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憲問十四 第33章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白話>
孔子說:「不預先揣度別人會來欺詐,也不憑空猜測別人會不守信,但是當對方有欺詐、不信的時候,又能及早覺察,這樣的人一定是賢者吧!」

<文義>
1.逆詐:言事先預要別人之詐我。逆:預料。
2.億不信:言猜測別人不信。億:猜測。
3.抑之:是轉折詞,猶如今之「但是」。
4.先覺,是預先覺察。

<思惟提綱>
1. 為什麼孔子要教誨我們「不逆詐,不億不信」?
2. 孔子說:「抑亦先覺者,是賢乎!」怎樣才能得到「先知先覺」的能力?
3. 什麼是「自證預言」?怎麼造成「自證預言」的?「自證預言」會造成什麼後果?
<義理解釋> 黃勇 老師 / 8分15秒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藕益大師《四書蕅益解.論語點睛補註下》:「世人自多詐,則恆逆詐;自多不信,則恆億不信。」
2. 《論語・雍也・26》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二、 重點整理
 (原文)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一) 注釋與白話解釋
1. 逆 : 逆料,預料,預先揣度的意思。
2. 億 : 臆想、揣測。抑亦,是轉折詞,有“反之”的意思。
3. 先覺 : 預先覺察。   
4. 本章白話解釋
孔子說:“不預先揣度別人會來欺詐,也不憑空猜測別人會不守信,但是當對方有欺詐、不信的時候,又能及早覺察,這樣的人一定是賢者吧!”
   
(二) 本章指出:揣度、猜測的誤判性很高
這句話指出了我們許多人的內心問題。我們都想避免未來的不確定性,所以希望能先知先覺,事先發現危險,加以防範。可我們並沒有正確的方法先知先覺,就只能依據個人的經驗和認知預先揣度、猜測他人,可是這樣誤判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三) 猜測會干擾觀察和判斷:「疑人偷斧」的故事
先秦《列子》中有一個 “疑人偷斧”的故事就表現了這種情況。故事說過去有個鄉下人,不小心丟失了一把斧頭。他以為是隔壁鄰居偷的,於是他常常注意鄰居的行為。他發現,鄰居走路的樣子、說話的聲音,都和常人不同。總之,鄰居的一舉一動,都很像一個偷東西的人。有一天,他進山自己找回了那把丟失的斧頭,原來是他之前上山砍柴時掉落在山谷了。回來後,他又碰見鄰居,再留心鄰居走路的樣子、說話的聲音,就一點都不像一個偷東西的人了。其實類似的經驗可能我們在生活中也發生過,無端的猜測往往會干擾我們的觀察和判斷,帶來更多的困擾。

(四) 猜測會導致「自證預言」
1.自從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 •默頓(Robert K. Merton)提出「自證預言」這種社會心理學現象後,很多的實驗都證明了這一現象的存在。
2.「自證預言」就是指人們先入為主的判斷,無論其正確與否,都將或多或少的影響到人們的行為,以至於這個判斷最後真的實現。
3.所以一旦我“逆詐”、“億不信”,預先揣度、猜測他人是騙子、不守信者,自然我就會不自覺地以對待騙子、不守信者的態度和言行對待他,防備他。當然對方也是如此想我,防備我。
4.他越防備我,我越覺得他圖謀不軌、不可信任,就會越防備他;同樣他亦會如此對待我。最後我們就會創造出他是騙子、不守信的現實,這個現實又再次證實了我當初的揣度和猜測,如此更讓我相信自己有先見之明,更願意去揣度、猜測他人。
5.結果呢?結果就是我們用自己的想法為自己打造了一個現實的冷酷世界,身處其中。有什麼幸福可言呢?

(五) 為什麼我會揣度、猜測他人呢?
1.明朝蕅益大師說:“世人自多詐,則恆逆詐;自多不信,則恆億不信。”世間很多人自己經常欺騙他人,自然就總認為他人也都會欺騙自己;自己經常不守信用,自然就總猜測他人也不守信用。
2.所以我們往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如此,我們自以為聰明、先知先覺,卻不過是被自己錯誤、狹隘的觀念困死,錯過了太多生命中應有的美好。

(六) 怎樣才能得到「先知先覺」的能力?
1.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當然,孔子只是不認可由逆、億得到的“先知先覺”,並非反對不由逆、億的先覺。怎樣才是不由逆、億的先覺呢?《中庸》說:「至誠之道,可以前知」。真正至誠的人,才可以真正先知先覺,因為他最了解誠是怎樣的,他人稍有不誠,他自然就立即覺察到了。
2.例子
比如一位全心全意關注子女的母親,就很容易事先覺察到子女的種種狀況。
3.下手處:不詐不疑、不逆不億
那麼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先覺”呢?當然就是從不詐不疑、不逆不億下手,克己復禮,直到至誠,自然任運先覺。

(七) 不怕人善被人欺,堅持真誠,你會是贏家
1. 我會“人善被人欺”嗎?
或許有人會說,“我真誠待人,但萬一對方就是騙子,我不是就很容易被騙嗎?”所謂「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2. 善良比聰明更重要
是的,我們的真誠善良有可能被利用、被欺騙,但是真誠善良帶給我們更多的是什麼呢?在這個越來越需要人際協作的社會中,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贏得他人的信任、和他人形成良好的協作關係?顯然是真誠善良的人。所以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才說,“善良比聰明更重要”。
3.真誠善良,如同練騎車,終成騎車高手
你真誠善良卻被欺騙了,就如同你學習騎自行車摔跤。你開始騎車,當然比走路更容易摔跤,如果你因為怕摔跤就放棄騎車,你就無法體會到騎車的樂趣,也無法到達更遠的遠方。當你不斷練習,在每一次摔跤中學習,你終會成為騎車高手。

(八) 結攝
1.我們開始學習不詐不疑、不逆不億、真誠待人,是可能遭遇欺騙,但堅持學習,在被欺後還能善於總結、堅持真誠,不走回逆詐、億不信的老路,我們終會日漸至誠,體會到先覺的喜悅。
2.當然“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儒家也不是教我們做沒有智慧分辨的濫好人。在這裡,孔子是教我們看清“逆、億”的陷阱,由覺察此“困”,開始學習至誠之道。
3.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成為別人相信善的原因。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此章我有不同看法,孔子說:不點出別人的欺詐(不逆詐),也不道破別人的不誠信(不臆不信),或許也是先覺者。但,算得上是賢者嗎?諸葛孔明隆中對:[然操終能克紹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曹操最終能勝袁紹,不是只有天時,或許也是人謀)。全句旨意,是指出先覺者不如賢者。不知大家以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