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游曰:「喪致乎哀而止。」
<白話>子游說:「居喪能充分表現悲哀的心情便夠了。」
<思惟提綱>
1. 「喪致乎哀而止」子游強調父母的喪事不要捨本逐末。請問依哪些論述而說?
2. 為什麼父母喪事,不要過度哀傷,要發而皆中節?
3. 「慎終追遠」如何能產生「民德歸厚」的功效?
4. 為什麼父母之喪哀敬而不會失去節制?
<義理講解> / 王凱老師 14'29"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八佾•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2.《中庸•1》:「…喜怒哀樂之未發,未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3.任啟運《四書約旨》:「子游極熟於禮文,卻說『喪致乎哀而止』。都可見他矯枉之功,進德之實。」
4. 張居正《四書直解》「方今之世,文勝質衰。居喪者徒尚儀文之末節,而少哀戚之真情。以吾觀之,人子執親之喪,只極盡乎哀而止,何以文飾哉?蓋哀慟有餘,則真情已竭,雖禮文不足,何傷乎?」
5.邢昺《論語注疏》: 「此《孝經》文也」
6.《孝經•喪親章18》:「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ㄧˇ),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
7.《孝經•開宗明義章1》開頭也講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8.《論語•先進•12》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白話:季路問怎樣侍奉鬼神,孔子說:「人都不能侍奉好,還談什麽侍奉鬼神?「請問死是怎麽回事?「生都不瞭解,還談什麽瞭解死?」
9.《論語•學而•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二、重點摘記
<原文>子游曰:「喪致乎哀而止。」
<白話>子游說:「居喪,真正做到哀傷也就夠了。」
(一) 主旨
對父母之喪,孝子要從內心底裡流露出自己全部的哀傷之情,不要過於注重外在的形式。但哀傷也要有節制,不能過度,過度哀傷會毀傷身體,也是父母所不願意看到的。
(二) 子游的簡介
本章及下一章,孔子的又一個重要學生子游登場。
1.子游是孔門第四期學生,小孔子四十五歲,是「孔門十哲」中文學科第一,對禮文非常熟悉。
2.二十多歲就擔任了「武城宰」,孔子到武城時,「聞弦歌之聲」,非常贊許。後來子游自己授徒講學,形成了一個頗有影響的學派——子游氏之儒。
(三) 子游告誡:喪禮重在哀敬之心,不可在禮上過度繁瑣。
1. 子游告誡我們,父母的喪禮重在哀敬之心的表達,切不可以在禮的枝末上過度繁瑣。
2. 孔子說:「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禮,與其鋪張浪費,還不如儉樸。拿喪禮來說,與其儀式周全、隆重,不如發自內心地真正哀敬。
3. 《四書約旨》上說:「子游極熟於禮文,卻說『喪致乎哀而止』。都可見他矯枉之功,進德之實。」
4. 明兩朝帝師張居正講解這一章時說:「方今之世,文勝質衰。居喪者徒尚儀文之末節,而少哀戚之真情。以吾觀之,人子執親之喪,只極盡乎哀而止,何以文飾哉?蓋哀慟有餘,則真情已竭,雖禮文不足,何傷乎?」白話:春秋時代,開始禮崩樂壞,在禮儀上,文與質不能完全相互呼應,文有餘而質不足。居喪者只是崇尚禮儀的行相和枝末,對父母的哀敬之心缺乏真情流露。作為孝子辦理父母的喪禮,只要能夠極盡哀傷之情就可以了,何必要太注重這些繁文縟節呢?如果極盡了哀敬之心,外在禮儀雖有些不足,又何妨呢?
5. 當然,子游的意思,並不是說禮的外相不重要,甚至說不要這個外相,而是糾正「文勝質衰」這個現象,就是為外相而外相,為形式而形式,捨本逐末。其實,當我們的哀敬之心不足的時候,恰恰禮的外相就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只有通過外在儀式的持守,才可以不斷地牽動我們的內心,讓我們的哀敬之心真正生起來。
(四) 哀傷之情不能過度,要「發而皆中節」。
1.邢昺在《論語注疏》中說:「此《孝經》文也」。說本章的這段話出自《孝經》的「喪親章第十八」。原文是這樣的:「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ㄧˇ),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
這段文是孔子說的,意思是,
孝子喪失了父母親,非常傷心,哭得氣都接不上來,聲嘶力竭;行禮的時候沒有任何表情;說話語無倫次,沒有文采;穿上漂亮的衣服,內心就忐忑不安;聽到動聽的音樂也快樂不起來;再美味的食物也沒有一點味道。這是孝子失去父母之後至真至情的流露啊!但在父母之喪三天之後就要吃東西,這是聖賢教導人民不要因失去親人過度悲哀而損傷生者的身體,如果哀毀過度而傷害生者,反而虧損孝道,泯滅人性。這是聖人制禮的規定。
2.《孝經》開頭也講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如果毀傷身體,是父母不願意看到的,這反而不是孝道。
(五)、認識「哀」的行相,才能把握喪禮的實質和根本
1.在喪禮的體性與外相的關係上,子游特別告訴我們要注重哀敬這個「體」,認識它的行相,如此就能把握到喪禮的實質和根本。
2. 什麼是哀敬呢?
《論語》中講喪及喪禮,是非常非常多的。喪,涉及到「死」的話題。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人生無非是「生」與「死」這兩件大事。生死相連,綿延不絕。懂得「生」的意義,也必然瞭解「死」的內涵;如果對「死」不尊重,那麼也不會懂得如何尊重「生」。《論語》中很多地方直接或間接地談到「喪」及「死」,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孔子及儒家對「死」賦予了更多鮮為人知卻十分深刻的內涵呢?
(六)、「慎終追遠」能產生「民德歸厚」的功效
1. 曾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慎重辦好父母的喪事,要喪盡其禮;追念、祭祀歷代祖先,要祭盡其誠。如此的話,老百姓的品德就會回歸厚重。那為什麼「慎終追遠」就能產生「民德歸厚」的功效呢?
2. 我們先要追問一下自己:父母及祖先,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
非常幸運的是,《論語》中所傳遞出來的對喪及喪禮的殷重之情,穿越了兩千多年,已經深入到了中國人的骨髓,我們重視喪禮和祭祀的傳統依然保存了下來。每年的清明節,上至國家領導人會帶頭到黃帝陵祭拜華夏祖先;下至普通百姓,拖兒帶女,整個家族以點香燒紙、獻花供物等種種禮儀,憶念祖先。清明祭祖被中國人視為神聖,不可或缺,是除了春節以外,人口流動最多的一個節日。除非不可抗力,如果不回來祭祖掃墓,視為不孝、不吉祥。除了清明以外,在春節、元宵節,還有其它的節氣,不同的地區都有不同的祭祖傳統。
3. 在我們中國人的觀念中,只要我們對祖先恭敬,相信祖先都會在冥冥之中護佑著一代又一代子孫。這絕不是迷信,也可以說是儒家十分寶貴的文化道統,是中華文化、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秘訣所在。由於近代傳統文化有所衰落,現代中國人相信祖先的護佑,但為什麼祖先會護佑,如何護佑,不一定非常清楚。
4. 我之所以是一個中國人而區別於外族人,不僅僅是我擁有黑頭發、黑眼睛、黃皮膚等外在的特徵,而且更為顯著的是我具有中國人的禮儀、氣質和性格,因為我們是在傳統文化的浸潤和潛移默化中成長起來的。無論朝代如何更迭,文化是否興衰,外族如何入侵,即使是像十年「文革」,傳統文化似乎滅絕了,但從先祖傳承下來的中國基因、中國元素、中國文化,一代又一代流淌到了我們的血脈裡,刻到了我們的骨子裡,都從來沒有斷流、滅絕。
5. 在傳統社會,家族是一個龐大而完善的教育體系和文化傳承體系。三世、四世乃至五世同堂,如同一所學校,在真切地演繹著禮樂的精神,傳承孝悌的內涵。而這樣的學校是無法被其它所替代的!現代社會雖然大家族都沒有了,但很多地方仍保留家譜和族譜,家教的模式和內涵,仍一脈相承。我們在耳濡目染中被父母和尊長的行儀所教育和滋養,被先祖的精神所內化。
6. 所以,父母和祖先不僅給了我血肉之軀,而且養育了我的精神生命。而這種精神文化的源頭卻在古聖先賢。所以,父母是透由列祖列宗,將古聖先賢引入我生命的第一人。「慎終追遠」的意義是,讓我們從內心深處禮敬父母及列祖列宗,禮敬他們也就是禮敬古聖先賢。而祭祀和禮敬的本質是崇尚、仰慕他們所賦予我們的集仁智勇於一體的精神文化。因為祖先的文化滋養,能夠讓我立於天地之間,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有仁義道德的人!不僅自己效學祖先,而且以身作則,讓子子孫孫都能如是行!能這樣做的話,民德能不歸厚嗎?這樣做的話,我們是否等於是被祖先所護佑了呢?
(七) 「喪致乎哀」,不造作、不流於形式、不會情緒失控。
1. 因為有這樣的文化傳承,所以父母一旦去世了,作為孝子一定是非常非常重視父母的喪禮,且「致乎哀」,就是極盡哀傷之情。而「哀」的特徵是哀敬。為什麼是哀敬呢?有人說父母在的時候,我們從外面回去叫作回「家鄉」;父母不在的時候,回去叫作回「故鄉」。父母在,才是一個完整的家。「家」是滋養我生命的沃土,是我身心成長的源泉,是我的精神家園。無論走到天涯海角,家和家鄉都是我魂牽夢縈的地方。在我們的傳統中,「家」又是縮小的「國」,「國」又是擴大的「家」。
2. 現在,雖然父母老了,似乎再也關心照顧不了我們,甚至需要我們子女來照顧。但「家有老人是個寶」,老人好像是一座豐碑矗立在那裡,是一部厚重的歷史,翻閱它可以讀懂很多人生的得失興衰;老人又是一個無盡的寶藏,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經過無數境界的歷練,累積了無數的人生經驗和教訓,需要我們去挖掘、尋寶。
長壽的老人,經歷了無數的人生坎坷仍然屹立不倒,是他們累積無數的善行和福德所感得的。這樣的父母,這樣的老人,我們能不禮敬嗎?所以他們一旦離開我們,
這種哀傷之情是從至誠恭敬的心田中自然流露出來的,不會矯揉造作,不會流於形
式,也不會被情緒左右而失去節制!
(八) 結論
當我們懂得「哀敬」的本質是什麼的時候,對父母的喪禮,就會格外殷重至誠,更加理性厚重,曉得如何文質相扶,絕不會做表面文飾。了知發自內心地對父母哀敬,是天地之禮序,照著去做,全部是好處;不照著去做,天地難容,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會跟著而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