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微子十八 第4章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一、白話
齊國送了一批能歌善舞的女子給魯國,執政的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問政事。孔子於是離職走了。

二、字詞解釋
①齊人:指齊國的人。

②歸:動詞,通“饋”,贈送。

③女樂:能歌善舞的女子。

④之:他稱代詞,指代所贈送的禮品。

⑤行:動詞,走,引申為:離開魯國。


第三章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第四章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四、思惟提綱
① 孔子最後還是離開了魯國,但是,他離開魯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難道只是如這一章所言,因為季桓子沉湎女色,怠於政事,孔子一氣之下就走了嗎?

② 孔子五十歲時才等到出仕行道的機會,為司寇,墮三都,事業剛有起色,就因為季桓子的一點小事而放棄行道,放棄使魯國重歸有道的努力嗎?

③ 他也說過「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這麼離開,是不是有點意氣用事?
五、義理解說

1、引用經文及補充:

◎《史記 • 孔子世家》
①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門人曰:「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樂其以貴下人』乎?」於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②齊人聞而懼,曰:「孔子為政必霸,霸則吾地近焉,我之為先並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請先嘗沮之;沮之而不可則致地,庸遲乎!」於是選齊國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樂,文馬三十駟,遺魯君。陳女樂文馬於魯城南高門外,季桓子微服往觀再三,將受,乃語魯君為周道游,往觀終日,怠於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魯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則吾猶可以止。」桓子卒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郊,又不致膰俎於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

◎《論語 • 衛靈公 • 26》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論語 • 季氏 • 02》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孟子 • 萬章章句下 • 01》
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 國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

◎《論語 • 微子 • 08》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論語 • 述而 • 10》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2、重點摘記:
㈠原文: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㈡字詞注釋:
齊人:指齊國的人。
歸:動詞,通“饋”,贈送。
女樂:能歌善舞的女子。
之:他稱代詞,指代所贈送的禮品。
行:動詞,走,引申為:離開魯國。

㈢白話譯文:
齊國送了一批能歌善舞的女子給魯國,執政的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問政事。孔子於是離職走了。

㈣歷史背景:
當時的第一強國晉國由於卿大夫們分權嚴重,國力漸衰。而齊國正在迅速崛起,有取代強晉而稱霸天下的意圖。與齊國相鄰的魯國在孔子的治理下,顯示出欣欣向榮的景象。我們來看《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

⑴國內背景

①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 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②這段話的意思是:魯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孔子五十六歲,由大司寇代理國相職務,……。孔子治理國政三個月,販賣豬、羊的商人就不敢漫天要價了,男女行人分開走路,掉在路上的東西也沒人撿走,各地的旅客來到魯國的城邑,用不著向官員們求情送禮,都能得到滿意的照顧,好像回到了家中一樣。

③可以看出,孔子參與國政三個月,魯國就被治理的井井有條,成效斐然,呈現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太平盛世。

⑵國際背景

①下面繼續從《史記﹒孔子世家》來看齊國的反應:齊人聞而懼,曰:「孔子為政必霸,霸則吾地近焉,我之為先並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請先嘗沮之;沮之而不可則致地,庸遲乎!」於是選齊國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樂,文馬三十駟,遺魯君。陳女樂文馬於魯城南高門外,季桓子微服往觀再三,將受,乃語魯君為周道遊,往觀終日,怠於政事。

②這段話的意思是:齊國聽到了消息就害怕起來,說:「孔子在魯國執政下去,一定會稱霸。一旦魯國稱霸,我們靠它最近,必然會首先吞併我們。何不先送一些土地給他們呢?」黎鉏說:「我們先試著阻止他們一下,如果不成,再送給他們土地,難道還遲嗎!」於是從齊國挑選了八十個美貌女子,都穿上華麗的衣服,教她們學會《康樂》的舞蹈,加上毛色有文采的馬一百二十匹,一起送給魯君。齊國先把女樂文馬安置在魯城南面的高門外,季桓子身著便服多次前往觀看,打算接受下來,並慫恿魯君以到各地周遊視察為名,整天到南門觀看齊國的美女和駿馬,連國家的政事也懶得去管理了。

③從當時的綜合實力來講,齊國遠勝於魯國,也沒有把魯國放在眼裏。但是夾谷會盟期間,孔子有禮有節,保衛了魯國的利益,齊國明明應該占上風的,卻沒有撈到任何好處,還被迫歸還了原先佔領的魯國土地,使齊國上下震驚,意識到孔子執政是對齊國的威脅,會影響齊國的霸業,甚至擔心魯國強大了,會吞併齊國。於是,齊國給魯定公和季氏送一些美女和寶馬,如果兩人對此不屑一顧,那麼齊國甚至做好了割地稱臣的打算。反之,若是離間計獲得成功,孔子不再執政,那齊國就可以繼續自己的霸業。

⑶政治背景

①大家知道,孔子最後還是離開了魯國,但是,他離開魯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難道只是如這一章所言,因為季桓子沉湎女色,怠於政事,孔子一氣之下就走了嗎?

②孔子五十歲時才等到出仕行道的機會,為司寇,墮三都,事業剛有起色,就因為季桓子的一點小事而放棄行道,放棄使魯國重歸有道的努力嗎?

③他也說過「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這麼離開,是不是有點意氣用事?

④春秋之時,國君失權,政在大夫,甚至出現了「陪臣執國命」的現象,這在各諸侯國是常態。如晉國的六卿,齊國的田氏,他們和魯國的三桓一樣,都是專政之大夫,弱公室者也。孔子為魯國的大司寇兼攝相事,為了加強君權,派子路墮毀三都。起初,季氏、叔孫氏等三家想要抑制家臣勢力,也支持墮三都。隨著事態的發展,三家明白了孔子的真實目的是要張公室,幫助魯定公重掌國政,這對三家是極為不利的,後期就不再支持孔子,並疏遠、架空孔子。

⑤子路看到這種情況,勸孔子辭職,一走了之。孔子內心還有一絲希望,堅持再等等看。因為馬上就是郊祭的日子,如果郊祭後仍能按「禮」的規定,把祭肉分給大夫,孔子還打算留下來。結果讓孔子非常失望,他沒有分到祭肉。孔子深知魯君沒有辦法回頭了,於是率領眾弟子辭官別魯。

㈤聖人評價:

①《孟子﹒萬章下》: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 國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孔子離開齊國的時候,不等把米淘完就走;離開魯國時卻說:「我們慢慢走吧,這是離開父母之邦的路啊!」應該快就快,應該慢就慢;應該隱居就隱居,應該做官就做官。這就是孔子。

②孔子行道於天下,到處碰壁。但他行道之意志堅定,從他離開齊國的情況來看,對於現實世界,絕不執著,抉擇去留,一點都不拖泥帶水。他離開魯國時,一步三回頭,他不是對名位、富貴的貪圖,而是體現了對父母之邦的深摯情感。他除了道,無所執著,在孔子的眼中,世間的一切權、利皆為行道之手段,孔子以是否有機會行道,作為自己行動的判斷標準,為了道「無可無不可」,從不放棄。

㈥現實意義:

①孔子本來可以辭官不做,和柳下惠一樣,留在魯國,或可繼續專心教學,所謂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但是孔子救世之大願,行道於天下的決心,讓他「不可為而為之」,開啟了當時看作是被迫、飄蕩的旅程,但從歷史長河來看,周遊列國是何等波瀾壯闊、璀璨耀眼。孔子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二千多年來,一直激勵了無數志士仁人,創造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②最近,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如魔鬼般以武漢為據點,瞬間肆虐全國。而就在疫情初期,我們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堅實而厚重。那就是鐘南山院士,鐘老。他的出現給人們仿佛吃了一顆定心丸,頓時沒有那麼恐慌和無助,感覺戰勝疫情只是時間的問題。記得200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讓人害怕,面對權威,他敢於尋找鑽研事實真相,推動了全國性治理體系的建立。在有些同行不知所措時,一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裏來」感動了很多人,也讓很多醫護人員有了信心,自此,國人便記住了這個名字——鐘南山。此次武漢疫情嚴重,鐘南山教授再次臨危受命,出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他給出建議:「我總的看法,就是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他自己卻毅然決然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成為「最美逆行者」。同事們說:「誰都有個家,鐘院士心中有個『大家』」。 鐘南山院士84歲了,本來可以在家享受天倫之樂,還要掛帥出征,確實讓人敬佩。在他身上,仿佛可以看到當年孔子義無反顧的精神,這種精神也感染了國人。疫情發生後,在國家統一指揮下,全國有1.1萬名醫護人員捨棄家人春節團圓,馳援湖北疫情嚴重地區開展救死扶傷。在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施工任務中,數十家單位的緊密配合、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力量迅速彙聚,施工人員吃住工地、奮不顧身,創造十天建造現代化大醫院的奇跡。有一則新聞深深打動了我:同濟醫院很多醫生護士志願到武漢,他們的申請書這麼寫道:如有需要,我自願報名申請加入醫院的各項病毒性肺炎的治療活動。不計報酬,無論生死!中國歷史上,在民族危難的時候,就會有這麼一群人,充滿了儒家悲天憫人、捨生取義的情懷,為了人民的利益,冒著生命危險、不計個人安危趕赴前線,他們是最耀眼的明星,他們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論語 微子十八 第3章-2

3-1.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
3-2. 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白話〉
3-1. 齊景公將任孔子而對其群臣說 :「要我向魯國對待季氏那樣接待孔子
我不能夠,我想以魯國接代季氏孟氏之間的禮節對待孔子。」
3-2. 後來齊景公又說:「 我老了,恐怕不能用他了。」
孔子得知了這些話就離開了齊國。

〈文義〉
1. 曰:齊景公又一次對其群臣說。
2. 吾老矣,不能用也—因為群臣反對,景公無可奈何,只好說:「我老了,不能作決定了。」其實景公還不到六十歲,身體還很健康。
3. 孔子行—行,走,即離開齊國。孔子知不能久留,只好離開。

〈思維提綱〉
1. 為何齊景公說:“吾老矣,不能用也”?
2. 孔子想從政為官,他的目的在於什麼?
3. 您有過關注事情的成敗,而感到焦慮、挫敗?
4. 學習完本章,您有體會到如面對處境嗎?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1.《論語•述而•1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也在其中了!缺少仁義的富貴,對我來說,就象天上的浮雲。」)

2.《論語•述而•10》: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孔子對顏淵說:「受重用時,就展露才華;不受重用時,就韜光養晦。」)
二、重點摘記
恭誦原文: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一)前言
前面我們根據《史記•孔子世家》瞭解了這一章的歷史背景。齊景公雖然對孔子的王道主張大加讚賞,但是受到齊國一些大臣的阻撓和反對,最終也不能任用孔子。

(二) 孔子從政為官,在於推行仁政王道
1. 孔子是想從政為官,但他從政的目的在於推行仁政王道,而不是為謀求高官厚祿。既然在齊國不能推行仁政王道,他就絕不會貪圖在齊國的優厚待遇,所以他選擇離開齊國,返回魯國繼續辦學了。
2. 正如孔子所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三) 如果我們是孔子,我們會怎麼面對齊國的遭遇呢?
或許有人會選擇妥協,放棄仁政王道,以獲得榮華富貴;或許有人會選擇拉攏支持我的齊國大臣,爭取齊景公的支持,和反對我的齊國大臣爭鬥,必要一爭高下,魚死網破;或許有人也會離開齊國,內心充滿了對齊國君臣的怨恨,對自己遭遇不平的憤懣,然後因不能從政推行仁政王道,就自怨自艾、潦倒一生。你會是哪一種人呢?

(四)“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1. 孔子是想推行仁政王道,可他也知道仁政王道的推行,不是僅僅靠他的努力就可以達成的,還需要許多因緣條件的配合。
2. 所以他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有國君願意用我,我就努力推行仁政王道;沒有國君用我,我也可以隱身於民間。
3. 所以離開齊國,孔子回到魯國就繼續辦私塾,教書育人。雖然不能從政為官,推行仁政王道,但也可以通過教書育人,傳承仁政王道的思想和禮樂文化。
(五) 孔子投注教育讓儒家思想“仁政王道”傳持至今
1. 事實上,由於孔子一生大部分時間不能從政,所以他全部精力投注在教育弟子上,培養了三千弟子,其中賢者就有七十二人。
2. 正因如此,儒家思想才能傳承兩千多年,維繫了中華文化的持續不斷。孔子雖然當時沒有從政,改變諸侯爭霸的世界,可是他通過教育深刻地影響了後世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和文化,乃至到今天,我們還依然可以從他的教誨中獲得滋養。這是何其偉大的“仁政王道”啊!
(六) 過於關注事情成敗,容易焦慮、挫敗,浪費當下寶貴時間
1. 我們經常被教育要“堅持,不達目的不甘休”,可實際上有很多事情的成敗都不是我們能完全掌控的,如果過於關注事情的成敗,我們就會感到焦慮、挫敗,空等外在條件的改變或者機會的來臨,卻浪費了當下的寶貴時間。
2. 比如現在冠狀病毒疫情肆虐,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都被影響了。由於不能外出,必然對工作造成許多困難。
3. 如果我們過分執著於一些事情的做成,就會對外在環境產生極大的抵觸和抗拒,內心充滿恐懼和不安。
(七) 孔子用生命教誨我們 : 始終堅持志向,做當下可以做的。
1. 但是我們如果能更多的關注當下我可以做什麼,將注意力放在:我做什麼對社會、對家庭、對自己的未來是更好的,就可以減少太多的恐懼、憤恨和抱怨,這也就是對自己生命的善加利用。
2. 這也是孔子用他的生命教誨給我們的。無論面對怎樣的處境,始終堅守自己的志向,做自己當下可以做的。

論語 微子十八 第3章-1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
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白話>
齊景公將任孔子而對其群臣說 :「要我向魯國對待季氏那樣接待孔子
我不能夠,我想以魯國接代季氏孟氏之間的禮節對待孔子。」
後來齊景公又說:「 我老了,恐怕不能用他了。」
孔子得知了這些話就離開了齊國。
<文義>
1.齊景公待孔子曰:齊景公,名杵臼。
待是以祿位相待,就是擔任官職。
此是齊景公將任孔子而對其群臣所說的話。
2.季孟:季是季氏,是魯上卿,掌全國政權;
孟是孟氏,為魯下卿,不掌實權。
3.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
  待,有 挽留,待遇,對待…之義。 
齊景公挽留孔子說:“如果是像魯國國君給季氏的待遇,
                    那太豐厚了,我做不到;
                    如果是像給孟氏的待遇,那又有點怠慢了,
                    所以就參照季氏孟氏之間的待遇對待孔子吧。”
4. 孔子三十五歲時,魯國內亂,魯昭公逃到齊國,暫住在乾侯,
  國內沒有國君(後來昭公就死在乾侯)。
  隨後孔子也率弟子到齊國,齊景公素知孔子賢能,所以善待孔子,
  想要封孔子大夫之職。可是群臣有意見,百般阻撓,並且要加害孔子。
  景公不得已,只好改變原意。孔子見情況不對,顧慮弟子們的安危,
  快速離開齊國。
  ▲孟子曰:「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一刻都不停留,
             連未煮熟的飯都要撈起來)。」
<思惟提綱>  
1.齊景公為什麼要說這些話?
2.孔子為什麼到了齊國?又為什麼離開了齊國?
3.孔子為什麼會認為在齊國有機會推行仁政王道呢?
4. 根據《史記•孔子世家》瞭解了這一章的歷史背景〜
  齊景公雖然對孔子的王道主張大加讚賞,
  但是受到齊國一些大臣的阻撓和反對,最終也不能任用孔子。
  如果我們是孔子,我們會怎麼面對齊國的遭遇呢?

<義理解釋>   7分57秒
一. 引用經文
1.《史記•孔子世家》記載: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與郈昭伯以鬥雞故得罪魯昭公,
  昭公率師擊平子,平子與孟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
  奔于齊,齊處昭公幹侯。其後頃之,魯亂。
  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2.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
  魯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蓋年三十矣。齊景公與晏嬰來適魯,
  景公問孔子曰:“昔秦穆公國小處辟,其霸何也?”
  對曰:“秦,國雖小,其志大;處雖辟,行中正。
  身舉五羖,爵之大夫, 起累絏之中,與語三日,授之以政。
  以此取之,雖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說。
3.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
  景公問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雖有粟,吾豈得而食諸!”
  他日又複問政於孔子〜
  孔子曰:“政在節財。”景公說,將欲以尼谿田封孔子。
4.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
  後景公敬見孔子,不問其禮。
  異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

重點摘記         黃勇老師        7分57秒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論語》微子篇第3章
先恭誦原文: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
              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一) 前言
要理解這章的內容,就要先瞭解一下這章的歷史背景〜
齊景公為什麼要說這些話?
孔子為什麼到了齊國?
又為什麼離開了?

(二) 緣起
根據《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與郈昭伯以鬥雞故得罪魯昭公,
昭公率師擊平子,平子與孟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
奔于齊,齊處昭公幹侯。其後頃之,魯亂。
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孔子三十五歲那年,季平子和郈昭伯因為鬥雞的緣故得罪了魯昭公。
魯昭公率領軍隊攻擊季平子,季平子和孟孫氏、叔孫氏三家聯合攻打
魯昭公,昭公的軍隊戰敗,他逃奔到齊國,齊景公把昭公安置在幹侯。
此後不久,魯國大亂。孔子去到齊國,投奔了齊國大臣高昭子,
打算以此來與齊景公交往。
所以,孔子到齊國,是為了能有機會實踐仁政王道,
也是為了幫助魯昭公返回魯國,恢復秩序。

(三) 孔子對齊景公還是抱著期待
1.孔子為什麼會認為在齊國有機會推行仁政王道呢?
  因為他和齊景公有故交。
2.根據《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
  魯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蓋年三十矣。齊景公與晏嬰來適魯,
  景公問孔子曰:“昔秦穆公國小處辟,其霸何也?”
  對曰:“秦,國雖小,其志大;處雖辟,行中正。
  身舉五羖,爵之大夫, 起累絏之中,與語三日,授之以政。
  以此取之,雖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說。
魯昭公二十年,這時孔子三十歲。齊景公帶著晏嬰來到魯國,景公問孔子說:“從前秦穆公國家弱小而又處於偏僻的地方,他能夠稱霸,這是什麼原因呢?”孔子回答說:“秦國雖小,志向卻很大;所處地方雖然偏僻,但施政卻很恰當。秦穆公親自啟用五張黑公羊皮贖來的百里奚,授給他
大夫的官爵,把他從拘禁中一解救出來,就與他一連談了三天的話,
隨後就把執政大權交給他了。用這種精神來治理國家,就是統治整個
天下也是可以的,他當個霸主還算是小的呢。”齊景公聽了很高興。
3.齊景公來到魯國就去拜訪當時還是一介平民的孔子,
  並與孔子探討國家治理,對孔子的觀點也很是贊同,
  可見,他對孔子是十分仰慕和欣賞的。
  所以這次孔子來到齊國,對齊景公還是抱了很大的期待。

(四) 齊景公對孔子仰慕和欣賞卻因大臣阻撓而搖擺 
1.事實上,齊景公對孔子來齊國,還是十分高興的。
  根據《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
  景公問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雖有粟,吾豈得而食諸!”
  他日又複問政於孔子〜
  孔子曰:“政在節財。”景公說,將欲以尼谿田封孔子。
齊景公向孔子請教如何為政,孔子說:“國君要像國君的樣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樣子,父親要像父親的樣子,兒子要像兒子的樣子。”
景公聽了後說:“對極了!假如國君不像個國君,臣子不像個臣子,父親不像個父親,兒子不像個兒子,即使有很多的糧食,我怎麼能吃得著呢!”改日景公又向孔子請教為政的道理,孔子說:“管理國家最重要的是節約開支,杜絕浪費。”景公聽了很高興,打算把尼谿的田地封賞給孔子。
2.從這段記載看齊景公對孔子還是十分欣賞的,也有任用孔子的想法。
  但是由於齊國一些大臣的阻撓和勸說,齊景公對任用孔子又搖擺了。

(五) 無奈的業力徹底斷絕了孔子在齊國從政的希望
1.《史記•孔子世家》記載:
  後景公敬見孔子,不問其禮。
  異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
2.此後齊景公雖然恭敬地接見孔子,但不再問有關禮的事。
  有一天,齊景公挽留孔子說:“如果是像魯國國君給季氏的待遇,
  那太豐厚了,我做不到;如果是像給孟氏的待遇,那又有點怠慢了,
  所以就參照季氏孟氏之間的待遇對待孔子吧。”
3.不能以季氏之禮相待,也就表明齊景公雖不打算重用孔子了,
  但還是會善待孔子。
  不過後面的事就徹底斷絕了孔子在齊國從政的希望。
4.《史記•孔子世家》記載:
  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聞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
  孔子遂行,反乎魯。
  齊國大夫企圖謀害孔子,孔子聽說此事。
  齊景公說:“我老了,不能用你了。”
  孔子就上路離開齊國,返回魯國。


  結語
   根據《史記•孔子世家》瞭解了這一章的歷史背景〜
   齊景公雖然對孔子的王道主張大加讚賞,
   但是受到齊國一些大臣的阻撓和反對,最終也不能任用孔子。
如果我們是孔子,我們會怎麼面對齊國的遭遇呢?
   
  無論路程有多艱辛,
  都不可以忘記自己為了什麼而出發 …………


         
       感恩師長三寶賜給我們悲智雙翼 
隱形的翅膀
每一次 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
每一次 就算很受傷 也不閃淚光
我知道 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
帶我飛 飛過絕望
不去想 他們擁有美麗的太陽
我看見 每天的夕陽 也會有變化
我知道 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
帶我飛 給我希望
我終於 看到 所有夢想都開花
追逐的年輕 歌聲多嘹亮
我終於 翱翔 用心凝望不害怕
哪裡會有風 就飛多遠吧
不去想他們擁有美麗的太陽
我看見 每天的夕陽 也會有變化
我知道 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
帶我飛 給我希望
我終於看到 所有夢想都開花
追逐的年輕歌聲多嘹亮
我終於翱翔 用心凝望不害怕
哪裡會有風就飛多遠吧
隱形的翅膀 讓夢恆久比天長
留一個願望讓自己 想像
                 感恩師長三寶賜給我們悲智雙翼

明晚的義理講解〜我們會更貼近孔子的心哦! 期待明晚的共學……

   感謝親愛的孔子老師,用他的生命教誨我們〜
   無論面對怎樣的處境,始終堅守自己的志向,
   做自己當下可以做的,善加利用自己的生命。
  無論路程有多艱辛,
  都不可以忘記自己為了什麼而出發 …………

論語 微子十八 第2章-2

2-2 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白話〉
柳下惠回答說:「我以正直的態度去事奉人君,到哪一個國家不會屢次被罷黜呢?我如果以不正直的態度去事奉人君,到哪都能迎合君上的意旨,又何必離開自己的祖國去追求呢?」

〈文義〉
1. 焉往而不三黜:焉,副詞,猶「何」;言何往而不被三黜?意思是說政治黑暗,到處一樣。
2.枉道:邪曲不正之道。
3.父母之邦:自己出生之國。

〈思維提綱〉
1.從本章的問答中,您對柳下惠人品志向有何想法?”
2. 您支持柳下惠在本章這樣的抉擇及心志嗎?理由是?
3. 學習完本章,您有何收穫、感想?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1.《左傳•僖公二十六》公元前634年,魯國遭遇了大災荒,於是齊孝公親率大軍,趁機伐魯。僖公使展喜犒師,……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大師職之,桓公是以糾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及君即位,諸侯之望曰,……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齊侯乃還。
2.《論語•微子•8》逸民:伯夷、叔齊….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
二、重點摘記  
(一)前言
昨天重點介紹柳下惠“直道事人”的幾個典故,也提到柳下惠備受孔子、孟子以及後世的推崇。聽到這裡,也許大家會有些疑惑了,柳下惠怎麼會被孔、孟兩位聖者以及後世如此尊崇呢?今天我們繼續走近“和聖”柳下惠。
(二) 身居低位,卻憂國憂民的故事
柳下惠有一個弟弟叫展喜,在魯為大夫。齊孝公領兵伐魯。魯僖公派展喜去慰勞士兵以便迎戰。柳下惠得知,便向展喜授以方略,讓他到齊營去見齊孝公。孝公問,“齊國大軍壓境,你們害怕了吧?”展喜笑道,“小人才會害怕呢,君子是不會害怕的!”孝公疑惑不解地問為什麼。展喜說,“憑先王之命。當初魯之始封國君周公和齊之始封國君太公曾共同輔佐周成王。成王曾賜以盟書,說齊魯兩國今後要世代修睦敦好,不可以互相殘殺。現在盟約尚藏在內府,載於史書,每當新君即位,都要鄭重地宣誓永志不忘。你才即位幾天,怎麼能把這事拋在了腦後?”齊孝公無言可對,自知理虧,只好撤兵。柳下惠以其睿智避免了齊魯一場生靈塗炭的戰亂。
(三) 夫聖妻賢----中國古代夫妻之典範
1. 要深入瞭解柳下惠,就不得不提柳下惠的妻子--姜氏,《烈女傳•賢明》中記載:下惠之妻,賢明有文。說柳下惠的妻子,不但有賢德,而且有文采。妻子與柳下惠,相知相伴近八十載,夫聖妻賢,堪稱中國古代夫妻之典範。
2. 後人評價柳下惠的妻子“能光其夫矣”,意思是她是一位能光大丈夫德操的妻子。妻子最最瞭解柳下惠的功德,瞭解他憂國憂民的心意。
柳下惠死後,妻子親自撰寫誄文以祭奠夫君。柳下惠的“惠”是他的妻子親自為他選定的諡號,惠,就是惠及萬民的意思。祭奠柳下惠的誄文中有一句:“蒙恥救民,德彌大兮;雖遇三黜,終不蔽兮”,是妻子對柳下惠一生的高度肯定和總結,他三次被罷黜都不肯離開魯國,蒙受恥辱,只為救國救民於苦難,這樣的功德太大了。
3. 雖然屢次被貶職,都不願意捨棄父母之邦魯國的人民,不肯隱居。妻子曾經對柳下惠說過:“無乃瀆乎!君子有二恥。國無道而貴,恥也;國有道而賤,恥也。今當亂世,三黜而不去,亦近恥也。”柳下惠妻子認為,國君無道,你的地位很高,很尊貴,是一種恥辱;國君有道,個人無用武之地,也是一種恥辱;當今生逢亂世,人家三次廢黜你了,還不離開,差不多就是恥辱了。柳下惠回答說:“油油之民,將陷於害,吾能已乎!”意思是:眾多的老百姓,就要陷入苦難之中,我怎麼能一走了之呢?
4. 正如范仲淹先生講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典獄官,憂慮的卻是百姓、國家的命運,柳下惠被後世所尊崇,被尊為聖也是當之無愧的。《論語.微子篇》第8章,孔子也讚歎柳下惠:“降志辱身,言中倫,行中慮。”
(四) 和孔子的德行進行比照
1. 錢穆先生說,微子篇所記古之仁賢隱逸之士,皆當與孔子對看。
  2. 和孔子的德行進行比照,孔子的一生也是在蒙恥救民,他周遊列國十四年,就是希望能夠為這些諸侯國君效力,施展他的抱負,復興禮樂之治,最終還是希望救萬民於水火。每一個國君最後都沒有真正任用孔子,這對於當時聲名遠揚的孔子又何嘗不是一種恥辱?
3. 乃至於很多隱士高人都看不過去,以各種方式出來提醒孔子,不要再徒勞無益了。孔子當然知道很多努力是沒有結果的,但聖人不盡到最後一份努力,怎麼忍心停下求索的腳步。
 4. 甚至於公山弗擾、佛肸這類小人召他,孔子都想要去試一試,以至於子路、子貢這些孔子最忠實的弟子們都無法理解,因為他們還沒達聖人的境界自然體會不到聖人的眷眷救民之心。
(五) 學習本章的現實意義
1. 柳下惠在遭遇到不公平對待時的心態,就很值得我們效學。現在很多人,在職場上受到一點挫折,常常會抱怨環境,抱怨領導,嚴重一點就甩手不幹,另謀高就,很少能反省自己,檢討自己,更難保持從容淡定。
2. 其實,你在一個單位不能處理好關係,不能勝任工作,換一個工作,換一個環境,還會遇到同樣問題。面對問題,逃避終究不是辦法,譬如人際關係問題、情緒管理問題、工作能力問題等等,都不會因為逃避就能有所改善,這一次不突破,總有一天要去突破,否則也許一輩子都會被同樣的問題所困擾。
3. 柳下惠的境界則不同,雖然看似受挫,實則他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受挫的原因,眼前的環境無法匹配自己高遠的理想。可是他並不抱怨,而是接納現實條件,在現有的條件下,盡其所能的去服務於社會、人民。既然不能改變環境,那就調整心態,讓上就上,讓下就下,上時安於其位,下時泰然面對,實在稱得上是境界超然。
4. 從短期來看也是很有成效,柳下惠的品德也被世人乃至諸侯所認可,成了當時各國諸侯爭相聘用的對象。長遠來看,他成就了其聖者氣象,成了影響環境的人。
5. 就短時段而言,人比較難改變環境,所以要學會順應環境,調整好心態,多向自己找原因,努力改進自己,才能得以生存。從較長時段而言,環境可以因人而改變,人可以因為自己的理想反而推進社會的進步,最重要是貴在堅守。
6. 在執守理想與順應環境之間的選擇,最終會決定人的現實境遇。求仁得仁,求知得知。總之,抱怨沒有意義,只會讓所處的環境惡化,讓自己的心境趨壞;唯有反省自己,提升自己,方為正道。

論語 微子十八 第2章-1

2-1 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
2-2 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白話〉
2-1柳下惠做魯國的獄官,屢次被朝廷罷黜官職。有人對他說:「你不能為魯用,何不離開本國往他國發展呢?」
2-2柳下惠回答說:「我以正直的態度去事奉人君,到哪一個國家不會屢次被罷黜呢?我如果以不正直的態度去事奉人君,那麼到處都能迎合君上的意旨,又何必離開自己的祖國而他求呢?」 

〈注譯〉
1. 士師:獄官名。
2. 三黜:三次被革職。按一次是為岑鼎(鼎名)事被魯君所黜;一次是與臧文仲意見不合,被其所黜;一次是與夏父弗忌意見不合,被其所黜。
 3. 子未可以去乎:政治既是如此黑暗,你不可以離魯而赴別國求發展   嗎?
 4.焉往而不三黜:焉,副詞,猶「何」;言何往而不被三黜?意思是說政治黑暗,到處一樣。
 5. 枉道:邪曲不正之道。
6. 父母之邦:自己出生之國。

 本章是孔子讚譽柳下惠之行也。
   皇侃疏引李允說:「舉世喪亂,不容正直,以國觀國,何往不黜?若不舍直為曲,則是地皆合,又何必遠離舊邦?」這段話解釋本章最為精當。當柳下惠被黜而不離去,等於是「降志辱身」的事,但他能不行枉道,所以孟子曾稱許他是「聖之和者」。
   聖賢出仕,非為榮祿,旨在藉權行道罷了。故一秉大公,順天應命,不染塵欲,不以歡戚、毀譽、富貴、貧賤以動其心,誠乃千古典範,為進德修業者之楷模也。

〈思惟提綱〉
1.柳下惠做魯國的獄官,為何屢次被朝廷罷黜官職? 
 2. 為什麼大家要勸他到別的國家去呢?
3. 柳下惠哪個行誼和孔子很契合,得到孔子所推崇的原因?
4.您所知道的柳下惠有哪些功德為後世人所推崇?
〈義理解說〉11分04秒
一、引用經文
1. 《孟子‧盡心章句上‧28》孟子 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孟子說:「柳下惠不為三公的爵位著,而改變他剛正不阿的操守。」 
2. 《論語.衛靈公篇‧14》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 
3. 《論語•泰伯篇‧2》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4. 《孟子•萬章章巨下‧1》曰:「柳下惠,不羞汙君,不辭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與鄉人處,由由然不忍去也。『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故聞柳下惠之風者,鄙夫寬,薄夫敦。
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
5. 《戰國策•齊策四》王曰:「有說乎?」觸曰:有。昔者秦攻齊,“昔者秦攻齊,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 
 
二、重點摘要
(原文)
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一) 註釋‧白話翻譯
士師:是掌管刑罰獄訟的小官。三黜:三被黜退。這裡的三是泛指多次。焉往而不三黜?焉往:去往哪裡。到哪裡不會被罷免呢?枉,曲也。
本章比較特別的是沒有“子曰”,但既然列於《論語》之中,應該是孔子和其弟子所講述。這裡講在孔子之前的魯國的一位名滿天下的賢者柳下惠曾擔任小小的刑獄官,還屢受打擊排擠,多次被罷黜,卻淡然處之,絲毫無抱怨之心。很多人也都勸說他去往他邦,“您如此不被重視,為什麼不可以離開魯國去其他地方呢?”各國諸侯都爭著以高官厚祿禮聘他,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這也是人之常情嘛,可是,都被他一一拒絕了。他說:“之所以屢次被罷黜,是我一直堅持正道事人,像我這樣堅持原則,當今天下到哪裡不會被罷官呢?如果可以不守正道,迎合事人,在魯國一樣可以有安穩之位,何必要遠去父母之邦呢?”
(二)得聖者讚嘆
柳下惠老夫子不僅堅持原則,還很有見地,實在是難能可貴,
1.故孟子稱讚其“不以三公易其介”( 不以三公易其介:介,堅定自己操守,不隨俗浮沉。言柳下惠雖作小官,又三次被黜,只因自己不失操守,故不以為辱。反之即以三公的高爵誘之,亦不肯卑詞屈就。易是改變。三公是太師、太傅、太保,為高爵的官。),說柳下惠不會為了高位而改變其高貴的品質。
2.百多年後,孔子也為他打抱不平,《論語.衛靈公篇》第14章,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臧文仲,世襲司寇,把持朝政幾十年,伺奉四代魯國國君,幾乎是與柳下惠同時代的人。由於柳下惠道德學問名滿天下,臧文仲也常常向柳下惠請教政事,也算是一個政治開明的能臣,卻偏偏一直不肯重用柳下惠。所以,孔子狠狠批評了臧文仲,說:“臧文仲,算是偷竊官位者吧!他明知柳下惠之賢,卻不能舉薦他,和他共立於朝。”
 (三) 介紹柳下惠其人其事
1. 我們先重點瞭解一下本章的主角,柳下惠,姓展,名獲,字子禽,又字季。春秋魯國柳下邑人,魯孝公的兒子公子展的後裔。“惠”是他的諡號,所以後人稱他為“柳下惠”也有稱“柳下季”。
2.現在多數人知道柳下惠,是其“坐懷不亂”的故事在民間廣為傳頌。他被當成了一個道德的典範,其實,柳下惠的功德遠遠不止於此。
這裡先分享兩則柳下惠真實的故事,讓大家對於這位既熟悉卻又陌生的先賢多一些直觀的認識。
3.《國語•魯語上》中記載道:魯僖公二十六年(前631年)夏,齊孝公出兵討伐魯國,當時的魯國的司寇臧文仲請教柳下惠如何措辭,才可以使齊國退兵。柳下惠說,聽說大國如果做好小國的榜樣,小國如果好好侍奉大國,這樣才能防止禍亂;時下魯國作為小國卻狂妄自大,觸怒大國,無異自取其禍,怎麼措辭都是沒有用的。柳下惠這樣說,實際上是對臧文仲的執政直言不諱地提出了批評。
4.還有一個事件直道事人的典故,也驗證了柳下惠當世已是名滿天下的賢者:齊國的國君派人向魯國索要傳世之寶岑鼎。魯莊公捨不得,卻又怕得罪強橫無禮的齊國,遂打算以一假鼎冒充。但齊國人說:“齊國人不相信你們,只相信以真誠正直聞名天下的柳下惠。如果他說這個鼎是真的,齊國人才放心。”莊公只好派人求柳下惠。柳下惠說:“信譽是臣下一生唯一的珍寶,如果說假話,那就是臣下自毀珍寶。以毀珍寶為代價來保住你的珍寶,這樣的事怎麼幹?”莊公無奈,只能以真鼎送往齊國。
5.《國語》還記載了柳下惠與臧文仲的另一個故事。一隻名為“爰居”的海鳥停留在了魯國都城東門外好幾天了,臧文仲讓都城的人都去祭祀它。柳下惠狠狠批評了臧氏的行為,說他不懂禮制。祭祀是國家的重要制度,要依據聖王的祭祀原則。一隻不知來處的海鳥,也不見得它對人民有什麼功德,這樣就草率的決定祭祀它,實在不是明智之舉。這件事不但說明了柳下惠的正直,還表現出他對聖王禮制尊崇。這一點和孔子很契合,這大概是孔子比較推崇他的原因之一吧。

(四) 剛正不阿的老夫子形象
1. 聽了以上幾個故事,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剛正不阿的老夫子形象。《泰伯篇》第2章孔子說,“直而無禮則絞”。意思是,為人處事正直的人如果沒有禮來節制的話,則會變得絞。絞,通俗講就是擰在一起,不容易打開。可柳下惠則不然,難能可貴的是他既能堅守正道,又能處事淡然,待人也做到如沐春風!
2.孟子對於柳下惠的功德推崇備至,曾把他和伯夷、伊尹、孔子並稱四位大聖人,稱其為“聖之和者也”,所以後人尊稱柳下惠為“和聖”。《孟子》裡有特別讚歎柳下惠的章節,“柳下惠不羞汙君,不卑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厄窮而不憫”,說他不因為君主不聖明而感到羞恥,不因官職卑微而辭官不做;身居高位時不忘推舉賢能的人,被遺忘在民間時也沒有怨氣;貧窮困頓時不憂愁,與鄉下百姓相處,也會覺得很愉快。
3.孔子也稱其為“被遺落的賢人”。孟子認為像柳下惠這樣的聖人,是可以成為“百世之師”。張居正評價其為“坦夷平易,超然於進退榮辱之外者”。

(五) 總結
1. 大概是由於心態超然的緣故吧,柳下惠夫子很長壽,享年整整100歲,在世的時候就賢名遠揚,對於各諸侯國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2.退隱之後開辦學堂,教育門人弟子,開了教育之先河,對後世影響深遠。
3.《戰國策•齊策四》記載:“昔者秦攻齊,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秦攻齊,中間要經過魯國。秦軍下令切實保護柳下惠在魯國的墓地,並規定在柳下惠墓地五十步以內砍柴的人要處以死刑,其受尊崇程度可見一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明天繼續本章的學習。

論語 微子十八 第 1章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白話
 
紂王無道,微子離他而去,箕子淪為奴隸,比干勸諫慘死。孔子說:「商朝有三位仁人。」

 
字詞解釋
 
①微子:名啟,商紂王的同母兄弟。微子出生時,他母親還未被正式立為帝妻,紂是母親立為帝妻後所生,故紂得以繼承王位。

②箕子:紂王的叔父。紂王暴虐無道,箕子曾向他進諫,紂王不聽,箕子便假裝發瘋,被降為奴隸。

③比干:紂王的叔父。他竭力勸諫紂王,被紂王剖心而死。
 
 
思惟提綱
 
① 我們通常評價一個人的時候是「以貌取人」還是「以心取人」?聖人的做法又是如何?
② 自省:那我的行事準則呢?是著重在外相上的行為?還是更著重在內心的意樂?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孝經 • 17》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詩云:「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孟子 • 離婁章句下 • 01》
孟子曰:「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相後也,千有餘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二、重點摘記:
 
大家好,我們今天進入《微子第十八》篇,我們接下來學習第一章。我先恭誦一遍: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一)介紹商朝末年的三位忠臣:
 
1、我們今天要介紹商朝末年的三位忠臣,孔子對他們評價非常高,用仁者來評論他們。
好,我們先來看看這三個人的事蹟。這三個人,都生長在商朝末年,商紂主政的時代。
 
2、微子,就是微子啟,啟發的啟,他是商紂的哥哥,就是說他是商朝的公子,國君的兄弟,是公子。箕子跟比干,是商紂的叔伯,算是長輩。那這三個人呢都是同姓的大臣,就是跟國君同姓的大臣,就是孟子所說的同姓之親,同姓的公親。
 
3、我們知道作為一個臣子呀,面對暴虐無道的國君,如商紂這般,那只能善盡諫政的責任,就勸諫的責任。《孝經》裏面提到,作為一個臣子應該“將順其美,匡救其惡”。也就是說,對於國君的善政美德要加以宣揚,對於國君的暴政錯謬應該加以導正。面對商紂呢,“將順其美”當然是用不上,所以這三位微子、箕子跟比干呢,就在自己的臣子的這樣一個位置上,善盡“匡救其惡”的這樣一個臣子的責任。
 
4、我們來看看微子。那微子作為商紂的兄長,面對商紂的暴虐,其實也屢次勸諫,可是商紂呢卻不聽從,他認為,商朝既然繼承了天命,主政這麼久,這個天命當然是可以長保,所以微子啟非常地灰心,想要自殺。他跟他的師長請益這樣的抉擇,他的師長就說:“你應該離開首都,到外地去避難。”理由是什麼呢?也就是說,如果商紂如此暴虐,那宮廷內有變動,商紂被推翻之後呢,國家還有一個好的公子可以繼承大位。所以為了國家的未來,長治久安的可能,所以你應該忍辱逃離首都,到外地避難。所謂忍辱的意思就是說,因為這樣子逃離可能會受到輿論的一種批評跟非難。也就是說看起來是另有圖謀。那微子啟後來呢在武王滅了商紂之後啊,就被封在宋,宋國,宋朝的宋,封在宋這個地方,統治商朝的遺民,這個遺民的意思就是說,在政權更迭改朝換代之際,對於前朝啊有難於割捨的一種情感,那這些人在新朝建立的時候,新的朝代建立的時候啊都會透過封賞跟安撫,來讓他們在這個政權更迭之際呀還能夠安居樂業,所以微子啟後來真的也發揮了這樣的作用。這個是“微子去之”的抉擇。
 
5、箕子跟比干作為商紂的長輩,他們當然沒有繼承君位的一種條件,所以箕子也是一樣,勸諫商紂不聽,有人一樣希望他離開,箕子對勸他離開的人說:“如果我離開的話,其實彰顯了國君的錯誤,而贏得自己的美名,這個不應該是一個臣子所做的事情。”所以他的抉擇是散發佯狂為奴,披頭散髮,假裝精神錯亂,作為人奴。為什麼這樣的抉擇呢?就是希望如果有一天商紂能夠幡然悔悟,或者朝廷政權有所變動的時候,還會有一個骨鯁正直、才德兼具的大臣留在帝王身邊,能夠輔佐國君,讓這個國家能夠儘快的上軌道。
 
6、比干呢,他的勸諫呢就是一種強諫,就是一種比較有力道的直接衝撞國君統治權威的一種勸諫方式,因為商紂看起來啊完全是執迷在自己的酒池肉林當中,不可自拔。這樣的勸諫當然會得罪商紂,觸怒了這個帝王。所以商紂就跟他說:“我聽說聖者仁人呢的心有七竅,那我倒是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有七竅。”所以比干呢就受到非常殘暴的刑殺,就剖心而死。
 
(二)三人的做法雖然不太一樣,但背後的發心是一致的:
 
1、我們看三個人的做法,看起來都不太一樣,一個離開,一個假裝精神錯亂,一個強力勸諫最後被國君所殺。可是他們背後的發心,或者背後的動機,其實都是一致的。他們的動機是什麼呢?就是希望為國家未來或者現在能夠更好,就是基於一種富國利民的一種廣大的、無私的一種動機。那因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階段,所以有不同的做法。
 
2、微子啟有繼承君位的條件,所以他選擇逃離;箕子希望未來還能夠輔佐國君,讓國家回到正常的軌道,所以他選擇佯狂;那比干呢希望國君呢能夠幡然悔悟,所以他選擇強諫,最後被殺。所以看起來,三個人其實有共同的動機跟發心,可是呢行之於外的行為卻完全不同。
 
(三)聖人對人的評價,著重點在於內在的發心,而不是外在的行為:
 
1、孔子在評論人的時候,我們前面很多的學習,就是孔子會穿過看起來非常不同的表相而直指這些人的內在發心,所以孔子對三個人是一樣的給予最高的評價,就是“殷有三仁焉”,這三個仁者,這個仁者表現出來就是一個非常非常典型的忠臣。
 
2、進一步,我們再可以想,就是說,這三個人如果彼此調換位置,所有的做法應該也是一樣。就是孟子講的“前聖後聖,其揆一也”,因為內心的動機都是為了國家、百姓的福祉,那不同的做法是因為不同的身份以及不同的緣起跟情境,所以做法會不一樣,當然所受到的待遇結果也不同。
 
3、所以從孔子的評論裏面,可以看到孔子非常有智慧的一種觀察。那從這三個人的行為裏面也可以看到孔子在評論人,或者儒家在進退出處之際,其實重點是內在的一個發心,而不是外在的一個行為。
 
(四)本章內涵的深化與應用:
 
1、這樣的一章我們如果放在現在的社會裏面,比如說,我們在抉擇我們的職業、工作,或者當我們在工作上表現良好,有一個升遷機會的時候,或許我們所考慮的不是個人的名利的獲取,或者是功名的顯揚,而是我在這個位置,或者我獲得升遷、高升之後,是不是能夠為這個公司跟同仁呢做出更好的貢獻,也就是說那個內在的動機是什麼。
 
2、所以當一個更好的、更高的權位,或者在進退出處之間,我們的抉擇就不是個人的名聞利養,而是為別人,以及為這個團隊,甚至為國家、社會能夠創造更多的福祉。
 
3、另外一個就是我們在評論別人行為的時候,也應該避免從行為的表相去直接論斷一個人的價值,而是應該從內在的發心跟動機來看這個行為的高下。
 
這個是有關於這一章的一些內容。
 
(五)微子篇全篇概述:
 
1、後面,我們也可以稍微看一下這一篇,《微子第十八》篇總共只有十一章,朱熹在這一篇的篇題底下有這樣一段字,有一段文字。他說:“此篇多記聖賢之出處,凡十一章。”這個“出處”,就是進退出處。進退出處的原則主要是兩個:第一個:就是這一篇提到的那個仁。殷有三仁焉,是否能夠從代人著想這個角度去設想,然後針對自己不同的身份以及不同的緣起有不一樣的一種作為,這是第一個。
 
2、第二個就是直道而行,這個直道而行。那直道而行開顯出來的就是“邦有道”跟“邦無道”,就是“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就是“仕”跟“隱”的一種抉擇,如果看整個後面十一章,就會發現整個主軸就是在“仕”跟“隱”之間的一種對舉。那我們知道儒家主要是從“仕”的這個角度來看讀書人的一種責任,那當然儒家也開出可仕可隱,可以出來做官,如果邦有道;可是如果這個天下真的是已經不可為了,那也可以選擇隱居。
 
3、可是我們看到孔子一生其實並沒有抉擇隱居,雖然他也講“乘桴浮於海”,可是沒有真的乘桴浮於海,而是周遊列國十三年,希望獲得一個國君的賞識,能夠實踐仁政王道。甚至這些亂臣賊子,比如說佛肸,願意給孔子機會,迎請孔子去幫他忙的時候,孔子也認為只要有仁政王道實踐的可能性,也不願意放棄這樣的機會。所以整個儒家其實是從仕的角度來看讀書人的責任。
 
4、所以後面有一章,就是子路跟荷蓧丈人之間的對話。那子路所說的話應該也是孔子所要表達的,就是“不仕無義”,不出來為大家服務,這個不應該是讀書人的抉擇。“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就是仁政王道是不可能實現,其實也非常清楚,可是即使不可能實踐,仍要尋找機會,為這個仁政王道實踐能夠種下好的種子,那接續的人在實踐仁政王道的路上,就能夠在這個基礎上再往前跨進。所以“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就充分表現出儒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一種剛健精神。
 
5、我主要表達的就是說,儒家的進退出處其實主軸是在仕宦,就是出來謀求機會為大家服務,仕宦的目的不是成就個人的功名,而是為了實踐仁政王道,為國家跟百姓創造更大的福祉。這個跟第一章的“殷有三仁焉”的思考是完全一致的。
 
6、所以這一章就是在後面裏面可以看到有另外一個身份的人叫隱者,就是跟孔子之間很多的對話,這個對話可以看到,就是說隱者其實也是有才有德,也很有智慧,對於這個紛亂的世界也看得非常清楚,跟儒家一樣,可是對於這個紛亂世界怎麼樣去回應,態度是完全不同的,他是選擇隱居,或者在後面篇章裏面所謂的避世之士,離開或者保持距離,跟這個污濁的時代,是選擇在山林裏面與鳥獸同行。孔子就完全不同,孔子就完全不同,跟這個隱者的抉擇是不一樣的。
 
7、所以孔子在後面談到他出處的原則叫“無可無不可”,就在仕跟隱之間有一種自由彈性的抉擇,可是最後主要還是回到仕宦的這樣的一個主軸上來。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可以看到,就是說整個十一章啊其實就是貫穿這樣的主軸,然後去開展不一樣的抉擇。
 
8、當然這個仕宦的一個仕跟隱,另外一個非常重要外在決定的因素,是君主能不能夠舉賢嘉善,就是君主這個用人的態度是如何,所以後面才會有,最後一章才會有周有八士,就是對周朝那種人才濟濟的一種稱頌,一種稱頌。第十章也是一樣,在談一個人才的問題。
 
9、也就是說,整篇其實是以聖人的出處作為貫穿,開展出來就是有仕跟隱不一樣的抉擇,儒家有仕跟隱的一種兩全的一種方便。可是,最主要還是從仕宦的角度來安立自己生命的一種價值。
 
10、仕跟隱看起來抉擇不一樣,可是在孔子那個時代是能夠互相欣賞以及肯定的,雖然難免有一些不同立場的表達,不過並不會針鋒相對,可以看出在春秋晚期,跟孔子同時代的隱者跟儒者之間呢,一種惺惺相惜的一種非常珍貴的一個情懷。
 
那這個大概是這一章我們要學習,我看到的一些內容,那提供大家作參考。

論語 陽貨十七 總說

陽貨第十七篇總說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二、重點摘記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跟大家一起學習《論語》的時間,從今天開始我們要進入〈陽貨第十七〉,這一篇按照朱熹的分章,總共有26章。
這一章裡面至少包含了兩個主題。

(一) 第一個主題 : 聖者進退出處的抉擇原則
 孔子作為一個聖者,他在進退出處的抉擇,原則是什麼?權宜是什麼?
【章次】: 
第一章“陽貨欲見孔子”;
第五章“公山弗擾以費畔”;
(二) 第二個主題 : 學習
   這個主題佔了更多的篇章,就是,回到《論語》最重要的宗旨——“學而時
   習之”的學習。
 【章次】: 
第二章開始,第三章這兩章,就都在談這個學習的重要以及必要。
   第二章孔子說“性相近,習相遠”,重點是在習相遠,就是學習可以讓我們
   的一生變得非常不一樣,有學習跟沒有學習,會有天壤之別。

   第三章“唯上知與下愚不移”,看起來表面上是談學習的局限,對於上知跟
   下愚,這個學習好像很難改變,可是上知跟下愚畢竟是少數人,所以多數的
   人、絕大多數人,我們在研讀那一章會發現,就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透過學習
   而改變。

   那到了第四章,是一個有趣的篇章,就是子游在武城,治理這個武城,用禮
   樂治理武城,那治理得非常成功。所以這一章其實是在談一種學習的功效,
   透過自己的學習,能夠影響到其他人,那如果有這樣的一種機會出仕,有這
   樣的政治權位,那就可以影響一方之民。
   整個禮樂治國的理想在子游治理武城的時候,看起來是具體實現的。

   第六章,是子張問仁,就談到學習的核心——就是仁這樣的一個內涵。
  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談到詩、禮、樂的學習。
這個詩、禮、樂的學習背後,都有一個仁作為核心的教養,所以這幾章也可以一起看,是在談學習的核心,以及開展出來的詩、禮、樂。

   中間的第八章呢,是子路跟孔子的一段請益,這一章其實是在談各種各樣的
   德行啊,不管仁、知、信、勇這些德行,如果沒有透過學習的深化,沒
   有透過學習的校正,都會產生一些弊端,所以是談不學之弊。

   第十二到十八章,總共有七章,這是談學習可能產生的一種錯誤跟錯謬,一
   般我們講學習的誤區啊。
   第十二章,談色厲而內荏,是講一種怯懦。
   第十三章,鄉原。
   第十四章,道聽塗說,學習的表淺化、表面化。
   第十五章,談患得患失。
   第十六章,從古今的對照,孔子提到當時世風日益的這個虛偽,表裡不一。 
   第十七章,跟學而時習之的第三章——〈學而篇〉的第三章有重複了,就巧
   言令色。
   第十八章,在談這種,也是當時的世風,就是雅俗不分啊,崇尚口才捷利的
   捷佞之人。所以這幾章呢是在談學習的可能的一種錯誤跟遮蔽,跟第八章的
   內容可以連續下去看。

   第十九、二十、二十一章,就在集中的討論孔子的言教,就是孔子怎麼樣教
   誨弟子或者教誨當時的世人,包括無言之教第十九章,包括第二十章不屑之
   教,包括第二十一章跟宰我論三年之喪的那種提點之教,就從心安不安去提
點這個仁心。
    
   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章,就是集中的表達了在學的人,可能有些地方是學得不夠深透,學得不夠全面,就學習的質量、次第啊可能沒有完全把握好。比如說:
   第二十二章,學習無所用心,如果學到無所用心,這顯然方向、核心概念都沒有把握住。
   第二十三章,就是這個勇啊,要通過義的引導,這個勇才是能夠成為義理之勇,真正的勇悍,而不是血氣之勇。
   第二十四章,就是要看清自己的缺失,然後加以改善。
   第二十五章,談人際互動。
   第二十六章,談學習啊,可能一無所成,可能是很努力學習,可是最後卻一無所成。

  (三) 結攝
 所以整個〈陽貨十七〉,至少有這兩個主題,一個是聖者的進退出處,那另
 外一個是學習各種面向的一種集中的表現。
 這個或許可以讓大家在後面篇章學習上作一個參考。
第七章“佛肸召,子欲往”。
這三章孔子面對的都是僭越的臣子,他們想召見孔子,希望孔子去幫他們的忙。孔子對於陽貨是拒絕,可是對於後兩者卻是想要去幫忙,看起來是有些前後不一致,那孔子抉擇的心態是什麼?原則是什麼?在這幾章的學習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孔子作為一個聖者的一個智慧。

論語 陽貨十七 第26章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白話〉
孔子說:“到了四十歲仍不能改惡從善,這個人一生可能也就無望了!”

〈注釋〉
1. 惡:(1)當名詞,指惡行。(2)當動詞,是憎惡、厭惡的意思。
2. 終:終身,終了。
3. 其終也已:其,這個人。已,而已、如此而已。指這個人終身到此,終無善行可言了。

〈思惟提綱〉
1. 什麼是「見惡」?
2. 反觀自己的生命是否在改惡從善的續流中不斷進步成長?
3. 孔子為什麼把“四十歲”當作一個界限呢?
4. 如何達到孔子“四十而不惑”?
5. 因果現象有哪三種?哪種最難相信?為什麼?
6.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去找到能引領你生命不斷成長的聖賢和師長?

〈義理解釋〉講師:王凱 老師 /15’00”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1. 《論語・子罕・23》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論語・為政・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3.《論語 · 為政第二》講要,遇事可以行權,無可,無不可。「立」,則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不知權變之道。所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4. 明.洪自誠《菜根譚》:「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一) 白話及注釋
1. 白話
孔子說:“到了四十歲仍不能改惡從善,這個人一生可能也就無望了!”
2. 注釋 :“惡”“惡行”
(1)一種解釋 : “惡”,名詞,“惡行”。“見惡”就是見到有很多的惡行,還不能改惡從善。(2)一種解釋 : “惡”,憎惡、厭惡。“見惡”就是被人憎惡、厭惡。
兩種解釋可以會通。一個不能改惡從善的人,一定被人厭惡、憎惡;人們為什麼厭惡、憎惡他?因為他不能改惡從善。
3. 在〈子罕篇〉,孔子說過同樣的話
“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這是孔子從正面所取得的成就來講,就是一個人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什麼名聲,也就不值得懼怕了。

(二) 本章夫子點醒我們要反觀自己的生命
1. 讀到這一章,我們的內心是否被深深地觸動到?還只是把它當作一個文字,讀過就算?
2. 如果你還沒有到四十歲,可以反觀一下自己的生命是否在改惡從善的續流中不斷進步成長,生命是否是一直往上走的?
3. 如果你已經到了或超過四十歲了,觀察一下自己是否已經養成了改惡從善的習慣?如果這個習慣還不太熟練,勢力比較弱,那麼就要非常警惕自己了。我這一生的生命究竟要追求什麼,是希望不斷地上升,還是甘願不斷地下流?是追求光明還是黑暗?
*孔子是在點醒我們,也是在激勵我們!

(三) 為什麼孔子把“四十歲”當作一個界限呢?
1. 朱熹說“四十歲是成德之年”。就是一個人在四十歲時,應當成就仁德的體性,改惡從善已養成了一種習慣,在任何一個境界上能夠無功任運而起。
2.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是孔子生命經驗的結晶。四十歲是“不惑之年”。
3. 對我們普通人而言,四十歲已步入中年,不僅已擁有較為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驗,而且精力十分充沛。又這個年齡,上有老下有小,擔子最重,責任最大,能力最強。這個時候,如果還沒有在內心建立起非常深厚的德性,就不能支撐得起這個年齡應有的能力和擔當得起應負的責任。
4. 錢穆先生說:“必能對外界一切言論事變,明到深處,究竟處,與其相互會通處,而皆無可
疑。”
5. 李炳南老先生說:“不惑,遇事可以行權,無可,無不可。”即在一切的人事境界之上,因通透事理,故能通權達變,無可無不可,不再有對立處、矛盾處、不可調和處,生命呈現出一種淡定從容、智慧明理、樂觀向上的積極姿態。既不為名利而忘乎所以,也不因遇到困境和挫折而沉淪不起,即所謂“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

(四) 觀察我們自己是不惑的反面嗎?
1. 孔子內心那種自由奔放、解脫自在的“不惑”,也許我們無法真正體會到,但“不惑”的反面,我們卻有切膚之痛。
2. 人到中年我們是否更加焦慮和疲憊?識人做事是否還是霧裡看花,迷茫一片?凡事能否做到了了分明、進退自如?我們是感到生命越來越有希望,還是越來越頹敗?隨著年齡的增長,是否有生命開始走下坡路的壓力?我們是否還在執迷於外在的誘惑,內心依然荒蕪一片,無所適從?
3. 四十歲是值得我們反思的重要年限。沿著聖人所示現的生命成長軌跡,對比於我們凡夫所走的歷程,顯而易見,這是兩條絕然不同的道路!如果我們仍“年四十而見惡”,是否說明我們已走入生命成長的死胡同?

(五) 如何能夠“四十而不惑”? 
1. 如果能夠“四十而不惑”,必定已形成改惡從善的續流,不再被人憎惡、討厭。所以要在每個對境的當下,了知如何進退取捨。
2. 要了知如何進退取捨,就要懂得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具有辨別善惡的智慧力。所謂善,就是你現在所做的,將來能夠感得快樂的果;所謂惡,就是你現在做的,將來能感得痛苦的果。但無論是快樂還是痛苦的果,大多數要在將來某個時候才能顯現,而即使顯現了,也很難證明這是由於當初種了某種因而感得的某種的果。因此,對善惡因果我們是很難認識和相信的。
3.有三種因果現象
通常顯現在我們眼前的境界或現象有三種。
(1) 一種是顯而易見之事。就是透由我們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能夠直接感受得到而作判斷認知的,如顏色是紅還是黃,味道是甜還是苦等等。
(2) 第二種是隱晦不現之事。就是憑我們的感官,不能直接觀察到事物的現象,但可以透由邏輯推理作出判斷。如看到煙,可以判斷有火。
(3) 第三種是極度隱晦之事。就是不能透過感官,也不能透由邏輯推理來判斷,必須親自去證得,才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譬如在《了凡四訓》中,說到袁了凡做了若干善行,就感得增壽二十年,我們憑什麼就能相信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呢?所以善惡因果,是屬於第三種極度隱晦之事。
對於顯而易見或者隱晦不現這兩種事情,我們透由五官感知或者邏輯推理,容易生信;而對於極度隱晦的善惡因果等規律,我們很難相信,也就不能產生斷惡修善、改過遷善的力量。
4.對極度隱晦的善惡因果要有正確看法
(1) 觀待聖人所說的隱晦或極度隱晦之事的不同態度,就會開展出兩種完全不同的生命狀態,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生命軌跡。
(2) 一種是相信“聖人不出,萬古如長夜”,萬事依著經典和聖人的言教而行,就會時時處處得到聖賢的眷顧和指引,避免走很多彎路,生命苟日新、日日新;
(3) 一種是不信聖賢而去自我摸索,就會得不到聖賢的指引,容易陷入困境或絕境,成長之路迂迴曲折,乃至進入死胡同,生命呈現出不斷下墮之勢。

(六) 現代人不太容易相信聖賢和經典
1. 現代人之所以相信科學,是因為科學所指出的事實,都是經過實證而眼見為實的。如果沒有親自看到事實,我們怎麼敢坐飛機,怎麼敢玩過山車?由此,我們養成了一個以“事實為依據”的思維習慣,就是必須眼見為實,凡不能親自看見,就不太容易相信。所以,現代人容易相信科學,而不太容易相信聖賢和經典。因為聖賢和經典所揭示的道理和規律,或者說心法,很多不能眼見為實,極度隱晦。
2. 另外,在我們很小、懵懵懂懂的時候,因為相信父母是在這個世界上對我們最好的人,所以才會願意去吃奶、去上學,去做許多不了解的事情,才會被養大,健康成長。但是,隨著我們年齡和知識的不斷增長,我們的自我意識也不斷膨脹,父母、師長的話開始不信、不聽。而對古聖先賢,以及他們所留下的經典,更是抱持懷疑,乃至起傲慢之心。聖賢對我們的恩德,對我們生命成長的意義,更是不太容易看到。
3. 從古至今,聖人輩出,他們都是我們的心靈導師,但我們不知他們對我們有恩,對我們有遮天覆地的恩德!其實最大的愚癡是不懂得知恩圖報!
4. 憑自力摸索得到(見惡)的後果
如果以自我為中心,一切憑自力去摸索,幸運的話,在吃盡冤枉苦頭,得到一點經驗教訓之後而醒悟的話,也要到四十歲以後。而到這個應該成德的年齡,卻才成為人生的起點,未免太晚,難成大器。能夠四五十歲幡然醒悟還算是幸運,但這是極少數。更為不幸的是,大多數人養成了相信自己、不相信過來人的習氣,形成了不依靠有經驗人的等流。這種等流和習氣一旦形成之後,特別是人到中年,改變它的難度非常大,所以孔子才說:“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七) 結勸 : 生命的高度由我們所仰慕的人的高度決定
1. 我們生命的高度,成長的速度,完全是由我們所仰慕的人的高度決定的。
如果在我們的生命中,沒有你所仰慕的人、崇拜的人,你只是相信自己的話,那麼宇宙人生中
那些極度隱晦、無上甚深的真理,作為凡夫的我們是無法了知的,更是無法在自己的身心上產生證悟的力量,決定你會走入生命成長的死胡同。所以,我們一定要去找到能引領你生命不斷成長的聖賢和師長!

2. 有位師長曾經說過,如果在我們的周圍找不到比你更強的人,你可以到周邊以外更大的範圍
去找;周邊更大的範圍也找不到了,就要到這個時代中去找;如果在這個時代中也找不到了,就要到歷史的長河中去找。

2. 總之,我們一定要找到我生命中仰慕的人,才可以完成這一生的學習之旅,走上一條最為快速的心靈成長之路。否則我們一定會在迂迴曲折中浪費最為寶貴的生命時光,其結果一定是墮落!

論語 陽貨十七 第25章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白話〉
孔子說:家裡侍妾與僕人最難對待了,如果和他們親近,他們就不謙遜禮讓, 如果和他們疏遠,他們就生怨而不順服。
〈字義解釋〉
1.  唯女子與小人:「唯」,獨有。「女子」,妻妾等。
                          「小人」,僕隸下人。「女子與小人」專指宮
                          闈的閹宦、嬪妾等。
2.  養:對待。
3.  孫:同遜。
4.  遠之則怨:「遠」,離開。「怨」,怨丈夫或主人。


〈思維提綱〉

1. 一般人認為「女子與小人」行相為何?
2.現代與古代對「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之「養」有何不同看法?
3.「女子與小人」為何會「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呢?聖人解決之道是甚麼? 
4. 一般人、君子、菩薩分判,「女子與小人」的行相有不同嗎 ? 讀了這章耳熟能詳的這句話,您的體悟跟過去有哪些不一樣?
一、引用經文
1.邢昺《論語注疏》曰:“此章言女子與小人皆無正性,難畜養。”“近之則
不孫,遠之則怨。
2.張居正:“ 常情於這兩樣人,不是過於用恩,狎昵而近之,便是過於用嚴,疏 斥而遠之。
3.《論語•陽貨•10••》: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
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4. 《學治臆》:“勿使家人有居官之樂。故居官時,須使宅門以內仍與家居無
異,女紅中饋不改寒素家風,則家人無戀於一官。
5.《集注》: “君子之於臣妾,莊以蒞之,慈以畜之,則無二者之患矣。 ”情 理交融、寬嚴並舉。
6. 《三字經》:“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7. 江謙《補注》曰:“女子小人,皆須教之以道,學道則易使也;若養而不教,有怨與不孫之弊。
8. 《論語•憲問•8》: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9. 《論語•學而•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
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10.《朱子治家格言》: 
“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童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豔
   妝。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居身務期儉樸,
   教子要有義方。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
二、重點摘要
(一)原文:【子曰: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
(二)白話文義 :
孔子說: “ 只有家裡的侍妾與僕人最難以養護,如果和他們親近,他們就不會禮讓,如果和他們疏遠,他們就會抱怨。
(三) 一般人認為「女子與小人」的行相?
民間理解的女子、小人
1.千古以來,民間把這句話理解為聖人看不起女人,所以拿一個女人沒辦法時,就用這句話惡搞一下,好像不與女人一般見識,這真是曲解了聖人本意。
2.女子、小人確有所指。
 (1)小人的解釋比較明確,主要指下人。
《集注》曰: “此小人,亦謂僕隸下人也。 ”
 (2) 女子的解釋分成兩種:
   ◎ 一種解釋指婦人,好像女性有天生的缺陷,好感情用事。
另一種解釋是下人中的女性。
錢穆先生認為:“此章女子小人指家中僕妾言。妾視僕尤近,故女子在小人前。
 ◎女子指侍妾,正妻以外侍寢的女人,身份地位較低,大戶人家嫁女同時還有陪嫁丫環,陪嫁丫環與主人同房就成為“侍妾”。
(3) 小人指家中的僕人、傭人,完全聽從主人命令。
侍妾雖然身份與下人差不多,但因為與主人關係近,所以排在小人前,故稱女子小人。
(4) 李炳南先生也認為這種說法講得通,“女子小人專指男女僕人而言,如古時宮中的侍妾僕從之類。
(5)這裡取後者之義,女子小人指社會地位低下、依附於主人的下人,且沒有立志修學之人。
(四)現代與古代,對女子小人「養」之不同看法: 
    甚麼是養? 
1.現代社會,人人平等,每個人都自食其力,不依賴於他人。
2.但古時候女子小人完全投靠主人,依賴主人而生存,生活資具、費用皆由主人提供,所以視作養。
(1)當然他們也在各自的份上做事,女子配合正妻照顧主人,兼做一些針線女活;僕人則配合主人營商、做工、務農等。
(2)作為主人,不但養女子小人之身,還要養心,古時大戶人家,人多事雜,所以要立出家規家訓,猶如現代一個單位的管理制度一樣 .
(3)此外,主人還會教學禮儀規範下人行為,乃至穿著打扮都有講究。所以大家族出來的下人,有良好的教養,走到外面,別人能看出來。
(五) 女子小人為何難養?
1.一方面從女子小人的特點來講。
女子、小人皆家人,與外人有別。那麼家人有什麼特點?講情,重情。
(1)古時女子從屬男人,在家從父,出嫁從夫,所以對男人有依賴,為了爭奪男人的愛,妻妾之間勾心鬥角、爭風吃醋,後院常常起火。
(2)而小人重利,也用情,與主人雖名分上下,但有歸屬感,把自己的命運與主人連在一起,僕以主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常常在主人面前爭權奪利、搬弄是非、左右視聽。
(3)總之,女子小人從屬於人,賴人生存,心胸狹隘,人格卑賤,那種寄生的特性,使他們與主人相處中常常會逾越份際,出現關係錯亂的現象。
北宋著名經學家邢昺《論語注疏》曰: “此章言女子與小人皆無正性,難畜養。”“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與主人關係近了,會恃寵而驕,覺得一家人甚麼話都可以說,毫無規矩、上下尊卑不分;關係遠了,又會自卑,心生怨恨,覺得不被重視,雖然同在屋簷下,卻始終低人一等。
(4)所以他們的心,忽左忽右,忽遠忽近,忽晴忽雨,變化多端,不可捉摸。
◎蕅益大師說:“曲盡女子小人情狀。”道盡了女子小人為情所困,不得自在的相狀。
◎李炳南先生認為:“不孫與怨,皆由於發乎情而不能止乎禮。
女子與小人重於情,情重則禮疏,所以難養。果然情禮並重,自然不在此章所
論之列。”
2.另一方面從主人角度來講:
(1)君子追求仁德,要達成治國、平天下的目標,必須先有齊家的基礎,所以如何與家人相處,是君子的一門重要功課。
(2)但對待家人、內人,往往偏於兩端 ——要嘛失之寬,要嘛失之嚴。
明朝帝師張居正說:“ 常情於這兩樣人,不是過於用恩,狎昵而近之,便是過於用嚴,疏斥而遠之。 ”要嘛講情,講愛,顯示出親熱、有溫度、好接近,但容易產生蔽端,得不到對方的尊重;要嘛覺得家人實在不像話,就開始整頓秩序,又會偏於嚴肅,不近人情。
(3)所以,在與家人的相處中,正是君子自身需要學習的地方。
前面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沒有處理好夫婦關係、家庭關係,就好像碰到牆了,被牆擋著無法前進。
(六) 治家不嚴,沒有處理好女子小人問題,導致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的案例:
歷史上因治家不嚴,沒有處理好女子小人問題,導致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的案例不少,
1.西漢權臣霍光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人物。
◎霍光受漢武帝臨終託孤,擁立西漢皇室功勞不小,權傾朝野,他續娶的老婆顯為了讓自己的小女兒當上皇后,竟然膽大包天,指使醫生淳于衍毒死了許皇后。
案發後,老婆向霍光坦白,霍光驚駭之餘,本想追究責任,但最終礙於夫妻情分替她掩蓋,此舉反而害了她。
◎他家的奴才也傲慢無禮、橫行霸道。
有一次,霍光家的奴才和御史大夫魏相家的奴才在路上爭道搶先,霍家奴僕們竟然闖進御史府,想踹御史府的大門,御史對他們磕頭謝罪,這夥奴才方恨恨的離去。可見氣焰囂張到了何等程度!
◎霍光還有一個心腹奴才,名叫馮子都,很得霍光信任,常和他商量事情,於是想當官的人知道這個消息,紛紛走馮子都的後門,馮子都儼然成了組織部長!老婆膽大包天,子侄女婿們飛揚跋扈,家裡的奴才橫行霸道,最終導致了霍家的滅門之災!霍光死後三年,家人涉嫌謀反,被全家抄斬。
“諸女昆弟皆棄市,與霍氏相連坐誅滅者數千家。”
2.近幾年曝光的治家不嚴腐敗案件:
(1)近幾年一些被曝光的腐敗案件也表明,治家不嚴、家風敗壞是許多領導幹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誘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男人當了官,老婆、孩子跟著享受為官之樂,大肆收受賄賂、經商斂財,把官員一步步拖下水,這實在是一件令人可悲的事。
(2)清人汪輝祖在《學治臆說》中講到:“勿使家人有居官之樂。故居官時,須使宅門以內仍與家居無異,女紅中饋不改寒素家風,則家人無戀於一官。”主人當了官,家人、僕人都跟著沾光,這反而害了他們。
(七) 女子小人難養,聖人解決之方:
 1.《集注》: “君子之於臣妾,莊以蒞之,慈以畜之,則無二者之患矣。 ”情
理交融、寬嚴並舉,就不會出現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的情況。
2.《三字經》:“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3.江謙《補注》曰:
“女子小人,皆須教之以道,學道則易使也;若養而不教,則有怨與不孫之弊。”
所以,作為一家之主的君子有責任養家糊口,但更有責任施行教化,養心尤重
養身,幫助每一個家人的心靈成長,才是養之大義所在。
4. 聖人教子,詩禮傳家:
有緣走到一起,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真正追求的是彼此的心靈提升。
(1)聖人教子學《詩》學《禮》,詩禮傳家。“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主人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處理好五倫關係,千萬不能因情而廢禮,關係再親密,也要以禮相待。
(2)“禮之用,和為貴。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沒有規矩,
成方圓,一個家庭成員之間有了禮的基礎,才能實現真正的和諧
(3)還要讀聖賢書,把一些可操作的日常行為規範整理成家規、家訓,使每個家
人都能夠有所依循,照章辦事。
(4)《朱子治家格言》: “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童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豔
妝。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居身務期儉樸,
教子要有義方。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
5.陳云同志立下“四不准”家規:
“不准坐公家為陳云配備的專車,
不准看送給陳云的文件,
未經允許不准進入陳云的辦公室,
不准家人團聚時向陳云打聽黨和國家的大事”。
6.焦裕祿、楊善洲、谷文昌等黨的好幹部,也都是嚴以治家、嚴管家人,為我們
管好家庭樹立了榜樣和典範。
(八)一般人、君子、菩薩如何分判,女子小人的心理行相 ? 
1.一般人 :
分判女子小人心理行相。
(1) 女子小人,不是指哪一類人,其實不是以身份、性別、社會地位來分判,
而是泛指存在於我們內心的那種依賴別人、不斷索取的心理行相。
即使你是一個大男人,或者身居高位,但當你向外攀緣、追逐利益、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時,頃刻間就變成了女子小人,
(2)因為你會低聲下氣地討好別人、看別人的臉色,儼然成了別人的奴婢僕人,這不是別人強加的,而是我們主動的,是對金錢的慾望讓我們變成了這副小人模樣;而一旦求不得,事與願違,就會馬上翻臉,甚至反目成仇。
2. 君子的人格:
反過來,君子的人格為什麼獨立、高貴,是因為君子沒有寄生心理,沒有索取的慾望,擁有的是奉獻和付出,仁以為己任,修身齊家是為了治國平天下,幫助到普天下的人。
3. 菩薩的發心: 
菩薩也是這樣,心心念念想的是利益他人,所以匍匐在眾生的腳下,反而成就了他們高貴的種性。
(十)總攝 :
1.雖然身為女子,或者社會地位低下,幹的工作是侍奉照顧別人,但如果有仁愛之心,真誠地服務大眾,雖然工作很平凡、不起眼,但因為自珍自愛自強不息,所做的一切脫離了低級趣味,不僅養身,更能養心,涵養一顆幫助別人、利益社會的大愛仁心。
2.這樣的人,其實不是夫子這裡所說的女子小人,而是正從小人中脫離、即將成為大人、成為君子聖賢的人。
3.所以, “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
是聖人為我們開出了一個課題——如何幫助別人、以及改掉自身那種卑賤的女子小人習氣,成為高貴的君子種性、菩薩種性,這是本章帶給我們的啟發,也是聖人殷切的期望。

論語 陽貨十七 第24章-3

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白話〉
孔子又說:「賜,你也有厭惡的事嗎?」子貢說:「厭惡抄襲別人而作為自己的知識的人,厭惡把不謙虛當做勇敢的人,厭惡揭發別人的隱私而自以為直率的人。」

〈思惟提綱〉
1.子貢說他厭惡哪種人?
2.為何「徼、不遜、訐」的人,是子貢所惡的人?
3.孔子和子貢提到的這七種人 ,你一定也會厭惡,請問你有遇見過嗎? 你會如何處理?
4.本章提到令人厭惡的七種毛病,是拿來內省的,所謂「見不賢而內自省」。我有這些毛病嗎?我如何改進?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1. 《論語•里仁•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大須各自簡點,莫使此二人惡。」

二、重點摘記
(原文):
曰:“ 賜也亦有惡乎?”“ 惡徼以為知者,惡不遜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一)孔子反問子貢
講完了君子的四種所惡,夫子馬上直指子貢的內心,問到:子貢你也有所惡嗎?那麼作為孔門十哲之一的子貢所惡的是什麼呢?子貢回答說:

(二)子貢所惡之一:惡徼以為知者
1.知,通智慧的智。徼,有兩種解釋:
一是抄襲義,徼以為知就是把從別人那兒抄襲的東西當成自己的智慧學問。看來學術不端的現象古已有之。其實不僅是學術抄襲,就是平常比如別人想出一個好主意,卻說成是自己的主意,以此顯示自己的高明,這也是徼以為知。
徼的另一種解釋,是迫不及待的表現自己,自炫其能,把會顯擺當成有智慧。
2.其實真正的智慧是能夠正確的辨別是非善惡,做出正確的抉擇,與徼了不相干。

(三)子貢所惡之二:惡不遜以為勇者
1.遜,遜讓的意思。不遜以為勇,指把不遜讓當成勇敢。
2.其實真正的勇是能夠無所畏懼的去惡為善,與不遜了不相干。
3.這種不遜以為勇的偽勇士,或爭權奪位,或以下犯上,既危害整體利益,也往往會自招禍患。

(四)子貢所惡之三:惡訐以為直者
1.訐是發人陰私的意思,就是俗話說的哪壺不開提哪壺,揭人的傷疤,戳人的痛處。
2.訐以為直,就是把發人陰私當成是直率。
3.其實真正的直是懷著溫情與善意,以別人能接受的方式,或是指出對方的缺點以勸諫,或是提出自己想法以促進事業的發展,不拐彎抹角,不藏著掖著,這與發人陰私的訐了不相干。

(五)為何「徼、不遜、訐」是子貢所惡
1.徼、不遜、訐,本就是錯誤的、不好的行為。如果不但不以為非,還把這些錯誤當成美好的品德,那損失就大了。
2.假如知道這些是錯的、不好的,那還有改過的機會,現在是把錯的當成對的,把壞的當成好的,還怎麼可能去改呢?其損失之大,就好比把大灰狼當成外婆,把特務當成同志,把騙子當成朋友,細思恐怖。難怪子貢要惡之。
3.而要想不被大灰狼、特務們所蒙蔽,就要依托師友,一方面對是非善惡的標準建立正確認識,一方面虛心接受師友的提醒、指點。

(六)小結
1.本章中夫子與子貢師徒二人提出了七種所惡。
2.學習了本章,切不可將之作為自己對他人觀過的依據。
說,你看某人的過失,不就是聖賢所厭惡的嗎?連聖賢都覺得可惡,可見此人真是可惡。於是就很有經典依據的理直氣壯的對人觀過。
3.夫子說:“見不賢而內自省”,強調孔門心法要向內看自己。
現在了解了這七種令聖賢所惡的過失,就要拿來內省,看看自己有沒有這些令君子聖賢厭惡的毛病,提醒自己可不要被聖賢所惡。
就像蕅益大師在四書解中勉勵學子所說的:“大須各自簡點,莫使此二人惡!”

論語 陽貨十七 第24章-2

1、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
2、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
3、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白話
 
1、子貢說:「君子也有厭惡的事嗎?」孔子說:「有厭惡的事。厭惡宣揚別人壞處的人,

2、厭惡身居下位而誹謗在上者的人,厭惡勇敢而不懂禮節的人,厭惡果斷固執而又不通事理的
  人。」

3、孔子又說:「賜,你也有厭惡的事嗎?」子貢說:「厭惡抄襲別人而作為自己的知識的人,
  厭惡把不謙虛當做勇敢的人,厭惡揭發別人的隱私而自以為直率的人。」

 
字詞解釋
 
居下流:處於下位。
訕  :謗毀、說壞話。
訕上 :謗毀上級。
勇  :無所畏懼。
果敢 :果斷、有勇氣。
窒  :窒塞不通、不通事理。

 
思惟提綱
 
① 孔子老師所指出君子厭惡的四件事裡面,也有我所厭惡的嗎?
② 自省:在我的為人處世當中,也會出現這四種狀態嗎?(經常、偶爾、從不)
 
 
義理解說
 
講師:左玉波 老師 05’06”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大學 • 傳 • 3》
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論語 • 泰伯 • 2》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二、重點摘記:
 
【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
 
君子所惡的到底是什麼呢?
 
(一)惡稱人之惡者:
 
1、稱人之惡就是揚人之惡,把人的過失、缺陷四處宣揚。
2、做人之道,應當替人隱惡揚善,揚人之惡有失厚道,所以君子惡之。
 
(二)惡居下流而訕上者:
 
1、居下流就是處下位的意思。訕是謗毀、說壞話的意思。居下流而訕上就是下級謗毀上級。
 
2、《大學》中講,“為人臣止於敬”,作為下級最重要的品行是敬重上級。居下訕上,對上位敬意全無,無論上位有沒有錯,居臣位的一方,自己的德行先已有虧了。
 
3、有人說:上位沒有錯誤固然不應當謗毀,如果上位有錯,難道還不讓人說嗎?需知說有兩種:有善意的、有惡意的。善意的是勸諫,幫對方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惡意的是謗毀,宣洩自己的憤怒,詆毀對方的人格。
 
4、居下訕上,於他而言,破壞上級威信,不利團隊的安定團結。於自而言,不但虧了為人臣的德行,而且搞不好還可能給自己惹來災禍。
 
5、想當初項羽滅了秦朝佔據關中,有個叫韓生的獻計於項羽說:“關中地勢險要,有山河為屏障,土地肥沃,可定都於此建立霸業。”項羽見秦朝的宮殿都已燒毀,想回江東的楚國老家,就說:“俗話說的好,富貴了不回老家,就像穿著漂亮的衣服在夜間行走,有誰看得見呢?”韓生覺得項羽沒出息,就私下裡謗毀嘲諷項羽說:“人們都說楚國人喜歡給獼猴戴上帽子,看它打扮得像個人,其實還是個啥都不懂的猴子。見過項羽後,我發現此言果然不虛。”這話不幸傳到了項羽的耳朵裡,項羽是出了名的暴脾氣,所以後果很嚴重——韓生被活活的用開水給煮了。
 
(三)惡勇而無禮者:
 
1、無所畏懼為勇。
 
2、做事勇猛無畏固然可貴,但如果沒有禮的節制,就容易出亂子,所謂“勇而無禮則亂”。這就好比奔騰的河水可以發電、可以灌溉,但若沒有堤壩的約束就會氾濫成災。
 
3、當年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前兩次諸葛亮連面都沒有露。張飛火冒三丈,說:大哥咱費那勁幹嘛,下次您和二哥都甭去了,我自己就能搞定。劉備說:你倒說說看,怎麼搞定法。張飛說:我放把火把他家房子點嘍,看他露不露面。他一露面我就拿根繩兒把他捆嘍,拉了來見大哥。要說勇,張飛絕對是勇冠三軍,當陽橋上一聲吼,喝退曹家百萬兵。可是在請諸葛亮出山這件事上,他就表現的很無禮了。試想用這種抓壯丁的方式,怎麼可能請來最頂級的人才輔佐劉備呢?怎能不亂了劉備匡復漢室的大計呢?
 
(四)惡果敢而窒者:
 
1、果敢是果斷、有勇氣的意思。果敢之人,處事有決斷力,做決斷迅速而堅定,不優柔寡斷。果敢固然是一種好的素養,但如果果敢而窒的話,就會走向反面。窒是窒塞不通、不通事理的意思。
 
2、只有通達事理,明辨是非,才能做出正確的決斷,有了正確的決斷,才能有正確的行動,產生良好的結果。
 
3、果敢而窒者事理不通,是非不辨,卻偏偏敢於盲目的下決斷,而且還特別的固執己見,一旦決定了,不管對錯,一條道走到黑,誰的勸也聽不進去。這種風格有點像傳說中的很倔、很軸、一根筋。因為一根筋即便走上了錯路也會一條道走到黑的緣故,所以其過患是相當嚴重的。
 
4、糾治的關鍵是學習事理,明辨是非,並虛心接收師友的提點。
 
講完了君子的四種所惡,夫子馬上直指子貢的內心,問到:子貢你也有所惡嗎?接下來我們看看子貢所惡的是什麼。

論語 陽貨十七 第24章-1

24-1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
24-2 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
24-3 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白話〉
24-1 子貢說:「君子也有厭惡的事嗎?」孔子說:「有厭惡的事。厭惡宣揚別人壞處的人,
24-2 厭惡身居下位而誹謗在上者的人,厭惡勇敢而不懂禮節的人,厭惡固執而又不通事理的人。」
24-3 孔子又說:「賜,你也有厭惡的事嗎?」子貢說:「厭惡抄襲別人而作為自己的知識的人,厭惡把不謙虛當做勇敢的人,厭惡揭發別人的隱私而自以為直率的人。」
〈字詞解釋〉
1.君子亦有「惡ㄨヽ」乎ヽ有「惡ㄨヽ」:憎惡ヽ厭惡。  
2.稱人之「惡ㄜヽ」者:缺點ヽ過失。
3.「稱」人之惡者:宣揚他人之過失的人
〈思維提綱〉
1.君子也有討厭的事物嗎?普通人所惡和君子所惡有何不同?
2.您也有討厭的事物嗎?那您所惡的是什麼呢?和孔子老師的答案一樣嗎?
3.「稱人之惡」為什麼君子惡之呢?我有常常稱人之惡嗎?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顏淵·10》: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2.《論語·里仁·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二、重點摘要
(一)原文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二)君子也會厭惡他人嗎?
1.惡是厭惡的意思。子貢請教夫子說:君子也會厭惡他人嗎?子貢此問,頗有代表性。
2.一旦被人觸惱,於是就心生厭惡,甚或沒被觸惱,看著某人就不順眼,就討厭他,這是一般人常有的心態。作為學養有成的君子自是一片仁心待人,難道還會厭惡他人嗎?
3.孔子的回答是肯定的:有惡。君子也會厭惡他人。看來厭惡他人並非普通人的專利,君子也會。然而君子之惡卻與普通人有很大的不同。
(三)普通人所惡和君子所惡有何不同
1.首先,所惡的對象不同。普通人所厭惡的對象是人,而君子所惡的與其說是人,不如說是人身上的缺點。
2.其次,由於所惡的對象不同,所以隨之而起的對人的態度、行為,也就不同。
普通人的態度和行為:
普通人所厭惡的是人,往往因為人的一點小錯,就將其整個人都否定掉了,而排斥、打擊、報復等行為常常會隨之而起。
君子的態度和行為:
君子所惡的是人的缺點,是把其人與其缺點區分開的,對其人始終懷抱著溫情與善意,而對其缺點則會想種種方法助其醒覺、改正。
3.第三,收穫的結果不同。
普通人收穫的結果:
普通人對所厭惡的人施加的負面情緒、行為,常會激起對方的反彈,於是互相傷害,冤冤相報無了期。
君子收穫的結果:
君子對人懷抱的是溫情,針對的只是對方的缺點,對方一旦領會到這種溫情,即便被批評了甚至懲罰了,仍然會心悅誠服。
(四)舉例說明—君子之惡
1.當年劉備臨終託孤,受託的物件不只是諸葛亮,還有一位重臣叫李嚴。李嚴因妒恨而成為諸葛亮的政敵。
2.後來李嚴犯了欺君罔上之罪,直接導致了第四次北伐的失敗。北伐中原,匡復漢室,是蜀國的戰略大計,也是諸葛亮的政治理想。
3.對於導致失敗的罪魁禍首李嚴,換作普通人一定會深惡痛絕。然而諸葛亮在處理李嚴的過程中,卻是將其人其罪區分開來的。
4.對其罪,依法懲處,李嚴被削職為民發配邊關;對其人,諸葛亮卻始終懷抱著寬容與善意,不但保持了他做官時候的生活待遇,而且對其子李豐依然重用。
5.顯然,諸葛亮對李嚴的厭惡是君子之惡。結果李嚴被諸葛亮的大度徹底折服,深情的說:“這個世界上不會再有第二個人有這樣大的度量了”。
6.諸葛亮的君子之惡,不但贏得了政敵的悅服,而且還維護了蜀漢政治集團的安定團結。
(五)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1.惡人人人都會,普通人一不留神一天就能惡很多次,而且愛恨交加、好惡不定,於是“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一念之間,就能在心裡邊讓人死去活來好幾次。
2.而像諸葛亮這種高層次的惡人,唯有君子才做得到。所以夫子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只有仁德深厚之人,才懂得怎樣愛人、怎樣惡人。
3.夫子的這句話也提示我們,要想學會這種高層次的惡人,應當從涵養仁德入手。
(六)具體的說明君子所惡是什麼
對子貢的問題做了肯定的回答之後,夫子接下來又對君子所惡的對象做了具體的說明。君子所惡的到底是什麼呢?
1.惡稱人之惡者。
稱人之惡就是揚人之惡,把人的過失、缺陷四處宣揚。做人之道,應當替人隱惡揚善,揚人之惡有失厚道,所以君子惡之。

論語 陽貨十七 第23章-1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
 〈白話〉
子路問:「君子崇尚武力嗎?」孔子說:「君子以義為重….
〈文義〉
1.君子:指在上位的官員。
2.尚:崇尚。
3.義以為上:以義為上。上通尚,注重。
〈思維提綱〉
1.您覺得子路為什麼會問夫子"君子尚勇乎?”
2. 回想一下,《論語》中夫子還有其他地方討論過"勇”嗎?
3. 您如何定義 "勇”和"義”?
4.君子需要勇嗎?勇和義二者,對君子德行作為有麼差異?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1.《論語•子罕•2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論語•憲問•30》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3.《中庸•20•哀公問政》:….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 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 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4.《中庸•20•哀公問政》:…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所謂仁,就是人性中本來具有的慈愛,以親愛自己的親人最為重大。所謂義,就是事事得宜,以尊敬賢人為最重大。親愛親人而有等級,尊敬賢者而有等級,禮就由此產生。)
5.《論語•里仁•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6.《論語•陽貨•8》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7.《論語•衛靈公•17》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二、重點摘記  
(一)讀誦及消文、前行
1.恭誦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2. 解釋文意——
(1)子路問:“君子崇尚勇敢嗎?”孔子回答說:“君子以義為上。在上位的君子如果只有勇敢,卻沒有義,就會作亂。在下位的普通百姓,如果只有勇敢,卻沒有義,就會做盜賊。”
(2) 這裡的君子、小人不是從道德修養上區分,只是從地位和影響力的方面區分。在上位,有權勢,影響力大的就是君子,在下位的普通百姓就是小人。
(二) 儒家價值觀中的“勇”和“義” 的關係
1 . 這段對話探討了儒家核心價值觀中的“勇”和“義”的關係,對於我們深入理解儒家的精神內核極具意義。我們先來探討一下,什麼是勇?什麼是義?
2. 先說“勇”,孔子說:“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勇就是勇敢,無所畏懼。勇敢的反面就是怯弱。一個人立志成為君子、成為聖賢,要修身齊家乃至治國平天下,必然要克服許多困境,所以如果沒有勇敢的品德肯定不能成為君子,
(1)《中庸》上說:“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一個君子應該具有仁德之心,時時處處總想利益他人;同時,君子又應具有智慧的頭腦,不僅僅有利人之心,還有利人的方法。不但給他人眼前的利益,還給予長久的利益;不但利益眼前人,還能考慮到利益更多的相關人。
(2)進一步,君子不僅有利人的心和利人的方法,還應勇敢地克服困難,身體力行實踐利人行為。所以真正的儒者都是勇敢的行動派。
3. 說完勇,我們再說“義”。《中庸》說:“義者,宜也。”所謂義,就是適宜,事事合宜,每件事都是適宜的,恰如其分,恰到好處。
(1) 孔子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君子對於天下的一切事情,沒有一定的可以,也沒有一定的不可以,只看是否符合道義,在此時此地最合適。
(2)義以仁德為根基,作為一種價值判斷,為君子為人處事、立身行道劃定了邊界,正可補救其他德行過分或不足。比如前面孔子所說的“六言六蔽”,仁、智、信、直、勇、剛,未學透徹,不知權變,都會產生相應的流弊。這些流弊都是不合宜的,也就是不義的。
(3) 所以孔子說:“君子義以為質。”君子的本質是義,君子所言所行皆合於道義。
(4) 比如孝敬父母,很多子女會給父母買很多保健品、帶父母四處旅遊、長時間陪父母說話,這些當然都是出於子女的孝心,這份孝敬父母的心是值得稱讚的,可是這些行為是否適宜,就需要因人、因地、因時做觀察抉擇了。
(5) 父母喜歡儉樸,身體又不錯,買太多保健品可能會讓父母感覺浪費,心不安;父母身體不便或者喜歡宅在家裡,四處旅遊就可能變成父母陪子女;父母喜歡清靜,長時間說話也會成為壓力和負擔。如此這些子女的做法就不適宜了,也就是不義。
4. 再比如,熱情待客是禮,可同樣的熱情待客,對於不同的客人,感受卻是不同的:有的客人喜歡被熱情接待,被處處關心,感覺如此會被尊重,被重視;但也有一些客人就很怕接待太熱情,會感覺有壓力,不自在。所以同樣的熱情接待,對前一類客人就適宜,也就是義,但對後一類客人就不適宜了,也就是不義了。
5. 那麼什麼是適宜呢?能夠最大程度地利益他人,增長善意、增長仁德。如此則人與人和諧相處,社會自然和諧安樂。這也就是孔子說“義以為上”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