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憲問十四 第5章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白話>
孔子說:「德行好的人,必定會說有益人心的話;能說好話的人,不一定是德行好的人。有仁心的人,必定勇敢;勇猛的人,不一定是有仁心的人。」

<文義> 
1.有言:有價值的話。「言」,有益世道人心的話。
2.不必:不一定,不必然。

<章旨>
孔子闡述仁是眾德之本,而言語和勇氣皆是由仁而生。

<思惟提綱>
1. 為何有德者必有言?
2. 為何仁者必有勇?
3. 「有言者而沒有德」、「勇者而沒有仁」,這兩種人的行相為何?
4. 我如何避免成為「有言者而沒有德」、「勇者而沒有仁」這兩種人?

讀誦/  魏琳蓁老師 領讀  / 11’ 45 ”
第5章 慢讀、緊讀、背讀10遍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第1章~第5章 各章讀誦5遍、串讀 5遍
1.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2.「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
知也。」
3.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4.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5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子路第十三 串讀1遍


<義理解釋>   黃勇老師   / 6’27”
一、 引用經文及資料
1. 張居正《四書直解.論語》:
「和順積中,而英發於外,敷之議論,必然順理成章而可聽,是言乃德之符也」
2.《大學》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3. 《論語.先進.13》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4. 王陽明:「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合一。」
5.《論語.為政.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6.《論語.里仁.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7.《論語.憲問.29》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8.《論語.里仁.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9.《論語.述而.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論語.衛靈公.22》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1.《三字經》:「昔仲尼,師項橐。」
12《論語.泰伯.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二、重點摘記
 
(一) 消文和文意
原文 :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消文
 孔子說,“有德行的人,必定會說有意義、有價值的言語;但是說有意義、有價值言語的人,卻不一定是有德行的人。同樣的,有仁義的人,必定有勇;但是有勇的人,卻不一定是有仁義的人。
2.文意
(1) 此處所說“言”並非我們普通所說的話。
(2) 張居正說:“和順積中,而英發於外,敷之議論,必然順理成章而可聽,是言乃德之符也。”和氣順理的思想感情在心裡,自然散發出英氣正氣,說出一番議論來,順著道理,自然成文章,於人有益,因此人人愛聽,所以言語是德行的符號表現。
(二) 有德者必有言 
有德行的人,誠於中,形於外,內心秉持道德原則,又懂得應時順勢、通權達變,所說言語既符順道義,又合於情勢,於人於事皆有價值、有意義。比如在前面《先進篇》中,孔子對閔子騫的讚許:“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三) 有言者不必有德
1.反過來,能說出有意義、有價值的言語的人,並不一定就有德行。或者是隨口一說,自己也沒有認真對待,更沒有實踐過,甚至可能自己都不一定相信。說出來只是為了說服別人,或者表現自己。
2. 我們有多少人,勸別人或者評論他人事件時,振振有詞、有理有據、義正言辭,可輪到自己遇事時,千般計較、利令智昏、昏招百出,說出的那些至理名言,到自己這都派不上用場。可知自己不是有德者。
3. 更可悲的是,如果我們僅僅因為自己說了一些至理名言,得到他人的讚許,就誤以為自己懂了這許多道理,以為自己有德行,那就實在是自欺欺人了。有人說,“懂了許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真的是懂了道理嗎?還是僅僅會說說而已?
(四) 言行一致才能成為有德者,自利利他
1.王陽明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古人有云:“只貴見地,不問行履。”關鍵是有沒有真正懂了道理,正確的見解是否真正建立。正確的見解真正建立了,自然會去依之而行。不去行持,只是因為還有錯誤的見解沒有改變,正確的見解還沒有建立。
2.所以孔老夫子反覆教誡,“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再再勸勉我們不要被自己表面的言辭欺騙,踏踏實實地依照聖賢的指導去改變見解,依照聖賢的見解去踐行,才能真正成為有德者,成就自己,也才能真實利益他人。
(五) 不可因人廢言
1.上面所說是對於自己來說,要反省自己是否言行一致,卻非要求別人。反過來,對他人的態度應該是“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正是因為有言者不必有德,所以許多人雖然自己不具德行,但他說的話卻可能是有意義、有價值的,所以我還是可以從許多人那裡學到正確的道理,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
2.我們許多人往往“因人廢言”,看不上這個人,就對他說的話一概否定,這其實常常障礙了我們自己的學習成長。雖三歲頑童,如其言可聽,亦當聽取。這一點上孔子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孔子向七歲童子項橐學習的行誼,就顯示了夫子的虛心向學,在《三字經》中留下了“昔仲尼,師項橐”,教誨後世的學人學習之道。
(六)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仁者必有勇,因為仁者以天下蒼生的福祉為己任,所謂“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非有絕大的勇氣毅力,不足以達成其志,便不能成為仁者。儒家講仁、智、勇為三達德,一個真正的仁者必然具備大仁、大智、大勇。
2. 但是如果僅僅是有勇氣,卻不符順於仁義道德,自然不是仁者。即使奮不顧身,也只是無意義的匹夫之勇。
(七) 收攝
1.所以德和仁是儒家修身的核心,是根本,沒有德、沒有仁,便不是真正的君子聖賢之道。不管有多麼能言善辯,有多麼勇悍意志,忽視了仁德,都不能算是君子。
2.反之,始終把握仁德的根本,不斷培植增長自己的仁德之心,良善言語、勇氣毅力也會不斷增長。
3.否則,一味追求言辭動聽、勇氣爆棚,卻忽視仁德之心的長養,必然會誤入歧途,與君子之道相背離。這實在是很可惜啊!

論語 憲問十四 第4章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白話>
孔子說:“國家有道,言語和行為要正直;國家無道,仍然行為正直,但言語謙遜。”
<文義>
1.危:直,正直。
2.孫:同“遜”,謙遜。
3.言孫:言語謙遜。

<思惟提綱>
1. 本章和第一章都提到「邦有道,邦無道」,有什麼區別?
2. 孔子說「邦有道,危言危行」對想進入仕宦的人有什麼警醒的作用?
3. 怎麼看「邦無道,危行言孫。」,為什麼不是全然為了避禍?
4. 儒家對「邦無道,邦無道。」如何抉擇?
5. 本篇第一章到第三章的關聯如何?

<義理解釋>蔡忠道老師 / 10’02”
一、 引用經文
1.《禮記•儒行篇》「愛其死以有待也,養其身以有為也。」 
2.《論語•衛靈公・9》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3.《孟子・盡心上・2》孟子曰: 「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
4.《論語•泰伯・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5.《論語•公冶長・2》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
6.《論語•公冶長・21》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

二、重點摘記
(一)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二) 邦有道邦無道的意涵
1.這一章,我們會想到剛剛學過的第一章,邦有道、邦無道的一個區隔。我們在那一章有提到,邦有道、邦無道,並不只是外在環境的太平或者是動盪,而是在儒家君臣之間的一種互動。
2.作為一個士人從事仕宦,進入官場,是帶著理想進入官場,所以這個有道、無道,第一個是國君或者主政者是否信任這個士人、這個讀書人、這個從政的士者;第二個是不是有實踐仁政王道的機會。所以這個有道、無道,並不只是停留在這個國君,或者是外在的一個環境跟情勢。
3.第一章,我們主要是學習在士人的抉擇上,怎麼樣避免一種錯誤的決定;這一章,更清楚而細膩地去區別在有道、無道應該怎麼做。

(三) 邦有道,危言危行
1. 我們看看這一章的解釋。危言危行,這個“危”,不是危險,而是正,正直的正。也就是說,在邦有道的時候,受到國君信任,理想可以實現的這樣的一個仕途上面,還是要秉持這個言行上面符合正直、符合正道。
2. 我們可以想想看,在邦有道的時候,其實是一個大展長才的時候,我們帶著理想進入仕宦的這些士人,有沒有可能在掌握部分權勢以及實現仁政王道的過程中,忘了自己純淨的發心以及初衷,然後在政治事務的繁忙緊迫,以及政績快速取得的功利等等考量之下,慢慢慢慢地脫離了或者偏離了原來仁政王道的理想。
3. 所以孔子提醒我們,即使是在一個大有作為可以從事仕宦的有道之時,仍然要緊緊地持守正道——仁義之道,不要忘記初衷,不要耽著事項而忘記了、背離了原來的仁義的初衷,這個是“邦有道,危言危行”。

(四) 邦無道,危行言孫。
1. 邦無道,危行言孫。這個“危行”,很有意思,是行在前面,也就是說行為還是符合正道,理想已經不能實現,這個環境,國君也畢竟不再信任你了,可是自身的持守,是完全跟邦有道的時候是沒有差別的。
2. 所以朱熹的註解裡面,說這個是個人、一個君子的持身不可變。這個持守是沒有任何模糊空間的,可是在言語上面可以做一些調整。這個“孫”就是順,就是比較謙遜,比較柔順。這個謙遜、柔順,其實不全然是為了避禍。
3. 我覺得作為一個儒家的君子,不是畏懼災難的到來,而是不招禍,不因為個人的言行、無益的言行、率意的批評,而招致滅身之禍。
4. 《禮記•儒行篇》裡面有提到,在邦無道的時候是 「愛其死以有待也,養其身以有為也。」就是珍愛自己的生命,留待後來更好的機會來展現長才,來幫助國家,來饒益百姓。
5. 所以在言孫上面,我認為就是他其實不是怕死。儒家的士人是不怕死的,就「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就是生命的價值,追求的價值,如果這個價值需要以生命的代價,生命的付出作為代價,儒家的士人在抉擇上是不會遲疑的。可是儒家也不輕言犧牲,所以《禮記•儒行篇》才說是 「愛其死,養其身」,留得青山在,才有可能期待後來更好地發展跟機會。所以危行言孫是持守正道,然後也是深切地避害,遠離禍害。
6. 孟子也說,這個君子是不立乎危牆之下,對於危難的,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這個國家如果是一個對生命有即刻危險、凶險的危難之邦的話,這個君子或者士人也不輕易進入。
7. 所以在危行言孫的時候,這個言孫我們不要把它只是輕易地理解只是避禍,是不畏禍、不怕災難,可是也不輕易投身這個不必要的災難之中。好,那這個是“邦無道,危行言孫”。

(五) 邦無道獨善其身,邦有道兼善天下
1.這個「邦有道、邦無道」,其實儒家在很多地方都有提到。比如說,我們前面提到〈公冶長篇〉“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都是從邦有道、邦無道去說明如何抉擇,怎麼樣呈現,怎麼樣在不同的客觀條件之下秉持原則,然後做學習。
2.儒家講的獨善其身跟兼善天下,我覺得它讓作為一個士人或者是一個君子,在學習上有一個自主的抉擇。也就是說,有道無道,這個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在仕途上面有太多客觀的條件需要配合上來才能夠實現仁政王道。所以有道無道既然不是我們能夠決定,那我們能夠自主的就是面對有道無道的社會或者是國君,我怎麼樣去找到自己學習的安立處。所以儒家就楷定出獨善其身,在邦無道的時候;有道就可兼善天下。一方面兼顧著學習的自主,一方面也保護了生命的自由,這是儒家絕高的一個智慧。好,在這個地方,我們也可以深刻地去體會。

(六)第一到第三章一起看,能深入思惟、有更多領會
如果我們把前面三章一起看的話,大家會發現,
1. 第一章((1)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2)「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其實一方面談的有道無道的抉擇,一方面談的個人的學習,就是克、伐、怨、欲不行焉;
到了第二章,(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就談個人學習的心態,士而懷居,這個錯誤的心態;
第三章又回到了有道無道這個仕宦的抉擇。
2.所以我們看這三章可以相互地引發對照,以及相互的補充,我們把這三章一起看的話,可能會有更多更深入的一個思維,在儒家內聖跟外王、自己的學習跟仕宦的抉擇上,就會有更多層面的一種理解跟領會。

論語 憲問十四 第3章

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白話>
孔子說:「士人如果只貪戀居處的安樂,就不配做一個士了。」

<文義>
1. 懷:懷是貪戀、思念。
2. 居: 居室,指一切生活上的安樂享受。

<思維題綱>
1. 何謂“士”?
2. 何謂“懷”“居”?
3. 我們常常耽著於個人安適的一個營求,為什麼呢?
4. 孔子提點我們要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士人?


<義理解釋>蔡忠道老師  8’55”

一ヽ引用資料
1.朱熹《四書集注.論語》:「居,謂意所便安處也。」
2.《論語.衛靈公.31》:「君子憂道不憂貧」
3.《論語.里仁.9》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3.《論語.泰伯.7》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原文
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一)“士”內涵
1.這一章非常地簡短,討論的主題是“士”。
2.我們知道儒家在人才的培育上,從士、君子到聖人這三個階段。
3.這個士,就是士志於道,就是對於人生有一個理想的一個追求,追求這個仁義之道,對於仁義之道、自利利他之道有一個非常好樂的一種目標,高遠的目標。4.對人生的目標有一種非常清楚的楷定,這是士。
(二)“懷”“居”內涵
這一章從反面來看,就是“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1.這個“懷”,就是心心念念,就是整天都在想這件事情。
2.這個“居”,就是我們居處的安適。朱熹的註解說 “意所便安處也” ,方便的便。
3.朱熹的意思就是說:懷居,就是心心念念地想著自己的方便、安適這兩件事情。
4.孔子說:“如果一個讀書人,自稱為士的讀書人,卻心心念念想著自己的方便跟安適這件事情,其實無法成為一個真正志於道的士人。”

(三) 懷居者,對他人苦樂無感、缺少高遠目標
1. 我們想想看“懷居”,“懷居”是想著個人生活的安適,既然想著個人生活的安適,當然追求的就是外在的名、聞、利、養。這樣的一種心態,對個人的學習是沒有幫助的。
2. 因為只是耽著於眼前的安樂,生命就缺少一個高遠的目標,對於個人身心上,深刻細微心靈的提升跟學習其實是不在意的,也不看重,所以說,懷居的人,對於個人的學習沒有太大的助益。
3. 對於別人的苦樂,他是無感的,沒有感覺。也就是說他並不是不能,或者沒有能力去幫助別人,而是對於別人的痛苦、悲傷、憂愁,沒有辦法感同身受,深切地體會,對於世道人心的沉淪,其實也是置身事外。
4. 所以這樣子一個懷居的心態,一方面對個人的學習無益,另外一方面對他人的苦樂無感,所以這樣的人其實可以說眼光短淺,生命缺少高遠的目標。
5. 孔子就說,這樣的心態是不足於作為一個士者,一個有理想有抱負,對生命有高遠目標的這個士人。

(四) 孔子提醒士不可耽著安適的營求
1. 孔子這一章其實是要破除我們士,自稱為士,或者自許為士人的這樣的一個現行。
2. 也就是說,我們對於自己的期許是相當高的,希望能夠成為士,甚至成為君子跟聖人,可是對境的時候,我們其實常常耽著於個人安適的一個營求,為什麼呢?
3. 因為這樣子的營求呢最容易及時得到快樂,這是一個。
4. 另外一個就是,這些士人,其實是受知識,有知識的讀書人,所以他有機會、有能力去營求這些名利、權位,有機會、有能力去營求這些名利、權位,就不願意放棄這個可能性。

(五)《李斯列傳》給士人深刻的警惕
1. 比如說,輔佐秦贏政一統天下的宰相李斯,他從學於戰國晚期的大儒荀子,學成之後跟老師告別,說他希望到西方秦國去發展,他的目標就是要贏取個人的榮華富貴。
2. 所以司馬遷在寫《李斯列傳》的時候,一開始用了一個非常巧妙的比喻。
就是李斯去觀察這個老鼠,一個是在米倉裡面的老鼠,整天就跟它的食物在一塊,左邊一口,右邊一口,生活非常地安適。另外一個是在廁所的老鼠,面對又髒又臭的廁所,食不安寢,可能很難求得溫飽。所以李斯有了這樣的一個觀察跟比較之後呢,他認為一個人即使要當老鼠,也要當倉中鼠,不要當廁中鼠。果然李斯後來真的就成為鼠輩。
3. 也就是說一個非常有學問、有能力的一個讀書人,因為個人目標設定的錯誤,最後在關鍵時候就被趙高給說服,改了秦始皇的詔書,後來立下秦國滅亡的一個根源,這個是一個。
4.我覺得司馬遷寫《李斯列傳》是讓我們作為一個士人,或者期許自己作為士人一個深刻的一個警惕。

(六). 總結: 士要關注的是仁義的實踐充分在自他身心落實
1. 李斯的事蹟,跟孔子的這段話“ 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我覺得也是可以相互的一個印證。
2.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從正面上來看的話,孔子希望我們能夠確立一個士人的抱負跟志向,這個抱負跟志向,可以讓我們生命有一種很清楚的、很高遠的一個目標,對於生命所要努力念茲在茲的仁義、自利利他、下學上達等等這些,有非常非常清楚的認識,然後跟隨著師長一步一步地走上去,這個才是真正的士人。
3. 所以孔子才會說“ 君子憂道不憂貧”、“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這個都是在士人,作為一個士人,或者期許作為士人的我們,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提點。
4. 所以孔子的心子曾子也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只有把仁義的實踐,在自他身心上面能夠充分地落實,一生在這個目標上努力地追求,這個才是一個士者最要關心、最要關注的。
5. 否則,如果只是心心念念地自己個人安適的話,那在邦無道的時候,也就很自然還是會去追求個人的富貴,成為一個無恥之士啊。

論語 憲問十四 第2章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白話>
原憲又問:「如果能夠做到不好勝、不自誇、不怨恨、不貪欲,這可否算是仁呢?」
孔子答復:「這可以說是很難得的,但至於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文義>
1.「克」:好勝,希望贏過別人
2.「伐」:自矜、自誇,誇耀自己的好處
3.「怨」:忿恨、怨恨,把自己的不如意轉嫁給別人
4.「欲」:貪欲,不得滿足的一種慾望追求。
5. 克伐怨欲不行焉:就是不好勝、不自誇、不怨恨、不貪欲。
6. 程氏《集釋》舉阮元《論仁篇》說:「此但能無損於人,不能有益於人,未能立人達人,所以孔子不許為仁。」
<思惟提綱>
1. 「克」、「伐」、「怨」、「欲」這四個字,如何理解呢? 
2. 您覺得做到「不克」、「不伐」、「不怨」、「不欲」容易嗎?
3. 為什麼孔子認為做到了「不克」、「不伐」、「不怨」、「不欲」,還不算是做到了仁呢?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資料
1.《論語·公冶長·26》: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2.《論語·憲問·37》: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3.《論語·述而·15》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4.《論語·公冶長·23》: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5.《論語·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6. 程氏《集釋》舉阮元《論仁篇》說:「此但能無損於人,不能有益於人,未能立人達人,所以孔子不許為仁。」
二 ヽ重點摘記
(一)本章文義解釋
第二小節也是原憲的提問,內容是:“克、伐、怨、慾不行焉,可以為仁矣?”
我們先看看“克、伐、怨、欲”這四個內涵。
1.“克”就是好勝,好勝就是希望贏過別人,希望贏過別人就很擔心別人贏過自己。
2.“伐”就是伐善,善良的善,就是誇耀自己的好處。顏淵在談自己的志向的時候,曾經提過叫“不伐善,不施勞”,對自己的好處不會隨便地誇耀。
3.“怨”就是把自己的不如意轉嫁給別人,或者說對自己的不如意的一種處境轉嫁到別人身上,就是對別人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產生一種怨怒,甚至一種痛恨。
4. 孔子曾經說自己的學習叫“不怨天,不尤人”,對於天跟人都不怨,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這個怨的學習,我們之前在《述而篇》也學習過,就是孔子對於伯夷、叔齊,這個讓國餓死的這兩個兄弟的評價,都是在怨、不怨這個焦點上面。
5. 孔子提醒我們叫“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對於別人對我的一種唐突、不好的待遇不會往心裡放,不掛在心上,“求仁得仁,有何怨乎?”生命有一種高遠的理想的楷定,順著這個高遠理想去追求,努力地學習,求仁得仁,就沒有怨。
6.“欲”容易理解,就是貪求,非常非常貪婪,不得滿足的一種慾望追求。
(二)本章消文
1. 原憲在孔門裡面,他的德性應該是非常優秀的,所以他跟孔子問說:“如果能夠做到不克、不伐、不怨、不欲,(這四件事情都能夠不讓它在自己行為上呈現出來的話)那這樣是不是可以說成就仁的德性呢?”
2. 我們剛剛說克是好勝,所以「不克」,就是表現出一種由衷的一種虛心跟謙讓。
3. 伐是一種誇耀自己的功勞,這是一種很小的氣度,就是很怕別人不了解自己的好處。所以自己的氣量很大,可以裝下更多的人,看到別人的好處而不是只是自讚毀他,這個是「不伐」。
4.「 不怨」就是不把別人對我的不好或者輕易把自己的不順遂轉嫁給別人,生命有一種高遠的理想,努力去追求。
5. 「不欲」就是不貪求,能夠知足常樂。
6. 可見原憲在自己的行為上其實就做到這四點,就是“克、伐、怨、慾不行焉”,可以為仁矣?老師,我做到這四點是不是已經符合了老師所提到的那個最高的、最圓滿的那個仁德?
(三)原憲深刻的提問,孔子教導的善巧
1. 這樣的對話語境,在《論語》裡面常出現,我們比較熟悉的比如說子貢,談這個“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也是這樣的語境,孔子的回答也是先肯定弟子的學習。所以孔子說:“可以為難矣”,哇,這個是非常非常地不容易。
2. 我們想想看,不好勝、不炫耀自己的好處、對於自己的不如意不會轉嫁給別人,怪罪別人,對於物質的追求又能夠不貪求,任何一點都非常非常地困難。
3. 可是,孔子也說:“仁則吾不知也。” 吾不知就是不確定,不確定就是還沒有達到圓滿的仁。
4. 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在這裡教導學生的一種善巧,也可以看到原憲提問的深刻。可惜這裡沒有進一步記錄原憲的一個反應啊。
(四)孔子認為原憲的境界還有再努力的空間
1. 這裡有一個文字上我們也可以注意一下。就是說“克、伐、怨、慾不行焉”,這個“不行”,這個可能只是讓它不外顯於行為,在內在那種內心從動機上去泯除這個克、伐、怨、欲的種子,這個可能也是原憲還沒有做到的地方。
2. 也就是說,克、伐、怨、欲的實踐不是不讓它表現在行為上而已,而是要從內在的起心動念的純淨上面再去下更深刻的功夫。
3. 我的意思就是說,孔子不承許不克、不伐、不怨、不欲,並沒有達到圓滿的仁德。在這裡除了不克、不伐、不怨、不慾不是仁德之外,即使就克、伐、怨、欲的實踐,原憲的境界還有再努力的一個空間。
4. 另外一個就是說,圓滿的仁的一個實現,應該是自利利他的。所以清代的阮元就提到:克、伐、怨、慾不行焉,其實只是一種利己的功夫,對於利他的部分並沒有,或者說並沒有充分地開顯。
(五)總結
1. 所以這裡可以看到,原憲跟孔子之間一個非常非常精彩的對話。當然如果我們把這一章跟顏淵問仁“克己復禮為仁”、然後“非禮勿視、聽、言、動”那個篇章拿來對照的話,可以看到孔子對於不同弟子的根器,會給予不同的教導,希望在他的緣起點上給予更多的一個幫助,這個也是可以再進一步去學習跟思維的。
2. 好,這個是第一章,我們看孔門弟子裡面非常精彩的原思,提的兩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孔子都作了非常好的一個回答,幫助弟子的學習。

論語 憲問十四 第1章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白話>
原憲請教夫子什麼是可恥的事。孔子說:「國家政治清明,應該出來做官拿俸祿;如果國家政治昏亂,還做官拿俸祿,那是可恥的!」
<文義>
1.憲:孔子學生,姓原,名憲,字子思。魯國人。
2.恥:羞愧、慚愧。
3.穀:俸祿。
<思惟提綱>
1.原憲問「恥」,孔子給的答案是什麼?
2.前面篇章的子曰,如何談「恥」?
3.有「羞恥心」對一個人很重要嗎?
4.為何「邦無道,穀」是可恥的事?
5.孔子認為學有所成理當出來做官,但仕與否如何做抉擇?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論語.子路.20》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2.《孟子.盡心上.6》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3.《孟子.盡心上.7》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4.《論語.公冶長.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5.《論語.憲問.29》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6.《論語.公冶長.27》子曰:「已以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7. 《中庸.20》: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8.《孟子.公孫丑上.6》:「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9. 《論語.泰伯.13》:「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二、重點摘記
(一)前言
《憲問》是《論語》二十篇裡面最長的一篇,總共四十六章,對我們學習或者背誦的一個心力,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一種試驗,我們希望大家能夠一起攀登這個學習的高峰。原文:
憲問恥。子曰: “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克、伐、怨、慾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二)提問者 : 原憲
1.這一章提問的人是原憲,原是他的姓,憲是他的名。原憲他的字叫子思,或者有時候就叫原思,是孔子的弟子,據說是魯國人。
2.這一章的記錄比較特別,因為是憲問,就是原憲提問,這個憲我們剛剛提過是原憲的名,所以自稱其名,所以這一章的記錄者,朱熹認為就是原憲自己。
3.原憲或者原思,在《雍也篇》我們曾經學習過,他曾經當過孔子的家宰。在孔子在魯國任官的時候,孔子評估他的一個工作就給予九百擔的俸祿,可是原憲認為太多了,跟孔子辭謝,孔子就跟他說:“你可以把用不完的俸祿可以幫助這些鄉黨鄰里。”可見原憲(原思),不管是在個人的品格上面,或者在政治才幹上面,在孔門裡面都是非常傑出的。
4.《孔子家語》裡面提到原思或者原憲,是 “貧而樂道,清淨守節”。在孔子死後,四百多年,《史記》在《遊俠列傳》裡面記到,原憲還是受到孔門弟子的一個懷念。他一輩子並沒有出來擔任什麼官、祿、俸位,就是對仕途這一個進入呢,並沒有汲汲營營,或者說去追求,可是他卻受到孔門弟子的一個敬仰。

(三) 恥 - 行己有恥
原憲在這邊提到的問題是“ 恥 ”,羞恥的恥。
1.“ 恥 ”就是一個羞恥心,這個羞恥心是對於自己不合理的心念,或者是錯誤的行為感到羞愧。這樣的羞恥心,在孔門的大人之學,或者是心靈提升的學習上面,其實非常非常關鍵和重要的。
2.孔子說,士人第一件事情就是 “ 行己有恥 ” 。在《子路篇》裡面,孔子提到 “ 行己有恥 ” 是一個讀書人、是一個士人,自我要求或者生命實踐的第一個準則,後面才提到 “使於四方,不辱君命”這樣的一種能力跟才華。
3.也就是說,對於自己不合理的心念或者錯誤的行為感到羞愧這樣的羞恥心,是對自己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自我要求跟關照。

(四) 恥 - 恥之於人大矣
1.《孟子》的〈盡心篇〉,孟子提到“恥之於人大矣”,就是羞恥對於一個人來說,“ 大 ”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 就是一個人如果沒有羞恥心的話,他的生命應該是會非常非常地困頓,會遇到非常非常多的困難,對於生命的一個提升恐怕是非常難的。
2.孔子在其它篇章也提到,就是說:“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就是孔子認為言行不一致呀,是一個可恥的事情。
3.《憲問篇》裡面也提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就是對於言行一致這件事情,孔子認為是非常非常重要。如果發現自己言行不一致的話,要為這樣的狀態呢感到慚愧羞恥,然後進一步的改善。也就是說,觀察到自己不合理的心念以及錯誤的行為,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

(五) 恥 – 改過遷善的推動力
1.觀察到了產生羞愧的心,這個恥,這個羞恥心,就是見其過而內自訟,自我批評之後產生一種羞愧的心,進一步才有可能改過。也就是說,改過遷善這件事情的第一步,是發現錯誤;第二個是對這樣的錯誤產生一種羞愧的心理,然後才能推動我們去把這個錯誤改過來。
2.孔子才說“ 知恥近乎勇 ”,這個勇應該就是勇於改過,所以知錯而感到羞愧,然後進一步地去調整自己的錯誤,這個才是一個勇者。
3.孟子在談“ 四端之心 ”的時候,這個羞惡之心,羞惡之心孟子也非常非常地強調,是四端之心之一。而且說羞惡之心人皆有之,這是我們的良知良能。也就是說當我們反省到、觀察到自己不合理的心念跟錯誤行為的時候,我們其實有一種非常非常本質的良善,可以去判斷這件事情合不合理,對自他是不是能夠真正的饒益,當背離這樣的原則的話,我們應該是要感到羞愧的。
這個是憲問的問題,所以這個問題其實問得非常非常地關鍵。

(六) 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孔子的回答,叫 “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1.穀就是古代的俸祿
這個穀就是古代的俸祿。原思當孔子的家宰呀,孔子要給他九百擔的俸祿,所以古代的俸祿就用這個糧食的份量去做一些衡量的單位。
2. “邦無道,穀”才是可恥的
孔子的回答就是說,如果這個國家是一個和樂的太平盛世,如果這個時候,有俸祿的話,應該是正確的。如果這個國家是一個不平靜的,或者說是一個國家動盪不安的,你如果只是汲汲營營地去追求個人俸祿的話,這個應該也是可恥的。也就是說:“邦有道,穀;邦無道,穀”,“邦無道,穀”才是可恥的;“邦有道,穀”應該是一個有能力、有志向的讀書人該做的事情。這個在《論語•泰伯篇》裡面孔子就說:“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所以這邊提到的“邦無道,穀”應該就是邦無道富且貴,這個富且貴就是營求個人的富貴,孔子認為這個是可恥的。相反的,邦有道的時候,應該是要追求幫助更多的人,因為是一個可以作為的時代,所以這個時候如果一無作為,陷入一種貧且賤的話,孔子認為也是一個可恥的。
3. 出仕與否要關顧“邦有道無道”
(1)因為《論語》或者孔子,儒家會提到 “邦有道則見,邦無道則隱”,就是在有道無道的時候,順應這樣的外在環境的一個因緣條件,一個有志向、有能力的讀書人,本來就應該有不同的作為,這個是孔子的一個回答。
(2)在天下無道還是追求自己富貴的時候,這個是一個可恥的。因為讀書人學習的目的是在於自利利他,所以出仕與否,就是當官與否,這個是一方面要關顧外在的因緣條件,所以這麼用 “邦有道,邦無道”去區別這樣的外在條件。
(3)有了良好的外在條件,邦有道的時候,那這是一個實踐仁政王道的一個機會,所以一個讀書人當然要“ 學而優則仕 ”,懷著理想進入仕途,饒益邦國,造福百姓,利益眾生。當邦無道的時候,就是理想不能實現的時候,就不應該是營求仕途,這個只是落入追求個人富貴的一種險途,或者是一種困境而已,所以孔子認為在這個時候還營求個人富貴的話,那是可恥的。

(七)孔門師弟為仕與否的抉擇在於邦有道無道
1.這裡的有道無道,這個外在的條件,我們可以配合《論語》孔子跟弟子在仕跟隱,就是為仕與否的抉擇上,可以去做一些考察。
2.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在魯國當官,魯國是他的祖國,當魯國無所作為的時候,他開始周遊列國。
3.周遊列國到了衛國,衛靈公也不是一個有為的國君,孔子還是希望能夠說服衛靈公,能夠讓他實踐仁政王道,可是衛靈公都跟他問兵政,就是軍事的事情,後來孔子就很灰心地離開。
4.孔子的弟子,比如說子路、冉由,也是在季氏手下做事,季氏其實是一個主政大夫,是僭越的主政大夫。我們會有疑惑,就是說這個有道無道、這個仕跟無仕、見跟隱之間的抉擇是什麼?
5.所以這個有道無道應該是,是不是有實踐仁政王道的機會,而不是這個國君有沒有作為。我的意思就是說,是這個實踐仁政王道的機會是不是存在,就是如果這個仁政王道實踐的機會存在的話,孔子還是願意一試,還是願意一試。
6.這個是有道無道的很重要的,就是國君認為能夠信任你,第一個;第二個這個仁政王道理想的實踐有沒有可能,而不是很粗淺的判斷這個是太平盛世呀,或者是一個動蕩的時代。這個部分或許我們可以再作一些深入的思考。
這個是原憲問的第一個問題,以及孔子的回答。

(八)如何判斷邦有道邦無道
1.原憲問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 恥 ”的這個問題。我們剛剛有提到,就說恥,其實是在我們改過遷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前提。孔子的回答是 “ 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
2.這個穀就是古代的俸祿。剛我們又提到原憲在孔子手下做家宰,孔子給他九百擔的俸祿,九百擔就是穀。孔子是從一個讀書人是要出來做官,這個穀就是追求俸祿,有俸祿嘛就是出來做官,這件事情來回答憲問的那個“恥”的提問。
3.這裡就有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 “邦有道”跟“邦無道”我們怎麼樣去做判斷?
4.一般的解釋,“ 邦有道 ” 就是國家太平,就是一個大有作為、大展長才的時代。古代的士人學習就為了自利利他,所以在一個可以大展長才的時代,當然也要出來為大家服務,所以就會出來做官,也就領有俸祿,這個是 “邦有道,穀”。邦無道,就是一個動蕩的時代,就是這個時代呢很難有所作為,只能關顧自己的學習。
5.可是我們如果從孔子跟他的弟子在當時出仕的這樣的一個事蹟來考察,就是有道、無道,只是解釋成太平盛世或者是國家動盪,似乎又不盡能夠貼合孔子抉擇上的一個關鍵。
6.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在魯國當官,魯國的國君其實也不是一個仁君,也不是一個想把國家,或者是有能力把國家治理好的一個國君。孔子的弟子子路、冉求,在季氏(季孫氏)手下做事。季孫氏,是孔子批評他們是僭越的這個執政大夫,所以這個有道無道應該是有其它的考慮。
7.我想,第一個應該是國君的信任,就是主政者對你的信任,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儒家的士人出來仕宦、出來當官,是帶著理想出來,就是以道事君的,所以理想能不能實現,仁政王道有沒有實現的機會,應該是有道無道抉擇的第二個考慮。也就是說,儒家在抉擇有道無道的時候,應該會考慮兩個點至少,第一個就是國君或者主政者信不信任你,第二個就是有沒有實踐仁政王道的一個機會。

(九)思辯:孔子這個恥也針對“邦有道,穀”嗎?
我們再回到孔子的一個回答,孔子這個恥,是針對“邦無道,穀”呢?還是針對 “邦有道,穀”?兩者都有?
1.我們如果看〈泰伯篇〉另外一段孔子的話,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這裡的“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就是說理想可以實現,主政者信任,你還沒有出來做官,或者不願意出來為大家承擔,還把自己生命陷在一個貧賤的一個困境的話,孔子認為這樣是可恥的。好,相反的,如果是一個理想不能實現,主政者不能信任,你一直追求個人的富貴的話,孔子也是認為可恥的。
2.如果我們這兩章來對照的話,顯然,“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就是這邊提到的“邦無道,穀,恥也”。“邦有道,穀,”對照著《泰伯篇》,這個應該是孔子認同的。
3.所以我們在這裡的理解,這個“恥”,應該就是只是針對 “邦無道,穀”這件事情;“邦有道,穀”,這個應該是孔子認同的。
4.當然也有不一樣的解釋,比如說朱熹,就把這個恥就認為 “邦有道,穀”也是恥,“邦無道,穀”也是恥,朱熹的解釋,就是說這個穀就是只是追求俸祿了,都不想承擔任何的責任,不管是有道或者是無道,這個解釋大家可以參考。
5.不過我們如果對照《泰伯篇》的話,我是認為前一種解釋應該是更好,就是這個恥只是針對這個 “邦無道,穀”這件事情。

(十)結攝
1.我們剛也提到,就是說原憲不是對於仕宦這件事情不太有興趣嗎?他一輩子其實沒有當過什麼官,可是在四百年後還受到孔門弟子的一個敬仰。孔子的回答從仕跟不仕,或者仕跟隱之間的抉擇來回應或者提點憲問,我覺得這個提點覺得相當有意思。
2.也就是說,憲問在孔門弟子裡面,如果我們從狂跟狷的這個角度去區隔的話,憲問應該是屬於比較狷者。也就是說,對於仕途是比較不感興趣,對於個人生命德行的涵養是比較積極追求的。所以在 “邦有道,穀”這件事情,孔子會認為憲問還有努力的空間。
3.對於“邦無道,穀”這個事情,我覺得憲問的學習應該是非常深刻到位的,也就是對於這個國君的無所作為,環境的無所作為,理想不能實現,國君不能信任一個執政、一個輔佐的一個有德有才的士人這件事情,原憲不願意出來仕宦的抉擇,應該是非常符合孔子這樣的一個教誨。所以孔子的教誨裡面,就對於原憲的抉擇有肯定,也有提點。
4.也就是說,在仕跟隱之間,儒家其實有一種非常靈動的符應外在環境條件的抉擇,就是 “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這個行跟藏之間非常靈動的抉擇。原憲呢,看起來就是用“ 藏 ”去回應所有的外在環境,所以孔子對於他的問恥的這個關鍵提問,就從有道無道的抉擇上面去回答。

論語 子路十三 第30章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白話>
孔子說:「用沒有受過正式訓練的民眾去作戰,可說是使他們白白送死, 就等於是遺棄他們.」

<文義>
1. 以不教民戰:以是「用」,用未受過軍事教育的人去作戰。
2. 是謂棄之:是猶「此」。謂猶「如」。棄之,捨棄他們。以不教而令其作戰,徒增犧牲而已,故如棄之。

<思惟提綱>
1. 為何“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2. 人活著就是一個價值觀, 想想自我的價值觀是什麼?
3. 身為一位執政者什麼是國之所重?
4. 子路篇講到了為政的根本為何?
5. 學了子路篇後, 您是否有感受到夫子悲天憫人的仁者情懷? 

<義理解釋>夢秋老師 9’08”
一ヽ引用資料
1. 《論語點睛》蕅益大師: 仁人之言,惻然可思。
2. 《皇疏》:“民命可重”
3. 《禮記•學記》:「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4. 《論語.堯曰.2》:「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
   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5. 《論語點睛》:江謙補注上說:“今之棄民者多矣,何以保國?”
6. 《史記》周本紀-- 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民之在我,與其在彼,
   何異。民欲以我之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 
7. 《論語.子路.4》: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 而至矣,焉用稼。
8. 《史記》周本紀-- 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民之在我,與其在彼,
何異。民欲以我之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 
9. 《論語.子路.1》: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10. 《論語.子路.2》: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11.《論語.子路.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二 ヽ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一).文義及消文
1. 以,就是用的意思,孔子說:“用不經過教育訓練的百姓去打仗,這叫做遺
棄人民。”不教民後來形成一個詞語“不教之民”。

(二) “不教而用”是謂秧民
1. 張居正說:
(1). “兵者,死地;戰者,危事。如果平時不曾教導百姓,則百姓不知尊君親上之義,不知攻殺擊刺之方。
(2). 一旦驅趕他們走上戰場,適足以殺其軀而已,就是讓他們把自己的身軀送出去讓別人白白殺死,這不是棄民又是什麼呢?”不教並且還讓人民去打仗,“不教而用”是謂秧民,這就是禍害人民。
2. 藕益大師說:“仁人之言,惻然可思。”這是孔子勸告國家領導人的話,
是仁者的話,發自仁者的心。
3.《皇疏》上說“民命可重”,人民的生命必須重視,因為有了人民才能有國家,才有政權,丟棄了人民,那麼保的又是什麼國呢?正是因為民命可重,所以夫子慎戰,強調善人也得教民七年,勉強“可戰”。對於國家社稷,民眾有保衛的責任,但是作為治理國家的人,在運用民眾的力量之前,必須先教育。

(三). 人活著就是一個價值觀
1.“建國軍民教學為先”,治國安民第一要務,就是推行德育教化。
2.朱熹認為上一章和此章連貫,此處之教,也是教民孝悌忠信之行,務農講武之
法。
3.人活著就是一個價值觀,有怎樣的價值觀就會導致怎樣的人生。
4.人的力量從某個角度來講就是這個人心的力量,一個人的信仰、價值觀,
就是人的精神和靈魂。
5. 對一個人精神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而成的,要靠長期的教育。
6. 有的國家用教育來愚民以維護自己的統治,這不是善教,也維持不了多久。7. 漢荀悅《申鑒》上說:“朕聞有天下者,道德仁義以為理,城郭濠池以為固。
(1). 有天下的人,向內教人民道德仁義,向外不忘記鞏固國防戰備,這樣才是對人民負責。
(2). 反過來說,城池再堅固,不修德教,即使沒有外敵的侵略,人民內部也
會鬥爭相殺

(四).怎樣做可以治理政事呢?
1. 對一般人來說,談不到管理國家的層面,但每個人都有機會管理自己的小家。
2. 我們成立了家庭,卻忽視了家庭的文化建設,或對孩子的教育懈怠、失去耐
心,這也是一種“棄之”;同樣的,我們自己不把生命的提昇放在心上,面對生活的種種困境和心靈風暴,隨波逐流,這也是一種“棄之”。
3. 無論我們在什麼崗位,只要管理了人,哪怕只是管理自己,都意味著我們必須對人這種特殊資源進行教育和經營,是否能正確的培養人、幫助人成為更有價值的人,這不僅是決定著個人成敗,更決定企業家庭是進還是退,是更有價值還是更加貧乏。
4.《論語》中子張問孔子:“怎樣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說:
“得排除四種惡政。”
(1). 第一就是“不教而殺謂之虐”,不加教育便加打罵懲罰,這叫做虐政;
(2). 第二是“不戒視成謂之暴”,不加教育便要別人做好拿出成績,
這叫做暴政;
(3). 第三是“慢令致期謂之賊”,起先懈怠了教育,後來又突然設定限期,
這叫做賊政。我們與人互動、面對自己或教育孩子,是不是也同樣容易
出現這幾個毛病呢?

(五). 什麼是以肉飼虎之禍?
1.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混戰日趨激烈,連年的征戰導致兵源不足,有的國家
就把未經過軍事訓練的老百姓拉去打仗,讓百姓白白送死。
2. 善人教民且歷時七年之久,乃可即戎,何況是不及善人的人,卻驅趕著不
習之民上戰場,這不就是以肉飼虎嗎?“不修德教,而教民以戰,是棄之也。”
3. 江謙補注上說:“今之棄民者多矣,何以保國?”

(六). 什麼是國之所重?
1. 每一位執政者都祈願江山永固,但驅趕著不教之民去送死,任何時候都不是
保國之法。
2. 真正一個國家朝代的長治久安往往需要幾代人矢志不渝的累積善的力量。
3. 周朝八百年的安定繁榮就是從后稷開始一代代君主累積德行的結果。
4. 文王的爺爺古公亶父時期,他帶領人民勤於農業,收成豐美。一段時間,
有西北戎狄侵犯他們(今陝西彬縣和旬邑),他就用布帛皮貨、珍珠美玉獻給
他們,但還是無法避免侵犯,百姓都憤怒了要起來戰鬥。
5. 古公亶父就召集族裡的人開會說:“有民立君,將以利之,君權是授之於人
民的,今戎狄來攻占我們,看來他們侵略我們是想要我們的土地,君子不用所養而害人,君子不應該用養人的東西害人,土地是養人的,不是害人的,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所以你們不用擔心沒有君主。但是你們因為我要打仗,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我也不忍心。”於是古公亶父和妻子離開了,百姓們都說,這是個仁君,不容易遇到,於是就扶老攜幼像 
 趕集那樣跟著他走。他的部落也更加強盛,從而奠定了周王朝的根基。
(《史記》周本紀-- 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民之在我,與其在彼,
何異。民欲以我之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 )
6. 這就印證了孔子的話:為政者如果“上好禮、好義、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
7. 所以什麼是國之所重?民命可重。這是中國二千 年以前就有的以民為本。
遠在夏后之世,也在雅典之前。

(七) 子路篇總結:夫子悲天憫人的仁者情懷 
1. 本篇一開始,【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就清晰地勾勒出一個為政者的勤政素描:先之勞之而且永不厭倦;然後講具體方法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正名、再到樊遲問稼,都講到了為政的根本——就是要以仁為本、正己、愛人、富民教民。
2. 如果為政者自身是善,那麼“為邦百年”就可以“勝殘去殺”,如果為政者是王者,那就是“必世而後仁”。
3. 後半部分有講到怎樣辨別士、君子、小人、直者、狂者、狷者、以及有恆者。這都是教我們深細的辨別和楷定個人的修養如何完善。
4. 最後談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指出當權者、為政之人不能愛民,為一己之私趨趕著不教之民征戰、勞作,這和先之勞之永不厭倦的勤政之君,有著天壤之別。
5.“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百姓為此白白送命。所以說《子路十三篇》處處都飽含著夫子悲天憫人的仁者情懷。

論語 子路十三 第29章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白話>
孔子說:「仁善的人教導百姓用七年的時間,也可以叫他們去作戰了。」
<文義>
1. 即:就也。
2. 戎,兵也。就是指攻戰打仗之事。
<思惟提綱>
1. 本章的重點有二,想一想,可能是哪兩個呢? 
2. 為什麼執政者要善?善人為政要教人民什麼?結果又會如何呢?
3. 為什麼說要教民七年?
4. 本章的內容,對您有什麼啟發?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資料
1.《論語·述而·12》:子之所慎:齊,戰,疾。
2.《論語·子路·11》: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3. 朱熹《論語集解》:教民者,教之孝悌忠信之行,務農講武之法。即,就也。戎,兵也。民知親其上,死其長,故可以即戎。○ 程子曰:「七年云者,聖人度其時可矣。如云期月、三年、百年、一世、大國五年、小國七年之類,皆當思其作為如何乃有益。」
4. 張居正《論語別裁》:善人之道,篤實無偽。故其教民也,存之內者,皆實心,而能使其情意之流通;發之外者,皆實政,而能使其綱紀之振舉。或教之以孝弟忠信之行,使之知尊君親上之義;或教之以務農講武之法,使之知攻殺擊刺之方。
5. 吳氏嘉賓《論語說》:古人三載考績,五年則再考,七年則三考,故三年為初,七年為終。
6. 《二程集·經說》:七年云者,聖人度其時可矣。如云期月、三年、百年、一世、大國五年、小國七年之類,皆當思其作為如何乃有益。
7.《孟子·梁惠王下·12》:鄒與魯鬨。穆公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孟子對曰:「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8.《論語·顏淵·7》: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二 ヽ重點摘記
(一)本章文義與消文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孔子說:“仁善的人教導百姓用七年的時間,也可以叫他們去作戰了。”《集解》:包注:即,就也。戎,兵也。就是指攻戰打仗之事。
(二)本章的重點有二:執政者要善ヽ執政者要長久的教民
1.“子之所慎:齊、戰、疾。”戰爭對個人來說是血流疆場,對國家來講也關乎生死存亡,孔子對待戰爭的態度是非常謹慎的。
2. 所以一讀到這章很多人糾結為什麼這裡夫子說“善人教民七年”就能讓百姓上戰場了呢?
3. 我覺得我們該重點關注前面,第一是執政者要善;第二執政者要教民而且得長久的教民。
4. 前面說“善人為邦百年可以勝殘去殺”,這裡說,“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兩章都提到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執政的人得是善人。
5. 善人就是善良、有道德的人。對人關懷肯行善,胸襟智慧不一定達到聖人的高度,但天資仁厚。他做個企業領導也好,家長也罷,只要他善,對他帶動的群體就有這樣的價值。但就他的善就可以產生這樣的影響力。
(三)善人教民的內涵和結果
1. 那麼“善人教民”教什麼?朱子集注上說:“教之以孝悌忠信之行,務農講武之法。”善人治理國家,不會窮兵黷武,肆意發動戰爭,他興辦教育,而且以道德教育為主,同時並行職業教育和軍事訓練。
2. 張居正說:“善人之道,篤實無偽。故其教民也,存之內者,皆實心。”善人篤厚真誠,所教之人知道尊君親上的道義,持守孝悌忠信的言行。
3. 君民之間,人與人之間如果洋溢的都是這樣的真情實感,篤厚忠誠,那麼發之外,自然能使其綱紀振舉,成就仁義之師。
(四)善人和惡人教民的差異
1. 歷史上我們看到惡人也教民,也送人民去打仗。東條英機,希特勒都教民打仗,而且不用七年,就可以讓每個人的惡迅速膨脹,敢於殺戮。
2. 所以善人教與不善人教民到底有怎樣的差異?善人教民絕不是為了打仗和殺戮。善人身居上位,治理國家,必心存百姓,遇到人民有危險,一定保家衛國,即便發展軍事,建立出來的也一定是仁義之師,進行的戰爭也一定符合正義。
(五)為什麼說要教民七年
1. 為什麼說要教民七年呢?吳氏嘉賓《論語說》:“古人三載考績,五年則再考,七年則三考,故三年為初,七年為終。”
2. 宋儒二程解釋說:“七年云者,聖人度其時可矣。”意思是孔子認為用七年的時間對百姓進行教導訓練,才可以讓他們上戰場,反過來,不能隨意的驅使不教之民去做戰,這才是對百姓的生命負責。
(六)引經和喻證成
1.《孟子梁惠王》有一個公案,鄒國與魯國有過一場戰爭,百姓眼見自己國家的官員戰死三十三個,都不肯救援,官民之間離心至此。
2. 鄒穆公就此詢問了孟子,孟子說:“災荒年歲,老百姓年老體弱者棄屍於山溝,年輕力壯者四處逃荒,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糧倉堆滿糧食,貨庫裡裝滿財寶,官員卻不把這種情況告訴您,這就是上級怠慢殘害百姓。”
3. 曾子說: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這就是百姓報復那些欺上瞞下、玩忽職守的官員,所以不要責怪他們。“君行仁政,民知親其上,死其長”。只有君王實行仁政,各級官員體恤百姓,百姓才會親近他們的上司,為他們的君主效死。
4. 我們前面學過子貢問政: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子貢問:必不得已而去,夫子說先“去兵”,再問就答“去食”。可見一個國家最難建立的就是對執政者的信。而作為一個執政者,即便是最危難的時候,去食去兵也要守住這個信。
5. 春秋時期,各國領導人為自己的利益驅趕著子民四處征戰,連善人的程度都做不到,存好心做好事都不能,百姓的生存環境極為艱難。
6. 孔子說:“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這是仁愛之言,就是告訴當權者,想取得戰爭的勝利,你自己要先得是個善人,而且要長期的教民以善。
7. 否則即便你強迫著把百姓趕上戰場,也只有具備了道德的基礎的人才有堅定的意志,和對國家忠誠。否則,戰場上人人貪生怕死、只想自己,戰爭也必定會失敗。
(七)本章省思
1. 想想看:我們在各自的人生中也都有所承擔,尤其是推動論語的學習實踐,這也是一個文化的戰場,進行的是孝悌忠信和不孝悌、不忠信的對決,我們要問問自己我們做到善了麼?就算我們做到了善,也要教民七年,對他人長久的付出,這樣才有人願意和我們並肩作戰。
2. 可是,如果我們沒做到善,又不能堅持長久付出,又怎麼能埋怨別人不跟著走呢!
3. 我的老師的常提醒我們,要帶領一個團隊,和合的工作你做了幾年呢?祈願我們時刻不忘自己的善對他人的影響,堅持念善、行善,堅持長久的付出……這樣必定會在我們所在的社群團體中產生這樣的影響——為邦百年勝殘去殺、教民七年亦可即戎矣。

論語 子路十三 第28章-2

28-1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
子曰:  「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
28-2「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論語.子路.28》
<白話>
28-1子路問夫子:「怎樣才算是一個士?」
    孔子說:「互相以善相責、督促勉勵,要和睦共處,這就是士了。」
    
28-2 「與朋友要互相策勵、以善相責;兄弟之間要和順、相處愉快。」

<文義> (28-2的部分)
1.切切偲偲:互相切責之貌。
2.怡怡:和順之貌。

<思惟提綱>
1.孔子說朋友的相處要如何?兄弟的相處要如何?
2.為什麼要分別強調朋友的相處和兄弟的相處有所不同?
3.想想,你和朋友之間的相處,有「切切偲偲」嗎?
4.想想,你和兄弟姊妹的相處,有「怡怡」嗎?
5.我如何做到「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張居正《四書直解.論語》:
「朋友以義相和,苟以此道施之於兄弟,豈能免於賊恩之禍耶?」
「兄弟是以恩合,以恩合者,則宜以情相好,苟以施之朋友,豈能免於善柔之損耶?」
2.《孟子•離婁下.30》
公都子曰:「匡章,通國皆稱不孝焉。夫子與之游,又從而禮貌之,敢問何也?」
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於是乎?
「夫章子,子父責善而不相遇也。責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責善,賊恩之大者。」
3.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子路》:「兄弟,易切切偲偲。朋友,易怡怡。故分別
   言之。」
4.程樹德《論語集釋.子路.28》:
「皇疏引繆協云:以爲朋友不唯切磋,亦貴和諧。兄弟非但怡怡,亦須戒厲。然朋友道缺,則面朋而匿怨。兄弟道缺,則鬩牆而外侮。何者?憂樂本殊,故重弊至於恨匿,將欲矯之,故云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如也。切切偲偲,相切責之貌也。怡怡,和順之貌也。」
5.《論語.公冶長.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6. 清代陸隴其《松陽講義》:「如醫之用藥,這一劑某藥爲君,那一劑某藥爲君,絲毫不爽,說至此真是十分細密,一毫也粗不得,一毫也浮不得。」


二、重點摘記
 
(一)章旨:強調朋友相處要切切偲偲,兄弟相處要怡怡如也
原文 :“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為什麼此處分別強調朋友的相處要“切切偲偲,兄弟相處要“怡怡如也”呢?

(二) 張居正的看法
1. 兄弟以義相責,易有賊恩之禍
張居正說:朋友是以義相和的,以義和則可以善相責,可以相互規過勸善,苟以此道施之於兄弟,豈能免於賊恩之禍耶?如果把以善相責的方式用於兄弟之間的相處,就容易有賊恩之禍了!
2.什麼是賊恩之禍?
《孟子.離婁下》有一則公案:有一天,公都子問孟子:匡章這個人,全國人都說他不孝,可是夫子您和他同遊,還以禮相待,這是為什麼?
孟子說:“世俗所謂不孝有五種:第一、惰其四支,懶惰,不顧父母之養;第二、好酒好賭,不顧父母之養;其三、好錢財且只顧妻兒,導致父母無所養;其四、沉迷耳目之欲,致父母以為恥;第五、好勇鬥狠,危及父母,這是五不孝。但匡章沒有這些表現,他是因為父子責善而不相遇也。
匡章是由於父子之間以善相責而出的問題。”孟子接著說“責善,是朋友之道,父子不應該責善,”父子之間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說父子之間不能求全責備,互相求全責備,就會使父子關係疏遠,沒有比這個更不幸的了。這就是“父子責善,賊恩之大者。”
由此而論,兄弟相處怡怡如也,也是強調兄弟之間也不可以以善相責。

(三) 蕅益大師的看法
蕅益大師說:“兄弟容易切切偲偲,而朋友,容易怡怡如也。”
這一點真的給我們很大的提醒:兄弟之間容易做到切切偲偲,相互指責,因為從小一起長大、太熟了,對方的過失張口就來,很難堅持兄友弟恭,所以夫子強調兄弟之間不要責善而要相處和樂。而朋友之間卻一定要以道義相互勸勉,不能只是怡怡如也。
此處我們可以仔細想一下:生活中我們是不是都做反了,跟朋友在一起時特別容易和顏悅色,怡怡如也,很少規過勸善、切磋增進。反而是親兄弟姐妹之間,指出對方的錯處張口就來。我們的做法和聖人之道正好相反。

(四) 朋友貴在以善相責,兄弟是天倫應以情相好
張居正說:“兄弟是以恩合,以恩合者,則宜以情相好,苟以施之朋友,豈能免於善柔之損耶?”如果面對朋友,不規過勸善,反而重視小恩小惠,這就又是善柔的損友了。兄弟不以恩合則有賊恩之禍,而朋友不以義相交則有善柔之損。因為朋友之間則沒有血緣關係,在五倫中是以道義相結合的,所以相處的時候就貴在可以善互相責。只是喜歡相互阿諛奉承,就壞了。兄弟是天倫宜以情相好。了解這個道理,就懂得了倫常關係。能敦倫盡分,便是讀書明理之士。

(五) 校正兩個弊病:朋友匿怨友其人,兄弟不和睦
《皇疏》上說引繆協雲:“朋友也不僅是相互切磋,也貴和諧,兄弟也不僅是怡怡,也應該相互策勵。但朋友道缺,大部分人交朋友時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面朋而匿怨。表面上和朋友交好,心中卻藏著對朋友的不滿。而兄弟道缺,則鬩牆而外侮。兄弟不和有嫌隙,不僅父母擔憂,而且外敵到來時也不能團結對外。所以兄弟、朋友這兩倫各有各的相處之道。朋友怕匿怨友其人,兄弟怕不和睦。也正是要校正這兩個弊病,夫子才分別說明朋友要切切偲偲,兄弟要怡怡如也。

《松陽講義》上有一段評論說:“如醫之用藥,這一劑某藥為君,那一劑某藥為君,絲毫不爽。 ” 用這句話來形容這一章真是十分貼切。

(六) 本章總結:士的性質,貴於中和
1.張居正總結過這一章說:“士的性質,貴於中和。”
2.如果接人待物時或徑情直行,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或率意妄言,或過於嚴厲而使人難親,這都不是士的所為。一定要怎麼做呢?必也切切焉情意懇至,而竭誠以相與,偲偲焉,告誡詳勉,而盡言以相正。又且怡怡焉容貌溫和,而藹然其可親,這麼做則恩義兼篤,剛柔不偏,有恩又符合道義,可是非涵養之有素者不能也,能做到這樣,就算是士了。
3.然是三者,竭誠以相與、盡言以相正、藹然其可親又不可混於所施:對於和朋友的相處,則當切切偲偲以盡箴規之道;對於兄弟的相處,則當怡怡如也以敦天性之愛。
4.聖人之道精細如此。希望通過這一章的學習對我們和兄弟相處、與朋友相交有所幫助。

論語 子路十三 第28章-1

28-1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
28-2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白話>
28-1子路問孔子:「怎樣才可以稱為士呢?」孔子說:「互相督促勉勵,和睦共處,就可以算是士了。」
28-2朋友之間互相督促勉勵.兄弟之間相處和和氣氣。                        

<文義>
1.士:事也。引伸,凡能事其事者稱士。指讀書人,知識份子。
2.切切偲偲:相互切磋勉勵的樣子。
3.怡怡:和順的樣子。

<思惟提綱>
1. 還記得前面的章節中,弟子問「士」,孔子怎麼回答的?
2.  本章子路問「士」,孔子如何回答?有什麼不同?
3. 「士」對自己的要求原則為何?在中國社會佔著什麼樣的地位呢?
4. 您身邊有「士」這樣的人嗎?。反省我自己我做到了「士」嗎?

讀誦/  魏琳蓁老師 領讀 14’ /22 ”
第28章-1 慢讀、緊讀、背讀10遍  
28-1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

第24章~第28章-1 各章讀誦5遍、串讀 5遍
24.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 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 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27.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28-1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

<義理解釋>   夢秋老師   /6’26”
一、 引用經文及資料
1《孟子•盡心章句上•9》窮不失義,達不離道。解釋:人窮的時候不喪失道德的標準,而發達的時候也不可以背棄自己作人的原則。
2.《論語.子路.20》: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意思是子貢問孔子:「要怎樣做才可稱為士呢?」孔子說:「對自己的行事能知恥而有所不為,出使四方諸侯之國,不辱國君所託付的使命,便可稱為士了。」
3.《孔子家語》: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則若性命之形骸之不可易也”

二、重點摘記
(一) 原文消文及章旨
(原文)
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消文)
子路問孔子,怎樣才能稱為士呢?孔子說,互相督促勉勵,和睦共處,就可以算是士了。
《劉氏正義》認為孔子的話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就結束了。因為“切切偲偲,怡怡如也”是當時的習見語,但記錄《論語》的人怕後面的學人搞混了,所以又分別說明:朋友相處要切切偲偲,兄弟相處要怡怡如也。
(章旨)
這一章就是夫子教我們如何處理好兄弟關係和朋友關係。
(二) 弟子們問士,孔子的回答其本質差不太多
今天學習前半部分--子路問曰: “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 
前面的章節當中很多弟子問這個問題,孔子的答案雖不一樣,但其本質卻差不太多。唯獨這章夫子對子路說的話有點特別。
(三) 何為士?
1. “士者,事也”,就是指辦事的人。
2.中國古代把人分為貴族和平民,平民又分為士、農、工、商,春秋末期以後“士”就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的統稱了。
3.士的最大特點就是志於道,“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他們有非常明確的人生志向,並且生命始終如一地朝著志向努力。
4. 前面子貢問士,孔子說“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 士對自己有標準,為別人辦事會盡心盡力。
5.孔子曾對魯哀公說講過,“所謂士人者,心有所定,計有所守,雖不能盡道術之本,必有率也。” 士的心中有確定的原則,有明確的計劃,即使不能做到行道義治國家的根本,但一定有他遵循的法則。
6.“ 雖不能備百善之美,必有處也” ,即使不能集百善於一身,但一定有自己的操守。
7.“ 是故,知不務多,必審其所知” ,士的知識不一定很廣博,但一定會審查自己的知識是否正確。話不一定說得多,但一定要審查說出的內容是否正確。路不一定走的多,但一定要明白自己所走的路是不是正道。“ 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則若性命之形骸之不可易也。”
8. 這些正確的原則對於士就像性命對於形骸一樣不可改變,富貴不能對他們有所補益,貧賤也不能對他們有所損害,此則士人也。就是說士有非常明確的價值標準和生命方向。
(四) 「士」是社會精英、是國政參與者,是文化傳承者
1.戰國時期大部分的英雄人物都出自士這個階層,鮑叔牙、管仲、孫武、孫臏、蘇秦、張儀、荊軻等等。中國歷史上很多英雄人物都出自士這個階層。
2. 士也是美稱。有著書立說的學士、有為知己者而死的勇士、測算陰陽的方士、出謀劃策的策士,還有高士、名士、寒士、儒士這些都是美稱。
3.現在管讀書多的人叫博士碩士,外國的精英貴族翻成中文叫紳士、騎士。
4.一句話總結:士就是中國的社會精英。在中國他們既是國家政治的參與者,也是民族文化的傳承者。
(五)為何孔子回子路“士是切切偲偲,怡怡如也”
1.本章問士的人是子路,孔子給出的答案是“切切偲偲,怡怡如也”,.這跟平時給其他弟子的答案很不一樣。
2.張居正說:“切切”,就是情意懇至的樣子;“偲偲”,是告誡詳勉的意思;而“怡怡”,則是和順的樣子。
3.夫子和子路說:“和朋友相處要情意懇至告誡詳勉,兄弟之間的相處要和順,這就是士了。”這個答案很有意思。
4.南懷瑾老先生說:“切切偲偲,怡怡如也” ,就是對人笑咪咪的,不是假笑,而是內心愉快。對朋友切切偲偲,就是對朋友很親切有情感,當然這情感不是每天請人吃飯,而是在朋友有困難的時候必須伸出援手。在兄弟之間相處非常愉快,不像冤家一樣而是真如骨肉,這就是士。
5.這幾句話看起來很教條,反省起來,每天面對朋友、同事、兄弟都能愉快相處、和藹親切,就不易辦到,尤其是子路的個性正好是對治。
(六)待下回分解
那麼為什麼夫子對朋友相處和兄弟相處分別有這樣不同的安立呢?明天我們會繼續學習。

論語 子路十三 第27章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白話>
孔子說:意志堅強、行為果斷、性情質樸、說話遲鈍,這四種品德的人近如仁人。
<文義>
1. 剛毅木訥:王肅曰:「剛,無欲。毅,果敢。木,質樸。訥,遲鈍。」與巧言令色相反。
<思惟提綱>
1.請試著引用前面的篇章來解釋“剛”、“毅”、“木訥”?
2.為什麼要“欣賞剛毅木訥,辨別巧言令色”?
3.為什麼說”剛毅木訥,近仁,但並不就是仁本身”?
<義理解釋>  夢秋 老師  10’/17”
一、 引用經文及資料
1.《中庸・31》:「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
2.《論語・子罕・25》:「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其志也」
3.《論語・公冶長・11》:「棖也欲,焉得剛?」
4.《中庸・20》:「力行近乎仁」
5.《論語・泰伯・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6.《論語・子路・2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7.《論語・為政・9》: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8.《論語・憲問・27》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9. 程頤《河南程氏遺書卷第十五》64:「剛毅木訥」,何求而曰一作以。近仁?只為輕浮巧利,於仁甚遠,故以此為近仁。此正與「巧言令色」相反。
10.《四書藕益解》蕅益大師:“不是質近乎仁,只是欲依於仁者,須如此下手耳”。

二、重點摘記
(一)第27章原文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共學子路篇第27章,一起恭誦原文。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二) (注釋及消文)       
孔子說:“剛強、堅毅、質樸、謹慎這四種品質接近於仁。”(楊伯峻解釋說“訥”是言語不輕易出口)。 
(三)解釋”剛”
1.首先來看“剛”,“剛” 就是剛強不屈。一般我們會認為仁是善良柔軟的,這裡卻首先提出了“剛”這一個德。那麼,“剛”在“ 近仁”的過程中到底是指什麼?有什麼作用?張居正說:“資禀柔懦而萎靡者,不勝其物慾之私(天性柔軟懦弱的人就戰勝不了物慾、私慾)”“仁者治亂,而弱者縱之,柔弱者德之賊也,非剛強不能仁”。一個真正能學習仁德的人一定得有不屈於物的堅毅的品質,不柔懦,這樣在身體力行之際,才不易為外物所動,輕易的改變了志向。
2.《中庸》上說“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就是說有了剛這個的德,才能牢牢執持志向不變。
3.“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其志也”,說的就是仁者的志向堅定。所以,學仁的過程中一定要靠剛德的輔助,才能任遇何境而不失宗旨。
4. 孔子說“棖也欲,焉得剛”。這又指出了“欲”和“剛”的關係,一個人慾望多,就剛不了。
5.趙又春在《論語真義》上說:“剛者無欲”是指不做非分之欲。非分的慾望,會損害他人的利益。一個人真有愛人之心的仁人,就會堅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宗旨,自覺的約束自己的慾望,用「剛」幫助自己去私慾、強恕人,不為外物所動。
6.梁啟超有一篇文章談到“剛毅”,
(1)說泰西多出剛毅之人,泰西,過去是指西方國家,他們多出剛毅的人。有人說是由於天氣沍寒,軀幹堅實,土地磽確,非勤勉不得食。也就是說有人認為剛毅是因為他們那兒生存環境惡劣造成的。
(2)梁啟超說“可能有這個原因,但根本原因卻並不在此。一個人有剛毅之行,是因為有剛毅之質。”那麼,什麼是剛毅之質呢?曰:“慈也,信也。”剛毅的本質是由慈心、愛心、信念、信心構成的。
(3)他以西方傳教士為例說:他們愛人如己、確信其道、痛苦不避、死生不易、必達其志而後已。存此心不喪,有這樣的心志,想不剛毅,都不可能。“由此可見,剛毅是心志之力,慈與信實其原質也”。
(4)也就是說,一個人不夠剛,還是因為他的仁愛之心不夠篤厚,學仁的志向不夠堅定。
(5)反過來說,如果有一個人強忍有力,意志堅定,但他的作為卻不源自於慈愛之心,而是出於嗜欲之私,那就更麻煩了,在歷史中也很多這樣的公案,剛毅之人又嗜欲、又利欲熏心,這樣的人造成的禍害就更大了,通常的結局都是身喪國敗。

(四)解釋”毅”
1.再看“毅”,毅就是果斷不游移。仁者必有勇,週窮濟急,殺身成仁,這都需要毅者的果敢。《中庸》上說“力行近乎仁”,《劉氏正義》認為力行就是剛毅。
2.《論語》上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說的就是這個毅,他可以讓“剛”長期堅持下去。任何事情想要取得成功都需要堅持。
3.《論語》上說:“人而無恆,不可以做巫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人要是沒有恆心,連巫醫都做不了,什麼事都半途而廢,羞辱也會常隨身後。而能做到有恆,必須要先具備剛毅。

4.有了剛毅的內在,才會有行為上的質樸、言語上的謹慎。剛毅是內在根基,木訥就是外在的表現。
(五)解釋“木訥”
1.“木” 就是質樸無華”;仁者不尚華飾,不注重裝飾自己,所以說木者近仁。“訥”就是言語遲頓、訥訥然如不出諸口,看起來有些遲鈍。“木訥近仁”,木訥是靠近仁德、是美好的。
2.可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不喜歡、也欣賞不了木訥。假如今天我們有幸和顏淵做同學,看到顏淵聽老師講話一整天,不違如愚,我們就只會覺得“如愚”卻看不出他近仁的特點。所以這個問題很要命,木訥近仁,可是我們大部分人都沒有智慧去喜歡有這個特點的人!
3.我們都喜歡華麗的人、喜歡聽恭維的話,喜歡看討好的臉色,喜歡自己提出問題,別人迅速回答,因為這樣才顯得重視自己。我們也不喜歡別人說我們木訥,每當有人說“這個人怎麼這麼木呢!”這都是表達不喜歡這個人。現實生活中,巧言令色,是世人所喜歡的;剛毅木訥,恰恰為世人所厭惡。 
(六).欣賞剛毅木訥,辨別巧言令色。
1.那麼,木訥的人到底是怎麼回事?又是怎麼近的仁呢?木訥者以真樸立其心,木訥的人心裡存的是真誠樸實,不飾偽,不售欺。
2.《論語》上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是以說得多而做得少為羞恥的。
3.君子不輕言怠行,因為“放言容易力行難” 。放言容易,所以要木訥;力行難,所以要剛毅。換句話說,剛毅木訥就是要力行實踐。
反之“巧言令色”則完全與力行實踐背道而馳。所以,我們學仁要有正確的見解:什麼是真正的仁?什麼是近仁?“剛毅木訥”而非“巧言令色”。我們要學會正確的標準:欣賞剛毅木訥,辨別巧言令色。
(七) 剛毅木訥,近仁,但並不就是仁本身
1.有一點很需要注意:“剛毅木訥”這四種品質是近仁,並不就是仁本身。程子說:“以四者為質則失之也,但只為輕浮巧利,於仁甚遠。”也就是說針對人們喜歡“輕浮巧利”的特點,孔子提出“剛毅木訥”才是更靠近仁德的。
2.《四書困勉錄》上說:“春秋之末,漸成一利口世界。莊子以利口談理,戰國策以利口議事,這是夫子所以思木訥之近仁。
3.那麼思剛毅者又是為何呢?以其鄉愿多也”。因為不能夠堅守信念,隨波逐流的老好人太多了,所以夫子又提出剛毅。剛毅近於高明,木訥近於沉潛,雖各得一偏,然二者絕無取巧習氣。
4.蕅益大師說:“不是質近乎仁,只是欲依於仁者,須如此下手耳”。也就是說,學仁從對治自己的巧言令色下手,從“剛毅木訥”這四個字學起更靠近。但圓滿的仁者可不只有這四個特點,卓吾雲:剛毅木訥都是仁,但仁真正圓滿時,則並不剛毅木訥。仁者必有言,而且質樸也文質彬彬,剛毅但威而不猛。 
(八)結論:
       孔子說:“仁為心德,人人所固有,但是資禀柔懦者,不勝其物慾之私;文飾而口辯者,每蹈於外馳之失”。資禀柔懦,就需要剛毅來對治:剛者,強勁而不撓;毅者,堅韌而不餒,就可以戰勝物慾之私。“文飾而口辯、蹈於外馳”,這就需要木訥來對治:木,質樸而無華;訥,遲鈍而不佞。木訥就不外馳,心不馳於外,自然能存於內,豈不與仁相近乎?張居正說“剛毅木訥”這四樣資質,若加以自強不息的學習,則天理易於純全,必將與仁為一矣!願我們都學會欣賞剛毅木訥的美,並藉此走向仁德!

(注:文字部分為講師手稿,與音頻稍有出入。)

論語 子路十三 第26章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白話〉
孔子說:「君子態度安泰,毫不驕矜;小人態度驕矜,而不安泰。」

〈文義〉
泰而不驕:泰是安靜舒泰。驕是驕矜傲慢。按朱熹注:孔子的意思是說君子循理,故安舒而不衿肆。小人逞欲,故反是。。

〈思維提綱〉
1.單看“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這句話,要理解似乎不難,夫子提出來的用意在哪?
2.試著將夫子所舉過的君子、小人對比的話,其外在形相和所對應的內在心相做一些梳理。
3.試想看看,自己可以如何朝君子的形相、心相做努力呢 ?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論語補疏•卷中•62》作者焦循。循按:泰者通也,君子所知所能放而達之於世,故云縱,泰似驕然實非驕也。小人所知所能匿而不露似乎不驕,不知其拘忌正其驕矜也,君子不自矜而通之於世,小人自以為是而不遠通之於人,此驕泰之分也。
2. 《孝經•紀孝行章• 第十》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丑不爭,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丑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
3. 《菜根譚》寫於明代,作者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出道人。是論述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的格言集。書中共有360則格言,每則從數十字到近百字不等。
4. 程氏《集釋》,是近代程樹德所著《論語集釋》,這本書取古注批註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何其舒泰,而安得驕?小人矜己傲物,惟恐失尊,何其驕侈,而安得泰?」。「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這三句話是出於《論語•堯曰•2》是孔子答覆子張「何謂五美?」夫子舉五美子張再問,夫子加碼講的,「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5. 《孟子•盡心章句上•9》: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7.《論語•泰伯•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8. 《孔子家語•五儀解》公曰:「何謂君子?」孔子曰:「所謂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義在身,而色無伐;思慮通明,而辭不專;篤行信道,自強不息,油然若將可越,而終不可及者,君子也。」
9.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14)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里仁/11)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顏淵/16)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述而/36)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憲問/24)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衛靈公/20)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23)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季氏/8)

二、重點摘記

(一)誦讀及消文
1.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孔子說:「君子安詳舒泰,不驕傲凌人,小人驕傲凌人,卻不能安詳舒泰。」
2. 本章將君子與小人的對比著講,說君子和小人由於內在心理的差別而顯現出外在氣象上的差距。小人就是“驕”,君子就是“泰”。

(二) 夫子辨別君子和小人的角度
1. 夫子從驕和泰的角度來辨別君子和小人。因為二者在外相上看有些相似,本質上卻有根本的差別。
2. 張居正說:“泰”是安舒自得,沒什麼拘束的樣子;而“驕”是矜驕放肆,也是沒有約束收攝自己。
3. 驕和泰表面上看都是“有些自得”、“沒有約束”,可是其本質卻有著天壤之別:君子的“泰”是“以道潤身”,由於道德的潤發,內和外平、心胸寬廣而安舒自得;小人的“驕”是“以才自恃”,稍微有一點才華、能力小人就志得意滿、心高氣盛。
4. 所以“泰”雖有似於驕,但“泰”是道之氣象,是由於道德的潤發顯之於外的內證功德;而“驕”也有似於泰,可是是負勢之氣習,是得意的時候仗勢凌人的習慣!

(三) 另一個角度辨別
1. 《論語補疏》上還有另一個角度說:“泰”,當通講。說「君子所知所能,放而達之於世」(君子知道的道理學到的本領,使用出來,自然可以在世間通達),所以說君子“縱泰”;而「小人所知所能,匿而不露,似乎不驕」(小人也有點才能有的時候也會藏匿著不顯露出來,好像是不驕,其實這正是他拘忌,是他的驕矜)。
2. 君子不自矜,學到的本領,卻通之於世,小人自以為是,而不據通之於人(小人自以為了不起,和人相處都會處處磕碰),這也一個角度的驕泰之辯。
3. 從這個角度來說,很多故作謙虛的人,其實都是真的驕傲了。所以到底是真驕傲、真謙虛? 還是真縱泰、還是真拘忌?這都要靠我們誠意正心,不斷檢點省察自己才能知道的。

(四)反觀現實生活中
1. 實際情況是——很多人驕傲都不是故意的,驕傲的人往往也不知道自己是驕傲的。驕傲是一種習慣,不刻意對治觀察,很難發現。甚至有的人都不認為驕傲是毛病。
2. 生活中常聽人說:“某某人驕傲的像個公主”,似乎驕傲是表揚人的話。可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各國的公主們出來外交的時候在人前,他們都是十分謙遜的。不管真謙遜還是假謙遜,最起碼公主們都努力地表現出謙虛。
3. 因為這就是我們人類的審美的標準,越高貴的人就越謙遜。不光是中國的標準,這是人類世界的標準。謙不僅是美德,也會讓我們的人生處處吉祥。
4. 為什麼我們會放任驕傲而不對治呢?一個是有可能是沒發現,二即便發現了也沒意識到 “驕”對我們生命有多大的的傷害。

(五) 驕是兇德,對我們有很大的傷害
1. 我們學堂上孝經課在講到“在上而驕必亡”時,讓孩子們做過這樣的體驗,讓一個同學站在高處桌子上,再挪個椅子讓他站上去,請他擺出一副傲慢桀驁的樣子來傲慢的看待地面上的同學,訪問下面站的同學的感受,孩子們都說:“真討厭!甚至希望她從上面掉下來”;我們看,人人都不喜歡對自己傲慢的人,這是一個非常顯而易見的道理。
2. “驕”字一旦在一個人身上出現,他周圍的環境、人群就會迅速變得在對他非常不利。驕是兇德,“在上而驕必亡”,這都是經典上的話。。
3. 孔子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矣”。周公制禮作樂,他能夠保持周朝800 年興盛不衰,這麼通天的功德,如果有驕字在身上都沒法看,那我們又拿什麼敢去驕傲呢?
4. 《菜根譚》說:「驕矜無功,懺悔滅罪」即使你有蓋世超群的豐功偉績,也承受不住一個“驕”字產生的反效果。一個人一旦居功自傲,就前功盡棄,不但無功,還招人討厭、甚至惹來禍患。歷史上這樣的公案也比比皆是。
5. 反過來一個人擁有蓋世功勞都要守之以讓。因為人人都討厭在自己面前驕傲的人,知道了這個道理,誰還敢在人前傲慢呢?所以,即便我們一時改變不了自己傲慢的言行,但是在見解上一定要有一個深深的警醒,驕是兇德,對我們有很大的傷害!

(六)君子何以“安詳舒泰”
1. 君子的 “安詳舒泰”又是怎麼來的呢?程氏《集釋》:「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何其舒泰。」就是說君子在為人處世的時候,無論面對人多人少,無論對方勢力大小,他一律不敢怠慢,這樣才能安詳舒泰。
2. 孟子的話說:「得志,澤加於民」得了志把恩澤施加於民;不得志,就努力修行自己,「修身見於世」。這就是惟義所在,做到了,就能泰。
3. 蕅益大師說:「泰,故坦蕩蕩,從戒慎恐懼中來。」因為泰,才可以坦蕩蕩,泰是從戒慎恐懼中涵養出來的;反過來,驕,故長戚戚,驕卻是從無所忌憚中出來的。我們看泰和驕的出處也恰恰相反:一個從戒慎恐懼中涵養來的,一個是從無所忌憚來。
4. 君子小人,存心不同,其氣象亦自有辨。君子處世以道義為標準所在,內省不疚,就不憂不懼。小人凡事就為自己打算,不是念著名,就是念著利,心恆戚戚就多有憂懼。對人傲慢,怕別人不尊敬自己。盛氣凌人,這是唯恐失尊,就算表面表現裝出高傲和堅強,也讓人感覺是故意表現出來的姿態,氣質上缺少了一份淡定和從容,他自己也不舒泰。
5. 南懷瑾先生說: 「小人既驕傲,又自卑,心裡像貓爪一樣,到處都是毛病。」君子待人接物,不希求別人讚美,也不怕別人批評,自己做出任何事情都經過抉擇、符合公義,有過失就坦然接受,心裡沒有任何拘束,所以他們身上由內而外流露出一種安詳舒泰的氣質。
6. 小人就怕別人別看不起他,做對了,沒人表揚,就覺得不公平;做錯了,別人說他有毛病,他也不接受,這就是因為有驕傲的心在,即便有時候表面上微笑、放鬆,但內心並不舒緩安泰。

(七)結語
1. 泰字的含義很多,度量寬宏,光明爽朗,但最重要的 “泰”也是一種舒泰,說話也好、待人接物也好,心裡都很舒暢、坦然,這是一種安定的樂受。
2. 我們也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為人處事,遵循道義,辦完了事情,心裡很輕鬆舒緩,這就對了。這是驕和泰在個人內心的感受上的差異。一個是安定舒泰的樂受,一個是焦慮不安的苦受。
3. 所以說,一個人能安然舒泰地生活著,這是要靠道德修養。反過來,怎樣活著都不如意的人也是因為道德修養不夠。泰是一種篤定的力量,是因為心有大志,有定力,有勇悍,是內在有風骨。其實,學道就應該越學心裡越輕鬆自在,道上有一份受用,心裡也就輕鬆一分。
4. 《孔子家語》裡面,魯哀公曾經問孔子 “如何取人”,孔子說要識別五種人:庸人、士、君子、賢人、聖人,這五種人。哀公接著問:“什麼是庸人,什麼是士,什麼是君子?”那我們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孔子是怎麼回答什麼是君子的。
5. 孔子說:「言必忠信而心無怨」,說君子嘴裡一定講忠信的話,心裡沒有什麼怨言;「仁義在身而色無伐」君子具有仁義的美德,但他身上看不到一點的伐善和沾沾自喜;「思慮通明而辭不專」君子想問題非常通達通透,但言辭絕不專斷,問題想的再明白,說的時候也不會獨斷專行。
6. 我們看:“言必忠信”---嘴裡說什麼、心裡想什麼----“心無怨”;“仁義在身色無伐”,我們看:他具有仁義的美德卻看不到一點兒的伐善;“思慮通明辭不專”:他的話也不會專斷行為也不會獨斷專行。 這就是君子,“篤行信道”---堅信道義並堅定奉行道義、自強不息。油然,看他從容的樣子,好像你是可以超越他,但無論你怎麼努力,“終不可及”你沒辦法超越的。
7. 所以說君子之泰,是不容易達到,要靠學修,而學修的第一步就是戒驕,不驕才可以求學。相對來說,不驕容易些,泰就更難了。
8. 前面幾章講: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易事難說,小人難事易說」。都是講君子小人在見解和行為上的差異。《論語》裡從很多角度辨別君子小人的不同,因為我們是要學習君子的人格,規避小人的人格,這就需要多了解君子,認識君子的樣子。
9. 這一章孔子由泰和驕這兩個特點觀察的,這也無疑又給了我們一個更為精細的修習角度,祈願我們在生活中能夠好好觀察來校對自己。

論語 子路十三 第25章-2

25-1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25-2 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白話>
25-1 孔子說:「君子容易承事,但難於讓他愉悅,如果不用正當的方法取悅他,他是不會高興的;但到他使用人才的時候,則會不分親疏,量才錄用。
25-2小人則恰恰相反,難於事奉,卻很容易討他歡喜,不按正道去討他歡喜,他也會高興;等到他用人的時候,卻總是求全責備、百般刁難。」
<文義>
1. 難事:難於與人相處共事。
2. 易說:易於取得他的歡喜。
3. 求備:求全責備。
<思惟提綱>
1. 根據本章的內容來看,小人做領導,有哪三個特徵?
2. 為什麼小人難事而易悅?
3. 求全責備的心態我們容易犯嗎?可能造成什麼後果?
4. 如何解開和轉變小人的命運?方法為何?次第為何?

<義理解釋>朱文津老師 / 13’38”
一ヽ引用資料
1. 張居正《論語別裁》:「蓋小人之心,私而刻者也。」
2. 輔廣《論語稽》:蓋下之所以事上者,欲上之使之耳。上之所以說下者,以為適吾用而使之耳。事之之法在於下,使之之權出於上,君子小人就在上者之心術言之,器與求備,對較相形者也。
二 ヽ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一)今天研討重點---小人如何做領導,從而人人警惕
昨天我們學習了君子如何做領導,啟發人人去效學。
今天我們接著研討小人如何做領導,從而人人警惕。
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小人做領導,與君子做領導正好相反,有難事、易悅、求備三個特徵。

(二)何謂小人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小人。
1.小人,與壞人不同,只不過表現為心眼小,偏重個人利益,自私自利,而且說到小人,常常要與君子作陪襯。
2.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與小人價值取向不同,君子於事必辨其是非,小人於事必計其利害。所以君子見利思義,而小人則見利忘義。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追求內在的和諧,包容並蓄,相處和睦;小人追求外在的統一,排斥異己,同流合污。
4.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與小人在遇到矛盾時用力點不一樣,君子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小人只從別人身上找原因。

5.總結起來,小人著眼於私利,喜好結黨營私,為眼前的小利常常患得患失,有了差錯總是在別人身上找原因,不僅自己犯錯,也誤導別人犯錯,心思多變,主張不定,常常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三)為什麼小人難事而易悅?
為什麼小人難事而易悅?
1.張居正說:“蓋小人之心,私而刻者也。”小人的特質有二點:一是自私,很注重自己的利益;二是刻薄,所以容易忽略別人的利益,對待別人很尖酸。
2.自私的人心理往往陰暗,所以喜好和推崇歪門邪道,不喜歡光明正大的正道,希望搞些特權、留些私人空間,所以結黨營私,喜愛諂媚、阿諛的奉迎討好,迷戀散漫、遊玩的工作作風。別人投其所好,用金錢美女來誘惑,用吹牛拍馬來討好,馬上就能見效,所以說取悅小人是太容易了。
3.究其實質,小人沒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沒有堅固的思想防線,一點點的蠅頭小利就能把他打倒。所以,很多貪官污吏雖然身居高位,但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小人。
4.而刻薄的人不厚道,只是利用人,所以無論用人、不用人都不會合宜。即使是很熟悉、玩得很親密的伙伴,等到為他所用的時候,也會不停地責怪抱怨,希望和要求很高,而且又不懂得欣賞別人的長處,鼓勵別人,只會盯著別人的短處,在小事上大作文章,求全責備,所以在小人手下做事也太難了。

(四)君子、小人用人的出發點不一樣
為什麼君子做領導與小人做領導有這麼大的差異?
1. 關鍵在於,君子、小人用人的出發點不一樣。
君子依著天理來用人,所以下屬符順天理,走正道,君子就歡喜;
而小人依著私慾來用人,則希望下屬,順從自己,滿足私慾,才會高興。
2.所以,在對待人才的態度上,君子會愛惜人才,量才錄用,幫助別人成長,人才聞訊自然蜂擁而至;而小人則輕視人才,任人唯親,所以真正賢善的人才就會遠離,而邪惡的人才反而來親近。
3.順天理與順人欲,作出了截然相反的用人抉擇,結果不言而喻。每一個處在用人崗位上的領導,不能不慎思明辨,自我警醒啊!

(五)君臣有義,不可則止

1.從個人的真實感受來講,我們不希望自己是一個小人這樣的領導,明明付出了努力,卻在背後遭人詛咒、責罵;也不希望自己的領導是一個小人,萬一得罪了小人,就會吃不了兜著走,有穿不完的小鞋。

2.現實中,只有絕對不變的君子,而沒有絕對不變的小人。
南宋學者輔廣的《論語稽》說:“蓋下之所以事上者,欲上之使之耳。
上之所以說下者,以為適吾用而使之耳。”
在下位的人,之所以要事上,有一個動機,是想要得到在上之人的使用。
而在上位的人,之所以對下屬愉悅,是因為下屬正合我用,
如同鞋子合腳一樣稱心如意。
如果只是從這個利的角度來說,上下都是小人。

3.因為上下之間,還有以義相合的部分,君臣有義,不可則止。
如果發現自己的領導是一個小人,下屬可以勸諫,
如果不能改變,也可以選擇離開。
“事之之法在於下,使之之權出於上。”
所以領導可以選擇下屬,同樣下屬也可以選擇跟隨怎樣的領導。
因為要不要服事這個領導、如何服事領導,這個主動權在下屬手裡;
而用不用下屬、如何使用下屬,則主動權在上級領導手裡。

4.“君子小人就在上者之心術言之,器與求備,對較相形者也。”
君子、小人,只是就上位者的心術來講,不是指的具體哪一個人;
量才錄用和求全責備,也是比較出來的。
因為在我們普通人身上,可能同時存在這二種心態,
有時是出於公心,有時就會比較傾向於私利;
所以時而君子,時而小人;
主觀上想要量才錄用,情緒上卻會求全責備。



(六)求全責備的心態我們最容易犯

1.譬如家長對待孩子,往往看重成績〜
成績不好的孩子固然壓力大,這裡暫且不談。
即使成績好的孩子,考好了,家長會高興,但緊接著就會提要求〜
希望下一次考得更好,那種欲壑難填、只許前進、不准後退的心態,
注定了我們後面會不快樂,當考到了滿分,就顯然不可能再前進了,
只能後退了。

2.而對孩子來講,考好了,家長的期望更高,
反而是給自己套上了緊箍咒,越往上負擔越重,心理壓力越大,
總有一天會壓垮。
更為可憐的是,當孩子被心理的負擔壓垮時,家長不僅沒有給予理解和安慰,反而表現為〜緊跟在“求全”背後的“責備”,一大堆的責備。

3.父母會找出很多的理由,很多平常的觀察角度〜
比如說:怪不得前一段時間你只知道玩,看了很多的課外書,沒好好學習;
還有前段時間對父母、老師的態度也不恭敬、沒禮貌等等,
會數落一大通,振振有詞,成了事後諸葛亮,好像父母很能,
殊不知這是在往孩子的傷口上撒鹽,把孩子往水裡按。

4.這樣發展下去的結果,連最親近的父母也不能理解自己,
只好逼得孩子把自己的心門關閉,一個人躲在陰暗的角落裡,
所以現在有很多孩子得了憂鬱症。

5.我最近接觸到好幾個這樣的學生,有高中生,也有大學生,還有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當孩子生病的時候,最痛苦的是父母,血脈相連,難於割捨。
這既有社會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家庭的責任,
是父母無知的錯誤的教育而造成的。

(七)求全責備的的後果和造成的原因

1.求全責備,是在把一個人往死裡整,家庭破裂、親友反目、員工跳槽
都是這個原因造成的,因為沒法相處下去了,只能拜拜(bye bye)。

2.而前因,是因為張居正說的“私而刻”。做人通常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但因為自私,所以倒過來,變成嚴於律人、寬以待己。

3.表現起來就會對人毫不留情、刻薄傷人,眼裡揉不得沙子,

4.看到一點點小小的過失就會喋喋不休,追著不饒,
所以就把一件小事演變成為一件大事,
最終導致一個企業、一個家庭和個人的不幸,
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八)如何解開和轉變小人的命運

1.我們大多數人都屬於自私自利的小人,那怎樣才能解開和轉變小人的命運?
這一章,夫子就告訴了方法:在上位的人,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
2.透過學習研討,首先我們要認清自己身上的小人習氣。
凡是求利的是小人,自私的是小人,難事的是小人,易悅的是小人,求全責備的是小人,這些都會害自害他。
3.其次,要發一個成為君子的大願。
求義的是君子,公心的是君子,易事的是君子,難悅的是君子,器之的是君子,照君子的做,才是真正自利利他。
4.第三,切實用功,吾日三省吾身。
改變命運,就是把自己身上的小人習氣改成君子習氣,
而這要從對到境界的時候每一個細小的心念、行為開始,
而平常我們不習慣於向內觀察,所以每天晚上要抽出一個時間,
專門回顧一天的所作所為,把一些印象深刻的內容、過程記錄下來,
通過訓練,就會習慣於反省自己,就會越來越清醒。

5.如果有一天,我們能真實地體會到自己的生命中,小人的成份變少了,
君子的成份變多了,那一定會無比的喜悅,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