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雍也第六 第22章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白話>
說法I :
孔夫子說:「齊國改變他的政教,就能達到魯國的程度;魯國改變他的政教,就可以達到正道了。
說法II :
孔夫子說:「齊國的霸道改變一下,可以像魯國一樣的重禮教。魯國改變一下,就可到達先王仁政的地步了。」
<文義>
1.「變」:萬法都會變化,孔子所說變,是往好處變,要去除毛病。
2.「道」:謂王道。
3.朱熹《論語集注》: 程子曰:「夫子之時,齊強魯弱,孰不以為齊勝魯也,然魯猶存周公之法制。齊由桓公之霸,為從簡尚功之治,太公之遺法變易盡矣,故一變乃能至魯。魯則修舉廢墜而已,一變則至於先王之道也。」
4.蕅益大師《論語點睛》:「齊固要脫皮換骨。魯也要滌胃洗腸。」
<思惟題綱>
1.夫子觀察當時齊國和魯國的狀況,提出改革之後的目標是什麼?
2.當時齊國強於魯國,為何齊國要經過兩次變革?魯國只要經過一次變革?
3.因為我要改變,所以我學習。本章的子曰,給我那些啟示?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孟子‧滕文公下》:「弔民伐罪」
2.《尚書》:「血流漂杵」
3.《論語・八佾・2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4.《論語・為政・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5.《論語・八佾・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6.《論語・八佾・2》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7.《論語・八佾・6》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8.《論語・八佾・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二、重點摘記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1.文章很短,但是意義非常的深遠。這一章是孔子的看法,並不是回答弟子的。2.本章消文
孔子說:「齊國一變,就可以到達魯的境界,魯國一變,就可以到達正道,或說王道的理想。」
2.齊國和魯國
(1)齊國和魯國是受封的諸侯國
周初封地,封姜太公於齊國,封周公的兒子伯禽於魯國。換句話說,齊國就是姜太公受封的國家,魯國就是周公的兒子伯禽受封的國家。
(2)齊國尚武,魯國尚文
齊國和魯國,最大的不同,姜太公非常重視武功,伯禽比較重視文治,所以一個是文治,一個是武功。太公弔民伐罪,他真的開啟了周朝的一片天下,功多在太公。他主要用武力來平定,所以書經云,「武王之戰,血流漂杵」語證明革命要流血。

3.武治和文治的結果不同
(1)周靠武力建國,武樂未能盡善
《論語・八佾・25》講到“《韶樂》盡美又盡善”;武王的《武樂》“盡美,未盡善矣”。代表撻伐之聲,那種弔民伐罪的狀況還在,所以讓武樂沒有辦法盡善。
(2)民免無恥VS有恥且格
《論語・為政・3》講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只能夠收到一個效果,民會不敢做,會守紀律,但是無恥,“民免而無恥”;如果“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用德、用禮呢,他是“有恥且格”。人們有羞恥心,發自內心的知道,這個對自己的生命,對國家都好,所以他很願意改變自己,修正自己。而且是站在他的羞恥心上去約束自己的,所以他“有恥且格”,他是完全不同的。
(3)武治半年見績效,文治三年見績效
太公的用武功,以及伯禽的文治,那是完全不一樣的。太公他有辦法在治國半年,就把他的所有的政績全部拿給周公看;而伯禽,他就一定經過了三年,才拿出他的政績給周公看。
(4)齊國強於魯國,但先於魯國滅亡
不要看說用武治國跟用文治國,所達到的政績,一個是這麼快速,一個是這麼慢;一個是半年,一個是三年。當時周公看到這樣的狀況,對齊國跟魯國作下了一個評語:在未來,齊國一定強於魯國,但一定比魯國先滅亡。這就很重要了。從那個文治跟武功,從那個急功近利跟行仁政來看,雖然一個很快速,雖然一個很慢,可是長治久安,能夠慢慢來,然後越來越好的,卻是魯國。
4.魯國從有道變無道,仍強於齊國
魯國在孔子的時代,三家執政,其實他們也從有道變成無道。雖然他們早期周公時代,他們都行仁政,可是後來三家執政以後,就等於是無道了。魯國已經進入了無道了,可是孔子還是說,齊國不如魯國,這個給我們很大的很大的警惕。當時魯國已經無道,可是說實在的,他只需一變就可至於道了,齊國還需要兩變才可以。
5.文化代代傳遞,深植每個人心中,是多麼重要!
(1)這就告訴我們,深厚的文化傳遞,文化底蘊的基礎,是多麼重要。有文化底蘊在人們的心中,在國家的文化裡、民族的文化裡,代代去傳遞,那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2)即使遇到了三家《雍》徹,進入無道,它還是比霸道的齊國還要好。
(3)不是鼓勵三家者來《雍》徹,而是說,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的優良的那個部分,深植在我們個人的心中,或者是深植在我們的文化的傳承裡面,那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6.結攝
以上就齊國、魯國當時的狀況,執政者的心態,所用的方法,作了幾點說明:
(1)一個是文治(魯國),一個是武功(齊國)
(2)一個是王道(魯國),一個是霸道(齊國)
(3)政績展現所需時間,一個是三年(魯國),一個是五個月(齊國)
大家循著歷史的軌跡,去看到“為政以德,齊之以禮”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
7.特別說明:「變」
(1)何時變
 “變”,就是不好了、有問題了,我們才要變,不是亂變,不是聞風起舞,不是隨著人家變來又變去。變來又變去,變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的宗旨跟目標,都不知道自己的道怎麼走了。
(2)如何變
要先看到我目前的狀況,我目前不足的地方,我的缺點在哪裡?而這個要用什麼來衡斷呢?用我的道來衡斷。到底我的生命目標是什麼?我生命最終極的快樂到底什麼才是無副作用的?用那個來衡量我現在的這些毛病,要往哪個方向改?所以我是最終要到達那個道,我才會看到我現在的不足。我現在的不足、要改的,就是為了要趨向於我未來的道。
(3)所以這個變,第一個往哪裡變,我現在到底哪裡不足了,也就是要變什麼。再來,如何變?這些問題都要看得清清楚楚。
8.夫子的變,從霸道變回王道,心中的仁是底蘊
當孔子在《八佾篇》講到“八佾舞於庭”,“三家者以《雍》徹”,“季氏旅於泰山”,要去泰山祭祀的時候,他提出來的就是要恢復禮。那他提出要恢復禮的時候,他講的是蘊含在我們心中的仁到底是什麼?所以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如果說好,不要僭禮,而要恢復禮。可是沒有仁的話,那還是沒有底蘊的,那還是就像一棵樹苗,沒有深厚的泥土,沒有根一樣,是不行的。所以我想,周初的王道理想,能不能夠真實地恢復起來,就在看魯怎麼做了。
9.結勸
(1)希望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隨著我們自己的學習而不斷地改變。但是那個改變有方向、有道,我們的變都有次第,循序漸進。
(2)祝福大家一變至於道,不要急功近利,希望我們在跟著聖賢學習的路程中,也要循序漸進地去變,變到哪裡去呢?變到我們心目中最高的理想—道上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