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23章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白話〉
夫子說:「伯夷、叔齊,不記掛過去的仇恨,因此別人對他的怨恨也就少了。」

〈文義〉
夫子說:「伯夷、叔齊這兩位賢人,對過去的怨恨,不會念念不忘,原來結怨的對方,心中的怨恨也就越來越少了!」
1.皇侃《論語義疏》: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齊名致,字公達。伯夷大而庶,叔齊小而正。
殷朝末年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死後,二人不肯繼位,互相讓位,都逃到周文王那裡。周武王起兵伐紂,他們認為這是以臣弒君,不忠不孝的行為,曾加以攔阻。周滅商統一天下後,他們以吃周朝的糧食為恥,逃進深山中以野草充飢,餓死在首陽山中。
2.念,是念念不忘。
3. 不念舊惡:不在意人家過去對他們的怨恨。舊惡,即夙怨、宿怨。言不記夙怨而欲報復。
4. 希:同稀,稀少。

〈思維題綱〉

1. 像伯夷、叔齊這樣不念舊惡的個性好嗎?有何好處呢?
2. 不念舊惡的伯夷、叔齊,為何以吃周朝的糧食為恥,乃至於餓死在首陽山中?
3. 觀察一下自己,是否總是對人、對事抱怨很多?有得到什麼結果嗎?
4. 您覺得內心有很多抱怨會快樂嗎?對自他的生命有什麼影響呢?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論語•述而•14》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2. 《論語•泰伯•1》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二、重點摘記

(一)文義解讀

1.怨是用希也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別人對伯夷叔齊的怨很少;還有一種是伯夷叔齊自己很少有怨。《論語》裡說,伯夷叔齊“求仁而得仁,又何怨”,顯然此處,應該從第二種解釋。

2. 伯夷、叔齊故事一

 孤竹國國君有三個兒子,伯夷是長子,叔齊是幼子。國君想立喜歡的幼子叔齊為太子,繼承王位。孤竹君死了按照常理,應該是長子繼位,可是長子伯夷非常孝順、清廉、謙讓,為了能讓出君位呢,他就逃到國外去了。叔齊也不肯接受於兄弟不義之事,也逃到國外,大臣沒有辦法只好立中間的兒子繼位。

3.伯夷叔齊,還有吳泰伯都是以國來相讓。孔子十分的推崇。儒家講,“能以國讓,仁孰大焉,伯夷順乎親,叔齊恭乎兄”,他們把孝悌做的非常的圓滿,給天下後世做了最好的榜樣。

(二)本章重點

1.除孝悌讓國的德行,他們還有一個值得世人學習的重要品質,就是不念舊惡。

2.舊惡,可以理解為別人曾經犯過的錯,或曾經對自己的傷害。這有兩種情況:一種,就是別人已經改過了;還有一種,這種錯誤還在延續。

3.不管是哪一種情況,我們如果能做到不念舊惡,不把怨恨放在心上,不去看別人不好,心裡裝的是別人的優點、功德,其結果一定是怨是用希,怨恨很少。

4.我們認為對方有錯,常常對方也認為我們有錯,當我們可以做到對別人不怨恨,別人自然可以感受得到,有怨也能慢慢的化解。

 5. 伯夷、叔齊故事二

 (1)伯夷叔齊逃亡後,一直隱居,後來聽說周文王在西部興起,國泰民安,治理得非常好,所以準備去投奔周文王。走到途中,遇到武王領兵伐紂,伯夷叔齊極力反對,馬前勸諫,當面指責武王不仁不孝,差點被殺,因為有姜尚的保全,才沒有喪命。周武王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齊發誓不吃周朝的糧食,躲到了山上,吃野菜為生,就餓死在首陽山上。

(2)重點:
這兩位賢人在臨死前曾經作歌一曲:“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吾適安歸矣?”從這首詩可以看出,伯夷叔齊二人,並沒有責怪武王,他只是說武王以暴易暴,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怨,看上去好像是有一點,但他沒有抱怨任何人,也沒有怨恨自己的遭遇,只怨恨世風不對、生不逢時,那種令人嚮往的神農、虞夏已經忽然逝去了。伯夷叔齊,豁然大度,心量很大,可以把那些過惡、怨恨、煩惱,通通都忘掉,不放在心上,這種品質非常得可貴。

6.如何做到不念舊惡呢?

 (1) 首先認識念舊惡的結果:傷害自己,用別人的錯誤傷害自己;如果反覆地念,就是反覆地傷害自己;把怨恨老記在心上,是非常折磨人的一件事情,那真正叫自尋煩惱。

 (2) 不念舊惡好處:

◎看起來是寬恕了別人,實際上是解放了自己,放下包袱,自己會變得輕鬆。
◎既往不咎,也能給人以自新的道路,他可能因此而改過。
◎你若常常念著他的怨,甚至掛在嘴上,老是批評人,那是把人推到牆角,讓他不能轉身,沒有改過自新的餘地,這對人對己都有損害。

(3)喻:有同事誤會我了,甚至是有意在後面造謠生事;我不放在心上,見到他依然是恭敬,時間久了,他也會覺得你這個人真的量大,他也就不在心上給你使絆子了,這就能化解。若跟著他講是非,互相毀謗、指責,最後這個怨會越結越深。

7. 生活中我們喜歡翻舊帳的習性:

別人一次過失,我們會拿出來說無數次,或者在內心抱怨。一次一次串習中,會慢慢的加深,就好像放高利貸一樣,別人曾經對我的一個小小的傷害,或我們看不慣的習慣,見一次說一次,一件小事可以放到很大。小事反覆地抱怨,從埋怨到小吵,從小吵到大吵,“擰牙膏蓋”就成了天下第一件大事。其實,不是牙膏蓋的問題,是我們的心出了問題,我們內心的煩惱,蒙蔽了我們發現美的眼睛,蒙蔽了我們寬恕別人的心,別人再多的好,也看不到,別人再多的付出,也不會放在心上。

 8. 解決之道:智慧和愛

 (1) 用智慧,把自己關愛他的那個宗旨,牢牢的安立住。不管他怎樣,他對我好,符合我的心意,我要關心他;他對我不好,他狀態不好,他做錯事了,我更要關心他----或許正是他最需要我關懷和幫助的時候。

(2) 用智慧及時發現自己內心的煩惱,然後及早的去對治它,不要等到煩惱養的很大,就很難對付了。
◎每天早上,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眼睛,有沒有不高興的情緒及時發現,及時調整。
◎可以讀讀聖賢經典,可以研習論語的義理,可以多多練習看他的功德。看別人的功德,可以把我們的心,從焦灼中解脫出來。
◎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是在自己的內心,先化解怨恨,當內心的怨恨化解了,你再看看外面,自然就沒有怨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