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陽貨十七 第24章-3

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白話〉
孔子又說:「賜,你也有厭惡的事嗎?」子貢說:「厭惡抄襲別人而作為自己的知識的人,厭惡把不謙虛當做勇敢的人,厭惡揭發別人的隱私而自以為直率的人。」

〈思惟提綱〉
1.子貢說他厭惡哪種人?
2.為何「徼、不遜、訐」的人,是子貢所惡的人?
3.孔子和子貢提到的這七種人 ,你一定也會厭惡,請問你有遇見過嗎? 你會如何處理?
4.本章提到令人厭惡的七種毛病,是拿來內省的,所謂「見不賢而內自省」。我有這些毛病嗎?我如何改進?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1. 《論語•里仁•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大須各自簡點,莫使此二人惡。」

二、重點摘記
(原文):
曰:“ 賜也亦有惡乎?”“ 惡徼以為知者,惡不遜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一)孔子反問子貢
講完了君子的四種所惡,夫子馬上直指子貢的內心,問到:子貢你也有所惡嗎?那麼作為孔門十哲之一的子貢所惡的是什麼呢?子貢回答說:

(二)子貢所惡之一:惡徼以為知者
1.知,通智慧的智。徼,有兩種解釋:
一是抄襲義,徼以為知就是把從別人那兒抄襲的東西當成自己的智慧學問。看來學術不端的現象古已有之。其實不僅是學術抄襲,就是平常比如別人想出一個好主意,卻說成是自己的主意,以此顯示自己的高明,這也是徼以為知。
徼的另一種解釋,是迫不及待的表現自己,自炫其能,把會顯擺當成有智慧。
2.其實真正的智慧是能夠正確的辨別是非善惡,做出正確的抉擇,與徼了不相干。

(三)子貢所惡之二:惡不遜以為勇者
1.遜,遜讓的意思。不遜以為勇,指把不遜讓當成勇敢。
2.其實真正的勇是能夠無所畏懼的去惡為善,與不遜了不相干。
3.這種不遜以為勇的偽勇士,或爭權奪位,或以下犯上,既危害整體利益,也往往會自招禍患。

(四)子貢所惡之三:惡訐以為直者
1.訐是發人陰私的意思,就是俗話說的哪壺不開提哪壺,揭人的傷疤,戳人的痛處。
2.訐以為直,就是把發人陰私當成是直率。
3.其實真正的直是懷著溫情與善意,以別人能接受的方式,或是指出對方的缺點以勸諫,或是提出自己想法以促進事業的發展,不拐彎抹角,不藏著掖著,這與發人陰私的訐了不相干。

(五)為何「徼、不遜、訐」是子貢所惡
1.徼、不遜、訐,本就是錯誤的、不好的行為。如果不但不以為非,還把這些錯誤當成美好的品德,那損失就大了。
2.假如知道這些是錯的、不好的,那還有改過的機會,現在是把錯的當成對的,把壞的當成好的,還怎麼可能去改呢?其損失之大,就好比把大灰狼當成外婆,把特務當成同志,把騙子當成朋友,細思恐怖。難怪子貢要惡之。
3.而要想不被大灰狼、特務們所蒙蔽,就要依托師友,一方面對是非善惡的標準建立正確認識,一方面虛心接受師友的提醒、指點。

(六)小結
1.本章中夫子與子貢師徒二人提出了七種所惡。
2.學習了本章,切不可將之作為自己對他人觀過的依據。
說,你看某人的過失,不就是聖賢所厭惡的嗎?連聖賢都覺得可惡,可見此人真是可惡。於是就很有經典依據的理直氣壯的對人觀過。
3.夫子說:“見不賢而內自省”,強調孔門心法要向內看自己。
現在了解了這七種令聖賢所惡的過失,就要拿來內省,看看自己有沒有這些令君子聖賢厭惡的毛病,提醒自己可不要被聖賢所惡。
就像蕅益大師在四書解中勉勵學子所說的:“大須各自簡點,莫使此二人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