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觚(ㄍㄨ)不觚,觚哉!觚哉!」
▶
<白話>
孔子說:「觚不像個觚了,這還算是個觚嗎?這還算是個觚嗎?」
<文義>
1.觚:音「ㄍㄨ」,或曰酒器,或曰木簡,皆器之有棱者也。古代的盛酒器具,上圓下方,有八個稜角,容量約二升。
2.不觚:不像個觚。比喻名實不符或不合禮制。
3.朱熹《四書集注》:程子曰:「觚而失其形制,則非觚也。舉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則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職,則為虛位。」范氏曰:「人而不仁則非人,國而不治則不國矣。」
<思惟題綱>
1.本章子曰,有如作詩,其蘊含什麼意思?
2.觚是酒器,夫子說它不像該有的造型了!其實夫子是「指桑罵槐」!請問夫子慨嘆的是什麼?
3.回扣八佾篇的前兩章--三家大夫違禮之舉,你可以體會出夫子內心深切的渴盼與期許嗎?
4.想想我自己,在這樣的時代,「我是觚就是觚」容易嗎?我能守住我的位?盡我的本份,我能依禮而行嗎?
<義理解釋> / 講師:黃珠釵15'08"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八佾‧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論語‧八佾‧2》: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3.《論語‧顏淵‧11》:「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4.《論語‧雍也‧26》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5.《論語‧子罕‧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二、重點摘記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一)“觚”
1.“觚”泛指兩種物品
(1)盛酒的器具,稱之謂酒器。那是三代以來一直有的,在周朝以後就沒有了。
(2)書籍,就是木簡,寫字的工具。那是秦漢的時候,秦朝跟漢朝的時候有過。
2.容量二升“觚”的用意
(1)本章的“觚”是第一種物品,就是酒器。孔子指的是周朝在祭祀用的酒器。
(2)這個觚,容納酒的量只有二升。容納三升的叫做觶;容納四升的叫做觥,容納五升的叫做角。
(3)他們特別用了二升、三升、四升跟五升,就是從觚到觶到觥到角,他們的目的就是希望人們飲酒千萬不要過量,你拿哪一種器具,就代表你只能夠喝到那個容量而已,不能夠過量。
(4)用什麼酒器來喝,該定的容量是多少,他們是因為這樣而製造了這器皿,希望大家不要過量,飲酒不要過量。
(二)夫子為何感嘆“觚不觚,觚哉!觚哉!”
1.他發現很多人並不受這個制約,雖然手上拿的是這個觚,可是飲酒量未必能夠做到少,就是飲酒量變少,變在二升以內,並沒有這樣。
2.觚,是有棱有角的,可是後來,觚這個酒器已經不像原製作的時候有棱有角了,都被磨平了!
3.從外相來看,從實質的內涵來看,孔子都感嘆:這個觚啊,已經不是原來的觚了!所以他說“觚不觚”!
4.人們的飲酒量未必能夠有節制,都在二升內,可是手上卻拿著這個觚。孔子就感嘆地說,觚已經不是觚了“觚不觚”,你還能夠說它是觚嗎?“觚哉!觚哉!”,這是孔子當年的感嘆。
(三)夫子的感嘆弦外之意
1.當年很多人,大夫不在大夫的位置上,而用國君的禮--八佾舞於庭或者雍徹,就是三家(季氏、叔孫氏、孟氏)以雍徹,那個都不是大夫所該做的。
2.那時候,很多人都很感嘆說,太多太多不守自己的位置,不能夠安住在自己的位置,不能夠守住自己的本份,不能夠依照該有的禮來跟人互動。
3.所謂的「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意味著什麼呢?就是他們不能安住其位,在他的位置上做他該做的事情,不能夠守其本份,不能夠依照著其該有的這個位置上的禮來跟人家互動。
4.「不安其位,不守其份,不循其禮」,這樣的一種狀況,就是觚不觚,觚不觚。
5.想一想,當年的孔子在講這句話的時候,應該是非常非常地感嘆,就連外表的禮也沒有了,連內在的仁道也沒有了!這些都是根源於不安其位,不守其份而來的。
(四)我是個觚嗎?還是不是?
1.“觚不觚,觚哉!觚哉!”你個人覺得你是個觚嗎?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我能夠守住我的位,盡我的本份,然後依著我該有的禮,來跟每一個我周遭的親友互動嗎?這是我們可以去思考的。
2.“我們是個觚嗎?還是不是個觚?”外在的禮,還有內在的仁德,還有我安住我的位,盡我的本份嗎?大家可以想一想。
(五)觚是觚的行相•觚不是觚的行相
(講師以自身為例,說明之。)
1.觚是觚的行相
(1)做到了,觚是觚
就像我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那我有一個位就是--我是蘭若平台的講師,那我該做什麼呢?我該有的本份是什麼呢?我的位是這樣嗎?我的本份是什麼呢?就是我今天要來講課,我應該認真準備,我應該了解--它怎麼念,義理的研討怎麼做,那我的生命中,曾經有這樣的實踐的內涵嗎?如果我做到了這些,而且很認真地去思考,文義是什麼?它背後的義理是什麼?我自己生命的實踐經驗跟它相彷彿的又是什麼?那我就是做到了“觚是觚”。
(2)也許做不好,但我很努力
我很努力,也許我做得不好,我的口才也沒有很流利,但是我很努力,我走在剛剛講的道上,我在透過每一個境界,我不斷地去變。
2.觚不是觚的行相
(1)不努力,隨便應付
我就想說很累、很辛苦,又不是只有這件工作,那我就隨便講一講,到時候呢,就請大家你發言、我發言這樣子,就是我不備課,不努力,而且不跟自己的生命去做結合。你說我這樣子的講課,之前都不努力,這樣就叫做什麼?就是這裡的觚不觚。
(2)我講師不像講師,觚哉觚哉,我還算什麼講師呢?
3.承擔要到位“觚是觚”,承擔是變改生命
我是要透過講師,去變改我的一些不好的地方,然後,讓我的生命到達某一個理想、某一個目標。所以我覺得這一章跟前面那一章,能夠互相呼應地去反省我們自己,看我們自己的狀況,那是非常好的。
(六)學習本章之後的省思
1.聽完這一章以後,可以想:我到底,觚是觚嗎?還是我觚不是觚。
觚是觚,跟觚不觚,它到底有什麼差別?
2.參與背誦的我,“觚是觚”嗎?
比如說,各位是蘭若平台的參加背誦的學員,對於這個角色,你有沒有安其位?有沒有守其本份?有沒有依循其禮?如果你都做到了,外表也像,就是該上線的時候你就上線,那上線的時候,你有思考的時候,你今天要很認真地讀,認真地誦讀,認真地去了解它的文字的解釋,認真地去了解文字解釋背後的內涵。
(七)“觚是觚”延伸運用
1.為什麼孔子這樣說?孔子當時的時代是怎樣?下面有一章(《論語‧雍也‧26》),孔子去見南子,你可以了解一下,孔子為什麼要去見?子路為什麼要生氣?我們除了字面上的意義以外,背後的意涵我們也能夠去了解,去包容。不要光以自己的意見為主導。那你這樣子,就是觚是觚。你就守其位,永遠安住在你的位置上。
2.你也許是個母親,你有沒有善盡母親的職責?也許你是人家的丈夫,你有沒有善盡丈夫的職責?你是觚是觚呢?還是觚不觚這樣子?
3.我們再去想,如果今天我們,我現在換了個位置,我是個學員,那我學員該準備的又是什麼?我們常常在互換中,在不同的位置上,去長大,去學習。
4.它重點都不是你在什麼位,而是你是否尊重你現在的因緣條件,在這個位,做好這個位的工作,守好這個位的本份,然後照著這個位的禮去走,那就對了,我們這個大同世界就會到達。
(八)孔老夫子內心有無限的期待
1.孔老夫子當年的“觚不觚,觚哉!觚哉!”尤其講到“觚哉!觚哉!”的時候,他應該內心有無限的期待,期待於世人能夠做的,他內心應該有很多的很多的鼓勵跟希望大家再怎麼努力,再去變的地方。
2.他應該不是只是怨嘆而已,應該是覺得這個時代,這樣子的變,這樣子的變,但是真正要守住的是什麼呢?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
3.孔子很厲害的地方,他常常會藉由一個外在的事物,來警惕世人該怎麼做。他就藉由這樣的一個棱角已經被磨平的酒器,來說出外面的行相是怎樣,然後再帶著我們去看到他內在的內涵又是怎樣。
5.就像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子在川上,孔子在河流上,他就講“逝者如斯,不捨晝夜。”(《論語‧子罕‧16》)
6.夫子很擅長用各種不同的器具來顯示出當年我們必須要改的地方。
(九)勸勉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示,也希望我們不斷地改變我們自己的人生,讓它越來越美好。最後終至於什麼呢?至於道,就是我們最高的理想跟目標。
論語 雍也第六 第22章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
<白話>
說法I :
孔夫子說:「齊國改變他的政教,就能達到魯國的程度;魯國改變他的政教,就可以達到正道了。
說法II :
孔夫子說:「齊國的霸道改變一下,可以像魯國一樣的重禮教。魯國改變一下,就可到達先王仁政的地步了。」
<文義>
1.「變」:萬法都會變化,孔子所說變,是往好處變,要去除毛病。
2.「道」:謂王道。
3.朱熹《論語集注》: 程子曰:「夫子之時,齊強魯弱,孰不以為齊勝魯也,然魯猶存周公之法制。齊由桓公之霸,為從簡尚功之治,太公之遺法變易盡矣,故一變乃能至魯。魯則修舉廢墜而已,一變則至於先王之道也。」
4.蕅益大師《論語點睛》:「齊固要脫皮換骨。魯也要滌胃洗腸。」
<思惟題綱>
1.夫子觀察當時齊國和魯國的狀況,提出改革之後的目標是什麼?
2.當時齊國強於魯國,為何齊國要經過兩次變革?魯國只要經過一次變革?
3.因為我要改變,所以我學習。本章的子曰,給我那些啟示?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孟子‧滕文公下》:「弔民伐罪」
2.《尚書》:「血流漂杵」
3.《論語・八佾・2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4.《論語・為政・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5.《論語・八佾・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6.《論語・八佾・2》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7.《論語・八佾・6》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8.《論語・八佾・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二、重點摘記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1.文章很短,但是意義非常的深遠。這一章是孔子的看法,並不是回答弟子的。2.本章消文
孔子說:「齊國一變,就可以到達魯的境界,魯國一變,就可以到達正道,或說王道的理想。」
2.齊國和魯國
(1)齊國和魯國是受封的諸侯國
周初封地,封姜太公於齊國,封周公的兒子伯禽於魯國。換句話說,齊國就是姜太公受封的國家,魯國就是周公的兒子伯禽受封的國家。
(2)齊國尚武,魯國尚文
齊國和魯國,最大的不同,姜太公非常重視武功,伯禽比較重視文治,所以一個是文治,一個是武功。太公弔民伐罪,他真的開啟了周朝的一片天下,功多在太公。他主要用武力來平定,所以書經云,「武王之戰,血流漂杵」語證明革命要流血。
3.武治和文治的結果不同
(1)周靠武力建國,武樂未能盡善
《論語・八佾・25》講到“《韶樂》盡美又盡善”;武王的《武樂》“盡美,未盡善矣”。代表撻伐之聲,那種弔民伐罪的狀況還在,所以讓武樂沒有辦法盡善。
(2)民免無恥VS有恥且格
《論語・為政・3》講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只能夠收到一個效果,民會不敢做,會守紀律,但是無恥,“民免而無恥”;如果“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用德、用禮呢,他是“有恥且格”。人們有羞恥心,發自內心的知道,這個對自己的生命,對國家都好,所以他很願意改變自己,修正自己。而且是站在他的羞恥心上去約束自己的,所以他“有恥且格”,他是完全不同的。
(3)武治半年見績效,文治三年見績效
太公的用武功,以及伯禽的文治,那是完全不一樣的。太公他有辦法在治國半年,就把他的所有的政績全部拿給周公看;而伯禽,他就一定經過了三年,才拿出他的政績給周公看。
(4)齊國強於魯國,但先於魯國滅亡
不要看說用武治國跟用文治國,所達到的政績,一個是這麼快速,一個是這麼慢;一個是半年,一個是三年。當時周公看到這樣的狀況,對齊國跟魯國作下了一個評語:在未來,齊國一定強於魯國,但一定比魯國先滅亡。這就很重要了。從那個文治跟武功,從那個急功近利跟行仁政來看,雖然一個很快速,雖然一個很慢,可是長治久安,能夠慢慢來,然後越來越好的,卻是魯國。
4.魯國從有道變無道,仍強於齊國
說法I :
孔夫子說:「齊國改變他的政教,就能達到魯國的程度;魯國改變他的政教,就可以達到正道了。
說法II :
孔夫子說:「齊國的霸道改變一下,可以像魯國一樣的重禮教。魯國改變一下,就可到達先王仁政的地步了。」
<文義>
1.「變」:萬法都會變化,孔子所說變,是往好處變,要去除毛病。
2.「道」:謂王道。
3.朱熹《論語集注》: 程子曰:「夫子之時,齊強魯弱,孰不以為齊勝魯也,然魯猶存周公之法制。齊由桓公之霸,為從簡尚功之治,太公之遺法變易盡矣,故一變乃能至魯。魯則修舉廢墜而已,一變則至於先王之道也。」
4.蕅益大師《論語點睛》:「齊固要脫皮換骨。魯也要滌胃洗腸。」
<思惟題綱>
1.夫子觀察當時齊國和魯國的狀況,提出改革之後的目標是什麼?
2.當時齊國強於魯國,為何齊國要經過兩次變革?魯國只要經過一次變革?
3.因為我要改變,所以我學習。本章的子曰,給我那些啟示?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孟子‧滕文公下》:「弔民伐罪」
2.《尚書》:「血流漂杵」
3.《論語・八佾・2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4.《論語・為政・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5.《論語・八佾・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6.《論語・八佾・2》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7.《論語・八佾・6》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8.《論語・八佾・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二、重點摘記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1.文章很短,但是意義非常的深遠。這一章是孔子的看法,並不是回答弟子的。2.本章消文
孔子說:「齊國一變,就可以到達魯的境界,魯國一變,就可以到達正道,或說王道的理想。」
2.齊國和魯國
(1)齊國和魯國是受封的諸侯國
周初封地,封姜太公於齊國,封周公的兒子伯禽於魯國。換句話說,齊國就是姜太公受封的國家,魯國就是周公的兒子伯禽受封的國家。
(2)齊國尚武,魯國尚文
齊國和魯國,最大的不同,姜太公非常重視武功,伯禽比較重視文治,所以一個是文治,一個是武功。太公弔民伐罪,他真的開啟了周朝的一片天下,功多在太公。他主要用武力來平定,所以書經云,「武王之戰,血流漂杵」語證明革命要流血。
3.武治和文治的結果不同
(1)周靠武力建國,武樂未能盡善
《論語・八佾・25》講到“《韶樂》盡美又盡善”;武王的《武樂》“盡美,未盡善矣”。代表撻伐之聲,那種弔民伐罪的狀況還在,所以讓武樂沒有辦法盡善。
(2)民免無恥VS有恥且格
《論語・為政・3》講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只能夠收到一個效果,民會不敢做,會守紀律,但是無恥,“民免而無恥”;如果“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用德、用禮呢,他是“有恥且格”。人們有羞恥心,發自內心的知道,這個對自己的生命,對國家都好,所以他很願意改變自己,修正自己。而且是站在他的羞恥心上去約束自己的,所以他“有恥且格”,他是完全不同的。
(3)武治半年見績效,文治三年見績效
太公的用武功,以及伯禽的文治,那是完全不一樣的。太公他有辦法在治國半年,就把他的所有的政績全部拿給周公看;而伯禽,他就一定經過了三年,才拿出他的政績給周公看。
(4)齊國強於魯國,但先於魯國滅亡
不要看說用武治國跟用文治國,所達到的政績,一個是這麼快速,一個是這麼慢;一個是半年,一個是三年。當時周公看到這樣的狀況,對齊國跟魯國作下了一個評語:在未來,齊國一定強於魯國,但一定比魯國先滅亡。這就很重要了。從那個文治跟武功,從那個急功近利跟行仁政來看,雖然一個很快速,雖然一個很慢,可是長治久安,能夠慢慢來,然後越來越好的,卻是魯國。
4.魯國從有道變無道,仍強於齊國
魯國在孔子的時代,三家執政,其實他們也從有道變成無道。雖然他們早期周公時代,他們都行仁政,可是後來三家執政以後,就等於是無道了。魯國已經進入了無道了,可是孔子還是說,齊國不如魯國,這個給我們很大的很大的警惕。當時魯國已經無道,可是說實在的,他只需一變就可至於道了,齊國還需要兩變才可以。
5.文化代代傳遞,深植每個人心中,是多麼重要!
(1)這就告訴我們,深厚的文化傳遞,文化底蘊的基礎,是多麼重要。有文化底蘊在人們的心中,在國家的文化裡、民族的文化裡,代代去傳遞,那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2)即使遇到了三家《雍》徹,進入無道,它還是比霸道的齊國還要好。
(3)不是鼓勵三家者來《雍》徹,而是說,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的優良的那個部分,深植在我們個人的心中,或者是深植在我們的文化的傳承裡面,那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6.結攝
以上就齊國、魯國當時的狀況,執政者的心態,所用的方法,作了幾點說明:
(1)一個是文治(魯國),一個是武功(齊國)
(2)一個是王道(魯國),一個是霸道(齊國)
(3)政績展現所需時間,一個是三年(魯國),一個是五個月(齊國)
大家循著歷史的軌跡,去看到“為政以德,齊之以禮”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
7.特別說明:「變」
(1)何時變
“變”,就是不好了、有問題了,我們才要變,不是亂變,不是聞風起舞,不是隨著人家變來又變去。變來又變去,變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的宗旨跟目標,都不知道自己的道怎麼走了。
(2)如何變
要先看到我目前的狀況,我目前不足的地方,我的缺點在哪裡?而這個要用什麼來衡斷呢?用我的道來衡斷。到底我的生命目標是什麼?我生命最終極的快樂到底什麼才是無副作用的?用那個來衡量我現在的這些毛病,要往哪個方向改?所以我是最終要到達那個道,我才會看到我現在的不足。我現在的不足、要改的,就是為了要趨向於我未來的道。
(3)所以這個變,第一個往哪裡變,我現在到底哪裡不足了,也就是要變什麼。再來,如何變?這些問題都要看得清清楚楚。
8.夫子的變,從霸道變回王道,心中的仁是底蘊
當孔子在《八佾篇》講到“八佾舞於庭”,“三家者以《雍》徹”,“季氏旅於泰山”,要去泰山祭祀的時候,他提出來的就是要恢復禮。那他提出要恢復禮的時候,他講的是蘊含在我們心中的仁到底是什麼?所以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如果說好,不要僭禮,而要恢復禮。可是沒有仁的話,那還是沒有底蘊的,那還是就像一棵樹苗,沒有深厚的泥土,沒有根一樣,是不行的。所以我想,周初的王道理想,能不能夠真實地恢復起來,就在看魯怎麼做了。
9.結勸
(1)希望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隨著我們自己的學習而不斷地改變。但是那個改變有方向、有道,我們的變都有次第,循序漸進。
(2)祝福大家一變至於道,不要急功近利,希望我們在跟著聖賢學習的路程中,也要循序漸進地去變,變到哪裡去呢?變到我們心目中最高的理想—道上去。
論語 雍也第六 第21章
子曰:「知者樂(ㄧㄠˋ)水,仁者樂(ㄧㄠˋ)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ㄌㄜˋ),仁者壽。」
▶
<白話>
孔子說 : 「智者喜歡水,仁者喜歡山;智者好動,仁者好靜;智者快樂 , 仁者活得久。」
(明智的人喜歡水,仁厚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靈活,仁厚的人安靜;明智的人快樂,仁厚的人長壽。)
<文義>
1.「知者樂水」:「知」通「智」,有智慧。「樂」,喜好。知者達於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於水,故樂水。
2.「仁者樂山」:仁者安於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於山,故樂山。
3.「知者動」:包曰:「日進故動。」智者天天進德修業,自強不息,不斷開發自己的智慧。
4.「仁者靜」:孔安國曰:「無欲故靜。」,仁者善於調理自己的情緒欲望,不為情緒所擾動。
5.「知者樂」:邢疏:「言知者役用才知,成功得志,故歡樂也。」智者運用才智,利人的志向有成,自然快樂。
6.「仁者壽」: 包曰:「性靜者多壽考。」仁者不憂,心中坦蕩蕩,安然自在,氣血依軌道運行脈和平,自然長壽。
7.動靜以體言,樂壽以效言也。動而不括故樂,靜而有常故壽。程子曰:「非體仁知之深者,不能如此形容之。」
注: 動而不括:動,此處指射出去的箭;括,箭尾部起固定飛行軌跡的羽毛,如果沒有箭羽射出去的箭飛行軌跡就不穩定,很難射中目標。 靜而有常:出自《周易》第二卦:“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大意是大地厚重溫順,但其萬物的運動是那樣的強健有力,大地因為它的溫和厚重而哺育了萬物(大地因為不像天上一樣經常有風雲雷電、雨雪冰霜那些劇烈的變化,所以古人認為大地是溫和柔順的),君子(後得主即後來得到土地的人們、指土地的擁有者)要平淡謙遜並遵循自然規律,哺育萬物而使其光大。 解釋:射箭時要去掉箭上的尾羽(這樣就不會傷害其他的生靈了),所以有仁愛之心的君子就會高興;君子要平和,還要像大地一樣遵循自然規律,那才會福澤綿長。
<思惟提綱>
1.為何明智的人喜歡水? 為何仁厚的人喜歡山?
2.為何有智慧的人是靈活的?為何仁厚的人是安靜的?
3.快樂和健康長壽,人人想要,請問一般人如何求得?
4.問問自己,我如何讓自己快樂?我如何讓自己健康?
5.本章,孔老夫子告訴我們快樂和長壽,靠什麼可以得到?
<義理解釋>
二.重點摘要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1.為什麼有人稱為知者,有人稱為仁者?
(1)智慧和仁德,都是我們要學的,就像鳥的雙翼一般,二者缺一不可,而且不可能一個長一個短。那為什麼有人稱為知者,有人稱為仁者呢?
(2)從兩個角度去理解:
第一種角度:在學有所得但還沒有達到圓滿之前,有的人智慧比較突出,故稱之為知者;有的人仁德比較突出,故稱之為仁者。
第二種角度:在學習圓滿之後,將兼具智慧和仁德這兩種特質,所以既可以稱他為知者,又可以稱他為仁者。
2.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1) 這一段話是孔子對於智慧和仁德這兩種特質的描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其中的“樂” 就是喜愛的意思,“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這與普通的喜愛遊山玩水是不同的。
(2)知者樂水
有智慧的人一定希求智慧,而且必然是愛觀察、愛思考的人,他看問題的角度深刻而且寬廣,面對任何問題都能找到出路,不會有任何的執著和滯礙,而流水正有這樣的特性,不論遇到什麼障礙,總能繞行而過,這與智慧頗為類似,故知者必然喜歡看水。
(3)仁者樂山
仁者就是那種博愛之人,他以天下為己任,願做眾生的依靠,其心堅穩厚重屹立不搖,而山也有這樣的特質。仁者看到山,就彷彿看到自己的心志一般,所以仁者每愛看山。推而廣之,日月星辰,虛空大地,無一不可以藉物以觀志,又何至於山和水啊。
3.知者動,仁者靜
(1)知者動
知者動,這不是說知者好動,仁者好靜,是說智慧的特性是不拘一格,活潑靈動,所以說知者動。
(2)仁者靜
仁德的特性是要成為眾生的依靠,擔負眾生的苦難,所以始終都在關注他人的苦樂,自己沒有一絲私慾,所以不會慌張焦慮,內心祥和安定,所以說,仁者靜。這比較類似一位好的醫生給病人的感覺。
4.知者樂,仁者壽
(1)知者樂
人不快樂,主要是因為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也不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而知者擁有智慧,總能找到問題的癥結,並迎刃而解,心不會被卡住,故說知者樂。
(2)仁者壽
仁者不圖名利,處處利他,既然德行累累,必然福氣多多,所以必有利於健康長壽,故說仁者壽。
5.本章的啟發-「樂和壽」靠「智和仁」得到
知者和仁者的生命狀態,對我們初學的人有什麼啟發呢?我們人人都希望心情愉快,身體健康,事業順利,怎麼得到呢?人們會想到各種方法,而這裡指出的是靠智慧、靠仁德,不是靠鬥爭或者逃避。
(1)知者有智慧解決煩惱化解紛爭
智慧就是靠選擇正確的思路,通過思路來解決內心的煩惱。比如,在工作中與人有分歧,如果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彼此可能都很煩惱,其實可以去想,人家的思路也許有合理性,也未嘗不可以嘗試,這樣就會化解紛爭,給自他都留下進步的空間。
(2)知者在困境看到希望、在絕境看到出路,心很自在
煩惱都是由於某些偏執所帶來的,偏執的東西被挑戰就會痛苦不堪。那為什麼會偏執呢?是因為看不到更多的選擇,只想到單一的角度,學習智慧就是要學著從更深廣的層面看問題,那樣就不會死執在一個點上,苦惱隨即就會減輕,乃至消失了。事情還是那些事情,但看問題的角度變了,感受馬上就變了,會有立竿見影之效。所以知者常常能在困難中看到希望,在絕境中看到出路,在平凡中看到價值,心是很自在的。
(3)仁者少私心雜念,一身正氣,百邪不侵
而靠仁德就是要減少私心雜念,長養一身正氣,自然百邪不侵,這當然是最好的養生之道。另外,實踐仁德就是要以他人為重,善待別人,這樣一來,別人一定喜歡跟你交朋友,朋友多則諸事易成,如此豈不美哉!
6. 結語
智慧改善心情,仁德改善命運,儒學並沒有脫離我們的切身利益,反而是非常務實的。只是人們缺乏了解和體驗罷了。
▶
<白話>
孔子說 : 「智者喜歡水,仁者喜歡山;智者好動,仁者好靜;智者快樂 , 仁者活得久。」
(明智的人喜歡水,仁厚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靈活,仁厚的人安靜;明智的人快樂,仁厚的人長壽。)
<文義>
1.「知者樂水」:「知」通「智」,有智慧。「樂」,喜好。知者達於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於水,故樂水。
2.「仁者樂山」:仁者安於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於山,故樂山。
3.「知者動」:包曰:「日進故動。」智者天天進德修業,自強不息,不斷開發自己的智慧。
4.「仁者靜」:孔安國曰:「無欲故靜。」,仁者善於調理自己的情緒欲望,不為情緒所擾動。
5.「知者樂」:邢疏:「言知者役用才知,成功得志,故歡樂也。」智者運用才智,利人的志向有成,自然快樂。
6.「仁者壽」: 包曰:「性靜者多壽考。」仁者不憂,心中坦蕩蕩,安然自在,氣血依軌道運行脈和平,自然長壽。
7.動靜以體言,樂壽以效言也。動而不括故樂,靜而有常故壽。程子曰:「非體仁知之深者,不能如此形容之。」
注: 動而不括:動,此處指射出去的箭;括,箭尾部起固定飛行軌跡的羽毛,如果沒有箭羽射出去的箭飛行軌跡就不穩定,很難射中目標。 靜而有常:出自《周易》第二卦:“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大意是大地厚重溫順,但其萬物的運動是那樣的強健有力,大地因為它的溫和厚重而哺育了萬物(大地因為不像天上一樣經常有風雲雷電、雨雪冰霜那些劇烈的變化,所以古人認為大地是溫和柔順的),君子(後得主即後來得到土地的人們、指土地的擁有者)要平淡謙遜並遵循自然規律,哺育萬物而使其光大。 解釋:射箭時要去掉箭上的尾羽(這樣就不會傷害其他的生靈了),所以有仁愛之心的君子就會高興;君子要平和,還要像大地一樣遵循自然規律,那才會福澤綿長。
<思惟提綱>
1.為何明智的人喜歡水? 為何仁厚的人喜歡山?
2.為何有智慧的人是靈活的?為何仁厚的人是安靜的?
3.快樂和健康長壽,人人想要,請問一般人如何求得?
4.問問自己,我如何讓自己快樂?我如何讓自己健康?
5.本章,孔老夫子告訴我們快樂和長壽,靠什麼可以得到?
<義理解釋>
二.重點摘要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1.為什麼有人稱為知者,有人稱為仁者?
(1)智慧和仁德,都是我們要學的,就像鳥的雙翼一般,二者缺一不可,而且不可能一個長一個短。那為什麼有人稱為知者,有人稱為仁者呢?
(2)從兩個角度去理解:
第一種角度:在學有所得但還沒有達到圓滿之前,有的人智慧比較突出,故稱之為知者;有的人仁德比較突出,故稱之為仁者。
第二種角度:在學習圓滿之後,將兼具智慧和仁德這兩種特質,所以既可以稱他為知者,又可以稱他為仁者。
2.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1) 這一段話是孔子對於智慧和仁德這兩種特質的描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其中的“樂” 就是喜愛的意思,“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這與普通的喜愛遊山玩水是不同的。
(2)知者樂水
有智慧的人一定希求智慧,而且必然是愛觀察、愛思考的人,他看問題的角度深刻而且寬廣,面對任何問題都能找到出路,不會有任何的執著和滯礙,而流水正有這樣的特性,不論遇到什麼障礙,總能繞行而過,這與智慧頗為類似,故知者必然喜歡看水。
(3)仁者樂山
仁者就是那種博愛之人,他以天下為己任,願做眾生的依靠,其心堅穩厚重屹立不搖,而山也有這樣的特質。仁者看到山,就彷彿看到自己的心志一般,所以仁者每愛看山。推而廣之,日月星辰,虛空大地,無一不可以藉物以觀志,又何至於山和水啊。
3.知者動,仁者靜
(1)知者動
知者動,這不是說知者好動,仁者好靜,是說智慧的特性是不拘一格,活潑靈動,所以說知者動。
(2)仁者靜
仁德的特性是要成為眾生的依靠,擔負眾生的苦難,所以始終都在關注他人的苦樂,自己沒有一絲私慾,所以不會慌張焦慮,內心祥和安定,所以說,仁者靜。這比較類似一位好的醫生給病人的感覺。
4.知者樂,仁者壽
(1)知者樂
人不快樂,主要是因為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也不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而知者擁有智慧,總能找到問題的癥結,並迎刃而解,心不會被卡住,故說知者樂。
(2)仁者壽
仁者不圖名利,處處利他,既然德行累累,必然福氣多多,所以必有利於健康長壽,故說仁者壽。
5.本章的啟發-「樂和壽」靠「智和仁」得到
知者和仁者的生命狀態,對我們初學的人有什麼啟發呢?我們人人都希望心情愉快,身體健康,事業順利,怎麼得到呢?人們會想到各種方法,而這裡指出的是靠智慧、靠仁德,不是靠鬥爭或者逃避。
(1)知者有智慧解決煩惱化解紛爭
智慧就是靠選擇正確的思路,通過思路來解決內心的煩惱。比如,在工作中與人有分歧,如果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彼此可能都很煩惱,其實可以去想,人家的思路也許有合理性,也未嘗不可以嘗試,這樣就會化解紛爭,給自他都留下進步的空間。
(2)知者在困境看到希望、在絕境看到出路,心很自在
煩惱都是由於某些偏執所帶來的,偏執的東西被挑戰就會痛苦不堪。那為什麼會偏執呢?是因為看不到更多的選擇,只想到單一的角度,學習智慧就是要學著從更深廣的層面看問題,那樣就不會死執在一個點上,苦惱隨即就會減輕,乃至消失了。事情還是那些事情,但看問題的角度變了,感受馬上就變了,會有立竿見影之效。所以知者常常能在困難中看到希望,在絕境中看到出路,在平凡中看到價值,心是很自在的。
(3)仁者少私心雜念,一身正氣,百邪不侵
而靠仁德就是要減少私心雜念,長養一身正氣,自然百邪不侵,這當然是最好的養生之道。另外,實踐仁德就是要以他人為重,善待別人,這樣一來,別人一定喜歡跟你交朋友,朋友多則諸事易成,如此豈不美哉!
6. 結語
智慧改善心情,仁德改善命運,儒學並沒有脫離我們的切身利益,反而是非常務實的。只是人們缺乏了解和體驗罷了。
論語 雍也第六 第20章-2
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 <白話>
樊遲又問怎樣才算是仁德。孔子答以:「有仁德的人,遇到艱難的事,總是爭先去做,遇到能獲得私利的事,總是寧願居後,若能做到克己寡欲,無私為公,這就可以說是仁德了。」
<文義>
1.李炳南《論語講要》
「仁者先難而後獲」:孔安國注:「先勞苦,而後得功。」皇《疏》:「范甯曰,艱難之事則為物先,獲功之事,而處物後。」
此答樊遲問仁。孔子說,仁者先為其難,而得功則在其後。世間好事難成,仁者辦仁德之事,先忍耐其困難,一直做下去,沖破種種難關,而後得其成果。此為難行而能行。《禮記‧中庸》:「力行近乎仁。」故云:「可謂仁矣。」
2.朱熹《四書集注》
程子曰:「先難,克己也。以所難為先,而不計所獲,仁也。」呂氏曰:「當務為急,不求所難知;力行所知,不憚所難為。」
3.蕅益大師《論語點睛》
【補註】世俗混稱佛菩薩為鬼神,此大誤也。佛菩薩是出世大聖,鬼神是生死凡夫,相距天淵。然皆是過去六親,未來諸佛,故當敬。修福而瞋恚墮神趣,慳貪而不施墮鬼趣,故當憐憫而遠之也。仁者須發大心,遍十方,盡未來,度脫眾生,而後成佛。故曰﹕先其難而後其獲。
<思惟題綱>
1.何謂智?何謂仁?智和仁有什麼關係?
2.何謂先難而後獲?要如何做到?
3.行善的時候,如何做到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4.在論語書中,學生向孔子問仁是一件很常見的事,但為什麼孔子給他們的回答全都不一樣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顏淵‧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顏淵曰:
「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2.《論語‧顏淵‧2》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
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3.《論語‧顏淵‧3》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斯言也訒,其謂之仁矣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二、重點摘記
《雍也篇》第21章
上次學了“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今天學第二部分:樊遲又問:“什麼是仁?”
子曰:“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是說做到了先難而後獲,就是仁。
(一)智和仁的關係
這一句承接前一句,前一句談智慧,智慧的特點是抉擇是非對錯,看到真正的因果關係。此處特別指出 : 快樂的根本是務民之義,就是要各盡本分,身份不同,本分也不同,但本質上都是仁。知道仁之後就要行仁,先難而後獲,就是指的行仁的過程。
(二)如何做到先難而後獲?
1.克己復禮
開始行仁一定不容易,因為行仁必須克己復禮,要跟一向只為自己的習氣拉拔。
(1)如:要孝順父母,心裡毫不嫌棄、抱怨,這不容易;
(2)如:要慈愛子女,心裡毫不生氣或者毫不放棄,這也不容易;
(3)與人交往,要代人著想、委曲求全,這也不容易。
2.不斷地練習
(1)行仁之處必難,這時需要的是意志和勇氣、愛心和耐心。經過不斷地練習,行仁的力量就會加強,壞習氣就會被削弱,就不覺得有那麼難了。
(2)這時,必然對學習仁德的好處有親切地體會,可謂有心得,有收穫,所以叫後獲。從先難到後獲,這是一個從耕耘到收穫的過程,耕耘沒有不辛苦的,但是收穫是甜美的。
(3)沒有先難就沒有後獲,想到了後獲才敢於先難,對大多數人都需要利而行之,見到好處才去做。
(三)先難而後獲的另一種解釋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對先難而後獲也有另一種解釋,就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行善的時候先看該不該這樣做,不是先要看我會獲得什麼,這是在強調動機要純厚,要不圖回報。不過凡是行善雖不期待回報,而沒有回報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因果總是公平的。
▶ <白話>
樊遲又問怎樣才算是仁德。孔子答以:「有仁德的人,遇到艱難的事,總是爭先去做,遇到能獲得私利的事,總是寧願居後,若能做到克己寡欲,無私為公,這就可以說是仁德了。」
<文義>
1.李炳南《論語講要》
「仁者先難而後獲」:孔安國注:「先勞苦,而後得功。」皇《疏》:「范甯曰,艱難之事則為物先,獲功之事,而處物後。」
此答樊遲問仁。孔子說,仁者先為其難,而得功則在其後。世間好事難成,仁者辦仁德之事,先忍耐其困難,一直做下去,沖破種種難關,而後得其成果。此為難行而能行。《禮記‧中庸》:「力行近乎仁。」故云:「可謂仁矣。」
2.朱熹《四書集注》
程子曰:「先難,克己也。以所難為先,而不計所獲,仁也。」呂氏曰:「當務為急,不求所難知;力行所知,不憚所難為。」
3.蕅益大師《論語點睛》
【補註】世俗混稱佛菩薩為鬼神,此大誤也。佛菩薩是出世大聖,鬼神是生死凡夫,相距天淵。然皆是過去六親,未來諸佛,故當敬。修福而瞋恚墮神趣,慳貪而不施墮鬼趣,故當憐憫而遠之也。仁者須發大心,遍十方,盡未來,度脫眾生,而後成佛。故曰﹕先其難而後其獲。
<思惟題綱>
1.何謂智?何謂仁?智和仁有什麼關係?
2.何謂先難而後獲?要如何做到?
3.行善的時候,如何做到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4.在論語書中,學生向孔子問仁是一件很常見的事,但為什麼孔子給他們的回答全都不一樣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顏淵‧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顏淵曰:
「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2.《論語‧顏淵‧2》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
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3.《論語‧顏淵‧3》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斯言也訒,其謂之仁矣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二、重點摘記
《雍也篇》第21章
上次學了“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今天學第二部分:樊遲又問:“什麼是仁?”
子曰:“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是說做到了先難而後獲,就是仁。
(一)智和仁的關係
這一句承接前一句,前一句談智慧,智慧的特點是抉擇是非對錯,看到真正的因果關係。此處特別指出 : 快樂的根本是務民之義,就是要各盡本分,身份不同,本分也不同,但本質上都是仁。知道仁之後就要行仁,先難而後獲,就是指的行仁的過程。
(二)如何做到先難而後獲?
1.克己復禮
開始行仁一定不容易,因為行仁必須克己復禮,要跟一向只為自己的習氣拉拔。
(1)如:要孝順父母,心裡毫不嫌棄、抱怨,這不容易;
(2)如:要慈愛子女,心裡毫不生氣或者毫不放棄,這也不容易;
(3)與人交往,要代人著想、委曲求全,這也不容易。
2.不斷地練習
(1)行仁之處必難,這時需要的是意志和勇氣、愛心和耐心。經過不斷地練習,行仁的力量就會加強,壞習氣就會被削弱,就不覺得有那麼難了。
(2)這時,必然對學習仁德的好處有親切地體會,可謂有心得,有收穫,所以叫後獲。從先難到後獲,這是一個從耕耘到收穫的過程,耕耘沒有不辛苦的,但是收穫是甜美的。
(3)沒有先難就沒有後獲,想到了後獲才敢於先難,對大多數人都需要利而行之,見到好處才去做。
(三)先難而後獲的另一種解釋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對先難而後獲也有另一種解釋,就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行善的時候先看該不該這樣做,不是先要看我會獲得什麼,這是在強調動機要純厚,要不圖回報。不過凡是行善雖不期待回報,而沒有回報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因果總是公平的。
論語 雍也第六 第20章-1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
〈白話〉
樊遲向孔子請問怎樣才算明智。孔子回答:「專心用力在推動人民應盡的義務上;尊敬鬼神,但不媚求,應遠離而不狎近,這樣就可以說是明智了。」
〈文義〉
1.樊遲,名須,字子遲,魯國人,少孔子三十六歲,是孔門弟子。本章中的樊遲已不是一般百姓的身分,而是從政擔任了公職。「問知」,於為政時,有了智慧就不會迷惑,辦事才能真正利益人民,不使人民受害。
2.「務」,專力,能集中力量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3. 民之義,就是《禮記•禮運篇》所說的人倫十義。即「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政治的要務,以人倫十義化導民眾。(《論語講要》上論,李炳南著。
4. 「遠」,不是對鬼神故意離得遠遠的,而是不敢狎近。祭祀祖先,是為了報恩、不忘本。假使只想禱告求取利益,或是放肆不恭敬,就是狎近褻瀆,侮慢了鬼神。
〈思維題綱〉
1.〈雍也〉之前,樊遲是否出現過,還記得哪個篇章?
2. 您對夫子所言「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的內涵有何看法?
3. 夫子的主張和現代從政者的做法似乎有很大的差異,您覺得呢?
4. 本篇上半章,您學到了什麼?
〈義理解說〉
一、引用
1.《大學•傳三•釋止於善之二》:詩云:「穆穆文王,於(ㄨ)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2. 《中庸14》: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 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ㄍㄨˇ),反求諸其身。」
二、重點摘記
1.知”字通於智慧的智。孔子回答說:“要致力於盡做人的本份,對鬼神則敬而遠之,這就是有智慧的表現。”
2.因為人人都想趨利避害、離苦得樂,要達到這個目的,需要用正確的方法,而辨別什麼方法正確,什麼方法錯誤,這需要智慧。
3.孔子認為,有智慧的人的做法是,盡自己的本分,對鬼神則敬而遠之。
4.《大學》裡說:“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身份不同,對象不同,本分也不同。
5.自己的本分,歸結為一點,就是怎樣善待他人,其實都無礙乎仁德的“仁”字。
6.過去的人都相信鬼神的存在,而且覺得鬼神靈通神異,於是就有人期待著鬼神給自己降福消災,但孔子強調對鬼神固然不可不敬,但是不必依賴他們,還是要靠自己創造自己的命運,因為苦樂禍福都是由自己的德行決定的。
7.小結:
◎苦樂禍福都是由自己的德行決定的。因此應該在務民之義上著力,自然該得到的就會得到,不該得的也不要去非份妄求,君子素其位而行,自然處處心安,過著太平祥和的日子。
◎現代人多數不信鬼神,當然也不必談敬鬼神而遠之。但是有沒有人自己不盡本分,試圖靠投機鑽營獲得幸福呢?有的。所以這種偷心古今有之,靠非份的方法,即使一時得逞,但是不久就會倍償苦果,其實是沒有智慧的表現。
▶
〈白話〉
樊遲向孔子請問怎樣才算明智。孔子回答:「專心用力在推動人民應盡的義務上;尊敬鬼神,但不媚求,應遠離而不狎近,這樣就可以說是明智了。」
〈文義〉
1.樊遲,名須,字子遲,魯國人,少孔子三十六歲,是孔門弟子。本章中的樊遲已不是一般百姓的身分,而是從政擔任了公職。「問知」,於為政時,有了智慧就不會迷惑,辦事才能真正利益人民,不使人民受害。
2.「務」,專力,能集中力量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3. 民之義,就是《禮記•禮運篇》所說的人倫十義。即「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政治的要務,以人倫十義化導民眾。(《論語講要》上論,李炳南著。
4. 「遠」,不是對鬼神故意離得遠遠的,而是不敢狎近。祭祀祖先,是為了報恩、不忘本。假使只想禱告求取利益,或是放肆不恭敬,就是狎近褻瀆,侮慢了鬼神。
〈思維題綱〉
1.〈雍也〉之前,樊遲是否出現過,還記得哪個篇章?
2. 您對夫子所言「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的內涵有何看法?
3. 夫子的主張和現代從政者的做法似乎有很大的差異,您覺得呢?
4. 本篇上半章,您學到了什麼?
〈義理解說〉
一、引用
1.《大學•傳三•釋止於善之二》:詩云:「穆穆文王,於(ㄨ)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2. 《中庸14》: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 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ㄍㄨˇ),反求諸其身。」
二、重點摘記
1.知”字通於智慧的智。孔子回答說:“要致力於盡做人的本份,對鬼神則敬而遠之,這就是有智慧的表現。”
2.因為人人都想趨利避害、離苦得樂,要達到這個目的,需要用正確的方法,而辨別什麼方法正確,什麼方法錯誤,這需要智慧。
3.孔子認為,有智慧的人的做法是,盡自己的本分,對鬼神則敬而遠之。
4.《大學》裡說:“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身份不同,對象不同,本分也不同。
5.自己的本分,歸結為一點,就是怎樣善待他人,其實都無礙乎仁德的“仁”字。
6.過去的人都相信鬼神的存在,而且覺得鬼神靈通神異,於是就有人期待著鬼神給自己降福消災,但孔子強調對鬼神固然不可不敬,但是不必依賴他們,還是要靠自己創造自己的命運,因為苦樂禍福都是由自己的德行決定的。
7.小結:
◎苦樂禍福都是由自己的德行決定的。因此應該在務民之義上著力,自然該得到的就會得到,不該得的也不要去非份妄求,君子素其位而行,自然處處心安,過著太平祥和的日子。
◎現代人多數不信鬼神,當然也不必談敬鬼神而遠之。但是有沒有人自己不盡本分,試圖靠投機鑽營獲得幸福呢?有的。所以這種偷心古今有之,靠非份的方法,即使一時得逞,但是不久就會倍償苦果,其實是沒有智慧的表現。
論語 雍也第六 第19章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ㄩˋ)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
<白話>
孔子說:「中等資質的人,可以和他講上等的道;資質在中等以下的人,不和他講上等的道。」
<文義>
1.「中人」:資質中等的人
2.「語」:音「ㄩˋ」,告也。言教人者當隨其高下而告語之。則其言易入而無躐等之弊也。
3.「上」:較高的學問或道理。
4.「語上」:教上等之道,或,教導之進入上等。
5.李炳南《論語講要》:人之智力不平等,皇邢二疏皆先概分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上中下,合為九品。此由粗分,若細分則品級更多。上上之人是聖人,生而知之者。下下之人是愚人,學習能力最下,一竅不通。陽貨篇子曰:「惟上智與下愚不移。」此下愚之人,非普通教育可以教化者。上上下下之間,皆是中人。施教中人須依差等,循循誘進。
<思惟題綱>
1.為什麼對於中等以上的人,可以講上等的道;對於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講上等的道呢?
2.你覺得自己是上中下哪一等的人?你判斷的依據是什麼呢?
3.學習了這一章,在儒家文化的學習和推廣上,對你有什麼啟發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論語‧為政‧18》:子張學干祿。
2.《中庸‧第17章》:「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3.《論語‧述而‧1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4.《論語‧雍也‧9》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5.《中庸‧第27章》:「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
6.《中庸‧第26章》:「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
二、重點摘記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1.本章義理總說
學道的人,其基礎有上、中、下之分,而所學的道的內涵,也有上、中、下之分。孔子一向因材施教,所以他說:「對於中等以上的人,可以講上等的道;對於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講上等的道。」就好比說,對於中學生或者大學生可以講講哲學,而對於小學生不必講哲學,講講小故事就可以了。
2.學儒的利益:上、中、下利益
要想區分學者的上、中、下,應該先區分儒學的上、中、下利益。
學習儒學能夠帶給人們的利益:
(1)下等的利益-物質性的利益
下等的利益是什麼?是物質性的利益。
《論語》有一段,子張學干祿,這是講可以當官得到俸祿。(《論語‧為政‧18》)
《中庸》說,「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這裡談到的地位、俸祿、
名譽、長壽,都是物質層面的利益。(《中庸‧第17章》)
(2)上等的利益-自在的心境
上等的利益是什麼?是指不受物質條件的影響,那種寬容博大、無所掛礙的自在境界。如:
※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論語‧述而‧15》
※顏回「簞食瓢飲不改其樂。」(《論語‧雍也‧9》)
※《中庸》形容聖人的境界:「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以及「博厚
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
(3)中等利益
界於上下兩者之間的,當然就是中等利益。
下等的利益不能涵蓋中上的利益,但中上利益可以涵蓋下等的利益,要獲得的利益不同,要下的功夫
自然也有深淺、難易的差別。
3.學習者有三種根器:上、中、下
只求下等利益的人,就是下等根器的人,他們心量比較小;只求中等利益的人,就是中等根器的人;
志在聖賢,當然就是上等根器的人,心量最大。
4.中人以上可以語上
為什麼會對中人以上可以語上呢?因為他們心量比較大,聽到了成聖成賢的道理,不僅不會怯弱,反
而覺得那才是我要的,人活著就是要這樣,這樣才值得,於是就能不怕困難,踴躍學習,必將得到上
等,或者中上等的利益。
5. 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
為什麼對於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呢?因為他們目前的心量比較狹小,如果聽到要學那麼多,就被嚇住了,於是乾脆就不學了,不僅上等利益得不到,連下等利益也失去了。
6.因材施教的理由
儘管人人都可以為堯舜,而且聖人出世,就是希望是人人都成為堯舜,但是由於眾生的心量不同,所
以因材施教,給於深淺不同的引導,使得學者們各得其所,都能在他們現有的基礎上向上一步。
7.本章對我們的啟發
(1)學習儒學,有開闊的選擇空間
第一點啟發是,學習儒學的目的,有很開闊的選擇空間。比如聖賢,也許我還不敢奢望,但是父慈
子孝,兄友弟恭的和樂家庭要不要?要。團結互助,誠信友善的人際關係要不要?要。工作順利,事
業有成,要不要?要。而學習儒家的智慧正可以幫助我們得到這些好處。
(2)弘揚儒學,立足於解決問題
第二點啟發是,在當前這個注重物質的時代弘揚儒學,不能把調子定得太高,因為曲高則和寡,難免
有人說你脫離實際,所以一定要立足於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化解現實生活當中的困擾。
(3)學儒志在聖賢,才是真智慧
第三點啟發是,我們每個人也面臨諸多實際問題,實際問題不是不需要解決,但是畢竟儒學能夠帶給
我們的利益遠遠不至於此,而是能夠帶來更高遠的利益,就像一塊鑽石,可以拿去換一個饅頭,來填
飽肚子,但它的價值又何至於此。所以聰明的人,應該希聖希賢,這才是真智慧。不過這一條是拿來
要求自己的,不是去要求別人的;對於別人,真應該像孔子「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語上也」。
▶
<白話>
孔子說:「中等資質的人,可以和他講上等的道;資質在中等以下的人,不和他講上等的道。」
<文義>
1.「中人」:資質中等的人
2.「語」:音「ㄩˋ」,告也。言教人者當隨其高下而告語之。則其言易入而無躐等之弊也。
3.「上」:較高的學問或道理。
4.「語上」:教上等之道,或,教導之進入上等。
5.李炳南《論語講要》:人之智力不平等,皇邢二疏皆先概分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上中下,合為九品。此由粗分,若細分則品級更多。上上之人是聖人,生而知之者。下下之人是愚人,學習能力最下,一竅不通。陽貨篇子曰:「惟上智與下愚不移。」此下愚之人,非普通教育可以教化者。上上下下之間,皆是中人。施教中人須依差等,循循誘進。
<思惟題綱>
1.為什麼對於中等以上的人,可以講上等的道;對於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講上等的道呢?
2.你覺得自己是上中下哪一等的人?你判斷的依據是什麼呢?
3.學習了這一章,在儒家文化的學習和推廣上,對你有什麼啟發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論語‧為政‧18》:子張學干祿。
2.《中庸‧第17章》:「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3.《論語‧述而‧1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4.《論語‧雍也‧9》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5.《中庸‧第27章》:「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
6.《中庸‧第26章》:「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
二、重點摘記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1.本章義理總說
學道的人,其基礎有上、中、下之分,而所學的道的內涵,也有上、中、下之分。孔子一向因材施教,所以他說:「對於中等以上的人,可以講上等的道;對於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講上等的道。」就好比說,對於中學生或者大學生可以講講哲學,而對於小學生不必講哲學,講講小故事就可以了。
2.學儒的利益:上、中、下利益
要想區分學者的上、中、下,應該先區分儒學的上、中、下利益。
學習儒學能夠帶給人們的利益:
(1)下等的利益-物質性的利益
下等的利益是什麼?是物質性的利益。
《論語》有一段,子張學干祿,這是講可以當官得到俸祿。(《論語‧為政‧18》)
《中庸》說,「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這裡談到的地位、俸祿、
名譽、長壽,都是物質層面的利益。(《中庸‧第17章》)
(2)上等的利益-自在的心境
上等的利益是什麼?是指不受物質條件的影響,那種寬容博大、無所掛礙的自在境界。如:
※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論語‧述而‧15》
※顏回「簞食瓢飲不改其樂。」(《論語‧雍也‧9》)
※《中庸》形容聖人的境界:「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以及「博厚
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
(3)中等利益
界於上下兩者之間的,當然就是中等利益。
下等的利益不能涵蓋中上的利益,但中上利益可以涵蓋下等的利益,要獲得的利益不同,要下的功夫
自然也有深淺、難易的差別。
3.學習者有三種根器:上、中、下
只求下等利益的人,就是下等根器的人,他們心量比較小;只求中等利益的人,就是中等根器的人;
志在聖賢,當然就是上等根器的人,心量最大。
4.中人以上可以語上
為什麼會對中人以上可以語上呢?因為他們心量比較大,聽到了成聖成賢的道理,不僅不會怯弱,反
而覺得那才是我要的,人活著就是要這樣,這樣才值得,於是就能不怕困難,踴躍學習,必將得到上
等,或者中上等的利益。
5. 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
為什麼對於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呢?因為他們目前的心量比較狹小,如果聽到要學那麼多,就被嚇住了,於是乾脆就不學了,不僅上等利益得不到,連下等利益也失去了。
6.因材施教的理由
儘管人人都可以為堯舜,而且聖人出世,就是希望是人人都成為堯舜,但是由於眾生的心量不同,所
以因材施教,給於深淺不同的引導,使得學者們各得其所,都能在他們現有的基礎上向上一步。
7.本章對我們的啟發
(1)學習儒學,有開闊的選擇空間
第一點啟發是,學習儒學的目的,有很開闊的選擇空間。比如聖賢,也許我還不敢奢望,但是父慈
子孝,兄友弟恭的和樂家庭要不要?要。團結互助,誠信友善的人際關係要不要?要。工作順利,事
業有成,要不要?要。而學習儒家的智慧正可以幫助我們得到這些好處。
(2)弘揚儒學,立足於解決問題
第二點啟發是,在當前這個注重物質的時代弘揚儒學,不能把調子定得太高,因為曲高則和寡,難免
有人說你脫離實際,所以一定要立足於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化解現實生活當中的困擾。
(3)學儒志在聖賢,才是真智慧
第三點啟發是,我們每個人也面臨諸多實際問題,實際問題不是不需要解決,但是畢竟儒學能夠帶給
我們的利益遠遠不至於此,而是能夠帶來更高遠的利益,就像一塊鑽石,可以拿去換一個饅頭,來填
飽肚子,但它的價值又何至於此。所以聰明的人,應該希聖希賢,這才是真智慧。不過這一條是拿來
要求自己的,不是去要求別人的;對於別人,真應該像孔子「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語上也」。
論語 雍也第六 第18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白話>
孔子說:「知道它,不如喜好它。喜好它,不如從心裡悅樂它。」
<文義>
1.「之」:指學,亦指道。
2.「知之者」:原來不知之事,今求知之,知其然。
3.「好之者」: 是已知其然,進而求知其所以然。
4.「樂之者」: 已知其所以然,是以樂之。實踐之,心中得其樂。
5. 求學,由知之,而好之,而樂之,由淺入深。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篤厚,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深邃。樂之,則必有成就。
<思惟題綱>
1.請說明學習(學道)的三個次第「知之、好之、樂之」為何?
2.總結一下,學習《論語》至今 ,您處在哪個階段?
3.從「知之」跨到「好之」,困難為何?你有跨越的經驗嗎?
4.從「好之」跨到「樂之」,困難為何?你有跨越的經驗嗎?
5.誰是「樂之者」我的典範?我如何做到「樂之者」?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三綱八目出自《大學》,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二、重點摘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本章注釋:
(1)“之”代表的就是道,如《大學》裡的三綱八目,或者《論語》中的孝悌忠信,等等。
(2)“知之”,就是知道了這個道,對道有了了解。
(3)“好之”,就是喜歡這個道。
(4)“樂之”,就是通過實踐這個道,從中體會到快樂。
孔子說:“知道道,不如喜歡道;喜歡道,不如體會到修道的快樂。”
2.學道次第:知之→好之→樂之
(1)知之,好之,樂之,是學道的三個層次,也可以說是次第。
(2)知道比不知道要好,所以第一步要先了解,這必須通過問學,要聽老師講,要研閱經典。知之是否就好之呢?不一定。
(3)好之不是說聽完了覺得不錯,然後書本一合,僅此而已。好之者應該很想得到它,心裡有一種踴躍歡喜的感覺。
(4)有了好之就會不斷地去做,堅持下去就能與道有德,學而時習是快樂的,這就達到了樂之。
3.為何“好之”很難?
(1)問題的關鍵是怎樣好之?其實難也難在這裡。知道,這是一件好事,但並不好之,可能因為覺得這不一定行得通,或者做起來太難、太辛苦,要付出很多。
(2)比如:處理人際關係時,我們都知道自私不好,利他是美德,但喜歡利他這不容易,利他好像就自己要吃虧,所以知之並不好之,當然更談不到樂之。
(3)比如:教育要靠以身作則,靠關愛和耐心,這幾乎人人皆知,但實際上多數人更喜歡提要求,或者進行責罰。
4.做到“好之”靠智慧
(1)認識做的好處,不做的壞處
怎麼做到好之呢?主要靠智慧,就是充分認識到做這件事情的好處,和不做這件事情的壞處,依靠智慧調動自己的愛好,而不是憑感受。
(2)憑感受做與不做,顯然不對
憑感受的意思就是,這件事眼前辛苦我就不該做,眼前快樂就可以做,這顯然不對。舉例:藥是苦的,如果憑感受就不該吃藥,但是靠智慧就該吃,因為吃了藥,病就好了,不吃病情就會惡化。又如,縱情享樂,眼前感受上很快樂,但依禮制顯然不能這樣。
5.用智慧觀察:利他是快樂,自私自利是痛苦
(1)利他,眼前會辛苦
利他會不會辛苦呢?會辛苦。然而用智慧觀察,雖然眼前有點辛苦,但是如果你經常為人付出,別人也一定會回報你,其實收穫的快樂往往更多。
(2)自私自利,好像挺賺的
自私自利,暫時看好像挺賺的,但是久而久之沒人喜歡你,那是何等痛苦。從行為到結果之間有個時間差,不要因為這個時間差就下錯了結論。
(3)參透道理,選擇利他
拋開他人的反饋而論,富於利他心的人,比私慾重的人,內心也會快樂很多,所以呢應該選擇學習利他。當我們把這個道理參透了,認識到利他是通向快樂之門,每個道德屏幕背後都藏著幸福的玄機,就會對立身行道有興趣,就不會被眼前感受上的困難擋住,就像商人看到商機一樣,怎麼會無動於衷呢?
6.不斷練習,從善行點滴開始
(1)事實上,所謂的困難多半是因為不熟練,常言道,“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只要對善行多加練習,
就不會覺得難了。
(2)比如,常人進行體操表演幾乎不可能,可是那些體操運動員卻做得輕鬆自如,這都是因為常常練習的緣故。
(3)所以,對付困難,改的方法就是不斷練習。另外,也要注意由淺入深的次第,先從善行點滴開始,從中體會到點滴的快樂,這樣就會對行善為樂增加信心,也就進入了一種良性循環。
▶
<白話>
孔子說:「知道它,不如喜好它。喜好它,不如從心裡悅樂它。」
<文義>
1.「之」:指學,亦指道。
2.「知之者」:原來不知之事,今求知之,知其然。
3.「好之者」: 是已知其然,進而求知其所以然。
4.「樂之者」: 已知其所以然,是以樂之。實踐之,心中得其樂。
5. 求學,由知之,而好之,而樂之,由淺入深。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篤厚,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深邃。樂之,則必有成就。
<思惟題綱>
1.請說明學習(學道)的三個次第「知之、好之、樂之」為何?
2.總結一下,學習《論語》至今 ,您處在哪個階段?
3.從「知之」跨到「好之」,困難為何?你有跨越的經驗嗎?
4.從「好之」跨到「樂之」,困難為何?你有跨越的經驗嗎?
5.誰是「樂之者」我的典範?我如何做到「樂之者」?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三綱八目出自《大學》,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二、重點摘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本章注釋:
(1)“之”代表的就是道,如《大學》裡的三綱八目,或者《論語》中的孝悌忠信,等等。
(2)“知之”,就是知道了這個道,對道有了了解。
(3)“好之”,就是喜歡這個道。
(4)“樂之”,就是通過實踐這個道,從中體會到快樂。
孔子說:“知道道,不如喜歡道;喜歡道,不如體會到修道的快樂。”
2.學道次第:知之→好之→樂之
(1)知之,好之,樂之,是學道的三個層次,也可以說是次第。
(2)知道比不知道要好,所以第一步要先了解,這必須通過問學,要聽老師講,要研閱經典。知之是否就好之呢?不一定。
(3)好之不是說聽完了覺得不錯,然後書本一合,僅此而已。好之者應該很想得到它,心裡有一種踴躍歡喜的感覺。
(4)有了好之就會不斷地去做,堅持下去就能與道有德,學而時習是快樂的,這就達到了樂之。
3.為何“好之”很難?
(1)問題的關鍵是怎樣好之?其實難也難在這裡。知道,這是一件好事,但並不好之,可能因為覺得這不一定行得通,或者做起來太難、太辛苦,要付出很多。
(2)比如:處理人際關係時,我們都知道自私不好,利他是美德,但喜歡利他這不容易,利他好像就自己要吃虧,所以知之並不好之,當然更談不到樂之。
(3)比如:教育要靠以身作則,靠關愛和耐心,這幾乎人人皆知,但實際上多數人更喜歡提要求,或者進行責罰。
4.做到“好之”靠智慧
(1)認識做的好處,不做的壞處
怎麼做到好之呢?主要靠智慧,就是充分認識到做這件事情的好處,和不做這件事情的壞處,依靠智慧調動自己的愛好,而不是憑感受。
(2)憑感受做與不做,顯然不對
憑感受的意思就是,這件事眼前辛苦我就不該做,眼前快樂就可以做,這顯然不對。舉例:藥是苦的,如果憑感受就不該吃藥,但是靠智慧就該吃,因為吃了藥,病就好了,不吃病情就會惡化。又如,縱情享樂,眼前感受上很快樂,但依禮制顯然不能這樣。
5.用智慧觀察:利他是快樂,自私自利是痛苦
(1)利他,眼前會辛苦
利他會不會辛苦呢?會辛苦。然而用智慧觀察,雖然眼前有點辛苦,但是如果你經常為人付出,別人也一定會回報你,其實收穫的快樂往往更多。
(2)自私自利,好像挺賺的
自私自利,暫時看好像挺賺的,但是久而久之沒人喜歡你,那是何等痛苦。從行為到結果之間有個時間差,不要因為這個時間差就下錯了結論。
(3)參透道理,選擇利他
拋開他人的反饋而論,富於利他心的人,比私慾重的人,內心也會快樂很多,所以呢應該選擇學習利他。當我們把這個道理參透了,認識到利他是通向快樂之門,每個道德屏幕背後都藏著幸福的玄機,就會對立身行道有興趣,就不會被眼前感受上的困難擋住,就像商人看到商機一樣,怎麼會無動於衷呢?
6.不斷練習,從善行點滴開始
(1)事實上,所謂的困難多半是因為不熟練,常言道,“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只要對善行多加練習,
就不會覺得難了。
(2)比如,常人進行體操表演幾乎不可能,可是那些體操運動員卻做得輕鬆自如,這都是因為常常練習的緣故。
(3)所以,對付困難,改的方法就是不斷練習。另外,也要注意由淺入深的次第,先從善行點滴開始,從中體會到點滴的快樂,這樣就會對行善為樂增加信心,也就進入了一種良性循環。
論語 雍也第六 第17章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
<白話>
孔子說:「一個人的生存,全靠正直。如果沒有正直而生存,可以說是僥倖的。」
(人正直,才能生活幸福;不正直的人有時也能生活平安,那衹是僥幸逃過了災難而已。)
<文義>
1.「生」:生存、存活。前後兩個「生」同義。
2.「直」:正直。直道無邪曲。即《中庸》所言「誠」也。
3.「罔之生」:「罔」,無也;「之」,指正直。「罔之生」是指不正直而存活。
4.「幸而免」:「幸」,僥倖苟活。「免」,避免,免於禍患。暫時僥倖避免劫難。
5.《朱子•論語集注》程子曰:「生理本直。罔,不直也,而亦生者,幸而免爾。」
6.李炳南《論語講要》皇疏:「是獲幸而免死耳。」即是免遭報應之謂。然所免者,只是眼前之報。若依尚書洪範五福六極善惡之報而言,其所應受之惡報終不可免。孔子在此含蓄言之而已。
<思惟題綱>
1.複習先前有關「直」的學習--公冶長篇第24章︰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1)請問孔子為何認為微生高不直?
(2)孔子曰:「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孔子為何如此說?
2.對本章孔子的論點:「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你可以提出相違的現象嗎?你會承許這樣的論點嗎?
3.什麼是「直」?「直」的好處? 不直的害處(過患)?
4.我們要經常問自己「直」了嗎?且將之列為善行條目。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四書辨疑》曰:人之不遭橫夭,得全生理,壽盡天年而善終者,由其不為非道之事,所行者直而無罔曲故也。罔曲之人亦得全其生理,不遭橫夭以終其身,此特幸而免耳。倖免者,免其橫夭之死也。夫子所言,乃其天理之常,人事大概不出於此。至於君子不幸偶值遭命者,間亦有之,然不可以常理論也(按:如回、牛之死)。http://www.ifuun.com/a201802029670651/
2.《晉語》:「德不純而福祿並至,謂之幸。言非分而得可慶倖也。」
3.《春秋傳》:「民之多幸,國之不幸也。」
4.《左傳》:「善人在上,則國無幸民。」
5.《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6.劉寶楠《論語正義》:「直者,誠也。誠者內不自以欺,外不以欺人。」
7.《中庸‧第二十章》:「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8.劉寶楠《論語正義》:「人能存誠,則行主忠信,而天且助順,人且助信,故能生也。若夫罔者,專務自欺以欺人,所謂自作孽不可活者,非有上罰,必有天殃,其能免此者,幸爾。」
9.《論語‧子路‧18》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10.《大學》:「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11.《論語‧公冶長‧24》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12.《論語‧陽貨‧16》:「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13.《入行論》:「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
14.黃式三《論語後案》曰:「人受生於天,全生於世,以直道為之主。失此直道,天威所必譴,王法所必誅,眾怒所必加,免者幸而已,言其鮮也。」
15.《論語‧季氏‧5》:「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16.《論語‧顏淵‧22》:「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二、重點摘記
1.本章消文
夫子說:「人能活在世上就憑真誠正直,如果你沒有直,卻可以活著,那是僥倖。」
2.正直的人全其一生;不正直的人,活著是僥倖
(1)《四書辨疑》:「生,就是指能全其生理,盡天年而善終,不遭受橫夭之死。」人都是能以善終為原則,以橫死為例外。禽獸就不一樣了,很多動物都是橫死的,也不以橫死為例外。這段話就很重要,人平安的活在世間依靠的是什麼?夫子說就一個字「直」。夫子講的很徹底,正直的人才能全其一生;不正直的人活著,是因為僥倖。
(2)夫子心中,「直」不僅是修身立德的需要,而是生存的需要。換句話說,不是運氣好,不正直的人就無法生存,這是夫子以聖人的眼光建立出的人生的底線。(這和我們的理解,差距就大了。)
3.罔之生也幸而免
(1)我們覺得,正直應該是道德要求,而不是生存的要求,因為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我們都能看到很多直道而行的人過的不容易,反過來那些不直的人好像過得不錯,有的人壽命也不短。夫子為什麼說他們是幸而免呢?
(2)「幸」,非分而得
※《論語正義》引《晉語》:「德不純而福祿並至,謂之幸。言非分而得可慶倖也。」所以,「幸」是指非分而得,不是分內應得,是一種不正常的獲得。
(3)民之多幸,國之不幸。
※《春秋傳》:「民之多幸,國之不幸也。」如果在人群當中,很多人都德性不到,卻獲得了很高的地位和財富,這就是國家的不幸。
(4)善人在上,國無幸民。
※《左傳》:「善人在上,則國無幸民。」如果一個國家,有能治理國家的善士能臣在上位的話,他們必然會引導人民實實在在的在德行的根本處入手,財富和爵位,也都會依照實際的德行功勞而分配,自然就不會有很多人僥倖去獲得。可是,反過來,如果在上位的人都是僥倖而獲得的話,卻想要天下人能行直道,那就沒法實施了。
4.我們不能靠幸運,要靠厚德載物。
天天期盼非分而得的幸運,這是不正常的,是一種顛倒的價值觀。就是因為天天想著幸運,也就天天都有不幸的感受了,我們不能靠幸運活著,還是要踏踏實實的積累德行,靠厚德載物。
古人說:「小人得禍是恒常的,而得福是幸運的。」所以我們看,看待幸與不幸、看待福和禍,還要看我們是君子還是小人。對於君子來說,以長遠的眼光去看,一生平安就是福。
5.什麼是「直」?
(1)「直」,從字形上看,上面是一個“十”字,下面是一個“目”字,說明了直要經得起十目所視。
(2)劉氏《正義》:「直者,誠也。誠者內不自以欺,外不以欺人。」這又說明,直呢,是要以誠為核心,內誠外直。《中庸》:「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不知道善,就沒法做到誠。誠必須是與善相合的。
(3)總結
「直」,就是由內在的真誠之心出發,符合於善的,又經得起十目所視,是光明正大的。古人是向天地學習的,天地就是以至誠來生養萬物的,所以誠是生命之本。也正是由於人能夠存誠,所以行為就能夠做到主忠信,就感得天且助順,人且助信,所以才可以在世間生存。
6.《論語》子路篇第18章談「直」
(1)有一次葉公對孔子說:「我們那兒有一個人很直,他的父親偷了羊,他就去官府告發作證。」夫子說:“我們的直可不是這樣,父親會為兒子隱瞞,兒子也會為父親隱瞞,「直」就在這個隱當中。”
(2)我們知道,文明法治是離不開人情的,人情當中,又屬父子的親情是最深的。一個人,可以把父親簡單粗暴的當成一個罪人,對別人說我的父親是個壞蛋,我是多麼的正直,那麼這又是一個怎樣的兒子呢?他心中的人倫情感、父子天性應該是早就不具備了。
(3)如果是我們自己的父母偷了羊,我們是一定會努力幫忙解決,或者找失主道歉,或者把羊還給人家,絕不會這麼粗暴的就把父母告上公堂的。
(4)「子為父隱,父為子隱」不是隱瞞事實,而是兒子想為父親承擔些責任。這個「隱」恰恰是出自父子相親的至誠之心,這種「隱」恰恰保留了父子相親的這個直。
(5)什麼是「直」?「直」就是我們的心,是否真心的對別人好,這不僅要看外面的行為,更要看內心的品格心性。
7.要經常問自己「直」嗎?
(1)要經常問自己:
※我是真的想讓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仁義嗎?
※我不能真誠的對父母好還能對誰好?
(2)《大學》說,小人做不善的事,就總想掩蓋自己的不善,讓別人以為自己是善的。但他不知道「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別人看的是一清二楚啊。所以說「智者不為狡事,力者不為狂寇,慎獨而勿自欺。」一個社會,只有建立好尊老孝親,才能真正的建立出人倫和秩序。
8.《論語》中不直的個案
“直”的反面就是“不直”。《論語‧公冶長‧24》夫子說過不直的就有微生高這個人,別人問他借醋,他沒有,從鄰居家借了給別人,也不告訴對方,這個醋是鄰居的,這就是罔。從小事就可以看出來,這個人的傾向。
9.釐清被誤解的「直」
(1)有人把直簡單的理解成為正直,這也是容易出問題的。因為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正直的,大街上兩個人發生了衝突,你問哪一個,哪一個都覺得自己有理,自己是正直的。
(2)所以正直是一種標準,需要學習判斷,但加上真誠,就只需要自己負責,問問自己就知道了。一個人做事不真誠,或者與內心脫節,胡做亂做,到最後就一定會出事。
(3)比如說,很多女性明明希望自己的先生,多聽聽自己講話,多關心一下自己,可在生活中卻總是表現出對自己的先生不屑一顧,毫不在意的樣子,這就和內心脫節了。慢慢的一次次的言不由衷,累積下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就是很多夫妻臨到離婚了,都不知道是怎麼走到這一步。
10.不直的過患
(1)《論語》講到古人和現在人的差別--「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古代愚昧的人還具備直,現在愚昧的人也不直了,變得愚蠢而狡詐,狡詐到最後,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不能真誠的面對自己。不能夠針對自己進行不斷的改良改善,到最後就一定得自己遭罪了。
(2)《入行論》說,這就是「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走的就是條死路。
(3)一個人活在世上,有真誠,憑良心做事,即使沒受過教育,也照樣走在正路上。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身邊有一些人,他們能力不夠,辦事常出錯,但他們心眼好,所以很少有人怨恨他們。可是如果常出錯的人,平時就不怎麼良善,甚至是狡詐,就容易招人怨恨了,如果是生在動亂的年代,就真是不容易平安到老了。
11.「直」做了,生命就走在平安的路上。
(1)古人說:「人受生於天,全生於世,以直道為之主。失此直道,天威所必譴,王法所必誅,眾怒所必加。」
(2)儒家所講的直,不是一個口號,一旦你真正的做了,生命就自然會走在平安的路上。
(3)春秋時期禮崩樂壞,人類的自我定義出現了問題,認為力大、財多、狡詐,好像是獲取成功的一種能力。現在很多人也都抱著這樣的觀點。
(4)這一章聖人就告訴我們:「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不要說人生想取得成功,就是平安的活著,都得依靠真誠正直。
12.孔聖人幫我們建立「直是人性底線」
本章,是夫子以超越人間的智慧,提出對存世生活的看法,也是聖人試圖幫助我們建立的人性的底線。
「直」是交友的第一要求,交友之道第一件事就是直,之後才是友諒、友多聞。「直」也是做官的最基本的品德,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如果賢明的君主能把正直的人,安放在諂曲的小人之上,就能夠糾正和改善政治風氣。
聖人是生而知之,能盡其性。
13.總結︰人可以活在世上,就靠真誠正直。
這一章,聖人告訴我們,人可以活在世上,就靠真誠正直。如果我們覺得有些飄渺遙遠,那是因為這正是我們所缺失的,應該努力找回來。我們如果以不直的人也有能得善終的為由,拒絕接受,也只是因為不懂因果,短視目盲,懷抱僥倖之心而已。人雖有上智下愚的區別,但直是生命的底線。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希望我們能以此共勉,真誠而正直的活著。
▶
<白話>
孔子說:「一個人的生存,全靠正直。如果沒有正直而生存,可以說是僥倖的。」
(人正直,才能生活幸福;不正直的人有時也能生活平安,那衹是僥幸逃過了災難而已。)
<文義>
1.「生」:生存、存活。前後兩個「生」同義。
2.「直」:正直。直道無邪曲。即《中庸》所言「誠」也。
3.「罔之生」:「罔」,無也;「之」,指正直。「罔之生」是指不正直而存活。
4.「幸而免」:「幸」,僥倖苟活。「免」,避免,免於禍患。暫時僥倖避免劫難。
5.《朱子•論語集注》程子曰:「生理本直。罔,不直也,而亦生者,幸而免爾。」
6.李炳南《論語講要》皇疏:「是獲幸而免死耳。」即是免遭報應之謂。然所免者,只是眼前之報。若依尚書洪範五福六極善惡之報而言,其所應受之惡報終不可免。孔子在此含蓄言之而已。
<思惟題綱>
1.複習先前有關「直」的學習--公冶長篇第24章︰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1)請問孔子為何認為微生高不直?
(2)孔子曰:「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孔子為何如此說?
2.對本章孔子的論點:「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你可以提出相違的現象嗎?你會承許這樣的論點嗎?
3.什麼是「直」?「直」的好處? 不直的害處(過患)?
4.我們要經常問自己「直」了嗎?且將之列為善行條目。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四書辨疑》曰:人之不遭橫夭,得全生理,壽盡天年而善終者,由其不為非道之事,所行者直而無罔曲故也。罔曲之人亦得全其生理,不遭橫夭以終其身,此特幸而免耳。倖免者,免其橫夭之死也。夫子所言,乃其天理之常,人事大概不出於此。至於君子不幸偶值遭命者,間亦有之,然不可以常理論也(按:如回、牛之死)。http://www.ifuun.com/a201802029670651/
2.《晉語》:「德不純而福祿並至,謂之幸。言非分而得可慶倖也。」
3.《春秋傳》:「民之多幸,國之不幸也。」
4.《左傳》:「善人在上,則國無幸民。」
5.《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6.劉寶楠《論語正義》:「直者,誠也。誠者內不自以欺,外不以欺人。」
7.《中庸‧第二十章》:「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8.劉寶楠《論語正義》:「人能存誠,則行主忠信,而天且助順,人且助信,故能生也。若夫罔者,專務自欺以欺人,所謂自作孽不可活者,非有上罰,必有天殃,其能免此者,幸爾。」
9.《論語‧子路‧18》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10.《大學》:「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11.《論語‧公冶長‧24》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12.《論語‧陽貨‧16》:「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13.《入行論》:「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
14.黃式三《論語後案》曰:「人受生於天,全生於世,以直道為之主。失此直道,天威所必譴,王法所必誅,眾怒所必加,免者幸而已,言其鮮也。」
15.《論語‧季氏‧5》:「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16.《論語‧顏淵‧22》:「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二、重點摘記
1.本章消文
夫子說:「人能活在世上就憑真誠正直,如果你沒有直,卻可以活著,那是僥倖。」
2.正直的人全其一生;不正直的人,活著是僥倖
(1)《四書辨疑》:「生,就是指能全其生理,盡天年而善終,不遭受橫夭之死。」人都是能以善終為原則,以橫死為例外。禽獸就不一樣了,很多動物都是橫死的,也不以橫死為例外。這段話就很重要,人平安的活在世間依靠的是什麼?夫子說就一個字「直」。夫子講的很徹底,正直的人才能全其一生;不正直的人活著,是因為僥倖。
(2)夫子心中,「直」不僅是修身立德的需要,而是生存的需要。換句話說,不是運氣好,不正直的人就無法生存,這是夫子以聖人的眼光建立出的人生的底線。(這和我們的理解,差距就大了。)
3.罔之生也幸而免
(1)我們覺得,正直應該是道德要求,而不是生存的要求,因為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我們都能看到很多直道而行的人過的不容易,反過來那些不直的人好像過得不錯,有的人壽命也不短。夫子為什麼說他們是幸而免呢?
(2)「幸」,非分而得
※《論語正義》引《晉語》:「德不純而福祿並至,謂之幸。言非分而得可慶倖也。」所以,「幸」是指非分而得,不是分內應得,是一種不正常的獲得。
(3)民之多幸,國之不幸。
※《春秋傳》:「民之多幸,國之不幸也。」如果在人群當中,很多人都德性不到,卻獲得了很高的地位和財富,這就是國家的不幸。
(4)善人在上,國無幸民。
※《左傳》:「善人在上,則國無幸民。」如果一個國家,有能治理國家的善士能臣在上位的話,他們必然會引導人民實實在在的在德行的根本處入手,財富和爵位,也都會依照實際的德行功勞而分配,自然就不會有很多人僥倖去獲得。可是,反過來,如果在上位的人都是僥倖而獲得的話,卻想要天下人能行直道,那就沒法實施了。
4.我們不能靠幸運,要靠厚德載物。
天天期盼非分而得的幸運,這是不正常的,是一種顛倒的價值觀。就是因為天天想著幸運,也就天天都有不幸的感受了,我們不能靠幸運活著,還是要踏踏實實的積累德行,靠厚德載物。
古人說:「小人得禍是恒常的,而得福是幸運的。」所以我們看,看待幸與不幸、看待福和禍,還要看我們是君子還是小人。對於君子來說,以長遠的眼光去看,一生平安就是福。
5.什麼是「直」?
(1)「直」,從字形上看,上面是一個“十”字,下面是一個“目”字,說明了直要經得起十目所視。
(2)劉氏《正義》:「直者,誠也。誠者內不自以欺,外不以欺人。」這又說明,直呢,是要以誠為核心,內誠外直。《中庸》:「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不知道善,就沒法做到誠。誠必須是與善相合的。
(3)總結
「直」,就是由內在的真誠之心出發,符合於善的,又經得起十目所視,是光明正大的。古人是向天地學習的,天地就是以至誠來生養萬物的,所以誠是生命之本。也正是由於人能夠存誠,所以行為就能夠做到主忠信,就感得天且助順,人且助信,所以才可以在世間生存。
6.《論語》子路篇第18章談「直」
(1)有一次葉公對孔子說:「我們那兒有一個人很直,他的父親偷了羊,他就去官府告發作證。」夫子說:“我們的直可不是這樣,父親會為兒子隱瞞,兒子也會為父親隱瞞,「直」就在這個隱當中。”
(2)我們知道,文明法治是離不開人情的,人情當中,又屬父子的親情是最深的。一個人,可以把父親簡單粗暴的當成一個罪人,對別人說我的父親是個壞蛋,我是多麼的正直,那麼這又是一個怎樣的兒子呢?他心中的人倫情感、父子天性應該是早就不具備了。
(3)如果是我們自己的父母偷了羊,我們是一定會努力幫忙解決,或者找失主道歉,或者把羊還給人家,絕不會這麼粗暴的就把父母告上公堂的。
(4)「子為父隱,父為子隱」不是隱瞞事實,而是兒子想為父親承擔些責任。這個「隱」恰恰是出自父子相親的至誠之心,這種「隱」恰恰保留了父子相親的這個直。
(5)什麼是「直」?「直」就是我們的心,是否真心的對別人好,這不僅要看外面的行為,更要看內心的品格心性。
7.要經常問自己「直」嗎?
(1)要經常問自己:
※我是真的想讓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仁義嗎?
※我不能真誠的對父母好還能對誰好?
(2)《大學》說,小人做不善的事,就總想掩蓋自己的不善,讓別人以為自己是善的。但他不知道「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別人看的是一清二楚啊。所以說「智者不為狡事,力者不為狂寇,慎獨而勿自欺。」一個社會,只有建立好尊老孝親,才能真正的建立出人倫和秩序。
8.《論語》中不直的個案
“直”的反面就是“不直”。《論語‧公冶長‧24》夫子說過不直的就有微生高這個人,別人問他借醋,他沒有,從鄰居家借了給別人,也不告訴對方,這個醋是鄰居的,這就是罔。從小事就可以看出來,這個人的傾向。
9.釐清被誤解的「直」
(1)有人把直簡單的理解成為正直,這也是容易出問題的。因為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正直的,大街上兩個人發生了衝突,你問哪一個,哪一個都覺得自己有理,自己是正直的。
(2)所以正直是一種標準,需要學習判斷,但加上真誠,就只需要自己負責,問問自己就知道了。一個人做事不真誠,或者與內心脫節,胡做亂做,到最後就一定會出事。
(3)比如說,很多女性明明希望自己的先生,多聽聽自己講話,多關心一下自己,可在生活中卻總是表現出對自己的先生不屑一顧,毫不在意的樣子,這就和內心脫節了。慢慢的一次次的言不由衷,累積下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就是很多夫妻臨到離婚了,都不知道是怎麼走到這一步。
10.不直的過患
(1)《論語》講到古人和現在人的差別--「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古代愚昧的人還具備直,現在愚昧的人也不直了,變得愚蠢而狡詐,狡詐到最後,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不能真誠的面對自己。不能夠針對自己進行不斷的改良改善,到最後就一定得自己遭罪了。
(2)《入行論》說,這就是「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走的就是條死路。
(3)一個人活在世上,有真誠,憑良心做事,即使沒受過教育,也照樣走在正路上。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身邊有一些人,他們能力不夠,辦事常出錯,但他們心眼好,所以很少有人怨恨他們。可是如果常出錯的人,平時就不怎麼良善,甚至是狡詐,就容易招人怨恨了,如果是生在動亂的年代,就真是不容易平安到老了。
11.「直」做了,生命就走在平安的路上。
(1)古人說:「人受生於天,全生於世,以直道為之主。失此直道,天威所必譴,王法所必誅,眾怒所必加。」
(2)儒家所講的直,不是一個口號,一旦你真正的做了,生命就自然會走在平安的路上。
(3)春秋時期禮崩樂壞,人類的自我定義出現了問題,認為力大、財多、狡詐,好像是獲取成功的一種能力。現在很多人也都抱著這樣的觀點。
(4)這一章聖人就告訴我們:「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不要說人生想取得成功,就是平安的活著,都得依靠真誠正直。
12.孔聖人幫我們建立「直是人性底線」
本章,是夫子以超越人間的智慧,提出對存世生活的看法,也是聖人試圖幫助我們建立的人性的底線。
「直」是交友的第一要求,交友之道第一件事就是直,之後才是友諒、友多聞。「直」也是做官的最基本的品德,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如果賢明的君主能把正直的人,安放在諂曲的小人之上,就能夠糾正和改善政治風氣。
聖人是生而知之,能盡其性。
13.總結︰人可以活在世上,就靠真誠正直。
這一章,聖人告訴我們,人可以活在世上,就靠真誠正直。如果我們覺得有些飄渺遙遠,那是因為這正是我們所缺失的,應該努力找回來。我們如果以不直的人也有能得善終的為由,拒絕接受,也只是因為不懂因果,短視目盲,懷抱僥倖之心而已。人雖有上智下愚的區別,但直是生命的底線。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希望我們能以此共勉,真誠而正直的活著。
論語 雍也第六 第16章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
<白話>
孔子說:「一個人內在的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像個鄙陋的鄉野之人;外在的文采勝過內在的質樸,就會像個掌文書的官吏。只有質樸和文采搭配得宜,才是君子的修養。」
<文義>
1.「質」:指人樸素的本質,活生生的生命之直接反應。
2.「文」:文采,指文明教化,各種社會制度、教育內容、文明藝術給人帶來的改變。
3.「野」:說文:「野,郊外也。」;包注:「如野人」,即是居在郊外之人。
4.「史」:古注有二義,一是史書,一是史官。
5.「勝」:包注作「多」字講。
6.「質勝於文」:質多於文,則如野人。也就是像鄉下人的意思。鄉下人習作農工,言行欠於禮文修飾,顯得樸素無華。
7.「文勝於質」:文多於質,則如史書。史書所載的史事,由於寫史的人,除了像左丘明那一類的史家之外,難免有所好惡, 不得其正,是故所寫的歷史,不免文過其實。所以,文多於質,則如史書,有失其真。
8.「彬彬」:猶班班,物相雜而適均之貌。包注:「彬彬,文質相半之貌。」彬彬,融和之相。
9.「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文與質均衡交融。言行文雅而又真實,合乎中道,是為文質彬彬的君子。
<思惟題綱>
1. 何謂「質」?何謂「文」?何謂「文質彬彬」?
2. 為何「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為什麼文和質要搭配得宜,才合乎君子之道?﹚
3. 觀察一下周遭的人,誰「質勝文」?誰「文勝質」?誰呈現「文質彬彬」?
4. 在學習心靈提升、涵養君子的過程,若無法圓具質和文兩個方面,要以何為先為本呢?
5. 平時我們看人是否注重本質?栽培我們的孩子,是否有從文和質這兩個方面入手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論語·為政·2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2.《論語·八佾·14》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中庸》:「君子要尊德性而道問學」
3.蕅益大師《論語點睛》:「質,如樹莖;文,如花葉,由有樹根,故莖枝花葉,皆是一團生機。【補註】尊德性而不道問學,則野。道問學而不尊德性,則史。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故文質彬彬也。」
4.《朱子·論語集注》:楊氏曰:「文質不可以相勝,然質之勝文,猶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勝而至於滅質,則其本亡矣。雖有文,將安施乎?然則與其史也,寧野。」
5.《孝經》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
6.《論語·八佾·24》:「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7.《弟子規》:「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二)重點摘記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1.消文
(1)孔子說:本質好過文采的人,就會顯得粗野,文采好過本質的人,就會像史書或者史官,有失其真誠,只有文采和本質配合得當,才能算是君子。
(2)“野”,就是鄉野的意思,就像一個人很少學習、不懂規矩,言行欠於禮文的修飾,顯得比較粗鄙。
(3)“史”,過去是指宗廟的巫祝,或者官府的文書員,由於他們經常在祭祀當中念誦讚歌,或者撰寫官方文件,所以比較浮誇。也有學者認為,史就是專指《史書》,說《史書》記錄的雖然精彩,但是缺少真情實感。
(4)這一章講到君子,成為一個君子必須圓具的兩個方面——文和質,以及在修養君子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的兩種情況,一個是文多質少,還有一個就是質多文少。
2.細說”文”和”質”
(1)那什麼是文?什麼是質呢?
在古代,“文”,通花紋的紋,指紋理。“質”,是指質地,比如說石頭,它有紋理,有質地,這就構成了我們對石頭的認識;後來呢,文和質又引申為對文化的認識。
(2)比如說,《論語》當中說,周朝的文化是從夏朝的尚忠,殷朝的尚質,發展成為周朝的文質相伴的郁郁乎文哉。(《論語·為政·23》、《論語·八佾·14》)
(3)再後來,文和質又引申到了對人的認識上,分別形容,指人的道德本質和文化修養。
(4)現在,文和質可以說已經應用到對萬事萬物的認識之上了。
比如說,從禮的角度來看,“質”就是禮的精神。“文”是指禮文、禮儀。從文學藝術上來看,“質”是指所表達的主旨內涵。“文”是指行文方式方法。
(5)這一章所講的文和質,分別指的就是,一個人修養成君子不能忽視的兩個方面:第一,是道德本質;第二,是文化知識。這兩點必須相互配合,才能成就文質彬彬的君子之貌。
3.君子的教育原則─「尊德性而道問學」
(1)《中庸》:「君子要尊德性而道問學」,這就楷定了,對於一個君子的教育原則,必須要以開發他的明德和性德為目標,並且不斷的通過學和問,來達成這個目標。
(2)江謙補註:「尊德性而不道問學,則野。道問學而不尊德性,則史。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故文質彬彬也。」(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尊德性”,就是在性德這個本質目標上努力修養。“道問學”,就是通過後天的學和問,在文采、能力上下功夫。文也不是浮誇的學問,而是幫助我們在德性上不斷的提升。文和質,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均衡交融,才合乎君子之道。
4.「文質彬彬」是儒家的教育目標
(1)文質彬彬,不僅講出了文和質的關係,更講出了儒家的教育目標和學習方法。所以,以成為君子為目標的教育,需要考量兩樣:一個是文,一個是質。
(2)質是品性、本質,有與生俱來的,更在於後天的培養,它就像是一個還沒有雕刻的木材,你可以雕刻成
任何你想要的樣子。
(3)儒家的學習,就是讓人們恢復或者發現這個本來就有的明德為目標,配合後天的學問而來的知識文化、文學藝術,等等,不斷的在道德上增上。
5.文質不可以相勝之理
(1)朱子《集注》,引楊氏曰:“文質不可以相勝,然質之勝文,猶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勝而至於滅質,則其本亡矣。雖有文,將安施乎?然則與其史也,寧野。”
(2)朱子強調,文與質相比,一定要以質為先,以質為本。強調德性比文采、才能,更為重要。有質而無文,至少還不虛浮、不虛偽。
(3)老實憨厚的人,如果沒有文采和才能,還可以再造就,這就像甜味和白的顏色,還可以接受其它的味道,或者其它的顏色。
(4)可是如果一個人有才能、有文采,但是內心虛偽,文勝質了,乃至於滅質,失去了本質,就容易出大問題了。
(5)歷史上的奸臣或者大奸大惡之人,大部分都是這樣的人,比如說秦檜,他就是一個文狀元,文采了得,但是品質敗壞、不忠不義,那麼他的結局就是國破、家亡、身敗,千古罵之。
(6)所以,與其文勝質,還不如質勝文。文勝質,就是腐朽了的人、虛偽了的人,想要洗滌乾淨,重新來過,就很難了。
6.檢視自心---是否以質為先
(1)我們反省一下自己,平時我們看人是否注重本質?栽培我們的孩子,是否有從文和質這兩個方面入手呢?
(2)怎樣才算是以質為先的教育?
蕅益大師的註解說:“質,如樹莖;文,如花葉,由有樹根,故莖枝花葉,皆是一團生機。”(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大師的註解,文和質就像植物的莖和花葉,都是長在地面之上的。“質”就像是植物的莖,莖雖然在像徵著“文”的花葉的前面,但是下面還有個樹根。
(3)根是什麼呢?就是孝道,孝是德性的根本,教之所由生也。
在家裡學好孝,出門才能看到這個人的品行。有孝心的人,才能真誠的對待他人。先對自己的父母愛,“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是謂之悖德的”。一個人對於這個世界上對她最好的人---父母,都沒有辦法建立真實的愛,那就更不可能再去愛其他的人了。
(4)愛敬之心,都是基於孝心這個根長出來的,對人沒有真誠之心,學了再多的文化技藝,也是長浮華,又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7.為什麼要成為文質彬彬的君子?
(1)文質彬彬是君子的美好形象
文質彬彬,是形容理想的人格,君子的美好形象。換句話說,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文質彬彬呢?
因為我們要做君子,君子就是要文質彬彬。
(2)什麼是君子?以文載道
※最初,君子是指君主,在上位的人,管理者。君子的“君”,上面是一個尹字,當治國平天下的治字來講,下面是個口,是指要發號施令。
※後來君子就泛指讀書人。比如說,孔子雖不在其位,但是他可以宣講古聖先王的道,可以教化天下人,天將以夫子為木鐸。(《論語·八佾·24》)所以,就可以稱得上君子。
※讀書人就是要學習夫子,自己先明明德,自己有了道德的內涵和修養,再藉助外面的表達工具,以文載道,用文章來表達道德,這就是文質彬彬。
(3)君子有力量改變世界
想改變眼前的世界,我們就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不能小看成為君子之後的我們的力量。我們要先學會道,再把道明白的用文章表達出來,就可以影響和改變世界。
8.文超過質的教育結果
(1)儒家強調教育,而一般人一提到教育,就容易偏向文超過質。
(2)比如說,背誦《論語》,就是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最終明了性德,成就大道的。但是呢,只是把背誦當做知識,自己既不提升,又不改善,那就是文勝質了。
(3)比如說,與人相處,學習恰當的禮儀、禮容,是可以讓人們保持融洽的關係,帶給相互之間美好的感受的,可是如果只注重禮儀,比方說,和人握手問候,只是出自一種形式,沒有任何真誠的情感,那有什麼意思呢?
(4)一天到晚說一些客套話,做一些言不由衷的事,這樣久了,自己的生命就空虛掉了,蒼白掉了,不用心去活著,沒有任何意義,自己都會厭倦自己。
9.文質彬彬被曲解了
(1)文質彬彬這個詞,在現在的中國,大多是用來描述一種比較儒雅的形態,已經失去了它所存在的君子人格的審美標準。
(2)我們說起文質彬彬,就只形容一個人比較斯文,就“文”的方面來說的,完全缺乏了對於質的觀察,這就意味著,我們已經把文質彬彬這個詞,曲解成單純的文,甚至文也不一定具備,僅僅是一個外在的形象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遺憾。
(3)對於我們人人都想成為的君子,我們只看中“文”,而忽略掉“質”,這就跟夫子提出來的文質彬彬的本意,出現截然相反的理解,這就是對於傳統文化的無知。
10.結論──成為文質彬彬的君子
(1)儒家強調的是生命的內在和外在要合一。要合一,人的生命特色才能表現的非常優美,做君子就要文質兼顧,文質彬彬。
(2)我的老師曾經說過,在我們與他人相遇的那個千古凝聚的瞬間,那一刻,我們能為別人做什麼?這就強調了我們的用心,要用心的生活。所以,說任何話、做任何事、面對任何人,相遇了就拿出自己的至誠之心,內心真誠,然後言行文雅,這才是中國人。
(3)「文質彬彬」四個字描繪了中國之美、文化之美、人格之美,不僅是我們不斷完善自己、成就君子的一把標尺,更是我們這個國家、民族、人格和文化的希望。
▶
<白話>
孔子說:「一個人內在的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像個鄙陋的鄉野之人;外在的文采勝過內在的質樸,就會像個掌文書的官吏。只有質樸和文采搭配得宜,才是君子的修養。」
<文義>
1.「質」:指人樸素的本質,活生生的生命之直接反應。
2.「文」:文采,指文明教化,各種社會制度、教育內容、文明藝術給人帶來的改變。
3.「野」:說文:「野,郊外也。」;包注:「如野人」,即是居在郊外之人。
4.「史」:古注有二義,一是史書,一是史官。
5.「勝」:包注作「多」字講。
6.「質勝於文」:質多於文,則如野人。也就是像鄉下人的意思。鄉下人習作農工,言行欠於禮文修飾,顯得樸素無華。
7.「文勝於質」:文多於質,則如史書。史書所載的史事,由於寫史的人,除了像左丘明那一類的史家之外,難免有所好惡, 不得其正,是故所寫的歷史,不免文過其實。所以,文多於質,則如史書,有失其真。
8.「彬彬」:猶班班,物相雜而適均之貌。包注:「彬彬,文質相半之貌。」彬彬,融和之相。
9.「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文與質均衡交融。言行文雅而又真實,合乎中道,是為文質彬彬的君子。
<思惟題綱>
1. 何謂「質」?何謂「文」?何謂「文質彬彬」?
2. 為何「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為什麼文和質要搭配得宜,才合乎君子之道?﹚
3. 觀察一下周遭的人,誰「質勝文」?誰「文勝質」?誰呈現「文質彬彬」?
4. 在學習心靈提升、涵養君子的過程,若無法圓具質和文兩個方面,要以何為先為本呢?
5. 平時我們看人是否注重本質?栽培我們的孩子,是否有從文和質這兩個方面入手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論語·為政·2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2.《論語·八佾·14》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中庸》:「君子要尊德性而道問學」
3.蕅益大師《論語點睛》:「質,如樹莖;文,如花葉,由有樹根,故莖枝花葉,皆是一團生機。【補註】尊德性而不道問學,則野。道問學而不尊德性,則史。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故文質彬彬也。」
4.《朱子·論語集注》:楊氏曰:「文質不可以相勝,然質之勝文,猶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勝而至於滅質,則其本亡矣。雖有文,將安施乎?然則與其史也,寧野。」
5.《孝經》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
6.《論語·八佾·24》:「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7.《弟子規》:「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二)重點摘記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1.消文
(1)孔子說:本質好過文采的人,就會顯得粗野,文采好過本質的人,就會像史書或者史官,有失其真誠,只有文采和本質配合得當,才能算是君子。
(2)“野”,就是鄉野的意思,就像一個人很少學習、不懂規矩,言行欠於禮文的修飾,顯得比較粗鄙。
(3)“史”,過去是指宗廟的巫祝,或者官府的文書員,由於他們經常在祭祀當中念誦讚歌,或者撰寫官方文件,所以比較浮誇。也有學者認為,史就是專指《史書》,說《史書》記錄的雖然精彩,但是缺少真情實感。
(4)這一章講到君子,成為一個君子必須圓具的兩個方面——文和質,以及在修養君子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的兩種情況,一個是文多質少,還有一個就是質多文少。
2.細說”文”和”質”
(1)那什麼是文?什麼是質呢?
在古代,“文”,通花紋的紋,指紋理。“質”,是指質地,比如說石頭,它有紋理,有質地,這就構成了我們對石頭的認識;後來呢,文和質又引申為對文化的認識。
(2)比如說,《論語》當中說,周朝的文化是從夏朝的尚忠,殷朝的尚質,發展成為周朝的文質相伴的郁郁乎文哉。(《論語·為政·23》、《論語·八佾·14》)
(3)再後來,文和質又引申到了對人的認識上,分別形容,指人的道德本質和文化修養。
(4)現在,文和質可以說已經應用到對萬事萬物的認識之上了。
比如說,從禮的角度來看,“質”就是禮的精神。“文”是指禮文、禮儀。從文學藝術上來看,“質”是指所表達的主旨內涵。“文”是指行文方式方法。
(5)這一章所講的文和質,分別指的就是,一個人修養成君子不能忽視的兩個方面:第一,是道德本質;第二,是文化知識。這兩點必須相互配合,才能成就文質彬彬的君子之貌。
3.君子的教育原則─「尊德性而道問學」
(1)《中庸》:「君子要尊德性而道問學」,這就楷定了,對於一個君子的教育原則,必須要以開發他的明德和性德為目標,並且不斷的通過學和問,來達成這個目標。
(2)江謙補註:「尊德性而不道問學,則野。道問學而不尊德性,則史。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故文質彬彬也。」(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尊德性”,就是在性德這個本質目標上努力修養。“道問學”,就是通過後天的學和問,在文采、能力上下功夫。文也不是浮誇的學問,而是幫助我們在德性上不斷的提升。文和質,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均衡交融,才合乎君子之道。
4.「文質彬彬」是儒家的教育目標
(1)文質彬彬,不僅講出了文和質的關係,更講出了儒家的教育目標和學習方法。所以,以成為君子為目標的教育,需要考量兩樣:一個是文,一個是質。
(2)質是品性、本質,有與生俱來的,更在於後天的培養,它就像是一個還沒有雕刻的木材,你可以雕刻成
任何你想要的樣子。
(3)儒家的學習,就是讓人們恢復或者發現這個本來就有的明德為目標,配合後天的學問而來的知識文化、文學藝術,等等,不斷的在道德上增上。
5.文質不可以相勝之理
(1)朱子《集注》,引楊氏曰:“文質不可以相勝,然質之勝文,猶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勝而至於滅質,則其本亡矣。雖有文,將安施乎?然則與其史也,寧野。”
(2)朱子強調,文與質相比,一定要以質為先,以質為本。強調德性比文采、才能,更為重要。有質而無文,至少還不虛浮、不虛偽。
(3)老實憨厚的人,如果沒有文采和才能,還可以再造就,這就像甜味和白的顏色,還可以接受其它的味道,或者其它的顏色。
(4)可是如果一個人有才能、有文采,但是內心虛偽,文勝質了,乃至於滅質,失去了本質,就容易出大問題了。
(5)歷史上的奸臣或者大奸大惡之人,大部分都是這樣的人,比如說秦檜,他就是一個文狀元,文采了得,但是品質敗壞、不忠不義,那麼他的結局就是國破、家亡、身敗,千古罵之。
(6)所以,與其文勝質,還不如質勝文。文勝質,就是腐朽了的人、虛偽了的人,想要洗滌乾淨,重新來過,就很難了。
6.檢視自心---是否以質為先
(1)我們反省一下自己,平時我們看人是否注重本質?栽培我們的孩子,是否有從文和質這兩個方面入手呢?
(2)怎樣才算是以質為先的教育?
蕅益大師的註解說:“質,如樹莖;文,如花葉,由有樹根,故莖枝花葉,皆是一團生機。”(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大師的註解,文和質就像植物的莖和花葉,都是長在地面之上的。“質”就像是植物的莖,莖雖然在像徵著“文”的花葉的前面,但是下面還有個樹根。
(3)根是什麼呢?就是孝道,孝是德性的根本,教之所由生也。
在家裡學好孝,出門才能看到這個人的品行。有孝心的人,才能真誠的對待他人。先對自己的父母愛,“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是謂之悖德的”。一個人對於這個世界上對她最好的人---父母,都沒有辦法建立真實的愛,那就更不可能再去愛其他的人了。
(4)愛敬之心,都是基於孝心這個根長出來的,對人沒有真誠之心,學了再多的文化技藝,也是長浮華,又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7.為什麼要成為文質彬彬的君子?
(1)文質彬彬是君子的美好形象
文質彬彬,是形容理想的人格,君子的美好形象。換句話說,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文質彬彬呢?
因為我們要做君子,君子就是要文質彬彬。
(2)什麼是君子?以文載道
※最初,君子是指君主,在上位的人,管理者。君子的“君”,上面是一個尹字,當治國平天下的治字來講,下面是個口,是指要發號施令。
※後來君子就泛指讀書人。比如說,孔子雖不在其位,但是他可以宣講古聖先王的道,可以教化天下人,天將以夫子為木鐸。(《論語·八佾·24》)所以,就可以稱得上君子。
※讀書人就是要學習夫子,自己先明明德,自己有了道德的內涵和修養,再藉助外面的表達工具,以文載道,用文章來表達道德,這就是文質彬彬。
(3)君子有力量改變世界
想改變眼前的世界,我們就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不能小看成為君子之後的我們的力量。我們要先學會道,再把道明白的用文章表達出來,就可以影響和改變世界。
8.文超過質的教育結果
(1)儒家強調教育,而一般人一提到教育,就容易偏向文超過質。
(2)比如說,背誦《論語》,就是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最終明了性德,成就大道的。但是呢,只是把背誦當做知識,自己既不提升,又不改善,那就是文勝質了。
(3)比如說,與人相處,學習恰當的禮儀、禮容,是可以讓人們保持融洽的關係,帶給相互之間美好的感受的,可是如果只注重禮儀,比方說,和人握手問候,只是出自一種形式,沒有任何真誠的情感,那有什麼意思呢?
(4)一天到晚說一些客套話,做一些言不由衷的事,這樣久了,自己的生命就空虛掉了,蒼白掉了,不用心去活著,沒有任何意義,自己都會厭倦自己。
9.文質彬彬被曲解了
(1)文質彬彬這個詞,在現在的中國,大多是用來描述一種比較儒雅的形態,已經失去了它所存在的君子人格的審美標準。
(2)我們說起文質彬彬,就只形容一個人比較斯文,就“文”的方面來說的,完全缺乏了對於質的觀察,這就意味著,我們已經把文質彬彬這個詞,曲解成單純的文,甚至文也不一定具備,僅僅是一個外在的形象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遺憾。
(3)對於我們人人都想成為的君子,我們只看中“文”,而忽略掉“質”,這就跟夫子提出來的文質彬彬的本意,出現截然相反的理解,這就是對於傳統文化的無知。
10.結論──成為文質彬彬的君子
(1)儒家強調的是生命的內在和外在要合一。要合一,人的生命特色才能表現的非常優美,做君子就要文質兼顧,文質彬彬。
(2)我的老師曾經說過,在我們與他人相遇的那個千古凝聚的瞬間,那一刻,我們能為別人做什麼?這就強調了我們的用心,要用心的生活。所以,說任何話、做任何事、面對任何人,相遇了就拿出自己的至誠之心,內心真誠,然後言行文雅,這才是中國人。
(3)「文質彬彬」四個字描繪了中國之美、文化之美、人格之美,不僅是我們不斷完善自己、成就君子的一把標尺,更是我們這個國家、民族、人格和文化的希望。
論語 雍也第六 第15章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
<白話>
孔子說:「誰能出寢室而不由門呢?為何不依著道理做人呢!」
<文義>
1.戶:說文:「戶,護也。半門曰戶,象形。」半門,一扇門也,如寢室之門。一切經音義十四引字書云:「一扇曰戶,兩扇曰門」
2.何莫:何不。一說,莫,非也,謂何非由此道也
3.道: 道指人道或天道而言,天道難聞,人道是人倫綱常之道,為立身行道之本。不由人道,不足以為人,具備人道,始能學作聖人。
<思惟題綱>
1.「何莫由斯道也!」,這句話中的「道」是指什麼道?
2.這一章的兩句話都是疑問句,但是孔子所要傳遞的真正的內含是什麼呢?
3.一個人要學習什麼,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呢?
<義理解釋>8'25"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朱子‧論語集注》:「人知出必由戶,而不知行必由道。非道遠人,人自遠爾。」
2.《中庸》:「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任、勇,三者,天下知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3.《孟子‧滕文公篇》:「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4.《禮記‧禮運篇》:「父慈、子孝、兄良、弟弟 、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知人義。」
5.《朱子‧養正遺規》:「天下無倫外之人。故自無倫外之學。」
6.劉寶楠《論語正義》:「人日用行習無非是道,特人或終身由之,而不知耳。」
7.《中庸‧第二十章》:「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8.《孟子‧盡心章句上》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9.《朱子治家格言》:「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二、 重點摘記
1.本章義理總說
孔子說,誰能出寢室而不由門呢?一個人要從屋子裡走出來,必然要經過門。同樣的道理,活在世上立身處事,為什麼不依正道而行呢?「誰能」、「何莫」這兩個詞,在疑問中更深刻的表達出了夫子對人類生命疾苦的關注,和對道必將行的自信。想過好這一生,人就必須要學習道,就必須要循道而行,「出必由戶,行必由道」,想要快樂的人生,捨此無他。
2.人要快樂,卻反其道而行,毀滅快樂
夫子說:「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也就是說,夫子認為,雖然所有的人都出必由戶,但大部分人卻行不由道,歪門邪道,或者說走起了窗戶,自行迷失了。
(1)比如說,男女雙方最初組成家庭,原本可以幸福的生活,相互照料,可是不依照夫妻相處之道而行,就把家庭變成了戰場,一輩子爭得你死我活。
(2)教育孩子呢,原本可以把孩子培養成國之棟樑、家之榮耀,可是不依照道而行,就把孩子變成了自私自利,處處遭人討厭的高分低能兒。
(3)上下級相處,原本是要和合同心,利益大眾,可是不依道而行,就變成了你壓迫我,我敷衍你,苦不堪言。
(4)生而為人,卻不知道何為人道。逆其道、反其道而行,就導致了我們雖然心裡想要求得快樂,可現實中呢,卻像毀滅自己的仇敵一樣,毀滅了我們所有的快樂。
3.讓我們得到快樂的道
那麼人活在世上,可以讓我們得到快樂的「道」,到底是什麼呢?
(1)《中庸》:「天下之達道五。」天下永不會變異的道,包含五個方面: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就是五倫之道,就是人活在世上,必須要學會處理的五種關係,這是人的立身之本。
(2)孟子展開說十義,就是在這五種關係,有十種相對應的身份,各種身份要各盡其義,父要慈愛,子要孝順,兄長友愛,小弟恭敬,夫妻之間相互敬愛,朋友講信,君臣有義。
(3)總體來說,鏈接著五倫十義中最核心的一個精神就是「仁」,推己及人,代人著想,就是你自己想要什麼,就必須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對待別人,代人著想。
(4)就像我們走出房間,必須要經過的那個門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也都需要依賴著別人。所以,人是必須要有互助利他的精神,而利他又一定是從最近的人開始利益的,從父慈子孝開始,然後兄友弟恭,夫妻互敬,再進而擴大到一切的人,這就是中國的文化精神。
4.無倫外之人,無倫外之學
(1)「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只要是人,就都活在五倫關係當中,我們處在其中,片刻不離,我們就是在這個當中,生出了人世間所有的疾苦和快樂。
(2)《論語正義》上說:「人日用行習無非是道,只是人或終身由之,而不知耳。」人道就是如此的,一定要學習五倫,五倫關係相處好,人生才會幸福,任何人想快樂健康,想心靈提升,就必須要走這個人道。
5.想得到快樂,一定要實踐五倫
(1)《中庸‧第二十章》:「事前定,則不困;道前定,則不窮。」辦事情,都要事先安排好,才不會受困,任何事情都有它的道;生而為人,更是有為人之道,那麼人只有事先選擇好安排好,要循人道而行,走下去才不會受困。
(2)生活中,我們對一個短期的旅行,都會有一個安排,找地圖、策劃交通工具、出行方式,可是對於我們珍貴的生命旅程,卻好像不太精心,隨波逐流,從未仔細考量一下自己要走什麼樣的道,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人生要依循什麼樣的標準活著。那如果活著卻從未想過要學習五倫之道,從未想過要撐握一些方法來改善自己的人生質量,這不是一件很愚蠢的事嗎?
(3)孟子說:「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一直做一件事,卻不明白為什麼做,習慣了某些習慣,也從不想我自己為什麼會習慣,一輩子隨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這就是眾生的行相。時時接觸而不能覺,日用而不能知,這實在是太傻的事兒了。
6.夫子最深情的呼喚-何莫由斯道也!
「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這是夫子在禮崩樂壞的社會亂象中,對人們的一種希望,希望人們能和他一樣去實踐道,希望人們少走彎路,這是夫子對人們最深情的呼喚,也肯定了人不經過這條道路,是不可能走上人生正途的必然性。夫子對於天道、性命、仁德,從來就沒有一絲一毫的懷疑和動搖,即使禮崩樂壞,天下無道,夫子仍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與道同行,這是我們所有的學人,該努力的方向。
7.結勸---力行五倫才是快樂之道
(1)不由人道,不足以為人,不學五倫之道,不學五倫相處之道,活著就是容易遭受苦難、遭受災禍。《朱子治家格言》:「倫常乖舛,立見消亡。」我們可以觀察任何一個家庭,一旦五倫關係出問題,尤其是家庭內部,出現父子反目、夫妻對薄公堂,這一類的事一旦發生,家庭就會迅速的敗落,因為違背了倫常之道。
(2)我們孝順父母,友愛他人,不是因為社會要求,不是因為道德規範,而是因為我是一個人,因為我的人性,因為我要走人道、行人道,從對自己最有恩德的人——父母開始,從孝開始。孝、悌、忠、信、仁、義、禮、智、信。
(3)古人已經把人生正路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了,為什麼我們不能照著做呢?從小教孩子從真誠之心出發,愛父母,愛家人,推己及人,代人著想,這是做一個人最基本的要求,更是人想要過好這一生的必經之路。
▶
<白話>
孔子說:「誰能出寢室而不由門呢?為何不依著道理做人呢!」
<文義>
1.戶:說文:「戶,護也。半門曰戶,象形。」半門,一扇門也,如寢室之門。一切經音義十四引字書云:「一扇曰戶,兩扇曰門」
2.何莫:何不。一說,莫,非也,謂何非由此道也
3.道: 道指人道或天道而言,天道難聞,人道是人倫綱常之道,為立身行道之本。不由人道,不足以為人,具備人道,始能學作聖人。
<思惟題綱>
1.「何莫由斯道也!」,這句話中的「道」是指什麼道?
2.這一章的兩句話都是疑問句,但是孔子所要傳遞的真正的內含是什麼呢?
3.一個人要學習什麼,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呢?
<義理解釋>8'25"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朱子‧論語集注》:「人知出必由戶,而不知行必由道。非道遠人,人自遠爾。」
2.《中庸》:「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任、勇,三者,天下知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3.《孟子‧滕文公篇》:「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4.《禮記‧禮運篇》:「父慈、子孝、兄良、弟弟 、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知人義。」
5.《朱子‧養正遺規》:「天下無倫外之人。故自無倫外之學。」
6.劉寶楠《論語正義》:「人日用行習無非是道,特人或終身由之,而不知耳。」
7.《中庸‧第二十章》:「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8.《孟子‧盡心章句上》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9.《朱子治家格言》:「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二、 重點摘記
1.本章義理總說
孔子說,誰能出寢室而不由門呢?一個人要從屋子裡走出來,必然要經過門。同樣的道理,活在世上立身處事,為什麼不依正道而行呢?「誰能」、「何莫」這兩個詞,在疑問中更深刻的表達出了夫子對人類生命疾苦的關注,和對道必將行的自信。想過好這一生,人就必須要學習道,就必須要循道而行,「出必由戶,行必由道」,想要快樂的人生,捨此無他。
2.人要快樂,卻反其道而行,毀滅快樂
夫子說:「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也就是說,夫子認為,雖然所有的人都出必由戶,但大部分人卻行不由道,歪門邪道,或者說走起了窗戶,自行迷失了。
(1)比如說,男女雙方最初組成家庭,原本可以幸福的生活,相互照料,可是不依照夫妻相處之道而行,就把家庭變成了戰場,一輩子爭得你死我活。
(2)教育孩子呢,原本可以把孩子培養成國之棟樑、家之榮耀,可是不依照道而行,就把孩子變成了自私自利,處處遭人討厭的高分低能兒。
(3)上下級相處,原本是要和合同心,利益大眾,可是不依道而行,就變成了你壓迫我,我敷衍你,苦不堪言。
(4)生而為人,卻不知道何為人道。逆其道、反其道而行,就導致了我們雖然心裡想要求得快樂,可現實中呢,卻像毀滅自己的仇敵一樣,毀滅了我們所有的快樂。
3.讓我們得到快樂的道
那麼人活在世上,可以讓我們得到快樂的「道」,到底是什麼呢?
(1)《中庸》:「天下之達道五。」天下永不會變異的道,包含五個方面: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就是五倫之道,就是人活在世上,必須要學會處理的五種關係,這是人的立身之本。
(2)孟子展開說十義,就是在這五種關係,有十種相對應的身份,各種身份要各盡其義,父要慈愛,子要孝順,兄長友愛,小弟恭敬,夫妻之間相互敬愛,朋友講信,君臣有義。
(3)總體來說,鏈接著五倫十義中最核心的一個精神就是「仁」,推己及人,代人著想,就是你自己想要什麼,就必須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對待別人,代人著想。
(4)就像我們走出房間,必須要經過的那個門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也都需要依賴著別人。所以,人是必須要有互助利他的精神,而利他又一定是從最近的人開始利益的,從父慈子孝開始,然後兄友弟恭,夫妻互敬,再進而擴大到一切的人,這就是中國的文化精神。
4.無倫外之人,無倫外之學
(1)「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只要是人,就都活在五倫關係當中,我們處在其中,片刻不離,我們就是在這個當中,生出了人世間所有的疾苦和快樂。
(2)《論語正義》上說:「人日用行習無非是道,只是人或終身由之,而不知耳。」人道就是如此的,一定要學習五倫,五倫關係相處好,人生才會幸福,任何人想快樂健康,想心靈提升,就必須要走這個人道。
5.想得到快樂,一定要實踐五倫
(1)《中庸‧第二十章》:「事前定,則不困;道前定,則不窮。」辦事情,都要事先安排好,才不會受困,任何事情都有它的道;生而為人,更是有為人之道,那麼人只有事先選擇好安排好,要循人道而行,走下去才不會受困。
(2)生活中,我們對一個短期的旅行,都會有一個安排,找地圖、策劃交通工具、出行方式,可是對於我們珍貴的生命旅程,卻好像不太精心,隨波逐流,從未仔細考量一下自己要走什麼樣的道,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人生要依循什麼樣的標準活著。那如果活著卻從未想過要學習五倫之道,從未想過要撐握一些方法來改善自己的人生質量,這不是一件很愚蠢的事嗎?
(3)孟子說:「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一直做一件事,卻不明白為什麼做,習慣了某些習慣,也從不想我自己為什麼會習慣,一輩子隨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這就是眾生的行相。時時接觸而不能覺,日用而不能知,這實在是太傻的事兒了。
6.夫子最深情的呼喚-何莫由斯道也!
「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這是夫子在禮崩樂壞的社會亂象中,對人們的一種希望,希望人們能和他一樣去實踐道,希望人們少走彎路,這是夫子對人們最深情的呼喚,也肯定了人不經過這條道路,是不可能走上人生正途的必然性。夫子對於天道、性命、仁德,從來就沒有一絲一毫的懷疑和動搖,即使禮崩樂壞,天下無道,夫子仍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與道同行,這是我們所有的學人,該努力的方向。
7.結勸---力行五倫才是快樂之道
(1)不由人道,不足以為人,不學五倫之道,不學五倫相處之道,活著就是容易遭受苦難、遭受災禍。《朱子治家格言》:「倫常乖舛,立見消亡。」我們可以觀察任何一個家庭,一旦五倫關係出問題,尤其是家庭內部,出現父子反目、夫妻對薄公堂,這一類的事一旦發生,家庭就會迅速的敗落,因為違背了倫常之道。
(2)我們孝順父母,友愛他人,不是因為社會要求,不是因為道德規範,而是因為我是一個人,因為我的人性,因為我要走人道、行人道,從對自己最有恩德的人——父母開始,從孝開始。孝、悌、忠、信、仁、義、禮、智、信。
(3)古人已經把人生正路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了,為什麼我們不能照著做呢?從小教孩子從真誠之心出發,愛父母,愛家人,推己及人,代人著想,這是做一個人最基本的要求,更是人想要過好這一生的必經之路。
論語 雍也第六 第14章
子曰:「不有祝鮀(ㄊㄨㄛˊ)之佞,而有宋朝(ㄓㄠ)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
<白話>
孔子說:「如果沒有祝鮀的好口才,以及宋朝的俊美外貌,就很難避免遭遇到禍患。(很難立足於世!)」
<文義>
1.祝鮀之佞:祝,管宗廟的官。鮀音ㄊㄨㄛˊ,衛國大夫,字子魚。祝鮀以佞口獲寵於靈公。
2.宋朝:宋國公子,名朝(ㄓㄠ),美男子,投奔衛國,靈公夫人南子寵之。
3.難乎免於今之世:
(1)猶言現在的禍害,所以難免了。
(2)按舊說「難乎免於今之世」一句,均解為難容於今世。
(3)皇疏及朱注,均以為唯佞與美,可得寵幸;否則均不得容其身的意思。
(4)難免何事,未說明,含意是不能立足於今世。此諷當時衛國不能用賢能。
4.本章是孔子惡時民濁亂,唯佞色是尚。忠正之人,不容其身。故發難乎之談。將以激亂俗,亦欲發明君子全身遠害也。」
<思惟題綱>
1.孔子說如果沒有具足什麼條件,很難在官場上避免掉禍害?
2.從孔子的感嘆,可以知道當時官場上,崇尚的是什麼樣的人才?
3.「口才好」和「貌美」是人人歡喜的、想要的,我如何善用呢?
4.當我挑選合作火伴或舉薦人才時,我會只注重口才和外表嗎?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條件?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 劉寶楠 初生於1791年,字楚楨,號念樓,江蘇省寶應縣人。清朝官員、揚州學派人物。與劉文淇並稱「二劉」,有子劉恭冕。與劉台拱、劉恭冕並稱「寶應劉氏三世」。
2. 楊伯峻(1909年-1992年),原名楊德崇,湖南長沙人,語言學家。中國共産黨黨員。楊伯峻在古漢語語法和虛詞研究以及中文古籍整理和譯註等方面貢獻卓著。
3.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生於中國浙江樂清縣,文化學者。南懷瑾於浙江國術館國術訓練員專修班畢業,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畢業,金陵大學研究院社會福利系肄業。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遷至台灣,受邀在多所大學、機關、社會團體講學,後曾旅居美國、香港等地。其論著的主要方向包括儒家、道家、佛教等領域,其生平致力於傳播中國傳統哲學.
4.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原名恩鑅,字賓四,江蘇無錫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歷史學家,儒學學者,教育家,香港新亞書院及新亞中學創校人。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嚴耕望所評選的「現代四大史學家」。
5.《論語‧憲問‧20》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6.《論語‧公冶長‧5》︰「雍也仁而不佞。」「不知其仁,焉用佞?」
7.《論語‧先進‧24》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8.《論語‧雍也‧12》︰「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二、重點摘記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1.本章有兩種解釋
(1)如果沒有祝鮀的佞口和宋朝的美色,就難免在如今的世上遭遇到禍患。佞,就是巧諂高材,說一個人雖然有好口才,但是出自諂媚的用心來講話。朱熹認同這樣的理解,認為不佞不美,就會亂世不容。
(2)如果只具有宋朝的美色,而不具備祝鮀的佞口,就會受害,難乎免於今之世了。劉寶楠、楊伯峻、南懷瑾和錢穆先生都認同這樣的說法。
2.認識本章兩個人物︰祝鮀、宋朝
(1)祝鮀︰衛國大夫,口才很好,深受衛靈公的寵幸。
(2)宋朝︰宋國公子,是個美男子,傳說與衛靈公的夫人南子有染。
《論語‧憲問‧20》夫子說衛靈公無道,康子就問他,如果他無道為何還沒有滅亡呢?孔子說因為有仲叔圉在幫他治賓客,王孫賈在幫他治軍旅,還有祝鮀在幫助他治理宗廟。祝鮀,就是和這一章所講的祝鮀。那夫子曾經讚揚過他能治理宗廟,可見夫子也認可祝鮀是很有才能的,認為他在衛國算得上是獨擋一面的人物。祝鮀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口才好。
3.祝鮀口才好的實例
(1)在魯定公時期,周天子想要會盟天下的諸侯,但是會盟這種事,想要達到所有諸侯國都高興的結果,是非常困難的,過程當中往往有很多的怨言和爭執,所以衛靈公就讓祝鮀和他一起去,想要憑藉他的口才,來應付一些緊急突發的狀況。
(2)果然發生事了,會盟要排定各國的次序,衛國知道蔡國排到自己的前面,因為蔡國的始祖蔡叔是衛國的始祖康叔的哥哥,衛國就很不服氣。
(3)為了爭取自己能排前面,祝鮀就施展了口才,他詳細地陳述周朝開國時期,周公協助天子分封諸侯的一系列的情況,最後得出結論說,排序並不是按照年齡大小,而是要根據德行的高低。現在諸侯國會盟就是想要恢復文王武王的大道,衛國康叔有賢德遠遠的超過了亂國的蔡叔,把衛國排在蔡國的後面,是不符合我大周朝注重德行的本意的。
(4)結果,他這一大段論述,真的改變了排列的次序,衛國排到蔡國的前面。由此可見,祝鮀的口才是多麼得厲害。
4.好口才和佞的差別
(1)佞也是要有好口才,要能言善辯,但是呢他將口才用在不好的地方,比如說諂媚逢迎他人,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利益。這個佞,就是雖然有好口才,但是用心虛偽。
(2)好口才的背後,是有忠信的本質發心的。
5.從政者要有好口才,更要有忠信的本質
(1)《論語‧公冶長‧5》弟子跟孔子說“雍也仁而不佞。”可見在當時一般人,甚至孔門的弟子都認為搞政治的人,一定要具備口才的,能言善辯,非常重要。可是夫子卻不認同,說:“不知其仁,焉用佞?”可見夫子雖然教授言語科,也講究要有好口才,但是對忠信的本質呢卻更為看重。
(2)仁德的的仁,才是考量政治人才最根本的東西。對於巧言令色,依靠著伶牙俐齒,和別人辯論混淆是非的人,是十分的不屑的。
6.夫子討厭佞口,因為巧言亂德
(1)《論語‧先進‧24》子路讓子羔去費宰當縣長,夫子認為子羔的學問不夠成熟,讓他當官是害他,就不建議他去。而子路卻說費宰有人民、有社稷,子羔在治民和社稷這些事上練習就是學習,何必一定要讀書才算學習呢?孔子這時候就說子路是「惡夫佞者」。
(2)在夫子的心中,從事政治必須要有足夠廣泛的學習,才能辦理好有利人民的事。假如學問不夠,邊做邊學,實際上就是在拿人民做實驗了,一定是有害於人民的,反過來也會讓自己受害。
(3)子路卻把這個事,從反面說的好像很有道理,這就容易導致子羔如果分不清這其中微細的差別,按照子路的話去做,就是害人害己呀。
(4)夫子為什麼這麼討厭佞口呢?因為佞口巧言最可怕的就是導致亂德的結果。巧言亂德,令人喪其所守。
(5)子路和別人爭辯也有作惡夫佞者的時候,所以佞這個毛病,應該是我們一般人經常發作的大毛病。
7.反問自己是否會以佞口和美色取人
(1)我們要反問一下自己,生活中我們是否也以佞口和美色取悅於人了呢?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就是混亂了別人的是非標準,就會引發聖者的無限擔憂了。
(2)好的口才如果沒有忠信的發心就是佞,不真實的考量對方的利益,把無理的說成是有理的,就是佞。很多時候別人犯了錯誤,我們為了不想得罪人,就故意說一些讓別人高興的話,也不顧及這些話對對方是有利還是有害,我們就希望聽到我們說話的人喜歡和接受我們,這種心態就是不好的事。
(3)損者三友當中的友便佞,指的就是這種人,就是惡友。惡友如毒樹,因為惡友混淆是非的標準,和他們交往的時候,我們會不知不覺就中了毒,成了思想的殘疾。依照著殘疾的思想做事,我們自然就會處處碰壁、到處受苦,所以一些非常隨意的誇獎,僅僅是希望得到聽者的喜歡,或者透由聽者的喜歡來博得一些名譽和利益,這是非常不好的事。無論我們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我們都知道為他人所喜愛,那他人的力量就容易被我們所運用。
8.以佞口和美色取人,可恥也。
(1)美麗的語言,到底是出自忠心還是佞口,需要仔細的辨別區分的。朋友之間是這樣,君臣之間,上下級之間就更要仔細了,因為作為給君主或者是主管提供治理天下決策性意見的大臣或者下屬呢,如果只想著自己的言語是否能受寵於君主,然後置天下國家的利益不顧,造成的危害和損失那就更大啦。
(2)王安石說“處臣之盛位,而不能正其君,是可羞也。”所以坐在任何一個位置上,不能夠以忠正之心出口講話,這是羞恥的事。即便你說的話只是圖別人說自己個好,那也是發自於名利之心。
(3)不顧自己的語言對別人生命真實苦樂的影響,只想讓別人喜歡接受自己,這就是對朋友對親人不負責任的佞人之舉了。這樣的人一次兩次、一年兩年我們或許辨別不清楚,但是十年二十年下來,人人心裡頭有桿秤,仔細一稱,自然就知道這個人的真假和好壞。所以要小心,自己不可以以佞口和美色取人。
9.注重口才和外表的過患
(1)人才或者朋友的選擇,如果只注重口才和外表就麻煩了,賢德之人就很難被人發現。
(2)再想想前面學到的子游考量人才的標準:第一條,行不由徑;第二條,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論語•雍也•12》)所以,我們能否活在一個不是遍佈佞口小人的圈子裡,能否交到真正的朋友,還在於我們自己的德行和操守,在於我們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辨別,是否有胸懷去接納。
(3)在生活中,我們是否能正確地認識到別人身上的優點?不用說和朋友交往,就是夫妻相處,我們是否也只是一味地只想要讓對方取悅自己呢?用這樣的心態來治理家庭,家庭哪能不出問題呢?我的老師說過,別人害不了我們,害我們的都是我們自己。
(4)人為什麼喜歡佞口和美色?因為忠言逆耳不好聽;而美色和佞口呢,好聽好看!儘管我們不願意承認這一點,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就是以這樣的凡情感官和別人交往的,喜歡巧言令色。看問題只看表面的態度和語言,這種膚淺最終只會導致我們自己傷痕累累。
10.我們要學會注重本質不是佞口美色
(2)實際上和我們真正交往的,不是那些透過重重包裹的一個外在形象,而是一個在種種價值觀的建構下的靈魂,是一顆顆的真心。我們要學會看本質不看形式。學會注重道德而不是佞口美色,只有看得深入才不容易被形式所迷惑。這也是我們應該學會的真正的辨別人、識人的能力。
(3)真正有智慧的人和別人相處,一定能夠正確的聽從別人的意見,一定不會忘失人生就是要相互學習共同增上。
11.結論
讀這一章,重點不在於祝鮀和宋朝究竟是怎樣的人,而在於佞、色,它和忠信本質的差別區分。一個統治者好色不好德的錯誤傾向,就會導致忠信的缺失,造成國家社會的亂象。同樣的,如果一個人好色不好德,那麼就導致自己生活混亂,讓自己受害,讓自己的家庭遭殃。
▶
<白話>
孔子說:「如果沒有祝鮀的好口才,以及宋朝的俊美外貌,就很難避免遭遇到禍患。(很難立足於世!)」
<文義>
1.祝鮀之佞:祝,管宗廟的官。鮀音ㄊㄨㄛˊ,衛國大夫,字子魚。祝鮀以佞口獲寵於靈公。
2.宋朝:宋國公子,名朝(ㄓㄠ),美男子,投奔衛國,靈公夫人南子寵之。
3.難乎免於今之世:
(1)猶言現在的禍害,所以難免了。
(2)按舊說「難乎免於今之世」一句,均解為難容於今世。
(3)皇疏及朱注,均以為唯佞與美,可得寵幸;否則均不得容其身的意思。
(4)難免何事,未說明,含意是不能立足於今世。此諷當時衛國不能用賢能。
4.本章是孔子惡時民濁亂,唯佞色是尚。忠正之人,不容其身。故發難乎之談。將以激亂俗,亦欲發明君子全身遠害也。」
<思惟題綱>
1.孔子說如果沒有具足什麼條件,很難在官場上避免掉禍害?
2.從孔子的感嘆,可以知道當時官場上,崇尚的是什麼樣的人才?
3.「口才好」和「貌美」是人人歡喜的、想要的,我如何善用呢?
4.當我挑選合作火伴或舉薦人才時,我會只注重口才和外表嗎?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條件?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 劉寶楠 初生於1791年,字楚楨,號念樓,江蘇省寶應縣人。清朝官員、揚州學派人物。與劉文淇並稱「二劉」,有子劉恭冕。與劉台拱、劉恭冕並稱「寶應劉氏三世」。
2. 楊伯峻(1909年-1992年),原名楊德崇,湖南長沙人,語言學家。中國共産黨黨員。楊伯峻在古漢語語法和虛詞研究以及中文古籍整理和譯註等方面貢獻卓著。
3.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生於中國浙江樂清縣,文化學者。南懷瑾於浙江國術館國術訓練員專修班畢業,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畢業,金陵大學研究院社會福利系肄業。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遷至台灣,受邀在多所大學、機關、社會團體講學,後曾旅居美國、香港等地。其論著的主要方向包括儒家、道家、佛教等領域,其生平致力於傳播中國傳統哲學.
4.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原名恩鑅,字賓四,江蘇無錫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歷史學家,儒學學者,教育家,香港新亞書院及新亞中學創校人。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嚴耕望所評選的「現代四大史學家」。
5.《論語‧憲問‧20》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6.《論語‧公冶長‧5》︰「雍也仁而不佞。」「不知其仁,焉用佞?」
7.《論語‧先進‧24》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8.《論語‧雍也‧12》︰「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二、重點摘記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1.本章有兩種解釋
(1)如果沒有祝鮀的佞口和宋朝的美色,就難免在如今的世上遭遇到禍患。佞,就是巧諂高材,說一個人雖然有好口才,但是出自諂媚的用心來講話。朱熹認同這樣的理解,認為不佞不美,就會亂世不容。
(2)如果只具有宋朝的美色,而不具備祝鮀的佞口,就會受害,難乎免於今之世了。劉寶楠、楊伯峻、南懷瑾和錢穆先生都認同這樣的說法。
2.認識本章兩個人物︰祝鮀、宋朝
(1)祝鮀︰衛國大夫,口才很好,深受衛靈公的寵幸。
(2)宋朝︰宋國公子,是個美男子,傳說與衛靈公的夫人南子有染。
《論語‧憲問‧20》夫子說衛靈公無道,康子就問他,如果他無道為何還沒有滅亡呢?孔子說因為有仲叔圉在幫他治賓客,王孫賈在幫他治軍旅,還有祝鮀在幫助他治理宗廟。祝鮀,就是和這一章所講的祝鮀。那夫子曾經讚揚過他能治理宗廟,可見夫子也認可祝鮀是很有才能的,認為他在衛國算得上是獨擋一面的人物。祝鮀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口才好。
3.祝鮀口才好的實例
(1)在魯定公時期,周天子想要會盟天下的諸侯,但是會盟這種事,想要達到所有諸侯國都高興的結果,是非常困難的,過程當中往往有很多的怨言和爭執,所以衛靈公就讓祝鮀和他一起去,想要憑藉他的口才,來應付一些緊急突發的狀況。
(2)果然發生事了,會盟要排定各國的次序,衛國知道蔡國排到自己的前面,因為蔡國的始祖蔡叔是衛國的始祖康叔的哥哥,衛國就很不服氣。
(3)為了爭取自己能排前面,祝鮀就施展了口才,他詳細地陳述周朝開國時期,周公協助天子分封諸侯的一系列的情況,最後得出結論說,排序並不是按照年齡大小,而是要根據德行的高低。現在諸侯國會盟就是想要恢復文王武王的大道,衛國康叔有賢德遠遠的超過了亂國的蔡叔,把衛國排在蔡國的後面,是不符合我大周朝注重德行的本意的。
(4)結果,他這一大段論述,真的改變了排列的次序,衛國排到蔡國的前面。由此可見,祝鮀的口才是多麼得厲害。
4.好口才和佞的差別
(1)佞也是要有好口才,要能言善辯,但是呢他將口才用在不好的地方,比如說諂媚逢迎他人,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利益。這個佞,就是雖然有好口才,但是用心虛偽。
(2)好口才的背後,是有忠信的本質發心的。
5.從政者要有好口才,更要有忠信的本質
(1)《論語‧公冶長‧5》弟子跟孔子說“雍也仁而不佞。”可見在當時一般人,甚至孔門的弟子都認為搞政治的人,一定要具備口才的,能言善辯,非常重要。可是夫子卻不認同,說:“不知其仁,焉用佞?”可見夫子雖然教授言語科,也講究要有好口才,但是對忠信的本質呢卻更為看重。
(2)仁德的的仁,才是考量政治人才最根本的東西。對於巧言令色,依靠著伶牙俐齒,和別人辯論混淆是非的人,是十分的不屑的。
6.夫子討厭佞口,因為巧言亂德
(1)《論語‧先進‧24》子路讓子羔去費宰當縣長,夫子認為子羔的學問不夠成熟,讓他當官是害他,就不建議他去。而子路卻說費宰有人民、有社稷,子羔在治民和社稷這些事上練習就是學習,何必一定要讀書才算學習呢?孔子這時候就說子路是「惡夫佞者」。
(2)在夫子的心中,從事政治必須要有足夠廣泛的學習,才能辦理好有利人民的事。假如學問不夠,邊做邊學,實際上就是在拿人民做實驗了,一定是有害於人民的,反過來也會讓自己受害。
(3)子路卻把這個事,從反面說的好像很有道理,這就容易導致子羔如果分不清這其中微細的差別,按照子路的話去做,就是害人害己呀。
(4)夫子為什麼這麼討厭佞口呢?因為佞口巧言最可怕的就是導致亂德的結果。巧言亂德,令人喪其所守。
(5)子路和別人爭辯也有作惡夫佞者的時候,所以佞這個毛病,應該是我們一般人經常發作的大毛病。
7.反問自己是否會以佞口和美色取人
(1)我們要反問一下自己,生活中我們是否也以佞口和美色取悅於人了呢?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就是混亂了別人的是非標準,就會引發聖者的無限擔憂了。
(2)好的口才如果沒有忠信的發心就是佞,不真實的考量對方的利益,把無理的說成是有理的,就是佞。很多時候別人犯了錯誤,我們為了不想得罪人,就故意說一些讓別人高興的話,也不顧及這些話對對方是有利還是有害,我們就希望聽到我們說話的人喜歡和接受我們,這種心態就是不好的事。
(3)損者三友當中的友便佞,指的就是這種人,就是惡友。惡友如毒樹,因為惡友混淆是非的標準,和他們交往的時候,我們會不知不覺就中了毒,成了思想的殘疾。依照著殘疾的思想做事,我們自然就會處處碰壁、到處受苦,所以一些非常隨意的誇獎,僅僅是希望得到聽者的喜歡,或者透由聽者的喜歡來博得一些名譽和利益,這是非常不好的事。無論我們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我們都知道為他人所喜愛,那他人的力量就容易被我們所運用。
8.以佞口和美色取人,可恥也。
(1)美麗的語言,到底是出自忠心還是佞口,需要仔細的辨別區分的。朋友之間是這樣,君臣之間,上下級之間就更要仔細了,因為作為給君主或者是主管提供治理天下決策性意見的大臣或者下屬呢,如果只想著自己的言語是否能受寵於君主,然後置天下國家的利益不顧,造成的危害和損失那就更大啦。
(2)王安石說“處臣之盛位,而不能正其君,是可羞也。”所以坐在任何一個位置上,不能夠以忠正之心出口講話,這是羞恥的事。即便你說的話只是圖別人說自己個好,那也是發自於名利之心。
(3)不顧自己的語言對別人生命真實苦樂的影響,只想讓別人喜歡接受自己,這就是對朋友對親人不負責任的佞人之舉了。這樣的人一次兩次、一年兩年我們或許辨別不清楚,但是十年二十年下來,人人心裡頭有桿秤,仔細一稱,自然就知道這個人的真假和好壞。所以要小心,自己不可以以佞口和美色取人。
9.注重口才和外表的過患
(1)人才或者朋友的選擇,如果只注重口才和外表就麻煩了,賢德之人就很難被人發現。
(2)再想想前面學到的子游考量人才的標準:第一條,行不由徑;第二條,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論語•雍也•12》)所以,我們能否活在一個不是遍佈佞口小人的圈子裡,能否交到真正的朋友,還在於我們自己的德行和操守,在於我們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辨別,是否有胸懷去接納。
(3)在生活中,我們是否能正確地認識到別人身上的優點?不用說和朋友交往,就是夫妻相處,我們是否也只是一味地只想要讓對方取悅自己呢?用這樣的心態來治理家庭,家庭哪能不出問題呢?我的老師說過,別人害不了我們,害我們的都是我們自己。
(4)人為什麼喜歡佞口和美色?因為忠言逆耳不好聽;而美色和佞口呢,好聽好看!儘管我們不願意承認這一點,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就是以這樣的凡情感官和別人交往的,喜歡巧言令色。看問題只看表面的態度和語言,這種膚淺最終只會導致我們自己傷痕累累。
10.我們要學會注重本質不是佞口美色
(2)實際上和我們真正交往的,不是那些透過重重包裹的一個外在形象,而是一個在種種價值觀的建構下的靈魂,是一顆顆的真心。我們要學會看本質不看形式。學會注重道德而不是佞口美色,只有看得深入才不容易被形式所迷惑。這也是我們應該學會的真正的辨別人、識人的能力。
(3)真正有智慧的人和別人相處,一定能夠正確的聽從別人的意見,一定不會忘失人生就是要相互學習共同增上。
11.結論
讀這一章,重點不在於祝鮀和宋朝究竟是怎樣的人,而在於佞、色,它和忠信本質的差別區分。一個統治者好色不好德的錯誤傾向,就會導致忠信的缺失,造成國家社會的亂象。同樣的,如果一個人好色不好德,那麼就導致自己生活混亂,讓自己受害,讓自己的家庭遭殃。
論語 雍也第六 第13章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
<白話>
孔子說: 孟之反不誇耀自己的功績。軍隊打了敗仗 , 撤退奔逃時 , 孟之反殿後, 阻斷敵軍的攻擊。
回到魯國, 將入城門時 ,鞭策自己的馬快速向前跑 ,並且說,不是我勇敢殿後 , 實在是馬不肯向前跑 。
<文義>
1. 孟子反:名側,字子反,是魯國的大夫。在魯哀公十一年,魯國有難,作戰時,孟之反為統帥之一。
2. 不伐: 有功而不驕矜,不宣揚 。
3. 「奔而殿」: 「 奔」,戰役中敗走。「殿」,最後,戰敗殿後。
4. 「將入門」:孟之反由前方撤退,快要進到自己的城門。
5. 「策其馬」: 「 策」, 鞭也。用鞭子抽在馬背,超到隊伍的前面去。
6. 「非敢後也」: 不是我勇敢殿後擋住敵人。
7. 「馬不進也」: 這匹馬跑不動。
<思惟題綱>
1. 孟之反殿後,面對眾人的誇獎,如果他得意洋洋炫耀,會讓人感覺如何 ?
2. 我們做事、待人,稍微做出成績,聽到人們的讚美,我們會以什麼心態來面對 ?
3. 為什麼人會自伐? 讀了孟之反不伐,請問我如何看待自伐行相 ?
4. 省思一下,生活中,我們總覺得自己樂善好施,幫了很 多人的忙,但為何違緣仍多 ?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 《論語•泰伯•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2. 《中庸•第二十章》:「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3. 《太上感應篇》:「每好矜誇,常行忌妒。」
4. 《易經》:易經「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是故謙之一卦。六爻皆吉。」
5. 《弟子規•汎愛眾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6. 《論語•公冶長•26》: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蔽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7. 《論語•述而•33》: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8. 《易經》:《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9. 《朱熹•論語集注》:謝氏曰:「人能操無欲上人之心,則人慾日消、天理日明,而凡可以矜己夸人者,皆無足道矣。 然不知學者欲上人之心無時而忘也,若孟之反,可以為法矣。」
二.重點摘要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1.本章故事被生動寫入很多文學作品
這一章讀起來很美,歷史上有很多文學作品,都生動地描繪過這個故事。一些民間算命的謙卦,還把這個公案,當做逢凶化吉的例子,寫進了卦辭。
2.消文
孟之反,是一位魯國大夫。“不伐”,就是不自己誇耀自己的功勞。這一章就講齊魯兩軍打仗,魯軍大敗,孟之反就負責殿後,阻斷了齊軍的攻擊,他成功地掩護了大部隊安全撤退。當他回國進入城門的時候,就聽到人們在稱揚他的戰功,他就趕緊用鞭子打了一下自己的馬,說:“不是我勇敢,而是我的馬跑的不夠快呀!”他的這種做法,不僅保全了前面逃得快的人的顏面,和合了軍隊所有的人,也讓人們看到了他謙虛的美德。在這個公案當中,孟之反拼著性命保護了所有的人,面對功勞,他不僅不自誇,還假裝沒功勞。那麼,夫子對於孟之反在這個時刻,所表現出來不伐善的功德,深深的讚嘆,所以特別美好。
3.「自己有成績的時候,一定要看到他人的功德。」是本章的學習
生活當中,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情景,比如說,某一個人很有功勞,大家都誇他的時候,他卻說:“我哪有什麼本領,都是父母、師長教的好啊,都是大家的功勞。”這就讓人感覺特別美好。反過來,假如孟之反殿了後,面對眾人的誇獎,如果他得意洋洋地炫耀,說我如何拼死作戰,或者嘲笑別人如何逃跑的糗事,大家就不會有這麼美好的感受了,人們也不會覺得他有功德了,相反的可能會討厭他。生活當中,我們就經常做這樣的傻事。所以,學習這一章,首先要建立一個見解,那就是在自己做出成績的時候,一定要看到他人的功德。這就會讓所有的人感覺特別美好;而伐善和炫耀自己呢,就會讓別人感覺到不和諧、不愉悅。
4.自伐自矜是大忌
(1)很多時候,我們做事、待人,最初都是有一份很好的發心。可是,稍微做出成績之後,聽到人們的讚美,就容易飄飄然了,覺得自己真的很厲害。但是,自己還並不一定能夠察覺到這樣的變化,自己悄悄的變成了一個覺得自己了不起,理應該受人稱讚的人,內心也悄悄而又熱切的期待別人的稱揚。一旦聽不到的時候,自己就按捺不住了,開始驕矜自誇、夜郎自大,這個時候呢,就會很難堪。
(2)孔子說:“即使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論語•泰伯•11》)周公是夫子最讚歎的人了,可是夫子卻說:就算你有周公的才華,如果沾上了驕傲,那都沒法看了,不值得觀察了。
(3)“知恥近乎勇” (《中庸•哀公•20》),我們要知道恥的標準,什麼是羞恥。聖人就告訴我們,驕傲自誇是沒法看的,羞恥的事。如果不能夠及時反省到這一點,是非常糟糕的,也會給我們自己招來危險。
(4)清朝的學者王永彬,在《圍爐夜話》中談到立言,說:“伐從戈,矜從矛。”自伐自矜是大忌,因為戈和矛都是凶器,那麼自誇呢,是做人的大忌,就像拿著戈和矛這樣的凶器對著自己,一樣危險。
(5)古人說:“每好自矜,常行忌妒”(《太上感應篇》), 妒忌、比較、爭名奪利,是最容易招致他人怨恨的事,大言不慚,就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功德,這種心態和行為,更會災及自身。
5.自誇反轉為過失;謙卑最吉祥
(1)我們覺得,好自誇是個小毛病。其實不然,它就像一劑化學藥劑,可以徹底的反轉,我們做每一件事情的用心和結果。人一自誇,自己做好事的動機和產生的好結果,就都不見了;自己的功德呢,就容易轉變成過失;他人對你的喜歡呢,也可能轉變成討厭和怨恨。
(2)《易經》只有謙卦六爻皆吉,地在上,山在下,說明即使你有巍巍的功德,如大山般的宏偉,還是要守著謙卑,深藏於地下,這才是對我們自己最為吉祥的事。反過來,我們自己誇耀自己,會真的讓別人覺得我們了不起嗎?
(3)《弟子規》講“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不是我們自己說自己有才能,人們就真心佩服你;相反的,言語上越謙虛的人呢,才越容易受到人們的恭敬。
6.越表功越沒功;不表功就越有功
如果孟之反得意洋洋的說:“看我多勇敢,你們個個急著逃跑,只有我在斷後,我功勞最大。如果他這麼講,別人反而不佩服他。這說明什麼呢?有功勞,最怕的就是自伐,一自伐就沒了。不僅外面的人不覺得你有功,自己身上的功德、陰德,也都在損減了。越表功,就越沒功;自己越不表功,就越有功。這個道理,實際上非常簡單。但是,我們心裡就是會想,不說出來,別人怎麼會知道呢?為什麼我們總會克制不住的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功勞呢?這背後還是一種名利心在作祟。
7.為什麼自伐?一是驕傲、一是自卑
為什麼人會自伐?一個就是驕傲,覺得人人不如自己;另外一個不太容易被發現的原因,就是自卑。其實無論哪一種心態驅動下的自伐,都得不到我們所盼望的別人認可的結果。愛自誇的人,藉著誇耀自己,增加存在感,也是更加卑微的表現,很可憐,老想讓別人知道自己行,自己有優點,這就是個大缺點。所以學了這一章,我們不僅要警策自己,更要學會理解他人,理解了伐善者背後的心態,也就理解了他伐善的行為。
8.自己的成就 是父母師長栽培出來的
我們活在人世間,有一些過人的才能,是不容易的,這些都是透由父母、師長,長久以來無比的辛苦努力,在我們的身心上栽培出來的,如果我們將這些對我們有深恩的人的功勞,全然忘記,認為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成就,這又怎麼能讓人對你心生恭敬呢?
9.不要盲目認為成功全是自己的功勞
現實生活中,我們到底有多少人,是真實的建立了豐功偉績的人呢?我們有多少人,真實的改善了他人的命運生活?又有多少人活著,對別人來說意義重大、不可或缺呢?很多時候,都是人家在幫助我們,我們依賴別人。有時候別人努力了很久的事,就差一點,我們恰好觸及到了那一點,成功了,我們卻盲目的認為,這全是自己的功勞,這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10.有功勞的人很少認為自己有功勞
真正有功勞的人,他們很少有人認為自己是有功勞的。比如:
※顏淵,是孔門弟子當中最善於學習,最有德行的人,他說自己的願望是「願無伐善、無施勞。」(《論語•公冶長•26》)
※孔子,尊為萬世之師,他說:“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中庸•第十三章》)“若聖與仁,則吾豈敢!”(《論語•述而•33》)。我們都認為他是聖人了,他還認為自己不到個君子。
11.謙是君子的大德
(1)謙是君子的大德,就像《易經》謙卦上所說:“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謙德修證出來之後,那就是尊嚴而又光芒萬丈,看上去那麼謙卑,卻永遠無法超越,是君子之終也。
(2)古今中外的聖賢哲人,哪有人說自己是了不起的,都是守著謙卑,功勞都是後人說的。出類拔萃的人,絕不會整天提醒,我很出色;真正有智慧的人,也不會整天告訴別人,我很有智慧;真正富有的人,也不會整天跟別人說,我很有錢。相反的,缺什麼,就愛說自己有什麼,炫耀,恰恰是最沒有自信的人,經常要做的事兒。真正相信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就根本無需要在別人面前求得認可。
11.檢測一下:我真正謙虛嗎?
我們都是學了一段儒家文化的人了,可能都認為自己還算是個謙虛的人,那我們要問一下自己了,周圍的父母、師長,有沒有這樣評價過我們?如果沒有,我們卻認為自己是具備了相當的謙虛的,那就麻煩了。真正謙虛的人,一定是人人喜歡的,因為謙是一種功德,以禮來表現的時候呢,自然就會感得別人恭敬的結果。那如果我們生活的區域,我們總覺得自己解決了很多人的問題,幫了很多人的忙,可大家並不像自己想像的那麼喜歡自己,就要看一看,是不是在自己這方面出問題了。
12.「謙」,不努力修證是不會具備的
謙,是一個君子的大德,不努力從身心上修證,是不會具備的。
(1)自己做的是自己應當做的
《朱子語類》說,人遇到事情,總是想要誇耀自己。為什麼這麼難以克制呢?就是因為不了解自己做的,是自己應當做的。諸葛孔明這個人,他的功勞可以說是巍巍如山了,但他卻說:我做的這些呢,只是純屬於忠於陛下,而報先帝之職分也。我做的,都是我職責和分內該做好的事,是忠人之事而已。忠,就是盡己之心。做任何事情,都是我們在儘自己的本分。那麼做好了,是應該的;做的不好,就努力改善。做得好了一自伐,就不好了;做的不好還要自伐,那就更糟糕了。
(2)不自誇
其實無論我們自己誇不誇耀自己,人人心裡有桿秤,都能稱得出你我的份量。比如說,西漢的蕭何,從來不愛出風頭,可是劉邦在分封大臣功勞的時候,卻把他列為第一功臣。
(3)守著謙卑
朱子引宋儒謝良佐的話說:“人能操無欲上人之心,則人欲日消、天理日明。”(《朱熹•論語集注》)無欲上人之心,就是不想超越別人的心,就是謙卑的心。守著謙卑的人,這個人的慾望就會日漸的消減。那麼跟慾望相對應的,就是天理,是我們的性德,我們的明德,它就能夠日漸的彰顯了。
13.「不自伐」是學習聖賢的基本功,我要效學孟之反
「不自伐」,這是修學的人,該具備的極為重要的基本功。我們學習聖賢之道,如果有傲慢、好勝、爭強之心的話,就要學一學這一章的孟之反,有功勞都說是別人的,跟他在一塊兒,馬都會很高興。
▶
<白話>
孔子說: 孟之反不誇耀自己的功績。軍隊打了敗仗 , 撤退奔逃時 , 孟之反殿後, 阻斷敵軍的攻擊。
回到魯國, 將入城門時 ,鞭策自己的馬快速向前跑 ,並且說,不是我勇敢殿後 , 實在是馬不肯向前跑 。
<文義>
1. 孟子反:名側,字子反,是魯國的大夫。在魯哀公十一年,魯國有難,作戰時,孟之反為統帥之一。
2. 不伐: 有功而不驕矜,不宣揚 。
3. 「奔而殿」: 「 奔」,戰役中敗走。「殿」,最後,戰敗殿後。
4. 「將入門」:孟之反由前方撤退,快要進到自己的城門。
5. 「策其馬」: 「 策」, 鞭也。用鞭子抽在馬背,超到隊伍的前面去。
6. 「非敢後也」: 不是我勇敢殿後擋住敵人。
7. 「馬不進也」: 這匹馬跑不動。
<思惟題綱>
1. 孟之反殿後,面對眾人的誇獎,如果他得意洋洋炫耀,會讓人感覺如何 ?
2. 我們做事、待人,稍微做出成績,聽到人們的讚美,我們會以什麼心態來面對 ?
3. 為什麼人會自伐? 讀了孟之反不伐,請問我如何看待自伐行相 ?
4. 省思一下,生活中,我們總覺得自己樂善好施,幫了很 多人的忙,但為何違緣仍多 ?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 《論語•泰伯•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2. 《中庸•第二十章》:「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3. 《太上感應篇》:「每好矜誇,常行忌妒。」
4. 《易經》:易經「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是故謙之一卦。六爻皆吉。」
5. 《弟子規•汎愛眾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6. 《論語•公冶長•26》: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蔽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7. 《論語•述而•33》: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8. 《易經》:《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9. 《朱熹•論語集注》:謝氏曰:「人能操無欲上人之心,則人慾日消、天理日明,而凡可以矜己夸人者,皆無足道矣。 然不知學者欲上人之心無時而忘也,若孟之反,可以為法矣。」
二.重點摘要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1.本章故事被生動寫入很多文學作品
這一章讀起來很美,歷史上有很多文學作品,都生動地描繪過這個故事。一些民間算命的謙卦,還把這個公案,當做逢凶化吉的例子,寫進了卦辭。
2.消文
孟之反,是一位魯國大夫。“不伐”,就是不自己誇耀自己的功勞。這一章就講齊魯兩軍打仗,魯軍大敗,孟之反就負責殿後,阻斷了齊軍的攻擊,他成功地掩護了大部隊安全撤退。當他回國進入城門的時候,就聽到人們在稱揚他的戰功,他就趕緊用鞭子打了一下自己的馬,說:“不是我勇敢,而是我的馬跑的不夠快呀!”他的這種做法,不僅保全了前面逃得快的人的顏面,和合了軍隊所有的人,也讓人們看到了他謙虛的美德。在這個公案當中,孟之反拼著性命保護了所有的人,面對功勞,他不僅不自誇,還假裝沒功勞。那麼,夫子對於孟之反在這個時刻,所表現出來不伐善的功德,深深的讚嘆,所以特別美好。
3.「自己有成績的時候,一定要看到他人的功德。」是本章的學習
生活當中,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情景,比如說,某一個人很有功勞,大家都誇他的時候,他卻說:“我哪有什麼本領,都是父母、師長教的好啊,都是大家的功勞。”這就讓人感覺特別美好。反過來,假如孟之反殿了後,面對眾人的誇獎,如果他得意洋洋地炫耀,說我如何拼死作戰,或者嘲笑別人如何逃跑的糗事,大家就不會有這麼美好的感受了,人們也不會覺得他有功德了,相反的可能會討厭他。生活當中,我們就經常做這樣的傻事。所以,學習這一章,首先要建立一個見解,那就是在自己做出成績的時候,一定要看到他人的功德。這就會讓所有的人感覺特別美好;而伐善和炫耀自己呢,就會讓別人感覺到不和諧、不愉悅。
4.自伐自矜是大忌
(1)很多時候,我們做事、待人,最初都是有一份很好的發心。可是,稍微做出成績之後,聽到人們的讚美,就容易飄飄然了,覺得自己真的很厲害。但是,自己還並不一定能夠察覺到這樣的變化,自己悄悄的變成了一個覺得自己了不起,理應該受人稱讚的人,內心也悄悄而又熱切的期待別人的稱揚。一旦聽不到的時候,自己就按捺不住了,開始驕矜自誇、夜郎自大,這個時候呢,就會很難堪。
(2)孔子說:“即使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論語•泰伯•11》)周公是夫子最讚歎的人了,可是夫子卻說:就算你有周公的才華,如果沾上了驕傲,那都沒法看了,不值得觀察了。
(3)“知恥近乎勇” (《中庸•哀公•20》),我們要知道恥的標準,什麼是羞恥。聖人就告訴我們,驕傲自誇是沒法看的,羞恥的事。如果不能夠及時反省到這一點,是非常糟糕的,也會給我們自己招來危險。
(4)清朝的學者王永彬,在《圍爐夜話》中談到立言,說:“伐從戈,矜從矛。”自伐自矜是大忌,因為戈和矛都是凶器,那麼自誇呢,是做人的大忌,就像拿著戈和矛這樣的凶器對著自己,一樣危險。
(5)古人說:“每好自矜,常行忌妒”(《太上感應篇》), 妒忌、比較、爭名奪利,是最容易招致他人怨恨的事,大言不慚,就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功德,這種心態和行為,更會災及自身。
5.自誇反轉為過失;謙卑最吉祥
(1)我們覺得,好自誇是個小毛病。其實不然,它就像一劑化學藥劑,可以徹底的反轉,我們做每一件事情的用心和結果。人一自誇,自己做好事的動機和產生的好結果,就都不見了;自己的功德呢,就容易轉變成過失;他人對你的喜歡呢,也可能轉變成討厭和怨恨。
(2)《易經》只有謙卦六爻皆吉,地在上,山在下,說明即使你有巍巍的功德,如大山般的宏偉,還是要守著謙卑,深藏於地下,這才是對我們自己最為吉祥的事。反過來,我們自己誇耀自己,會真的讓別人覺得我們了不起嗎?
(3)《弟子規》講“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不是我們自己說自己有才能,人們就真心佩服你;相反的,言語上越謙虛的人呢,才越容易受到人們的恭敬。
6.越表功越沒功;不表功就越有功
如果孟之反得意洋洋的說:“看我多勇敢,你們個個急著逃跑,只有我在斷後,我功勞最大。如果他這麼講,別人反而不佩服他。這說明什麼呢?有功勞,最怕的就是自伐,一自伐就沒了。不僅外面的人不覺得你有功,自己身上的功德、陰德,也都在損減了。越表功,就越沒功;自己越不表功,就越有功。這個道理,實際上非常簡單。但是,我們心裡就是會想,不說出來,別人怎麼會知道呢?為什麼我們總會克制不住的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功勞呢?這背後還是一種名利心在作祟。
7.為什麼自伐?一是驕傲、一是自卑
為什麼人會自伐?一個就是驕傲,覺得人人不如自己;另外一個不太容易被發現的原因,就是自卑。其實無論哪一種心態驅動下的自伐,都得不到我們所盼望的別人認可的結果。愛自誇的人,藉著誇耀自己,增加存在感,也是更加卑微的表現,很可憐,老想讓別人知道自己行,自己有優點,這就是個大缺點。所以學了這一章,我們不僅要警策自己,更要學會理解他人,理解了伐善者背後的心態,也就理解了他伐善的行為。
8.自己的成就 是父母師長栽培出來的
我們活在人世間,有一些過人的才能,是不容易的,這些都是透由父母、師長,長久以來無比的辛苦努力,在我們的身心上栽培出來的,如果我們將這些對我們有深恩的人的功勞,全然忘記,認為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成就,這又怎麼能讓人對你心生恭敬呢?
9.不要盲目認為成功全是自己的功勞
現實生活中,我們到底有多少人,是真實的建立了豐功偉績的人呢?我們有多少人,真實的改善了他人的命運生活?又有多少人活著,對別人來說意義重大、不可或缺呢?很多時候,都是人家在幫助我們,我們依賴別人。有時候別人努力了很久的事,就差一點,我們恰好觸及到了那一點,成功了,我們卻盲目的認為,這全是自己的功勞,這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10.有功勞的人很少認為自己有功勞
真正有功勞的人,他們很少有人認為自己是有功勞的。比如:
※顏淵,是孔門弟子當中最善於學習,最有德行的人,他說自己的願望是「願無伐善、無施勞。」(《論語•公冶長•26》)
※孔子,尊為萬世之師,他說:“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中庸•第十三章》)“若聖與仁,則吾豈敢!”(《論語•述而•33》)。我們都認為他是聖人了,他還認為自己不到個君子。
11.謙是君子的大德
(1)謙是君子的大德,就像《易經》謙卦上所說:“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謙德修證出來之後,那就是尊嚴而又光芒萬丈,看上去那麼謙卑,卻永遠無法超越,是君子之終也。
(2)古今中外的聖賢哲人,哪有人說自己是了不起的,都是守著謙卑,功勞都是後人說的。出類拔萃的人,絕不會整天提醒,我很出色;真正有智慧的人,也不會整天告訴別人,我很有智慧;真正富有的人,也不會整天跟別人說,我很有錢。相反的,缺什麼,就愛說自己有什麼,炫耀,恰恰是最沒有自信的人,經常要做的事兒。真正相信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就根本無需要在別人面前求得認可。
11.檢測一下:我真正謙虛嗎?
我們都是學了一段儒家文化的人了,可能都認為自己還算是個謙虛的人,那我們要問一下自己了,周圍的父母、師長,有沒有這樣評價過我們?如果沒有,我們卻認為自己是具備了相當的謙虛的,那就麻煩了。真正謙虛的人,一定是人人喜歡的,因為謙是一種功德,以禮來表現的時候呢,自然就會感得別人恭敬的結果。那如果我們生活的區域,我們總覺得自己解決了很多人的問題,幫了很多人的忙,可大家並不像自己想像的那麼喜歡自己,就要看一看,是不是在自己這方面出問題了。
12.「謙」,不努力修證是不會具備的
謙,是一個君子的大德,不努力從身心上修證,是不會具備的。
(1)自己做的是自己應當做的
《朱子語類》說,人遇到事情,總是想要誇耀自己。為什麼這麼難以克制呢?就是因為不了解自己做的,是自己應當做的。諸葛孔明這個人,他的功勞可以說是巍巍如山了,但他卻說:我做的這些呢,只是純屬於忠於陛下,而報先帝之職分也。我做的,都是我職責和分內該做好的事,是忠人之事而已。忠,就是盡己之心。做任何事情,都是我們在儘自己的本分。那麼做好了,是應該的;做的不好,就努力改善。做得好了一自伐,就不好了;做的不好還要自伐,那就更糟糕了。
(2)不自誇
其實無論我們自己誇不誇耀自己,人人心裡有桿秤,都能稱得出你我的份量。比如說,西漢的蕭何,從來不愛出風頭,可是劉邦在分封大臣功勞的時候,卻把他列為第一功臣。
(3)守著謙卑
朱子引宋儒謝良佐的話說:“人能操無欲上人之心,則人欲日消、天理日明。”(《朱熹•論語集注》)無欲上人之心,就是不想超越別人的心,就是謙卑的心。守著謙卑的人,這個人的慾望就會日漸的消減。那麼跟慾望相對應的,就是天理,是我們的性德,我們的明德,它就能夠日漸的彰顯了。
13.「不自伐」是學習聖賢的基本功,我要效學孟之反
「不自伐」,這是修學的人,該具備的極為重要的基本功。我們學習聖賢之道,如果有傲慢、好勝、爭強之心的話,就要學一學這一章的孟之反,有功勞都說是別人的,跟他在一塊兒,馬都會很高興。
論語 雍也第六 第12章-2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
第二天的學習
<白話><文義>參見前一天。
<思惟題綱>
1.請問做事走捷徑--「行不由徑」,有何弊端﹖
2.我們要在小事上多多練習--行不由徑,請問你打算從哪些小事開始練習﹖
3.請觀察舉例「行不由徑」的典範。特別是您的師長,對之修信念恩。
4.「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這是賢德,請問有違於下對上的敬重與關愛嗎﹖如何兼顧﹖
<義理解釋>
二、重點摘記
(續)
4.現代人做事走捷徑,最後傷害的是自己
(1)現在,有許多人,會有一種心態:做任何事情,都想著如何走一個捷徑,速成,急躁;如何投機取巧,為一些蠅頭小利、一點方便,就去隨意地破壞規矩,違反規則。
(2)前不久,媒體上炒得沸沸揚揚的動物園老虎襲人事件,就是為了逃票,跳入園內,而導致葬送虎口的悲劇。還有隨意插隊、駕駛汽車違反交通規則,等等,這皆是不守規矩,不守禮法,沒有底線,沒有敬畏的表現。其實,到最後傷害的還是自己。
(3)我們要效學子羽的做法,在小事上多多練習--行不由徑。
5. 澹台滅明有賢德,理由二「非公事,未至偃之室」
(1)澹台滅明的第二個賢德:如果沒有公務,從來不到長官的私居住所拜訪。這一點,是一種格守自己的品行,而沒有違紀徇私的事情。
(2)上位者以此為選才標準之一
在上位者,也就是管理者,選拔人才,必以此作為標準之一,這樣就會形成一種浩然正氣,使在下位的人,將精力用在提升品行、才幹之上,工作勤奮,富有責任感,有承擔心,有執行力。否則,就會形成不正之風,官場、團體就會呈現一派拉關係、找靠山、巧言令色、結黨營私的腐敗之氣象,造成了混亂,帶來的是巨大的傷害;那些有才幹的人呢,會覺得沒有機會,沒有奔頭,人人沒幹勁,造成人才的流失。
6. 具有澹台滅明的賢德,匡正結黨營私歪風
(1)當今的時代,與古人不同,交通、通信方便,同事之間不可能沒有交往,如果作為領導者,能夠有此素養,就會帶出一個好的團隊。
(2)特別是做管理的人,有的與同事共事時間比較長,也會有一些交情,但是在工作中,絕對不能含糊;反而對我們交往多的同事,要求更高,一些平時沒有過多交往的同事,都可以得到、獲得讚賞與獎勵。這樣大家就會覺得生活在一個公正、公平的團隊當中,就會有安全感,交往多與交往少的同事,都不會有壓力。
(3)再延伸一點,那就是建立公正的製度,上下皆遵守制度,有法可依,就可以避免徇私舞弊的,或者是結黨營私的不正之風。
▶
第二天的學習
<白話><文義>參見前一天。
<思惟題綱>
1.請問做事走捷徑--「行不由徑」,有何弊端﹖
2.我們要在小事上多多練習--行不由徑,請問你打算從哪些小事開始練習﹖
3.請觀察舉例「行不由徑」的典範。特別是您的師長,對之修信念恩。
4.「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這是賢德,請問有違於下對上的敬重與關愛嗎﹖如何兼顧﹖
<義理解釋>
二、重點摘記
(續)
4.現代人做事走捷徑,最後傷害的是自己
(1)現在,有許多人,會有一種心態:做任何事情,都想著如何走一個捷徑,速成,急躁;如何投機取巧,為一些蠅頭小利、一點方便,就去隨意地破壞規矩,違反規則。
(2)前不久,媒體上炒得沸沸揚揚的動物園老虎襲人事件,就是為了逃票,跳入園內,而導致葬送虎口的悲劇。還有隨意插隊、駕駛汽車違反交通規則,等等,這皆是不守規矩,不守禮法,沒有底線,沒有敬畏的表現。其實,到最後傷害的還是自己。
(3)我們要效學子羽的做法,在小事上多多練習--行不由徑。
5. 澹台滅明有賢德,理由二「非公事,未至偃之室」
(1)澹台滅明的第二個賢德:如果沒有公務,從來不到長官的私居住所拜訪。這一點,是一種格守自己的品行,而沒有違紀徇私的事情。
(2)上位者以此為選才標準之一
在上位者,也就是管理者,選拔人才,必以此作為標準之一,這樣就會形成一種浩然正氣,使在下位的人,將精力用在提升品行、才幹之上,工作勤奮,富有責任感,有承擔心,有執行力。否則,就會形成不正之風,官場、團體就會呈現一派拉關係、找靠山、巧言令色、結黨營私的腐敗之氣象,造成了混亂,帶來的是巨大的傷害;那些有才幹的人呢,會覺得沒有機會,沒有奔頭,人人沒幹勁,造成人才的流失。
6. 具有澹台滅明的賢德,匡正結黨營私歪風
(1)當今的時代,與古人不同,交通、通信方便,同事之間不可能沒有交往,如果作為領導者,能夠有此素養,就會帶出一個好的團隊。
(2)特別是做管理的人,有的與同事共事時間比較長,也會有一些交情,但是在工作中,絕對不能含糊;反而對我們交往多的同事,要求更高,一些平時沒有過多交往的同事,都可以得到、獲得讚賞與獎勵。這樣大家就會覺得生活在一個公正、公平的團隊當中,就會有安全感,交往多與交往少的同事,都不會有壓力。
(3)再延伸一點,那就是建立公正的製度,上下皆遵守制度,有法可依,就可以避免徇私舞弊的,或者是結黨營私的不正之風。
論語 雍也第六 第12章-1
子遊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 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
<白話>
子游做了武城的長官。孔子說:「你有得到好的人才嗎?」。子游回答說:「有一個叫澹臺滅明的人,從來不走邪路,沒有公事從不到我屋子裡來。」
<文義>
1.武城:魯國的小城邑,在今山東費縣境內。
2.焉爾乎:兩種說法:
(1)此三個字都是語助詞。
(2)焉爾,義同「於此」;「此」指武城。
3.澹臺滅明:姓澹臺名滅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
4.徑:小路,引申為邪路。
5.偃:言偃,即子游,這是他自稱其名。
<思惟題綱>
1.孔子為甚麼問子遊在武城為官,有得到人才了嗎?
2.子遊認為澹台滅明有什麼賢德呢?
3.若身處盛行走後門,講關係,風氣不正的環境,我如何守護自心,不走歪門,不走捷徑,保有君子風範, 君子操守?
<義理解釋> /王海君 老師
一、 引用經文
1.南懷瑾先生《論語別裁》
澹台滅明,字子羽,相貌很難看。中國人常用孔子一句話說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便是指這個故事。在這以前他曾見過孔子,孔老夫子 這天不知道為什麼,看見這個年輕人怪難看的樣子,並不太注意他 。這位年輕人沒有好久就走了,不過他還是願意做孔子的學生。他學問非常好,後來成為不得了的人物,歷史上記載:在南方,他和他的弟子們名動諸侯,他到哪裡,各國元首都歡迎他。 而且他還帶有點英豪俠氣。子游在武城現了,又介紹給孔子。所以孔子後來感嘆 "人不可以貌相" ,以外貌去判定一個人才,往往會有失誤。孔子自己承認錯了。錯了就錯了,孔子非常勇於認錯。
2.《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澹臺滅明,少孔子三十九歲。
行不由徑二句,是得子羽之理由。
古井田制,路在井田之外,徑在井田之內。行人須守規矩,由路不由徑。至孔子時,規矩雖存,而行人圖速,往往取捷徑,然子羽仍由路行。
子羽雖為子游之同學,但非公事則不造訪子游。舉此二者,以見其人品行之端正,是故子游以為人才。
二、重點摘記
子遊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 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1.消文
子遊,是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字子遊,“孔門十哲”之一,以文學著稱。
武城,是魯國的一個縣城,在今天山東費城的西南。
子遊在武城做行政長官。
澹台滅明,字子羽,他也是武城人,後來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行不由徑”的“徑”,指的是步道,是小路。
偃,是子遊自呼其名。
子遊任武城的長官,回來向老師匯報工作,老師問他:“你在那裡得到人才了嗎?”子遊說:“有一位人才,他的名字叫澹台滅明,此人行路不走小道,不是公事,從來不到我的私人居住的地方來。”
2.孔子為何有此一問
孔子認為,為政或者是構建團隊的時候,必以人才為先。特別是官員在任期內,有一份重要的責任,就是發掘、培養、舉薦人才。開展工作的時候呢,也需要有賢德高才之人的幫助,而各個地方,也必有德行道義可以表正風俗的賢人。因此,才有此一問。
3.澹台滅明有賢德,理由一「行不由徑」
澹台滅明有什麼賢德呢?子遊舉了兩個例子:
第一,行不由徑。在周朝時,土地用的是井田制,一塊土地劃出九塊,在井田外的道,稱為路,井田裡面的道,稱為徑,也就是小路。周朝制禮中明確規定,從這個地方路過的時候,不能走小路,只能走外面的大路。但是,到了孔子時代,基本上沒有人遵守,子羽卻能堅持做到行不由徑,遵守禮法。可見,他是一位重禮守規矩之人,有尺度,他的內心是對禮法的恭敬,對禮法的持受,不會因為禮崩樂壞的時代,而改變自己的信仰。還有一層,隱含著子羽的行為,光明磊落,不走歪門,不走捷徑,君子風範,君子操守。
(澹台滅明有什麼賢德呢?子遊舉了兩個例子。王海君老師講了一個:行不由徑,還有一個,明天會繼續講。)
▶
<白話>
子游做了武城的長官。孔子說:「你有得到好的人才嗎?」。子游回答說:「有一個叫澹臺滅明的人,從來不走邪路,沒有公事從不到我屋子裡來。」
<文義>
1.武城:魯國的小城邑,在今山東費縣境內。
2.焉爾乎:兩種說法:
(1)此三個字都是語助詞。
(2)焉爾,義同「於此」;「此」指武城。
3.澹臺滅明:姓澹臺名滅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
4.徑:小路,引申為邪路。
5.偃:言偃,即子游,這是他自稱其名。
<思惟題綱>
1.孔子為甚麼問子遊在武城為官,有得到人才了嗎?
2.子遊認為澹台滅明有什麼賢德呢?
3.若身處盛行走後門,講關係,風氣不正的環境,我如何守護自心,不走歪門,不走捷徑,保有君子風範, 君子操守?
<義理解釋> /王海君 老師
一、 引用經文
1.南懷瑾先生《論語別裁》
澹台滅明,字子羽,相貌很難看。中國人常用孔子一句話說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便是指這個故事。在這以前他曾見過孔子,孔老夫子 這天不知道為什麼,看見這個年輕人怪難看的樣子,並不太注意他 。這位年輕人沒有好久就走了,不過他還是願意做孔子的學生。他學問非常好,後來成為不得了的人物,歷史上記載:在南方,他和他的弟子們名動諸侯,他到哪裡,各國元首都歡迎他。 而且他還帶有點英豪俠氣。子游在武城現了,又介紹給孔子。所以孔子後來感嘆 "人不可以貌相" ,以外貌去判定一個人才,往往會有失誤。孔子自己承認錯了。錯了就錯了,孔子非常勇於認錯。
2.《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澹臺滅明,少孔子三十九歲。
行不由徑二句,是得子羽之理由。
古井田制,路在井田之外,徑在井田之內。行人須守規矩,由路不由徑。至孔子時,規矩雖存,而行人圖速,往往取捷徑,然子羽仍由路行。
子羽雖為子游之同學,但非公事則不造訪子游。舉此二者,以見其人品行之端正,是故子游以為人才。
二、重點摘記
子遊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 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1.消文
子遊,是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字子遊,“孔門十哲”之一,以文學著稱。
武城,是魯國的一個縣城,在今天山東費城的西南。
子遊在武城做行政長官。
澹台滅明,字子羽,他也是武城人,後來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行不由徑”的“徑”,指的是步道,是小路。
偃,是子遊自呼其名。
子遊任武城的長官,回來向老師匯報工作,老師問他:“你在那裡得到人才了嗎?”子遊說:“有一位人才,他的名字叫澹台滅明,此人行路不走小道,不是公事,從來不到我的私人居住的地方來。”
2.孔子為何有此一問
孔子認為,為政或者是構建團隊的時候,必以人才為先。特別是官員在任期內,有一份重要的責任,就是發掘、培養、舉薦人才。開展工作的時候呢,也需要有賢德高才之人的幫助,而各個地方,也必有德行道義可以表正風俗的賢人。因此,才有此一問。
3.澹台滅明有賢德,理由一「行不由徑」
澹台滅明有什麼賢德呢?子遊舉了兩個例子:
第一,行不由徑。在周朝時,土地用的是井田制,一塊土地劃出九塊,在井田外的道,稱為路,井田裡面的道,稱為徑,也就是小路。周朝制禮中明確規定,從這個地方路過的時候,不能走小路,只能走外面的大路。但是,到了孔子時代,基本上沒有人遵守,子羽卻能堅持做到行不由徑,遵守禮法。可見,他是一位重禮守規矩之人,有尺度,他的內心是對禮法的恭敬,對禮法的持受,不會因為禮崩樂壞的時代,而改變自己的信仰。還有一層,隱含著子羽的行為,光明磊落,不走歪門,不走捷徑,君子風範,君子操守。
(澹台滅明有什麼賢德呢?子遊舉了兩個例子。王海君老師講了一個:行不由徑,還有一個,明天會繼續講。)
論語 雍也第六 第11章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
〈白話〉
孔子告訴子夏:「你要成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者,不要只是個心量狹小的儒者而已。」
〈文義〉
1. 《說文解字》釋為“儒,柔也,術士之稱”;先秦則有儒家學派;漢代之後,儒泛指讀書人,包括廣大“學而優則仕”的官員。
2. 狹義儒生指信奉儒家經典的人,廣義儒生指精通經典和知識淵博的讀書人;儒者,尊崇儒學、通習儒家經書的人, 漢代以後泛指一般讀書人。(百度、維基百科)
3.「君子儒」是見識宏大,可以擔當大任的儒者。他一心為公、為大眾,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事業上精進不已。(網路:明倫月刊/論語簡說)
4. 「小人儒」是自我設限在淺近狹小的自身範圍內。例如有人讀書只為功名利祿,或是不求名利而「閉門讀書多歲月」的隱士,這些人最高只能算是小人儒。(同3.)
〈思維題綱〉
1.本章起頭“子謂子夏”,試著從《論語》中〈學而․7〉、〈為政․8〉、〈八佾․8〉揣測子夏的性格特徵。
2.您覺得儒和君子、小人有何關聯?
3.君子儒、小人儒又有何差別?
4.在現今時代,本章的內涵對您有何啟示?
〈義理解說〉
一、引用
1.《論語集注․卷三》朱熹著。儒,學者之稱。程子曰:「君子儒為己,小人儒為人。」謝氏曰:「君子小人之分,義与利之閒而已。然所謂利者,豈必殖貨財之謂?以私滅公,适己自便,凡可以害天理者皆利也。子夏文學雖有餘,然意其遠者大者或昧焉,故夫子語之以此。」
2.《論語義疏》皇侃著。「儒者濡也。夫習學事久,則濡潤身中,故謂久習者為儒也。」
3.《論語新解》錢穆著。「或疑子夏規模狹隘,然其設教西河,而西河之人擬之於孔子。其從學之徒如田子方、段干木、李克,進退有以自見。漢儒傳經,皆溯源於子夏。亦可謂不辱師門矣。孔子之誡子夏,蓋逆知其所長,而預防其所短。推孔子之所謂小人儒者,不出兩義:一則溺情典籍,而心忘世道。一則專務章句訓詁,而忽於義理。子夏之學,或謹密有餘,而宏大不足,然終可免於小人儒之譏。而孔子之善為教育,亦即此可見。」
二、重點摘要
(一) 認識子夏
1. 子夏,在孔門四科當中列於文學科。
2. 他設教於西河,當地人把他比擬為像孔子這樣子的地位,弟子田子方、段干木、李克都有名。
3. 後代漢儒傳經,其實也都溯源於子夏,文學上的成就不辱師門。
(二)義理
1. 子夏文學雖有餘,志向上的遠者、大者是不夠的。
2. 錢穆先生提到,小人儒呢,可能出現的是兩種狀況:一個是溺情典籍,而心忘世道。就是沉醉於典籍的研究,但是對於以利天下,以天下為己任的志向是不夠的。另外一種是專務章句訓詁,而忽於義理; 比較局限。
3. 整部論語中,這是唯一一次提到儒這個字,儒後來也成為學派之稱,孔門成為儒家,孔子是創此學派的人。
4. 對儒學有所誤會可能將儒學理解為小人儒。正在學儒學的人,可以思考自己是怎麼學儒學的呢?
5. 皇侃詮釋: “儒者濡也。夫習學事久,則濡潤身中,故謂久習者為儒也。”他認為如果一個人要自覺的當儒者,成為學儒的人,應該是經過長期的熏習浸潤,使自己渾然不覺之中,就是言說的時候是以儒言言說,行事的時候是以儒行行事,他認為這樣子就是在生活當中實踐君子之道,這就是君子儒。
(三)我的老師提醒:
1.怎麼樣學《論語》? 就是讓我們的心,和我們所背誦的聖人的言論,聖賢的言論,慢慢的合一。
2. 背的目的,就是要讓我的心,成為我們所背誦的經典那樣子。所以我是很自然的說話行事,就是是以經典為原則,那透過我這樣的努力,讓身旁的人感覺到,哇!經典如此美好。
3. 學經典的人,是這樣的讓人感覺到嚮往之,想跟他在一起。
(四)結論
1. 我覺得孔子其實他對於學生跟著他學習,他內心的那個期望是有一個很高的境界。
2.夫子一直不斷地希望學生,可以朝著那個境界再向前。然後是讓學習跟生命是完全貼緊在一起,而不是做學問。
3. 結合上一章,就可以更感受到孔子對於學生那種殷重的關愛。我們也以此策勉自己,就是我在學習儒學的時候,我也會照君子儒的這個方向去努力著,希望能接受更多感受的機會。以此跟大家共勉
▶
〈白話〉
孔子告訴子夏:「你要成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者,不要只是個心量狹小的儒者而已。」
〈文義〉
1. 《說文解字》釋為“儒,柔也,術士之稱”;先秦則有儒家學派;漢代之後,儒泛指讀書人,包括廣大“學而優則仕”的官員。
2. 狹義儒生指信奉儒家經典的人,廣義儒生指精通經典和知識淵博的讀書人;儒者,尊崇儒學、通習儒家經書的人, 漢代以後泛指一般讀書人。(百度、維基百科)
3.「君子儒」是見識宏大,可以擔當大任的儒者。他一心為公、為大眾,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事業上精進不已。(網路:明倫月刊/論語簡說)
4. 「小人儒」是自我設限在淺近狹小的自身範圍內。例如有人讀書只為功名利祿,或是不求名利而「閉門讀書多歲月」的隱士,這些人最高只能算是小人儒。(同3.)
〈思維題綱〉
1.本章起頭“子謂子夏”,試著從《論語》中〈學而․7〉、〈為政․8〉、〈八佾․8〉揣測子夏的性格特徵。
2.您覺得儒和君子、小人有何關聯?
3.君子儒、小人儒又有何差別?
4.在現今時代,本章的內涵對您有何啟示?
〈義理解說〉
一、引用
1.《論語集注․卷三》朱熹著。儒,學者之稱。程子曰:「君子儒為己,小人儒為人。」謝氏曰:「君子小人之分,義与利之閒而已。然所謂利者,豈必殖貨財之謂?以私滅公,适己自便,凡可以害天理者皆利也。子夏文學雖有餘,然意其遠者大者或昧焉,故夫子語之以此。」
2.《論語義疏》皇侃著。「儒者濡也。夫習學事久,則濡潤身中,故謂久習者為儒也。」
3.《論語新解》錢穆著。「或疑子夏規模狹隘,然其設教西河,而西河之人擬之於孔子。其從學之徒如田子方、段干木、李克,進退有以自見。漢儒傳經,皆溯源於子夏。亦可謂不辱師門矣。孔子之誡子夏,蓋逆知其所長,而預防其所短。推孔子之所謂小人儒者,不出兩義:一則溺情典籍,而心忘世道。一則專務章句訓詁,而忽於義理。子夏之學,或謹密有餘,而宏大不足,然終可免於小人儒之譏。而孔子之善為教育,亦即此可見。」
二、重點摘要
(一) 認識子夏
1. 子夏,在孔門四科當中列於文學科。
2. 他設教於西河,當地人把他比擬為像孔子這樣子的地位,弟子田子方、段干木、李克都有名。
3. 後代漢儒傳經,其實也都溯源於子夏,文學上的成就不辱師門。
(二)義理
1. 子夏文學雖有餘,志向上的遠者、大者是不夠的。
2. 錢穆先生提到,小人儒呢,可能出現的是兩種狀況:一個是溺情典籍,而心忘世道。就是沉醉於典籍的研究,但是對於以利天下,以天下為己任的志向是不夠的。另外一種是專務章句訓詁,而忽於義理; 比較局限。
3. 整部論語中,這是唯一一次提到儒這個字,儒後來也成為學派之稱,孔門成為儒家,孔子是創此學派的人。
4. 對儒學有所誤會可能將儒學理解為小人儒。正在學儒學的人,可以思考自己是怎麼學儒學的呢?
5. 皇侃詮釋: “儒者濡也。夫習學事久,則濡潤身中,故謂久習者為儒也。”他認為如果一個人要自覺的當儒者,成為學儒的人,應該是經過長期的熏習浸潤,使自己渾然不覺之中,就是言說的時候是以儒言言說,行事的時候是以儒行行事,他認為這樣子就是在生活當中實踐君子之道,這就是君子儒。
(三)我的老師提醒:
1.怎麼樣學《論語》? 就是讓我們的心,和我們所背誦的聖人的言論,聖賢的言論,慢慢的合一。
2. 背的目的,就是要讓我的心,成為我們所背誦的經典那樣子。所以我是很自然的說話行事,就是是以經典為原則,那透過我這樣的努力,讓身旁的人感覺到,哇!經典如此美好。
3. 學經典的人,是這樣的讓人感覺到嚮往之,想跟他在一起。
(四)結論
1. 我覺得孔子其實他對於學生跟著他學習,他內心的那個期望是有一個很高的境界。
2.夫子一直不斷地希望學生,可以朝著那個境界再向前。然後是讓學習跟生命是完全貼緊在一起,而不是做學問。
3. 結合上一章,就可以更感受到孔子對於學生那種殷重的關愛。我們也以此策勉自己,就是我在學習儒學的時候,我也會照君子儒的這個方向去努力著,希望能接受更多感受的機會。以此跟大家共勉
論語 雍也第六 第10章
冉求曰:「非不說(ㄩㄝˋ)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ㄖㄨˇ)畫。」
▶
<白話>
冉求說:「不是我不喜歡您的道,而是我的力量不夠的緣故。」孔子說:「倘若力量不夠的話,那會走到半途而無法再前進。現在你是畫地自限,根本還沒開始往前邁步。」
<文義>
1. 說,音ㄩㄝˋ,喜歡。
2. 女,音汝ㄖㄨˇ,你。
3. 力不足者,欲進而不能。畫者,能進而不欲
4. 畫:止也,比喻畫地自限,不願前進。
<思惟題綱>
1. 「力不足者」和「畫地自限」這兩者在心態上有何不同?
2. 如何從這一則中體會孔子老師對弟子冉求深深地期許與鼓勵呢?
3. 你有被深深鼓勵的經驗嗎?學了這一章,我們如何也能成為懂得鼓勵別人的人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21》: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 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
2.《論語•雍也‧6》: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3.《論語•子罕‧20》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4.《論語•子罕‧10》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二、重點摘記
1.解釋這一則的義理
冉求說:「老師啊,我並不是不歡喜您所說的道,是因為力不足呀,我的內心其實是喜歡前進的,但是,是我不能。」孔老夫子就對冉求說:「力不足者,中道而廢。」「力不足者,中道而廢」的狀態,應該是好比行人走於路途之中,那力不足--在中途當中把物品先暫放,等待有力再前進,只要一息尚存,那個想要前進的心是不會放棄的。孔子說,力不足者應該是這樣的狀態。但是冉求啊,你並不是,你是「今女畫」,你其實是「能進而不欲,畫地自限。」
2.孔子老師比冉求更瞭解他自己
冉求對自己的認識,跟老師對他的認識,是完全不同的。我們來看看《論語》其他篇章,孔老夫子對冉求的評價。
(1)《先進‧21》子曰:“求也退,故進之。” 孔子觀察到冉求,是個性比較退縮,所以他對他的教導方式就是要拉他向前。
(2)《雍也‧6》孔子提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孔子所認識的冉求,是多才多藝的,也就是說,孔子認為冉求這樣一個多才多藝的人,內心狀態應該不是不能學,條件上不是不能學,其實很可能是因為他的所求偏重於藝,然後對於道的追求,那個追求的心似乎是不夠的,所以孔子在勉勵他對於那個求道的心要更向前推進。
(3)所以孔子認為,走不走得到,其實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態度的問題。
3.「進」,是個怎樣的行相
(1)對比於冉求,《論語》有關於顏淵的兩則描述,正好可以拿來對比,更了解孔子所認為的「進」,到底是個怎樣的行相。
《論語•子罕‧20》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孔子說:他所看見的顏淵,只看到他對於道的追求不斷地向前,沒看過他停止過。
《論語•子罕‧10》顏淵對孔子的讚嘆。他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顏淵看到孔子道之高深,他說他內心的狀況是欲罷不能,內心想追求,那個想跟上去的心,是無法停止下來的。既竭吾才,就是即使竭盡他的能力,他其實都還想要再跟上夫子那樣子的高度,只是他覺得他的條件還不夠。
(2)我們從這兩則可以感受到,顏淵想追求孔子之道的那個心。我們從這兩則,再去看孔子對於冉求的評價,或者是說對冉求的建議,其實是有一個很殷重的心意。就是他認為,冉求你啊,不是條件不夠,你只是內心所求沒那麼清楚,對於道的追求沒那麼清楚。
4.自我畫地自限,深受鼓勵突破的經驗
(1)反復再學習這一則,感觸最深的是,對於師生情誼的感動。常常作為學生的我們,其實很容易就是覺得自己條件不夠,然後就畫地自限。
(2)舉喻說明
我記得有一次,我跟我媽媽有一個衝突,我自己很沮喪,我覺得我其實不夠孝順,我就打電話給我讀書會的班長,然後其實電話裡,我就稀里嘩啦哭啊,覺得自己很糟糕,這樣。可是我讀書會的班長就跟我說:「菊映啊,我所看到的你,是一直不斷地在努力,想要讓自己跟媽媽的關係更好,看到你的內心其實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你只是這一次有一點忍不住說了比較重的話,但是我知道你的內心完全不是這個樣子,這樣。」
我聽完的時候真的覺得深深被鼓勵。就是我不敢想像,就是自己內心是有一個這樣的美好的狀況特質在。但是,作為我的班長,他年紀比我長很多,作為我的長輩,他卻可以告訴我說:「菊映啊,你是
可以的,你真的有能力這樣。」我就覺得說,整個人很像那個被點了光亮這樣,就覺得:「對,我應該可以,我應該可以再努力這樣,我也想要再更努力這樣,我很想成為我班長說的那樣的我自己這樣子。」
5.孔子不願意學生畫地自限,因為他們是閃閃發亮的
(1)孔子其實對冉求的那個心意,有一種老師對學生非常深重的關愛,就是對學生的生命,完全不願
意學生畫地自限,因為他所看到的學生是閃閃發亮的,是有更多可能性的。
(2)這樣去揣摩的時候,就會更去想,為什麼孔子周遊列國那麼苦,可是他卻有這一批學生可以生死
相隨。他們師生之間的情誼,真的如果不是透過我們這樣子很用心,一點一點地學習經典,其實真的很難體會。
6.結語:希望自己能遇到好師長
在心裡也會油然有一種期望,是不是我的生命也可以出現這樣的師長,如果有這樣的師長,多幸福啊,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有這樣子的機會,遇到這樣的師長,然後我可以,這樣好好地跟師長學。以此跟大家共勉。
▶
<白話>
冉求說:「不是我不喜歡您的道,而是我的力量不夠的緣故。」孔子說:「倘若力量不夠的話,那會走到半途而無法再前進。現在你是畫地自限,根本還沒開始往前邁步。」
<文義>
1. 說,音ㄩㄝˋ,喜歡。
2. 女,音汝ㄖㄨˇ,你。
3. 力不足者,欲進而不能。畫者,能進而不欲
4. 畫:止也,比喻畫地自限,不願前進。
<思惟題綱>
1. 「力不足者」和「畫地自限」這兩者在心態上有何不同?
2. 如何從這一則中體會孔子老師對弟子冉求深深地期許與鼓勵呢?
3. 你有被深深鼓勵的經驗嗎?學了這一章,我們如何也能成為懂得鼓勵別人的人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21》: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 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
2.《論語•雍也‧6》: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3.《論語•子罕‧20》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4.《論語•子罕‧10》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二、重點摘記
1.解釋這一則的義理
冉求說:「老師啊,我並不是不歡喜您所說的道,是因為力不足呀,我的內心其實是喜歡前進的,但是,是我不能。」孔老夫子就對冉求說:「力不足者,中道而廢。」「力不足者,中道而廢」的狀態,應該是好比行人走於路途之中,那力不足--在中途當中把物品先暫放,等待有力再前進,只要一息尚存,那個想要前進的心是不會放棄的。孔子說,力不足者應該是這樣的狀態。但是冉求啊,你並不是,你是「今女畫」,你其實是「能進而不欲,畫地自限。」
2.孔子老師比冉求更瞭解他自己
冉求對自己的認識,跟老師對他的認識,是完全不同的。我們來看看《論語》其他篇章,孔老夫子對冉求的評價。
(1)《先進‧21》子曰:“求也退,故進之。” 孔子觀察到冉求,是個性比較退縮,所以他對他的教導方式就是要拉他向前。
(2)《雍也‧6》孔子提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孔子所認識的冉求,是多才多藝的,也就是說,孔子認為冉求這樣一個多才多藝的人,內心狀態應該不是不能學,條件上不是不能學,其實很可能是因為他的所求偏重於藝,然後對於道的追求,那個追求的心似乎是不夠的,所以孔子在勉勵他對於那個求道的心要更向前推進。
(3)所以孔子認為,走不走得到,其實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態度的問題。
3.「進」,是個怎樣的行相
(1)對比於冉求,《論語》有關於顏淵的兩則描述,正好可以拿來對比,更了解孔子所認為的「進」,到底是個怎樣的行相。
《論語•子罕‧20》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孔子說:他所看見的顏淵,只看到他對於道的追求不斷地向前,沒看過他停止過。
《論語•子罕‧10》顏淵對孔子的讚嘆。他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顏淵看到孔子道之高深,他說他內心的狀況是欲罷不能,內心想追求,那個想跟上去的心,是無法停止下來的。既竭吾才,就是即使竭盡他的能力,他其實都還想要再跟上夫子那樣子的高度,只是他覺得他的條件還不夠。
(2)我們從這兩則可以感受到,顏淵想追求孔子之道的那個心。我們從這兩則,再去看孔子對於冉求的評價,或者是說對冉求的建議,其實是有一個很殷重的心意。就是他認為,冉求你啊,不是條件不夠,你只是內心所求沒那麼清楚,對於道的追求沒那麼清楚。
4.自我畫地自限,深受鼓勵突破的經驗
(1)反復再學習這一則,感觸最深的是,對於師生情誼的感動。常常作為學生的我們,其實很容易就是覺得自己條件不夠,然後就畫地自限。
(2)舉喻說明
我記得有一次,我跟我媽媽有一個衝突,我自己很沮喪,我覺得我其實不夠孝順,我就打電話給我讀書會的班長,然後其實電話裡,我就稀里嘩啦哭啊,覺得自己很糟糕,這樣。可是我讀書會的班長就跟我說:「菊映啊,我所看到的你,是一直不斷地在努力,想要讓自己跟媽媽的關係更好,看到你的內心其實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你只是這一次有一點忍不住說了比較重的話,但是我知道你的內心完全不是這個樣子,這樣。」
我聽完的時候真的覺得深深被鼓勵。就是我不敢想像,就是自己內心是有一個這樣的美好的狀況特質在。但是,作為我的班長,他年紀比我長很多,作為我的長輩,他卻可以告訴我說:「菊映啊,你是
可以的,你真的有能力這樣。」我就覺得說,整個人很像那個被點了光亮這樣,就覺得:「對,我應該可以,我應該可以再努力這樣,我也想要再更努力這樣,我很想成為我班長說的那樣的我自己這樣子。」
5.孔子不願意學生畫地自限,因為他們是閃閃發亮的
(1)孔子其實對冉求的那個心意,有一種老師對學生非常深重的關愛,就是對學生的生命,完全不願
意學生畫地自限,因為他所看到的學生是閃閃發亮的,是有更多可能性的。
(2)這樣去揣摩的時候,就會更去想,為什麼孔子周遊列國那麼苦,可是他卻有這一批學生可以生死
相隨。他們師生之間的情誼,真的如果不是透過我們這樣子很用心,一點一點地學習經典,其實真的很難體會。
6.結語:希望自己能遇到好師長
在心裡也會油然有一種期望,是不是我的生命也可以出現這樣的師長,如果有這樣的師長,多幸福啊,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有這樣子的機會,遇到這樣的師長,然後我可以,這樣好好地跟師長學。以此跟大家共勉。
論語 雍也第六 第9章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ㄙˋ),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
<白話>
孔子說:「真是賢者啊,顏回!一竹筐的飯,一瓜瓢的水,住在簡陋小巷的破屋。一般人是無法忍受而憂愁不已,顏回卻依然自得其樂。真是賢者啊,顏回!」
<文義>
1.子曰:賢哉回也!: 「賢」,有才能 。 回也 : 顏回 ,孔子稱讚,好學的好學生 , 德行科的首位弟子。
2.簞食: 「簞」,盛飯竹器。「食」,音ㄙˋ,飯也 。
3.瓢飲: 「瓢」,把瓠瓜剖開,為之以盛水。
4.陋巷:里中道曰巷,人所居亦謂之巷。陋巷,窮陋之巷或狹小的屋子。
5.堪:勝任。
<思惟題綱>
1. 本章孔子讚嘆顏回「賢哉!」,為何?
2.「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生活條件如此簡陋寒酸,「回也不改其樂」,請問顏回樂的是什麼 ?
3.換成是我「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請問我會如何?
4.省思一下,讓我快樂的事情是什麼?讓我痛苦的事情是什麼?是物質或是心靈?
5.透過經典或佛法的學習,我有嚐到內心真實的快樂嗎?我比較不在乎物質的苦樂了?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論語•衛靈公•1》: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2.《論語•述而•1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ㄓㄣˋ)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3.《論語•雍也•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ㄌㄜˋ )之者。」
(二)重點摘記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消文
“簞”,是竹器。“瓢”,是把瓠瓜剖開,為之以盛水。“居住”,是住在陋巷。顏淵的生活條件如此簡陋,他人必不堪其憂,但顏回不改其樂。
2.本章關鍵:探討顏回的樂
這則的關鍵,在探討顏回到底樂的是什麼呢?錢穆先生提到:宋儒有尋“孔顏樂處”所樂何事之教。周敦頤給程顥、程頤兄弟上課的時候,提出了一個問題:尋孔顏樂處。孔子跟顏回,到底所樂的是什麼事呢?這個問題其實問出了宋明理學。朱熹先生也提到,“簞瓢陋巷非可樂,蓋自有其樂爾。其字當玩味,自有深意。”就是朱熹先生認為,顏淵樂的,必然不是因為簞瓢陋巷而樂,他有他的樂在。“樂”字,它的深意,到底樂的是什麼?“賢”在哪裡?透過幾則《論語》篇章,來討論。
3.顏回的樂是君子的樂,故賢。
《論語•衛靈公•1》孔子在陳蔡絕糧的時候,子路就問孔子說:“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孔子認為,小人在遇到非常窘困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堅持住了,但是君子不同。這個狀況應該是很貼近顏回的境界,就
是顏回他向來就窮,他經過多少年還是窮。但是,他內心狀況應該是他向來就樂,經過了多少年的窮,他還是樂,這樣。
那孔子認為的賢,應該是在這個地方。
4.“樂”的關鍵是“義”
《論語•述而•1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段的描述,其實和這一則很相近,但是它更進一步明確的點出,到底那個“樂”的關鍵在哪裡。孔子說是“義”。就是如果沒有“義”的話,再富貴,也沒有意思;相反的,如果心中有“義”的話,就是物質條件很差,粗茶淡飯,睡覺連枕頭都沒有,也是快樂的。也就是說,心中因為有了仁義,就可以安於貧困,我們平常所說的安貧樂道。為了精神的追求,好像物質的窘迫,就不再那麼關鍵。
5.顏回的樂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實踐的樂
《論語•雍也•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認為,學習的最高境界,是在於“樂”這個字。孔子對顏淵的讚歎,就是他如何學習,能夠到達“樂”這個層次呢?!那應該是在於顏淵學習的狀況,就是他的學習,已經不再只是文字上的層面,而是能夠內化、貼近顏淵內心所求。精神學習的內涵是在於真實的實踐,然後從生命跟生活的那個層次,得到這樣的快樂。顏回的樂,應該是這個樣子。
6.省思一下:我快樂嗎?
苦樂不完全在外在的條件,而是內心的學習。
靜下來想想我們的狀況,以現在的社會條件,老實說,我們都比顏回富有很多,每天的飲食,住的條件,其實都還算可以。但是,如果我們停下來問問自己:我快樂嗎?這個問題就不好回答了,對不對?我自己其實從這個問題,也會要很誠實的去看到說:哇,原來我也是特別怕窮的人呢,原來我可能也是有學習沒有辦法貼近所求的人,到底怎麼樣透過學習,我有可能再快樂一點呢?如果以這一則我們來看的話,似乎苦樂的關鍵,應該不完全在外在的條件,而是在內心的學習。
7.透過學習看清楚苦樂,更靠近顏回的樂!
這一陣子,有幾個好朋友跟我提到他的苦。有位朋友很有才華,可是在他的工作場域,可能沒遇到那麼好的機會,他很苦;也有朋友,就是結了婚,總覺得婆婆好像對自己不是那麼滿意,好像對其他的媳婦歡喜比較多一點;那我自己呢,就是總是會努力,覺得說我怎麼樣可以做得更好,怎麼樣才能夠達到自己內心的那個標準?其實,這樣想一遍,就會忍不住問自己說:到底顏回的那個樂,我如何能夠再靠近一點,我有沒有可能真的透過學習,把我的苦樂看清楚。
8.聖人不受外境病痛影響,心中是真實快樂!
我的老師在他晚年,病中說過一段話:“找不到像我這樣快樂的人,不是說我沒病哦,我病得苦哈哈的,但是心裡的愉悅是兩碼子事。”我就在想說:病,老病真的很折磨,為什麼老師可以說,那個病得苦哈哈的身體的苦,跟心裡的愉悅,是兩碼子事?就在想:古聖人是不是就是這樣子的境界。就是外在的條件的苦,是不會影響內心當中,因為學習得到的那個真實的快樂,而那個透過學習得到真實的快樂,是可以幫助我在面對生活物質、身體的苦,我是心中很有力量的。其實這樣子去想的時候,真的對於《論語》,就是孔子在讚嘆顏回的那個境界,心裡有一種嚮往。
9.期許:透過經典的學習,擁有真實的快樂!
透過這樣的學習,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當我去回想我今天快樂不快樂,我是不是可以也生起一種因為依靠經典,而有一種力量,重新再去調整,我所認為的快樂跟不快樂。希望透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內心都可以慢慢有一種不被外在影響的快樂。以此跟大家共勉,謝謝
▶
<白話>
孔子說:「真是賢者啊,顏回!一竹筐的飯,一瓜瓢的水,住在簡陋小巷的破屋。一般人是無法忍受而憂愁不已,顏回卻依然自得其樂。真是賢者啊,顏回!」
<文義>
1.子曰:賢哉回也!: 「賢」,有才能 。 回也 : 顏回 ,孔子稱讚,好學的好學生 , 德行科的首位弟子。
2.簞食: 「簞」,盛飯竹器。「食」,音ㄙˋ,飯也 。
3.瓢飲: 「瓢」,把瓠瓜剖開,為之以盛水。
4.陋巷:里中道曰巷,人所居亦謂之巷。陋巷,窮陋之巷或狹小的屋子。
5.堪:勝任。
<思惟題綱>
1. 本章孔子讚嘆顏回「賢哉!」,為何?
2.「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生活條件如此簡陋寒酸,「回也不改其樂」,請問顏回樂的是什麼 ?
3.換成是我「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請問我會如何?
4.省思一下,讓我快樂的事情是什麼?讓我痛苦的事情是什麼?是物質或是心靈?
5.透過經典或佛法的學習,我有嚐到內心真實的快樂嗎?我比較不在乎物質的苦樂了?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論語•衛靈公•1》: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2.《論語•述而•1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ㄓㄣˋ)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3.《論語•雍也•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ㄌㄜˋ )之者。」
(二)重點摘記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消文
“簞”,是竹器。“瓢”,是把瓠瓜剖開,為之以盛水。“居住”,是住在陋巷。顏淵的生活條件如此簡陋,他人必不堪其憂,但顏回不改其樂。
2.本章關鍵:探討顏回的樂
這則的關鍵,在探討顏回到底樂的是什麼呢?錢穆先生提到:宋儒有尋“孔顏樂處”所樂何事之教。周敦頤給程顥、程頤兄弟上課的時候,提出了一個問題:尋孔顏樂處。孔子跟顏回,到底所樂的是什麼事呢?這個問題其實問出了宋明理學。朱熹先生也提到,“簞瓢陋巷非可樂,蓋自有其樂爾。其字當玩味,自有深意。”就是朱熹先生認為,顏淵樂的,必然不是因為簞瓢陋巷而樂,他有他的樂在。“樂”字,它的深意,到底樂的是什麼?“賢”在哪裡?透過幾則《論語》篇章,來討論。
3.顏回的樂是君子的樂,故賢。
《論語•衛靈公•1》孔子在陳蔡絕糧的時候,子路就問孔子說:“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孔子認為,小人在遇到非常窘困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堅持住了,但是君子不同。這個狀況應該是很貼近顏回的境界,就
是顏回他向來就窮,他經過多少年還是窮。但是,他內心狀況應該是他向來就樂,經過了多少年的窮,他還是樂,這樣。
那孔子認為的賢,應該是在這個地方。
4.“樂”的關鍵是“義”
《論語•述而•1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段的描述,其實和這一則很相近,但是它更進一步明確的點出,到底那個“樂”的關鍵在哪裡。孔子說是“義”。就是如果沒有“義”的話,再富貴,也沒有意思;相反的,如果心中有“義”的話,就是物質條件很差,粗茶淡飯,睡覺連枕頭都沒有,也是快樂的。也就是說,心中因為有了仁義,就可以安於貧困,我們平常所說的安貧樂道。為了精神的追求,好像物質的窘迫,就不再那麼關鍵。
5.顏回的樂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實踐的樂
《論語•雍也•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認為,學習的最高境界,是在於“樂”這個字。孔子對顏淵的讚歎,就是他如何學習,能夠到達“樂”這個層次呢?!那應該是在於顏淵學習的狀況,就是他的學習,已經不再只是文字上的層面,而是能夠內化、貼近顏淵內心所求。精神學習的內涵是在於真實的實踐,然後從生命跟生活的那個層次,得到這樣的快樂。顏回的樂,應該是這個樣子。
6.省思一下:我快樂嗎?
苦樂不完全在外在的條件,而是內心的學習。
靜下來想想我們的狀況,以現在的社會條件,老實說,我們都比顏回富有很多,每天的飲食,住的條件,其實都還算可以。但是,如果我們停下來問問自己:我快樂嗎?這個問題就不好回答了,對不對?我自己其實從這個問題,也會要很誠實的去看到說:哇,原來我也是特別怕窮的人呢,原來我可能也是有學習沒有辦法貼近所求的人,到底怎麼樣透過學習,我有可能再快樂一點呢?如果以這一則我們來看的話,似乎苦樂的關鍵,應該不完全在外在的條件,而是在內心的學習。
7.透過學習看清楚苦樂,更靠近顏回的樂!
這一陣子,有幾個好朋友跟我提到他的苦。有位朋友很有才華,可是在他的工作場域,可能沒遇到那麼好的機會,他很苦;也有朋友,就是結了婚,總覺得婆婆好像對自己不是那麼滿意,好像對其他的媳婦歡喜比較多一點;那我自己呢,就是總是會努力,覺得說我怎麼樣可以做得更好,怎麼樣才能夠達到自己內心的那個標準?其實,這樣想一遍,就會忍不住問自己說:到底顏回的那個樂,我如何能夠再靠近一點,我有沒有可能真的透過學習,把我的苦樂看清楚。
8.聖人不受外境病痛影響,心中是真實快樂!
我的老師在他晚年,病中說過一段話:“找不到像我這樣快樂的人,不是說我沒病哦,我病得苦哈哈的,但是心裡的愉悅是兩碼子事。”我就在想說:病,老病真的很折磨,為什麼老師可以說,那個病得苦哈哈的身體的苦,跟心裡的愉悅,是兩碼子事?就在想:古聖人是不是就是這樣子的境界。就是外在的條件的苦,是不會影響內心當中,因為學習得到的那個真實的快樂,而那個透過學習得到真實的快樂,是可以幫助我在面對生活物質、身體的苦,我是心中很有力量的。其實這樣子去想的時候,真的對於《論語》,就是孔子在讚嘆顏回的那個境界,心裡有一種嚮往。
9.期許:透過經典的學習,擁有真實的快樂!
透過這樣的學習,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當我去回想我今天快樂不快樂,我是不是可以也生起一種因為依靠經典,而有一種力量,重新再去調整,我所認為的快樂跟不快樂。希望透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內心都可以慢慢有一種不被外在影響的快樂。以此跟大家共勉,謝謝
論語 雍也第六 第8章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ㄧㄡˇ)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
<白話>
冉伯牛生了重病,孔子前往慰問。在屋子的南窗外,握著他的手(和他永訣)。孔夫子說:「活不成了,這真是命啊!這樣的人,會有這樣的病!這樣的人,會有這樣的病!」
<文義>
1.伯牛:冉耕,字伯牛,魯國人,孔門十哲之一,曾任魯國的中都宰,孔子很器重他。
註:冉耕和冉雍、冉求是兄弟,其父名叫冉離,家贫,以牧為業。離娶颜氏,生長子「耕」,次子「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公西氏聞孔子設教闕裡,“命三子往從學焉”。三兄弟皆列在孔門十哲,世稱「一門三賢」,三冉。
2.有疾:「疾」,惡病,癩病。
3.問之:問其病。
4.牖:古人居室,北墉而南牖。墉為牆;牖為窗。
5.曰:此曰字不連上文,孔子既退,有此言。
6.亡之:「亡」,喪也。其疾不治,將喪命或喪此人。
7.朱熹《論語集注》:侯氏曰:「伯牛以德行稱,亞於顏、閔。故其將死也,孔子尤痛惜之。」
<思惟題綱>
1.對伯牛這麼有德行的人生重病,孔子如何看待?
2.不只是伯牛,顏回短命、子路戰死疆場,好人不得長壽、好死,您有何看法?
3.孔夫子感嘆這是命「命矣夫!」,我們應如何看待天命?
4.本章講的是一個老師到學生家探病,似乎是平常的事情,卻收錄在《論語》中,何故也?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中庸‧第十四章》:「君子素其位而行」,「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2.《易經‧坤卦‧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3.《論語‧憲問‧41》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4.《易經‧繫辭下》:「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5.《孟子‧萬章下》:孟子曰:「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
6.《論語‧里仁‧8》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二、重點摘記
1.本章消文
(1)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魯國人,孔子弟子。與顏淵、閔子騫、仲弓,同入德行這一科。
(2)伯牛生“癩”病,麻風病,當時是一種不治之症。孔子去慰問他,從窗子裡握著他的手,說:“他真的要完了,這是天命吧!這樣的人竟會生這樣的病!這樣的人竟會得這樣的病!”
(3)孔子“自牖”,就是從窗子裡握伯牛的手,有幾種說法:一種是說伯牛得了傳染病,怕傳染,伯牛家人不讓孔子進門;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伯牛家因尊重孔子,故以君臣之禮待他,孔子不敢當,故不進屋,從窗子裡握伯牛的手來探病。還有其它考證。
2.「有德行的人生重病」是天命
本章提出了一個關鍵命題--為什麼像伯牛這樣有德行的人,也會生重病?孔子的兒子孔鯉,最得意弟子顏回都是短命,上首弟子子路也是戰死疆場,被剁成肉醬。好人難道沒有好報嗎?儒家說這是“天命”。
3.如何看待天命?
(1)《中庸》第十四章:「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君子素其位而行」,樂天知命,以平常心看待命運的安排;相反小人不知天命,以冒險僥倖之心態面對各種境界。
(2)「天命」容易被解釋成「宿命論」。其實不然,儒家承認善惡因果,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認為當業感果的時候,境界無法改變,但可以改變對境界的看法,強調當下的努力對改變命運的重要性。儒家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論語‧憲問.41》)的積極進取之道;又有「待時而動、侍機而行」(《易經.繫辭下》)的進退之道。所以,孔子又被稱為「時中之聖」。
(3)如此看來,伯牛雖得重病,但「朝聞道,夕死可矣!」,「死」對一個有道在身的賢者而言,有什麼可怕的呢?儒家也不泛道家的風範。
4.「老師到學生家探病」,「師弟相應法」令人動容!
(1)這一章講的是一個老師到學生家探病,似乎是一件再也平常不過的事情,卻被收錄到《論語》當中,何故也?
(2)整部《論語》透由最平常的生活場景,傳述的是師弟之間那種令人動容的千古情懷。老師對弟子獨一愛子般的珍愛,以及弟子對老師的修信與仰望,《論語》當中處處體現。這種師弟相應之法,傳遞出一種學習之道,也是孔門心法的秘訣所在。
5.為何現代人無感於聖賢?
(1)反觀現代人,通常缺乏深度和靈魂深處的感恩。我們容易被外在的、物質的、眼前的恩惠所觸動;對塑造我們的靈魂、賦予我們性格,讓我們從洪荒走向文明的古聖先賢,不能生起無比的崇敬和感恩,為什麼呢?
(2)網路流傳一個故事:一個小女孩與父母鬧彆扭,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因身上沒帶錢,又饑餓難忍,一個麵館的主人給了她一碗麵條吃,她感恩不盡,並抱怨說媽媽怎麼沒有對她這麼好。麵館的主人語重心長對她說:「媽媽養你這麼大,不知給了你多少碗麵條吃,你怎麼都感覺不到呢?你出走了,你知道媽媽現在有多著急嗎?快回家吧!」小女孩此時才幡然醒悟!
6.享受恩澤而不知感恩,將自我毀傷
太陽與月亮每天都在給予我們光明和溫曖,使天地有序,萬物生長,但百姓「日用而不知!」同樣我們每時每刻都沐浴在聖賢的陽光雨露之下,卻習以為常,甚至羞辱聖賢及聖賢文化。這種自絕于太陽月亮的行為,對太陽與月亮本身沒有一點點傷害,但對自己絕對是一種自殺行為!
7.總攝:本章傳遞 師長對弟子的殷殷眷顧之心
本章,孔子對伯牛因生重病,而從內心深處發出的痛心疾首,讓我們感受到師長對弟子的殷殷眷顧之心!
▶
<白話>
冉伯牛生了重病,孔子前往慰問。在屋子的南窗外,握著他的手(和他永訣)。孔夫子說:「活不成了,這真是命啊!這樣的人,會有這樣的病!這樣的人,會有這樣的病!」
<文義>
1.伯牛:冉耕,字伯牛,魯國人,孔門十哲之一,曾任魯國的中都宰,孔子很器重他。
註:冉耕和冉雍、冉求是兄弟,其父名叫冉離,家贫,以牧為業。離娶颜氏,生長子「耕」,次子「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公西氏聞孔子設教闕裡,“命三子往從學焉”。三兄弟皆列在孔門十哲,世稱「一門三賢」,三冉。
2.有疾:「疾」,惡病,癩病。
3.問之:問其病。
4.牖:古人居室,北墉而南牖。墉為牆;牖為窗。
5.曰:此曰字不連上文,孔子既退,有此言。
6.亡之:「亡」,喪也。其疾不治,將喪命或喪此人。
7.朱熹《論語集注》:侯氏曰:「伯牛以德行稱,亞於顏、閔。故其將死也,孔子尤痛惜之。」
<思惟題綱>
1.對伯牛這麼有德行的人生重病,孔子如何看待?
2.不只是伯牛,顏回短命、子路戰死疆場,好人不得長壽、好死,您有何看法?
3.孔夫子感嘆這是命「命矣夫!」,我們應如何看待天命?
4.本章講的是一個老師到學生家探病,似乎是平常的事情,卻收錄在《論語》中,何故也?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中庸‧第十四章》:「君子素其位而行」,「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2.《易經‧坤卦‧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3.《論語‧憲問‧41》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4.《易經‧繫辭下》:「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5.《孟子‧萬章下》:孟子曰:「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
6.《論語‧里仁‧8》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二、重點摘記
1.本章消文
(1)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魯國人,孔子弟子。與顏淵、閔子騫、仲弓,同入德行這一科。
(2)伯牛生“癩”病,麻風病,當時是一種不治之症。孔子去慰問他,從窗子裡握著他的手,說:“他真的要完了,這是天命吧!這樣的人竟會生這樣的病!這樣的人竟會得這樣的病!”
(3)孔子“自牖”,就是從窗子裡握伯牛的手,有幾種說法:一種是說伯牛得了傳染病,怕傳染,伯牛家人不讓孔子進門;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伯牛家因尊重孔子,故以君臣之禮待他,孔子不敢當,故不進屋,從窗子裡握伯牛的手來探病。還有其它考證。
2.「有德行的人生重病」是天命
本章提出了一個關鍵命題--為什麼像伯牛這樣有德行的人,也會生重病?孔子的兒子孔鯉,最得意弟子顏回都是短命,上首弟子子路也是戰死疆場,被剁成肉醬。好人難道沒有好報嗎?儒家說這是“天命”。
3.如何看待天命?
(1)《中庸》第十四章:「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君子素其位而行」,樂天知命,以平常心看待命運的安排;相反小人不知天命,以冒險僥倖之心態面對各種境界。
(2)「天命」容易被解釋成「宿命論」。其實不然,儒家承認善惡因果,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認為當業感果的時候,境界無法改變,但可以改變對境界的看法,強調當下的努力對改變命運的重要性。儒家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論語‧憲問.41》)的積極進取之道;又有「待時而動、侍機而行」(《易經.繫辭下》)的進退之道。所以,孔子又被稱為「時中之聖」。
(3)如此看來,伯牛雖得重病,但「朝聞道,夕死可矣!」,「死」對一個有道在身的賢者而言,有什麼可怕的呢?儒家也不泛道家的風範。
4.「老師到學生家探病」,「師弟相應法」令人動容!
(1)這一章講的是一個老師到學生家探病,似乎是一件再也平常不過的事情,卻被收錄到《論語》當中,何故也?
(2)整部《論語》透由最平常的生活場景,傳述的是師弟之間那種令人動容的千古情懷。老師對弟子獨一愛子般的珍愛,以及弟子對老師的修信與仰望,《論語》當中處處體現。這種師弟相應之法,傳遞出一種學習之道,也是孔門心法的秘訣所在。
5.為何現代人無感於聖賢?
(1)反觀現代人,通常缺乏深度和靈魂深處的感恩。我們容易被外在的、物質的、眼前的恩惠所觸動;對塑造我們的靈魂、賦予我們性格,讓我們從洪荒走向文明的古聖先賢,不能生起無比的崇敬和感恩,為什麼呢?
(2)網路流傳一個故事:一個小女孩與父母鬧彆扭,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因身上沒帶錢,又饑餓難忍,一個麵館的主人給了她一碗麵條吃,她感恩不盡,並抱怨說媽媽怎麼沒有對她這麼好。麵館的主人語重心長對她說:「媽媽養你這麼大,不知給了你多少碗麵條吃,你怎麼都感覺不到呢?你出走了,你知道媽媽現在有多著急嗎?快回家吧!」小女孩此時才幡然醒悟!
6.享受恩澤而不知感恩,將自我毀傷
太陽與月亮每天都在給予我們光明和溫曖,使天地有序,萬物生長,但百姓「日用而不知!」同樣我們每時每刻都沐浴在聖賢的陽光雨露之下,卻習以為常,甚至羞辱聖賢及聖賢文化。這種自絕于太陽月亮的行為,對太陽與月亮本身沒有一點點傷害,但對自己絕對是一種自殺行為!
7.總攝:本章傳遞 師長對弟子的殷殷眷顧之心
本章,孔子對伯牛因生重病,而從內心深處發出的痛心疾首,讓我們感受到師長對弟子的殷殷眷顧之心!
論語 雍也第六 第7章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
<白話>
季孫氏想請閔子騫擔任費邑的長官。閔子騫對派來的人說:「請妥善的為我辭謝這項職務吧!如果再為此事來找我,那我已經離開到汶水北邊了(齊國)。 」
<文義>
1.季氏:不知是季桓子或季康子。當時魯國公室衰弱,以季氏為首的三桓強盛(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尤其季氏位高權重,是當時魯國的權臣。
2.閔子騫:閔損(前536年-前487年),字子騫,魯國人。《二十四孝》中單衣順母的主角。後人改編成戲劇《蘆花記》。子騫為人寡言穩重,很少開口,但一開口,言詞非常中肯。孔子評價:「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孔門十哲之一,列在德行科。德行科 : 顏淵 、閔子騫 、 冉伯牛、冉雍(仲弓)。
3.費宰︰「費」,音閉,為魯君給季氏的封地(采邑),即今山東省費縣。「宰」,邑長,猶今縣長。
4.為我辭焉:「辭」,推辭掉。「焉」,代名詞,指邑宰的職務。
5.復我者:「復」,再。言再來召我。
6.汶上:「汶」,河水名,在齊南魯北邊境。「上」,河的陽,指汶河的北邊,就是齊國。
7.蕅益大師《論語點睛》:「有志氣,有節操。」
<思惟題綱>
1.你對閔子騫的認識有多少?請說說。
2.季康子為何要網羅閔子騫去「費」地做邑長,猶今縣長?
3.閔子騫為何拒絕季康子的聘用?他如何拒絕?
4.從本章,你可以學到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孔安國注:「費,季氏邑。季氏不臣,而其邑宰數叛,聞閔子騫賢,故欲用之。閔子不欲為季氏宰,語使者曰,善為我作辭說,令不復召我也。復我者,重來召我也。去之汶水上,欲北如齊也。」
(孔安國為孔子第十一世孫,學識淵博,《史記》作者司馬遷曾請教於他。後世尊其為先儒。晚年著有《論語訓解》、《古文孝經傳》、《孔子家語》等書,成為古文尚書學派的開創者。)
2.《二十四孝•蘆衣順母》:「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
3.《論語•先進•4》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4.《論語•學而•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5.《史記•仲尼弟子傳》:「閔損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祿。」
二、重點摘記
1.原文解釋
季康子想請閔子騫來擔任費邑這個地方的長官。閔子騫向前來的人說:請您好好的幫我辭去這項職務,如果再為了這件事情來找我,我一定會離開魯國,來到汶水北邊的齊國去。
2.孔安國先生的注解
(1)“費”,季氏邑,就是季氏家族的一個管轄區,叫費邑。“宰”,家宰。
(2)“季氏不臣,而其邑宰數叛。聞閔子騫賢,故欲用之”。為什麼季康子想要用閔子騫呢?我們來看一下背景:季氏不臣,而其邑宰數叛。“季氏不臣”,他淩駕于魯君之上,目無國君,不像一個臣子,他專權控制了整個魯國的經濟、軍事、政治。那當然有樣學樣了,下面的人、臣子,也學他不臣。所以,費邑這個地方的家臣常常叛亂。只要一叛亂就換人,叛亂就換人,換到最後,季康子實在沒辦法,只好去找具有賢德的閔子騫來幫忙。
3.閔子騫
(1)閔子騫是孔門四科裡的德行科,非常孝順。
(2)閔子騫在年幼的時候,母親過世,父親又再續弦,生了兩個孩子,但是後母待他並不好。冬天做棉襖,她給親生的孩子用棉花來做,卻用不會保暖的蘆花給閔子騫做。父親發現實情之後,非常生氣,想要休妻。但是閔子騫卻為後母說情:「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閔子騫自己還吃苦呢,竟然就站在兩個弟弟的立場,代他們著想。因為他很清楚,這些年來母親不在身邊的辛苦。所以,他不忍心兩個弟弟未來也跟他一樣,吃這種苦頭,所以他選擇寬恕後母,換來一家的和樂。
(3)《先進•4》,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連旁人都看不過去,後母這樣虐待他,也看不過去,他兩個兄弟吃好的、穿暖的,和閔子騫的待遇差別這麼大。但是,這些話始終都沒有影響他孝順父母,代兄弟著想的這樣的一個善行跟決心。
4.季康子為何要網羅閔子騫來做家宰
(1)季康子的德行並不好,但是他很清楚,一定要網羅孝順的閔子騫來做家宰。他一定不會叛亂,為什麼呢?因為古人說「忠臣出於孝子之門」
(2)《學而•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3)孝順的閔子騫,連後母這樣對待他,他都不記恨,內心也不犯嘀咕,更不會想要去報復。那這的孝子,怎麼會去犯上作亂呢?所以,選他,肯定不會叛亂的。可是他萬萬沒想到,這個孝子的內心還是有一把尺的。孝順的閔子騫,他怎麼會去為這種會犯上作亂的季氏來服務呢?
5.閔子騫為何拒絕季康子的聘任
(1)在《史記•仲尼弟子傳》說到:「閔損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祿。」我想指的應該就是這件事情吧。閔子騫,他是不會為季康子這種不賢不仁、違禮的人服務,不願和他同流合污。我們知道閔子騫的德行,他凡事都是為人著想,他怎麼會去為這一種凡事只為自己著想的季氏,為了自己的權利、領導權,或者為了利益而把別人踐踏在腳下,甚至做出種種違禮的季康子來服務呢?
(2)閔子騫其實他曾經出任,在費邑擔任過費宰,就是在孔子在魯國做大司寇的時候,也就是魯國的宰相。那時候,閔子騫在這邊算是一個大夫,跟季氏是平起平坐的,等於是受魯國國君的任命,也是孔子所承許的,也是為魯國服務,而不是只是為季康子,這樣的一個亂臣來服務。
6.孔門師弟出不出仕,內心有一把尺
從這邊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孔門師弟的心裡面,到底出不出仕,內心是有一把尺的。是以這件事情到底符不符這個義,如果是不義的,那當然就不會去接受。這邊閔子騫給我們的一個很好的典範。
7.善為我辭焉!如有複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1)「善為我辭焉!」這幾個字非常美,到底怎麼樣善為我辭焉呢?可能會說:「啊!不好意思,我實在是能力不夠。」或者是說:「啊!不好意思,我可能家裡有什麼樣狀況,或者身體不好。」等等。總而言之,就是非常委婉的去拒絕別人,雖然內心裡面是不認同。
(2)既然不上任也就算了,為什麼要逃到這個汶水北邊,北邊的汶水上面去呢?汶水是在齊國跟魯國之間的一條河,就是這個汶水之北呢,那個地方等於是三不管地帶,魯國不太管,齊國也管不到。所以,跑到那個地方,等於是沒有人管。各位試想,如果他婉拒了他,但是閔子騫還住在魯國的話,季康子會想我請你來做官,你不出來,不就很明白的給我難堪嗎?那說不定季康子就會做出一些不利閔子騫的事情,所以閔子騫很有智慧,他就避開,用到了這個汶水。這個汶水,等於就是魯國管不到,當然季氏也管不到,這算是一種非常明哲保身的方法,非常有智慧。
8.本章的學習
(1)進退取捨的標準—“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我們從這一章,我們看得到閔子騫,他不但有非常孝順,有德行。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在進退的時候,是依什麼標準來作取捨,是非常有智慧的。
(2)孝順是社會安定的基礎、是領導選才的第一優選
那當然我們也透過這一章,我們學習到,連季康子都知道要去延請孝子閔子騫來出仕,才能夠維持國內的安定。所以我們知道,當我們把這個孝順的德培養起來的時候,它就是社會安定的一個重要基礎,也更是未來領導選才的第一個優選,因為能夠讓他安心嘛。
總結 :
古來「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仕」,故閔氏不仕權勢大夫之門,不貪污君之祿,所以堅決辭謝。
▶
<白話>
季孫氏想請閔子騫擔任費邑的長官。閔子騫對派來的人說:「請妥善的為我辭謝這項職務吧!如果再為此事來找我,那我已經離開到汶水北邊了(齊國)。 」
<文義>
1.季氏:不知是季桓子或季康子。當時魯國公室衰弱,以季氏為首的三桓強盛(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尤其季氏位高權重,是當時魯國的權臣。
2.閔子騫:閔損(前536年-前487年),字子騫,魯國人。《二十四孝》中單衣順母的主角。後人改編成戲劇《蘆花記》。子騫為人寡言穩重,很少開口,但一開口,言詞非常中肯。孔子評價:「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孔門十哲之一,列在德行科。德行科 : 顏淵 、閔子騫 、 冉伯牛、冉雍(仲弓)。
3.費宰︰「費」,音閉,為魯君給季氏的封地(采邑),即今山東省費縣。「宰」,邑長,猶今縣長。
4.為我辭焉:「辭」,推辭掉。「焉」,代名詞,指邑宰的職務。
5.復我者:「復」,再。言再來召我。
6.汶上:「汶」,河水名,在齊南魯北邊境。「上」,河的陽,指汶河的北邊,就是齊國。
7.蕅益大師《論語點睛》:「有志氣,有節操。」
<思惟題綱>
1.你對閔子騫的認識有多少?請說說。
2.季康子為何要網羅閔子騫去「費」地做邑長,猶今縣長?
3.閔子騫為何拒絕季康子的聘用?他如何拒絕?
4.從本章,你可以學到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孔安國注:「費,季氏邑。季氏不臣,而其邑宰數叛,聞閔子騫賢,故欲用之。閔子不欲為季氏宰,語使者曰,善為我作辭說,令不復召我也。復我者,重來召我也。去之汶水上,欲北如齊也。」
(孔安國為孔子第十一世孫,學識淵博,《史記》作者司馬遷曾請教於他。後世尊其為先儒。晚年著有《論語訓解》、《古文孝經傳》、《孔子家語》等書,成為古文尚書學派的開創者。)
2.《二十四孝•蘆衣順母》:「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
3.《論語•先進•4》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4.《論語•學而•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5.《史記•仲尼弟子傳》:「閔損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祿。」
二、重點摘記
1.原文解釋
季康子想請閔子騫來擔任費邑這個地方的長官。閔子騫向前來的人說:請您好好的幫我辭去這項職務,如果再為了這件事情來找我,我一定會離開魯國,來到汶水北邊的齊國去。
2.孔安國先生的注解
(1)“費”,季氏邑,就是季氏家族的一個管轄區,叫費邑。“宰”,家宰。
(2)“季氏不臣,而其邑宰數叛。聞閔子騫賢,故欲用之”。為什麼季康子想要用閔子騫呢?我們來看一下背景:季氏不臣,而其邑宰數叛。“季氏不臣”,他淩駕于魯君之上,目無國君,不像一個臣子,他專權控制了整個魯國的經濟、軍事、政治。那當然有樣學樣了,下面的人、臣子,也學他不臣。所以,費邑這個地方的家臣常常叛亂。只要一叛亂就換人,叛亂就換人,換到最後,季康子實在沒辦法,只好去找具有賢德的閔子騫來幫忙。
3.閔子騫
(1)閔子騫是孔門四科裡的德行科,非常孝順。
(2)閔子騫在年幼的時候,母親過世,父親又再續弦,生了兩個孩子,但是後母待他並不好。冬天做棉襖,她給親生的孩子用棉花來做,卻用不會保暖的蘆花給閔子騫做。父親發現實情之後,非常生氣,想要休妻。但是閔子騫卻為後母說情:「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閔子騫自己還吃苦呢,竟然就站在兩個弟弟的立場,代他們著想。因為他很清楚,這些年來母親不在身邊的辛苦。所以,他不忍心兩個弟弟未來也跟他一樣,吃這種苦頭,所以他選擇寬恕後母,換來一家的和樂。
(3)《先進•4》,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連旁人都看不過去,後母這樣虐待他,也看不過去,他兩個兄弟吃好的、穿暖的,和閔子騫的待遇差別這麼大。但是,這些話始終都沒有影響他孝順父母,代兄弟著想的這樣的一個善行跟決心。
4.季康子為何要網羅閔子騫來做家宰
(1)季康子的德行並不好,但是他很清楚,一定要網羅孝順的閔子騫來做家宰。他一定不會叛亂,為什麼呢?因為古人說「忠臣出於孝子之門」
(2)《學而•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3)孝順的閔子騫,連後母這樣對待他,他都不記恨,內心也不犯嘀咕,更不會想要去報復。那這的孝子,怎麼會去犯上作亂呢?所以,選他,肯定不會叛亂的。可是他萬萬沒想到,這個孝子的內心還是有一把尺的。孝順的閔子騫,他怎麼會去為這種會犯上作亂的季氏來服務呢?
5.閔子騫為何拒絕季康子的聘任
(1)在《史記•仲尼弟子傳》說到:「閔損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祿。」我想指的應該就是這件事情吧。閔子騫,他是不會為季康子這種不賢不仁、違禮的人服務,不願和他同流合污。我們知道閔子騫的德行,他凡事都是為人著想,他怎麼會去為這一種凡事只為自己著想的季氏,為了自己的權利、領導權,或者為了利益而把別人踐踏在腳下,甚至做出種種違禮的季康子來服務呢?
(2)閔子騫其實他曾經出任,在費邑擔任過費宰,就是在孔子在魯國做大司寇的時候,也就是魯國的宰相。那時候,閔子騫在這邊算是一個大夫,跟季氏是平起平坐的,等於是受魯國國君的任命,也是孔子所承許的,也是為魯國服務,而不是只是為季康子,這樣的一個亂臣來服務。
6.孔門師弟出不出仕,內心有一把尺
從這邊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孔門師弟的心裡面,到底出不出仕,內心是有一把尺的。是以這件事情到底符不符這個義,如果是不義的,那當然就不會去接受。這邊閔子騫給我們的一個很好的典範。
7.善為我辭焉!如有複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1)「善為我辭焉!」這幾個字非常美,到底怎麼樣善為我辭焉呢?可能會說:「啊!不好意思,我實在是能力不夠。」或者是說:「啊!不好意思,我可能家裡有什麼樣狀況,或者身體不好。」等等。總而言之,就是非常委婉的去拒絕別人,雖然內心裡面是不認同。
(2)既然不上任也就算了,為什麼要逃到這個汶水北邊,北邊的汶水上面去呢?汶水是在齊國跟魯國之間的一條河,就是這個汶水之北呢,那個地方等於是三不管地帶,魯國不太管,齊國也管不到。所以,跑到那個地方,等於是沒有人管。各位試想,如果他婉拒了他,但是閔子騫還住在魯國的話,季康子會想我請你來做官,你不出來,不就很明白的給我難堪嗎?那說不定季康子就會做出一些不利閔子騫的事情,所以閔子騫很有智慧,他就避開,用到了這個汶水。這個汶水,等於就是魯國管不到,當然季氏也管不到,這算是一種非常明哲保身的方法,非常有智慧。
8.本章的學習
(1)進退取捨的標準—“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我們從這一章,我們看得到閔子騫,他不但有非常孝順,有德行。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在進退的時候,是依什麼標準來作取捨,是非常有智慧的。
(2)孝順是社會安定的基礎、是領導選才的第一優選
那當然我們也透過這一章,我們學習到,連季康子都知道要去延請孝子閔子騫來出仕,才能夠維持國內的安定。所以我們知道,當我們把這個孝順的德培養起來的時候,它就是社會安定的一個重要基礎,也更是未來領導選才的第一個優選,因為能夠讓他安心嘛。
總結 :
古來「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仕」,故閔氏不仕權勢大夫之門,不貪污君之祿,所以堅決辭謝。
論語 雍也第六 第6章-3
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白話〉、〈文義〉皆可參照前兩次共學
多提供一白話解:
季康子問孔子:「仲由可以使他管理政事嗎?」孔子說:「仲由果敢決斷,對於從政有什麼不可以呢?」季康子又問:「子貢可以使他從事政治嗎?」孔子說:「賜通達事理,對於從事政治有什麼不可以呢?」季康子又問:「冉求可以使他從事政治嗎?」孔子說:「求多才多藝,對從事政治有什麼不可以呢?」
〈思維題綱〉
1.本章經過兩天的學習,是否可對照出自己在對學生、孩子、家人或一起學習生命成長的友伴的觀察如何?自己對他人的觀察程度是否可看出自己對他人的關照程度呢?
2.有改善的方法嗎?
〈義理解說〉
一、引用
1.《呂氏春秋•察微》: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
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2.《論語•憲問•31》: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3. 《論語•衛靈公•23》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4. 《論語•公冶長•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5. 《論語•先進•21》: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6. 《論語•憲問•13》: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子路問怎樣算完美的人,孔子說:「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綽的清心寡欲,卞莊子的勇敢,冉求的才藝;再加上知禮懂樂的修養,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說:「現在的完人就不必這樣了,見到利益時,考慮道義;見到危險時,奮不顧身;長期貧窮也不忘平日的諾言,也可以算完人了。」)
7. 《論語•雍也•10》: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補充 報銷:(1)將領用的款項,開列收支帳目清單,報請有關單位核可銷帳。
(2)把用壞作廢的物件報告銷帳。今稱物品破損,不堪使用為「報銷」
(參見:萌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二、重點摘記
(一)夫子很厲害,就用一個字,就非常精準地指出弟子們他的特長。看到在平日生活當中,對於每個弟子的理解,還有觀察、關注的深刻。他了解學生所長,不斷地給予肯定,但另外一方面也知道弟子們還在學習,還有所不足,有哪些難點,不斷地給予更清晰地引導----如何往上跨一步,讓生命越來越圓滿。
(二)對子貢
1. 子貢贖回國外當奴隸的魯國人,卻不去國庫報銷。夫子卻非常不以為然。因為導致後果:如果別人贖個人,再去報銷,是不是接下來他會擔心:哎呀,你怎麼不像子貢這樣呢?如果他不報銷就去救人,不就等於他要自己出錢嗎?這樣久而久之,國人還願意把奴隸贖回來嗎?對於人心的觀察,對於事情的利害關係,還有可能帶來的這個影響,夫子在這個點上幫子貢上了深刻的一課。
2. 子貢口才好,聰明又伶俐,然後反應也快,有時候,旁邊人沒有他快,於是呢就會去說人家。孔子希望子貢,你不要老是去要求別人,不要希望人人都像你一樣好,不要希望人人都是賢人啊。
3. 夫子就送子貢的座右銘:“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正是對他有更高的期待,希望他多去同理別人,去待別人著想,不要活得太自我為中心。也就希望,你已經是器了,但是呢,孔老夫子希望他朝向不器而努力。
(三)對子路
1. 子路直率熱情,勇敢,但是衝動,略顯魯莽。〈公冶長〉夫子一方面讚美子路,知道他會一路堅定地跟隨老師,不離不棄。但是夫子為他擔心,有時候面對境界的時候,不知道如何取捨,太過了。〈先進篇〉對於個性躁競的子路,給他慢點,你得考慮一下或想想家人的建議。
(四) 對於冉求
1.個性就比較地退卻,比較懦弱。〈先進篇〉鼓勵他能夠再積極勇敢一點。
2. 政事上面的一些表現,感覺上好像夫子常常顯示責備,其實仔細去觀察,夫子給予冉求的讚美,也特別多。
3. 〈憲問篇〉把他跟這三個前輩---臧武仲智慧、孟公綽人品、卞莊子膽識放在一起,夫子的心中,對於冉求的這個才能是很肯定的。說這四個人的優點,如果能夠再加上這個禮樂的陶冶,就能夠算得上這個完美的人格了。
4. 禮樂的修養、道上的學習,冉求可以算是被老師指點最多的。〈雍也篇〉夫子是肯定他的且鼓勵他:再往道上跨一步。也就是說,冉求的藝,這方面數量是夠的,但是仁還不夠,如果把這部分補上,慢慢地就有德,就可以走上這個道。
(五) 這三個弟子,若沒遇上夫子,生命會不會大大的不同。比如子路,果敢勇猛,是不是只停留在所謂的匹夫之勇。賜也達,的分析眼光,可能也心胸很寬闊,也可是只停留在做生意上面。多才能的冉求,沒有老師來引導擴大他的心胸,是不是也只停留在很會做事上頭。所以呢,能夠遇上老師,一方面了解他們潛在的這個優勢,又能夠一方面引導他們往生命更美好的方向前進,更往君子之道而邁進。很令人羨慕。
~ 祝福大家能夠遇上引導生命的老師 ~
論語 雍也第六 第6章-2
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
▶
<白話> 和<文義>請參閱昨天的資料
<思惟題綱>
1.夫子針對三位弟子,都只用一個字就指出他們可以從政的特點,太厲害了!請問是什麼?
2.請問何謂「果」?何謂「達」?何謂「藝」?
3.一位從政者需要具備這三種特點--果、達和藝於一身嗎?為什麼?
4.你是否認為「果、達、藝」也是我們每個人要努力學習而具備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論語•顏淵•20》:「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2.南懷瑾《論語別裁》:「據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當初齊國發兵要攻打魯國,魯國是孔子的母國,父母之邦就要陷入戰爭,孔子很著急,想不出來要派誰出去遊說。這時候子路是個急性子,他自告奮勇說讓他去,孔子沒答應。後來子張也說了,孔子還是沒答應,最後讓子貢去了。子貢不辱使命,讓齊國和吳國打了起來,最後又讓晉國與越國夾攻吳國,就這樣魯國被保全了。司馬遷說子貢一出,「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所以子貢很能幹。
3.《論語•公冶長•8》:「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
4.《論語•顏淵•12》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5.《論語•先進•23》:「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
6.《論語•先進•16》:「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二、重點摘記
1.孔子道出從政需要的特質:果、達、藝
季康子問夫子,你的三個弟子:子路、子貢、冉求,是不是可以出來從政呢?從孔子對弟子的評價——子路之果、子貢之達、冉求之藝,是不是我們也可以看出,孔子他認為從政所需要的一些特質。
2.「達」的特質
“賜也達”,達這個特質,在《論語•顏淵•20》孔子對達下了一個定義:“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所謂的達有三個特色:
(1)第一個「質直而好義」。也就是他本質、本性是正直的,沒有歪曲的心思,做人做事不用手段,而且好行義事。也就是我們觀察這個人,可以去觀察他做這件事情,究竟是居仁有義,還是居心叵測。
(2)第二個「察言而觀色」。透過觀察別人說話或神情、神色,他就可以了解到人家的心意,而且對於形勢的分析、利害關係,都有一種獨到的眼光。是不是這樣子,才可以知己知彼,或者是因勢利導呢。相反的,我們對於人心在想些什麼,形勢如何發展,都混然不知,要如何幫助民眾,做出最好的建議或判斷呢?
(3)第三個「慮以下人」。就是凡事願意為人設想,甚至居於人下,而不會傲慢。我們在利益群眾、成辦大事的過程,有時候情勢是沒有辦法一下子明朗的,所以有些人就忍不住會有一些責備,會有一些抱怨,這時候,我們一定要能夠等、要能夠忍,還要有寬闊的胸襟,乃至還要有委屈小我的一種修為。
3.子貢擁有達的特質
(1)子貢擁有達的這些特質--正直的東西、寬闊的胸襟、察言觀色的本事。更重要,他能屈能伸。
(2)在司馬遷的《史記》我們看到,齊國發兵要攻打魯國時,孔子看到自己的母國身陷危險,非常焦急,想要派弟子去遊說。子路和子張爭取要去,但是孔子並沒有答應,最後是讓子貢去了。子貢果然不辱使命。司馬遷說子貢一出,「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能夠完成這一項非常艱難的任務,就是因為子貢擁有達的特質。
(3)子貢把這種達的特質,不但是應用在外交上面取得很大的成功,也把它用在生意上面,成就了一代儒商。
據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當初齊國發兵要攻打魯國,魯國是孔子的母國,父母之邦就要陷入戰爭,孔子很著急,想不出來要派誰出去遊說。這時候子路是個急性子,他自告奮勇說讓他去,孔子沒答應。後來子張也說了,孔子還是沒答應,最後讓子貢去了。子貢不辱使命,讓齊國和吳國打了起來,最後又讓晉國與越國夾攻吳國,就這樣魯國被保全了。司馬遷說子貢一出,「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所以子貢很能幹。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qeoakbr.html
4.「果」的特質
“由也果”,果就是處事果決剛毅,下了決心,就能夠堅定不移,把它貫徹到底,不會受到環境的影響。
5.子路擁有果的特質
子路,被列在政事科裡面,可見夫子認為他是有政事的成才,夫子曾經正面地肯定過他,“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論語•公冶長•8》)夫子認為,他是可以統領大國的軍隊,而且這種才能,早在夫子擔任魯國中都宰大司寇期間,他就開始展露這種辦事幹練、理正果決的潛質。
6.子路到蒲邑上任前,求教夫子
子路要去衛國蒲邑上任前,特別去拜見孔子,請老師指導。老師就說:蒲邑不好治理呀,那邊很多勇武之士。”“哎呀,老師怎麼辦呢?”孔子交代子路要記住三點:
(1)待人一定要謙恭有理,這樣即使是勇武之士,也會心悅誠服擁戴你。
(2)辦事一定要寬厚正直,這樣你的下屬和民眾,自然會信賴你,敬愛你。
(3)執行任務要認真廉潔,這樣你的上司就會肯定你,給你支援。
子路就帶著老師的教導,去蒲邑開心地上任,而且很認真地把老師教導的拿來做。
6.子路果的特質,蒲邑執政三年,政績斐然
經過了三年,孔子和子貢經過蒲邑,就順道進去看子路,剛剛踏進蒲邑的縣境,夫子就忍不住讚美子路,“哎呀!這個子路,看起來真的做的不錯。”走進城內,又讚美了一次。來到衙門前,又讚美了一次。子貢就非常好奇:“老師,您都還沒有看到子路,也還沒有聽到他的報告,為什麼就這樣稱讚子路呢?”孔子說:
(1)剛剛一進入縣境,看到田地都很平整,草除得很乾淨,溝渠又深又順暢。為什麼呢?肯定是子路做到了恭敬又有信用,一定是他平日就很努力工作,所以取得農民的信賴,大家都願意努力做事,才有的成果。
(2)走進城內,看見所有的房屋、圍牆都很堅固,路樹茂盛,街道乾淨,看不到半個閒逛的人。這肯定是子路非常忠信又寬厚的結果,他自己這樣做到,所以百姓都願意盡心盡力,和他一起來建設家園。
(3)衙門前,竟然大門開敞,每個人沒人管都非常認真地在辦事,更重要的,我們看不到半個人來告狀。這肯定是子路明察又果決,因為他言而有信,答應人的事情就會去做,絕不拖延,所以得到民眾的信賴,都願意告訴子路實情,所以斷案準確。
(4)《論語•顏淵•12》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孔子說:能夠單憑片面之詞,就可以這個斷案的,大概只有子路做得到,這和他的個性是有關的,他非常剛正果決。因為平日無宿諾,不會隨便答應別人,一旦答應了就言而有信,就是因為這樣的人品,所以大家就信服他,也不敢講假話,所以單憑片面之詞就可以斷案。
7.子路果的特質呈現在信受老師教誨
過去我們對於子路,在果這個特質上的認識,可能會停留在勇敢魯莽,而且有一點莽撞。本章體會到的是,子路他非常好學,聽從老師的指導,一旦決定了、信受了之後,就勤勤懇懇地努力,去實踐、去把它堅持到底,這樣自然就有所得,政績也就出來了。這是我以前所沒有認識到,子路在果這個特質上面,呈現出來的另外一面。
8.求也藝
(1)冉求是非常多才能的,樣樣都會,樣樣都知道,他是名列在孔門政事科的第一名,也是孔子的得意門生。
(2)他跟隨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季康子特別派使者把他招回來打仗,和齊軍打仗。冉求就率了左師來抵抗這個齊軍,並且很勇敢地身先士卒,讓這個步兵來執長矛,採取所謂的突擊戰術,獲得了勝利。這一場勝利也獲得夫子很大的讚許。
(3)他不僅擁有經濟財務的管理的能力,而且還非常的勇武善戰,而且軍事才能也非常高,所以孔子多次讚賞冉求的軍事才能。
9.冉求是具臣不是大臣
(1)夫子認為,冉求只是具臣而已,還算不上是大臣。夫子曾經說:“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論語•先進•23》)所謂的大臣,就是要用道義來侍奉君主,協助你的君主來行仁,如果行不通,那你就應該要辭職不干。
(2)很顯然,在夫子的心中,認為以道事君,就是做大臣的標杆,如果達不到,哪怕你再有才能,也稱不上是大臣。
(3)到底哪些表現,會讓夫子覺得冉求沒有做到以道事君呢?
※“季氏旅於泰山”,季康子要去祭拜泰山是違禮的,不合道義的,但是身為季氏宰的冉求,卻沒有加以勸阻,這在夫子看來是失職的。
※季氏準備要去攻打臨近的小國顓臾,夫子也覺得冉求沒有加以阻止,這個也是難辭其咎。
※季氏要用“田賦”,冉求也沒加以勸阻。夫子認為沒有加以勸阻,就是等於在幫季氏聚斂增財,所以夫子非常生氣,說:“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論語•先進•16》)
(4)在夫子心中,希望這些弟子們的才能必須有仁德攝持。因為有仁德攝持的才能,才真正能夠發展成為自利利他的能力。
10.「果、達、藝」三種特質對為政非常需要
子路之果,子貢之達,冉求之藝,這三種特質對為政來說,都非常需要。宋朝的陳祥道在《論語詮解》說到:
(1)“能通達事理,而不能果決行事,則事不成。”如果具有達的特質,但是沒有果的特質,你能夠把形勢看清楚,但是卻下不了決斷,事情還是做不成的。
(2)“能果決而無才藝,也不足於成事。”如果你非常勇敢果斷,但是沒有才能,這個也不會,那個也不行,這也成不了事。
(3)“三者皆有長短處,然皆足以從政。”就是具備其中一個長才,你就可以從政。但是最好,三個都能夠慢慢地具備圓滿的話,就能夠更好地來服務大眾了。
11.「果、達、藝」也是我們要努力具備的
身為父母或身為師長的我們,如何培養一個或一群未來能夠服務人群、服務大眾的人才呢?孔子在這邊提出來的這三種從政的特質:子路之果,子貢之達,冉求之藝,是不是可以提供我們作為參考,當然也是我們自身必須去努力具備的目標。
▶
<白話> 和<文義>請參閱昨天的資料
<思惟題綱>
1.夫子針對三位弟子,都只用一個字就指出他們可以從政的特點,太厲害了!請問是什麼?
2.請問何謂「果」?何謂「達」?何謂「藝」?
3.一位從政者需要具備這三種特點--果、達和藝於一身嗎?為什麼?
4.你是否認為「果、達、藝」也是我們每個人要努力學習而具備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論語•顏淵•20》:「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2.南懷瑾《論語別裁》:「據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當初齊國發兵要攻打魯國,魯國是孔子的母國,父母之邦就要陷入戰爭,孔子很著急,想不出來要派誰出去遊說。這時候子路是個急性子,他自告奮勇說讓他去,孔子沒答應。後來子張也說了,孔子還是沒答應,最後讓子貢去了。子貢不辱使命,讓齊國和吳國打了起來,最後又讓晉國與越國夾攻吳國,就這樣魯國被保全了。司馬遷說子貢一出,「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所以子貢很能幹。
3.《論語•公冶長•8》:「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
4.《論語•顏淵•12》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5.《論語•先進•23》:「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
6.《論語•先進•16》:「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二、重點摘記
1.孔子道出從政需要的特質:果、達、藝
季康子問夫子,你的三個弟子:子路、子貢、冉求,是不是可以出來從政呢?從孔子對弟子的評價——子路之果、子貢之達、冉求之藝,是不是我們也可以看出,孔子他認為從政所需要的一些特質。
2.「達」的特質
“賜也達”,達這個特質,在《論語•顏淵•20》孔子對達下了一個定義:“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所謂的達有三個特色:
(1)第一個「質直而好義」。也就是他本質、本性是正直的,沒有歪曲的心思,做人做事不用手段,而且好行義事。也就是我們觀察這個人,可以去觀察他做這件事情,究竟是居仁有義,還是居心叵測。
(2)第二個「察言而觀色」。透過觀察別人說話或神情、神色,他就可以了解到人家的心意,而且對於形勢的分析、利害關係,都有一種獨到的眼光。是不是這樣子,才可以知己知彼,或者是因勢利導呢。相反的,我們對於人心在想些什麼,形勢如何發展,都混然不知,要如何幫助民眾,做出最好的建議或判斷呢?
(3)第三個「慮以下人」。就是凡事願意為人設想,甚至居於人下,而不會傲慢。我們在利益群眾、成辦大事的過程,有時候情勢是沒有辦法一下子明朗的,所以有些人就忍不住會有一些責備,會有一些抱怨,這時候,我們一定要能夠等、要能夠忍,還要有寬闊的胸襟,乃至還要有委屈小我的一種修為。
3.子貢擁有達的特質
(1)子貢擁有達的這些特質--正直的東西、寬闊的胸襟、察言觀色的本事。更重要,他能屈能伸。
(2)在司馬遷的《史記》我們看到,齊國發兵要攻打魯國時,孔子看到自己的母國身陷危險,非常焦急,想要派弟子去遊說。子路和子張爭取要去,但是孔子並沒有答應,最後是讓子貢去了。子貢果然不辱使命。司馬遷說子貢一出,「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能夠完成這一項非常艱難的任務,就是因為子貢擁有達的特質。
(3)子貢把這種達的特質,不但是應用在外交上面取得很大的成功,也把它用在生意上面,成就了一代儒商。
據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當初齊國發兵要攻打魯國,魯國是孔子的母國,父母之邦就要陷入戰爭,孔子很著急,想不出來要派誰出去遊說。這時候子路是個急性子,他自告奮勇說讓他去,孔子沒答應。後來子張也說了,孔子還是沒答應,最後讓子貢去了。子貢不辱使命,讓齊國和吳國打了起來,最後又讓晉國與越國夾攻吳國,就這樣魯國被保全了。司馬遷說子貢一出,「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所以子貢很能幹。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qeoakbr.html
4.「果」的特質
“由也果”,果就是處事果決剛毅,下了決心,就能夠堅定不移,把它貫徹到底,不會受到環境的影響。
5.子路擁有果的特質
子路,被列在政事科裡面,可見夫子認為他是有政事的成才,夫子曾經正面地肯定過他,“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論語•公冶長•8》)夫子認為,他是可以統領大國的軍隊,而且這種才能,早在夫子擔任魯國中都宰大司寇期間,他就開始展露這種辦事幹練、理正果決的潛質。
6.子路到蒲邑上任前,求教夫子
子路要去衛國蒲邑上任前,特別去拜見孔子,請老師指導。老師就說:蒲邑不好治理呀,那邊很多勇武之士。”“哎呀,老師怎麼辦呢?”孔子交代子路要記住三點:
(1)待人一定要謙恭有理,這樣即使是勇武之士,也會心悅誠服擁戴你。
(2)辦事一定要寬厚正直,這樣你的下屬和民眾,自然會信賴你,敬愛你。
(3)執行任務要認真廉潔,這樣你的上司就會肯定你,給你支援。
子路就帶著老師的教導,去蒲邑開心地上任,而且很認真地把老師教導的拿來做。
6.子路果的特質,蒲邑執政三年,政績斐然
經過了三年,孔子和子貢經過蒲邑,就順道進去看子路,剛剛踏進蒲邑的縣境,夫子就忍不住讚美子路,“哎呀!這個子路,看起來真的做的不錯。”走進城內,又讚美了一次。來到衙門前,又讚美了一次。子貢就非常好奇:“老師,您都還沒有看到子路,也還沒有聽到他的報告,為什麼就這樣稱讚子路呢?”孔子說:
(1)剛剛一進入縣境,看到田地都很平整,草除得很乾淨,溝渠又深又順暢。為什麼呢?肯定是子路做到了恭敬又有信用,一定是他平日就很努力工作,所以取得農民的信賴,大家都願意努力做事,才有的成果。
(2)走進城內,看見所有的房屋、圍牆都很堅固,路樹茂盛,街道乾淨,看不到半個閒逛的人。這肯定是子路非常忠信又寬厚的結果,他自己這樣做到,所以百姓都願意盡心盡力,和他一起來建設家園。
(3)衙門前,竟然大門開敞,每個人沒人管都非常認真地在辦事,更重要的,我們看不到半個人來告狀。這肯定是子路明察又果決,因為他言而有信,答應人的事情就會去做,絕不拖延,所以得到民眾的信賴,都願意告訴子路實情,所以斷案準確。
(4)《論語•顏淵•12》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孔子說:能夠單憑片面之詞,就可以這個斷案的,大概只有子路做得到,這和他的個性是有關的,他非常剛正果決。因為平日無宿諾,不會隨便答應別人,一旦答應了就言而有信,就是因為這樣的人品,所以大家就信服他,也不敢講假話,所以單憑片面之詞就可以斷案。
7.子路果的特質呈現在信受老師教誨
過去我們對於子路,在果這個特質上的認識,可能會停留在勇敢魯莽,而且有一點莽撞。本章體會到的是,子路他非常好學,聽從老師的指導,一旦決定了、信受了之後,就勤勤懇懇地努力,去實踐、去把它堅持到底,這樣自然就有所得,政績也就出來了。這是我以前所沒有認識到,子路在果這個特質上面,呈現出來的另外一面。
8.求也藝
(1)冉求是非常多才能的,樣樣都會,樣樣都知道,他是名列在孔門政事科的第一名,也是孔子的得意門生。
(2)他跟隨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季康子特別派使者把他招回來打仗,和齊軍打仗。冉求就率了左師來抵抗這個齊軍,並且很勇敢地身先士卒,讓這個步兵來執長矛,採取所謂的突擊戰術,獲得了勝利。這一場勝利也獲得夫子很大的讚許。
(3)他不僅擁有經濟財務的管理的能力,而且還非常的勇武善戰,而且軍事才能也非常高,所以孔子多次讚賞冉求的軍事才能。
9.冉求是具臣不是大臣
(1)夫子認為,冉求只是具臣而已,還算不上是大臣。夫子曾經說:“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論語•先進•23》)所謂的大臣,就是要用道義來侍奉君主,協助你的君主來行仁,如果行不通,那你就應該要辭職不干。
(2)很顯然,在夫子的心中,認為以道事君,就是做大臣的標杆,如果達不到,哪怕你再有才能,也稱不上是大臣。
(3)到底哪些表現,會讓夫子覺得冉求沒有做到以道事君呢?
※“季氏旅於泰山”,季康子要去祭拜泰山是違禮的,不合道義的,但是身為季氏宰的冉求,卻沒有加以勸阻,這在夫子看來是失職的。
※季氏準備要去攻打臨近的小國顓臾,夫子也覺得冉求沒有加以阻止,這個也是難辭其咎。
※季氏要用“田賦”,冉求也沒加以勸阻。夫子認為沒有加以勸阻,就是等於在幫季氏聚斂增財,所以夫子非常生氣,說:“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論語•先進•16》)
(4)在夫子心中,希望這些弟子們的才能必須有仁德攝持。因為有仁德攝持的才能,才真正能夠發展成為自利利他的能力。
10.「果、達、藝」三種特質對為政非常需要
子路之果,子貢之達,冉求之藝,這三種特質對為政來說,都非常需要。宋朝的陳祥道在《論語詮解》說到:
(1)“能通達事理,而不能果決行事,則事不成。”如果具有達的特質,但是沒有果的特質,你能夠把形勢看清楚,但是卻下不了決斷,事情還是做不成的。
(2)“能果決而無才藝,也不足於成事。”如果你非常勇敢果斷,但是沒有才能,這個也不會,那個也不行,這也成不了事。
(3)“三者皆有長短處,然皆足以從政。”就是具備其中一個長才,你就可以從政。但是最好,三個都能夠慢慢地具備圓滿的話,就能夠更好地來服務大眾了。
11.「果、達、藝」也是我們要努力具備的
身為父母或身為師長的我們,如何培養一個或一群未來能夠服務人群、服務大眾的人才呢?孔子在這邊提出來的這三種從政的特質:子路之果,子貢之達,冉求之藝,是不是可以提供我們作為參考,當然也是我們自身必須去努力具備的目標。
論語 雍也第六 第6章-1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
<白話>
季康子問:「可以叫子路處理政事嗎? 」孔子說:「子路果敢決斷,從政,你看如何,有可以使得嗎? 」季康子接著問:「子貢呢?可以叫他處理政事嗎? 」孔子說:「子貢通情達理,從政,你看如何,有可以使得嗎? 」又問:「冉求呢?可以叫他處理政事嗎?」 孔子說:「冉求多才多藝,從政,你看如何,有可以使得嗎?」
<文義>
1.從政 : 謂為大夫。
2.果 : 有決斷。
3.達 : 通事理。
4.藝 : 多才能 。
5.何有 : 說有什麼問題嗎 ? 反問語氣 。
<思惟題綱>
1. 孔子說:由也果 ,求也藝。在公冶長篇第八章,孔子又怎麼說他們?有相關嗎?
2. 孔子說:賜也達。在公冶長篇第四章,孔子怎麼評論他?,其相關性如何?
3. 孔子不正面回答季康子,而是用反問的方式--「於從政乎何有?」,為什麼?
4. 當有人求教於你時,你都如何處理的 ? 你會像此處孔子的做法-「不正面回答,而只提供觀察的角度,把決定權留給當事人。」嗎? 這樣做有什麼好?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李炳南《論語講要》:「季康子為魯三家之一,目無國君,是以孔子不答以肯定之詞,但說三弟子各有所長,聽其自決而已。」
2.《中庸•6》: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3.《中庸•4》: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 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4.《中庸•10》: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ㄖㄣˋ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5.《朱子•論語集注》:程子曰:「季康子問三子之才可以從政乎?夫子答以各有所長。非惟三子,人各有所
長。能取其長,皆可用也。」
二、重點摘記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1.原文消文:
朱熹註解,“從政”就是為大夫。當時權臣季康子正好為魯國執政,他要推薦人才出來擔任大夫,他當然知
道孔子的弟子當中有很多人才,有會打仗的,有口才很好的,也有善於治理政事的,所以很想請幾個,來幫他治理政事。所以他請問孔子:“孔子啊,你的弟子:子路、子貢、冉求,他們怎麼樣啊?可不可以出來從政,擔任大夫?”孔子在回答時,分別給這三個弟子一個評價,他給子路的評價叫“果”,朱熹說,果就是有決斷。
子貢呢,得到的評價叫“達”,也就是通事理。冉求的評價叫“藝”,也就是多才能。
2.本章的解讀不同,關鍵在“何有”的解釋
歷來對於這一章的解釋,會因為對於“於從政乎何有”的“何有”解釋不同,而有不同的認識。
(1)“何有”解釋為“有餘力,有何難?”,簡單地來說,就是沒有困難的,一定可以做到的。
(2)李炳南老居士說:“何有”不能夠把它作為有何難,或者是有餘力的講法。應該怎麼講呢?“於從政乎何有”的“何有”,我們可以看作,孔子他不正面來回答季康子可以或不可以,而是用一種反問的方式,來反問季康子,“我的弟子啊,他的特色是這樣這樣,那您看看如何?有沒有可以用得上他的地方?”
(3)依李炳南居士的看法,夫子的回答,我們可以理解為:“子路啊,他勇敢果決,您看看如何,能夠可使得上他的嗎?子貢,他通達事理,那您覺得呢,能夠用得上他嗎?冉求,他多才多藝,那您覺得呢?”,孔子提供他觀察到這些弟子的所長、特色,至於能不能用得上,就交給季康子。
3.為何孔子不肯定回答?孔子擇乎中庸
(1)為什麼說孔子不給一個肯定的回答呢?
我們在這看到孔子“擇乎中庸,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中庸》)的智慧。孔子很清楚,季康子違禮,凌駕魯君之上,對於違禮的事情,夫子當然不去做,也不會主動推薦弟子給他。然而他問了,孔子於禮,一定會回答的。
(2)換成問我,我會如何回答?
我可能會有兩種反應。第一,我要不就回答:子路啊,他勇敢得很啊,你可以派他去領軍打仗,一定百戰百勝。子貢,通達事理,口才也好,善於斡旋,你可以派他去當外交官,一定使命必達。至於冉求,多才能,很靈活,你用他沒錯,他可以幫你處理好很多事情。
(3)夫子提供自己的觀察, 決定權交給季康子
我們發現孔子並不是直接下指導棋,難道孔子他不知道這些弟子安排在哪裡,是最適合的嗎?孔子是完全知道的,正因為他對季康子有所了解,季康子這個人,自大、又目無尊長,所以,孔子是不會幫他決定的。即使直接給他建議,季康子也未必能接受,所以夫子僅僅提供自己的觀察,至於用不用,決定權就交給季康子。
4.“提供我的觀察,決定權留給你。”是智慧、更是對人的尊重。
(1)想想,我們平日與人相處,如果有人來詢問我們意見,我們是不是很容易就下指導棋,代人判斷,甚至代人決定?
(2)舉例說明
工作啊,“當然是這個工作比較適合你,那一個,不行啊,太累了。”挑媳婦嘛,“哎,那個女孩的談吐,跟你比較匹配,不用考慮,就是她了。”“這所學校出路比較好,聽我的,沒錯,就這一所學校。”人家或許只是想聽聽看我們的看法,但是我們好為人師的習慣,很容易就跑出來了。
(3)往好處想,我們是熱心,想幫助別人;但是往另外一方面去看,是不是我們內心也覺得對方經驗不足,不能夠作出正確的判斷呢?其實我們對別人的需要,別人的緣起,是不是都有深入的觀察與了解呢?如果沒有,我們到底是用什麼標準,來幫他決定呢?是不是還是用我們自己原有、舊有的所謂成功經驗,幫他判斷!
(4)孔子在這邊給我們一個很好的示範--提供我的觀察角度,但是決定權留給你。這不但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對人的尊重。
5.如果回答不知道,走偏鋒,世道將被紅塵淹沒。
如果人家來問我,我的第二種反應會是什麼呢?我可能會走入另外一種偏鋒,我根本不想為季康子你服務,如果你來問我,我一定會說:不知道。即使我的學生再厲害,也不想為你這一個權臣,你這一個亂臣服務。就這樣,一翻兩瞪眼。那結局會是怎麼樣呢?一定會讓季康子下不了台,“好啊,你竟然敢這樣批評我!好吧,你的學生,我一個都不用。”那這樣在亂世當中,所有有能力的人都不出世,那真的應驗 “道之不行也”(《中庸•4》)。學了這麼多,學了這麼久,卻一點都不能拿來改善社會、改善世道、改善人心!真是無比的難過,無比的諷刺。只因為我們選擇走偏鋒,眼看世道只能漸漸地被滾滾紅塵所淹沒。
6.「於從政乎何有」,掌握中庸之道,孔子是真正的強者。
「於從政乎何有?」這個回答,我們看到了孔子的智慧,《中庸•10》:「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品德高尚的君子,他和順而不隨波逐流,這才是真正的強啊!君子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這才是真正的強啊。在面對境界的時候,我們往往不是過,就是不及,真的要像孔子一樣,能夠掌握到中庸之道,真的是很難,需要長久地學習。
7.孔門弟子各有所長,適才適用,集合他們長處,就能發揮最大效益
程頤針對孔子給弟子的評價,說道:“季康子問三子之才可以從政乎?夫子答以各有所長。
”季康子問這三個弟子可以來從政嗎?夫子回答,這些弟子各有所長。言下之意,與李炳南老居士所講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些弟子各有所長,相對的,也各有所不足,因為都還正在學習;但是只要你知人善任,適才適用,發揮他們的長處,把這些長處都合在一起,就會發揮最大的效益。
8.人人都是人才,知人善用就可以發揮最大力量
為政,成辦一件事情,需要很多人才一起來努力,我們會不會常常感嘆:我也很想做一番事業,但是我就是沒有人啊,就是缺人才。”在孔子的眼中,人人都是人才,重點是我會不會用人,如果我可以知人,也能夠善任,自然就可以發揮最大的力量。
▶
<白話>
季康子問:「可以叫子路處理政事嗎? 」孔子說:「子路果敢決斷,從政,你看如何,有可以使得嗎? 」季康子接著問:「子貢呢?可以叫他處理政事嗎? 」孔子說:「子貢通情達理,從政,你看如何,有可以使得嗎? 」又問:「冉求呢?可以叫他處理政事嗎?」 孔子說:「冉求多才多藝,從政,你看如何,有可以使得嗎?」
<文義>
1.從政 : 謂為大夫。
2.果 : 有決斷。
3.達 : 通事理。
4.藝 : 多才能 。
5.何有 : 說有什麼問題嗎 ? 反問語氣 。
<思惟題綱>
1. 孔子說:由也果 ,求也藝。在公冶長篇第八章,孔子又怎麼說他們?有相關嗎?
2. 孔子說:賜也達。在公冶長篇第四章,孔子怎麼評論他?,其相關性如何?
3. 孔子不正面回答季康子,而是用反問的方式--「於從政乎何有?」,為什麼?
4. 當有人求教於你時,你都如何處理的 ? 你會像此處孔子的做法-「不正面回答,而只提供觀察的角度,把決定權留給當事人。」嗎? 這樣做有什麼好?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李炳南《論語講要》:「季康子為魯三家之一,目無國君,是以孔子不答以肯定之詞,但說三弟子各有所長,聽其自決而已。」
2.《中庸•6》: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3.《中庸•4》: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 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4.《中庸•10》: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ㄖㄣˋ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5.《朱子•論語集注》:程子曰:「季康子問三子之才可以從政乎?夫子答以各有所長。非惟三子,人各有所
長。能取其長,皆可用也。」
二、重點摘記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1.原文消文:
朱熹註解,“從政”就是為大夫。當時權臣季康子正好為魯國執政,他要推薦人才出來擔任大夫,他當然知
道孔子的弟子當中有很多人才,有會打仗的,有口才很好的,也有善於治理政事的,所以很想請幾個,來幫他治理政事。所以他請問孔子:“孔子啊,你的弟子:子路、子貢、冉求,他們怎麼樣啊?可不可以出來從政,擔任大夫?”孔子在回答時,分別給這三個弟子一個評價,他給子路的評價叫“果”,朱熹說,果就是有決斷。
子貢呢,得到的評價叫“達”,也就是通事理。冉求的評價叫“藝”,也就是多才能。
2.本章的解讀不同,關鍵在“何有”的解釋
歷來對於這一章的解釋,會因為對於“於從政乎何有”的“何有”解釋不同,而有不同的認識。
(1)“何有”解釋為“有餘力,有何難?”,簡單地來說,就是沒有困難的,一定可以做到的。
(2)李炳南老居士說:“何有”不能夠把它作為有何難,或者是有餘力的講法。應該怎麼講呢?“於從政乎何有”的“何有”,我們可以看作,孔子他不正面來回答季康子可以或不可以,而是用一種反問的方式,來反問季康子,“我的弟子啊,他的特色是這樣這樣,那您看看如何?有沒有可以用得上他的地方?”
(3)依李炳南居士的看法,夫子的回答,我們可以理解為:“子路啊,他勇敢果決,您看看如何,能夠可使得上他的嗎?子貢,他通達事理,那您覺得呢,能夠用得上他嗎?冉求,他多才多藝,那您覺得呢?”,孔子提供他觀察到這些弟子的所長、特色,至於能不能用得上,就交給季康子。
3.為何孔子不肯定回答?孔子擇乎中庸
(1)為什麼說孔子不給一個肯定的回答呢?
我們在這看到孔子“擇乎中庸,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中庸》)的智慧。孔子很清楚,季康子違禮,凌駕魯君之上,對於違禮的事情,夫子當然不去做,也不會主動推薦弟子給他。然而他問了,孔子於禮,一定會回答的。
(2)換成問我,我會如何回答?
我可能會有兩種反應。第一,我要不就回答:子路啊,他勇敢得很啊,你可以派他去領軍打仗,一定百戰百勝。子貢,通達事理,口才也好,善於斡旋,你可以派他去當外交官,一定使命必達。至於冉求,多才能,很靈活,你用他沒錯,他可以幫你處理好很多事情。
(3)夫子提供自己的觀察, 決定權交給季康子
我們發現孔子並不是直接下指導棋,難道孔子他不知道這些弟子安排在哪裡,是最適合的嗎?孔子是完全知道的,正因為他對季康子有所了解,季康子這個人,自大、又目無尊長,所以,孔子是不會幫他決定的。即使直接給他建議,季康子也未必能接受,所以夫子僅僅提供自己的觀察,至於用不用,決定權就交給季康子。
4.“提供我的觀察,決定權留給你。”是智慧、更是對人的尊重。
(1)想想,我們平日與人相處,如果有人來詢問我們意見,我們是不是很容易就下指導棋,代人判斷,甚至代人決定?
(2)舉例說明
工作啊,“當然是這個工作比較適合你,那一個,不行啊,太累了。”挑媳婦嘛,“哎,那個女孩的談吐,跟你比較匹配,不用考慮,就是她了。”“這所學校出路比較好,聽我的,沒錯,就這一所學校。”人家或許只是想聽聽看我們的看法,但是我們好為人師的習慣,很容易就跑出來了。
(3)往好處想,我們是熱心,想幫助別人;但是往另外一方面去看,是不是我們內心也覺得對方經驗不足,不能夠作出正確的判斷呢?其實我們對別人的需要,別人的緣起,是不是都有深入的觀察與了解呢?如果沒有,我們到底是用什麼標準,來幫他決定呢?是不是還是用我們自己原有、舊有的所謂成功經驗,幫他判斷!
(4)孔子在這邊給我們一個很好的示範--提供我的觀察角度,但是決定權留給你。這不但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對人的尊重。
5.如果回答不知道,走偏鋒,世道將被紅塵淹沒。
如果人家來問我,我的第二種反應會是什麼呢?我可能會走入另外一種偏鋒,我根本不想為季康子你服務,如果你來問我,我一定會說:不知道。即使我的學生再厲害,也不想為你這一個權臣,你這一個亂臣服務。就這樣,一翻兩瞪眼。那結局會是怎麼樣呢?一定會讓季康子下不了台,“好啊,你竟然敢這樣批評我!好吧,你的學生,我一個都不用。”那這樣在亂世當中,所有有能力的人都不出世,那真的應驗 “道之不行也”(《中庸•4》)。學了這麼多,學了這麼久,卻一點都不能拿來改善社會、改善世道、改善人心!真是無比的難過,無比的諷刺。只因為我們選擇走偏鋒,眼看世道只能漸漸地被滾滾紅塵所淹沒。
6.「於從政乎何有」,掌握中庸之道,孔子是真正的強者。
「於從政乎何有?」這個回答,我們看到了孔子的智慧,《中庸•10》:「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品德高尚的君子,他和順而不隨波逐流,這才是真正的強啊!君子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這才是真正的強啊。在面對境界的時候,我們往往不是過,就是不及,真的要像孔子一樣,能夠掌握到中庸之道,真的是很難,需要長久地學習。
7.孔門弟子各有所長,適才適用,集合他們長處,就能發揮最大效益
程頤針對孔子給弟子的評價,說道:“季康子問三子之才可以從政乎?夫子答以各有所長。
”季康子問這三個弟子可以來從政嗎?夫子回答,這些弟子各有所長。言下之意,與李炳南老居士所講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些弟子各有所長,相對的,也各有所不足,因為都還正在學習;但是只要你知人善任,適才適用,發揮他們的長處,把這些長處都合在一起,就會發揮最大的效益。
8.人人都是人才,知人善用就可以發揮最大力量
為政,成辦一件事情,需要很多人才一起來努力,我們會不會常常感嘆:我也很想做一番事業,但是我就是沒有人啊,就是缺人才。”在孔子的眼中,人人都是人才,重點是我會不會用人,如果我可以知人,也能夠善任,自然就可以發揮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