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陽貨十七 第20章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白話〉
孺悲想晉見孔子,孔子推說有病,不能接見。傳話的人剛走出門,孔子就取了瑟來彈奏,並且唱起歌來,故意使他聽到,知道不是有病,而是不願意見他。

〈文義〉
1.孺悲:魯國人,是魯哀公近臣,定公曾令他向孔子學士喪禮,故亦為孔子學生。
2.辭以疾:以害病為由,辭謝不見孺悲。
 3.將命者:傳達言語者。
 4.使之聞之:使孺悲聞瑟聲知其非疾,不過不想見他,以使孺悲思其故而改己過。

〈思惟提綱〉
1. 孺悲欲見孔子,為何孔子辭以疾?
2. 為何孔子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3. 探討本章內涵, 孔子教導弟子的著力點是什麼?
4. 本章給我們的啟示為何?

義理解釋  王凱 老師 /15’46”
一、引用資料
1.《禮記注疏》:“恤由之喪,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學士喪禮。士喪禮於是乎書。”2.《論語正義補》:“此欲見是始來見,尚未受學時也。”
3.《論語義疏》:“今不見孺悲者何?明非崇道歸聖,發其蒙矣。苟不崇道,必有舛ㄔㄨㄢˇ寫之心,則非教之所崇,言之所喻。”
4. 《論語•述而•28》: “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5. 《論語•公冶長•28》: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6. 《論語•先進•17》: 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二、重點摘記    
(一)讀誦及消文
1.恭誦原文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2. 白話翻譯:
孺悲想見孔子,孔子以有病為由推辭不見。但傳話的人一出門,孔子便取來瑟邊彈邊唱,故意使孺悲聽見。
本章承接上一章,孔子以“不想說話”的實際例子,來教導弟子,顯示教與學的真諦。

(二) 孔子故意不見孺悲,用意何在?
1. 從古至今,對本章的注解爭論不休,莫衷一是。如果我們一定要探究孺悲到
底得罪了孔子什麼,使得孔子不想見他,想要弄一個水落石出,探究出一個符合歷史事實,至少符合邏輯事實的真相來,就會容易走入死胡同。我的老師曾說過:“孔聖之本意,如同摩尼寶珠,體本非色”,如果以這樣的無自性見解,來觀待這些爭論,就會通透很多。即《論語》中顯現的任何一個場景,以及孔子所要傳述的意趣,都離不開我們的主觀認識,把探究、揣摩的過程看作是不斷學習的過程,不斷向聖賢靠近的過程!
2.孺悲是魯國人。《禮記》上記載:“恤由之喪,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學士喪禮。士喪禮於是乎書。”魯國恤由之喪,哀公派遣孺悲到孔子那裡學“士喪禮”,“士喪禮”從此就有記載了。劉恭冕在《論語正義補》上說:“此欲見是始來見,尚未受學時也。”這裡孺悲想見孔子,是初次見面,還沒有行過拜師禮。按照古禮,弟子要拜師,第一次見面,必須要有人介紹,如果沒有人介紹自己來見,就是失禮。
3.孺悲失禮,孔子為了讓他有自我改過的機會,所以拒絕見他。但為了不讓孺悲太難堪,孔子不正面拒絕,而是以有疾病作推託。雖然孔子拒絕見他,但也沒有做得太絕,所以就用彈瑟唱歌告訴他,我沒有病,是故意不見你。孔子的“取瑟而歌”,不僅給孺悲留下了進退的空間,而且孔子也深知孺悲孺子可教,才精心設計了這樣一個“不屑而教誨”的“教案”。
4.我們參考古注,大概可以這樣還原當時的場景。探討這一章的內涵,可不必糾纏於這個邏輯事實是否合理,而是把著力點放在揣摩孔子教導弟子的根本意趣是什麼?對我們有什麼啟發?

(三) 如果我是孺悲,我會因此錯失拜師學習的機會嗎?
1. 如果孺悲換了是我,讓你滿腔熱忱地去見一位師長,拜師學習,師長卻不見你,還要取瑟而歌,告訴你沒有其它情況,只是故意不見,你什麼心情,什麼想法?
2.我們也許不加思考,就會任運而起嘀咕、抱怨,覺得師長不近人情,乃至不懂得人情世故,我縱然有失禮的地方,你不可以好好說麼?連見面解釋的機會都不給,這也太傲慢了……;或者被師長以這種方式冷落之後,內心非常低沉,想進一步親近他的動力都沒有了,完全沒有勇氣和能力去揣摩師長的心到底是怎樣的,是如何利益我的。
3.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就會失去一次最為寶貴的拜師學習的機會。

(四) 孺悲沒有“崇道歸聖”之心!?
1.《禮記》上記載,魯哀公派孺悲到孔子那裡是學“士喪禮”。而學這個“士喪禮”,不只是懂得喪禮是如何辦的,學這一技術活而已。而是透由禮,要懂得禮的根本“仁”;透由“仁”和人道,了悟性與天道。
2. 能夠從孔子那裡學習,並對性與天道“得而聞之”,不是每個人都具備條件
   的,對弟子有非常高的要求,連最聰明的子貢,都自嘆不如。那麼對弟子有
   什麼要求呢?
3. 皇侃在《論語義疏》中引用李充的注解:“今不見孺悲者何?明非崇道歸聖,發其蒙矣。苟不崇道,必有舛ㄔㄨㄢˇ寫之心,則非教之所崇,言之所喻。”李充對孔子不見孺悲的原因,不是從事相上分析,而是從孺悲學道的內在心性進行解剖。
4. 說孺悲還沒有“崇道歸聖”,就是還沒有生起追隨聖賢、立志學道之心,如
果內心沒有求道之心,必定存在學道的障礙,故孔子見他教他,他也不會明
理。所以用“不教之教”來啟發他的蒙昧,更為應機。
5. 孺悲到底有沒有“崇道歸聖”,其實作為凡夫的我們是不知道的。但我們知
道,要跟隨聖賢學習,必須有崇道之心,希求之心。

(五) 與本章案例相反,在〈述而篇.8〉的另外一個案例
1. 說有一個地方叫作互鄉,那裡的社會風氣很不好,很難跟他們講善言善語,但孔子卻見了互鄉的一個普通童子。
2. 孔子的學生們對這件事就不太理解,孔子解釋說:“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說這個童子,是帶著一番潔身自好之心才來的,我只贊同他這一番潔身自好之心,不抓住他的過去不放。
3. 這個“潔己”,也可以理解為帶著清淨動機來向孔子求見的,所以孔子才會見他。

(六) 孔子應機教化,以“磨折”方式對待孺悲,讓他快速悟道。
1. 孺悲是魯哀公派來的,帶有官方性質,孔子卻不見;而互鄉普通的童子,孔
  子卻願意見他。說明孔子教化弟子,不講人情,不看身份,不論貧窮富貴,
  而是看弟子是否具足學道的條件,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即他的“弟子相”
  如何,  然後採用什麼方便。
2. 但此處也並不一定是說,孔子見童子,不見孺悲,童子的條件或者說是根機,
   一定比孺悲要好,這不一定。聖賢教化弟子的方式,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凡夫
   能夠體會得到的!
4. 古注都是沿著孺悲有“失禮”等問題,甚至得罪了孔子,這個角度去思惟的,所以結論是孺悲學道的條件不具足,孔子才不見。這是一個大家比較認同的角度。
5. 但是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思惟一下,孔子不見孺悲,近乎以“戲弄”的方式,如果不是一個上根利器者,誰能夠忍受得了?如果這樣去思惟的話,孺悲是一個很值得孔子調教的上根弟子,故孔子用“磨折”的方式,讓他能夠快速悟道。
6. 在禪宗祖師的公案中是屢見不鮮
禪宗二祖慧可大師,到少林寺求見達摩祖師,侍奉了很長時間,不跟他講一句話,後在雪地裡跪求達摩祖師開示,大師依然無動於衷。慧可於是抽刀斷左臂,這感動了大師的慈悲心。達摩見機緣成熟,寥寥幾句對參,二祖即刻開悟。達摩祖師將衣缽傳給慧可,使之成為禪宗二祖。
六祖慧能大師滿懷希望去見五祖弘忍大師的時候,也是被當面奚落,當頭棒喝,後被安排到米房舂米很長一段時間,聽不到一句開示。但慧能大師始終沒有氣餒,依然對五祖生信。同樣,機緣成熟之後,五祖單獨為他傳法,並將依缽傳給六祖。
7. 由此可知,具量師長對具信弟子的教化,不是我們凡夫想像中的任何時候都是和風細雨、溫情脈脈,而更多時候是靈魂赤裸裸地相對,用真刀真槍磨礪習氣,磨折棱角。透過無數境界的淬煉,經過幾番大死大生的考驗,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最終脫穎而出,成為一代祖師大德,將生命昂揚挺立於天地間。

(七) 孔子調教弟子,也會無所不用其極。
1. 孔子調教弟子的方式,也具備這樣的一個特點,雖然沒有禪宗祖師那樣犀利逼人,但也是嬉笑怒駡,無所不用其極。
2. 例如,十大弟子之一的宰我,個性張揚,示現身上一大堆毛病,所以在《論語》中是被孔子罵得最多最刻毒的弟子。最典型的是宰我白天睡大覺,被孔子罵出千古名句“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3. 還有冉求為季氏搜刮民脂民膏,孔子怒不可遏,說“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不僅開除冉求弟子資格,而且號召學生們都來公開討伐他。
4. 宰我和冉求被孔子用這種不近人情的方式調教,可以說是顏面掃盡,無地自容。但正是這些對孔子有信心,打不跑、罵不走的具相弟子,也都是進道、
  悟道最快的上首弟子。

(八) 總結 : 對聖賢、師長修習信心,才可以實現教與學的完美傳遞。
1. 我們無法考證孺悲在被孔子冷落拒見之後,有沒有繼續親近孔子,
以“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至誠之心,贏得孔子的教誨。
但孔子教導孺悲的方式,給我們以極大的啟示。
2. 悟“道”盡在不言中。我們這些後生們,真正要學道悟道,懂得儒學心法,
聞知“性與天道”,不可在言語上、在外相上求取,而是要對聖賢、對師長,
修習信心,如此才可以實現教與學的完美傳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