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陽貨十七 第21章-4

1、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2、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
3、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
4、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論語 • 陽貨 • 21-4》
5、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
6、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白話〉
1.宰我問老師:「父母去世,子女守喪三年,時間太久了。君子三年不講習禮儀,禮儀必然荒廢敗壞;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必然生疏忘記。」
2.舊的稻穀吃完了,新穀登場,鑽木取火的木材也輪了一遍,守孝一年就可以了。
3. 孔子說:「父母去世一年你就吃香飯,穿錦衣,你心安嗎?” 宰我說: “心安。”孔子說:“你心安你就做吧。」
4. 「君子守孝,吃美味的食物不覺香甜,聽到別人奏的音樂他不覺快樂,住在好房子也不覺得安適,所以他不會在父母喪期內那樣做。如今你心安,你就去做吧! 」

〈注釋〉
1. 食旨不甘:旨是美味,甘是甜美。
2. 聞樂不樂:上樂字音月,音樂。下樂字音洛,快活既沒:

〈思惟提綱〉
1. 孔子反覆問宰我是否心安,用意何在?
2. 「三年之喪」是禮,這樣的禮制用意何在?(禮的目的不是約束)
3. 孔子對宰我的回應是不高興的,孔子不高興什麼?
4. 在孔門弟子中,宰我最敢問、被罵最多。請問宰我的功德何在?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朱熹《四書集注・論語集注・陽貨第十七・》:初言女安則為之,絕之之辭。又發其不忍之端,以警其不察。而再言女安則為之以深責之。
3.《禮記・三年問・3》:有知之屬莫不知愛其類;今是大鳥獸,則失喪其群匹,越月逾時焉,則必反巡,過其故鄉,翔回焉,鳴號焉,蹢躅焉,踟躕焉,然後乃能去之;小者至於燕雀,猶有啁噍之頃焉,然後乃能去之;故有血氣之屬者,莫知於人,故人於其親也,至死不窮。
4.《論語・述而・9》: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5.《四書蕅益解・ 陽貨》:真禮真樂。和盤托出。
6.《荀子・禮論・17》:…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無知也,是姦人之道而倍叛之心也。君子以倍叛之心接臧穀,猶且羞之,而況以事其所隆親乎!…
7.《四書蕅益解・陽貨》:難道三年之喪,便報得三年之愛?且就人情真切處,點醒之耳。
8.唐代司馬貞《索隱》認為司馬遷有誤,《左傳》中並未記載宰我參與田常之亂的事,參與叛亂的是闞止,闞止的字也是「子我」

二、重點摘記
(原文):
21-4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
(一) 白話解釋
孔子說:君子守孝,吃美味的食物不覺香甜,聽到別人奏的音樂他不覺快樂,住在好房子也不覺得安適,所以他不會在父母喪期內那樣做。如今你心安,你就去做吧!

(二) 孔子反覆問宰我「安否」,欲策動其「仁心」
1. 孔子以“心安不安”的感受反問宰我,就是希望他能夠反躬自省---究竟為何“君子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
2. 一個君子,父母去世三年,會一直思念父母,無心享受生活,因為沈浸在哀思當中。
所以即便他看到甜美的食物、聽到美好的音樂,可一想到父母長眠於地下,心裡就不安了,不忍安,也羞恥於安。所以他就結廬、守喪、不去享受。
這“不安”裡所蘊涵的情感體驗,才是仁心的真實躍動和人性基礎。
所謂:“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3. 這一章,“安”字出現五次, “不甘”、“不樂”、“不安”都是個人的內心體驗。所以三年之喪建立在自我人性的情感訴求“心安”之上的。這是儒學第一原則“人性情感”。由此基礎才有機會導向德性的建立。
4. 換句話說此處的“安和不安”,已經不是專指守喪時期的感受,而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基本的人性醒覺,如果沒有此仁心的躍動,人已不成其為“人”矣。有此仁心的人,必然會有所觸動而警策不安的。
5. 原本老師問你“心安麼?”,原本學生該回去好好想一想,或是仔細請教老師,怎麼樣才對,但是宰我居然直接回答“安”,老師一定是非常失望的,所以才會重複說出“女安則為之”。
6. 《集注》上說“初言女安則為之,是絕之之辭。為發其不忍之端,再言女安則為之,就是深責之。”三年之喪的根本在心中之情感,如衡以外物,便失其意涵了。 

(三) 有知之屬莫不愛其類
1. 《荀子 · 禮論》 :
“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有知之屬莫不愛其類。……”
 有智慧的沒有不愛同類的。大的鳥獸失去同伴,過幾個月或一段時間,必會原
 路返回,經過故鄉,一定會在那徘徊、鳴叫、在那留戀,猶豫一陣,然後才飛
 走。就連最小的燕雀也會悲叫徘徊一陣才會離去。人是最聰慧,人類對父母的
 情感到死都不能夠窮盡。(原文 : 今夫大鳥獸則失亡其群匹,越月逾時,則必反遷;過故鄉,則必徘徊焉,鳴號焉,躑躅焉,然後能去之也。故有血氣之屬莫知於人,故人之於其親也,至死無窮。小者是燕爵,猶有啁焦之頃焉,然後能去之。)
2. 接著荀子又說 : 
“將由夫愚陋淫邪之人與 (則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縱之,則是曾鳥獸之不若也,彼安能相與群居而無亂乎!”)難道要仿照愚陋邪淫之人的做法嗎?早上父母死,晚上就忘記了,這樣的人連 動物都不如了,又怎麼能和人安然相處而不作亂呢?
3. 前幾天看到朋友轉發的視頻,一隻狗在很大的公路上被撞死了,他的同伴就一直守在旁邊期待它能醒過來,很多人怕它再被撞到,想把它抱走,而這隻狗就一次次衝回來,怎樣都不肯離去,看到這一幕真的很受震撼。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動物尚且如此,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怎麼反而對父母的情感如此淡薄了呢?

(四) 三年之喪“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實也。”
1. 孔子面對不熟悉的人的死亡,都是充滿哀傷的。《論語.述而》:“子食於有
 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可見其內心之哀慽與悲慟,這是他對人情感的篤厚。
2. 現在的人,不要說為父母守喪三年,三個週都很難得了,基本上過了頭七就算結束了。有人說並非我忘記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可現實生活太過殘酷,我是房奴、車奴、孩奴,我必須努力工作認真掙錢,不能守在父母旁邊。這和宰我之問驚人的相似。在我們的情感世界,最為真摯強烈的就是父子親情,真的能以客觀世界的“新穀、舊穀、房奴、車奴、孩奴”的標準加以衡量、限制嗎?所以,我們不妨用夫子的話問問自己“我們的心安嗎?”
2.三年喪禮,出於人情,因為我們心裡的思念哀悼要三年才可以疏導。如果沒有了這分懷念之情,去守三年喪禮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守喪三年,不是服從外在的規範,而是“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實也。”(《禮記・問喪》)一個真正熱愛和懷念父母的人,會自覺地遵守這一規定,否則他就於心難安。

 (五) 孔子生氣的不是宰予質疑三年之喪,是宰予對孝的情感態度。
1. 細讀此文,我們可以體會出,真正讓孔子生氣的並不是宰予質疑三年喪期,而是宰予內心對孝的情感態度。
2.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用三年還是一年定義居喪已不重要了。孔子對“守喪一年”也沒有抱持全然否定的封閉態度,只是宰我試圖以客體世界之物性規律否定人倫情感,用“物”的規律取代人情,這是孔子無法贊同的。重要的是人類兒女的心中不可以沒有對父母的感恩哀悼。
3. 人是棲居於世界之中唯一和天地並稱三才的,可彰顯天地之仁德,念恩報恩的孝心,正是仁德的基礎。

(六) 守喪三年是禮,用意在喚醒我們的仁孝之心。
1. 孔子絲毫沒談三年之喪的好處,只問你是否心安,這一問就像一個頂門針,從頭頂紮下來,希望把我們的仁孝之心喚醒。
2. 這就讓我們回歸了禮的本質。我們不能老想著去改變禮,要把心思用在執行禮上,不要糾纏禮的外相,要用心體會禮中的仁心。“只有仁發於心,則行才能合於禮”,仁心不動,禮就失去了根據,變成了毫無意義的虛文。既然是虛文,自然可以隨意改動,隨意廢棄了。
3.蕅益大師評點說:“真禮真樂,和盤托出。”什麼是真禮真樂?就是仁孝存心,這是心法。沒了這種心,禮樂就是軀殼,沒了靈魂。
4.荀子《禮論》中說“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無知也,是奸人之道而背叛之心也。君子以背叛之心接臧谷,猶且羞之…”而況以這樣的態度對待父母雙親呢!( 原文: 而況以事其所隆親乎 )
5.蕅益大師說,“難道三年之喪,便報得父母三年之愛?且就人情真切處,點醒之耳。”即使我們三年裡時時刻刻都盡到哀思,守喪三年也不能回報父母的恩情,萬分之一都報不了,但守喪三年,會從人情的真切處點醒一下我們,喚起我們的那分真情實感而已。 

(七) 宰我敢提問、被罵最多,卻不是最差的,可能是最具弟子相的!
1. 孔門中最敢提問的是子路,其次是宰我。子路的提問是比較直接的,宰我不一樣,他善於言語,很有邏輯,提問時總會有一大套說詞,但我們讀《論語》,每次遇到宰我出場就揪住心,他每次出場都能聽到孔子最嚴厲的批評。
2. 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宰予後來當了臨淄大夫,參與田常作亂而被殺,但根據唐代司馬貞的《索隱》認為司馬遷有誤,據說參與叛亂的是闞ㄎㄢˋ止,他的字也是“子我”,只是重名了而已。
3. 可後人不管,他們一口咬定,就是這個宰我!誰讓你在《論語》裡這樣表現呢?大有學生之惡盡歸之的氣勢。
4. 可就是這個在《論語》裡一直挨罵的學生,在老師過世後,面對一片對孔子的質疑,真切地說:“我的老師比堯舜還要偉大!”所以,挨罵最多的不一定是最差的,可能是最具弟子相的,也正是因為宰我的提問,《論語》裡引發了這麼多精彩的內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