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罕第九 第13章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白話>

孔子想到偏僻的九夷居住。有人就說:「那個地方非常落後,怎麼可以居住呢?」孔子說:「君子所居住的地方,怎麼會是簡陋呢?」

<文義>

1.「欲」:想、有意願。

2.「九夷」 :說法不一。有說在中國的東方。(南方有八蠻、西方有六戎、北方有五狄,均是偏僻、落後之地。)九夷: 一玄菟ㄊㄨˋ,二樂浪,三高麗,四滿飾,五鳧ㄈㄨˊ更,六索家,七東屠,八倭ㄨㄛ人,九天鄙。

3.「或曰」:有人不達孔子意而說。

4.「陋」:文化閉塞,不開化,不懂仁義禮智。

<思惟提綱>

1.夫子想要到九夷居住,夫子為什麼有這種想法?夫子的心境為何?

2.對夫子的想法,有人就說:「陋,如之何!」,孔子聽了怎樣回應?

3.為什麼「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透過本章的學習,希望你可以體會到君子對境的抉擇標準為何?也能誓願如是。

<義理解釋>《論語•子罕第九》第十三章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子罕‧5》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
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2. 《論語‧公冶長‧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3.《論語‧子罕‧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論語‧顏淵‧19》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
風,必偃。」

5.《論語‧里仁‧16》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6.范仲淹《岳陽樓記》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7.《孟子‧離婁章句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二. 重點摘要 :

原文: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一) 解釋文義 

1.孔子志在行道,而道不行,但他從不怨天尤人,此處不行,可往他處,所以他欲居九夷。

2.有人說:“九夷這個地方非常落後,怎麼可以居住呢?”“陋”,是指沒有文化,人民不懂禮儀。

3.孔子說:“君子居住在那裡,那裡就不簡陋了。”


4.春秋時代,“夷”,往往作東夷,與南蠻、北狄、西戎並列,一般是指沒有文化、落後、不發達的地區。“九夷”是指東南方一帶,蠻夷之地。

(二) 孔子為何“欲居九夷”?

1.孔老夫子一直想努力推行他的王道,可的確非常的艱難。在周遊列國當中就曾經發生了“陳蔡絕糧”,“子畏于匡”等事件,在路過宋國時候也差點被司馬桓魋所追殺,可以說歷盡滄桑。

2.雖然難,但他並沒有灰心,但時常他還會感歎道行不通。孔老夫子觀察那個時候的天下,也就是中原這個圈子,整個的道都行不通,但他很想把文化保留下來,所以孔子曾經提到過要“乘桴浮於海”,現在又提出來“欲居九夷”。


3.這個“欲”,並不是說他個人的欲望,一定要這麼做,孔子本人已經放下了意、必、固、我,他沒有個人的執著。

4.如果一個地方的人,能夠依教奉行,願意學習聖賢之道,那麼聖人就願意去教化他們,幫助他們。如果一個地方的人,不願意學習聖賢文化,即使經濟再發達,環境再優越,君子還是會離開。

5.孔子覺得他和九夷這個地方人有因緣,可以在這個地方推廣聖賢文化,可以推行仁政。

(三) 為何夫子認為“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在這個時候,卻有人講:“九夷這個地方很鄙陋,文化非常落後,老百姓沒有什麼禮教,孔子為什麼還要去那個地方呢?”孔子回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 君子的使命─推行聖賢教育

(1)君子是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他的使命就是推行聖賢教育,他不僅是言教,而且是身教,他要做世人的好榜樣,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樣才能叫做君子。

(2)一個君子,他無論走到哪裡,他想到的不是這個地方是否適合我修行,而是這個地方需要我,我就去哪裡。即使這個地方不懂得禮教,沒有文化,只要我去,我就能夠改變那個地方的風俗。

2. 夫子有信心,有君子在社會風氣一定轉好。

《論語•顏淵篇》中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意思是說:上層的道德好比風,平民老百姓的言行呢好像草,風吹在草上,草一定順著風的方向倒。在孔子內心有著無比堅定的信心,只要有君子在的地方,老百姓願意被教化,社會風氣一定會好轉。

3. 舉證歷史公案

(1)箕子離開昏君遠赴朝鮮,讓朝鮮成為東方君子國。
歷史上商紂王有個叔父叫箕子,曾經因為商紂王是個昏君而選擇了離開,遠赴朝鮮,並住下來。朝鮮那個時候還非常落後,沒有文化。箕子到了那個地方,運用禮樂教化朝鮮人,使社會風氣煥然一新,歷史上被稱為東方君子國。

(2) 泰伯讓位逃至荊蠻之地,為江東播下文明的種子。

前面學習《泰伯篇》也瞭解到,泰伯把王位讓給了他的三弟,他帶領二弟一路向東,來到了今天的江蘇無錫、蘇州一帶,當時被稱為荊蠻之地。泰伯的高風亮節也感動了大家,大家紛紛歸附於他,於是泰伯就在太湖流域重建國家,給落後的江東地區帶來了中原文明的種子。泰伯、仲雍不畏艱辛,勇於開拓,教化百姓,當地人民逐步開始變得有文化、有禮儀,懂得如何相處,經濟上也逐步富裕起來,為後世強大的吳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不怕沒有文化,只怕沒有君子。
兩個例子都說明了不怕那個地方基礎差,沒有文化,就怕沒有君子去認真地推動聖賢教育。孔子作為一個君子,他的使命就是推動聖賢的文化。

(四) 君子取捨標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1.君子處處為眾生著想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一個君子處處為眾生著想,他不會自私自利,他選擇居住地方,往往不是考慮自己,而是如何關心別人。

2.君子范仲淹

(1) 捐出寶地修建學堂

北宋名臣范仲淹,在擔任蘇州知府時,曾經在蘇州有個叫臥龍街的地方買了塊地,準備建宅居住。當時有一位著名的風水先生得知後對他講,臥龍街是塊風水寶地,在那裡修建宅院,必定子孫興旺,卿相不斷,有享不盡的榮華和富貴。范仲淹聽後卻講:“與其讓我範家一個家族榮華富貴,還不如讓這裡人多出人才,讓大家一起來享受榮華富貴。”隨後他就把這塊地捐了出去,修建學堂,在這裡先後出了38個文狀元,成為名副其實的狀元之府。

(2) 寧願自己承受災禍,不讓別人承受災禍。

還有一個風水先生去看了范仲淹母親的墓地說:“這個墓地是絕地,家族會有斷子絕孫的災禍,必須儘快遷墳。”范仲淹說:“既然是絕地,與其讓別人承受災禍,不如我自己承受災禍,如果我命該絕後,遷墳又能有什麼用呢?”范仲淹硬是沒有遷墳,後來也沒有發生災禍,他的四個兒子長大成人之後,個個都聰明非凡,德才兼備,都官至宰相、尚書或者侍郎,范家的後世子孫很多賢達顯貴,至今已經千年,依然興旺,綿延不絕。

3.范仲淹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君子在任何時候,取捨的標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五) 總結 

1.這一章的學習,我們要去體會君子的存心。一個希望挽救世道人心的一個君子,先要做到隨遇而安,內心快樂豁達,自己的心才能轉環境,而不被環境所轉。

2.古語說:“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智慧的人都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今天我們學習論語,要常常對境觀察,如果發生不如意的事,不要先埋怨人和環境,先反省自己,認真修行,去除煩惱,外境就隨著心逐步逐步地改善。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9,數之大者;夷,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之統稱。九夷,極度蠻荒之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