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白話>
孔子溫和而嚴厲;威儀莊重而不凶猛;敬肅而舒泰安詳。
<文義>
1.溫而厲:溫,和氣、和順。厲,嚴肅。
2.威而不猛:威是威嚴,猛是凶猛、嚴酷。
3.恭而安:恭是恭敬不苟。安是安適而不拘束
4.本章是長年追隨孔子身邊的弟子們,觀察夫子得到的結果。
<思惟提綱>
1.請問孔子的弟子們,如何形容他們的老師?
2.“溫”與“厲”,“威”與“不猛”,“恭”與“安”,是情態的兩極,
非常難以折衷。請問夫子為何做得到?
3. 事實上,在述而篇章中,有呈現出夫子的言行舉止,威儀容貌。請試著找出來?
4. 觀察一下周遭,誰具有這種生命氣象?你喜歡靠近他嗎?跟他學嗎?
5. 我可以如何努力,朝向這樣的聖人生命氣象?
<義理解釋> 14分18秒講師:潘竑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陽貨•13》:鄉原”,“德之賊”
2. 《論語•述而•8》:“不重則不威
3. 《中庸•27》:“禮儀三百,威儀三千”
4. 《論語•八佾•18》:“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5. 《中庸•1》:“喜怒哀樂之未發”
6. 《論語•述而•23》:“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
7. 《論語•子罕•10》:“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8.《論語•述而•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9.《論語•述而•1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0.《論語•述而•2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論語•述而•27》:“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12.《論語•述而•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3.《論語•述而•18》:“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14.《論語•述而•9》:“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15.《論語•述而•26》:“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16.《論語•述而•20》:“子不語怪力亂神”
17.《論語•述而•13》:“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18.《論語•述而•11》:“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29.《論語•述而•15》:“飯疏食, 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20.《論語•述而•30》:“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21.《論語•述而•32》:“文莫, 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22.《論語•述而•33》:“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23.《宋朝大儒張載》:“為學大益,在自能變化氣質。”
二、重點摘要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一)本章是孔門弟子對夫子生命氣象的描述
1.這是本篇的最後一章,說的是孔子的弟子,常年追隨夫子修學,在夫子的身邊耳濡目染,親身感受著夫子超然、中和的德行氣象,然後用心將這感受記錄下來,就凝結成如此精煉的一句。
2.(整句意思)夫子溫和而又嚴正,威嚴而不剛猛,謙恭而又安詳。
這是怎樣的一種生命氣象呢?
讓我們結合一下自己的生命經驗,來做一些觀察。
(二)溫而厲
1.夫子給人的感覺是溫和的,親和的,任何人和他在一起,都有一種如沐春風,親切祥和的感覺。
2.但是夫子的這種溫和又很奇妙,溫和中透著一種嚴正之感,人們在他跟前,既會覺得輕鬆祥和,卻又不敢隨便放逸,處於一種放鬆而不放逸的狀態。
3.我們一般人的狀況,溫和了就很難嚴肅,一溫和、一隨和,就很容易心無所衷,會跟風,隨大流,嚴重的還會失去自己的原則,成為平時我們常說的那種老好人。
4.《論語•陽貨•13》中夫子把這種老好人稱之為“鄉原”,夫子最不喜歡這種人,說是“德之賊”。最要不得。那麼既要溫和,又要嚴正,既要給人春風化雨般的美好感覺,又能讓人隨時收攝身心,不輕忽放逸,能化人如此,該是怎樣的一種修為呀。
(三)威而不猛
1. 一般人,一威就猛,一威嚴就會顯得有點剛猛。
2. 夫子是“不重則不威”(《論語•述而•8》),是“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中庸•27》),給人以一種莊重、厚重的威嚴感。
3. 這種威嚴,又不會讓人感到害怕,讓人敬而遠之,反而會讓人生起一種敬重崇仰的心,想要靠近他,想要成為他。
4. 越了解夫子,就越會感受到夫子身上彷彿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魅力。
5. 因此,不管世事如何地動盪,推行大道是如何地艱辛,總會有一撥又一撥的弟子,堅定地追隨夫子,至死不渝。
(四) 恭而安
1. 一般人,一旦遇到自己很敬重的人,態度一謙恭,就很難自在,甚至會很拘謹、很緊張,手腳都不知道往哪兒放。
2. 夫子是怎樣的呢?比如在朝廷上,夫子看到國君,他也會依禮而行,一方面“恭而有禮”,另一方面神情也一如往常,謙和安詳。
3. 那個時候有人誤解他,說“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論語•八佾•18》)以為夫子是諂媚,是為了討個官做。但是夫子自己非常清楚,這一切都是依禮而行的,叫“事君盡禮”。
4. 就算是做官,也是為了推行仁德大道而做的,絕非為稻糧謀。因此,夫子的內心平和安寧,沒有一點私心雜念。那麼外現的舉止態度呢,自然也是安詳自在,從容鎮定。
(五)"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是夫子的聖賢氣象
1.在本章中,“溫”與“厲”,“威”與“不猛”,“恭”與“安”,實際上是情態的兩極,非常難以折衷。
2.但是夫子,偏偏就能調和於一身,出入無間,怡然自得。
3.這就是《中庸•1》中所說的“喜怒哀樂之未發”的“中”,與“發而皆中節”的“和”,凝聚而成的中和之德,所外現的一種聖賢氣象。
4.我們可能會覺得夫子的境界實在是太高了,聖賢的氣象實在是太遙不可及了。
(六) 弟子從夫子日常言行中,感悟夫子德風,薰染聖賢氣象。
1.只要我們用心地讀《述而篇》,就會發現,本篇中,有很多的章節都是在寫夫子的言行舉止,威儀容貌。
2.在弟子的眼中,夫子是非常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夫子說:“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論語•述而•23》)
3.夫子之學,早已涵泳於他的語默動靜,舉手投足,待人接物之間,可以說是無時不備,無處不洽,無往不得。
4.有心會學的弟子,就可以從夫子平日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感受、感悟夫子,身與道合,行與學化,篤實光輝,內外合一的聖賢氣象了。
5.一邊,被這盛大的精神氣象熏染著,一邊就在堅固自己的道心,慢慢的就能夠感受到成聖成賢這件事情,並非是虛無縹緲的,而是非常真實的。因為活生生的生命典範就在自己眼前,是如此的觸手可及,觸目皆是。
(七)夫子如何引導弟子邁向聖境?
1.《子罕•10》當中,記錄顏淵的一句話:“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夫子之道,雖然至高至深,似乎難以捉摸,難以企及,但是夫子是“循循然善誘人”,是依著學者的根性、程度,而給予切實有力、循序漸進的引導。
2. 引導的方法總括為兩條,一是“博我以文”,二是“約我以禮”。
3. 如果用這兩條再去看《述而篇》,我們就會發現,《述而篇》本身就是記錄夫子以“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的方式引導弟子,不斷地邁向聖境。
(八) 夫子以“博我以文”引導弟子的數章
第1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第19章:“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夫子告訴我們,要從古聖先賢智慧所凝結的經典中學習,要從古人的歷史經驗中學習,不學則不知,所以要“好古敏求”。
第21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27章:“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這顯示出夫子之學是以“仁道”為重,道在人生,所以不但要向古人學習,還要在現實生活中學習,在與今人的交接往來、應事接物中學習。
從第2章:“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到 第18章:“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就呈現出一個勤奮好學,孜孜以求,學無止境的夫子,這是一種不厭不倦、不息不已的生命精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畢生以之。”最終就成就了集上古文化之大成於一身的夫子。
(九) 夫子以“約之以禮”引導弟子的數章
從第9章:“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是日哭,則不歌。”到 第26章的:“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我們看到一個對天地萬物心懷大仁大愛的夫子,對禮的遵從與持守,已經深入到他的骨髓之中,完全融於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從第20章:“子不語怪力亂神”到 第13章:“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夫子好什麼,惡什麼,取什麼,舍什麼,一目了然,清晰可見。
從第11章:“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到 第15章:“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一個“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的夫子的形象,就親切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十) 夫子的“博文約禮”是一以貫之
從第30章:“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到,第32章“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再到,第33章“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我們看到夫子從來不以聖人,甚至不以君子自居,永遠把自己當成向聖賢學習的小學生,永遠都走在“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仁德大道上。
(十一)本章是夫子學問道德瑧於化境的呈現,是學子自我驗收的標準
1.最後,第37章,附上的是一張夫子的標準像,這是學問道德境界瑧於化境的一種完美的呈現,是從夫子純淨無染的本心,大仁大智大勇的本性,自然流淌出來的一種生命氣象,渾然天成,毫無雕飾。
對於我們學人而言,這也可以說是一種驗收的標準。
2. 學《論語》一段時間後,我們的德行修養,是否在提升呢?這就可以從自己的心貌氣質的改變來做檢查。
3. 因為我們學論語,就是要像夫子那樣,修己安人,篤實踐履。
4. 如果學來學去,功夫只是下在語言文字上,而不在自己的身心氣貌上做改變,在自己的踏實地踐行上去努力,那就等同未學。宋朝大儒張載曾經說過“為學大益,在自能變化氣質。”
5. 我們若想成就聖賢之道,就要學習夫子的德性涵養之功,從“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入手,見行互攝,熏習既久,心性氣貌,必有所進。
6. 正如我的老師所說:“我們學論語,就是要慢慢地看,慢慢地想,慢慢地受用。”然後常常把這些話放在心裡琢磨,就好像熏香一樣,久了之後,你的心裡就有這種《論語》的馨香,然後和你在一起的朋友,也都會有這種韻味,這就是心靈已經被一種很深邃的文化所改變,所浸潤,甚至成為這種文化本身的一種修為,一種狀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