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陽貨十七 第19章-1

19-1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 
 〈白話〉
孔子說:「我想不再說話了!」子貢聽了疑問道:「老師如果不再說話,那我們這些學生要依據什麼來遵行呢?」
〈文義〉
1.小子何述焉:小子,學生。述是遵循。焉,助詞
2.錢穆先生注:孔子懼學生以言語求道,故以此警之。
〈思維提綱〉
1.初聞夫子說,予欲無言!您有何想法?
2. 子貢的回應,您覺得如何?
3.想像一下,如果您有一位敬愛的師長說出"予欲無言!"您會有何反應?  
4.承上題,您是同子貢一樣,還是有另一番說詞?或反思學生我這一方是否學習方面有什麼問題?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1.《論語•先進•2》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2.力均之障:《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3》P324LL2~P325L3
又二功德似有相違,由是慧故能令無違。……已慧力故,滅除此等力均之障。(一般世俗用詞,則有力均勢敵、勢均力敵等用法)
3.《論語•公冶長•13》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行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4.《論語•公冶長•9》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5.《松陽講義》: 是清代康熙時著名理學家、人稱"天下第一清官"的陸隴其的理學著作。全書凡十二卷,是陸隴其官靈壽知縣時與諸生講論《四書》而作。所講計118章,於《四書》不能遍及,蓋隨時舉示,非節節而為之解。陸隴其學宗朱熹,以"居敬窮理"為主,以端正人心為己任。
6.顯學(顯學”之名最早見於《韓非子》)通常是指與現實聯繫密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或者在思想學術界占統治地位的學說,也就是主流學說,在各時代的主流學說有些許不同,在先秦思想史中特指儒家、墨家這兩種學說。有時也指在整個中國思想史上占重要地位的儒、道、佛三家。(還有一說:顯學就是明面上的,檯面上的東西;隱學就是暗而不彰的東西。修行是隱學(身心實證認知),佛學是顯學(邏輯論證考據))
7.《論語•子張•22》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8.《論語淺釋》日常老和尚講述。語出自前言:「….孔聖之本意,比如摩尼寶珠,體本非色,然眾生各隨其類而見青黃赤白等色。今吾人所見,亦乃此中一色….」
二、重點摘記    
(一)讀誦及消文、前行
1.恭誦原文——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2.消文——
孔子說:“我不再想說話了。”子貢道:“您如果不把道理說出來,我們這些弟子傳述什麼呢?”孔子說:“天說話了嗎?四季照常運行,萬物照常生長,天說了什麼話呢?”
3.前言——
本章孔子師弟間的對話,既隱含禪機妙語,透露“言外之意”;又不乏道家風範,傳述“道法自然”。儒釋道文化的交融與匯合,在《論語》中就初露端倪。讓我們深信聖賢的境界是相通的、相同的,沒有高低之別,只是眾生有差異,才有聖賢顯現高下。
(二) 夫子的應機說教
1 . 孔子有一天突發奇想,對學生們說:“我不想對你們說什麼了。 ” 學生們聽了以後,都被愣住了,而首先被愣住的是子貢。子貢在孔門中屬“言語科”,就是擅長說話、論辯,故外交上的應對就交給子貢來辦。子貢擅長言語,但通常存在一種障礙叫作“力均之障”,就是當一種功德生起的時侯,如果智慧力不夠的話,與這種功德完全相違的另一種障礙就會同時生起。
2. 子貢就有可能示現這種“力均之障”。他曾經困惑:“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雖然子貢對夫子的文章理解得頭頭是道,但是障礙了他對“性與天道”的領悟。
3. 這一點,在《公冶長》篇的第九章中得到印證。在這一章中,孔子首先挑起子貢與顏回比較優劣的話題,子貢在老師面前自認為不如顏回,不如在什麼地方呢?子貢說:“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貢在比較優劣的時候,還是著眼於知見的外相,把知道多少作為判斷的標準,沒有直入事理之內,故所知仍在外。
4. 如果在“性與天道”這個“一”上努力的話,就會“知一”即“知一切”,不會在“聞一”能夠“知二”還是“知十”,這個外相和枝末上打轉和徒勞。孔子深知弟子的病根,才有這一章的“應機說教”。
5. 張居正說:「昔孔門學者,多求聖人之道於言語之間,而不知體認於身心之實。故孔子警之說道:"天下之道,以有言而明,亦以多言而晦。我自今以後,要默然無言矣。"」天下大道,有的因為透由言語的表述和傳播,變得更加通透明了,同樣也因為說多了,大道的體性反而被遮蔽而隱沒。這個“多言而晦”,可以說擊中了要害!
6. 言語本來是用來表達、顯現、說明真理的,現在反而因為“多言”而使真理隱沒了,這實在是我們學道悟道中的大障礙!這是孔子“多言”的過失呢?還是我們聽的人聽錯的過失?顯然是我們作為弟子的聽錯了,孔子本身沒有什麼過失。
(三)體相用兼顧的學習
1.錢穆先生說:「孔子懼學者徒以言語求道,故發此以警之。」朱熹在《集注》上說:「學者多以言語觀聖人,而不察其天理流行之實,有不待言而著者。是以徒得其言,而不得其所以言,故夫子發此以警之。」本來語言是必不可少的傳道工具,但不知不覺中我們聽的人會著言語之相,死在言下,以言語求道,以言語觀待聖人,不能覺察“天理流行之實”,“性與天道”這個根本或體性,卻覺察不到,被忽略了,只得其言,不能得其言語背後所隱藏的聖人之道和聖人之心。孔子為了警策弟子,才說了這樣的話,這也是在警策我們自己。
2.我們為什麼容易著言語之相?究實說來,是我們缺乏“體、相、用”的思維。聖賢之教是根本,一貫始終;將聖賢之教領納在內心,這是“體”;依體起行產生行道之功用,這是“用”;依體起行而自然顯發於外的儀相為“相”,包括言行舉止等等。所以,體是根本,言語等只是外相。如果不在“體”上著力,而把功夫用在“相”上,這無異於緣木求魚,蒸沙煮飯,就是捨本逐末,本末倒置!
3.子貢在驚詫之後,急忙回對孔子:“老師您如果不把道理說出來,我們這些弟子傳述什麼呀?”顯然子貢還沒有真正了解孔子的意趣。孔子“無言”,並不是“不言”,蕅益大師說:“'無言'豈是'不言'?”讓我們去參,參孔子為什麼這樣說。這也再次印證了子貢對孔子所言的性與天道還沒有真正了悟。
4.子貢認為,孔子的道完全是要靠語言來傳承的,如果孔子不說話,這個道怎麼來傳啊?當然,沒有語言,傳道確實少了方便。比如在《松陽講義》上說:「不可將言字太說壞了。聖人平日教人都是用言,若將言字說壞,便是六經皆聖人糟粕話頭,不是孔門教法矣。」如果我們否定言語在傳道中的作用的話,那麼現在用文字留傳下來的這些經典,是否都變成糟粕而要拋棄呢?顯然不是!
(四)資訊時代的反思
1.我們反過來思考,僅靠言語就能傳承經典,為往聖繼絕學嗎?如果是這樣的話,現代社會,科學與資訊最為發達,出版、發行、印刷經典書籍,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繁榮和豐富,一個城市的書店遍地都是,網絡書店又是琳瑯滿目。而智能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標誌著我們已進入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信息爆炸時代,經典的傳播,更為便捷、高效、多元。
2.甚至我們可以用一個小小的存儲卡,可以將整個大藏經,乃至一個圖書館搬到家裡。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使我們不僅擁有豐富的紙質經典,而且可以擁有更為豐富的多媒體經典,經典的傳播更加形象化。就是這樣的時代,我們對經典和文化的傳承是否更為廣泛且深入人心呢?事實完全不是這樣。
3.孔子在周遊列國,向各國政要遊說政治主張“失敗”之後,把重點轉向了整理文化典籍,開展“教育救國”,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傳承體系和道統。中華文明之所以綿延五千年而長盛不衰,與孔子等古聖先賢所傳承的文化道統存在密切關係。
4.在孔子離世之後,根據《韓非子•顯學》記載,儒門一共分了八派,分別是子張氏、子思氏、顏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孫氏和樂正氏,其中以曾參傳子思,子思傳孟子,子思與孟子合稱的“思孟”學派影響尤其深廣。同樣是孔子的學說,都是由孔子的弟子來傳承和傳播,為什麼會有八個宗派?
5.這八個宗派,誰對誰錯,誰高誰低、誰深誰淺?我們會不會就此而產生疑問?因為孔子的弟子們對孔子所傳述的“性與天道”有不同層次和不同角度的理解,才會有這些宗派的存在。而不同宗派對孔子之道理解的差異性,反而形成了儒家學說的豐富性,其意義在於能夠適應不同層次民眾的需求,應機教化的面更為寬廣,乃至可以覆蓋社會的各個層面。這恰恰也是孔門心法的一個重要特徵。
(五)總結
1.我的老師曾說過:「孔聖之本意,比如摩尼寶珠,體本非色,然眾生各隨其類而見青黃赤白等色。」孔門心法所傳述的“性與天道”,體本非色,它本來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自性,因此從無自性的“性與天道”中,才會演化出教化不同眾生的眾多學說和方法,呈現出“青黃赤白”等豐富的色彩!
2.眾生的根機和層次的千差萬別,造就了孔門心法傳承的豐富多彩。而這些必定要憑藉傳承者對孔門心法的領悟、證悟。如果我們對經典,對聖人之言,沒有領納在內心,並在身心上產生證悟經驗,只停留於言說和文字所表達的義理這個層面,儒學心法是無法以清淨、完整的方式傳承下去的。
3.“文以載道”,文化的傳承,語言文字是必不可少的承載工具,但其核心不是由言語來傳承,而是靠人。即必須靠具相弟子、具量士夫,透過一器貫一器,代代相傳,世世相承。必須透過一代一代祖師,以心傳心,以心印心,才能保證儒學心法在傳承過程中清淨圓滿,不失去真實。儒家道統,從堯、舜、禹、湯到文、武、周公,到孔子集大成,再輾轉至孟子。
4.孟子之後,似乎不再有一條明線去傳。但到了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成為官方的意識形態,建立了龐大的天人感應思想體系,並把漢代經學推向了頂峰。一直到唐代,至宋明,儒家的道統被重建,並開啟了儒學本體論的新路徑。程朱理學、陽明心學,影響廣泛。到了近現代,科學日新月異,現代新儒家又應運而生,將儒學思想與科學精神融會貫通。
5.儒學心法在傳承過程中,與中華民族的命運休戚相關,雖然經歷無數曲折,但文化傳承始終未斷。即使歷經遠有“焚書坑儒”,近有“十年浩劫”,中間有無數的磨難,儒家的道統,也依然在全體國民的精神世界裡,如同基因般保存著。
6.由此可知,我們的文化,尤其是要靠“人”來傳承的。而傳承的方式,形成了以家、國、天下為梯次的傳承體系,覆蓋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有時候我們感嘆文化出現了斷層,大師似乎不再顯現於世間!哀嘆之餘,是否認識到,因為我們有嚴密而深入全民骨髓的文化道統,所以近代百年傳統文化即使如此衰弱,也會有眼前方興未艾的復興之勢!
7.一次有人問子貢,您老師的學問是從哪裡學來的,子貢的這次回答倒有點悟性,說:「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春秋戰國,禮崩樂壞,文武之道有點衰落,人們懷疑孔子的這些學問是從哪裡學到的。子貢的回答非常精彩,說文武之道並沒有喪失,還在人間流傳。只是賢明的人了解它的根本,普通的人了解它的枝末,沒有一個地方沒有文武之道。
8.千年之後,一位被稱為先生的偉大女性楊絳,完美演繹了子貢的這段話。楊絳是錢鍾書的夫人,雖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種種精神和身體的折磨,但她說:「我絕對不相信,我們傳承幾千年的寶貴文化會被暴力全部摧毀於一旦,我們這個曾創造如此燦爛文化的優秀民族,會泯滅人性,就此沉淪。因為我從自己卑微屈辱的'牛鬼'境遇出發,對外小心觀察,細細體味,一句小聲的問候,一個善意的'鬼臉',同情的眼神,寬鬆的管教,委婉的措辭,含蓄的批語,都是信號。我驚喜地發現:人性並未泯滅,烏雲鑲著金邊。」我們被刻在基因裡的傳統文化,即使在“十年浩劫”中,也未曾真正中斷,因為我們有人人去實踐和傳承的文化道統!孔子的“予欲無言”背後,隱藏了多麼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有絕對的理由相信,我們完全可以做到文化自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