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白話>
互鄉這個地方的人,很難和他們交談。來自互鄉的一位童子求見孔子,孔子接見了他,弟子們感到疑惑。孔子說:「我讚許一個人肯上進,不讚許一個人退墮。何必拒人太甚呢!一個人潔身求上進來見我,應當讚許他這種潔身自好的精神,而不必追究他過去的缺點。」
<文義>
1.「互鄉」:鄉名,無法確定在何處。
2.「難與言」:互鄉的風俗淺陋,事情不管好壞,都固執己見,不合時宜。而且也不相信別人說的話,要和他們交流是很困難的。
3.「童子」:是未成年的孩子。
4.「見」:此處讀作「現」,用在晚輩求見長輩。童子求教於孔子,孔子接見而教導之,孔門學生認為童子難以受教,教導童子可能助長他作惡而已,所以產生了困惑。
5.「與其進也, 不與其退也。」:「與」,是讚許、肯定的意思。「進」,是去除惡行,而趨向善行。「退」,是退步不肯行善。孔子的教誨之道,是只要肯求上進,就應接納教導。
<思惟提綱>
1. 夫子的一些弟子,為何對孔子接見互鄉的這名年輕人感到困惑呢?
2. 反觀一下自己:我們心中有沒有把某些學生、某些人打入另冊,認定他們是後進生,不堪教化,應當放棄?
3. 夫子為什麼能夠對後進生不離不棄,而我們卻不一定能夠做到呢?
4. 如何改變“緊盯著別人以往的過失不放”這種錯誤的思維方式呢?
<義理解釋> 5分鐘
一. 引用經文
1.《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脩,身脩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爲本。」
2.《論語.學而.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二. 重點摘記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28-1)
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28-2)
(一) 孔門學生的困惑
“互鄉”,是個地名。“互鄉難與言”,意思是說:互鄉這個地方,民風不好,難以教化而不可理喻。“童子見,門人惑”,是說互鄉的一個童子,一個年輕人,卻得到了孔子的接見。那孔門的一些弟子呢,對此感到了困惑。既然互鄉人都是不可理喻的,那麼見這個童子有什麼意義?有什麼必要呢?
來自互鄉的這名年輕人,在夫子的某些弟子看來,是一個有著嚴重過失而不可理喻的人,是一個不堪教化的人,應當被摒棄於聖賢學堂門外的人。簡言之,互鄉童子是一名後進生,應當被放棄。
(二) 反觀一下自己
從大學之道的角度,我們不但要“自明明德”,還要“親民”。所以某種意義上講,我們都會扮演老師的角色。那麼我們可以反觀一下自己:我們心中有沒有把某些學生、某些人打入另冊,認定他們是後進生,不堪教化,應當放棄?
(三) 夫子對後進生的態度是助其進步,絕不放棄
那麼夫子對所謂的後進生的態度如何呢?我們看夫子是如何回答弟子的疑惑的。夫子說:“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要讚許、幫助人上進;而不讚許人的退墮。這個“與”字呢,就是讚許和幫助的意思。如果因為童子是互鄉人,那就不見他,那就“唯何甚?”,太過分了。顯然夫子對於所謂後進生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助其進步,絕不放棄。我們應該效學夫子,對後進生絕不放棄。如果我們對所謂的後進生有放棄的這種心態的話呢,那就意味著,“親民”這件事,我們無法做到圓滿。這樣的話,大學之道呢是走不到輝煌的頂點。
(四) 仁德深厚而寬廣才能做到“有教無類”
那麼夫子為什麼能夠對後進生不離不棄,而我們卻不一定能夠做到呢?總的來說呢,是我們仁德涵養的不夠,還不能做到“有教無類”,還不能做到“汎愛眾”,無法一視同仁地、廣泛地關愛教化一切人。我們對人願意去關愛、去化導;對於某些人呢就排斥,不屑於去教化。那麼如何涵養仁德,令其深厚呢?整部《論語》核心就是在講這個,甚至說整個孔門心法就是在講這個。那我們一定是從“親仁”開始,通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齊、治、平”,這樣的學修的次第,一步一個台階地紮實地學習和實踐。這樣的話呢,就會令我們的仁德越來越深厚而寬廣。那內心呢,就會越來越不會棄捨任何一個人,哪怕他是所謂的後進生,哪怕他是所謂的壞人、惡人。
(五) 轉“觀過”為“觀功”
其次,具體而言,我們對後進生呢想要放棄,也與一種錯誤的思維方式有關。這種錯誤的思維方式呢,就是本章中所說的“保其往”。所謂“保其往”呢,就是緊盯著別人以往的錯誤、過失呢不放。夫子說呢:“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潔”,是棄舊從新,改過自新的意思;“保”,是保守不變的意思。如果一個人能夠幡然悔悟、舍舊從新,那就應該讚許他的改過自新,而不要抓住他以往的過錯不放。我們的心態有時候卻往往是相反的。別人改過自新的種種努力呢,看不到;卻偏偏盯住、抓住別人以往的錯誤過失呢不放。那由於總是盯著別人的過錯,別人的優點呢看不到,久之呢就會對別人產生成見,就會覺得他就是這種人了、就這樣了,不會變好了。我們會對他改善的可能性呢表示絕望,從而放棄了對他們的教化和幫助。由此可見,不改變看人過失的這種思維方式呢,就無法從根源上來扭轉,放棄他人的心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