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張十九 第16章

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
 
 
一、白話翻譯:
 
曾子說:「子張這人,容貌堂堂,仁也學得好,我不能與他相比為仁。」
 
 
二、讀誦進度:
 
略。
 
 
三、思惟提綱:
 
① 「堂堂」的形象及意涵為何?
 
② 曾子這句話,是對子張的評判、貶低?還是表達對子張的稱讚?
 
③ 「力行近乎仁」,儒家重力行,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我們可以「行仁」的下手處?
 
 
四、義理解說:
 
講師:朱文津 老師 12’49”
 
1、引用經文及補充:
 
◎ 《論語 • 先進 • 18》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 何晏《論語注疏》
孔曰:「魯,鈍也。曾子性遲鈍。」
 
◎ 《論語 • 學而 • 0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王闓運《論語訓》
亦言子張仁不可及也。難與並,不能比也。曾張友善如兄弟,非貶其堂堂也。
 
◎ 程樹德《論語集釋》
況曾子一生最為謹慎,有口不談人過之風,故知從前解釋皆誤也。王氏此論雖創解,實確解也。
 
◎ 《論語 • 泰伯 • 03》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 《禮記 • 檀弓上》
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床下,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童子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呼!」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簀。」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於旦,請敬易之。」曾子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
 
◎ 《禮記 • 檀弓上》
子張病,召申祥而語之曰:「君子曰終,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幾乎?」
 
◎ 《禮記 • 檀弓下》
子張死,曾子有母之喪;齊衰而往哭之。或曰:「齊衰不以弔。」曾子曰:「我弔也與哉?」
 
◎ 《論語 • 述而 • 2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論語 • 學而 • 06》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2、重點摘記:
 
(一)恭誦原文及翻譯:
 
① 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
 
② 曾子說:「子張這人,容貌堂堂,仁也學得好,我不能與他相比為仁。」
 
③ 本章承接上章,還是表達聖門同學之間的切磋琢磨。不過一個是站在子游的角度,一個是站在曾子的角度,同為孔門弟子,但每一個人觀待子張的角度和得出的結論也是不一樣的,正所謂,1000 個人看《哈姆雷特》,會看出 1000 個哈姆雷特。現在從兩位孔門高徒的角度來看同一個人,相信會給人一個更加完整的感受。
 
(二)「堂堂」的形象及意涵:
 
① 堂堂,一者形容盛大,有大氣魄、大格局;二者形容容貌莊嚴大方,比較雄偉。
 
② 形容子張的性情是一種勇悍挺拔狀,就像武功招數,大開大合,有一種雄渾的氣魄,無論做什麼,總是心力很足,力量非常的強猛,體內充滿了孟子所說的浩然正氣。
 
③ 我的老師讚歎他的一位老師(仁俊法師)也是這樣,做什麼事都非常起勁,洗毛巾都非常的用力,所以毛巾最後都變成一條條的線狀。
 
④ 反觀我們一般人做事大多有氣無力,偶爾心力很強,但沒幾天很快就塌下來,沒了,所以一個人能始終保持強盛的心力,而且持續不斷,沒有波浪起伏,這真的非常人所能。所以曾子說,這種行仁的方式是一般人難以企及,自己是做不到的。
 
(三)曾子為何會有此感言?
 
① 那曾子為何會有此感言?這要從曾子的個性說起。
 
② 夫子說「參也魯」,《集解》孔曰:「魯,鈍也,曾子性遲鈍。」遲鈍,不是我們曲解的笨,而是不夠敏捷,就是他的個性不喜歡急急忙忙,而是紮紮實實,走得非常的穩當,基礎非常的牢固。
 
③ 有的人腦筋轉得非常快,但轉過了也就沒了,到此為止,所以不會有大的進步。但曾子雖然看起來比人慢,但用功勤恆,「吾日三省吾身」,鍥而不捨,終於獲大成就,得到了夫子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
 
④ 如同造一幢摩天大廈,只要基礎紮實了,向上一層一層造,雖然慢,一定會成功;但如果基礎沒穩固,就往上造,那說不定造到哪一層突然坍塌下來,前功盡棄。
 
⑤ 夫子有眾多優秀的弟子,偏偏只有「參也魯」的曾子傳承了夫子的法脈,這對我們有極大的警醒和啟發。
 
⑥ 同學之間的切磋琢磨,是一個相互取長補短的過程。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病處,所以在自己的短板上,如果有人比自己厲害,大多是非常的羨慕和讚嘆。夫子說「參也魯」,所以曾子心中一定對那些心思靈巧,老師才起個頭,馬上就能接上去的同學如子貢、子張等人非常的讚嘆,這種感受我們人人都有。比如說,我們一般人都不太善於表達,而場面上的轉換、臨場發揮更是不如,看到那些主持人侃侃而談,急中生智,妙語連珠,非常的羨慕。
 
⑦ 所以,子張「堂堂」,正對著曾子的「小心翼翼」,雖然小心能駛得萬年船,但如果在不出錯的情況下,能夠行高、又好又快不是更好嗎。
 
(四)曾子這句話,不是評判和貶低子張,而是表達對子張的稱讚:
 
① 本章,歷代的註解大多也是如同前一章一樣,用貶抑子張的角度,說他未仁,這未免失偏。
 
② 夫子從不輕言弟子仁與不仁,孔門弟子秉承夫子教誨,也不會隨意評點哪個同學仁不仁。更何況是素以孝道著稱、又非常嚴謹的曾子,這句話,更不會從他嘴裡說出來,絕無可能。
 
③ 晚清經學家王闓運先生《論語訓》:「亦言子張仁不可及也。難與並,不能比也。曾張友善如兄弟,非貶其堂堂也。」程樹德《論語集釋》按:「況曾子一生最為謹慎,有口不談人過之風,故知從前解釋皆誤也。王氏此論雖創解,實確解也。」
 
④ 對曾子的謹慎,《論語•泰伯篇》有這樣的記載。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曾子臨終告訴弟子,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的手腳保存完好,是因為我始終不敢忘記父母之恩,如《詩經》上講的,一生戰戰兢兢,就像臨到深淵邊,就像踩在薄冰上,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以這樣戒慎恐懼之心持守才得以保全。現在我要死了,可以不用這麼辛苦了!
 
⑤ 《禮記•檀弓上》也記載了「曾子易簀」的故事。曾子病得很厲害。他的弟子、兒子圍在身邊。一個小孩子看到曾子身下的竹蓆,便說:「多麼漂亮光滑呀!是大夫用的竹蓆吧?」曾子聽到了,猛然警醒,回答說:「是的。這是季孫送的,我因為病重,未能把它換掉。」讓他的兒子趕快把席子換掉。他的兒子說:「您老人家的病已經很危險了,不可以移動。希望能等到天亮,再為您換掉它。」曾子說:「你愛我的心意還不如那個小孩子。君子的愛人,是考慮如何成全他的美德;小人的愛人,則是考慮如何讓他苟且偷安。此刻我還求什麼呢?我能夠合乎禮儀地死去,我的願望就滿足了。」於是,他們抬起曾子換蓆,換過後再把曾子放回蓆上,還沒有放好,曾子就斷氣了。
 
⑥ 這兩個故事都告訴我們,曾子作為傳夫子法脈的心子,他的成就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依著師長、父母的教誡,一步一步非常非常紮實的用功得來,一生從未有過懈怠放逸,到了臨終依然正念現前,這樣的高度令我們仰望效學。
 
⑦ 子張也同樣如此。《禮記•檀弓上》子張病,召申祥而語之曰:「君子曰終,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幾乎!」子張病危時,召兒子申祥來,並告訴他說:「君子之死叫作終,小人之死叫作死。我這一輩子大概差不多可以稱作『終』了吧。」子張一輩子精進勇悍,臨終的續流仍緣念在君子的有始有終,可見他內心的持守功夫,猶如念佛法門的一心不亂、佛號成片,達到了相當高的境界。普通人臨終常常是神識昏昧,胡言亂語,即使偶爾清醒,也是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哪裡還有正念能緣念到君子的仁德,哪裡還能坦然面對死亡。
 
⑧ 而曾子、子張的友善,《禮記•檀弓下》也有記載。子張死,曾子有母之喪;齊衰而往哭之。或曰:「齊衰不以吊。」曾子曰:「我弔也與哉?」子張死的時候,曾子正好在為母親服喪的熱孝之中,於是就穿著齊衰去哭子張。有人批評說:「你正穿齊衰孝服,不應去吊朋友。」曾子辯解說:「難道我是去弔喪嗎?我是去哭朋友呀。」
 
⑨ 所以,綜上所述,曾子這句話,不是評判和貶低子張,而是表達對子張的稱讚。只是我們後人曲解而已。曾子以子張為鏡,觀照自己;而子張也是以曾子為鏡,夫子常常提醒教誡子張忠信、篤敬,曾子「吾日三省吾身」正是子張的明鏡。互為明鏡,正是聖門弟子同學之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聖門弟子中得到了徹底的貫徹和踐履。
 
(五)學習本章,給予我們的啟發:
 
① 學習本章,給我們後人眾多啟發,孔夫子俱全德,聖門弟子則各具其德一分,呈現出百花齊放之貌。本章提到的兩位賢人曾子和子張,一個以孝子聞名,一個以行高著稱,都是我們後人效學的典範。
 
② 孝為仁之本,忠臣出於孝子之門,有了「入則孝」的基礎,才能「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所以吾輩後人當遵循此紮實的次第,先從孝順培養心性開始,努力培養健全的人格,有了德行的基礎,才可以承載萬物,學習各項才藝,德才兼備,定有大成就。
 
③ 力行近乎仁,儒家重力行,行仁不是嘴上說說而已,而是真信切願,如實踐履,乃至見危致命,遇到危難擔當挺身而出。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緣起點上,找到行仁的下手處,每日三省吾身、代人著想、謙讓別人、克制私慾、善行點滴,等等,從而培養出一種積極進取、精進勇悍的力量和等流。假以時日,必能積少成多,積微成著,最終一定能建功立業。
 
④ 一個人,倘若建立了崇高的生命目標,又能日日改過遷善,過日少,善日多,而且力量越來越猛,行善越來越純熟,不成聖賢,絕無可能!

論語 子張十九 第15章

15.子游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白話>
1.子游說:「我與子張為友,因其才能是我所難及,然而,論其為仁,也是我所未及。」
2.子游說:「我的朋友子張可以說是難得的了,然而還沒有做到仁。」
<字詞解釋>(針對第一個白話)
1.吾「友」張也:是動詞,與之為友。
2.吾友張也,為難能也:與子張為友一起學習,要跟上子張的才能,已經是很難的事了。
3.「然而」未仁:「然而」用作遞進,要達到像他那樣的仁德就「更」難了。子游這句話運用了烘托的修辭手法,透過第一層的難,更彰顯出第二層的難上加難。
<思惟提綱>
1.本章的白話解釋有兩種,您贊成哪一種?為什麼?
2.子游、子張各有什麼的特點呢?
3.本章義理解釋的老師採取第一種白話解釋,並且從哪些角度來分析呢?聽完老師的講解,有說服您了嗎?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王闓運《論語訓》:「友張,與子張友也。難能,才能難及。此篇多記子張之言,非貶子張未仁也。言己徒希其難,未及於仁。」
2.朱熹《論語集注》:“子張行過高,而少誠實惻怛之意。”
3.李炳南《論語講要》:此章各注大都貶抑子張為未仁,恐非經意。今據論語集釋所引王闓運氏論語訓的大意,而為如此講解。
4.《論語·子路·28》: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5.《大戴禮記·衛將軍文子》:先成其慮,及事而用之,是故不忘,是言偃之行也。孔子曰:『欲能則學,欲知則問,欲善則訊,欲給則豫,當是如偃也得之矣。』 
6.《論語·先進·18》: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7.《孔子家語•弟子行》:以此稱之,美功不伐,貴位不善,不侮不佚,不傲無告,是顓孫師之行也。
8. 程樹德《論語集釋》案語:“蓋文人相輕,系學者通病,豈聖門而有此哉?未仁指子游說,如此既可杜貶抑聖門之口。且考《大戴禮•衛將軍文子篇》,子張之仁固有確據。王氏此說,有功聖經不小。”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游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一)第一種解釋
子游說:“我與子張為友,因其才能是我所難及,然而,論其為仁,也是我所未及。”
1.這是李炳南先生根據晚清經學家王闓運《論語訓》而作的講解。
《論語訓》:“友張,與子張友也。難能,才能難及。此篇多記子張之言,非貶子張未仁也。言己徒希其難,未及於仁。”這裡包含了二層含義。
2.友,是動詞,與之為友,同門為朋,同志為友。吾友張,就是子游說自己要跟子張保持共同的志向,一起追求成聖成賢,共同前進;為難能也,跟上子張的勇悍,這是一件很難能的事,但雖然難,我勉強還可以做到,此其一。其二,子張勇悍背後的仁德難及,我是學了他勇悍的外表,而他勇悍的內心我就難以達到了。
3.子游這句話運用了烘托的修辭手法,烘雲托月,綠葉襯紅花,透過第一層的難,更彰顯出第二層的難上加難,“然而”用作遞進。
4.整句話合起來,子游說,我與子張為友一起學習,保持共同的志向,已經是很難的事了,要達到像他那樣的仁德就更難了。以自己作陪襯,來彰顯子張的功德。
(二)第二種解釋
歷代很多的註解,把這句話解釋為,子游說:“吾的朋友子張能為難能之事,但是未仁。”對“然而未仁”解作轉折,先揚後抑,讚歎子張能為難事,但是仁德卻不夠,持貶抑之意。如《集注》曰:“子張行過高,而少誠實惻怛之意。”
(三)為什麼貶抑子張為未仁,恐非經意
李炳南先生認為:“此章各注大都貶抑子張為未仁,恐非經意。”我們不妨來探討一下。
1.《論語》前面很多篇章,都是夫子在提點學生,聖人看弟子一目了然,所以應病與藥、因材施教,“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甚至, “宰予晝寢”,夫子罵得更厲害:“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但這些都是聖人自上而下的教導,而現在子游是站在同學的立場,持一個尚在學習的角度,這跟前面大有不同。
2.本篇多記孔門弟子言語,是從一個依照聖人教誨實踐的弟子角度來彰顯聖門遺教,所以,前面顯現的是聖門師生之美,現在體現的則是聖門同學之美,側重點不一樣。
3.同學之間應該是一種切磋琢磨的關係。人有所長,必有所短,聚在一起就有觀點、習氣的碰撞。依眾靠眾,才能改善自己。討論,能補認識之偏;共事,能改習氣之左。
4.尤其子游、子夏、子張三人年齡相仿,又談得來,比之其他同學關係更為密切,是朋友加兄弟,朝夕相處,彼此都很熟悉瞭解對方。“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朋友以義,相互勸勉;兄弟尚恩,非常親愛。
(四)師友的作用在學人的生命中是不可替代的
1.老師是效學的對象、仰望的目標、努力的方向,這是根本。但非一蹴而就,所以必須有同伴,同伴與自己雖有高低,大致在一個起跑線上,但起跑以後,每個人就會顯現出不同的狀態,有人爆發力強、一下子衝好遠;有人扎實,越跑越快;有人這個方面弱一點,但那個方面特別強,所以置身於同學中間,會有各種力量來激勵自己,拉拔自己向前。
2.有一個譬喻讚歎共學之美:一個泥巴,貼在高速行進的列車上,列車到終點了,泥巴也到了。只要整體在前進,那麼即使自己再差,只要緊跟不掉隊,最終也能跟大家一樣。而假如一個人學,只靠自己的力量,顯然獨木難支、遠遠比不上。
(五)從子游、子張各有的特點來分析
1. 從子游的特點來看
(1)《大戴禮•衛將軍文子篇》中子貢轉述了孔夫子對門弟子的點評:“先成其慮,及事而用之,故動則不妄,是言偃之行也。”子游的特點是,凡事預先謀慮,臨事則按計劃,所以行事不會有錯,這是言偃的品行。
(2)所以孔子的評價是:“欲能則學,欲知則問,欲善則詳,欲給則豫,當是而行,偃也得之矣。”言偃是做到了善學、善問、善思,凡事預則立。
(3)子游是一個非常謹慎、考慮周密之人,所以開口說話,應該不會有明顯的漏洞,而且他也不善於開玩笑。子游為武城宰用禮樂治政,夫子聽到弦歌之聲,開玩笑說“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卻一本正經地跟夫子辯解,可見他是一個很認真嚴格的人。
(4)所以他不會在子張“未仁”這個大問題上斷然下結論,也不會開玩笑,這不符合他的個性。
2.從仁的角度來看
(1)仁是內心的功夫,一個人仁德的多少,外表上是看不出來的。且有因上的仁,果上的仁。所以,夫子不直接說仁,多言行仁方便,勉勵弟子從因上下手。譬如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乃至推己及人、將心比心、代人著想、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等等,皆是。
(2)如果是認為子張未仁,那麼自己一定有仁,才能鑒別出對方未仁,而真正能夠評判弟子的只有夫子一人而已,夫子尚且回答“不知其仁也。”而同門之間,貶低別人抬高自己,有違孔門弟子修為。
(3)“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真正志於道的人,都是看別人的長處,取長補短,尤其是同學之間更是互相學習、共同進步,不會如我們凡夫總是看別人不順眼,喜歡批評指責別人。
(4)所以,子游這句話,不是評判同學,而是讚歎同學,表達我要向他學之意。
3.從子張的特點來看
(1)那麼子游要向子張學什麼?子張的特點是“師也辟”、“師也過”,子張有勇,凡事總是衝在前,承擔心很強。我們大多數人,總是躲在後邊,不願當出頭椽子,隨大流,而子張的特點就是率先,不為人後,士見危致命,乃至獻出生命在所不惜。
(2)夫子去世後,儒分為八,子張氏之儒排第一,以教授終。子張的所長,恰恰是子游的所短,正是他很想改善之處。
(六)羡慕對方的超勝,想向他學習的心情
1.通常,在自己看來很容易的事情,在別人看來就很難,換個角度也一樣,這個我們人人有體會。一個習慣於動腦子的人,遇到動手活容易卡住;而一個動手能力強的人,遇到腦筋活就傻眼,彼此相遇,就很羡慕對方超勝的部分。那這種心情,同學之間也有。
2.站在子游的角度,確實子張的那種宏大,那種豪邁,那種不拘小節,是子游所缺乏的,是他的短板,正是他的學習突破之處。所以論子張之仁是我所未及,正是抱著一種學習心態的如實表白。
3.換個位置,假如站在子張的角度,子游的謹慎細緻、考慮周全,凡事預先準備,也正是子張所要學習的部分。所以如果換成是子張發表感言,他可能也這樣說:“吾友偃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七)從子張有沒有仁來分析
1.再者,子張到底有沒有仁,這是關鍵,而這個評判,同學都不作數,必須夫子的話才算數。
2.《大戴禮•衛將軍文子篇》讚歎子張,“美功不伐,貴位不善,不侮不佚,不傲無告,是顓孫師之行也。”有大功不誇耀,處高位不欣喜,不貪功不慕勢,不在貧苦無告者面前炫耀,這是顓孫師的品行。
3.所以孔子評價子張:“他的不誇耀,別人還可能做到,他在貧苦無告者面前不炫耀,則是仁德的表現。”並且用《詩經》:“愷悌君子,民之父母。”讚歎子張“平易近人的君子,是百姓的父母。”仁德是很偉大的。
4.在孔廟、文廟的祭祀中,子張最早被增補進十哲,是除了四配以外的十二哲的一員,早於有若。
5.仁者愛人,從子張的交友之道,可見他的度量寬宏,對待他人非常的包容,任何人都能結交,這非一般人所及。所以,子張的性格雖然有一些張揚、過激、不圓滿,但不妨礙他的仁心,一種格局宏大遼闊的仁心。
6.而子游比度自身,確實對子張的心胸非常的讚歎。所以,子游此語,我的修為還不如子張。可以看作子游的謙虛,但更代表的是對子張的讚歎,孔門弟子之間的互相讚歎。
7.程樹德《論語集釋》案語:“蓋文人相輕,系學者通病,豈聖門而有此哉?未仁指子游說,如此既可杜貶抑聖門之口。且考《大戴禮•衛將軍文子篇》,子張之仁固有確據。王氏此說,有功聖經不小。”
(八)總攝—在師友相伴中前行
1.我們弘揚傳統文化也是師友相伴。在蘭若講師中,左老師的詼諧灑脫,誠一老師的儒雅謙卑,政曜老師的莊重挺拔,黃勇老師的細緻嚴密,王凱老師的遼闊深遠,都是我所欠缺的,也是非常非常想要效學的。
2.也無比地感恩蘭若平臺的各位朋友們,雖然有的見過面、很多沒有見過面,但是我們大家有著共同的心願,一起攜手相伴走過了七百五十多天,天天有聖賢陪伴的美好時光。
3.伴隨著經典的誦讀學習,我們的生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這一切都來自於

論語 子張十九 第14章

子游曰:「喪致乎哀而止。」
<白話>子游說:「居喪能充分表現悲哀的心情便夠了。」



<思惟提綱>

1. 「喪致乎哀而止」子游強調父母的喪事不要捨本逐末。請問依哪些論述而說?

2. 為什麼父母喪事,不要過度哀傷,要發而皆中節?

3. 「慎終追遠」如何能產生「民德歸厚」的功效?

4. 為什麼父母之喪哀敬而不會失去節制?



<義理講解>  / 王凱老師  14'29"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八佾•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2.《中庸•1》:「…喜怒哀樂之未發,未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3.任啟運《四書約旨》:「子游極熟於禮文,卻說『喪致乎哀而止』。都可見他矯枉之功,進德之實。」

4. 張居正《四書直解》「方今之世,文勝質衰。居喪者徒尚儀文之末節,而少哀戚之真情。以吾觀之,人子執親之喪,只極盡乎哀而止,何以文飾哉?蓋哀慟有餘,則真情已竭,雖禮文不足,何傷乎?」



5.邢昺《論語注疏》: 「此《孝經》文也」

6.《孝經•喪親章18》:「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ㄧˇ),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

7.《孝經•開宗明義章1》開頭也講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8.《論語•先進•12》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白話:季路問怎樣侍奉鬼神,孔子說:「人都不能侍奉好,還談什麽侍奉鬼神?「請問死是怎麽回事?「生都不瞭解,還談什麽瞭解死?」

9.《論語•學而•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二、重點摘記

<原文>子游曰:「喪致乎哀而止。」

<白話>子游說:「居喪,真正做到哀傷也就夠了。」

(一) 主旨

對父母之喪,孝子要從內心底裡流露出自己全部的哀傷之情,不要過於注重外在的形式。但哀傷也要有節制,不能過度,過度哀傷會毀傷身體,也是父母所不願意看到的。



(二) 子游的簡介

本章及下一章,孔子的又一個重要學生子游登場。

1.子游是孔門第四期學生,小孔子四十五歲,是「孔門十哲」中文學科第一,對禮文非常熟悉。

2.二十多歲就擔任了「武城宰」,孔子到武城時,「聞弦歌之聲」,非常贊許。後來子游自己授徒講學,形成了一個頗有影響的學派——子游氏之儒。



(三) 子游告誡:喪禮重在哀敬之心,不可在禮上過度繁瑣。

1. 子游告誡我們,父母的喪禮重在哀敬之心的表達,切不可以在禮的枝末上過度繁瑣。

2. 孔子說:「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禮,與其鋪張浪費,還不如儉樸。拿喪禮來說,與其儀式周全、隆重,不如發自內心地真正哀敬。

3. 《四書約旨》上說:「子游極熟於禮文,卻說『喪致乎哀而止』。都可見他矯枉之功,進德之實。」

4. 明兩朝帝師張居正講解這一章時說:「方今之世,文勝質衰。居喪者徒尚儀文之末節,而少哀戚之真情。以吾觀之,人子執親之喪,只極盡乎哀而止,何以文飾哉?蓋哀慟有餘,則真情已竭,雖禮文不足,何傷乎?」白話:春秋時代,開始禮崩樂壞,在禮儀上,文與質不能完全相互呼應,文有餘而質不足。居喪者只是崇尚禮儀的行相和枝末,對父母的哀敬之心缺乏真情流露。作為孝子辦理父母的喪禮,只要能夠極盡哀傷之情就可以了,何必要太注重這些繁文縟節呢?如果極盡了哀敬之心,外在禮儀雖有些不足,又何妨呢?

5. 當然,子游的意思,並不是說禮的外相不重要,甚至說不要這個外相,而是糾正「文勝質衰」這個現象,就是為外相而外相,為形式而形式,捨本逐末。其實,當我們的哀敬之心不足的時候,恰恰禮的外相就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只有通過外在儀式的持守,才可以不斷地牽動我們的內心,讓我們的哀敬之心真正生起來。



(四) 哀傷之情不能過度,要「發而皆中節」。

1.邢昺在《論語注疏》中說:「此《孝經》文也」。說本章的這段話出自《孝經》的「喪親章第十八」。原文是這樣的:「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ㄧˇ),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

這段文是孔子說的,意思是,

孝子喪失了父母親,非常傷心,哭得氣都接不上來,聲嘶力竭;行禮的時候沒有任何表情;說話語無倫次,沒有文采;穿上漂亮的衣服,內心就忐忑不安;聽到動聽的音樂也快樂不起來;再美味的食物也沒有一點味道。這是孝子失去父母之後至真至情的流露啊!但在父母之喪三天之後就要吃東西,這是聖賢教導人民不要因失去親人過度悲哀而損傷生者的身體,如果哀毀過度而傷害生者,反而虧損孝道,泯滅人性。這是聖人制禮的規定。



2.《孝經》開頭也講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如果毀傷身體,是父母不願意看到的,這反而不是孝道。



(五)、認識「哀」的行相,才能把握喪禮的實質和根本

1.在喪禮的體性與外相的關係上,子游特別告訴我們要注重哀敬這個「體」,認識它的行相,如此就能把握到喪禮的實質和根本。

2. 什麼是哀敬呢?

《論語》中講喪及喪禮,是非常非常多的。喪,涉及到「死」的話題。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人生無非是「生」與「死」這兩件大事。生死相連,綿延不絕。懂得「生」的意義,也必然瞭解「死」的內涵;如果對「死」不尊重,那麼也不會懂得如何尊重「生」。《論語》中很多地方直接或間接地談到「喪」及「死」,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孔子及儒家對「死」賦予了更多鮮為人知卻十分深刻的內涵呢?



(六)、「慎終追遠」能產生「民德歸厚」的功效

1. 曾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慎重辦好父母的喪事,要喪盡其禮;追念、祭祀歷代祖先,要祭盡其誠。如此的話,老百姓的品德就會回歸厚重。那為什麼「慎終追遠」就能產生「民德歸厚」的功效呢?

2. 我們先要追問一下自己:父母及祖先,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

非常幸運的是,《論語》中所傳遞出來的對喪及喪禮的殷重之情,穿越了兩千多年,已經深入到了中國人的骨髓,我們重視喪禮和祭祀的傳統依然保存了下來。每年的清明節,上至國家領導人會帶頭到黃帝陵祭拜華夏祖先;下至普通百姓,拖兒帶女,整個家族以點香燒紙、獻花供物等種種禮儀,憶念祖先。清明祭祖被中國人視為神聖,不可或缺,是除了春節以外,人口流動最多的一個節日。除非不可抗力,如果不回來祭祖掃墓,視為不孝、不吉祥。除了清明以外,在春節、元宵節,還有其它的節氣,不同的地區都有不同的祭祖傳統。

3. 在我們中國人的觀念中,只要我們對祖先恭敬,相信祖先都會在冥冥之中護佑著一代又一代子孫。這絕不是迷信,也可以說是儒家十分寶貴的文化道統,是中華文化、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秘訣所在。由於近代傳統文化有所衰落,現代中國人相信祖先的護佑,但為什麼祖先會護佑,如何護佑,不一定非常清楚。

4. 我之所以是一個中國人而區別於外族人,不僅僅是我擁有黑頭發、黑眼睛、黃皮膚等外在的特徵,而且更為顯著的是我具有中國人的禮儀、氣質和性格,因為我們是在傳統文化的浸潤和潛移默化中成長起來的。無論朝代如何更迭,文化是否興衰,外族如何入侵,即使是像十年「文革」,傳統文化似乎滅絕了,但從先祖傳承下來的中國基因、中國元素、中國文化,一代又一代流淌到了我們的血脈裡,刻到了我們的骨子裡,都從來沒有斷流、滅絕。

5. 在傳統社會,家族是一個龐大而完善的教育體系和文化傳承體系。三世、四世乃至五世同堂,如同一所學校,在真切地演繹著禮樂的精神,傳承孝悌的內涵。而這樣的學校是無法被其它所替代的!現代社會雖然大家族都沒有了,但很多地方仍保留家譜和族譜,家教的模式和內涵,仍一脈相承。我們在耳濡目染中被父母和尊長的行儀所教育和滋養,被先祖的精神所內化。

6. 所以,父母和祖先不僅給了我血肉之軀,而且養育了我的精神生命。而這種精神文化的源頭卻在古聖先賢。所以,父母是透由列祖列宗,將古聖先賢引入我生命的第一人。「慎終追遠」的意義是,讓我們從內心深處禮敬父母及列祖列宗,禮敬他們也就是禮敬古聖先賢。而祭祀和禮敬的本質是崇尚、仰慕他們所賦予我們的集仁智勇於一體的精神文化。因為祖先的文化滋養,能夠讓我立於天地之間,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有仁義道德的人!不僅自己效學祖先,而且以身作則,讓子子孫孫都能如是行!能這樣做的話,民德能不歸厚嗎?這樣做的話,我們是否等於是被祖先所護佑了呢?



(七) 「喪致乎哀」,不造作、不流於形式、不會情緒失控。

1. 因為有這樣的文化傳承,所以父母一旦去世了,作為孝子一定是非常非常重視父母的喪禮,且「致乎哀」,就是極盡哀傷之情。而「哀」的特徵是哀敬。為什麼是哀敬呢?有人說父母在的時候,我們從外面回去叫作回「家鄉」;父母不在的時候,回去叫作回「故鄉」。父母在,才是一個完整的家。「家」是滋養我生命的沃土,是我身心成長的源泉,是我的精神家園。無論走到天涯海角,家和家鄉都是我魂牽夢縈的地方。在我們的傳統中,「家」又是縮小的「國」,「國」又是擴大的「家」。

2. 現在,雖然父母老了,似乎再也關心照顧不了我們,甚至需要我們子女來照顧。但「家有老人是個寶」,老人好像是一座豐碑矗立在那裡,是一部厚重的歷史,翻閱它可以讀懂很多人生的得失興衰;老人又是一個無盡的寶藏,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經過無數境界的歷練,累積了無數的人生經驗和教訓,需要我們去挖掘、尋寶。

長壽的老人,經歷了無數的人生坎坷仍然屹立不倒,是他們累積無數的善行和福德所感得的。這樣的父母,這樣的老人,我們能不禮敬嗎?所以他們一旦離開我們,

這種哀傷之情是從至誠恭敬的心田中自然流露出來的,不會矯揉造作,不會流於形

式,也不會被情緒左右而失去節制!



(八) 結論

當我們懂得「哀敬」的本質是什麼的時候,對父母的喪禮,就會格外殷重至誠,更加理性厚重,曉得如何文質相扶,絕不會做表面文飾。了知發自內心地對父母哀敬,是天地之禮序,照著去做,全部是好處;不照著去做,天地難容,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會跟著而來!

論語 子張十九 第13章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白話>

子夏說:「“做官了,如果行有餘力,應當加強學習;學習豐足了,應當出來做官。」

<注釋>

1.  仕:入官”,就是入仕做官。
2.  學: 學文”,就是學習文章典藉,學習古聖先賢的經典。
3.  優 : 多數註解為“行有餘力。


<思惟提綱>

1. 這章說的<學>是學什麼?
2.「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學> , <仕> 先後次第為  
   何 ?
3. 本章所說的“優”的行相為何 ? 學而未優”的行相又是甚麼 ? 
4.「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適合各行各業 , 您有善巧應用
   的經驗嗎 ?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與文獻

1.清李中孚《四書反身錄》:“子夏先言仕,後言學者,良以學人一入仕多不復學,故先言仕,以見既仕比之未仕所關尤重,尤不可以不學。”
2.朱熹《論語或問》:仕優則學,為已仕者言也。蓋時必有仕而不學如原伯魯者,故有是言。學優則仕,為未仕者言也,蓋未有以明乎修己治人之道,則未可以仕耳。
3.《說文》:“仕,學也”,把“仕”解釋成“學”,仕與學是同一個概念
4. 清代段玉裁《說文•段注》:“訓仕為入官,此今義。古義宦訓仕,仕訓學。
5.《論語•公冶長•6》: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6. 朱熹《論語集注》:
“仕與學理同而事異,故當其事者,必先有以盡其事,而後可及其餘。然仕而學,則所以資其仕者益深;學而仕,則所以驗其學者益廣。
7. 陽明先生:“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
8.《論語•先進篇•25》: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9. 《論語•為政篇•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10. 《蕅益大師• 李卓吾註解》: “今入學未優,則已仕矣。仕而優,如何肯學?
11. 《蕅益大師•方外史註解》:“惟其學未優便仕,所以仕後永無優時。”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一) (文義解釋)
1.子夏說:“做官了,如果行有餘力,應當加強學習;學習豐足了,應當出來做官。”
2.這兩句話,大家比較熟悉,尤其後面一句“學而優則仕”,被詮釋為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讀書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做官。這是“讀書做官論”的由來。
3.後人將“做官”簡單理解為追求功名利祿,所以“讀書做官論”也常常被貶義乃至批判。《朱子家訓》上就告誡子孫:“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以糾正我們讀書為科第而科第,忘記“志在聖賢”。
4. 仕 , 學, 優, 字義解釋 :
(1)“仕”,解釋為“入官”,就是入仕做官。
(2)“學”,是指“學文”,就是學習文章典藉,學習古聖先賢的經典。
(3)“優”,多數註解為“行有餘力”,但對“行有餘力”的理解,就不盡一致,非常豐富了。
(二) 學與仕,先後次第 :
1. 從邏輯次序來看,“學而優則仕”應當在“仕而優則學”的前面,因為從學到仕,是前因後 
果的關係。
2.古人註解這一章時就有這個疑問。
清李中孚《四書反身錄》上說:“子夏先言仕,後言學者,良以學人一入仕多不復學,故先言仕,以見既仕比之未仕所關尤重,尤不可以不學。”
意思是,入仕做官這件事,比未做官更為重要,現在很多人做了官就不再學習,所以子夏要把“仕”放在“學”之前。
3.但也有的認為這兩句話各有所指,所以邏輯次序並不重要。
朱熹在《論語或問》上說:“仕優則學,為已仕者言也。蓋時必有仕而不學如原伯魯者,故有是言。學優則仕,為未仕者言也,蓋未有以明乎修己治人之道,則未可以仕耳。”
意思是,前句是針對已經做官了卻不好好學習的人而言;後一句是警策尚未入仕做官的人,在對修己治人之道還沒有明白之前,是不能匆忙入仕的。這兩句單獨講也可以,如果從兩句話之間的邏輯關係來談,內涵更為深廣。
(三) 古義今義解釋 仕 , 學 , 優 :
什麼是學?什麼是仕?什麼是優?
1.根據《說文》的解釋:“仕,學也”,把“仕”解釋成“學”,仕與學是同一個概念。
2.清代段玉裁對《說文》有個註解,叫作《段注》,他進一步解釋說:“訓仕為入官,此今
義。古義宦訓仕,仕訓學。
3.在今義中,仕為做官,在古義中,“仕”不僅與“學”同義,而且“仕”與“事”又通用。
而“學”不僅有“效仿”的意思,在《說文》上還解釋為“覺悟”。
4. 從這一連串的註解中,我們能否這樣理解,仕是做官,做官不是為了求得功名利祿,其實就是做事,為人民服務。
5.做事也就是學習,學習又是仿效、覺悟。故無論是學習,還是做官做事,都是一個仿效聖者,生命不斷覺悟的過程。
6.從“仕”的古義到今義的演化中,我們是否體會到古人的理想,就是能夠為平定天下而去朝庭做官,這是人生最重要的大事,是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事情。
7. 而在《說文》中,又將“仕”與“學”視為同義,是否意味著,要把事情尤其是治國理政這一大事做好,必須效學最有智慧的聖者,以覺悟的心去行治國平天下這一大事!反過來說,做事,也不是為做事而做事,做官也不是為了做官而做官,而是一個自身覺悟,也是幫助他人覺悟的過程。
8. 仕”與“學”的內涵分開來解釋 :
《段注》上又說到,將“仕”與“學”的內涵分開來解釋,是從《論語•公冶長》篇的“子使漆雕開仕”這一章開始的。所以,後人都習慣將“仕”與“學”作為兩件事情來看,即“仕”是做官,“學”是學文。
9.仕與學的異同及相互關係 :
朱熹在《論語集注》上說:
“仕與學理同而事異,故當其事者,必先有以盡其事,而後可及其餘。然仕而學,則所以資其仕者益深;學而仕,則所以驗其學者益廣。
”朱熹的這段註解,非常精要地詮釋了仕與學的異同及相互關係。
“仕”與“學”理同,同在哪裡?就是無論是學習文章典籍,還是入仕做官做事,都是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個從領納見解到行持實踐的過程,是從“自利”到“利他”的過程。
但“學”重在學習文章典籍,“仕”重在治國理政,它們是兩件有差異的事情,所以側重就不一樣。前者是因,後者是果;前者重在自利,後者重在利他;前者重在理論上的了解,後者重在實踐上的運用。
10.朱熹還解釋了仕與學之間的相互作用。
(1)“仕而優則學”,就是做了官以後還不斷地學習,將有助於把事情做得更加深入;“學而優則仕”,是指學習了大量的文章典籍,一定要去做官做事,以此驗證所學的內容是否正確、廣泛。故“學”與“仕”的關係,也可以理解為“知”與“行”的關係。
(2)在“知”與“行”這兩者當中,如果“知”不足或錯誤,則“行”會偏離方向;如果“行”不足,則“知”會浮於言說。知行雖然在“事”上有異,但在“體”上並無差別,即知行合一。 陽明先生說:“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四) 理解本章所說的“優”: 
1. 學而優則仕的“優”:
 (1)理清這一層關係之後,我們再來理解本章所說的“優”,也許會清楚一些。
“學而優則仕”,其中的“優”,就是學習的基礎一定要打好,不僅學習的經典要多,尤其重要  
  的是將聖人的見解建立在內心。
 (2)當然獲得正確的見解,一定要有心性的涵養,沒有孝悌等心性的涵養,是得不到正見的。在   
   奠定了入朝做官的基本正見,以及德性的涵養之後,才可以去行治國理政這一關乎天下興衰
   的大事。
 (3)孔子對學而未優而從政者,一直持否定的態度。
 《公冶長篇》的第六章說:“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
  '子說。”孔子讓自己的學生漆雕開去做官。漆雕開回答道:“我對做官還沒有什麼信心。” 
   孔子聽了很高興。漆雕開說的“未能信”,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學而未優”,不能輕率入
   仕。
 (4)在《先進篇》的第二十四章:“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
   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子路讓子羔做費地的長官。孔子道:“那是害了這個年青人啊!”子路說:“那地方有百姓、有土地、有五穀,管好人民、治理國家都能學到東西,何必一定要讀書才算是學習呢?”孔子道:“所以我才討厭那些花言巧語、賣弄口舌的人。”孔子對子路認為當官未必一定要讀很多書,斥責為“佞”,就是花言巧語、賣弄口舌。
 2.“仕而優則學” 的“優”
  (1) 那麼對於“仕而優則學”中的“優”,又如何理解呢?
    這個“優”,不是說我做官如果有空餘的時間,應當兼顧好學習。
    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經歷了很多境界的歷練,既包括不如人意,乃至磨折人心的逆境,也包括了沉溺享樂、容易使人懈怠的順境。
  (2)對古聖先賢的見解,有所感慨,有所體悟,乃至有所證得,對聖人及經典產生了更強的信心。對在實踐中未能跨過去的坎,也想透過更深入地學習而去穿越。
    這個時候就會對古聖先賢的經典有一種更為強大的引動力量,想去了解、深入的慾望更為強烈。這種發自內心的想不斷探究真理的心,來自於實踐中的不斷歷練、領悟和收穫。這才叫作“仕而優”則學。
  (3)能“仕而優則學”,反過來也有助於在為政的實踐中穿越更為考驗的境界,讓自己的覺悟更高,乃至達到“無可無不可”、“從心所欲,不踰矩”的高度。
  (4)王陽明和曾國藩可以說是“仕而優則學”的典範,他們位居高官,政務繁忙,乃至在帶兵打仗、兵荒馬亂的歲月,都不忘修身立志、講學佈道、著書立說。
    ※曾國藩的家書,是反躬內省、修身養心難得的好教材。
    ※王陽明在被貶到自然和人文環境都十分鄙陋的貴州龍場,卻成就了著名的“龍場悟道”。
3.  如果能夠“學而優”,必然去“仕”;如果能夠“仕而優”,也必然去“學”。
(五)“學而未優”的相狀 :
1. 蕅益大師引 李卓吾的註解,說:“今入學未優,則已仕矣。仕而優,如何肯學?”
大師一 針見血地指出,因為我們學而未優,那麼入仕以後如何肯學?這對我們現代人而言,是一個極大的警策。
2.“學而未優”的相狀很多。
 (1)  我們從家庭走向社會,從學校走向職場,從個體走向婚姻,在這個過程中,表面看我們也進行了大量的正規的學習。
 (2) 但我們將做官、經商等一切的職業都視為謀生的手段,所以學習也就圍繞謀生而展開。
    如此必定在外在知識和技能上著力,而忽視了學習所應有的內涵——生命的覺悟。
 (3)面對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我們無法調適自己的心態,之前所累積和準備的知識,在境界面前不堪一擊。
 (4)不要說逆境讓我們焦慮、壓抑、恐慌,就是在順境面前,一旦我們在職場春風得意、在官場  
   名利雙收,就會沉溺其中,開始停止對真理的追求,停止對生命意義的探究,乃至學習知識
   與技能都提不起興趣,生命陷入至暗時刻。
3.蕅益大師又引用方外史的註解,說:
“惟其學未優便仕,所以仕後永無優時。”
   如果學習這件事情沒有充分準備好,便匆忙入仕做官,那麼做官之後,就永遠沒有“優”時。
   就是說因學而未優,見解不堅固或者錯了,德性涵養不夠,那麼在做官或做事的對境中就不可能有所體悟。
4.沒有正見的指引,我們只是把事情當作一件事情來做,大到治理一個國家,小到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會在事相上打轉,不可能透過事情本身而找到真理的入口,提升生命的意義!
(六) 總結 : 做了官讀書,才是真修煉 :
1.中紀委副書記李書磊,在他的雜文《宦讀人生》中寫到:
“我真正欣賞的不是讀了書做官,而是做了官讀書。
讀了書做官總有點把讀書當敲門磚的意思,既貶低了讀書也貶低了做官;
做了官讀書才是一種雅興,一種大性情,一種真修煉。
   古代的官員千里宦遊、兩袖清風,滿牆書卷,白天升堂處理俗務,晚來在燈下讀書咀嚼真諦, 庶幾近於人生的最高境界!
2.做官是一種大俗,讀書是一種大雅。
  從俗的、做官的立場上來看,這大雅對大俗是一種拯救;
  而從雅的、讀書的立場上來看,這大俗對大雅又是一種成就。
這段話非常深刻地詮釋了本章的要義。
3. “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適合各行各業 :
(1)我們在這裡談“仕”,談從政,但孔子認為,不是說做了官才算是從政,如果能夠將孝、悌 等風尚影響到當官的人那裡,也算是從政了。
(2)古代農業社會,讀書人報效家國天下的主要渠道是從政。
而現代社會,工商業高度發達。  套用“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這句話,也可以這樣說:“學而優則商,商而優則學”。
(3)如果能夠將企業的價值觀從唯利是圖中掙脫出來,把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轉變成實踐聖賢教誡的過程,“修齊治平”的過程,個體生命提升的過程,那麼這也許是對現代工商理念的一個最大突破!其它的各行各業,包括士、農、工、商,乃至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去思維,那麼這大概是本章所要闡述的真正意趣!

論語 子張十九 第12章-3

1、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
  之何?」

2、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
  區以別矣。
3、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一、白話翻譯:
 
1、子游說:「子夏的學生,教他們做些洒水掃地,應對賓客,趨走進退這些事是
  可以的,但這些只是細枝末節,根本的還沒學到,這怎麼行呢?」
2、子夏聽到後說:「唉!子游說錯了!君子之道,哪些是先傳授給人的?哪些是
  放在後面倦怠不教的?這就像草木一樣,是有分類區別的。
3、君子之道怎麼可以不量其深淺,不問其生熟,就一概而論,誣罔施教了呢?至
  於有淺有深,依次而教,貫穿始終的,大概只有聖人了吧!」
 
 
二、讀誦進度:
 
華敘彬老師 領讀 12’21”
 
今日段落 -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段落複習 - 每章讀誦5遍、串讀5遍
 
08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09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
  以為謗己也。」
11 子夏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12 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
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三、思惟提綱:
 
① 我們在教導孩子的時候,會不會在不知不覺中犯了「驅使他們作惡卻又要求他們向善」的錯呢?
 
② 我們在跟著師長學習聖賢之道時,最重要的是什麼?
 
 
四、義理解說:
 
講師:潘竑 老師 08’05”
 
1、引用經文及補充:
 
◎ 朱熹《四書集注》
程子曰:「君子教人有序,先傳以小者近者,而後教以大者遠者。非先傳以近小,而後不教以遠大也。」又曰:「灑掃應對,便是形而上者,理無大小故也。故君子只在慎獨。」又曰:「聖人之道,更無精粗。從灑掃應對,與精義入神貫通只一理。雖灑掃應對,只看所以然如何。」又曰:「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為兩段事。灑掃應對是其然,必有所以然。」又曰:「自灑掃應對上,便可到聖人事。」愚按:程子第一條,說此章文意,最為詳盡。其後四條,皆以明精粗本末。其分雖殊,而理則一。學者當循序而漸進,不可厭末而求本。蓋與第一條之意,實相表裡。非謂末即是本,但學其末而本便在此也。
 
◎ 朱熹《大學章句序》
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禦、書數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則自天子之元子、眾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與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 王陽明《訓蒙大義示教讀劉伯頌等》
古之教者,教以人倫。後世記誦詞章之習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當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為專務。其栽培涵養之方,則宜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導之習禮以肅其威儀,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今人往往以歌詩、習禮為不切時務,此皆末俗庸鄙之見,烏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春風,沾被卉木,莫不萌動發越,自然日長月化;若冰霜剝落,則生意蕭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誘之歌詩者,非但發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號呼嘯於詠歌,宣其幽抑結滯於音節也。導之習禮者,非但肅其威儀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讓而動盪其血脈,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諷之讀書者,非但開其知覺而已,亦所以沉潛反復而存其心,抑揚諷誦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順導其志意,調理其性情,潛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頑,日使之漸於禮義而不苦其難,入於中和而不知其故。是蓋先王立教之微意也。
若近世之訓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讀課仿,責其檢束而不知導之以禮,求其聰明而不知養之以善,鞭撻繩縛,若待拘囚。彼視學舍如囹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寇仇而不欲見,窺避掩覆以遂其嬉遊,設詐飾詭以肆其頑鄙。偷薄庸劣,日趨下流。是蓋驅之於惡而求其為善也,何可得乎?
 
凡吾所以教,其意實在於此。恐時俗不察,視以為迂,且吾亦將去,故特叮嚀以告。爾諸教讀,其務體吾意,永以為訓,毋輒因時俗之言,改廢其繩墨,庶成「蒙以養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2、重點摘記:
 
昨天我們談了灑掃應對進退上的本末問題,今天再來探討一下教學的先後次第問題。
 
(一)引諸先賢對教學次第的語錄來證成:
 
①程頤(北宋)
 
《四書集注》對本章的注解引程子的話:「君子教人有序,先傳以小者近者,而後教以大者遠者。非先傳以近小,而後不教以遠大也。」
 
②朱熹(南宋)
 
朱熹也說:「聖門教不躐等」。
 
因為人的天資、根性高下不等,所以孔子教人既因材施教,應機而教,又教有次第,循序漸進。
 
朱熹在《大學章句序》中說:「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禦、書數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則自天子之元子、眾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與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這就是說,無論什麼人,都是八歲(相當於當今的六歲)進入小學,接受小學教育;十五歲起進入大學,受「大人之學」的教育。小學與大學的教學重點不同:「小學是直理會那事,大學是窮究那理。……小學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處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規矩做去。大學是發明此事之理。」通過「事」與「理」的溝通,建立了小學「灑掃應對」和大學「格物致知」的進階關係。
 
③范祖禹(北宋)
 
宋代大儒范祖禹很重視教學次第,他說:「先王之教,學不躐等,幼者有為幼之事,長者有為長之道。童子而欲為成人,是學未至而謂之至,行未成而謂之成,……豈不夭其天性哉!」
 
④王陽明(明)
 
對此,王陽明也寫過一篇《訓蒙大義示教讀劉伯頌等》,特別強調要針對兒童的性情來實施教育,不能逾越次第。
 
大意是說:
 
古代教育是以人倫道德為主教導學生,後來興起了記誦詞章的風氣,先王的教育大義就消失了。
 
一般來說,兒童的性情是喜歡嬉戲玩耍而害怕約束,就像草木剛開始發芽時,如果讓它舒展暢快地生長,就能迅速發育繁茂,如果摧殘它就會很快枯萎。如今教育孩子一定要使他們順著自己的興趣,多加鼓勵,使他們內心喜悅,那麼他們自然就能不斷進步。有如春天的和風細雨,滋潤了花草樹木,花木沒有不萌芽發育的,自然能一天天地茁壯生長。如果遇到冰霜的侵襲,它們就會蕭條破敗,一天天地枯萎。
 
所以通過吟唱詩歌來引導孩子,不只是為了激發他們的志趣,也用來在吟唱詩歌中消耗他們蹦跳呼喊的精力,在音律中宣洩他們心中的鬱結和不快。
 
引導他們學習禮儀,不僅是為了嚴肅他們的儀容,也是借此讓他們在揖讓叩拜中活動血脈,在起跪屈伸中強健筋骨。
 
教導他們讀書,不僅是為了開啟他們的智慧,也是借此使他們在反復思索中存養他們的本心,在抑揚頓挫的朗誦中弘揚他們的志向。
 
所有這些都是用來順應他們的天性,引導他們的志向,調理他們的性情,使他們逐漸接近禮儀而不感到艱難,性情在不知不覺中達到了中正平和。這才是先王立教的深意。
 
而現在的人教育兒童,每天只是用標點斷句、課業練習督促他們,要求他們嚴格約束自己,卻不知道用禮儀來引導他們,只知道要求他們聰明,卻不知道培養他們的善良之心,只知道鞭撻束縛他們,像對待囚犯一樣。於是,孩子就把學校看成是監獄而不想上學,把老師看成冦仇而不願見面,伺機逃避、掩飾遮蓋來達到他們嬉戲玩耍的目的,作假撒謊來放縱他們的頑劣習性,於是就日漸庸劣,日趨下流。這是驅使他們作惡卻又要求他們向善,這怎麼可能呢?
 
王陽明的這段文現在讀來仍很生動鮮活,很有針對性,對現代兒童教育觀念的轉變仍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⑤師長教誡
 
我的老師也很重視教學的次第,他說:「次第絕對不是一件小事情,大家不要忽略它!如果沒有前面的次第,那麼將沒有後面的次第;如果前面的次第沒好好努力的話,腳下的一步沒有,怎麼可能有以後的路呢?」
 
老師提示我們在跟著師長學習聖賢之道時,很重要的就是要瞭解:「最初的次第是什麼?步步的次第又是什麼?要知道聖賢引導我們的這個次第,將在我們的生命中揭示出一重比一重的美好、一重比一重的欣喜。這個次第可能是經典裡面的次第,同時也是我們認識自心之後,在自心中所看到的次第。那麼這個次第一定是步步離苦、步步得樂,是從眼下的迷惘、眼下的沉悶,慢慢地變清晰,看清腳下踩的是什麼?當下一步是什麼?」
 
有了這樣清晰明確的教學次第,真的是「聖與賢,可馴致」,我們都可以期待成為本章中子夏所說的「有始有卒者,其唯聖人乎。」

論語 子張十九 第12章-2

12-2 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

<白話>
12-2 子夏聽到了,就說:「唉!子游這樣說,太過頭了!成為君子的道理,哪些要先傳授?哪些放在後面教或放棄?這就像摘植草木,是要分類有前後差別的。」

<注釋>
1.言游:「言游」,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故稱言游。
2.過:過錯。
3.君子之道:養成君子的學問。
4.孰先傳焉、孰後倦焉 :「孰」,什麼。哪個先傳授、哪個放在後面教或懶得教。
5.譬諸草木區以別矣:諸,於。言教人亦如栽植草木,必須區分而有前後。

<讀誦>  
第12章-2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第 7章- 第12章 -2 各章讀誦5遍、串讀5遍
(內文略過)

<思惟提綱>
1. 子夏對子游的觀點,如何回應?
2. 透過「灑掃應對進退」,要涵養什麼德行?
3. 「灑掃應對進退」是成就「君子」必要的學習嗎?
4. 這個時代不在乎「小學」的教育,有何過患?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與文獻
1.《論語•憲問•35》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2.皇侃《義疏》:「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我既學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達天命,天命有窮有通,故我不怨天也」
3.朱熹《四書集注》:「自灑掃應對上,便可到聖人事。」
4.朱熹《小學》:「後生初學,且看《小學》書,那個是做人的樣子。」
5.《弟子規》:「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6.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只此灑掃應對進退,若以為末,到底是末,若知其本,頭頭皆本。」
7.朱熹《四書集注.大學.經一章》:「敬之一字,聖學之所以成始而成終也。為小學者不由乎此,固無以涵養本原,而謹夫灑掃、應對、進退之節與夫六藝之教。」

二、重點摘記
繼續學習〈子張篇〉第12章。
(一) 唯聖人做到,將大根大本一以貫之
1. 上次我們談到在教學法上,子游強調要知本,子夏強調要漸進,而能從灑掃應對進退之始,直至止於至善之終,將大根大本一以貫之的,只有孔子這樣的聖人才可以做到。
2. 孔子是怎麼做到的?
大家還記得〈憲問篇〉第35章的這句: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夫子是透過「下學而上達」逐步達成了與天地合其德的至善。
3. 何為下學?何為上達?
皇侃疏言:「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
《四書集注》引程子的話來說就是:「自灑掃應對上,便可到聖人事。」

(二) 灑掃應對進退怎麼就成了「聖人事」?
1. 朱熹有一本名為《小學》的書,對此有專門的論述。
「古者小學,教人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愛親敬長,隆師親友之道,皆所以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講而習之於幼穉之時,欲其習與智長、化與心成,而無扞格不勝之患也。」這是說在灑掃應對進退的練習中,蘊含著愛親、敬長、隆師、親友之道,這些都為將來的修齊治平打下堅固的基礎。從孩童時就開始訓練這些,慢慢就會培養出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智慧一同成長;聖賢美好的教化漸漸滲透到孩子心中,就會和他的心智一同長成。
2. 孩童幼小的時候,還沒有定型不變的主見,及時教育他們,倫理道德規範就很容易紮根在他們心中,就不會格格不入。
3. 朱子說: 「後生初學,且看《小學》書,那個是做人的樣子。」

(三) 做人從哪裡做起呢?從哪裡學起呢?
1. 一定是從最基礎的地方學起。初入小學,以「事教」為基。這個時候,你不需要跟孩子講理論,只需要告訴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通過做事情來進行教育,這叫事教。
2. 小學的事教,就是灑掃應對進退。灑掃,比如說打掃一個房間,先教孩子要有規劃,先掃哪里後掃哪裡,怎麼掃才能又快又好,桌椅搬動怎樣不磕碰等。打掃過程中,他們就慢慢學會了用心、學會了規劃、學會了惜福、習勞。應對,就是人我之間的互動。
3. 比如見了長輩怎麼做,見了老師怎麼做,如《弟子規》所說「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在與人應對之中建立這些行為準則。進退,就是要教孩子知道什麼事情要主動做,什麼事情要等別人同意了才能做,什麼時候該說話,什麼時候不該說,就是要進退有節,舉止得體。這樣一來,愛親、敬長、隆師、親友這些理念就在不知不覺間就融入到孩子心中。
    
(四) 這個時代忽略小學訓練的過患
1.相對來說,我們這個時代,比較忽視對孩子灑掃應對進退方面的訓練,孩子們的時間精力多用在升學考試、奧數競賽、樂器考級、課後輔導上。不少家庭是,家務事全部父母包了,孩子一心讀書就好。因為,在很多人的觀念裡,灑掃應對進退都是「瑣事」,將來考個好學校,有份好工作才更重要。
2.結果,略去「瑣事」教育的孩子們,長大後,生活獨立性差,不能吃苦,不懂得尊重別人,不會與人相處,不能正確地認識社會和自己,應對社會壓力和問題的能力弱。
3.蕅益大師說:「只此灑掃應對進退,若以為末,到底是末,若知其本,頭頭皆本。」
4.到底什麼是正事,什麼是瑣事,何為本,何為末,如何即末悟本,本末貫通,這些都得跟著聖賢學才能真正看得清、學得會啊!

(五) 《小學》透過灑掃應對進退,敬其事,養其德,立根本。
1.在《小學》中,朱子特別設置了「明倫」一科,一方面教兒童明理,透過講故事,講古人的嘉言和善行,讓孩子明白人倫之理;另一方面教兒童踐行,透過灑掃應對進退,在生活中不斷履踐,直至成為行為習慣。
2.《小學》中,對兒童的衣服冠履、言語步趨、灑掃應對、讀書寫字及各種雜細事宜,都作了很好的示例,對兒童的起居、生活、學習,也有詳細的規定。之所以做出這麼細緻的規定,就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誠敬之心。
3.朱子說:「敬之一字,聖學之所以成始而成終也。為小學者不由乎此,固無以涵養本原,而謹夫灑掃、應對、進退之節與夫六藝之教。」
4.由此可見,正是透過灑掃應對進退的不斷練習,「明人倫」、「正人心」這些儒家基本的倫理道德思想,「 敬其事,養其德」、「習於誠敬」這些人倫日用的工夫,就在潛移默化之中慢慢在孩子的心間涵養滋長,而這些德性的根本一旦在一個人的幼年時期樹立起來,必將深刻地影響他未來的人生。
5.那麼,本章中子游所擔心的只在灑掃應對進退上練,「本之則無」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補充 :
如證和尚開示 :為何需要學習《弟子規》

在《禮記》上面有一句話,就是:「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行,不離走獸。」
為什麼需要有《弟子規》的原因,實際上師父在這裏面講的很清楚。
規,規是圓規;矩,矩就是畫方的工具。就是為什麼需要有對於說弟子的一個規範的原因也是在於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稀,就是人的習慣相異於禽獸的實際上不太多。為什麼說相異於禽獸的不太多呢?就是人也能吃,人也能講;那動物也能吃,動物也能講;人也能走路,動物也能走路。那如果說人的特色只是走路,然後講話、吃飯,甚至於男女,那人跟畜生是沒有兩樣的。這個是師父常常講的,人之異於禽獸者幾稀,那是沒有兩樣的。所以為什麼需要有一個規矩?就是人他能夠超越禽獸的這個習慣,他是靠什麼東西來提升的?就靠這規矩來提升的。
所以初步,身為一個子女的,初步第一個他必須要先跨出來的就是,人到底他超乎於禽獸的地方到底在那裏?他第一個畫的是畫這個東西,人超乎於禽獸的地方到底是在那裏。那,其次更高一層,對於說人的這個價值,價值本身再做一個界定。所以我們在《弟子規》一開始它有講「弟子規,聖人訓。」聖人,人的價值是在於說他能夠成為聖賢,他是可以成為聖賢。
所以就等於說,人是一個工具,而這個工具如果說你不用方圓、不用規矩去改變他的話,這個工具就是禽獸,就是這個工具會讓你以後成為禽獸;而如果說你用方圓、用規矩去楷定他以後呢,那這個人,他的價值就有人的價值。(成為聖賢)

論語 子張十九 第12章-1

12-1【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
12-2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
12-3 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白話〉
12-1. 子游說:“子夏的學生,教他們做些洒水掃地,應對賓客,趨走進退這些事是可以的,但這些只是細枝末節,根本的還沒學到,這怎麼行呢?”
12-2. 子夏聽到後說:“唉!子游說錯了!君子之道,哪些是先傳授給人的?哪些是放在後面倦怠不教的?這就像草木一樣,是有分類區別的。
12-3. 君子之道怎麼可以不量其深淺,不問其生熟,就一概而論,誣罔施教了呢?至於有淺有深,依次而教,貫穿始終的,大概只有聖人了吧!”

〈文義〉
1. 門人小子:統指學生。
2. 洒掃應對進退:洒同灑,即灑水掃地。應對,應話和對答。
進退,言升降儀節等。
3.抑末:抑是轉接連詞,猶可是。末是不重要的細節末務,指洒掃應對進退等。
4. 本之:本是根本的學問、道理。之,語中助發聲的詞。

〈思維提綱〉
1. 子游看到子夏的學生,都以洒掃應對進退為主,有何擔心? 
2. 子游強調教人的重點是什麼?
3. 子夏強調教人的重點是什麼?
4. 本章帶給我的學習是什麼?

〈義理解說〉
一. 引用經文及補充
1. 《論語•陽貨•4》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簡譯:
孔子到了武城,聽見武城人彈琴唱歌的聲音,孔子開心微笑著說:「殺雞為何用牛刀呢?」子游回答說:「過去我曾聽老師說過:『做官的人學了禮樂之道就會愛護百姓,百姓學了禮樂之道就容易聽從上級的命令。』」孔子說:「弟子們,子游說的話是對的,我剛才說的是和子游開個玩笑而已。」
演繹:
孔子本來是感嘆子游是大才卻小用了,子游誤以為孔子說他以治國之道來治理武城,而加以辯解,孔子亦不多加解釋,只說:「是我和子游開個玩笑的。」聖人的心是多麼寬宏大量,以和為貴,用一個玩笑化解許多的尷尬。

2. 《論語•子路•17》【子夏問政於孔子,孔子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簡譯:
子夏做了莒父的縣官,問孔子該怎樣施政。孔子說:「做事不要求快;不要貪見小利。求快則必有匆促不到之處,反而不能好好完成;貪小利就只注意小的方面,反不能成功大事。」

3.《詩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二、重點摘記  
(一) 恭誦原文
【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
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
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二)消文
本章大意是,子游說:“子夏的學生,教他們做些洒水掃地,應對賓客,趨走進退這些事是可以的,但這些只是細枝末節,根本的還沒學到,這怎麼行呢?”
子夏聽到後說:“唉!子游說錯了!君子之道,哪些是先傳授給人的?哪些是放在後面倦怠不教的?這就像草木一樣,是有分類區別的。
君子之道怎麼可以不量其深淺,不問其生熟,就一概而論,誣罔施教了呢?至於有淺有深,依次而教,貫穿始終的,大概只有聖人了吧!”

(三) 子游、子夏展開關於孔子教學法的討論
同為孔門四科十哲“文學”科的高弟,子游、子夏為學側重略有不同。
子游重禮樂,欲致廣大,子夏尚詩書,欲盡精微。
二人在此表述了他們對孔子教學法不同角度的理解,共同為我們展現了孔子教學法的博厚高明、廣大精微。

(四) 子游強調教人要“知本”
1.大家還記得陽貨篇第4章,子游將武城治理到能有弦歌之聲,而讓孔子莞爾而笑說出“割雞焉用牛刀”,子游當時對夫子說:“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2. 這表示子游牢牢記住了夫子學道重教的言教,念念不忘要推行先王的禮樂大道。這就是子游在本章中所說的“本”。
3. 子游是看到子夏的門人小子,不分長幼,都以洒掃應對進退為主,有點擔心這樣下去,會不會因小失大、有末無本?
4. 這種擔心也不無道理,因為當時已是禮崩樂壞的時代,很多人都不知禮之本了,教導學生也多著重在禮數儀軌、進退規矩上面,無法引導學生深入探索體會禮的源頭與實質,最後學生懂的也只是禮的一個形式而已。
5. 所以,子游強調的重點是教人要“知本”。

(五) 子夏注重教人要因材施教,教學次第,將學問的本末圓融一貫 
1. 再來看子夏,他也曾治理過莒父,在子路篇第17章中,【子夏問政於孔子,孔子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子夏也牢牢記住了夫子的教誨,堅持循序漸進、有始有終、穩紮穩打的教學法。
2. 子夏觀察到人的根性特質就像草木一樣,同樣的一場雨下下來,大根大草,小根小草,接收雨量的大小是不同的,所以,一定要加以區別,不能上來都以高深悠遠之道直接教導,那樣可能會有揠苗助長的過失。
3. 所以,子夏注重的要點是教人要因材施教,循序漸進,要“即末悟本”。
4. 同時,子夏也深知能在洒掃應對進退之間不離根本,能對各類根機的人自始至終都注入大根大本,能將學問的本末圓融一貫的教授弟子,這也只有聖人才能做得到,非普通人所能為。
5. 所以,如果說子游看重的是教學的內容,那麼子夏則看重的是教學的次第,而唯有聖人孔子才能將二者融合無間,應對裕如。
6. 所以子夏發出由衷的感慨:“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這是弟子從心底發出的對孔子老師的依仰讚歎,確實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啊!

(六) 總結 : 努力讓自己成為“有始有卒者”,才不辜負聖賢悉心教化的苦心!
1. 錢穆先生對本章的總結極為精要,他說:
“子游非不知洒掃應對進退為初學所有事,特恐子夏之泥於器藝而忽於大道,故以為說。子夏亦非不知洒掃應對進退之上尚有禮樂大道,不可忽而不傳。
是兩人言教學之法實無大異,讀者若據‘言游過矣’四字,便謂子游之言全非,則失本章之旨。”
2. 的確,這也正如蕅益大師所說:“二賢各出手眼接引門人。莫作是非會也。”
3. 兩位弟子把他們從孔子老師那兒學到的教學法表演給我們後人看,我們可得擦亮眼睛看清認明,還得努力照著去做,讓自己也成為一個“有始有卒者”,這才不辜負聖賢悉心教化的一片苦心啊!

論語 子張十九 第11章

子夏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白話>
子夏曰:「一個人在大節上守得住,在尋常小節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文義>
1.大德就是大節,大節多指倫常禮義之道,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
2.小德就是小節,小節多指平常的言行舉止、禮貌細節。
3.閑就是門闌,不踰閑就是防守不失的意思。 

<思惟提綱>
1. 到底應當如何理解子夏的這句話?
 怎樣理解更趨近聖賢的真實意趣呢?
2. 大德和小德是什麼關係?
(1) 有大德一定有小德嗎?
(2) 有小德一定會有大德嗎?  
(3) 大德不踰閑的話,小德會有出入嗎?
3. 聖賢大德只要為了仁義,為了眾生〜哪怕顯現為不守信譽,
 哪怕會損失名節也在所不惜。對此〜您有何想法?

<讀誦> 
第11章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子夏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第5章〜第11章 各章讀誦5遍 串讀 5 遍
5.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6.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8.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9.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
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11. 子夏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 朱熹《四書集注》:「此章之言,不能無弊。學者詳之。」
2.《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3. 朱熹:「大節是當,小節無不可者。若大節未是,小節何緣都是!」
4.《四書反身錄》解釋:「論人與自處不同。觀人當觀其大節,
               大節苟可取,小差在所略;自處則大德固不可踰閑,
               小德亦豈可出入?一有出入,便是心放,細行不謹,
               終累大德,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是自棄也。」
5.宋·陳亮《謝曾察院啓》:“嚴於律己,出而見之事功;
                        心乎愛民,動必關夫治道。”
6. 《朱子語類》:「小德出入可也,此自是可與權之事。
               謂之出入,則似有不得已之意,非德盛者不能。」
7.《詩經》:「野有蔓草,零露漙(ㄊㄨㄢˊ )兮。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二. 重點摘記 10分22秒 潘竑老師
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

(一) 解釋與內涵 
大德、小德,就是大節、小節〜
大節多指倫常禮義之道,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等。
小節多指平常的言行舉止、禮貌細節。
閑就是門闌,不踰閑就是防守不失的意思。
子夏這句話大意是:
一個人在大節上守得住,在尋常小節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朱熹《四書集注》對本章的注解,最後有這麼一句:
「此章之言,不能無弊。學者詳之。」
特別提示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文字表面上理解本章,
一定要詳加思擇,慎思明辨,否則就會有流弊。
那麼,弊在何處呢?
我們可能乍一看,會覺得這是在說〜
只要大節守得住,小節可以不用太在意。
那麼,這就很有可能會為自己不守規矩、不拘小節找到合理的藉口,
對仁義的培植、德行的長養造成傷害。
那麼,到底應當如何理解子夏的這句話?
怎樣理解會更趨近聖賢的真實意趣?
我們一起來試著做些探討。

(二) 大德和小德是什麼關係?  
先來討論一個問題:大德和小德是什麼關係?
也就是說,有大德一定有小德嗎?
《中庸》說: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大德是從小德的累積而來,
大節是從小節的持守而來,有大德必有小德;
那麼,有小德一定會有大德嗎?
這倒不一定,因為如果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生命宗旨,
只在生活的細枝末節上轉,就算是禮貌儀容、言談舉止都表現的非常得體,也只有小德,也只是小人而已。
所以,是否可以這樣說:大德守得住,小德就一定守得住;
                      小德守不住,大德也一定守不住。
用朱子的話來說就是:
「大節是當,小節無不可者。若大節未是,小節何緣都是!」

(三) 「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的義涵  
1.如此看來,一個有大德、守大節的人,他的小節也一定持守的很好,
  那麼這裡為什麼說「小德出入可也」呢?
  換句話說,大德不踰閑的話,小德會有出入嗎?
2.《四書反身錄》這麼解釋:「論人與自處不同。觀人當觀其大節,大節
   苟可取,小差在所略;自處則大德固不可踰閑,小德亦豈可出入?
   一有出入,便是心放,細行不謹,終累大德,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是自棄也。」
3. 這是說觀人與觀己是不同的〜
(1) 觀人標準要寬,可以「無求備於一人」;
(2) 但觀己之時,任何「細行」或「小節」都要嚴格認真對待,
不能絲毫馬虎。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4. 這麼解釋的話,的確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的義涵,尤其是「可也」這個詞,我們就知道這是對他人說的,
對自己可不能隨便說「可也」。
5. 若想不斷長養道德品性,還是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地
持守這些大節和小節。
6. 另一方面,我們也確實看到,那些能夠持守大節的大德,
他們在小節上有時也的確會示現有超越常態的「出入」。
這個我們又當如何看待呢?

(四) 夫子的行誼 是本章最好、最生動的注解   
1.《韓詩外傳》中有這麼一個記載:
  孔子周遊列國時,在郯(ㄊㄢˊ )國郊外碰到了一個叫程本子的賢士。
  夫子特別高興,把車子停下來,和程本子談了很久。
  談完之後,夫子對子路說:「去 拿十匹帛送給程先生!」
  聽了夫子的話,子路卻沒動。
  過了一會兒,見子路沒回應,夫子又說:「去 拿十匹帛贈給程先生!」
  子路這個時候就忍不住了,冒然對孔子說:
 「過去聽夫子說過『士不中道相見,女無媒而嫁者,君子不行也。』」
  言外之意,夫子您這麼做合適嗎?
  夫子怎麼回答他呢?
  夫子說:「夫《詩》不雲乎:『野有蔓草,零露漙(ㄊㄨㄢˊ )兮。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且夫齊程木子,天下之賢士也,吾於是而不贈,終身不知見也。
 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2.大意是說,《詩經》上不是說過嗎?有一個美人,眉清目秀,非常美麗。
  邂逅相遇,正適合我的心願啊。今天我能在路上碰到程本子這樣的賢士,
  此時不贈送他禮物,有可能這一生再也沒有機會相見了。
 「這就是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這是後人對這句話的一個詮釋理解。
3.且不說此件事是不是真的〜
  在《論語》《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家語》中都記載了
  夫子在一些特殊情境下,為推行禮樂之道、濟度天下蒼生,
  行通權達變之事的具體事例,比如,子見南子、子過蒲地等等。
4.夫子曾說他是「無可,無不可」 「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只要為了仁義,為了眾生〜
  哪怕顯現為不守信譽,哪怕會損失名節也在所不惜。
5.由此可見,小德之所以有出入,完全是為了自行化他,
  是為了成就不踰閑的大德。
  所以,夫子說他是「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或許也是「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這句話最好、最生動的一個注解吧!

(五) 結語  
略作小結,「小德出入可也」是聖賢大德利益眾生的一種權變,
雖然顯現的好像在小節上有所虧損,
但實際上他們對仁義大道持守的相當森嚴,絲毫不會放鬆。
因此,對於這樣的大德,他的本地風光我們看不清,千萬不能隨意評點,更不可錯解「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這句話的義涵,
把它當成放任自己隨波逐流,忽略德性修養的藉口。
古注對此有特別的提醒:「君子行權不離道義,小人行權則無所不至。」
《朱子語類》也說:「小德出入可也,此自是可與權之事。
                   謂之出入,則似有不得已之意,非德盛者不能。」
對此,我們確實是不可不慎啊。

<思惟提綱>
1. 到底應當如何理解子夏的這句話?要注意什麼?
2.怎樣理解更趨近聖賢的真實意趣呢?
大德和小德是什麼關係?
(1)有大德一定有小德嗎?
   (2)有小德一定會有大德嗎?  
 (3)大德不踰閑的話,小德會有出入嗎?
【今天全廣(2) 328講】
  很多年前很多人把聽法也不當作是修行,學經典也不當作是修行,都當作是好像了解一些事情啊、多了解一點知識,沒有意識到實際上在聽法就是在研究到底怎麼修,修的次第、質量,然後怎麼樣才是一個非常清淨的修法,而且最重要的是怎麼樣持戒。 [02′17″]
  所以要認真地檢查、要如法地檢查,不能心情低落的時候,就認為自己什麼都沒有;心情一好了,就說:「哇,這個修行滿好的!」
根據自己的心情好壞去判定自己的,顯然這個判定是不準確的。
應該依著《道次第》法鏡來照,看看自己在什麼地方。最重要的是,堅持了很多年學習《廣論》,一直在聽法、如理抉擇,在一遍一遍學 這樣的同學,千萬不要對自己聞思從《般若經》傳出來的《廣論》起追悔心啊!千萬不要這樣辛辛苦苦堅持了這麼多年還起追悔心。 [05′27″]

論語 子張十九 第10章

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白話〉
子夏說:「君子在位,必先使人民信仰,然後去勞動他們;沒有取得信仰,人民就要以為是虐待他們了。對於君上,也要先使國君信任自己,然後去進諫;沒有取得信任而去進諫,君王會認為是在毀謗他了!」
〈文義〉  
1. 君子,指在位而有德者
2. 厲己:厲是苛虐、虐待。己,指人民。
3. 謗己:謗是毀謗、惡言攻訐。己,指君上。
〈思維提綱〉
1.子夏認為在位者,要役使人民必須先如何?否則有何過患?
2. 君子對國君進諫則先要如何?否則會有什麼後果?
3. 總結本章,君子對上、對下首要做到什麼?道理何在?
4. 您覺得本章,可有夫子論語中言教做支持?
〈義理解說〉  
一、 引用經文及補充
1.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信,謂誠意惻怛而人信之也。厲,猶
病也。事上使下,皆必誠意交孚,而後可以有為。
2.《論語•學而•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
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3.《論語•學而•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
 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4.《論語•學而•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
以時。」
5.《論語•子路•4》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6.《論語•陽貨•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7.《論語•顏淵•7》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8.《論語•為政•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9.《袁子正書》: 唯君子為能信,一不信則終身之行廢矣,故君子重之。(作者:袁子正,袁準,魏晉南北朝人,本書收錄《群書治要》卷五十)
10.張居正《論語別裁》: 君子欲有為於天下,非積誠以感動之,未有能濟者也。
11.朱舜水曾言: 「修身處世,一誠之外更無餘事。故曰:『君子誠之為貴』,自天子至於庶人,未有舍誠而能行事也;今人奈何欺世盜名矜得計哉?」(朱之瑜,字魯璵,明朝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南明滅王東渡日本,號舜水,也對水戶學產生很大影響。)
12.《群書治要•卷46•中論》孔子曰:「欲人之信己,則微言而篤行之。篤行之,則用日久;用日久,則事著明;事著明,則有目者莫不見也,有耳者莫不聞也,其可誣乎?」(東漢文學家,徐幹,建安七子之一,著《中論》是政論性著作,闡發義理,曹丕讚之‟成一家之言,辭義典雅,足傳於后”)
13.《道德經•第六十三章》中有言:「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14.《大學•經一章》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15.《菩薩寶鬘頌》阿底峽尊者的話:眾中觀自語,獨處觀自心。

二、重點摘記  
(一) 恭誦原文、消文
1. 恭誦原文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
為謗己也。」
2. 意思是,子夏說:“君子必須取得人民信任,然後才讓他們去勞作,否則人民就會以為是虐待自己。君子要先取得別人的信任,然後才去進諫規勸;如果沒有取得別人的信任,別人就會以為是在誹謗自己。”
(二)前言及本章主旨
1. 《朱子集注》上說,“信,謂人信之。厲,猶病義。言事上使下,皆必誠意交孚而後可以有成。”意謂君子使民、事君,都要以信為先。
2. 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來闡述,一、這一章的主旨講什麼?二、信為什麼這麼重要?三、如何才能做到信?
3. 本章主旨
(1) 主要是講,無論居上臨民,還是居下事君,彼此信任都是非常重要的。子夏所說來自於孔子之教。孔子說過,作為君子,必須“主忠信”,“敬事而信”,“言而有信”,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和任用——“信則人任焉”。因此,信是人際交往的根本,也是治國治民及仕進之道。
(2) 古代士人以出仕為自己的使命和理想,而出仕後就要面臨對上和對下兩種關係:對於君主及長官,要行勸諫之事;對於自己治下的百姓,要盡管理之責。
(3) 君子信而後勞其民,“勞其民”是派任務給人民,君子在位的時候,他會先取得人民的信任,然後才安排任務給老百姓去做。而取得信任,最重要的是愛護人民,他知道你愛護他,你所安排的事情,也都是為了他著想,他不會不願意,不會覺得你是找他麻煩,他會歡喜去做。假如不建立信任,“未信則以為厲己也”,反而讓人民誤會是虐待他了。
(4) 信任是做事情的重要基礎,沒有先建立好這個信任,你很努力去做,到時候還被人家誤會。這也告訴我們,一個在上位者要時時能夠體恤人心,人心體恤不到,有時候做一些事被人誤解,還適得其反。
(5) 同樣“信而後諫”也更得小心,如果沒有取得領導或者君主的信任,你去勸諫,對方不但不會聽,還會認為你是在誹謗他,反而破壞了彼此的關係。由此可見,無論對上對下,信任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根基。

(三) 信為什麼這麼重要?
1. 首先,“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之本。《論語》共38處提到“信”。民無信不立。信,是立命之本。對我們的立身處事十分重要。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沒有“信仰”,就不成其為人。論語注疏曰人言不欺唯信,信既是取得他人信任也是對別人講信譽。
2. 其次,“信”是安民治邦的要道之一。孔子說:“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又說:“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視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實情來對待你。
3. 再次,“信”是“仁”的表現形式。“子張問仁。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為什麼這五事行於天下就是仁呢,因為恭、寬、信、敏、惠五事,皆是與人相處之道。
4. 一個人言而有信,給人可以依靠的感覺。在儒家的道德體系中,“仁”是靈魂,德是根本,如果說,仁是道德的內容,則信就是形式。
5. 綜上所述,“信”是為人不可或缺的品質。人無信不立。“唯君子為能信,一不信則終身之行廢矣,故君子重之。”只有君子是能堅守信義,因為一不守信義,那麼一生的作為都將被否定唾棄,所以君子非常看重信義。
(四) 如何才能做到信?
既然信任對一個人這麼重要,我們怎麼樣建立信呢?如何讓別人信任我們呢?
1.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信念,以誠信待人。“誠”是一個人的根本。待人以誠,就是信義為要。人無信,做事必不長久。張居正說:“君子欲有為於天下,非積誠以感動之,未有能濟者也。”要做到這樣的誠,內心必須有堅定的信念,明確的生命目標。
2. 明代詩人朱舜水說:“修身處世,一誠之外更無餘事。故曰:'君子誠之為貴',自天子至於庶人,未有捨誠而能行事者也。今人奈何欺世盜名矜得計哉 ?”所以,誠是人之所守,事之所本。只有做到內心誠而無欺的人,才是能信人並取信於人的人。
3.舉喻證成
子賤治單父”講得就是這個道理,子賤是孔子的學生,他治理單父的時候,做到百姓不忍心欺騙他。子賤治理單父三年,他的同學巫馬期就去私訪了解他治理的情況,剛好到的時候是晚上,結果有個漁夫在捕魚,把魚捕起來之後又把魚放了,巫馬期覺得很好奇,就去了解。結果這個漁夫說:我們大人教育我們,假如捕上來的魚是小魚,應該讓它繼續生長,不應該把它捕起來,所以我把魚都放掉了,巫馬期把這個情況回去報告給孔子,孔子聽了很歡喜,百姓在夜晚沒人在的情況,都依照子賤的教導去做,不忍心違背他的教導。這都是子賤愛民如子之心感召的。
4. 孔子說,即使是足食、足兵這兩個條件都不具備了,也不可以缺少信任、不可以缺少信用。同樣的道理,父子、夫妻之間,或者單位同事、上下級之間,朋友之間,信任都是前提。許多事,都取決於當事人之間的信任。彼此信任,交流就順暢;不信任,就麻煩。 
5. 信任與否,所求似在對方,但著力卻在自己。自己是否真誠,別人是能感受到的。誤會自然難免,但究其原因,終是真誠不夠;而且消解誤會的唯一辦法仍在於真誠。《中庸》把誠視為天道,人的全部努力就是去達到至誠。
6. 其次,少說多做。一個人是否能取信於人靠的是自己的行為,靠的是時間的積累。自己做人做事堅持以信為原則,時間久了,大家知道你是個可以相信的人了,這時候你再做事情,就容易取得信任。
7. 子曰:“欲人之信己,則微言而篤行之。篤行之,則用日久;用日久,則事著明;事著明,則有目者莫不見也,有耳者莫不聞也,其可誣乎?”就是“想讓別人信任自己,就應當少說而實幹。”其實,取得信任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少說多做,你做出來了,別人看到眼裡了,才有可能相信你。平時都不能取信於人,重要時刻怎麼讓大家相信呢?
8. 再次,要有責任心,一個缺失責任心,不願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的人,常常會出爾反爾,給人留下“不靠譜”的印象。老子說“君子誠之為貴,夫輕諾必寡信”,老子對於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所以他一針見血地指出,輕易許諾的人必定信用不足。一個人能取得別人的信任,最關鍵就是他為自己說的話負責。
9. 獨處觀心念,眾中觀語言。我們跟別人在一起,不講無意義的閒話,不挑撥離間別人,不說假話大話,乃至於說話的時候總是非常的柔軟,自然而然講話人家能夠信受你。信任一旦產生,它所噴發出來的能量是巨大的。信任一旦失去,後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10. 人這一輩子,對很多東西都要負責,但無論需要擔起什麼責任,請您一定要謹記,首先必須得對自己說的話負責,反躬自省,攬鏡自照,不怨天、不尤人。意誠慎獨是君子。
(五)總結
1. 總結這一章,重點是一個“信”字,信,從古至今,何其彌足珍貴。一切待人接物之法,雖事有千般,人有萬殊,總不離於此。所以:“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2. 倘若人人肯反躬實踐,則人人皆為君子,世可唐虞。儒家本來就在講自己的事情,沒說過要求別人如何,我們要時時將心比心,處處設身處地。無論對上對下,都要力求圓滿。其實,連接兩顆心的永遠都不是外在的東西,都是來源於心底的信任。人因為信任而靠近,因為失信而遠離。

論語 子張十九 第9章

9.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白話〉
9. 子夏說:「君子的氣度有三種變換,遠遠望著,莊嚴可畏;靠近接觸,溫和可親;聽他說話,內容莊嚴。」
〈注譯〉
1. 君子:暗指孔子。
2. 三變:三種變換。
 3. 望之儼然:之,猶「他」,下同。儼然,莊重而嚴肅的樣子 。
 4. 即:接觸、親近。
 5. 也厲:也,語中助稍頓詞,上同。厲是嚴正而確實。

 本章是子夏形容君子的風度。
   皇侃疏引李充說:「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而德容自然,人謂之變耳,君子無變也。」因為君子以「敬」存心,「義」處人,他的德形容態,總是自然而然的流露,三種態度是並行而不相悖的。
   由於君子盛德基中,氣象自露於外,不但遠看穩若泰山,與之相處有如沐春風之感。言行處處自然而中節,故成中和之象。此與孔子的「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是相通的。

〈思惟提綱〉
1. 「望之儼然」的行相為何? 人家看我,第一個印象是什麼?
 2. 「即之也溫」的行相為何? 我和人互動的風度是怎樣的?
3. 「聽其言也厲」的行相為何? 我都跟人家講些什麼?
4. 您有遇過「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這樣的人嗎?
5. 我想擁有孔子這三種氣度嗎?我如何做到呢?
〈義理解說〉 8分32秒
一、引用經文
1. 《孟子‧公孫丑章句上‧1》孟子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於是公孫丑接著問:「敢問何謂浩然之氣?」孟子說:「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
2. 《孟子‧告子章句上‧6》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3. 《論語•子路‧26》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4. 朱子《四書集注》:「他人儼然則不溫,溫則不厲,惟孔子全之。」
5.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像贊」
6.《戰國策•齊策四》王曰:「有說乎?」觸曰: 「有。昔者秦攻齊,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 
7. 范仲淹《岳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 《論語•子罕‧7》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9. 《論語•為政‧12》子曰:「君子不器。」
10.《論語•學而‧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11. 《荀子•勸學》:「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二、重點摘要
(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消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子夏說:“君子在外人看來似有三種變化:遠遠望著,莊嚴可畏;靠近接觸,溫和可親;聽他說話,嚴肅不苟。”
【三種風度】
子夏在這一章由遠及近、由外及內談了君子給別人的感受:
 
第二,“即之也溫”
1.是從進一步交往上說的,當靠近君子的時候,感受的不再是莊重嚴肅的外表,體會到的是君子溫和、親切的態度,使人願意和君子打開心扉、相互交流。
2.比如在生活中,一個有權有勢的領導,本身就有一種威嚴,再加上態度嚴厲,就會讓人望而卻步。
3.真正的君子,不會傷害別人,也不會盤算別人,總是以一種奉獻的精神、與人為善的精神和人相處,使人如沐春風,感覺溫暖。
4.君子溫和的態度會讓人易於消除緊張,樂於訴說,教化他人的工作,就這樣不知不覺、潛移默化地展開,這a86z06sup6cjo628 2u4u wu6a8是“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第三,“聽其言也厲” 
1.是從言談上說的,“厲”是“礪”的本字,本義“磨刀石”,引伸為磨礪的意思。
2.君子說出來的話就像是磨刀石,如果我們誠心向君子學習,聽君子的話,自然會被磨礪。
3.君子一言一行,均是正大光明,平時待人極其溫和,碰到原則問題和關鍵時刻,決不馬虎、苟且,絕對沒有半點商量餘地,也不會曲意逢迎權威,甚至可以犧牲個人榮譽乃至生命。
4.如果我們真心求學,君子有時候看上去會很嚴厲,這是對我們的愛護。
5.假如我們毛病一直不改,君子對我們還是和風細雨, 我們就會沒有決心改正自己。
6.今天我們立志學習聖賢之道,不是來玩的,不是來享受的,君子不會讓我們“文過”,就是要讓我們知道自己的過失, 然後自己改過, 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7.但是改了之後, 我們會真正感恩老師的幫助。
【孔子畫像】
1.朱子在《四書集注》中引程子的話說,“他人儼然則不溫,溫則不厲,惟孔子全之”。他人是泛指一般人, 儼然的時候則不夠溫和,或者過於溫和而失去原則。能同時具備儼然、溫和和原則, 只有孔子做得到, 孔子是聖人。
2.蕅益大師批註了兩個字,“像贊”,說這一章就是孔子的畫像。本章從他人的眼光觀察君子,這是外人的感受,似乎有三種變化,遠的時候,望之儼然;親近的時候,很溫和;聽其言,很嚴厲。
3.北宋學者謝良佐說,這三個變化,不是有意做出來的,而是自然而然,並行不悖,就像美玉一樣,溫潤而堅實。
4.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有一句千古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個君子追求的不是外在的物質和地位,他不會在意個人的得失,他以天下人之樂為樂,他以不變應萬變。
5.孔子待人,保持的是一顆仁愛之心,對任何來求教的人,他說自己“空空如也”,根據不同弟子的情況,“叩其兩端而竭焉”給予善巧的引導;他有教無類,對任何來求學的人,只要你有誠敬心來求學,沒有不教的,教也是平等地教。
6.《論語》裡講,孔子對自己的兒子所教的與對一般弟子所教的沒有什麼兩樣,這就是有教無類、平等無二。孔子給人的感覺,正如我們前面學過的“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其內涵與本章如出一轍。
【結合心續,省思自己】
1.子夏說君子有三變,我們生活中時常看到有許多人“兩變”:
1-1對領導是一種態度,對部下的態度又一變;
1-2領導在時一種態度,領導不在時態度又一變;
1-3對待有錢人是一種態度,對待窮人則態度一變;
1-4聽到表揚時一種態度、聽到批評時態度又一變;
1-5有些人提拔前一種態度,提拔後就變一個態度,
1-6總之人前一變,人後一變。
一個人內在修養沒有做好,外在表現就好不到哪裡去,即便可以裝得一時,也裝不了一世,遲早會露出馬腳。
2.這樣說,不是讓我們去指責別人,而是觀察自己對待他人的態度,我們自己內心是否經常變呢?
3.能否先學習子貢“貧而無諂,富而無驕”,觀察自己能否不管窮人、富人,待人接物的態度保持不變,不管是面對上司還是下級也都一視同仁。
4.當然,還要“君子不器”,我們今天學習《論語》,要向聖人學習“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的精神,不管在任何時候都“誠於中而形於外”,內心充滿了仁愛之心,待人接物一視同仁。
(總結)
1.《荀子•勸學》中說:“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2.我們要向君子一樣,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總有一天也會智慧通達,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3.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其堅如鐵。

論語 子張十九 第8章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白話>
子夏說:「小人有了過錯,必然掩飾。」
<注釋>
1. 小人:君子的「反義詞」,不嚴格遵守道德和規則的人,或是沒有高尚人格、 
2.   偉大理想、只顧眼前利益、不為他人著想的人。
3.  過:做錯事。
4.  文:修飾掩蓋。
<讀誦>  
今日段落 -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第 3章-3 - 第8章 各章讀誦5遍、串讀5遍

<思惟提綱>
1. 何謂小人?
2. 一個人為何要掩飾其過失?
3. 和小人不同,君子如何面對其過失?
4. 曾子可謂是改過的典範,他是如何做到的? 
5.  本章對我的策勵為何?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與文獻
1.《易•繫辭上》:「無咎者,善補過也。君子改過,以全其名;小人文過,以益其恥。」
2.《弟子規》:「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
3.《論語•子張•21》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 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4.《論語•學而•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5.《孟子•離婁章句上•4》:「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6.《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7.《論語•里仁•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8.《荀子•勸學》:「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9.《左傳•宣公二年》:「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10. 西漢劉向《新序》:「晉人伐楚,三捨不止……以定我王。此之謂也。」(詳見重點摘記)
11. 《論語•子路•15》
12.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 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 『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13. 《王陽明全集》卷八:「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14. 《論語•公冶長•27》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15.  澫益大師《論語點睛》:「卓吾雲:今人倘有文過之念,此念便是小人了。」
16.  朱熹《集註》:「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其自治誠切如此,可謂得為學之本矣。」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一) 譯文
子夏說:「小人如果有過錯,必定是先文飾,文過飾非。」

(二) 小人文過;君子改過
1.小人為什麼要文過?為什麼要掩飾自己的過錯?
因為小人追逐名利,虛榮心強,死要面子,不肯改過,還要掩飾自己或者諉過於人。
他不知道,這樣做對自己的傷害更深。
2.與小人相對的是君子,君子志於道,追求仁義,聞過則喜、勇於改過。
3.《易》傳曰:「無咎者,善補過也。君子改過,以全其名;小人文過,以益其恥。」
4.《易》傳上說:「一個人沒有災禍的人,是因為善於補救過失。君子改正過錯,來成全自己的美名;小人掩飾過錯,來增加自己的恥辱。」

(三) 故事:總是文過的小貓,最終害了自己
1.有一隻小貓總是吹噓自己如何了不起,對於自己的過失,卻百般掩飾。
2.牠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逃掉了,牠卻說:「我看牠太瘦,只好放走牠,等以後養肥了再說。」3.牠到河邊捉魚,被鯉魚的尾巴劈頭蓋臉打了一下,牠裝出笑容:「我不是想捉牠,捉牠還不容易!我就要利用牠的尾巴來洗洗臉。剛才到閣樓上去玩,我的臉搞得多髒啊!」
4.一次,牠掉進坑裡,渾身沾滿了污泥,看到同伴們驚異的目光,牠解釋道:「身上跳蚤多,用這辦法治牠們,最靈驗不過!」 
5.後來,牠掉進河裡,同伴們打算救牠,牠說:「你們以為我遇到危險了嗎?不,我在游泳……」話沒說完,牠就沉沒了。
6.小人就是這樣,以為別人不知道,盡量掩飾自己的過失,不肯回頭,實在是一種騙自己騙他人的把戲,最終害了自己。

(四) 文過,內心不安;改過,內心坦蕩
1.小人做錯事竭力掩飾,外表雖然強硬固執,內心卻很空虛,有些人會感到內疚與不安。
2.盧梭年輕時偷了主人家的一條漂亮絲巾,卻反過來誣陷女僕偷竊。他將這件事記錄在自傳作品《懺悔錄》中,以坦誠的態度進行了深刻的反省,表達了內心的不安,這麼多年一直深感痛苦與自責。而一個君子,發現錯誤,不文過飾非、及時改正,「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使自己內心坦蕩。
3.作家鄒韜奮在《隨筆•硬吞香蕉皮》中寫過這樣一句話:「其實錯了就老實承認,倒是精神安泰的事情;文過飾非是最苦痛的勾當。

(五) 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
1.《弟子規》上說:「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
無心之過是為錯,有心之過是為惡,但不管無心還是有心均需予以修正。
因為,它終歸是過。過如果改了就等於沒有過;如果不改,想方設法掩飾錯誤,找藉口推諉,反而過加一等,甚至於釀成大禍。
2.大家熟知的水門事件,從「無關緊要」的竊聽開始,當時的總統尼克森有很多次機會認錯,來消除事件的影響。但由於一直掩飾過失,欺騙民眾,事態漸漸變得複雜和不可收拾,導致他差點被彈劾,最終成為首位任期內被迫辭職的總統。

(六) 君子改過,人皆仰之。
1.「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論語•子張•21》
君子的過失好比日蝕月蝕,錯誤的時候,每個人都看得見。
2. 錢穆先生對此解釋道,君子的過失是無心之舉,當他發現了自己的錯誤,也不會加以掩飾,所以人人都能看得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8》,有了錯誤就不要怕改正。太陽在日食時黯淡無光,但在復原之後,光芒依舊耀眼。
3. 3.君子縱使犯錯,一旦改正了自己的錯誤,也不損其德。所以子貢說「更也,人皆仰之。」君子改過時,人人都仰望著他。
(七) 曾子,可謂是反躬自省、及時改過的典範
1.一個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碰到問題就反省自己。
2.曾子曾經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每天多次反省,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來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我的學業是否反覆串習了呢?《論語•學而•4》
3.從「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17》到「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儒家始終強調作為一名君子要自省、慎獨,靜思己過。
4.曾子16歲拜孔子為師,深受孔子教誨,一生講求合乎禮制,謹守道德不踰矩。他在彌留之際,還命令兒子給他換掉只有大夫才能用的席子,可謂是反躬自省、及時改過的典範。

(八) 國君是否勇於改過,影響國家的命運
1. 對於一個普通人,勇於改過,正是走上了君子之道,成聖之道。
2. 對於一個國君來講,是否勇於改過,甚至影響一個國家的命運。
3.「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句話出自《左傳》。
4. 事情講的晉靈公暴虐,動輒徵斂,隨性殺人。臣子多次進諫,靈公忽發善心,表示想要改正時,大臣士會說了這句話。然而晉靈公並沒有真正的改過,為了掩飾過失,還多次派人去殺勸諫的大臣,最後眾叛親離、不得善終。
5.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如果國君一意孤行,不懂體察民意、改正過失,則會導致國家滅亡的悲劇。反過來,如果一個國君,碰到問題就反省「是我哪些方面沒有做好,感招了這些不如意?」不迴避過失,善於知錯即改,則可以振興國家。
6. 據西漢劉向《新序》記載:「晉人伐楚,三捨不止,大夫曰:請擊之。莊王曰:先君之時,晉不伐楚,及孤之身而晉伐楚,是寡人之過也。如何其辱諸大夫也?大夫曰:先君之時,晉不伐楚,及臣之身而晉伐楚,是臣之罪也,請擊之。莊王俯泣而起,拜諸大夫。晉人聞之,曰:君臣爭以過在己,且君下其臣猶如此,所謂上下一心,三軍同力,未可攻也。乃夜還師。孔子聞之,曰:楚莊王霸,其有方矣。下士以一言而敵還以安社稷,其霸不亦宜乎?詩曰:柔遠能邇,以定我王。此之謂也。」
7. 晉國攻打楚國,楚國退軍九十里。楚國的大夫們說:「我們反攻吧。」楚莊王說:「先王的時候,晉國不攻打楚國,到了我在位的時候,晉國就攻打楚國,這是我的錯啊!我怎麼能連累大夫們呢?」大夫則說:「先王的時候,晉人不攻打楚國,等到我們輔佐國君的時候,晉人攻打楚國,這是我們的過錯。我們要反攻!」莊王俯身而泣,拜謝各位大夫。這樣一來,就把晉國人給震懾住了,楚國的國君和大夫都不掩飾錯誤,認真反省,說明他們光明磊落,敢於承擔,君臣上下一心,這樣的邦國,是很可怕的,不能攻打,所以晉國退兵了。後來楚莊王因此稱霸於諸侯,所以孔子說楚莊王之所以能稱霸,是很有方法和技巧的。我們試想,如果當時楚國在節節敗退的情況下,莊王責怪他的大夫們,大夫們必然也責怪莊王,互相怪罪起來,楚國內部也就亂了,晉國攻打楚國,必然勢如破竹。楚莊王也就沒有稱霸的可能了。
8. 孔子說,「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知錯改錯,不文過飾非,決定了一個國家的興衰,不可不慎啊。
(九) 總結攝
1. 王陽明說:「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2. 聖人與常人之別,其實不在犯不犯錯誤上,而在於能不能及時、不斷地改正錯誤。人人都會有過失,但坦誠地面對它、改正它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3. 孔子曾經感慨:「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論語•公冶長》
4. 孔子說他沒有見過能夠看到自己的錯誤便自我責備的人,由此可見正視自己錯誤之難。
5. 澫益大師批註說:「卓吾雲:今人倘有文過之念,此念便是小人了。」
6. 我們檢視一下自己,有沒有文過之念?別人批評我的時候,我會不會急著解釋半天,證明自己是沒有過失的,這個就叫小人。
7.如果人家批評我,不管他批評得對與不對,我都歡喜接受。他如果說得對,我要改,我要感恩他,因為如果他不批評我,不給我指出錯誤,我自己真的可能發現不了,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需要靠同修道友勸勉。即使批評錯了,我們也不要放在心上,不用在意。
8. 朱熹曾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其自治誠切如此,可謂得為學之本矣。」
9. 我們學習《論語》,就是要把聖賢的教誨,放在心裡不斷地對境觀察,學習子路聞過則喜,不斷成就自己的君子修養,這才是為學的根本啊!

論語 子張十九 第7章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白話>
子夏說:「各行各業的工匠在作坊裡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則通過學習來掌握道。」
子夏說:「各行業的工匠要〔整天〕在作坊裡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君子要〔終身〕學習達到實現道的目的。」
 <字詞解釋>
百工:中國古代主管營建製造的工官名稱,以後沿用為各種手工業者和手工業行業的總稱。
肆:古代製造物品的場所。如官府營造器物的地方,手工業作坊。陳列商品的店鋪,也叫肆。
 <思惟提綱>
1.為什麼子夏藉人們熟悉的「百工成事」來比喻抽象的「君子致道」?比較這兩者,對您有什麼啟發?
2.觀察一下各行各業的頂尖者,是如何學習才能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呢?
3.你曾經學過任何的手工技藝嗎?要如何學習,才能傳承您老師的技藝呢?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管子·小匡· 2》「令夫工群萃而州處,相良材,審其四時,辨其功苦,權節其用,論比計,制斷器,尚完利,相語以事,相示以功,相陳以巧,相高以知事。旦昔從事於此,以教其子弟,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頡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夫是故工之子常為工。
2.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不樹立志向,天下就沒有可以成功的事。即使各種工人和從事技藝的人,也沒有不以志向為本的人。)
3.格拉德威爾《異類》(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
4.朱熹《三朝名臣言行錄》:「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遊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
二、重點摘記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字詞解釋】
百工:中國古代主管營建製造的工官名稱,以後沿用為各種手工業者和手工業行業的總稱。
肆:古代製造物品的場所。如官府營造器物的地方,手工業作坊。陳列商品的店鋪,也叫肆。
【白話譯文】
子夏說:“各行各業的工匠在作坊裡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則通過學習來掌握道。”(意思是子夏說:“各行業的工匠要〔整天〕在作坊裡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君子要〔終身〕學習達到實現道的目的。”)
【義理解讀】
(一)子夏藉人們熟悉的百工成事來比喻抽象的君子致道
1.據《管子•小匡》載:“今夫工群萃而州處……相語以事,相示以功,相陳以巧,相高以知,旦夕從事於此,以此教其子弟,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故工之子常為工。”
2.春秋戰國時期,手工業比較發達,分工較細,工匠們聚在一起,相互談論事業,相互展示成果,相互交流技能,相互提高知識水準。他們早晚從事手工勞動,並把技藝傳給自己的孩子,孩子從小開始學習技藝,內心比較安定,不容易見異思遷。……所以工匠的孩子常常就傳承了這個技藝。
3.這段文字描寫剛好說明了百工成事的過程,所謂業精於勤,他們勤奮、用心、專注,就能把事情做得很好,成為這個方面的專家。同樣的道理,“君子學以致其道”,子夏認為,君子所要做的事就是致道,也即修養美德,踐行大道。君子求道,任重而道遠,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學,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4.子夏藉人們熟悉的百工成事來比喻抽象的君子致道。
(二)二者比較,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啟發:
1.志向堅定
(1)王陽明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一個普通人學手藝,要想把物品、器具做得精良,首先他得有志於這個行業,如果沒有志向,肯定會半途而廢,很難堅持到底。
(2)君子要成就聖賢之道,必定要求學、要好學,才能夠成就他的道德學問。如果不能夠矢志好學,往往心就不定,很容易受外界的誘惑和影響,學習也就不能夠堅持。
(3)所以,要成就道德學問,需要好學、篤志,篤志就是志向堅定,不為種種的障礙所阻擋,否則怎麼能夠成就學問?君子求學也是這樣,孔子十五有志於學,十五歲就立志求學,他求的是聖賢學問,志向很堅定,能夠不為名利所動,終成萬世師表。
2.態度專注
(1)“百工居肆以成其事”,技術工人能夠在他們的居所,做出精美的作品,靠的是專注。人能夠專注,心就安定,心定能夠開智慧。
(2)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沒有持續的專注、沒有積累是不可能成功的。
(3)前面提到的“工之子常為工”,在古時候,譬如學醫的、學工的,每一個行業都是祖祖相傳從孩子剛生下來開始,就在這個行業裡接受培訓了,一直到老,然後再傳給下一代,確確實實技藝精良。既有前輩的經驗、智慧的累積,又有自己這一生的專注用功,所以就能不斷地提升。
(4)求學問道更是如此,更要專注。不能學雜,否則心力就分散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不專注怎麼可能學問成就?
3.重視環境
(1)一個工匠要想成功,需要居肆,在這裡有老師教,有同學可以切磋琢磨,才能不斷提升技藝、至臻完美。如果在家裡自己研究,和外界沒有交流,要麼一個人不能堅持,要麼自己走了歪路也不知道,很難成功。
(2)我有一個朋友,沒有拜師,在家裡自學太極拳,研究了很長時間,有一天剛好來看我,打給我看,動作完全走形,令人啼笑皆非。
(3)現代社會,崇尚物質享受,對於普通人來講,要找一個踏踏實實搞學問、切磋技藝的環境已經不容易,抽象的道更難把握,如果沒有好的修學環境,缺少老師的教誨、同學的幫助,求道無異於緣木求魚。
(4)很多人告訴我,之前一個人學習論語,很難堅持,現在跟著蘭若平臺,好多人一起學,彼此鼓勵,相互提攜,一路走來,不知不覺已經學到第十九篇了,假以時日,就可以學完整部《論語》,很有成就感。
(三)經典案例
1.宋代大文學家司馬光在父親的影響下,從小立志求學、非常刻苦,經常手不釋卷。
2.據朱熹編輯的《三朝名臣言行錄》記載:“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遊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
3.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時,別的兄弟會背誦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馬光卻獨自留下來,專心刻苦地讀書,一直到能夠背的爛熟於心為止。由於讀書時下的工夫多,收穫就大,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
4.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學習,他專門找了一節圓柱形的木頭做枕頭,還為其取名為“警枕”。枕著圓木睡覺,只要一翻身,圓木便會滾動,他就從夢中驚醒了,便立即起床挑燈夜讀。
5.父親看他懂事好學,也著意培養,每逢出遊或和同僚密友交談,總把他帶在身邊。耳濡目染,使司馬光不論在知識方面,還是見識方面,都“凜然如成人”。就這樣,還不滿十五歲,他就懂得聖人之道,“於書無所不通”。
6.雖然得到很多誇讚,但他淡泊明志,終身一心向學,最後學貫古今、官至宰相,還主持編寫《資治通鑒》,實現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
(四)本章反省與受用
1.當今社會心浮氣躁,追求 “短、平、快”(投資少、週期短、見效快)帶來的即時利益,從而忽略產品的品質靈魂。因此需要工匠精神,才能使企業在長期的競爭中獲得成功。
2.習總書記強調,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對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在全社會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3.作為學習聖賢經典的我們,更要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學。一方面“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可以學習一些百工技藝,貢獻社會,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立意高遠、防止致遠恐泥,牢記“君子不器”,在具體的為人處世中踐行聖賢的教誨,嚴謹專注、精益求精,以“致其道”。

論語 子張十九 第6章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白話〉
子夏說:「能夠廣博地去學習,牢牢的記在心裡,所學有不明白的,應急切去求教,問明白以後,從淺近的地方去思索推究,仁道就在這裡面了。」
 〈註釋〉
 1. 博學:學習各種學問。
 2. 篤志:志,何氏集解及皇疏均順「識」,即記住;篤志,即牢牢記住。
 3. 切問:皇疏謂「切,猶急也。」切問,即所學有不明白之處,應急去問明白。
 4. 近思:思己所能行之事。朱熹:「以類而推。」
〈思惟提綱〉
1. 為學之道和求仁之道有什麼關係?
2. 何謂「博學」?何謂「篤志」?兩者有什麼關係?
3. 何謂「切問」?何謂「近思」?兩者有什麼關係?
4.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是復旦大學的校訓,做為您的座右銘,如何?
〈義理解說〉   講師: 李誠一 老師  12’44”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子張•25》: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如之何其可及也?」
2.《論語•公冶長•8》: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3.《論語•顏淵•3》: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白話>:司馬牛問仁。孔子說:「仁者言談謹慎。」說:「言談謹慎,就能叫做仁嗎?」孔子說:「做起來很難,言談能不謹慎嗎?」
4.《論語•子張•4》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5.《論語•子張•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6.《論語•學而•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7.《論語•子張•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8.南懷瑾《論語別裁》P.406 “博學要篤志,有一個中心,意志堅定,建立人品,那麼知識淵博,有如一顆好的種子,意志的堅定是肥料,培養出美妙的花和果來。內在沒有一個中心,知識越淵博,思想越危險,覺得樣樣都有道理,而且很容易動搖,應該是真理只有一個,要把它找出來,所以要篤志。”
9.何晏《論語集解》注解:切問者,謂切問於己所學而未悟之事也。近思者,近思於己所能及之事也。若泛問所未學,遠思所未達,則于所學者不精,於所思者不解也。
10.錢穆《論語新解》子張篇:“學者所以學為人,所以盡人道,故曰仁在其中。”

二、重點摘要
恭誦原文: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一)仁,是孔子心中追求的至高境界。
1.論語中仁出現很多次,其內涵有時如高懸天空之日,可望而不可及,“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
2.子路、冉求、公西華都是孔門大才,做到仁了嗎?沒有。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孔子一一肯定了三位弟子,談起仁,卻說不知道在哪裡? 
3.對於仁,有時又感覺就寓含在極平易言行之中,《論語·顏淵篇》
司馬牛問仁。孔子說:“仁者,其言也訒。”就是在言語上很隱忍。司馬牛很疑惑說:“說話隱忍,就是仁嗎?”孔子說:“因知道仁做來很難,說話怎敢不隱忍呢?”

(二) 子夏從為學的角度闡發求仁之道。
1.子夏說:“學習的第一目標就是求仁,如何求呢?學習中求。可以做到廣泛的求學,又能篤守其志;可以在貼切處發問又能在接近處去思維,如此這般,仁德就在其中了。”
2.兩朝帝師張居正說:“求仁之道,不外於存心,存心之功,不外於務學。”意思是說,求仁之道,不在外面求,在於內心的功夫,內心的功夫從何而來呢?在於正確的學習。
3.所以求仁之道和為學之道,在儒家來說其實是一件事。

我們來看,子夏本章告訴我們的為學求仁之道。
子夏說,為學一定要做好四件事:「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三) 博學而篤志
1. 博學,就是廣泛的學習。
2. (1) 為什麼要廣泛的學習?
3. 張居正說:“誠能博學于文,而多聞以廣其識,使此心無一理而不明。”
4. (2) 所以,這裡的博學不是漫無目標的學,不加選擇的學,是為了明理廣識而學,是為了求仁而學,它有明確的目標。
5. 如果不加選擇的學,眉毛鬍子一把抓,或者沒有規劃和抉擇,遇到什麼學什麼,那不是博學,那是雜學、是亂學。
6. (3)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博學呢?
7. 就是上一章所講的,好學方能博學,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
2. 篤志
3. (1) 有兩種解釋:
4. 一是,志通識,記的意思。篤志,就是記得很牢固。
5. 二是,志向、志趣。我們這裡取第二種意思。
6. (2) 篤志,就是志向要堅定。堅定什麼志向?
7. 成聖成賢之志向,求仁求德之志向。就是我們前一章講的志于大道,不走小道。
3. 博學與篤志的關係
4. (1)首先“學”然後可以“立志”,“博學”然後能“篤志”。沒有學習,我們對於人生沒有基本的認識,為何立志,立何等志,都無從談起。當我們通過學習,確立了初步的志向後,繼續廣學、深學,才能漸次的使得最初確立的志向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堅定,這就是篤志。
5. 【喻】:舉自身的例子
6. 這一點我自己就有切身的體會,早些年沒有學習傳統文化時,整天忙忙碌碌,不知為何而忙,看起來有一些目標,也多是物質享受之類的小追求,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食求飽,居求安,現在的人都求五子登科,房子、車子、妻子、兒子、票子。
7. 直到遇到了我的老師,學習了傳統文化,才開始懂得,人活著原來可以有更高的追求,我們不僅可以為自己而活,為家人而活,還可以利益更多的人,有一種快樂完全超越物質的享受,那就是生命提升的快樂,心靈的快樂。多年來跟隨老師學習經典,慢慢瞭解更多的道理,那人生的意義也越來越清晰,志向也會越來越堅定了。
(2) 其次“博學”離不開“篤志”。
沒有正確而堅定的志向,學習就失去了方向,很可能成為走入子夏所說小道之學。
南懷瑾先生說: “博學要篤志,有一個中心,意志堅定,建立人品,那麼知識淵博,有如一顆好的種子,意志的堅定是肥料,培養出美妙的花和果來。
內在沒有一個中心,知識越淵博,思想越危險,覺得樣樣都有道理,而且很容易動搖,應該是真理只有一個,要把它找出來,所以要篤志。”

(四) 切問而近思
1. 切問
2. (1) 我們知道學問、學問,為學就是要善問。我們平時學習,常常覺得提不出問題,可是老師來問我們的時候,我們又是雲裡霧裡,不知所以然。我的一位老師常常說,提不出問題,就是學習中最大的問題。
3. (2)怎樣能提得出問題,又提得出好問題呢?
4. 子夏這裡的一個“切”字用得很妙,在問道上給到我們一個明確的下手之處,一個用功的方向。
5. (3) 何謂切? 主要有兩種理解 :
6. 一是,取懇切之意,態度懇切;
7. 二是,貼切,強調是提的問題要有實際的價值。
8. 兩種理解對於提問者來說,都有積極意義,我們這裡取後一種。那如何提問才算是切問呢?切什麼呢?
9. (4)《論語集解》注解:
10. 切問者,謂切問於己所學而未悟之事也。切合自己已經學習過的,卻沒有完全學通悟透的內容。這裡又可以和前一章“日知其所亡”相結合了。
11. (5) 儒家講的是心性之學,所以提問一定要切合當下自己內心的疑惑,內心卡住的地方。切問,首先是問自己,然後才是向別人發問。
2.“切問”離不開“近思”
(1)能發現問題,才能提出問題,所以“切問”離不開“近思”。想要發現自己內心的卡點,離不開對自己的觀察和反省,離不開思維。
(2).不是簡單的思維,天馬行空的想不行,沒有太大意義,要“近思”。
(3).子夏將“切問”和“近思”聯繫在一起講,非常的妙,很有意思。

3. 近思
4. (1) 何謂近思呢? 近,接近。
5. 我們思考問題要接近什麼呢?
6. 《論語集解》注解:“近思者,近思於己所能及之事也。
7. 若泛問所未學,遠思所未達,則于所學者不精,於所思者不解也。”《集解》裡說,近,就是要靠近自己已經能做到的部分去思維。這裡和上一章的“月無忘其所能”又結合上了。結合自己所能的部分思維,這是一方面。
8. (2) 近思,還有一個角度
9. 就是要結合老師所教的去思維,要學會用老師教的理路去思維。
10. (3)我們平時的思維,最大的問題就鑽在自己的思路裡,出不來,通俗講,鑽牛角尖。有時候,我們向別人請教了一個問題,別人費心費力給自己開解了一大圈。回來之後,我們還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在轉,別人的思路一點進不來。
11. (4) 所以,在學習中解放自己的思想很重要,要放空自己,解放給誰,給自己的老師,給善知識,給智者。
12. 跟著智者的理路去思維,這大概就能達到子夏所說的“近思”了。
(五)能做到子夏說的這幾點,仁德就在其中了。
錢穆先生說:“學者所以學為人,所以盡人道,故曰仁在其中。”只要學習上找到了正確的道路,能做到子夏說的這幾點,仁德當然就在其中了。

(六) 總結
1.本章所表達的內涵,對於立志為學的年輕人特別適合,特別有指導意義,所以復旦大學將“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作為校訓用來警策復旦的學子們。
2.也許我們已經過了青春年少的時代,但我們並沒有過學習的時代,當下就是我們學習最好的新起點,我們要做永遠的學生,所以,我們一樣可以將本章作為對自己的訓誡。
本章的學習就到這裡,謝謝!

論語 子張十九 第5章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白話>
子夏說:“每天能知道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總結已經做到的部份, 使之不忘記,可以稱為是好學了。

〈文義〉
1.亡:通無,沒有。
2.日:指一生中的每一日。
3.月 :  不是一個月,是階段性、常態化、有規劃。
4.能 :  已經學習過的進行總結。

〈思維提綱〉

1.子夏如何闡述“好學 ?
2.「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看似簡單的兩句話,含攝了學習的哪些內涵 ?
3.子夏的“好學”看來也不是我們容易達到的境界。反觀我們自己的學習 ,有何啟發 ?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 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矣。
   2.《錢穆批註》:君子於學,當日進而無疆。
   3. 《中庸•1》:
   4.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者也,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5. 5. 《論語•為政•3》:
   6.     子曰:吾十又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7. 6. 《弟子規•親仁》:能親仁 , 無限好, 德日進,過日少。
   8. 7.《大學•傳2》:
   9.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
   10.    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11. 7. 《錢穆批註》:
   12.    日知所無,此孔子博文之教。月無忘其所能,此孔子約禮之教。日知所無則學進,月無忘所能則德立。
   13. 8.《論語集釋.反身錄》:
   14.    道理無窮,德業亦無窮。日日反觀內省,知某道未盡,某理未明,某德未立,某業未成,誠一一知其所亡,斯不安於亡,……,亦 必日新又新,緝熙匪懈,勉強不已;久則自然,如此方是好學。
   15. 9. 《論語•學而•4》:
   16.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7. 10. 《論語•為政•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8.   
   19. 二、重點摘記
恭誦原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一)本章子夏告訴弟子,如何做學問才算得上是好學 :
1.最近學習的連續幾個章節,都是子夏在給他的弟子傳授為學之道。
2.前一章子夏告誡弟子,學習要立志高遠,走通往成聖成賢的大道,小的技藝雖也有可取之處,如果耽著其中,很可能會成為生命進一步提升的障礙,走入無法上達的小道。
3.本章子夏告訴他的弟子,如何做學問才算得上是好學。
4.關於“好學”,朋友們應該會有印象,孔老夫子有過專門論述。
學而篇第14章,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矣。
”孔老夫子所說的好學,重點在修行的實踐上,給出了一個君子好學的標準。孔子說:君子的中心思想不在追求外在的物慾,食不求飽足,居不求安逸,君子的中心在追求德行的修為,做事要敏捷,不敢絲毫懈怠,言語要謹慎收斂,時時以聖賢的教誡來修正自己的行持,如果能做到這樣,就是好學了。
孔子認為達到好學標準的只有兩人,一是孔子自己,一個是弟子顏回。
(二)子夏闡述“好學的角度 :
我們再來看子夏從怎樣的角度來闡述“好學”。
1.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白話意思可以翻成。
子夏說:“每天能知道所不知道的,每月能不忘了所已做到的,可以稱為是好學了。”看起來,標準有些簡單。
2.蕅益大師批註本章說,此是子夏之學,不是孔子之學。子夏的境界自然是比不上孔老夫子,本章的好學應該是子夏對於孔子教授的領悟和闡發,內涵上未必圓滿,但既然能和夫子的語錄同時被收錄進《論語》,一定有其獨特的研學價值,值得我們深入去探討。
(三)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看似簡單的兩句話,含攝了關於學習的諸多內涵。
1.首先,學習的態度:每日、每日都不能懈怠。
子夏警策弟子學習要有精進的心,不可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 正如錢穆先生批註說:
君子於學,當日進而無疆。每天都要進步一點,不能停止。
※《中庸》裡講: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既然道須臾不可離,作為志於道的“士”在成就聖人境界之前,學習就沒有懈怠的理由。
2.其次,學習的期限:學習既是每天的事,也是一生的事。
“日知其所亡”,這裡的日,是指一生中的每一日,不只是少年時要學習,青壯年也要學,老年也要學。學習必須是終身學習,它沒有所謂的終點,只有新的起點。
孔子說:吾十又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孔老夫子從十五歲立志為學,直到七十多歲,始終沒有停止學習的進程,生命的狀態一直在提升。這是聖人給我們做的示範。
3.第三,學習圓滿的對象:好老師。
如何才能做到“日知其所亡”?僅靠自己摸索,就好像盲人摸象,肯定不行。必須要靠好的老師引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普通世間的技藝,如果沒有好老師傳授,都很難學有所成。儒家弟子學習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離開了老師的教導,根本無從談起。不僅學無所成,很可能南轅北轍。儒家圓滿的老師是誰啊?......孔子。
4.第四,學習明確的目標:志於道,成聖成賢的大道。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日復日、月復月,一生不止的精進努力,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德日進,過日少”,為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最終到達聖人境界,內可以修身養性,獲得顏回之樂;外可以施行仁政王道,治國平天下,利益眾生。
5.第五,學習的內容:既要學文,又要修德。
修身立德,乃是儒家的基本宗旨,子夏雖沒有達到顏回的境界,也算是孔門傑出的代表,不可能不領會孔子的基本宗旨。
所以,這裡的“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包含學文和修德兩方面內容,而且修德為根本。
錢穆先生批註說:日知所無,此孔子博文之教。月無忘其所能,此孔子約禮之教。日知所無則學進,月無忘所能則德立。子夏此章之言好學,亦知、德兼言。
6.第六,學習的方向:向內反省。
要想做到“日知其所亡”學習的方向很重要,就是每日要向內檢查、反省自己,老師教過的還有哪些道理不明白?明白了道理的,還有沒有做到的?自己認為已經做到的,還有沒有缺漏?
※《論語集釋.反身錄》裡說:道理無窮,德業亦無窮。日日反觀內省,知某道未盡,某理未明,某德未立,某業未成,誠一一知其所亡,斯不安於亡,……,亦必日新又新,緝熙匪懈,勉強不已;久則自然,如此方是好學。這方面曾子給我們做了最好的示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7.第七,學習的動力:定期總結,歡喜前行。
“月無忘其所能”?子夏這裡說的月,並不代表一定是一個月,而是告訴我們要階段性的、常態化的、有規劃的,將已經學習過的內容進行梳理總結,總結的重點是“所能”,為什麼要總結“所能”呢?因為通過總結實踐上已經做到的部分,可以收穫生命成長的喜悅,這種喜悅是無可替代的,可以產生繼續前行的動力。這一點,非常重要。當學習成為快樂,堅持就無需堅持。
8.第八,學習的方法:知行結合,溫故而知新。
本章的“月無忘其所能”應該有“溫故而知新”的內涵,一方面溫故可以強記,避免遺忘。我們從小到大,學了很多東西,多數就像溜冰一樣,只是在表面滑過,不能入於內心,很容易忘失。另一方面,溫故可以知新,儒家是心性之學,知行結合方能有所得。老師傳授的道理,經過一個階段的實踐和思維之後,再拿來溫習,更有可能獲得新的體悟,如此便能漸次深入。正如孔子所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四)總結 :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簡單這一章,經過以上的討論總結,我們會發現內涵不簡單,子夏的“好學”看來也不是我們容易達到的境界。比照以上八個標準,反觀我們自己的學習狀態,真是差之甚遠。吾輩自當努力啊!

論語 子張十九 第4章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白話>
子夏說:「就算是小技藝,一定有可深究之處。但恐怕會拘泥高遠目標的實現,所以君子不會被小道所局限(君子不專做小道)。」
<注釋>
1. 小道:小技,禮樂政教以外的學說。
2.  2. 觀:研究,深究。
3.  3. 致遠恐泥:「泥」,不通達,拘泥。恐怕(擔心)妨碍遠大目标的實現。
4. <讀誦>
5.   (略)
6. <思惟提綱>
7.  1. 何謂小道,為何「致遠恐泥」?
8.  2. 相對於小道,必有大道,何謂大道 ?
9.  3. 請問「小道的可觀之處」是什麼?
10.  4. 小道有可觀但致遠恐泥,所以君子不為。如何理解「君子不為」 ?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與文獻
1. 《論語 • 為政 •12 》子曰:「君子不器」
2. 2. 程樹德《論語集釋》:「內足以明心盡性,外足以經綸參贊,有體有用,方是大道,方是致遠。」
3. 3.《論語• 述而 •6》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4. 4.《論語• 泰伯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
5. 5. 《弟子規》:「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6. 6.《論語• 里仁 •9》「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7. 7. 程樹德《論語集釋》:「譬如詩文,豈可全不為。顧為須先為大道,大道誠深造,根深末自茂,即不茂亦不害其為大也。」
補註:魏文侯
戰國七雄(秦、齊、楚、燕、韓、趙、魏)之一魏國百年霸業的開創者。
在戰國七雄中首先實行變法改革,是後來的秦孝公商鞅變法的藍本。
司馬遷《史記•儒林列傳》,贊魏文侯「好學」,經常向子夏以及再傳弟子請教,精通儒家思想。

二、重點摘記

(一)簡介子夏
1. 從本章開始比較系列的出現了九個關於子夏的章節。
2. 2. 子夏,姓卜,名商,春秋晉國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
3. 3. 子夏少孔子四十四歲,是孔子後期學生中佼佼者,以文學著稱。
4. 4.《史記》記載:「孔子殁,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為魏文侯師。」
5. 孔子弟子三千,子夏弟子三百,非常了不起。弟子中還有當時很有影響力的魏文侯,子夏在孔子去世後的六七十年間,辦學成就與影響在眾弟子中是最大的。
6. 5. 本章前一章就記述了子夏之門人向師叔子張請教交友之道的對話,是論語中唯一出現的孔子再傳弟子的章節,也驗證了子夏在教育子弟、傳授儒學方面的成就。
7. 6. 漢代以來,學者大多認為,子夏對於儒家經學的傳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後漢書•徐防傳》記載東漢徐防說過:「《詩》、《書》、《禮》、《樂》,定自孔子;發明章句,始於子夏。」他認為六經中的大部分是來自子夏的傳授。
(二)要懷著謙卑景仰的心來研讀先賢經典
1.瞭解子夏成就,是希望在學習本章之前,對於孔門先賢-子夏可以升起景仰之心。
2. 懷著謙卑景仰的心來研讀先賢的經典,對於我們領會經典內涵會大有裨益。
3. 3. 警策自己在學習了這麼多孔子教言之後,先要調整好心態,再來研習聖人弟子的言論,切切不可生起輕忽之心,彷彿自己已經可以立在聖人的高度,去看待他的弟子,進而評長論短,這對我們會有極大地損害,與大家共勉!
(三) 原文與譯文
(原文)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白話翻譯)
子夏說:「就算是小道,也一定有可觀之處。但要通達高遠的目標,恐怕會被拘泥。所以君子不會被小道所局限。」

(四)本章四點學習
我們將從以下幾點來學習本章:
   一 何謂小道,為何「致遠恐泥」?
      二 何謂大道 ?
         三 小道的可觀之處 ?
            四 探討如何理解「君子不為」 ?
※ 何謂小道?為何「致遠恐泥」?    

1. 何謂小道,古今學者說法不一。
2. (1)朱熹先生注解「小道」,如農圃醫蔔之屬。大概是受朱熹先生影響吧,很多學者將小道解釋為小技藝,認為小道即是農、圃、醫、蔔、百家眾技。
3. (2)這樣理解可能有些偏頗,君子掌握一些農、圃、醫、蔔之屬的技能,或其他小技藝,並不因此就不能成其為君子,也不妨礙他成就大事業。
2. 為什麼「致遠恐泥」呢?
3. (1)錢穆先生解釋本章時說:小道,窺於一隙,執於一偏。如農、圃、醫、蔔、百家眾技,擅一曲之長,應一節之用者皆是。
4. (2)所以理解「小道」的重點不在百工眾技,而在「窺於一隙,執於一偏」,通俗一點講,執守在一門技藝裡不能出來,入乎其內,卻不能出乎其外的,做到再好也只能稱為小道。
5. (3)因為執守一門技藝,往往容易黏著其中,無法上達,無法上達則無法致遠,
6. 技藝就成了通往大道的阻礙。所以,「致遠恐泥」。想要致遠的君子就要警惕了,子曰:「君子不器。」不要被一些技藝所拘泥了,人生的高度可能就被限制住了。
※ 何謂大道?

1.程樹德編撰的《論語集釋》作了精彩的論述,曰:「內足以明心盡性,外足以經綸參贊,有體有用,方是大道,方是致遠。」
什麼是大道?內可以使自己的心性得到淨化和提升,外可以安邦治國、平天下,
體用兼具,才是大道。

2.孔子在《論語.述而篇》說:「士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志於道」,就是立志走大道,成聖成賢。對於技藝要不要呢?也要,
「游於藝」,技藝可以鑽研也,可以精良,最重要的是「游」,遊刃有餘,不黏著,可以入乎其內,又能出乎其外。

3.孔子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樣樣精通,可是他並沒有執著其中,內心始終裝著天下,一心恢復周禮、施行仁政。

4.如曾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

1. 首先,小道本身就有自有的價值
2. 南懷瑾先生說,有很多小道,如下棋、寫中國字、作詩、刻圖章,甚至於打牌吧,這些都不是什麼大學問,古人所謂雕蟲小技,但也是學問,並不簡單,都很難,如果深入去研究,都會有所成就。這是其一。
2. 其二,小道中亦寓涵大道真理,只要不拘泥其中,小道可成為大道。
3. 關鍵在於確立大道在先,如果沒有高遠的目標攝持,任何技藝學的再精通,
4. 只是一門技藝。如果心懷天下,有高遠的目標攝持,則小道可以上達為大道。
5. 以小攝大,大亦是小。以大攝小,小亦是大。
3. 公案 - 慈心有機種植,致力一切生命的希望。小道通了大道。
4. 我知道有這樣一群人,看到地球被現代工業化式農作方式所傷害,在一位智者的引領下為了保護大地的生機,二十多年孜孜不倦,堅持慈心有機種植,不打農藥、不施化肥、不用除草劑,在所有人認為不能的狀況下種植出來大批有機農作物,修復了土地,改善了水質,保護了動物,健康了很多人的身體,清淨了很多人的心靈。
5. 雖然看起來他們只是在鑽研如何不施農藥化肥而種出好的莊稼來,這應該是中國人數千年來最普及的一門技藝了,但他們的內心卻無比的寬廣,裝著人類的命運,乃至於,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的希望,他們走的就不是小道,就是通了大道,值得我們敬仰,值得我們效學。
※「君子不為」如何理解?
問 : 對於小道,君子到底要不要為呢?
問 : 如何去把握,才不至於成為致遠的泥潭呢?

1.《論語集釋》裡說:「譬如詩文,豈可全不為。顧為須先為大道,大道誠深造,根深末自茂,即不茂亦不害其為大也。」
意思是說,就像詩文字畫這樣的小道,也不可能完全不為,如果為的話,必須要先為大道,大道是根本,小道是枝末,在大道上深入了,根基就深了,根基深了,枝葉自然就會茂盛,即使不茂盛,也不會妨害大道的深入。

2.「君子不為」,從兩個角度理解。
# 第一個角度
可以理解成不必為,這些小道不是必須要學的、要為的,人生天地間的學問有千萬種,而人生短暫,精力也有限,所以學習一定要有抉擇,分清主次、本末,哪些是必學、必為的,哪些是不必學、不必為的。
如《弟子規》云: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 第二個角度
可以理解成不執守,不拘泥。我們不能執守一些技藝、一些事項裡不出來。
對於胸懷天下,志于道的君子來說,永遠要知道自己人生的終極目標。
我們很多時候不得已要做一些謀生之事,但是決不能僅僅安于謀生的事業。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五) 總結
1. 子夏告訴我們,技藝固然重要,謀生也不可缺少, 但是生命當有更高遠的目標。
2. 2. 子夏並沒有反對小道。反對的是專任小道,執著於小道。
3. 3. 學習要分清主次、本末、先後。

論語 子張十九 第3章-4

3-1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
3-2 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3-3 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3-4 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一、白話翻譯:
 
子夏的弟子,向子張請教交友之道。
子張就問:「你們老師子夏是怎麼說的?」子夏的弟子就回答:「子夏說:『可以交往的人就結交,不可以交往的人就拒絕。』」
子張就說:「這和我從孔子那聽到的不一樣。我聽到的是:『君子尊重賢人,同時又接納普通人,稱讚好人,同時又同情幫助無能的人。』
我如果是賢人,對於他人有什麼不能包容的呢?我如果不是賢人,人家就先拒絕我了,哪裡還有我拒絕人家的呢?」
 
 
二、讀誦進度:
 
華敘彬老師 領讀  11’01”
 
今日段落 -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段落複習 - 每章讀誦5遍、串讀5遍
 
第一章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第二章
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第三章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
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三、思惟提綱:
 
① 要怎麼樣舉一反三?要怎麼樣聽清楚老師的教授呢?關鍵在哪裡?
 
② 義理講解老師:「我們常常犯這樣的錯誤,一旦接受了一個觀點,就往往會模糊了邊界,無限擴大適用範圍,就像手裡拿一把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我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嗎?
 
四、義理解說:
 

 
1、引用經文及補充:
 
◎《論語 • 學而 • 08》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論語 • 陽貨 • 13》
子曰:「鄉愿,德之賊也。」
 
◎《論語 • 子罕 • 08》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2、重點摘記:
 
(一)恭誦原文: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
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二)得之於同一個老師,可所說不同,可能的原因有兩種:
 
① 一是老師因材施教,弟子卻不能舉一反三,每個弟子所說自然不同;
 
② 再就是弟子學習只喜歡配自己胃口的,聽自己喜歡聽的,也就無法得到老師的全部教授。
 
(三)要怎麼樣舉一反三?怎麼樣聽清楚老師的教授呢?
 
① 其中關鍵的一項就是對老師所講的觀點,仔細了解其邊界,也就是這個講法,在什麼條件下適用,在什麼範圍內適用,沒有邊界,就沒有中道了。
 
② 前面我們已經一起辨別了子夏的交友說法和子張的交友說法,兩者的適用條件不同,適用範圍不同,並無對錯高下之分,只是邊界不同。如果模糊混同了邊界,哪一個說法都是錯的。
 
③ 我們常常犯這樣的錯誤,一旦接受了一個觀點,就往往會模糊了邊界,無限擴大適用範圍。手裡拿一把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可惜現實世界的問題絕不是一把錘子就能全部解決的。
 
④ 如果我們接受了「毋友不如己者」,就內心排拒不如自己的人,那麼仁德之心何在呢?是否還會因此滋生自己的傲慢之心呢?這個人也看不上,那個人也看不上,結果只有自己最好,孤家寡人了。
 
⑤ 如果我們聽到「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就處處遷就他人當老好人,那是否又掉入了「鄉愿」的泥坑?或者是沒有原則底線的濫好人呢?
 
⑥ 所以跟老師學習時,一定要清楚老師講的每一個觀點,為什麼這麼講?這個觀點是什麼?在什麼情況下適用?怎麼適用?
 
(四)3-4收攝:
 
① 我們每個人生活的世界都是具體生動的,並非抽象的概念。我們面對的每個問題也都是具體的,並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否則孔子也不會在有人向他提問時,他要「叩其兩端而竭焉」了,直接給標準答案就好了。但顯然這樣的標準答案是不存在的。
 
② 我們學習的很多概念都是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來的認識,當我們要運用這些抽象概念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時,就必須學會還原到具體的場景,這時如果不清楚這些概念的邊界、適用條件和範圍,就無法真正用來解決具體現實問題。
 
③ 比如有的人的養生觀念,聽人說每天應該喝2升水,就不管自己的體質如何,也不管四季的變換,每天喝2升水。這樣的養生可能還不如不養。
 
④ 同樣,如果我們學習了許多道理,卻搞不清邊界,不清楚自己的具體情況,那可能還不如不知道這些道理,所謂的「讀書讀傻了」,或者「知識的詛咒」就是如此。
 
⑤以這一章教給我們的學習視角,再看《論語》,你還能發現哪些看似矛盾的觀點呢?你又怎麼理解和運用這些觀點?
 
(五)思惟題綱:
 
① 要怎麼樣舉一反三?要怎麼樣聽清楚老師的教授呢?關鍵在哪裡?
 
- 關鍵的一項就是對老師所講的觀點,仔細了解其邊界,也就是這個講法,在什麼條件下適用,在什麼範圍內適用,沒有邊界,就沒有中道了。
 
- 例如子夏、子張的交友說法,並無對錯高下之分,只是邊界不同,如果模糊混同了邊界,哪一個說法都是錯的。
 
- 跟老師學習時,一定要清楚老師講的每一個觀點,為什麼這麼講?這個觀點是什麼?在什麼情況下適用?怎麼適用?
 
② 「我們常常犯這樣的錯誤,一旦接受了一個觀點,就往往會模糊了邊界,無限擴大適用範圍,就像手裡拿一把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我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嗎?
 
- 案例分享1:開車的時候不能聽讚頌。
 
- 案例分享2:廣供的時候,有機菜、冷凍食品不能供。
 
- 案例分享3:相似法道場開的素食連鎖店,我們不可以去消費。
 
- 子夏、子張的觀點並無對錯高下之分,關鍵是要能清楚自己現在的情況如何,需要交的人情況又如何。雖然兩者交友的方式有所不同,可共同的是要交輔仁的朋友,交友是為了長養自他的仁德之心。所以,以仁德為根本,在適當的時候交適當的朋友,這就是義;反之,不顧具體情況,固守刻板的規則,這是不合時宜的,也是不義的。
 
- 子夏所說交友之道,適合於初學者交友、適合於深交朋友。子張所說的交友之道,則適合於修學有所成就的學人交友、適合於泛交朋友。他們「以友輔仁」的交友目的都是一樣的,仁德之心始終是君子立身行道的根本。
 
 
五、重點複習:
 
⑴《論語 • 子張 • 01》義理講解(左玉波 老師)
 
Q、弟子們的見解都源自孔子,應該毫無分歧才是,然而如第3章卻顯現出他們見解上的分歧,難道夫子傳授給他們的道理會自相矛盾嗎?用這些有分歧的見解來指導實踐,到底聽誰的好呢?
 
- 夫子是偉大的教育家,善於因材施教,弟子的條件有高低的不同,夫子傳授的內容也就相應有深淺的差異。當弟子的條件由低變高,所傳授的內容也便隨之由淺入深,這體現了儒家教育的次第性。所以夫子傳授給弟子們的道理有時看似不同,其實並非矛盾,只不過是次第的差別而已。
 
- 用這些貌似有分歧的見解指導我們的實踐的時候,我們就要認清自己的條件,先從自己能做到的部分做起。對於自己暫時做不到的部分,也不要因為暫時做不到就否定它、排斥它,而是要意識到,這些都是學修次第中所含攝的內容,等自己的條件提升了,這些都要學。
 
- 那怎樣才能認清自己的條件呢?俗話說當局者迷,認清自己並非易事。好在旁觀者清,特別是有修證經驗的師長,更是能夠看清自己的狀況。所以緊密依靠師長的指導是學習儒學的關鍵,「就有道而正焉」貫穿始終。
 
⑵ 3-1 重點:
 
① 由《論語》、《朱熹集注》記錄看兩人個性:
 
- 有的人讀這一段,會感覺子張的回答格局更高、氣魄更大,所以會認為這段對話子張的觀點更可取。真的是這樣嗎?子夏和子張都位列孔門十哲,是孔子晚年的重要弟子,也都是在孔子去世後,繼承弘揚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
《論語 • 先進 • 02》
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 子夏和子張在《論語》中都出場19次。子夏因擅長文學,成為孔門弟子中的佼佼者。在《論語》中,孔子只對子夏和子貢說過:「始可與言《詩》已矣。」子張在《論語》中提問次數僅少於子貢,可見其好學。
 
- 《論語 • 先進 • 16》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 《朱子集注》「子張才高意廣,而好為苟難,故常過中。」這是解釋為什麼孔子說子張「過」,他是才華很高,志向很廣,很能幹、很聰明的人。所以他做事好為苟難,喜歡挑難的做,就是喜歡挑戰自己,所以做起來往往會過份,這個分寸就掌握不好了。所以孔子說「師也辟」。
 
- 《朱子集注》「子夏篤信謹守,而規模狹隘,故常不及。」子夏是篤信謹守,這個人很老實,他做什麼都是中規中矩,非常的謹慎,他不會妄動。但他的規模就顯得狹隘,比較小,心量也不那麼大,常不及。所以孔子告誡子夏說:「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要為治國平天下、利益百姓為己任,不要僅僅是為了自己正心修身而已。
 
- 在交友這方面,兩人觀點呈現出的狀態,還是孔子說的「師也過,商也不及。過猶不及。」子夏對待交友非常謹慎,如此可能很難交到朋友;子張則過於迂闊,按子張的觀點無需選擇,人人都是朋友,如果人人都是朋友,其實也同樣是沒有朋友了。
 
⑶ 3-2 重點:
 
① 從兩個人的交友觀點去觀察:有人可能會認為,子夏和子張的觀點不一樣,
 一定有一個是錯的,那是誰錯了呢?
 
- 子夏錯了嗎?「毋友不如己者」、「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可見孔子也非常看重交友的選擇。
 
- 子張錯了嗎?「三人行必有我師」、「泛愛眾」、「有教無類」、「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孔子也不會輕易放棄或排斥他人。
 
- 可見子夏子張的觀點都不是自己的個人看法,都是得之於孔子。既然都是來自於孔子,那怎麼還會有矛盾呢?
 
② 孔子的交友之道:關鍵在於為什麼交友、誰在交友、交什麼友?
 
- 君子交友的目的是為了輔助自他仁德的長養,所以一個人選擇朋友的基本原則就是,所交的這個朋友是否能輔助自己長養仁德,成就君子之道。因此,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和這個人自身仁德的修養程度是密切相關的。
 
- 對於志於聖賢之道的學人,在開始修學之初,由於志向未堅固、修學不扎實,容易受到流俗習氣的影響,對於交友一定要十分謹慎選擇,要主動回避損友。
 
- 對於志向堅定、所學有根基,有進無退的人來說,不但不會輕易受到環境影響,還可以「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乃至可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時自然會「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 對於知心朋友的選擇,當然要十分謹慎,必須是那種能夠輔助我們的仁德長養,可以陪伴我們生命成長的朋友,此時一定要「毋友不如己者」。
 
- 對於泛泛之交,乃至陌生人,當然不必如此嚴格。「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才能讓我們在社會交往中更能被他人所接納、受他人所歡迎。
 
③ 子夏、子張的觀點並無對錯高下之分,關鍵是要能清楚自己現在的情況如何,需要交的人情況又如何。雖然兩者交友的方式有所不同,可共同的是要交輔仁的朋友,交友是為了長養自他的仁德之心。所以,以仁德為根本,在適當的時候交適當的朋友,這就是義;反之,不顧具體情況,固守刻板的規則,這是不合時宜的,也是不義的。
 
⑷ 3-3 重點:
 
① 子夏、子張看似不同的交友觀點,其實並無矛盾。
 
- 子夏所說交友之道,適合於初學者交友、適合於深交朋友。
 
- 子張所說的交友之道,則適合於修學有所成就的學人交友、適合於泛交朋友。
 
- 他們「以友輔仁」的交友目的都是一樣的,仁德之心始終是君子立身行道的根本。
 
- 子夏、子張的觀點雖然不同,也並無矛盾,既然都是得之於孔子,為什麼兩人所傳有如此大的差別呢?
 
② 孔子的因材施教:
 
- 老師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條件和當時的狀況,給予學生最適合其成長的教誨。
 
- 《論語 • 先進 • 22》子路、冉有問了同樣的問題,可孔子的回答卻截然相反,原因就在於子路、冉有兩人的個性不同,需要改善成長的點不同,所以孔子就給予了完全不同的教誨。
 
- 不同的弟子,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背景,面對的情景也不同,所以孔子給予不同的教誨,都是幫助弟子在具體情景做出最適當的實踐,也最符合仁義。
 
③ 不能舉一反三,就學不到真正的道:
 
- 老師因材施教了,但弟子此時如果不能舉一反三,就可能會拘泥於言語文字,領會不到背後的原則和深意。表現出來就是老師的道一以貫之,弟子卻各有各的說法。
 
- 弟子如不能舉一反三,就學不到真正的道,自然就只會拘泥於一點,不及其餘了。
 
④ 「傾聽」是需要學習的 - 聽清楚、聽明白:
 
- 學問得之於同一個老師,可所說不同,另一種原因就是學生個性使然,聽到的都是自己想聽的、喜歡聽的,配自己胃口的,因此可能就忽略了老師所講授的其他部分,甚至是完全意識不到老師所講的其他部分。如此,自然每個弟子所說的也就不一樣了。
 
- 所以,傾聽是需要學習,更需要練習的,聽清楚、聽明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和老師學習時,聽清楚老師所講的每句話,乃至每個字,對於學生都是至關重要的。
 
 
⑸ 3-4 重點:
 
① 要怎麼樣舉一反三?怎麼樣聽清楚老師的教授呢?
 
- 其中關鍵的一項就是對老師所講的觀點,仔細了解其邊界,也就是這個講法,在什麼條件下適用,在什麼範圍內適用,沒有邊界,就沒有中道了。
 
- 子夏、子張的交友說法,兩者的適用條件不同,適用範圍不同,並無對錯高下之分,只是邊界不同。如果模糊混同了邊界,哪一個說法都是錯的。
 
- 我們常常犯這樣的錯誤,一旦接受了一個觀點,就往往會模糊了邊界,無限擴大適用範圍。手裡拿一把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可惜現實世界的問題絕不是一把錘子就能全部解決的。
 
- 跟老師學習時,一定要清楚老師講的每一個觀點,為什麼這麼講?這個觀點是什麼?在什麼情況下適用?怎麼適用?
 
- 我們學習的很多概念都是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來的認識,當我們要運用這些抽象概念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時,就必須學會還原到具體的場景,這時如果不清楚這些概念的邊界、適用條件和範圍,就無法真正用來解決具體現實問題。
 
- 如果我們學習了許多道理,卻搞不清邊界,不清楚自己的具體情況,那可能還不如不知道這些道理,所謂的「讀書讀傻了」,或者「知識的詛咒」就是如此。

論語 子張十九 第3章-3

3-1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
3-2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3-3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3-4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白話>
子夏的弟子,向子張請教交友之道。
子張就問:「你們老師子夏是怎麼說的?」子夏的弟子就回答:「
子夏說:『可以交往的人就結交,不可以交往的人就拒絕。』」
子張就說:「這和我從孔子那聽到的不一樣。我聽到的是:『君子尊重賢人,同時又接納普通人,稱讚好人,同時又同情幫助無能的人。』
我如果是賢人,對於他人有什麼不能包容的呢?
我如果不是賢人,人家就先拒絕我了,哪裡還有我拒絕人家的呢?」

〈文義〉 
1. 異乎: 不一樣
2. 吾所聞: 我聽到的
3. 君子尊賢: 君子尊重賢人
4. 容眾: 接納普通人
5. 矜:音今,猶同情、憐憫

〈思維提綱〉
1. 子夏、子張交友觀點雖不同,但都以何為根本?
2. 孔子為何要因材施教?
3. 您有因沒專心傾聽導致表達錯誤, 而產生反效果嗎?

〈義理解說〉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21》: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譯文】
子路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孔子說:“有父兄在,怎麼能聽到就行動起來呢?”冉有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孔子說:“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公西華說:“仲由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你回答說’有父兄健在’,冉求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你回答’聽到了就行動起來’。我被弄糊塗了,敢再問個明白。”孔子說:“冉求總是退縮,所以我鼓勵他;仲由好勇過人,所以我約束他。”
【解讀】
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貫穿於教育實踐中的一個具體事例。在這裡,他要自己的學生不要退縮,也不要過頭冒進,要進退適中。所以,對於同一個問題,孔子針對子路與冉求的不同情況作了不同回答。同時也生動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個特點,即因材施教。

2.《論語•述而•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 
孔子說:「不到苦思冥想時,不去提醒;不到欲說無語時,不去引導。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教他了。

二、重點摘記  
恭誦原文: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 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一) 子夏、子張交友觀點,以立身行道的根本
1.前面我們分析過了,子夏、子張看似不同的交友觀點,其實並無矛盾。
2.子夏所說交友之道適合於初學者交友、適合於深交朋友;子張所說的交友之道,則適合於修學有所成就的學人交友、適合於泛交朋友。
3.但以友輔仁的交友目的都是一樣的,仁德之心始終是君子立身行道的根本。

(二). 孔子因材施教
1. 因此,子夏、子張的觀點雖然不同,但並無矛盾,都是得之於孔子。既然都是得之於孔子,為什麼兩人所傳有如此大的差別呢?
2. 一般而言,得之於同一老師,可所說卻完全不同,原因或許有兩方面:一是老師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條件和當時的狀況,給予學生最適合其成長的教誨。2. 比如《論語》先進篇中的一章: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冉有問了同樣的問題,可孔子的回答卻截然相反,原因就在於子路、冉有兩人的個性不同,需要改善成長的點不同,所以孔子就給予了完全不同的教誨。
3.孔子的因材施教,常常就體現在這種情景教學中。儒家的基本精神就是偏重於實踐,實際上身體力行去做。否則的話講很多道理也是沒太大的用場。
3.所以孔子常常在弟子面對具體情景時給予弟子最適當的教誨。這一點在《論語》中隨處可見。
4.不同的弟子,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背景,面對的情景也不同,所以孔子給予不同的教誨,都是幫助弟子在具體情景做出最適當的實踐,也最符合仁義。

(三). 不能舉一反三,就學不到真正的道
1.老師因材施教了,但弟子此時如果不能舉一反三,就可能會拘泥於言語文字,領會不到背後的原則和深意。表現出來就是老師的道一以貫之,弟子卻各有各的說法。
2.所以孔子才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弟子不能舉一反三,就不會再講了。
3.弟子如不能舉一反三,就學不到真正的道,自然就只會拘泥於一點,不及其餘了。

(四). 傾聽對學生至關重要, 需要學習,更需要練習
1.學問得之於同一個老師,可所說不同,另一種原因就是學生個性使然,聽到的都是自己想聽的、喜歡聽的,配自己胃口的,因此可能就忽略了老師所講授的其他部分,甚至是完全意識不到老師所講的其他部分。如此,自然每個弟子所說的也就不一樣了。
2.這種經驗或許我們都有,幾個人一起聽了一段演講,可回來一聊,每個人聽到的都不完全相同,甚至有的人聽到的部分,有的人根本沒聽到;或者好像聽到同一句話,但每個人的解讀都不一樣。那麼顯然,這幾個人如果對其他人介紹這次演講,所說的自然也就不同了,甚至所說完全相反都會發生。
3.所以,傾聽是需要學習,更需要練習的,聽清楚、聽明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和老師學習時,聽清楚老師所講的每句話,乃至每個字,對於學生都是至關重要的。

論語 子張十九 第3章-2

3-1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
3-2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3-3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3-4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白話>
子夏的弟子,向子張請教交友之道。
子張就問:「你們老師子夏是怎麼說的?」子夏的弟子就回答:「
子夏說:『可以交往的人就結交,不可以交往的人就拒絕。』」
子張就說:「這和我從孔子那聽到的不一樣。我聽到的是:『君子尊重賢人,同時又接納普通人,稱讚好人,同時又同情幫助無能的人。』
我如果是賢人,對於他人有什麼不能包容的呢?
我如果不是賢人,人家就先拒絕我了,哪裡還有我拒絕人家的呢?」

<文義>
1.可者與之:可以交往的人就結交。
2.不可者拒之:不可以交往的人就拒絕。

<思惟提綱>
1.子夏和子張的交友觀點不一樣,那麼,是誰對誰錯呢? 
 (1)如果子夏沒錯,那是為什麼? 
 (2)如果子張沒錯,那又是為什麼? 
2.子夏子張的觀點,都是得之於孔子。兩人所言會有矛盾嗎?
  那麼,孔子的交友之道,到底是什麼呢?
3. 君子交友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4. 對於志於聖賢之道的學人,在開始修學之初,和志向堅定、所學有根基,
  有進無退的人來說,交友的原則有何分別?到底要結交怎樣的朋友呢?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15》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 子貢問夫子,子張與子夏哪個更為賢明啊?夫子說,子張呀,常是過了;子夏呀,又常是不及了。子貢又問,那麼是不是子張更好一些,勝過於子夏呢?夫子說,過與不及其實是相等的,一樣的。)
子張與子夏都偏離中道,都有過失。 


2.《論語‧子罕‧24》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3.《論語‧季氏‧4》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4.《論語‧述而‧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論語‧學而‧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氾愛眾,
                          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6.《論語‧衛靈公‧38》子曰:「有教無類。」
7.《中庸‧第二十〜哀公問政》:「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
   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
   柔遠人也、懷諸侯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
凡是治理天下,一般有九條原則,那就是:
修養自身,尊重賢人,親愛親族,敬重大臣,體恤群臣,
愛民如子,招納工匠,善待遠客,安撫諸侯。
1. 修養自身,就能確立正道;
2. 尊重賢人,就不會思想困惑;
3. 親愛親族,就不會惹得叔伯兄弟怨恨;
4. 敬重大臣,就不會遇事慌張;
5. 體恤群臣,士人們就會盡力報答;
6. 愛民如子,老百姓就會努力生產;
7. 招納工匠,財物就會充足;
8. 優待遠客,四方就會來歸順;
9. 安撫諸侯,天下就會敬服。
8.《論語‧顏淵‧24》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9.《論語‧學而‧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10.《論語‧里仁‧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二. 重點摘記       
恭誦原文:
3-1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
3-2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3-3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3-4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一) 前言〜師也過,商也不及。 
1.前面我們了解了子夏“不及”子張“過”,過猶不及,
  那麼我們就繼續仔細觀察分析一下他們兩人的交友觀點。
2.有人可能會認為,子夏和子張的觀點不一樣,
  一定有一個是錯的,那是誰錯了呢?
(二) 子張和子夏誰對誰錯? 
1.子夏錯了嗎?
 沒有啊,孔子就經常說:“毋友不如己者”,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還特別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可見孔子也非常看重交友的選擇。
2.子夏沒錯,那麼是子張錯了吧?
 好像也沒有,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說“泛愛眾”,
 乃至“有教無類”,不會輕易放棄或排斥他人。
3.其實子張說的“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應該就是孔子的原話。
 《中庸》說:“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
  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
4.可見子夏子張的觀點都不是自己的個人看法,都是得之於孔子。
  既然都是來自於孔子,那怎麼還會有矛盾呢?

(三) 孔子的交友之道 
1.那麼孔子的交友之道 到底是什麼呢?
  關鍵在於為什麼交友、誰在交友、交什麼友。

  首先,我們看一下,為什麼交友,誰在交友。
 (1)曾子說:“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君子交友的目的是為了輔助
  自他仁德的長養,所以一個人選擇朋友的基本原則就是,所交的這個
  朋友是否能輔助自己長養仁德,成就君子之道。
 (2)因此,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朋友,
   和這個人自身仁德的修養程度是密切相關的。
2.在《論語》學而篇中,孔子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對於志未立、學不固的人來說,容易受到環境影響,
  當然要“毋友不如己者”。
(1) 做家長的都很在意自己孩子的交友,因為交個壞朋友很容易對孩子
產生不好的影響。乃至像孟母三遷,就是為了給小孟軻一個好的
學習環境、交友環境。

(2) 所以對於志於聖賢之道的學人,在開始修學之初,
由於志向未堅固、修學不扎實,容易受到流俗習氣的影響,
對於交友一定要十分謹慎選擇,要主動回避損友。
(3) 但對於志向堅定、所學有根基,有進無退的人來說,
不但不會輕易受到環境影響,還可以“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乃至可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時自然會“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3.一個人成長會經歷不同的階段,隨著自身不斷成長,
  當然面對同樣的境界,會以不同的方式應對。
4.其次,我們再看一下,要交什麼樣的朋友。
(1) 因為一個人的身心狀態和時間精力有限,
   一個人能交的朋友數量是有限的。
   老話說:“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所以一個人雖然可以有很多朋友,
    但這些朋友和這個人的關係是不同的。
    有知心朋友、有普通朋友、有泛泛之交等等。
(2) 既然這些朋友的關係深淺不同,交往之道自然也不同。
   知心朋友對我們的生命常常影響巨大,
   因此,對於知心朋友的選擇,當然要十分謹慎,
   必須是那種能夠輔助我們的仁德長養,
   可以陪伴我們生命成長的朋友,此時一定要“毋友不如己者”。
(3)可對於泛泛之交,乃至陌生人,當然不必如此嚴格。
 “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才能讓我們在社會交往中
  更能被他人所接納、受他人所歡迎。

(四) 結語〜交友是為了長養自他的仁德之心 

1. 可見子夏、子張的觀點並無對錯高下之分,
關鍵是要能清楚自己現在的情況如何,需要交的人情況又如何。
2.雖然兩者交友的方式有所不同,可共同的是要交輔仁的朋友,
交友是為了長養自他的仁德之心。
3.所以,以仁德為根本,在適當的時候交適當的朋友,這就是義;
反之,不顧具體情況,固守刻板的規則,
這是不合時宜的,也是不義的。

論語 子張十九 第3章-1

(3-1)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 
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 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論語•子張•3》

 〈白話〉
子夏的學生,向子張請問交友的道理。
子張說:「你的老師子夏是怎樣說的?」那學生回答說:「我的老師說:『可與他結交的人,與他結交;不可與他結交的人,拒絕他,不與往來。』」子張說:「這和我所聽到的不同:『君子固應尊重賢者,也當容納平庸的眾人;固應嘉勉善良的人,也當憐恤那無才能的人。』我如果是一個大賢的人,那末無論我對於人,人對於我,都沒有什麼不能相容之處;我如果是個沒有賢德的人,那人家就先要拒絕我,哪裡談得到我去拒絕人家呢?」

〈文義〉 
1. 問交:問交友的道理。

〈思維提綱〉
1.您對”交友”有什麼看法?
2.您還記得論語中,子夏和子張個性和理念有何差異?
3. 依據經論,您覺得夫子本身對交友的想法可能會是如何?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孟子•公孫丑上•2》…「昔者竊聞之:子夏、子游、子張,皆有聖人之一
體;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微。敢問所安?」曰:「姑舍是!」。…
2.《韓非子•顯學篇•15》作者韓非。主張「儒分為八」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石之儒,有仲梁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
3. 《論語•八佾•8》子夏問曰:「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子曰:「 繪事後素。 」曰:「 禮後乎? 」子曰:「 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子夏認為「 禮 」的作用就是彰顯「 仁 」。先有「 仁 」,後有「 禮 」。「 仁 」要通過「 禮 」來彰顯。「 禮 」與「 仁 」的關係就素粉彰顯女子的絢麗,素色勾勒繪畫一樣。將「 仁 」注入「 禮 」中,正是孔子對「 周禮 」的闡發,讓周禮有了合理性,更具有說服力。所以,子夏的這番發揮,深得孔子的讚賞。)
4. 《論語•先進•15》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5. 《論語•先進•17》「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辟:偏僻,慣矯飾外在而少了誠實)
6. 《論語•雍也•11》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明道致用,重義輕利是君子儒,小人儒則是只顧私利,識見淺狹,不能大用的陋儒)
二、重點摘記  
(一) 念文、消文:
1. 先恭誦原文: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2. 子夏的弟子,門人就是弟子,向子張請教交友之道。
3. 子張就問:“你們老師子夏是怎麼說的?”子夏的弟子就回答:“子夏說:'可以交往的人就結交,不可以交往的人就拒絕。'”子張就說:“這和我從孔子那聽到的不一樣。我聽到的是:'君子尊重賢人,同時又接納普通人,稱讚好人,同時又同情幫助無能的人。'我如果是賢人,對於他人有什麼不能包容的呢?我如果不是賢人,人家就先拒絕我了,哪裡還有我拒絕人家的呢?”
4. 子夏和子張都位列孔門十哲
(二)子夏、子張背景、成就分析
1. 這一段對話在《論語》中是很特別的,因為這是唯一一段記錄孔子弟子和再傳弟子的對話。從子夏已經有弟子來看,這段對話很可能是發生在孔子去世後。
2. 子夏和子張是師兄弟,據《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的記載,子夏比孔子小44歲,子張比孔子小48歲。所以這段對話就是在師叔和師侄之間發生的。
3. 有的人讀這一段,會感覺子張的回答格局更高、氣魄更大,所以會認為這段對話子張的觀點更可取。真的是這樣嗎?
4. 子夏和子張都位列孔門十哲,是孔子晚年的重要弟子,也都是在孔子去世後,繼承弘揚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子張不在十哲中,而是七十二賢內,但不代表其能力地位及成就在子夏之下喔~)
5. 《孟子》上說:“子夏、子游、子張,皆有聖人之一體。”就是說子夏、子游、子張都得到了孔子的一部分精髓。
6. 子夏在魏國西河講學,連魏文侯也尊他為師,他還培養了吳起、李悝、田子方等聲名顯赫的學生。子張則是“子張之儒”的創始人,被韓非子列為儒門八派之首。

(三) 由《論語》、《集注》記錄看兩人個性
1. 子夏和子張在《論語》中都出場19次。子夏因擅長文學,成為孔門弟子中的佼佼者。在《論語》中,孔子只對子夏和子貢說過:“始可與言《詩》已矣。”子張在《論語》中提問次數僅少於子貢,可見其好學。
2. 作為孔門的得意弟子,子夏和子張的個性卻是迥然不同的。
(1) 《論語》“先進”篇中就有一段記錄: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 子貢問孔子:“子張和子夏二人誰更好一些呢?” 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孔子回答說:“子張過份,子夏不足。” 曰:“然則師愈與?” 子貢說:“那麼是子張好一些嗎?” 子曰: “過猶不及。” “過分和不足是一樣的。”
(2) 《朱子集注》裡面,朱熹說:“子張才高意廣,而好為苟難,故常過中”。這是解釋為什麼孔子說子張“過”,他是才華很高,志向很廣,很能幹、很聰明的人。所以他做事好為苟難,喜歡挑難的做,就是喜歡挑戰自己,所以做起來往往會過份,這個分寸就掌握不好了。所以孔子說“ 師也辟”。
(3) 子夏跟他剛好相反,“子夏篤信謹守,而規模狹隘,故常不及”。子夏是篤信謹守,這個人很老實,他做什麼都是中規中矩,非常的謹慎,他不會妄動。但他的規模就顯得狹隘,比較小,心量也不那麼大,常不及。所以孔子告誡子夏說:“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要為治國平天下、利益百姓為己任,不要僅僅是為了自己正心修身而已。

3. 了解了子夏和子張的個性特點,我們再看本章這段對話,就比較能清楚地看到兩人觀點不同的原因。在交友這方面,兩人觀點呈現出的狀態,還是孔子說的“師也過,商也不及。過猶不及。”
4. 子夏對待交友非常謹慎,如此可能很難交到朋友;子張則過於迂闊,按子張的觀點無需選擇,人人都是朋友,如果人人都是朋友,其實也同樣是沒有朋友了。


三、補充
1.儒家講中道、中行,以中為標準,不走極端。不合中庸之道的子張、子夏都沒恰到好處:好高騖遠,好做大事難事,難免在小處大意失分。囿於規矩,難免妨礙施展手腳,限制自身能力的發揮。
2.子張的氣象比較開闊,但往往有失中正,正如狂者一般,不合中庸之道;狂者志向遠大,能進取不已。子夏的氣象比較拘謹,也有失中正,正如狷者一般,不合中庸之道;狷者性行謹慎,能有所不為。但是儒家中庸之道,  中不偏,庸不易,人係受中一之道而成萬物之靈,故聖人以中和為貴;過與不及均不合中道。
3.參考: http://www.mba-la.org/36942294941998121450.html
            http://www.guoxuemeng.com/guoxue/15311.html

論語 子張十九 第2章

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白話>
子張說:「所守的德不能弘大;信仰的真理不踏實篤行;這種人可有可無,無足輕重。」

<注釋>
1. 執德不弘:執守的德,不弘揚光大。
 2. 信道不篤:相信的道,不篤實踐履。
 3. 焉能為亡:「焉」,疑問副詞,「何」的意思。「亡」,「無」的意思。

<讀誦>
(略)

<思惟提綱>
1.從本章可以看出子張個人的人生宣言,為何?
2.「執德不弘,信道不篤」這種人可有可無!有嚴重的過患嗎? 
3.怎樣才能不被罵,做到「執德必弘、信道必篤」呢?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
1.朱熹《集注》:「此篇皆記弟子之言。」
2. 錢穆《論語新解》:「子張於四賢中年最幼,又最早卒。而儒分為八,有子張氏之儒,已能自成宗派。惜乎其未臻高夀以大成其學。」
3.明張居正《四書直解》:「理得諸心謂之德,德有諸己,貴於能執,而執之又貴於擴充。」
4.《爾雅》:「弘,大也。」
註:《爾雅》:中國最早的一部訓詁書,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的單語言詞典。出現於秦- 西漢(公元前221年- 9年)
5. 朱熹《集注》:「才有片善,必自矜;見人之善,必不喜;人告之以過,亦不受。從狹隘上生萬般病痛。」
6. 劉氏《正義》:「當時容有安於小成,惑於異端,故子張譏之。」
7. 張居正《四書直解》:「理所當然謂之道,道有所聞,貴於能信,而信之,尤貴於堅定。」
8. 張居正《四書直解》:「此等之人雖終身為學,畢竟無成,在世間,有之不為多,無之不為少,一凡庸人等耳,何足貴乎?所以說,焉能為有?焉能為亡?言不足為有無也。」
9.《論語 • 學而 • 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10. 《論語 • 子罕 • 26》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
11. 《論語 • 衛靈公 • 28》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二、重點摘記
(恭誦原文)
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一)白話譯文
子張說:「執德不能弘大,信道不能篤實,這樣的話,怎麼能說有道德?又怎麼能說無道德?」

(二)子張的人生宣言
1.這句話份量很重。在子張看來,作為一個士人,應該執德弘大,信道篤實,在道德上有所建樹,能利益到天下,方無愧人生;假如生而為人卻碌碌無為,有他無益,沒他無損,於人世間無足輕重,那活在世上毫無意義。
2.這句話,代表了儒家積極入世有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代表了子張個人的人生宣言,是他終極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方向。

(三) 子張為何有此宣言?
1.跟他的個性和所受的教育有關。
2.子張是孔門弟子中性格比較激進的一個人,夫子曰:「師也辟。」子張志向遠大,言行難免脫節,不符中道,「師也過」,過猶不及。
3.所以子張學干祿,夫子教誨他慎言慎行,「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還多次教誡他忠信篤敬,「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而且要求很嚴、很細,「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要把這些教誡牢記於心,無論行住坐臥,時時刻刻都不忘記。4.子張是一個好學生,把老師的教誡認認真真地寫在自己的衣帶上,「書諸紳」。5.所以,執德須弘,信道須篤,來源於夫子的教誨,也是子張結合自身總結出來的人生感悟。

(四)子張的成就--子張氏之儒,自成宗派。
《集注》:「此篇皆記弟子之言。」先後記載了子張、子夏、曾子、子貢四賢之言。孔門弟子來自天南地北,資質秉性各異,雖同時受教,但領悟各有不同,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面貌。錢穆先生篇末按語:「子張於四賢中年最幼,又最早卒。而儒分為八,有子張氏之儒,已能自成宗派。惜乎其未臻高夀以大成其學。」

(五)「執德不弘,信道不篤」是何行相?
※「執德不弘」的行相
1.執德,執守道德。執,就是抓住,用什麼抓,用心抓,平常我們抓東西用手,手一鬆,東西就掉下來。現在用心抓,心緣在上面,無論行住坐臥、吃飯睡覺都緣在上面,乃至夢中都這樣。
2.明朝帝師張居正說:「理得諸心謂之德,德有諸己,貴於能執,而執之又貴於擴充。」德是自心上用功之後的產物,比外物更珍貴,保管外在的珍寶可以放入保險箱,而心上的德只能執守於內心,所以最好的執德、保管德,就是不斷地擴充增加德行,執德必弘。
3.《爾雅》曰:「弘,大也。」把對道德的希求不斷增長,直至永不退失。「若或器量淺狹,容受不多,才有片善寸長,便侈然自以為足,不復加擴充之功,這是執德不弘。」如果心量狹小,放不下東西,那麼稍稍有一點長處,就會驕傲自滿,沾沾自喜,難以再有長足進步,這種情形就是執德不弘。
4.朱熹先生告誡弟子,心胸狹隘,不但不能容人,連自己也容不了,毛病諸多。「才有片善,必自矜;見人之善,必不喜;人告之以過,亦不受。從狹隘上生萬般病痛。」劉氏《正義》:「當時容有安於小成,惑於異端,故子張譏之。」05'57"

※「信道不篤」的行相
1.信道,相信真理,同樣是心裡的功夫。道、真理,是天地之間法爾如是的規律,普通人慧力不夠,無法自悟,必須依靠具量的老師,方能學習聖賢之道。
2.張居正說:「理所當然謂之道,道有所聞,貴於能信,而信之,尤貴於堅定。」找到了好老師,也不是萬事大吉,還要加上自己的努力,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而關鍵就在於,對老師傳授的道有沒有經過思惟考量,生起確定不移的信念。
3.篤,是確定、堅實的意思。信道篤實,甚至可以為之獻出生命,中華歷史上無數英烈捨生取義的精神一直激勵著後人。
4.反過來,「若或意念紛紜,把持不定,才遇事交物誘,便茫然失其所守,不復有的確之見,這是信道不篤。」如果用功不夠的話,老師傳授的道理浮在表面、限於口頭,沒有經過思惟抉擇形成決斷,那麼對境不能現行,正念的力量生不起來,必然抵擋不住浩浩的境風,這種情形就是信道不篤。
5.比如說,面對物質利益的考驗,一邊是一大堆鈔票,一邊是所信的道,二者取一,你該如何抉擇?而革命先烈遭遇的生死考驗更難,一邊是死,一邊是活,如果信道不篤,就會放棄信仰,成為可恥的叛徒。

(六)執德不弘、信道不篤有嚴重的過患
1.滿招損,謙受益。「夫執德不弘,久則將並其所執者而失之矣。」
2.修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了片善就開始驕傲,得少為足,沒有了繼續進取的力量,那麼注意力、興趣好樂就會慢慢減弱,終有一天,已有的德會變成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3.所以,執德不弘的最終結局,已有的德行會退,最終一定保不住。這樣的人能說他有德行嗎?難說;能說他沒德行嗎?又好像有過,但終究不會大成,空過一生。
4.信道,必須是正信,而不是迷信,而正信必須建立在正確的認識基礎上,真信才能切願,步步扎實,漸行漸遠。而信在口頭,則根本就是原地踏步,未有絲毫進步,甚至在門外空轉,卻還自以為有信,典型的自欺欺人。
5.「信道不篤,久則將並其所信者而亡之矣。」養成了這種壞習慣,久而久之,學歸學,行歸行,說的跟做的是二張皮,此等之人,能說他有信仰嗎?內心深處壓根兒沒有;說他沒有信仰嗎?他卻又常常掛在嘴上。09'56"

(七) 「焉能為有?焉能為亡?」罵到極點了!
1.張居正最後的口氣很嚴厲:「此等之人雖終身為學,畢竟無成,在世間,有之不為多,無之不為少,一凡庸人等耳,何足貴乎?所以說,焉能為有?焉能為亡?言不足為有無也。」
2.假如一個人活在世上,別人覺得他有沒有都無所謂,好比酒囊飯袋、行屍走肉,那真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3.所以,蕅益大師引李卓吾先生的批註說:“罵得狠。”這是一句罵人的狠話,從子張這位孔門弟子嘴裡說出來,這是罵到極點了。

(八)怎樣才能不被罵,做到執德必弘、信道必篤呢?
1.執德不弘是量小,須在擴大心胸格局上努力;信道不篤是不信,要在增強信心上下手。此二之過,根本是認識問題,認識的欠缺和不圓滿,直接導致行持的先天不足,目標安立錯誤,當然一切皆錯,沒有正見,哪來如理如法的行持。
2.到底是怎麼認識問題?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也好,德也罷,雖然看起來是自己心上的功夫,但不是自己獨立成就的,而是依靠師長的傳遞才能達成。一個量小的弟子,受到老師潛移默化的薰陶,心胸格局會越來越大,至聖先師孔夫子,就培養出弟子3000,賢者72人。而弟子對道的信心不夠,究其實質是對老師沒信心,因為道是老師傳授的,如果對老師信心夠的話,就像小孩子剛剛上學,無論學了什麼,回家就說:「這是老師說的,這是老師說的。」在他的概念中,老師說的就是標準,就是要照著去做的。事實上,當一個弟子對老師具足信心時,老師就成了他人生的全部,學生的目標就是要成為像老師一樣的人。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深深地烙印在心裡,面對境界自然現起,正念現前,無論是金錢、物欲的引誘,還是生死的考驗,都有足夠的力量面對和超越。所以,子路在死亡關頭,能做到臨危不懼,整頓裝束,慷慨赴死。
3.當弟子問到:「如何是執德不弘的樣子?」朱熹先生即以孔門弟子為喻:子貢一開始執著「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之德,有些沾沾自喜,幸好有夫子「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之教,才繼續向上;子路也是執著於「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之德,甚至終身讀誦《詩經》「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之句,幸好有夫子教誡「是道也,何足以臧?」當頭棒喝,才棄小道而進修大道。如果沒有夫子幫助弟子擴充志向,成就也就不過如此了。
4.學習本章,如果我們能夠效學子張,學習儒家積極有為的思想,想要成為一個有道德之人,為這個國家、民族,為這個時代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那麼最最關鍵、最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找到自己生命中的好老師,因為老師的高度決定了學生的高度。

(九) 結語
最後,以明清之際大儒李二曲先生《四書反身錄》上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
「每讀《論語》至『焉能為有?焉能為亡?』中心不勝懼悚,不勝悵恨,慚平生見道未明,德業未就,恨平生凡庸罔似,於世無補,虛度待死,與草木何異?猛然一醒,痛自振奮,少自別於草木,庶不負此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