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白話>
孔子說:「泰伯,當可以說是有最高德行的人了!他再三的把天下讓了,而人民卻不知道怎樣稱揚他。」
<文義>
1. 泰伯:周太王的長子,太王的二子叫仲雍、三子叫季歷。季歷的兒子「昌」,有聖德,太王很想把王位傳給他。泰伯知道父親的心意,於是逃離到南方,讓季歷繼承王位,再傳子「昌」,就是文王。
2. 三讓:「三」,是多的意思,是說泰伯怎麼也不繼承王位。另一說法是三次讓位。
<思惟提綱>
1. 孔夫子如何讚嘆泰伯的德行?夫子為什麼如此的稱頌他?
2. 「讓」的相反就是不讓,不讓的行相為何?有何過患?
3. 讓的行相為何? 為何「讓」是一種美德?有什麼好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南懷瑾《論語別裁‧泰伯》:「〈泰伯第八〉這一篇,等於是第二篇〈為政篇〉的個人學問修養的引伸註解。」
2.《論語•泰伯•19》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3.《論語‧述而•14》 (子貢)曰:「伯夷、叔齊何人也」 曰:「古之賢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二、重點摘記
(一)〈泰伯篇〉是〈為政篇〉的引申註解
〈泰伯篇〉總共有二十一章,據南懷瑾先生的說法,這一篇是〈為政篇〉的引申跟註解。
1.〈泰伯篇〉第一章就看到孔子稱讚泰伯的至德,這個至德的內涵是「讓天下」,所以跟〈為政篇〉的第一章“為政以德”其實是可以相互呼應的。
2.在〈為政篇〉除了談“為政以德”的宗旨之外,也談為政的一些省思,原則的省思。除此之外,最特別的〈為政篇〉又連續四章談孝道。在〈泰伯篇〉也會談到曾子對於孝悌的實踐,也會談到孔子對於堯、舜、禹、周公、文王、武王這些歷來聖君賢相的稱讚。
所以南懷瑾先生說〈泰伯篇〉是〈為政篇〉的引申註解,是值得我們參酌的。
(二)第一章是孔子對泰伯的稱頌
(原文)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這一章是孔子對於泰伯的稱頌,這個稱頌是非常高的稱頌,孔子稱他為「至德」。“至”就是最高了,朱熹註解說這個至德是「德之至極,無以復加者也。」就是最高的一個德行。
(三)泰伯是何許人?
泰伯是何許人呢?孔子為什麼給泰伯這麼高的一個稱頌呢?
1.泰伯是周太王之子,他的父親是周太王,也就是古書裡提到的古公亶父。
2.周太王主政的時候,敵人—北邊的蠻夷之邦侵擾,他就遷到岐山下,很多百姓就跟隨他遷徙。古人其實非常重遷徙的,所以百姓願意跟周太王遷徙,可見周太王是一個有德之君。
3.周太王有三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泰伯、次子仲雍以及季歷。周太王非常非常欣賞小兒子季歷的兒子姬昌,也就是後來的文王,希望未來這個國家大政可以交給文王去承擔。周太王這樣的抉擇,是看到姬昌— —也就是後來的文王有為君之德,一方面可以昌盛周王朝,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可以饒益天下的百姓。
(四)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周太王這樣的心意,長子泰伯以及次子仲雍看在眼裡,了然於心,所以他們就想把這個王位讓給他的小弟季歷。他們用了什麼方法呢?孔子說:“ 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
1.「三以天下讓」是最大的謙讓
這個“三”,一般我們就是多次的意思。有些註解把這個“三”也就落實下來解釋了。
(1)就是在周太王年老生病的時候,泰伯跟仲雍呢就說要到南方去採藥,為父親治病,那到了南方採藥呢就一去不返。
(2)後來周太王病危,囑咐他的兒子季歷要把大哥、二哥——泰伯跟仲雍找回來奔喪,可是泰伯、仲雍也沒有回來奔喪。那因為大哥、二哥沒有回來奔喪,所以季歷這個小兒子就順理成章勉為其難承擔喪主的這樣一個工作。喪主就是主持父親的喪禮,在皇室裡面,喪主一般就是未來王位的繼承者。
(3)周太王的喪禮結束之後,季歷還是派人敦請泰伯跟仲雍兩位哥哥回國共同主持國政,這時候泰伯跟仲雍就斷髮紋身,把頭髮剪掉,身上刺上刺青。這個是當時南方的居民的一種禮制,或者說居民的一種生活形態。那斷發紋身就誓不可用,也就說沒辦法再回到中原地方,更遑論繼承王位。
(4)所以,這個“三讓”,就是到南方採藥、父喪不返、接著是斷發紋身誓不可用。而且這個“讓”是以天下讓。所以“三”,不管是三次,或者是多次,都表示這個讓是非常非常的堅定的。
(5)“以天下讓”,這個天下,應該就是周朝或者是周王國,當時還沒有平定天下,建立周王朝,就是這個周王國。當然也可以說是,後來文王姬昌再把君位傳給武王姬發,武王伐紂,平定天下,建立周王朝。不管是周王國或者是周王朝,這個都可以說是天下,那也就是說,我們說謙讓謙讓,他最大的謙讓,應該就是把世間最高的權位,就是這個君王的權位給讓出來,所以三讓是讓的非常的堅定,以天下讓是最大的一個謙讓。
2. 民無得而稱焉
(1)孔子也讚嘆堯“民無能名焉”
“民無得而稱焉”在〈泰伯篇〉最後幾章,孔子稱讚堯的德行的時候,在第十九章,孔子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蕩蕩就是非常地浩翰,廣大無邊,“民無能名焉”跟“民無得而稱焉”這是同樣的意思,就是百姓找不到一個稱讚之詞。
(2)為什麼百姓沒有辦法稱頌泰伯?
這裡的泰伯,為什麼百姓沒有辦法去稱頌他呢?因為他的行為表面上是不符順於禮的。比如說,父親在的時候不回來,父親過世了不回來奔喪,斷髮紋身,都是不符順孝道的。也就是說泰伯在行為表現上面是一種權宜,不符合原來禮制的規定,用一種權宜善巧的方式把君位給讓出來。所以一般的百姓,也就看到表相的行為,沒有辦法對於泰伯那種用心,深刻地體察,所以就無法去稱頌他的美德。所以後人的註解說,這個是一種隱德,隱藏的隱。
(五)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1.泰伯的讓天下,一方面是讓得非常的堅定;一方面是讓得非常的大,天下至大至大;第三個,是讓得非常的真誠,這個真誠就是民無得而稱焉。
2.他的這個讓不是為了自己生前生後的美名,而是真的是希望百姓、國家,能夠因為季歷繼承君位然後傳給姬昌,而讓國家獲得發展,而讓百姓獲得安樂,是為了成就眾人的利益。
3.所以孔子因為這兩件事情,“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所以孔子因為泰伯能夠“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就評價泰伯的德行其實是至德,是最高的德行。
(六) 謙讓的行相、不讓的行相
我們可以再進一步深入地思維,謙讓之德,讓的行相是什麼?相對於不讓的行相是什麼?不讓,我們可能比較容易理解,因為我們通常是不讓的。
1. 不讓的行相
(1)不讓就是這件事情非我不可。
(2)好比說,我們在工作崗位上,要評榮譽啊、評級職啊、評獎勵啊,那我們工作也非常地認真,我們內心就會覺得:“欸,這次評等啊,或者評獎勵,應該是我要得到吧,我上次已經禮讓了,就是非我不可。”比如說評榮譽、評級等,為什麼非我不可呢?因為我工作得很認真,或者說因為這次的獎勵、這次的獎金我也想獲得啊,所以其實是個人名聞利養的追求。
(3)所以不讓的行相,應該就是這個事情非我不可。背後,其實是圖謀這個個人的名聞利養。
2. 謙讓的行相及好處
(1)謙讓之德就相反,就不是非我不可,也就是說這件事情有人比我更適合去做,所以讓,是把自己應該擁有的讓出來,這個才真正的謙讓。
(2)讓背後的動機跟深刻的用意呢,是為了更多人的益處,就好像泰伯是為了百姓的利益一樣。好,這是一個。
(3)讓有什麼好處呢?讓就對個人來說,其實是養成一種不自以為中心的這樣的一種心態;對眾人來說,其實是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七)泰伯的讓是大孝的美德
泰伯的讓,還有另外一層,我覺得很值得提出來,就是他對於父親心意的一種深刻的體貼。泰伯的讓還有一點我覺得非常值得我們去體會的,就是泰伯對於父親周太王想把君位傳給姬昌的那種深刻的一種體貼,我們常說“百善孝為先”,這樣深刻的體貼呢,所以他會很堅定地要把君位給讓出來。所以三讓天下,然後民無得而稱焉,而獲得孔子的這樣至德的一個稱頌。
(八) 泰伯的讓對比伯夷叔齊的讓
「讓國」這件事情,我們可以跟我們前面學習過的伯夷、叔齊作個對照。
1.伯夷、叔齊的父親孤竹君,也是想把君位傳給伯夷的弟弟,二弟叔齊,伯夷也看到父親的心意,所以也把君位讓出來。
2.讓出來的時機是在父親過世的時候,他就不想繼承君位。因為他是大哥,大家會擁立他繼承君位,他就逃走了,那逃走了之後呢,他的弟弟叔齊,這個父親囑意的弟弟叔齊,也不願意繼承君位也逃走了,認為是哥哥該繼承君位。
3.孔子對他們的評價是“ 求仁得仁,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就是說伯夷、叔齊這樣的行為是無怨的,也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讓國。他們的行為也當然獲得孔子的稱讚。
4.如果把伯夷的讓國,跟泰伯的讓國相對照的話,我們會看到泰伯在謙讓的時機、讓國的時機抉擇上,是在父親晚年生病的時候就逃到南方,就藉口到南方採藥不回來,後來真的君位就一如父親的期待就傳給了三弟季歷,也順利傳給了姬昌——他的侄子。這樣的一個行為,我覺得更加的善巧,後來也就更加的圓滿,遂成了父親的一個心意。那就這一點來看的話,泰伯確實在做法上,是比伯夷、叔齊善巧,那在行為結果上,真的比伯夷、叔齊圓滿。
(九) 《史記》把《吳泰伯世家》放在第一篇,給予最高評價
1.《史記》,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記載諸侯的世家,就把《吳泰伯世家》放在第一篇。吳國其實是一個,在當時春秋時候是南方的蠻夷之國,它在史家的排序上,其實是不應該放在第一篇的。
2.司馬遷為什麼把《吳泰伯世家》放在第一篇,其實也是順承孔子對於泰伯至德的一個稱讚,認為他的讓國是非常非常真實、堅定,而且是不為個人利益圖謀的。
所以《史記》在《吳泰伯世家》,司馬遷在最後論讚的時候,就引了孔子的這段話,他說:“孔子言泰伯,可謂至德已矣。”
3.也就是說泰伯這樣的一個讓國的美德,因為體察了父親的心意,而且非常善巧的做法,雖然表面上不符順於孝道,可是是孝道的一種權宜方式,因為那是一種大孝行為的一種表現,能夠饒益天下百姓,也獲得孔子非常高的稱讚,在《史記》裡面,《吳泰伯世家》也就被放在第一篇。
(十)後記
泰伯逃到了吳國,吳國在今天的江蘇省,所以在今天江蘇的無錫也有泰伯廟,大家有機會也可以去參訪,到泰伯廟去緬懷泰伯這樣讓國的一種美德,體會體會孔子那種至德的稱頌。
論語 述而第七 第37章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白話>
孔子溫和而嚴厲;威儀莊重而不凶猛;敬肅而舒泰安詳。
<文義>
1.溫而厲:溫,和氣、和順。厲,嚴肅。
2.威而不猛:威是威嚴,猛是凶猛、嚴酷。
3.恭而安:恭是恭敬不苟。安是安適而不拘束
4.本章是長年追隨孔子身邊的弟子們,觀察夫子得到的結果。
<思惟提綱>
1.請問孔子的弟子們,如何形容他們的老師?
2.“溫”與“厲”,“威”與“不猛”,“恭”與“安”,是情態的兩極,
非常難以折衷。請問夫子為何做得到?
3. 事實上,在述而篇章中,有呈現出夫子的言行舉止,威儀容貌。請試著找出來?
4. 觀察一下周遭,誰具有這種生命氣象?你喜歡靠近他嗎?跟他學嗎?
5. 我可以如何努力,朝向這樣的聖人生命氣象?
<義理解釋> 14分18秒講師:潘竑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陽貨•13》:鄉原”,“德之賊”
2. 《論語•述而•8》:“不重則不威
3. 《中庸•27》:“禮儀三百,威儀三千”
4. 《論語•八佾•18》:“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5. 《中庸•1》:“喜怒哀樂之未發”
6. 《論語•述而•23》:“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
7. 《論語•子罕•10》:“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8.《論語•述而•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9.《論語•述而•1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0.《論語•述而•2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論語•述而•27》:“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12.《論語•述而•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3.《論語•述而•18》:“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14.《論語•述而•9》:“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15.《論語•述而•26》:“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16.《論語•述而•20》:“子不語怪力亂神”
17.《論語•述而•13》:“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18.《論語•述而•11》:“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29.《論語•述而•15》:“飯疏食, 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20.《論語•述而•30》:“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21.《論語•述而•32》:“文莫, 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22.《論語•述而•33》:“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23.《宋朝大儒張載》:“為學大益,在自能變化氣質。”
二、重點摘要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一)本章是孔門弟子對夫子生命氣象的描述
1.這是本篇的最後一章,說的是孔子的弟子,常年追隨夫子修學,在夫子的身邊耳濡目染,親身感受著夫子超然、中和的德行氣象,然後用心將這感受記錄下來,就凝結成如此精煉的一句。
2.(整句意思)夫子溫和而又嚴正,威嚴而不剛猛,謙恭而又安詳。
這是怎樣的一種生命氣象呢?
讓我們結合一下自己的生命經驗,來做一些觀察。
(二)溫而厲
1.夫子給人的感覺是溫和的,親和的,任何人和他在一起,都有一種如沐春風,親切祥和的感覺。
2.但是夫子的這種溫和又很奇妙,溫和中透著一種嚴正之感,人們在他跟前,既會覺得輕鬆祥和,卻又不敢隨便放逸,處於一種放鬆而不放逸的狀態。
3.我們一般人的狀況,溫和了就很難嚴肅,一溫和、一隨和,就很容易心無所衷,會跟風,隨大流,嚴重的還會失去自己的原則,成為平時我們常說的那種老好人。
4.《論語•陽貨•13》中夫子把這種老好人稱之為“鄉原”,夫子最不喜歡這種人,說是“德之賊”。最要不得。那麼既要溫和,又要嚴正,既要給人春風化雨般的美好感覺,又能讓人隨時收攝身心,不輕忽放逸,能化人如此,該是怎樣的一種修為呀。
(三)威而不猛
1. 一般人,一威就猛,一威嚴就會顯得有點剛猛。
2. 夫子是“不重則不威”(《論語•述而•8》),是“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中庸•27》),給人以一種莊重、厚重的威嚴感。
3. 這種威嚴,又不會讓人感到害怕,讓人敬而遠之,反而會讓人生起一種敬重崇仰的心,想要靠近他,想要成為他。
4. 越了解夫子,就越會感受到夫子身上彷彿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魅力。
5. 因此,不管世事如何地動盪,推行大道是如何地艱辛,總會有一撥又一撥的弟子,堅定地追隨夫子,至死不渝。
(四) 恭而安
1. 一般人,一旦遇到自己很敬重的人,態度一謙恭,就很難自在,甚至會很拘謹、很緊張,手腳都不知道往哪兒放。
2. 夫子是怎樣的呢?比如在朝廷上,夫子看到國君,他也會依禮而行,一方面“恭而有禮”,另一方面神情也一如往常,謙和安詳。
3. 那個時候有人誤解他,說“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論語•八佾•18》)以為夫子是諂媚,是為了討個官做。但是夫子自己非常清楚,這一切都是依禮而行的,叫“事君盡禮”。
4. 就算是做官,也是為了推行仁德大道而做的,絕非為稻糧謀。因此,夫子的內心平和安寧,沒有一點私心雜念。那麼外現的舉止態度呢,自然也是安詳自在,從容鎮定。
(五)"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是夫子的聖賢氣象
1.在本章中,“溫”與“厲”,“威”與“不猛”,“恭”與“安”,實際上是情態的兩極,非常難以折衷。
2.但是夫子,偏偏就能調和於一身,出入無間,怡然自得。
3.這就是《中庸•1》中所說的“喜怒哀樂之未發”的“中”,與“發而皆中節”的“和”,凝聚而成的中和之德,所外現的一種聖賢氣象。
4.我們可能會覺得夫子的境界實在是太高了,聖賢的氣象實在是太遙不可及了。
(六) 弟子從夫子日常言行中,感悟夫子德風,薰染聖賢氣象。
1.只要我們用心地讀《述而篇》,就會發現,本篇中,有很多的章節都是在寫夫子的言行舉止,威儀容貌。
2.在弟子的眼中,夫子是非常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夫子說:“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論語•述而•23》)
3.夫子之學,早已涵泳於他的語默動靜,舉手投足,待人接物之間,可以說是無時不備,無處不洽,無往不得。
4.有心會學的弟子,就可以從夫子平日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感受、感悟夫子,身與道合,行與學化,篤實光輝,內外合一的聖賢氣象了。
5.一邊,被這盛大的精神氣象熏染著,一邊就在堅固自己的道心,慢慢的就能夠感受到成聖成賢這件事情,並非是虛無縹緲的,而是非常真實的。因為活生生的生命典範就在自己眼前,是如此的觸手可及,觸目皆是。
(七)夫子如何引導弟子邁向聖境?
1.《子罕•10》當中,記錄顏淵的一句話:“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夫子之道,雖然至高至深,似乎難以捉摸,難以企及,但是夫子是“循循然善誘人”,是依著學者的根性、程度,而給予切實有力、循序漸進的引導。
2. 引導的方法總括為兩條,一是“博我以文”,二是“約我以禮”。
3. 如果用這兩條再去看《述而篇》,我們就會發現,《述而篇》本身就是記錄夫子以“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的方式引導弟子,不斷地邁向聖境。
(八) 夫子以“博我以文”引導弟子的數章
第1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第19章:“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夫子告訴我們,要從古聖先賢智慧所凝結的經典中學習,要從古人的歷史經驗中學習,不學則不知,所以要“好古敏求”。
第21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27章:“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這顯示出夫子之學是以“仁道”為重,道在人生,所以不但要向古人學習,還要在現實生活中學習,在與今人的交接往來、應事接物中學習。
從第2章:“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到 第18章:“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就呈現出一個勤奮好學,孜孜以求,學無止境的夫子,這是一種不厭不倦、不息不已的生命精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畢生以之。”最終就成就了集上古文化之大成於一身的夫子。
(九) 夫子以“約之以禮”引導弟子的數章
從第9章:“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是日哭,則不歌。”到 第26章的:“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我們看到一個對天地萬物心懷大仁大愛的夫子,對禮的遵從與持守,已經深入到他的骨髓之中,完全融於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從第20章:“子不語怪力亂神”到 第13章:“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夫子好什麼,惡什麼,取什麼,舍什麼,一目了然,清晰可見。
從第11章:“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到 第15章:“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一個“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的夫子的形象,就親切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十) 夫子的“博文約禮”是一以貫之
從第30章:“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到,第32章“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再到,第33章“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我們看到夫子從來不以聖人,甚至不以君子自居,永遠把自己當成向聖賢學習的小學生,永遠都走在“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仁德大道上。
(十一)本章是夫子學問道德瑧於化境的呈現,是學子自我驗收的標準
1.最後,第37章,附上的是一張夫子的標準像,這是學問道德境界瑧於化境的一種完美的呈現,是從夫子純淨無染的本心,大仁大智大勇的本性,自然流淌出來的一種生命氣象,渾然天成,毫無雕飾。
對於我們學人而言,這也可以說是一種驗收的標準。
2. 學《論語》一段時間後,我們的德行修養,是否在提升呢?這就可以從自己的心貌氣質的改變來做檢查。
3. 因為我們學論語,就是要像夫子那樣,修己安人,篤實踐履。
4. 如果學來學去,功夫只是下在語言文字上,而不在自己的身心氣貌上做改變,在自己的踏實地踐行上去努力,那就等同未學。宋朝大儒張載曾經說過“為學大益,在自能變化氣質。”
5. 我們若想成就聖賢之道,就要學習夫子的德性涵養之功,從“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入手,見行互攝,熏習既久,心性氣貌,必有所進。
6. 正如我的老師所說:“我們學論語,就是要慢慢地看,慢慢地想,慢慢地受用。”然後常常把這些話放在心裡琢磨,就好像熏香一樣,久了之後,你的心裡就有這種《論語》的馨香,然後和你在一起的朋友,也都會有這種韻味,這就是心靈已經被一種很深邃的文化所改變,所浸潤,甚至成為這種文化本身的一種修為,一種狀態。
<白話>
孔子溫和而嚴厲;威儀莊重而不凶猛;敬肅而舒泰安詳。
<文義>
1.溫而厲:溫,和氣、和順。厲,嚴肅。
2.威而不猛:威是威嚴,猛是凶猛、嚴酷。
3.恭而安:恭是恭敬不苟。安是安適而不拘束
4.本章是長年追隨孔子身邊的弟子們,觀察夫子得到的結果。
<思惟提綱>
1.請問孔子的弟子們,如何形容他們的老師?
2.“溫”與“厲”,“威”與“不猛”,“恭”與“安”,是情態的兩極,
非常難以折衷。請問夫子為何做得到?
3. 事實上,在述而篇章中,有呈現出夫子的言行舉止,威儀容貌。請試著找出來?
4. 觀察一下周遭,誰具有這種生命氣象?你喜歡靠近他嗎?跟他學嗎?
5. 我可以如何努力,朝向這樣的聖人生命氣象?
<義理解釋> 14分18秒講師:潘竑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陽貨•13》:鄉原”,“德之賊”
2. 《論語•述而•8》:“不重則不威
3. 《中庸•27》:“禮儀三百,威儀三千”
4. 《論語•八佾•18》:“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5. 《中庸•1》:“喜怒哀樂之未發”
6. 《論語•述而•23》:“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
7. 《論語•子罕•10》:“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8.《論語•述而•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9.《論語•述而•1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0.《論語•述而•2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論語•述而•27》:“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12.《論語•述而•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3.《論語•述而•18》:“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14.《論語•述而•9》:“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15.《論語•述而•26》:“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16.《論語•述而•20》:“子不語怪力亂神”
17.《論語•述而•13》:“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18.《論語•述而•11》:“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29.《論語•述而•15》:“飯疏食, 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20.《論語•述而•30》:“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21.《論語•述而•32》:“文莫, 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22.《論語•述而•33》:“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23.《宋朝大儒張載》:“為學大益,在自能變化氣質。”
二、重點摘要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一)本章是孔門弟子對夫子生命氣象的描述
1.這是本篇的最後一章,說的是孔子的弟子,常年追隨夫子修學,在夫子的身邊耳濡目染,親身感受著夫子超然、中和的德行氣象,然後用心將這感受記錄下來,就凝結成如此精煉的一句。
2.(整句意思)夫子溫和而又嚴正,威嚴而不剛猛,謙恭而又安詳。
這是怎樣的一種生命氣象呢?
讓我們結合一下自己的生命經驗,來做一些觀察。
(二)溫而厲
1.夫子給人的感覺是溫和的,親和的,任何人和他在一起,都有一種如沐春風,親切祥和的感覺。
2.但是夫子的這種溫和又很奇妙,溫和中透著一種嚴正之感,人們在他跟前,既會覺得輕鬆祥和,卻又不敢隨便放逸,處於一種放鬆而不放逸的狀態。
3.我們一般人的狀況,溫和了就很難嚴肅,一溫和、一隨和,就很容易心無所衷,會跟風,隨大流,嚴重的還會失去自己的原則,成為平時我們常說的那種老好人。
4.《論語•陽貨•13》中夫子把這種老好人稱之為“鄉原”,夫子最不喜歡這種人,說是“德之賊”。最要不得。那麼既要溫和,又要嚴正,既要給人春風化雨般的美好感覺,又能讓人隨時收攝身心,不輕忽放逸,能化人如此,該是怎樣的一種修為呀。
(三)威而不猛
1. 一般人,一威就猛,一威嚴就會顯得有點剛猛。
2. 夫子是“不重則不威”(《論語•述而•8》),是“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中庸•27》),給人以一種莊重、厚重的威嚴感。
3. 這種威嚴,又不會讓人感到害怕,讓人敬而遠之,反而會讓人生起一種敬重崇仰的心,想要靠近他,想要成為他。
4. 越了解夫子,就越會感受到夫子身上彷彿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魅力。
5. 因此,不管世事如何地動盪,推行大道是如何地艱辛,總會有一撥又一撥的弟子,堅定地追隨夫子,至死不渝。
(四) 恭而安
1. 一般人,一旦遇到自己很敬重的人,態度一謙恭,就很難自在,甚至會很拘謹、很緊張,手腳都不知道往哪兒放。
2. 夫子是怎樣的呢?比如在朝廷上,夫子看到國君,他也會依禮而行,一方面“恭而有禮”,另一方面神情也一如往常,謙和安詳。
3. 那個時候有人誤解他,說“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論語•八佾•18》)以為夫子是諂媚,是為了討個官做。但是夫子自己非常清楚,這一切都是依禮而行的,叫“事君盡禮”。
4. 就算是做官,也是為了推行仁德大道而做的,絕非為稻糧謀。因此,夫子的內心平和安寧,沒有一點私心雜念。那麼外現的舉止態度呢,自然也是安詳自在,從容鎮定。
(五)"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是夫子的聖賢氣象
1.在本章中,“溫”與“厲”,“威”與“不猛”,“恭”與“安”,實際上是情態的兩極,非常難以折衷。
2.但是夫子,偏偏就能調和於一身,出入無間,怡然自得。
3.這就是《中庸•1》中所說的“喜怒哀樂之未發”的“中”,與“發而皆中節”的“和”,凝聚而成的中和之德,所外現的一種聖賢氣象。
4.我們可能會覺得夫子的境界實在是太高了,聖賢的氣象實在是太遙不可及了。
(六) 弟子從夫子日常言行中,感悟夫子德風,薰染聖賢氣象。
1.只要我們用心地讀《述而篇》,就會發現,本篇中,有很多的章節都是在寫夫子的言行舉止,威儀容貌。
2.在弟子的眼中,夫子是非常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夫子說:“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論語•述而•23》)
3.夫子之學,早已涵泳於他的語默動靜,舉手投足,待人接物之間,可以說是無時不備,無處不洽,無往不得。
4.有心會學的弟子,就可以從夫子平日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感受、感悟夫子,身與道合,行與學化,篤實光輝,內外合一的聖賢氣象了。
5.一邊,被這盛大的精神氣象熏染著,一邊就在堅固自己的道心,慢慢的就能夠感受到成聖成賢這件事情,並非是虛無縹緲的,而是非常真實的。因為活生生的生命典範就在自己眼前,是如此的觸手可及,觸目皆是。
(七)夫子如何引導弟子邁向聖境?
1.《子罕•10》當中,記錄顏淵的一句話:“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夫子之道,雖然至高至深,似乎難以捉摸,難以企及,但是夫子是“循循然善誘人”,是依著學者的根性、程度,而給予切實有力、循序漸進的引導。
2. 引導的方法總括為兩條,一是“博我以文”,二是“約我以禮”。
3. 如果用這兩條再去看《述而篇》,我們就會發現,《述而篇》本身就是記錄夫子以“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的方式引導弟子,不斷地邁向聖境。
(八) 夫子以“博我以文”引導弟子的數章
第1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第19章:“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夫子告訴我們,要從古聖先賢智慧所凝結的經典中學習,要從古人的歷史經驗中學習,不學則不知,所以要“好古敏求”。
第21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27章:“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這顯示出夫子之學是以“仁道”為重,道在人生,所以不但要向古人學習,還要在現實生活中學習,在與今人的交接往來、應事接物中學習。
從第2章:“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到 第18章:“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就呈現出一個勤奮好學,孜孜以求,學無止境的夫子,這是一種不厭不倦、不息不已的生命精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畢生以之。”最終就成就了集上古文化之大成於一身的夫子。
(九) 夫子以“約之以禮”引導弟子的數章
從第9章:“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是日哭,則不歌。”到 第26章的:“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我們看到一個對天地萬物心懷大仁大愛的夫子,對禮的遵從與持守,已經深入到他的骨髓之中,完全融於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從第20章:“子不語怪力亂神”到 第13章:“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夫子好什麼,惡什麼,取什麼,舍什麼,一目了然,清晰可見。
從第11章:“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到 第15章:“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一個“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的夫子的形象,就親切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十) 夫子的“博文約禮”是一以貫之
從第30章:“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到,第32章“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再到,第33章“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我們看到夫子從來不以聖人,甚至不以君子自居,永遠把自己當成向聖賢學習的小學生,永遠都走在“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仁德大道上。
(十一)本章是夫子學問道德瑧於化境的呈現,是學子自我驗收的標準
1.最後,第37章,附上的是一張夫子的標準像,這是學問道德境界瑧於化境的一種完美的呈現,是從夫子純淨無染的本心,大仁大智大勇的本性,自然流淌出來的一種生命氣象,渾然天成,毫無雕飾。
對於我們學人而言,這也可以說是一種驗收的標準。
2. 學《論語》一段時間後,我們的德行修養,是否在提升呢?這就可以從自己的心貌氣質的改變來做檢查。
3. 因為我們學論語,就是要像夫子那樣,修己安人,篤實踐履。
4. 如果學來學去,功夫只是下在語言文字上,而不在自己的身心氣貌上做改變,在自己的踏實地踐行上去努力,那就等同未學。宋朝大儒張載曾經說過“為學大益,在自能變化氣質。”
5. 我們若想成就聖賢之道,就要學習夫子的德性涵養之功,從“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入手,見行互攝,熏習既久,心性氣貌,必有所進。
6. 正如我的老師所說:“我們學論語,就是要慢慢地看,慢慢地想,慢慢地受用。”然後常常把這些話放在心裡琢磨,就好像熏香一樣,久了之後,你的心裡就有這種《論語》的馨香,然後和你在一起的朋友,也都會有這種韻味,這就是心靈已經被一種很深邃的文化所改變,所浸潤,甚至成為這種文化本身的一種修為,一種狀態。
論語 述而第七 第36章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白話>
孔子說:「君子的心胸氣貌是平坦寬大的,小人的心胸氣貌卻常常是憂慼迫促的。」
<文義>
1.坦:平也。
2.蕩蕩: 寬廣貌。
3.戚戚: 內心惆悵。這說的都是內心,不說外表。有人外表雖然笑,內心卻是惆悵。
4.長:日久天長。長戚戚,「多憂戚貌」。
<思惟題綱>
1. 君子和小人是從何區別的?
2. 君子心態的相狀是如何?小人心態的相狀又是如何?
3. 你覺得自己是君子,還是小人呢?還是時而為君子,時而為小人呢?
4. 要怎麼做才能夠常保坦蕩蕩而不是長戚戚?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孟子‧離婁上篇‧4》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2.《論語‧學而‧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大學‧傳‧6》「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
4.《四書集注》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慼。」
5. 錢穆《論語新解》「君子樂天知命,俯仰無愧,其心坦然,蕩蕩寬大。戚戚,蹙縮貌,亦憂懼義。小人心有私,又多欲,馳競於榮利,耿耿於得喪,故常若有壓迫,多憂懼。」
6. 李二曲《四書反身錄》:「君子不為名牽,不為利役,便俯仰無愧,便坦蕩自得。小人不為名牽,便為利役,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便是長戚戚。」
7. 《論語‧里仁‧11》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8. 《論語‧顏淵‧4》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9. 《中庸‧14》「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
10.《曾國藩文集》 陳容有言曰:「仁義豈有常?蹈之則為君子,違之則為小人。」大能言乎!仁者物我無間之謂也。一有自私之心,則小人矣。義者無所為而為之謂也。一有自利之心,則小人矣。同一日也,朝而公正,則為君子;夕而私利,則為小人。同一事也,初念公正,則為君子;轉念私利,則為小人。
二、重點摘記
(一)本章消文
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述而篇》的第三十六章。先恭誦原文。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這是《論語》中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句。夫子說:「君子的心胸氣貌是平坦寬大的,小人的心胸氣貌卻常常是憂慼迫促的。」
(二)君子、小人開始於我們的起心動念
1.一般我們說到君子小人常常會向外看,誰是君子?誰是小人?其實孔門心法的關要處在於「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是說一切時處都要向內看,不要看別人是誰,要看自己是誰,別人是誰並不重要,自己是誰才更重要。
2.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現,自己既是君子,也是小人,時為君子,時為小人。做對了就是君子,做錯了就是小人。
3.而這個對與錯,都是開始於我們的起心動念,一念向善是君子,一念向惡便是小人。大到面對生命重大問題的重大抉擇,小到日常生活每一個情境的具體應對,我們心念紛飛,時時都在上演著君子與小人的較量戲、爭霸戰。
4.那麼,就讓我們走進自己的內心看一看,坦蕩蕩的君子心態是怎樣的?而長戚戚的小人的心態又是怎樣的一副相狀呢?
(三)君子心態的相狀
1.在《論語》開篇就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一個君子,就算他努力了很久,也沒人了解他,沒人重用他,他的反應是不怨天、不尤人,就算有人誤會他、算計他,他也總是寬宏大量,代人著想,不計前嫌,不念舊惡。
2.他的胸襟氣度可以用一個詞來描述,就是光風霽月,像春風吹拂般清爽祥和,像秋月揮灑般皎潔光滑,不論得意艱困,不論順境逆境,他始終處於心平氣和,悠然自得的狀態,讓人如沐春風、如飲甘露。
3.那這個呢就是我們內心的君子戰勝了小人,這個時候的心貌氣象。
(四)小人心態的相狀
1.那麼小人呢?《大學》裡說: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這裡說的不善,主要是指念頭上的紛紛擾擾。
2.小人的心裡總好像記掛著什麼,不是覺得別人對不起自己,就是覺得這個社會不公平,當自己的想法沒被接受、願望沒有達成之時,就傷心難過愁悶不已。當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見時,又覺得對方是故意唱反調,為什麼自己這麼倒霉,總碰到不順心的人和事。
3.有意思的是,在人前還要極力的掩飾自己,裝出一副滿不在乎、自在灑脫的樣子,實際上憂思恐懼、局促不安甚至是計較抱怨,一直盤踞心頭久久揮之不去。
4.那這個呢就是我們內心的小人戰勝了君子此時的心貌氣象。
(五)從人生的根本所求上,區分了君子與小人
反觀一下我們自己的心,平時是不是就是這個樣子呢?就是不停地在君子和小人之間徘徊遊蕩吧。那麼是什麼使我們的心坦蕩蕩,又是什麼使我們的心常戚戚呢?
1.朱子在《四書集注》中引程子一段話:「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慼。」
2.錢穆先生對此的理解是:「君子樂天知命,俯仰無愧,其心坦然,蕩蕩寬大。小人心有私,又多欲,馳競於榮利,耿耿於得喪,故常若有壓迫,多憂懼。」
3.明朝大儒李二曲說得更為切要:「君子不為名牽,不為利役,便俯仰無愧,便坦蕩自得。小人不為名牽,便為利役,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便是長戚戚。」
4.三位大儒(朱子、錢穆、李二曲),都是從人生的根本所求上,從對待名聞利養的態度上,區分了君子與小人。
5.之前我們在《里仁篇》也學過「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何以能坦蕩盪呢?因為君子懷德,所懷的是行仁利人的功德,自然志大心寬。小人何以長戚戚呢?因為小人懷利懷惠,所懷的是分地之利頤養小家的私利小惠,一旦求不得便長戚戚。
(六)怎麼做才能夠常保坦蕩蕩而不長戚戚
1.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論語·顏淵篇》有一章,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司馬牛問夫子,怎樣才能夠成為一個君子呢?夫子直言:「不憂不懼。」司馬牛又問:「怎樣才能不憂不懼呢?」夫子說:「內省不疚。」就是說要時時反省自己,對人對事做得有沒有愧疚的地方,有沒有虧欠於人的地方,那麼只要俯仰無愧,內心光明磊落,就沒有什麼好擔憂,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2. 自己行得正,就不會患得患失、怨天尤人
《中庸》也說:「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怎樣才能夠心無怨尤呢?在上位的人,不仗勢欺人。在下位的人,不攀緣不媚上,關鍵在於自己要行得正,不應追求個人的私利而外求於人,那麼就不會患得患失、怨天尤人。
3. 一心向內求,不向外求
君子就是那種樂天知命的人,他一心只向內求,只問自己的道德學問是否在增長,而不會去計較他人的過失;小人則一心向外求,被外在的名聞利養所迷惑,為了獲取個人的利益,甚至會鋌而走險。那麼這樣的生命狀態怎麼能夠坦然自得、心無怨尤呢?
4.小結:
(1)所以當一天結束,夜深人靜之時,我們可以問一問自己:我做人、做事,心安嗎?那我安是因何而安,我憂又是因何而憂呢?
(2)如果在自己的內心的所求上做深細的觀察,我們呢就會放下那些對自己生命成長沒有意義的所求,而一心專注於自己的生命方向,這樣真實地觀察自己,真誠地面對自己,慢慢的我們就會拿得起、放得下。
(七)結語
1.曾國藩曾經對君子與小人有一段非常精闢的論述,「仁義豈有常?蹈之則為君子,違之則為小人。一有自私之心,則小人矣。一有自利之心,則小人矣。同一日也,朝而公正,則為君子;夕而私利,則為小人。同一事也,初念公正,則為君子;轉念私利,則為小人。」
2.由此可見,要做君子還是小人,全在於我們當下這一念,而能否把得住這當下一念,就需要將聖賢的智慧之語銘刻於心,時時把握自己趨向於仁德的生命方向,同時在事上磨練,多多地磨練,練久了,功夫自然就純熟。
<白話>
孔子說:「君子的心胸氣貌是平坦寬大的,小人的心胸氣貌卻常常是憂慼迫促的。」
<文義>
1.坦:平也。
2.蕩蕩: 寬廣貌。
3.戚戚: 內心惆悵。這說的都是內心,不說外表。有人外表雖然笑,內心卻是惆悵。
4.長:日久天長。長戚戚,「多憂戚貌」。
<思惟題綱>
1. 君子和小人是從何區別的?
2. 君子心態的相狀是如何?小人心態的相狀又是如何?
3. 你覺得自己是君子,還是小人呢?還是時而為君子,時而為小人呢?
4. 要怎麼做才能夠常保坦蕩蕩而不是長戚戚?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孟子‧離婁上篇‧4》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2.《論語‧學而‧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大學‧傳‧6》「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
4.《四書集注》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慼。」
5. 錢穆《論語新解》「君子樂天知命,俯仰無愧,其心坦然,蕩蕩寬大。戚戚,蹙縮貌,亦憂懼義。小人心有私,又多欲,馳競於榮利,耿耿於得喪,故常若有壓迫,多憂懼。」
6. 李二曲《四書反身錄》:「君子不為名牽,不為利役,便俯仰無愧,便坦蕩自得。小人不為名牽,便為利役,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便是長戚戚。」
7. 《論語‧里仁‧11》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8. 《論語‧顏淵‧4》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9. 《中庸‧14》「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
10.《曾國藩文集》 陳容有言曰:「仁義豈有常?蹈之則為君子,違之則為小人。」大能言乎!仁者物我無間之謂也。一有自私之心,則小人矣。義者無所為而為之謂也。一有自利之心,則小人矣。同一日也,朝而公正,則為君子;夕而私利,則為小人。同一事也,初念公正,則為君子;轉念私利,則為小人。
二、重點摘記
(一)本章消文
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述而篇》的第三十六章。先恭誦原文。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這是《論語》中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句。夫子說:「君子的心胸氣貌是平坦寬大的,小人的心胸氣貌卻常常是憂慼迫促的。」
(二)君子、小人開始於我們的起心動念
1.一般我們說到君子小人常常會向外看,誰是君子?誰是小人?其實孔門心法的關要處在於「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是說一切時處都要向內看,不要看別人是誰,要看自己是誰,別人是誰並不重要,自己是誰才更重要。
2.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現,自己既是君子,也是小人,時為君子,時為小人。做對了就是君子,做錯了就是小人。
3.而這個對與錯,都是開始於我們的起心動念,一念向善是君子,一念向惡便是小人。大到面對生命重大問題的重大抉擇,小到日常生活每一個情境的具體應對,我們心念紛飛,時時都在上演著君子與小人的較量戲、爭霸戰。
4.那麼,就讓我們走進自己的內心看一看,坦蕩蕩的君子心態是怎樣的?而長戚戚的小人的心態又是怎樣的一副相狀呢?
(三)君子心態的相狀
1.在《論語》開篇就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一個君子,就算他努力了很久,也沒人了解他,沒人重用他,他的反應是不怨天、不尤人,就算有人誤會他、算計他,他也總是寬宏大量,代人著想,不計前嫌,不念舊惡。
2.他的胸襟氣度可以用一個詞來描述,就是光風霽月,像春風吹拂般清爽祥和,像秋月揮灑般皎潔光滑,不論得意艱困,不論順境逆境,他始終處於心平氣和,悠然自得的狀態,讓人如沐春風、如飲甘露。
3.那這個呢就是我們內心的君子戰勝了小人,這個時候的心貌氣象。
(四)小人心態的相狀
1.那麼小人呢?《大學》裡說: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這裡說的不善,主要是指念頭上的紛紛擾擾。
2.小人的心裡總好像記掛著什麼,不是覺得別人對不起自己,就是覺得這個社會不公平,當自己的想法沒被接受、願望沒有達成之時,就傷心難過愁悶不已。當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見時,又覺得對方是故意唱反調,為什麼自己這麼倒霉,總碰到不順心的人和事。
3.有意思的是,在人前還要極力的掩飾自己,裝出一副滿不在乎、自在灑脫的樣子,實際上憂思恐懼、局促不安甚至是計較抱怨,一直盤踞心頭久久揮之不去。
4.那這個呢就是我們內心的小人戰勝了君子此時的心貌氣象。
(五)從人生的根本所求上,區分了君子與小人
反觀一下我們自己的心,平時是不是就是這個樣子呢?就是不停地在君子和小人之間徘徊遊蕩吧。那麼是什麼使我們的心坦蕩蕩,又是什麼使我們的心常戚戚呢?
1.朱子在《四書集注》中引程子一段話:「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慼。」
2.錢穆先生對此的理解是:「君子樂天知命,俯仰無愧,其心坦然,蕩蕩寬大。小人心有私,又多欲,馳競於榮利,耿耿於得喪,故常若有壓迫,多憂懼。」
3.明朝大儒李二曲說得更為切要:「君子不為名牽,不為利役,便俯仰無愧,便坦蕩自得。小人不為名牽,便為利役,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便是長戚戚。」
4.三位大儒(朱子、錢穆、李二曲),都是從人生的根本所求上,從對待名聞利養的態度上,區分了君子與小人。
5.之前我們在《里仁篇》也學過「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何以能坦蕩盪呢?因為君子懷德,所懷的是行仁利人的功德,自然志大心寬。小人何以長戚戚呢?因為小人懷利懷惠,所懷的是分地之利頤養小家的私利小惠,一旦求不得便長戚戚。
(六)怎麼做才能夠常保坦蕩蕩而不長戚戚
1.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論語·顏淵篇》有一章,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司馬牛問夫子,怎樣才能夠成為一個君子呢?夫子直言:「不憂不懼。」司馬牛又問:「怎樣才能不憂不懼呢?」夫子說:「內省不疚。」就是說要時時反省自己,對人對事做得有沒有愧疚的地方,有沒有虧欠於人的地方,那麼只要俯仰無愧,內心光明磊落,就沒有什麼好擔憂,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2. 自己行得正,就不會患得患失、怨天尤人
《中庸》也說:「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怎樣才能夠心無怨尤呢?在上位的人,不仗勢欺人。在下位的人,不攀緣不媚上,關鍵在於自己要行得正,不應追求個人的私利而外求於人,那麼就不會患得患失、怨天尤人。
3. 一心向內求,不向外求
君子就是那種樂天知命的人,他一心只向內求,只問自己的道德學問是否在增長,而不會去計較他人的過失;小人則一心向外求,被外在的名聞利養所迷惑,為了獲取個人的利益,甚至會鋌而走險。那麼這樣的生命狀態怎麼能夠坦然自得、心無怨尤呢?
4.小結:
(1)所以當一天結束,夜深人靜之時,我們可以問一問自己:我做人、做事,心安嗎?那我安是因何而安,我憂又是因何而憂呢?
(2)如果在自己的內心的所求上做深細的觀察,我們呢就會放下那些對自己生命成長沒有意義的所求,而一心專注於自己的生命方向,這樣真實地觀察自己,真誠地面對自己,慢慢的我們就會拿得起、放得下。
(七)結語
1.曾國藩曾經對君子與小人有一段非常精闢的論述,「仁義豈有常?蹈之則為君子,違之則為小人。一有自私之心,則小人矣。一有自利之心,則小人矣。同一日也,朝而公正,則為君子;夕而私利,則為小人。同一事也,初念公正,則為君子;轉念私利,則為小人。」
2.由此可見,要做君子還是小人,全在於我們當下這一念,而能否把得住這當下一念,就需要將聖賢的智慧之語銘刻於心,時時把握自己趨向於仁德的生命方向,同時在事上磨練,多多地磨練,練久了,功夫自然就純熟。
論語 述而第七 第35章
子曰:「奢則不孫(ㄒㄩㄣˋ),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白話>
孔子說:「一個人奢侈了就會不謙讓,太省儉就顯得固陋;與其變得不謙讓,還是寧可固陋。」
<文義>
1.孫:讀ㄒㄩㄣˋ,又作遜,恭順、遜讓。不遜就是不謙讓、驕傲自大。
2.固:固陋、鄙陋,不開通、頑固。
3.按夫子的意思,奢、儉都不好,如不能兼得,則寧儉而勿奢。
<思惟提綱>
1.夫子說「奢」會導致什麼結果?「儉」會導致什麼結果?
2.夫子為什麼說「與其不孫也,甯固。」?
3.你有過「奢」嗎?體會其過患嗎?
4.你有「儉」的美德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如何避免其過患?
5.夫子強調中庸之道,該奢該儉、或奢或儉,有其準則。請試著說說?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朱子•四書集注》:「奢儉俱失中,而奢之害大。晁氏曰:『不得已而救時之弊也。』」
2.《論語•雍也•27》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3.《錢穆•論語新解》:「奢者常欲勝於人,而不讓不順。儉者,務求於儉,事事不欲與人通往來,易陷於固陋。二者均失,但固陋病在己,不遜則陵人。孔子重仁道,故謂不遜之失更大。」
4. 「象箸之憂」,語出《韓非子•喻老第二十一》寓言,以小見大的意思。
5.三國•魏•桓範《政要論•節欲》:「儉者節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節欲者安。」
6.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7.《論語•泰伯•21》:「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緻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
8.《禮記•王治》:「豐年不奢,凶年不儉。」
二、重點摘記
(一)本章語譯及註釋
1.“孫”,同謙遜的“遜”,是恭順、遜讓的意思。
2.“固”,就是固陋、鄙陋。
3.夫子說:“過份奢侈就會不知遜讓,過份節儉就會顯得固陋。與其不知遜讓,寧可固陋。”
(二)朱熹對本章的註解
朱子《四書集注》:“奢儉俱失中,而奢之害大。”是說:奢與儉都有失於中道。奢侈,是失之太過;節儉,又失之不及。過又不及,二者皆不合於中庸之道。
(三)夫子為何說“與其不孫也,寧固。”?
夫子曾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27》)中庸之德很高,一般人不易達成,所以經常是非奢即儉。但是要在奢與儉之間作一個選擇的話,夫子的選擇是寧儉勿奢。夫子為什麼會如此選擇呢?
1.夫子重仁道
2.奢者不遜則陵人,儉者固陋病在己。
3.奢者易傷及他人,儉者傷及個人。
4.奢者不遜已僭越禮,儉者固陋還有望近於禮。
5.是夫子切入時弊的選擇,救世濟民的苦心。
錢穆先生的解釋:“奢者常欲勝於人,而不讓不順。儉者,務求於儉,事事不欲與人通往來,易陷於固陋。二者均失,但固陋病在己,不遜則陵人。孔子重仁道,故謂不遜之失更大。”
就是說:喜歡奢侈的人往往會爭強好勝,盛氣凌人,擺闊氣,比排場,久而久之就會增長驕慢之心,於己於人都有損害;而喜歡節儉的人,是處處講求儉省,不願與人溝通往來,那這樣呢,又很容易陷入固執鄙陋的狀態,做得過份了就會招人譏嫌。
從仁道的角度來看,儉省固陋只是傷及個人,奢侈不遜則易傷及他人;儉省固陋還有望近於禮,奢侈不遜則已僭禮。僭禮了就動了禮的根本,也就是仁。夫子重仁,所以夫子的選擇是寧儉勿奢。
朱子說:“這是夫子不得已而救時之弊也”。是說,夫子這樣做,這樣的一個選擇,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是一個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選擇。同時呢,也是一個切中時弊的智慧的選擇。這其中是傾注了夫子救世濟民的一片苦心。
(四)“奢”的危害
如何來理解、體會夫子的這一番苦心呢?我們先來看這個“奢”,會帶來怎樣的危害和禍患呢?
1.歷史事件“象箸之憂”
歷史上很有名的史實:“象箸之憂”,講的就是奢侈帶來的巨大危害。
(1)據韓非子記載,殷商的最後一個帝王——商紂王,剛剛繼位的時候,生活就開始奢侈起來,用象牙做的筷子,一聽說這件事,紂王的叔父箕子就很緊張。
(2)看似一個很平常的生活細節,箕子為什麼會如此緊張呢?他是這麼看的:用了象牙筷子,就一定不會再用陶製的碗,因為陶碗呢怎麼能夠配得上象牙筷子呢?必定是要用犀玉做的杯、碗才能夠相稱;那麼有了犀玉杯、象牙筷,所盛的飯食,就一定不會是豆羹、青菜之類的粗茶淡飯了,而必定是山珍海味才能夠與之相稱;那麼吃了這些山珍海味,就一定不會再穿粗麻布衣,不會再住茅草房屋,那必定呢是要身披錦衣,腳踩高台才可以了。
(3)箕子說:“吾畏其卒,故怖其始。”我是怕看到那個結局,所以在看到開始的時候就感到恐懼了。
(4)果不出箕子所料,沒過多久,紂王就開始建造鹿台,瓊室玉門,酒池肉林,窮奢極欲,搞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很快武王伐糾,商朝就滅亡了。
2.奢則放情,放情則危。
(1)一個王朝的滅亡,竟然始於一雙象牙筷子,箕子是深刻地洞察了人心的走向,一旦內心的私慾、貪欲被誘發,而又不能夠及時加以遏制,那麼人心不足蛇吞象。為了滿足無止盡的慾望,就什麼樣的壞事都能夠幹得出來。
(2)古人有言,“儉者節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節欲者安。”放情,就是放縱自己的慾望,天天念著財、色、名、食、睡,慢慢就會被這五毒所掌控。得不到就心生憂惱,得到了更增貪婪。
(3)人一旦被外物所牽,成了外物的奴隸;成了外物的奴隸,心就片刻不得安寧;一旦心不得安寧,就無法生起清明的覺照力,就會失去理智抉擇,就會犯下種種的過失。
(4)古人如此,今人又何嘗不如此?
曾經看過一個報導,有一個年輕人想要得到一部新款的iPhone手機,他日思夜想,但是又沒有錢買,怎麼辦呢?就乾脆把自己的腎給賣了,換錢來買;還有一個中學生,天天玩手機,打遊戲,父母怎麼說都不聽,父親一氣之下就把手機從窗戶扔了出去,那這個學生呢,竟然會追著這部手機飛身窗外,跳樓自殺了。被外物奴役到這種程度,真的是令人觸目驚心啊!
(五)“儉”得當,是美德。
1.“儉”,節儉、儉省,如果把握得當,儉就是一種美德。
2.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教誡他的兒子說:“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作為一個君子,一定是要透過純靜得以修養自身,通過儉樸得以涵養品德。
3.在《論語•泰伯篇》,夫子也曾經這樣讚美大禹,夫子說:“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緻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大禹他自己的飲食非常地簡單,但是祭祀的祭品卻很豐富,這是對祖先、神靈盡孝;平時他只穿粗布的衣服,上朝時呢卻講究朝服的華美,這是恭敬群臣;他住的地方,造得是非常地簡陋,卻竭盡全力志力於溝洫水利,那這是呢,厚愛百姓。可見古聖先王都是節儉自己的物質享受,而在祭祀、上朝、賑災、濟民這些利益大眾的事情上,絲毫也不馬虎,一點也不吝嗇。
4.這就是做到了“當儉則儉,當奢則奢,奢儉有度,從容中道。”
(六)本章子曰對時下有其迫切性
1.現在會有人這樣認為,就是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今天,沒有必要再像以前那樣,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所以,重提夫子的寧儉勿奢的主張,似乎有些不太合時宜。其實依著夫子對人心人性的觀察,對禮制的權衡把握,在這個富足的時代尤其是要杜絕奢靡,提倡節儉。
2.在《禮記•王治》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豐年不奢,凶年不儉”。是說豐年富足,就很容易鋪張浪費、驕奢淫逸,而災年貧乏,又會不分輕重,一切從儉。所以用聖人的眼光來看這個世間,豐年尤其要注重不能夠奢侈。
3.在當今這個衣食富足的時代,非常盛行刺激消費、提前消費,甚至有些是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還是大肆地消費,慢慢地就會有人不以鋪張浪費為恥,反以驕奢淫逸為榮;不以勤儉清廉為榮,反以清貧儉約為恥。
4.持這樣的見解做人做事,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禍患呢?我們可以從近年來一樁樁、一件件,被調查揭發出來的貪腐事件,就可以看到:糾正這種錯誤的認知,培養勤儉務實的作風,是多麼緊要和迫切了。
(七)結攝
1.學了這一章,我們就會更加的感念夫子中庸之道的致廣大而盡精微。夫子教導我們:或儉、或奢,皆在於我們的心是否得其正,是謀一己之私利,還是為了大眾的利益;是好慕虛榮、貪著物慾,還是澹泊明志,寧靜致遠。
2.如此說來,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夫子不得已而救時之弊的救世悲心,依然在默默關照著我們這些後人。身為中華兒女,對於夫子的諄諄教誨怎能不珍惜?怎能不自勉呢?
<白話>
孔子說:「一個人奢侈了就會不謙讓,太省儉就顯得固陋;與其變得不謙讓,還是寧可固陋。」
<文義>
1.孫:讀ㄒㄩㄣˋ,又作遜,恭順、遜讓。不遜就是不謙讓、驕傲自大。
2.固:固陋、鄙陋,不開通、頑固。
3.按夫子的意思,奢、儉都不好,如不能兼得,則寧儉而勿奢。
<思惟提綱>
1.夫子說「奢」會導致什麼結果?「儉」會導致什麼結果?
2.夫子為什麼說「與其不孫也,甯固。」?
3.你有過「奢」嗎?體會其過患嗎?
4.你有「儉」的美德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如何避免其過患?
5.夫子強調中庸之道,該奢該儉、或奢或儉,有其準則。請試著說說?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朱子•四書集注》:「奢儉俱失中,而奢之害大。晁氏曰:『不得已而救時之弊也。』」
2.《論語•雍也•27》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3.《錢穆•論語新解》:「奢者常欲勝於人,而不讓不順。儉者,務求於儉,事事不欲與人通往來,易陷於固陋。二者均失,但固陋病在己,不遜則陵人。孔子重仁道,故謂不遜之失更大。」
4. 「象箸之憂」,語出《韓非子•喻老第二十一》寓言,以小見大的意思。
5.三國•魏•桓範《政要論•節欲》:「儉者節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節欲者安。」
6.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7.《論語•泰伯•21》:「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緻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
8.《禮記•王治》:「豐年不奢,凶年不儉。」
二、重點摘記
(一)本章語譯及註釋
1.“孫”,同謙遜的“遜”,是恭順、遜讓的意思。
2.“固”,就是固陋、鄙陋。
3.夫子說:“過份奢侈就會不知遜讓,過份節儉就會顯得固陋。與其不知遜讓,寧可固陋。”
(二)朱熹對本章的註解
朱子《四書集注》:“奢儉俱失中,而奢之害大。”是說:奢與儉都有失於中道。奢侈,是失之太過;節儉,又失之不及。過又不及,二者皆不合於中庸之道。
(三)夫子為何說“與其不孫也,寧固。”?
夫子曾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27》)中庸之德很高,一般人不易達成,所以經常是非奢即儉。但是要在奢與儉之間作一個選擇的話,夫子的選擇是寧儉勿奢。夫子為什麼會如此選擇呢?
1.夫子重仁道
2.奢者不遜則陵人,儉者固陋病在己。
3.奢者易傷及他人,儉者傷及個人。
4.奢者不遜已僭越禮,儉者固陋還有望近於禮。
5.是夫子切入時弊的選擇,救世濟民的苦心。
錢穆先生的解釋:“奢者常欲勝於人,而不讓不順。儉者,務求於儉,事事不欲與人通往來,易陷於固陋。二者均失,但固陋病在己,不遜則陵人。孔子重仁道,故謂不遜之失更大。”
就是說:喜歡奢侈的人往往會爭強好勝,盛氣凌人,擺闊氣,比排場,久而久之就會增長驕慢之心,於己於人都有損害;而喜歡節儉的人,是處處講求儉省,不願與人溝通往來,那這樣呢,又很容易陷入固執鄙陋的狀態,做得過份了就會招人譏嫌。
從仁道的角度來看,儉省固陋只是傷及個人,奢侈不遜則易傷及他人;儉省固陋還有望近於禮,奢侈不遜則已僭禮。僭禮了就動了禮的根本,也就是仁。夫子重仁,所以夫子的選擇是寧儉勿奢。
朱子說:“這是夫子不得已而救時之弊也”。是說,夫子這樣做,這樣的一個選擇,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是一個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選擇。同時呢,也是一個切中時弊的智慧的選擇。這其中是傾注了夫子救世濟民的一片苦心。
(四)“奢”的危害
如何來理解、體會夫子的這一番苦心呢?我們先來看這個“奢”,會帶來怎樣的危害和禍患呢?
1.歷史事件“象箸之憂”
歷史上很有名的史實:“象箸之憂”,講的就是奢侈帶來的巨大危害。
(1)據韓非子記載,殷商的最後一個帝王——商紂王,剛剛繼位的時候,生活就開始奢侈起來,用象牙做的筷子,一聽說這件事,紂王的叔父箕子就很緊張。
(2)看似一個很平常的生活細節,箕子為什麼會如此緊張呢?他是這麼看的:用了象牙筷子,就一定不會再用陶製的碗,因為陶碗呢怎麼能夠配得上象牙筷子呢?必定是要用犀玉做的杯、碗才能夠相稱;那麼有了犀玉杯、象牙筷,所盛的飯食,就一定不會是豆羹、青菜之類的粗茶淡飯了,而必定是山珍海味才能夠與之相稱;那麼吃了這些山珍海味,就一定不會再穿粗麻布衣,不會再住茅草房屋,那必定呢是要身披錦衣,腳踩高台才可以了。
(3)箕子說:“吾畏其卒,故怖其始。”我是怕看到那個結局,所以在看到開始的時候就感到恐懼了。
(4)果不出箕子所料,沒過多久,紂王就開始建造鹿台,瓊室玉門,酒池肉林,窮奢極欲,搞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很快武王伐糾,商朝就滅亡了。
2.奢則放情,放情則危。
(1)一個王朝的滅亡,竟然始於一雙象牙筷子,箕子是深刻地洞察了人心的走向,一旦內心的私慾、貪欲被誘發,而又不能夠及時加以遏制,那麼人心不足蛇吞象。為了滿足無止盡的慾望,就什麼樣的壞事都能夠幹得出來。
(2)古人有言,“儉者節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節欲者安。”放情,就是放縱自己的慾望,天天念著財、色、名、食、睡,慢慢就會被這五毒所掌控。得不到就心生憂惱,得到了更增貪婪。
(3)人一旦被外物所牽,成了外物的奴隸;成了外物的奴隸,心就片刻不得安寧;一旦心不得安寧,就無法生起清明的覺照力,就會失去理智抉擇,就會犯下種種的過失。
(4)古人如此,今人又何嘗不如此?
曾經看過一個報導,有一個年輕人想要得到一部新款的iPhone手機,他日思夜想,但是又沒有錢買,怎麼辦呢?就乾脆把自己的腎給賣了,換錢來買;還有一個中學生,天天玩手機,打遊戲,父母怎麼說都不聽,父親一氣之下就把手機從窗戶扔了出去,那這個學生呢,竟然會追著這部手機飛身窗外,跳樓自殺了。被外物奴役到這種程度,真的是令人觸目驚心啊!
(五)“儉”得當,是美德。
1.“儉”,節儉、儉省,如果把握得當,儉就是一種美德。
2.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教誡他的兒子說:“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作為一個君子,一定是要透過純靜得以修養自身,通過儉樸得以涵養品德。
3.在《論語•泰伯篇》,夫子也曾經這樣讚美大禹,夫子說:“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緻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大禹他自己的飲食非常地簡單,但是祭祀的祭品卻很豐富,這是對祖先、神靈盡孝;平時他只穿粗布的衣服,上朝時呢卻講究朝服的華美,這是恭敬群臣;他住的地方,造得是非常地簡陋,卻竭盡全力志力於溝洫水利,那這是呢,厚愛百姓。可見古聖先王都是節儉自己的物質享受,而在祭祀、上朝、賑災、濟民這些利益大眾的事情上,絲毫也不馬虎,一點也不吝嗇。
4.這就是做到了“當儉則儉,當奢則奢,奢儉有度,從容中道。”
(六)本章子曰對時下有其迫切性
1.現在會有人這樣認為,就是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今天,沒有必要再像以前那樣,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所以,重提夫子的寧儉勿奢的主張,似乎有些不太合時宜。其實依著夫子對人心人性的觀察,對禮制的權衡把握,在這個富足的時代尤其是要杜絕奢靡,提倡節儉。
2.在《禮記•王治》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豐年不奢,凶年不儉”。是說豐年富足,就很容易鋪張浪費、驕奢淫逸,而災年貧乏,又會不分輕重,一切從儉。所以用聖人的眼光來看這個世間,豐年尤其要注重不能夠奢侈。
3.在當今這個衣食富足的時代,非常盛行刺激消費、提前消費,甚至有些是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還是大肆地消費,慢慢地就會有人不以鋪張浪費為恥,反以驕奢淫逸為榮;不以勤儉清廉為榮,反以清貧儉約為恥。
4.持這樣的見解做人做事,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禍患呢?我們可以從近年來一樁樁、一件件,被調查揭發出來的貪腐事件,就可以看到:糾正這種錯誤的認知,培養勤儉務實的作風,是多麼緊要和迫切了。
(七)結攝
1.學了這一章,我們就會更加的感念夫子中庸之道的致廣大而盡精微。夫子教導我們:或儉、或奢,皆在於我們的心是否得其正,是謀一己之私利,還是為了大眾的利益;是好慕虛榮、貪著物慾,還是澹泊明志,寧靜致遠。
2.如此說來,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夫子不得已而救時之弊的救世悲心,依然在默默關照著我們這些後人。身為中華兒女,對於夫子的諄諄教誨怎能不珍惜?怎能不自勉呢?
論語 述而第七 第34章-2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
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禱久矣。」
<白話>
孔子病得很重,子路禱告鬼神,保佑孔子病愈。後來孔子病情
好轉,問子路:「有禱告的事嗎?」子路回答:「有!禱告的誄辭說:『有病時,可向天上的神明及地下的地祇禱告!』」孔子聽後說:「我的禱告,已經很久了!那能等到生病才禱告」。
<文義>
1.誄 : (通於言字旁的讄),為活人累敘功德、求福免災。
2.『禱爾於上下神祗』: 天曰神,地曰祇。禱者,悔過遷善,以祈神之佑。
3.「丘之禱久矣」: 聖人未嘗有過,其素行固已合於神明,這樣的行止存心就如天天禱告,所以孔子才說已經禱告很久。
<思惟提綱>
1. 《論語•述而•21》子不語怪力亂神 , 夫子對於祈禱的主張為何?
2. 子路作為夫子最親近的弟子,應該知道夫子對祈禱天地鬼神的看法,為何還要替老師禱告?
3. 孔子說「丘之禱久矣」,夫子要指導子路什麼內涵?
4. 透過本章,我學到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孝經•聖治》:「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2.《論語•八佾•1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4.《論語•衛靈公•24》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二、重點摘要
原文: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
(一) 子路為何要為夫子禱告
1.夫子主張,人應該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切言行舉止都依禮而行,恭敬謹慎,而不要刻意地去祈求什麼神靈的庇護。
2.夫子最親近的弟子-子路,難道不知道夫子對祈禱天地鬼神的態度看法嗎?不知道夫子平時自己就是事事如禱嗎?他為什麼還要為夫子代禱呢?
3.我們感受一下兩千五百年前的那個場景:夫子病重,子路非常擔心夫子的病,束手無策之下,他就向上天鬼神禱告,願意代替老師受難。他對夫子情真意切,在夫子危難之時,捧出了自己一顆赤子之心。
4.錢穆先生認為:子路之請禱,乃弟子對師一時迫切之至情,因此他才不顧老師平時的教導,非常虔誠地去替老師代禱。
(二) 對比子路的孝子心,反躬自省我的行相
1.子路面對自己老師的時候,是用一顆孝子心去侍奉老師的;對比我自己,在面對父母、師長,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態呢?別說老師了,就算是生養自己的父母,當他們生病了,需要我去照顧時,我的心思又有多少在他們身上呢?
2.前段時間,在照顧父親的過程中,我深刻地體會到了,時時地保持恭敬與和顏悅色,是多麼不容易做到,遇到點困難就想退縮,就想逃避,對比子路自己真的太慚愧了。
3.假如我連父母都照顧不到,怎麼可能在面對老師生病的時候,會有像子路這樣一顆誠摯可貴的心呢?
4.《孝經•聖治》上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聖人把階梯鋪到了我的家門口,我都不知道珍惜,不練習實踐,真的要好好反躬自省。父母活著,就是給兒女一個盡孝的機會,冷靜下來想一想,這一生他們陪我們的時間還能有多少呢?
(三)孔門師生關係堪稱古今典範
1.通過本章的學習,我們也可以體會到夫子對弟子的關愛之情,孔門師生關係堪稱古今典範,在論語裡的記載,雖然只是只言片語,卻深情流露,感人肺腑。
2.在本章,弟子對夫子的情深意切隱藏其中,而夫子對弟子的關愛之情也是要仔細揣摩,方可體會。
3.夫子對弟子心的趣向的關注,他唯恐弟子走了彎路,擔心弟子忽略自身德行修為,一味向外索求,他是想讓子路明白,只在有病或大禍臨頭時才想起祈禱求助,已失去禱的本質意義。君子應該“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一切都是反省自己的舉止言行,絕不向外攀求。如此細微之處,如果不是夫子這樣細緻耐心地教導,一般人是很難注意到的。
4.夫子對弟子的一顆關愛佑護之心,不管自己身處於什麼樣的情境之下,即使在自己病重時,考慮的依然是弟子的學修方向。他告誡弟子,不要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對天地鬼神的祈禱上,而是把修身養德,敬天愛人落實在日常言行中。
(四)師長的行誼:一切時處都在教誡啟發弟子
這也讓我想起一位師長的行誼,師長的一位弟子回憶說,師長當時因為年紀大了,脊椎骨有點彎,人又很瘦不到三十公斤,長期側睡下來右肩出現黑青,當弟子們用熱毛巾幫師長擦身體時,師長會叫他們在黑青的地方多熱敷一下,然後跟他們講,"看到沒有,因為承擔了所有的壓力,所以他受傷最重,可是得到的照顧也最多。"師長就是這樣,在一切時處都在教誡與啟發弟子。
(五)結攝
總結本章我們跟夫子學到什麼?
1.夫子告訴我們,人應該順應天道自然的規律,祈禱者誠心誠意,面對生命和生活,修身正行,無論是順境還是逆緣,無論是健康還是生病,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份內的事情。
2.我們要像夫子一樣,不論遇到什麼樣的事情,牢記自己的生命宗旨,一切時處都至誠恭敬,事事如禱,世上還會有什麼難事呢。反之,如果我們心地不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即使每天在神明面前燒香磕頭,也沒有用。正如夫子在《論語•八佾•13》裡說的“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3.本章學習讓我們確立了這樣一個認識,一切時處發善心,說好話,做善事,一切時處代人著想,《論語•衛靈公•2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才是最好最究竟的祈禱。
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禱久矣。」
<白話>
孔子病得很重,子路禱告鬼神,保佑孔子病愈。後來孔子病情
好轉,問子路:「有禱告的事嗎?」子路回答:「有!禱告的誄辭說:『有病時,可向天上的神明及地下的地祇禱告!』」孔子聽後說:「我的禱告,已經很久了!那能等到生病才禱告」。
<文義>
1.誄 : (通於言字旁的讄),為活人累敘功德、求福免災。
2.『禱爾於上下神祗』: 天曰神,地曰祇。禱者,悔過遷善,以祈神之佑。
3.「丘之禱久矣」: 聖人未嘗有過,其素行固已合於神明,這樣的行止存心就如天天禱告,所以孔子才說已經禱告很久。
<思惟提綱>
1. 《論語•述而•21》子不語怪力亂神 , 夫子對於祈禱的主張為何?
2. 子路作為夫子最親近的弟子,應該知道夫子對祈禱天地鬼神的看法,為何還要替老師禱告?
3. 孔子說「丘之禱久矣」,夫子要指導子路什麼內涵?
4. 透過本章,我學到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孝經•聖治》:「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2.《論語•八佾•1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4.《論語•衛靈公•24》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二、重點摘要
原文: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
(一) 子路為何要為夫子禱告
1.夫子主張,人應該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切言行舉止都依禮而行,恭敬謹慎,而不要刻意地去祈求什麼神靈的庇護。
2.夫子最親近的弟子-子路,難道不知道夫子對祈禱天地鬼神的態度看法嗎?不知道夫子平時自己就是事事如禱嗎?他為什麼還要為夫子代禱呢?
3.我們感受一下兩千五百年前的那個場景:夫子病重,子路非常擔心夫子的病,束手無策之下,他就向上天鬼神禱告,願意代替老師受難。他對夫子情真意切,在夫子危難之時,捧出了自己一顆赤子之心。
4.錢穆先生認為:子路之請禱,乃弟子對師一時迫切之至情,因此他才不顧老師平時的教導,非常虔誠地去替老師代禱。
(二) 對比子路的孝子心,反躬自省我的行相
1.子路面對自己老師的時候,是用一顆孝子心去侍奉老師的;對比我自己,在面對父母、師長,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態呢?別說老師了,就算是生養自己的父母,當他們生病了,需要我去照顧時,我的心思又有多少在他們身上呢?
2.前段時間,在照顧父親的過程中,我深刻地體會到了,時時地保持恭敬與和顏悅色,是多麼不容易做到,遇到點困難就想退縮,就想逃避,對比子路自己真的太慚愧了。
3.假如我連父母都照顧不到,怎麼可能在面對老師生病的時候,會有像子路這樣一顆誠摯可貴的心呢?
4.《孝經•聖治》上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聖人把階梯鋪到了我的家門口,我都不知道珍惜,不練習實踐,真的要好好反躬自省。父母活著,就是給兒女一個盡孝的機會,冷靜下來想一想,這一生他們陪我們的時間還能有多少呢?
(三)孔門師生關係堪稱古今典範
1.通過本章的學習,我們也可以體會到夫子對弟子的關愛之情,孔門師生關係堪稱古今典範,在論語裡的記載,雖然只是只言片語,卻深情流露,感人肺腑。
2.在本章,弟子對夫子的情深意切隱藏其中,而夫子對弟子的關愛之情也是要仔細揣摩,方可體會。
3.夫子對弟子心的趣向的關注,他唯恐弟子走了彎路,擔心弟子忽略自身德行修為,一味向外索求,他是想讓子路明白,只在有病或大禍臨頭時才想起祈禱求助,已失去禱的本質意義。君子應該“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一切都是反省自己的舉止言行,絕不向外攀求。如此細微之處,如果不是夫子這樣細緻耐心地教導,一般人是很難注意到的。
4.夫子對弟子的一顆關愛佑護之心,不管自己身處於什麼樣的情境之下,即使在自己病重時,考慮的依然是弟子的學修方向。他告誡弟子,不要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對天地鬼神的祈禱上,而是把修身養德,敬天愛人落實在日常言行中。
(四)師長的行誼:一切時處都在教誡啟發弟子
這也讓我想起一位師長的行誼,師長的一位弟子回憶說,師長當時因為年紀大了,脊椎骨有點彎,人又很瘦不到三十公斤,長期側睡下來右肩出現黑青,當弟子們用熱毛巾幫師長擦身體時,師長會叫他們在黑青的地方多熱敷一下,然後跟他們講,"看到沒有,因為承擔了所有的壓力,所以他受傷最重,可是得到的照顧也最多。"師長就是這樣,在一切時處都在教誡與啟發弟子。
(五)結攝
總結本章我們跟夫子學到什麼?
1.夫子告訴我們,人應該順應天道自然的規律,祈禱者誠心誠意,面對生命和生活,修身正行,無論是順境還是逆緣,無論是健康還是生病,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份內的事情。
2.我們要像夫子一樣,不論遇到什麼樣的事情,牢記自己的生命宗旨,一切時處都至誠恭敬,事事如禱,世上還會有什麼難事呢。反之,如果我們心地不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即使每天在神明面前燒香磕頭,也沒有用。正如夫子在《論語•八佾•13》裡說的“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3.本章學習讓我們確立了這樣一個認識,一切時處發善心,說好話,做善事,一切時處代人著想,《論語•衛靈公•2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才是最好最究竟的祈禱。
論語 述而第七 第34章-1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
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禱久矣。」
<白話>
孔子病得很重,子路禱告鬼神,請求保佑孔子病愈。後來孔子病情好轉了,問:「有禱告的事嗎?」
<文義>
1.「疾病」是重病。
2.「禱」向天地鬼神稟告事情有所請求,以祈福或祛病災的一種儀式。
3.「諸」,「之乎」兩個字的合音字。
「有諸」就是「有之乎」,有禱請鬼神的事嗎?
「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祇。』」
4.「誄」應該是「讄」,《古論語》是「讄」,《說文》引用《論語》時也是「讄」字。
「誄」、「讄」,兩字讀音相同而意義不同。
「誄」,累舉死者在世時的事跡,評定死者的諡號。
「讄」,為在世的活人累敘功德,求福免罪。
孔子雖然重病,但仍在世,應該是生者的「讄」辭,而不是死者的「誄」辭,所以經文的「誄」字可能是誤用了。
5.「爾」,是語助詞,不可解釋為「你」,如果「爾」是你,那「禱爾」就是向神祇禱告你,學生直接稱呼老師為你,這是不恰當的。
<思惟提綱>
1.夫子對祈禱天地鬼神這件事的態度、看法是什麼樣的呢?
2.夫子為什麼對鬼神始終保持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呢?
3.學了本章後,您認為什麼才是吉凶禍福的根源,什麼才是祈禱的關鍵?
4.夫子之禱完全是在心上用功夫,而我們禱告的又是什麼呢?
<義理解釋> 10分10秒 講師:劉暢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述而‧20》子不語:怪、力、亂、神。
2.《論語‧雍也‧20》:“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
3.《論語‧八佾‧13》:“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4.《說文解字》:“禱,告事求福也。”
《尚書》:“作之善,降之百福;作之不善,降之百殃。”
5.《論語‧述而‧22》:“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6.《論語‧子罕‧5》:“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7.《太上感應篇》:“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8.《論語‧鄉黨‧3〜8》諸多章節可以看到,夫子是怎樣事事如禱的。
9.《孟子‧告子上篇》:「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
(一)本文內涵
1.文義
(1)子疾病:“疾甚曰病”,也就是說,夫子得了重病。
(2)禱:是向天地鬼神禱告,以祈福或祛病災的一種儀式。
(3)誄:(有2種解釋)
-1:累舉死者生前的事蹟,以定其諡號。
-2:通於「讄」,是為活人累敘功德、求福免災。這兩個字(誄、讄)通用。
本章取後者「讄」的意思。
2.本章解釋
夫子病得很重,子路代夫子向天地鬼神祈禱,以求夫子的病快點好起來。夫子病好後,聽說這件事,就問子路:“有這件事嗎?”子路說:“有的。從前的誄文上說:'代你禱告於上下神祇。'”夫子說: “如果這樣說的話,我自己已經禱告很久了。”
(二)夫子的機會教育
這是夫子和弟子之間關於祈禱天地鬼神問題的一番問答。這番問答很有意思,有很多需要我們細細思惟,認真揣摩之處。
我們可能會想:夫子明明知道子路在他生病期間,做了一件事-代他祈禱天地鬼神,那他為什麼還要特別把這件事拿出來,再問一下子路呢?
夫子對代禱這件事一定有他自己的看法,才特別就此事來引導弟子的吧 。
(三)夫子對祈禱天地鬼神的態度和看法
夫子對祈禱天地鬼神這件事的態度、看法是什麼樣的呢?如果他贊同子路的做法,就沒必要再提出這件事兒;如果他不認同子路的做法,可為什麼還會說“丘之禱久矣”呢?他要教誡弟子的重點又在哪裡?
1.夫子對祈禱天地鬼神這件事的看法,在我們之前學過的《論語》的其他篇章中也有出現。比如:
《述而篇》:子不語怪、力、亂、神。
《雍也篇》: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
《八佾篇》:“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2.夫子較少提及鬼神
夫子對祈禱天地鬼神持有一貫的態度,就是非常謹慎,非常恭敬。但是每遇大事,夫子是必言天,又常言命,獨獨對於鬼神較少提及。
3.夫子對鬼神敬而遠之
夫子為什麼對鬼神保持敬而遠之的態度?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了解什麼是祈禱。
(1)《說文解字》對“禱”的解釋:“告事求福也”。祈禱,是人們與上天溝通時,向其表達願望,祈求免禍降福的做法。過去的人都相信鬼神的存在,而且覺得鬼神靈通神意,於是就有人期待著鬼神給自己降福消災。夫子認為,人作善則自然感得天助、天佑。
(2)《尚書》:“作之善,降之百福;作之不善,降之百殃。”上天幫助的是那些順承天道的人。因此,夫子認為祈禱是建立在正義正向之上的。鬼神不能控制一個人的生命,人的命運走向還是取決於自己是否修身養德、行善積福。
(3)由此可見,夫子之所以說敬鬼神而遠之,目的在於提醒世人,對鬼神固然要敬,但是不能依賴。就像子路代禱這樣,如果僅僅想藉助外力改變命運,這是徒勞無益的。
4.夫子知命不待禱
(1)夫子認為,知命則不待禱。一個知天命的君子他是非常清楚,吉凶禍福都是由自己的德行決定的。
(2)夫子注重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依禮而行,強調的是自己一直在正確的道路上認認真真的努力,是以行動向上下神祇禱告的。
(3)因此在遇到危難時,夫子才能從容鎮定,他才會特別篤定的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4)就是因為他已經養成了秉持天理、奉行大道、時時為善的習慣,自然會得天助,自然就有祈禱的效果。
5.丘之禱久矣
(1)夫子之所以“丘之禱久矣”,就是基於他對祈禱的認識,“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禍與福並不固定,善惡的報應全在人自作自受,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這個世界的法則就是:你播種什麼,就會收穫什麼。夫子對此有著非常確定的認識,因此他的一切言行舉止都依禮而行,惟義是從。
(3)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夫子是將自己的一生都用來禱告,而他也是希望 弟子們從向外求轉向向內求,看到什麼才是吉凶禍福的根源,什麼才是祈禱的關鍵。
(四)夫子是怎麼禱告的? 不禱之禱-事事如禱。
了解了夫子對祈禱天地鬼神這件事的態度、看法,我們再來看夫子自己平時是怎麼禱的?
1.夫子的禱告是不禱之禱。
2.李炳南老先生說:夫子平時言行純善,絕不違背天地神明,事事如禱。也就是說,日常行為合於天地神明,無愧于心,就是天天在禱告。
3.從《論語·鄉黨篇》就可以看到,夫子是怎樣事事如禱的。比如:
夫子經過國君位置時,臉色莊重,腳步輕快,說話的時候,好像中氣不足的樣子;提起衣服的下擺,上堂的時候恭敬謹慎,屏氣像不呼吸一樣;齋戒時、沐浴前,一定要準備好用布做的衣服;同時改變日常的飲食,遷移臥室;即使吃的是粗茶淡飯,也要每飯必祭;席不正,不坐,不是自己該坐的位置,不坐;吃飯、睡覺不說話。
4.夫子從平日生活的點點滴滴,一切時處,一舉一動,都恭敬小心,居處、飲食,都如同在齋戒祭祀一般。夫子說過:“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意思就是:把握住就存在,放棄就失去;進出沒有一定的時候,也不知道它去向何方。孟子對夫子此言加了一句註釋“惟心之謂與”。夫子之禱完全是在心上用功夫,是在起心動念向上下神祇祈禱,而不是遇事臨時抱佛腳。
(五)對比自心深思反省
1.孔子自言平日敬畏天命,兢兢業業,唯恐違背自然規律而有罪於天地,所以無時無日不省察自心,悔過自省。夫子之禱完全是在心上用功夫。
2.對比我們自己,看似每天都非常忙碌,事業家庭、人情世故,我們在忙這些的時候,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我們日常生活中會怎樣去祈禱?我們禱告的又是什麼呢?
3.有人跑到廟裡去求菩薩保佑自己升官發財,而不是想著怎麼造福一方百姓;有的人自己生意做的不好,不是想著怎麼更好的改善自己,而是祈求同行也沒有業績;有的人看到別人過得舒服點,就心生不滿,希望別人倒霉。試問:天天懷著這樣的心去祈求,最後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呢?這是值得我們自己去深思反省的。
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禱久矣。」
<白話>
孔子病得很重,子路禱告鬼神,請求保佑孔子病愈。後來孔子病情好轉了,問:「有禱告的事嗎?」
<文義>
1.「疾病」是重病。
2.「禱」向天地鬼神稟告事情有所請求,以祈福或祛病災的一種儀式。
3.「諸」,「之乎」兩個字的合音字。
「有諸」就是「有之乎」,有禱請鬼神的事嗎?
「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祇。』」
4.「誄」應該是「讄」,《古論語》是「讄」,《說文》引用《論語》時也是「讄」字。
「誄」、「讄」,兩字讀音相同而意義不同。
「誄」,累舉死者在世時的事跡,評定死者的諡號。
「讄」,為在世的活人累敘功德,求福免罪。
孔子雖然重病,但仍在世,應該是生者的「讄」辭,而不是死者的「誄」辭,所以經文的「誄」字可能是誤用了。
5.「爾」,是語助詞,不可解釋為「你」,如果「爾」是你,那「禱爾」就是向神祇禱告你,學生直接稱呼老師為你,這是不恰當的。
<思惟提綱>
1.夫子對祈禱天地鬼神這件事的態度、看法是什麼樣的呢?
2.夫子為什麼對鬼神始終保持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呢?
3.學了本章後,您認為什麼才是吉凶禍福的根源,什麼才是祈禱的關鍵?
4.夫子之禱完全是在心上用功夫,而我們禱告的又是什麼呢?
<義理解釋> 10分10秒 講師:劉暢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述而‧20》子不語:怪、力、亂、神。
2.《論語‧雍也‧20》:“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
3.《論語‧八佾‧13》:“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4.《說文解字》:“禱,告事求福也。”
《尚書》:“作之善,降之百福;作之不善,降之百殃。”
5.《論語‧述而‧22》:“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6.《論語‧子罕‧5》:“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7.《太上感應篇》:“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8.《論語‧鄉黨‧3〜8》諸多章節可以看到,夫子是怎樣事事如禱的。
9.《孟子‧告子上篇》:「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
(一)本文內涵
1.文義
(1)子疾病:“疾甚曰病”,也就是說,夫子得了重病。
(2)禱:是向天地鬼神禱告,以祈福或祛病災的一種儀式。
(3)誄:(有2種解釋)
-1:累舉死者生前的事蹟,以定其諡號。
-2:通於「讄」,是為活人累敘功德、求福免災。這兩個字(誄、讄)通用。
本章取後者「讄」的意思。
2.本章解釋
夫子病得很重,子路代夫子向天地鬼神祈禱,以求夫子的病快點好起來。夫子病好後,聽說這件事,就問子路:“有這件事嗎?”子路說:“有的。從前的誄文上說:'代你禱告於上下神祇。'”夫子說: “如果這樣說的話,我自己已經禱告很久了。”
(二)夫子的機會教育
這是夫子和弟子之間關於祈禱天地鬼神問題的一番問答。這番問答很有意思,有很多需要我們細細思惟,認真揣摩之處。
我們可能會想:夫子明明知道子路在他生病期間,做了一件事-代他祈禱天地鬼神,那他為什麼還要特別把這件事拿出來,再問一下子路呢?
夫子對代禱這件事一定有他自己的看法,才特別就此事來引導弟子的吧 。
(三)夫子對祈禱天地鬼神的態度和看法
夫子對祈禱天地鬼神這件事的態度、看法是什麼樣的呢?如果他贊同子路的做法,就沒必要再提出這件事兒;如果他不認同子路的做法,可為什麼還會說“丘之禱久矣”呢?他要教誡弟子的重點又在哪裡?
1.夫子對祈禱天地鬼神這件事的看法,在我們之前學過的《論語》的其他篇章中也有出現。比如:
《述而篇》:子不語怪、力、亂、神。
《雍也篇》: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
《八佾篇》:“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2.夫子較少提及鬼神
夫子對祈禱天地鬼神持有一貫的態度,就是非常謹慎,非常恭敬。但是每遇大事,夫子是必言天,又常言命,獨獨對於鬼神較少提及。
3.夫子對鬼神敬而遠之
夫子為什麼對鬼神保持敬而遠之的態度?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了解什麼是祈禱。
(1)《說文解字》對“禱”的解釋:“告事求福也”。祈禱,是人們與上天溝通時,向其表達願望,祈求免禍降福的做法。過去的人都相信鬼神的存在,而且覺得鬼神靈通神意,於是就有人期待著鬼神給自己降福消災。夫子認為,人作善則自然感得天助、天佑。
(2)《尚書》:“作之善,降之百福;作之不善,降之百殃。”上天幫助的是那些順承天道的人。因此,夫子認為祈禱是建立在正義正向之上的。鬼神不能控制一個人的生命,人的命運走向還是取決於自己是否修身養德、行善積福。
(3)由此可見,夫子之所以說敬鬼神而遠之,目的在於提醒世人,對鬼神固然要敬,但是不能依賴。就像子路代禱這樣,如果僅僅想藉助外力改變命運,這是徒勞無益的。
4.夫子知命不待禱
(1)夫子認為,知命則不待禱。一個知天命的君子他是非常清楚,吉凶禍福都是由自己的德行決定的。
(2)夫子注重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依禮而行,強調的是自己一直在正確的道路上認認真真的努力,是以行動向上下神祇禱告的。
(3)因此在遇到危難時,夫子才能從容鎮定,他才會特別篤定的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4)就是因為他已經養成了秉持天理、奉行大道、時時為善的習慣,自然會得天助,自然就有祈禱的效果。
5.丘之禱久矣
(1)夫子之所以“丘之禱久矣”,就是基於他對祈禱的認識,“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禍與福並不固定,善惡的報應全在人自作自受,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這個世界的法則就是:你播種什麼,就會收穫什麼。夫子對此有著非常確定的認識,因此他的一切言行舉止都依禮而行,惟義是從。
(3)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夫子是將自己的一生都用來禱告,而他也是希望 弟子們從向外求轉向向內求,看到什麼才是吉凶禍福的根源,什麼才是祈禱的關鍵。
(四)夫子是怎麼禱告的? 不禱之禱-事事如禱。
了解了夫子對祈禱天地鬼神這件事的態度、看法,我們再來看夫子自己平時是怎麼禱的?
1.夫子的禱告是不禱之禱。
2.李炳南老先生說:夫子平時言行純善,絕不違背天地神明,事事如禱。也就是說,日常行為合於天地神明,無愧于心,就是天天在禱告。
3.從《論語·鄉黨篇》就可以看到,夫子是怎樣事事如禱的。比如:
夫子經過國君位置時,臉色莊重,腳步輕快,說話的時候,好像中氣不足的樣子;提起衣服的下擺,上堂的時候恭敬謹慎,屏氣像不呼吸一樣;齋戒時、沐浴前,一定要準備好用布做的衣服;同時改變日常的飲食,遷移臥室;即使吃的是粗茶淡飯,也要每飯必祭;席不正,不坐,不是自己該坐的位置,不坐;吃飯、睡覺不說話。
4.夫子從平日生活的點點滴滴,一切時處,一舉一動,都恭敬小心,居處、飲食,都如同在齋戒祭祀一般。夫子說過:“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意思就是:把握住就存在,放棄就失去;進出沒有一定的時候,也不知道它去向何方。孟子對夫子此言加了一句註釋“惟心之謂與”。夫子之禱完全是在心上用功夫,是在起心動念向上下神祇祈禱,而不是遇事臨時抱佛腳。
(五)對比自心深思反省
1.孔子自言平日敬畏天命,兢兢業業,唯恐違背自然規律而有罪於天地,所以無時無日不省察自心,悔過自省。夫子之禱完全是在心上用功夫。
2.對比我們自己,看似每天都非常忙碌,事業家庭、人情世故,我們在忙這些的時候,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我們日常生活中會怎樣去祈禱?我們禱告的又是什麼呢?
3.有人跑到廟裡去求菩薩保佑自己升官發財,而不是想著怎麼造福一方百姓;有的人自己生意做的不好,不是想著怎麼更好的改善自己,而是祈求同行也沒有業績;有的人看到別人過得舒服點,就心生不滿,希望別人倒霉。試問:天天懷著這樣的心去祈求,最後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呢?這是值得我們自己去深思反省的。
論語 述而第七 第33章 -2
公西華曰:「 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多提供整章語譯做參考
〈白話〉一
孔子說﹕「如果說我是聖人﹑仁人﹐那我怎麼敢當﹖但是我努力去學做聖人﹑仁人﹐卻從不厭煩﹔同時教人去學做聖人﹑仁人﹐也絲毫不敢倦怠。就只有這兩層還說得過去罷了。」公西華說﹕「這正是我們做學生的所學不到的啊﹗」
〈白話〉二
孔子說:「若說我是聖人與仁者,那我怎麼敢當呢?我只不過平日仰慕聖人和仁者的風範,而努力去學習,從不感到厭煩;同時也拿這個道理教誨人,從不感到倦怠;可以說不過如此而已!」公西華聽了感嘆地說:「這正是弟子們所做不到的啊!」
〈思維題綱〉
1.如果您也是夫子的學生,聽到老師的自評,您會怎麼回應?
2.公西華的回應,您如何解讀?
3.成聖、成仁境界確實很高,對於「為之不厭,誨人不倦」,您的想法呢?
〈義理解說〉
(一)一個人為什麼能誨人不倦呢?
1.其實一定是他對於學習的人有很深的關愛,對於他所要傳遞的心靈之學有很深的信念,對於這個信念能改變這個世界有很深的期許,所以他才能夠突破不斷要教人的辛苦。
2. 公西華的回話。就“不厭” 、“ 不倦”這兩件事情上,公西華應該是真的看到,他的老師用生命展現的高度,而有一種感嘆:有一種老師跟弟子之間生命的理解,而後有那種弟子對老師無限的禮敬跟感恩。
(二) 這一章的內涵放到自己的學習呢,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不厭的會是什麼?那種一想到要去做就會歡喜,一做就停不下來的會是什麼事呢?對於學習呢?我們能夠這樣不厭嗎?好像程度還沒辦法(達到)。但是我覺得我們也千萬不能妄自菲薄。
(三) 這一年,聽到大家堅持論語的學習,我聽到很多的分享,是談到說自己怎麼堅持住論語的學習,然後是怎樣期待聽到每天的音檔。透過這一年的學習,其實我們真的在創造一個全新的自己,一個生命狀態更接近孔子生命狀態的自己。那在這裡真的要很讚歎大家,恭喜大家已經在這條路上堅持,還真實做出了一點點成果。
(四) 誨人不倦,我們的程度應該是都還談不上。但也聽到大家怎麼樣發現學習《論語》的好,然後怎麼樣用心想要邀請身邊的人一起學,希望身邊的人也能夠體會到學習《論語》的快樂。
這一顆很想幫助別人的心,其實也是跟孔子那種誨人不倦的慈愛之心,其實是慢慢靠近著。禮敬讚歎大家,也相約繼續一起努力學習,謝謝大家。
第32章節錄
*對夫子來說,他應該並不是刻意認為要謙虛,應該是夫子心中並沒有“自己是君子”,或者“自己是聖人”這樣的觀念,他只是將自己的生命宗旨安立在“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而已。
*在下一章,夫子就提到,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論語•述而•33》) 夫子在安立自己的生命狀態的時候,他一直是把自己安立在一個學習者的角色,這一生就是努力學習、努力實踐。他希望將自己的所學,去幫助學生,去找到更多人學習這樣的心靈之學,期望天下達到大同世界的理想。
多提供整章語譯做參考
〈白話〉一
孔子說﹕「如果說我是聖人﹑仁人﹐那我怎麼敢當﹖但是我努力去學做聖人﹑仁人﹐卻從不厭煩﹔同時教人去學做聖人﹑仁人﹐也絲毫不敢倦怠。就只有這兩層還說得過去罷了。」公西華說﹕「這正是我們做學生的所學不到的啊﹗」
〈白話〉二
孔子說:「若說我是聖人與仁者,那我怎麼敢當呢?我只不過平日仰慕聖人和仁者的風範,而努力去學習,從不感到厭煩;同時也拿這個道理教誨人,從不感到倦怠;可以說不過如此而已!」公西華聽了感嘆地說:「這正是弟子們所做不到的啊!」
〈思維題綱〉
1.如果您也是夫子的學生,聽到老師的自評,您會怎麼回應?
2.公西華的回應,您如何解讀?
3.成聖、成仁境界確實很高,對於「為之不厭,誨人不倦」,您的想法呢?
〈義理解說〉
(一)一個人為什麼能誨人不倦呢?
1.其實一定是他對於學習的人有很深的關愛,對於他所要傳遞的心靈之學有很深的信念,對於這個信念能改變這個世界有很深的期許,所以他才能夠突破不斷要教人的辛苦。
2. 公西華的回話。就“不厭” 、“ 不倦”這兩件事情上,公西華應該是真的看到,他的老師用生命展現的高度,而有一種感嘆:有一種老師跟弟子之間生命的理解,而後有那種弟子對老師無限的禮敬跟感恩。
(二) 這一章的內涵放到自己的學習呢,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不厭的會是什麼?那種一想到要去做就會歡喜,一做就停不下來的會是什麼事呢?對於學習呢?我們能夠這樣不厭嗎?好像程度還沒辦法(達到)。但是我覺得我們也千萬不能妄自菲薄。
(三) 這一年,聽到大家堅持論語的學習,我聽到很多的分享,是談到說自己怎麼堅持住論語的學習,然後是怎樣期待聽到每天的音檔。透過這一年的學習,其實我們真的在創造一個全新的自己,一個生命狀態更接近孔子生命狀態的自己。那在這裡真的要很讚歎大家,恭喜大家已經在這條路上堅持,還真實做出了一點點成果。
(四) 誨人不倦,我們的程度應該是都還談不上。但也聽到大家怎麼樣發現學習《論語》的好,然後怎麼樣用心想要邀請身邊的人一起學,希望身邊的人也能夠體會到學習《論語》的快樂。
這一顆很想幫助別人的心,其實也是跟孔子那種誨人不倦的慈愛之心,其實是慢慢靠近著。禮敬讚歎大家,也相約繼續一起努力學習,謝謝大家。
第32章節錄
*對夫子來說,他應該並不是刻意認為要謙虛,應該是夫子心中並沒有“自己是君子”,或者“自己是聖人”這樣的觀念,他只是將自己的生命宗旨安立在“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而已。
*在下一章,夫子就提到,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論語•述而•33》) 夫子在安立自己的生命狀態的時候,他一直是把自己安立在一個學習者的角色,這一生就是努力學習、努力實踐。他希望將自己的所學,去幫助學生,去找到更多人學習這樣的心靈之學,期望天下達到大同世界的理想。
論語 述而第七 第33章 -1
子曰:「 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公西華曰:「 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白話〉
孔子說:「講到聖和仁,我怎麼敢當?只不過我求學不厭煩,教人不倦怠,還可以說說,如此而已。」公西華聽了就說:「這兩點正是弟子們所不能學到的啊!」
〈文義〉
1. 聖與仁—聖人與仁人。聖人指能依乎中道而行,像堯、舜一樣天生而智且仁,可以參贊天地之化育的人。仁人指德行全備且成熟(心德之全,人道之備)的人,已近於聖人了。
2. 云爾已矣:云爾,這樣的話。已矣,語末助詞,猶「罷了」。
3.正唯弟子不能學:唯通惟,作「是」解。言夫子的能「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就是聖人、仁人了。這點正是學生們所學不到的。
〈思維題綱〉
1. 「聖」與「仁」有何差別?
2. 試著回憶一下,論語中有那些篇章,可以用來證成夫子的好學和誨人不倦?
3. 試著思考一下,夫子為何會說這句話?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補充資料
1.《孟子•公孫丑上篇》….昔者子貢、問於孔子曰:『夫子聖矣乎?』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夫聖,孔子不居….
2. 藕益大師《論語點睛•述而第七》「『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也是千真萬真之語。」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更真。卓吾云﹕公西華亦慧。」
3. 《論語•述而•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二、重點摘記
(一)解釋本章
孔子說:“ 若說聖與仁,我怎麼敢,我只是在這上面,不厭地學、不倦地教,我就只是如此罷了!” 弟子公西華聽了就說:“ 正是在這點上面,我們弟子不能學,學不到啊!”
(二) 孔子的內心狀態
1. 《孟子•公孫丑篇》,子貢問於孔子,曰:“ 夫子聖矣乎?” 孔子曰:“ 聖則吾不能,我學而不厭教而不倦也。” 子貢曰:“ 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
(子貢問孔子說:“夫子啊,您是聖人嗎?”孔子說:“哦,我不能,我只是學而不厭,教不倦。”子貢就說:“學不厭就算是智嘍,教不倦就是仁嘍,那仁且智,夫子當然是聖人。”)
孔子認為他稱不上這樣的名號,他只是學而不厭,教而不倦。蕅益大師說:“這是更真的話。”
2. 蕅益大師談到第三十二章(孔子說啊:文章典故,其實我還大約勉強夠得上別人,可是談到實踐君子之道,我是完全做不到的。)時說:“這是千真萬真之語。” 這一章,蕅益大師說:“這是更真的話。”
3. 夫子他這一生其實只講究力行,至於說自己是不是君子,他沒這個想法。君子,或是聖人,是別人這麼認為他,在他心目中,他並不執著自己是什麼君子、聖人。
4. 他並不是在講謙虛的話,他只是實實在在把自己的生命,安立在學習、教育,他毫不執著自己到底名號上是怎麼樣子的名號。
三、夫子安立生命的教育意義
1.夫子說他自己是學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的人。如果是生而知之就不用學啦!因為生來就是聖人,那這樣我們怎麼學呢?就沒辦法學了嘛。
2.“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夫子一生的學習,就是不斷地按照聖人的軌跡走,依照聖人的教誨去實踐。夫子就是用他好學的一生在告訴我們,凡夫這樣好學,是也有可能成為聖賢的。所以這是孔子安立他自己生命在學習者的角色上,對我們莫大的鼓勵跟教育意義。
3.孔子不只以他好學的態度告訴了我們成聖成賢之路,他更以誨人不倦的慈愛之心,努力想把他一生所學教予學生,留給後世,所以這個時代的我們,才得以學習到《論語》。
〈白話〉
孔子說:「講到聖和仁,我怎麼敢當?只不過我求學不厭煩,教人不倦怠,還可以說說,如此而已。」公西華聽了就說:「這兩點正是弟子們所不能學到的啊!」
〈文義〉
1. 聖與仁—聖人與仁人。聖人指能依乎中道而行,像堯、舜一樣天生而智且仁,可以參贊天地之化育的人。仁人指德行全備且成熟(心德之全,人道之備)的人,已近於聖人了。
2. 云爾已矣:云爾,這樣的話。已矣,語末助詞,猶「罷了」。
3.正唯弟子不能學:唯通惟,作「是」解。言夫子的能「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就是聖人、仁人了。這點正是學生們所學不到的。
〈思維題綱〉
1. 「聖」與「仁」有何差別?
2. 試著回憶一下,論語中有那些篇章,可以用來證成夫子的好學和誨人不倦?
3. 試著思考一下,夫子為何會說這句話?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補充資料
1.《孟子•公孫丑上篇》….昔者子貢、問於孔子曰:『夫子聖矣乎?』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夫聖,孔子不居….
2. 藕益大師《論語點睛•述而第七》「『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也是千真萬真之語。」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更真。卓吾云﹕公西華亦慧。」
3. 《論語•述而•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二、重點摘記
(一)解釋本章
孔子說:“ 若說聖與仁,我怎麼敢,我只是在這上面,不厭地學、不倦地教,我就只是如此罷了!” 弟子公西華聽了就說:“ 正是在這點上面,我們弟子不能學,學不到啊!”
(二) 孔子的內心狀態
1. 《孟子•公孫丑篇》,子貢問於孔子,曰:“ 夫子聖矣乎?” 孔子曰:“ 聖則吾不能,我學而不厭教而不倦也。” 子貢曰:“ 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
(子貢問孔子說:“夫子啊,您是聖人嗎?”孔子說:“哦,我不能,我只是學而不厭,教不倦。”子貢就說:“學不厭就算是智嘍,教不倦就是仁嘍,那仁且智,夫子當然是聖人。”)
孔子認為他稱不上這樣的名號,他只是學而不厭,教而不倦。蕅益大師說:“這是更真的話。”
2. 蕅益大師談到第三十二章(孔子說啊:文章典故,其實我還大約勉強夠得上別人,可是談到實踐君子之道,我是完全做不到的。)時說:“這是千真萬真之語。” 這一章,蕅益大師說:“這是更真的話。”
3. 夫子他這一生其實只講究力行,至於說自己是不是君子,他沒這個想法。君子,或是聖人,是別人這麼認為他,在他心目中,他並不執著自己是什麼君子、聖人。
4. 他並不是在講謙虛的話,他只是實實在在把自己的生命,安立在學習、教育,他毫不執著自己到底名號上是怎麼樣子的名號。
三、夫子安立生命的教育意義
1.夫子說他自己是學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的人。如果是生而知之就不用學啦!因為生來就是聖人,那這樣我們怎麼學呢?就沒辦法學了嘛。
2.“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夫子一生的學習,就是不斷地按照聖人的軌跡走,依照聖人的教誨去實踐。夫子就是用他好學的一生在告訴我們,凡夫這樣好學,是也有可能成為聖賢的。所以這是孔子安立他自己生命在學習者的角色上,對我們莫大的鼓勵跟教育意義。
3.孔子不只以他好學的態度告訴了我們成聖成賢之路,他更以誨人不倦的慈愛之心,努力想把他一生所學教予學生,留給後世,所以這個時代的我們,才得以學習到《論語》。
論語 述而第七 第32章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白話>
孔子說:「就文章典故來說,我還比得上人家。所做的事處處合乎君子之道,我是沒能做得到。」
(另一種說法)
孔子說:「“努力”,我是夠得上別人。“不待努力就展現從容中道的君子”,我還沒能到此境界。」
<文義>
1.文莫:有兩義。(1)努力;(2) 文章典故。
2.躬行:親身實行。
3.躬行君子:一個人實踐道行已不待努力,就從容中道,臻(ㄓㄣ)乎自然,謂之躬行君子。
4.本章乃孔子自謙之辭
<思惟提綱>
1.何謂「文莫」?
2.何謂「躬行君子」?
3.在「文莫」、在「躬行君子」,夫子對自己的評價為何?
4.本章的子曰,夫子的用意何在?對弟子的勸勉是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2.《論語•述而•33》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3.《論語•子罕•7》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4.王陽明《尊經閣記》:「六經之學,其不明於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說,是謂亂經;習訓詁,傳記誦,沒溺于淺聞小見,以塗天下之耳目,是謂侮經;侈淫辭,競詭辯,飾奸心盜行,逐世壟斷,而猶自以為通經,是謂賊經。」
5.《中庸•14》:「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二、重點摘記
(一)本章語譯及註釋
1.“文莫”有兩種版本的解釋:
【第一種】
(1)“莫”:作“疑辭”,“大約”的意思。
(2)“文莫吾猶人也”:就文章典故來說,我大約勉強夠得上別人的水平。
【第二種】
(1)“文莫”:當作一個詞來理解,黽勉、努力的意思。
(2)“文莫吾猶人也”:就努力而言,我是能及得上別人的。
2.這兩個版本,我們採取朱熹先生的第一個版本的說法。
3.所以整章的解釋:
就文章典故來說,我大約勉強夠得上別人的水平。但是如果談到行為所做的事,要處處合乎君子之道,夫子說:“我自己是沒能夠做得到的。”
(二)本章呈現:言說容易,實踐是困難的。
1.朱熹先生說:“從這一章,足以見言行之難易緩急。”也就是“言說”很容易,“實踐”是困難的。
2.言說,對儒家來說是枝末細節;實踐,是學習更為急切核心的部分。
3.南懷瑾先生也提到:儒家所謂的學問,是指做人做事的道理,並不是文學好、知識淵博,這些都只是學問的枝葉,不是學問的根本。
(三)孔子看待文與行的取捨:孝悌是本、學文在末。
1.熟悉文字之後,我們來看孔子的內心,到底是如何看待文與行的取捨。在文章典故與為人處世的實踐之間,孔子的取捨是什麼?
2.在《學而篇》,孔子就提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6》)在弟子所應學的事情上,夫子很清楚地排列出順序,將學文排在最後,孝悌才是仁之本。
(四)本章子曰,非僅夫子謙虛之詞,是生命宗旨的安立。
1.對夫子來說,他應該並不是刻意認為要謙虛,應該是夫子心中並沒有“自己是君子”,或者“自己是聖人”這樣的觀念,他只是將自己的生命宗旨安立在“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而已。
2.在下一章,夫子就提到,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論語•述而•33》) 夫子在安立自己的生命狀態的時候,他一直是把自己安立在一個學習者的角色,這一生就是努力學習、努力實踐。他希望將自己的所學,去幫助學生,去找到更多人學習這樣的心靈之學,期望天下達到大同世界的理想。
3.《子罕篇》夫子也提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夫子是真心認為,自己其實是無知的,他把自己安立在這樣的位置上,表示他自己生命學習的狀態。
(五)學習一定要安立在生命的實踐上
學習如果專注在文章典故上會有問題嗎?為什麼一定要安立在生命的實踐上面呢?
1.王陽明先生的說法
在《尊經閣記》說到,學習有三種過失:亂經、侮經、賊經。
第一種:重視功利,崇奉謬論,混淆了經義,這是亂經。
第二種:學習專注在文字訓詁上,專注在章句背誦上,沉溺在淺薄的知識跟見解上面,這叫做侮經,侮慢了經論、經典。
第三種:很肆意的發表自己的論調,然後以詭辯去取勝,以此自高身價,還認為自己通曉六經,這個叫賊經,就是殘害經典。
2.我的老師的說法
我的老師說,觀察自己聽了道理之後,是解決了煩惱還是煩惱增多,觀察自己是不是學的道理越多,就越拿自己懂的道理去勉強別人接受,或者去要求別人做到,或者去評斷別人做得如何,或者去跟別人爭論別人說的沒道理,我說的可是都有經典依據。我的老師說,如果是這樣學,學的再多,也只是知見稠林,對自己的心靈提升,其實沒有什麼幫助。
(六)以本章來檢查反省自己的學習
熟悉了這一章的文字內涵,熟悉了孔子的內心狀況,我們也思考說,如果只重文章典故會有怎麼樣的過失?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拿這一章來看看自己的學習呢。
1.我的教學現場
(1)我就野人獻曝,其實我在學校教書,面對學生會有很多挑戰。最常出現的狀況,就是老師很想要幫助學生變好,比如說孩子脾氣不好,就想調整他,可是很糗的是,常常都是孩子先發脾氣之後,作為老師的我呢,就拿出一堆道理來教學生,然後結局常常是,老師發了更大的脾氣。
(2)學了經典之後,常常夜深人靜,看到自己這樣子的狀況真的很慚愧,就是為人師表說的一口好道理,可是其實做不到,那怎麼談得上就是可以幫助孩子脾氣變好?
2.我的小小的進步
這一段時間努力學《論語》,這個學期我覺得自己總算有一點點小小的進步。
(1)九月八號開學沒多久,一個孩子發脾氣,結果我還是跟著發脾氣了,可是周六日回家,我就一直想,我覺得自己這樣實在不行。
(2)週一回到學校,我就跟孩子道歉,說其實是我不對。因為夫子說:“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中庸•14》) 老師發脾氣就是老師不對,沒有什麼理由可說,就算你們發脾氣了,老師也不可以把這個拿來當老師生氣的藉口。
(3)那一天道歉完了,內心真的很快樂,覺得自己真的就是努力想要做到,是要去實踐,而不是文字上去學。
(4)從9月8號之後到現在10月初了,我覺得經典的力量,其實真的在內心扎了一點點根。每次孩子有狀況,我的情緒又有點要起來的時候,其實這句話就會從我心裡冒出來,然後鼓勵我自己說:“加油噢,要自己先做到噢!”不是拿學習到的文字去壓孩子這樣。
(七)共勉:學經典,要在心頭上下功夫
就以這樣一點點進步,跟大家共勉。然後,我們一起勉勵說,其實能夠在心靈的成長上,心頭上的功夫真的去學經典,那種快樂,真的只有自己知道。
<白話>
孔子說:「就文章典故來說,我還比得上人家。所做的事處處合乎君子之道,我是沒能做得到。」
(另一種說法)
孔子說:「“努力”,我是夠得上別人。“不待努力就展現從容中道的君子”,我還沒能到此境界。」
<文義>
1.文莫:有兩義。(1)努力;(2) 文章典故。
2.躬行:親身實行。
3.躬行君子:一個人實踐道行已不待努力,就從容中道,臻(ㄓㄣ)乎自然,謂之躬行君子。
4.本章乃孔子自謙之辭
<思惟提綱>
1.何謂「文莫」?
2.何謂「躬行君子」?
3.在「文莫」、在「躬行君子」,夫子對自己的評價為何?
4.本章的子曰,夫子的用意何在?對弟子的勸勉是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2.《論語•述而•33》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3.《論語•子罕•7》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4.王陽明《尊經閣記》:「六經之學,其不明於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說,是謂亂經;習訓詁,傳記誦,沒溺于淺聞小見,以塗天下之耳目,是謂侮經;侈淫辭,競詭辯,飾奸心盜行,逐世壟斷,而猶自以為通經,是謂賊經。」
5.《中庸•14》:「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二、重點摘記
(一)本章語譯及註釋
1.“文莫”有兩種版本的解釋:
【第一種】
(1)“莫”:作“疑辭”,“大約”的意思。
(2)“文莫吾猶人也”:就文章典故來說,我大約勉強夠得上別人的水平。
【第二種】
(1)“文莫”:當作一個詞來理解,黽勉、努力的意思。
(2)“文莫吾猶人也”:就努力而言,我是能及得上別人的。
2.這兩個版本,我們採取朱熹先生的第一個版本的說法。
3.所以整章的解釋:
就文章典故來說,我大約勉強夠得上別人的水平。但是如果談到行為所做的事,要處處合乎君子之道,夫子說:“我自己是沒能夠做得到的。”
(二)本章呈現:言說容易,實踐是困難的。
1.朱熹先生說:“從這一章,足以見言行之難易緩急。”也就是“言說”很容易,“實踐”是困難的。
2.言說,對儒家來說是枝末細節;實踐,是學習更為急切核心的部分。
3.南懷瑾先生也提到:儒家所謂的學問,是指做人做事的道理,並不是文學好、知識淵博,這些都只是學問的枝葉,不是學問的根本。
(三)孔子看待文與行的取捨:孝悌是本、學文在末。
1.熟悉文字之後,我們來看孔子的內心,到底是如何看待文與行的取捨。在文章典故與為人處世的實踐之間,孔子的取捨是什麼?
2.在《學而篇》,孔子就提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6》)在弟子所應學的事情上,夫子很清楚地排列出順序,將學文排在最後,孝悌才是仁之本。
(四)本章子曰,非僅夫子謙虛之詞,是生命宗旨的安立。
1.對夫子來說,他應該並不是刻意認為要謙虛,應該是夫子心中並沒有“自己是君子”,或者“自己是聖人”這樣的觀念,他只是將自己的生命宗旨安立在“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而已。
2.在下一章,夫子就提到,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論語•述而•33》) 夫子在安立自己的生命狀態的時候,他一直是把自己安立在一個學習者的角色,這一生就是努力學習、努力實踐。他希望將自己的所學,去幫助學生,去找到更多人學習這樣的心靈之學,期望天下達到大同世界的理想。
3.《子罕篇》夫子也提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夫子是真心認為,自己其實是無知的,他把自己安立在這樣的位置上,表示他自己生命學習的狀態。
(五)學習一定要安立在生命的實踐上
學習如果專注在文章典故上會有問題嗎?為什麼一定要安立在生命的實踐上面呢?
1.王陽明先生的說法
在《尊經閣記》說到,學習有三種過失:亂經、侮經、賊經。
第一種:重視功利,崇奉謬論,混淆了經義,這是亂經。
第二種:學習專注在文字訓詁上,專注在章句背誦上,沉溺在淺薄的知識跟見解上面,這叫做侮經,侮慢了經論、經典。
第三種:很肆意的發表自己的論調,然後以詭辯去取勝,以此自高身價,還認為自己通曉六經,這個叫賊經,就是殘害經典。
2.我的老師的說法
我的老師說,觀察自己聽了道理之後,是解決了煩惱還是煩惱增多,觀察自己是不是學的道理越多,就越拿自己懂的道理去勉強別人接受,或者去要求別人做到,或者去評斷別人做得如何,或者去跟別人爭論別人說的沒道理,我說的可是都有經典依據。我的老師說,如果是這樣學,學的再多,也只是知見稠林,對自己的心靈提升,其實沒有什麼幫助。
(六)以本章來檢查反省自己的學習
熟悉了這一章的文字內涵,熟悉了孔子的內心狀況,我們也思考說,如果只重文章典故會有怎麼樣的過失?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拿這一章來看看自己的學習呢。
1.我的教學現場
(1)我就野人獻曝,其實我在學校教書,面對學生會有很多挑戰。最常出現的狀況,就是老師很想要幫助學生變好,比如說孩子脾氣不好,就想調整他,可是很糗的是,常常都是孩子先發脾氣之後,作為老師的我呢,就拿出一堆道理來教學生,然後結局常常是,老師發了更大的脾氣。
(2)學了經典之後,常常夜深人靜,看到自己這樣子的狀況真的很慚愧,就是為人師表說的一口好道理,可是其實做不到,那怎麼談得上就是可以幫助孩子脾氣變好?
2.我的小小的進步
這一段時間努力學《論語》,這個學期我覺得自己總算有一點點小小的進步。
(1)九月八號開學沒多久,一個孩子發脾氣,結果我還是跟著發脾氣了,可是周六日回家,我就一直想,我覺得自己這樣實在不行。
(2)週一回到學校,我就跟孩子道歉,說其實是我不對。因為夫子說:“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中庸•14》) 老師發脾氣就是老師不對,沒有什麼理由可說,就算你們發脾氣了,老師也不可以把這個拿來當老師生氣的藉口。
(3)那一天道歉完了,內心真的很快樂,覺得自己真的就是努力想要做到,是要去實踐,而不是文字上去學。
(4)從9月8號之後到現在10月初了,我覺得經典的力量,其實真的在內心扎了一點點根。每次孩子有狀況,我的情緒又有點要起來的時候,其實這句話就會從我心裡冒出來,然後鼓勵我自己說:“加油噢,要自己先做到噢!”不是拿學習到的文字去壓孩子這樣。
(七)共勉:學經典,要在心頭上下功夫
就以這樣一點點進步,跟大家共勉。然後,我們一起勉勵說,其實能夠在心靈的成長上,心頭上的功夫真的去學經典,那種快樂,真的只有自己知道。
論語 述而第七 第31章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ㄏㄜˋ﹚之。
<白話>
孔子和別人一起唱歌,如果那個人唱得很好,孔子一定請他再唱,然後自己跟著唱。
<文義>
1. 歌:唱歌。
2. 善:唱得好。
3. 必使反之:反,反複。再唱一遍的意思。
4. 而後和之:和,唱和。自己與他唱和。
<思惟提綱>
1.孔子「見人歌善」,他會做什麼反應?
2.孔子「必使反之,而後和之」的行誼,反觀自己見人好時,我心裡的相狀是什麼 ? 我的反應又是什麼?
3.孔子曾說︰「韶樂,盡美又盡善;武樂,盡美未盡善。」(《論語‧八佾‧25》),本章孔子與人歌而「善」,為什麼不講歌而「美」呢?
4.孔子喜歡唱歌,對好的歌會讚賞、跟著重複唱。請問孔子這樣的行誼,為的是什麼?其背後的發心是什麼?
5.請問你曾想過或做過,以音樂來提升個人的修養和教化嗎?你又如何做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篇》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於莫大乎與人為善。"
2.《論語‧八佾‧25》子謂韶: 「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善也。」
3.《論語‧八佾‧14》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4.《論語‧八佾‧3》「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5.《論語‧陽貨‧11》「禮云禮云,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乎
哉?」
二、重點摘要 :
原文 :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論語•述而•31》
(一)文意 :
這一章言辭很簡單,但是意義非常的深遠。我們先做文句的解釋。
1.“歌”,就是指唱歌;“善”,就是指唱得好;“必使反之”的“反”,就是反複的複,通複字,也就是再唱一遍的意思;“而後和之”的“和”,就是指唱和。
2.整句是說:孔子和別人一起唱歌的時候,如果那個人唱得很好,孔子一定請他再唱一遍,然後自己又與他唱和著。
(二)幾個問題,請大家思考
1.孔子見人歌善,就是孔子看到人家唱歌唱得很好,他做了什麼事?“必使反之,而後和之”,他做了反之跟和之的動作。
2.大家反觀自己一下,如果看別人唱歌唱得很好,或者可以把它擴大為說,他做了很多的善行,做了很多美好的事情,我們會怎樣?看看我自己在面對一個境界的時候,看到別人好的時候,我的心裡的相狀是什麼? 付諸行動的又是什麼?
(三)古聖先賢“ 見人善”的反應
1.孔子見人歌善,他就反之、就和之,他是高興的。
2.孟子講過三個人的行相
舉孟子的話來跟大家明理這個問題。孟子在《公孫醜章句上》篇,有這麼一段話,主要在講三個人,是怎麼跟別人的相處,尤其是在別人做善事,或者勸告你,說你有什麼可以改善的時候,一種心理狀況,還有行為。
【子路】
子路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別人如果告訴他說你這件事情,有什麼還不足的,有過失啊,他就非常的歡喜,“人告知以有過則喜”,聞過則喜的子路。
【大禹】
大禹,治水在外、治水過家門而不入、治理洪水的大禹。大禹他是一個怎樣的人?“聞善言,則拜”。他聽到人家講好聽的話,對自己生命有幫助的話,他就怎樣?就拜、禮拜下去,也就是道盡他內心的感恩。
【大舜】
大舜,孟子講說︰“大舜有大焉”,大舜比前面這兩位還要偉大。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善與人同”,他非常、非常善巧地融入別人的心裡去,善與人同,同理的意思。他怎麼樣做呢?“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他完完全全放掉自己的想法,跟隨著別人一起來造善事、講善行、做善行、講好話,所以他“樂取於人以為善”。
3.孔子具有大舜的行相
這邊(本章)講孔子“必使反之,而後和之”,就是這種行相︰“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
4.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1)孟子講完這三個人的狀況以後,就講說︰“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帝”就是大舜帝,他“無非取於人者”,他所有的東西,都是靠著別人一起來幫助的。所以他最棒的地方,就是“取諸人以為善”。所以最後孟子講一句最重要的話,“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2)君子最偉大的品德是什麼呢?與人為善,融入別人,一起跟他來做善事、做善行,講好聽的話,唱好聽的歌,振奮人心的歌,這樣子。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四)想一想我會怎樣?對比我跟孔聖人的落差。
1.我是排斥還是歡喜?
我們現在想一想,當別人做善事的時候,我內心現起的是什麼?是排斥,還是反對?如果是排斥的話,那就什麼都不用講了,別人在進步,而我們在下墮。那如果是歡喜呢,那就非常的好。
2.我的歡喜是心情上的激動還是明辨了善美?
孔子聽到歌善,很歡喜的,所以馬上請人家再唱、再唱、再唱。我們去聽音樂會的時候,我們也會鼓掌啊,掌聲啊,甚至於呼叫說:再來一次啊!再來一次啊!可是,我們內心有明辨善惡、美善的這種鑑賞的能力嗎 ? 還是人云亦云,或者只是一種心情上的激動,而跟著喊再來一次呢 ?
3.孔子展現歡喜心,與人為善虛、虛心求教的美德!
(1)我們看到孔子他不僅是對音樂有很深的造詣,很深的鑑賞的能力以外,他那種看到別人做好事的那種心,那種歡喜的心,幫助他這個善行能夠再重複、再重複,而且再增長、再廣大,然後影響到全世界上的人的心,是非常大的。
(2)所以我們看到別人為善,心情是什麼?這個是挺重要的。隨著高興,然後就覺得:哎呀!這個世界有這麼多的好人,然後一起來做善業是非常可貴的!
(3)我們在這裡看到,孔子那種與人為善的美德,虛心求教的美德,是非常可貴的。
(五)子與人歌而善,為何講“善”不講“美”呢?
子與人歌而善,為什麼講歌而善,而不講歌而美呢?因為美跟善,都是孔子評論音樂的一個標準,當然你會說因為善比美還要好,善是在美之上。那到底為什麼在之上呢?它們到底指的是什麼?
1.韶樂,盡美又盡善;武樂,盡美未盡善。
我就想引用孔子在《八佾第三》講過的,就是“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論語‧八佾‧25》)
(1)什麼叫“韶”?什麼叫“武”?
“韶”,就是指舜帝時代的樂曲;“武”,就是指周武王時代的樂章的名稱。
(2)為何“韶樂,盡美又盡善”?
舜帝為什麼得到天子的位置?因為他又孝順、又有仁德,帝堯就把天子之位、天下讓給了他,所以他所做出來的音樂,就是非常的平正中和,非常的善。孔子評論《韶》樂的時候就講說,美極了、又善極了,善也可以講說好極了。
(3)為何“武樂,盡美未盡善”?
孔子評述《武》樂,周武王的《武》樂的時候,因為周武王他是伐紂,就是出兵伐紂,用武力得來的天子之位。所以他的樂曲,就難免有殺伐之聲。所以孔子說《武》樂,盡美矣,未盡善。
2.“用善不用美”,是孔子對樂有一份清涼寧靜的期待
(1)孔子期待世人喜歡的樂是哪一種呢 ?
透過這兩個(韶樂和武樂),我們就可以知道,孔子期待與世人在唱歌的時候,或者是在喜歡樂的時候,是喜歡哪一種呢 ? 當然就是偏向於“善”,因為它有和平之音,讓人們心能夠不浮動、不浮躁。所以他評定《武》樂和《韶》樂是不同的。
(2)孔子期待樂帶給人清涼寧靜
因此,孔子在這裡講“子與人歌而善”,用善不用美,可見他內心的那種對樂的期待,對世人對樂的感覺,他是很清楚的,就是讓我們在浮動的旋律裡,能夠有一份清涼的寧靜的感覺。
3.善置於美之上,因為善體現仁的精神;美只是外在的呈現
孔子對音樂提出美與善兩個標準,並將善置於美之上,就是比它還要高的意思。
(1)舜帝、周武王,他們得到天下之位,用不同的方法得到,所以所顯示出來的樂聲也會不一樣。
(2)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善是體現了倫理的美、倫理之善,體現了仁的精神;而美呢,只是一種外在的美。善,是內心的啟發 。
(3)孔子特別重視的一件事情,就是用仁來統攝禮樂。
(六)結攝
1.孔子對音樂的重視,是“復興禮樂為己任”的一份使命
(1)這一章所看到的孔子,很善於唱歌,很會唱歌,唱得又好,也有鑑賞能力,他融入別人虛心的學習精神,很值得我們讚美。但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孔子對音樂之所以這麼重視,絕對不僅僅是個人的興趣,而是他的一份使命。
(2)中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音樂的教育。到了周公制禮作樂,因為 有禮與樂的互相配合,開創了郁郁乎文哉的周代文明。(《論語‧八佾‧14》)非常的可惜,到了春秋的時候,周朝王室衰微,戰亂不斷,造成了我們大家很痛心的禮崩樂壞,社會秩序大亂。
(3)孔子在這個時候他就以復興禮樂制度為己任。因此,他除了個人的喜好以外,其實應該是對所有的,就是中國人的一種使命吧。他對音樂之所以這麼重視,繼承了古代樂教的傳統,然後又以仁為核心,對音樂再度的去推而廣之,使它的影響性越來越廣。
2.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1)我記得我的老師,以前在教我們讀論語的時候,他很喜歡應用的一句話是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論語‧八佾‧14》),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內心沒有仁德,即使有禮又如何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德,即使有樂又如何呢?
(2)音樂本來是有教化人心、變化氣質的功效,但是用歌曲來解除內心的鬱悶的人,他的內心有沒有仁德?如果我們只抱著娛樂的心態去聽音樂,或者是去唱歌,或者是把它當成是一種我自己的音樂素養的提升而已,這樣對個人的修養、想要得到的好處是有限的。
3.不斷去滋長我的仁心仁德,樂才會變得又美又善。
(1)如果今天我們內心不斷的去滋長我們的仁心仁德,那這個樂才會變得又美又善。
(2)孔子也講說︰“禮云禮云,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乎哉?”(《論語‧陽貨‧11》),說禮啊、禮啊,難道僅止於奉獻玉帛這樣的禮物,就算是禮了嗎?樂啊、樂啊,僅止於敲擊鐘鼓,敲擊樂器,演奏鐘鼓,就算是樂了嗎? 那些都只是外在的形式。
(3)禮樂的形式是很重要,如果它是出自於內心的仁跟德出來的話,那就有意義得多了。孔子對於禮樂,認為最重要的意義,不是只是在形式上、外表上的玉帛啊、鐘鼓啊,而是最真實的、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的仁心。
4.我們一起讓樂,由於自己仁心的增長,不斷地改善人心!
(1)禮樂的真正意義,是對內,對個人可以提升個人的修養,對外,它可以治國,也甚至於可以平天下。
(2)我們一起來讓樂呢,由於我們自己仁心的增長滋潤,讓它能夠不斷不斷地改善人心。
<白話>
孔子和別人一起唱歌,如果那個人唱得很好,孔子一定請他再唱,然後自己跟著唱。
<文義>
1. 歌:唱歌。
2. 善:唱得好。
3. 必使反之:反,反複。再唱一遍的意思。
4. 而後和之:和,唱和。自己與他唱和。
<思惟提綱>
1.孔子「見人歌善」,他會做什麼反應?
2.孔子「必使反之,而後和之」的行誼,反觀自己見人好時,我心裡的相狀是什麼 ? 我的反應又是什麼?
3.孔子曾說︰「韶樂,盡美又盡善;武樂,盡美未盡善。」(《論語‧八佾‧25》),本章孔子與人歌而「善」,為什麼不講歌而「美」呢?
4.孔子喜歡唱歌,對好的歌會讚賞、跟著重複唱。請問孔子這樣的行誼,為的是什麼?其背後的發心是什麼?
5.請問你曾想過或做過,以音樂來提升個人的修養和教化嗎?你又如何做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篇》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於莫大乎與人為善。"
2.《論語‧八佾‧25》子謂韶: 「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善也。」
3.《論語‧八佾‧14》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4.《論語‧八佾‧3》「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5.《論語‧陽貨‧11》「禮云禮云,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乎
哉?」
二、重點摘要 :
原文 :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論語•述而•31》
(一)文意 :
這一章言辭很簡單,但是意義非常的深遠。我們先做文句的解釋。
1.“歌”,就是指唱歌;“善”,就是指唱得好;“必使反之”的“反”,就是反複的複,通複字,也就是再唱一遍的意思;“而後和之”的“和”,就是指唱和。
2.整句是說:孔子和別人一起唱歌的時候,如果那個人唱得很好,孔子一定請他再唱一遍,然後自己又與他唱和著。
(二)幾個問題,請大家思考
1.孔子見人歌善,就是孔子看到人家唱歌唱得很好,他做了什麼事?“必使反之,而後和之”,他做了反之跟和之的動作。
2.大家反觀自己一下,如果看別人唱歌唱得很好,或者可以把它擴大為說,他做了很多的善行,做了很多美好的事情,我們會怎樣?看看我自己在面對一個境界的時候,看到別人好的時候,我的心裡的相狀是什麼? 付諸行動的又是什麼?
(三)古聖先賢“ 見人善”的反應
1.孔子見人歌善,他就反之、就和之,他是高興的。
2.孟子講過三個人的行相
舉孟子的話來跟大家明理這個問題。孟子在《公孫醜章句上》篇,有這麼一段話,主要在講三個人,是怎麼跟別人的相處,尤其是在別人做善事,或者勸告你,說你有什麼可以改善的時候,一種心理狀況,還有行為。
【子路】
子路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別人如果告訴他說你這件事情,有什麼還不足的,有過失啊,他就非常的歡喜,“人告知以有過則喜”,聞過則喜的子路。
【大禹】
大禹,治水在外、治水過家門而不入、治理洪水的大禹。大禹他是一個怎樣的人?“聞善言,則拜”。他聽到人家講好聽的話,對自己生命有幫助的話,他就怎樣?就拜、禮拜下去,也就是道盡他內心的感恩。
【大舜】
大舜,孟子講說︰“大舜有大焉”,大舜比前面這兩位還要偉大。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善與人同”,他非常、非常善巧地融入別人的心裡去,善與人同,同理的意思。他怎麼樣做呢?“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他完完全全放掉自己的想法,跟隨著別人一起來造善事、講善行、做善行、講好話,所以他“樂取於人以為善”。
3.孔子具有大舜的行相
這邊(本章)講孔子“必使反之,而後和之”,就是這種行相︰“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
4.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1)孟子講完這三個人的狀況以後,就講說︰“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帝”就是大舜帝,他“無非取於人者”,他所有的東西,都是靠著別人一起來幫助的。所以他最棒的地方,就是“取諸人以為善”。所以最後孟子講一句最重要的話,“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2)君子最偉大的品德是什麼呢?與人為善,融入別人,一起跟他來做善事、做善行,講好聽的話,唱好聽的歌,振奮人心的歌,這樣子。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四)想一想我會怎樣?對比我跟孔聖人的落差。
1.我是排斥還是歡喜?
我們現在想一想,當別人做善事的時候,我內心現起的是什麼?是排斥,還是反對?如果是排斥的話,那就什麼都不用講了,別人在進步,而我們在下墮。那如果是歡喜呢,那就非常的好。
2.我的歡喜是心情上的激動還是明辨了善美?
孔子聽到歌善,很歡喜的,所以馬上請人家再唱、再唱、再唱。我們去聽音樂會的時候,我們也會鼓掌啊,掌聲啊,甚至於呼叫說:再來一次啊!再來一次啊!可是,我們內心有明辨善惡、美善的這種鑑賞的能力嗎 ? 還是人云亦云,或者只是一種心情上的激動,而跟著喊再來一次呢 ?
3.孔子展現歡喜心,與人為善虛、虛心求教的美德!
(1)我們看到孔子他不僅是對音樂有很深的造詣,很深的鑑賞的能力以外,他那種看到別人做好事的那種心,那種歡喜的心,幫助他這個善行能夠再重複、再重複,而且再增長、再廣大,然後影響到全世界上的人的心,是非常大的。
(2)所以我們看到別人為善,心情是什麼?這個是挺重要的。隨著高興,然後就覺得:哎呀!這個世界有這麼多的好人,然後一起來做善業是非常可貴的!
(3)我們在這裡看到,孔子那種與人為善的美德,虛心求教的美德,是非常可貴的。
(五)子與人歌而善,為何講“善”不講“美”呢?
子與人歌而善,為什麼講歌而善,而不講歌而美呢?因為美跟善,都是孔子評論音樂的一個標準,當然你會說因為善比美還要好,善是在美之上。那到底為什麼在之上呢?它們到底指的是什麼?
1.韶樂,盡美又盡善;武樂,盡美未盡善。
我就想引用孔子在《八佾第三》講過的,就是“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論語‧八佾‧25》)
(1)什麼叫“韶”?什麼叫“武”?
“韶”,就是指舜帝時代的樂曲;“武”,就是指周武王時代的樂章的名稱。
(2)為何“韶樂,盡美又盡善”?
舜帝為什麼得到天子的位置?因為他又孝順、又有仁德,帝堯就把天子之位、天下讓給了他,所以他所做出來的音樂,就是非常的平正中和,非常的善。孔子評論《韶》樂的時候就講說,美極了、又善極了,善也可以講說好極了。
(3)為何“武樂,盡美未盡善”?
孔子評述《武》樂,周武王的《武》樂的時候,因為周武王他是伐紂,就是出兵伐紂,用武力得來的天子之位。所以他的樂曲,就難免有殺伐之聲。所以孔子說《武》樂,盡美矣,未盡善。
2.“用善不用美”,是孔子對樂有一份清涼寧靜的期待
(1)孔子期待世人喜歡的樂是哪一種呢 ?
透過這兩個(韶樂和武樂),我們就可以知道,孔子期待與世人在唱歌的時候,或者是在喜歡樂的時候,是喜歡哪一種呢 ? 當然就是偏向於“善”,因為它有和平之音,讓人們心能夠不浮動、不浮躁。所以他評定《武》樂和《韶》樂是不同的。
(2)孔子期待樂帶給人清涼寧靜
因此,孔子在這裡講“子與人歌而善”,用善不用美,可見他內心的那種對樂的期待,對世人對樂的感覺,他是很清楚的,就是讓我們在浮動的旋律裡,能夠有一份清涼的寧靜的感覺。
3.善置於美之上,因為善體現仁的精神;美只是外在的呈現
孔子對音樂提出美與善兩個標準,並將善置於美之上,就是比它還要高的意思。
(1)舜帝、周武王,他們得到天下之位,用不同的方法得到,所以所顯示出來的樂聲也會不一樣。
(2)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善是體現了倫理的美、倫理之善,體現了仁的精神;而美呢,只是一種外在的美。善,是內心的啟發 。
(3)孔子特別重視的一件事情,就是用仁來統攝禮樂。
(六)結攝
1.孔子對音樂的重視,是“復興禮樂為己任”的一份使命
(1)這一章所看到的孔子,很善於唱歌,很會唱歌,唱得又好,也有鑑賞能力,他融入別人虛心的學習精神,很值得我們讚美。但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孔子對音樂之所以這麼重視,絕對不僅僅是個人的興趣,而是他的一份使命。
(2)中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音樂的教育。到了周公制禮作樂,因為 有禮與樂的互相配合,開創了郁郁乎文哉的周代文明。(《論語‧八佾‧14》)非常的可惜,到了春秋的時候,周朝王室衰微,戰亂不斷,造成了我們大家很痛心的禮崩樂壞,社會秩序大亂。
(3)孔子在這個時候他就以復興禮樂制度為己任。因此,他除了個人的喜好以外,其實應該是對所有的,就是中國人的一種使命吧。他對音樂之所以這麼重視,繼承了古代樂教的傳統,然後又以仁為核心,對音樂再度的去推而廣之,使它的影響性越來越廣。
2.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1)我記得我的老師,以前在教我們讀論語的時候,他很喜歡應用的一句話是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論語‧八佾‧14》),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內心沒有仁德,即使有禮又如何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德,即使有樂又如何呢?
(2)音樂本來是有教化人心、變化氣質的功效,但是用歌曲來解除內心的鬱悶的人,他的內心有沒有仁德?如果我們只抱著娛樂的心態去聽音樂,或者是去唱歌,或者是把它當成是一種我自己的音樂素養的提升而已,這樣對個人的修養、想要得到的好處是有限的。
3.不斷去滋長我的仁心仁德,樂才會變得又美又善。
(1)如果今天我們內心不斷的去滋長我們的仁心仁德,那這個樂才會變得又美又善。
(2)孔子也講說︰“禮云禮云,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乎哉?”(《論語‧陽貨‧11》),說禮啊、禮啊,難道僅止於奉獻玉帛這樣的禮物,就算是禮了嗎?樂啊、樂啊,僅止於敲擊鐘鼓,敲擊樂器,演奏鐘鼓,就算是樂了嗎? 那些都只是外在的形式。
(3)禮樂的形式是很重要,如果它是出自於內心的仁跟德出來的話,那就有意義得多了。孔子對於禮樂,認為最重要的意義,不是只是在形式上、外表上的玉帛啊、鐘鼓啊,而是最真實的、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的仁心。
4.我們一起讓樂,由於自己仁心的增長,不斷地改善人心!
(1)禮樂的真正意義,是對內,對個人可以提升個人的修養,對外,它可以治國,也甚至於可以平天下。
(2)我們一起來讓樂呢,由於我們自己仁心的增長滋潤,讓它能夠不斷不斷地改善人心。
論語 述而第七 第30章-3
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白話>
巫馬期把陳司敗的話稟告孔子,孔子聽了以後說:「丘實在幸運呀!如果自己真有過錯,他人一定知道的。」
<文義>
「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1.「丘」,孔子自稱己名,我們應讀為「某」,不敢直呼孔子之名,
以示尊重。
2.「苟」,如果。
3.「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孔子不說自己國君的違禮,卻欣然承認自己有過,謹守住君臣之大倫;又使同姓通婚違禮之事,後人不會錯認,委婉合宜而不掩飾事實,正是聖人的行誼!
4.「五倫」是通達天下的五條大道,在本章中所講的「君臣」一倫,就今日社會來看,就是長官與部屬的關係。為人部屬,不應張揚長官的過錯,對於長官的過錯,要適時勸諫,謹守個人的分際。
<思惟提綱>
1. 如果你也碰到了一個人問你一件事,然後你回答了,事後他又去跟別人講,不合乎君子之道,你會怎麼樣?
2. 事實上,孔子也承認他回答“知禮”是有過失的。那夫子為什麼還說昭公“知禮”呢?
3. 孔子是為了“諱國惡”,為了自己的國君隱惡而講昭公知禮,你有沒有覺得這樣很不合理?
4. 為什麼孔老夫子認為 :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就在其中?
5. 學習了本章,看到子路,大禹,舜帝,孔老夫子坦蕩蕩的君子之風,是否生起讚嘆與發願效學之心呢?
<義理解釋> 11分57秒 講師:黃珠釵老師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述而•29》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2.《春秋左傳》隱公元年傳曰:「費伯帥師城郎,不書,非公命也。 ... 諱國惡,禮也。」注曰:「隱惡揚善,義存君親,故通有諱例,皆當時臣子率意而隱,故無深淺常準,聖賢 ... 」
3.《論語•子張•21》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4.《論語•子路•18》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5. 公孫丑章句上(八)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 」
二. 重點摘記
(一)整章內涵
這就是承接上面第1、第2小段的。那整個故事的內涵大家應該都很清楚,這是陳國的一位官員,叫陳司敗的,問孔子說:“昭公知禮嗎?”孔子說:“知禮。”孔子退下去以後,他就對巫馬期作了個揖,請他進來,然後問他說:“我聽說君子都不會結黨營私,都不會偏袒,那這樣子說他是知禮,算是偏袒嗎?那魯昭公娶了吳國的女子,同姓的吳國的女子,而且還把她改名為吳孟子,這樣子的人還說他知禮,那還有誰不知禮呢?”那巫馬期就把陳司敗講的這一段話告訴了孔子。孔子,你們猜他怎麼回答?他說“丘也幸”。說:“我啊,算是很幸運的,如果我有什麼過失,每一個人都一定知道,甚至於還有人會來告訴我。”他就很高興地這樣子講。
(二)深入思惟一
反躬自省
1. 那我在這裡就要問一下各位,如果你也碰到了一個人問你一件事,然後你回答了,事後他又去跟別人講,你這樣子的講法是不合乎君子之道的,然後你會怎麼看?你會怎麼樣?
2. 你面對這樣的境界,你的內心是“我欲仁,斯仁至矣”呢?
還是暴跳如 雷呢?還是表面保持寧靜,但是內心早就波濤洶湧呢?
可是你看孔子說:“我算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假如我有過失,別人都一 定知道。”
3. 所以事實上,孔子也承認他回答“知禮”是有過失的。
那他為什麼還說他“知禮”,是因為“諱國惡”,隱惡揚善。
他真的是用心良苦,不惜犧牲自己,冒著人家可能對他批評的這些危險,他講了一句“知禮”。
4. 然後,對於人家對他講的過失,他覺得他很幸運。為什麼呢?
為什麼會覺得他非常地幸運?因為他覺得好在有陳司敗這樣把它講出來,不然人家還真的以為他講昭公知禮呢?就會影響到整個後代。所以實質上他是稱揚國君的善的部分、優點的部分;過失,他把它隱瞞起來,代替國君背這個過失。
5. 過歸於己,遇到過失的時候就歸於他自己;然後遇到稱讚的時候就歸於 君,好的就歸於君,這是一個長官跟部屬之間的一個相處之道。
(三) 深入思惟二
坦蕩蕩的君子之風
1.再想一個問題,剛剛的問題是當巫馬期這樣的來告訴你,你的過失的時候,你的回答是什麼?
那孔子怎麼有辦法回答出“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一副坦蕩蕩的君子之風。
2. 所以人家說:“君子之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就是這樣的可貴,他不會隱藏自己的過失,而且人人都可以講他,
他就可以改,那這是我們剛剛討論的這個問題。
(四) 深入思惟三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1. 那我想再請各位再思考一個問題。
對於《論語》的這一段,你覺得在以前你讀的時候,你是怎麼看待它?
但是現在看到說,孔子這個過錯是故意,就是他回答知禮,有一點他是故意去犯的,他是為了“諱國惡”,為了自己國君隱惡而說的,你有沒有覺得這樣很不合理?
2. 在這裡我們特別引用《論語》的一句話來跟大家討論,孔子曾經講過一句話,“父為子隱,子為父隱。”這句話,就是父子之間,都有點像長官跟部屬、君臣之間,他們彼此之間有了什麼不好的行為,或者做錯了什麼事,父要替子隱瞞,子要替父隱瞞,這樣呢,直在其中也。
3. 那個正直,那個父子的相處之道的美好,就在這個“隱”字裡面。也就是他們彼此的父慈子孝,這個“慈”跟“孝”,這個美好的東西,就在這個“隱”字中呈現得非常地淋漓盡致。
4.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那孔子為什麼講這一句話呢?是因為有一個人呢,他的父親偷了鄰家的羊,那就是“其父攘羊”,偷了鄰居的羊的時候,有一個人就來跟孔子講說:我們那裡的孩子呢,只要他父親偷了鄰居的羊,他就會去告發父親,這個就是直啊!這是很正直的呀!
5. 那孔老夫子就回答這個人說:我不認為這樣是正直,反而呢我認為,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就在其中。另外孩子跟父親的關係,孩子是父親的小孩,他不適合扮演一個警察的角色。他這個角色,父子之間不適用,是應該父慈子孝,他沒有糾舉他、告發他的這個責任。
6. 所以他說:“假如你父親偷了人家的羊,你是他的兒子,你應該怎麼辦呢?是告發他嗎?”顯然不是,孔子就說這不是一個直,你不應該去告官,而應該怎麼樣呢?
7. 這就是我們在第1小段的時候就問你們的,應該要怎麼辦?長官跟部屬之間,遇到長官做錯了,或者遇到領導者做錯了,應該怎麼辦?所以不應該去暴露長官或者是父親的錯誤,隱惡揚善,什麼時候該做,什麼都要很清楚。
(五)面對境界渴求仁道
這一章,三十章就講到這裡。當然還有很多可以討論的地方,那大家希望在義理的研討上能夠深入,然後在那種內心的那一份對仁道的渴求,那一種欲仁的心,要不斷地去滋養牠,它本身就是一種修養,一種修為。其實《論語》,我相信各位這樣讀下來,都會有一些感想,對境界的時候,應該都用得上。
(六)結勸---讚嘆聖賢 發願效學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1.今天的研討,最重要的就是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當別人來告訴我們,我們有過的時候,我們通常怎麼去對待這個境界呢?我們的內心是怎樣?
2.在那個時候,我有想到“我欲仁,斯仁至矣”嗎?
那我們看到孔子,巫馬期告陳司敗的這些話以後,他居然講“我很幸運,我有過失,人都知道,而且會來告訴我。”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3.所以一些我們《論語》上的這些聖賢學習者,像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他是一個聞過則喜的人;大禹呢,就是那個治水的大禹,他“聞善言,則拜”,他聽到別人講好的話,或者是講一些優良的事蹟,他就會拜,他就會行禮;“大舜有大焉”,舜,就是那個很孝順的舜,舜帝。他更厲害了,他有一個特質,“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4.他常常捨掉自己的看法,跟隨著別人,把別人的長處都學起來,而且跟著別人一起來做善行,做善事。所以最後講到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就是說:君子最高最高的德性,就是跟別人一起行善,一起行善。那秉持著一顆仁德之心,一起來對所有人行善吧。那改善自己的行為,接受別人的長處,也拋棄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覺得君子的最高德性就是這樣。
好,謝謝大家!
<白話>
巫馬期把陳司敗的話稟告孔子,孔子聽了以後說:「丘實在幸運呀!如果自己真有過錯,他人一定知道的。」
<文義>
「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1.「丘」,孔子自稱己名,我們應讀為「某」,不敢直呼孔子之名,
以示尊重。
2.「苟」,如果。
3.「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孔子不說自己國君的違禮,卻欣然承認自己有過,謹守住君臣之大倫;又使同姓通婚違禮之事,後人不會錯認,委婉合宜而不掩飾事實,正是聖人的行誼!
4.「五倫」是通達天下的五條大道,在本章中所講的「君臣」一倫,就今日社會來看,就是長官與部屬的關係。為人部屬,不應張揚長官的過錯,對於長官的過錯,要適時勸諫,謹守個人的分際。
<思惟提綱>
1. 如果你也碰到了一個人問你一件事,然後你回答了,事後他又去跟別人講,不合乎君子之道,你會怎麼樣?
2. 事實上,孔子也承認他回答“知禮”是有過失的。那夫子為什麼還說昭公“知禮”呢?
3. 孔子是為了“諱國惡”,為了自己的國君隱惡而講昭公知禮,你有沒有覺得這樣很不合理?
4. 為什麼孔老夫子認為 :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就在其中?
5. 學習了本章,看到子路,大禹,舜帝,孔老夫子坦蕩蕩的君子之風,是否生起讚嘆與發願效學之心呢?
<義理解釋> 11分57秒 講師:黃珠釵老師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述而•29》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2.《春秋左傳》隱公元年傳曰:「費伯帥師城郎,不書,非公命也。 ... 諱國惡,禮也。」注曰:「隱惡揚善,義存君親,故通有諱例,皆當時臣子率意而隱,故無深淺常準,聖賢 ... 」
3.《論語•子張•21》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4.《論語•子路•18》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5. 公孫丑章句上(八)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 」
二. 重點摘記
(一)整章內涵
這就是承接上面第1、第2小段的。那整個故事的內涵大家應該都很清楚,這是陳國的一位官員,叫陳司敗的,問孔子說:“昭公知禮嗎?”孔子說:“知禮。”孔子退下去以後,他就對巫馬期作了個揖,請他進來,然後問他說:“我聽說君子都不會結黨營私,都不會偏袒,那這樣子說他是知禮,算是偏袒嗎?那魯昭公娶了吳國的女子,同姓的吳國的女子,而且還把她改名為吳孟子,這樣子的人還說他知禮,那還有誰不知禮呢?”那巫馬期就把陳司敗講的這一段話告訴了孔子。孔子,你們猜他怎麼回答?他說“丘也幸”。說:“我啊,算是很幸運的,如果我有什麼過失,每一個人都一定知道,甚至於還有人會來告訴我。”他就很高興地這樣子講。
(二)深入思惟一
反躬自省
1. 那我在這裡就要問一下各位,如果你也碰到了一個人問你一件事,然後你回答了,事後他又去跟別人講,你這樣子的講法是不合乎君子之道的,然後你會怎麼看?你會怎麼樣?
2. 你面對這樣的境界,你的內心是“我欲仁,斯仁至矣”呢?
還是暴跳如 雷呢?還是表面保持寧靜,但是內心早就波濤洶湧呢?
可是你看孔子說:“我算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假如我有過失,別人都一 定知道。”
3. 所以事實上,孔子也承認他回答“知禮”是有過失的。
那他為什麼還說他“知禮”,是因為“諱國惡”,隱惡揚善。
他真的是用心良苦,不惜犧牲自己,冒著人家可能對他批評的這些危險,他講了一句“知禮”。
4. 然後,對於人家對他講的過失,他覺得他很幸運。為什麼呢?
為什麼會覺得他非常地幸運?因為他覺得好在有陳司敗這樣把它講出來,不然人家還真的以為他講昭公知禮呢?就會影響到整個後代。所以實質上他是稱揚國君的善的部分、優點的部分;過失,他把它隱瞞起來,代替國君背這個過失。
5. 過歸於己,遇到過失的時候就歸於他自己;然後遇到稱讚的時候就歸於 君,好的就歸於君,這是一個長官跟部屬之間的一個相處之道。
(三) 深入思惟二
坦蕩蕩的君子之風
1.再想一個問題,剛剛的問題是當巫馬期這樣的來告訴你,你的過失的時候,你的回答是什麼?
那孔子怎麼有辦法回答出“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一副坦蕩蕩的君子之風。
2. 所以人家說:“君子之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就是這樣的可貴,他不會隱藏自己的過失,而且人人都可以講他,
他就可以改,那這是我們剛剛討論的這個問題。
(四) 深入思惟三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1. 那我想再請各位再思考一個問題。
對於《論語》的這一段,你覺得在以前你讀的時候,你是怎麼看待它?
但是現在看到說,孔子這個過錯是故意,就是他回答知禮,有一點他是故意去犯的,他是為了“諱國惡”,為了自己國君隱惡而說的,你有沒有覺得這樣很不合理?
2. 在這裡我們特別引用《論語》的一句話來跟大家討論,孔子曾經講過一句話,“父為子隱,子為父隱。”這句話,就是父子之間,都有點像長官跟部屬、君臣之間,他們彼此之間有了什麼不好的行為,或者做錯了什麼事,父要替子隱瞞,子要替父隱瞞,這樣呢,直在其中也。
3. 那個正直,那個父子的相處之道的美好,就在這個“隱”字裡面。也就是他們彼此的父慈子孝,這個“慈”跟“孝”,這個美好的東西,就在這個“隱”字中呈現得非常地淋漓盡致。
4.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那孔子為什麼講這一句話呢?是因為有一個人呢,他的父親偷了鄰家的羊,那就是“其父攘羊”,偷了鄰居的羊的時候,有一個人就來跟孔子講說:我們那裡的孩子呢,只要他父親偷了鄰居的羊,他就會去告發父親,這個就是直啊!這是很正直的呀!
5. 那孔老夫子就回答這個人說:我不認為這樣是正直,反而呢我認為,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就在其中。另外孩子跟父親的關係,孩子是父親的小孩,他不適合扮演一個警察的角色。他這個角色,父子之間不適用,是應該父慈子孝,他沒有糾舉他、告發他的這個責任。
6. 所以他說:“假如你父親偷了人家的羊,你是他的兒子,你應該怎麼辦呢?是告發他嗎?”顯然不是,孔子就說這不是一個直,你不應該去告官,而應該怎麼樣呢?
7. 這就是我們在第1小段的時候就問你們的,應該要怎麼辦?長官跟部屬之間,遇到長官做錯了,或者遇到領導者做錯了,應該怎麼辦?所以不應該去暴露長官或者是父親的錯誤,隱惡揚善,什麼時候該做,什麼都要很清楚。
(五)面對境界渴求仁道
這一章,三十章就講到這裡。當然還有很多可以討論的地方,那大家希望在義理的研討上能夠深入,然後在那種內心的那一份對仁道的渴求,那一種欲仁的心,要不斷地去滋養牠,它本身就是一種修養,一種修為。其實《論語》,我相信各位這樣讀下來,都會有一些感想,對境界的時候,應該都用得上。
(六)結勸---讚嘆聖賢 發願效學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1.今天的研討,最重要的就是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當別人來告訴我們,我們有過的時候,我們通常怎麼去對待這個境界呢?我們的內心是怎樣?
2.在那個時候,我有想到“我欲仁,斯仁至矣”嗎?
那我們看到孔子,巫馬期告陳司敗的這些話以後,他居然講“我很幸運,我有過失,人都知道,而且會來告訴我。”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3.所以一些我們《論語》上的這些聖賢學習者,像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他是一個聞過則喜的人;大禹呢,就是那個治水的大禹,他“聞善言,則拜”,他聽到別人講好的話,或者是講一些優良的事蹟,他就會拜,他就會行禮;“大舜有大焉”,舜,就是那個很孝順的舜,舜帝。他更厲害了,他有一個特質,“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4.他常常捨掉自己的看法,跟隨著別人,把別人的長處都學起來,而且跟著別人一起來做善行,做善事。所以最後講到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就是說:君子最高最高的德性,就是跟別人一起行善,一起行善。那秉持著一顆仁德之心,一起來對所有人行善吧。那改善自己的行為,接受別人的長處,也拋棄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覺得君子的最高德性就是這樣。
好,謝謝大家!
論語 述而第七 第30章-2
陳司敗問 :「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
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第二天進度 :
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
<白話>
陳國的司寇官陳司敗問孔子說 :「魯昭公知道禮嗎?」,孔子回答說:「知道禮。」
孔子退出後,陳司敗給巫馬期作揖行禮,請他進來。
然後說:「我聽聞君子是不會結黨營私,互相掩飾過錯的,難道夫子也會結黨營私嗎?魯國國君昭公娶吳國女子為夫人,是同姓通婚,故稱吳孟子,已經違背同姓不通婚的禮制,這樣的國君還算是知禮的話,那還有誰不知禮呢?」
<文義>
1. 君子不黨:凡有才德或識禮以及在官位的人都可稱為君子。
2. 不黨:不會結黨營私
3. 君取:君,指魯昭公。取今作娶,
4. 吳孟子:吳為太伯後,魯為周公後,均同祖姓姬。古禮同姓不婚,故諱稱為吳孟子。
<思惟提綱>
1.魯昭公明明悖禮,為什麼孔子卻說「魯昭公知禮」呢?他衡斷的標準是什麼?
2.你會認為孔夫子是和魯君結黨營私,所以才說「昭公知禮」嗎?
3.孔子跟魯昭公是君臣的關係,有如當今長官跟部屬的關係。如果長官有過錯,為人部屬的我,會把他的錯張揚出去呢?還是找機會跟他談,勸諫他?
4.您有做過隱惡揚善,用心良苦的事嗎?
<義理解釋> 述而第七第30-2章 講師:黃珠釵5’46”
第二小段 :
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論語•述而•29》:「我欲仁,斯仁至矣 !」
2.《論語集釋》:皇侃《疏》:「臣為國諱惡,則是禮也。」
二、重點摘記
(一)上一堂課出了兩個題目,讓大家想一想
1.魯昭公明明有悖禮的地方,為什麼孔子卻回答陳司敗說「魯昭公知禮」呢?他的衡斷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2.我們把孔子跟魯昭公的君臣的關係,用在現代,其實就是長官跟部屬的關係。那如果我們為人之部屬,遇到了長官有過錯的時候,我們是把它張揚出去呢?還是找機會跟他談,勸諫他?
(二)該怎麼做,才合乎仁、合乎禮?
到底應該要怎麼做才合乎所謂的“仁”?我們不是在上一章也提過我“欲仁”嗎?所以我們面對任何一個境界,心中生起的是,我要用“仁”的這個心來面對它。所以我們應該怎麼辦,才可以合乎“仁”呢?那當然仁之外,還要有禮、禮的內涵。
第二小段的字面上的意思先解釋一遍,在解釋的過程,或者在義理的探討的過程,各位都應該會找出答案來。
(三)第二小段的字面解釋
1.複習第一小段的解釋
陳司敗問孔子:“昭公知禮乎?”孔子回答:“知禮。”以後,孔子就退下了。留下的陳司敗就是百思不解了,覺得說:“明明他就是悖禮,你為什麼回答知禮,那你是不是跟他結黨呢?你是不是偏袒他呢?”他就感到很困惑。這個時候的陳司敗,就對巫馬期作揖,就是作了一個揖。巫馬期是孔子的弟子,小孔子約三十歲,那他就被陳司敗召來,召進來。
2. 第二小段的解釋
陳司敗告訴他(巫馬期)說:“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他說:我聽說啊,身為君子的人,他們都不會結黨營私呀。那孔子為什麼會說,魯昭公知禮,這樣是不是一種結黨營私的行為呢?而魯昭公娶了吳國的吳姬子,那他卻把她改名為吳孟子,還說他知禮?如果“君而知禮”,如果他是知禮的人,那還有誰會不知禮呢?”
(四)孔子隱惡揚善,用心良苦
1.孔子是把魯昭公的過錯掩飾起來的,但陳司敗以君子結黨營私來解釋他。那到底孔子有沒有其它的想法呢?當然有想法。
2.魯昭公娶跟他同姓的女孩子為妻,而且還把她的名字改為吳孟子。這是很顯然的,是一個悖禮的,違背周禮的一個行為,孔子當然知道。可是孔子為什麼還講他知禮呢?為什麼還講他知禮呢?
3.因為,他跟魯昭公呢是君臣關係,在論語的集解裡面有一句話叫“諱國惡,禮也”。就是忌諱講一國的惡事,把它隱諱起來,這個本身就是“禮”。
4.實質上,孔子不是跟他營私,結黨營私,而正是一個隱惡揚善,用心良苦的君子,為了國君、為了國家的翩翩君子。他的用心是非常良苦的。
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第二天進度 :
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
<白話>
陳國的司寇官陳司敗問孔子說 :「魯昭公知道禮嗎?」,孔子回答說:「知道禮。」
孔子退出後,陳司敗給巫馬期作揖行禮,請他進來。
然後說:「我聽聞君子是不會結黨營私,互相掩飾過錯的,難道夫子也會結黨營私嗎?魯國國君昭公娶吳國女子為夫人,是同姓通婚,故稱吳孟子,已經違背同姓不通婚的禮制,這樣的國君還算是知禮的話,那還有誰不知禮呢?」
<文義>
1. 君子不黨:凡有才德或識禮以及在官位的人都可稱為君子。
2. 不黨:不會結黨營私
3. 君取:君,指魯昭公。取今作娶,
4. 吳孟子:吳為太伯後,魯為周公後,均同祖姓姬。古禮同姓不婚,故諱稱為吳孟子。
<思惟提綱>
1.魯昭公明明悖禮,為什麼孔子卻說「魯昭公知禮」呢?他衡斷的標準是什麼?
2.你會認為孔夫子是和魯君結黨營私,所以才說「昭公知禮」嗎?
3.孔子跟魯昭公是君臣的關係,有如當今長官跟部屬的關係。如果長官有過錯,為人部屬的我,會把他的錯張揚出去呢?還是找機會跟他談,勸諫他?
4.您有做過隱惡揚善,用心良苦的事嗎?
<義理解釋> 述而第七第30-2章 講師:黃珠釵5’46”
第二小段 :
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論語•述而•29》:「我欲仁,斯仁至矣 !」
2.《論語集釋》:皇侃《疏》:「臣為國諱惡,則是禮也。」
二、重點摘記
(一)上一堂課出了兩個題目,讓大家想一想
1.魯昭公明明有悖禮的地方,為什麼孔子卻回答陳司敗說「魯昭公知禮」呢?他的衡斷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2.我們把孔子跟魯昭公的君臣的關係,用在現代,其實就是長官跟部屬的關係。那如果我們為人之部屬,遇到了長官有過錯的時候,我們是把它張揚出去呢?還是找機會跟他談,勸諫他?
(二)該怎麼做,才合乎仁、合乎禮?
到底應該要怎麼做才合乎所謂的“仁”?我們不是在上一章也提過我“欲仁”嗎?所以我們面對任何一個境界,心中生起的是,我要用“仁”的這個心來面對它。所以我們應該怎麼辦,才可以合乎“仁”呢?那當然仁之外,還要有禮、禮的內涵。
第二小段的字面上的意思先解釋一遍,在解釋的過程,或者在義理的探討的過程,各位都應該會找出答案來。
(三)第二小段的字面解釋
1.複習第一小段的解釋
陳司敗問孔子:“昭公知禮乎?”孔子回答:“知禮。”以後,孔子就退下了。留下的陳司敗就是百思不解了,覺得說:“明明他就是悖禮,你為什麼回答知禮,那你是不是跟他結黨呢?你是不是偏袒他呢?”他就感到很困惑。這個時候的陳司敗,就對巫馬期作揖,就是作了一個揖。巫馬期是孔子的弟子,小孔子約三十歲,那他就被陳司敗召來,召進來。
2. 第二小段的解釋
陳司敗告訴他(巫馬期)說:“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他說:我聽說啊,身為君子的人,他們都不會結黨營私呀。那孔子為什麼會說,魯昭公知禮,這樣是不是一種結黨營私的行為呢?而魯昭公娶了吳國的吳姬子,那他卻把她改名為吳孟子,還說他知禮?如果“君而知禮”,如果他是知禮的人,那還有誰會不知禮呢?”
(四)孔子隱惡揚善,用心良苦
1.孔子是把魯昭公的過錯掩飾起來的,但陳司敗以君子結黨營私來解釋他。那到底孔子有沒有其它的想法呢?當然有想法。
2.魯昭公娶跟他同姓的女孩子為妻,而且還把她的名字改為吳孟子。這是很顯然的,是一個悖禮的,違背周禮的一個行為,孔子當然知道。可是孔子為什麼還講他知禮呢?為什麼還講他知禮呢?
3.因為,他跟魯昭公呢是君臣關係,在論語的集解裡面有一句話叫“諱國惡,禮也”。就是忌諱講一國的惡事,把它隱諱起來,這個本身就是“禮”。
4.實質上,孔子不是跟他營私,結黨營私,而正是一個隱惡揚善,用心良苦的君子,為了國君、為了國家的翩翩君子。他的用心是非常良苦的。
論語 述而第七 第30章-1
陳司敗問 :「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
<白話>
陳國的司寇官陳司敗問孔子說 :「魯昭公知道禮嗎?」,孔子回答說:「知道禮。」孔子退出後,陳司敗給巫馬期作揖行禮,請他進來。
<文義>
1.陳司敗:陳國的司寇官
2.昭公:魯君,魯昭公,名稠。
3.揖:作揖,是一種敬禮儀式。執禮人雙手抱拳,朝受禮人先高拱,後下拜。
4.巫馬期:孔子弟子,姓巫馬,字期,名施。
<思惟提綱>
1.陳司敗為何要向孔子提問「昭公知禮乎」?(顯然他認為魯昭公不是知禮的人)
2.就事件來看,魯昭公娶了同姓的妻子是違禮的,那為何孔子會回說「知禮」?
3.對尊長-師長、父母的過失,您如何看待?
4.如果你是陳司敗,明明「昭公不知禮」,孔夫子卻回你說「昭公知禮」,你會如何作意?如何反應?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中庸•20》:「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2.「五倫」,為儒家倫理原則的五種德目,一般指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人與人關係間,合宜的相處關係。在「五倫」一詞中,「倫」即是指人與人的關係。/《維基百科》
二、重點摘記
30.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 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論語•述而•30》
第一小段 :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 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
(一)本段的義理解釋
1.陳司敗,到底是誰呢?
他是陳國的一個官員,陳就是國家的名稱,也就是孔子周遊列國,在陳蔡絕糧的那一個陳國。司敗就是官名,又叫做司寇,他是專門掌管司法的事情,官位還算是蠻高的一個人。
2.陳司敗向孔子提問
這一位陳司敗,他就問孔子說:“魯昭公知禮嗎?”
3.魯昭公是誰呢?做了什麼事?
魯昭公是魯國的國君,他算是周公的後代,他娶了一位妻子,吳國的妻子。周禮有一個禮節說,同姓不可以結婚,但是,魯昭公卻娶了吳國的這一位女子作夫人,那吳國跟魯國正好是同姓,都姓姬。按當時的禮節,同姓是不可以結婚的,但魯昭君還是娶了她,照道理講,如果依她的姓的話,這一位夫人應該叫魯姬子,這樣一看就知道是同姓結婚,因此呢,他就把她改名為吳孟子,孟子就是魯君夫人的名的字——孟子,那同姓結婚就好像表面上看不出來,事實上他們是同姓的,所以他是違背周禮的。
4.孔子的回應「魯昭公知禮」
所以陳司敗問他知禮乎,問孔子知禮乎,實際上是針對這件事情的,是針對這件事情問的。但卻沒有想到,孔子的回答卻說:“噢,魯昭公知禮,魯昭公知禮。”
5.陳司敗不解孔子的回答,向巫馬期反擊
後來孔子就退了下來。那這樣的回答就引起了陳司敗的一些反擊,然後他就開始引巫馬期進來,那就展開了一段的對話,那這個我在第二小段的時候再談。
(二)想一想 : 孔子明知魯昭公「悖禮」,為何要回說「知禮」?
在第一小段裡,想要問各位一個問題,說陳司敗問孔子說:“昭公知禮乎?”那孔子明明知道他違背了禮,就是娶吳國吳孟子為魯君夫子的這件事情,明明知道他是悖禮的,那他為什麼要回答知禮?
這會不會大家覺得是一個疑問,依孔子來講,應該不會這樣子做的,我們大家都覺得他都不會講謊話的,而且他判斷事情的是跟非都非常的正確,所以他為什麼,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他卻回答:“知禮。”一定有他的一個衡斷的標準,那到底是什麼呢?那我們留待下一次再討論。
(三)君臣倫應有的關照
1.五倫就是通達天下的五條大道,就是父子倫,君臣倫,還有夫婦倫,還有長幼,還有兄弟,這是五倫。
2.在本章所講到的,陳司敗問魯昭公,魯昭公跟孔子的關係是什麼,君臣倫,在現在看起來,就是長官跟部屬的關係嘛。
3.孔子身為一個臣子,他被問到你的國君知禮嗎?他捨去了那個不知禮,悖禮的那一段,就是娶妻的那一段,回答知禮,是不是有某些五倫上的一個關照呢?
4.因為我們現在沒有君臣關係,可是我們有什麼關係,有上下的關係,有長官跟部屬的關係,那你覺得為人部屬的人,如果遇到人家來問你的長官怎麼樣怎麼樣,你是直接地講他的過錯呢?還是應該會回過來適時地勸諫,謹守各人的本職呢?
(四)動動腦 想一想
我今天先不作答覆,只是給各位二個問題:
1.他(孔子)明明知道他(昭公)有悖禮,為什麼回答知禮?
他用什麼標準來講嘛?因為孔子他一定都有一個衡斷的標準,才會講這樣的話。
2.五倫中的君臣之倫,或者現在擴大為長官跟部屬,請問:我們的長官做錯事了,我們就去大聲張揚呢?還是有其他的方法?
<白話>
陳國的司寇官陳司敗問孔子說 :「魯昭公知道禮嗎?」,孔子回答說:「知道禮。」孔子退出後,陳司敗給巫馬期作揖行禮,請他進來。
<文義>
1.陳司敗:陳國的司寇官
2.昭公:魯君,魯昭公,名稠。
3.揖:作揖,是一種敬禮儀式。執禮人雙手抱拳,朝受禮人先高拱,後下拜。
4.巫馬期:孔子弟子,姓巫馬,字期,名施。
<思惟提綱>
1.陳司敗為何要向孔子提問「昭公知禮乎」?(顯然他認為魯昭公不是知禮的人)
2.就事件來看,魯昭公娶了同姓的妻子是違禮的,那為何孔子會回說「知禮」?
3.對尊長-師長、父母的過失,您如何看待?
4.如果你是陳司敗,明明「昭公不知禮」,孔夫子卻回你說「昭公知禮」,你會如何作意?如何反應?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中庸•20》:「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2.「五倫」,為儒家倫理原則的五種德目,一般指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人與人關係間,合宜的相處關係。在「五倫」一詞中,「倫」即是指人與人的關係。/《維基百科》
二、重點摘記
30.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 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論語•述而•30》
第一小段 :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 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
(一)本段的義理解釋
1.陳司敗,到底是誰呢?
他是陳國的一個官員,陳就是國家的名稱,也就是孔子周遊列國,在陳蔡絕糧的那一個陳國。司敗就是官名,又叫做司寇,他是專門掌管司法的事情,官位還算是蠻高的一個人。
2.陳司敗向孔子提問
這一位陳司敗,他就問孔子說:“魯昭公知禮嗎?”
3.魯昭公是誰呢?做了什麼事?
魯昭公是魯國的國君,他算是周公的後代,他娶了一位妻子,吳國的妻子。周禮有一個禮節說,同姓不可以結婚,但是,魯昭公卻娶了吳國的這一位女子作夫人,那吳國跟魯國正好是同姓,都姓姬。按當時的禮節,同姓是不可以結婚的,但魯昭君還是娶了她,照道理講,如果依她的姓的話,這一位夫人應該叫魯姬子,這樣一看就知道是同姓結婚,因此呢,他就把她改名為吳孟子,孟子就是魯君夫人的名的字——孟子,那同姓結婚就好像表面上看不出來,事實上他們是同姓的,所以他是違背周禮的。
4.孔子的回應「魯昭公知禮」
所以陳司敗問他知禮乎,問孔子知禮乎,實際上是針對這件事情的,是針對這件事情問的。但卻沒有想到,孔子的回答卻說:“噢,魯昭公知禮,魯昭公知禮。”
5.陳司敗不解孔子的回答,向巫馬期反擊
後來孔子就退了下來。那這樣的回答就引起了陳司敗的一些反擊,然後他就開始引巫馬期進來,那就展開了一段的對話,那這個我在第二小段的時候再談。
(二)想一想 : 孔子明知魯昭公「悖禮」,為何要回說「知禮」?
在第一小段裡,想要問各位一個問題,說陳司敗問孔子說:“昭公知禮乎?”那孔子明明知道他違背了禮,就是娶吳國吳孟子為魯君夫子的這件事情,明明知道他是悖禮的,那他為什麼要回答知禮?
這會不會大家覺得是一個疑問,依孔子來講,應該不會這樣子做的,我們大家都覺得他都不會講謊話的,而且他判斷事情的是跟非都非常的正確,所以他為什麼,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他卻回答:“知禮。”一定有他的一個衡斷的標準,那到底是什麼呢?那我們留待下一次再討論。
(三)君臣倫應有的關照
1.五倫就是通達天下的五條大道,就是父子倫,君臣倫,還有夫婦倫,還有長幼,還有兄弟,這是五倫。
2.在本章所講到的,陳司敗問魯昭公,魯昭公跟孔子的關係是什麼,君臣倫,在現在看起來,就是長官跟部屬的關係嘛。
3.孔子身為一個臣子,他被問到你的國君知禮嗎?他捨去了那個不知禮,悖禮的那一段,就是娶妻的那一段,回答知禮,是不是有某些五倫上的一個關照呢?
4.因為我們現在沒有君臣關係,可是我們有什麼關係,有上下的關係,有長官跟部屬的關係,那你覺得為人部屬的人,如果遇到人家來問你的長官怎麼樣怎麼樣,你是直接地講他的過錯呢?還是應該會回過來適時地勸諫,謹守各人的本職呢?
(四)動動腦 想一想
我今天先不作答覆,只是給各位二個問題:
1.他(孔子)明明知道他(昭公)有悖禮,為什麼回答知禮?
他用什麼標準來講嘛?因為孔子他一定都有一個衡斷的標準,才會講這樣的話。
2.五倫中的君臣之倫,或者現在擴大為長官跟部屬,請問:我們的長官做錯事了,我們就去大聲張揚呢?還是有其他的方法?
論語 述而第七 第29章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白話>
孔子說:「仁離我們很遙遠嗎?我想要仁,仁就來到了!」
<文義>
1.仁:心之德。愛人而不存私意。
2.欲仁:想要得到仁,求仁。
3.仁至:(只須我求),仁就來了。
4.欲仁仁至,欲色色至。色至則無道,仁至則有道。
5.仁不遠,你想著仁,仁就來了,就這麼近。「執柯伐柯,其則不遠。」
<思惟提綱>
1.「我欲仁,斯仁至」,這不就是「心想事成」嗎?夫子也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里仁•6》),那為何在夫子心目中可謂「仁者」少之又少呢?
2.何謂仁?夫子如何回答顏淵?(《論語•顏淵•1》)
3.何謂仁?夫子如何回答仲弓?(《論語•顏淵•2》)
4.何謂仁?夫子如何回答樊遲?(《論語•顏淵•22》)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2.《論語•顏淵•2》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3.《論語•顏淵•2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4. 《論語•里仁•5》:「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5. 《論語•子路•19》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6.《論語•子張•6》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重點摘記
(一)字面上的解釋
孔子問了一句話:“仁德離我們很遠嗎?”然後說“我欲仁,斯仁至矣!”我如果想要仁,仁就會來了。我要它,它就來了,所以意思就是不遠的意思。
(二)什麼是仁?
1.孔子的弟子問孔子什麼叫做仁?
【顏淵問仁】
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你要克制自己的一些不好的慾望,然後在跟人相處的時候,能夠循著應有的軌道、禮法,這樣子就叫做仁。如果你有一天,能夠做到克制自己維護禮法的時候,天下就都歸仁了。它有這麼大的好處。
【仲弓問仁】
孔子說:“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
他說當我們出門要見到大賓,或者是要使喚人民去做事呀,去祭祀的時候,要記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就是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給別人。如果能夠做到這樣會有什麼好處呢?在邦無怨,在家也無怨。彼此之間的相處都無怨。
【樊遲問仁】
樊遲也常常喜歡問仁,而且他問了三次,那孔子給他一個最簡短的回答就是愛人。到底什麼是仁呢?仁就是愛人。什麼叫愛人?就是發自你自己內心的、真誠地面對別人,然後真誠地去愛他,把這種真誠情感的呈現,就可以體會你是一個具有仁心的人。所以仁心來自於你內心的真誠情感,它呈現在外的就是讓人家覺得被照顧了,被關懷了,所以「仁」意謂著每個人那種良善的本性,還有對人、對物的一種至誠的關懷。
2.我欲仁,斯仁至矣!
(1)這個仁,一定來自於人的心裡,所以他說:“我欲仁,斯仁至矣! ”因為它本就不是外求的,在你的內心就有的,只是你沒有去呵護它,沒有去照顧它,沒有去喚醒它。
(2)所以,現在要做的是什麼呢?喚醒它,澆灌它,讓它像一個根苗一樣在我們的心田里長大。這樣子就是“我欲仁,斯仁至矣! ”
(3)因此,仁絕對不會離開我們很遠,重點在哪裡呢?你要不要,你求不求,你喚醒不喚醒。所以仁心、仁道皆不遠人,我欲仁,斯仁就到了。
(三)擁有仁會有什麼好處?
1.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矣。
顏淵問仁,孔子的回答就是克己復禮叫做仁,你只要一天做到克己復禮,天下就歸仁了。
我們去想一想,如果今天你我的心中都有仁,然後我把它喚醒,我的仁,我決定要這樣子追求這個仁,那天下是不是就歸仁了!
天下都歸仁,人跟人之間都能夠做到這一份真誠的情感的顯露,你看那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就應該不是像我們現在這麼的痛苦,很多話都不敢講,很多感情表達的並不見得就有用,人跟人之間似乎隔著一層很大很大的距離。
2.在邦無怨,在家也無怨。
仲弓問仁是怎樣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把別人看成像我自己這樣地愛他,才有可能做出這種“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的行為嘛!那他這樣子能得到什麼樣的好處呢?「在邦無怨,在家也無怨。」
請問,看看我們自己現在的生活,有辦法做到“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嗎?人跟人之間最可貴的相處,最基礎的家庭,目前也都不是這樣無怨,而是什麼?內心的抱怨特別的多,家庭如此,工作的職場也是如此,然後你看整個國家會無怨嗎?這應該不是的。
(四)仁,很容易求到嗎?
仁欲求,很容易就求到了,只要你想要就有,但是要達到仁在你的內心中,一直一直地成長,就是那個仁的種子越來越多,為別人想的心情,愛別人的心情,不管是量,或者是質地,都越來越好,那個是很難達到的。可是它真的慾求,因為只要你的心想要擁有它,我欲仁,斯仁至矣!
(五)小結
1.我們第一個討論的是什麼是仁,然後,仁對我們到底會帶來什麼樣子的好處?我們都是引用經典來討論的,只要每一個人都願意真誠地面對自己,跟面對他人,其實就在當下,你的那一份真誠的情感就在你的心中詠唱著,你就可以體會那一份仁心的可貴,你就能夠感受到我欲仁真的斯仁就到了,我要什麼,它就有什麼。
2.但是,我們大家都要去了解,「欲仁,斯仁就至」,就會馬上到;當你不欲仁的話,這個仁當然就離你越來越遠。
3.所以我們第二個題目要討論的是:欲仁的行相是什麼?不欲仁的行相又是什麼?為什麼欲仁,斯仁就會至呢?為什麼不欲仁,斯仁就不會來呢?
(六)為什麼欲仁,仁就會至呢?
1.「宗」:「欲仁」,就是我內心有一種強烈的願望,說我要得到它,所以我欲仁,就是我想要得到仁,那此仁就在我的心中。
2.「因」:因為仁心為我所故有,它不待外求,不用從外面去求,就在你的內心中。這也是它最可貴的,斯仁就能夠至矣。
3.「喻」:假設說我們走在路上,很不幸地看到有一個人闖紅燈,被車子撞倒了,那時候我們心裡想的是什麼?想一想,我們想的是什麼?有幾種狀況:
(1)第一種:“哇,糟糕,會不會有交通警察來,然後讓我的這條路更不好走呢?會不會影響我要上班的時間?”這個有仁嗎?
(2)第二種:“哇,怎麼這麼不小心呢,那會不會發生什麼事?我應該怎麼幫忙?”這個有仁了,開始為別人想,不會只是想到自己上班遲到了。開始在想,雖然前面沒有講說怎麼那麼不小心,可是接下來想的是他會不會受傷,我要不要過去幫忙,你已經開始在想到幫助他人。
(3)第三種:連一種責備的語言都沒有,就是純然地說:“我要過去看看,可以幫什麼忙。” 仁如何在你的心中滋長,就看你的程度如何,真情、感情是如何的純一,如何的為他人想的那一份心。
4.關鍵在慾望、動機
各位應該都了解,我們的內心的慾望,也就是我們的動機,它關係著我們做一件事情能否成功。所以當我想得到仁,然後我去做、實踐的時候,我就得到了仁了。有沒有內心踐行仁德這件事情呢,不是一種你有沒有能力的問題,而是你自己的態度,你對這件事情的態度、感覺是怎樣,你態度對了,見解對了,你想要有,而且去增長你的那份想要的心的時候,你就踐行仁德。
(七)不想要仁的行相是怎樣的?
那不要仁,就是不想要仁的行相又是怎麼樣的?今當舉個例子,
1.你就是只管自己,那行相很清楚,你的內心沒有別人,所有任何一個外境的產生,都讓你清清楚楚地看到你只為了你自己,你的生活,你的整個都是為了你自己,都是想到自己。
2.那這樣子的人呢?引用了孔子講的一段話,就是“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不要仁就是去仁,就是你已經離開仁了,你沒有時時刻刻把仁放在心中,所以君子去仁。一個想要成為君子的人,可是你卻離開了仁,你根本沒有常常去想它,那惡乎成名?你怎麼可能成為君子呢?
(八)如何讓心想要仁呢?
應該“ 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就時時刻刻把仁放在你的心中,沒有一頓飯之間不對它的,即使在造次的時候,顛沛的時候,你都永遠把仁放在你的心中,來對待所有的外境,然後成就你的仁德。執行跟這個仁道的完成。
(九)內心有仁,顯現於外的行為是: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1.有一次,樊遲又問「仁」,孔子怎麼回答呢?他說:
(1)“居處恭”,就是你在日常生活的時候,你的居處的時候,你要有禮貌,恭敬。
(2)“執事敬”,就是你在承擔工作的時候,“執”就是固執的執,執事敬,非常地謹慎,非常地恭敬。執事敬,工作很認真,很謹慎。
(3)“與人忠”跟別人相處的時候,你往來非常地誠信。“ 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雖然是走到了一個很不好的地方,你依然不能放棄這些。
2.因為內心有仁,而顯現以外的行為,以外的行為是什麼呢?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就是你有禮貌,很恭敬,然後很敬業,很認真,很誠信,這樣,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3.所以一個時時把仁放在心中,跟一個去仁的人,他的整個生命是完全不一樣的,他面對境界的時候,內心的喜悅、快樂還有另外一邊是痛苦、埋怨,是完全不一樣的,完全不一樣的。
(十)想一想:我的慾望是什麼?我到底要的是什麼?
1.所以也希望大家去想一想,這個我欲仁的慾,這個是一種慾望,一種內心的一種抉擇,你到底要的是什麼?能夠真實地讓你的生命變快樂或者轉為痛苦的又是什麼?這一定要清楚。
2.這種強烈的慾望有的時候,你要的是什麼,自然而然就呈現那個東西,而且非常快速地就擁有它。
3.所以「我欲仁,斯仁至矣」,就一定顯現在我的心中。然後緊跟著而來,因為我的心中的作意,處事,我的在外的行為,就是跟仁道相符順的。所以我要完成我生命的宗旨、究竟的快樂那是指日可待的。
4.所以「欲仁」很重要,只要生起一念心,我要成為仁人,那就是你的一個發心,也是你的一個動機,你當下的那一念就決定你能不能夠擁有幸福,還是擁有的是痛苦。當下的那一念是很容易的,可是難就難在你可不可以有恆,持續不斷地去做它。
5.所以,我們現在的狀況是要很努力,因為當我的一念我想要成為仁人,成為聖人,可是,恐怕我的下一念就又開始亂七八糟地凡夫的一些想法。所以怎麼樣子把我欲仁這個欲仁被激發出來,然後讓它一直下去、一直下去、一直下去,成為我的好習慣,那就是我們要努力的地方。
(十一)結勸
1.踐行仁道是很容易的,不要再找藉口說你不行、你不能了。當下就是去做,在你還沒有完成君子的這個願望,或者還沒有擁有仁德這個美德的一種純潔的美好的時候,只有一句話就是去做,努力去做,做到你仁感受變成你的習慣。
2.《子張篇》有提到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只要「博學而且篤志」,志向非常的紮實,非常地肯定。「切問而近思」,常常地去博學、廣覽群書,然後又去問別人,然後又思考,「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他說這樣的人,仁就在其中了,仁德就會在你的內心中一直滋養。
3.它不是一件很難的一件事情,可是要真的有恆地做下去,而且做到通達,是要假以時日的。
各位同學,我們今天的學習就到這裡,雖然短短的一句話,可是卻隱含著孔子對他的弟子要踐行仁道的一種期許,非常令人感動。
<白話>
孔子說:「仁離我們很遙遠嗎?我想要仁,仁就來到了!」
<文義>
1.仁:心之德。愛人而不存私意。
2.欲仁:想要得到仁,求仁。
3.仁至:(只須我求),仁就來了。
4.欲仁仁至,欲色色至。色至則無道,仁至則有道。
5.仁不遠,你想著仁,仁就來了,就這麼近。「執柯伐柯,其則不遠。」
<思惟提綱>
1.「我欲仁,斯仁至」,這不就是「心想事成」嗎?夫子也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里仁•6》),那為何在夫子心目中可謂「仁者」少之又少呢?
2.何謂仁?夫子如何回答顏淵?(《論語•顏淵•1》)
3.何謂仁?夫子如何回答仲弓?(《論語•顏淵•2》)
4.何謂仁?夫子如何回答樊遲?(《論語•顏淵•22》)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2.《論語•顏淵•2》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3.《論語•顏淵•2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4. 《論語•里仁•5》:「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5. 《論語•子路•19》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6.《論語•子張•6》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重點摘記
(一)字面上的解釋
孔子問了一句話:“仁德離我們很遠嗎?”然後說“我欲仁,斯仁至矣!”我如果想要仁,仁就會來了。我要它,它就來了,所以意思就是不遠的意思。
(二)什麼是仁?
1.孔子的弟子問孔子什麼叫做仁?
【顏淵問仁】
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你要克制自己的一些不好的慾望,然後在跟人相處的時候,能夠循著應有的軌道、禮法,這樣子就叫做仁。如果你有一天,能夠做到克制自己維護禮法的時候,天下就都歸仁了。它有這麼大的好處。
【仲弓問仁】
孔子說:“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
他說當我們出門要見到大賓,或者是要使喚人民去做事呀,去祭祀的時候,要記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就是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給別人。如果能夠做到這樣會有什麼好處呢?在邦無怨,在家也無怨。彼此之間的相處都無怨。
【樊遲問仁】
樊遲也常常喜歡問仁,而且他問了三次,那孔子給他一個最簡短的回答就是愛人。到底什麼是仁呢?仁就是愛人。什麼叫愛人?就是發自你自己內心的、真誠地面對別人,然後真誠地去愛他,把這種真誠情感的呈現,就可以體會你是一個具有仁心的人。所以仁心來自於你內心的真誠情感,它呈現在外的就是讓人家覺得被照顧了,被關懷了,所以「仁」意謂著每個人那種良善的本性,還有對人、對物的一種至誠的關懷。
2.我欲仁,斯仁至矣!
(1)這個仁,一定來自於人的心裡,所以他說:“我欲仁,斯仁至矣! ”因為它本就不是外求的,在你的內心就有的,只是你沒有去呵護它,沒有去照顧它,沒有去喚醒它。
(2)所以,現在要做的是什麼呢?喚醒它,澆灌它,讓它像一個根苗一樣在我們的心田里長大。這樣子就是“我欲仁,斯仁至矣! ”
(3)因此,仁絕對不會離開我們很遠,重點在哪裡呢?你要不要,你求不求,你喚醒不喚醒。所以仁心、仁道皆不遠人,我欲仁,斯仁就到了。
(三)擁有仁會有什麼好處?
1.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矣。
顏淵問仁,孔子的回答就是克己復禮叫做仁,你只要一天做到克己復禮,天下就歸仁了。
我們去想一想,如果今天你我的心中都有仁,然後我把它喚醒,我的仁,我決定要這樣子追求這個仁,那天下是不是就歸仁了!
天下都歸仁,人跟人之間都能夠做到這一份真誠的情感的顯露,你看那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就應該不是像我們現在這麼的痛苦,很多話都不敢講,很多感情表達的並不見得就有用,人跟人之間似乎隔著一層很大很大的距離。
2.在邦無怨,在家也無怨。
仲弓問仁是怎樣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把別人看成像我自己這樣地愛他,才有可能做出這種“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的行為嘛!那他這樣子能得到什麼樣的好處呢?「在邦無怨,在家也無怨。」
請問,看看我們自己現在的生活,有辦法做到“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嗎?人跟人之間最可貴的相處,最基礎的家庭,目前也都不是這樣無怨,而是什麼?內心的抱怨特別的多,家庭如此,工作的職場也是如此,然後你看整個國家會無怨嗎?這應該不是的。
(四)仁,很容易求到嗎?
仁欲求,很容易就求到了,只要你想要就有,但是要達到仁在你的內心中,一直一直地成長,就是那個仁的種子越來越多,為別人想的心情,愛別人的心情,不管是量,或者是質地,都越來越好,那個是很難達到的。可是它真的慾求,因為只要你的心想要擁有它,我欲仁,斯仁至矣!
(五)小結
1.我們第一個討論的是什麼是仁,然後,仁對我們到底會帶來什麼樣子的好處?我們都是引用經典來討論的,只要每一個人都願意真誠地面對自己,跟面對他人,其實就在當下,你的那一份真誠的情感就在你的心中詠唱著,你就可以體會那一份仁心的可貴,你就能夠感受到我欲仁真的斯仁就到了,我要什麼,它就有什麼。
2.但是,我們大家都要去了解,「欲仁,斯仁就至」,就會馬上到;當你不欲仁的話,這個仁當然就離你越來越遠。
3.所以我們第二個題目要討論的是:欲仁的行相是什麼?不欲仁的行相又是什麼?為什麼欲仁,斯仁就會至呢?為什麼不欲仁,斯仁就不會來呢?
(六)為什麼欲仁,仁就會至呢?
1.「宗」:「欲仁」,就是我內心有一種強烈的願望,說我要得到它,所以我欲仁,就是我想要得到仁,那此仁就在我的心中。
2.「因」:因為仁心為我所故有,它不待外求,不用從外面去求,就在你的內心中。這也是它最可貴的,斯仁就能夠至矣。
3.「喻」:假設說我們走在路上,很不幸地看到有一個人闖紅燈,被車子撞倒了,那時候我們心裡想的是什麼?想一想,我們想的是什麼?有幾種狀況:
(1)第一種:“哇,糟糕,會不會有交通警察來,然後讓我的這條路更不好走呢?會不會影響我要上班的時間?”這個有仁嗎?
(2)第二種:“哇,怎麼這麼不小心呢,那會不會發生什麼事?我應該怎麼幫忙?”這個有仁了,開始為別人想,不會只是想到自己上班遲到了。開始在想,雖然前面沒有講說怎麼那麼不小心,可是接下來想的是他會不會受傷,我要不要過去幫忙,你已經開始在想到幫助他人。
(3)第三種:連一種責備的語言都沒有,就是純然地說:“我要過去看看,可以幫什麼忙。” 仁如何在你的心中滋長,就看你的程度如何,真情、感情是如何的純一,如何的為他人想的那一份心。
4.關鍵在慾望、動機
各位應該都了解,我們的內心的慾望,也就是我們的動機,它關係著我們做一件事情能否成功。所以當我想得到仁,然後我去做、實踐的時候,我就得到了仁了。有沒有內心踐行仁德這件事情呢,不是一種你有沒有能力的問題,而是你自己的態度,你對這件事情的態度、感覺是怎樣,你態度對了,見解對了,你想要有,而且去增長你的那份想要的心的時候,你就踐行仁德。
(七)不想要仁的行相是怎樣的?
那不要仁,就是不想要仁的行相又是怎麼樣的?今當舉個例子,
1.你就是只管自己,那行相很清楚,你的內心沒有別人,所有任何一個外境的產生,都讓你清清楚楚地看到你只為了你自己,你的生活,你的整個都是為了你自己,都是想到自己。
2.那這樣子的人呢?引用了孔子講的一段話,就是“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不要仁就是去仁,就是你已經離開仁了,你沒有時時刻刻把仁放在心中,所以君子去仁。一個想要成為君子的人,可是你卻離開了仁,你根本沒有常常去想它,那惡乎成名?你怎麼可能成為君子呢?
(八)如何讓心想要仁呢?
應該“ 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就時時刻刻把仁放在你的心中,沒有一頓飯之間不對它的,即使在造次的時候,顛沛的時候,你都永遠把仁放在你的心中,來對待所有的外境,然後成就你的仁德。執行跟這個仁道的完成。
(九)內心有仁,顯現於外的行為是: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1.有一次,樊遲又問「仁」,孔子怎麼回答呢?他說:
(1)“居處恭”,就是你在日常生活的時候,你的居處的時候,你要有禮貌,恭敬。
(2)“執事敬”,就是你在承擔工作的時候,“執”就是固執的執,執事敬,非常地謹慎,非常地恭敬。執事敬,工作很認真,很謹慎。
(3)“與人忠”跟別人相處的時候,你往來非常地誠信。“ 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雖然是走到了一個很不好的地方,你依然不能放棄這些。
2.因為內心有仁,而顯現以外的行為,以外的行為是什麼呢?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就是你有禮貌,很恭敬,然後很敬業,很認真,很誠信,這樣,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3.所以一個時時把仁放在心中,跟一個去仁的人,他的整個生命是完全不一樣的,他面對境界的時候,內心的喜悅、快樂還有另外一邊是痛苦、埋怨,是完全不一樣的,完全不一樣的。
(十)想一想:我的慾望是什麼?我到底要的是什麼?
1.所以也希望大家去想一想,這個我欲仁的慾,這個是一種慾望,一種內心的一種抉擇,你到底要的是什麼?能夠真實地讓你的生命變快樂或者轉為痛苦的又是什麼?這一定要清楚。
2.這種強烈的慾望有的時候,你要的是什麼,自然而然就呈現那個東西,而且非常快速地就擁有它。
3.所以「我欲仁,斯仁至矣」,就一定顯現在我的心中。然後緊跟著而來,因為我的心中的作意,處事,我的在外的行為,就是跟仁道相符順的。所以我要完成我生命的宗旨、究竟的快樂那是指日可待的。
4.所以「欲仁」很重要,只要生起一念心,我要成為仁人,那就是你的一個發心,也是你的一個動機,你當下的那一念就決定你能不能夠擁有幸福,還是擁有的是痛苦。當下的那一念是很容易的,可是難就難在你可不可以有恆,持續不斷地去做它。
5.所以,我們現在的狀況是要很努力,因為當我的一念我想要成為仁人,成為聖人,可是,恐怕我的下一念就又開始亂七八糟地凡夫的一些想法。所以怎麼樣子把我欲仁這個欲仁被激發出來,然後讓它一直下去、一直下去、一直下去,成為我的好習慣,那就是我們要努力的地方。
(十一)結勸
1.踐行仁道是很容易的,不要再找藉口說你不行、你不能了。當下就是去做,在你還沒有完成君子的這個願望,或者還沒有擁有仁德這個美德的一種純潔的美好的時候,只有一句話就是去做,努力去做,做到你仁感受變成你的習慣。
2.《子張篇》有提到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只要「博學而且篤志」,志向非常的紮實,非常地肯定。「切問而近思」,常常地去博學、廣覽群書,然後又去問別人,然後又思考,「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他說這樣的人,仁就在其中了,仁德就會在你的內心中一直滋養。
3.它不是一件很難的一件事情,可是要真的有恆地做下去,而且做到通達,是要假以時日的。
各位同學,我們今天的學習就到這裡,雖然短短的一句話,可是卻隱含著孔子對他的弟子要踐行仁道的一種期許,非常令人感動。
論語 述而第七 第28章-2
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
<白話>
夫子說,何必做得太過分,如果一個人能夠幡然悔悟、捨舊從新,就應該讚許他潔身上進而加以教導 ,而不要抓住他以往的過錯不放。
<文義>
1.「唯何甚」:何必做得太過分。
2.「人潔己以進」:「潔」: 棄舊從新。「進」: 求進步。
3.「與其潔也」:「與」:讚許。肯定他改正錯誤, 潔身自好,努力修德。
4.「不保其往也」:「保」,保有、保住。「往」,過去 。不要緊盯著別人以往的錯誤、過失不放。
<思惟提綱>
1.為何夫子說「唯何甚」? 換成是您碰到難與言的人,會如何面對呢 ?
2.夫子說「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 」是要教導我們甚麼內涵?
3.「保其往也」緊盯別人的過錯不放,我是這樣的人嗎?
4.「不保其往也」,想一想,如何做到?
<義理解釋> 述而第七第28-2章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子罕•1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論語•子罕•4》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論語•里仁•1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大學•經•1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子罕•1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論語•子罕•4》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論語•里仁•1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大學•經•1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二、重點摘記
(原文)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一) “不保其往也”思惟角度
如何才能改變緊盯別人的過錯的這種思惟方式呢?有幾個角度可以嘗試:
1.沒有固定不變的事物
一是要認識到沒有固定不變的事物。夫子說:“逝者如斯”(《論語•子罕•16 》),提醒我們,一切都像滔滔流水一樣變動不居。人以前有過錯,不等於他永遠有過錯、永遠不會改變,不能把人看死,不能拿老眼光看人。夫子說的四勿: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講消除這種固執成見的心態。(《論語•子罕•4》)
2.看到別人的過錯,立刻反求諸己
其次,看到別人的過錯的時候,應該立刻反求諸己、向內看。看看別人的錯誤我有沒有呢?如果自己有的話,那就趕快改善和淨化自己,這就是夫子所說的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17 》)別人就像自己的一面鏡子,折射出自己平常看不到的缺點錯誤,無形中給自己提供了改善自己的機會。如果能夠意識到這一點的話,那對別人,不但不應該排斥棄絕,而且應該是心生感激。
3.多看他的優點
再次,可多嘗試去看別人的優點。此長而彼消啊,習慣看優點了,那對別人的缺點,就不再緊盯著不放了。
比如說,對於互鄉的童子,我們可以這樣看他的優點:童子家鄉的名聲本就不好,而夫子又是那樣一個有名望的大德,他能夠主動求見,親近仁者,可想而知,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而且他小小年紀就知道,求上進要從根本處著手,要去親近有道的仁者,這又是多麼的有智慧!這樣去看待他的時候,那種排斥、捨棄的心態,就會得到遏制。
(二) 結勸 :
最後小結一下。
1. “有教無類”是教育工作者須具備的胸懷。
“有教無類”不捨棄任何一個人,是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的胸懷。有這樣的胸懷才能由明明德,進而親民、止於至善。(《大學•經•1 》)把大學之道,走通、走順、走到頂點。
2. 以夫子為典範,見賢思齊,好好效學。
夫子是我們的典範,我們要見賢思齊,好好地效學。“看人過失”的思惟方式,是我們常犯的一個毛病。這個毛病,會導致對人產生成見、產生棄捨的心態,所以必須下力氣改善它。願所有的有志於大學之道的朋友們,一起共勉!
<白話>
夫子說,何必做得太過分,如果一個人能夠幡然悔悟、捨舊從新,就應該讚許他潔身上進而加以教導 ,而不要抓住他以往的過錯不放。
<文義>
1.「唯何甚」:何必做得太過分。
2.「人潔己以進」:「潔」: 棄舊從新。「進」: 求進步。
3.「與其潔也」:「與」:讚許。肯定他改正錯誤, 潔身自好,努力修德。
4.「不保其往也」:「保」,保有、保住。「往」,過去 。不要緊盯著別人以往的錯誤、過失不放。
<思惟提綱>
1.為何夫子說「唯何甚」? 換成是您碰到難與言的人,會如何面對呢 ?
2.夫子說「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 」是要教導我們甚麼內涵?
3.「保其往也」緊盯別人的過錯不放,我是這樣的人嗎?
4.「不保其往也」,想一想,如何做到?
<義理解釋> 述而第七第28-2章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子罕•1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論語•子罕•4》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論語•里仁•1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大學•經•1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子罕•1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論語•子罕•4》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論語•里仁•1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大學•經•1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二、重點摘記
(原文)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一) “不保其往也”思惟角度
如何才能改變緊盯別人的過錯的這種思惟方式呢?有幾個角度可以嘗試:
1.沒有固定不變的事物
一是要認識到沒有固定不變的事物。夫子說:“逝者如斯”(《論語•子罕•16 》),提醒我們,一切都像滔滔流水一樣變動不居。人以前有過錯,不等於他永遠有過錯、永遠不會改變,不能把人看死,不能拿老眼光看人。夫子說的四勿: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講消除這種固執成見的心態。(《論語•子罕•4》)
2.看到別人的過錯,立刻反求諸己
其次,看到別人的過錯的時候,應該立刻反求諸己、向內看。看看別人的錯誤我有沒有呢?如果自己有的話,那就趕快改善和淨化自己,這就是夫子所說的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17 》)別人就像自己的一面鏡子,折射出自己平常看不到的缺點錯誤,無形中給自己提供了改善自己的機會。如果能夠意識到這一點的話,那對別人,不但不應該排斥棄絕,而且應該是心生感激。
3.多看他的優點
再次,可多嘗試去看別人的優點。此長而彼消啊,習慣看優點了,那對別人的缺點,就不再緊盯著不放了。
比如說,對於互鄉的童子,我們可以這樣看他的優點:童子家鄉的名聲本就不好,而夫子又是那樣一個有名望的大德,他能夠主動求見,親近仁者,可想而知,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而且他小小年紀就知道,求上進要從根本處著手,要去親近有道的仁者,這又是多麼的有智慧!這樣去看待他的時候,那種排斥、捨棄的心態,就會得到遏制。
(二) 結勸 :
最後小結一下。
1. “有教無類”是教育工作者須具備的胸懷。
“有教無類”不捨棄任何一個人,是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的胸懷。有這樣的胸懷才能由明明德,進而親民、止於至善。(《大學•經•1 》)把大學之道,走通、走順、走到頂點。
2. 以夫子為典範,見賢思齊,好好效學。
夫子是我們的典範,我們要見賢思齊,好好地效學。“看人過失”的思惟方式,是我們常犯的一個毛病。這個毛病,會導致對人產生成見、產生棄捨的心態,所以必須下力氣改善它。願所有的有志於大學之道的朋友們,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