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憲問十四 第4章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白話>
孔子說:“國家有道,言語和行為要正直;國家無道,仍然行為正直,但言語謙遜。”
<文義>
1.危:直,正直。
2.孫:同“遜”,謙遜。
3.言孫:言語謙遜。

<思惟提綱>
1. 本章和第一章都提到「邦有道,邦無道」,有什麼區別?
2. 孔子說「邦有道,危言危行」對想進入仕宦的人有什麼警醒的作用?
3. 怎麼看「邦無道,危行言孫。」,為什麼不是全然為了避禍?
4. 儒家對「邦無道,邦無道。」如何抉擇?
5. 本篇第一章到第三章的關聯如何?

<義理解釋>蔡忠道老師 / 10’02”
一、 引用經文
1.《禮記•儒行篇》「愛其死以有待也,養其身以有為也。」 
2.《論語•衛靈公・9》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3.《孟子・盡心上・2》孟子曰: 「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
4.《論語•泰伯・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5.《論語•公冶長・2》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
6.《論語•公冶長・21》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

二、重點摘記
(一)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二) 邦有道邦無道的意涵
1.這一章,我們會想到剛剛學過的第一章,邦有道、邦無道的一個區隔。我們在那一章有提到,邦有道、邦無道,並不只是外在環境的太平或者是動盪,而是在儒家君臣之間的一種互動。
2.作為一個士人從事仕宦,進入官場,是帶著理想進入官場,所以這個有道、無道,第一個是國君或者主政者是否信任這個士人、這個讀書人、這個從政的士者;第二個是不是有實踐仁政王道的機會。所以這個有道、無道,並不只是停留在這個國君,或者是外在的一個環境跟情勢。
3.第一章,我們主要是學習在士人的抉擇上,怎麼樣避免一種錯誤的決定;這一章,更清楚而細膩地去區別在有道、無道應該怎麼做。

(三) 邦有道,危言危行
1. 我們看看這一章的解釋。危言危行,這個“危”,不是危險,而是正,正直的正。也就是說,在邦有道的時候,受到國君信任,理想可以實現的這樣的一個仕途上面,還是要秉持這個言行上面符合正直、符合正道。
2. 我們可以想想看,在邦有道的時候,其實是一個大展長才的時候,我們帶著理想進入仕宦的這些士人,有沒有可能在掌握部分權勢以及實現仁政王道的過程中,忘了自己純淨的發心以及初衷,然後在政治事務的繁忙緊迫,以及政績快速取得的功利等等考量之下,慢慢慢慢地脫離了或者偏離了原來仁政王道的理想。
3. 所以孔子提醒我們,即使是在一個大有作為可以從事仕宦的有道之時,仍然要緊緊地持守正道——仁義之道,不要忘記初衷,不要耽著事項而忘記了、背離了原來的仁義的初衷,這個是“邦有道,危言危行”。

(四) 邦無道,危行言孫。
1. 邦無道,危行言孫。這個“危行”,很有意思,是行在前面,也就是說行為還是符合正道,理想已經不能實現,這個環境,國君也畢竟不再信任你了,可是自身的持守,是完全跟邦有道的時候是沒有差別的。
2. 所以朱熹的註解裡面,說這個是個人、一個君子的持身不可變。這個持守是沒有任何模糊空間的,可是在言語上面可以做一些調整。這個“孫”就是順,就是比較謙遜,比較柔順。這個謙遜、柔順,其實不全然是為了避禍。
3. 我覺得作為一個儒家的君子,不是畏懼災難的到來,而是不招禍,不因為個人的言行、無益的言行、率意的批評,而招致滅身之禍。
4. 《禮記•儒行篇》裡面有提到,在邦無道的時候是 「愛其死以有待也,養其身以有為也。」就是珍愛自己的生命,留待後來更好的機會來展現長才,來幫助國家,來饒益百姓。
5. 所以在言孫上面,我認為就是他其實不是怕死。儒家的士人是不怕死的,就「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就是生命的價值,追求的價值,如果這個價值需要以生命的代價,生命的付出作為代價,儒家的士人在抉擇上是不會遲疑的。可是儒家也不輕言犧牲,所以《禮記•儒行篇》才說是 「愛其死,養其身」,留得青山在,才有可能期待後來更好地發展跟機會。所以危行言孫是持守正道,然後也是深切地避害,遠離禍害。
6. 孟子也說,這個君子是不立乎危牆之下,對於危難的,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這個國家如果是一個對生命有即刻危險、凶險的危難之邦的話,這個君子或者士人也不輕易進入。
7. 所以在危行言孫的時候,這個言孫我們不要把它只是輕易地理解只是避禍,是不畏禍、不怕災難,可是也不輕易投身這個不必要的災難之中。好,那這個是“邦無道,危行言孫”。

(五) 邦無道獨善其身,邦有道兼善天下
1.這個「邦有道、邦無道」,其實儒家在很多地方都有提到。比如說,我們前面提到〈公冶長篇〉“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都是從邦有道、邦無道去說明如何抉擇,怎麼樣呈現,怎麼樣在不同的客觀條件之下秉持原則,然後做學習。
2.儒家講的獨善其身跟兼善天下,我覺得它讓作為一個士人或者是一個君子,在學習上有一個自主的抉擇。也就是說,有道無道,這個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在仕途上面有太多客觀的條件需要配合上來才能夠實現仁政王道。所以有道無道既然不是我們能夠決定,那我們能夠自主的就是面對有道無道的社會或者是國君,我怎麼樣去找到自己學習的安立處。所以儒家就楷定出獨善其身,在邦無道的時候;有道就可兼善天下。一方面兼顧著學習的自主,一方面也保護了生命的自由,這是儒家絕高的一個智慧。好,在這個地方,我們也可以深刻地去體會。

(六)第一到第三章一起看,能深入思惟、有更多領會
如果我們把前面三章一起看的話,大家會發現,
1. 第一章((1)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2)「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其實一方面談的有道無道的抉擇,一方面談的個人的學習,就是克、伐、怨、欲不行焉;
到了第二章,(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就談個人學習的心態,士而懷居,這個錯誤的心態;
第三章又回到了有道無道這個仕宦的抉擇。
2.所以我們看這三章可以相互地引發對照,以及相互的補充,我們把這三章一起看的話,可能會有更多更深入的一個思維,在儒家內聖跟外王、自己的學習跟仕宦的抉擇上,就會有更多層面的一種理解跟領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