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雍也第六 第20章-2

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白話>
樊遲又問怎樣才算是仁德。孔子答以:「有仁德的人,遇到艱難的事,總是爭先去做,遇到能獲得私利的事,總是寧願居後,若能做到克己寡欲,無私為公,這就可以說是仁德了。」

<文義>
1.李炳南《論語講要》
「仁者先難而後獲」:孔安國注:「先勞苦,而後得功。」皇《疏》:「范甯曰,艱難之事則為物先,獲功之事,而處物後。」
此答樊遲問仁。孔子說,仁者先為其難,而得功則在其後。世間好事難成,仁者辦仁德之事,先忍耐其困難,一直做下去,沖破種種難關,而後得其成果。此為難行而能行。《禮記‧中庸》:「力行近乎仁。」故云:「可謂仁矣。」
2.朱熹《四書集注》
程子曰:「先難,克己也。以所難為先,而不計所獲,仁也。」呂氏曰:「當務為急,不求所難知;力行所知,不憚所難為。」
3.蕅益大師《論語點睛》
【補註】世俗混稱佛菩薩為鬼神,此大誤也。佛菩薩是出世大聖,鬼神是生死凡夫,相距天淵。然皆是過去六親,未來諸佛,故當敬。修福而瞋恚墮神趣,慳貪而不施墮鬼趣,故當憐憫而遠之也。仁者須發大心,遍十方,盡未來,度脫眾生,而後成佛。故曰﹕先其難而後其獲。

<思惟題綱>
1.何謂智?何謂仁?智和仁有什麼關係?
2.何謂先難而後獲?要如何做到?
3.行善的時候,如何做到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4.在論語書中,學生向孔子問仁是一件很常見的事,但為什麼孔子給他們的回答全都不一樣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顏淵‧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顏淵曰:
「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2.《論語‧顏淵‧2》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
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3.《論語‧顏淵‧3》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斯言也訒,其謂之仁矣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二、重點摘記

《雍也篇》第21章
上次學了“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今天學第二部分:樊遲又問:“什麼是仁?”
子曰:“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是說做到了先難而後獲,就是仁。

(一)智和仁的關係
這一句承接前一句,前一句談智慧,智慧的特點是抉擇是非對錯,看到真正的因果關係。此處特別指出 : 快樂的根本是務民之義,就是要各盡本分,身份不同,本分也不同,但本質上都是仁。知道仁之後就要行仁,先難而後獲,就是指的行仁的過程。

(二)如何做到先難而後獲?
1.克己復禮
開始行仁一定不容易,因為行仁必須克己復禮,要跟一向只為自己的習氣拉拔。
(1)如:要孝順父母,心裡毫不嫌棄、抱怨,這不容易;
(2)如:要慈愛子女,心裡毫不生氣或者毫不放棄,這也不容易;
(3)與人交往,要代人著想、委曲求全,這也不容易。

2.不斷地練習
(1)行仁之處必難,這時需要的是意志和勇氣、愛心和耐心。經過不斷地練習,行仁的力量就會加強,壞習氣就會被削弱,就不覺得有那麼難了。
(2)這時,必然對學習仁德的好處有親切地體會,可謂有心得,有收穫,所以叫後獲。從先難到後獲,這是一個從耕耘到收穫的過程,耕耘沒有不辛苦的,但是收穫是甜美的。
(3)沒有先難就沒有後獲,想到了後獲才敢於先難,對大多數人都需要利而行之,見到好處才去做。

(三)先難而後獲的另一種解釋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對先難而後獲也有另一種解釋,就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行善的時候先看該不該這樣做,不是先要看我會獲得什麼,這是在強調動機要純厚,要不圖回報。不過凡是行善雖不期待回報,而沒有回報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因果總是公平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