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微子十八 第2章-2

2-2 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白話〉
柳下惠回答說:「我以正直的態度去事奉人君,到哪一個國家不會屢次被罷黜呢?我如果以不正直的態度去事奉人君,到哪都能迎合君上的意旨,又何必離開自己的祖國去追求呢?」

〈文義〉
1. 焉往而不三黜:焉,副詞,猶「何」;言何往而不被三黜?意思是說政治黑暗,到處一樣。
2.枉道:邪曲不正之道。
3.父母之邦:自己出生之國。

〈思維提綱〉
1.從本章的問答中,您對柳下惠人品志向有何想法?”
2. 您支持柳下惠在本章這樣的抉擇及心志嗎?理由是?
3. 學習完本章,您有何收穫、感想?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1.《左傳•僖公二十六》公元前634年,魯國遭遇了大災荒,於是齊孝公親率大軍,趁機伐魯。僖公使展喜犒師,……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大師職之,桓公是以糾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及君即位,諸侯之望曰,……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齊侯乃還。
2.《論語•微子•8》逸民:伯夷、叔齊….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
二、重點摘記  
(一)前言
昨天重點介紹柳下惠“直道事人”的幾個典故,也提到柳下惠備受孔子、孟子以及後世的推崇。聽到這裡,也許大家會有些疑惑了,柳下惠怎麼會被孔、孟兩位聖者以及後世如此尊崇呢?今天我們繼續走近“和聖”柳下惠。
(二) 身居低位,卻憂國憂民的故事
柳下惠有一個弟弟叫展喜,在魯為大夫。齊孝公領兵伐魯。魯僖公派展喜去慰勞士兵以便迎戰。柳下惠得知,便向展喜授以方略,讓他到齊營去見齊孝公。孝公問,“齊國大軍壓境,你們害怕了吧?”展喜笑道,“小人才會害怕呢,君子是不會害怕的!”孝公疑惑不解地問為什麼。展喜說,“憑先王之命。當初魯之始封國君周公和齊之始封國君太公曾共同輔佐周成王。成王曾賜以盟書,說齊魯兩國今後要世代修睦敦好,不可以互相殘殺。現在盟約尚藏在內府,載於史書,每當新君即位,都要鄭重地宣誓永志不忘。你才即位幾天,怎麼能把這事拋在了腦後?”齊孝公無言可對,自知理虧,只好撤兵。柳下惠以其睿智避免了齊魯一場生靈塗炭的戰亂。
(三) 夫聖妻賢----中國古代夫妻之典範
1. 要深入瞭解柳下惠,就不得不提柳下惠的妻子--姜氏,《烈女傳•賢明》中記載:下惠之妻,賢明有文。說柳下惠的妻子,不但有賢德,而且有文采。妻子與柳下惠,相知相伴近八十載,夫聖妻賢,堪稱中國古代夫妻之典範。
2. 後人評價柳下惠的妻子“能光其夫矣”,意思是她是一位能光大丈夫德操的妻子。妻子最最瞭解柳下惠的功德,瞭解他憂國憂民的心意。
柳下惠死後,妻子親自撰寫誄文以祭奠夫君。柳下惠的“惠”是他的妻子親自為他選定的諡號,惠,就是惠及萬民的意思。祭奠柳下惠的誄文中有一句:“蒙恥救民,德彌大兮;雖遇三黜,終不蔽兮”,是妻子對柳下惠一生的高度肯定和總結,他三次被罷黜都不肯離開魯國,蒙受恥辱,只為救國救民於苦難,這樣的功德太大了。
3. 雖然屢次被貶職,都不願意捨棄父母之邦魯國的人民,不肯隱居。妻子曾經對柳下惠說過:“無乃瀆乎!君子有二恥。國無道而貴,恥也;國有道而賤,恥也。今當亂世,三黜而不去,亦近恥也。”柳下惠妻子認為,國君無道,你的地位很高,很尊貴,是一種恥辱;國君有道,個人無用武之地,也是一種恥辱;當今生逢亂世,人家三次廢黜你了,還不離開,差不多就是恥辱了。柳下惠回答說:“油油之民,將陷於害,吾能已乎!”意思是:眾多的老百姓,就要陷入苦難之中,我怎麼能一走了之呢?
4. 正如范仲淹先生講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典獄官,憂慮的卻是百姓、國家的命運,柳下惠被後世所尊崇,被尊為聖也是當之無愧的。《論語.微子篇》第8章,孔子也讚歎柳下惠:“降志辱身,言中倫,行中慮。”
(四) 和孔子的德行進行比照
1. 錢穆先生說,微子篇所記古之仁賢隱逸之士,皆當與孔子對看。
  2. 和孔子的德行進行比照,孔子的一生也是在蒙恥救民,他周遊列國十四年,就是希望能夠為這些諸侯國君效力,施展他的抱負,復興禮樂之治,最終還是希望救萬民於水火。每一個國君最後都沒有真正任用孔子,這對於當時聲名遠揚的孔子又何嘗不是一種恥辱?
3. 乃至於很多隱士高人都看不過去,以各種方式出來提醒孔子,不要再徒勞無益了。孔子當然知道很多努力是沒有結果的,但聖人不盡到最後一份努力,怎麼忍心停下求索的腳步。
 4. 甚至於公山弗擾、佛肸這類小人召他,孔子都想要去試一試,以至於子路、子貢這些孔子最忠實的弟子們都無法理解,因為他們還沒達聖人的境界自然體會不到聖人的眷眷救民之心。
(五) 學習本章的現實意義
1. 柳下惠在遭遇到不公平對待時的心態,就很值得我們效學。現在很多人,在職場上受到一點挫折,常常會抱怨環境,抱怨領導,嚴重一點就甩手不幹,另謀高就,很少能反省自己,檢討自己,更難保持從容淡定。
2. 其實,你在一個單位不能處理好關係,不能勝任工作,換一個工作,換一個環境,還會遇到同樣問題。面對問題,逃避終究不是辦法,譬如人際關係問題、情緒管理問題、工作能力問題等等,都不會因為逃避就能有所改善,這一次不突破,總有一天要去突破,否則也許一輩子都會被同樣的問題所困擾。
3. 柳下惠的境界則不同,雖然看似受挫,實則他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受挫的原因,眼前的環境無法匹配自己高遠的理想。可是他並不抱怨,而是接納現實條件,在現有的條件下,盡其所能的去服務於社會、人民。既然不能改變環境,那就調整心態,讓上就上,讓下就下,上時安於其位,下時泰然面對,實在稱得上是境界超然。
4. 從短期來看也是很有成效,柳下惠的品德也被世人乃至諸侯所認可,成了當時各國諸侯爭相聘用的對象。長遠來看,他成就了其聖者氣象,成了影響環境的人。
5. 就短時段而言,人比較難改變環境,所以要學會順應環境,調整好心態,多向自己找原因,努力改進自己,才能得以生存。從較長時段而言,環境可以因人而改變,人可以因為自己的理想反而推進社會的進步,最重要是貴在堅守。
6. 在執守理想與順應環境之間的選擇,最終會決定人的現實境遇。求仁得仁,求知得知。總之,抱怨沒有意義,只會讓所處的環境惡化,讓自己的心境趨壞;唯有反省自己,提升自己,方為正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