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述而第七 第30章-3

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白話>
巫馬期把陳司敗的話稟告孔子,孔子聽了以後說:「丘實在幸運呀!如果自己真有過錯,他人一定知道的。」
<文義>
「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1.「丘」,孔子自稱己名,我們應讀為「某」,不敢直呼孔子之名,
以示尊重。
2.「苟」,如果。
3.「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孔子不說自己國君的違禮,卻欣然承認自己有過,謹守住君臣之大倫;又使同姓通婚違禮之事,後人不會錯認,委婉合宜而不掩飾事實,正是聖人的行誼!
4.「五倫」是通達天下的五條大道,在本章中所講的「君臣」一倫,就今日社會來看,就是長官與部屬的關係。為人部屬,不應張揚長官的過錯,對於長官的過錯,要適時勸諫,謹守個人的分際。
<思惟提綱>
1. 如果你也碰到了一個人問你一件事,然後你回答了,事後他又去跟別人講,不合乎君子之道,你會怎麼樣?
2. 事實上,孔子也承認他回答“知禮”是有過失的。那夫子為什麼還說昭公“知禮”呢?
3. 孔子是為了“諱國惡”,為了自己的國君隱惡而講昭公知禮,你有沒有覺得這樣很不合理?
4. 為什麼孔老夫子認為 :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就在其中?
5. 學習了本章,看到子路,大禹,舜帝,孔老夫子坦蕩蕩的君子之風,是否生起讚嘆與發願效學之心呢?

<義理解釋>  11分57秒  講師:黃珠釵老師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述而•29》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2.《春秋左傳》隱公元年傳曰:「費伯帥師城郎,不書,非公命也。 ... 諱國惡,禮也。」注曰:「隱惡揚善,義存君親,故通有諱例,皆當時臣子率意而隱,故無深淺常準,聖賢 ... 」
3.《論語•子張•21》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4.《論語•子路•18》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5. 公孫丑章句上(八)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 」

二. 重點摘記

(一)整章內涵
這就是承接上面第1、第2小段的。那整個故事的內涵大家應該都很清楚,這是陳國的一位官員,叫陳司敗的,問孔子說:“昭公知禮嗎?”孔子說:“知禮。”孔子退下去以後,他就對巫馬期作了個揖,請他進來,然後問他說:“我聽說君子都不會結黨營私,都不會偏袒,那這樣子說他是知禮,算是偏袒嗎?那魯昭公娶了吳國的女子,同姓的吳國的女子,而且還把她改名為吳孟子,這樣子的人還說他知禮,那還有誰不知禮呢?”那巫馬期就把陳司敗講的這一段話告訴了孔子。孔子,你們猜他怎麼回答?他說“丘也幸”。說:“我啊,算是很幸運的,如果我有什麼過失,每一個人都一定知道,甚至於還有人會來告訴我。”他就很高興地這樣子講。

(二)深入思惟一
反躬自省
1. 那我在這裡就要問一下各位,如果你也碰到了一個人問你一件事,然後你回答了,事後他又去跟別人講,你這樣子的講法是不合乎君子之道的,然後你會怎麼看?你會怎麼樣?
2. 你面對這樣的境界,你的內心是“我欲仁,斯仁至矣”呢?
還是暴跳如  雷呢?還是表面保持寧靜,但是內心早就波濤洶湧呢?
可是你看孔子說:“我算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假如我有過失,別人都一 定知道。”
3. 所以事實上,孔子也承認他回答“知禮”是有過失的。
那他為什麼還說他“知禮”,是因為“諱國惡”,隱惡揚善。
他真的是用心良苦,不惜犧牲自己,冒著人家可能對他批評的這些危險,他講了一句“知禮”。
4. 然後,對於人家對他講的過失,他覺得他很幸運。為什麼呢?
為什麼會覺得他非常地幸運?因為他覺得好在有陳司敗這樣把它講出來,不然人家還真的以為他講昭公知禮呢?就會影響到整個後代。所以實質上他是稱揚國君的善的部分、優點的部分;過失,他把它隱瞞起來,代替國君背這個過失。
5. 過歸於己,遇到過失的時候就歸於他自己;然後遇到稱讚的時候就歸於 君,好的就歸於君,這是一個長官跟部屬之間的一個相處之道。

(三) 深入思惟二
坦蕩蕩的君子之風
1.再想一個問題,剛剛的問題是當巫馬期這樣的來告訴你,你的過失的時候,你的回答是什麼?
那孔子怎麼有辦法回答出“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一副坦蕩蕩的君子之風。
2. 所以人家說:“君子之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就是這樣的可貴,他不會隱藏自己的過失,而且人人都可以講他,
  他就可以改,那這是我們剛剛討論的這個問題。

(四) 深入思惟三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1. 那我想再請各位再思考一個問題。
對於《論語》的這一段,你覺得在以前你讀的時候,你是怎麼看待它?
但是現在看到說,孔子這個過錯是故意,就是他回答知禮,有一點他是故意去犯的,他是為了“諱國惡”,為了自己國君隱惡而說的,你有沒有覺得這樣很不合理?
2. 在這裡我們特別引用《論語》的一句話來跟大家討論,孔子曾經講過一句話,“父為子隱,子為父隱。”這句話,就是父子之間,都有點像長官跟部屬、君臣之間,他們彼此之間有了什麼不好的行為,或者做錯了什麼事,父要替子隱瞞,子要替父隱瞞,這樣呢,直在其中也。
3. 那個正直,那個父子的相處之道的美好,就在這個“隱”字裡面。也就是他們彼此的父慈子孝,這個“慈”跟“孝”,這個美好的東西,就在這個“隱”字中呈現得非常地淋漓盡致。
4.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那孔子為什麼講這一句話呢?是因為有一個人呢,他的父親偷了鄰家的羊,那就是“其父攘羊”,偷了鄰居的羊的時候,有一個人就來跟孔子講說:我們那裡的孩子呢,只要他父親偷了鄰居的羊,他就會去告發父親,這個就是直啊!這是很正直的呀!
5. 那孔老夫子就回答這個人說:我不認為這樣是正直,反而呢我認為,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就在其中。另外孩子跟父親的關係,孩子是父親的小孩,他不適合扮演一個警察的角色。他這個角色,父子之間不適用,是應該父慈子孝,他沒有糾舉他、告發他的這個責任。
6. 所以他說:“假如你父親偷了人家的羊,你是他的兒子,你應該怎麼辦呢?是告發他嗎?”顯然不是,孔子就說這不是一個直,你不應該去告官,而應該怎麼樣呢?
7. 這就是我們在第1小段的時候就問你們的,應該要怎麼辦?長官跟部屬之間,遇到長官做錯了,或者遇到領導者做錯了,應該怎麼辦?所以不應該去暴露長官或者是父親的錯誤,隱惡揚善,什麼時候該做,什麼都要很清楚。

(五)面對境界渴求仁道
這一章,三十章就講到這裡。當然還有很多可以討論的地方,那大家希望在義理的研討上能夠深入,然後在那種內心的那一份對仁道的渴求,那一種欲仁的心,要不斷地去滋養牠,它本身就是一種修養,一種修為。其實《論語》,我相信各位這樣讀下來,都會有一些感想,對境界的時候,應該都用得上。

(六)結勸---讚嘆聖賢 發願效學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1.今天的研討,最重要的就是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當別人來告訴我們,我們有過的時候,我們通常怎麼去對待這個境界呢?我們的內心是怎樣?
2.在那個時候,我有想到“我欲仁,斯仁至矣”嗎?
那我們看到孔子,巫馬期告陳司敗的這些話以後,他居然講“我很幸運,我有過失,人都知道,而且會來告訴我。”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3.所以一些我們《論語》上的這些聖賢學習者,像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他是一個聞過則喜的人;大禹呢,就是那個治水的大禹,他“聞善言,則拜”,他聽到別人講好的話,或者是講一些優良的事蹟,他就會拜,他就會行禮;“大舜有大焉”,舜,就是那個很孝順的舜,舜帝。他更厲害了,他有一個特質,“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4.他常常捨掉自己的看法,跟隨著別人,把別人的長處都學起來,而且跟著別人一起來做善行,做善事。所以最後講到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就是說:君子最高最高的德性,就是跟別人一起行善,一起行善。那秉持著一顆仁德之心,一起來對所有人行善吧。那改善自己的行為,接受別人的長處,也拋棄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覺得君子的最高德性就是這樣。

好,謝謝大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