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雍也第六 第一章-2

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

<白話>
仲弓說:「居心恭敬(態度認真)而行事寬略,由這樣的人來統理人民,豈不好嗎?如果居心簡略(態度隨便)而做事寬略,那未免太疏略了?」

<文義>
1.居敬:恭敬自持。就是心能"主一"、"專一",自作主宰,不為外物所牽累。
2.行簡:「行」,施行政事;「簡」,不煩。
3.臨:統治。
4.居敬而行簡:上不煩則民不擾,如漢初,除秦苛法,與民休息,遂至平安,故治道貴簡。
5.仲弓見夫子提一個簡字,不大同意,說人君施政固須簡,但做人卻不可太隨便,必須恭敬以律己。

<思惟題綱>
1.「居敬而行簡」跟「居簡而行簡」兩個都是行簡,差別在哪裡?
2. 何謂「居敬」?何謂「居簡」?我們都曾有過嗎?請列舉其行相。
3. 請翻閱《論語》,找出前面學過的篇章,如何談「敬」?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 《論語•學而•15》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2. 《論語•季氏•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3. 《論語•學而•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4. 《論語•學而•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5. 《論語•為政•20》「臨之以莊則敬」
6. 《論語•學而•4》「吾日三省吾身」

(二)重點摘記
1. 本章討論為政-敬跟簡的抉擇與關係
這一章是透過仲弓,也就是前面第一章的冉雍,跟孔子討論子桑伯子的為政原則開始,討論為政的原則,應該是在“敬”跟“簡”之間,怎麼樣去抉擇內外、主從、本末的一個問題。一開始,仲弓先問孔子對於子桑伯子的一個評價,孔子說:“可也,簡。”

2.子桑伯子這個人
子桑伯子是何許人也呢?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魯國人,有人說他是秦國的大夫。如果從這一章來看的話,他應該是一個執政的大夫,至少是在仕途上也是相當著名的仕宦者,就是一個從政者。在劉向編的《說苑》跟《孔子家語》,提到孔子去見子桑伯子,孔子對他的評價“質美而無文”,就是文質彬彬的“質”跟“文”。為什麼孔子會這樣評價呢?因為他不衣冠而處,也就是說在平常居家的時候,服裝儀容或者說他的威儀,不是太過於講究。

3.孔子對子桑伯子的評價
孔子對於子桑伯子的評價“可也,簡”。“可”就是還可以。這樣的用法,在《論語》學而篇有學過,就是子貢跟孔子討論貧跟樂的問題,子貢問孔子說《論語•學而•15》:“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孔子的回答說:“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也是用這個“可”,就是說還可以。就是說子桑伯子這個人是可以為政的。那主要的理由是什麼呢?因為他可以做到簡,就是說他其實在為人處事,或者政事的推動上面,可以達到簡明不繁,這個簡就是簡明不繁。在政令的推動上,如果太多於細碎的話,其實民眾是無所適從的,所以政事簡明,民眾就易從,容易遵循,為政的績效也就能夠治績斐然。

4.歷史案例-簡而不繁
這個在歷史上也有很多的例子。
(1)劉邦進入咸陽城,與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在這樣的混亂的時候,用簡明的政令來維持社會秩序,以及獲得民心的一個肯定。
(2)漢代非常有名的將領李廣,治軍也是文書簡明,勤務就抓住重點,在晚上軍隊停駐的時候,就是放這個遠哨,不會有太多的衛士把軍巡邏,對待士兵也是寬容簡從,也是深受士兵的愛戴。也就是簡而不繁,確實是一個為政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則。
孔子從這個角度去評論子桑伯子他的為政能力。

5.“居敬而行簡”和“居簡而行簡”的差別
冉雍,就像前面所說的“可使南面”,他其實是一個領袖人才,所以對於為政的原則,冉雍仲弓就有進一步的申論,他說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居敬而行簡”跟“居簡而行簡”兩個都是行簡,政令的發布、政事的推動,都是簡明不繁,那差別是在哪裡呢?差別是在“居敬”或者“居簡”。這個居,一般來講是平常,可是這裡的居,應該是自我的一個要求跟修養,修身的部分。這兩個差別,一個是居敬,一個是居簡。這個敬字,朱熹談到這個敬字,他說這個敬是聖學,始終主要。也就是說,聖人之學從始至終的一個關鍵是敬。徐復觀先生在談周文化的時候,也說周文化收攝到一個主要的德行,就是這個敬字。

6.敬的內涵是什麼?
這個敬字的內涵是什麼?可以從《論語》看到幾個重要的意涵:
第一敬畏:
孔子提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論語•季氏•8》)這個「敬畏」就是對外在的一種敬重,對於自己的使命、對於有德有位的大人以及古聖先賢的教授教誨,心存敬畏的。
第二慎重:
一種莊重,“君子不重則不威。”(《論語•學而•8》),學而篇第五章提到“道千乘之國”(《論語•學而•5》,這裡千乘之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敬事而信”,也是一個敬,對於國政,其實是慎重為之。季康子問為政,那孔子的回答也是《論語•為政•20》“臨之以莊則敬”,也是一種莊重,一種慎重。
第三嚴謹:
對自己的修養,就是一種嚴謹,就像曾子的 “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4》)。
總結來說,這個敬呢,是對自己行為的一種嚴謹的對待跟要求;對這個公共事務,一種慎重,一種莊重;然後,對人、對聖賢的教誨,有一種敬畏。

7.敬事而信
總結「敬」三個面向的內涵,所謂整體的表現,叫敬事而信,是一種信。這個信,有兩個意涵,一個是有信念有理想,另外一個就是能夠言而有信,獲得別人的信任。這個對於一個主政者來說,其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也就是說,不管是對自己行為的嚴謹,對於天命、大人、聖人之言的敬畏,以及對於具體政策的慎重跟莊重,展現出來一種有理想,能夠帶領大家,獲得大家信任的這樣的一個整體展現,其實在為政裡面,是非常非常精要的內涵。

8.總結
「敬」主要是要透過主政者的帶領,所以仲弓說:“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有時在治理國政,在從政的時候,雖然政令的推動是要簡明,可是國君的自持以及內心的狀態,是要恭敬、謹慎、敬畏,才能夠獲得人民信任,這樣才在簡明的政令上面,不會流於太過疏忽而產生一些流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