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憲問十四 第2章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白話>
原憲又問:「如果能夠做到不好勝、不自誇、不怨恨、不貪欲,這可否算是仁呢?」
孔子答復:「這可以說是很難得的,但至於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文義>
1.「克」:好勝,希望贏過別人
2.「伐」:自矜、自誇,誇耀自己的好處
3.「怨」:忿恨、怨恨,把自己的不如意轉嫁給別人
4.「欲」:貪欲,不得滿足的一種慾望追求。
5. 克伐怨欲不行焉:就是不好勝、不自誇、不怨恨、不貪欲。
6. 程氏《集釋》舉阮元《論仁篇》說:「此但能無損於人,不能有益於人,未能立人達人,所以孔子不許為仁。」
<思惟提綱>
1. 「克」、「伐」、「怨」、「欲」這四個字,如何理解呢? 
2. 您覺得做到「不克」、「不伐」、「不怨」、「不欲」容易嗎?
3. 為什麼孔子認為做到了「不克」、「不伐」、「不怨」、「不欲」,還不算是做到了仁呢?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資料
1.《論語·公冶長·26》: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2.《論語·憲問·37》: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3.《論語·述而·15》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4.《論語·公冶長·23》: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5.《論語·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6. 程氏《集釋》舉阮元《論仁篇》說:「此但能無損於人,不能有益於人,未能立人達人,所以孔子不許為仁。」
二 ヽ重點摘記
(一)本章文義解釋
第二小節也是原憲的提問,內容是:“克、伐、怨、慾不行焉,可以為仁矣?”
我們先看看“克、伐、怨、欲”這四個內涵。
1.“克”就是好勝,好勝就是希望贏過別人,希望贏過別人就很擔心別人贏過自己。
2.“伐”就是伐善,善良的善,就是誇耀自己的好處。顏淵在談自己的志向的時候,曾經提過叫“不伐善,不施勞”,對自己的好處不會隨便地誇耀。
3.“怨”就是把自己的不如意轉嫁給別人,或者說對自己的不如意的一種處境轉嫁到別人身上,就是對別人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產生一種怨怒,甚至一種痛恨。
4. 孔子曾經說自己的學習叫“不怨天,不尤人”,對於天跟人都不怨,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這個怨的學習,我們之前在《述而篇》也學習過,就是孔子對於伯夷、叔齊,這個讓國餓死的這兩個兄弟的評價,都是在怨、不怨這個焦點上面。
5. 孔子提醒我們叫“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對於別人對我的一種唐突、不好的待遇不會往心裡放,不掛在心上,“求仁得仁,有何怨乎?”生命有一種高遠的理想的楷定,順著這個高遠理想去追求,努力地學習,求仁得仁,就沒有怨。
6.“欲”容易理解,就是貪求,非常非常貪婪,不得滿足的一種慾望追求。
(二)本章消文
1. 原憲在孔門裡面,他的德性應該是非常優秀的,所以他跟孔子問說:“如果能夠做到不克、不伐、不怨、不欲,(這四件事情都能夠不讓它在自己行為上呈現出來的話)那這樣是不是可以說成就仁的德性呢?”
2. 我們剛剛說克是好勝,所以「不克」,就是表現出一種由衷的一種虛心跟謙讓。
3. 伐是一種誇耀自己的功勞,這是一種很小的氣度,就是很怕別人不了解自己的好處。所以自己的氣量很大,可以裝下更多的人,看到別人的好處而不是只是自讚毀他,這個是「不伐」。
4.「 不怨」就是不把別人對我的不好或者輕易把自己的不順遂轉嫁給別人,生命有一種高遠的理想,努力去追求。
5. 「不欲」就是不貪求,能夠知足常樂。
6. 可見原憲在自己的行為上其實就做到這四點,就是“克、伐、怨、慾不行焉”,可以為仁矣?老師,我做到這四點是不是已經符合了老師所提到的那個最高的、最圓滿的那個仁德?
(三)原憲深刻的提問,孔子教導的善巧
1. 這樣的對話語境,在《論語》裡面常出現,我們比較熟悉的比如說子貢,談這個“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也是這樣的語境,孔子的回答也是先肯定弟子的學習。所以孔子說:“可以為難矣”,哇,這個是非常非常地不容易。
2. 我們想想看,不好勝、不炫耀自己的好處、對於自己的不如意不會轉嫁給別人,怪罪別人,對於物質的追求又能夠不貪求,任何一點都非常非常地困難。
3. 可是,孔子也說:“仁則吾不知也。” 吾不知就是不確定,不確定就是還沒有達到圓滿的仁。
4. 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在這裡教導學生的一種善巧,也可以看到原憲提問的深刻。可惜這裡沒有進一步記錄原憲的一個反應啊。
(四)孔子認為原憲的境界還有再努力的空間
1. 這裡有一個文字上我們也可以注意一下。就是說“克、伐、怨、慾不行焉”,這個“不行”,這個可能只是讓它不外顯於行為,在內在那種內心從動機上去泯除這個克、伐、怨、欲的種子,這個可能也是原憲還沒有做到的地方。
2. 也就是說,克、伐、怨、欲的實踐不是不讓它表現在行為上而已,而是要從內在的起心動念的純淨上面再去下更深刻的功夫。
3. 我的意思就是說,孔子不承許不克、不伐、不怨、不欲,並沒有達到圓滿的仁德。在這裡除了不克、不伐、不怨、不慾不是仁德之外,即使就克、伐、怨、欲的實踐,原憲的境界還有再努力的一個空間。
4. 另外一個就是說,圓滿的仁的一個實現,應該是自利利他的。所以清代的阮元就提到:克、伐、怨、慾不行焉,其實只是一種利己的功夫,對於利他的部分並沒有,或者說並沒有充分地開顯。
(五)總結
1. 所以這裡可以看到,原憲跟孔子之間一個非常非常精彩的對話。當然如果我們把這一章跟顏淵問仁“克己復禮為仁”、然後“非禮勿視、聽、言、動”那個篇章拿來對照的話,可以看到孔子對於不同弟子的根器,會給予不同的教導,希望在他的緣起點上給予更多的一個幫助,這個也是可以再進一步去學習跟思維的。
2. 好,這個是第一章,我們看孔門弟子裡面非常精彩的原思,提的兩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孔子都作了非常好的一個回答,幫助弟子的學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