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路十三 第24章-2

24 -1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24-2「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白話>
24-1:子貢問孔子:「全鄉裏所有人都喜歡他,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還不認定,他就是個好人。」

24-2子貢又問:「全鄉的人都厭惡他,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還不確定他就是個壞人。不如鄉中的好人都喜歡他;不好的人都討厭他,這樣才是個好人。」

<文義>

1. 鄉人皆惡之: 全鄉裏所有人都厭惡他。

2、未可也:不可以。不可認定他就是個好人(或是壞人)。
3.善者好之:好人都喜歡他。

4.其不善者惡之:那些不好的人都討厭他。

<思惟提綱>

1.儒家所說的中庸之道和鄉愿有什麼不同呢?

2.「鄉人皆惡之」為什麼孔夫子說  ,還不確定他就是個壞人?

3.「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夫子說這話真正的意思是甚麼?

4.現今講究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社會,鄉愿為什麼還是很難杜絕呢?

5.學過這一章,請思惟我們用甚麼標準評價人?都很客觀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中庸.20.8》: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2.《大學.3》: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3. 《論語.里仁.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4. 《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二、重點摘記

(一) 中庸之道和鄉愿的不同

大家好,很高興我們能一起共學《論語》。昨天我們學習了不能盲從眾人的喜好或者厭惡,並且細細探討了鄉愿的危害。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也會把鄉愿和儒家所說的中庸之道混為一談,那鄉愿和中庸之道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1. 目標不同、標準不同

首先二者的目標不同、標準不同。 “善者好之”、“不善者惡之”,與鄉愿的差別也在這裡,中庸之道與鄉愿的差別也在這裡。善者只行仁義之道,鄉愿則善也好,惡也不排斥,其結果是道德混亂,因為其中充滿了似是而非,使人們的一切價值判斷失去了標準。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境界,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
這兩者最本質的區別是鄉愿沒有人格,沒有人生目標,沒有道德標準;而儒家中庸之道堅持人格,道德必須要有自己的標準,不可以苟且。

2. 鄉愿是偽善,中庸是至誠至仁

其次,鄉愿是偽善的假面人,主要特點是虛偽、偽善。中庸之道強調的是至誠至仁。

鄉愿不是不知是非,而是明知是非卻故意混淆是非,只求表面的和諧,或為從權,或為阿世,或為自欺,他們的生存信條、生存智慧即“難得糊塗”,用“難得”為“糊塗”辯護,最見鄉愿特色,說起來這比糊塗本身更可惡。

這與中庸之道所講的至誠方向截然相反,《中庸》上說:“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大學》曰:“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大學》用好惡來說誠意功夫,好善如好好色,惡惡如惡惡臭,善能實實在在地好,惡能實實在在地惡,無過與不及,有內在原則。

(二) 想成為聖賢君子應遠離鄉愿

1.在我們這個講究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社會,鄉愿是很難杜絕的,但至少我們這些學習聖賢經典,讀聖賢書、想成為聖賢君子的人應該遠離之。

2.生活中,常常可以見到一些人不講原則講關係,不看章程看面子,搞無原則的一團和氣;有的面對醜惡現像不敢說不,遇到歪風邪氣就和稀泥,遇到矛盾問題更是繞道走;有的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平平安安佔位子、庸庸碌碌混日子。

3.凡此種種,歸結為一點,就是老好人主義盛行,擔當精神匱乏。

4.很多人在頻發的公共事件中忘記了一個社會人的責任,之所以成為鄉愿,其實是為了避免讓自己陷入任何的麻煩,不惜靠出賣良心來成全自己的人際關係。

5.說到底,就是自私,就是私心太重作祟。

6.綜上所述,我們了解到中庸之道不是讓我們做老好人,和稀泥,不是是非不辨,誰都不得罪,而是希望通過學習,把握自己的人生宗旨,做一個正直、有擔當的人,徹底拔除自己在虛偽偽善包裹下的自私自利之心。

(三) 孔子希望弟子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通過這一章,孔子希望弟子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呢?答案就在其評論中:

1.“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這樣的人,正是孔子所說的“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的仁者,
  因為夫子說這話的意思是“只有仁者,能真心地喜好人,也能真心地 厭惡人。”為什麼呢?因為仁者愛人恨人的標準是以仁為準繩。

2.“鄉人皆好之”的鄉愿,不足為貴,非孔門弟子所貴學者。

3.“鄉人皆惡之”,其人或善,然其鄉之善人亦不喜歡,恐怕也是有問題的,所以單純從眾,不足以辨善惡。而是要看是什麼人讚揚他,什麼人貶斥他,善人讚揚、惡人貶斥的人,才值得肯定,我們做人 也要做這樣的人。

(四)通過這一章,我們可以學習到什麼呢?

 1.學會分辨審察,義是標準

 首先我們要擺正觀念:天下有眾論,有公論兩種,眾論未必出於公,公論未必盡出於眾。所以,要學會分辨、審察。
其次,樹立正確觀念:義是標準。鄉人之中善者,好人都喜歡他,鄉人當中的惡人、不善者都厭惡他,這個人就是善人。

2.要有一顆公正無私的心,才會看清別人的心

所以夫子評價人都很客觀,不能夠隨便輕聽人家的意見,你得看看講這個意見的人是什麼樣的人。當我們聽到別人說某某人很不好,我們也得看看,首先看看這個人,講話的人為什麼要講這個話?為什麼他會厭惡他?“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我們自己無論講話還是做事,首先要一顆公正無私的心,這樣才會看清別人的心。

3.生活中反觀自省,有符順於人生宗旨嗎?

(1)反觀在生活中,我們要認真的思考一下,自己有多少時間是處在鄉愿中,當時的心理是什麼,是不是又被稱譏毀譽控制住了?

(2)我眼下所做的事情,是為了別人的稱讚,為了大家的喝彩去做呢?還是因為符順於我的人生宗旨我才去做的?

(3)這也讓我想起了去年儒學營上紅黑大戰體驗課程結束後, 政曜老師當時的提問,我們有時候就很容易隨著慣性做事情,很容易隨大流,事後想一想,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

(五) 總結:一定要用經典來內觀自省, 不斷修正改過

1.因此學習這一章,我們一定要用經典來內觀自省,不能拿聖賢的言論去照別人,看,某某人就是個老好人,他就是夫子講的鄉愿。

2.其實除了聖人,我們大部分人身上或多或少的都會存在這樣的問題。

 3.那我們怎麼才能改善呢?唯有通過更加努力的學而時習之,再再確立人生目標,每天不斷地“吾日三省吾身”,不斷地內省修正,改過自新,慢慢地,我們一定能走上一條成聖成賢的光明大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