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張十九 第13章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白話>

子夏說:「“做官了,如果行有餘力,應當加強學習;學習豐足了,應當出來做官。」

<注釋>

1.  仕:入官”,就是入仕做官。
2.  學: 學文”,就是學習文章典藉,學習古聖先賢的經典。
3.  優 : 多數註解為“行有餘力。


<思惟提綱>

1. 這章說的<學>是學什麼?
2.「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學> , <仕> 先後次第為  
   何 ?
3. 本章所說的“優”的行相為何 ? 學而未優”的行相又是甚麼 ? 
4.「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適合各行各業 , 您有善巧應用
   的經驗嗎 ?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與文獻

1.清李中孚《四書反身錄》:“子夏先言仕,後言學者,良以學人一入仕多不復學,故先言仕,以見既仕比之未仕所關尤重,尤不可以不學。”
2.朱熹《論語或問》:仕優則學,為已仕者言也。蓋時必有仕而不學如原伯魯者,故有是言。學優則仕,為未仕者言也,蓋未有以明乎修己治人之道,則未可以仕耳。
3.《說文》:“仕,學也”,把“仕”解釋成“學”,仕與學是同一個概念
4. 清代段玉裁《說文•段注》:“訓仕為入官,此今義。古義宦訓仕,仕訓學。
5.《論語•公冶長•6》: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6. 朱熹《論語集注》:
“仕與學理同而事異,故當其事者,必先有以盡其事,而後可及其餘。然仕而學,則所以資其仕者益深;學而仕,則所以驗其學者益廣。
7. 陽明先生:“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
8.《論語•先進篇•25》: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9. 《論語•為政篇•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10. 《蕅益大師• 李卓吾註解》: “今入學未優,則已仕矣。仕而優,如何肯學?
11. 《蕅益大師•方外史註解》:“惟其學未優便仕,所以仕後永無優時。”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一) (文義解釋)
1.子夏說:“做官了,如果行有餘力,應當加強學習;學習豐足了,應當出來做官。”
2.這兩句話,大家比較熟悉,尤其後面一句“學而優則仕”,被詮釋為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讀書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做官。這是“讀書做官論”的由來。
3.後人將“做官”簡單理解為追求功名利祿,所以“讀書做官論”也常常被貶義乃至批判。《朱子家訓》上就告誡子孫:“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以糾正我們讀書為科第而科第,忘記“志在聖賢”。
4. 仕 , 學, 優, 字義解釋 :
(1)“仕”,解釋為“入官”,就是入仕做官。
(2)“學”,是指“學文”,就是學習文章典藉,學習古聖先賢的經典。
(3)“優”,多數註解為“行有餘力”,但對“行有餘力”的理解,就不盡一致,非常豐富了。
(二) 學與仕,先後次第 :
1. 從邏輯次序來看,“學而優則仕”應當在“仕而優則學”的前面,因為從學到仕,是前因後 
果的關係。
2.古人註解這一章時就有這個疑問。
清李中孚《四書反身錄》上說:“子夏先言仕,後言學者,良以學人一入仕多不復學,故先言仕,以見既仕比之未仕所關尤重,尤不可以不學。”
意思是,入仕做官這件事,比未做官更為重要,現在很多人做了官就不再學習,所以子夏要把“仕”放在“學”之前。
3.但也有的認為這兩句話各有所指,所以邏輯次序並不重要。
朱熹在《論語或問》上說:“仕優則學,為已仕者言也。蓋時必有仕而不學如原伯魯者,故有是言。學優則仕,為未仕者言也,蓋未有以明乎修己治人之道,則未可以仕耳。”
意思是,前句是針對已經做官了卻不好好學習的人而言;後一句是警策尚未入仕做官的人,在對修己治人之道還沒有明白之前,是不能匆忙入仕的。這兩句單獨講也可以,如果從兩句話之間的邏輯關係來談,內涵更為深廣。
(三) 古義今義解釋 仕 , 學 , 優 :
什麼是學?什麼是仕?什麼是優?
1.根據《說文》的解釋:“仕,學也”,把“仕”解釋成“學”,仕與學是同一個概念。
2.清代段玉裁對《說文》有個註解,叫作《段注》,他進一步解釋說:“訓仕為入官,此今
義。古義宦訓仕,仕訓學。
3.在今義中,仕為做官,在古義中,“仕”不僅與“學”同義,而且“仕”與“事”又通用。
而“學”不僅有“效仿”的意思,在《說文》上還解釋為“覺悟”。
4. 從這一連串的註解中,我們能否這樣理解,仕是做官,做官不是為了求得功名利祿,其實就是做事,為人民服務。
5.做事也就是學習,學習又是仿效、覺悟。故無論是學習,還是做官做事,都是一個仿效聖者,生命不斷覺悟的過程。
6.從“仕”的古義到今義的演化中,我們是否體會到古人的理想,就是能夠為平定天下而去朝庭做官,這是人生最重要的大事,是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事情。
7. 而在《說文》中,又將“仕”與“學”視為同義,是否意味著,要把事情尤其是治國理政這一大事做好,必須效學最有智慧的聖者,以覺悟的心去行治國平天下這一大事!反過來說,做事,也不是為做事而做事,做官也不是為了做官而做官,而是一個自身覺悟,也是幫助他人覺悟的過程。
8. 仕”與“學”的內涵分開來解釋 :
《段注》上又說到,將“仕”與“學”的內涵分開來解釋,是從《論語•公冶長》篇的“子使漆雕開仕”這一章開始的。所以,後人都習慣將“仕”與“學”作為兩件事情來看,即“仕”是做官,“學”是學文。
9.仕與學的異同及相互關係 :
朱熹在《論語集注》上說:
“仕與學理同而事異,故當其事者,必先有以盡其事,而後可及其餘。然仕而學,則所以資其仕者益深;學而仕,則所以驗其學者益廣。
”朱熹的這段註解,非常精要地詮釋了仕與學的異同及相互關係。
“仕”與“學”理同,同在哪裡?就是無論是學習文章典籍,還是入仕做官做事,都是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個從領納見解到行持實踐的過程,是從“自利”到“利他”的過程。
但“學”重在學習文章典籍,“仕”重在治國理政,它們是兩件有差異的事情,所以側重就不一樣。前者是因,後者是果;前者重在自利,後者重在利他;前者重在理論上的了解,後者重在實踐上的運用。
10.朱熹還解釋了仕與學之間的相互作用。
(1)“仕而優則學”,就是做了官以後還不斷地學習,將有助於把事情做得更加深入;“學而優則仕”,是指學習了大量的文章典籍,一定要去做官做事,以此驗證所學的內容是否正確、廣泛。故“學”與“仕”的關係,也可以理解為“知”與“行”的關係。
(2)在“知”與“行”這兩者當中,如果“知”不足或錯誤,則“行”會偏離方向;如果“行”不足,則“知”會浮於言說。知行雖然在“事”上有異,但在“體”上並無差別,即知行合一。 陽明先生說:“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四) 理解本章所說的“優”: 
1. 學而優則仕的“優”:
 (1)理清這一層關係之後,我們再來理解本章所說的“優”,也許會清楚一些。
“學而優則仕”,其中的“優”,就是學習的基礎一定要打好,不僅學習的經典要多,尤其重要  
  的是將聖人的見解建立在內心。
 (2)當然獲得正確的見解,一定要有心性的涵養,沒有孝悌等心性的涵養,是得不到正見的。在   
   奠定了入朝做官的基本正見,以及德性的涵養之後,才可以去行治國理政這一關乎天下興衰
   的大事。
 (3)孔子對學而未優而從政者,一直持否定的態度。
 《公冶長篇》的第六章說:“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
  '子說。”孔子讓自己的學生漆雕開去做官。漆雕開回答道:“我對做官還沒有什麼信心。” 
   孔子聽了很高興。漆雕開說的“未能信”,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學而未優”,不能輕率入
   仕。
 (4)在《先進篇》的第二十四章:“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
   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子路讓子羔做費地的長官。孔子道:“那是害了這個年青人啊!”子路說:“那地方有百姓、有土地、有五穀,管好人民、治理國家都能學到東西,何必一定要讀書才算是學習呢?”孔子道:“所以我才討厭那些花言巧語、賣弄口舌的人。”孔子對子路認為當官未必一定要讀很多書,斥責為“佞”,就是花言巧語、賣弄口舌。
 2.“仕而優則學” 的“優”
  (1) 那麼對於“仕而優則學”中的“優”,又如何理解呢?
    這個“優”,不是說我做官如果有空餘的時間,應當兼顧好學習。
    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經歷了很多境界的歷練,既包括不如人意,乃至磨折人心的逆境,也包括了沉溺享樂、容易使人懈怠的順境。
  (2)對古聖先賢的見解,有所感慨,有所體悟,乃至有所證得,對聖人及經典產生了更強的信心。對在實踐中未能跨過去的坎,也想透過更深入地學習而去穿越。
    這個時候就會對古聖先賢的經典有一種更為強大的引動力量,想去了解、深入的慾望更為強烈。這種發自內心的想不斷探究真理的心,來自於實踐中的不斷歷練、領悟和收穫。這才叫作“仕而優”則學。
  (3)能“仕而優則學”,反過來也有助於在為政的實踐中穿越更為考驗的境界,讓自己的覺悟更高,乃至達到“無可無不可”、“從心所欲,不踰矩”的高度。
  (4)王陽明和曾國藩可以說是“仕而優則學”的典範,他們位居高官,政務繁忙,乃至在帶兵打仗、兵荒馬亂的歲月,都不忘修身立志、講學佈道、著書立說。
    ※曾國藩的家書,是反躬內省、修身養心難得的好教材。
    ※王陽明在被貶到自然和人文環境都十分鄙陋的貴州龍場,卻成就了著名的“龍場悟道”。
3.  如果能夠“學而優”,必然去“仕”;如果能夠“仕而優”,也必然去“學”。
(五)“學而未優”的相狀 :
1. 蕅益大師引 李卓吾的註解,說:“今入學未優,則已仕矣。仕而優,如何肯學?”
大師一 針見血地指出,因為我們學而未優,那麼入仕以後如何肯學?這對我們現代人而言,是一個極大的警策。
2.“學而未優”的相狀很多。
 (1)  我們從家庭走向社會,從學校走向職場,從個體走向婚姻,在這個過程中,表面看我們也進行了大量的正規的學習。
 (2) 但我們將做官、經商等一切的職業都視為謀生的手段,所以學習也就圍繞謀生而展開。
    如此必定在外在知識和技能上著力,而忽視了學習所應有的內涵——生命的覺悟。
 (3)面對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我們無法調適自己的心態,之前所累積和準備的知識,在境界面前不堪一擊。
 (4)不要說逆境讓我們焦慮、壓抑、恐慌,就是在順境面前,一旦我們在職場春風得意、在官場  
   名利雙收,就會沉溺其中,開始停止對真理的追求,停止對生命意義的探究,乃至學習知識
   與技能都提不起興趣,生命陷入至暗時刻。
3.蕅益大師又引用方外史的註解,說:
“惟其學未優便仕,所以仕後永無優時。”
   如果學習這件事情沒有充分準備好,便匆忙入仕做官,那麼做官之後,就永遠沒有“優”時。
   就是說因學而未優,見解不堅固或者錯了,德性涵養不夠,那麼在做官或做事的對境中就不可能有所體悟。
4.沒有正見的指引,我們只是把事情當作一件事情來做,大到治理一個國家,小到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會在事相上打轉,不可能透過事情本身而找到真理的入口,提升生命的意義!
(六) 總結 : 做了官讀書,才是真修煉 :
1.中紀委副書記李書磊,在他的雜文《宦讀人生》中寫到:
“我真正欣賞的不是讀了書做官,而是做了官讀書。
讀了書做官總有點把讀書當敲門磚的意思,既貶低了讀書也貶低了做官;
做了官讀書才是一種雅興,一種大性情,一種真修煉。
   古代的官員千里宦遊、兩袖清風,滿牆書卷,白天升堂處理俗務,晚來在燈下讀書咀嚼真諦, 庶幾近於人生的最高境界!
2.做官是一種大俗,讀書是一種大雅。
  從俗的、做官的立場上來看,這大雅對大俗是一種拯救;
  而從雅的、讀書的立場上來看,這大俗對大雅又是一種成就。
這段話非常深刻地詮釋了本章的要義。
3. “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適合各行各業 :
(1)我們在這裡談“仕”,談從政,但孔子認為,不是說做了官才算是從政,如果能夠將孝、悌 等風尚影響到當官的人那裡,也算是從政了。
(2)古代農業社會,讀書人報效家國天下的主要渠道是從政。
而現代社會,工商業高度發達。  套用“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這句話,也可以這樣說:“學而優則商,商而優則學”。
(3)如果能夠將企業的價值觀從唯利是圖中掙脫出來,把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轉變成實踐聖賢教誡的過程,“修齊治平”的過程,個體生命提升的過程,那麼這也許是對現代工商理念的一個最大突破!其它的各行各業,包括士、農、工、商,乃至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去思維,那麼這大概是本章所要闡述的真正意趣!

沒有留言: