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白話
紂王無道,微子離他而去,箕子淪為奴隸,比干勸諫慘死。孔子說:「商朝有三位仁人。」
字詞解釋
①微子:名啟,商紂王的同母兄弟。微子出生時,他母親還未被正式立為帝妻,紂是母親立為帝妻後所生,故紂得以繼承王位。
②箕子:紂王的叔父。紂王暴虐無道,箕子曾向他進諫,紂王不聽,箕子便假裝發瘋,被降為奴隸。
③比干:紂王的叔父。他竭力勸諫紂王,被紂王剖心而死。
思惟提綱
① 我們通常評價一個人的時候是「以貌取人」還是「以心取人」?聖人的做法又是如何?
② 自省:那我的行事準則呢?是著重在外相上的行為?還是更著重在內心的意樂?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孝經 • 17》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詩云:「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孟子 • 離婁章句下 • 01》
孟子曰:「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相後也,千有餘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二、重點摘記:
大家好,我們今天進入《微子第十八》篇,我們接下來學習第一章。我先恭誦一遍: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一)介紹商朝末年的三位忠臣:
1、我們今天要介紹商朝末年的三位忠臣,孔子對他們評價非常高,用仁者來評論他們。
好,我們先來看看這三個人的事蹟。這三個人,都生長在商朝末年,商紂主政的時代。
2、微子,就是微子啟,啟發的啟,他是商紂的哥哥,就是說他是商朝的公子,國君的兄弟,是公子。箕子跟比干,是商紂的叔伯,算是長輩。那這三個人呢都是同姓的大臣,就是跟國君同姓的大臣,就是孟子所說的同姓之親,同姓的公親。
3、我們知道作為一個臣子呀,面對暴虐無道的國君,如商紂這般,那只能善盡諫政的責任,就勸諫的責任。《孝經》裏面提到,作為一個臣子應該“將順其美,匡救其惡”。也就是說,對於國君的善政美德要加以宣揚,對於國君的暴政錯謬應該加以導正。面對商紂呢,“將順其美”當然是用不上,所以這三位微子、箕子跟比干呢,就在自己的臣子的這樣一個位置上,善盡“匡救其惡”的這樣一個臣子的責任。
4、我們來看看微子。那微子作為商紂的兄長,面對商紂的暴虐,其實也屢次勸諫,可是商紂呢卻不聽從,他認為,商朝既然繼承了天命,主政這麼久,這個天命當然是可以長保,所以微子啟非常地灰心,想要自殺。他跟他的師長請益這樣的抉擇,他的師長就說:“你應該離開首都,到外地去避難。”理由是什麼呢?也就是說,如果商紂如此暴虐,那宮廷內有變動,商紂被推翻之後呢,國家還有一個好的公子可以繼承大位。所以為了國家的未來,長治久安的可能,所以你應該忍辱逃離首都,到外地避難。所謂忍辱的意思就是說,因為這樣子逃離可能會受到輿論的一種批評跟非難。也就是說看起來是另有圖謀。那微子啟後來呢在武王滅了商紂之後啊,就被封在宋,宋國,宋朝的宋,封在宋這個地方,統治商朝的遺民,這個遺民的意思就是說,在政權更迭改朝換代之際,對於前朝啊有難於割捨的一種情感,那這些人在新朝建立的時候,新的朝代建立的時候啊都會透過封賞跟安撫,來讓他們在這個政權更迭之際呀還能夠安居樂業,所以微子啟後來真的也發揮了這樣的作用。這個是“微子去之”的抉擇。
5、箕子跟比干作為商紂的長輩,他們當然沒有繼承君位的一種條件,所以箕子也是一樣,勸諫商紂不聽,有人一樣希望他離開,箕子對勸他離開的人說:“如果我離開的話,其實彰顯了國君的錯誤,而贏得自己的美名,這個不應該是一個臣子所做的事情。”所以他的抉擇是散發佯狂為奴,披頭散髮,假裝精神錯亂,作為人奴。為什麼這樣的抉擇呢?就是希望如果有一天商紂能夠幡然悔悟,或者朝廷政權有所變動的時候,還會有一個骨鯁正直、才德兼具的大臣留在帝王身邊,能夠輔佐國君,讓這個國家能夠儘快的上軌道。
6、比干呢,他的勸諫呢就是一種強諫,就是一種比較有力道的直接衝撞國君統治權威的一種勸諫方式,因為商紂看起來啊完全是執迷在自己的酒池肉林當中,不可自拔。這樣的勸諫當然會得罪商紂,觸怒了這個帝王。所以商紂就跟他說:“我聽說聖者仁人呢的心有七竅,那我倒是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有七竅。”所以比干呢就受到非常殘暴的刑殺,就剖心而死。
(二)三人的做法雖然不太一樣,但背後的發心是一致的:
1、我們看三個人的做法,看起來都不太一樣,一個離開,一個假裝精神錯亂,一個強力勸諫最後被國君所殺。可是他們背後的發心,或者背後的動機,其實都是一致的。他們的動機是什麼呢?就是希望為國家未來或者現在能夠更好,就是基於一種富國利民的一種廣大的、無私的一種動機。那因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階段,所以有不同的做法。
2、微子啟有繼承君位的條件,所以他選擇逃離;箕子希望未來還能夠輔佐國君,讓國家回到正常的軌道,所以他選擇佯狂;那比干呢希望國君呢能夠幡然悔悟,所以他選擇強諫,最後被殺。所以看起來,三個人其實有共同的動機跟發心,可是呢行之於外的行為卻完全不同。
(三)聖人對人的評價,著重點在於內在的發心,而不是外在的行為:
1、孔子在評論人的時候,我們前面很多的學習,就是孔子會穿過看起來非常不同的表相而直指這些人的內在發心,所以孔子對三個人是一樣的給予最高的評價,就是“殷有三仁焉”,這三個仁者,這個仁者表現出來就是一個非常非常典型的忠臣。
2、進一步,我們再可以想,就是說,這三個人如果彼此調換位置,所有的做法應該也是一樣。就是孟子講的“前聖後聖,其揆一也”,因為內心的動機都是為了國家、百姓的福祉,那不同的做法是因為不同的身份以及不同的緣起跟情境,所以做法會不一樣,當然所受到的待遇結果也不同。
3、所以從孔子的評論裏面,可以看到孔子非常有智慧的一種觀察。那從這三個人的行為裏面也可以看到孔子在評論人,或者儒家在進退出處之際,其實重點是內在的一個發心,而不是外在的一個行為。
(四)本章內涵的深化與應用:
1、這樣的一章我們如果放在現在的社會裏面,比如說,我們在抉擇我們的職業、工作,或者當我們在工作上表現良好,有一個升遷機會的時候,或許我們所考慮的不是個人的名利的獲取,或者是功名的顯揚,而是我在這個位置,或者我獲得升遷、高升之後,是不是能夠為這個公司跟同仁呢做出更好的貢獻,也就是說那個內在的動機是什麼。
2、所以當一個更好的、更高的權位,或者在進退出處之間,我們的抉擇就不是個人的名聞利養,而是為別人,以及為這個團隊,甚至為國家、社會能夠創造更多的福祉。
3、另外一個就是我們在評論別人行為的時候,也應該避免從行為的表相去直接論斷一個人的價值,而是應該從內在的發心跟動機來看這個行為的高下。
這個是有關於這一章的一些內容。
(五)微子篇全篇概述:
1、後面,我們也可以稍微看一下這一篇,《微子第十八》篇總共只有十一章,朱熹在這一篇的篇題底下有這樣一段字,有一段文字。他說:“此篇多記聖賢之出處,凡十一章。”這個“出處”,就是進退出處。進退出處的原則主要是兩個:第一個:就是這一篇提到的那個仁。殷有三仁焉,是否能夠從代人著想這個角度去設想,然後針對自己不同的身份以及不同的緣起有不一樣的一種作為,這是第一個。
2、第二個就是直道而行,這個直道而行。那直道而行開顯出來的就是“邦有道”跟“邦無道”,就是“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就是“仕”跟“隱”的一種抉擇,如果看整個後面十一章,就會發現整個主軸就是在“仕”跟“隱”之間的一種對舉。那我們知道儒家主要是從“仕”的這個角度來看讀書人的一種責任,那當然儒家也開出可仕可隱,可以出來做官,如果邦有道;可是如果這個天下真的是已經不可為了,那也可以選擇隱居。
3、可是我們看到孔子一生其實並沒有抉擇隱居,雖然他也講“乘桴浮於海”,可是沒有真的乘桴浮於海,而是周遊列國十三年,希望獲得一個國君的賞識,能夠實踐仁政王道。甚至這些亂臣賊子,比如說佛肸,願意給孔子機會,迎請孔子去幫他忙的時候,孔子也認為只要有仁政王道實踐的可能性,也不願意放棄這樣的機會。所以整個儒家其實是從仕的角度來看讀書人的責任。
4、所以後面有一章,就是子路跟荷蓧丈人之間的對話。那子路所說的話應該也是孔子所要表達的,就是“不仕無義”,不出來為大家服務,這個不應該是讀書人的抉擇。“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就是仁政王道是不可能實現,其實也非常清楚,可是即使不可能實踐,仍要尋找機會,為這個仁政王道實踐能夠種下好的種子,那接續的人在實踐仁政王道的路上,就能夠在這個基礎上再往前跨進。所以“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就充分表現出儒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一種剛健精神。
5、我主要表達的就是說,儒家的進退出處其實主軸是在仕宦,就是出來謀求機會為大家服務,仕宦的目的不是成就個人的功名,而是為了實踐仁政王道,為國家跟百姓創造更大的福祉。這個跟第一章的“殷有三仁焉”的思考是完全一致的。
6、所以這一章就是在後面裏面可以看到有另外一個身份的人叫隱者,就是跟孔子之間很多的對話,這個對話可以看到,就是說隱者其實也是有才有德,也很有智慧,對於這個紛亂的世界也看得非常清楚,跟儒家一樣,可是對於這個紛亂世界怎麼樣去回應,態度是完全不同的,他是選擇隱居,或者在後面篇章裏面所謂的避世之士,離開或者保持距離,跟這個污濁的時代,是選擇在山林裏面與鳥獸同行。孔子就完全不同,孔子就完全不同,跟這個隱者的抉擇是不一樣的。
7、所以孔子在後面談到他出處的原則叫“無可無不可”,就在仕跟隱之間有一種自由彈性的抉擇,可是最後主要還是回到仕宦的這樣的一個主軸上來。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可以看到,就是說整個十一章啊其實就是貫穿這樣的主軸,然後去開展不一樣的抉擇。
8、當然這個仕宦的一個仕跟隱,另外一個非常重要外在決定的因素,是君主能不能夠舉賢嘉善,就是君主這個用人的態度是如何,所以後面才會有,最後一章才會有周有八士,就是對周朝那種人才濟濟的一種稱頌,一種稱頌。第十章也是一樣,在談一個人才的問題。
9、也就是說,整篇其實是以聖人的出處作為貫穿,開展出來就是有仕跟隱不一樣的抉擇,儒家有仕跟隱的一種兩全的一種方便。可是,最主要還是從仕宦的角度來安立自己生命的一種價值。
10、仕跟隱看起來抉擇不一樣,可是在孔子那個時代是能夠互相欣賞以及肯定的,雖然難免有一些不同立場的表達,不過並不會針鋒相對,可以看出在春秋晚期,跟孔子同時代的隱者跟儒者之間呢,一種惺惺相惜的一種非常珍貴的一個情懷。
那這個大概是這一章我們要學習,我看到的一些內容,那提供大家作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