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
3-2 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3-3 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3-4 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一、白話翻譯:
子夏的弟子,向子張請教交友之道。
子張就問:「你們老師子夏是怎麼說的?」子夏的弟子就回答:「子夏說:『可以交往的人就結交,不可以交往的人就拒絕。』」
子張就說:「這和我從孔子那聽到的不一樣。我聽到的是:『君子尊重賢人,同時又接納普通人,稱讚好人,同時又同情幫助無能的人。』
我如果是賢人,對於他人有什麼不能包容的呢?我如果不是賢人,人家就先拒絕我了,哪裡還有我拒絕人家的呢?」
二、讀誦進度:
華敘彬老師 領讀 11’01”
今日段落 -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段落複習 - 每章讀誦5遍、串讀5遍
第一章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第二章
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第三章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
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三、思惟提綱:
① 要怎麼樣舉一反三?要怎麼樣聽清楚老師的教授呢?關鍵在哪裡?
② 義理講解老師:「我們常常犯這樣的錯誤,一旦接受了一個觀點,就往往會模糊了邊界,無限擴大適用範圍,就像手裡拿一把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我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嗎?
四、義理解說:
1、引用經文及補充:
◎《論語 • 學而 • 08》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論語 • 陽貨 • 13》
子曰:「鄉愿,德之賊也。」
◎《論語 • 子罕 • 08》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2、重點摘記:
(一)恭誦原文: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
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二)得之於同一個老師,可所說不同,可能的原因有兩種:
① 一是老師因材施教,弟子卻不能舉一反三,每個弟子所說自然不同;
② 再就是弟子學習只喜歡配自己胃口的,聽自己喜歡聽的,也就無法得到老師的全部教授。
(三)要怎麼樣舉一反三?怎麼樣聽清楚老師的教授呢?
① 其中關鍵的一項就是對老師所講的觀點,仔細了解其邊界,也就是這個講法,在什麼條件下適用,在什麼範圍內適用,沒有邊界,就沒有中道了。
② 前面我們已經一起辨別了子夏的交友說法和子張的交友說法,兩者的適用條件不同,適用範圍不同,並無對錯高下之分,只是邊界不同。如果模糊混同了邊界,哪一個說法都是錯的。
③ 我們常常犯這樣的錯誤,一旦接受了一個觀點,就往往會模糊了邊界,無限擴大適用範圍。手裡拿一把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可惜現實世界的問題絕不是一把錘子就能全部解決的。
④ 如果我們接受了「毋友不如己者」,就內心排拒不如自己的人,那麼仁德之心何在呢?是否還會因此滋生自己的傲慢之心呢?這個人也看不上,那個人也看不上,結果只有自己最好,孤家寡人了。
⑤ 如果我們聽到「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就處處遷就他人當老好人,那是否又掉入了「鄉愿」的泥坑?或者是沒有原則底線的濫好人呢?
⑥ 所以跟老師學習時,一定要清楚老師講的每一個觀點,為什麼這麼講?這個觀點是什麼?在什麼情況下適用?怎麼適用?
(四)3-4收攝:
① 我們每個人生活的世界都是具體生動的,並非抽象的概念。我們面對的每個問題也都是具體的,並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否則孔子也不會在有人向他提問時,他要「叩其兩端而竭焉」了,直接給標準答案就好了。但顯然這樣的標準答案是不存在的。
② 我們學習的很多概念都是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來的認識,當我們要運用這些抽象概念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時,就必須學會還原到具體的場景,這時如果不清楚這些概念的邊界、適用條件和範圍,就無法真正用來解決具體現實問題。
③ 比如有的人的養生觀念,聽人說每天應該喝2升水,就不管自己的體質如何,也不管四季的變換,每天喝2升水。這樣的養生可能還不如不養。
④ 同樣,如果我們學習了許多道理,卻搞不清邊界,不清楚自己的具體情況,那可能還不如不知道這些道理,所謂的「讀書讀傻了」,或者「知識的詛咒」就是如此。
⑤以這一章教給我們的學習視角,再看《論語》,你還能發現哪些看似矛盾的觀點呢?你又怎麼理解和運用這些觀點?
(五)思惟題綱:
① 要怎麼樣舉一反三?要怎麼樣聽清楚老師的教授呢?關鍵在哪裡?
- 關鍵的一項就是對老師所講的觀點,仔細了解其邊界,也就是這個講法,在什麼條件下適用,在什麼範圍內適用,沒有邊界,就沒有中道了。
- 例如子夏、子張的交友說法,並無對錯高下之分,只是邊界不同,如果模糊混同了邊界,哪一個說法都是錯的。
- 跟老師學習時,一定要清楚老師講的每一個觀點,為什麼這麼講?這個觀點是什麼?在什麼情況下適用?怎麼適用?
② 「我們常常犯這樣的錯誤,一旦接受了一個觀點,就往往會模糊了邊界,無限擴大適用範圍,就像手裡拿一把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我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嗎?
- 案例分享1:開車的時候不能聽讚頌。
- 案例分享2:廣供的時候,有機菜、冷凍食品不能供。
- 案例分享3:相似法道場開的素食連鎖店,我們不可以去消費。
- 子夏、子張的觀點並無對錯高下之分,關鍵是要能清楚自己現在的情況如何,需要交的人情況又如何。雖然兩者交友的方式有所不同,可共同的是要交輔仁的朋友,交友是為了長養自他的仁德之心。所以,以仁德為根本,在適當的時候交適當的朋友,這就是義;反之,不顧具體情況,固守刻板的規則,這是不合時宜的,也是不義的。
- 子夏所說交友之道,適合於初學者交友、適合於深交朋友。子張所說的交友之道,則適合於修學有所成就的學人交友、適合於泛交朋友。他們「以友輔仁」的交友目的都是一樣的,仁德之心始終是君子立身行道的根本。
五、重點複習:
⑴《論語 • 子張 • 01》義理講解(左玉波 老師)
Q、弟子們的見解都源自孔子,應該毫無分歧才是,然而如第3章卻顯現出他們見解上的分歧,難道夫子傳授給他們的道理會自相矛盾嗎?用這些有分歧的見解來指導實踐,到底聽誰的好呢?
- 夫子是偉大的教育家,善於因材施教,弟子的條件有高低的不同,夫子傳授的內容也就相應有深淺的差異。當弟子的條件由低變高,所傳授的內容也便隨之由淺入深,這體現了儒家教育的次第性。所以夫子傳授給弟子們的道理有時看似不同,其實並非矛盾,只不過是次第的差別而已。
- 用這些貌似有分歧的見解指導我們的實踐的時候,我們就要認清自己的條件,先從自己能做到的部分做起。對於自己暫時做不到的部分,也不要因為暫時做不到就否定它、排斥它,而是要意識到,這些都是學修次第中所含攝的內容,等自己的條件提升了,這些都要學。
- 那怎樣才能認清自己的條件呢?俗話說當局者迷,認清自己並非易事。好在旁觀者清,特別是有修證經驗的師長,更是能夠看清自己的狀況。所以緊密依靠師長的指導是學習儒學的關鍵,「就有道而正焉」貫穿始終。
⑵ 3-1 重點:
① 由《論語》、《朱熹集注》記錄看兩人個性:
- 有的人讀這一段,會感覺子張的回答格局更高、氣魄更大,所以會認為這段對話子張的觀點更可取。真的是這樣嗎?子夏和子張都位列孔門十哲,是孔子晚年的重要弟子,也都是在孔子去世後,繼承弘揚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
《論語 • 先進 • 02》
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 子夏和子張在《論語》中都出場19次。子夏因擅長文學,成為孔門弟子中的佼佼者。在《論語》中,孔子只對子夏和子貢說過:「始可與言《詩》已矣。」子張在《論語》中提問次數僅少於子貢,可見其好學。
- 《論語 • 先進 • 16》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 《朱子集注》「子張才高意廣,而好為苟難,故常過中。」這是解釋為什麼孔子說子張「過」,他是才華很高,志向很廣,很能幹、很聰明的人。所以他做事好為苟難,喜歡挑難的做,就是喜歡挑戰自己,所以做起來往往會過份,這個分寸就掌握不好了。所以孔子說「師也辟」。
- 《朱子集注》「子夏篤信謹守,而規模狹隘,故常不及。」子夏是篤信謹守,這個人很老實,他做什麼都是中規中矩,非常的謹慎,他不會妄動。但他的規模就顯得狹隘,比較小,心量也不那麼大,常不及。所以孔子告誡子夏說:「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要為治國平天下、利益百姓為己任,不要僅僅是為了自己正心修身而已。
- 在交友這方面,兩人觀點呈現出的狀態,還是孔子說的「師也過,商也不及。過猶不及。」子夏對待交友非常謹慎,如此可能很難交到朋友;子張則過於迂闊,按子張的觀點無需選擇,人人都是朋友,如果人人都是朋友,其實也同樣是沒有朋友了。
⑶ 3-2 重點:
① 從兩個人的交友觀點去觀察:有人可能會認為,子夏和子張的觀點不一樣,
一定有一個是錯的,那是誰錯了呢?
- 子夏錯了嗎?「毋友不如己者」、「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可見孔子也非常看重交友的選擇。
- 子張錯了嗎?「三人行必有我師」、「泛愛眾」、「有教無類」、「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孔子也不會輕易放棄或排斥他人。
- 可見子夏子張的觀點都不是自己的個人看法,都是得之於孔子。既然都是來自於孔子,那怎麼還會有矛盾呢?
② 孔子的交友之道:關鍵在於為什麼交友、誰在交友、交什麼友?
- 君子交友的目的是為了輔助自他仁德的長養,所以一個人選擇朋友的基本原則就是,所交的這個朋友是否能輔助自己長養仁德,成就君子之道。因此,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和這個人自身仁德的修養程度是密切相關的。
- 對於志於聖賢之道的學人,在開始修學之初,由於志向未堅固、修學不扎實,容易受到流俗習氣的影響,對於交友一定要十分謹慎選擇,要主動回避損友。
- 對於志向堅定、所學有根基,有進無退的人來說,不但不會輕易受到環境影響,還可以「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乃至可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時自然會「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 對於知心朋友的選擇,當然要十分謹慎,必須是那種能夠輔助我們的仁德長養,可以陪伴我們生命成長的朋友,此時一定要「毋友不如己者」。
- 對於泛泛之交,乃至陌生人,當然不必如此嚴格。「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才能讓我們在社會交往中更能被他人所接納、受他人所歡迎。
③ 子夏、子張的觀點並無對錯高下之分,關鍵是要能清楚自己現在的情況如何,需要交的人情況又如何。雖然兩者交友的方式有所不同,可共同的是要交輔仁的朋友,交友是為了長養自他的仁德之心。所以,以仁德為根本,在適當的時候交適當的朋友,這就是義;反之,不顧具體情況,固守刻板的規則,這是不合時宜的,也是不義的。
⑷ 3-3 重點:
① 子夏、子張看似不同的交友觀點,其實並無矛盾。
- 子夏所說交友之道,適合於初學者交友、適合於深交朋友。
- 子張所說的交友之道,則適合於修學有所成就的學人交友、適合於泛交朋友。
- 他們「以友輔仁」的交友目的都是一樣的,仁德之心始終是君子立身行道的根本。
- 子夏、子張的觀點雖然不同,也並無矛盾,既然都是得之於孔子,為什麼兩人所傳有如此大的差別呢?
② 孔子的因材施教:
- 老師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條件和當時的狀況,給予學生最適合其成長的教誨。
- 《論語 • 先進 • 22》子路、冉有問了同樣的問題,可孔子的回答卻截然相反,原因就在於子路、冉有兩人的個性不同,需要改善成長的點不同,所以孔子就給予了完全不同的教誨。
- 不同的弟子,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背景,面對的情景也不同,所以孔子給予不同的教誨,都是幫助弟子在具體情景做出最適當的實踐,也最符合仁義。
③ 不能舉一反三,就學不到真正的道:
- 老師因材施教了,但弟子此時如果不能舉一反三,就可能會拘泥於言語文字,領會不到背後的原則和深意。表現出來就是老師的道一以貫之,弟子卻各有各的說法。
- 弟子如不能舉一反三,就學不到真正的道,自然就只會拘泥於一點,不及其餘了。
④ 「傾聽」是需要學習的 - 聽清楚、聽明白:
- 學問得之於同一個老師,可所說不同,另一種原因就是學生個性使然,聽到的都是自己想聽的、喜歡聽的,配自己胃口的,因此可能就忽略了老師所講授的其他部分,甚至是完全意識不到老師所講的其他部分。如此,自然每個弟子所說的也就不一樣了。
- 所以,傾聽是需要學習,更需要練習的,聽清楚、聽明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和老師學習時,聽清楚老師所講的每句話,乃至每個字,對於學生都是至關重要的。
⑸ 3-4 重點:
① 要怎麼樣舉一反三?怎麼樣聽清楚老師的教授呢?
- 其中關鍵的一項就是對老師所講的觀點,仔細了解其邊界,也就是這個講法,在什麼條件下適用,在什麼範圍內適用,沒有邊界,就沒有中道了。
- 子夏、子張的交友說法,兩者的適用條件不同,適用範圍不同,並無對錯高下之分,只是邊界不同。如果模糊混同了邊界,哪一個說法都是錯的。
- 我們常常犯這樣的錯誤,一旦接受了一個觀點,就往往會模糊了邊界,無限擴大適用範圍。手裡拿一把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可惜現實世界的問題絕不是一把錘子就能全部解決的。
- 跟老師學習時,一定要清楚老師講的每一個觀點,為什麼這麼講?這個觀點是什麼?在什麼情況下適用?怎麼適用?
- 我們學習的很多概念都是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來的認識,當我們要運用這些抽象概念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時,就必須學會還原到具體的場景,這時如果不清楚這些概念的邊界、適用條件和範圍,就無法真正用來解決具體現實問題。
- 如果我們學習了許多道理,卻搞不清邊界,不清楚自己的具體情況,那可能還不如不知道這些道理,所謂的「讀書讀傻了」,或者「知識的詛咒」就是如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