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
〈白話〉
顏淵說:「但願能做到不誇耀優點、不宣揚功勞。」子路說:「您的願望呢?」孔子說:「但願老人能享受安樂,朋友能夠信任我,年少者能得到關懷。」
〈文義〉
1. 顏淵,字子淵,名回,也稱為顏回。魯國人,其父顏路,同是孔子的弟子。後世的人都稱他為“復聖”, 孔門四科第一科德行位居首位。
2. 「無」:不。
3. 「伐善 」:誇耀自己的才能。
4. 施勞:施,誇張的意思。勞,有功。言誇張己功。一作使人勞苦工作解;無施勞,即不要別人施勞力於我。亦通。
5. 「老者安之」,對老人家盡到孝敬,使老人得到安心。
「朋友信之」,同輩的朋友之間,互相信賴、規過勸善,遇到患難互相扶持。
「少者懷之」,愛護年幼的晚輩,給予良好的教養,使他們有所歸向依靠,自然生起懷念的心。
〈思維題綱〉
1.「願無伐善,無施勞。」您有過這樣的胸懷嗎?容易做到嗎?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內涵如何?
3.本章從子路、顏回到夫子三個層次的志向,您有想法?
4.本章“「盍各言爾志?」”在教學現場對您有何啟示呢?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2. 《中庸•哀公問政•8》「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福智93年版本)
譯:「所謂的誠,就是天理本然的大道;要做到這個誠,就是人道必修的路徑。真誠的人不用勉強就能達到天道,不必用心去思慮,自然從容合乎中道,這就是聖人啊。至於要做到真誠的境界,是要擇善固執的啊!」(朱熹注:聖人之德,渾然天理,真實無妄。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而從容中道,則天道也。若未能不思而得,則必擇善,然後可以明善。若未能不勉而中,則必固執,然後可以誠身,此則所謂人之道也。)
二、重點摘記
1.顏淵一般人都是恭稱他為“顏子”名回,魯國人,父顏路,同是孔子的弟子,回在孔門的弟子裡面,可以說是最為孔子所讚美的,後世的人都稱他為“復聖”,四科第一科是德行,他就位居這個德行的第一個。
2.《論語》記載顏子為學的章節非常地多,孔子非常地讚歎。幾乎每天,他都陪侍在孔子的身旁,靜靜地聆聽孔子的教言,很少有違意。彷彿是個愚人,可是 “退而省其私” 他就能夠把孔子所講的話,用來反省自己。他對於孔子講的話,非常相應、非常喜歡的。
3.“伐”是什麼意思呢?伐,就是誇耀,無伐善,就是不去誇耀自己所做的善事,或者自己的才能。那無施勞是什麼呢?自己認為勞苦的事情呢,不會去交給別人,不會加諸在別人的身上。
4. 無施勞更深的解釋:自己認為很痛苦的情緒,包括他自己內心所生起的一些憂悲苦惱,他都不會隨便地把它加在別人的身上,讓別人也一起來受苦。而願意自己擔當起天下人的所有的事情,不要把自己的煩惱、痛苦加在別人的身上。
5. 無伐善、無施勞,這樣的境界,事實上已經走在仁德之上了。孔子曾經稱讚顏回:“三月不違仁”。而“願無伐善,無施勞,” 就是一種愛民如子,處處為別人著想的一種美德。
6. 勇於發問的子路就說:“願聞子之志!” 希望孔子也講講他的志向,然後能夠讓他們來學習。
7. 孔子講老者、朋友、少者,包含了所有天下的人了,心胸格局是有多大,他心懷天下蒼生。他希望:能夠好好的安養老人,讓老人都能夠得到孝敬、恭敬奉養,都能夠安心。朋友之間能夠互相信賴,甚至規過勸善,互相扶持(我對朋友以信來交往,也希望他們信任於我,這樣子)。年少的孩子,都能夠得到父母的教養、呵護、扶持;或者是長輩的懷裡安心地長大,能夠常常有著感懷親恩的心。(愛護年幼的晚輩,給予良好的教養,使他們有所皈投依靠,生起永遠懷念父母恩惠的心,懂得感恩。)
8. 孔子的願望,是非常非常寬廣,非常非常地大,他視三者如一家人,他的境界非常地高。是願天下萬物,還有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夠各得其所,這是真的是一種讓人家非常羨慕的一種天地的情懷。
9. 《中庸》“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是夫子不思不勉聖人境界, 顏子“無伐善、無施勞”只是不違仁的狀態,那還有待於要不斷地思考,不斷地敏而行之,才能夠得到。“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誠之者,就是學習聖人之道的人,是必須不斷地跨越自己去努力的,要思、要勉,才能夠得到這樣的一步一步地一直跨越的境界。凡夫的狀況就要一步一腳印地去努力,才能夠安然行之。
10. 總結:
“顏淵、季路侍” 一種能夠長伴師長身邊的幸福,一種知命。因為能夠常在師長身邊學習的這種幸福,這種好像一種保證,非常地嚮往。可是,這應該是跟身為弟子的顏淵、季路,他們在學習的路上的一種謙卑,對師長的“就有道而正焉”的那種改過的心,才能夠感得。然後,老師會給他們更高的高度,來面對生命,還有面對所有的蒼生、所有萬事萬物,這樣的一個情懷,令人嚮往。子路的這種重義輕財,顏淵他走在仁道的路上,三月不違仁、無伐善、無施勞的心懷;孔子能夠安於仁道,胸懷所有老、少,從容中道,都是令人非常地佩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