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路十三 第30章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白話>
孔子說:「用沒有受過正式訓練的民眾去作戰,可說是使他們白白送死, 就等於是遺棄他們.」

<文義>
1. 以不教民戰:以是「用」,用未受過軍事教育的人去作戰。
2. 是謂棄之:是猶「此」。謂猶「如」。棄之,捨棄他們。以不教而令其作戰,徒增犧牲而已,故如棄之。

<思惟提綱>
1. 為何“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2. 人活著就是一個價值觀, 想想自我的價值觀是什麼?
3. 身為一位執政者什麼是國之所重?
4. 子路篇講到了為政的根本為何?
5. 學了子路篇後, 您是否有感受到夫子悲天憫人的仁者情懷? 

<義理解釋>夢秋老師 9’08”
一ヽ引用資料
1. 《論語點睛》蕅益大師: 仁人之言,惻然可思。
2. 《皇疏》:“民命可重”
3. 《禮記•學記》:「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4. 《論語.堯曰.2》:「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
   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5. 《論語點睛》:江謙補注上說:“今之棄民者多矣,何以保國?”
6. 《史記》周本紀-- 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民之在我,與其在彼,
   何異。民欲以我之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 
7. 《論語.子路.4》: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 而至矣,焉用稼。
8. 《史記》周本紀-- 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民之在我,與其在彼,
何異。民欲以我之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 
9. 《論語.子路.1》: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10. 《論語.子路.2》: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11.《論語.子路.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二 ヽ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一).文義及消文
1. 以,就是用的意思,孔子說:“用不經過教育訓練的百姓去打仗,這叫做遺
棄人民。”不教民後來形成一個詞語“不教之民”。

(二) “不教而用”是謂秧民
1. 張居正說:
(1). “兵者,死地;戰者,危事。如果平時不曾教導百姓,則百姓不知尊君親上之義,不知攻殺擊刺之方。
(2). 一旦驅趕他們走上戰場,適足以殺其軀而已,就是讓他們把自己的身軀送出去讓別人白白殺死,這不是棄民又是什麼呢?”不教並且還讓人民去打仗,“不教而用”是謂秧民,這就是禍害人民。
2. 藕益大師說:“仁人之言,惻然可思。”這是孔子勸告國家領導人的話,
是仁者的話,發自仁者的心。
3.《皇疏》上說“民命可重”,人民的生命必須重視,因為有了人民才能有國家,才有政權,丟棄了人民,那麼保的又是什麼國呢?正是因為民命可重,所以夫子慎戰,強調善人也得教民七年,勉強“可戰”。對於國家社稷,民眾有保衛的責任,但是作為治理國家的人,在運用民眾的力量之前,必須先教育。

(三). 人活著就是一個價值觀
1.“建國軍民教學為先”,治國安民第一要務,就是推行德育教化。
2.朱熹認為上一章和此章連貫,此處之教,也是教民孝悌忠信之行,務農講武之
法。
3.人活著就是一個價值觀,有怎樣的價值觀就會導致怎樣的人生。
4.人的力量從某個角度來講就是這個人心的力量,一個人的信仰、價值觀,
就是人的精神和靈魂。
5. 對一個人精神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而成的,要靠長期的教育。
6. 有的國家用教育來愚民以維護自己的統治,這不是善教,也維持不了多久。7. 漢荀悅《申鑒》上說:“朕聞有天下者,道德仁義以為理,城郭濠池以為固。
(1). 有天下的人,向內教人民道德仁義,向外不忘記鞏固國防戰備,這樣才是對人民負責。
(2). 反過來說,城池再堅固,不修德教,即使沒有外敵的侵略,人民內部也
會鬥爭相殺

(四).怎樣做可以治理政事呢?
1. 對一般人來說,談不到管理國家的層面,但每個人都有機會管理自己的小家。
2. 我們成立了家庭,卻忽視了家庭的文化建設,或對孩子的教育懈怠、失去耐
心,這也是一種“棄之”;同樣的,我們自己不把生命的提昇放在心上,面對生活的種種困境和心靈風暴,隨波逐流,這也是一種“棄之”。
3. 無論我們在什麼崗位,只要管理了人,哪怕只是管理自己,都意味著我們必須對人這種特殊資源進行教育和經營,是否能正確的培養人、幫助人成為更有價值的人,這不僅是決定著個人成敗,更決定企業家庭是進還是退,是更有價值還是更加貧乏。
4.《論語》中子張問孔子:“怎樣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說:
“得排除四種惡政。”
(1). 第一就是“不教而殺謂之虐”,不加教育便加打罵懲罰,這叫做虐政;
(2). 第二是“不戒視成謂之暴”,不加教育便要別人做好拿出成績,
這叫做暴政;
(3). 第三是“慢令致期謂之賊”,起先懈怠了教育,後來又突然設定限期,
這叫做賊政。我們與人互動、面對自己或教育孩子,是不是也同樣容易
出現這幾個毛病呢?

(五). 什麼是以肉飼虎之禍?
1.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混戰日趨激烈,連年的征戰導致兵源不足,有的國家
就把未經過軍事訓練的老百姓拉去打仗,讓百姓白白送死。
2. 善人教民且歷時七年之久,乃可即戎,何況是不及善人的人,卻驅趕著不
習之民上戰場,這不就是以肉飼虎嗎?“不修德教,而教民以戰,是棄之也。”
3. 江謙補注上說:“今之棄民者多矣,何以保國?”

(六). 什麼是國之所重?
1. 每一位執政者都祈願江山永固,但驅趕著不教之民去送死,任何時候都不是
保國之法。
2. 真正一個國家朝代的長治久安往往需要幾代人矢志不渝的累積善的力量。
3. 周朝八百年的安定繁榮就是從后稷開始一代代君主累積德行的結果。
4. 文王的爺爺古公亶父時期,他帶領人民勤於農業,收成豐美。一段時間,
有西北戎狄侵犯他們(今陝西彬縣和旬邑),他就用布帛皮貨、珍珠美玉獻給
他們,但還是無法避免侵犯,百姓都憤怒了要起來戰鬥。
5. 古公亶父就召集族裡的人開會說:“有民立君,將以利之,君權是授之於人
民的,今戎狄來攻占我們,看來他們侵略我們是想要我們的土地,君子不用所養而害人,君子不應該用養人的東西害人,土地是養人的,不是害人的,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所以你們不用擔心沒有君主。但是你們因為我要打仗,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我也不忍心。”於是古公亶父和妻子離開了,百姓們都說,這是個仁君,不容易遇到,於是就扶老攜幼像 
 趕集那樣跟著他走。他的部落也更加強盛,從而奠定了周王朝的根基。
(《史記》周本紀-- 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民之在我,與其在彼,
何異。民欲以我之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 )
6. 這就印證了孔子的話:為政者如果“上好禮、好義、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
7. 所以什麼是國之所重?民命可重。這是中國二千 年以前就有的以民為本。
遠在夏后之世,也在雅典之前。

(七) 子路篇總結:夫子悲天憫人的仁者情懷 
1. 本篇一開始,【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就清晰地勾勒出一個為政者的勤政素描:先之勞之而且永不厭倦;然後講具體方法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正名、再到樊遲問稼,都講到了為政的根本——就是要以仁為本、正己、愛人、富民教民。
2. 如果為政者自身是善,那麼“為邦百年”就可以“勝殘去殺”,如果為政者是王者,那就是“必世而後仁”。
3. 後半部分有講到怎樣辨別士、君子、小人、直者、狂者、狷者、以及有恆者。這都是教我們深細的辨別和楷定個人的修養如何完善。
4. 最後談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指出當權者、為政之人不能愛民,為一己之私趨趕著不教之民征戰、勞作,這和先之勞之永不厭倦的勤政之君,有著天壤之別。
5.“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百姓為此白白送命。所以說《子路十三篇》處處都飽含著夫子悲天憫人的仁者情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