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雍也第六 第9章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ㄙˋ),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白話>

孔子說:「真是賢者啊,顏回!一竹筐的飯,一瓜瓢的水,住在簡陋小巷的破屋。一般人是無法忍受而憂愁不已,顏回卻依然自得其樂。真是賢者啊,顏回!」

<文義>

1.子曰:賢哉回也!: 「賢」,有才能 。 回也 : 顏回 ,孔子稱讚,好學的好學生 , 德行科的首位弟子。

2.簞食: 「簞」,盛飯竹器。「食」,音ㄙˋ,飯也 。

3.瓢飲: 「瓢」,把瓠瓜剖開,為之以盛水。

4.陋巷:里中道曰巷,人所居亦謂之巷。陋巷,窮陋之巷或狹小的屋子。

5.堪:勝任。

<思惟題綱>

1. 本章孔子讚嘆顏回「賢哉!」,為何?

2.「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生活條件如此簡陋寒酸,「回也不改其樂」,請問顏回樂的是什麼 ? 

3.換成是我「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請問我會如何?

4.省思一下,讓我快樂的事情是什麼?讓我痛苦的事情是什麼?是物質或是心靈?

5.透過經典或佛法的學習,我有嚐到內心真實的快樂嗎?我比較不在乎物質的苦樂了?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論語•衛靈公•1》: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2.《論語•述而•1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ㄓㄣˋ)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3.《論語•雍也•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ㄌㄜˋ )之者。」

(二)重點摘記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消文
“簞”,是竹器。“瓢”,是把瓠瓜剖開,為之以盛水。“居住”,是住在陋巷。顏淵的生活條件如此簡陋,他人必不堪其憂,但顏回不改其樂。

2.本章關鍵:探討顏回的樂
這則的關鍵,在探討顏回到底樂的是什麼呢?錢穆先生提到:宋儒有尋“孔顏樂處”所樂何事之教。周敦頤給程顥、程頤兄弟上課的時候,提出了一個問題:尋孔顏樂處。孔子跟顏回,到底所樂的是什麼事呢?這個問題其實問出了宋明理學。朱熹先生也提到,“簞瓢陋巷非可樂,蓋自有其樂爾。其字當玩味,自有深意。”就是朱熹先生認為,顏淵樂的,必然不是因為簞瓢陋巷而樂,他有他的樂在。“樂”字,它的深意,到底樂的是什麼?“賢”在哪裡?透過幾則《論語》篇章,來討論。

3.顏回的樂是君子的樂,故賢。
《論語•衛靈公•1》孔子在陳蔡絕糧的時候,子路就問孔子說:“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孔子認為,小人在遇到非常窘困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堅持住了,但是君子不同。這個狀況應該是很貼近顏回的境界,就
是顏回他向來就窮,他經過多少年還是窮。但是,他內心狀況應該是他向來就樂,經過了多少年的窮,他還是樂,這樣。
那孔子認為的賢,應該是在這個地方。

4.“樂”的關鍵是“義”
《論語•述而•1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段的描述,其實和這一則很相近,但是它更進一步明確的點出,到底那個“樂”的關鍵在哪裡。孔子說是“義”。就是如果沒有“義”的話,再富貴,也沒有意思;相反的,如果心中有“義”的話,就是物質條件很差,粗茶淡飯,睡覺連枕頭都沒有,也是快樂的。也就是說,心中因為有了仁義,就可以安於貧困,我們平常所說的安貧樂道。為了精神的追求,好像物質的窘迫,就不再那麼關鍵。

5.顏回的樂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實踐的樂
《論語•雍也•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認為,學習的最高境界,是在於“樂”這個字。孔子對顏淵的讚歎,就是他如何學習,能夠到達“樂”這個層次呢?!那應該是在於顏淵學習的狀況,就是他的學習,已經不再只是文字上的層面,而是能夠內化、貼近顏淵內心所求。精神學習的內涵是在於真實的實踐,然後從生命跟生活的那個層次,得到這樣的快樂。顏回的樂,應該是這個樣子。


6.省思一下:我快樂嗎?
苦樂不完全在外在的條件,而是內心的學習。
靜下來想想我們的狀況,以現在的社會條件,老實說,我們都比顏回富有很多,每天的飲食,住的條件,其實都還算可以。但是,如果我們停下來問問自己:我快樂嗎?這個問題就不好回答了,對不對?我自己其實從這個問題,也會要很誠實的去看到說:哇,原來我也是特別怕窮的人呢,原來我可能也是有學習沒有辦法貼近所求的人,到底怎麼樣透過學習,我有可能再快樂一點呢?如果以這一則我們來看的話,似乎苦樂的關鍵,應該不完全在外在的條件,而是在內心的學習。

7.透過學習看清楚苦樂,更靠近顏回的樂!
這一陣子,有幾個好朋友跟我提到他的苦。有位朋友很有才華,可是在他的工作場域,可能沒遇到那麼好的機會,他很苦;也有朋友,就是結了婚,總覺得婆婆好像對自己不是那麼滿意,好像對其他的媳婦歡喜比較多一點;那我自己呢,就是總是會努力,覺得說我怎麼樣可以做得更好,怎麼樣才能夠達到自己內心的那個標準?其實,這樣想一遍,就會忍不住問自己說:到底顏回的那個樂,我如何能夠再靠近一點,我有沒有可能真的透過學習,把我的苦樂看清楚。

8.聖人不受外境病痛影響,心中是真實快樂!
我的老師在他晚年,病中說過一段話:“找不到像我這樣快樂的人,不是說我沒病哦,我病得苦哈哈的,但是心裡的愉悅是兩碼子事。”我就在想說:病,老病真的很折磨,為什麼老師可以說,那個病得苦哈哈的身體的苦,跟心裡的愉悅,是兩碼子事?就在想:古聖人是不是就是這樣子的境界。就是外在的條件的苦,是不會影響內心當中,因為學習得到的那個真實的快樂,而那個透過學習得到真實的快樂,是可以幫助我在面對生活物質、身體的苦,我是心中很有力量的。其實這樣子去想的時候,真的對於《論語》,就是孔子在讚嘆顏回的那個境界,心裡有一種嚮往。

9.期許:透過經典的學習,擁有真實的快樂!
透過這樣的學習,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當我去回想我今天快樂不快樂,我是不是可以也生起一種因為依靠經典,而有一種力量,重新再去調整,我所認為的快樂跟不快樂。希望透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內心都可以慢慢有一種不被外在影響的快樂。以此跟大家共勉,謝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