認為“容之靜謂之色,容之動謂之貌”。
    這兩種理解,我們都可以參考。
  (3)為什麼對人的態度要色溫貌恭呢?
    就自修而言,色溫貌恭,可以營造良好的師友關係,
    可以保持良好的受學心態〜只有對師友懷有敬意,
    正確的道理才能聽到心裡去。
    就利他而言,色溫貌恭,可令他人如沐春風,願意親附受教,
    收到自明明德又幫助他人明明德之功效。
  (4)如何做到色溫貌恭呢?
    一個重要的方法是通過觀功念恩策發內在的仁心、敬意,
    則自然會外顯為色溫貌恭的樣態,
    這就是所謂的“誠於中形於外”的道理。《大學》


明天待續〜
九思的次第〜(李炳南先生將其歸納為對境、表態、出動、防非四步曲 )
明天繼續學習出動、防非
如果我們能效學君子之風,在言語行動、待人接物之際,於九思處用心,
自然會有事事省察、時時檢點、功夫綿密之效,…………
這樣實踐下去,我們的生命自然會呈現出不一樣的氣象。

論語 季氏十六 第9章-2

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白話〉
9-1孔子說:「生下來就知道道理的,是上等資質的人;學了才曉得道理的,是次一等資質的人;
9-2勤苦力學才能知道的,是又次一等資質的人。遭遇困境,卻還不學習的人,這種人是最下等的人。」
〈注釋〉
1.困:困塞,天資遲鈍,
2.民斯:民,泛指一般人,斯是「此」;言這種人。

〈思惟提綱〉
1. 一個人為什麼會困而不學?
2. 如何突破困而不學?關鍵在哪?
3. 師法友可以幫助我們「困而學」,請說明之。
4. 困學勉行、學知利行、生知安行,是一個人的學習次第。您處在那個次第、邁向哪個次第?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孟子•離婁章句上•4》:「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3.《論語.里仁.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論語.述而.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中庸.2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二、重點摘記
(一) 大部分人處於困而不學的狀態
前面我們了解了,孔子將人分成生知安行、學知利行、困學勉行和困而不學四類,通過反思,我們固然有困學勉行的時候,但大部分人、大部分時候還是處於困而不學的狀態。

(二) 為什麼困而不學?
1.按道理說,遭遇困苦,每個人都會去試圖擺脫困苦,進行改變,改變就要學習。所以困而學之才是正常的,困而不學似乎是不正常的,就像我生病了,卻不吃藥、不治療一樣不正常。那麼我有病卻不吃藥、不治療的原因是什麼呢?

2. 生病為何不看病
(1) 不知道自己生病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不知道自己生病了。
或者是我完全沒有感覺到,比如很多病沒發作時;
或者是我雖然感覺到不舒服,但錯誤解讀,以為是正常的,比如有人感到自己最近總是疲憊,卻只是以為自己沒有休息好,不檢查是不能發現自己其實已經得了糖尿病。
(2) 認為病很小,沒什麼嚴重
再一種不治療的原因就是,雖然知道自己病了,但認為病很小,眼前也似乎沒有什麼嚴重影響,怕麻煩,懶得治。

3. 困而不學的原因
(1) 沒有覺察到困
比如對自己內心的一些錯誤見解沒有覺察,或者是對自己的錯誤見解合理化,沒有認真審視辨析。
(2) 意識到錯誤,認為沒什麼大不了
雖然意識到自己的一些錯誤,但認為沒什麼大不了的,懶得對治,比如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做事不細心,馬虎,可做事時就是懶得多檢查幾遍。這其實還是對自己的困覺察不夠。

(三) 改變困而不學,關鍵從覺察困開始。
  怎麼覺察困呢?
  1.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說:“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日日向內反省,就是覺察困的最有力方法。
  2. 比如發現外在的困境,就反思:
※ 我為什麼認為這是困境?
※ 我定義困境的標準是什麼?
※ 我為什麼會依循這樣的標準?
※ 這樣的標準經得起推敲和驗證嗎?
※ 這樣的標準適用的範圍又是什麼?
3. 如果感受不好時,也可以反思:
※ 是什麼讓我感受不好?
※ 我內心對此的評判是什麼?
※ 我評判的理由是什麼?
※ 我的理由依據又是什麼?
※ 這些依據經得起推敲和驗證嗎?

(四) 聖賢的言教是我們覺察困的明鏡
1. 在反省時,聖賢的言教就是幫助我們覺察困的明鏡。
2. 當我們反省,發現自己的想法見解與聖賢不一致時,就是用聖賢言教的明鏡觀察自己內心的困的時候。
3. 沒有聖賢的教誨,我們往往處於自己狹隘見解的困境中卻不自知,如同井底之蛙。

(五) 他人也是幫助我們覺察困的鏡子
1.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又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所以他人也是幫助我們覺察自己困的鏡子,通過他人的反饋,可以讓我們更容易覺察自己見解的對錯。

(六) 不斷思考困的傷害、脫困的利益,以激發學習的動力。
1.真正覺察到自己的困,我們都會想學習脫困的方法,但是學習的新方法是我們所不習慣的,所以開始難免會有勉強、彆扭的感覺,這時就需要我們不斷思考困對我們的傷害、脫困將帶給我們的利益,激發提升自己努力學習練習的動力。
2.《中庸》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這就是勉行,有這樣的決心,何事不成?

(七) 總結
1. 困學勉行、學知利行、生知安行是一個人不斷成長的學習次第。
比如 :
我害怕當眾發言,反省是自己內心有一個見解——“我發言一定要得到眾人的認可”,所以不能確定發言能得到眾人的認可,我就不敢發言。
當我反省到這個見解困住自己時,認識到不能當眾發言,讓我失去了許多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為了脫困,我學習發言。
顯然開始發言一定是極為勉強的,發言水平也很低,這就是困知勉行階段。
如果我不放棄,繼續向發言好的人學習,並不斷反省自己的發言,刻意練習發言,慢慢就越來越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成長、發言帶來的利益,再發言時勉強就越來越少,這就開始進入學知利行的階段了。
更進一步,隨著我不斷練習,我發言的水平到一定的高度,再發言時既非考慮利益,更沒有勉強,完全是自然的反應。這就差不多到安而行之的階段了。

2. 以聖賢的見解作為明鏡,日日反省,努力踐行。
所以困學勉行是我們學習的開始,覺察困是困學勉行的開始。
覺察困就要學習聖賢的言教,以聖賢的見解作為觀察的明鏡,日日反省,才能不斷覺察到生命的困,由此真正開始學習脫困的方法,並努力踐行這些方法,漸次收穫學而時習之的喜悅。

論語 季氏十六 第9章-1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白話〉
9-1孔子說:「生下來就知道道理的,是上等資質的人;學了才曉得道理的,是次一等資質的人;
9-2勤苦力學才能知道的,是又次一等資質的人。遭遇困境,卻還不學習的人,這種人是最下等的人。」

〈文義〉
1. 生而知之者:先知先覺,不學而能知者。
2. 上也:上等資質,即最聰明的人。
3. 學而知之者 : 要學過了才曉得道理的人。
4. 次也 : 次一等資質的人。

〈思惟提綱〉
1. 孔子從學習的角度,將人分成那四類?你屬於哪一類?
2. 依《中庸》孔子語錄,從知、行來看學習,有哪三類的人? 你屬於哪一類?
3. 什麼是學知利行?誰做到了?
4. 讀書為做聖賢,為什麼?
5. 我有困而不學嗎?是那些見解捆綁住我了?


義理解釋 黃勇老師  9’09”
一. 引用資料
1.《中庸》:“ 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
2.《論語.述而.19》: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論語.為政.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4.《論語.公冶長.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5.《論語.學而.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6.《論語.子罕.4》: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一)  白話解釋
孔子說:“生來就知道的是上等,學習然後知道的是次一等;遭遇困境,才去學習的,又是再次一等;遭遇困境,卻還不學習的,這種人就是最下等的了。”


(二) 孔子從學習的角度,將人分成四類:
1.第一類人,生而知之,生來就知道。這種人實在是天才,極為罕見。
2.第二類人,學而知之,學習然後知道。這種人是主動學習者,不需要外在的壓力,其內在驅動力就可以推動他學習了。
3.第三類人,困而學之,遭遇了困境,才去學習。這種人是被動學習者,學習的推動力量主要來自於外在的壓力,為了脫離困境才學習。
4.第四類人,困而不學,遭遇了困境,卻仍然不學習。這種人是生命的奴隸,對困境麻木不覺知,如同井底之蛙,渾然不覺井底之困。
對照思考一下,自己是哪一類人呢?

(三) 依《中庸》孔子語錄,從知、行來看學習,有三類的人。
1.在《中庸》裡,記錄了孔子另一句類似的語錄:“ 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
2.有的是生來就知道,有的是學習然後知道,有的是遭遇了困境才學習知道,但不論哪一種,最後知道的,都是一樣的。
3.有的是安心去做,有的是為了有利去做,有的是被勉強去做,但不論哪一種,最後做成功的,都是一樣的。
4.所以將學習再細分成知、行兩方面,就有了生知安行、學知利行、困知勉行三類了:
第一類人:生知安行,生來就知道,做起來安心自然。
第二類人:學知利行,學習然後知道,所以一定會按照最有利的去做。
第三類人:困知勉行,遭遇困境才學習知道,為擺脫困境會勉強自己去做。
5.對照思考一下,自己又是那一類人?
我想沒有幾個人會認為自己是生知安行的。那麼我是學知利行嗎?反思一下,自己也不是。回顧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基本上都是被父母、老師和外在環境,或誘導、或逼迫,才去學習的,即便有一些所謂的興趣,也不過是環境影響的結果。自己既非主動學習,亦非真正看清利害,積極去行。

(四). 什麼是學知利行
對照孔老夫子的自我評價,就更容易清楚什麼是學知利行了。
1.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可見,孔子自我評價,自己不是生知安行,卻是學知利行。
2.孔子還說過: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 又說: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所以,學知利行者必然是好學者,不好學,如何會主動學習呢?
3.可孔子都說,三千弟子中唯有顏回好學,可見學知利行也是非常少有的。
4.這和我們的感覺好像很不一樣,我們很多人也很愛學習,怎麼就不是學知利行呢?

(五)讀書為做聖賢
1.陽明先生說:“讀書為做聖賢。”儒家所學就是學做聖賢。
2.為什麼要做聖賢呢?
《論語》開宗明義:“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們每個人都追求快樂,避免痛苦,可獲得快樂、避免痛苦的方法是需要學習才能得到的。那誰有這樣的方法並踐行成功了呢?就是聖賢。
3. 學做聖賢,得到真正的喜悅。
聖賢內心的快樂不為外在環境所左右,完全做生命的主人,如孔子所說“從心所欲不踰矩”,這是何等的灑脫、何等的自在,這就是儒學的學習,學做聖賢,做生命的主人,得到真正的喜悅。

(六). 大部分人都是困知勉行
所以孔子十五志於學,才是學知利行。那麼看來我是困知勉行了,稍微想一下也是,自己過去基本上都是被環境逼迫才學習的,練習也都是從勉勉強強開始的。有人說:“學習是反人性的。”所以,學習都是從勉強開始的,之所以要勉強學習,是為了擺脫遭遇的困境。這樣看大部分人似乎都是困知勉行了。

(七). 我會困而不學嗎?
但是,我怎麼就確定自己一定不是困而不學的呢?
1. 我有努力學習改變嗎?
現在有一句話說:“懂了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過不好這一生,怎麼辦?有去努力學習改變嗎?大部分時候是沒有的。我們總是試圖用老辦法解決新問題,這是不是一種困?
2. 什麼是“困”?
外在的困境當然是困,比如颱風就將我們困在室內,疾病就將我們困在病床上。這種外在的困境容易發現,但更多的困是內心的固執的見解。
3. 意、必、固、我,就是我們最大的困
《論語》子罕篇中說: “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這其中的意、必、固、我,就是我們最大的困。
比如:不喜歡工作卻要逼迫自己日復一日,卻從未想過怎麼學習改善,“工作就是這樣的,大家都是這樣的”,這個見解就將自己困死了,不想改變;明明知道自己亂說話得罪了很多人,只是一個見解——“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改不了”,就將自己困死了,不能改變。
4. 認真反省什麼見解捆綁住我們,讓我們不會學習改善
認真反省,我們心中還有多少這樣的見解,牢牢地捆綁住我們,讓我們不會學習改善。比如我會說:“環境就這樣,我怎麼辦?”所以坐等環境改變;我想:“我絕對不能輸。”所以為避免輸,我就只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打轉,拒絕新的探索和嘗試。

(八)小結: 不要再被見解綑綁,而處在困而不學的狀態
我們自心有許許多多的見解,我們卻從未認真反省觀察過這些見解的來歷,更談不上審慎地辨析這些見解的對錯或應用邊界了。
所以,我們被這些見解綑綁,卻並不自知,自然也就困而不學了。
認真反思,不難發現,我們或許有時候會困學勉行,但大部分人、大部分時候都還是處於困而不學的狀態。

論語 季氏十六 第8章-2

8-1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1.畏:敬畏。指發自內心的敬服,因而有所謹慎、畏懼的意思。
2.天命:天所賦予的正理。
3.大人:居高位的人。
8-2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白話>
孔子說:「君子常常戒懼三件事情:
敬畏上天賦予人類萬物的明德正理,敬畏當世道德崇高的賢人,敬畏古代聖人留下的言論教化。

小人務私逐欲〜不了解上天所賦予的正理,因而無所畏懼,
輕慢當世的賢者,輕侮古聖人的言論教化。
<文義>
1.不知天命:不知道天命,不識義理,而無所忌憚。
2.不畏:小人不務修身誠己,則何畏之有?
3.狎:狎昵無禮。 
4.侮:戲玩也。 
 <思惟提綱>
1. 小人不知道天命,會有什麼結果?
2. 知天命的君子和不知天命的小人,其所言所行所思有何差別?
3. 講解老師提到〜我們中國是文明之邦,怎能讓這些偽道理成為主流?
 那麼,我們能怎麼做?有何下手處呢?
<義理解釋>   5分37 秒
一. 引用經文
1.《易經‧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詮釋〈坤卦‧初六〉之「履霜,堅冰至」爻辭,
              表明不管人們行善或是作惡,其吉凶後果全由自己
日積月累的行為所鑄成。全句著重在一個「積」字,
             類似佛家「因果報應」以及儒家「積德累仁」的觀點。
2. 《論語˙里仁˙25》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3. 《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 《左傳•隱公元年》〈鄭伯克段於鄢〉一篇“多行不義必自斃”
5. 《論語˙衛靈公˙1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6. 《論語˙衛靈公˙14》“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
7.  俗話說:“一天能賣十擔假,十天難賣一擔真。”
8.  韓愈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9. 《論語˙為政˙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二. 重點摘記
《論語˙季氏篇˙第8章-2》義理解釋  趙軍 老師   5分37 秒
(一)  小人不知道天命的結果
上一段說: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小人反之,“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1.小人不知道天命,當然也不會敬畏天命。
  既然“無法無天”,就會恣意妄為,
  對有德者不但不敬,反而狎昵無禮;
  對聖人之言不但不尊奉,反而戲玩侮毀。
 這些小人之舉的主要起因,還在於不懂天命,不知因果,當然也不求道德。
2.沒有天命做依憑,那依憑什麼呢?
  那就要依憑自己的感覺和好惡了:
  興頭來了,也許還會做點好事,
  心情不好就什麼都不算數了;
  今天看你順眼,就跟你好,
  明天看不順眼了,就會發脾氣;
  或者重利輕義,事事謀求私慾。

(二)  君子和小人根本差別在知與不知
1.而大人之所以為大人,聖人之所以為聖人〜
 都是因為他們專志於克己復禮,在仁德上有所建樹。
 克己復禮與小人之道正好反向。
2.小人既然不信這套,就會說聖賢迂腐、虛偽,自己聰明、務實;
 又擔心自己沒有市場,被大家輕視,就會亂發謬論,貶低聖賢以抬高自己。
 或者好一點的,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裡卻疑疑惑惑,嘀嘀咕咕。
 或者在表面上談論道德,但都是為了做給別人看,
 為的是謀求一席之地,內心卻毫無興趣。
3.君子畏天命,是因為他們知道在先;
  小人不畏天命,是因為他們不知不信。

(三)  天命真正地發揮著作用
1.所謂天命——也就是命運的規律。
 它的作用,並不都是在短期內就能看出來的,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
 比如〜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易經‧文言》
    “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2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下》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鄭伯克段於鄢》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11》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衛靈公˙14》
      這些都不是從一件事,三五天就能看出來的,
      但是,它們卻是在真正地發揮著作用。
2.然而,正如俗話說的:“一天能賣十擔假,十天難賣一擔真。”(俗話說)
 很多人急功近利,巴不得一夜暴富,他們只貪眼前,不顧長遠,
 諸如“不佔白不佔”, 
     “好人不能當,當好人盡吃虧”,
     “賺到錢,撈到實惠才是硬道理”,
  像這些偽道理,卻頗有其市場。
  在這個市場中,忠、信、敬、誠 被拋棄,
                禮、義、廉、恥 顯得一文不值,
  感官刺激才是真實的,談論聖賢就像天方夜譚。
3.事實上,照著這種偽道理活下去,一定會吃苦頭,但往往悔之晚矣!
  我們中國是文明之邦,怎能讓這些東西成為主流?

(四)  結語
1. 然而天命難知,偽道理卻容易流行。
要知天命,就不能指望一般人自己去總結感悟,
一定要靠教育——把聖賢的智慧,直接學進來,
這可以說是唯一可行的路子。
2. 另外,即使知道了天命之理,照著實踐時,也並非都能立竿見影。
就像春種秋收,中間還需要有一個或長或短的周期;而且在這段時間裡,並非閒著就可以,而是還要不斷地澆水施肥。
如果中斷了,那也未見得就有很好的收成。
3. 因此,要推展聖賢教育〜
教育者不僅要講,而且還要做,還要陪伴,還要及時解決中間的問題。所謂“傳道、授業、解惑”(韓愈云) ,這每一項工作都少不了。
與其感嘆世風日下,不如以之為己任,做一做這樣的工作。
4. 如果說,不是人人都能到外面去辦教育,那齊家則是人人都能做的。
齊家之法,在於對長輩要孝,對平輩要悌,對晚輩要慈。
做好了這三件事,則家庭和樂,這豈不是天命之效?
將此氛圍推展到外面,就能影響更多的人。
5. 自己先畏天命,就能帶動他人也知天命而畏天命;
自己先做君子,別人受了感化,也會嚮往君子。
所以說來說去,孔子此語,還是要教我們〜
“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啊!《論語˙為政˙13》
邀請重量級貴賓收攝
先複習<思惟提綱>
1.小人不知道天命,會有什麼結果?
小人不知道天命,當然也不會敬畏天命。
  既然“無法無天”,就會恣意妄為,
  對有德者不但不敬,反而狎昵無禮;
  對聖人之言不但不尊奉,反而戲玩侮毀。
沒有天命做依憑,那依憑什麼呢?
  那就要依憑自己的感覺和好惡了〜結果,事事謀求私慾,重利輕義。

2.知天命的君子和不知天命的小人,其所言 所行 所思 有何差別?
  君子克己復禮與小人之道正好反向。
  忠、信、敬、誠 被小人拋棄,禮、義、廉、恥 顯得一文不值,
  君子畏天命,是因為他們知道在先;
  小人不畏天命,是因為他們不知不信。
 
3.講解老師提到〜我們中國是文明之邦,
 怎麼能夠讓這些偽道理成為主流呢?
 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有何下手處呢?
要【知天命】,是不能指望一般人自己去總結感悟的,
一定要靠【教育】——把聖賢的智慧,直接學進來,
這可以說是唯一可行的路子。
◎要推展聖賢教育〜教育者不僅要講,而且還要做,還要陪伴。
◎要推展齊家之法〜對長輩要孝,對平輩要悌,對晚輩要慈。
◎要“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啊!〜自己先做君子,別人受了感化,也會嚮往君子。

                   【師父結攝】

論語 季氏十六 第8章-1


 8-1.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論語•季氏•8》
 〈白話〉
孔子說:「君子常常戒懼三件事情:敬畏上天賦予人類萬物的明德正理,敬畏當世道德崇高的賢人,敬畏古代聖人留下的言論教化。…(小人務私逐欲不了解上天所賦予的正理,因而無所畏懼,輕慢當世的賢者,輕侮古聖人的言論教化。)
〈文義〉
1.畏:敬畏。指發自內心的敬服,因而有所謹慎、畏懼的意思。
2.天命:天所賦予的正理。
3.大人:居高位的人。
〈思維提綱〉
1.夫子提出君子有"三畏”是哪三畏?
2.夫子對於君子之三畏,您覺得各有何特點?
3.特別點出"君子”有三畏,您覺得為何要"畏”?有何作用?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18》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2.《中庸•十七》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3.《孟子•告子章第四》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
4.《易經•坤卦•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
5.《周易•繫辭下》: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无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无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滅耳凶』。」
6.《尚書•伊訓》:「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7.《左傳•襄公•襄公二十三年》: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8.《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9.《大學•六•釋誠意》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二、重點摘記
(一)念文及提示
1.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學習〈季氏篇〉的第八章。【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2. 君子是追求仁德的人。天命是天地間萬事萬物運行的規律,朱子解做“天所賦之正理也”。大人指的是那些有厚德者。聖人則是仁德和智慧圓滿的人,可謂是大人中的大人。
(二)釋「畏天命」
1 . 畏天命是三畏的根本。
(1) 為什麼君子有這三畏呢?這要從畏天命說起,畏天命可以說是三畏的根本。
(2) 天命就是宇宙的規律,它不是誰創造的,也不是誰規定的,而是本來如此。在規律面前,不論富貴賢愚人人平等。言大莫過於天,故稱其為天命。
(3) 要畏天命,就要先相信天命。信天命跟信宿命不一樣,信宿命就會消極被動,聽天由命。信天命就是相信命運有其規律——誰順從了這個規律,就能趨利避害;誰違背了這個規律,就會禍患加身。
(4) 相信天命之後就會敬畏天命,既不會消極無為,也不敢造次亂為,而是會依循著規律積極作為,去改善命運,甚至創造命運。這點來說,君子與常人有同有異:相同的是出發點都一樣——都想離苦得樂,相異的是路徑不同。
2. 儒家的天命理路
(1) 在儒者看來,天命是怎樣的呢?如孔子教子張說:「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中庸》裡說道:「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孟子說道:「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孟子還說:「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
(2)又如《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尚書》中說:「作之善降之百福,作之不善降之百殃。」又如《左傳》中說道:「禍福無門,唯人所召。」等等。
(3)以上是講的是禍福,而通過修身完德,超然物外而樂在其中,則是更深一層的天命。基於對天命這樣的看法,君子必定克己復禮。其存心動念,必定如《詩經》所謂的「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大學》還特別強調君子慎獨,雖在獨處時,也如同有「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一點也不會放肆。
(三)釋「畏大人」
1. 那為何敬畏大人呢?大人是修道有成者,是前輩,是榜樣,是晚輩後學的良師益友,對這樣的大人豈能不敬。
2. 再者,過來人看沒過來的,就像大人看小孩兒,看得非常清楚。自己的私心雜念,對明眼人來說洞若觀火,在他們面前其實無可隱藏。知此豈可不畏,豈可不以大人為鑑,來攻己之惡!
(四)釋「畏聖人」
1. 為何畏聖人之言呢?孔子說他“五十而知天命”——對天命已能透徹了解,到了七十則能“從心所慾不踰矩”——隨意發揮都不會出錯,都合於道理。
2. 聖人既然有這麼高的境界,那他所說的話當然不會錯。聖人之言正是在揭示天命的內涵。君子既畏天命,豈能不畏聖人之言?就像既然深信醫學,當然也不敢輕視醫生的話。
(五)小結
1. 三畏之關鍵
(1)顯然,三畏之畏,並非是一般的畏懼,而是指敬畏。敬畏其實也正是用功之法。既深信天命存在,人人不能出乎其外,想躲也躲不掉,所以自己就不能任性,必須小心舉止。雖然舉止有萬端,若能把握敬畏這個關鍵,就能提綱挈領,不會有太大過失。
(2)因為天命的總則,不出乎善、惡、苦、樂四字。“樂來自善,苦來自惡”,這幾乎是所有主流文化以及宗教的共同概念。儒家也認為:惡源自私慾,克己正要伐私,這是理所當然。而克己之法,正在於敬——對人對事,都要把握住自己的視、聽、言、動,不要讓它們滑向非禮。。
(3)因為長期以來,人都是被私慾所使,稍不留神,輕視或者損害別人的念頭就會跑出來作祟,所以要做敬的功夫,去多多考慮人家的利益,不要老是在盤算自己的得失。
2. 結攝:
(1) 我們對任何人都可能為善為惡,故敬也要普及於一切人。然而,做這樣普遍的功夫並不容易,靠一己之力恐有不及,所以一定要藉助外力。那麼向誰借?怎麼借呢?這裡就說到:一定要向大人、向聖人去借,也就是向過來人去借,從他們那裡得到指導、鼓勵和鞭策。
(2) 要想從他們那裡得援助,一定要“畏大人、畏聖人之言”,也是要敬畏當頭、不敢苟輕。不過,因為大人、聖人是有德者,常人比不得,故敬重他們,應該相對容易。由敬大人到敬百姓,這也符合由易到難的原則。
(3) 總之,三畏既是檢查用功程度的標準,又是用功的著力點本身。對君子來說,應該是無一例外的。

論語 季氏十六 第7章-2

7-1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7-2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白話〉
7-1孔子說:“君子有三件事應該警惕戒備:年少的時候,血氣還不成熟,要警戒迷戀女色; 7-2壯年的時候,血氣正旺盛,要警戒爭強好鬥;到了老年的時候,血氣已經衰弱,要警戒貪得無厭。”
 
〈文義〉
1.戒:防除、防止。
2.少:指三十以前。
3.壯 :三十以上。
4.老 :指五十以上或七十。
5.得:貪得,包括名譽、地位、財貨等。
〈思惟題綱〉
1. 孔子說"君子有三戒"是哪三戒?
2. "壯時好鬥",該怎麼辦?
3. "老時好得",該怎麼辦?
4. 齊宣王也面臨"好色、好鬥、好得"的難題,孟子怎麼說?
5. 總結本章的學習,對您的啟發為何?

〈義理解釋〉 10分06秒
一、引用經文
1. 明朝洪應明《菜根譚》:「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2. 明朝胡居仁《居業録》:「立得志定,操得心定,不至移易,則學自進。」
3.《讀四書叢書》:「惟心則主乎血,而志為氣之帥,故知養其心,則能製血氣而不至於亂。君子三戒,亦惟操其心而已。」
4.《孟子‧梁惠王章句下‧3》:「寡人有疾,寡人好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5.《孟子‧梁惠王章句下‧5》:「寡人有疾,寡人好貨。」「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6.《孟子‧梁惠王章句下‧5》: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內無怨女,外無曠男。王如好色,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7.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季氏‧7》:「知三毒皆為血氣所為,則知非本性所有,能悟性者戒之非難。」
8. 王陽明《示弟立志說》:「 志不立則氣昏。是以君子之學,無時無處而不以立志為事。」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前言)
夫子根據不同時期人的生理特點“少時血氣未定、壯時血氣方剛、老時血氣既衰”指出這三種特點容易引發的不良心態,就是“少時好色、壯年好鬥、老年好得”並針對此提出君子三戒。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壯年戒鬥”和“老年戒得”。

(一)為什麼壯時好鬥?
“鬥”不僅指打架鬥毆,也有精神上的鬥、就是在生活中、工作中、家裡外面都爭強好勝,一定要打敗誰、擊垮誰、蓋住誰。為什麼壯時好鬥?
1.一個是生理因素,血氣方剛、內心澎湃,氣勢勝,抑制不住;
2.另外,人到壯年,發現自己只要奮鬥,就可以在事業、家庭、名利等各方面有所建樹,底氣就足了,底氣一硬,就滋生了驕傲自大、目中無人的毛病。
3.另外,拼命的證明自己對、自己強,
4.還有一點極易被人忽略的原因,可能是這個人太過自卑,因早年遭遇過創傷所以要拼命證明自己而處處表現要贏過別人。
如果是這樣的人是可憐的人了,是真正的弱者,我們遇到了就不要和他計較了。

(二) 想贏,要學會謙卑,與人共贏共榮才是王道。
1.無論怎樣,壯年時期不斷展現要贏的姿態和慾望,這樣的人在人群中一定是不受歡迎的。
2.“地低成海,人低成王”,所以想贏,第一條要學會謙卑。
3.江海之所以堪為百穀之王,是因為其在河谷之下。聖人在百姓之上,但百姓都樂於擁戴他,是因為他謙下。
4.任何事業都不是一個人能成就的,包容、和平與人共贏共榮才是王道。

(三) “戒鬥”的行相
1.“戒鬥”,不是說做個老好人,“鄉愿”沒原則沒目標,而是鬥要有正確的方向。
2.君子之爭反求諸己,和自己的缺點鬥,那就怕你不鬥。這種和自己鬥,贏得越多你越完善。
3.戒鬥不是不積極爭取,相反地更要努力做好自己,胡居仁言:“立得志定,操得心定,不至移易,則學自進。”不與俗人爭利、不和文士爭名、不和無謂爭閒氣,這才能排除干擾、鎖定目標、一門深入。
4.我們人生最該學會的就是和合的能力,和合自己的心力,和合外界的人力,才能事半功倍,而好鬥其實就是自己心裡沒有和平的能力。

(四)"鬥"的禍患
1.還有的人在外面很好,回到家就不行了,和自己的先生或太太鬥,這叫窩裡鬥,鬥氣,更傻。
2.細想想:無論你是什麼人、不管哪一種鬥,鬥的當下都是痛苦煩惱,結果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傷了身體、結下仇怨。
3.鬥過之後,贏了就增長驕慢、輸了就心懷怨恨,哪有長久的快樂可言呢。
4.人到壯年本就擔負著家庭的、社會的責任,上照顧老人,下撫育小孩,十分辛苦,如果再加上一個讓自己一直處於爭鬥的心態,更是苦上加苦。

(五) 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1.老年人血氣衰弱,身體各部分都在退化,任何人都無法改變,這時就要戒“得”。
2.得,就是貪得,不一定是貪錢,貪生、貪功、貪權、貪寶物田產都是貪得。
3.人從出生開始,一直是“得”,得到了生命、得到了父母的關愛,接著通過學習得到知識,靠努力得到財富、事業,結婚得到家庭。。。。整個人生都在“得”,以至於習慣了“得”而忘了“失”的存在。
4.老年則離“失”越來越近了,眼看前半生引以為傲的成就、財富、健康都逐漸離我們而去,馬上要被排除在世界的成就之外了,就會不安。 5.為什麼老年人容易貪?
因為一生都藉由外界的認同來確定自己的人生價值,面對萬物的的凋零,老年人就越發沒有安全感了。很多官員的貪腐現象往往發生在退休前的那個59歲,職務犯罪常見“59歲現象”。
6.子女要多加關懷退休前後的父母
那麼,知道了老年人這個特點,為人子女要特別注意了。在父母退休前後,一定要對父母多多關懷,讓父母安心,未來會有兒女來照看一切。
7.得與失是自然法則
生命有它本身的規律,得與失是每個人都無法逃脫的自然法則。這是人生要早早習得的生命態度。

(六)《官場現形記》:死都放不下
1.在《官場現形記》中,一個人做了一輩子的官,彌留之際心裡仍然放不下為官的念頭。於是他的兩個副官站在房門口,拿出舊名片,一個副官念道:“某某大員駕到!”另一個副官念道:“老爺欠安,擋駕!”這個人聽過之後,才最終能合上眼睛。
2.這個故事有些挖苦人的味道,但不能否認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這類習慣了習慣,死都“放不下”的人。
3.孔子說“戒得”是告訴我們,要放下那些不可避免的“失”。

(七)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在中國一直有“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的說法。
1.《水滸傳》
講的是綠林好漢、江湖草莽,刀光劍影快意恩仇,一言不合便可兵戎相見、以命相搏。年少時血氣方剛,看《水滸傳》入迷難免會效仿,誤入好鬥的歧途。
2.《三國演義》
講的則是群雄逐鹿、帝王權術,滿載著各種陰謀陽謀和不擇手段的獲得。
一個老年人沉迷於三國,就會變得狡詐,貪婪,不擇手段,唯利是圖,就不可愛了。
《三國演義》的謀略志向指向家國天下,這是大志,也是大欲。
人到老年讀《三國》,再為個中的豪情四海所動,想到自己“血氣既衰”,也容易生出英雄遲暮的悲涼。
3.“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可以看做是保護我們在不同的生命階段不偏離,也是儒家文化背景中中國人的取捨。

(八) 衰老是更接近智慧、知足與靈魂緊密相通的機會
1.無論是儒家還是佛家,都在講人生是一個不斷學習修行、破除內心障礙的過程,對人生不斷做全面的反省。
2.所以有什麼樣的人性缺點,不用害怕,知道了、面對它、找到方法,就可以改善。
3.《讀四書叢書》上說:“惟心則主乎血,而志為氣之帥,故知養其心,則能製血氣而不至於亂。君子三戒,亦惟操其心而已。”也就是說,君子三戒提到的,都是讓我們提升自己主導自己心的能力。
4.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衰老反而是一次更接近智慧,知足,以及與靈魂緊密相通的機會。
5.如果我們對衰老和死亡有認識,就會更不願意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浪費時間,更願意摘下面具,放下虛榮,全力以赴自己的人生。

(九)齊宣王也面對好色、好鬥、好得的難題,孟子怎麼說
1.孔子之後,經過一百多年,孟子見齊宣王,齊宣王對孟子說“寡人有疾”說自己有病。孟子問是什麼病?齊宣王說:“寡人好色、寡人好勇”,第三個“寡人好財貨”,其實這就是“好色、好鬥、好得”,所以,國王也面對這三個人生難題。
2.孟子說:“你好色,你就要知道天下人都好色,讓這個國家外無曠男、內無怨女,每一個人都有歸宿;你要好勇就學周文王周武王的大勇,一發怒天下都安寧了。你好財貨,那就藏富於民,就永遠不怕沒錢了。”
3.這個答案簡直是太妙了,推己及人,家國天下的用心都涵蓋在裡面了。

(十)總結
1.孔子將人生分為三個時期,指出不同時期的警戒,教我們善巧規避人生的不同階段的人生岔路。少年戒色,立志看遠;中年戒鬥,萬事看寬;老年戒貪,萬事看淡。
2.蕅益大師說:知三毒皆為血氣所為,則知非本性所有,能悟性者戒之,非難。
也就是說,如果知道了,三毒都是血氣所造成的,不是本性所有的,能悟性者,戒三毒不是難事。
3.總結一下:
※本章,君子三戒雖是從血氣出發,但最終指向人的志氣。起點是養生,終點卻
  落在養志上。
※人生要早早立志,然後一門深入不能鬆懈,一鬆懈就容易被血氣的問題拖著往
  下墮落。
※王陽明說:“ 志不立則氣昏。所以君子之學,無時無處不以立志為事。諸公
  須要信得及,只是立志。”

論語 季氏十六 第7章-1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白話〉
孔子說:「君子有三件應當警戒的事:少年時期,血氣還沒有定住,應當戒慎的是色慾;
〈注釋〉
1.戒:警戒、防備,禁止做的事。
2.血氣:血為陰,行乎脈之中,提供身體養料;氣為陽,行乎脈之外,捍衛保護。血氣二者周流全身上下,無有暫息。。
3.色:性慾、情慾。泛指,人世間的各種誘惑。
〈思惟提綱〉
1. 孔子說君子有哪三戒?
2. 該戒什麼,依年齡、血氣而有所不同?
3. 年少要「戒色」?如何「戒色」?關鍵在哪裡?
4. 「少之時,戒之在色」孔子如何做到?他年少時,在做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朱熹《四書集注.論語.季氏.7》:
血氣,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陰而氣陽也。得,貪得也。隨時知戒,以理勝之,
則不為血氣所使也。」
范氏曰:「聖人同於人者血氣也,異於人者志氣也。血氣有時而衰,志氣則無時而衰也。少未定、壯而剛、老而衰者,血氣也。戒於色、戒於 鬬、戒於得者,志氣也。君子養其志氣,故不為血氣所動,是以年彌高而德彌邵也。」
2.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季氏.7》:
  有戒,則能禦血氣。無戒,則被血氣使。一部易經,三戒收盡。
 【補註】是即貪瞋癡三毒也。自少,而壯,而老,一切時。皆當戒之。分舉三 
  時者。以其易犯耳。語偏而意圓也。知三毒皆由血氣所為。則知非本性所有。
  能悟性者戒之非難。性體虛空。何有於色。性量一如。何有於鬥。性具萬有。
  何事於得。是之謂順性修戒。
3. 《孟子.公孫丑章句上.2》:
   「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
    無暴其氣。』」
4. 《論語.為政.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5. 王陽明《示弟立志說》:「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源不浚則流息,根不植則木枯,命不續則人死,志不立則氣昏。」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一) 戒
1.《說文解字》上說:“警也。警戒、防備,或指革除,禁止做的事。”
2. 很多人一聽到“戒”就覺得不舒服,認為是束縛。
3. 其實“戒”就像“家訓、家規”一樣,都是出自祖先或聖賢的慈心、仁心,其中談的都是人類走過困境最重要的經驗,明示出來,就是為保護子孫後代避免重入困境。

(二) 君子有三戒
1.君子有三件事要警戒
年輕時,血氣不成熟,要戒色;壯年時,血氣旺盛,要戒鬥;年老時,血氣已衰,要戒貪求。夫子分別從少、壯、老三個時期談“戒”。
2. 少、壯、老,具體是什麼時間?
皇疏上說:“少,謂三十以前” ,也有學者認為不滿20歲;“壯”三十以上;“老”是五十以上。
3.依血氣談三戒
另外本章還提到了一個概念“血氣”,說“少時,血氣未定;壯時,血氣方剛;老時,血氣既衰”。所以夫子說的三戒,是針對每個人的血氣運行特點相關來談的。
4. 什麼是血氣?
(1)《朱子集注》:“血氣,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陰而氣陽也。” 
(2) 醫術,以血為陰,而行乎脈之中為營(有充盈於內“營養”作用。);氣為陽,而行乎脈之外為衛(捍衛於外起保衛作用)血氣二者周流上下於一身,無有暫息。
(3) 血氣隨人的年齡而變化,在生理上的具體顯現,就是“少未定、壯而剛、老而衰”,人的情緒行為受到血氣的影響,具體表現就是“好色、好鬥、好得”的特徵。

(三)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1.“未定”,就是沒有充足飽滿。皇疏上說:“而時血氣猶自薄少,不可過欲,過欲則為自損。”
2. 中醫典籍認為:精血是人的根本,人的生理機能、生長發育皆依賴於此。過度的淫欲會損耗精血、毀滅形神。所以中醫歷來反對貪色縱慾。
3. 年輕人最容易受外面的誘惑所感動,對異性也最為憧憬和好奇,有了男女的關係,就很容易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4 . 所以“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就是針對少年時期的心理和生理弱點來談的。
5. 古人講“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也有戒之在色的意思。

(四) 大學生苦惱“男女朋友的交往”也是本章探討的問題
1. 今年七月我們在紐約辦儒學營的時候,遇到一些年輕人,他們很多是紐約大學或是哥大的學生,談到他們這個年齡最苦惱的問題,都說是男女朋友的問題。尤其相戀的人變心了,很讓人痛苦。這就是這一章講的問題了。
2. 三十歲之前,很多人還沒有明確的人生志向,沒有形成價值評判的標準。和人談戀愛,基本上都是跟著感覺走,年輕人大多是通過影視藝術作品來學習談戀愛的。
3. 很多影視作品一談戀愛談就是生生死死的,男主角多金有錢、英俊瀟灑,最重要的是為了女生什麼都可以拋棄;女主角一定得漂亮,這樣可以很任性、想怎樣就怎樣,這才幸福;年輕的戀人可以為了一點小事與父母、甚至所有人反目,好像全世界就是談戀愛這一件事最重要,非常的情緒化。這些影視作品並不能給人以正確的引導。
4. 一個人想要擁有什麼樣的人,自己得首先成為什麼樣的人。愛是需要付出包容,需要理性和溫和,是具有強大靈魂的人才能夠長期享有的。
5. 年輕人應該儘早樹立人生志向,盡可能多學習多長見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評判標準,並且鍛煉自己克己復禮的能力,這才能讓自己未來的親密關係和諧幸福。否則血氣未定、心智不成熟,又沉迷於男女情愛,就難免荒廢掉了。

(五) 如何戒色? 早早培養志氣,讓心安定、知止,讓志氣率領血氣。
1. 有學者認為“ 色”不單指情色,也包括人世間的各種誘惑。
2.《朱子集注》上說:“隨時知戒,以理勝之,則不為血氣所使也。”知戒就是具備了一個理性的正確的取捨標準,就是“知止”。
3. 蕅益大師說:有戒則能禦血氣(駕馭血氣),無戒,就會被血氣所使。
4. 少時戒色,關鍵靠什麼?靠志氣的培養。人生得早早樹立遠大志向。
范氏曰:聖人同於人者血氣也,異於人者志氣也。聖人和我們一般人的血氣是一樣的,但和我們不一樣的,是聖人有志氣。血氣有時而衰,而志氣則無時而衰。“少未定,壯而剛,老而衰”這是血氣的表現。而能夠“戒於色、戒於鬥、戒於得”這就是志氣的表現。
5. 不以血氣主導行為,要以志氣統帥血氣。
(1)血隨氣運行,氣是血的統帥,那志呢?志又是氣的統帥。“氣帥血、志帥氣”。
(2)孟子說“持其志,無暴其氣。”
(3)一定要用志氣的堅固去消弭血氣用事,君子養其志氣,就不會輕易為血氣所動。一個人志向堅定,就不會濫用意氣感情。
(4)後來有學者甚至直接認為“血氣未定”就是指志向飄忽不定,才會隨著各種慾望情緒起伏。
(5)戒之在色,就是要讓心安定、知止,讓志氣時時刻刻“率領”血氣。
(6)一個人要終生有所成就,就一定得以志氣統帥血氣,而非以血氣主導自己的行為。

(六) 結攝
1. 君子三戒,雖是從血氣出發,但卻指向人的志氣。起點是養生,但終點卻落在養志上。
2. 智者教言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孟子提出“以志帥氣”。
王陽明說:“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則流息(源頭沒有疏通乾淨,水流就斷了。),根不植則木枯(沒有樹根了,大木就枯死了。),命不續則人死,志不立則氣昏。是以君子之學,無時無處而不以立志為事。”
3.由此觀之,孔子說:“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就是教誡少年得先立志,少年是人生的起點,本當志存高遠,而沉迷於眼前的快樂就看不見日後的美景。以義理勝血氣才能給人生奠定好基礎,培養出定慧的功夫,才是守真行道之基。
4.回到當今社會,“戒色”恐怕就不僅僅是說給年輕人聽了。很多人年紀大了依然在“色”字上栽跟頭。因不知“戒色”而斷送前程的人不在少數。一個人想要什麼,就會靠近什麼,想要什麼就能看見什麼,你看見什麼才能擁抱什麼,你擁抱什麼最終你就成為什麼,所以你所想要的,最終會成為你的命運。
5.少之時,正是長身體、長智慧的關鍵時期,得早早立志,然後以志氣統帥血氣,以義理戰勝血氣,才有機會年彌高而德彌劭(年齡越高功德越大)。一旦陷入情網,不知節制,既害了身體,又消磨掉奮鬥的志向,是非常可惜的。

論語 季氏十六 第6章-2

6-1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
6-2 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白話〉
6-1 孔子說:「侍奉君子時,容易犯三種過失:還沒有問到你的時候
就說話,這是急躁; 
6-2 已經輪到該你說話的時候,你卻又不說,這叫做隱匿;沒有察言
觀色就貿然說話,如同瞎子一樣。」
〈文義〉
1.瞽:無目,不能察言觀色。
2.話當說而不說,謂之隱。孔安國注:「隱,不盡情實也。」如君子已問,就應當把話明白的說出來,如果不說,這就犯了隱匿之過。
3.沒有觀察君子的顏色就說話,謂之瞽。集解周先烈注:「未見君子顏色所趣向,而便逆先意語者,猶瞽者也。」顏色表示意向,不看君子顏色而言,猶如盲者說話而不看對方,大為失禮,所以也是過失。
〈思維提綱〉
1.請分析「言及之而不言」和「未見顏色而言」有什麼過患? 
2.本章所提到的三種說話的過失有什麼共通點呢?分別和什麼煩惱相應?要如何改善呢?
3.如何比較容易覺察到我們說話時所犯的錯誤呢?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李炳南《論語講要》 話未到當說時而說,謂之躁。鄭康成注:「躁,不安靜也。」例如君子未問,自己就先說,這就犯了心浮氣躁之過。鄭注從古論語作躁,釋文說,魯論讀躁為傲。
二、重點摘要
(原文)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一) 分析三種過失
第二個: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
1.那麼就會出現有自欺欺人的問題,這是另外一種情境。也就是說,已經輪到該你說話了的時候你卻又不說,這個叫隱匿。
2.這種隱匿有兩種情形:一個是師長直接問到你,可是你因為考慮太多,沒說出該說的話,這是第一種。
3.第二種比較嚴重的情形是,長輩談論有些事情的時候而提到你有關的事情,或你知道真相的事情的時候,跟你的認知有所出入,而你還悶著嘴不說話、澄清或是表達意見,這個叫隱匿。
4.舉幾個例子,也許大家就比較能夠掌握這個情境。比如說,長輩們或者是公司的主管們,討論某人做了哪些不好的事,要進行懲處的時候,而你明明知道那件事情不是他做的,或者是他做這件事情是有隱情的,你卻又不澄清,這當然是隱匿。
5.那你之所以隱匿,背後的心態到底是什麼?也許可以揀擇一下,可能你是嫉妒那個人,聽到他要被懲處了,那你就很高興;那可能也是怕長輩們不喜歡聽你為他說理由的緣故等等,這個都存有內心自我欺騙的情況。
6.那其實一旦內心會自欺,面對外面就會欺騙別人,所以,這種自欺欺人的習慣一旦養成了,那也是很麻煩,最後只能成為小人。
7.那通常《論語》這裡談的應該都是處理國家政治上的事情,你面對長官們在討論政治決策的時候,有一些不周圓的地方,你可能在這個問題上面看的比較敏銳,認為這樣的決策有一些問題,這時候你就可以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意見,以供長官們參考,也許因為你這個意見會嘉惠很多的百姓也說不定。好,這是第二個說話的一個弊病。
第三個: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這個是比較沒有同理心,這是第三種說話的過失,也就是沒有正面看對方的臉色,或先察言觀色就貿然說話,就如同瞎子一樣。也是要舉例子可能大家會比較清楚一點。
2.例如,你沒有觀察到長官或長輩有倦容、疲憊的樣子還侃侃而談,跟他報告繼續你的事情,不懂得節制自己的發言,應該要盡量簡短,這個會由於沒有同理心。
3.再如,你看到長輩或者長官們悶悶不樂,本來要跟他報告一件事情——棘手的事情,寧可這個時候呢不要再火上澆油,等他理智清醒的時候,再向長輩報告這件棘手的事情。
4.再如,在開會的時候,看到兩個長官各堅持己見,都是你非常尊敬的人,他們互不相讓。這個時候,你幫誰都不是,這個時候你不應該貿然發言,一定要先察言觀色,思索如何化解或緩和這種氣氛,多思維、多觀察一下,那有可能會讓自己的發言會更有智慧,有助於解消兩者的爭執。
5.所以,以上所犯的未察言觀色所犯的過失,主要是來自師長或長官的心,對他們的心不熟悉,就是會類似愚鈍、接近愚癡的行相。
6.但是在這裡有人可能會質疑,動不動就察言觀色會不會流於巧言令色?我想這是一個好問題,但這兩者的差別就在於察言觀色的動機或初衷,是以他人為中心的代人著想;而巧言令色的動機與初衷,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以表現出逢迎別人、且說別人喜歡聽的話,那這是兩種不同、對立的態度,不可混為一談。
(二)三種說話的過失有個共通的特色,就是以自我為中心
1.以上三種說話的過失——急躁、隱匿、未察言觀色就說話,有個共通的特色,就是以自我為中心,沒有以他人為中心。
2.急躁,就是想說就說,不顧慮對方,反映出的就可能是驕慢的態度,類似蕅益大師註解的這個瞋的行相。
3.隱匿就是只想到對自己有好處,所以沒有將實情說出來,反映出的就是自欺欺人的態度,類似貪的行相。
4.未察言觀色說話,就是沒有一顆觀察別人的心,一說話可能就傷人,反映出的是沒有同理心的態度,類似痴的行相。
5.以上的行相,也可以說是小人的行相。君子因為處處代人著想,以他人為中心,所以會做到不急躁、不隱匿、不瞽,也就是不會沒有察言觀色就說話的言行態度。
(三)結語
1.《論語》有很多有關說話的章節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說話真的是一門藝術。《論語》這一章告訴我們,如何覺察我們說話時所犯的錯誤,其實關鍵的秘訣,就在於多接近善知識或有德的君子,因為在他們身邊,我們比較會提策或警策我們多注意自己的言行。
2.大家只要想像一下,我們在一般的朋友之間,往往會比較難覺察自己言語上的過失,因為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3.但是我們在有德行的修行者身邊,會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所以“侍於君子有三愆”的侍於君子,也就是常常陪侍在善知識的旁邊,可以多讓我們增進覺察過失的力量。以上跟大家互相共勉。

論語 季氏十六 第6章-1

6-1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
6-2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白話〉
6-1孔子說:「侍奉君子時,容易犯三種過失:還沒有問到你的時候就說話,這是急躁;
〈文義〉
(1) 君子:有德位者之通稱。
(2) 愆:音「千」,過失。
(3) 躁:急躁不安靜。

〈思惟題綱〉
1. 親近師長時,我們在言語上容易犯的過失有哪三項? 
2. “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的“未見顏色”有兩種解說的方式,是哪兩種呢?
3. 請分析“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的過患.
4. 反思自己有“言未及之而言“的問題嗎?
5. 如果學生或孩子有“言未及之而言“的問題,如何幫他改善呢?
〈義理解釋〉 張崑將 老師 / 4分18秒
一、 引用經文
1. 《朱熹四書集注:論語集注.季氏》:君子,有德位之通稱。愆,過也。瞽,無目,不能察言觀色。
2. 李炳南《論語講要》:「沒有觀察君子的顏色就說話,謂之瞽。」集解周先烈注:「未見君子顏色所趣向,而便逆先意語者,猶瞽者也。」顏色表示意向,不看君子顏色而言,猶如盲者說話而不看對方,大為失禮,所以也是過失。 
3. 《論語˙公冶長˙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二、重點摘記

今天我們講〈季氏篇〉第六章,是延續第五章“益者三樂,損者三樂”這一章而來的。
(原文)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一) 白話翻譯
孔子說:“侍奉在有德有位的君子旁邊,與他談論時有三種容易犯的過失,第一個過失是不到應該說話的時候搶著說話,這是急躁;第二個過失是已經輪到該你說話的時候,你卻又不說,這叫做隱匿;第三個過錯是沒有正面看對方的臉色或察言觀色就貿然說話,如同瞎子一樣。”
以上是白話的翻譯。

(二) 註解上的說明
1.“侍於君子有三愆”
這裡的君子,朱子的註解是有德有位的通稱,也就是有德有位的人。或者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親近善知識或師長們的時候,容易讓我們覺察言語的三種過失。
2.“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的“未見顏色”
有兩種解說的方式。
一種是沒有正面看對方的臉色,這是根據李炳南居士的《論語講要》而說的。
另一種是比較朱熹的註解,大家採用的,也就是沒有察言觀色。那我個人覺得這兩譯都通,所以翻譯的時候,兼採兩種解釋。
3. 因此,這一段話的情境是,當你在地位比你高、德性比你好的人身邊的時候,我想我們常常有這種情景出現,孔子這裡指出三種說話的過失態度,也就是“躁”,急躁;“隱”,也就是隱匿;及“瞽”,也就是不懂得察言觀色,如瞎子一樣。

(三) 分析三種過失
第一個: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
1. 這個情況呢是有驕慢的問題。也就是說,為什麼不到應該說話的時候你卻搶著說話,這是急躁。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地位與德性都比我們高的人,如果這位君子或長輩話都還沒說完,你就搶著說,不管你說的是多有道理,都盡量避免。
2. 實例:我就曾經碰過有這樣的學生,他找我諮商討論的時候,侃侃而談,我話都還沒說完,他想到什麼就講什麼,常插嘴打斷我的話,讓我這個當師長的人,完全看到他個性的急躁。當然,我自己以前也有過這樣急躁的個性,說穿了這個急躁的個性,就是不能控制自己,有點爭強好勝。
3. 孔子曾說:“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指的就是這樣的人。或者是說,這種情況有可能是他急切的想親近師長,卻沒有好好的把握分寸,想講什麼就講什麼,想在長輩面前求表現卻不顧慮對方的感受,那麼這個也就是不懂得待人著想。所以這種習慣養成了,對自己只有壞處沒有好處,也會助長自己的驕慢。
4. 最常犯的場所及對象呢,其實就是面對家裡的長輩,如果我們自己或小孩有這種毛病,要想辦法改善,以免助長了他的驕慢,養成他只聽他自己不聽別人的習慣。

論語 季氏十六 第5章-2

5-1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
5-2 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白話〉

5-1孔子說:「有益的愛好有三種,有害的愛好也有三種。喜好以禮樂調節自己、喜好稱道別人的好處、喜好結交許多賢德的朋友,這是有益的。

5-2愛好意氣驕慢、自以為樂,愛好閒散遊蕩、不務正業,愛好沈迷酒食、荒樂無厭,這些是有害的三種喜好。」

〈文義〉

1.  樂:心有所喜好。
2.  節禮樂:謂凡所有動作,皆得禮樂之節。
3.  驕樂:以侈肆驕縱為樂。
4.  佚遊:惰慢遊蕩,出入不節。
 5. 宴樂:耽荒淫溺之樂。


〈思惟提綱〉

1.孔子說哪些<樂>有益 ? 哪些<樂>有損害 ? 我們如何認清呢?

2.君子跟小人,追求的<樂>有何不同?

3. 我們如何學會從內心,觀察感受的樂,跟覺受的樂 ?

4.  學了這章, 我們如何圓滿<樂>的質跟量 ? 

義理解釋  季氏篇-第5章(2)  張崑將 老師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

(一)認清那些樂有益?那些樂有害?
1.關於這一章,我們回到我們自身的觀察跟反思,其實人生不外乎追求這兩種樂,  離苦得樂本來就是人的本能,只是認清哪一種樂是真正對我們有益的,哪些樂是對我們有損害的。
2.通常連這一點,我們都需要善知識或君子老師來教我們才能明白。

(二) 君子追求心靈提升的樂,小人追求物質享受的樂
1.這一章也是判定君子跟小人的原則:
  君子:  一定是追求心靈提升的樂,
 小人:  則以追求物質享受的樂為主,
2. 但是很多情況我們是處在兩者樂之間的,有時候我們很君子,有時候又很小人。
3. 但既然知道追求精神心靈最終會得到幸福和快樂,我們當然漸漸地要去除掉我們小人的部分,朝向君子的路上前進,每天增德一分、減損一過,就會越朝君子之道前進。

(三) 要學會觀察自己內心是感受的樂? 還是覺受的樂? 
1.這裡有一個關鍵,就是要學會觀察自己內心,需要觀察出感受的樂,跟覺受的 
  樂之不同。
2.要學會這一點,跟自己有沒有常常樂多賢友、親近君子、親近善知識有關。
  因為在小人身邊,你不容易有覺受,你熏陶的都是感受。
3.所謂感受的樂,就是我們內心受外在物質環境影響,是由耳、目、口、鼻等外在感受的功能去決定我們要做什麼,結果內在於我們的那一顆覺受的心一直跟著外境跑,收不回來了。

(四)小結 : 體會實踐“益者三樂”,防護不做“損者三樂”
1.為何克己復禮很重要,要把心從外境收回來,就要啟動你內心本有的那一種覺受樂的力量,讓心回到主人的位置,面對外在情境時,不會受到耳、目、口、鼻等身體的官能來決定你的一切,而是心有一股覺察的力量,決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2.因此,當我們對內心樂或喜好的這個觀察跟體認,如果沒有深刻的覺察,我們往往會偏向物質享受的樂,不懂得追求精神或心靈提升的樂。
3.多從這一章“益者三樂”去體會與實踐練習,而從“損者三樂”中去防護不做,   相信我們覺察的質跟量都會很快的提升。大家互相共勉!

論語 季氏十六 第5章-1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 
〈白話〉
孔子說:“有益的喜好有三種,有害的喜好,也有三種。喜好以禮樂調節自己、喜好稱道別人的好處、喜好結交許多賢德之友,這是有益的;
喜好驕傲、喜歡閒遊、喜歡宴會享樂,這是有害的。
〈文義〉
1.三樂:三種喜好。樂讀音「要」,心有所喜好。
2.樂節禮樂:喜好以禮樂調節自己。謂凡所有動作,皆得禮樂之節。
3.樂道人之善:喜好稱道別人的好處。善於觀功並稱揚宣說。
除「禮樂」的樂音月,「驕樂」「宴樂」的樂音洛,其他均同。
4.樂多賢友:喜好結交許多賢德之友。

〈思惟題綱〉
1. 孔子說有益的喜好是哪三種?
2. 孔子說有害的喜好是哪三種?
3. 請以追求心靈提升和物質享受來看「益者三樂,損者三樂」
4. 請檢視自己「益者三樂,損者三樂」的現況,如何更好。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無)
二、重點摘記

今天我們要學習《季氏篇》的第五章。這一章是繼續著前面“益者三友,損者三友”,談“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接下來還有下一章“侍於君子有三愆” ,還有“君子有三戒”,還有“君子有三畏”,這個應該都是一氣呵成,連起來一起共讀的。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一)白話翻譯
孔子說:“有益的喜好或快樂有三種,有害的喜好,也有三種。以禮樂調節自己為喜好、以稱道別人的好處為喜好、以有許多賢德之友為喜好,這是有益的;那另外三種有害的喜好或快樂是,喜好驕傲、喜歡閒遊、喜歡參加大吃大喝的宴會享樂,這是有害的三種喜好。”

(二)本章的義理重點 (三個重點)

【重點一:“益者三樂,損者三樂”兩兩相對】

第一個重點是想說,這邊的“益者三樂,損者三樂”,都是兩兩相對的。
第一個有益的快樂或喜好“樂節禮樂”,它對應損害的快樂是“樂驕樂”。
前者是懂得用禮樂來調節、節制自己的內心;後者是放肆自己的內心,而沒有節制,所以容易形成驕樂。
第二個有益的快樂是“樂道人之善”,對應的是有損害的樂是“樂佚遊”。
前者是處處會觀功念恩、衷心喜悅的看到別人的善;後者是因為自己的內心放逸、怠惰,從而討厭聽到別人的善。
第三個有益的快樂是“樂多賢友”,對應的是有損害的快樂是“樂宴樂”。
前者是喜歡親近如君子般的賢友;後者是喜歡親近吃喝玩樂、重視物質享樂的小人。這是第一個重點。

【重點二:人追求的喜好,一種是提升心靈的樂,一種是物質享受的樂。】

那我們這裡的義理重點的第二個重點是,區分人追求兩種樂或喜好,那一種是以提升自己精神心靈上的樂,一種是耽溺於物質享受上的樂。

1.心靈提升的樂
我們先看第一類,“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為何是屬於心靈層次的、心靈提升的樂呢?

樂節禮樂,“節”指的就是節制、調節的意思,禮跟樂都是有節拍或節奏的韻律感覺,使整個禮或樂才能完美的呈現在外,用之於人的行為,可以用禮樂來調和或調節我們內心的慾望,去控制或調節我們外在的行為,而不是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種調節或控制是屬於內心覺察的層次,所以是屬於心靈的。

至於樂道人之善,是內心生起效法別人的善行,當然也是精神心靈層次的。

而最後樂多賢友,更如孔子所說以友輔仁,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來輔助我成就仁德之心的,更是心靈層次的。

2.追求物質享受的樂
至於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都屬於追求物質享受的,內心受到外在物質引發的慾望,心是外在物質的奴隸,而不是外在物質的主人,心處於被動控制的狀態,而不是如前面追求精神心靈的主動控制外在的情境。
孔子在這一章要告訴我們,我們要成為自己心的主人,就必須是追求心靈精神提升的人,這是絕對有益的。
有益的這一點,我的解讀是絕對可以讓你找到最終的幸福和快樂,你只要長久持續下去,怎麼會不幸福、不快樂呢?
反之,只沉浸在物質享受的人,暫時看起來是蠻快樂的,但最後這些快樂都會消失,成為不快樂也不幸福的人。

【重點三:兩種樂都會累增,心靈的樂,誰也帶不走;物質的樂,遲早都會失去。】

再來第三點,在義理重點,我想說的是這兩種樂都會累積增加,但精神心靈的樂被提升了,是誰也帶不走;而物質享受的樂,越來越重的話,遲早有一天都會失去。

關於這一點,如果我們仔細深入思維的話,精神心靈的樂一旦提升了是誰也帶不走的,並且會帶你朝真善美的路一直前進。

例如,助人為何是快樂之本?幫助了別人,那種快樂誰也奪不走,自己與他人都快樂。又如,你結交一個賢友,互相學習切磋、互相砥礪,享受到學習的樂趣與互相切磋的美,就像蘭若學堂的各位,讓你的生命跟視野、格局一直在提升,所以千萬不要當個獨學無友的人。

相反的,物質享受的樂,隨時會因該物質條件沒了,你的樂也就消失了。
比如說,你去唱卡拉OK,當下的你很快樂,離開了那個情景,快樂不久就消失了。又如,你參加宴會大吃大喝,當下很享受,若吃太多、喝太多,暴飲暴食,你的胃恐怕也消化不了,之後反而是更痛苦。再如,你投資股票,你今天賺了很多,可能助長你奢侈浪費的習慣,也有可能今天賺很多,但是明天又賠很多錢,所以常患得患失。

所以,如果你是有智慧的人,你要當哪一種追求真正快樂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