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雍也第六 第18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白話>

孔子說:「知道它,不如喜好它。喜好它,不如從心裡悅樂它。」

<文義>

1.「之」:指學,亦指道。

2.「知之者」:原來不知之事,今求知之,知其然。

3.「好之者」: 是已知其然,進而求知其所以然。

4.「樂之者」: 已知其所以然,是以樂之。實踐之,心中得其樂。

5. 求學,由知之,而好之,而樂之,由淺入深。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篤厚,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深邃。樂之,則必有成就。

<思惟題綱>

1.請說明學習(學道)的三個次第「知之、好之、樂之」為何?

2.總結一下,學習《論語》至今 ,您處在哪個階段?

3.從「知之」跨到「好之」,困難為何?你有跨越的經驗嗎?

4.從「好之」跨到「樂之」,困難為何?你有跨越的經驗嗎?

5.誰是「樂之者」我的典範?我如何做到「樂之者」?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三綱八目出自《大學》,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二、重點摘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本章注釋:

(1)“之”代表的就是道,如《大學》裡的三綱八目,或者《論語》中的孝悌忠信,等等。

(2)“知之”,就是知道了這個道,對道有了了解。

(3)“好之”,就是喜歡這個道。

(4)“樂之”,就是通過實踐這個道,從中體會到快樂。

孔子說:“知道道,不如喜歡道;喜歡道,不如體會到修道的快樂。”

2.學道次第:知之→好之→樂之

(1)知之,好之,樂之,是學道的三個層次,也可以說是次第。

(2)知道比不知道要好,所以第一步要先了解,這必須通過問學,要聽老師講,要研閱經典。知之是否就好之呢?不一定。

(3)好之不是說聽完了覺得不錯,然後書本一合,僅此而已。好之者應該很想得到它,心裡有一種踴躍歡喜的感覺。

(4)有了好之就會不斷地去做,堅持下去就能與道有德,學而時習是快樂的,這就達到了樂之。

3.為何“好之”很難?

(1)問題的關鍵是怎樣好之?其實難也難在這裡。知道,這是一件好事,但並不好之,可能因為覺得這不一定行得通,或者做起來太難、太辛苦,要付出很多。

(2)比如:處理人際關係時,我們都知道自私不好,利他是美德,但喜歡利他這不容易,利他好像就自己要吃虧,所以知之並不好之,當然更談不到樂之。

(3)比如:教育要靠以身作則,靠關愛和耐心,這幾乎人人皆知,但實際上多數人更喜歡提要求,或者進行責罰。

4.做到“好之”靠智慧

(1)認識做的好處,不做的壞處

怎麼做到好之呢?主要靠智慧,就是充分認識到做這件事情的好處,和不做這件事情的壞處,依靠智慧調動自己的愛好,而不是憑感受。

(2)憑感受做與不做,顯然不對

憑感受的意思就是,這件事眼前辛苦我就不該做,眼前快樂就可以做,這顯然不對。舉例:藥是苦的,如果憑感受就不該吃藥,但是靠智慧就該吃,因為吃了藥,病就好了,不吃病情就會惡化。又如,縱情享樂,眼前感受上很快樂,但依禮制顯然不能這樣。

5.用智慧觀察:利他是快樂,自私自利是痛苦

(1)利他,眼前會辛苦

利他會不會辛苦呢?會辛苦。然而用智慧觀察,雖然眼前有點辛苦,但是如果你經常為人付出,別人也一定會回報你,其實收穫的快樂往往更多。

(2)自私自利,好像挺賺的

自私自利,暫時看好像挺賺的,但是久而久之沒人喜歡你,那是何等痛苦。從行為到結果之間有個時間差,不要因為這個時間差就下錯了結論。

(3)參透道理,選擇利他

拋開他人的反饋而論,富於利他心的人,比私慾重的人,內心也會快樂很多,所以呢應該選擇學習利他。當我們把這個道理參透了,認識到利他是通向快樂之門,每個道德屏幕背後都藏著幸福的玄機,就會對立身行道有興趣,就不會被眼前感受上的困難擋住,就像商人看到商機一樣,怎麼會無動於衷呢?

6.不斷練習,從善行點滴開始

(1)事實上,所謂的困難多半是因為不熟練,常言道,“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只要對善行多加練習, 
 就不會覺得難了。

(2)比如,常人進行體操表演幾乎不可能,可是那些體操運動員卻做得輕鬆自如,這都是因為常常練習的緣故。

(3)所以,對付困難,改的方法就是不斷練習。另外,也要注意由淺入深的次第,先從善行點滴開始,從中體會到點滴的快樂,這樣就會對行善為樂增加信心,也就進入了一種良性循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