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20章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白話>
魯國大夫季文子,一而再、再而三,反覆地思考之後,才會行動。孔子聽到大家稱誦季文子這種美德,就說:「季文子,只要再思,決定了,就可以去做了。」

<文義>
1.季文子:魯國大夫,名行父。
2.三思:「三」,去聲。
3.三思而後行:此是當時人對季文子的稱誦。
4.季文子之為人,於禍福利害,計較過細。瞻顧周詳,並不得謂之「思」。
5.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論語·雍也·6》
事有貴於剛決,多思轉多私,無足稱。

<思惟題綱>
1.孔子為何說季文子「再,斯可矣!」?
2.你有過「猶豫不決、優柔寡斷」嗎?為什麼會這樣?
3.如何可以慢慢進步到再思而後行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再,決也。」要知三,不是三遭。再,不是兩次。
2.《禮記•中庸二十九》:「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3.《禮記•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4.《論語•子張•21》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5.《論語•學而•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矣。」

二、重點摘記
1.原文解說
魯國大夫季文子,一而再、再而三,反覆地思考之後,才會付諸行動。孔子聽到了季文子這種美德,就說:“季文子本人,只要再思,決定了,就可以去做了。”

2.蕅益大師的解釋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把“再”當作決斷的“決”。一件事情決定了,就不用猶豫,就可以付諸行動。本章是孔老夫子對季文子這個人的評價,認為他不用三思而後行,只要再思而後行就可以了。

3.為何季文子可以再思而後行呢?
(1)季文子,一位忠心又有賢德的魯國大夫,歷任的魯國四位國君,長達三十三年的輔政,位高權重,一心心繫社稷,生活簡樸。
(2)《史記•魯世家》:季文子當宰相,“ 家無衣帛之妾,厩無食粟之馬,府無金玉。 ” 他的妻兒們,不穿高貴布料的衣裳,他的馬兒,也不吃最好的飼料。有人非常不以為然,認為他會讓邦國丟臉。他卻說:“我也願意穿綢衣,騎良馬,可是我怎麼忍心讓全國人民都粗飯破衣,而我的妻兒卻吃好的穿好的呢?而且一個君子,應該要用德行來替國家爭光,而不是靠著炫耀美妾良馬來給國家爭光。”
(3)在季文子的倡導之下,魯國朝野出現前所未有的簡樸風氣。在他過世之後,魯襄公對季文子給予高度的評價“季文子忠廉矣”。
(4)季文子行事,非常謹慎,非常慎重。《左傳》記載,季文子要出使晉國,在準備聘禮出發前,知道晉國晉襄公病重,季文子就尋求遭遇喪事的禮節。左右的侍從都認為何必呢,如果遇到了喪事,國君自然會派人前往處理。這時,季文子對侍從說:“有備無患,我們把喪禮準備好,如果剛好遇上,我們又有多加準備不就很好嗎!如果沒有遇上,這又有什麽害處呢?”所以凡事總要做到有備無患,這是季文子的性格特徵。
(5)季文子,本身很有德行,為人忠直,行為賢良,很謹慎,過失寡少,所以孔子說他不必三思而後行,再思而後行就可以了。

4.對我們「三思而後行」是必要的
對我們,沒有像季文子的賢良與智慧,這時候努力地學習,是重要的,三思而後行,也是必要的。甚至「人一能知己百知,人十能知己千知」,總要思考出個名目來。

5.為何我們三思還不能行
為何我們在三思才能後行呢?甚至三思還不能行呢?我們總是在思考時候猶豫不決,遲遲不敢去做呢?我們在思考時候,總是很容易會想:“這樣好嗎?”“還可以更好吧?”“不會有問題吧?”“這樣人家會怎麼想呢?”“會受歡迎嗎?”“應該還可以更完美吧?”我們總是很怕失敗,很怕做錯,有太多的擔心。總是為自己想,因此就顯得猶豫不決,患得患失。總是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面子,所以處處都是障礙。因此啊,我們的心沒有力量,無法決斷,失去前行的力量。仔細思考一下,做錯又有什麼關係呢?這不就正是學習的歷程呢。如果我們抱著怕失敗的心情,只能停在原地踏步,也不能夠體會到學而時習之的快樂了。

6.如何做,我才可以再思而後行?
(1)《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慮和得是智慧的一種象徵,它的基礎,在前面的知止。思的時候,很重要是我們有沒有標準,止在哪裡?依靠在哪裡?依靠在什麼標準上?我們會發現,有智慧的人,他們決斷事情總是很快,因為他們心中,把很多的自私自利、名聲、好處、喜樂、好惡分別,種種慾望,都放下了。正因為放下這些,障礙變少了,心就恢復原有清明的功用。就像一面鏡子,很乾淨,面對境界的時候,可以把境界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決斷起來就沒有障礙。

(2)當我們面對境界,在思的時候,我們可以想一想:聖賢他會怎麼想呢?夫子此刻他會怎麼看呢?

【比如】有人當面指出我的過失,此刻我應該如何思呢?
@我們會怎麼想?
我們總是會落入“哎呀,好丟人呀,怎麼大家都知道我的缺點呢?還會有更多人知道嗎?我走出去人家會怎麼看我?”甚至我們會想:“你居然這樣講我,你實在太過分了。”如果,我們照這樣思下去,我們的過失依舊在,問題也沒有解決,甚至在原有的問題上面,又增添了更多的羞愧、擔憂、生氣種種情緒,難上加難,很難去進步、跨越。
@聖賢或有經驗的人怎麼看呢?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太好了,人家指出我做不好的地方,有人願意來幫助我看,有人願意來幫助我改過,真是太棒了,如果我改了,我就離開痛苦了,如果我改了,我就有機會進步了,我就可以更快地得到快樂,更快地朝向君子邁上一步,我的生命又要更加地圓滿,更加地光明。這樣想,是不是很好呢?

【比如】在開會的時候,領導說:“這件事情你來做吧。”
@我們會怎麼思呢?
“不行啊,我的工作負荷實在太大了。如果再承攬下來,我一定不用休息了。”或者我們會思考說:“單位裡面的人這麼多,為何領導不去找他們,每次都來找我呢?”照這樣思考下去,不是推脫,要不然就是心不甘、情不願地把工作給接下來。
@聖賢他會怎麼想呢?怎麼面對呢?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矣。」 一個好學的君子,他會把重心放在「就有道而正焉」,放在學習上面,外在的物質生活過得去就好了。所以,代表我又可以藉這個機會親近領導,和他學習經驗,我的生命又要往前跨一步了。
我的老師告訴我:你可以想,人家不做我來做,你要感謝他,他把學習成長的機會讓給我。或者是可以怎麼想呢?這件事情不是要不要做,而是該不該做,如果這件事情是對大眾有利益的事情,即使再辛苦也要做。

我的一位師長也曾經教我說:“這件事情到底該不該做呢?可以朝向四個面向來思考:如果這件事情做了,現在不快樂,以後也不會快樂,這種事情呢,千萬不要做;如果做了,現在不快樂,以後會快樂,這種事情辛苦一點還是有價值的;如果這件事情做了,現在快樂,以後不會快樂,這種事情,千萬不要做;做了之後,現在快樂,以後也快樂,這種事情當然要做囉。

7.再思而後行的關鍵—拿到標準
在學習路上,初初起步的我們,如何可以做到再思而後行呢?可以快一點做決斷呢?重點是我們要拿到標準,和有經驗的人拿標準,和聖賢拿標準。聖賢的心中,起心動念總是為天下眾生想,不會只為自己的利益想,他會往長遠的目標想,不會只看眼前的好處。所以,當我們要做決定的時候,能夠依靠,向聖賢靠攏,這時候我們也不用前思後想,事情來了,稍微想想就可以決斷了,就可以去做了。所以平日我們親近聖人經典,就顯得很重要了,因為聞多、思廣、修行深,常常想,常常親近,我們才會往聖賢的方向靠攏。也祝福各位,我們可以慢慢地由三思而後行,進步到再思而後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