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張十九 第12章-2

12-2 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

<白話>
12-2 子夏聽到了,就說:「唉!子游這樣說,太過頭了!成為君子的道理,哪些要先傳授?哪些放在後面教或放棄?這就像摘植草木,是要分類有前後差別的。」

<注釋>
1.言游:「言游」,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故稱言游。
2.過:過錯。
3.君子之道:養成君子的學問。
4.孰先傳焉、孰後倦焉 :「孰」,什麼。哪個先傳授、哪個放在後面教或懶得教。
5.譬諸草木區以別矣:諸,於。言教人亦如栽植草木,必須區分而有前後。

<讀誦>  
第12章-2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第 7章- 第12章 -2 各章讀誦5遍、串讀5遍
(內文略過)

<思惟提綱>
1. 子夏對子游的觀點,如何回應?
2. 透過「灑掃應對進退」,要涵養什麼德行?
3. 「灑掃應對進退」是成就「君子」必要的學習嗎?
4. 這個時代不在乎「小學」的教育,有何過患?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與文獻
1.《論語•憲問•35》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2.皇侃《義疏》:「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我既學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達天命,天命有窮有通,故我不怨天也」
3.朱熹《四書集注》:「自灑掃應對上,便可到聖人事。」
4.朱熹《小學》:「後生初學,且看《小學》書,那個是做人的樣子。」
5.《弟子規》:「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6.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只此灑掃應對進退,若以為末,到底是末,若知其本,頭頭皆本。」
7.朱熹《四書集注.大學.經一章》:「敬之一字,聖學之所以成始而成終也。為小學者不由乎此,固無以涵養本原,而謹夫灑掃、應對、進退之節與夫六藝之教。」

二、重點摘記
繼續學習〈子張篇〉第12章。
(一) 唯聖人做到,將大根大本一以貫之
1. 上次我們談到在教學法上,子游強調要知本,子夏強調要漸進,而能從灑掃應對進退之始,直至止於至善之終,將大根大本一以貫之的,只有孔子這樣的聖人才可以做到。
2. 孔子是怎麼做到的?
大家還記得〈憲問篇〉第35章的這句: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夫子是透過「下學而上達」逐步達成了與天地合其德的至善。
3. 何為下學?何為上達?
皇侃疏言:「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
《四書集注》引程子的話來說就是:「自灑掃應對上,便可到聖人事。」

(二) 灑掃應對進退怎麼就成了「聖人事」?
1. 朱熹有一本名為《小學》的書,對此有專門的論述。
「古者小學,教人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愛親敬長,隆師親友之道,皆所以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講而習之於幼穉之時,欲其習與智長、化與心成,而無扞格不勝之患也。」這是說在灑掃應對進退的練習中,蘊含著愛親、敬長、隆師、親友之道,這些都為將來的修齊治平打下堅固的基礎。從孩童時就開始訓練這些,慢慢就會培養出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智慧一同成長;聖賢美好的教化漸漸滲透到孩子心中,就會和他的心智一同長成。
2. 孩童幼小的時候,還沒有定型不變的主見,及時教育他們,倫理道德規範就很容易紮根在他們心中,就不會格格不入。
3. 朱子說: 「後生初學,且看《小學》書,那個是做人的樣子。」

(三) 做人從哪裡做起呢?從哪裡學起呢?
1. 一定是從最基礎的地方學起。初入小學,以「事教」為基。這個時候,你不需要跟孩子講理論,只需要告訴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通過做事情來進行教育,這叫事教。
2. 小學的事教,就是灑掃應對進退。灑掃,比如說打掃一個房間,先教孩子要有規劃,先掃哪里後掃哪裡,怎麼掃才能又快又好,桌椅搬動怎樣不磕碰等。打掃過程中,他們就慢慢學會了用心、學會了規劃、學會了惜福、習勞。應對,就是人我之間的互動。
3. 比如見了長輩怎麼做,見了老師怎麼做,如《弟子規》所說「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在與人應對之中建立這些行為準則。進退,就是要教孩子知道什麼事情要主動做,什麼事情要等別人同意了才能做,什麼時候該說話,什麼時候不該說,就是要進退有節,舉止得體。這樣一來,愛親、敬長、隆師、親友這些理念就在不知不覺間就融入到孩子心中。
    
(四) 這個時代忽略小學訓練的過患
1.相對來說,我們這個時代,比較忽視對孩子灑掃應對進退方面的訓練,孩子們的時間精力多用在升學考試、奧數競賽、樂器考級、課後輔導上。不少家庭是,家務事全部父母包了,孩子一心讀書就好。因為,在很多人的觀念裡,灑掃應對進退都是「瑣事」,將來考個好學校,有份好工作才更重要。
2.結果,略去「瑣事」教育的孩子們,長大後,生活獨立性差,不能吃苦,不懂得尊重別人,不會與人相處,不能正確地認識社會和自己,應對社會壓力和問題的能力弱。
3.蕅益大師說:「只此灑掃應對進退,若以為末,到底是末,若知其本,頭頭皆本。」
4.到底什麼是正事,什麼是瑣事,何為本,何為末,如何即末悟本,本末貫通,這些都得跟著聖賢學才能真正看得清、學得會啊!

(五) 《小學》透過灑掃應對進退,敬其事,養其德,立根本。
1.在《小學》中,朱子特別設置了「明倫」一科,一方面教兒童明理,透過講故事,講古人的嘉言和善行,讓孩子明白人倫之理;另一方面教兒童踐行,透過灑掃應對進退,在生活中不斷履踐,直至成為行為習慣。
2.《小學》中,對兒童的衣服冠履、言語步趨、灑掃應對、讀書寫字及各種雜細事宜,都作了很好的示例,對兒童的起居、生活、學習,也有詳細的規定。之所以做出這麼細緻的規定,就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誠敬之心。
3.朱子說:「敬之一字,聖學之所以成始而成終也。為小學者不由乎此,固無以涵養本原,而謹夫灑掃、應對、進退之節與夫六藝之教。」
4.由此可見,正是透過灑掃應對進退的不斷練習,「明人倫」、「正人心」這些儒家基本的倫理道德思想,「 敬其事,養其德」、「習於誠敬」這些人倫日用的工夫,就在潛移默化之中慢慢在孩子的心間涵養滋長,而這些德性的根本一旦在一個人的幼年時期樹立起來,必將深刻地影響他未來的人生。
5.那麼,本章中子游所擔心的只在灑掃應對進退上練,「本之則無」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補充 :
如證和尚開示 :為何需要學習《弟子規》

在《禮記》上面有一句話,就是:「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行,不離走獸。」
為什麼需要有《弟子規》的原因,實際上師父在這裏面講的很清楚。
規,規是圓規;矩,矩就是畫方的工具。就是為什麼需要有對於說弟子的一個規範的原因也是在於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稀,就是人的習慣相異於禽獸的實際上不太多。為什麼說相異於禽獸的不太多呢?就是人也能吃,人也能講;那動物也能吃,動物也能講;人也能走路,動物也能走路。那如果說人的特色只是走路,然後講話、吃飯,甚至於男女,那人跟畜生是沒有兩樣的。這個是師父常常講的,人之異於禽獸者幾稀,那是沒有兩樣的。所以為什麼需要有一個規矩?就是人他能夠超越禽獸的這個習慣,他是靠什麼東西來提升的?就靠這規矩來提升的。
所以初步,身為一個子女的,初步第一個他必須要先跨出來的就是,人到底他超乎於禽獸的地方到底在那裏?他第一個畫的是畫這個東西,人超乎於禽獸的地方到底是在那裏。那,其次更高一層,對於說人的這個價值,價值本身再做一個界定。所以我們在《弟子規》一開始它有講「弟子規,聖人訓。」聖人,人的價值是在於說他能夠成為聖賢,他是可以成為聖賢。
所以就等於說,人是一個工具,而這個工具如果說你不用方圓、不用規矩去改變他的話,這個工具就是禽獸,就是這個工具會讓你以後成為禽獸;而如果說你用方圓、用規矩去楷定他以後呢,那這個人,他的價值就有人的價值。(成為聖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