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雍也第六 第5章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白話>
孔夫子說:「顏回能做到,三個月心中不違反仁道;其他的弟子,只能偶而一天或一個月到達仁的境界。」

<文義>
1.「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謂其他弟子,有一日全不違仁,有一月全不違仁者。(集注說法)
2.何晏(195年?-249年)《論語集解》:「餘人暫有至仁時,惟回移時而不變。」「移時」是時節變了。三個月為一時。一年四時,日月的變化小,四時的變化大。四時變化,天地人跟著都變,心理血氣、飲食起居都有變化。顏回是時候變了,他仍然不變。(http://www.minlun.org.tw/1pt/1pt-4-3/index-00.htm#%E9%9B%8D%E4%B9%9F%E7%AC%AC%E5%85%AD)

<思惟題綱>
1.觀察一下我自己:多少時間安於仁?多少時間背離仁?
2.我如何努力,讓心三月不違仁?
3.我有信心,我有一天可以達到心不違仁聖者的境界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南懷瑾《論語別裁》:「我想大家都有這種經驗,心情好的時候,……情緒壞時,芝麻綠豆的事都會惹得一肚子悶氣。要說連續三個月不冒一點火氣,這步修養已經難得了,更何況「三月不違仁」。」
2.蘇東坡《四書辨疑》:「夫子默而察之,閱三月之久,而造次顛沛無一不出于仁,知其終身弗畔也。」
3.《論語.里仁.5》:「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4.蕅益大師《論語點睛》「顏淵心不違仁,孔子向何處知之。豈非法眼,他心智耶?三月者,如佛家九旬辦道之期。其心其餘,皆指顏子而說。只因心不違仁,得法源本。則其餘枝葉,日新月盛,德業並進矣。此方是溫故知新。」
5.《論語.子罕.9》: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未見其止也。」

二、重點摘記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1.《論語》中,「仁」出現109次
(1)「仁」是孔子推崇的聖人境界,其內涵極為豐富。論語中,「仁」這個字出現了109次,卻從未給“仁”下一個明確的定義。
(2)孔子很少主動談仁,《論語•子罕•1》描述:“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孔子與其弟子每次談到“仁”,也只是針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談論到人的某一個方面。
(3)孔子對弟子和他人的評價,也不輕許“仁”,一般都用“不知也”做回答。其實,孔老夫子非常了解每位學生的狀態。
(4)“仁”的境界極其高遠,空談沒有益處。每次孔子只是針對每位學生的特點進行教育,鼓勵他們堅定求仁的決心,漸次增上。

2.體會「三月不違仁」的難度
也許我們同樣很難體會到“仁”的境界,南懷瑾老先生建議我們,姑且不談這個仁的修養,先反過來體會一下自己的情緒。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心情好的時候,即使碰到問題、碰到困難的時候,心情也會非常好,不會受到外境的幹擾;但是,好景不長,情緒不好的時候,芝麻綠豆的小事,都會惹得一肚子悶氣。要說連續三個月不冒一點火氣,這種修養已經非常難得了,更何況要“三月不違仁”呢!由此我們不難了解,為什麼孔老夫子一再地讚歎顏回這個得意門生。

3.何以知顏回「三月不違仁」
(1)蘇東坡《四書辨疑》中說“夫子默而察之,閱三月之久,而造次顛沛無一不出于仁,知其終身弗畔也。”孔老夫子,默默地觀察顏回,觀察了三個月,時間也不短,發現顏回造次顛沛無一不出于仁。
(2)《論語.里仁.5》我們學過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終食”就是吃一頓飯的功夫,這麼短的時間都沒有違背過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造次”就是你很忙的時候,你會不會違反仁呢?有的人一忙起來,就什麼都不管,甚至于見死不救,造次就違仁了。“顛沛”就是自己顛沛流離的時候、命運不好的時候,人生處于低迷的狀態,這個時候有沒有違反仁呢?還能不能夠去捨己救人?顏回就做到了“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3)孔子觀察了三個月,看得出來顏回沒有違反仁,從這三個月就可以推知“其終生弗畔也”,畔就是違反,他終生都不會違反仁,可以下這個定論。

4.何以認定顏回一生都不違仁
(1)也許有人會提出另外一個觀點,說仁的境界很高,顏回也只能做到三個月不違背仁,那三個月之後就變化了!
(2)假如真的是這樣,顏回只有三個月做到仁,其他時間做不到仁,那孔子也不會對他這麼讚歎,不會說弟子裡面只有顏回才稱為「好學」,只有顏回才能夠傳孔老夫子的心法。如果只有三月之仁,顏回怎麼會有這樣的資格呢?
(3)夫子這樣的眼光,這樣的智慧,看三個月當然就知道後面。顏回三個月不違背仁,必定一生都不違背仁。《論語•子罕•20》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孔老夫子評價顏回不斷進步,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4)《中庸•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道是不可以須臾離開的。須臾,就是很短暫的時間,傾刻都不能離開道。仁就是道,顏子不違仁,即是心不離道、道不離心。這是顏回的境界,時時刻刻心不離道、道不離心。

5.其餘則日月至焉
(1)其餘的人呢?包括夫子三千門徒,除了顏回,都只是暫時達到仁,時間不能很長,有的是一個月做到仁,有的可能十天半月做到仁,有的可能一天做到仁。
(2)我們自己也有這樣的體驗,聽了傳統文化的講座,很感動,發心要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兄弟,我們這一念仁心就起來了,但時間一長碰到問題就忘記了,又會去觀別人的過失,這就屬于孔老夫子講的其余的人,不像顏回,始終保持著仁。
(3)另一種解釋
蕅益大師注解說,這個日月是指什麼呢?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不斷地保持住仁,並且在保持仁的基礎上,還在不斷地提升,這是顏回的境界。夫子看到了,夫子也說出來(《論語.子罕.9》):“吾見其進,未見其止也”。其他人還未必能體會,為什么?因為沒有到這個境界,說了也聽不懂,而且很多人會產生誤解。

6.反思我自己:多少時間安於仁?多少時間背離仁?
(1)我們反思一下自己,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到底有多少時間,是跟仁相合,還是跟道相違背的呢?我們要觀察自己,為人謀的時間多,還是為自己謀的時間多,就從這裡來觀察。
(2)以我為例:如果不學傳統文化,不接受聖賢教育,不要說“三月不違仁”,一天二十四個小時,能有幾分鐘、幾秒鐘不違背仁呢?整個人都會在自私自利的漩渦中不能自拔,偶爾有一念仁心,就像曇花一現,瞬間就不見了。

7.我欲仁斯仁至矣
(1)要增加並保持這種光明的狀態,要努力學習,並且做到學而時習之,要學習曾參一日三省吾身的精神,隨時檢點自己。
(2)現在學習很方便,學習的工具也比以前先進。可以隨時隨地上網,就可以聽聖賢的教誨、可以親近聖賢。路上可以聽,家裡也可以聽。
(3)只要內心發心成聖成賢,終有一天我們能夠像顏回一樣心不違仁,不知不覺地就進入了聖賢的境界。能不能做到呢?“我欲仁,斯仁至矣”,一定可以,只要你用功努力,你一定能夠達到“仁”的境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