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雍也第六 第3章-1

子華使(ㄕˋ)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 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ㄧˋ)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白話>

子華(公西赤)出使齊國,冉有替公西赤的母親向孔子請求小米。孔子說:「給他六斗四升。」冉有請求增加一些。孔子說:「再給他二斗四升。」結果,冉有給了八百斗。
孔子說:「公西赤這次去齊國,坐著肥馬拉的車,穿著輕暖的皮衣。我聽說:君子應該濟助有急難的人、不是讓有錢的人更有錢。」

<文義>

1.子華: 名公西赤,字子華,少孔子四十二歲。

2.冉子: 冉求,亦稱冉有,孔門十哲之一,長於政事,少孔子二十九歲。

3.使於齊: 使,出公差。 孔子任大司寇的時候,派子華出公差齊國 。

4.請粟 : 粟,小米穀物糧食。俸祿以外,特別請求。

5.釜、庾、秉:都是古代度容量單位,釜是六斗四升,庾是二斗四升,秉是十六斛,等於一百六十斗。

6.請益: 益,增加。

7.適:往。

8.乘肥馬 衣輕裘:言其富裕。

9.周急不繼富:周,補不足。急,窮迫也。繼,續有餘。

<思惟題綱>

1.冉求這個人,在公冶長篇第八章,孔子怎麼評論他?

2.孔子說子華出使的時候,「乘肥馬、衣輕裘」,是要提醒冉求什麼事?

3.如果你的學生或屬下,在請示你之後,卻沒有遵照你的意思行事,你會做何反應?你如何看待這個人?

4.反觀自省,在心靈學習的路上,我是不是容易堅持己見,我行我素?這是不是走不上去的原因?

5.冉求違背老師,撥五秉的粟米給與子華的母親,其行為背後心意為何 ?當好朋友出遠門,你會像冉求一樣關顧他的母親嗎?

<義理解釋>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 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2.程樹德《論語集釋》:【唐以前古注】皇疏。「華母不乏而己與之,爲於朋友之義故也。」

(二)重點摘記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 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週急不繼富。」

1.冉子為子華母親向孔子請粟

(1)簡介子華和冉子:
孔子的兩位重要弟子:
※子華,名公西赤,字子華,少孔子四十二歲。
※冉子,冉求亦稱冉有,孔門十哲之一,長於政事,少孔子二十九歲。

(2)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

子華出使齊國,有一種說法是孔子任大司寇的時候,派遣子華出使。冉子為子華的母親向孔子請粟。粟就是指小米這一類的穀物糧食。“使於齊”,“使”指公差、公務。公務,自然會有俸祿。冉子為子華的母親請粟,這個請應該是在子華俸祿以外的特別請求。

(3)子曰:「與之釜。」 請益。曰:「與之庾。」

孔子說:“與之釜”釜,是容量單位,一釜大概是六斗四升。孔子答應給子華的母親撥六斗四升米,冉有覺得少,“請益”,請求再增加,孔子說:“與之庾。”除了一釜以外再給他一庾,一庾是二斗四升,加上前面總共應該是給八斗八升。

(4)冉子與之粟五秉。

可是冉有覺得太少了,最後冉有撥付了五秉的粟米贈與子華,一秉十六斛,一斛為十斗,五秉就是八百斗。就是說冉子實際支付的糧食,大大超過了孔子同意的數量,而且數量是相當的大。

2.冉有最後的作法與夫子相違

換成現代人的說法:冉子為子華的母親申請額外的補助,孔子一開始批了一萬元補助金,冉子認為太少了,又申請,孔子又批了八千,最後呢冉子覺得還是太少了,也不申請了,自作主張給子華的母親五、六十萬。什麼概念?完全是違背了老師又是領導的想法。

3.孔夫子給冉有的教誡:君子周急不繼富

(1)如果我們是老師、是領導,遇到這樣的學生和下屬,在幾次請示你之後,最後他所做的與我們給的意見完全相悖,我們會作何反應?肯定很生氣啊!然而,孔子老先生雖然沒有認可,但是也沒有表示氣憤,而是不緊不慢的告訴冉子道理,告訴冉子在這件事情上抉擇的依據,以及一個有志於道的君子,應該持守怎樣的周濟之道。

(2)細細體會孔子的原話,體會他的語氣,孔子說:「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這裡的赤,就是公西赤,子華。孔子說:「冉子啊,我能理解你對於師弟,以及他母親的這份情誼。可是你沒有看到嗎,子華出使的時候,乘肥馬,衣輕裘啊,小傢伙坐的是高檔豪華車,穿的是上等的皮衣,他們家不缺錢花。“吾聞之也”,就是我聽說啊,君子周濟之道,應該是周急不繼富,救人於急難,而不應該給財富給富人,讓他富上加富。」完全是語重心長!一個人在惱怒的心境之下,是講不出這樣的語氣的。

(3)不管學生的表現如何,老師永遠是那麼理解你、接納你,耐心的引導你。追隨這樣的聖者學習,可真是幸運啊!難怪有那麼多世間都很有成就的人,都嚮往成為孔子的弟子,而且可以拋家捨業,追隨孔子周遊列國、顛沛流離,毫無怨言。

4.從學習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

(1)夫子派子華出使,子華為夫子所使,都是符合情理的。而冉子為其母請粟,雖說是情誼可嘉,卻可能與禮、與法不合,但是孔子寬容,並沒有直接拒絕,是因為孔子能體會、體諒冉子的一片心意,但是很特意的批准了很少,實際上是為了表示冉求之請不當。

(2)冉子並沒有領會老師的想法,繼續請益,老師依然沒有直接拒絕,又批示了很少的量,其實是再次提醒冉子的請求是不當的。

(3)此時的冉子,理應遵照執行啦。然而,冉求的做法是,我也不請示了,直接按自己的想法給了,還遠遠超過老師批示的數量。

5.對我們的警策--「執見太重,於師缺乏信心,一意孤行」,會走不上去。

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冉子的作為,對我們應該有很大的警策。

(1)作為一個學生、一個弟子,很多時候走不上去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沒有好老師,而是因為自己不具備作為一個好弟子、好學生的條件,就是我們自己的執見太重,對於老師缺乏信心,即使真正的聖賢老師就在眼前,我們還是放不下自己的見解。

(2)冉子雖然兩次請示老師,但實際上請示之前,我們可以體會在冉子的內心,應該是已經先有一個標準和答案了。當老師兩次給予的答案,都與自己的想法相去甚遠的時候,並沒有及時反省自己的想法有何不當,老師的批示為什麼這麼少呢?而是依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

(3)在學習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提到一個“空杯理論”,就是說杯子只有在空的狀態,才能裝進新的東西。空杯心態,說起來容易,理解起來也不難,但是真正做到,卻不容易。

6.對我們的啟示—當見解和老師的不一致時,要及時放下,謙虛向老師請教。

這件事情還可以給我們另一個啟示,就是我們常常把“學”和“習”,學習理論和做事分裂成兩件事。在做事的時候,往往只考慮做事,不太容易安立學習的心態。特別是傳統文化的學習,是心性之學,“學”和“習”其實是不能分割的,學到的義理內涵,只有自己實際遇事用得上,才算是真正學到。像冉子這樣的孔門先哲都難以做到圓滿,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就更要警策自己,時時注意觀察自己的心態,當自己的見解和老師的教誨不一致的時候,要及時的向內反省,趕緊放下自己的想法,像小學生一樣,謙虛的向老師請教。

7.讚嘆與嚮往:孔門弟子間的孝悌德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讀到這一段,真的是感覺到《論語》的精彩。我們撇開冉子在請粟和與粟的過程中恰當與否,對於冉子行為背後,這份對同學的情真意切,還是很讓人讚嘆。子華出使國外,母親在家無法照料,作為同窗又是同事,冉子之所以為其母請粟,乃至於到後來違背老師的意願,贈予子華母親粟八百斗,我們可以體會到冉子的一份情真意切,冉子真的是將子華的母親,看成是自己的母親,甚至可能比自己的母親更重要的長輩,去孝敬、去照顧,正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根據南北朝皇侃的注疏解釋,由於孔子沒有批准,最後冉子給出的八百斗,應該是自掏腰包,是他拿出自己的這些米,去孝敬子華的母親。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冉子看起來不太合情理的行為,我們更能體會到冉子對於子華這位小師弟真摯的心意。孔門弟子之間,這種彼此關懷、守望、相助的情誼,以及他們在生命中,展現出來的真實的孝悌德風,正是孔子聖人之德的自然傳遞。生命中值遇一位好老師的引導,還能夠有這樣一群志同道合的友伴,相互的扶持,彼此的關懷,為了追求理想一起切磋琢磨,一起努力向上,真是令人嚮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