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雍也第六 第12章-1

子遊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 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白話>
 子游做了武城的長官。孔子說:「你有得到好的人才嗎?」。子游回答說:「有一個叫澹臺滅明的人,從來不走邪路,沒有公事從不到我屋子裡來。」

<文義>
1.武城:魯國的小城邑,在今山東費縣境內。
2.焉爾乎:兩種說法:
(1)此三個字都是語助詞。
(2)焉爾,義同「於此」;「此」指武城。
3.澹臺滅明:姓澹臺名滅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
4.徑:小路,引申為邪路。
5.偃:言偃,即子游,這是他自稱其名。

<思惟題綱>
1.孔子為甚麼問子遊在武城為官,有得到人才了嗎?
2.子遊認為澹台滅明有什麼賢德呢?
3.若身處盛行走後門,講關係,風氣不正的環境,我如何守護自心,不走歪門,不走捷徑,保有君子風範,    君子操守?

<義理解釋> /王海君 老師
一、 引用經文
1.南懷瑾先生《論語別裁》
澹台滅明,字子羽,相貌很難看。中國人常用孔子一句話說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便是指這個故事。在這以前他曾見過孔子,孔老夫子 這天不知道為什麼,看見這個年輕人怪難看的樣子,並不太注意他 。這位年輕人沒有好久就走了,不過他還是願意做孔子的學生。他學問非常好,後來成為不得了的人物,歷史上記載:在南方,他和他的弟子們名動諸侯,他到哪裡,各國元首都歡迎他。 而且他還帶有點英豪俠氣。子游在武城現了,又介紹給孔子。所以孔子後來感嘆 "人不可以貌相" ,以外貌去判定一個人才,往往會有失誤。孔子自己承認錯了。錯了就錯了,孔子非常勇於認錯。

2.《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澹臺滅明,少孔子三十九歲。
行不由徑二句,是得子羽之理由。
古井田制,路在井田之外,徑在井田之內。行人須守規矩,由路不由徑。至孔子時,規矩雖存,而行人圖速,往往取捷徑,然子羽仍由路行。
子羽雖為子游之同學,但非公事則不造訪子游。舉此二者,以見其人品行之端正,是故子游以為人才。


二、重點摘記
子遊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 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1.消文
子遊,是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字子遊,“孔門十哲”之一,以文學著稱。
武城,是魯國的一個縣城,在今天山東費城的西南。
子遊在武城做行政長官。
澹台滅明,字子羽,他也是武城人,後來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行不由徑”的“徑”,指的是步道,是小路。
偃,是子遊自呼其名。
子遊任武城的長官,回來向老師匯報工作,老師問他:“你在那裡得到人才了嗎?”子遊說:“有一位人才,他的名字叫澹台滅明,此人行路不走小道,不是公事,從來不到我的私人居住的地方來。”

2.孔子為何有此一問
孔子認為,為政或者是構建團隊的時候,必以人才為先。特別是官員在任期內,有一份重要的責任,就是發掘、培養、舉薦人才。開展工作的時候呢,也需要有賢德高才之人的幫助,而各個地方,也必有德行道義可以表正風俗的賢人。因此,才有此一問。

3.澹台滅明有賢德,理由一「行不由徑」
澹台滅明有什麼賢德呢?子遊舉了兩個例子:
第一,行不由徑。在周朝時,土地用的是井田制,一塊土地劃出九塊,在井田外的道,稱為路,井田裡面的道,稱為徑,也就是小路。周朝制禮中明確規定,從這個地方路過的時候,不能走小路,只能走外面的大路。但是,到了孔子時代,基本上沒有人遵守,子羽卻能堅持做到行不由徑,遵守禮法。可見,他是一位重禮守規矩之人,有尺度,他的內心是對禮法的恭敬,對禮法的持受,不會因為禮崩樂壞的時代,而改變自己的信仰。還有一層,隱含著子羽的行為,光明磊落,不走歪門,不走捷徑,君子風範,君子操守。

(澹台滅明有什麼賢德呢?子遊舉了兩個例子。王海君老師講了一個:行不由徑,還有一個,明天會繼續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